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县域经济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管委会

题目: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资料提供时间:2022-01-03

目录

更多

阳新:曾经的贫困县跻身中部县域经济百强 文章下载

阳新:曾经的贫困县跻身中部县域经济百强

2020年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新鲜出炉,阳新县光荣上榜。

榜单由工信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阳新县连续第二年跻身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排名由2019年的96位,升至2020年的93位。

阳新县位于我省东南部、幕阜山北麓,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既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遭受世界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仍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交出精彩答卷。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452支工作队驻村帮扶 11.47万人稳定脱贫

2019年4月,省政府发文宣布:阳新退出贫困县。7月,阳新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抽检,一举摘掉戴了30年的“贫困县”帽子。

脱贫摘帽后,阳新县按“四不摘”要求,探索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2020年非同寻常,疫情、汛情叠加,全县上下深入开展送岗位、送订单、送政策、稳项目活动,防范因疫情、洪灾致贫返贫。

2020年7月16日,阳新县龙港镇石下村,1.2万斤刚从树上采摘的新鲜黄桃,装车运往沈家营小学、花湖小学、黄石十四中等多个学校。

时值汛期,雨水较多,黄桃行情不太好,黄石港区教育局发动全区16所中小学校,从石下村购买黄桃。

石下村是黄石港区扶贫工作队对口扶贫村。扶贫工作队入驻以来,协调该区多个部门筹集资金60万元,建设石下村扶贫项目——黄桃基地,2017年种植黄桃450亩,带动54户贫困户就业。2019年黄桃开始挂果,年底分红6万元,70%分给贫困户。

初秋时节,阳新县三溪镇高桥村旗扬鞋业扶贫车间,几十名工人正忙着裁剪、缝制、贴片……一双双巧手下,一块块皮革、人造革或纤维面料变成一只只精美的鞋面。

这是江西旗扬鞋业阳新分厂,生产各类女靴、童靴、凉鞋、休闲运动鞋鞋面。务工人员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余人。

2017年,在省残联、黄石市委组织部、阳新县残联帮助下,高桥村建起扶贫车间,2019年引入江西旗扬鞋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2020年12月21日,阳新县王英镇隧洞村张家窝,21头牛成群结队进入云雾缭绕的树林。

43岁的艾光良忙着放牛上山,他在其中一头牛的脖子上小心翼翼挂上一套GPS定位装置。

艾光良是隧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西塞山区扶贫工作队进驻隧洞村,帮艾光良拿到一笔3年期5万元无息贷款,资助他养牛。牛群在附近山上放养,方圆10公里,活动范围较大,“GPS定位系统连进手机,能实时看到牛群放养轨迹。”艾光良说。

刚刚过去的这5年,阳新县精准施策推动扶贫工作取得实效。452支工作队驻村帮扶,3万余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累计整合扶贫资金37.5亿元,连续3年保持脱贫省考A类,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阳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7万,贫困发生率14.65%,识别认定贫困村98个,占全县417个行政村的23.5%……这些数字,十分沉重。

帮建房、帮就医、帮上学、帮创业就业——5年来,在中央、省、市倾力关怀下,帮扶措施全面落地,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与此同时,练好“绣花功”,“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发展举措直达田间地头,进入贫困户家中。

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一批批贫困户渡过难关,迈上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一个个美丽乡村星罗棋布,成为“最美阳新”的代言者。

不松劲、不歇脚,在稳固脱贫成果上,阳新县并未“船到码头车到站”,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开始迎接新一轮挑战。

综合实力明显跃升

新签270个亿元以上项目 预估年产值超800亿元

县域综合实力,来自于产业发展。

阳新县坚持工业强县,紧紧扭住工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抢抓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黄石市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机遇,引进、承接一大批重大项目,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底盘。

2020年5月12日,新港园区,大冶有色40万吨高纯阴极铜清洁生产项目开工。

该项目总投资57亿元,引进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铜冶炼工艺,预计2021年底建成投产,可年处理铜精矿约160万吨,年产高纯阴极铜40万吨、优等硫酸150万吨,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利税10亿元。

2020年10月15日,新港园区,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

该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占地面积1500亩,分期建设。一期投资21.8亿元,总工期26个月,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吨铸管及相关产品的规模,新兴管业也将从下陆区,整体搬迁至新港园区,借助黄石“四港联动”优势,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特种球墨铸管生产基地。

2020年12月28日,阳新县富池镇,华新水泥“万吨线”项目点火投产。

这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是总投资32.5亿元的华新绿色建材产业园子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第二代智能化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和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建设优质环保水泥生产线,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和水泥窑环保协同处置。投产后,预计年产水泥熟料285万吨、水泥365万吨,可实现年产值24亿元,利税6亿元。

项目建设热浪滚滚,产业发展彩旗飘飘。刚刚过去的这5年,随着新港二期、宝钢一二期、湖北优科、华新亿吨机制砂等一批战略性、支撑性项目或投产,或开工,或落户,阳新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工业向园区集中,阳新经济开发区是主要的承载地。该开发区由新港(物流)工业园、城北工业园、滨江工业园三大园区组成,近期规划19平方公里,远期规划65.4平方公里。

其中,新港(物流)工业园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单体港,城北工业园入园企业过百家,滨江工业园扩园满园。奥莱斯轮胎、娲石水泥入选湖北制造业百强企业,安达精密、远大生科等9家企业获评“隐形冠军”和 “科技小巨人”,新增主营收入过亿元企业6家,同时,阳新也实现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统计显示,全县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有15个,计划总投资560余亿元,预估年产值超过800亿元,是目前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倍。

无工不富。阳新工业拥有辉煌历史:上个世纪八90年代,曾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后来经历转型阵痛:关闭落后产能,税收面临减收。进入新时代,阳新县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县之路,抢抓机遇,久久为功,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实施资产重组盘活、技改扩能壮大、招大引强引进、鼓励扶持上市、优化服务落地“五个一批”,一批停产企业重新盘活,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投产,先进制造、轻工纺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仓储物流、循环经济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经过多年发展,新港(物流)工业园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城北工业园初步形成先进制造、轻工纺织、汽车配件、电子信息、商贸物流五大产业集群;滨江工业园建成生物医药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港口物流产业园、黄颡口工业园等“四大园”。

三大园区齐头并进,挺起阳新县工业脊梁。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教育城、卫生城拔地起 新建“四好农村路”220公里

岁末年初,漫步于阳新县城东新区,一条条道路,一座座公园,一处处地标,一个个楼盘,让人目不暇接。

阳新大道、综合大道、双港大道、兴富大道、彭山大道;俞家湾路、铁铺垄路、经十九路、西山南路、徐家湾路……规划主干道全部通车,支线路网正逐步完善,莲花湖大桥和明月湾大桥建成。

园博园、莲花湖湿地公园、明月湾公园、儿童公园等成为迷人景点,水天一色,亭台错落,郁郁葱葱。平日里,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胜地,清晨绕湖跑步,傍晚广场跳舞;五一、十一、元旦等重要节假日,吸引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变身网红打卡地。

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两馆一场”采用“日月同辉”造型,不仅满足市民畅游书海、赏鉴书画等文化需求,还可用于演出、会务等。博物馆、科技馆、城市规划建设馆、市民服务中心等“三馆一中心”,各类设施、各种功能也一应俱全。

不远处拔地而起的教育城、卫生城,则集聚全县最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教育城规划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阶梯式教育区,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卫生城统筹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医院等医疗机构,设计床位3300张。目前妇幼医院已经投用,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已经建成。

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配套项目密集投用,市民服务功能陆续转移,新区房地产行业十分红火,建成和在建楼盘有碧桂园、铜锣湾、宏维新城、尚湖湾、太阳城、东景城、莲花湖壹号等。

阳新县常住人口110万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聚集,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阳新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规划建设城东新区,一座生态新城拔地而起。

刚刚过去的这5年,阳新县城乡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实施老城区提质整理工程,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棚户区、背街小巷、地下管网等改造升级,城市品质得到大幅提升。累计投入近75亿元,先后实施重大项目98个,儿童乐园、三座高铁站基本建成,新老联动、功能完善、水绕绿拥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三溪、南市乡博园相继开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王英镇、花果村等一批镇村入选国家卫生镇、省级美丽乡村。武九客专建成通车,黄石新港开港通关,兴富、武阳等7条国省干线全线贯通,棋盘洲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大桥全面建成,内联外射、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新建“四好农村路”220公里,实现村村通客车,一批便民路通组达户,木港镇、荆头山农场入选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水库除险加固、泵站改造等水利工程建成使用,富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富河航运开发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

刚刚过去的这5年,阳新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本底持续夯实。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基本到位。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深入实施,沿江岸线应绿尽绿,露天矿山修复到位,实现全域无“五小企业”,全域无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全域无落后产能。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长江、富河断面、王英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土壤治理项目基本完工。城乡公厕普及使用,城乡供水一体化、环卫一体化、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深入实施绿满富川、精准灭荒工程,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8万余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1%。网湖湿地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莲花湖公园入列国家级湿地公园,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绿色乡村、省级美丽乡村。

回首“十三五”,阳新县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生态优势更为彰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展望“十四五”,必将是阳新县的“黄金5年”。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阶段呼唤新作为。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阳新县委书记王建华豪情满怀,语气铿锵:丢掉了“贫困帽”,进军乡村振兴。阳新县吹响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冲锋号!

民生福祉更有温度

1月7日,阳新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会现场,备受关注的阳新县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新鲜出炉。这些民生实事分别为:

推进富河干流防洪治理二期工程,整险加固富河干流堤防50.55公里、网湖隔堤5.4公里。

推进老城区排涝排渍二期工程;实施7个片区3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智慧停车项目一期工程。

新建3所公立幼儿园;建成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推进返乡创业园建设;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技能培训6500人左右;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00件、法律援助事项5000件。

推进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中医院传染病大楼和县公共卫生应急中心等工程建设;改扩建17个镇区卫生院发热门诊。

开工建设县客运枢纽站;启用县高铁站和站前广场;完成203省道阳新段改建工程;建成“四好农村路”100公里。

启动实施“三区两线”15处开山塘口治理修复工程;实施长江绿化提升工程二期,复绿长江岸线1260余亩,完成造林绿化1万亩。

刚刚过去的这5年,阳新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福祉更有温度。国家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城乡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到位,城区“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成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一批新能源公交、口袋公园投入使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全覆盖建成标准化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十年送瘟神”目标提前实现。社会保险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面铺开,采茶戏《龙港秋夜》《腊米树下》在全国、全省展演获奖,涌现出虞永忠、尹文杰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先进典型。平安阳新建设深入推进,“九张网”“雪亮工程”“公路安防工程”全面完成,“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惩处一批黑恶势力和“保护伞”,全县信访总量逐年下降。

湖北日报2021-01-22

 

 

宁波市北仑奏响“双创”最强音 激活发展新动能 文章下载

宁波市北仑奏响“双创”最强音 激活发展新动能

洋洋东方大港,改革开放前哨。

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围绕2021年全国双创周“高质量创新创造 高水平创业就业”主题,今天,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宁波(北仑)分会场活动在北仑拉开帷幕。

30多年的蓬勃发展,北仑,在615平方公里的前沿热土上,在150公里的黄金海岸上,释放出了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

以全市6%的地域面积和6.5%的户籍人口,创造出全市近1/6经济总量;规上工业总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浙江省各县(市、区)首位,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位居浙江省第三,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县(市、区)第一方阵。

聚力成势,创新引航。2020年8月30日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扩区获批,46平方公里全部落在北仑;2020年12月24日,北仑区上榜全国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在自贸区宁波片区、国家级双创基地双重荣誉与责任下,北仑区发展动能持续升级。

作为制造业大区,北仑区围绕石化、装备、汽车等优势产业,协同布局产业创新综合体、创新服务平台,多维度构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联合体”,在双创动力驱动、双创载体建设、双创人才集聚、双创效益带动等方面深耕发力,逐步形成了“双创”融通创新的“北仑样板”。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如今的北仑,已经成为人才、资本、资源等要素的富集地,成为创业者们向往的热土,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创新动能澎湃有力!

融通创新 携手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字,一边就可在手机上同步转化成电子文档,AITOP是贝发集团最新研发的一款包含智能笔记本、智能笔及其他配件的智能笔本套装,带来创新的纸屏同步应用,实现纸张和数码的“无缝”链接。

“智能笔在保留传统书写功能的同时,通过智能笔中搭载拥有智能芯片的微型摄像机将原笔记同步至智能APP保存。目前APP能够实现一键录音、录音存储以及笔记共享等功能,还支持对4种手写内容识别,支持对识别内容进行30多种语言的在线翻译。”贝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贝发集团平均每三天即可研发一项新产品,申请专利超过3000项,主导(参与)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超过50项。

一枝独放不是春。2019年,贝发集团积极发挥行业领头作用,探索文创产业发展新模式,致力于创建“科创、文创、云创”的文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围绕从创意设计到文创产品落地孵化的关键服务环节,积极打造“文器谷”产业发展新引擎,实现“带动万企抱团、集成万品出海”。

今年6月,首届中国“文器奖”文创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贝发集团举行。文创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获奖设计师、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家等齐聚宁波,一起分享全球优质设计成果。

落地转化是此次“文器奖”的一大特色。针对获奖者的需求,“文器奖”为获奖者定制包括版权保护、作品打样、顶级设计媒体推广、国际大奖推荐、版权交易、销售与制造供应链渠道推荐等8项获奖者服务,依托具有丰富国际奖项操盘经验的专业团队和贝发集团在市场规模和生产体系中的优势,帮助获奖作品落地生产并推向全球市场进行销售。贝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短短4个月,已经有10多个设计成果进入产业化阶段。

融通创新作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企业创新转型、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市场为主体,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是北仑“双创”的重要特点。

北仑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融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龙头企业引领,不断加强创业创新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全链推进融通创新。北仑区目前通过“数字化、柔性化、集成化、共享化、平台化”融合路径,逐步形成了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未来将持续整合优化创新资源,加快打造特色服务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如东方电缆作为海底电缆行业龙头企业,持续推动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开展融通创新工作,加强产业链创新,提升发展下游配套企业,积极促进产业链的就业高增长。

二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全力推进融合创新。围绕破解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产学研、两张皮”的问题,北仑区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三个子中心,搭建院所与企业间人才、技术、成果共用共融共享的桥梁。

三是产业创新联动,注重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布局,全面推动技术创新。北仑区围绕石化、装备、汽车等产业链,协同布局产业创新综合体、创新服务平台,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实施了一批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开放协同、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创新体系。

“双创”活力涌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制造型科技企业,目前旗下拥有太阳能逆变系统、变频控制系统、环境电器系列、热交换器系列四大核心产业链。该公司与中科院、华东理工、浙江大学、西安交大、上海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我们加快对新能源布局,着力推进储能逆变器研发与产业化,助力‘双碳’战略。”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储能逆变器远销欧美地区,月出口量突破1万台,如今德业已经成为全球户用储能逆变器最大制造商。

截至去年,该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5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达377亿元,居全市第一;拥有各类产学研融合创新创业平台超10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108家,规上企业研发机构257个,覆盖率达24.7%,形成了能够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和区级科技成果推广三个层次的技术创新梯队。

目前,该区创建智能装备、文创和高档压铸模具等3家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创新服务载体47家,开展创新创业活动121场次,服务企业761家次。

青年北仑 构筑“双创”梦工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近日,北仑区正式印发《北仑区青年安居资金(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符合条件的青年每月缴存一定资金后,可以享受住房贷款等优惠政策。此项新政策旨在促进境外青年人才在北仑区集聚创业发展。

2019年,全国首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试点县(市、区)公布,北仑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试点。

北仑区双创示范基地深入推进“青年北仑”建设,激发青年双创活力,大力打造青年理想之城,以青年发展助推城市发展,为北仑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提供青年活力保障。

北仑区有关领导认为,青年发展是与产业经济、社会建设、城市管理等统筹推进的,青年代表着新经济,“青年北仑”必须高层次谋划青年发展蓝图,激发青年创业干事激情,才能实现区域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持续优化。

优化青年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紧扣青年需求,不设户籍、学历、职称等门槛,北仑聚焦青年需求,制定出台青年普惠性系列政策,涵盖青年住房信贷、创业创新、生活保障等方方面面,大力推动青年创业创新。对符合条件的平台型企业提供青年就业岗位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创业券补助。筹建1亿元青年发展基金,为青年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扶持。加强青年信贷增信,向青年创办实体授信金额2.21亿元。

畅通青年创新创业成长渠道。北仑开展“青年北仑·立业之城”线上线下系列活动近百场,线上吸引进场人次超150万,线下吸引青年10万余名参与。深化“校地合作”,组织企业组团开展“十城百校”全国巡回引才活动,与20个城市60余所院校建立就业实习合作机制。搭建线上引才平台“慧就业”,已合作高校150所,注册企业用户5万余人次、学生用户100万余名。

优化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依托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和公共实训中心,北仑推出“智企学堂”等项目,培育一批勇于攻关、善于破题的本土青年工程师。实施青年企业家“基业常青”工程,成立青年企业家联盟,使一批优秀青年企业家加快成长。常态化举办“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创东海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青年双创大赛,设立青年创业创新奖励基金,大力引育一批优秀青年创业创新项目,营造鼓励青年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没有创新就没有一切”是敏实集团创办人秦荣华一直以来秉承的发展理念。敏实集团是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企业,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驱动发展,建立了成熟完备的全球研发体系,具备突出的技术科技创新能力。

“我们在北仑成立了创新中心,团队300余人,基本是硕士学历。”敏实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在小港投产的主要生产电池盒的新工厂,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新能源汽车铝动力电池盒供应商,我们在持续布局各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盒产品序列的同时,展开动力电池盒底盘一体化、动力电池盒整车一体化等行业前瞻技术的研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37.34%。

“让青年与城市共成长”。数据显示,自“青年北仑”建设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北仑全区净增18岁到35岁常住青年人口5.87万,青年人口占比35.5%,比2018年年底提高3.84个百分点。

数字赋能 擦亮共同富裕底色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的重要示范改革任务,北仑区是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区。“我们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手段,以工业社区为基本单元,推进高质量就业服务。”该区有关领导表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共同富裕。

创新工业社区治理服务就业。北仑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在全国创造性地提出“工业社区”概念,并以此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基本单元。全区成立了15个工业社区党委,下辖865家企业党组织,联系服务近6000家工业企业和30万产业工人。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员工全方位服务,该区研究制定工业社区党组织服务标准清单,已成为浙江省地方标准;并通过数字化改革,建设“工业社区超市”应用场景,实施工业社区综合集成数字化服务。

建设数字场景促进就业。借力数字化改革,依托“浙就业”公共服务模块,加强就业登记、职业介绍、失业登记等就业相关业务融合,完善数字就业服务场景、重点群体“精准就业”。强化社区就业失业动态监管力度,推动就业登记提质扩面,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精准优势。依托省市“人才码”平台,加强服务事项和服务资源归集,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

打造集成应用保障就业。围绕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等12大社会民生领域,谋划了一批具有北仑特色的多跨应用场景,首批正式上线的有e乡北仑、青年安居综合服务、入学百事通、“这里帮”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等应用场景。其中e乡北仑智能服务平台为外来就业人员打造了一个以居住证、量化积分体系等为核心,延伸到就业、教育、住房、工作、婚恋等服务权益的移动公共服务平台,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提供强有力就业人口支撑。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公司在线上线下建立“双创”平台,通过推进供应链、产业化、创新链、资金链的社会化开放共享,深化对外沟通合作与交流,促进汽车行业的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今年上半年,“双创”平台入孵企业岗位带动就业62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38人,企业授权及申请发明专利113项,实用新型/外观专利205项。平台已有13家科技型初创企业积极参与填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

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平台计划引入或培育一批汽车零部件行业高精尖科技研发机构和具备自主创新实力的科技型零部件研发企业;培养一批汽车零部件高精尖科研技术人才,完成各类专利孵化及零部件产业落地达产,计划在5年内构建300亿元以上产业生态圈,为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青创甬动,聚力北仑。北仑区坚决扛起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光荣使命,厚植发展新优势,汇聚青春新活力,激发创新新动能,全力打造融通创新先行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高水平建设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为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更高水平推动创业促进就业贡献北仑力量。

宁波网 2021-10-19

 

 

临沂:“数字化”转型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 文章下载

临沂:“数字化”转型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

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小微企业集聚入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等,正在无声无息中重塑新的工业制造定义。

在这场数字化的赛跑中,临沂正奋力向前。去年以来,临沂市以“数字化”转型为发展方向,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强劲引擎。

日前,临沂市大数据局发布了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领域40个应用场景推广项目,展现了“数字化”时代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转变。无人车间、黑灯工厂、数字园区……临沂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主动拥抱数字化蓝海,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后,又带来怎样颠覆的景象?

加速“蝶变” 转型迸发新活力

今天,传统产业正在向你展示进入数字化时代非同寻常的一面。

郯城,中汇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车间。长500米、高14米的3万多平方米的空间内,一台台机械犹如正待检阅的队伍整齐排列。

“生产线上的机械设备、流体系统、电控系统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相对于原来,生产工艺属于国内首创,生产效率提高了600%,企业用工人数减少了100人,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该企业总经理蔡中玉介绍,中汇华鑫全力打造两化融合新型工厂示范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们的新型发展格局。”

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不会想到这是高压钢管的制造车间。数字化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对现有工艺、生产线进行的智能化改造,推动了传统产业加速“蝶变”。

而在山东临工,科技展示中心大厅屏幕前,驾驶员坐在驾驶座椅上操作。100公里外,空旷无人的矿区沟壑纵横,一台无人驾驶挖掘机灵活自如地前进、后退、旋转,挖料、装车、倾料……通过5G网络,临工实现了控制中心与生产现场车载终端相连,实时操控位于矿区的智能挖掘机,同步回传真实作业场景及全景视频实况。

“工程机械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未来智能化生产、无人工地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推动了国内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山东临工技术中心智能研究所所长张建说,远程智能遥控挖掘机只是山东临工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传统工程机械行业新动能的一个个例。

工业互联网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十分显著。近年来,临工集团更大的动作是综合应用5G、物联网等技术,从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提升入手,通过产品、设备的联网,搭建了工业机械的互联网平台。“作为工程机械链主企业,临工集团实现了对上游供应商的物料配送拉动、关键部件生产过程管控,下一步将把供应商纳入平台化运营,实现产业链一体化运营计划,提升整个供应链运营效率。”临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产业带来发展新动能,传统产业正日益展现出发展的韧性和活力。目前,我市不仅积极推进“大数据+”“互联网+”等,还依托相关企业搭建了工程机械、木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并将扶持更多的“链主”企业建设行业级平台。

数字赋能 管理升级提效能

走进临沂华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就可以看到公司负责人段瑞华奔走在产业转型升级一线。“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改造,也进行了管理销售、物流仓储等环节的改造,让公司整体迈入‘数字化’时代。”段瑞华介绍。

作为制造高档装饰纸、家具纸的“专精特新”企业,华特装饰已开发装饰纸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款式,在业内极具知名度。“我们的产品别家无法模仿。”指着最新的印刷机,段瑞华告诉记者,他们开发的每个产品,在温度、湿度、分辨率等方面都有精确的标准。

这一次,他们的数字化转型重心放在企业的管理突破上。为此,公司还专门聘请北京某公司做了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让企业的制造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完满结合。“工人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作时间缩短2小时,月工资提高1000多元,此外公司库存减少1000多吨,服务客户更到位了……”段瑞华说,数字化管理,使得公司真正实现了高效、快捷运转。

向管理要效益,已是当前企业最现实、最迫切的动力,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产业变革的主旋律。

在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西门处,一辆辆来送料、拉货的罐装运输车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进出大门井然有序。“我们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底层的DCS生产控制系统、中间层的生产管理系统(MES)到顶层的经营管理系统(ERP)全线贯通,构建了智能生产运营平台,基本涵盖了企业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的全部核心环节。”该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金常介绍。

正是实现了系统管理的数字化升级,该公司在各环节的相关数据都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恒通化工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至90%-95%,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高至98%-100%,能源消耗降低了5%-15%,其中采购资金每年可节省支出600万元;交货及时率从80%提高至89%,产成品库存周转率从11.3次/年提高至12.5次/年,办公管理成本每年可节省资金300万元左右。今年1-6月份,恒通化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8亿元、税收1.9亿元。

当前,高技术含量、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已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市加快“数字临沂”建设,不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企业生产、管理、运营全链条数字化提升,全面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快企业上云。

加快技改 “两化”融合促发展

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道选择题,而应该成为传统产业的一项长期战略行动。

据统计,2020年临沂的传统产业无论是数量还是产值,都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八成左右。这也意味着,临沂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怎么做?我市正加大技改支持力度,特别是把数字化改造作为重点,探索通过项目贷款贴息、设立技改基金等方式,引导企业应用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数字化水平。其中,技改项目是关键。

“我县从探索‘企业+工业互联网’‘ 企业+智能制造’等数字化改造新路径入手,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加快了工业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郯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平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入库纳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40个,完成投资额10.67亿元,增幅132.7%,居全市第1位。目前,全县梳理技改项目74个,并邀请专家针对企业各自特色“私人订制”数字化转型方案,科学研判企业发展状况及堵点、痛点,指导企业规划数字化发展路径。

在位于沂南县的临沂春雨鞋业有限公司,可以清晰看到数字化技改项目“左右”对照。这个年产160万双高档劳保鞋的工厂车间里,左边还是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工作,右边技改后的生产线上机器已经成为“主力”。“制鞋,包括下料、画线、裁剪、剪断……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序,一直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该公司董事长林永刚介绍,通过一次次的技改项目,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在逐步加快。

记者看到,作为一家传统制鞋企业,春雨鞋业的高档劳保鞋不仅在质量上保持极高水准,款式、设计也都是紧跟国际潮流,既时尚又亮眼。“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也要培养适应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工人,这样企业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保持发展速度。”林永刚说。

临沂的传统产业,规模大、体系全、企业多,实现转型升级必将释放出巨大乘数效应。实施“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数据平台,激活发展新动能,积蓄竞争新优势,临沂传统产业升级将会写出精彩的篇章。

琅琊新闻网2021-10-17

 

 

奋力书写动能转换济南新篇 文章下载

奋力书写动能转换济南新篇

当时代赋予城市伟大而恢弘的历史使命,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交予手中,勇担使命、扛起重任,抢抓机遇、奋起而上,是这座城的不二之选。

这座城,是济南。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扛起时代使命,当有恢弘笔法。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久前正式发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擘画了“幸福河”的宏伟蓝图。“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为蓝图中的一处重要落笔。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艰巨又光荣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南时指出,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谋篇发展,一语点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既肩负着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示范的使命,又承担着锻造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新引擎的重任,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动听又激昂的乐章——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济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发展机遇。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正是这份重要机遇的关键一环。机遇当前,济南疾行。项目建设飞速推进、招商引资势头正盛……放眼大河之畔,起步区建设势起步疾、未来希望之城“一天一景”,在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激涌起澎湃的“大河之舞”、于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了激昂的“济南乐章”。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壮阔又美丽的远景——

剑指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犹如“白纸绘宏图、平地起新城”。不久的将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一“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将闪耀大河之畔,在书写济南发展新篇章的同时,为沿黄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路子。

大河汤汤,奔流向前。肩负使命重任、不负厚望嘱托,济南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步稳蹄疾,未来可期。

发展如棋 善弈者胜 书写“大河新篇”、力推动能转换,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重要一子”

黄河流域的短板之一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在书写“大河新篇”进程中,这块短板必须尽快补齐。这也就不难理解,《纲要》中缘何围绕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着墨频频。

作为《纲要》中唯一支持建设的城市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发轫之初即备受瞩目。这份关注,恰是源于起步区建设的意义之重。

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维度看——

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集聚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在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领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示范。

产业倚能倚重、低质低效问题突出,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是导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充分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需要以开创性的“新旧动能转换路子”来破题。

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维度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

坚定不移力推动能转换,让新动能崛起成势。近年来,济南一方面着力淘汰去除落后产能,关停7600多家“散乱污”“两高一低”企业,为新动能“腾出空间”;一方面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对传统企业大力实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培育数字化工厂120家,全市上云企业突破4万家,使传统动能“老树发新芽”;一方面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形成四大支柱产业,其中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4000亿级,未来将达万亿规模,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规模达2000亿级。新动能迅速崛起,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

多措并举加快创新发展,让“第一动力”潮涌泉城。近年来,济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市创新能级、大科学装置建设、原始创新能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新之火进一步燃响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引擎”。

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起步区,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探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有机统一的推进机制,为新旧动能转换蹚出一条路子。

不难发现,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需要,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是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的迫切需要。对山东、对整个黄河流域甚至全国而言,都可谓是一项历史性工程。

发展如同弈棋,善弈者往往“一子落、全盘活”。而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正是书写“大河新篇”、力推动能转换的“重要一子”。

站位高远 匠心筑城 汇聚澎湃合力、谋篇“三步成城”,规划建设“只留经典、不留遗憾”,走好起步区“开篇一步”

对长期以来东西狭长的济南而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将为这座城市营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旧动能转换舞台,为济南加快“北起”、跨入“黄河时代”提供了有力支撑。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让济南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中首次拥有了重大战略支撑。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区经验政策叠加”等利好赋予起步区,充分彰显了国家层面支持的力度之大。

机遇当前、使命在肩。济南提出,“将起步区建设作为事关省会未来发展的千秋大计”。

既然是“关乎未来”,自当全力推进——

年初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高水平推进起步区建设”;此后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加快起步区规划建设”;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济南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建设发展更是成为“热词”。济南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快建设发展的力度和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4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5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山东将举全省之力将起步区打造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5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动员大会,要求将起步区发展当成事关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大事要事急事,抓紧抓细抓实抓好。6月26日,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对起步区建设发展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号召举全市之力推进起步区建设。加快起步区建设,成为国家层面、山东省、济南市齐心推动的重要事项,汇聚起澎湃合力。

既然是“关乎未来”,自当匠心落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谋篇匠心筑城,济南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明确了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三步走”发展目标。这一安排既蕴含速度要求、也彰显质量内涵,既兼顾了现实需要和发展可能、也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可谓步稳蹄疾。

坚持规划先行,济南将规划编制作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综合考虑功能定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创新管理等多种因素,立足“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自然禀赋,彰显“城即园林”的城市特质,突出动能转换、产城融合的发展定位,科学确定国土空间格局,合理构建空间布局,精心设计总体城市形象,注重塑造风貌特色,加快完善规划体系,着力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确保起步区规划建设只留经典、不留遗憾。

不久前,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四个支撑性规划已经通过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审议,地下空间、综合能源、公共服务设施、城市风貌、城乡融合、绿色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11个专项规划也已形成初步方案,一幅以“绣花精神”精心编制的“起步区蓝图”即将绘就。

只争朝夕 势起步疾 加快项目建设、深化改革创新,用好推动“未来希望之城”加速起步起势的“关键一招”

推动起步区加快建设发展,让这座“未来希望之城”尽快崛起于大河之畔,是社会各界所盼。

今年8月19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起步区建设发展进程翻开崭新一页。近段时间以来,起步区建设只争朝夕、势起步疾,各项工作高速推进、取得积极进展。

在这座“未来希望之城”,项目建设飞速推进——

在中科新经济科创园,随着B-1地块4号楼完成筏板浇筑,各项配套工程已进入快速施工阶段。园区里新建建筑鳞次栉比,大部分建筑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济南中科泛在智能计算研究院等三大院所将全面转入运营阶段;

在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其首开区已基本建成,二期6栋单体二次结构全部完成,先期入驻的京东智联云北方区域总部已汇聚起上下游企业近240家;

绿地国博城会展中心项目建设工作也在加速推进,这个全球综合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将于年内投用;

……

当前,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在起步区随处可见。视线延展,今年6月至8月,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47个重点项目分两批集中开工,而在这些项目开工之前,起步区已累计开工100余个项目。在起步区,一批优质项目正在不断加快建设,力争尽快建成投产,为起步区加快建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这座“未来希望之城”,“双招双引”势头正盛——

行走在大河之畔,绿色建设产业园一期一批次约10万平方米的8栋厂房已基本完工,二批次5万平方米厂房主体结构已完工。虽然尚未正式开园,但已有世界500强企业江森自控、世界行业领军企业欧适能及多个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入驻。

近段时间来,济南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核心,在起步区实行“新区特办”机制,高标准打造省市区一体化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大力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工程项目“承诺办”等开创性改革举措,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集全市之力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截至今年7月底,已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6家,签约项目81个,总投资达2544亿元。

聚焦加快“未来希望之城”建设发展,在着力做好项目建设、“双招双引”文章的同时,众多工作都在加速推进——

看交通,黄河流域首条公轨合建的交通隧道、有着“万里黄河第一隧”之称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正式通车;世界最大跨度、最大宽度的三塔自锚式悬索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的全桥上部结构主体施工已经完成,计划于10月底建成通车;济南黄河齐鲁大桥主桥主体结构已经完整展现,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被誉为大河北岸“新经十路”的黄河大道正在加快建设……众多桥隧道路,将为起步区构建起更为畅达的交通环境。

看民生,崭新的市民中心已经启用,山大二院北院区、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黄河体育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加快建设,一个既宜业又宜居的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愈发令人向往。

……

势起步疾,则功成可期,这座“未来希望之城”已指日可待。

优势独具 未来可期 黄河流域璀璨明珠闪耀,为新时代“鹊华秋色图”写下“精彩一笔”

公元1295年,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绘就的经典之作——《鹊华秋色图》,尽绘济南美景,令人心生神往。

时间流转,当下济南,一幅以生态保护为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场景的新时代“鹊华秋色图”正在加快铺展开来。随着建设发展步伐的不断提速,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个“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不断释放光彩,为这幅新时代“鹊华秋色图”写下“精彩一笔”。

放眼大河,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优势独具、未来广阔——

这里位置优越,承接南北、贯通东西、连接陆海,处在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衔接互动的重要纽带,是面向日韩、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桥梁。

这里通达四方,国际最高级别的4F级机场正加快建设,建成投运后年客流量将达到8000万人次;海河联运的小清河复航工程将在明年年底正式通航,济南港主港区就设在起步区;“四桥四隧”跨河通道加速推进,轨道交通正在加快规划建设,起步区正成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

这里动能澎湃,谋篇起步区发展,济南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起步区打造“科创城”“航空港”“能源谷”“智能岛”“种子库”,推动起步区成为引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这里利好重重,国家明确支持起步区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政策,在产业、财税、土地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支持政策,山东同步制定了支持起步区建设的32条配套政策。

这里品质卓越,汲取世界最先进的城市建设经验,起步区正全力建设节水典范城市,率先建设绿色城市,创新建设智慧城市,全面建设畅达城市,加快建设宜居城市,探索建设韧性城市,加快成为新时代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样板。

……

一座城市加快实现跨越发展的征程上,总有发挥决定作用的关键一步。对济南而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正是这关键一步。肩负时代使命、落笔动能转换,济南正全力以赴谋发展、“起步”疾行越高峰。

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2021-10-22

 

 

重庆秀山自治县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文章下载

重庆秀山自治县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日前,秀山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文森率县政府办公室、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商务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到秀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指导帮助集团发展。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付强,县政府副县长林成芳参加调研座谈。

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经过重组,今年8月组建了秀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基础设施项目代建、厂房、仓储、商业体及文旅等可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资产运营和股权投资等。目前秀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设秀山工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秀山华渝物流投资有限公司2家全资子公司,秀山县物资民爆有限公司1家控股公司,重庆市秀山县渝教商贸有限公司1家参股公司。另有承担融资功能受托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牌照11家,有秀山华渝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原有全资子公司3家,原对外投资占股公司7家。目前,集团公司运营平稳。

在听取了秀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前期筹备情况、目前运行情况和下步工作打算后,与会部门就集团发展提出建议意见,并表示全力支持集团发展。付强、林成芳就集团发展的具体事项提出了工作要求。

马文森指出,秀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化国企改革整个架构当中是支撑实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企业。秀山要建成武陵山区腹地、渝湘黔鄂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发挥渝东南桥头堡城市辐射作用,提升在武陵山区的城市服务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产业支撑主要在工业和商贸物流,秀业集团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非常繁重的任务。要健全完善改制,迅速重组到位。按照改革方案,搞好子公司搭建和业务划定,完善功能布局,尽快融入融合,助推集团发展。要提升能力,适应企业发展。要按照改制计划,去平台化、强实体化,去公益化、强市场化,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明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准和集团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运作能力。要强化保障,拓宽融资空间。要包装大项目、借力新平台、做大收益量、用好实资产、完善必备件。认真研究国家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利用现有资源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促进投融资。要拓宽思路,提高投资效益。具体事项要有方向,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增加国有资本的投资收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助推改制平稳过渡,集团健康发展。

武陵都市报 2021-9-30

 

 

“十四五”,青岛这样开局|功能区:激活新动能,当好“排头兵” 文章下载

“十四五”,青岛这样开局|功能区:激活新动能,当好“排头兵”

“国之重器”加速聚集,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产城融合日益完善

功能区:激活新动能,当好“排头兵”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站在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前沿的青岛,正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为青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功能区今年以来坚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聚焦主责主业,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创新策源力,让功能区这个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提升功能、加足马力。

千帆竞发,势起如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中国速度再次震撼世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重点产业项目和“四新”经济项目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产城融合”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在青岛各功能区,国之重器的聚集,释放出更多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助力青岛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

国之重器锻造“硬核”创新实力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青岛如何站上“C位”?从彰显非凡实力的国之重器,可以窥见青岛澎湃的创新力量。

轨道交通产业是中国速度的象征,是中国创新的骄傲,是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出去”的国家名片。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作为国际尖端技术,高速磁浮是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一大“制高点”,是全球交通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介绍:“此次下线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是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速度级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实现无接触运行,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运能强大、编组灵活、准点舒适、维护便利、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

显而易见,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这个大国重器的集聚区,在轨道交通整车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已形成国际一流的研发创新能力,聚集了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7个。2021年,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经济园区、首批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青岛高新区今年以来在“科创”领域的成绩单格外亮眼——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也公示了结果,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获奖。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的本土优势。作为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排头兵的蓝谷,是我国经略海洋、走向深海的桥头堡。

11月15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西区四期智库大厦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该项目致力于打造集科研实验、成果孵化、学术交流、服务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绿色建筑,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可满足800位高端人才入驻需求,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重大科研任务组织实施等工作提供坚实保障。“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以奔跑姿态前行、用决战状态实干,不断为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青岛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吴立新院士介绍。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一流海洋科研机构并跑的态势;国家深海基地保障了“蛟龙号”可在全球99.8%海域开展深海探测,极大提升了我国自主研发深海重大装备的能力……将“国字号”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作为重点方向,青岛蓝谷目前聚集了全国唯一、世界第七的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全国唯一、世界第五的国家深海基地,以及山东大学等52个“国字号”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这些海洋领域的“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在蓝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助力青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

舞活大项目好项目“龙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全市洋溢着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热潮,呈现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青岛各功能区牢牢树立抓重点产业项目和“四新”经济项目的鲜明导向,亮出“项目单”、排出“工期表”、挂出“任务图”,推动各类重点项目落地生根。

3月2日,青岛高新区“狠抓大项目落地,助推高质量发展”春季集中开工暨集中签约、竣工投产仪式活动举行,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10余个重点项目集中竣工投产,21个新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490亿元。截至10月份,青岛高新区新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5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13个。

7月22日,2021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全球生态伙伴大会举行,现场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120亿元的天安科创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德国费斯托产教融合智能产业园项目已落地开工。2021年,示范区已纳统的“四新”项目46个。

11月5日,青岛蓝谷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基地)等14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6.45亿元。今年以来,青岛蓝谷引进各类项目129个,总投资282亿元,同比增长32%;国际蓝色生物谷、青啤研发中心等项目培育海洋生物产业集群;超算创新园、华录总部等项目打造新一代信息产业生态;大洋钻探船、智能航运、深远海200万千瓦海上风电等项目打造海洋技术装备千亿级产业集群。

5月新沃基金管理公司从上海迁址金家岭,成为山东省第二家公募基金;6月恒丰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至此金家岭金融区集中了山东省全部三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光大理财、青银理财、恒丰理财),数量居上海、北京之后,与深圳并列全国第三;光大理财子公司成为全国首批养老理财试点机构,青岛也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广发银行青岛分行6月获准开业,青岛由此集齐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前三季度,金家岭金融区落户项目127个,其中注册资本金过亿元大项目41个。

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功能区营商环境全面升级。青岛高新区通过流程再造、容缺受理等措施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审批速度,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采取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帮办代办等方式,压缩环节、提高效率,将平均审批时间减少30个工作日以上,其中海大生物产业园项目在土地招拍挂后2个工作日内就拿到施工许可证;金家岭金融区启动“金管家”企业服务专员活动,不仅在项目落地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还全员下沉到首批189家企业和22座楼宇,点对点对企业进行贴心服务,重点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

以“产城融合”驱动城市生长

宜居宜业,是最大的事业,也是最大的发展。改革后,功能区剥离了原来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但搞产业发展不是削弱民生。以人为本,依然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可持续的良性互动发展,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

“通过积分成功申请了高新区的人才公寓,拥有了自己的‘新家’。高新区人越来越多了,奥特莱斯和览秀城马上要开业了,我特别期待。”2017年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后,来到高新区就业的隋玉璇对于这片热土的发展速度和越来越浓厚的生活气息很是满意,她目前是百度(青岛)智创基地的一名员工。回想起第一次来青岛高新区的景象,隋玉璇仍旧历历在目:“当时来现在的单位面试,从农业大学到这里,坐公交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在这等公交也要半小时以上。现在不仅有地铁8号线的摆渡车、华中路也贯通了,去市区毫无压力。”

和隋玉璇一样,到青岛高新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道路通畅了。其中,华中路的贯通是一个标志。华中路是贯穿青岛高新区南北的重要道路,更是连接青岛东岸城区和北岸城区,串联青岛高新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两大功能区,通达青岛主城区的交通“大动脉”,就在今年6月份以前,这还是一条困扰区域10年的“断头路”。青岛高新区将完善区域交通路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加强与市、区各级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最终多方合作合力攻坚克难,攻下了这个山头,今年6月30日华中路正式通车,市区往来高新区节省了30分钟。随着交通的优化,正式进入主城区“半小时”生活圈。

以城市的烟火气和规划的温情留住人才。在青岛蓝谷,北航校区一期主体封顶完成验收,山大附中全速开建,计划明年招生,蓝谷实验学校、领海实验学校等全面启动开工建设;人才公园、小岛湾工程加快打造最美海湾。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致力于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未来高铁城”,区域内的医疗配套进行迭代升级,引进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全面托管城阳二医;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成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目前医院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办理规划审批等前期手续,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在保留现有5所小学、2所初中的基础上,规划新建24所学校,其中2021年新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3个,已开工在建项目5个,计划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

青岛日报2021-12-18

 

 

榆林市发改委抓重点带全局打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组合拳” 文章下载

榆林市发改委抓重点带全局打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组合拳”

子洲县挂牌成立中国(子洲)黄芪研究院,年产5000吨、产值1.2亿元的子洲黄芪产业搭上产学研快车,向着全国优质黄芪标准化生产基地迈进;绥德县以网络货运为抓手,着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五位一体”的产业链条,聚力打造陕甘宁蒙晋区域物流中心……

刚刚结束的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国和全省发展大格局中找准定位、理清思路、明确路径,对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战略谋划和安排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市发改委扛实政治责任,找准“切入点”和“落脚点”,提神、提速、提质、提效打好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力争以因应施策之举催得各县市区优势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推进“一县一策”事项清单、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方面,市发改委将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思路,突出差异化特色化,支持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全面发展上下游配套企业“。十四五”末,北部和西部县市区将形成1—2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南部县形成1—2个年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支持各县市区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榆林科创新城开展合作,建设离岸孵化器和飞地科研成果育成平台;争取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支持,鼓励各县市区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财力较差县份与市级共同设立县域经济发展基金;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推行“以市带县”模式,探索通过市级统贷、县级用款模式扩大融资规模。

聚焦做优做强产业园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目标,市发改委将加快推进全市园区总体规划修编,支持每个县市区获批一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指导园区苦练内功,完善“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加大土地收储,为企业量身定制标准化厂房;实施园区改革攻坚行动,督促配齐配强园区领导班子,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实行“一肩挑”,由一名县市区委常委专职兼任。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产业园区全面建立“全程代办”机制,实行“管委会+公司”的运营模式;建设“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出台“标准地”改革方案。

在重点项目建设领域,市发改委将会同相关方面,坚持项目联审联批、专班督导、集中观摩等举措,市县两级同步实行“一月一推进”,下茬破解瓶颈制约,全力抓开工、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围绕18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开链长制招商工作,推进远景集团风机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等“链主”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通用工程塑料、碳中和等产业链项目尽快落地。加快东线引黄、307国道定靖段等工程进度,开工建设机场北指廊、府谷机场、定边机场、大柳塔至锦界高速等项目。

按照“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思路,市发改委还将全面强化市级扶持、区域帮扶工作机制,统筹区域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南部区域经济社会振兴发展;优化提升南北对口帮扶长效机制,按照区域发展新布局,由北部“榆神府”帮扶南部六县;依托苏陕协作拓展能源、文旅、特色农业等合作领域,推动江苏企业来榆投资兴业,深化结对帮扶,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已定,接下来就是要狠抓落实、强力执行,奋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杨扬说。

榆林日报 2021-9-15

 

 

丹东市发改委:增强经济新动能,构建发展新格局 文章下载

丹东市发改委:增强经济新动能,构建发展新格局

十月的丹东,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企业车间里,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数字化流水线自动分拣、包装……

“中国共产党丹东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了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市综合经济部门,将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以更优的作风、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水平、更实的举措,统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发改力量。” 今天,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张羽受访时说,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在推进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41个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抓牢编制质量,推进目标任务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确保各类规划高质高效实施。

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增速位于全省前列。”张羽说,在抓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方面,我市充分发挥项目专班作用,坚持“网格化”推进,梳理形成了“三个400亿”滚动实施项目清单,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和召开项目专班调度会议,紧盯手续、土地、资金等制约因素,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运行,提振发展预期。

围绕上级政策资金支持方向,吃透政策、谋划项目、主动对接,加快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完善项目建设条件,全力争取政策和资金,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保障。严格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扶制度、定期调度制度、督导检查制度和“项目专班”四项制度,统筹安排,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316个,总投资11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0.1亿元,开复工率96%。其中,新开工项目113个,复工项目203个。

积极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5G精品网络工程项目,启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深植“数字基因”,加速全市“数字蝶变”,积极申报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参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抢抓《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的重大机遇,加紧研究制定促进丹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方案,做足沿海开放大文章,率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研究出台我市“十四五”能耗“双控”工作方案和碳达峰行动方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动实施核电、抽水蓄能、海上风电、屋顶光伏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度融入东北东部“12+1”合作机制,不断拓展与扬州市对口合作的领域,积极参与辽宁沿海六市协同发展,最大限度汇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务求在区域合作上取得新成效。

出台惠及民生多项举措,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密切监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波动变化情况,保供稳价,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夯实粮食应急储备,保障粮食物资供应。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力以赴抓落实,凝心聚力谋发展,以规划落实为引领,谱写振兴新篇章;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增强经济新动能;以沿海经济带建设为重点,构建发展新格局,在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的征程中,担重任、争上游、立新功。

澎湃新闻 2021-10-20

 

 

海上风电如何成为发展“新动能”?广东阳江给出答案 文章下载

海上风电如何成为发展“新动能”?广东阳江给出答案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经常提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中国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广东阳江2021年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这些风电项目,不但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绿色低碳的新能源,还构成了广东重要的海上风电基地。目前这些风电设备运行情况怎样?戳视频↓

安装47台风机 装机容量30万千瓦

总台记者 魏星:这里是粤电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的陆上控制中心,它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指挥中枢。虽然现在是元旦假期,但是在控制中心,每一个岗位上都有工作人员值班坚守,保障海上风电项目的正常运行。

粤电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是由广东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它所在的阳江市是广东最重要的海上风电基地之一,这个项目也是阳江市首批开建的海上风电项目。从2021年12月5日正式投产,并入广东电网之后到现在,这个海上风电场已经运行了将近1个月。粤电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总共有47台风机,装机容量30万千瓦,就是说在约10.5米每秒的风速下,这里每小时能够产生的电能是30万度电。

全容量并网即将满月 发电量超5600万度

这些风机的运行状况,全部都实时地显示在屏幕上。这些风机大部分都是绿色的,代表着正常运行。还有少部分风机是蓝色和粉色的,蓝色代表限定功率运行,粉色代表处于检修状态。

风机的发电量有多少?据悉,整个项目当前已经发电超过5600万度。

海上升压站无人值守 自动化运行

风机是靠海风的吹动来带动发电的,而海风又随时存在变化,那么,怎么保障这些风机所产生电能的稳定呢?

风机附近建有海上升压站,升压站的作用,就是接纳海上风机所产生的电能,并且将风机输出的电压,稳定升压到220千伏,再经过海底电缆,传输到陆上控制中心,通过这里接入到居民可以使用的电网当中。

这样一个海上升压站,集成了我国当前海上风电最先进的设备,能够实现无人值守,除了常规的检修之外,平时不需要人员在海上值班就能够正常运行。

项目每年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3万吨

海上风机也是自动化运行,并且能够抵抗17级的台风。加上配套设备的建设成本,每台风机的造价超过1亿元人民币。这片风场47台风机每年能够发电约8.23亿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3万吨,也相当于再造1400多公顷的森林。这样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一方面减少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激发新的发展动能。

鲁网2022-1-3

 

 

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软服务变硬产业 为县域经济发展添活力 文章下载

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软服务变硬产业 为县域经济发展添活力

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培育发展新动能,近年来,许昌市襄城县积极筹建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红利”。如今,经过两年的发展,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发展迅猛,为县域经济发展添加了新活力。□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米方杰

打造现代服务产业园让软服务变成硬产业

昔日的襄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而在近几年,襄城县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该县在打造“中原硅都”的道路上正快步奔跑。

随着襄城县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产业工人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开始“回流”,但依然未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由于本地规范性和规模性的人力资源企业不多,2018年,襄城县主要领导提出了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优势,建立襄城地域人力资源品牌的想法,希望通过引进规范化、有规模的人力资源企业,以更好地服务本地发展。

由于当地主要领导的重视,该县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2019年,襄城县先人一步发展起了人力资源产业,并建立起了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该产业园迎来了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园区为引领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在当地实施大招商活动中,河南华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华企集团)走进了视野,该公司是河南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领军企业,而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曹娜正好是襄城籍企业家。

襄城县负责招商的部门在与河南华企集团进行接洽并对其业务进行考察后,2018年11月,襄城县相关政府领导亲自到河南华企集团总部考察,力邀曹娜女士回乡兴业,双方初步达成了共同建设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的意向。2019年1月,河南华企集团与襄城县政府正式签约,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正式揭牌成立。

据悉,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启用运营以来,在创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努力招商工作,河南伴零工共享人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网易有道教育科技等多家省内国内知名企业陆续入驻园区并成立公司,业务成效逐年提升。

在该产业园成立的当年,营业额便突破1亿元。到2020年12月底,入驻园区优质人力资源企业42家,营业额近6.75亿元,产业集聚发展的行业引领作用和产业倍增效应日益凸显。去年年底,该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被许昌市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当然,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运营两年来,给襄城县带来的不只是营收的增加。

位于襄城县特色商业区内的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属于区中园,襄城县特色商业区管委会主任郎晓豪表示,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建成后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添加新的活力。

在郎晓豪看来,襄城县把服务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近几年来一直在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和优化人才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能看到人的流动和产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将其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保姆式服务到娘亲式服务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将软服务变成硬产业,其背后同时折射着襄城县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记者了解到,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当地楼宇经济发展壮大,招商引资来的一大批企业在该县电子商务大厦开花结果,也让该县打造“亿元楼宇”成为现实。去年该县电子商务大厦成为襄城县首栋亿元楼宇,为全县楼宇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郎晓豪介绍说,企业是候鸟,哪里环境好就去哪里建巢,作为一个县城能打造亿元楼宇正是当地营商环境好的体现。

在河南华企集团董事长曹娜看来,襄城县的营商环境相较于不少地方更优是不争的事实,“在园区入驻企业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各环节手续,园区管委会和县里相关部门都给予了极大的便利,让企业能心无旁骛地发展。”

对此,郎晓豪介绍说,特色商业区管委会为入驻企业提供的服务由此前的保姆式服务升级为了娘亲式服务,“以前我们服务企业都是带办,而现在则是实行全程代办制度。并且严格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和服务周到。当然,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也将继续努力,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全市最好、在全省具有示范效应的营商环境高地”。

描绘发展新蓝图将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谈及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的发展,曹娜表示,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今年将筹备建成并投入运营一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同时筹备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个农民工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

据襄城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在园区发展基础上,该县计划建设区域性就业创业中心,具体来说将建设襄城金襄英才港,建设农产品展示区和电商交易区,建设残疾人就业基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就业招聘培训基地等。

可以说,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的发展是襄城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所在的襄城县特色商业区2017年便被评为了河南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2019年被评为许昌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二星级服务业“两区”。

在襄城现代服务产业园新发展路径确定的同时,襄城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描绘出了新蓝图,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专家:襄城创建现代服务产业园是创新性产业发展策略

“襄城县创建现代服务产业园是一个创新性产业发展策略,具有一策多动,一举多赢的功效,对于拉动县域经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鼓励和推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表示,襄城县乃至河南省劳务人口外流现象一直存在,但这些劳务人口外流多是自发的,一方面外流人口服务了流入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流出地劳务人口不足,如何确保劳务人口流入与流出平衡,既满足劳务人口自身追求和流入地发展需要,又满足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应该探索一条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

在宋向清看来,襄城县创建现代服务产业园就是这种特定情况下的创新举措,通过该产业园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序管理,推进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不仅有利于服务县域经济,而且可以让本地人力资源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可以更加便利地照顾家庭。因此这项策略一举多得。“建议襄城县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力争让产业园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加彰显,从而为在全省推广提供一手素材”。

财讯网2021-03-04

 

 

襄阳南漳:延链补链强链 夯实县域经济“底盘” 文章下载

襄阳南漳:延链补链强链 夯实县域经济“底盘”

  配件、组装、检测、装厢……连日来,位于南漳经济开发区的襄阳雷霆皇车业有限公司(简称雷霆皇车业)车间里,一派忙碌的场景。自今年2月投产以来,雷霆皇车业的产品已出口韩国、泰国、加拿大等国家。

  雷霆皇车业是一家集踏板摩托车、电动车、电动三轮车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工信部授予的一级资质,目前已投入1.5亿元用于产品研发,其核心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领先优势。“我们公司引进的是最先进的检测线,按照国家标准对整车的性能做最终检测,使我们的车辆更加安全,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放心。”雷霆皇车业技术部经理曾学彬说,雷霆皇车业的投产,将带动一大批零配件配套企业入驻南漳。

  定向发力,补链强链。雷霆皇车业是南漳县机电装备产业“强链”的代表。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近年来,南漳县积极推动一产“接二连三”、二产循环发展、三产融合发展,促进支柱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华新水泥(襄阳)有限公司是一家“亚洲五百强”企业,本着“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近年来,南漳县创造优良外部环境,大力支持企业延伸建筑行业产业链。“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智能化控制系统,将生产水泥产生的废料,通过二次筛分,生产出优质的骨料及精品沙进行储存,再通过密封运送装置,输送到生产平台,形成一个绿色、环保、高效的生产系统。”华新水泥襄阳工业园项目经理骆正年说。

  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华新襄阳建材产业园是在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原生产水泥建材的基础上,分期建设“商砼一体化”项目、活性钙生产项目、精品砂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30亿元,税收过3亿元,就业人员达8000余人,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南漳县深入实施“中国有机谷”省级战略,十分注重农业产业的“延链”。2020年11月入驻南漳的湖北闽钱科技产业园,总投资2.2亿元,建设集香菇、木耳、茶叶、豆制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出口的专业化现代科技食品工业园区,致力于打造襄阳第一、湖北前五的农产品加工出口集群。“我们与传统食用菌深加工企业相比,有两大优势,一是拥有业内最先进的机器人设备,能够通过视觉识别自动将香菇分为5个等级;二是拥有‘蒸汽清洗、微波杀菌’工艺,食品安全健康标准在全国同类企业中领先,为进军国际食用菌高端市场打开了大门。”湖北闽钱实业总经理陈景新说,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出口1.5亿美元,带动群众依托产业实现就业5000多人,助力南漳县进一步走实“生态路”,打好“有机牌”。

  南漳县牧兴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年屠宰50万头生猪及肉制品深加工的现代化企业。该公司一方面保障了消费者吃肉安全,另一方面为全县生猪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南漳县将扩大总量与提质增效两手齐抓,传统产业升级与龙头产业培育两翼齐飞,聚力打造县域经济“全省三类县市第一名”。

今年1月至5月,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019年同期124.8%的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财政收入质量、工业用电量、外贸出口等多项指标居襄阳市前列。

襄阳日报2021-07-20

 

 

新郑:一个宜居宜业新城——河南县域经济“冠军县”转型发展观察 文章下载

新郑:一个宜居宜业新城——河南县域经济“冠军县”转型发展观察

10389、12087、14600、18908……在河南省新郑市,党员干部每天行走步数不断刷新纪录,走出办公室,走进大街小巷,在深入基层中,发现城市建设和治理不足,建立台账、立行立改,正成为新郑党员干部的“新常态”。

近年来,新郑将“用脚步丈量工作法”作为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政务精准化服务的抓手,全市党员干部到群众中做实际调查,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让新郑这个河南县域经济领跑多年的“冠军县”不断换新颜,一个宜居宜业生态新城正夺目而出。

“每天有38个问题被发现、32个问题被化解”

老河道变身绿色生态廊道、城市边角成了市民打卡小游园、废弃坑塘成了停车场……“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新郑市城关乡敬楼村老支书敬书贵边走边指给记者看,“原来这有个废弃老磨坊,周边垃圾成堆,清理后整出20多亩地,荒地变公园,离不开‘脚步丈量’。”

敬书贵口中的“脚步丈量”是新郑近年探索出的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政务精准化服务的“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在抓百城提质过程中,很多问题是在基层发现的,只有走到、看到,才能想到、办到,为此,探索出了‘用脚步丈量工作法’,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走进群众了解困难。”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说。

据介绍,去年以来,新郑全面推行“用脚步丈量工作法”,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街角小巷、社区村落发现问题、研究对策。仅今年7月到9月,新郑通过“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发现问题3517个,解决问题2980个,平均每天有38个问题被发现、32个问题被化解。

“没想到,还真办成了!”今年6月,家住安阳的朱女士来到新郑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窗口,反映买房付了首付款,而开发公司因未办理预售证而停工的情况。新郑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马纯杰详细了解情况,组织协调会解决问题,仅用两天时间,朱女士就收到全额退款。“只有走到群众身边,才能帮助群众办实事,成立‘办不成事’窗口就是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马纯杰说。

“磨破嘴,不如跑断腿。”新郑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仪刚说,之前是被动应付层出不穷的问题,现在是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清欠历史旧账。

企业有了“店小二” 量身定制解后顾之忧

河南近日发布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成果,新郑位列县(市)第一,是河南唯一一个达到地市级优秀水平的县市。而“脚步丈量”不局限于政务、城建、信访等领域,更“破圈”到营商服务、产业转型等领域,成为“冠军县”持续领跑的一大“软实力”。

在新郑市电子信息产业园里,建成有全省首家电子信息专业污水处理厂,不仅实现含镍等5类重金属污水的零排放,而且做到中水二次利用。“建设这个污水处理厂是‘脚步丈量’企业需求的结果。”新郑市城管局副局长张忠民说,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发现电子信息企业对专业污水处理需求大,为此,下大力气投资2亿元建设了专业污水处理厂,为企业入驻和持续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也成为招商的一张名片。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好的营商环境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凭借“脚步丈量”,新郑贴心了解企业所需,完善产业配套,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全产业链入驻,实现“以企招企”。

目前,新郑已招引落地合丰泰显示模组、华思光电、锐杰微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逾200亿元,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势头强劲。

灾后访企了解“急难愁盼” 助力复工复产

“前段汛情,企业的电缆断了,修得咋样,都稳定不?”“影响是有的,但好在抢修及时,很快就恢复生产了。”这是近期新郑市和庄镇企业服务专班灾后回访河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时的一段对话。

今年,新郑受到持续强降雨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帮助受灾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灾后重建、复工复产,成为重要工作。为此,新郑通过“用脚步丈量工作法”促使党员干部站到恢复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各乡镇、街道、管委会成立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抢修遭水毁的村庄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灾后重建。

在疫情防控期间,新郑企业数量较多,规上企业223家,企业员工数量庞大,如何实现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又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成为工作重点。为此,新郑结合“用脚步丈量工作法”,第一时间组建“万人助万企”活动专班,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并成立督导工作组,深入对口联系区域收集、摸排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实现问题统一销号清零。

马志峰说,实践证明,“用脚步丈量工作法”能够真正帮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走进群众解决困难,是改善提升工作的有效方法,新郑将进一步建章立制,使其常态化、制度化,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工作思路、一种工作理念和一种责任机制。

新华网2021-10-19

 

 

县域经济看特色——邱县:“舌尖”上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文章下载

县域经济看特色——邱县:“舌尖”上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近年来,邯郸市加强市县协调联动、聚力振兴,县域特色产业焕发出强大活力。今天起,长城新媒体推出系列报道“县域经济看特色”,带您线上看企业,云端观园区,了解邯郸市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效。

马大姐牛轧糖、安达薄脆饼、EDO曲奇,你知道这些喜宴餐桌、超市货架上常见的小零食产自哪里吗?今天长城新媒体采访小分队来到这些“网红”食品的产地——邯郸邱县,一探究竟。

邱县北京食品产业园。

从邱县县城出发,十几分钟的车程后,就来到了邱县食品产业园。

河北康贝尔食品企业产品展示厅。

“你们看这款马大姐牛轧糖,还是老北京的包装和味道,但是工艺经过了改良,不粘牙”,“这款豆干,我们细分出了老豆腐和嫩豆腐,什么样的口味都能满足”……在河北康贝尔食品有限公司的展示厅,对着琳琅满目的各色糖果、零食,企业副总经理亢亚军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企业入驻邱县6年,目前已经在这里研发生产了千余种产品。

邱县位于邯郸市东北部,人口26万,耕地面积53万亩,这里一不靠山,二不临水,工业资源禀赋少,产业基础薄弱,曾是一个以依赖农业发展为主的内陆小县。

邱县俯瞰图。

为探索强县富民之路,邱县抓住自己“北方粮仓”的特点,从顶层设计入手,跳出县域看发展,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为契机,凭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潜力大的优势,瞄准承接京津食品产业转移“箭靶”,确立开放兴县的发展路径。

企业为什么选择来邱县?

“现在,我们10个车间能够同时开工,生产果冻、豆干、巧克力、糖果等产品,忙得是不亦乐乎,这都得益于‘邱县速度’!”亢亚军告诉记者,他们来到邱县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立项到建厂再到产品下线的过程。

近年来,邱县不断优化环境,创新审批监管方式,通过实施“改革+服务”,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两集中、两下放”行政服务模式,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整体审批时限压缩76%,让企业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邱县食品产业园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着。

同时,邱县对重点项目实行重点帮办,建立健全“一个重点企业、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六个一”帮办机制,实现了重点项目、规上企业包联全覆盖、跟踪服务全过程。

如何壮大食品产业格局?

“我们‘味盟’是一家东莞籍企业,现在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这两年因为看到我们在邱县发展得越来越好,已经先后有7个老乡的企业跟着我们过来了,还形成了专门的东莞食品产业园。”说起这两年园区的变化,味盟食品公司总经理潘磅礴深有感触。

以链招商、以商招商。邱县持续“招大引强”,壮大食品产业优势,一批抱团式、相关联、上下游配套的食品企业相继落户,构建了多元产业聚集体系。

万良法接受长城网记者的采访。

“现在,马大姐、味盟、哆呋、集味轩等二十余家全国知名食品企业都先后落户到了我们邱县,可以说招来一个,引进一批,促成一片,引发了‘葡萄串’效应。”提到邱县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邱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万良法脸上满是自豪。

如今,邱县食品产业园已形成了北京食品产业园、东莞食品产业园、食品聚集区“两园一区”的产业格局。全县拥有各类食品企业178家,规上企业18家,上下游配套企业160家,带动就业10000余人。

此外,随着食品企业的不断壮大,天维包装、汉和机械等一批抱团式、相关联、上下游配套的食品企业相继落户,全县食品产业实现了从多到强的链式集聚蝶变。

未来怎么干?

“这几年邱县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今年有望突破120亿元,真正实现每100亩土地上产生百亿元价值的目标!”邱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苏亚强向记者介绍道。

如今,邱县成功争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食品产业集群列入全省重点支持的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全省10大重点培育的食品产业集群。2020年,食品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80.1亿元,同比增长40%。

接下来,邱县将通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这一抓手,持续发力。坚持标准引领,提升园区能级,建设运营食品检测中心,进一步优平台、强龙头、补链条、扩规模,“舌尖”上的千亩百亿级产业集群正蓄势崛起。

澎湃新闻2021-10-18

 

 

北京:科创推动结构调整 新旧动能加速转化 文章下载

北京:科创推动结构调整 新旧动能加速转化

  13.4%!今年上半年,北京交出经济增长的亮眼成绩单。这个数字背后,是高精尖产业产值、市场总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等一个个关键指标正增长的支撑。这是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新旧动能加速转化的结果。但这一增速也具有一定特殊性,有去年基数低的影响,也有疫苗产业爆发性增长拉动的原因。

  科技创新孕育新动能

  北京新冠疫苗产量占全国9成左右

  疫情之下,各地加速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疫苗的包装上,大多印着“北京”字样。目前,北京牵头研发的4支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产量占全国90%左右。

  “北京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多年,创新成果正不断落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去年疫情严峻之时,北京就开始支持企业研发生产疫苗。科兴中维疫苗项目4个月完成建设、认证、生产许可等工作,100天完成产能1亿至3亿剂的新冠生产车间及其附属设施建设,107天获得药品生产许可,146天完成五部委联合验收。

  这是北京科技创新孕育经济新动能的缩影。数据显示,作为北京的优势长板,上半年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25.7%、两年平均增长20.3%;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4.4%和42.8%;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等企业榜单中,本市入选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上半年北京经济增长的成绩来之不易,要全面、科学、辩证地看待。”相关负责人表示,既要看到北京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的一面,多个行业和指标好于预期,同时还要看到经济恢复过程中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引力场

  “两区”建设251项任务落地178项

  全球最大综合放射治疗设备供应商瓦里安的北京亦庄工厂里,一台名为“Halcyon”的医用直线加速器正在测试。它的诞生首次实现了100%图像引导,能把放射线剂量最大限度集中在肿瘤细胞上,实现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低损伤。因为看好北京的投资环境,瓦里安毅然选择追加投资、进行扩产。

  “两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下,北京政策叠加优势更加凸显,制度创新与项目落地全面提速。国务院批复的251项任务已落地178项,形成50余项全国首创或首批突破性政策和项目:北京落地了全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公司、全国唯一一家承载跨境金融信息传输职能的重大金融基础设施等项目,首都机场新开第五航权国际货运航线、每周新增12个国际往返货运航班。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4%,自贸试验区新增外资企业202家,以全市千分之七的面积贡献了超过10%的利用外资规模,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11.9%、高于全市4.3个百分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重点领域规模以上企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9.1%。

  基层治理探索形成新成果

  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242部 竣工155部

  首个危旧楼房改建试点项目落地实施,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242部、竣工155部,扩增学前教育学位约6800个,面向小学生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建成全市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预约通道……上半年,北京民生保障和改善持续加力。

  针对中小微企业和商户小店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本市也持续做好帮扶措施落实跟踪评估和动态完善,围绕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金融支持、精准助企等方面,出台21项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恢复发展的实施细则,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供氧输血”。数据显示,上半年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736.3亿元,办理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本金544.2亿元,减征小规模纳税人等小微企业增值税20.6亿元,发放失业保险返还等减负稳岗政策补贴资金27.92亿元、惠及109.7万人次。

这位负责人说,下半年将在科学精准有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首都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持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政策储备,以确定性措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北京晚报2021-07-21

 

 

淮安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文章下载

淮安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2020年,淮安市聚焦“六稳”“六保”,务实创新、齐心协力,形成了推进工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市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开始,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等主要核心指标相继由负转正,预计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5%。

促升级,结构优化壮筋骨。2020年,淮安组织专人专班开展“十四五”工业、信息化规划编制以及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工作。经过深度调研,基本确定“十四五”将重点打造“3+N”产业体系,其中,“3”即市级层面的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个主导产业,“N”即一个县区(园区)重点打造1-2个特色产业,为全市产业发展厘清了思路方向。

抓项目,蓄势聚力增效能。2020年,淮安成功举办了食博会、淮商峰会等项目签约活动,组织部门、县区赴重点区域开展专业小分队招商活动,坚持“项目长”帮办服务和“五个一”督查推进机制,进一步调高、调准项目考核体系,重特大项目攻坚取得实效。据统计,2020年全市累计新招引、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19个、216个、18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49个、20个和8个。此外,成立6个产业招商组,组团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累计成功签约亿元项目5个、开工项目3个。其中,安道麦安邦一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赛格增资纳沛斯项目成功签约,清江石化长链二元酸、金象传动“双转”等项目有序推进。

重培育,突出关键强支撑。2020年,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意见》,通过政策惠企、走访惠企、服务惠企等措施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满负荷生产,淮阴卷烟厂、淮钢特钢、苏盐井神、今世缘酒业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产销两旺、势头良好,全市百户重点企业开票实现逆势增长,预计同比增长4%左右。与此同时,冲浪科技等3家企业获批省专精特新软件企业;汉邦科技等4家企业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位列苏北第二;和兴汽车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智能车间;华尔威等1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作为淮安市首个获批建设的省级智能工厂、全国食用盐行业建成的首个智能工厂项目,苏盐井神“食用盐生产智能工厂”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强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2020年11月13日下午,淮安市政府与紫光集团签署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工业经济驶上快车道,“创新力”功不可没。一年来,全市3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12个新技术新产品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目录,21个新技术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29家企业被评为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数量居苏北第一;苏盐井神、爱特福84集团分别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省级工业电商示范企业。

助转型,提质增效添活力。2020年,积极开展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组织实施节能项目30多项,理士电池、格来德净水科技获评国家级绿色产品,庆鼎电子获得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除此之外,深入开展全市化工、民爆、船舶修造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聘请高水平专家为淮安市化工企业开展“深度体检”。目前,全市完成化工企业关闭退出20家、取消涟水(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化工定位。

优服务,筑巢引凤蓄后劲。2020年以来,不断升级“软件”,着力加大服务力度,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送去一场场“及时雨”。该局提前完成清欠任务,累计清偿欠款7.406亿元,清偿率100%;累计向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1.2亿元,淮安高新区获批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一次性获得奖补资金3000万元;组织举办工业企业融资对接会,帮助200余家工业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共为8家企业办理续贷或贷款展期手续,总金额达9198万元。

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01-19

 

 

新动能涌现 中部地区加速构建开放型经济 文章下载

新动能涌现 中部地区加速构建开放型经济

  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愈发明显。2020年,中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万元,以10.7%的陆地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21.9%的GDP;过去五年,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6.4%,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中位居前列……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5月21日至23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部博览会”)上获悉的内容。

  不仅如此,中部还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将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分析人士指出,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区位优势独特。随着国家政策利好落地,中部六省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在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中部博览会彰显发展新动能

  作为推动中部崛起、推进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国际展会,中部博览会自2006年起在中部六省,即湖南、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轮流举办,到今年是第十二届。

  记者了解到,与往届相比,这届中部博览会更加彰显开放、合作。参展参会省份从中部六省拓展至全国16个省份;英、德、美等15个国家883家企业参展,跨国公司数量为历届之最;除中部六省展区,专门设置中央展区、港澳展区、国际展区;主会场与分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一场场交易会、订货会、新产品发布会硕果累累。

  火热的洽谈合作中,不少展客商看中中部开放发展的市场机遇。国内企业借助中部博览会的世界舞台,积极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在安徽本土企业科大讯飞的展台,《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一套可以把声音转化为图像的仪器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套仪器通过高精度麦克风阵列和超声波声源定位技术,实现对声源位置的精准确定,现实中可以快速确定局部放电点、气体泄漏点和设备异响点,提升设备检修效率。

  中央展区前,一台小型拖拉机吸睛无数,仅有50匹马力的小型拖拉机有着媲美传统中型拖拉机的动力,并且能耗更低。这是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中国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

  展会的另一焦点是湖北展区。“经历疫情之后,很多人开始关注湖北,作为湖北的企业也备受各界关注。”湖北武汉的中国信科集团工作人员周锡康介绍说,去年4月中国信科就全面实现复工达产。近些年,集团围绕新基建积极构建5G产业生态,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只是中部六省经济新动能涌现的一隅。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六省高技术制造业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全部实现20%以上强劲增长。其中,山西新能源汽车增长6.8倍,安徽工业机器人增长96%,江西智能手机增长313%,河南民用无人机增长138%,湖北3D打印设备增长25.6倍,湖南集成电路增长2倍。

  国家战略描绘中部发展新蓝图

  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基础上,中部地区还在绘就新的开发开放蓝图。“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指出。

  从国家战略来看,中部崛起已经成为我国今后的发展重点。“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新时代推动中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

  部委层面也在积极推进。王受文表示,商务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好服务好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着力从畅流通促消费、搭平台促开放、优环境促引资、抓机遇促承接等四个方面支持中部崛起。

  王受文说,商务部将支持中部地区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在技术、资源、能源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带动产业向中部地区集聚发展。

  中部六省自身则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过程中,进一步筑牢开放发展的基石。安徽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西、湖南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山西开发区数量从26个增至88个,深度融入京津冀,主动对接长三角、大湾区;湖北武汉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筑“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河南郑州发出的中欧班列辐射全球30多个国家130多座城市。

  多重利好推进崛起新征程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上述政策落地,中部六省作为全国大市场的空间枢纽作用将越发显著。“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区位优势独特,是我国大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承担促进国内经济循环畅通发展的重要职责。”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指出,目前,中部省份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东部地区,显示出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支持下,中部地区已经获得了新的增长动能。

  在张建平看来,中部发展还面临着更大机遇。“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产业转移,在产业梯度转移进程当中,东部发达地区和一些外商投资正在加大对中部地区的产业投资力度,从而推动中部地区朝着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方向不断迈进。”

  另外,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也为中部地区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中部地区的国际化进程。

  在市场空间层面,中部地区潜力巨大。王受文表示,中部地区常住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4,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好中部地区人口和市场优势,优化流通网络,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不断激发消费的潜力。

庞超然认为,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将成为中部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动力。他同时建议,中部地区还要在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等方面深挖发展机遇和潜力,更好发挥创新引领,完善产业链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经济参考报2021-05-24

 

 

泰安|稳增长调结构 新动能显成效 文章下载

泰安|稳增长调结构 新动能显成效

前三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7.76%,居全省第四位

近日,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释放新旧动能转换效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共同作用下,今年前三季度,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蹄疾步稳、稳中向好、好中增强的发展态势,产业增速和产值占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高位运行。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泰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0.92%,高于全省7.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五位;高新产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7.76%,占比过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7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

今年初,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口径进行调整,由上年377家扩大到484家,企业数量净增107家,同比增长28.4%。从地域分布来看,全市484家高新技术产业分布于8个县市区、功能区,分别是泰山区66家,岱岳区60家,新泰市128家,肥城市76家,宁阳县45家,东平县18家,泰安高新区90家,徂汶景区1家。

从全市及县市区、功能区高新产值增速和占比来看,肥城市和高新区高新产值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泰安高新区等5个县市区、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过半,发展态势良好,其中,肥城市同比增长64.85%,比重为73.56%,高新产值增速和占比均位列第一。

纵观前三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优势行业持续发力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亮眼的因素之一。前三季度,全市484家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在统的28个行业,行业占比达7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优势行业发展态势稳健,为全市高新产业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89家高新企业实现总产值203.4亿元,同比增长15.62%,占全市高新产值的20.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57家高新企业实现总产值149.5亿元,同比增长33.35%,占全市高新产值的14.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4家高新企业实现总产值98.4亿元,同比增长27.23%,占全市高新产值的9.7%。

记者 杨文洁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2021-11-24

 

 

达州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文章下载

达州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和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开江稻渔现代农业园区,按照“稻田+”综合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建成核心区2.5万亩,实现年产大闸蟹、小龙虾和鱼各百万公斤、有机水稻产量200万公斤,年综合产值达到2.45亿元。

3月10日,宣汉县普光经济开发区内的恒成锂钾综合产业中试基地一派繁忙,从小试到中试,锂钾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更进一步。

就在几天前,与锂钾相关的另一个重磅消息在宣汉人的朋友圈中转发——宣汉毛坝-黄金钾盐普查、清溪-普光钾盐普查两宗探矿权,以“价+率”出让方式成功拍卖。让人兴奋的是,坐拥丰富的锂钾资源,每一次试验成功、每一个项目落地,都让千亿级锂钾产业越来越触手可及,宣汉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更有力量。

“县域经济是做大经济总量和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基础支撑。”在达州决策者的谋划中,县域经济在该市的经济总盘面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达州已有3个县成功创建“中国西部百强县”。

突出优势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今年春节期间,宣汉正原微玻纤有限公司加紧了订单生产。该公司负责人商月红介绍,其产品超细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畅销国内外,订单源源不断。

从2010年成立至今,该公司取得长足发展。去年该公司生产的航空隔热隔音玻璃棉,通过中国商飞集团认证,即将应用于C919等商用飞机,该公司也由此成为国内唯一打破国外航空隔热隔音玻璃棉产品垄断的企业。

商月红说,天然气价格的要素优势是公司大步向前的重要基础。这种要素优势,同样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项目入驻宣汉的重要理由。宣汉普光气田是全国三大气田之一,已探明储量达7200亿立方米,并且富含硫黄,以天然气为燃料和原料,掀起天然气开发与利用的“二次创业”。整个宣汉微玻纤产业园一期已建成入驻16家企业,旨在打造全国最大的微玻纤新材料基地。

围绕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宣汉把目光对准“地下”的同时,还看到了“地上”。对巴山大峡谷喀斯特岩溶地貌实施文旅综合开发,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宣汉经济走上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之路。

作为我国苎麻、香椿主产区,大竹出台《支持苎麻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今年县级财政新增专项预算30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修建全国首个香椿专业交易中心,让香椿从零售转变为规范化、规模化销售,进一步提升“苎麻之乡”“香椿第一县”的美誉。

渠县围绕黄花做强农产品加工;开江建设“稻田+”,打响开江小龙虾、大闸蟹品牌;万源市作为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擦亮富硒、生态康养名片;达川区发展乌梅产业,打造中药材产业基地和旅游景区……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达州各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竞相跨越。

优化布局 推动产业集群集聚

3月15日,驱车行驶在达州高新区玄纤中路上,两旁标准化厂房与塔吊林立、钢筋丛林的建设工地互相映衬。“这些厂房都是炬原的下游企业,新建厂房也将入驻玄纤相关企业。”达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原丝3000吨。以延链发展为目标,达州高新区围绕模压、缠绕、纺织、拉挤、注塑五大工艺,已引进10余家玄纤后制品生产企业。在达州高新区的规划中,未来将建成6000亩的玄武岩纤维产业园,建设千亿级新材料产业。

产业立县,达州各地把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平台摆在重要位置。“根据企业需求,一期项目增加了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并启动24小时物管服务,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大竹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文智勇说,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专门注册成立了四川宏智川渝合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担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经营等业务。“二期项目除建造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外,还将建设12万平方米的配套设施,包括商业综合体、职工住宅、宾馆、食堂等。”

在通川经开区,对标国家级经开区创建标准,聘请苏州工业园区首任总规划师进行“扩区调位”规划,优化布局,将规模扩至60平方公里,按照“一园一主业”“多园相链接”思路,加快建设“一区四园”,全力推动集聚集群发展。

过去两年,达州全市共招引“三类500强”企业项目42个,投资总额1835亿元,通过大企业大项目发挥集聚和带动作用。

延链配套 做强产业底部支撑

用好与重庆、陕西等省市山水相依的区位优势,深化与毗邻地区协同联动,是达州各县(市)思考的重点。

2017年,以OPPO布局重庆、川渝合作为切入点,达州在大竹县设立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重点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延链配套。

园区内生产平面显示器高功能光学薄膜的四川省维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开始与重庆市中光电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交易额从200多万元增长到500多万元。“每月至少供货一次,价值数十万元。”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加银说。

左手牵重庆、右手牵成都。天宝集团大竹基地不仅给重庆OPPO和vivo公司供应手机充电器,还给位于成都蒲江县的博世电动工具企业供应电源适配器。

大竹经开区与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签订合作协议,就产业规划、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达州7条高速纵贯全境,通车里程547公里,实现县县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各县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各个县域紧密融入区域经济的“大合唱”中。

去年底,达州市苎麻纺织服饰产业联盟成立,融合大竹苎麻、渠县服饰以及多地纺织产业,合力建设全国苎麻面料和成衣生产集群。

面向未来,达州县域经济发展还有更多布局。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达州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为纽带,优化整合沿线乡镇,构建达州主城“半小时经济圈”、县域“1小时经济圈”,规划建设南坝、三汇、麻柳、石河四个县域经济副中心,全力培育蒲家、旧院、任市等22个重点镇,建设一批重点村、中心村和特色村,做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底部支撑。

四川日报2021-03-19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