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县域经济“短板”变“长板”,连云港如何答好这道重要考题?
2月21日,连云港举行今年重大项目春季集中开工活动。全市集中开工项目156个,总投资9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3亿元。此次项目集中开工,连云港县区板块表现抢眼:
东海县集中开工20个项目,总投资122.1亿元,涉及硅产业、新材料、机械汽配等多个领域;
灌云县集中开工2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近58亿元,涵盖新材料、高端纺织、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及民生、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灌南县2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92亿元,年度投资48亿元。
抓项目,抓开工,虎年新春二十多天,连云港各个县区比学赶超,热气蒸腾。而这非同寻常的热度,与连云港今年开春布置的头一道作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关系密切。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农历壬寅虎年上班首日,连云港召开新年第一会,明确提出让县域经济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多作贡献。最近一段时间,连云港各县区快速响应,陆续召开招商大会、人才大会、项目集中开工等活动,县域经济迸发不一样的活力。
回到半个月前。2月7日 ,连云港召开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到2025年,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二三产业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增幅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经济总量显著提升。2025年,海州、赣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东海突破1000亿元,灌云、灌南超700亿元,连云超450亿元;
区域排名明显进位。东海2023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25年再进位5个位次,灌云、灌南在省内40个县(市)中进位不少于3个位次;赣榆、海州、连云在全省55个城辖区中分别进位不少于5个、3个、2个位次。
“显著提升”“明显进位”,这些词汇凸显连云港聚焦县域经济,发力拉长这块短板的紧迫感。提到县域经济,是经济大省江苏的鲜明标识之一,“百强县”占四分之一的席位,昆山、江阴、张家港包揽前三是常态。不过,这个江苏的强项,却是连云港的弱项。来看会上具体分析——
从全省看,2020年,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地区生产总值分列全省第60位、71位、88位、87位,比2015年分别下降3位、1位、5位、2位;
从全国看,连云港各县区的位次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波动。东海县2014年、2015年曾两度入选“百强县”,2018年、2019年以末位入选,2020年未能入选。赣榆区2015-2017年入选全国百强区,2018年后未能进入百强行列。
过去这一年,连云港多项经济指标增幅跑在全省前列。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增幅全省第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增幅全省第2;建筑业增长9%,增幅全省第2;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6.2%,增幅全省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1%,增幅全省第4。去年前11月,工业利润总额增长55.7%,增幅全省第3;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81.1%,增幅全省第2。
就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看,去年连云港增长8.8%,增幅全省第7。作为区域发展的追兵,连云港奔跑的势头,应该更快些,如此,才能加快赶超跨越的步伐。
“县域经济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最大的增量空间、最大的增长潜力。”连云港市委书记方伟点出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原因所在,他说,要把县域经济放在新的时空背景中来审视、放在更大的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推动县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上去了,连云港发展好势头更可持续。“瞭望君”注意到,2月9日上午,方伟来到灌云调研,要求当地坚决摆脱路径依赖,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硬作风,不断提升园区集聚力承载力,为新项目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有产业才有强经济
与苏南强县相比,连云港县域经济最大的差距在于实体经济偏弱,工业化的进程慢、水平低,发展不充分制约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因此,实现县域经济赶超,关键要补工业化的课,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起来,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的硬核实力。
产业发展,项目为王。过去几年,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中华药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连云港迈入4000亿“工业俱乐部”,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抓产业、抓项目。方伟认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守护实体经济基本盘,坚定不移抓牢有效投入强牵引,以产业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以项目投入的“稳”支撑各方面的“进”。
回望来时路,进路更清晰。“十五”期间,连云港学习苏南发展经验,大力推进临港开发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县域工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海洋经济开发区、堆沟港化学工业园、浦南开发区等特色园区集聚一批项目和企业,支撑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其时,连云港入选首届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灌南、东海、灌云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赣榆入围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此后,灌河半岛经济区和灌云、赣榆、连云等县区沿海开发快速启动,东海、新浦、海州产业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沿海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框架初步形成。
此后,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聚焦县域经济发展,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很快,柘汪、板桥、燕尾、堆沟等一批县域经济工业承载园区在沿海成长起来,与徐圩新区发展形成呼应。“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四县经济总量全部实现翻番。
不过,之后十年间,因为“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招商思维影响,粗放式增长模式制约,连云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县域经济在区域竞争中慢下来。
没有县域经济的雄起,连云港很难在苏北赶超跨越中有更大担当。“区域竞争已到白热化的阶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方伟说。以县区的稳和进,支撑连云港的稳中有进。抓项目,攻招商,连云港各县区很快动起来。
比如,2月8日,灌南县举办新春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云会晤”,25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108亿元。
赣榆召开产业招商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要求把产业招商作为“头号工程”,千方百计去抢,全力以赴去争,努力建成“建成苏北第一区”。
有特色才能竞相发展
今天,连云港发展县域经济恰逢其时。
随着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加速崛起,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大炼化、中华药港等龙头型、基地型项目,能为关联产业发展发挥强大的牵引带动作用,为各县区发展拓展广阔空间。
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调整北挂钩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在省域内协作分工,为连云港对接苏南优质资源、学习借鉴先进模式、深度融入制造强省的产业分工,提供千载难逢的契机。
此外,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中西区域合作等重大战略中,也蕴藏着许多政策机遇和现实红利。
抓住机遇,靠实干。在方伟看来,实现县域经济进位目标,关键看实体经济。各县区要从县域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选定1-2个主导产业,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主动补链强链扩链,提高产业垂直整合度,壮大产业链规模,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说到县域经济特色牌,连云港有几张。比如,在工业领域,赣榆发展临港产业,经济总量突破700亿元;在服务业领域,赣榆的海鲜、东海的水晶成为打卡网红。东海去年新入库电商规模以上企业76家;灌云主题服饰电商规上厂家超1000家,网络销售占全国70%,活跃网店5000多个。赣榆靠网吃海,海苔、扇贝、鱿鱼、比目鱼等海产品,网上销量全国第一;在农业领域,两灌菌菇远销欧美国家。
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发展,连云港放眼“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对每个县区都做了“画像”。海州区“建设一流的现代化主城区”,赣榆“建好江苏北大门、苏北第一区”,东海“打造东陇海经济带上的标杆示范”,灌云“跻身苏北第一方阵”,灌南“争当现代化新港城建设排头兵”。根据各县区自然禀赋和产业特色,连云港规划各自主攻方向。
东海,重点发展新材料、循环经济、矿业、现代农业等产业;
灌云,重点发展炼化一体化及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主题服饰、临空经济;
灌南,重点发展化工医药、酿酒食品、机械电子、板材家具;
赣榆,重点发展高端石化、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产业等产业;
海州,围绕政务、科教、文化、商业、交通五个中心,加快建设“活力主城区”;
连云,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深蓝渔业、港航服务业,加快创建“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
面对县域经济发展风口,方伟要求各县区“一把手”必须当好“一线总指挥”,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用“跟我上”的行动,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
发展关键是富民增收
连云港县域面积大、县域人口多,地貌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深厚,把这些资源调动起来,让县域经济发展贴近富民增收,让老百姓从县域经济发展中获得感更强。
以产业为支撑,做大富民经济,连云港各县区去年已有不错表现。赣榆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东海电商网络零售额240亿元,快递收发突破1.85亿件;灌云电商交易额163亿元、增长61.4%,网络零售额超30亿元、增长48.4%,快递业务量5000万件、增长17.6%;灌南食用菌实现产值65亿元,葡萄种植面积达3万亩。
正是产业的快速发展,让连云港人钱袋子鼓起来。去年,连云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73元、增长11.1%。
县域经济发展要想让百姓得实惠,关键是要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推动产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连云港要求各县区选定1-2个主导产业,补链强链扩链,提高产业垂直整合度,壮大产业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瞄准硅材料产业持续发力,东海今年推进晶海洋10GW光伏组件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产业链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推动硅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工业应税销售增长26%,争做产业强县发展标杆。
深夜,在赣榆水产品交易市场,电商主播纷纷出镜,为手机一族直播午夜海鲜市场的繁荣。为做好海鲜直播产业,赣榆今年将对海头镇、石桥镇水产品交易市场进行改造,打通“育养捕储运”以及深加工供应链,打造全国最大的海产品电商直播基地。
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县域经济才能发展更快。县城和乡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性作用。发展县城乡镇,推动城与乡之间形成互补,实现双向互动,形成新的经济发展链。
赣榆动作最快。抢抓沿海发展机遇,赣榆加快赣榆新城建设,金沙、蓝湾的城市形象初步显现。未来,赣榆还将推进海头镇和城区融合,打造一批小城镇组团,让村里人享受城市生活品质。
打造具有产业支撑、区位和特色经济优势明显的县城,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旅游重镇,推动要素向县城集聚、人口向县城集中、产业向县城集群,使农村产业与城镇需求衔接起来,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融合起来,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县城乡镇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和农村城镇化的经济中心。这是连云港布置给各县区的必答题。
县域强则经济强,县域强则城市强。辽阔的海州湾畔,连云港县域经济迎风扬帆。
瞭望2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