赤峰:红土地上乡村兴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大营子乡,这里有《苦尽甜来》话剧创作旧址,这里有冀热辽地区第二十军分区野战医院的手术室,这里长眠着108名革命先烈。自古以来,林西县大营子乡就不缺乏奋斗的故事,如今,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一首首乡村振兴的奋斗曲依然响彻长空!
一个个特色农业夯实兴农强农之路
“我这个棚目前已经采摘辣椒第四茬了,今年价格低的情况下现在一个棚还能收入6000元。明年我打算动员村民,先以大棚育苗,再将苗移至大田种植,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形成规模,产量上的去的同时我们也有了销售的话语权,我再牵头联系客商保准收入特别好。”东升村一组村长房海军有计划地介绍着。
“我每年能在这里做工8个月,每个月纯收入3000元,用工高峰期里这里就有80多人,真是感谢乡里的好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引来香菇产业,为我们带来收益。”一说到这,分拣工任永明脸上就露出满意的笑容。
“今年,乡里通过招商引资为我村牵线搭桥,与北京的一家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我村将种植的冬瓜,在村内实现线上初加工和县内企业深加工后供给北京这家公司加工成馅,进而走向全国。通过这样的发展模式,既能有效降低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农户损失,又能拉动村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平村支书张兵说道。
为了促进产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大营子乡积极谋划打造环城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发展总思路,在招商引资壮大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转型新模式,深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借势发展增强竞争力,助力产业增容扩面、转型升级。
一批批新农达人践行创业兴业之路
“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家乡的资源利用起来,与乡亲们一起实现致富梦。”刘晓虎看到了家乡的快速发展,毅然决定回到和平村创业。“我们的棚是一亩地一个的标准棚,种植有辣椒、番茄、豆角等农作物,去年我们棚区每个棚纯收入8000多元,这真是一个为老百姓增收的好渠道!”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三十多户农户跟着他一起投身到设施农业的发展建设中。
“乡里来了个刘教授,指导有方真管用。根据他的管理方法,我的辣椒病好了,个头长得也更大了。最关键的是,先进的技术咱学到手了,哪天别人在种植上有了难题,我也可以帮助大家!”说起技术指导,种植户王成很是开心。
为了保证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乡政府长期聘请农技专家教授讲解设施农业管理技术,定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基层农技干部培训,有效实现了科学种植、提质增效,增强了本乡农副产品核心竞争力。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为更好地解决“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的问题,繁荣村积极探索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模式,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梁向东就是最先发起人之一。
“自从2019年开始,我们村就起步探索土地资源的集中连片经营和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第二年我们成立了众盈新农牧联合社,通过保底分红、当年利润二次分配的方式保证农民收入,现在全社354以上农技有130台,服务面积达4.2万亩。”繁荣村党总支书记梁向东介绍。
按照统一产业规划、统一农机作业、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开拓市场、统一品牌打造的“六统一”模式,繁荣村的“三变改革”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稳定了农民增收渠道。
一种种发展模式探索振兴复兴之路
近年来,大营子乡在推进特色农业上下足功夫,突出强龙头、补链条、扩规模、创品牌,主动融入全县产业布局。目前,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露棚’结合”为发展模式的特色农业已成为大营子乡实现产业振兴、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支柱型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我乡农村问题的的前提。当前阶段,大营子乡在坚持在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上双向发力,坚持在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强带富减贫实效性上统筹用力。加快有机绿色产品认证,加强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树大营子乡蔬菜、中药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政府乡长刘建国介绍,“为了紧跟县内政策,放眼未来。今年上半年,乡里提前规划,制定了‘生态绿色化、品牌特色化、市场高效化、产业集聚化、发展融合化、带动引领化’的农业发展战略方针。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加快实现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大营子乡将从以下几点发力:一是以大田蔬菜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和打造环城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为着力点,构建绿色的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二是紧跟县内政策,加快推动大营子乡食用菌和中草药产业发展。三是注重发挥设施农业园区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组建乡级联合社,推广以“土地托管”为核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四是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战略性农产品产业。五是注重农业与文旅产业相融合,全力推动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建设、逐步串联激活全乡旅游文化资源。
中国新闻网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