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红色文化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县宣传部

题目:发挥乡村旅游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资料提供时间:2022-12-20

目录

更多

走进多彩罗平,探寻红色文化 文章下载

走进多彩罗平,探寻红色文化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一)调查的背景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仅要有强大的实力,还要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沧桑变化,仍能屹立于世界东方,离不开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肩负重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而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对中华民族的崛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若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共产党所奋斗的成果将会被忽视。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决定展开调查。

(二)调查的意义

1.政治教育意义

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通过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我们能深刻感悟那段战火连天岁月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让青年主动地、真诚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2. 经济开发意义

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风景或革命根据地,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能有效地吸引游客。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促进其经济发展。

3. 历史印证意义

红色文化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这极大地激励了中华人民要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守护自己的家园。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更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成果的来之不易。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实地考察的具体方法是前往罗平镇参观,考察当地的红色遗迹,并询问当地不同年龄段的百姓对红色文化的看法和理解,以及结合网上查询,调查当地政府对于弘扬红色文化的政策,向当地居民证实其贯彻情况。问卷调查中我们设置了15个问题,随机采访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整合分析,以饼状图和百分比的形式呈现。调查对象主要有罗平镇不同年龄段的百姓和多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其中大学生中有78.16%为共青团员,2.3%的党员以及19.54%的群众组成;男女比例为7:3;年龄主要集中在18-24岁

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3份,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为93份,无效问卷0份,有效率100%。

调查范围:

青少年,青年大学生以及不同年龄段的百姓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问卷及随机采访的形式了解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关注程度。经统计,小组成员共收93份问卷,有效问卷93份。经整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方面,有79.57%基本了解,甚至有6.45%非常了解红色文化,这说明红色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当中,但仍有13.98%的人不太了解

红色文化。

2. 从参加红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方面来说,有将近72.12%的人会主动参与传承红色文化;也有18.28%的人会出现“随流”现象,表示其他人参加才会参加;对红色文化不感兴趣和为了社会实践而参加的占比相等。从这些方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动性方面存在“被迫”“不感兴趣”等问题仍需要解决。

3. 从宣传力度方面来说,只有大概56%的人认为宣传力度充足,其他的都认为宣传力度一般,甚至有些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过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宣传。在以罗平镇为例的调研中反映了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希望能够有所改进。拥有良好的宣传,让群众普遍了解红色文化,对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 从调研数据来看,学习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对于了解历史,开拓眼界,丰富阅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乐于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本次调查,发现大家对红色文化还是不太了解以及不太在意,希望学校和家庭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

四、探究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罗定市罗平镇为例

(一)罗定市罗平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罗平镇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中部,是人口101085人的红色革命老镇。其所括的沙头横垌村曾是东江游击队十四团驻地,考古学家曾在横垌虎头山挖掘出战国期的军事用品。

自改革开放以来,罗平镇致力于经济与红色文化建设。

在经济建设方面,罗平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茶叶、烟叶、蚕桑等,是罗定巿粮食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后,镇推广养塘鱼结合饲养鸡鸭的综合性水产养殖。八十年代被评为县“养蚕先进公社”,九十年代末起,连续多年被评为“吨谷镇”。2008年创建全国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点,是香港品牌"亚灿米"生产基地之一。除此之外,罗平镇先后建成了服装、造纸、铸造、建材、肥料、炮竹等多种企业。近年罗平还打造了农贸特色步行街,2019-2020年间全镇盛产稻米,粮食总产达78137万吨,连续两年被评为“农业高产镇”。2019年全镇财税收入达593万元,至2020年罗平镇累计贫困户766户在国家和政府帮扶下已实现全部脱贫。

在文化建设方面,罗平不仅仅重视经济建设,也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春节来说,罗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春文娱活动,如篮球赛、围棋赛、乒乓球赛等,营造出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罗平还开展了文化志愿服务下乡送戏,书香文化周和群众书画文化展等艺术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从曾经的温饱到现在幸福安宁,人们对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红色精神文明的传承。

本红色传承以罗平长岗坡为例:

20世纪八十年代,由党员带领修建起长岗坡渡槽,从此有“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之美称。

2012年长岗坡渡槽入选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为纪念长岗坡建设史,保留红色故事与红色基因,建立了长岗坡纪念馆,同年3月,长岗坡渡槽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

长岗坡渡槽是水利建设史上的又一个奇迹的“人工天河”,是罗平人用自己的血汗打通的生命水道。云浮市委书记黄汉标表示:“长岗坡精神是我党的性质与宗旨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历久弥新。”长岗坡渡槽蕴含了许多感人的红色故事,代表着罗平人民艰苦奋斗,坚韧不屈,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长岗坡精神。

为了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长岗坡精神,从长岗坡的修建到纪念馆的建成,党员们始终冲锋在先,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精品美丽乡村。党员们带头,清拆旧瓦房、猪舍、牛栏,美化施工,修建道路、文化楼、悠闲公园等公共设施。为响应国家重视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结合长岗坡精神,对长岗坡下的村庄进行优化建设,并建立长岗坡纪念馆,誓要把红色基因永远刻记在罗平人的血脉当中。

长岗坡纪念馆开馆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人们前来感受长岗坡精神,重温长岗坡故事。

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扬,罗平开展长岗坡精神文化教育,弘扬为民、担当、实干的长岗坡精神。党员带头,罗平人民参与,长岗坡下的学校亦然。娓娓动听的校歌在长岗坡下传来:“长岗坡美,渡槽水长,金色阳光洒满校园······”红色基因就是这样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承发扬。

(二)罗定市罗平镇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罗平镇在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对长岗坡红色文化精神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而侧重对其风景和旅游价值的宣传。

当地居民利用长岗坡的美丽风光和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大力发展旅游业,但部分地区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现象。

2.罗平对红色文化的建设只是集中在长岗坡附近,并没有普及到全镇。

3.市民对长岗坡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很多年轻人现都已不太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

随着时光的飞逝,人们距离那个用热血去革命的红色年代越来越远,红色文化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已很难产生共鸣,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传承革命精神不那么重要,重温革命史实似乎是老一辈人更愿意做的事情。有很大一部分的年轻人去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并没有将其视为发展自身素质的食粮。较大一部分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到位,且“红色”意识淡薄。

4.目前红色文化的教育形式还太过单一,缺乏系统的教育来传承红色精神。

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陈列展览,影视文学作品来传播红色文化,没有更高标准,更系统,更丰富的文化艺术形式来生动展现红色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不能很好地激发起青年人对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了解和学习兴趣。

5.红色文化研究人才不足甚至出现断层的情况,给罗平红色文化的传承、研究、建设与发扬带来了困难。

由于目前中小学和大学都未系统地开设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年轻人对红色文化不甚了解,而对红色文化有较深刻理解的老年人则由于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熟练而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和讲解,导致红色文化研究人才严重不足。

6.红色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的有效的利用。

现阶段政府对文化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文化事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等等。

从以上六个问题来看,影响罗平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因素很多,集中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思想观念上,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地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还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人对罗平红色文化资源与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还不是很清楚,直接阻挡了罗平红色文化的建设步伐。二是政府投入资金还不充足,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红色文化发展和普及不平衡。

(三)加强罗定市罗平镇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罗平镇长岗坡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着罗平镇人民共同创造的红色精神文化,其精神提炼总结为“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善于担当、一心为民”这16个字。大力发展罗平镇红色文化建设,尤其是弘扬长岗坡红色文化精神,对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强红色文化建设的全民教育。以长岗坡纪念馆为重点,切实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大力加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教育,提高人们对当地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如观看长岗坡建设纪念教育片、重走红色革命道路、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等,使人们了解罗平红色文化资源与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把“长岗坡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2.大力发扬罗平红色文化。政府加大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的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培养红色文化研究人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普及发展罗平镇红色文化,使得罗平镇红色文化家喻户晓。党员干部到长岗坡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听亲历者讲述当年故事、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纪录片等形式,感受长岗坡精神的内涵,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3.积极实施“红色旅游”工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打造一条“党建+红色文化”主旋律的中国长岗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促进罗平镇旅游业发展,拉动全镇乃至全市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

罗平新闻网2022-7-16

 

 

岳麓山与新民学会红色文化传承调查报告 文章下载

岳麓山与新民学会红色文化传承调查报告

一、调研背景

岳麓山汇聚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老树苍劲挺拔,绿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这里有许多革命先驱的墓葬,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庄严肃穆。这里是革命的种子发芽的地方,是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一座岳麓山,记载着辛亥革命的历史,记载着许多英烈的事迹。同时,红色岳麓,是共产党革命火种的初燃之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策源之地,更是凝聚新时代磅礴伟力的奋进之地。红色文化,百年弥新,成为岳麓精神光谱中最闪亮的色彩。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回望百年风云,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长沙岳麓山脚下,藏着一个安静的农家小院,这里就是新民学会的旧址,巷口牌楼上写着蔡畅的题词:“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古”。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13人在这里召开成立大会,创建了新民学会,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学会会员渴望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这批热血青年,在中国新旧时代交替,社会激烈碰撞之际,怀着一腔热血豪气,无所畏惧上下求索,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1920年2月,蔡和森来到法国蒙达尼,收集到了上百种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书籍,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为五四运动时期影响力最大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会员最多时达78人,其中41人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6月29日,毛泽东和何叔衡从长沙赶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百年奋斗史。

二、调研目的

2.1 深入了解岳麓山红色文化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这是一座英雄之山、革命之山、文化之山:长沙会战,三战三捷,岳麓山作为炮兵主阵地,因地理位置的优势在会战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促成了长沙会战取得重大胜利,如今仍保存着会战碑、英烈公墓、炮台战壕等抗战遗迹。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同友人时常活动在岳麓山附近,夜爬岳麓山、露宿爱晚亭,在读书的同时,锻炼身体,也沉淀着自己的思想。毕业后,毛泽东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寄住在如今的岳麓书院的半学斋。他们一边读着书,一边作今后的计划,思考自己向何处去,湖南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可见,岳麓山文化沉淀十分深厚,是一个地点集中、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抗日战争纪念地,然而,目前人们对此处历史了解还不够深入,传播面也仅局限于到访游客。因此,此次调研的目的即为深入挖掘岳麓山红色故事、深入把握抗战历史并扩大传播面。

2.2 深入了解新民学会红色文化

岳麓山上,抗战遗迹镌刻着历史记忆;岳麓山下,新民学会旧址聆听着建党先声。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热血青年汇聚在此,发起成立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共同商讨拯救国家民族的新途径、新方法,埋下了一颗红色火种。

如今,这里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此次调研,我们走进新民学会,即是为了探索这里发生的故事,体会蕴含的革命精神。

2.3 追寻革命遗迹,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象征绝对忠诚,昭示坚定信仰。这种“中国红”,深刻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国人忠诚坚守的源泉。岳麓山上和山脚的新民学会旧址蕴含着深厚的红色革命精神,需要青年人继续传递下去。为了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开展了这次实践调查,借此来培固民族精神之“根”,熔铸理想信念之“魂”,涵养核心价值之“源”,提升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2.4 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此次实践调研,不仅是为了完成作业,更是为了在实践中领会红色精神、将理论内化为思想。此外,成员相互沟通、共同策划、配合完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合作精神、锻炼协作能力的机会。

2.5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专业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而讲好中国故事,也需要讲好中国独特的红色故事。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积极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应该主动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责任和使命,讲好红色故事,要坚持内容为王、传递真善美和正能量,而此次实践为我们用专业技能讲述红色故事提供了良好契机,在调研基础上领悟精神内涵并提升专业水平,无疑是两得之举。

三、调研意义

3.1 有利于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把红色基因传下去

新民学会旧址、忠烈祠、长沙会战碑、古塘湾地下党支部等红色遗址遍布四处,黄兴、蔡锷、陈天华、刘道一等革命先驱魂归于此,毛泽东、蔡和森、杨昌济、徐特立等众多革命前辈留下足迹……这片“肥沃的”红色文化土地蕴含了极具价值的红色文化和需要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具有独特深远的教育意义。

3.2 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形式,有效发挥红色文化本身的教育意义

我们从实践中学习了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包括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标志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充分利用革命历史、革命传统精神和党的理想信念等独特资源,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3.3 有利于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增进爱国主义感情

如今中国与世界交流频繁,思想开放多元,各种思潮涌入中国,作为大学生可以接触、了解到不同立场、不同类型的文化思想,容易受到影响,甚至有个别学生出现偏离社会主义的情况,对国家和社会情感淡漠,通过红色文化调研实践,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爱国之情,看见中华人民不屈的意志,增强民族认同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励我们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增进爱国主义感情。

3.4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紧紧把个人的人生目标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的伟大情怀

我们可以在红色文化资源中学习革命伟人们先人后己、舍身忘我、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践行党的宗旨、发扬优良作风,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学习他们在处理矛盾时的昂扬斗志和革命激情,在应对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时的机智与坚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筑牢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道德防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5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从最初的“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到“五四运动”后的“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蔡和森领导下的新民学会及其会员,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得到进一步历练和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精神,而红色文化教育展现了革命先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有助于磨炼大学生意志,培养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的精神境界。

3.6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担当精神,激发凝聚力,共同抗击新冠疫情

青年有力量,国家有希望。当代中国青年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大战大考中,应怀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挺身而出,满怀激情,朝气蓬勃,挺起年轻的脊梁,担当时代的使命,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写出动人心弦的担当新篇章。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中淬炼铁肩膀,在层出不穷的创新创意中展露才华与智慧,构成一幅奋勇争先、生龙活虎的青年群像。

四、调研方法

4.1 文献查阅法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翻阅书籍、网络检索等形式,搜集关于红色文化的资料和长沙市当地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资料,在已有认知上,对红色文化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有进一步的客观认知。

4.2 问卷调查法

我们团队设计了调查问卷了,为线上调查问卷,共计12个题目,内容包括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收集关于岳麓山与新民学会红色文化传承的认知程度的初步了解。

4.3线上自学法

此次线上实践,我们还采取了聆听线上讲座、小组线上讨论等形式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五、调研结果

5.1 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一共有252人参与填写,其中大二和大三人数最多,共占总人数的55.95%,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绝大部分和党关系密切,70.64%的同学是党员或者正处在积极争取加入党的进程中,此外还有14.29%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问卷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同学只参观过岳麓山,24.6%只参观过新民学会,此外同样24.6%的同学表示岳麓山和新民学会都参观过,还有13.1%人表示,两者都未参观过。这反映出岳麓山作为一个红色和旅游知名景点,知名度很高,也引起同学们广泛的游览兴趣,而新民学会作为岳麓山山脚下的一个红色景点,知名度次于岳麓山,关注度没有那么高。?

从同学们选择的游览原因来看,四个明确的选项都得到一定比例的支持度。可见,同学们参观岳麓山和新民学会,最看重欣赏自然美景;此外这两个景点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常见选择,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推荐,鼓励更多的同学亲自体会校园旁近距离的红色文化;来到岳麓山还可以爬山徒步锻炼体魄;在心情和身体得到滋养的同时,精神也得到红色历史的熏染和洗礼。

从第五题来看,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对这些与岳麓山和新民学会紧密联系的革命先辈的了解程度。毛泽东、杨开慧、李维汉、罗章龙、蔡和森的知名度最高,皆超过40%的比例。而罗章龙、郭亮、蔡畅、李维汉等人的知名度较低,都未超过20%。整体而言都不超过60%,这说明,岳麓山和新民学会所承载铭记的革命先辈们的故事还有待向公众更多的宣传和推广。

受访者们多数认为,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34.52%的同学认为学习红色文化是可有可无的,还有25.4%的人认为没有必要,这反映了我们的同学对红色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意愿还有待提高。从期望的了解方式来看,实地参观红色景点和课堂书本学习成为同学们最认同的了解红色文化的方式,都超过60%的比例。此外,红色文化相关改编电视剧、阅读相关理论著作则较少,皆占受访者的45%上下。而从期望了解红色文化的具体途径来看,电视报道、短视频平台和书籍刊物都得到了50%以上的支持率,青年大学习支持率最低,为24.6%。这两个问题反映出同学们大部分有从各种渠道了解红色文化的意愿,但会更希望以更创新和深刻的方式了解红色文化,寓教于乐,而不是刻板地知识听讲。

同学们多数认为,缅怀先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个人的正确价值观是参观红色景点的意义,其次有一半左右的人认为进行政治教育也是重要的意义,也有26.19%的人认为参观红色景点也有单纯的欣赏的意义。此外,同学们对岳麓山和新民学会这两个具体的红色景点的意义,也有一些共同的认知。例如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有超过70%的人支持。而激发民族认同感,树立远大志向;推动祖国繁荣和进步,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扩展历史知识,缅怀革命先烈也得到了超过一半人的认可。在参观完岳麓山和新民学会之后,46.43%的同学为红色革命精神深深感动。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于红色景点的功能和意义把握得都很准确和深刻,也深刻体会到岳麓山和新民学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二者高度评价,并从参观的经历中汲取了革命精神和力量。

5.2文献资料调研结果

在知网搜索中,以“岳麓山和新民学会 湖湘文化”为关键词,一共有十一篇论文,其中有8篇期刊,3篇硕士论文。这些论文大多关注到新民学会的早期活动历程和蔡和森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将新民学会与湖湘文化精神、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研究结合起来。

以“湖湘文化”为关键词,检索出5515条结果,这其中明确包含“湖湘文化”主题的有1359篇,其次是“毛泽东”主题,有158篇。以“湖湘文化”为主题的文献,发表年份主要集中于2004年至今,这说明湖湘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而在这些文献的相关主题的关键词中,“青年毛泽东”“岳麓书院”“经世致用”“湖湘学派”等关键词提及程度较高,这说明湖湘文化与湖湘大地本身的历史、岳麓山及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毛泽东本人的求学经历和社会活动紧密相关。

5.2.1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

在岳麓书院,有一块“实事求是”的牌匾。它是1916年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所撰,并以此为校训。但“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本身却贯穿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千余年来,实事求是、经世济用一直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精华所在,求真求是也成为许多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有这样一幕: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相聚在岳麓书院,毛泽东说到:“不管多少饱学先贤,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过眼云烟;只有朱老夫子留下的这四个字(实事求是),才是岳麓书院的精华,才是湖湘经世致用的根本所在。”

20世纪初,青年毛泽东曾寄居岳麓书院,从他的寓所推开窗,就能看到讲堂檐前那块“实事求是”的匾额,“实事求是”也成为他日后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正式写入党章,从此,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专程来到岳麓书院,提出了“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的重要论述,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阐明了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重大关系,为新时代岳麓书院定了性、定了位、定了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岳麓书院校训到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再到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简简单单四个大字,承载着一条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之脉。

5.2.2肖劲光故居

肖劲光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赵洲港29号,在岳麓山前,为一坐西向东的清末民居,房舍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1903年1月4日肖劲光就在这里出生,度过了童年和青年学生时代。

肖劲光(1903-1989),湖南长沙人。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1920年在长沙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俄罗斯研究会”。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曾参加北伐战争、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发动和指挥了众多著名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肖劲光受中央之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毛泽东评价他:“肖劲光是潜龙在田,有大将风度,是大知识分子,是科班出身的第一个学军事的军事家。”

肖劲光的故居见证了肖劲光的少年时期,这片岳麓山脚下的湖湘大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滋养着肖劲光的精神,为他日后从事革命活动埋下了文化和血脉的根源。

5.2.3黄兴墓

黄兴(1874—1916),汉族,湖南长沙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后裔。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黄兴担任陆军总长兼任参谋总长,授大元帅军衔。袁世凯称帝时,任讨袁军总司令。

黄兴与华兴会:

黄兴于1904年在湖南长沙成立华兴会,华兴会是中国内地建立的第一个地域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推动了内地其他革命团体的建立,为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华兴会在长沙不断壮大,吸收了众多有志之士,同谋武装起义,遗憾的是,该场起义被官方察觉,起义失败,黄兴与大批华兴会成员辗转逃离,东渡日本。而后华兴会合并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黄兴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

黄兴一生领导多场革命起义活动,包括著名的黄花岗起义。黄兴亲自率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同清军遭遇,展开激战。黄兴在起义中右手负伤,断两指,于香港治伤。这场起义革命力量损失惨重,当时收殓72位殉难者遗骨,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6年10月31日,黄兴病故于上海。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墓地坐西向东,墓前砌有三层近百级石台阶。墓矗立塔形碑柱,高约10米,气势雄伟,正面嵌铜制墓碑,上镌“黄公克强之墓”,墓表四周以石基柱围护栏杆,前有拜台、石凳,地面铺以花岗岩。墓碑上有刻有章太炎的挽词,墓周围石刻有蔡锷、孙中山、黎元洪、梁启超等十几位名人的挽联。

5.2.4蔡锷墓

蔡锷(1882-1916),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蔡锷15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受到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学习,1899年赴日本求学,190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教练新军。

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成立后,蔡锷被推举为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他不断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献计献策,倾诉他希望建设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强烈愿望。然而袁世凯一心进行军事独裁和复辟帝制活动,野心不断膨胀。蔡锷于是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蔡锷在云南起兵响应“二次革命”组织护国军讨袁,连年征战,积劳成疾。1916年病故,1917年4月国葬于岳麓山。

蔡锷墓位于岳麓山黄兴墓正下方、麓山寺后上方的山坡上。墓由冢、碑、石祭器等组成。墓地周围筑有石阶,广植松柏、香樟。冢以花岗石砌成,上为花岗石碑,碑高约6米,成四棱形,通高7米。碑正面嵌铜板,上刻“蔡公松坡之墓”。墓周嵌汉白玉或青石24块,上刻有当时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军政首脑撰写的铭文和挽诗。麓山寺一侧有蔡锷墓庐,门悬孙中山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蔡锷墓庐有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物图片。

5.2.5长沙会战遗迹

长沙会战碑:

岳麓山上有一块青石碑竖立在六角亭内,这块立于1948年的石碑是为纪念长沙会战胜利而设立的,碑刻记述了1939年9月起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九战区全体将士奋勇抗日的悲壮事迹。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发生于抗日战争1939-1942年间,中日双方于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最终以我军胜利为结局。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三次长沙会战我军付出了重大牺牲,阵亡、受伤、失踪的将士多达9万于人,歼灭日军11万余人。

作为长沙保卫战的核心阵地,岳麓山周围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战争遗迹以及纪念建筑。沿着爱晚亭后的小径行走数百米,将会看见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司令部临时指挥所旧址及各处炮兵阵地、作战壕沟等战事遗存,似乎仍在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故事。

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

长沙会战中,第九军区司令长官薛岳为就近指挥督战,于1941年12月将战区长官部的作战指挥所设于岳麓山清风峡爱晚亭后的山洞内。第九战区国军依托岳麓山有利地势,沉重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战区各部队的作战,为抗战创建了奇勋。

现今爱晚亭后的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是一个被植被掩盖的黝黑的防空洞,旁边立有一块指示碑,防空洞前山涧溪水流淌。

古炮台遗址:

长沙会战时,负责守卫长沙城的将士,在岳麓山上近百门“重炮、山炮、重迫击炮”的强大火力支援下,与日军展开激战。山顶具有“观测条件好,易于发现火力”的地理优势,又能俯瞰全城,再加上此前曾准确测量过长沙四郊的地形距离,山上火炮将日军炸得溃不成军,使之不得寸进。

在岳麓山山脊的炮台遗址,四周树木郁郁葱葱,一块刻着“古炮台”三个苍劲大字的石碑面东矗立。旁边是一个“大坑”,“大坑”两面分别有壕沟向左右两面延伸。现代的专家们认为,当时会战时用的是山炮,在此处按抛物线射出去,有力地打击敌人,反过来敌人炸不到位于山脊的炮台。

战中四次长沙会战,大大小小战斗无数,山上的炮兵多次给长沙城内盘踞的日军以摧毁性打击,令日军胆寒。岳麓山上的炮声已停了70多年,当年的大炮也早已撤去。但时至今日,这里还长眠着长沙保卫战中无数殉国的烈士,他们最终长眠在了岳麓山,他们守护长沙城西的这处制高点,俯瞰了长沙七十多年。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碑:

2015年7月28日,岳麓山上发现了三块长沙会战的抗战阵亡将士名录碑。学者认为这些名字应该来自第三次长沙会战我军73军77师中牺牲的将士,他们大多都是湖湘子弟,几块石碑整理后共得541人名册。

抗战时期的陆军73军,为湖湘子弟组成的地方部队,虽为俗称的杂牌军,不属集团军建制,但以作战英勇而著称。其中77师又是73军中最骁勇的一支劲旅,抗战时期,哪个战区紧张,便往哪个战区调动。在8年抗战中,第六战区、第九战区甚至第三战区都争着抢要湖南人组成的73军。在第六和第九战区的对日作战中,73军几乎无役不予,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77师投入战斗后,彻底清除了进犯长沙南门口外的灵官渡日军,此后在岳麓山炮火支援下胜利夺取了南门口外制高点黄土岭,使日军彻底丧失夺取长沙城的信心,长沙保卫战旋即成为大反击战。77师又在荷叶塘尽歼残余日军,随众部队赶至飘峰山、麻石山截击日军,在保卫长沙家园的战斗中打出了湖南人的凛凛威风。

5.2.6新民学会

新民学会旧址位于岳麓山风景区内,是一座竹篱斜护的古朴农舍,5间青瓦白屋,几株香樟,石径弯弯,菜畦横纵。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在此开会,成立了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众多进步团体中成立最早的,并于1920年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抗战期间旧址毁于战火,遗址已于1972年按原貌复建。

新民学会旧址同时也是蔡和森的故居。蔡和森1917年前往长沙求学,将全家迁往长沙,租住于此。蔡和森在这里租住后,同学毛泽东、萧子升、张昆弟等经常到他家来聚会。毛泽东等同学经常游泳横渡湘江过河,从一师学校来到蔡和森家,有时露宿在蔡和森家旁边的坟山上,畅谈通宵,有时露宿在岳麓山的爱晚亭。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会在蔡和森故居的堂屋里召开。以后,这里便成为新民学会的会址和活动场所,学会当时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当时成立新民学会是有10余人,包括蔡和森、何叔衡等革命志士,毛泽东当选为干事,到1920年发展到70多人,包括向警予、李维汉、易礼容、蔡畅、谢觉哉等人陆续加入其中。

新民学会成立后两个月,毛泽东从第一师范毕业。在6月下旬的学会会议上,会员们讨论了“向外发展”的问题,认为留法勤工俭学有必要,应尽力进行,并推举蔡和森、萧子升专门负责。这是新民学会成立后推动的第一件大事。在杨昌济、李石曾、蔡元培帮助下,包括萧子升、蔡和森等新民学会会员在内的湖南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于次年开始分批启程。于是新民学会部分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另一部分以毛泽东为首留在国内坚持斗争,两部分会员经常通信,交换学习心得,讨论革命问题。长沙文史学者顾庆丰说:“在法国特别是蔡和森,几乎每周都有一封信回来,跟毛主席讨论。蔡和森说我们应该组建一个政党叫共产党,所以在他们的讨论中,中国共产党的名字就出来了。”

1918 年 6 月,新民学会会员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决定新民学会立即在湖南组织旅法勤工俭学运动。湖湘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自强不息、探求新知的精神,激发了许多湖南学子投身到旅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其人数有 346 人,居全国第二位。在新民学会的组织下,向警予、蔡畅发起成立“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湖南女子留法预备团”,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开启我国妇女旅法勤工俭学的先声。以蔡和森为代表的湖南学生经常写信给国内会员介绍马克思主义,《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中大部分信件是留法会员向国内会员介绍各国工人运动、革命运动和共产党的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1921 年 8 月,为了培养党的领导干部,毛泽东在原船山学社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探求新知,将书院教育与现代学校相结合,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毛泽东指出古代书院教育的优点,即师生感情甚笃、自由研究、课程简而研讨周,认为自修大学就是“取古代书院的形式,纳入现代学校的内容,而为适合人性便利研究的一种特别组织”。毛泽东在当时“争毁书院、争誉学校”的背景下,这样高度评价书院教育,体现了近代湖湘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自修大学于 1923 年 11 月被迫关闭,在此期间学校培养了夏明翰、贺尔康、毛泽民、陈赓等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培养了优秀的人才资源。

新民学会是当时湖南革命斗争的核心组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学会凝聚和影响了一大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先进分子,后来不少会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

1920年,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新民学会基础上诞生,新民学会因此被誉为“建党先声”。

1921年1月1号,新民学会在潮宗街上的文化书社召开会员新年大会。经过连续三天的热烈讨论,会员们用“起立”表决方式最终确定 “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共同目的,选择“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把新民学会的大多数会员引上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理想的道路,为中国社会的改造和建设而努力奋斗。

1921年后,新民学会逐渐停止了活动。在其存在的三年时间里,不仅为湖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挥了领导核心组织的作用,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了思想理论上的探寻和干部队伍上的准备。作为五四运动时期影响力最大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会员最多时达78人,其中41人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

六、总结与建议

6.1湖湘文化滋养了岳麓山和新民学会的红色

湖湘文化,指的是历史上在湖南一带形成的独具特色并不断延续、发展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核心的精神特质体现为:心忧天下、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实务精神;兼收并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不折不饶的斗争精神。

湖湘文化发源于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作为我国“四大书院”之一,以传授理学和汉学闻名。南宋时期张栻主教,湖湘学派发展到最盛。公元1167 年,理学家朱熹与张栻相会岳麓书院,留下“朱张会讲”的千古佳话。两位大师同台论道,吸引了八方士子围观,“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会讲开书院会讲之先河,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湖湘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岳麓书院也始终传承和发展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的湖湘文化精神。

毛泽东青年时曾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岳麓书院倡导的“实事求是”的理念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心忧天下”,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的传承: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重要源泉,湖湘文化更是近乎完美地继承了这种情怀。从楚国时期的屈原至近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再到谭嗣同为中国变法做第一个流血者,无不充分体现了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传统。从湖湘文化的诞生、成长和不断发展来看,它总是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密切相关。从胡安国胡宏父子到王船山,再到近代湖湘英杰,大多是在民族危亡、国家危难之时,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宣传和实践着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

对“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的传承:

实事求是,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更是湖湘文化的核心。湖南自古就处在小农经济的环境下,数千年来,湘农注重实际,讲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种务实思想的土壤里,经数代学士的培育与践行,使读书做学问与关注现实,重视实践相结合,成为湖湘文化突出的学风习惯与可贵的精神特质。

中国社会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也促使了湖湘大地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蓬勃发展。五四前后,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也受到深刻的影响。他们利用假期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农民生活。这种做法,被毛泽东称为“读无字之书”,即向社会学习。与此同时,他们还面向世界,比较中西文化,实事求是地分析中西文化之善与不善。后来,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也成为新中国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

对兼收并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传承:

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是自古以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文化,以及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与交融而形成的区域文化形态。这就使得这一文化形态具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和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吸纳新思想、新学说、新观点,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的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湘潭人毛泽东、双峰人蔡和森等最早提出、系统讨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问题,后来,他们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历史上四次学术理论的大融合、大创新的先驱人物也都是湖南人。这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敢为人先的创新实践,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湖湘文化中“日新不息、敢为人先”的思想,是一种强烈的求新求变、大胆革新除旧、追求新生事物的首创精神。王船为“造化日新而不用其故”,“新故相资而别致其新”的“日新”的变革和创新思想一直盛行于湖南。辛亥革命时期,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天华等民主革命战士,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促进中国的改革和进步。青年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近代湖湘文化中“日新不息、敢为人先”变革和创新思想的真实写照。

对勇于担当,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传承:

湖南人勇敢无畏、敢打敢拼的性格声名远扬,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历次反对外来侵略与封建压迫的革命斗争中,湖南人往往都是冲锋在前,无惧生死。“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是典型的湖湘精神,无不彰显了湖南人勇于担当、奋发图强的斗争意志。

“大凡一个思想家,他思想体系的建立,总跳不出他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他智慧成长期中的时代环境,这是他的根。其后枝叶茂盛,开花结果,都是从这个根里长出来的。” 新民学会的“根”便是湖湘文化的孕育。湖南一师的求学生涯和“精神导师”杨昌济先生的谆谆教诲,赋予了新民学会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尤其是学会领袖毛泽东、蔡和森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将近代湖湘文化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外,新民学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与其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近代湖湘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经世致用”的务实观、“日新不息、敢为人先”的变革和创新思想,对新民学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民学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继承并发扬了近代湖湘文化的优良学统。

6.2岳麓山与新民学会的红色文化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

岳麓山荟萃了湖湘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革命遗迹遍布,近代湖湘英雄豪杰与此山渊源极深。岳麓书院两壁的楹联,刻着这样一副对联:「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形象地概括了这座名山的历史渊源。

岳麓山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一代代栋梁之才。仅以近代中国为例,先后涌现了以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经世改革派,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领导者,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为代表的维新变法志士,以黄兴、蔡锷、陈天华等为代表的民主革命者,以杨昌济、范源濂等为代表的教育家,以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每一位都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他们的每一项壮举都在丰富湖湘历史。

据《新民学会会务报告》指出,新民学会缘起于:“则诸人大都系杨怀中先生的学生。与闻杨怀中先生的绪论,作成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新民学会乃从此产生了。”杨怀中即杨昌济。新民学会第一批有 21 个基本会员,其中有 20 人都是杨昌济的学生。杨先生学贯中西。他曾自豪地指出:“湘省士风,云兴雷奋,咸、同以还,人才辈出,为各省所难能,古来所未有……自是以来,薪尽火传,绵延不绝。近岁革新运动,湘人靡役不从,舍身殉国,前扑后继,固由山国之人气质刚劲,实亦学风所播,志士朋兴。”

杨先生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深受学生爱戴,是新民学会的“精神导师”。他自己也正是用教育实践“薪尽火传”,将近代湖湘文化精神和主要观点作为一种学术传承。 新民学会会员深受近代湖湘文化的熏染,在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的领导下,忧国忧民,爱国爱乡,经世致用,讲求实际,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坚忍不拔,成为湖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路先锋和播种者,将近代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毛泽东、蔡和森等新民学会成员深受近代湖湘文化实践理性与经世致用思想传统的影响,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而且学会成员注重实践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坚持学以致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湖南人民和留学生开展革命斗争。新民学会成立以后,毛泽东、蔡和森、彭璜等会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以致用,指导湖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留学生革命运动实践。1919 年,毛泽东、彭璜等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发动民众开展反对封建军阀的“驱张”运动,并取得胜利,便是典型事例。

6.3对岳麓山和新民学会红色文化传承的建议

6.3.1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虽然岳麓山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诸如“实事求是”思想的发源地岳麓书院、长沙会战遗址、蔡锷墓、黄兴墓等,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家对于岳麓山上的红色景点认知存在片面性。对于新民学会也是如此。岳麓山更多的是被当作一个自然风光旅游景点看待,而非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相比之下,新民学会虽然被当作一个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看待,在学术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其游客寥寥无几。大家对于这两个地方也只知毛泽东、蔡和森、岳麓书院、爱晚亭,对于黄兴、蔡锷、何叔衡、长沙会战等革命先烈和革命遗址的故事知之甚少。

通过疫情期间的线上调研以及封校后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形成这样的刻板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毛泽东、蔡和森等伟人的事迹家喻户晓,知名度高,主流媒体宣传多,相比之下其他先烈的事迹、知名度以及宣传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会被选择性忽略。二、岳麓山上黄兴墓、蔡锷墓、长沙会战遗址等地址过于偏僻,几乎是在山脚的丛林中,游客很难主动发现。新民学会是蔡和森故居,是一座民房,空间小,且作为保护性文物难以找到地方展示其他会员的资料。且新民学会位于偏僻狭隘的小巷中,交通不便,旧址内的面积也很小,很难接待大批游客,这也是其游客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岳麓山与新民学会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重视对红色景点的加强打造,加大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弘扬红色文化和湖湘精神。另外,有意识地挖掘“不知名”英雄的革命事迹,重视对革命英雄事迹的宣传,发挥榜样的力量。不是只有伟人才是英雄,每一位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革命前辈都值得被历史铭记。作为广电专业的同学,应主动扛起宣传红色文化的重任,让先辈们的精神春风化雨般滋养民族的心灵。

6.3.2 制作优质影视剧,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面

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显示,除了实地参观红色景点,大学生最喜爱的了解红色文化知识的便是通过影视剧的渠道。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现象级现实主义红色文化影视剧题材层出不穷,诸如《觉醒年代》、《长津湖》、《山海情》等,特别是《觉醒年代》火爆全网,成功地实现了破圈传播。影视剧通过演绎的方式,再现历史,能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革命先辈们所处环境的恶劣、革命道路的艰辛等,更能引发青年群体的广泛共鸣。根据电视媒介的涵化理论,在引发广泛共鸣的过程中,青年观众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影响,增强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达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扩大了红色文化的宣传面。另一方面,影视剧具有史料作用,对于后辈了解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目前几乎没有正式的有关岳麓山和新民学会的影视剧,因此,作为广电专业的同学,我们日后更要致力于优质红色影视剧的制作事业中,为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的传播与留存作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蝼蚁虽小,亦能撼大象。

6.3.3 借鉴先进经验,打造红旅品牌

相比于岳麓山,新民学会的游客很少,具体原因在前面已经大致提到:1、面积小,空间难以容纳大量游客 2、保护性遗址,可建造的游览性景点不多 3、景色单一,仅为一个农家小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新民学会可以与岳麓山融合发展,打造“山上”+“山下”一体式全域旅游景点,一方面可以增加游览量,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能帮助这里的红色文化“走出去”,扩大其影响力。通过打造融合一体式的岳麓山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既能改变当下景点分布散乱、聚集性不够、知名度不高、游客不多的现状,又能实现红色文旅产业升级发展,推动湖湘红色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6.4 结语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团队紧紧抓住红色文化的传承这一社会热点,先是投放并回收了网络调查问卷,了解了大学生对于岳麓山与新民学会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与认识渠道;然后我们有通过文献查阅与影视资料地观看,详细地了解了岳麓山与新民学会红色文化资源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包括岳麓书院、肖劲光故居、黄兴墓、蔡锷墓、长沙会战遗址、新民学会等地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历史变迁中的变化的基本真实情况。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了当代大学生(主要是中南的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析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产生的原因和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中国青年网2022-6-14

 

 

用好红色资源,助力基层文化建设 文章下载

用好红色资源,助力基层文化建设

我们党在辉煌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红色文化,是当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基层文化建设要自觉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好红色文化,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加强科学保护,守好红色富矿。红色资源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加强科学保护首先要强化系统观念。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和大数据管理平台,努力推动红色资源全面保护、整体保护,让红色文化留得下、传下去。根据红色资源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确保红色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以红色资源所在地为阵地,辐射周边县镇村庄,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向基层下沉、向乡村覆盖,坚持改革创新,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为抓手,健全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机制,提升文化遗址、文物保护意识,守好红色富矿,确保基层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开展系统研究,丰富红色内涵。以红色资源助力基层文化建设,做好研究工作是基础。要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我们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积极搭建合作研究的新平台,探索建立跨地区、跨专业、跨部门研究的新机制,有效整合优化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镇(乡)综合文化站、图书馆等各方研究力量和资源,逐步实现将分散的研究转化为整合的研究,推动形成系统研究红色资源的强大合力,促进研究阐释不断提质升级,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价值,以理论研究成果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农村风俗、农村文化、农民艺术的发展。

强化教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资源浸润基层文化建设,应突出价值引领、强化教育功能。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建设红色资源宣传教育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视频、网络动漫等新颖形式,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等,激励人们铭记党的光辉历程、传承光荣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擦亮红色标识,形成特色品牌。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需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文化传播发展。建设培育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加大地方、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投入力度。积极调动农村文艺人才积极性,挖掘用好乡村文化能人,创作更多农民喜爱的红色文化精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努力将铁人王进喜、人民公仆焦裕禄、雷锋等红色故事转化为生活化视角和网络化表达,吸引更多人成为红色故事讲解者、红色精神传播者。打造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擦亮具有地方特质的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相得益彰,引导群众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光明日报2022-8-8

 

 

云南大理州以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文章下载

云南大理州以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对大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提供可推广复制的大理经验,以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新希望,着力推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创出生态文明“高颜值”

走进南涧彝族自治县,连绵起伏的无量山间、奔腾不息的澜沧江畔,绿潮劲涌,生机盎然。已有26年党龄、现年58岁的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局党员护林员罗开春,守护无量山的8000多亩山林已33个春秋。

经过多年的努力保护,罗开春所负责巡护的无量山栏杆箐辖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已由濒临灭绝恢复到了目前监测到的3群15只。

像罗开春一样,南涧县各族党员干部群众日夜守护着祖国西南生态屏障。近年来,南涧县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闯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环保优先、科技赋能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之路。近年来,南涧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南涧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只是大理州以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理州以党建引领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为契机,加快实施绿色革命“七大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湖长制扎实推进,林长制全面推行,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大理处处呈现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欣欣向荣局面。截至目前,全州已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村镇、校园23个;创建国家园林县城2个和省级美丽县城4个、特色小镇6个;2020年,剑川县沙溪镇入选全国十一个“最美小镇”;10个县城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

科技赋能,实现洱海东岸“披绿装”

“我们多次创新开展‘基层党建+绿色科技’、‘基层党建+飞播造林’等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飞播造林和苗木管护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大理州林木种苗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王世林说,“去年8月,先后在大理市海东镇大官洞山和大理市银桥镇苍山雪人峰废弃大理石矿开采区进行了两次精准定向飞播造林,种下了波斯菊、云南松、苦刺、旱冬瓜、紫花苜蓿5个耐旱的草木树种,目前紫花苜蓿和波斯菊已经开花了,我们看到了洱海东岸的绿色新希望。”

由于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石漠化严重,土壤极度干燥贫瘠,大理洱海东岸面山千百年来山坡上一片荒芜。近年来,大理州以超常举措狠抓洱海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洱海流域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39.33%提高到2021年的41.2%,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然而受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等影响,洱海流域森林覆盖率仍低于全州平均水平,生态保护与修复任重道远。

针对目前洱海流域约有4.6万亩石漠化程度严重、山高坡陡等困难立地亟需修复的现状,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多次研究精准飞播造林,决定在大规模开展精准飞播造林前,先在洱海流域开展试点工作。试点选择了挖色镇大官洞山代表的干热石漠化区和银桥镇苍山林区雪人峰关停采矿区代表的高山冷凉石漠化区,总规模为430亩,其中高山冷凉石漠化区100亩、干热石漠化地区330亩。

“洱海流域飞播造林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后,将来对苍山大理石矿区域的生态修复就可以采用精准飞播的方式来进行,并且在整个洱海流域的困难造林地区进行推广。”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大理州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抓手,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洱海东岸石漠化严重的挖色镇齐平山开发了50亩海东石漠化生态修复树种选择试验示范基地,利用树种选择、壮苗培育、苗木栽培、树种配置等综合技术,试验种植了火棘、球花石楠、枫香等19个乡土绿化树种。如今,试验示范区已是绿意盈盈,一派有花有果、蜂飞鸟鸣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大理州各族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大者”政治担当,奋力开启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精神文明报2022-6-17

 

 

红色文化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文章下载

红色文化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回顾波澜壮阔的伟大复兴历程,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积累了先进的红色文化,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标识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广泛的社会基础。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断创造的历史产物,深刻体现了党带领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展现出来的鲜明政治品格。

红色文化承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红色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主题。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记录了共产党人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文化载体和精神依托。

红色文化凝聚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结合起来,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红色文化镌刻了近现代以来党和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历史,印证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红色文化彰显共产党人的品格气质。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觉,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红色文化是党依靠人民、把握时代、贴近生活,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精心培育和塑造出来,是党的整体和党员个体精神结合铸造而成的,是共产党人精神气质的彰显载体和外延成果。不论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都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品质、精神气质、价值追求、崇高信仰。

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器

红色文化肇始于血与火的战争岁月,淬炼于奋发图强的建设年代,发展于赶超争先的改革时期。在砥砺奋进的新时代,把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红色文化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思想引领。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红色文化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蕴含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深厚的人民情怀,是新时代青年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的动力源泉。要让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红色血脉传承永续。

红色文化为培养时代新人深化理论认识。确立正确的理论认识,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红色文化以文育人,能让理论学习更加系统和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引导青年在文化滋养中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红色文化为培养时代新人厚植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红色文化凝聚着无数先烈和人民英雄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标识,引领新时代青年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中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保护国家之根、延续民族之魂。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引导青年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民族复兴的奋斗之中。

让红色成为思想政治课的鲜亮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鼓励探索不同路径和方法,善于把红色文化内嵌于思政课教学,发挥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作用,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有思想、有温度的课。

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要加强红色文献保护利用,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要用好用活党和国家红色资源库,引导青年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力量。思政教师要从历史、理论、实践多维度讲清楚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增强青年对党、民族、国家的自信和认同,发挥好红色文化以文育人的实效。

健全红色教育管理机制。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创新思政课管理机制,推动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校党委应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方面强化思政教学管理的领导和指导。要把红色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大纲,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完善教学运行机制,改变单兵作战的模式,建立思政社会实践资源库,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要顺应新时代、面向新青年、把握新潮流,创新思政教育教学形式,将红色文化内嵌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立思政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多元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要重视实践教育方式,把思政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利用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等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多种教学形式,让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渗透。运用现代新技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平台,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光明日报2022-6-15

 

 

让红色文化成为甘肃文化标识中最亮丽的色彩 文章下载

让红色文化成为甘肃文化标识中最亮丽的色彩

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甘肃红色资源,加大对甘肃红色资源的宣传力度,促进地方党史研究成果转化,让红色文化成为甘肃文化标识中最亮丽的色彩。

甘肃历史悠久而厚重,文化多彩而独特。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我们既要代代守护、薪火相传,也要紧跟时代、推陈出新,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甘肃标识!”在甘肃历史悠久的文化长廊中,红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传播好红色文化。

近年来,在全省党史系统和社会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红色资源挖掘利用成果丰硕,党史宣教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甘肃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然而,与其他红色资源大省相较而言,甘肃还存在明显差距。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鲜有明显刻上甘肃印记的红色文化名片,有重大影响力的红色地标更是寥寥无几,这与甘肃在革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极不相符。我们要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坚守党史姓党,发挥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用心挖掘甘肃丰富的红色资源、用情讲好陇原红色故事、用力推进党史研究成果转化,让红色文化成为甘肃文化标识中最亮丽的色彩。

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甘肃红色资源,着力彰显红色文化的思想伟力和时代魅力。甘肃是北伐战争时期北方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地,是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地,是红西路军英勇西征、血染祁连的主要征战地,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后方基地,是解放战争时期影响大西北解放进程的最后战略决战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红色遗址遗迹。这些红色资源是甘肃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小觑的重要文化软实力。步入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甘肃红色资源,做好红色资源的征集、编纂、研究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提炼其中的精神内核和文化魅力,深入揭示其时代价值,力争推出一批体现甘肃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挥好支撑作用。

要进一步加大对甘肃红色资源的宣传力度,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维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独特优势,在全国红色资源宝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打造甘肃文化标识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立足当前,进一步加大对甘肃红色资源的宣传力度,借助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短小精悍、引人入胜的甘肃红色故事,不断扩大受众范围。同时联合宣传、文物、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等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阵地平台,讲好当地的红色故事,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让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全社会形成讲红色故事、听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浓厚氛围,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特点和亮点,推动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深度融合,配合相关部门打造一批文学、戏剧、影视、歌舞等红色文化艺术精品,推出一些雕刻、香包、剪纸等红色文创产品,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甘肃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进一步促进地方党史研究成果转化,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不忘来路,更是为了以史为鉴走好今天的路。红色文化承载着丰厚的革命历史、生动的革命事迹、宝贵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职能作用,持续推进地方党史研究成果转化,让甘肃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挥出更大的效能。要把握资政这个关键,增强资政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特别对于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要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从党的历史中找经验、找启示,及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和弘扬甘肃红色文化,把近百年来党领导甘肃人民为追求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艰苦创业的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形象生动地展现给甘肃人民,增强甘肃人民奋力谱写富民兴陇新篇章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要抓住育人这个关键,加大力度推进党史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等“七进”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加深对党的革命精神理解、把握和认识,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特别是要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党史教育,加大力度推出《陇原红故事》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红色普及读物系列丛书,进一步推动党史教育进课堂,在学校营造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浓厚氛围,使革命精神教育成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自觉学习革命先辈优秀精神品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进入新征程,让我们坚定信心、鼓足斗志,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奋力谱写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奋进力量。

每日甘肃网2022-6-17

 

 

浙江平阳 以“文明”为底色 绘就和谐发展画卷 文章下载

浙江平阳 以“文明”为底色 绘就和谐发展画卷

 小区改造,整洁美丽;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层出不穷;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看得到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呈现眼前,说不完的文明故事流传身边,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和谐发展画卷正在浙江省平阳县徐徐展开。

老旧小区改造

城市有机更新

走进平阳县昆阳镇国土公寓,只见墙面变得洁白干净,私家车停放井然有序,地面一尘不染……经过改造后,小区已焕然一新,业主们住得更加舒心,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不已。据了解,近年来,昆阳镇综合考虑老旧无物业小区设施老化情况、居民改造意愿等因素,积极组织专班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月2日,昆阳镇召开无物业小区改造座谈会,充分听取无物业小区的意见建议,激发广大居民群众参与改造的热情,共同推进无物业小区改造工作,以解决县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我们以居住安全、完善基础功能为重点改造内容,围绕建筑、道路交通和停车、管网通信系统、景观绿化、养老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体系等6大方面,制定适合的改造提升方案,并不断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全过程监督。”该镇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镇共有63个老旧小区启动改造方案,并将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以及文明创建重点点位周边小区优先纳入改造提升计划,逐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人居环境提升

乡村更加整洁

连日来,按照村居环境、美丽乡村“十个一”要求,昆阳镇、石塘社区以及二都村有关负责人群策群力日夜攻坚,将前岸500米道路进行了“白加黑”改造,让村民休闲娱乐有了新去处。该村还利用村口广场空地打造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对村办公楼附近的庭院进行了美丽庭院打造,周边种上花草,砌上围墙,激发乡风文明新动能。

“当时美丽庭院打造涉及10户村民。个别村民对此不理解,觉得影响了日常生活,于是,我们专门成立了劝导队,深入开展村民思想劝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明白环境卫生整治的重大意义。通过劝导,他们从抵制转变为主动参与,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昆阳镇负责人表示。

交通文明劝导

出行秩序井然

“这里是平阳交警视频喊话执法区,为了您的出行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骑电动车要佩戴好头盔,在停止线内停车……”近日,在昆阳镇城区大街小巷的红绿灯前,上下班的市民们都能清晰地听到交警的喊话提醒。

据了解,今年以来,平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昆阳中队充分利用“智慧城管”远程监控系统,打造视频喊话功能,以汇水河路、雅河路及联东菜市场周边为试点,安装35个带语音系统的高清摄影头,治理城市管理“顽疾”。

此外,该中队还联合县交警大队一中队,在昆阳镇建成区开展“城警联动”执法整治行动。执法人员以“车巡+徒步”相结合的方式对违停车辆进行地毯式整治,加大对昆阳镇城区车辆违停行为的管理力度。

另外,执法人员督促店铺商户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做好门前责任区内的车辆停放管理工作,规范街道两侧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确保整治成果长效常态。

志愿服务开展

真情温暖人心

志愿服务是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涵养的新风尚。

漫步在昆阳镇的大街小巷,“志愿红”像一面面流动的旗帜在涌动,他们在斑马线前用耐心的话语劝导市民,用切身的行动感动市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自觉加入到这支为维护文明交通秩序而战的队伍中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昆阳镇上下活跃着一个个“红马甲”——他们是核酸检测点的贴心服务员,是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慰问团,是大街小巷的防疫网格劝导员……他们站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发挥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精神,为文明创建筑起一道道“暖心墙”。

此外,在众多志愿者中,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经常活动在街头巷尾——这是昆阳镇城关社区组织社区大妈对辖区开展文明创建行动。她们将小区各个角落特别是草坪、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等特殊地点进行彻底清理,给市民一个干净、明亮、舒适的公共环境。

农贸市场整治

美化市容市貌

为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连日来,昆阳镇市场管理办牵头,联合执法中队、交警、市监分局组成联合整治组,每天出动120多人,对联东、龙河、新城菜市场及其周边进行文明创建集中整治,全力确保菜市场规范有序、文明卫生、环境整洁。

“我们还联合执法中队、交警,对市场周边包括背街小巷开展不间断地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治,确保不出现乱停车、占道经营、乱张贴的行为,要求市场内经营业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昆阳镇市场管理办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该镇还向经营户及周边群众积极宣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积极发动全体市场经营户投身创建活动,开展卫生大扫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精神文明网2022-6-17

 

 

官桥碧二村: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旅游 文章下载

官桥碧二村: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旅游

山雨初晴,漫步官桥镇碧二村,浸润历史风雨的红色足迹,见证着革命老区发展嬗变之路。近年来,碧二村挖掘红色资源,利用生态优势,从一个发展落后的低收入村变成人居优美的红色文化村,呈现出一幅美丽宜居新画卷。

山林里的革命烈士墓

午后阳光透过瓦片,斜照在碧二村慈恩禅院中,门前佛像巍然不动,百年古树枝叶作响,钟声悠扬,好像在追忆那段尘封的革命历史。

“这是一座建于北宋的千年古刹,1933年,官桥区碧山乡苏维埃农会、赤卫队组织在此成立,下设妇女救国会、儿童团等机构……”碧二村党支部书记柯凤龙一边引路,一边讲起那段红色故事。

1933年7月,“官桥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登虎榜遭遇国民党反动派多次进攻,农会、赤卫队组织配合红二支队在险要路口阻击敌人围攻,在官桥一带也积极开展“五抗”斗争,取得一定成效,队伍日益壮大。

“禅院附近山高林密,和城林、烘兜和衙口等角落连成一片,隐藏性很强。联络站就设在松林里,交接人员如果遇上可疑情况,可以迅速藏起来。”村中老人回忆,农会、赤卫队成员常常以打猎为名,在树林里进行军事训练,同时观察山上的复杂地形,为武装斗争做好充分准备。

1934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大军云集,围剿红二支队。赤卫队队长柯扁发动烘兜、山兜、岭头等各地农民联合起来共同抗敌,掩护红二支队活动,不断打击敌人,迫使反动势力不敢轻举妄动。

“可惜好景不长。1935年,柯扁在厦门被捕,遭遇国民党警察局严刑拷打,坚决不肯供出组织名单和武装数量,最终遍体鳞伤,被推进高温的生石灰堆里,壮烈牺牲,年仅30岁。”柯凤龙讲到。

革命烈士墓

在慈恩禅院的东侧大路,峰林叠翠间,一座白色墓碑静静伫立,镌刻的五角星下,映照出六个鲜红大字:“革命烈士之墓”,背面的数行小字,简要记述3位英雄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他们平均年龄不超过28岁,却用青春和汗水保卫了这片土地,除了柯扁,还有掩护乡亲撤退惨遭土匪杀害的农会主席郭顶,不幸殉难的红二支队队员陈仪英……”柯凤龙介绍。

2001年,县委、县政府经多方了解落实,追认郭顶、陈仪英、柯扁为革命烈士,拨出款项为烈士建碑,并为柯扁的女儿修盖三间土瓦房。

后来,因长期失修,革命烈士碑受风雨侵蚀面临损坏。2011年,碧二村两委决定对其进行修复,得到村民大力支持,主动自筹2万元,又申请到2万元资金,建设护栏及周边基础设施,如今陵墓占地500平方米。

“只要路过烈士墓,我就会停下来观瞻、除草,碧二小学还在的时候,每逢重要纪念日,都会安排学生前来祭扫,缅怀英烈,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柯凤龙说。

整合资源发展乡村游

“三更夜、漆黑天,支支小队守山岗;天为锦罗地作毯,英雄儿郎枕枪眠……”碧二村至今还流传着当时的游击队歌,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室里,集中展示当年革命活动的老照片和老物件。

“村中红绿资源十分丰富,仍存留着烈士故居、城林寨和吊灯岩石洞等遗迹,还拥有国家AA级景区花千谷,以及栩栩如生的茶花石、雄伟壮观的五龙瀑布和蜿蜒盘旋的狮嘴口山峰等景观。”驻村干部许旺根介绍。

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以及林深草密的环境,是昔日碧二村开展革命活动的优势所在,也是束缚发展的客观因素。由于一直以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2012年以前,碧二村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

碧二村一角

现在的碧二村,道路宽阔整洁,房屋店面干净,绿化修葺规整,一排排红色民居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大山前,让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

“近几年基础设施不断投入,全村首座标准化公厕建成投用,自来水全面接通,通村道路硬化,看电视、听广播也不再是难事。”柯凤龙说,截至目前,全村裸房整治已完成三分之二,较好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加快。

“我们村原本又穷又破,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道路硬化后交通方便,村里处处干净漂亮,还有新建的健身广场,看了心里倍舒坦。”87岁的柯奶奶见证着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言语间充满自豪。

2020年,碧二村建成市级自然灾害应急避灾点和市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并获评2017-2019年度市级文明村;2021年,美路溪涵洞及延伸段拓宽工程纳入年度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重点项目。

提及下一步计划,柯凤龙告诉记者,将做好革命旧址和生态保护,依托红色资源,结合禅宗文化,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区和研学旅行基地,吸引更多游客打卡。

安溪报2022-6-12

 

 

北滘黄龙:“红色文化”+“冬瓜文化”,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文章下载

北滘黄龙:“红色文化”+“冬瓜文化”,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黄龙村位于顺德区北滘镇西南部,全村总面积4.8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4578人,流动人口约11600人,是岭南水乡与工业气息交融的现代化农村。2012年以来,黄龙村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提出的 “农村党建要让群众更满意”的殷切期望,以 红色文化、冬瓜文化两大特色,积极探索创新农村治理模式。

特色做法

黄龙村针对人居环境治理议题开展多方联席会议

黄龙村以地方特色文化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作用,围绕 “一红一黑”两张特色名片,通过 红色文化团结企业、乡贤骨干、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创造更符合需求、更高效的治理方式;其次,黄龙村通过 黑皮冬瓜文化自下而上动员和凝聚群众,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强化群众的文化自信。

01

强化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政治基础

实化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核心,2019年实现 “三职一肩挑”。黄龙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2021年6月获得了“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建立“两支队伍”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由党员代表、农民骨干组成 “党群先锋队”,实行网格化责任包干、片区化联系群众、收集意见建议,解决民生难题。由青年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协助村委解决疫情防控、灾害预防等应急工作。

02

以筑牢红色文化根基为核心

黄龙村通过三步筑牢红色文化,首先 汇聚党建力量:把外界的红色力量凝聚到黄龙村,然后 激发内部党建活力:把本村的青年党员力量持续激活,就像一个容器,外界的力量不断加入,自身力量不断壮大,形成一股强大的红色力量。最后 串珠成链:把本村的红色文化阵地串联,让党建工作有抓手、看得见。

一是通过村企结对,织密支部联建及资源共享网络。至今,黄龙村已与美的、碧桂园等11家企业或单位开展党建结对,吸纳了2270多万元用于硬件提升、宣传教育、文化建设等。

二是开展黄龙村两委对话中青年党员系列活动,全年组织开展党员群众法治教育、农民教育、好家风教育等文化活动289场,为本村党建带来新鲜血液与思想观点的创新火花。

三是做强阵地筑网络,黄龙村将总书记走过的路线打造为“学习之路”,将宣誓墙、红歌台、黄龙书院和党员教育基地, “农为党本”教育石碑、黄龙村史馆、《传承》雕塑、黄龙书房等红色教育景点,串珠成链, 进一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路线内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内涵。

公益创投

03

点燃公益创投传导机制

2020年开始连续3年举办党群共建公益创投,一是为社区骨干自治行动提供现实基础。资助党群组织与项目,带动挖掘热点需求,自我解决与自我服务。

二是为更小自治单元提供更广阔参与舞台。微创投与“街巷善治”同步,将资源从行政村集体层面进一步下移至村小组和街巷“最后一公里”。

黄龙村自启动 “党群共建公益微创投”行动以来,通过 资金扶持的形式,引导 群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弱势帮扶、社区教育、议题共探等。通过3年的微创投,培育农村党群组织31个,开展公益项目64个,党员积极性大大提高,积极亮身份,做服务,群众从服务对象转变成服务主体,服务群众超过68689人次,逐步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和社区认同感。

04

文化营造,构建乡情共同体

一是挖掘社区文化。通过社区营造的手法,让“黑皮冬瓜”这种村内党群共同认可的文化符号成为调动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增强村民对乡村认同感的强力纽带与精神载体。

通过设立黑皮冬瓜文创馆,粤菜师傅和热心村民研发冬瓜文创茶品、点心,设计扇子、风扇、帽子、水杯等纪念品以及以“冬小花”和“冬小郎”为代表的吉祥物,将村民凝聚在一起,参与各项活动。

二是深挖文化根基强化共同体意识。以“文化+活动”的方式,举办系列主题艺术探索、文化传承等活动,唤起了村民对冬瓜文化的认同;打造社区特色文化节,让黑皮冬瓜文化节成为村民心中的记忆爆点,营造社区文化共识和氛围。

黄龙村自2018年起挖掘及探索有黄龙特色的黑皮冬瓜文化,擦亮乡土文化品牌,透过动员村内外群众共同参与冬瓜种植、冬瓜艺创、农地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行动,成功打造乡村年度盛事“睦邻冬瓜文化节”。

三是培育社会组织。撬动积极参与冬瓜文化品牌建设的社区骨干成立冬瓜合作社,把有参与社区发展意愿以及推动黄龙村黑皮冬瓜种植文化的瓜农有机联合起来,提升村民社区事务参与能力。通过广泛对接社会资源,组织饭店推广冬瓜宴等活动,不但大幅提升黄龙冬瓜美食品牌知名度,更激发村民种植冬瓜积极性,2021年冬瓜产量较2020年同比增长50%。同时,积极引入环境友好型企业,协同发展现代化养殖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养殖业发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黄龙村党委将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以冬瓜文化为纽带增强村民社区认同感,打造共建共治新格局。

顺德政法2022-6-9

 

 

徐辉:发挥乡村旅游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文章下载

徐辉:发挥乡村旅游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和抓手。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乡村旅游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与转型,特别是红色文化正在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必须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和深度挖掘散落在乡村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助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我国乡村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客观条件越来越好,不少乡村在旅游安全理念和相关设施配置方面有了大幅改观和提升。然而,乡村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需要更好地结合和运用红色文化。中国作为乡土大国,挖掘红色资源、建好红色设施、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关键。目前,国内较多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乡村旅游仅停留在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遗址遗迹上,且多为图片或实物展示,产品内容不够丰富、展现手段不够多元。

二是红色旅游没有形成全产业链。产业链条短是乡村旅游收益不高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乡村旅游停留在半日游、一日游。在红色旅游发展方面,则存在红色元素的呈现没有从近代延伸至现代,研学旅游课程设计没有完全体现红色旅游的深刻内涵等问题。

三是缺少红色旅游所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乡村旅游要实现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尤其是红色旅游内涵丰富,对于传播者和弘扬者的要求更高。不仅要解决专业人才的聘用问题,还要考虑如何把这些专业人才留在乡村。这需要加快完善人才引育留用相关机制,构建符合未来乡村发展趋势、创造乡村旅游新价值的人才体系。

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的浙江路径

结合当前浙江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的有效经验与现实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全域开发,系统整合乡村旅游地红色资源。首先,应设立乡村红色旅游专项经费,有条件的市(县)、镇、村应拨出一定款项来支撑红色旅游项目的建设。其次,完善对景区景点、纪念馆等的运营管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整体宣传,推动产品服务纳入更多专业旅游平台。最后,在市(县)一级串珠成链,把更多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乡村旅游地统筹起来,在更大范围内完整呈现一域红色文化发展脉络,提升红色旅游的历史纵深感、游客体验感和驻足率。

二是创新形态,打造以红色研学为主题的研学基地。要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方式之一就是让红色基因融入研学旅游,尤其是要进入中小学研学的课程体系。要让研学队伍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切身体悟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巨大成就。具体而言,可以依托专业团队结合当地特色设计研学旅游的课程路线;将闲置的场地或村舍改造成研学交流的教室、展示厅、多功能厅等;与院校合作,加强对研学成果的多渠道、融媒体宣传等。以杭州淳安下姜村为例,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地,下姜村逐步从一个落后偏僻的小山村成为浙江乃至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如今,下姜村致力于打造“梦开始的地方”红色品牌,大力发展沉浸式红色体验游。

三是凸显特色,打造以红色文化为特征的精品民宿。乡村民宿可将“住”的功能性与当地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在拉动消费的同时丰富游客体验,实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将红色元素融入到民宿经营中,可以视作是红色文化的可视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划:一是由村委会牵头积极向社会寻找优质资源,建立起开放性、多元化的市场融资渠道,实行“政府+民宿+农户”的新型运营机制与管理模式。二是精选几家民宿,将其打造成样板。现代化的乡村民宿需要将现代化经营理念、个性化特点和乡村发展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可通过选树典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借助相关产业、行业协会的帮助,结成战略联盟,彼此交流经验、互通信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品质和满意度。

四是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更多有意愿的村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接受技能培训等方式,完成从小农生产者向现代旅游服务提供者的转变;让红色村庄通过产业发展,培养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此,一是由村委会牵头,协同景区管理公司、民宿协会为民宿经营者、零售商店(小贩)、景点工作人员等旅游产业链上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系统的培训,同时通过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墙等平台帮助村民了解发展红色旅游的多重意义,使旅游从业人员和村民在接待各类游客时有主人翁的态度,呈现出专业的接待水平。二是村委会协同导游协会对来乡村旅游地的导游进行导游讲解的培训,并组织专业人士撰写乡村旅游地导游解说词,以规范各旅行社导游的讲解。三是定期请专业人士来乡村旅游地作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及措施,以实现乡村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浙江日报2022-8-1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运用方法研究 文章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运用方法研究

随着高校学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条件。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本文针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运用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问题分析,查阅相关文献等方法,旨在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党建工作开展,增强各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引导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核心概念

1.1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理论

红色文化资源包括广义及狭义等两个方面内容。其中,广义部分主要指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在社会实践以及现代化革命建设及发展中创造出了先进的、丰富的文化形态。而狭义部分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在物质、精神、制度以及行为等几个方面说明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新时代下的国情和具体实践为根本,主要研究狭义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开放性、创新性、先进性、大众性、时代性、地域性等等。其主要功能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品德修养等等。

1.2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理论

党中央明确指出党史国史的重要作用,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也对高校学生党员弘扬革命精神、发展红色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几年以来,中共中央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视,学生党员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在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取得了诸多的成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有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工作,预备党员的管理工作以及正式党员的管理工作等等。其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开展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党员的发展及教育工作。不仅要根据时代变化以及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来完善考核评价体制,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性,而且要提高对学生党员的管理水平,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党员工作的途径;其次,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修养以及能力建设;该任务是提高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提高学生党员凝聚力以及向心力的重要保障。最后,提高学生党组织的党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党风建设及制度建设是党组织长久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必须将其充分的融入到党建工作当中,完善党建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战斗性。

二、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运用意义

(一)是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中需要明确党建目标,形成在新时期党建工作复杂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共识,并且不断保持先进性,以上这些都需要红色文化为其注入动力并指明方向。红色文化所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团结奉献、英勇不屈、团结协作的精神,为高校党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精神财富,高校党建品牌工作应当从中汲取营养,通过红色文化的发扬来引导党建工作不断发展。

(二)是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党建工作面临社会经济发展赋予的新的问题和历史使命,基层党建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将品牌化建设的思维以及红色文化的基因都与现阶段党建工作结合,开创党建工作的新路径,用红色文化为高校党建的品牌化建设注入能量和新的时代内涵,同时,通过品牌化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富有活力、创新性、创造性和先进性,从而提升整体党建工作水平。

(三)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主要方法

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可以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运用方法是当前高校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党的建设永恒主题,要做好这一点就要从源头上抓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思想建设,首先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这一独特优势。当前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着内容不够丰富、生动性不足、兴趣不足、教育模式单一、宣讲流于形式等问题,想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还比较困难。实际上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学生群体具有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等特点,要激发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充分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作用。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运用方法

(一)打造“共享”党建模式,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拓展党建工作空间,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新媒体相结合,增强党组织活力。高校应打造红色文化为教育主题党建课堂。组织高校学生党员通过分组学习、参观、资料收集、主题展示等工作,让各学生党支部“共享”党建加强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红色文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带进学生党员的内心。把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生活。将高校活动融入学生党建工作中,组织开展学生党员建设红色宿舍、学生党员联系高校宿舍、党的相关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教育。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手段。

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让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党建工作,采用互联网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势在必行。建设一支业务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队伍,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使命感,让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搭建起网上宣传阵地,增强他们对党的认同感,定期收集政治热点,巩固党的知识成果,掌握党的信息。弘扬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建工作相互促进,高校党组织作为党联系广大师生群众的桥梁纽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搭建党建网站,以网站宣传基础,用党的光辉历史搭建场景,以"学习井冈山斗争时期光荣传统"为主线,引导大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深入广泛地了解中国革命史知识,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四)牢记初心使命,增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我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在党的建设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将红色文化理论、党建理论和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进行结合,同时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从而保证红色文化资源和党建工作的顺利结合。切实加强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上下联动,协调发展的局面。以传承与创新为重要抓手,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认同感。深入挖掘、整理校史资料;宣传井冈山抗战的历史知识。结合当地红色基地打造党建教学点,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志愿者队伍的积极作用,通过各种形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广大师生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切实将党旗插进心里,融入心田。打造以校园特色文化为基础的红色文化品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学校全面负责、院系具体落实、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建立健全以党支部、班(组)委会、党小组为党小组的三级组织体系,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评价机制,利用好直播等"三微一端"新媒体,做好校园文化宣传。健全保障机制,把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大学生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抓教育、抓管理、抓服务,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引领方向,注重整体推进、形成合力,强化实践、培养能力。落实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党建管理”+“党课"工程建设,打造"学习内容、读、看、讲"四级学习平台。开展以革命传统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欣赏和读书交流活动与形式多样的观摩演出活动,用文化滋养学生党员。在校史陈列馆、图书馆等场展示建党以来党的伟大成就,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大学生感受党的力量。通过分享红色故事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感。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文化大讨论,设立党建专栏,通过栏目向大学生展现红色民族精神素材。

四、结语

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各高校党建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活力,保证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运用中的可持续性。坚持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坚持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坚持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运用方法,为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对红色文化资源助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合的路径,能够促进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先进性。

楚北网2022-6-9

 

 

讲好讲活江苏本土红色文化精神 文章下载

讲好讲活江苏本土红色文化精神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瑰宝,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是滋养大学生“拔节孕穗期”的精神沃土。江苏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高校应努力将这些红色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将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素材加以应用,应当首先探寻融入的原则,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统一”,用江苏红色文化立德树人

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历史与现实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原则。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打通红色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脉络,帮助学生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看到红色文化的当代映射。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质,选择那些既与教学内容充分契合,又能启发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江苏红色文化,以故事感染人,以精神引领人。比如,针对当下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可以选取“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等展现江苏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的红色故事。一方面,在纵向上对“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等进行深入的背景解读,分析“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形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体悟这些伟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中,牵引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灌输与启发相统一的原则。灌输和启发是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灌输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启发则是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求知探索精神,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获得红色文化的一种教育方法。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只有坚持两者的统一,将灌输原则深化于启发过程之中,才可以更好地实现江苏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教学实践应用中需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其一,深化文本研究。江苏红色文化虽有强大的育人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潜在的,其本身不能自发实现,需要研究人员把其中的精神富矿充分挖掘出来。因此,南京成立了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成立了“新四军研究中心”,这些“红色智库”将有助于红色精神的更好传承和发扬。其二,重视知行合一。启发教育不仅重视教学内容的灌输,而且还注重教学内容向实践的转化。高校应举办一些传承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悟。比如,南京晓庄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小红灵—寻迹增信”活动,增强了大学生对江苏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说,坚持灌输与启发相统一的原则,是红色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力量才不易消退。

逻辑与情感相统一的原则。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种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一种有逻辑力量和情感温度的高品质精神体验。所谓逻辑,即教学过程中逻辑谱系的构建。这种逻辑谱系是由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互作用而构建的复杂系统,能够体现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脉络、体系以及教学运行的基础,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呈现出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学理基础。所谓情感,即教学过程中教学情感的投入。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最终要落实到自身情感之中,如果没有这种情感上的认同,则极有可能导致学生“知行分离”现象的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建立红色文化逻辑谱系的同时,还要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课堂变得有温度、有态度、有趣味,使红色文化直击学生心灵。故而,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逻辑是情感的基石,情感是逻辑的助推器。教师应当以逻辑阐释学理、用情感激发价值,使学生在逻辑视野中增强学理基础,在情感共鸣中实现品格升华。

科学+责任,精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能

立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为依托。一方面,将江苏红色文化置于百年党史之中,有助于发现江苏红色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中传承、发展的脉络,借以增强教学逻辑和学理深度。另一方面,可以基于党史活动进一步探寻出江苏红色文化的新内容、新态势,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凸显江苏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历史底蕴。也就是说,对于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整体的把握,也应当对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有哲学的反思和文化的定位,这一过程可以为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高学理基础,能够深化教学的历史厚度和理论深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彻底性和说服力。

坚守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关键在教师,要充分做好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时刻不忘教育初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坚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角色与使命,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把党和国家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和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使大学生在纷繁的国内外形势中明辨是非,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树立人生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彰显与时偕行的教学智慧。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应当彰显与时偕行的教学智慧。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江苏红色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语境和特定的时空状态下形成的文化资源,其本身只有在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的紧密结合中,才能发挥行之有效的育人功能。因此,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师要在充分把握最新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将红色文化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与学生的专业特征联系起来,贴近社会现实,不断培养自身推陈出新的匠心技艺,力求新的突破。

红色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统一的凝结,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重大而长远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精准度、丰富度、吸收度,打好大学生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激励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新华日报2022-6-10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