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业生态产业 担当脱贫攻坚主力
发展林业生态产业 担当脱贫攻坚主力
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认为:环境随着人均收入增加、经济增长而恶化,当经济发展到达某个拐点后,又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得到优化。
然而,在云南,随着一场空前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役打响,经济发展并没有付出U型曲线中的生态代价。相反,云南88个贫困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02%,较“十一五”末增加10.24个百分点,2017年,云南林业总产值达到1955亿元,同比增长14.7%。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拥有经济林果510万亩,户均4.3亩,贫困地区群众来自林业的人均年收入突破2000元。生态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山区群众长期稳定脱贫的“铁杆庄稼”“绿色银行”。云南以建设生态型社会经济体系的大智慧谋划发展,成功打破“生态拐点”的演进。
云南贫困人口、贫困县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全省94%的国土是山区、70%以上的农民居住在山区,山区少数民族特别是“直过民族”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云南地处长江上游,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大通道上的绿色明珠。全国划分的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云南占10%。云南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高达56.85%,高出流域平均水平18.89个百分点。云南绿色发展不仅关系自身,也关系国境生态安全,更关系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下游生态安全。
面对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注入绿色动能,闯出一条建设生态型社会经济体系的路子?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云南审时度势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就要把云南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来经营,探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适应、促进、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而林业,是最符合云南实际的着力点。林业资源优势是云南的显著特色,是云南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竞争之要。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立足山区优势,希望在山,出路在林,关键在唱活“林草戏”。
生态产业奠定产业脱贫基础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昭通市镇雄县,是著名的镇彝威革命老区,云南脱贫攻坚最难攻克的“硬骨头”之一。
杉树乡距离县城148公里,是镇雄县最偏远的乡镇。细沙河村党支部书记罗修权介绍说,如果不是退耕还林发展竹产业,他也会是今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细沙河村以前种荞麦和洋芋,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百姓生活艰难。2002年,细沙河村实施退耕还林,村里1385户农民家家种起方竹,加上原有的野生方竹,人均有竹5亩,人均增收达4000元。
两轮退耕还林,杉树乡群众共享受国家直接补助3.69亿元。更令群众欣喜的是,退耕还林第五年,竹产业就实现了每亩收入500多元,并逐年增加。今天,杉树乡60%的群众发展起竹产业,全乡竹林总面积达12.85万亩,产值8700多万元。退耕还林后,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全乡7000人多人外出务工。退耕还林种植方竹16年,杉树乡从一个人均收入不足900元的贫困山乡彻底走出贫困,曾经遇雨就浑的细沙河水清得捧起来就能喝。
山区脱贫,关键在产业。贫困地区要摆脱低水平的脱贫,最终走上现代化道路,必须要根据当地比较优势,结合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发展特色产业,确保农民近可脱贫、远能致富。
核桃是云南的传统产业。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云南结合全国重要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及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持续推进以核桃为重点的生态产业建设。今天,云南核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之首,面积达到4300万亩。
澳洲坚果是云南的新型产业。1991年,临沧市永德县首次在山区引进试种澳洲坚果。依托退耕还林工程,2017年,临沧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227.89万亩,产值6亿元,种植面积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位居世界第一。
以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云南相继出台加快核桃、澳洲坚果等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十二五”以来,全省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每年以450万亩的速度推进,目前种植面积已达4900万亩,产值290亿元,云南成为全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产业基地。2014年-2018年,云南93.26%的退耕还林任务安排到了贫困县。到2017年,全省15.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57.9万人累计退耕还林85.1万亩,在补助期限内,将获得现金补助10.2亿元,人均1762元。2018年,云南争取到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指标33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新一轮退耕还林,云南林业部门在全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以核桃、澳洲坚果、花椒等树种为主的经济林64.3万亩,为困难群众的持续增收种下绿色、种下希望。
退耕还林演绎出一个个幸福故事。
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大宗箐蚂蝗箐村34户农民从冷凉山区搬迁下山,依托退耕还林种植坚果。18年时间,他们从住木片片房时的一贫如洗到家家户户在坚果林中盖起小洋楼。老街一组农民杨文柱,通过种植坚果、出售坚果种苗,在林下种魔芋、大豆和养鸡,一年收入近50万元。他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坚果种植“土专家”。
“8·03”地震灾区昭通市鲁甸县,“花椒”被群众称为“救命树”。当年地震来袭时,震中龙头山镇因为大部分群众在山上采摘花椒而躲过了灾难,也正是花椒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受灾群众迅速从废墟中重振信心,重建家园。龙头山镇光明村种植花椒1.3万亩。灾后重建,光明村恢复重建最先启动,2016年2121户农民杀猪宰羊搬进了新居。鲁甸恢复重建以花椒为龙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近8.5亿元,户均收入达2.02万元。
莽莽群山成为生态产业的“第一车间”,万千林农成为现代林产业的“产业工人”。
林下经济开启山区创富密码
在“木头财政”时代,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曾是金沙江上游最热闹的村镇。当时,50多家木材加工厂聚集鲁甸。天然林禁伐,鲁甸人一度失落。
鲁甸山林里出产野生重楼。农民和云在1998年租种了40亩荒山,组建云鑫绿色生物开发公司,种植林下中药材。20年后的今天,鲁甸成为“中国林药之乡”,是全国最大的滇重楼、云木香、秦艽基地。全乡种植各类药材6.5万亩,产值突破3亿元,并吸引来自全国的客商在这里形成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上十亿元。
鲁甸乡甸南一组农民杨新种了14亩重楼,又出租了6亩地给云鑫公司,并在公司里当技术人员。今年,他的纯收入将突破100万元。云鑫公司采用种苗低价赊销、成品保护价收购的方式,在当地扶持300户贫困群众,辐射带动1200户农户,种植2000多亩重楼。滇重楼亩产值可达35万元,“百万富翁”在鲁甸并不鲜见。
玉龙县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重要林区。天然林禁伐后,玉龙县找到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发展路径。玉龙县打响“高原地道中药材”的品牌,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全县种植中药材12万亩,产值达6.2亿元。看好玉龙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云南白药、康美实业等国内药业巨头纷纷携资金入驻,“三产融合”的大健康产业,让曾经的“木头财政”大县实现了绿色转型。
林药、林菜、林禽、林蜂、采集加工……云南把林下经济作为山区群众脱贫的重要产业,变单一林业为复合林业,鼓励适度、适量、适当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采集加工,树头摘林果、树上捆石斛、树下种林药,最大限度地挖掘林业资源利用空间。
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全省各地制定了不同的林下经济发展路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滇中地区以野生菌、林下药材的加工及流通为主,滇东北地区以天麻、重楼等林下药材种植为主,滇南地区以种植石斛、三七等林下药材和林下野生动物繁殖驯养为主,滇西北及滇西南地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森林生态旅游。
2017年,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6800多万亩,产值超过650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33.25%。
野生菌、石斛、重楼、松果等成为山区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松茸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二大出口农产品地位。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富集程度在全国屈指可数。云南打造全域旅游,独特瑰丽的森林生态景观,构成了“云南大景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森林景点,也成为了生态扶贫中的“美丽产业”。
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以较小面积的开发利用,实现对区域95%以上范围的有效保护。国家公园建设明确功能分区,环保投入超过了总投资的25%,通过开展适度的大众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了以园养园,每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收入2亿元。国家公园每年从门票中提取资金反哺社区居民,11年来累计反哺资金达1.5亿元。摆脱贫困的社区居民对家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生态保护意识也得到极大提高。普达措国家公园运行11年来,公园的生态质量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了提升。
“严格保护、强化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云南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培育,初步形成了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各类动植物园和国有林场为辅助的森林旅游体系。
2017年,全省依托林业部门管理的各类保护地开展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42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9亿元,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93亿元。旅游业产业关联度高,对群众脱贫致富带动力强。森林生态旅游正在成为云南全域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广大山区群众脱贫最具潜力的产业。
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让云南林产业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到全域的深度开发,实现了对生态资源最小消耗的极尽利用。
生态扶贫塑造绿色山川现代林农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建塘镇尼史村哈格小组藏族农民格桑批初去年盖了新房。今年,他成功地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出列。
几年前,因为给女儿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格桑批初成为贫困户。林业部门把他聘为生态护林员,负责巡护村里的几片山,每年发给1万元工资。格桑批初家在纳帕海旁,去年他用当生态护林员的工资还了女儿看病的贷款,村里组织每家每户在纳帕海旅游区牵马、卖烧烤,再加上到山里拾菌子、摘竹叶菜的收入,格桑家去年起了房子,还投资给儿子在城里开了小超市。因为是生态护林员,他对村里的生态环境很在心:“村里人靠山、靠海子(纳帕海)生活,只有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从2016年开始,国家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安排生态护林员,中央财政按照平均每人每年1万元标准补助,通过安排一个生态护林员带动一户贫困户脱贫。
目前,云南的生态护林员规模达到4.95万名,带动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有效解决了山区贫困户长期稳定的增收问题。随着生态扶贫的深入,一批具有生存技能、有发展动力、主动呵护青山绿水的现代林农,正在成为与绿色山川和谐发展的“新主人”。
突破瓶颈再造绿色发展新动能
云南脱贫攻坚当前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阶段。全省林地面积是耕地的4.8倍,脱贫攻坚要取得新突破,必须在“靠山吃山”上挖潜力。
经过多年的潜心培育,林产业已成为很多县(市、区)群众脱贫的“民生产业”,但与贫困群众脱贫的迫切期盼相比,与林业蕴藏的巨大产业优势、政策机遇相比,林产业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仍有巨大的潜力空间,打造生态建设、决战贫困的“绿色发展新动能”,做强生态产业,云南时不我待!
生态扶贫,关键在产业。云南生态产业尽管历尽艰辛打造出以核桃、坚果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但由于广大山区山高路远、信息闭塞、经济要素整合程度低、资本和龙头企业很难引入,无论是产业还是劳动力都很难进入现代市场的分工,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以核桃产业为例。云南90%以上县(市、区)种植核桃,贫困县几乎都在发展核桃,主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1500元。核桃,已成为山区农民受益最广、最可持续的民生产业。但是从建设现代产业的角度看,云南核桃加工率不到30%,产品结构单一,档次低,缺乏知名品牌,仍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云南木本油料在种植规模上已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仍存在种植基地建设滞后,精深加工不够,产业链不长,缺乏大品牌、强企业引领,市场拓展能力差,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资源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林下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处于较低层次,林产业小、弱、散问题依然突出。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云南亟需发展精深加工,实现生态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稳定面积、提升品质、升级加工、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开拓市场。云南亟需加大扶持力度,夯实产业基础,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产品品牌打造,加快加工体系、市场体系建设。同时,要拓宽金融扶持通道,建立生态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充分利用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贷款贴息等政策,集中力量支持规模化精深加工,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壮大市场主体,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云南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集中在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石漠化严重、沙化严重、泥石流严重地区以及干热河谷、高寒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这些地区因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既是脱贫攻坚的“上甘岭”,又是生态建设的困难地区。云南地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六大水系源头或上中游,生态建设已成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确保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云南历来高度重视对生态脆弱地区的治理及植被恢复,依托国家和省的营造林项目,逐年加大对这些地区的生态治理和修复,但按目前现行政策和项目,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资金仍然缺口巨大。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进贫困地区生态修复与治理,云南亟需国家研究启动困难立地造林工程,切实加大投入,提高造林补助标准,力争通过5-8年的努力,在以干热河谷地区为主的生态脆弱区域,实施困难立地造林工程,减轻现有森林资源压力,促进植被恢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实施生态扶贫,云南还需抢抓政策机遇。目前,云南脱贫攻坚任务紧迫,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渴望与林业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供给差距较大。如,一部分应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尚未纳入国家盘子,生态护林员指标缺口较大,一部分林业补助标准偏低。如,退耕还林群众反映补助标准较低,公益林补偿仅每年每亩15元,造林补贴、提质增效、低效林改造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只有每亩100-200元等。下一步,云南要切实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退耕还林对贫困户的覆盖度和精准度,促进产业化发展,提高贫困户的受益水平。要积极争取生态护林员指标,全面落实生态护林员政策,努力走出一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补偿脱贫与特色产业脱贫并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云南林业从“筚路蓝缕”到现代林业引领生态扶贫,始终与山区群众心手相连。而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实施生态扶贫,在大山中再造出一个绿色发展新云南,云南任重而道远。
搜狐网201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