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粮油工作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协会

题目:探索现代化粮油企业蓬勃发展的新路径

资料提供时间:2023-02-13

目录

更多

鲁粮集团:牢记嘱托走在前 砥砺奋进开新局 文章下载

鲁粮集团:牢记嘱托走在前 砥砺奋进开新局

粮为国本,本固民安。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承担山东省级储备等政策性粮食管理职能的省属国有大型粮食集团,自2017年组建以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等重要指示要求和“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殷殷嘱托,致力于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守好“齐鲁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五年来,山东鲁粮集团党委团结带领干部职工砥砺奋进、聚力攻坚,运营管理的储备粮规模较成立之初增幅超过50%,仓房利用率创历史新高,主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更加凸显。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4.4%和18.85%,截至2022年6月末,山东鲁粮集团资产总额46.89亿元,所有者权益8.03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超过11倍,在“种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发展一流现代粮农集团新征程上取得了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优异业绩和丰硕成果,在山东粮食事业发展史上谱写了鲁粮发展新篇章,为山东省“走在前、开新局”持续注入新动能。

坚持战略导向 探索发展新路径

粮食产业经济越发达,产业链供应链条越完善,粮食安全基础就越牢固,抵御风险能力就越强。山东鲁粮集团面对组建之初产业链条存在的短板弱项,从战略规划入手,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目标方向,筑牢粮食安全基础。

确立现代粮农集团战略定位。山东鲁粮集团聚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职能,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在全国率先构建“种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发展运营模式,确立了“打造与山东地位相匹配、以储备粮管理为核心、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知名、全国一流、山东龙头’现代粮农集团”的新战略定位,得到山东省政府、山东省国资委肯定并给予大力支持。山东鲁粮集团“高点谋划,立体推进,实现品牌跨越发展”品牌建设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0年度国有企业品牌建设100个典型案例名单,成为山东省国资委2020年度入选的品牌建设两大典型案例之一。

明确全产业链发展实施路径。按照“定标准、塑品牌、建渠道、拓市场”的思路,山东鲁粮集团形成了重点发展粮油储备、现代农业、粮油工业、贸易流通等四大业务板块,着力建设品牌运营、粮油交易、科技创新、资产运营四大平台,规划建设鲁粮现代粮农产业示范园区、临港粮油综合物流园等四大园区的全产业链发展实施路径。成功引进发达面粉、中裕集团等知名粮油企业注资入股集团权属企业,发挥比较优势,搭建起互动、协同、创新合作平台,打造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现代粮农集团目标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强化招商合作积蓄发展动能。山东鲁粮集团充分发挥集团管理、技术、人才等资源禀赋综合优势,加大与央企合作、与民企混改力度。与中储粮山东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了中储粮系统和省属企业协同发展的先河;与中国融通农发集团等央企、陕西粮农集团等同行企业,以及东营市、禹城市等地方政府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构建“大产业、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格局。集团建设的山东省区域性军粮配送中心及配套高端大米加工项目,目前已竣工投入试运营,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军需民食的高质高效差异化竞争力;与行业龙头德州鲁樱食品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年产10万吨高端豆类食品馅料项目将于2022年10月份竣工,投产运行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端馅料生产基地;与齐河县人民政府签约合作的鲁粮集团现代粮农产业示范推广项目,获批2022年省重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补强产业链短板弱项,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围绕核心主业 创新管理强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山东鲁粮集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从节粮减损和种质创新研发源头抓起,加大科技赋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擦亮“金字招牌”。山东鲁粮集团在全国首创“储备粮不得不选我”工作定位和“责任储粮、科技储粮、廉洁储粮”储备粮管理指导体系,形成“理论作支撑、制度作保障、人才抓落实”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得到了上级部门领导和同行客户的充分肯定与广泛赞誉。把“三个储粮”管理创新成果与绿色仓储升级改造深度融合,深化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导入“6S”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与精益化管理。集团储备粮保管损耗率三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按年均轮换20万吨计,可减少损耗约1000吨,实现了“无地增产”、创造了“无形粮田”。12个储备库全部达到数字化粮库标准,2个储备库达到智能化粮库标准,“齐鲁粮仓”的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强化“透明”监管。承储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视频在线监管系统与集团、省粮食和储备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全部完成互联互通,达到“两个全覆盖”,储备粮实现了全过程“透明”监管。集团历年来存储的各类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宜存率常年保持在100%,管理水平得到各级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与认可。上级主管部门将2021年新增省级储备粮全部委托给鲁粮集团管理,集团储备规模创历史新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坚实。

加强科技赋能。集团成立山东鲁粮现代农业研究院,加强种质创新和科技攻关,研发“鲁粮1号”“鲁粮2号”等优质特色功能小麦良种;注册成立山东省鲁粮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泰安市、齐河县等地流转1万余亩土地,加快优质小麦良种“育繁推”一体化落地实施,提高一手优质粮源的掌控力。成立山东省鲁粮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全省粮食质检资源,引进世界先进质检设备,搭建起服务全省的粮食质量与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努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把握改革契机 释放活力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山东鲁粮集团面对组建之初“僵尸企业”多、债务包袱重和融资难、融资贵等诸多困难和风险挑战,紧紧把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契机,全力“处僵治亏”,降负债、防风险,改善经营发展环境,增强维护粮食安全的综合实力。

加快“僵尸企业”处置。2020年7月份,山东鲁粮集团发起“处僵治亏”百日攻坚,提前完成山东省国资委确定的12户“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及自我加压追加的6户企业处置,通过争取利用省属企业风险防范金等方式,成功化解了30多亿元历史不良债务,盘活10多亿元有效资产,打造了山东省国资国企“处僵治亏”的鲁粮样板,并先后荣获2020年第十届中国粮油榜“中国十佳粮油集团”“中国百佳粮油企业”等荣誉称号。

加强亏损企业治理。山东鲁粮集团坚持边整合、边改革、边发展,对亏损企业“一企一策”制定扭亏增盈措施、加强督导帮扶,2021年末,7户亏损企业中有5户企业实现扭亏、2户减亏,超额完成亏损户数和亏损额“双降”目标。集团资产负债率从成立之初的98.19%降至2021年末的80.72%(剔除储备粮油政策性任务影响因素后为55.35%),所有者权益增至7.55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10.86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实现了大幅跃升。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山东鲁粮集团通过“处僵治亏”等措施,加大降杠杆减负债力度,优化资本结构,改善融资环境。2021年以来,共获批山东省农发行等多家金融机构20余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形成了稳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彻底解决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山东鲁粮集团连续3年超额完成山东省国资委下达的年度营收和利润目标,2021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较2020年同比分别增长71%和91%,高质量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山东鲁粮集团不断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制度和考核奖惩机制,2020年以来,管理干部“下”的比例达4.9%,员工“出”的比例达3.2%,2021年权属企业主要负责人绩效收入“高低”差距达到8.3倍。近3年集团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幅超过30%,基层一线职工人均收入3年增长近50%,进一步激发调动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

扛稳“粮安”职责 战“疫”保供担使命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山东鲁粮集团作为省属唯一国有大型粮食企业,充分发挥行业龙头的引领带头作用,坚决扛起保供稳市的政治责任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使命。

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支持战“疫”保供。作为山东粮油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山东鲁粮集团第一时间发起倡议,带动了山东省283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提前复工复产、捐款捐物8000余万元支持战“疫”;第一时间向武汉火神山医院捐赠大米等物资,树立了山东省属企业抗疫先锋形象。督导权属企业省粮油交易中心开拓交易粮源、加密交易频次,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400%,有力地保障了粮源供给,稳定了市场预期。在2022年3月份粮食价格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快速上涨的关键时期,组织调度山东省粮油交易中心克服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场次、数量大幅减少等困难,充分发挥省级交易平台作用,大力开拓地方储备和贸易粮进场交易业务,截至5月末,共组织各类粮油销售457场次,成交各类粮源近160万吨,有效平抑了粮价上涨趋势。

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压舱石”作用。在山东省内部分市县疫情封控期间,组织引领相关权属企业克服各种困难,及时保障驻地应急加工企业原粮需求,确保成品粮市场供应。2021年结合储备粮轮换,共向市场投放小麦超过20万吨,2022年上半年向市场投放小麦超过11万吨,切实发挥了山东省粮食安全“压舱石”“稳定器”作用,为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2021年度“山东社会责任企业”评选活动中,从全省340余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膺“2021山东社会责任企业”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 强基固本促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份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些重要指示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目标方向。

从严治党固根基。山东鲁粮集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党建“强基、品牌、头雁、对标、激励”五大工程,截至2021年底,集团过硬党支部占比达到84%,多个党支部被评为“省属企业过硬党支部示范点”,积极推进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集团19家权属一级企业党组织实现了“一支部一品牌”全覆盖。集团党委建立政治监督台账,细化监督措施,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了山东省国资委党委的充分肯定。

深化融合促提升。山东鲁粮集团以国有企业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建、企业文化与改革生产经营有机融合。集团党委连续三年开展夏粮收购主题活动,2022年又发起“聚力攻坚保粮安,同心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领导班子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以“身影指挥”代替“声音指挥”,与干部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及时了解掌握解决基层“急难愁盼”困难问题。各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示范岗、突击队,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为送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夏粮收购任务圆满高效完成,为服务山东全省粮食宏观调控打牢基础。

特色文化聚合力。山东鲁粮集团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制定《鲁粮之道》《鲁粮之规》等企业文化纲领性文件,总结凝练形成“守正求新,厉行致远”的核心价值观和“担当作为,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持续开展企业文化“愿景规划、学习组织、创新体系和党建融合一体化”四大系统建设,集团干部职工在改革攻坚、创新发展中涵养了“胸怀大局、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鲁粮气质,增强了“舍我其谁、善干必成、勇创一流”的鲁粮自信,凝聚起建设一流现代粮农集团的强大合力。

中国经济时报2022-10-11

 

 

柳俐粮食:振兴乡村新“稻”路 富硒大米进万家 文章下载

柳俐粮食:振兴乡村新“稻”路 富硒大米进万家

丰收的九月五彩斑斓,稻子成熟了,染黄了整片山野。这里就是有着“千年古城百年县、一城柳色半城河”美誉的吉林省柳河县。作为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刚刚公布的“吉林大米十大领军企业”之一,近年来,吉林柳俐粮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俐粮食”)全力建设火山岩优质稻米主产区,把柳河大米打造成了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金招牌”。

以诚为本 发展是个硬道理

吉林柳俐粮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坐落于吉林省柳河县梅集延线,总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有效仓容10万吨,粮食日烘干能力为1000吨,稻米日加工能力240吨,在粮食仓储和运输设施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柳俐粮食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柳河县姜家店乡姜家店村、时家店乡、柳南乡、柳河镇、安口镇等7个乡镇13个村,覆盖近3500农户,现种植基地总面积2.17万亩,其中包括有机种植面积1700亩,绿色种植面积2万亩。

经过多年的发展,柳俐粮食与国内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公司有“老管家“”大米姐”两大品牌,在2013年获得吉林省绿色特色优质农副产品展洽会组委会金奖产品;“老管家”牌稻米荣获第十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金奖产品;2015年“,大米姐“”老管家”被通化市评为知名商标;2016年“,大米姐”被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吉林省著名商标。公司于2014年8月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8年2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16年10月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8月,被评为吉林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

“我们柳俐粮食最出名的就是富硒大米。为进一步开拓国内精品稻米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我们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力量和技术,联合生产和开发富硒大米。”被大家亲切称呼为“大米姐”的柳俐粮食董事长管延丽说。据了解,为打造吉林省首家富硒精品米品牌,2014年,在原有富硒米生产和研发的基础上,柳俐粮食投资1.7亿元,新建“柳河县大米姐产业园区”,该项目与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共同研发,处于国内富硒大米生产和研发的最前沿,同时也是吉林省首家含硒大米产业园区。园区主要围绕富硒大米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功效等方面进行研发和创新,为品牌化富硒精品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法宝 让好地产出好米

近年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富硒大米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据了解,富硒大米耐储藏,口感好,营养丰富,每公斤大米硒含量为150-300微克左右。而硒元素是食物源抗氧化剂,有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功效。除此之外,硒元素还在降低血脂、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肝脏病毒疾病、促进胰岛素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火山岩地貌、传统的种植工艺和科技的支撑是富硒大米的三大特色。”说起自家产品,管延丽既兴奋又自豪。

公司的水稻基地位于世界的黄金水稻带,玄武岩地质、北纬41度。种植水源取自长白山脉龙湾火山岩水系,矿泉水层10厘米,富含火山灰的有机质黑土30厘米,火山岩(红棕色颗粒状)30厘米,玄武岩(灰褐色带孔状)30-50厘米。水质清澈无污染,丰富的矿物质可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生产优质稻谷,有利于有机大米优质的理化特性形成。2018年12月,被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确定为“中国小产区认定与保护试验示范基地”。

说起柳俐粮食优中取胜的“独门秘籍”,就要数独特传统的种植技艺了,即采取板田越冬,也就是冬闲田,不搞秋翻地,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灭虫。大致的种植流程为:谷雨过后旱床育苗,插秧前施一次农家肥(基肥),插秧后10天左右施一次农家肥(分蘖肥)。缓苗期过后,要薅草3次,“稻鱼鸭”共作,其目的一是除草,二是使苗根部活动,当地农民称之为“攉弄泥”。然后是排水晒田,提高地温,促进早熟。中秋节前后收割,稻米产品色泽清纯,口味纯正,保留了火山岩稻米原有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2014年6月,独特的种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让“大米姐”管延丽如数家珍的就是柳俐粮食的“富硒大米”了,这最离不开的就是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柳俐粮食与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进行合作,成立稻米研发中心,把天然资源优势和现代高科技有机结合,开发了有机和绿色富硒大米,硒含量为普通大米的10倍。“这富硒水稻一种,大米可就不是普通大米了,平均价格是普通大米的两到三倍,使合作社和社员的收入翻了几番。”管延丽说,在富硒米的开发利用中,他们还发现了更多的生财之道,在稻田里除草吃虫的稻田鸭就是其中之一。5000只稻田鸭,每年鸭蛋的收益就超过20万元。另外,用富硒米的米糠喂羊,既能促进提前出栏、节省饲料,又能提高羊的免疫力,2000吨的米糠就这样彻底内部消化,变出来300万的效益。同时,每年四五百吨的碎米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做成了富硒米饼、富硒米粉,1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这些科学种植技术的引进和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帮助家乡农户脱贫拓宽了路子,增加了收入。

回馈家乡 泥饭碗变金饭碗

说起自己的传奇创业路,“大米姐”管延丽很感慨。1997年,她和爱人双双下岗,在没有经验也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开始了创业之路。2003年,她看准了通化粮食产业的优势,成立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吉林省柳俐粮食有限公司,专营粮食收购、加工、仓储和销售,并成立了粮食物流公司,拥有铁路装车货位线50个,粮食储备有效仓容20万吨,每日可加工稻米200多吨。“一路走来,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始终牢记‘诚信’二字,依靠诚信赢得了业内朋友的赞赏,也赢得了农户们的信任。”

创业致富路上,管延丽没有忘记柳河县的父老乡亲“。我是个农民,我想的就是怎么去回馈农民,怎么让他们的泥饭碗变成金饭碗。”这是管延丽常说的一句话。2013年,管延丽成立了吉林省大米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分散的农户与企业捆绑在一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并与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合作,发展富硒大米项目,聘请中科院专家指导农民种植特色大米。她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有机肥、鸭苗、人工除草以及稻田养鸭技术。通过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贫困群众科学种田,提高粮食的品质,让农家地种出好粮食。现在合作社农户种植的有机水稻达1700多亩,绿色稻田2万多亩,带动了农户1500多户,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增收800多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随着稻米基地越做越大,与农民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如何让农户种出来的水稻卖个好价钱,成了管延丽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互联网和电商的快速发展,管延丽也认识到必须搭上这趟快车,才能让老乡们的大米不愁销路。于是,她组建了电商团队,在天猫、淘宝、京东等多家大型互联网销售平台开设了网店销售柳河大米。同时,在各个渠道大力宣传柳河大米的优良品质,宣传富硒大米的营养价值。仅2015年双十一活动中,就斩获日销售额100万元的成绩。2019年,公司已经完成线上销售额1000多万元。

管延丽告诉记者,富硒大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和认可,公司生产的“大米姐”富硒米已远销北上广江浙等地区,“老管家”大米则长期为大型连锁餐饮公司供货。“2017年我们推出‘大米姐走进千城万家’活动,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进行推广吉林大米,并推出‘爱心米’‘孝心米’‘情人米’等系列产品。截至目前,柳俐粮食已在全国各地设立加盟店90余家。”

不久前,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开展的“吉林大米十大领军企业”评选活动中,柳俐粮食成功入选,管延丽说,这对企业来说既是荣誉也是鞭策,在未来,企业将继续坚持以高品质产品为基础,以科技为引领,拓展业务渠道,积极发展新型种植项目,有效地改进和提升富硒大米生产、加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富硒大米产量,降低富硒生产成本,加大深加工技术研发力度,让更多的家庭吃到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机富硒食品,让“大米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今日财富报2022-10-27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从“鲁花模式”看民族品牌何以立 文章下载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从“鲁花模式”看民族品牌何以立

品牌,是一个国家、一家企业文化与管理能力的象征,没有世界品牌,注定无法成为品牌强国。在大国崛起、国潮兴起的当下,中国的民族品牌何以立?8月18日,新华社瞭望智库刊文《民族品牌的骄子,为什么是鲁花?》,讲述了作为国之根本的粮油安全,民族企业鲁花集团在30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五位一体”科学创新法,以解答农业领域面临的诸多疑问。从“鲁花模式”中不难发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正是民族品牌的屹立之本。

民族品牌的屹立在于不随波逐流的自信。改革开放之初,国际粮油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出的小包装食用油获得消费者青睐。当时刚刚起步的鲁花坚信:我们也可以生产出“又干净又香”的食用油,潜心研发6年磨一剑,推出5S纯物理压榨独家工艺,被用于花生油国家标准修订参照,打出了属于国产食用油的一片天地。这份自信的力量,也让鲁花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并于今年再度登上了C-CSI中国顾客食用油满意度榜首。

鲁花创始人孙孟全在日本的一次企业参观中深受触动:当他得知日本酱油技术源于中国、却因日本而扬名世界时,便下定决心要用中国的酿造技术做出更好的酱油。回国后用了整整10年,“鲁花酱香菌”被成功研发,用它酿造出的酱油,被专家评定为风味、口感和技术指标等远超日本酱油,鲁花自然鲜酱香酱油更是连续荣膺世界品质评鉴大会国际金奖。民族自信,让民族品牌走得更宽、更远。

民族品牌的屹立在于不坐以待毙的自强。国潮兴起的当下,李宁、鸿星尔克等品牌的爆红,不仅是因为国产的情怀,更是因为有着强有力的质量保证,才让不少消费者发现,原来外国的“月亮”并不比自家的圆。自信的底气源于自强,拥有独家的技术、过硬的质量,自然可以避免昙花一现。

当高油酸花生成为国际花生优良品种竞争的重点,鲁花并非一味地从最早开展高油酸花生育种的美国或量产的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原料,也没有甘心只用普通花生,而是联合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研发了10多种具有“高油酸、高产量、高含油量”、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以国产的力量避免了被外国“卡脖子”的隐患。

民族品牌的屹立在于不忘初心的守正。诚如娃哈哈在法国达能强行收购面前的坚决不从,华为在美国围剿其国际市场时的顽强抵抗,懂得守护才能将民族品牌更好的延续与传承。这一份守护,是对正确方向的坚守,更是对初心的保护。“‘产业报国,惠利民生’是鲁花的初心,‘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初心。”鲁花创始人孙孟全的这句话,便是鲁花35年坚持让中国花生油在家家户户飘香。同时,鲁花没有忘记对传统工艺精华的传承,而是尝试用工业化手段还原传统手工,制造出了又一个小磨芝麻香油产品。

民族品牌的屹立在于不坐吃山空的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拥有技术已不等于拥有全部,后浪奋起直追的当下,唯有坚持不懈的突破自我,才能迎来品牌的又一春天。手握独创的“5S压榨工艺”,鲁花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进一步将这一工艺延伸到葵花仁油、菜籽油,创新出更多健康又不失口感的粮油。跳出“5S压榨工艺”之外,鲁花又创新研发出独特的六艺制作面条技术,开启了由挂面转为面条的制面新时代。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信的是民族、强的是质量、守的是初心、创的是技术。随着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崛起,需要更多“叫得出”“叫得响”的民族品牌,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品牌力量。只有更多的品牌如“鲁花模式”一般相信自我、做好自我、突破自我,民族品牌才能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屹立于全球市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山东网2022-08-28

 

 

齐鲁杂谈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迈出新步伐 文章下载

齐鲁杂谈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迈出新步伐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极为重要,关系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须臾不可放松。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必须主动承担使命、坚实扛牢责任,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日前,山东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本年度“三农”工作提供了指向和遵循。

农业: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不动摇,充分发挥山东农业特色优势

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力保障种子安全。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摆脱种子被“卡脖子”的威胁。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为此,山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视农业良种和现代种业提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支持种业创新,将种子安全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此外,还有引导种业企业参与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等科研项目等,主张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研与市场间的壁垒。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灵活衔接。山东将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优势,推进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如在沿黄等适宜地方建设大豆高标准生产基地,提高大豆单产水平;深入开展盐碱地治理,提升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保护性开发与利用水平;加快发展沿黄奶业和肉牛产业发展等,通过此类因地制宜的措施提升沿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发展的精细度。

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山东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等产业已经成为山东叫得响、立得住的特色农业品牌,在支持固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山东将持续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稳步推进深远海养殖、争取创建3-5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等,探索山东农业新品牌的打造。

农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乡村振兴方能致远

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国原创性地设立了5年过渡期,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的课题。让农民增收入、扩需求、促消费,是盘活农村经济活力、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中心主旨。

持续促进脱贫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今年初,《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下降到1.8左右。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农民持续增收是关键。《实施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如培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优势明显、就业容量大、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强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护,确保项目良性运行、脱贫群众稳定受益;加大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帮助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灵活就业等。防返贫是一项需要坚持打造的、“授人以渔”的长期工程,不但需要激发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政府也需要充分发挥“搭台”“兜底”的职能,不但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促进乡镇消费扩容,满足农民消费升级需求。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也是国内大循环的应有之义。脱贫农民增收,奠定了消费能力基础。但促进农村消费扩容,还需要从消费意愿、消费体验两方面入手。《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涵盖县城、乡镇、村的农村商业体系,同时推动商贸流通资源进农村,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下沉供应链等,刺激农村消费意愿;与此同时,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优化乡村电商服务点布局,打通电商消费物流“卡脖子”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农村消费的“新增长极”。

农村:夯实乡村振兴“硬根基”和“软实力”

乡村建设决定乡村振兴之路走得“稳不稳”,乡村治理决定乡村振兴之路将“走多远”,二者需要两手抓、稳妥推进。

乡村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硬根基”。《实施意见》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统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规范开展村庄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要求,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农村环境整治补短板,在山东全域打造宜居、绿色、现代化的美丽乡村,打好乡村振兴的“硬根基”。

乡村治理夯实乡村振兴“软实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作为政策方针“最后一公里”的“铺路人”,基层组织、基层。《实施意见》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平安乡村建设三方面提出要求,主张乡村治理继续在德治、自治、法治方面向纵深推进,探索乡村振兴善治之策、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中央对山东的重托和厚望。

山东将积极适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有序交接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全力推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潇湘晨报2022-04-26

 

 

小花生榨出“中国好粮油”,这家鹤壁企业欲投资千万打造花生小镇 文章下载

小花生榨出“中国好粮油”,这家鹤壁企业欲投资千万打造花生小镇

农为国本,本固邦宁。河南以全国1/16的耕地,产出了全国1/10以上的粮食、1/4以上的小麦,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为14亿人扛稳了粮食安全的重任。河南省也努力实现着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从“中原粮仓”跃升为“国人厨房”,丰富着“世人餐桌”。

如今,河南省正在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一大批河南食品企业在绿色崛起中找到新出路,在创新迭代中构筑市场竞争“护城河”,向高效的供应链要效益,河南农业产业化步入发展新赛道。

为提升全省乡村产业竞争力,扩大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探索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新路径,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独家联合大河财立方,推出“深读绿公司”系列报道,对分批推出的全省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重点企业和标杆项目进行推介宣传,通过对话掌门人、实地探访企业等方式,揭示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之道,以期为更多企业发展带来借鉴和启迪。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徐兵

河南省不仅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全国花生种植面积较多的省份,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首位。花生作为粮油深加工的重要原料,经过多年发展,河南省逐渐形成了一批优质粮油加工企业,实现了粮油供给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

在鹤壁市,有这样一家企业,十几年来深耕粮油领域,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河南省大型食用油企业、中国花生油加工十强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它打造的花生油风靡市场,连续两年被评选为“中国好粮油”。

它就是河南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淇花公司)。不过,在淇花公司董事长连建伟眼里,这并非终点,因为河南还缺少一个响当当的食用油品牌。

香油世家

从小作坊到年收入2.8亿

豫北鹤壁,淇河荡荡。4月28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来到鹤壁淇滨区,循着扑鼻的油香,很容易注意到淇花公司坐落的位置。走进淇花公司办公楼,记者与连建伟开始了一场充满“香味儿”的专访。

2002年,27岁的连建伟在鹤壁正式创办淇花公司。当时,家家户户吃的还是小作坊生产的散装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意识较弱。连建伟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这是他选择食用油作为创业项目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连建伟出生于香油世家,祖上五代磨香油、卖香油,他从小耳濡目染。但不是每一项传统手艺的传承都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连建伟并未继承祖业。18岁时,连建伟先是到浚县淀粉厂打工,后来又在酒店、食品公司工作过。经过多年的闯荡后,他才有了创业的想法。

连建伟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家家户户都离不开食用油,不用担心没有市场。而且,当时许多小作坊生产的食用油质量都不过关。我的想法就是让千家万户都能吃上放心的食用油。”

然而,对于一名打工仔来说,创办自己的企业谈何容易。一开始,连建伟选择承包一家饭店,为开办食用油企业积累资本。后来,由于缺乏资金,连建伟又向朋友借了8000元,在浚县成立的一个销油门市部。因为没有销售经验和客户,他骑上三轮车,跑老区、上矿区,挨家挨户推销产品。

直到2002年,连建伟才创办了河南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注册了“淇花”品牌。刚开始,鹤壁人还不了解淇花牌食用油。为了尽快打开市场,连建伟几乎跑遍了当地所有超市,想让超市试销食用油,有很多次都被对方撵出来。

一次“借鸡下蛋”的策略让淇花公司出现了重大转变。“我们的产品有市场,有固定客群,而当时国营油厂资金设备好,油品质量好,只是经营机制不灵活,市场销路不好。我就想,为何不能让他们为淇花产品代工呢?” 连建伟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这一经营模式,成为淇花公司的重要决策,也就在那时,淇花产品才迅速占领市场,积累了发展资金。

在访谈过程中,连建伟多次提到“诚信”二字。他告诉记者,淇花公司之所以能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诚信经营是关键之一。

据了解,2013年6月底,为了促销,淇花公司曾答应以每件花生油优惠20元向经销商供货。但到了7月1日,花生油原料市场每吨上涨了300元,如果还以原先价格供应给客户,公司不仅挣不到钱,反而每件还亏损40多元,当时客户预订了12000件,如果履行约定,就意味着公司要亏损近50万元。

“有人建议,公司未给客户签订书面合同,就没必要履行约定。但我思考很久,还是决定按约定给客户供货。”连建伟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正是这一次,让淇花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口碑,赢得了声誉。

据了解,如今,淇花食用油已销往全国16省128个市县,年销售额2.8亿元,且销售量呈逐年上升态势。

制定差异化战略

打造高油酸花生油企业名片

走在鹤壁的大街小巷,或者是高铁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淇花”花生油的广告随处可见。

然而,在连建伟看来,这远远不够,因为长期以来河南都没有叫响全国的食用油品牌。“走向全国,是淇花公司长期奋斗的目标。”

据了解,业内有一个共识:世界的花生看中国、中国的花生看河南。河南有着花生种植的悠久历史和天然优势,种植面积远远超过山东。遗憾的是,山东食用油品牌,尤其知名品牌很多,而河南却微乎其微。

连建伟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产品差异化,是淇花公司的品牌战略之一。而作为淇花公司的拳头产品——高油酸花生油,一直备受市场喜爱。

所谓高油酸花生油,与传统花生油相比,具有油酸含量高的突出特点。而油酸是已经被医学界认定的一种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物质。经检测,普通花生油中油酸含量为35%左右,而高油酸花生油中油酸含量却高达75%以上。另外,高油酸花生油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最先进的分级筛选、色选、臭氧脱黄曲霉毒素、适温压榨、低温过滤脱胶和适度脱蜡等技术,也保证了油品的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更符合现代人健康生活理念,是未来取代橄榄油的优势产品。

据连建伟介绍,淇花公司于2012年就建立了以淇花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中心的3000亩高油酸无公害花生种植基地。为确保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品质,公司聘请了中科院、省农科院、开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跟踪技术指导。2015年,高油酸花生油试生产成功,2016年6月,产品正式上市。

连建伟说:“淇花公司专注于食用油深加工,立志打造高油酸花生油品牌,引领‘高油酸花生油’产业发展。而这一先行举措,与2016年河南省政府提出的‘四优四化’口号,发展高质量优质花生、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规划不谋而合。”

据了解,近几年,淇花公司正积极谋划扩大产能项目,全力推进“年产10万吨高油酸花生油精深加工”“年产6万吨石磨香油生产线”扩能项目和“河南淇花现代农业5G优质(高油酸)花生产业园”绿色转型项目,持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高效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肩负脱贫致富使命

带动1.69万农户增收2.14亿元

在鹤壁,连建伟有个外号——“花生大王”。食用油的生产离不开花生,而连建伟耗时10多年缔造了一个从订单种植到食用油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花生帝国”,使淇花公司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标杆。

连建伟告诉记者,作为涉农企业,公司除了要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安全放心的食品,还要牢记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肩负带动农民致富的使命。因为国家大力扶持涉农企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大批企业的崛起,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淇花公司就是不断通过优质花生种植和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他们的收入。

据了解,近年来,淇花公司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主要是进行产业扶贫,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和优质芝麻。他们建立了以浚县善堂镇陈村及周边村庄为中心的3万亩无公害花生种植核心区,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引进推广高产量、高出油率、高油酸的花生良种和节本增效技术,促进了花生种植户增产增效;还建立了10万亩花生种植标准示范区,通过技术培训以及邮企联合农资配送,使花生产量和质量有较大的提升;另外还建立30万亩无公害花生种植推广辐射区,公司在花生主产区成立了淇花花生专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引进新品牌、农资配送和推广节本增效技术,亩增花生50公斤,基地增收花生1500万公斤,使1.69万农户增收达2.14亿元。

连建伟表示,通过建立花生产业基地带动精准扶贫,公司承诺,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优先签订高油酸花生种植订单,在良种、农资供应上实行优惠政策,全程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在收购时高于市场价收购,再加上务工收入,基本达到脱贫标准。

除此之外,据记者了解,淇花公司计划投资6800万元打造特色花生小镇,以花生特色制品展示农耕文化,休闲观光和餐饮康养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及其产业支撑的典范。

积极应对疫情

未来建成现代化大型综合服务平台

谈到当前形势的危与机,连建伟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疫情期间,当同行业都面临停工停产、原料储备不足、流动资金短缺、消费市场空间缩小等诸多不利因素之时,往往意味着机会也来了。

据了解,面对疫情,淇花公司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举措积极应对:一是积极备耕春播,准备充足的高油酸花生良种,保证企业原料基地种植面积达6万亩以上;二是积极复工复产,开足马力保产能,保证日生产各类食用油达150吨以上,从而保证疫情期间城乡居民生活用油;三是积极开拓销售市场,通过各种联系渠道和营销手段,保证完成全年预定的销售目标。

此外,在连建伟看来,淇花公司在危与机的转化中至少有三方面优势:一是近些年,鹤壁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鹤壁市政府和省市农业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在项目审批、融资贷款、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在项目建设用地上,市领导亲自过问,推动项目的有效进展;三是河南省农科院为高油酸花生产学研相结合与良种扩繁育种提供支持。

目前,淇花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厂区向西扩建20亩,扩大绿色油脂产能。同时,河南中淇现代农业花生产业园(浚县)项目也正在筹备,主要功能是花生剥壳筛选色选分级、电商贸易和精深加工,建成后年吞吐量达100万吨。淇花高油酸花生油10万吨压榨精炼智能车间也正在建设当中,通过扩大产能,使淇花油脂规模跃上一个新台阶。

淇花公司未来将如何发展?连建伟表示,未来,淇花公司要建设集商品交易、商贸战略、电子商务、仓储物流、连锁经营、质量安全检测、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服务平台,成为立足河南省、辐射黄河中下游及中原城市群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在生态农业方面,公司旗下的中淇生态农业以花生良种繁育基地、绿色生态种植基地、农机技术装备体系、现代物流园区、精深加工产业园区、花生休闲度假区及乡村战略产业服务为载体,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河南省现代农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连建伟说。

大河财立方2022-05-13

 

 

史永革:九三传承匠心品质 持续提升创新力 打造国际粮油食品综合运营商 文章下载

史永革:九三传承匠心品质 持续提升创新力 打造国际粮油食品综合运营商

访谈嘉宾: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史永革

主持人: 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新浪演播厅,今天邀请您一起走进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九三集团。九三集团隶属于中国农业第一品牌——北大荒。在2021世界品牌大会上,北大荒集团五大品牌——北大荒、九三、完达山、丰缘、亲民食品携手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其中“九三”品牌就是由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即九三集团)持有。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史永革做客演播厅。史董事长好,欢迎您!请您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九三集团。

史永革:新浪的网友,你们好!我是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史永革,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

九三集团是北大荒集团全资子公司,是中国大豆行业唯一获得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作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九三集团拥有种植、收储、物流、加工、营销全线资源,总部位于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黑龙江九三、北安、宝泉岭、九三食品、长春、辽宁铁岭、大连、丹东、天津、广西惠禹等10余个生产工厂和香港、芝加哥2个贸易公司,12个涉足物流、农产品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专业化公司,4个参股公司。

九三集团以大豆加工为主营业务,资产总额超200亿元,年加工大豆总能力1350万吨,年可生产食用油247万吨,蛋白饲料108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450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60亿美元。

广告

九三集团连续多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被授予“大豆系列国家标准制修订基地”“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国家级文明单位”“中国粮油最受尊敬企业”。“九三”品牌也被评为“中国十大放心食品品牌”“中国十佳粮油品牌特别奖”“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中国食用油领袖品牌”。

主持人:史董事长好,今年的世界品牌大会上,“九三”品牌以509.56亿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161位,这已经是“九三”品牌连续13年上榜。您认为“九三”品牌的内核,或者说灵魂是什么?

史永革:九三是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命名的企业及品牌,同时九三和抗日精神一样,代表着北大荒人拼博、抗争、自强的民族精神。36年来,九三集团逐渐形成“坚守非转基因”、“做可追溯的高端健康食用油”的品牌核心价值观,同时围绕“九三好油,贵在源头”、“根植北大荒、自有大基地、品质可追溯”进行产品规划及品牌传播。

前行中,九三集团毅然坚守为社会提供健康食品的使命,58道防线、23个关键过程、15个专检点,倡导“绿色原料、绿色工艺、绿色包装”,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一道道关卡,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和产品追溯体系,为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信守着为国人的健康战“豆”到底的铮铮誓言。一直以来,匠心品质为“九三”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也为产品进军全国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更成为了九三品牌的不懈追求。

主持人:我注意到,“九三”品牌价值,2018年突破300亿,达317.98亿;2020年就突破400亿,达423.76亿;而仅仅一年后的2021年就突破了500亿,刚才我们提到了今年的品牌价值是509.56亿。300亿到400亿仅用两年,而400亿到500亿更是仅用一年时间,并且是在世界经济受新冠疫情冲击期间。您能为我们分享下“九三”品牌价值能够突飞猛进的秘诀吗?

史永革:客观地讲,我认为,打好“传承”“创新”这两张牌,是品牌价值提升的关键,更是民族品牌成为中国符号的关键。

随着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快速发展,九三集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随之变大,利润不再是品牌存在的唯一要义,而承担社会责任也成为重中之重。作为民族品牌,我们时刻牢记肩上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九三做有情怀、有担当的民族粮油品牌,为提升文化自信贡献力量,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品牌的无穷后劲。因此,九三集团连续多年参加赞助公益活动、开展“爱心背包客”捐赠爱心图书、“金秋助学”、助力高考、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活动,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公益事业。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方针,为扶贫地区制定大豆产业脱贫致富计划,努力通过产业扶贫承担社会责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行动中,九三集团第一时间复工复产、保供稳价、公益直送、捐赠物资、驰援武汉、义务献血……一系列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担当的行为,让“九三”品牌深深印在国民心中。

在创新上,我们强化自身内驱力,持续提升创新力。

一是创新基地模式。加强与北大荒集团各分公司农场的合作深度,加快构建“企业+基地+种植户”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向开发非转基因和有机大豆种植基地等产业链上游延伸,打造最安全、无缝隙的食品安全和质量追溯体系。

二是创新产品品系。中国食用油品牌需要跟随风向去探索、去实践,今年初,我们推出了九三有机大豆油产品,有机产品原料来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并且通过中国、欧盟、美国三重认证,实现产品品质精益求精。最近,我们培育的新型风味大豆油系列产品也已经正式与消费者见面。我们的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实践,在传统炒香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创造出独特的制香、留香工艺,并应用到“九三”品牌大豆油品类中,升级为香味独特、留香持久、香味稳定的新型风味大豆油系列产品。有机和浓香油产品,都是我们在大豆油品类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整个粮油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助推行业发展走出更持久的增长曲线。

三是创新营销拉动。迎合消费多元化、升级化的趋势,创新营销模式,深入构建“传统营销与现代营销并驾齐驱”的营销格局;递次推进,加大全国分销力度,分渠道精耕全国市场,拓展导入型市场,布局占位型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有效营销网点拓展至10万个;引进市场化人才,强化内部激励,保持团队活性,提高团队整体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

主持人:九三集团以大豆加工为主营业务,是国产大豆油的健康守望者、中国食用油的领袖品牌,正在着力打造“国际粮油食品综合运营商”,那未来三到五年,九三集团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吗,是否可以为我们展望下?

史永革:未来几年,我们将加快推进九三集团“个十百”工程,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强质量、优布局,打造亿级企业集团2个(物流、豆制品)、十亿级企业集团2个(九三食品、储贸)、百亿级企业集群1个(中垦国邦),使九三集团成为营业收入和九三品牌价值均达到700亿元的“双700亿”级国际化企业集团,从大豆压榨企业第一序列向大豆压榨行业第二位目标努力迈进。我们将大力推进“大基地、大规模、大仓储、大物流、大科技、大营销、大外贸、大品牌、大资本、大文化”的“十大战略”落地,把九三集团建设成为布局全球、规模强大、地位领先、盈利超强、团队优秀、员工幸福、文化高尚的国际粮油食品综合运营商。

主持人:加快品牌创新步伐,争做世界一流名企,九三集团未来发展宏图已经绘就,“九三人”也正在根植黑土、秉承匠心、躬行奋进,相信九三品牌定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成为更加亮眼的“名片”。

史永革:九三集团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这是市场、消费者赋予我们的荣誉,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

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在这个时代凸显了价值,品牌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指导着我们向更美好的状态走去。一个品牌一定有独立并且正确的价值主张,且能通过创造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为用户带来内心的喜悦。

九三集团将按照北大荒集团“三大一航母”战略目标和“1213”工程体系战略部署,在北大荒集团绿色智慧厨房引领下,坚持“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理念,持续实施“大品牌”战略,通过凝炼特色树品牌,把北大荒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与“北大荒”品牌共建“母子共荣”的品牌体系,进一步提升“九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赢得客商和消费者的更多信任与支持,向着目标全力迈进,做到创新发展,破局未来,让民族品牌深深印在国民心中,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史董事长精彩的分享,感谢您做客我们的演播厅,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的收看。未来我们共同见证九三品牌更好更快的发展,再见!

新浪黑龙江2022-06-22

 

 

鲁花集团着力建设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文章下载

鲁花集团着力建设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建引领发展 带动农民致富

在山东菏泽定陶鲁花花生油生产车间,一条贴有“党员先锋岗”标牌的生产线尤其醒目。“花生在哪里,鲁花的工厂就建在哪里。”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表示,“鲁花集团发展的根在‘三农’。集团要发展壮大,得扎实做好党建工作、走好群众路线。”

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和产业进步,企业的壮大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鲁花集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牢记初心使命,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今年,鲁花集团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承诺保价收购花生,为种植户提供全程精准服务

20年前,鲁花集团在土地盐碱化严重的菏泽定陶建立花生油工厂,自投产至今,定陶花生收购价由1.6元/斤增至4.5元/斤,当地农民常说:“鲁花集团的工厂就是农民的工厂。”

鲁花定陶分厂党支部目前有党员17名,采取结对子的形式,以党员带动骨干,以骨干带动员工,从而更好地落实“市场创造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发展运行机制。

“不论收购量多大,鲁花集团多年来一直坚持现款现货。”鲁花集团原料采购部部长李德旭说。据统计,鲁花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辽宁等地花生配套基地达1000万亩,年收购花生100多万吨,每年集团采购花生原料费用超过120亿元。为保证农民的利益,鲁花集团每年与农民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在2009年、2018年花生大量滞销时,仍然按照保底价格进行收购,不让农民赔钱。

“花生收购保护价既让老百姓更加放心地种植花生,获得更多的种植收入,也让合作社更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江苏省盐城市某花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严兴祥说。此外,鲁花集团还以现代化订单农业的服务模式,为花生种植户提供全程精准服务。“收购有保证、种植有指导,在鲁花集团的服务下,我们发展劲头十足。”河北省沧州市鲁花花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月岗说。

开展技术创新攻关,推动了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

“能冲锋、能创新、能吃苦、能吃亏。”这是鲁花集团的党员职工给人留下的印象。1986年,由13名党员领衔组建的技术攻关小组,开始研究攻克花生油技术环节难题。当时,鲁花集团全体党员承诺:“要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食用油。”

历经6年技术攻关,鲁花集团突破花生油压榨关键技术,完成了5S压榨技术研发,彻底解决了花生油生产中的黄曲霉素去除问题,实现了花生油的留香、增香。鲁花集团201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此后,这一技术不断被创新应用到菜籽油、葵花仁油等食用油生产线。

在党员创新团队不懈努力下,鲁花集团先后成功培育出鲁花19、花育963、花育52、花育661等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发展高油酸花生繁育基地10万亩,推动了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与传统品种相比,这些新品种在产量与含油量、油酸含量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鲁花集团现有9个党支部、412名党员,2/3以上党支部成员是技术或管理骨干,87%的党小组长兼任班组长。“党员在科研团队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为鲁花集团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孙东伟说。

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把“坚持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

2007年,鲁花集团党委成立时,就把“坚持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鲁花集团党委班子与行政班子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管理团队中九成以上是党员,党组织在经营决策、生产管理、人事调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话语权。

多年来,鲁花集团坚持重大事项优先组织党员讨论、提拔干部优先安排党员担任、选聘员工优先考虑党员录用的“三优先”制度,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进步、推动科技创新。在鲁花集团,党员不仅活跃在创新发展、脱贫攻坚一线,还积极参与助学支教、抗灾救灾等公益事业,累计捐助资金逾亿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鲁花集团第一时间捐赠20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与救治,并由党员干部带头捐款捐物,开展多项社会志愿服务。

产业报国,惠及民生。鲁花集团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围绕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等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孙东伟说,民营企业要以党建引领发展,诚信守法经营、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壮大规模,生产出更好的产品。

凤凰网2022-10-20

 

 

技术升级+模式创新,莒南现代化粮油企业蓬勃发展 文章下载

技术升级+模式创新,莒南现代化粮油企业蓬勃发展

“接地气”的粮油,好像怎么也没办法与“科技”“创新”联系在一起。但是当走在山东玉皇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和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区,看到标准化厂房、全自动流水线、一刻也不停歇的码垛机器手、智能立体化仓库,以及全国唯一的花生博物馆,可以说是满满的“科技感”。两家公司都位于“花生之乡”莒南县,经过几十年发展沉淀,近年来不断通过技术升级、模式创新来提升公司实力,叫响品牌。“道不尽齐鲁粮油好粮安记者行”于10月18日来到两家企业,探访现代化粮油企业的发展模式。

智能化立体仓库,为全链条溯源提供数据基础

在玉皇粮油的总经理张永琥看来,一家技术型企业的效益要从长远来看。因此,公司花巨资建成了全自动立体仓库,并与车间内物流、成品码垛等系统高度集成,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全链条追溯奠定了数据基础。

生产线上的每一桶、每一箱油,包括码垛用的每一个托盘都会有自己专属的信息码。最后在机器人码完垛后,按照设定的逻辑关系,将各环节的信息码关联,从而实现了整个信息链的数据积累。

“为实现从成品到原材料的追溯奠定了基础,成品用了哪一批货,原材料是哪一批花生都能找到”,而想要出库哪一批货,也只需在电脑上点一点选项就能轻松完成,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作为一个70余年发展历史的企业,自2018年以来,玉皇粮油展开始了“二次创业”,并在“十四五”期间做了一个整体的“十四五”规划,将建设玉皇现代粮油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一个集智能化技术创新、核心装备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输出于一身的国家技术创新基地,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粮油加工业,推广实施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引领粮油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为“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一粒花生吃干榨净,把花生文化做深做透

如果没有来过金胜的花生博物馆,你可能不会知道一粒小小的花生背后竟然有这么多故事。

种植史、在各地不同的名字、花生油的榨油史以及与花生相关的农耕文化、药用食用价值等,在5000平方米的花生博物馆都有详细展现,并有实物、影像、场景还原呈现方式,可以说是一场“沉浸式”花生文化之旅。

此外,金胜粮油还规划了“花生小镇”项目,目前已经申报,目的是打造一种和现在工业相结合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八位一体”的工业游模式,增加了食宿、餐饮、儿童娱乐、科普教育、实训基地以及展览中心、会议中心等,打造成一个花生类产学研基地。

公司副总经理邹业飞介绍,今年在创发研发创新上面也有所提升,新上了一个生物科技保健产品的制品车间,从花生茎叶、花生壳以及花生红衣里提取有益物质制作保健产品,“相当于把花生整个产业进行了一个高精尖的提升。”

依托好产品,叫响好品牌

据介绍,金胜粮油整个产业园区一共有8大车间,15条生产流水线,主要是围绕着花生的油脂加工,花生制品加工,以及花生保健产品,打造成花生全产业链的项目。整个产业园区年生产能力是150万吨,是目前全国的单体最大的花生加工车间以及加工生产厂区。且花生油连续三年全国销售第三,葵花油去年全国第五。

玉皇粮油年综合粮油加工能力43万吨,主要有“玉皇”牌系列花生油、小麦粉、挂面等3大系列120多个品种,其中“玉皇”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出口欧洲、美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山东、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及河南等30多个省市。2020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3.8亿元,销售收入13.5亿元,利税5998万元。

近年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两家公司都十分注重品牌的打造。以山东省打造的“齐鲁粮油”品牌为例,每一场推介会上都有两家企业的身影。

“这几年我们不断地通过‘齐鲁粮油’进行了品牌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好粮有网进行线上推广以及线下的布局。这几年品牌的升级给我们的销量带来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每年的增率大概在50%以上,也成为了咱们山东省内的一个花生油脂,包括花生制品的知名的品牌。”邹业飞说。

张永琥也表示,玉皇在品牌建设上也是紧跟“齐鲁粮油”的脚步,抱团走出去,企业的品牌有了一个很强的提升,为下一步的渠道的建设也提供了很强的背书。“玉皇粮油会更加重视品牌的建设,拓宽品牌宣传的渠道,积极参与山东省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实施‘五优’联动,推进新模式,优化新业态,借助‘齐鲁粮油’公共品牌进一步扩大玉皇粮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齐鲁粮油’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齐鲁壹点2022-10-09

 

 

隆回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纪实 文章下载

隆回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纪实

心系“国之大者” 肩扛使命担当

——隆回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纪实

又是一年丰收季,稻浪滚滚谷飘香。9月25日,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白水洞村的一年一度收割节在梯田景区内举行。

活动现场,身着瑶族服饰的村民唱起呜哇山歌,擂响大鼓,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年。层层叠叠的稻浪间,“种好中国粮,做优湖南饭”“党建引领促振兴,丰收喜迎二十大”……一幅幅醒目的标语,描绘着五彩斑斓的幸福底色,也彰显了该县狠抓粮食生产、守牢安全底线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近年来,作为农业大县的隆回,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好粮食安全的“责任田”、护好人民群众的“粮袋子”,持续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份精彩答卷。连续多年粮食安全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2021年,县军粮供应站被评为全省先进军粮供应站。

强基固本,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

民以食为天,粮以安为先。“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我们要强化使命担当,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聚焦重点发力,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在今年的全县粮食工作会议上,隆回县委书记刘军态度坚决、语气铿锵。

加强领导,高位推动。“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隆回县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全面推进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扎实抓好粮食安全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粮食安全工作,精心部署,抢抓主动,做到应播尽播、应收尽收、能优尽优,确保粮食播面和总产稳增不减,优质稻面积稳步提升。

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下发《关于全县粮食生产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督查通报》《关于全县耕地抛荒治理和粮食生产工作的督查通报》等文件,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落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到组到户。

整治抛荒,严守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决守住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出台治理耕地抛荒措施,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今年来,治理耕地抛荒4287处、面积2733.9亩,截至8月共新增耕地3800多亩,进度居全市第一。目前,全县耕地保有量100.5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88.33万亩;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投资9000余万元,完成5.9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粮食产能基础,不断提升灌区质量,扩大灌溉面积。

强化监管,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色泽金黄,颗粒饱满,9月15日,在隆回县紫阳粮库,一批2019年的县级储备粮正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送上了粮商的车队。“这是我在邵阳地区见过的最好的政策性粮食!”看到这些优质的稻谷,双峰县顺发精制米厂负责人艾良善不禁喜出望外。

加快推进地方储备粮轮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今年,隆回县发改局严格按涉粮领域专项巡察整改要求,在湖南省粮批市场通过网上公开“挂网”销售县级储备粮,以高于挂牌价150元/吨的价格顺利出让,为财政减少价差亏损15万余元。

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该局提前谋划、及早动手,做到“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并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溯源制度,规范收购流程,按照“先检后收、优粮优价、应收尽收”的总要求,实行“溯源记录、分仓储存、分类处置”,坚持收好粮、储好粮、管好粮、供好粮。

同时,着力完善粮油供应网络、加工网点及配套系统建设,进一步做好“藏粮于库”。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隆回县投资8000万元兴建3万吨粮食储备库,目前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

保障粮食安全,基础在于监管。近年来,隆回县发改局强化对政策性粮食收购市场的督导、对外购外销粮食质量的专项监管,重点检查地方储备粮轮换收购企业全流程,检查粮源登记、扦样、质检、过磅、清杂、入库、结算、付款等每一个收购环节。同时,聚焦涉粮职能职责,深入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把问题整改与完善机制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储备粮体制机制改革、第三方检测制度、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经费落实等重点事项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科技赋能,擦亮现代农业“金名片”

“经现场测产,‘甬优1538’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达1138.5公斤,再创新高!”9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等专家在隆回县雷锋村超级杂交水稻科研基地举行现场测产。经综合实测,最后结果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

藏粮于技,用科技打造增产“金钥匙”。隆回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4级跳”,如今,隆回县超级杂交稻已成为享誉全国的“金名片”。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隆回县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文波感慨地说。

为此,该县加大了对农机累补力度,激发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热情,高科技机具推广数量增长迅速,农机化生产促机械化率大幅提升。近年来,分别对良种良法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烘干、订单农业给予补贴,总补贴资金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0%。

同时,继续深入实施“优质粮油工程”,加快推进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扶持七源乐、乡香湘、望云山、芈山宝、青山碧玉等“邵阳红”品牌,提升隆回粮油产品市场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壮大,现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绿色食品认证近30个,获“湖南省著名商标”企业3家。

新湖南客户端2022-09-30

 

 

德阳市国资委牢牢绷紧粮食安全弦,强化国有粮食企业监督管理 文章下载

德阳市国资委牢牢绷紧粮食安全弦,强化国有粮食企业监督管理

(一)加强党的建设,为经营发展保驾护航。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对标市委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巡察提出的国有粮食企业以行政会代替党组织集体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不经集体研究等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德阳市国有粮食企业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国有粮食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内容、规则和程序,完善重大事项的权责清单,完善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厘清党组织与其它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国有粮食企业资源整合,完成省食油库和南站粮库“二企合一”,提升监管效能。在整合基础上,完成粮食企业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体系,指导国有粮食企业上级公司新建《国有粮食企业设施设备管理办法》《粮食企业项目管理监督考核办法》《粮食仓储及设施设备建设项目招标类文件分级审核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23个,国有粮食企业完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粮油购销合同管理制度》《粮油购销合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粮油购销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5类28个,进一步加强企业监督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树立国有粮食企业市场竞争意识,推动落实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离,开展自主经营性业务,推广做大自主品牌“旌丰源”大米和“新榨房”菜籽油,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三)强化风险管控,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强化决策风险防范。国有粮食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均征求意见、开会讨论,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重要合同等均由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意见,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做到事项公开、接受监督。强化廉政风险管控。按照“一图两单”系统梳理国有粮食企业廉政风险点46个,建立防控措施,根据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列出权力事项流程图,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纪律约束。强化业务风险管控。聚焦粮食购销关键环节,从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出库、轮换等方面入手,对照国家、省、市相关粮食政策规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逐个环节进行自查核实,共轮换储备粮9655吨,自查问题11个,已整改7个,正在整改3个,长期整改1个。

德阳市国资委2022-04-28

 

 

「安徽这十年」安徽粮食生产十年之变:综合产能实现百亿跨越 文章下载

「安徽这十年」安徽粮食生产十年之变:综合产能实现百亿跨越

粮稳天下安。8月26日,省委宣传部举行第六场“安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即粮食生产专场,介绍安徽粮食生产情况。

安徽是粮食大省,粮食产量已连续五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稳居全国第4位,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呈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益”四增的可喜形势,总产增量居全国第一,质量等级和食品安全指标近10年来最好。

“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卢仕仁表示,当前秋粮生长已进入中后期,长势总体良好,具备夺取丰收的苗情基础。

十年来,安徽粮食生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之变?

这十年,安徽粮食综合产能实现百亿跨越

安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粮食产能实现从700亿斤到800亿斤的跨越。202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0964.4万亩,产量817.5亿斤,分别较2012年增加481.4万亩、108.9亿斤。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好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52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落实到地块,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55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加快推动“小田变大田”改革,全省“小田变大田”面积1460万亩。持续推进作物良种“揭榜挂帅”联合攻关,全省共有国家级制种大县1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4个,培育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机总动力超6900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8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

这十年,农民种粮收益持续显著提高

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安徽将发展优质专用粮食作为促进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举措,重点围绕小麦、水稻两大口粮作物,构建“单种、单收、单储、单加工”的生产发展模式,每年制作并公开发布优质专用小麦、水稻种植电子地图,引导市场主体“按图索粮”,平均每斤溢价10%左右,实现优质优价。今年夏粮喜获十九连丰,单产、总产再创新高,据调查测算,扣除农资、人工、机收价格上涨等影响后,小麦亩均净增收达150元。组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形成沿江、沿淮和环巢湖三大优势区,稻虾综合种养成为农业领域呼声最高、底色最靓的新业态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629万亩,稻虾种养面积和小龙虾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二位,普遍实现“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

这十年,收储流通调控水平稳步提升

切实发挥最低价收购兜底功能,创新出台省级临时收储、补贴加工企业收购、去库存补贴等措施,确保“种粮卖得出”。支持各类收购主体发展,建立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市场化收购已成为主渠道,优粮优价格局逐渐形成。推动拆小建大、拆旧建新,引导“老小散旧”库点有序淘汰,全省现有粮食仓容1135.4亿斤,其中高大平房仓占47%。推广应用储粮新技术,在16个市64个产粮县(市、区)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310个。实现省级储备粮承储库点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两分开”,有效防范储粮风险、提升调运效率。在沿江、沿淮及重要公路、铁路干线周边,规划建设了一批集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物流(产业)园区,拥有散粮中转功能的立筒仓、浅圆仓46.2亿斤,物流接发能力不断提升,切实满足粮食收储调控需要。

这十年,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蓬勃发展

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2021年,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3027亿元,位居全国第三,较2012年增加1424亿元,增幅达88.8%。发展小麦、稻米、玉米等10个产值超千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顶格推进“双招双引”工作,仅去年一年,组织开展活动1600多场次,引进项目902个,投资总额2673.26亿元、同比增长48.5%。强化龙头带动,粮油类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6家,占比43.3%,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49家,占比34.9%。全力打造“皖美粮油”公共品牌,全省拥有118个“安徽好粮油”产品、40个“中国好粮油”产品。加强部省共建,已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56个,近三分之一的农产品销往沪苏浙。

这十年,应急保供底线最大限度扎紧兜牢

安徽牢牢守住“产得出、供得上、有保障”的底线,2021年全省人均占有粮食668.7公斤,较2012年提升57.7公斤,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85.7公斤,远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府储备粮252万吨,超过国家下达任务32万吨,能够满足辖区内全部常住人口3个月市场供应量。全省设区市共建立成品粮油储备7.6万吨,满足合肥市与其他设区市主城区人口15天、7天以上市场供应量。推动社会责任储备建设,企业已建立储备21万吨。各级各地均制定粮食应急预案,全省认定应急加工企业361家,日加工原粮能力2.48亿斤,布设应急供应网点1719家、应急配送中心102家,实现城乡全覆盖。

这十年,粮食生产保障体系建设成效凸显

在落实好中央支持粮食生产各项政策举措的基础上,安徽各级各部门加快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保成本、价格支持稳预期、保险扩面降风险等措施,不断激发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上个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多种粮种好粮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一个优先、五个行动”,推动全省上下重粮惠粮兴粮政策优先落实,仅省财政就已经明确新增投入11亿元用于支持粮食生产。另外,我省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出台《安徽省粮食作物生长期保护若干规定》,已于本月10号正式开始施行,这是全国第一部粮食作物生长期保护的地方立法,实现了我省粮食生产关键环节在法律层面的制度保障。

“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保证‘口粮绝对安全’,做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卢仕仁说。

中安在线2022-08-26

 

 

“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开新局 文章下载

“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开新局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中国是农业大国,推进共同富裕,补短板,强基础,绕不开“三农”问题。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自2004年至今,一号文件已连续19年聚焦“三农”,今年更是明确提出了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的任务目标。

近年来,山东省粮食主管部门聚焦“三链协同”“五优联动”,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持续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构建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为耕者谋利

切实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山东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全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愿不愿意种好粮食,企业愿不愿意加工好粮食,关键看收益、看效益。

“梨花面业始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山东梨花面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莹说。地处粮食大县桓台的梨花面业年处理小麦80万吨,辐射带动全县优质原粮种植面积25万亩,直接提高农户收入2100万元以上。

“每斤比普通小麦多卖5分钱,又赶上个丰收年,一亩地能卖1600多块钱。明年我还得多种粮、种好粮。”齐河县胡官屯镇种粮大户房殿冬说。他去年在县里的推广下,流转1000多亩地改种了优质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相比,产量不错,价格也高。“好粮不愁销。这不,麦子刚收完就被金谷源粮食收储公司全买走了。”

优粮优购、优粮优价得益于山东庞大的粮食产业集群,产业强、产品优、市场旺,形成种产加销一体化的旺盛发展势头,也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和种粮积极性。“十三五”期间,山东作为优质粮食工程国家首批重点支持省份,累计投资96.55亿元,建设“中国好粮油”示范县13个、示范企业8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280个,市县粮食质量检验机构83个。

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逐级签订粮食安全责任状,将“粮食生产稳定度”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充分调动党政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2021年达到1.15万亿元;全省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2021年突破1100亿斤大关,今年夏粮再获丰收。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恪尽职守,坚定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修订出台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业务规范,构建省市县三级粮食安全应急供应保障体系,部署开展政策性储备粮库升级改造和新建扩建项目,全省仓储设施条件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多次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加强舆论宣传,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加强粮食流通监管,维护收购市场秩序。全面启动粮食收购信用担保基金,支持市场化收购,今年小麦收购进度快,整体质量较好,收购价格远高于往年,没有发生“卖粮难”等情况,农民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为食者造福

“齐鲁粮油”品牌品质双丰收

民以食为天。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居民消费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高品质、多元化的粮油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消费需求在变,产业前行方向也在变。

“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力,其消费观念较上一辈发生很大变化。他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消费取向也更加多元化,表现在食用油消费上就是更倾向于选择健康小油种。” 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费小伟说。

金胜粮油集团依托独创的“七星初榨工艺法”,在国内独家推出了原生初榨花生油、高油酸花生油、煎炸专用调和油等高端食用油产品,并且研发了国际领先的原花青素、银杏黄酮、茶多酚等保健品,带给消费者更多选择和健康。

山东富世康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凭借粮油产业,将产业链条延伸到了服务领域,零距离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日常需求。近年来,该公司已经发展便利店和面粉专卖店170多个、快餐连锁直营店12家,把放心食品、优质产品送到群众家门口;参与“学生食宿工程”,托管、经营中学食堂19家,十多年来,每天为5万多名学生提供一日三餐,赢得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良好口碑。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为食者造福是粮食产业发展题中之义。为此,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早在4年前启动“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伊始,就以品牌为纽带,支持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要素紧密连接,鼓励企业创新,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持续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山东粮油产品,促进粮食安全向更高层级跃升。目前,全省两年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72款,数量排名全国第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健康的三餐之选。

为业者护航

粮油产业多年稳居全国首位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而乡村产业振兴中,粮食无疑是一篇大文章。粮油加工业植根乡村,带动作用大、受益面广、可持续性强,是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有力载体。

“我们的新项目建设提高了产能,可以更好服务农民卖粮,保护好种粮收益和种粮积极性,服务乡村振兴;也更能发挥企业的龙头作用,促进粮食产业要素聚集,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山东菏泽飞翔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彩介绍。今年,该公司投资2亿元新上粮食物流中心和小麦加工项目,年加工能力50万吨,产值将达到20亿元。

一业兴,百业旺。近年来,在粮食主管部门支持下,全省粮油企业纷纷进行改造升级,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大幅度提高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产品附加值,带动运输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为当地政府发展相关产业提供契机。众多粮食龙头企业更是汇聚了强大的产业带动力量,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将一产、二产、三产紧密融合,发挥带动作用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联合起来,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农民收入。

山东良友工贸集团拥有全国单产最大的玉米胚芽油生产线,年加工玉米胚芽42万吨,带动当地7.3万农户增收达950多万元,同时每天需进出物流车辆60多辆,间接带动了物流运输业发展,增强了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

“十四五”以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聚焦“三链协同”“五优联动”,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持续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累计投入1.07亿元扶持7个省级示范项目,带动投资近3亿元;与省财政厅建立1.9亿元规模的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省市县三级基金可发放增信贷款50亿元以上;下达44个县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3.96亿元,统筹用于粮食流通、优质粮食工程和品牌建设。

有耕耘就有收获。近年来,我省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引领,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粮食产业发展逐年兴旺,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全省粮食产业主要指标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每年为全国粮油市场供应22%的小麦粉,15%食用植物油(其中花生油占全国50%以上),31%粮食深加工产品。2021年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4975亿元,比优质粮食工程实施前增加1300多亿元。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全省累计发展优质粮食订单种植740万亩,新增优质粮食130多亿斤,促农增收30亿元以上。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中央对山东的重托和厚望。山东粮食系统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粮芯计划”,打造“中国植物油田”,建设主食产业新高地,增加优质绿色高效粮食供给,助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振兴释放发展活力,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日照新闻网2022-09-07

 

 

“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步入新阶段 文章下载

“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步入新阶段

11月1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深入推进“齐鲁粮油”品牌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粮食和储备局规划财务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李剑介绍,从2019年品牌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已经是第四个年头,“道不尽齐鲁粮油好”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2021年,中国品牌促进会评定“齐鲁粮油”品牌价值高达681亿元,位居全国产业集聚区区域品牌榜首,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更多优质的“齐鲁粮油”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总结三年多走过的品牌建设历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坚持系统化思维

推进“齐鲁粮油”品牌建设

从顶层设计着手,运用系统化思维打造品牌。2018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出台《关于推进山东粮油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的号角也自此吹响,并将“齐鲁粮油”品牌建设融入到“优质粮食工程”三年实施方案中,引入国内一流的战略咨询公司科学规划工作路径,确定了“1个公共品牌+N个地域特色产品+N个产业经营主体”的三级金字塔品牌架构。“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先后写入省委1号文件、省政府工作报告,写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齐鲁粮油”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

四年来,“齐鲁粮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组建了山东粮油产业联盟,凝聚行业力量、集聚资源要素,打造产业品牌;汇聚智力支持,成立了全国首个粮食行业品牌研究院;整合多方资源,组建全国首个公共品牌产研孵化中心;探索数字赋能,打造了全国首家粮食流通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好粮有网”,VR云展厅全面上线;创意精彩频出,大型纪录片《希望的田野》以及“齐麦麦”“鲁果果”卡通形象和科普动画全国首创。

自“齐鲁粮油”品牌创立以来,品牌联盟34家企业中有6家入选“好品山东”,2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获授首批“好品山东”企业形象标识授权证书的12家企业有两家是粮油企业,分别是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和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都是“齐鲁粮油”的优秀代表,体现了“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建设成效。

坚持立体化保护,

守护好“齐鲁粮油”金字招牌

“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叫响了,金字招牌擦亮了,品牌内涵也在不断提升。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从标准和商标两方面入手,超前谋划部署,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标准对提升产品质量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企业在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根据”齐鲁粮油“品牌建设任务要求,遵循科学、特色、高于国家标准的原则,山东陆续推出多项粮油团体标准,打造“齐鲁粮油”团体标准体系。先后制订《山东馒头》《山东饺子用小麦粉》《山东浓香花生油》等9项团体标准,由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牵头制定,山东标准化协会、山东粮食经济学会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齐鲁粮油”品牌联盟企业必须遵守相关团体标准。

在此基础上制定《“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遴选和管理办法》,切实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好品牌形象。截至目前,全省已经遴选148款“齐鲁粮油”产品,其中还有42家企业的72款产品荣获“中国好粮油”称号,入选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位。

2022年计划制定4个富有山东地方特色的粮油产品团体标准,其中《山东小米》《山东黑花生》《山东黑花生油》正在发布讨论稿征求意见,《山东煎饼》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在商标管理方面,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聘请了专业机构对商标进行注册,构建“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保护性防御阵地,注册商标29类7项,在创造品牌价值的同时全力维护品牌形象。制定出台《“齐鲁粮油”商标使用管理办法》,授权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使用“齐鲁粮油”商标,参与“齐鲁粮油”旗舰店、体验店、社区店建设,强化合作共赢,共同提升品牌影响力。

坚持全方位推介

释放品牌乘数效应助力产业成长

“近年来,‘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建设,为我们创造了人员培训、产品推介、品牌推广、营销宣传等大好机会,我们积极参与‘六进’系列活动,深入社区、企业、机关、军营、商圈、学校与消费者面对面。今年,跟随‘齐鲁粮油’中国行活动,走进广东、山西、内蒙古等地,与当地的经销商签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裕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赢得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认可。得益于‘齐鲁粮油’品牌建设,我们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到2021年,全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52亿元、60亿元、73亿元、85亿元,优质小麦订单种植面积达到了200多万亩,带动35万农户年均增收5.1亿元。”中裕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裕的收获,只是众多省内粮油企业的缩影。自公共品牌设立以来,“齐鲁粮油”带领全省粮油加工企业北上南下、东拓西进,品牌建设迈开了坚实步伐,通过全媒体、矩阵式的宣传报道和多渠道、一体化的展销展示,提升“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自2019年以来的历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全国春秋季糖酒会、国际农博会等国家级大型展会以及各大重点专业展会上,都有“齐鲁粮油”的身影。“齐鲁粮油中国行”以及“京沪苏浙粤”战略合作对接等活动中,“齐鲁粮油”高规格、高水准亮相,足迹遍及北京、上海、郑州、重庆、成都、福州、西安、西宁、广州、太原和呼和浩特等十余个城市,全面搭建起省际间产销协作和品牌共建共享的交流平台。

在省内,除连续举办了三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外,还联合有关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结合爱粮节粮公益宣传,开展“齐鲁粮油”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进商圈、进企业“六进”系列活动,深入到广大消费者身边,送去好油好面,也带去节约粮食、健康消费的科学理念。

在宣传方面,联合央媒以及重点省级媒体和行业媒体,构建起“齐鲁粮油”品牌传播矩阵,讲好“齐鲁粮油”品牌故事,塑造起“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有爱心”的“齐鲁粮油”品牌文化,“齐鲁粮油”品牌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

经过4年的持续推动,“齐鲁粮油”品牌相关粮油加工企业新拓展营销网点近4万个,新增营业收入400多亿元。线下活动精彩纷呈,线上展销永不闭幕,“好粮有网”初步构建起面向粮油加工企业以及上游供应商、下游批发零售业户和个人消费者的B2B2B2C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平台上架商品7000多款,全网交易量达70多亿元,成品粮批发销售超过1亿元。

坚持品牌赋能

粮油产业经济迎来新发展

品牌建设作为粮食“产购储加销”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产品销售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山东将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计划新增优质粮食500万吨,为粮油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打造“中国食用植物油田”,发展以青岛、临沂、烟台、滨州、潍坊等市为主阵地的五大食用植物油产业集聚区;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培育更多优质粮食企业和百亿级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加快以“山东戗面馒头”“胶东花饽饽”“山东饺子”等蒸煮制品为代表的主食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打造全国主食产业新高地。“齐鲁粮油”也将通过展览展会、供需对接、购物节、直播嘉年华等更加多样化的活动及平台,带领山东“好粮油”走出去,传播齐鲁文化,讲好山东故事。

下一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结合山东省“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建设,乘势借力,全面深化“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打造更高端的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更好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齐鲁晚报2022-11-07

 

 

【致敬40年】汇福石克荣:从民营粮油到民族使命! 文章下载

【致敬40年】汇福石克荣:从民营粮油到民族使命!

自2005年以来,汇福连续十余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十强企业”,累计向国家纳税130多亿元,拉动就业上万人,公益捐助1.8亿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企业家的爱国情怀。

提及粮油大家并不陌生,粮油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在家庭生活中还占据重要位置。同时粮油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国家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说:“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是对中国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殷殷重托。

历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充分洗礼,当下中国粮油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既有外资企业在华的突飞猛进,也有国资企业的四面出击,更有民营粮油企业的锐意进取。

今天,我们所要介绍的就是在国内粮油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民营企业代表,汇福粮油集团董事长石克荣。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众所周知,当下中美贸易“摩擦”对大豆进口带来了直接冲击。作为粮油行业“老人”,石克荣对这次事件极为关注,并且对粮油行业几次变迁更是历历在目。因此,“树立民族品牌,致力人类健康”便成为石克荣的发展理念。他身边的人多次向记者反馈,对于石克荣而言,粮油不仅是一种经营更是一种使命。

当然,用“使命”两字来形容石克荣的粮油生涯十分贴切。1987年,河北省三河市高楼镇有座油脂厂,因管理不善、经营混乱,导致年年亏损。此时,拯救油脂厂便成为石克荣的“使命”,因为在高楼镇党委的领导眼中,他是主政油脂厂的不二人选。

“说是亏损127万多元,实际上已经倒闭了,连起码的流动资金都没有。我去了之后,四处托人找关系,最后从外贸局筹措了8万元,才从相邻的镇里购买了近百吨大豆,有了生产原料,油脂厂才终于又可以恢复生产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油脂厂才陆续一点点地扩大产能”。20多年后,石克荣向我们描述起当时的情景,笔者依然能体会到他当年创业的艰辛。

临危受命的他不仅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反而成就了他在粮油行业的异军突起。在石克荣接管油脂厂后,他一方面依托原有资源积极对外联系争取支持与帮助,另一方面重整内部管理,彻底杜绝了“跑、冒、滴、漏”等诸多管理不善问题。在石克荣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油脂厂第一年成功实现止亏为盈,第二年实现了1000多万元产值,上交利润150多万元。从此,油脂厂一年一个台阶,在国内粮油市场中崭露头角。

做大做强,进军国际

从1987年的小油脂厂,到1999年汇福粮油的正式成立,12年石克荣将一家濒临破产的小油脂厂发展为一家实力不断提升的综合粮油企业。

石克荣回忆,从他接手油脂厂后,企业就开始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制油新技术——“浸出法”工艺,日加工大豆30吨,相对于农村作坊式的土方法榨油,无论是工艺设备水平还是生产规模,当时都已经算得上是大手笔了。“但是我决不满足于此,我把企业每年的绝大部分盈利都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把油脂厂加工大豆的规模由日均30吨提高到了500吨。”

虽然油脂厂在快速壮大中,但1999年时石克荣意识到了新的危机。一方面当时各地的中小油脂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侵蚀市场份额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石克荣在考察国外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后感触颇深,他认为必须要进行二次改革了。他向记者表示,如果想要走得更远、实现更大的贡献,那么就必须要做大做强。而要把油脂厂做大做强,必须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完全市场化运作,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机制。然而,当时要实现从小到大的跨越,摆在石克荣面前的困难依旧不少。

要实现这个梦想,汇福粮油集团必须走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道路,以便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然而,当时汇福粮油不具备今日之实力,要想实现二次改革首要问题便是资金的严重短缺。

此时面临的资金匮乏问题远比1987年刚接手油脂厂时更为严峻,然而这依旧没有难住石克荣。立足油脂厂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及时代变革机遇,石克荣在此获得当地政府及有关金融部门的多方支持。10月,石克荣斥资3.3亿元从国外采购了当时业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克服冬季施工的各种困难,只用200天时间就建成了年加工大豆能力达80万吨、大豆油14.6万吨、豆粕64万吨的大型粮油企业,创造了汇福速度。至此,油脂厂正式更名为“汇福”,开启了国际化发展新篇章。

1999年二次变革后,凭借强大的产能加工能力,汇福粮油不仅在大豆市场开放之后没有被外资冲击倒,反而是立足国内走向世界。2008年汇福粮油投资10亿元,建成了仓储能力100万吨的汇福物流园,实现了散储、散运、散装、散卸,集装箱运输,年粮食中转能力1200万吨;2010年投资6.8亿美元成立了荣思克远洋运输公司,装备了巴拿马型7.6万吨级和8.2万吨级17艘远洋货轮,形成了以粮油加工为龙头、上下游企业跟进的发展新格局。

民族情怀,粮油梦想

对于粮油企业而言原料对于生产及经营至关重要,前段时间“美国一艘满载大豆的船舶,为在关税生效前赶到港口而加速马力冲刺”的新闻成为全民热议话题。自1987年进入粮油行业以来,石克荣对粮油的认知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3年之后,对于他而言粮油不仅是一种经营更成为一种使命 。

这一年对于石克荣而言极为重要,正是这一年他看到由于对大豆期货市场游戏规则的陌生,致使国内中小粮油企业纷纷堕入巨亏困境,跨国粮油巨头开始在中国跑马圈地……然而,祸不单行,11月发生了一件更为严重的事件。当时,非典刚刚结束,北京出现食用油短缺,21家大型超市19家断货,其背后闪动着跨国粮油粮商对自己市场话语权的试探。一时间,北京“涨”声四起、人心惶惶。然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和北京市粮食局领导经过调查发现,“短缺”并非由于供应储备不足,而是一些企业囤积居奇造成的。

这个事件对石克荣触发很大,他愈发认为粮油产业对民族发展重要性。因此,当年6月石克荣投资5亿元,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建设一条新生产线,全部采用电脑自动化控制,具有大豆全脱皮和膨化功能,使年加工大豆能力达到300万吨,年生产一级大豆油55万吨,豆粕240万吨,其中精炼植物油单线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针对粮油供应不足问题,汇福粮油主动请缨,克服种种困难7天就满足了市场的粮油需求,平抑了粮油物价。

历经多年的发展与积淀,汇福粮油在华北区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尤其在餐饮消费市场中份额占比较大。为了便于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在石克荣带领下汇福粮油进军小包装油市场,于2015年重磅推出金汇福营养均衡调和油,与原有的“汇福”、“福满盈”两个品牌形成三架马车之势,完善汇福粮油产品结构和品牌构成。

除去进军小包装油市场外,2015年石克荣在江苏泰州、辽宁鞍山各投资20亿元新建两个生产基地。随着新基地竣工投产,汇福粮油的大豆加工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其在国内国际粮油市场竞争中实力大增。

从临危受命到力挽狂澜、从经营粮油到肩负使命,31年粮油从业历程使得石克荣与他人截然不同。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把握以及勇于自我变革的精神,石克荣正带领汇福粮油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其从东北大豆中提炼“磷脂”的技术将对传统东北大豆产业带来深远影响。汇福粮油在石克荣带领下正快速发展,未来将在民族粮油发展中做出更多贡献。

中旭咨询2022-03-10

 

 

“齐鲁粮油”品牌建设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高质量推进全省粮食产业“走在前、开新局” 文章下载

“齐鲁粮油”品牌建设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高质量推进全省粮食产业“走在前、开新局”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特殊商品。粮食产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基础性战略产业,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构建优质高效的粮食产业体系,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去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100亿斤,居全国第三位,连续8年总产稳定在千亿斤以上,粮食加工能力强劲,粮食深加工能力、饲料年生产能力、年处理小麦能力、食用油年加工能力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去年粮油加工业总产值4900多亿元,占全国近1/8,已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山东作为粮食大省和粮食产业大省,把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抓手,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进一步丰富优质粮油供给,创新推进“齐鲁粮油”品牌建设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民生。

立足“强”放眼未来优化产业布局

近年来,山东积极推进粮食产业由大到强转型升级,全省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6家、过30亿元的企业30家,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地市排名前50名中山东省10个、百强县18个。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山东在粮食品质、品牌等领域的持续发力。

山东已发展优质粮食订单种植740万亩,新增优质粮食130亿斤,助农增收30亿元以上。累计投资96.55亿元助力产业提升,全省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比优质粮食工程实施前增加1300多亿元。山东省已连续5次在全国现场会发言,推出滨州、德州以及中裕、金胜、天祥等一批区域和企业典型。

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不仅要解决粮食够不够吃、质量好不好的问题,还要确保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进入“十四五”,我省把优质粮食工程作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六大提升行动”,加快释放乘数效应,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

省粮食主管部门提出,优化粮油加工产业结构布局,推动新型业态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新旧动能有序转换,进一步扩大优势产业和优质产能,将山东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食用植物油田”。积极融入“双循环”格局,扶优扶强扶特,做大做强做优一批现代化粮食企业,培育一批“链主”地位引领企业,引导创建国家粮油产业集聚区和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御矩阵。

聚焦“新”注入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

6月,2022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发布,山东三星集团“优化玉米原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及应用”等8个项目成功入选,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展现出强劲的研发实力和创新水平。山东三星集团作为食用油领军企业,始终围绕“精主业、强品质”的战略思路,在工艺革新、产品创新方面精耕不止,高端粮油产业升级之路不断突破创新,始终走在产业发展最前沿。

滨州作为“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发挥好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和国家玉米、小麦、大豆三大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作用,融合“五院十校N基地”市级科创平台,构建起科创联动创新格局,上半年完成研发项目15项,解决急需科研难题7项,申请专利18项,转化科技成果2项。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滨州的小麦、玉米、大豆、芝麻等产业链条上拓下延、增粗拉长,高端团餐、主食产业化、社区便利服务等新业态纷纷落地,上半年粮食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0亿元。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把创新摆在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促进粮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加强粮食产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产业数字变革创新和技术人才引育,着眼提升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粮芯计划”稳步推进,小麦、玉米、大豆、高油酸花生油四大国家级创新中心引领作用正在显现,推动优势产业与先进技术精准对接,切实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打通堵点、攻克难点,进一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产业发展自主可控。

目前,全省粮食产业已拥有省级以上科创平台8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33个,聚焦创新研发赋能产业升级,跑出了科技创新“加速度”。2021年,全省基础类成果显著增多,共获得专利109项,比2020年增加18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应用类成果突出,共获得新产品成果21个,新技术成果6个,新工艺成果24个。

紧扣“广”延展产业链条培育新业态

“我们的膳食纤维产品利润比普通产品提升30%以上,年新增产值4.2亿元、利润1.1亿元,示范园全部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4.5亿元。”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付蕊介绍。该公司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开展了全国首个小麦麸皮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课题研究,已经成功研发生产出小麦膳食纤维粉、高纤维挂面、纤维钙奶饼干等产品。

新产品的推出契合当下人们追求有机健康的生活理念,成为市场的宠儿,让企业培育出了新的增长极。多年来,中裕聚焦“三产融合、绿色循环”发展,打造了高端育种、订单种植、仓储物流、初加工、深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养殖、蔬菜种植、食品加工、餐饮商超服务十大板块,形成了目前全国最长、最完整的麦业产业链,产业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延伸。

我省作为粮食产业大省,粮食产业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中上游,下游主食产业化发展较为薄弱,同时产业主体经营分散、规模小、实力弱的矛盾比较突出;初加工能力过剩和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并存,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供给不足;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发展后劲不足,创新驱动有待提升等,这些都很大程度制约了产业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全省粮食产业聚焦延展粮食产业链条,丰富粮食产业经济业态,打造“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培植一批“链主”地位的引领企业,创建国家粮油优势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推进以“山东戗面馒头”“胶东花饽饽”“山东饺子”等蒸煮制品为代表的主食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粮食加工”向“食品生产”转型,提升主食保障供应能力,打造全国主食产业新高地。

“过去一提齐鲁粮油往往想到小麦和花生,其实山东还产好大米,山东大米看鱼台,鱼台大米也是‘齐鲁粮油’的重要成员。”鱼台县发改局(粮储局)殷召勇科长说。鱼台县自2017年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聚力“五优”联动,打造“齐鲁粮油”优质品牌,着力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3年累计完成投资2亿余元,2021年全县优质大米经营量达到90万吨,“鱼台大米”已经成为金字招牌。

出“质”推动品质品牌高端化发展

品质强则品牌强,品牌强则产业旺。山东是农业大省,农耕历史悠久、农业品类齐全、品质优良,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了一大批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的农产品品牌。在此基础上,我省全面实施了“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确立“1个公共品牌+N个地域特色产品+N个产业经营主体”建设模式,制定具有山东特色的优质粮油团体标准体系,吸纳“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组建粮油产业联盟,成立全国首个粮食行业品牌研究院和首个公共品牌产研孵化中心等,凝智聚力推动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家老字号粮油企业,我们70多年来,一直恪守‘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理念,为人民生活奉献好油。”金胜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冠勇说。金胜集团积极开展高油酸花生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荣获第八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全国粮食产业企业标准“领跑者”、第十一届中国粮油榜“中国粮油科技创新标杆企业”。

“我们参与制定了《山东馒头用小麦粉》9项团体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突出山东特色,高标准引领推进区域粮油产品‘提质进档、消费升级’,促进粮食质量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制定详尽的遴选办法、严格“齐鲁粮油”标识使用,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切实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好品牌形象,以高标准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3年多来,“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推出经严格遴选和动态监管的“好粮油”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通过高标准把控和创新,已经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向公众清晰展示出“齐鲁粮油”品牌定位和内涵。2020年,全省49家企业95款产品入选“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29家企业37款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2021年,全省36家企业53款产品入选“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22家企业35款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连续两年数量居全国第一。

“‘走在前、开新局’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山东发展进入全面求强、大踏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全省粮食系统要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以“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扎实推进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粮食产业振兴、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党建业务融合“五个走在前”,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贡献粮食和储备力量。

齐鲁网2022-09-14

 

 

带领乡亲致富 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下载

带领乡亲致富 助力乡村振兴

11月9日,在位于襄城县湛北乡后聂村的襄城县鼎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该公司董事长王国志认真地在手机上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不自觉地念出声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会心的笑容在他脸上漾开。

王国志是襄城县湛北乡后聂村村民,也是一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2013年8月,回到家乡的王国志流转2300多亩土地发展肉牛养殖。“风险不大,可持续性强,还可以辐射带动小户养殖,我觉得这事能干,而且能干成。”王国志回忆起当时的情况。

同年9月,王国志成立了襄城县鼎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建设了一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场、一个蛋鸭养殖基地、一个水产养殖基地、两个蛋品加工车间。

在发展过程中,该公司将种植玉米作为肉牛、蛋鸭的喂养饲料,将肉牛、蛋鸭的粪便作为有机肥,以种植支撑养殖,以养殖带动加工,以加工稳定种植和养殖,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条。

如今,该公司已发展成为“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综合性企业,年盈利400多万元。该公司招聘村民为员工,每个员工平均每年增收约3万元;直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每年仅秸秆回收就能让当地群众增收300余万元。

在反复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后,王国志更坚定了走“种—养—加”一体化良性生态循环农业道路的决心。他定下了新目标:规划总投资1.2亿元,流转土地万亩以上,年存栏肉牛5000头,出栏肉牛8000头以上;养殖旱鸭30万只以上,鸭蛋加工厂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打造以肉牛、旱鸭养殖,蛋品加工及销售为主链条的现代农业群,建设成集高效种养、观光旅游、生态农牧循环于一体的新型农牧示范区;充分利用牛粪、鸭粪等废弃物,计划建设年生产有机肥20000吨的生产线一条;年消化秸秆60000吨,形成“种—养—加”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以种植支撑养殖,以养殖推进种植。

“新征程上,我会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多学习新的养殖和种植技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让自己更有底气、更有作为。”王国志说。

新浪网2022-11-11

 

 

“齐鲁粮油”“好品山东”一脉相承展现品牌力量 文章下载

“齐鲁粮油”“好品山东”一脉相承展现品牌力量

  “好客见真情,好品凭厚道”,流露着山东好品的底蕴;“实在好粮人,天赋好原料,加工好技术,优质好产品”蕴含着“齐鲁粮油”的品质。“好品山东”与“齐鲁粮油”一脉相承,积淀着山东人民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追求,也向世人展现着新时代的山东形象。

  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宣传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当天有12家企业被授予第一批“好品山东”企业形象标识授权证书,其中就有“鲁花”“中裕”两个“齐鲁粮油”品牌,占据了1/6的席位。

  此前的3月份,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第一批223家“好品山东”品牌名单。这些“好品”主要来自于制造业、消费品、农产品领域。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家用电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医养、文教用品、工艺品及相关制品;纺织服装;酒、饮料、精制茶;肉制品、水产品;粮食及其副产品;食用植物油、调味品、花生制品;焙烤食品及保健食品;蔬菜、果品、食用菌及其制品;区域类产品等共计14个类别。其中,粮食及其副产品,食用油、调味品、花生制品,烘烤食品及保健品,共有30余家粮油及相关企业入选“好品山东”名单,山东粮油产业的责任担当和雄厚实力得到充分展现。

  近年来,全国区域公共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各经济强省(市)纷纷加快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山东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品牌强省战略,构建了“好品山东”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地理标志“4+1”品牌体系,开启了全国区域品牌建设的新模式。以品牌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品牌系统化塑造更多产业、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以品牌国际化助力更多“好品”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下简称“省粮食和储备局”)超前谋划、超前行动,于4年前启动了“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山东粮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健康的粮油供给,先后遴选出148款“齐鲁粮油”产品,有42家企业的72款产品荣获“中国好粮油”称号,“道不尽齐鲁粮油好”已成为社会共识,品牌价值高达681亿元,位居全国产业集聚区区域品牌榜首,实现粮食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得实惠。

  “齐鲁粮油”已经成为我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也成为“好品山东”的重要支撑力量。

系统化思维

推进“齐鲁粮油”品牌建设

  山东作为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大省,粮食深加工能力、饲料年生产能力、年处理小麦能力、食用油年加工能力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今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产值占全国近1/8。尽管如此,我省粮食行业也面临着产业集中度低、品牌建设薄弱等问题,制约着行业企业的发展。

  4年前,省粮食和储备局借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契机,实施了“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目标,带动农民扩大优质粮食种植,增加绿色优质粮食市场供给,提升全省粮油产业发展水平,构建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省粮食和储备局会同山东省财政厅多次组织调研组南下北上学习考察粮油品牌建设工作,在广泛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8年9月4日出台了《关于推进山东粮油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于2019年写入省委1号文件,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省粮食和储备局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组建品牌建设工作专班,定期专题研究,统筹推进品牌工作。山东粮食进入了品牌时代,“齐鲁粮油”品牌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正式起航。

  “齐鲁粮油”品牌建设伊始就坚持了系统化、标准化思维,将“齐鲁粮油”品牌建设融入“优质粮食工程”三年实施方案;从顶层设计入手,引入国内一流战略咨询公司科学规划建设路径;强化组织保障,省粮食和储备局成立专班统筹推进工作,组建山东粮油产业联盟提供产业支撑,成立全国首个粮食行业品牌研究院和首个公共品牌产研孵化中心汇聚智力支持,汇聚多方力量为品牌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齐鲁粮油’是齐鲁大地和齐鲁文化孕育出来质朴厚道的山东粮油生产者,传承着齐鲁农耕文化,仰赖自然馈赠的好原料,运用全国领先的现代化粮油生产技术,产出的高品质粮油好产品的政府认证标签。”亚洲本土大型管理咨询机构和君集团作为专业战略咨询公司承担了“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战略咨询策划项目,其合伙人贾晓轩对“齐鲁粮油”品牌作了深入解读。山东粮油品牌实施了“省级+市县+企业”三级品牌战略融合发展。

  品牌无形,品质有心,一切伟大的品牌源于过硬的品质,更要有强大的产业为依托。2019年12月10日,山东粮油产业联盟成立,首批34家省内粮油企业加入,凝聚行业力量,凝聚企业力量,凝聚企业家的力量,按照集聚资源要素、完善产业链条、发挥整体效益、打造产业品牌的思路,搭建互动、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为“齐鲁粮油”品牌建设服务,为联盟会员服务,引领山东粮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组建专门的品牌运营公司——山东齐鲁粮油有限公司作为品牌建设载体。山东齐鲁粮油有限公司是由山东粮油产业联盟6家理事长单位——鲁粮集团、中裕食品、香驰控股、金胜粮油、发达面粉集团、华瑞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国有控股企业,围绕“齐鲁粮油”品牌建设,服务山东粮油产业联盟会员企业,宣传推广和展示展销山东优质粮油产品,把安全、健康、新鲜、美味的山东粮油产品推荐给全国民众。

  “聚焦山东粮油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携手智库专家,以智力助力‘齐鲁粮油’品牌建设,促进山东粮油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30日,齐鲁粮油品牌研究院成立。这是全国粮食行业首家品牌研究院,由大众日报与省粮食和储备局共同打造,为各地粮油系统提供政策解读、战略咨询等服务,为“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当好参谋,汇智聚力助推山东粮油产业做大做强,赋能“齐鲁粮油”品牌打造。

立体化保护

守护好“齐鲁粮油”金字招牌

  品牌的价值在于影响力,影响力的前提是品牌的内涵和品质,守好“金字招牌”就成了第一位的职责。省粮食和储备局超前谋划部署了“齐鲁粮油”品牌保护,维护品牌形象,创造品牌价值,保障“齐鲁粮油”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省粮食和储备局出台《“齐鲁粮油”商标使用管理办法》,首先是聘请专业机构对商标进行注册和防御性注册保护,在相似品牌、近似领域等部署相关商标注册,构建“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保护性防御阵地,注册商标29类7项。同时,授权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参与“齐鲁粮油”旗舰店、体验店、社区店建设。

  同时,省粮食和储备局聘请专业机构对品牌价值进行认定,明晰品牌价值,提升社会关注和保护力度。在2021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首次参评的“齐鲁粮油”品牌强度达到886,品牌价值高达681.01亿元,领跑产业集聚区区域品牌板块。此评估使“齐鲁粮油”品牌无形资产有了市场价值定位并使其价值不断得以发掘和提升,进而在市场开拓中成为旗帜。

  4年多时间,“齐鲁粮油”公共品牌从无到有,一路乘风破浪,跨越江河湖海,走遍神州大地,迅速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粮油区域公共品牌,为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了新动能,成为推动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为保护好、守护好“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省粮食和储备局还出台制定了系统化的品质保障体系,建立“齐鲁粮油”标准体系,以标准化建设引领行业、产业升级。近年来,在省粮食和储备局指导下,经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牵头起草,60多家粮油加工企业参与,山东省标准化协会审查,我省先后发布实施《山东馒头》《山东饺子用小麦粉》《山东浓香花生油》等9项团体标准,初步建立起了“齐鲁粮油”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今年年底前,“齐鲁粮油”标准体系家族成员将达13个。

  同时,省粮食和储备局围绕“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进行意见征求,共同修订并印发了《“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遴选和管理办法》,突出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5个环节共计20个方面,做好产品遴选和管理工作,并择优推荐申报“中国好粮油”产品,并对后期入选产品使用“齐鲁粮油”标识作出明确要求,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切实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好品牌形象。截至目前,全省已经遴选出148款“齐鲁粮油”产品,先后有42家企业的72款产品荣获“中国好粮油”称号,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省粮食和储备局设立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十三五”期间,作为优质粮食工程国家首批重点支持省份,山东累计投资96.55亿元,建设“中国好粮油”示范县13个、示范企业80个。“十四五”以来,投入1.07亿元扶持7个省级示范项目,带动投资近3亿元;与省财政厅建立1.9亿元规模的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省市县三级基金可发放增信贷款50亿元以上;下达44个县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3.96亿元,统筹用于粮食流通、优质粮食工程和品牌建设。

全方位推介

释放品牌乘数效应助力产业成长

  品牌的力量,在于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每一个人,品牌影响力就是如此而来。在省粮食和储备局指导下,全省粮油企业迈开了品牌建设的步伐,线上线下互动,全媒体助阵,推进“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和传播,打造区域品牌,擦亮企业品牌。

  线上线下互动,立体化推介是一个成功探索。省粮食和储备局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好粮有网”粮油智慧交易平台,搭建全国粮食行业首个“VR云展厅”,上线“齐鲁粮油”全景超市。并且,通过该平台,山东建成了面向粮食仓库、粮油加工企业、粮油销售企业、大宗粮油消费组织以及粮油零售商户及个人消费者的B2B2C完整粮油产业链构架,助力粮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其他电商平台相比,“好粮有网”实现原粮、批发、零售全产业链覆盖,免费、无门槛的优势尤为突出。

  “好粮有网”项目经过三期建设,已开设9个主题场馆,入驻企业400余家,上架商品7000多款,交易额累计超70亿元。平台全面促进了“产购储加销”各类主体利用互联网进行上下游协同,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塑与改造,逐步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使“产业互联网”成为粮食产业发展的中枢和纽带。

  线上活动永不闭幕,线下活动更是精彩纷呈。省粮食和储备局引领企业积极参加全国粮油博览会、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国家级大型展会,连续举办三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开展“中国行”“六进”“对接先进省市”等活动,突出优势互补、深度合作,有力推动“齐鲁粮油”品牌发展。近年来“齐鲁粮油”中国行走遍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福州、西安等10余个城市,强化省际间产销协作关系,大大提升了“齐鲁粮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拓展营销网点近4万个,带动相关企业新增营业收入数百亿元。

  此外,省粮食和储备局还联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省内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构建起“齐鲁粮油”品牌传播矩阵,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灵活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立体化传播,集中宣传推介山东优质粮油产品,讲好“齐鲁粮油”故事,不断扩大“齐鲁粮油”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联合人民视频发布国内首部粮油科普动画短片——《齐麦麦和鲁果果》,“动画IP+粮食产业”深度融合,塑造了“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有爱心”的“齐鲁粮油”品牌文化。

  品牌赋能,产业迎来新的发展。作为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大省,山东粮食深加工能力、饲料年生产能力、年处理小麦能力、食用油年加工能力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产值占全国近1/8。2021年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4975亿元,比优质粮食工程实施前增加1300多亿元。

  面向未来,山东将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计划新增优质粮食500万吨,为粮油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打造“中国食用植物油田”,发展以青岛、临沂、烟台、滨州、潍坊等市为主阵地的五大食用植物油产业集聚区;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培育更多优质粮食产业聚集区和百亿级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加快以“山东戗面馒头”“胶东花饽饽”“山东饺子”等蒸煮制品为代表的主食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打造全国主食产业新高地。“齐鲁粮油”也将通过展览展会、供采对接、购物节、直播嘉年华等更加多样化的活动及平台,带领“好粮油”走出去,传播齐鲁文化,讲好山东故事。

大众日报2022-10-14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