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乡村振兴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扶贫办

题目:各地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资料提供时间:2023-02-10

目录

更多

兴和这十年:脱贫攻坚“稳成果”乡村振兴“加速度” 文章下载

兴和这十年:脱贫攻坚“稳成果”乡村振兴“加速度”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道路通向农家,一个个美丽村庄干净整洁,一个个扶贫基地生机勃勃,一家家脱贫户继续奋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初冬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既为脱贫攻坚的答卷增光添彩,也让迈步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脚步更加坚定。

美丽的乡村画面 (杨培升 摄)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定收入是关键

晚秋的落日余晖下,走进兴和县团结乡官六号村,一个干练的身影从羊群间穿过,黝黑的脸庞上挂着自信的微笑。他就是李俊成,一位地道的“庄户人”。眼前的他,朝气蓬勃,让人难以和曾经那个整天嗜酒如命、经常抱怨颓废的形象相联系。

2016年,李俊成通过精准扶贫补贴的2000元购买了母羊2只,经过精心饲养,当年产仔羊4只。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喂养,白天晚上无数次地往羊圈里跑,一刻也不敢放松。生活有了方向,李俊成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干劲十足。辛勤没有白费,目前,李俊成家里的羊增加到110多只,全年家庭纯收入达到11.5万多元,李俊成也成功脱贫致富。

“俊成现在不靠酒精念‘羊经’,是脱贫攻坚政策挽救了他。”谈起李俊成的变化,其二叔在惊叹之余,发自内心地为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点赞。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谈及未来,李俊成说:“人要懂得感恩,我现在生活好了,有义务也有能力帮助身边的乡亲。接下来,我要把自家养羊事业做大的同时,也要带动更多的乡亲,带领大家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致富,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上下同欲者胜。在党的初心引领、坚定抉择下,兴和县各族群众上下同心、尽锐出战,圆满完成“摆脱贫困”的历史使命:全县8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034户20427名贫困对象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历史性地实现为“0”,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563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55元。

十年来,随着一批批农业项目的落地,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成,一条条成熟产业链的形成,兴和县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了集中连片、集群成链的优势特色产业带。

截至2021年底,兴和县马铃薯、冷凉蔬菜、燕麦等杂粮杂豆实现集约化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9万亩,冷凉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燕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新认证绿色、有机产品15个,兴和小米、兴和荞麦、兴和燕麦粉、兴和胡麻油入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海丰、雄丰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示范社。普育、大北农等7家大型农牧企业建成投产。规模养殖场达到26家,牲畜年均出栏80万头(只)。占地70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快速推进,引进企业8家,川顺、助华建成投产。

发展养殖业,李俊成如获新生一般。一有时间就会拔草喂羊。(钟真君 摄)

一组组数字的背后,都在讲述着一个个有温度的兴和故事,蕴藏着兴和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这些成绩的取得只是兴和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成果越来越实,乡村振兴推进有序有效

“我在合作社就等于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工资4500元,这里管吃管住,离家近又不累,一年算下来能攒个5万多元,生活越过越好了。”62岁的兴胜牧业饲养人员邓迎柱边开着撒料车边满意地说着。

2022年3月4日,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大力协调下,利用首创证券无偿捐赠的200万元资金购入112头进口安格斯肉牛,所有产权归大同夭乡政府所有,由兴胜牧业合作社托管饲养。托管期内,由合作社每年返还托管资产5%-8%的增值收益,用于大同夭乡15个行政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出。

这几年,大同夭乡兴胜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的“网红村”,而这里也正是延庆与兴和两地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共同擎笔为京蒙协作着墨添彩的一个缩影。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立足兴和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实际,充分挖掘绿色农业、生态风光、美丽乡村等旅游元素,协调推动中国扶贫基金会携手现代汽车投入1500万元,在涝利海落地了内蒙古首个“百美村宿”项目。同时,立足兴和县马铃薯主产区优势,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大库联乡建设了2340亩“麦当劳薯条原料种植示范基地”,帮助农民从“靠天吃饭”“凭经验种植”“丰产不丰收”向“以销定产、科学种植、以质定价”转变;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兴和步伐越走越稳

走进兴和县赛乌素镇李茂村,村道干净整洁、民房错落有致、宣传栏丰富多彩,一片祥和的美丽新农村景象跃然眼前。

近年来,该村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目标,实施了乡村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推进厕所革命,为村民安装新式厕所;新建了自来水管网,解决村民吃水难题;新建了健身活动广场,满足村民文化需求……一系列的惠民、利民、便民举措,将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村民的幸福感满满。

“过去村里条件比较差,路不平,出入不方便,种地收入也不高。现在村里路好走了,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我家里头土地都流转出去了,农忙的时候还打零工、干农活儿,一天能挣100多,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兴和县赛乌素镇李茂村村民袁剑戟高兴地说。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除了落实各类帮扶资金,发放农村低保金、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金外,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还全力办好暖心煤、讲政策、除隐患、办难事实事,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心坎上,脱贫人口及特殊困难群体的精神面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乡村水泥路村内道路全面硬化(钟真君 摄)

“近年来,特别是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们赛乌素镇的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一村一业富民产业正在形成,在稳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乡村振兴焕发出勃勃生机。”兴和县赛乌素镇党委书记马宁如是说。

十年努力,久久为功。2021年,兴和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04元,比2012年增长8894元。

十年,百姓的腰包真正鼓起来了,住上新房子、 门口挣票子、过上好日子,让我们看到了家乡换新颜,看到了老百姓脸上真切的笑容……

不忘来时路,逐梦再出发。如今,走在兴和县广袤大地上,一项项富民产业不断壮大,一个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脱颖而出,一缕缕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田,兴和县人民正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腾讯网2022-11-08

 

 

梓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续写乡村振兴新篇 文章下载

梓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续写乡村振兴新篇

2022年以来,梓潼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摆在突出位置,接续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务实举措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真正做到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积极争创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见实效。全县“两户”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安全住房全覆盖、义务教育适龄入学率达100%,无一户因病、因灾返贫,无一户“两不愁三保障”存在风险。脱贫户、监测户致富增收能力明显增强,年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同比预计增长16%以上。

抓好责任落实 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11月3日,在梓潼县仁和镇曙光村,对点帮扶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仁和镇党委政府、曙光村两委、部分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就2022年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热烈讨论。大家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梓潼县全面构建压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坚持党委政府主要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牵头抓总、整体谋划作用,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6次,县政府府务会8次,县“巩脱衔”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0次,县“巩脱衔”工作推进会7次。深入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县委书记、县长坚持以上率下,亲自部署亲自抓,其他29名县级领导点对点联系帮扶29个脱贫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各镇(乡)相继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巩脱衔”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真正做到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职能职责,严密制发《梓潼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等系列政策文件,从全县实际情况出发,从工作范围和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实施阶段及步骤、工作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建立联乡包村业务指导组4个、工作督导组8个,对全县“巩脱衔”工作进行全覆盖督查指导,确保工作质效。县级各部门坚决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充分发挥各自行业职能优势,聚焦行业中影响和制约当前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优先安排项目、优先保障资金、优先落实措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招硬招,扎实巩固脱贫基础。

抓好政策落实 坚决扎牢返贫防线

“通过‘以工代赈’这个项目,不仅更有利于全村产业发展,而且让我在家门口一年能挣到1万多块钱,经济收入有保障,我心里感到非常满意。”11月7日,演武镇小亭村脱贫户罗成俊高兴地说。

对标对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37”政策,细化落实全县“1+30”配套政策。保持驻村帮扶体系框架不变、力度不减、责任不降,全年优化调整驻村帮扶力量3名。全县共结对“两户”帮扶责任人6000余名,选派第一书记40人、驻村工作队29个、驻村农技员29名。坚持把“教育、医疗、住房”三方面民生保障作为“巩脱衔”工作重中之重,制发《梓潼县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截至目前,全年免除、发放教育补资助资金845余万元,惠及各学段学生1.2万余人次,实施雨露计划帮扶学习291人;完成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参保费用部分代缴867万元,完成监测人口62人县域内住院基本医保报销40.87万元,大病保险报销1.38万元;完成全县范围内自建房安全等级鉴定,争取中央危房改造资金7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46户,并创新建设数字化农房特色管理平台。大力促进困难群众稳岗就业,制发《关于申报2022年度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奖补资金的公告》等文件,通过以发放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30余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79人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1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4个,为“两户”推介本地就业岗位近1000余个,开发保洁、道路养护、公益设施管理、绿化等乡村公益性岗位811个,运营扶贫车间3个,完成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共8289人,实现脱贫群众就业增收能力大幅增长。严格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致贫返贫户兜底保障政策。今年以来,梓潼县共新纳入低保455人、临救393人和特困供养范围61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救尽救。全年共发放低保2489.64万元,临时救助73.115万元,特困补助693.9万元。

抓好工作落实 坚决筑牢脱贫基础

梓潼县强化预警,大力抓好动态监测。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帮扶力量等对全县10.08万户29.67万余农村人口进行全覆盖集中排查,共新纳入监测对象4批次87户243人。针对新增监测对象,全部明确结对责任人,并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260余条。健全机制,全面加强资产管理。积极组织力量,采取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对全县2013—2020年扶贫资金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开展全面“回头看”。探索建立“资产家底清楚、类型界定科学、产权归属明晰、权利义务匹配、运营管护规范”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体系。靶向发力,深入实施衔接项目。全县结合各乡镇发展需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共投入衔接资金11041万元,累计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150余个,全年衔接资金总体比2021年投入资金增长12%。固本强基,充分补齐短板弱项。全县落实2021年度省后评估考核问题整改3个方面5个问题,自查问题整改5个方面39条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销号完成率达100%。加压奋进,扎实推动特色产业。在原“1+5”基础上,积极探索新“1+5”生态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引导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全县16个(镇)乡的72个村集体、2423户贫困户依靠扶贫生猪代养场持续享受红利。加快建设,高效夯实饮水保障。以“建大、并中、减小”为导向,坚持城乡一体、原水统筹、资源整合、专业运营原则,加快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积极探索,不断深化乡村治理。选择确定在宏仁镇金宝村和文昌镇新桥村开展积分制、清单制试点工作,为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蹚出一条新路。

绵阳日报2022-11-09

 

 

十年深改•专家对话|汪三贵:脱贫攻坚中很多机制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借鉴 文章下载

十年深改·专家对话|汪三贵:脱贫攻坚中很多机制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借鉴

在新世纪第三个十年开篇时,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从2012年到2019年,中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减贫奇迹。其中锻造的脱贫攻坚精神,不仅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价值遵循,也是新发展理念的自觉践行,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治理方式的内在要求。

回望脱贫攻坚之路,意义、价值和创新何在?中国能为国际减贫提供哪些经验?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哪些借鉴?日前,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

谈经验

8年时间近1亿人脱贫

中国为国际减贫行动提供了一套模式

红星新闻:以您的视角来看,脱贫攻坚的胜利,对我们来说重大意义在哪里?

汪三贵:脱贫攻坚的胜利,确保了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主要短板和瓶颈,是我们有部分贫困地区的人们还处于贫困状况。

其实,我们早已实现总体小康,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涉及到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人群,不能还有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通过脱贫攻坚,使我们国家现行标准下近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这标志着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完成,而这个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就是靠脱贫攻坚来保证的。

通过脱贫攻坚使所有贫困人口脱贫,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脱贫攻坚不仅确保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还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红星新闻:在您看来,中国脱贫攻坚有哪些工作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创新,您如何看待这些创新和它的意义?

汪三贵:脱贫攻坚过程中有很多机制创新,比如将精准扶贫作为基本方略,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严格的考核评估。

精准扶贫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确保了每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帮扶,从而确保他们脱贫。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这样明确的责任分工确保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使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能落到实处。

此外,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了脱贫退出的真实可靠,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东升满族蒙古族乡,航拍即将收获的玉米与蔬菜基地,呈现出一幅乡村丰收美景图。图据ICphoto

红星新闻:消除贫困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深刻课题,中国的脱贫攻坚为国际减贫提供了什么借鉴?

汪三贵:我们国家将消除绝对贫困的标准定得高,不仅是按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把贫困人口减到只有3%以下,还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不管你生活在哪个地方,条件再差、再艰苦的地方,只要是没有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收入没有超过贫困线,都会得到扶持,我们解决的贫困叫“绝对贫困”。“绝对贫困”的定义是人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除了吃穿住行,还包括教育、医疗等,所以这是根据人的基本需求来制定的标准。收入是购买这些基本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收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这是根据绝对贫困的定义提出的标准,符合中国国情。

我们用8年时间实现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国际减贫行动提供了一套模式和一些经验。我们精准扶贫里提到的一些方法,比如说帮助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帮助他们就业,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动力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也是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此外,脱贫攻坚的胜利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对贫困是可以消除的,只要你有坚强的政治决心,合理的战略,只要你去做,是可以做到的。

谈衔接

脱贫攻坚做的产业扶贫等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要做到更好更强

红星新闻: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以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

汪三贵: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摆脱贫困的县设立5年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号文件指出,5年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脱贫攻坚使我们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瓶颈也在于“三农”问题。通过乡村振兴,全面解决农村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然后国家才能现代化,最后实现共同富裕,这两个是密切相关的。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很多可以衔接的地方。在脱贫攻坚时期,我们国家做了很多事情,我们通过产业扶贫,培育了很多优秀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就要以脱贫攻坚扶持的这些特色产业为基础,再进一步提升,让它更加专业化、规模化,并且做好产业发展和农民的利益连接。当然,这里还要借鉴脱贫攻坚的经验,让低收入群体在这个产业发展过程中受益。

脱贫攻坚做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这些在乡村振兴时也还是要做的,而且要做到更好更强,依然要让我们的低收入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好是让这部分群体受益更多,这也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新型产业经营主体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在扶持它们的过程中,特别是利用公共资源扶持的时候,需要考虑怎么使普通人,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受益。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嘎榜留民族工贸有限公司,绣娘们在赶制苗绣产品。图据视觉中国

红星新闻:如您上面所讲,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许多工作方式的创新,在接下来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可以如何借鉴使用?

汪三贵:脱贫攻坚期间的创新做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乡村的五大振兴也需要精准施策,分阶段实施,突出重点,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乡村振兴要承袭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继续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的总要求分工负责,动员各个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乡村振兴也需要建立有效和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的任务,确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和评估方式,以便准确把握不同地区乡村振兴的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合理的问责机制来确保乡村振兴的进度和方向。

红星新闻2022-09-27

 

 

西安以脱贫攻坚精神为画笔,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文章下载

西安以脱贫攻坚精神为画笔,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汇聚乡村振兴发展力量。脱贫攻坚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经过8年持续奋斗8年持续奋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项项数据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党员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展现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回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乡村振兴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要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省市县乡村拧成一股绳,完善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加强产业合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精准”是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推进乡村振兴,仍然离不开“精准”二字。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村的原有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群众现实所需,重视规划先行,强化分类指导,加强分层推进,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同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精准务实的脱贫攻坚精神发扬在基层治理、产业振兴、生态扶贫等工作上。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乡村振兴要向创新要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科技等新兴科技创新成果,可以通过科技下乡、产学研合作等技术转移模式,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到农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全面创新来推进乡村振兴。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只要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形成乡村振兴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乡村振兴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乡村振兴成效的标尺,突出民主参与,坚持民意导向,把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激发人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无限热情。保持人民立场,要牢记“担当”二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是数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出来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条路不好走,遇到的艰难险阻只会更多,党员干部要敢担当、敢作为,擦亮奋斗底色,坚持真抓实干,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好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接续奋斗,全力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西安网2022-11-29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章下载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精准式理念推进脱贫攻坚,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到2020年底,中国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特色减贫理论与方案。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中国全面实施精准脱贫,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精准帮扶。2013-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人均减贫1237万人,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至1.3%;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全部脱贫。2020年,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年初剩余55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缩小同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异。2013-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其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420元,8年间年均增长11.6%,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2013-2020年,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2020年,贫困地区人均消费支出达10758元。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占比缩小,发展改善型消费支出较快增长,2020年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人均支出分别达到1261元、1128元和1061元。

区域性整体脱贫解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

中国实施中西部扶贫协作,有效解决整体性脱贫问题。东部9个省、14个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全国支援西藏和新疆,东部34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中西部573个贫困县开展小康帮扶合作。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2012—2020年,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6万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

中国还深入实施区域总体战略,缩小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2021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4980元、29650元、27798元和30518元,与2012年相比,分别累计增长110.1%、116.2%、123.5%和89.5%,年均增长8.6%、8.9%、9.3%和7.4%。其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年均增速最快,中部次之。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以西部地区居民收入为1)从2012年1.72、1.10和1.30分别缩小至2021年的1.62、1.07和1.10。

产业发展基础夯实,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中国将发展产业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持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中国广泛、持续、有效调动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体参与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政策覆盖98%的贫困户。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加快发展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实现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涌现出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区青稞牦牛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特色品牌。

产业扶贫形成了一系列产业联农带贫的有效模式,依托订单生产、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就地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72%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紧密型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产业赋能,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了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各类产业致富带头人90多万人,产业扶贫、扶智、扶志成效显著。

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班车、通邮路、通动力电,通光纤和4G的比例达到98%,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3%。教育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贫困人口受教育年限从2013年的6.9年提高到2020年的7.8年。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2568万贫困群众危房得到改造,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得到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不愁吃不愁穿质量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动态清零,脱贫人口2021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体实现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加固改造有序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4%,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进一步巩固。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化解,洪涝、地震、干旱等灾情涉及的677个脱贫县、13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9万个脱贫村、421万受灾脱贫人口落实帮扶措施,未出现因灾返贫致贫现象。

脱贫地区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同步有序推进。2021年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同比增长11.6%,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的增速。全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3%、74.2%,同比分别提高3.6%和0.7%。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561亿元,其中50%以上用于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帮扶由到户到人向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转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层面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出台14个方面倾斜政策,整体支持西藏、新疆脱贫地区发展。中西部22个省区市均出台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结合实际调整优化脱贫攻坚期间的帮扶政策,总体形成了“1+N”衔接政策体系。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逐步完善,8个东部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28.7亿元、互派干部人才2.3万人。保持305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脱贫县工作总体稳定,向定点帮扶县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669亿元,其中包括18.6万名第一书记在内的56.3万名驻村干部全部完成轮换,接力棒顺利交接。

中国网推荐2022-10-23

 

 

泉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医保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下载

泉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医保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第二年。市医保局通过落实医保扶贫相关政策、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医疗费用监测、稳步推行现行医保扶贫政策平稳融入医疗救助体系等举措,着力减轻脱贫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巩固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防止因病致贫延续使用医保扶贫政策

家住永春县湖洋镇桃源村的老刘原来是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20年前,他被查出髋关节坏死,植入假体后又产生感染等疾病,每年产生的医疗费用上万元,他们一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低保补助,以及帮人打零工。

今年,老刘因髋关节问题,先后到永春湖洋卫生院、泉州市第一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医疗费一共7万多元,这对老刘一家简直是天文数字。好在市医保部门对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即脱贫户,延续执行脱贫攻坚期的医保扶贫政策,继续执行省级的精准叠加保险政策和市级的补充补助政策。

“为了防止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我们对特困、低保、脱贫人口,有一个医疗救助政策和大病倾斜政策,也就是在基本医保报销以后,对这些困难群众大病医保的起付线降低一半,而且每个报销段的比例提高了5%,并取消了大病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市医保局基金与待遇管理科相关负责人郭毅红说。最终,在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以及省、市两级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补助下,老刘的自费金额不到1.3万元,报销比例达83.08%。

重点监测精准扶贫“一人一档”建台账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泉州市医保部门坚持常态化医保扶贫政策,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大病监测帮扶工作,形成医疗救助“一人一档”台账管理制度,并重点监测、关注产生高额医疗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较高的不稳定脱贫户的就医和医疗费用情况。

“我们医保中心现在依据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每月上旬将脱贫人口中,年度累计自付医疗费用超过全省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群,报送给乡村振兴办。乡村振兴办会将这些信息交给各村录入核实,根据核实结果,协调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帮扶,及时有效地化解因病返贫风险。今年以来,永春县报送的监测对象中,已有14户获得各类补助,共计48.49万元。”市医保基金中心永春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郑宇晴介绍说。

充分发挥现有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泉州市医保局主动做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加强与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协作和数据共享。据统计,2022年1—8月,全市共推送乡村振兴部门监测对象28人,推送监测对象给民政部门10013人,及时、精准做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帮扶各项保障措施。

福建日报2022-11-11

 

 

郎溪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文章下载

郎溪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今年以来,郎溪县坚持“四个不摘”,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抓牢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两个环节”,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

完善网格化监测。全县1811个网格选聘网格员1811名,推广使用网格员“明白卡”,实现农村人口的日常走访和动态监测覆盖。

持续加强动态管理。组织各级帮扶责任人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帮扶,推动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互为补充、相互协同的监测预警机制持续落实。

推进精准帮扶。坚持因户施策,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实行脱贫户分类管理。目前,全县脱贫户6230户13876人,监测对象149户394人,脱贫户共安排帮扶措施43626条,监测户共安排帮扶措施956条。

大力推进“防贫保”。截至目前,总参保户数6365户,保费共计112.49万元,其中政府补贴53.46万元。

抓牢“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两个要点”,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控辍保学持续推进。对全县179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进行摸底,实行“一人一案”,入学率达97.2%;对31名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资金计1262人124.62万元。发放“雨露计划”春季学生补助计211人31.65万元。

综合医保总体稳定。健全参保登记管理机制,确保动态覆盖、应保尽保,分类调整医保倾斜政策,充分发挥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作用。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享受医保报销政策25781人次,医疗总费用3536.77万元,平均实际报销占比80.13%。

住房安全保障有力。建立农村房屋动态监测机制,常态化开展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排查,并对农村住房安全核验系统内的787户B类房屋实行重点监测。截至9月份,实际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74户(26户重建、48户修缮),已完工74户。

饮水安全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巩固提升全县约7.9万人饮水安全,逐步实现全县人民同饮“一网水”。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工程13处,受益农村居民人数10.65万人;投入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基金79万元,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工程12处。

抓细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推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

做好特色种养奖补。持续激发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内生动力,实施郎溪县2022年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到户奖补项目,涉及1053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共计申请奖补资金153.84万元。

做好光伏帮扶。开发83个光伏公益岗位,1至10月份光伏电站收益54.6万元,用于开展公益岗位和临时性劳务用工支出共计38.55万元。

强化金融支持。继续推广小额信贷“一自三合”贷款模式,截至10月中旬,全县脱贫人口小额贷款773户3571.8万元,今年新增贷款541户2496.77万元。扎实推进稳岗就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527名脱贫户就业增收,累计招募就业(居家)帮扶基地29个,提供就业岗位1215个,吸纳脱贫劳动力近130余人。截至目前,完成脱贫人口返岗复工6085人,为去年务工人数103.66%。

抓实项目建设和资金监管“两个基础”,持续稳定发挥带动作用。

做好项目谋划。高质量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今年总入库项目181个,总投资2.7亿元。积极谋划2023年至2025年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工作,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2023年项目库批复,11月份完成2024至2025年滚动项目库批复。

抓好用好衔接资金。安排各级衔接资金6235万元,已分5批全部安排到66个项目,安排衔接资金4215万元用于31个产业项目建设。实行红绿黄灯亮灯制度管理调度,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66个,已完工项目49个,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全县衔接资金支出进度为88.89%,其中中央资金支出进度为92.95%。

加强扶贫资产项目管理。完成2013年以来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各类资产清查,登记入账扶贫资产470个2.12亿元,2021年形成衔接资产0.96亿元。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制度,认真开展扶贫资产管理“回头看”,确保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新华网2022-11-11

 

 

山西:从扶贫到致富,以脱贫攻坚的劲头推进乡村振兴 文章下载

山西:从扶贫到致富,以脱贫攻坚的劲头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岢岚县虽然遭了灾,但谷子收成还不错,平均亩产350公斤。按市价一公斤约4.3元计算,每亩收入1400多元,除去人工费、种植费等开支1200多元,每亩地收入200多元。柳林湾共种植136.6亩谷子,一部分直接出售,一部分加工成小米包装售卖,仅这一项就能给村集体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使农民户均增收3000元、人均增收850元。”日前,山西省总定点帮扶村柳林湾村驻村队长、第一书记赵伟高兴地告诉记者。

今年,山西省总投入帮扶资金1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助力柳林湾村集体对现有的136.6亩集中连片土地进行流转,种植有机旱作谷物“张杂谷3号”,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园区”的模式集中托管经营。村民委员会统一委托给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种植园区的耕种、管理、收割、加工;合作社雇用农户劳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对全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这种新的模式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又稳定了村民收入,同时增加了集体收入,一举三得。这是今年省总强化产业扶贫,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之一。

从2010年开始,省总定点扶贫宋家沟村、铺上村、柳林湾村、口子村、吴家岔村5个贫困村,于2018年年底全部脱贫摘帽。2021年7月,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总组织4个乡村振兴工作队,定点帮扶宋家沟村、铺上村、柳林湾村和明家湾村4个脱贫村。从脱贫到致富,省总保持帮扶决心不减、力度不减、热情不减,以脱贫攻坚的劲头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发挥工会的作用。

省总工会历任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其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任务和分内职责。省总党组定期召开会议,学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新政策。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王纯表示,脱贫攻坚是党交给工会组织的政治任务,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联合各方力量,坚定扛起政治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担当,共同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并多次深入岢岚县进行调研,听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工作汇报。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蕾多次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与驻村工作队书记、队员共同研究制订帮扶项目,了解各村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实地了解乡村振兴、帮扶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并根据各村资源禀赋和实际需求制订具体帮扶计划。

多年来,省总工会一批一批党员干部以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队长、队员的身份来到宋家沟乡,和农民同吃同住,紧密结合乡村实际,全面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形成了分管领导、驻村队员加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子帮扶的全员、全力、全面的扶贫格局。省总在扶贫中心点宋家沟村建设了全省第一个扶贫工作站,近几年投入资金7万余元对工作站进行修缮,确保扶贫干部生活好、留得住、住得下,更好地在一线工作。

从2014年至2021年年底,省总直接投入扶贫资金2000余万元,争取社会项目资金1130万元,带动县里配套投入6500万元。2016年至2020年,省总工会共选派5个驻村工作队,分别在5个定点帮扶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共选派驻村干部25名,在帮扶村深入实施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在助推全省脱贫攻坚中彰显了工会组织作为。

设施扶贫,乡村建设更美了———2016年至2020年年底,省总直接投入扶贫资金931.6万元,其中299.0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扶贫点陆续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扶贫,发展后劲增强了——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宋家沟村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路子,以土豆种植和养羊两大产业为依托,开展土豆原原种、大颗粒沙棘等种植项目,发展养羊、养牛、养猪、养鸡等项目。2016年至2020年,省总投资和引进资金帮助村集体建设项目81个,其中万元以上帮扶项目70个。

教育扶贫,人才技能提升了——累计投入300多万元,把宋家沟乡中心小学打造成全省贫困农村学校的样板,实现了生源“逆回流”,极大地增强了贫困农民通过子女教育拔掉穷根的信心;帮助贫困劳动力安排公益岗位就业,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持证培训,先后组织200多人外出接受专业培训,提供了就业技能和创业门路;同时,注重解决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召开帮扶五村自主脱贫红旗示范户表彰大会,通过表彰增强贫困户自主脱贫的意识,鼓足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干劲。

消费扶贫,农民收入增加了——在脱贫攻坚期间下发专门文件,省总明确要求全省基层工会组织每年用于消费扶贫的金额原则上不低于发放节日慰问品年度总额的30%,明确要求拨付各市、各省级产业工会(工委)“送清凉”慰问活动的经费,优先考虑购买贫困地区的防暑降温产品。

2021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总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聚焦农民增收、产业兴旺和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完善农业设施设备,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强化就业消费帮扶,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石。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减———2021年以来,省总工会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0余个。投入资金35.1万元,为帮扶村购买农机具、修建农机库房和扩建打谷场。针对宋家沟季节性缺水问题,省总拔付专项资金24.66万元用于补给水源工程建设。投入资金20余万元为宋家沟村建设集安全监控、开放wifi、触发短信等功能于一体的MAS平台,实施宋家沟水土流失整治工程和明家沟村饮水设施改造工程。

产业帮扶政策不变———为宋家沟、柳林湾有机蔬菜特色园区提供帮扶资金13万元,帮助村民开展小叶菠菜种植;投入资金16.5万元在宋家沟、铺上村种植2000亩仁用杏林;投入资金25.64万元,持续推动帮扶村的大沙棘种植、土豆原原种种植项目;继续完成铺上至宋家沟一带2000亩杏林的栽种实施绿化、美化、财化工程。投入帮扶资金1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助力柳林湾村集体对现有的136.6亩集中连片土地流转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园区”模式集中托管经营,今年种植的谷子亩产350公斤,可为31户村民增加土地流转收入9万余元,带动村民务工收入5万余元,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余元,并实现良性循环、滚动发展,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又稳定了村民收入,同时增加了集体收入。

教育帮扶措施更强——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为宋家沟小学全体学生提供了食宿、学杂费、交通费和部分设施经费等,为帮扶村参加高考并被大专以上学校录取的学生发放励志奖学金。截至目前,所帮扶的4个村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员没有失学辍学情况。

消费帮扶渠道更多———给村民推送“工会就业服务号”,为村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支持,拓宽就业渠道,并积极协助村两委落实好创业人员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次性交通补贴、培训补贴等就业帮扶政策,“授之以渔”的帮助让村民有活干、有信心。为提升村民就业创业能力,省总还邀请劳模工匠进基层开展培训。同时,省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动员一切力量和社会资源助销帮扶村农副产品。同时,省总驻村工作队还加大对帮扶村新风超市的帮扶力度,完善新风超市各项制度,近两年为帮扶的4个村新风超市投入资金45万余元,发挥好新风超市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正面引导作用,使新风超市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同时,省总继续组建起12名干部组成的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脱贫户丁丽军永远不会忘记,在今年家中不慎失火遭遇大灾、5间房屋全部烧毁、无家可归时,是省总驻村工作队员及时到他家中帮他安置暂时的生活,又迅速启动帮扶慰问程序,争取最大限度地为他提供帮助,帮他渡过难关。多年来,驻村工作队员扎根农村,积极谋思路、想对策,引资授技,帮学帮医、帮贫济困、走访慰问,迈进了贫困户的门槛,也温暖了贫困户成员的心田,今年上半年,慰问4个村的困难户10户,共送去慰问金4.6万元;“七一”前,慰问10名老党员,共送去慰问金5000元。

如今,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成效。省总2014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连续数年被评为山西省扶贫模范单位。

(据山西工人报消息 山西工人报首席记者贺芳芳 记者王雨茜)

中工网2022-10-23

 

 

吉林省乡村振兴局解读应对疫情影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十一条措施 文章下载

吉林省乡村振兴局解读应对疫情影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十一条措施

10月8日上午,在本轮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28场新闻发布会上,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何靖东就应对疫情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十一条措施作政策解读,并回答相关记者提问。

何靖东说,3月初以来,为有效应对疫情对脱贫群众造成的影响,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我们立足乡村振兴部门工作职能,协调省委农办、财政、人社等部门支持,酝酿制定了《吉林省乡村振兴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十一条措施》,并于近日以省委农办文件印发,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因时因势精准施策,战疫情,防风险,守底线,促增收。

一是围绕年初确定的实现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速的“两个高于”目标,把立足点放在支持各地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上,把着力点放在全力防范化解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面临的风险隐患上,把落脚点放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上。

二是针对疫情特殊形势,在一些常规工作的操作程序上适当做减法、给方便。比如,在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方面,对因疫情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一经发现,可以先纳入监测帮扶,后履行有关程序,并适当缩短村级公示时间。在加快项目入库和开工建设方面,对因疫情急需实施、符合疫情防控需要和衔接资金政策规定、有利于增加脱贫户和监测户收入的产业项目,优先入库,优先安排资金,优化项目入库、公告公示流程和具体组织实施方式,确保早开工、早见效。

三是积极支持联农带户产业发展,明确将产业发展作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支持的重点,既支持围绕“千亿斤粮”、“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十大产业集群”等发展产业融合项目,更支持脱贫户、监测户从事“庭院经济”“特色种植养殖”等到户产业,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同时,还对克服疫情影响,通过合同履约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一次性生产补贴。保持小额信贷政策连续稳定,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疫情防控期间无法按期还款的允许适当延长还贷期限,对有贷款意愿的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对发展产业出险的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把光伏扶贫收益扶持范围,从脱贫户扩大到覆盖监测对象,并允许利用光伏收益补贴受疫情影响的其他产业帮扶项目收益差额部分,确保分红收入不减。推动企业参与消费帮扶,按企业收购滞销帮扶产品额度给予一次性奖补。

四是对跨省就业脱贫劳动力给予一次外出务工往返交通补助,统一组织外送的按租赁交通工具费用据实全额补助;对省内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或监测对象就业给予最高可达到5万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支持引导就近就地就业的落实相应的奖补政策;特别是支持以县为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优先安排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岗位补贴资金可从省级衔接资金中列支;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参加疫情防控相关临时公益岗位的,可在原有补助基础上使用省级衔接资金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五是巩固提升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脱贫家庭学生不出现失学辍学;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等动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和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符合国家政策的动态新增危房全部列入改造计划。同时,通过健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系统性、碰底线的饮水安全问题。

何靖东介绍,这些措施实施期限是今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和省有关文件对具体政策措施内容有新的调整或有明确执行期限的,从其规定。我们将持续跟踪调度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做好分析研判,想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不断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在回答吉林日报记者关于支持引导就近就地就业的问题时,何靖东说,围绕支持引导就近就地就业,主要是采取5项具体举措,一是广泛收集和发布本地用工需求,做好滞留脱贫劳动力与急需用工企业对接,引导脱贫劳动力及时就近就地就业。二是按规定落实帮扶车间一次性奖补政策,各县(市、区)至少新建一个帮扶车间。三是加强对脱贫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用工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四是健全完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平台,支持自主就业,引导发展创业。五是发挥以工代赈兜底保障作用,支持脱贫人口通过参加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增收。

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关于助力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备春耕生产的问题时,何靖东说,4月6日全省备春耕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省乡村振兴局迅速研究具体贯彻落实措施,当天印发《关于做好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疫情防控期间备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做出5个方面具体安排:一是结合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排查,采取灵活快捷方式,深入了解相关情况,排查急需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逐户梳理列出清单,动态管理,对账销号。二是对因疫情影响无法及时购买生产资料,耕地外包到期且不能继续种植,在外急需返乡人员以及因疫隔离或居家不能外出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精准落实“一人一策”帮扶措施。三是统筹加快衔接资金安排、项目开工和资金支出进度,全力支持到户帮扶项目早安排、早落地、早见效。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好各项重农支粮政策。四是采取差异化措施避免人员大范围聚集,探索错时作业,指导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严格落实个人防疫措施,在确保防疫安全情况下有序下田,不误农时开展春耕生产。五是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压实各级备春耕工作指导组和乡村两级任务,运用日调度机制,跟踪掌握有关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吉林省乡村振兴局2022-10-08

 

 

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文件: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4项措施 文章下载

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文件: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4项措施

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强化稳岗就业、产业帮扶,强化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出台5方面24项措施,推动各项措施抓紧抓实落地见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受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困难挑战增多。如何应对?国家乡村振兴局制定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出台5方面24项措施,召开全国乡村振兴局长视频会议,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有能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健全,目前近70%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就业帮扶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截至5月底,脱贫劳动力(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313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8%。产业帮扶工作扎实推进,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管理使用进一步优化,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继续提高;新增发放小额信贷超过250亿元,支持57.3万脱贫人口发展产业。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深入开展,东西部协作省份签署2022年协作协议,正加快拨付财政援助资金,选派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5902人;中央单位均制订了年度帮扶计划,正抓紧落实帮扶措施,培训各类干部人才11.3万人次。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来挑战。

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表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国乡村振兴系统要坚持既定目标任务不动摇、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不改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采取有力措施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刘焕鑫介绍,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国家乡村振兴局在深入分析、综合研判基础上,制定印发了《若干措施》,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排查,及时将因疫情等因素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到位、消除风险。高度关注疫情对脱贫户的影响,特别是对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和因疫情收入骤减的脱贫户,加强动态监测,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增收。加强与民政部门沟通,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和临时救助范围。

——强化稳岗就业。2021年脱贫人口务工收入占比接近70%,稳住了岗位、实现了就业,防止返贫致贫就有了坚实支撑。《若干措施》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今年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确保中西部地区完成年度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目标任务,确保东部地区完成吸纳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目标任务。

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帮助帮扶车间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规模较上年只增不减。对返乡回流的脱贫劳动力,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分类落实帮扶责任。促进新成长劳动力和脱贫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抓好已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实,加大对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就业稳岗支持力度。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积极吸纳脱贫劳动力。

——强化产业帮扶。确保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支持产业的比例今年达到55%以上,重点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资金需求,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持续增收。支持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多措并举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支持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运营困难的帮扶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符合规定的可通过衔接资金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帮助解决流动资金困难。强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支持,确保年度新增贷款规模较去年只增不减。

——强化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确保财政援助资金和干部人才尽快到位,加快协作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加强与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对接,积极争取对定点帮扶县的指导和支持。加大社会力量帮扶力度。督促指导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发挥更大作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驻村帮扶工作。

健全机制,推动各项措施抓紧抓实落地见效

刘焕鑫表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是乡村振兴系统的首要职责和底线任务。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措施尽快落地见效,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完善推进机制。刘焕鑫介绍,国家乡村振兴局已成立应对疫情影响工作专班,定期分析研判疫情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研究提出工作建议;建立了疫情影响调度机制、重要情况报告机制、工作通报机制和局领导联系地方工作机制。《若干措施》提出,各地要参照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做法,完善应对疫情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督促检查。据介绍,国家乡村振兴局将持续开展应对疫情影响监测调度,适时组织暗访调研,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地区进行通报。各地应对疫情影响、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将作为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新浪财经2022-11-02

 

 

国家乡村振兴局刘焕鑫:深化品牌建设,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文章下载

国家乡村振兴局刘焕鑫:深化品牌建设,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2月8日,在2022中国品牌论坛上,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指出,要以品牌建设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助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稳定增收。

刘焕鑫表示,品牌是推动各项工作和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乡村振兴局要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增强品牌意识,深化品牌建设,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高质量发展。

刘焕鑫指出,要以品牌建设助力巩固脱贫成果。打造产业品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脱贫地区深化与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既带动就业又促进财政增收的主导产业。注重提升主导产业品牌价值、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脱贫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产品品牌,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推动脱贫地区选准帮扶产业发展方向,立足农业农村资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有效提升帮扶产业市场竞争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后劲。

同时,打造劳务品牌,促进脱贫群众增收,推动脱贫地区从本地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就业传统、脱贫劳动力特点出发,通过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品牌化推广、产业化发展,分类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劳务品牌,培育一批劳务中介龙头企业。发挥东西部协作机制作用,举办劳务品牌推介活动,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稳定增收。

以品牌建设助力乡村建设方面,刘焕鑫指出,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人文习俗差异很大,搞乡村建设很难用一个模式、一套方案去包打天下。要在总体推进的同时,鼓励地方探索实践,分类施策,创新品牌模式、积累典型经验。

一是在生态建设方面打造品牌,推动各地坚持节约资源、绿色建设原则,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循环使用,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在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上形成特色模式、特色品牌。

二是在文化建设方面打造品牌,推动各地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在打造特色品牌。

三是在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方面打造品牌,推动各地顺应乡村发展规律,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在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因地制宜推进实施、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上形成特色模式、特色品牌。

刘焕鑫还表示,以品牌建设助力乡村善治,着力建设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依法支持和配合乡村治理。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证券时报2022-12-08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接续好政策 稳住好日子 文章下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接续好政策 稳住好日子

寒冬时节,代县雁弘纺织公司帮扶车间里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在织袜生产线上紧张地忙碌着。工作间隙,57岁的王秀平微笑着说:“我和丈夫身体不好,都在帮扶车间找到了合适工作,每月有4500多元的收入。”4年前,王秀平夫妻俩从30公里外的滩上镇下寺村搬到县里的安置点,和邻居们开启了就近上班挣钱模式,日子越过越开心。

36.2万脱贫群众搬入新家园只是幸福生活的第一步,后续扶持更重要、更艰巨。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我省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多渠道促进就业、大力度发展产业、全覆盖抓好配套、全方位加强管理、常态化形成机制,全力以赴巩固住、拓展好搬迁脱贫成果,促进搬迁群众生产有门路、生活有质量、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

出政策促进纾困解难

“后续扶持政策执行是否到位?”“服务入驻企业的承诺是否落实?”“招商引资培育产业的措施是否兑现?”……

这些关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无时不牵动着各级干部的心。天镇县委书记文晓东带着一系列问题多次深入“万家乐帮扶产业城”,实地查看标准化厂房的实际利用情况,详细了解入驻企业的经营状况,仔细询问招商引资具体进展。他叮嘱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用好中央和省里出台的“33条”“46条”纾困利企措施,对入驻企业逐一分析,一企一策针对性主动服务,帮助企业做强做大、拉长链条,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

天镇县曾是我省的深度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上万人从不同的乡村搬迁到县城的万家乐移民新区。得益于后续扶持政策的落地落细,更多的搬迁脱贫群众在“万家乐帮扶产业城”实现就业。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中,我省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搬迁群众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重点区域、特殊群体,2021年以来,我省出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全面系统梳理文件,延续、优化、调整、新增后续扶持政策,形成了“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工作体系,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同时,省乡村振兴局会同22个部门联合出台交通补贴、稳岗补助、吸纳就业奖补等就业帮扶优惠政策,对经营主体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由每人1200元提高至1500元,按照吸纳脱贫劳动力人数分别给予5万元至25万元阶梯式奖补,岗前培训每人补贴1000元;对帮扶车间购买设备等生产性投资给予贷款贴息,落实水电补贴、用地保障等优惠政策。

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玉宏说:“今年我省进一步印发指导意见,制定了支持发展就业帮扶车间政策措施和帮扶车间考核办法,1122个集中安置区全部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608个搬迁后扶项目纳入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库,带动18.7万搬迁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

抓主体增加就业规模

走进石楼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石楼小镇”的皮具箱包帮扶车间,45台崭新的缝纫机“嗒嗒”作响,工人们正在赶制箱包订单。在车间上班的以周边参加过免费技能培训的搬迁妇女居多,工资按计件发放,每月有2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收入。

“不能让参加过培训的人白白浪费了手艺,新车间运营3个多月,已吸纳35名参加过免费技能培训的工人就业。”车间负责人刘艳红告诉记者。

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我省紧紧扭住产业就业这个重点,将安置区1090个发展项目优先纳入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库给予扶持,800人以上安置区配套产业园区430个,800人以下配套车间工坊519个,50%以上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搬迁劳动力,通过订单生产、生产托管、产品代销、保价收购等方式,多渠道带动增收。

抓经营主体促就业。我省将用工在1000人以上,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比例达到职工总数30%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从事集贸市场、冷链物流等生产经营主体认定为帮扶车间;对政府投资建设或产权归集体所有的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户和监测户劳动力的比例,由30%提高到60%,增加带动0.2万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将帮扶车间吸纳脱贫户、监测户、搬迁户劳动力门槛由10人降低到5人,促进更多市场主体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挑战,我省把就业帮扶车间作为实现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的重要支撑,深入开展外出务工输送、就地就近安置、帮扶车间吸纳、公益岗位援助、自主创业扶持、技能培训提升“六个一批”就业帮扶行动,送岗稳岗拓岗30.4万个、培训11.8万人次,实现有劳动能力搬迁家庭就业帮扶的全覆盖。

以小车间撬动大产业。今年我省实现帮扶车间数量、吸纳脱贫劳动力人数、务工就业工资“三个增长”。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帮扶车间1764个,较去年底增长26个,就业总人数7.21万人,增幅28.9%,其中脱贫劳动力2.83万人,增幅35.4%;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99元,同比增长6.11%。

促融入提升幸福指数

走进坐落于保德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惠民家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漂亮的高楼,小区内景观树错落有致,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木质凉亭内悠闲地聊天,附近幼儿园传来孩子们的嬉戏声……处处浓郁的生活气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70岁的搬迁群众刘光提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多少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以为一辈子就那样过了,哪能想到老了还过上这好日子!”为了使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社区的生活,保德县结合县情制定从“搬”到“富”的一揽子政策,配套出台了4类44项产业扶贫、3类8项就业扶贫、4类21项社会保障政策,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便利地享受看病、托养、购物、休闲、乘车、办事及孩子上学“七个一出门”服务。

完善设施促服务。按照“五有六便利”的标准,各个安置区基础设施实现有供排水管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供气供暖设施、生产用电设备和5G网络,公共服务实现生活购物、上学入托、就医报销、养老保障、物业维修、红白理事便利。全省1122个集中安置区配建及共享幼儿园719所、义务教育(小学、初中)1147所、卫生室(站)1132个、养老服务中心(站)521个、农贸市场401个、室内外活动场地2312个。

党建引领抓治理。全省120个800人以上大中型安置点全部成立了独立的基层党组织,其他1002个集中安置点通过单建、联建、派建、挂靠等方式,实现1122个集中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依托836个“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和3642名社区干部,落实就业帮扶、权益保障、养老衔接、信访调解、应急管理、志愿服务“六个到位”。

移风易俗促融入。各安置点结合实际开展了质量安全排查和产业就业保障等专项行动,以及就业帮扶好、产业带动好、社区治理好、权益保障好、融入环境好“五好”社区创建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推动移风易俗,让精神引领和道德力量深度融入搬迁家庭;健全居民教育、矛盾调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搬迁群众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准,建立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守望相助、幸福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到“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如今,在三晋大地上,干净整洁的易地搬迁小区、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欣欣向荣的就业帮扶车间、书声琅琅的校园、宽敞的道路、便捷的服务中心一应俱全,实现了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历史性跨越,“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富”的氛围愈加浓厚,广大干部群众正奋力谱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山西新闻网2022-11-30

 

 

贵阳贵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文章下载

贵阳贵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11月4日,记者从贵阳贵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阳贵安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涂敏摄

据介绍,今年以来,贵阳贵安出台《乡村振兴“1+3”行动方案》《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贵阳贵安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方案(2022—2025年)》等系列文件,形成一套符合贵阳贵安实际、完整系统的政策组合拳,通过就业创业富农、振兴产业强农、深化改革促农、政策支持惠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千方百计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15元、增长6.9%,总量和增长绝对值均排全省第一。

同时,贵阳贵安强化规划引领,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完成56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36个市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改扩建及维修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75所;改扩建农村卫生室205个,按照不低于90平方米的标准新建卫生院10个;启动农房风貌整治10000户,开工率100%,完工9800户,完工率98%,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甘昭辉表示,贵阳贵安将继续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线,锚定“六抓”主方向,突出“五个关键”,坚持“五个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引领区,努力当好全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排头兵。

潇湘晨报2022-11-04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