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志: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切实做好公安信访工作
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
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切实做好公安信访工作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27日主持召开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审议《公安机关贯彻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实施细则(试行)》、《关于依法惩治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违法犯罪的意见(草案)》和《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信访工作的意见》。
会议强调,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以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深入落实各项安全保护工作任务,切实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会议指出,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及实施细则,是对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守法、带头依法办事的有效规范,是对广大公安民警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的有力保障,也是对人民群众公平正义执法需求的积极回应。公安部在贯彻落实“三个规定”上必须先行一步、做好表率。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三个规定”及实施细则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公安部自身做起、从部领导同志严起、从部机关改起,以坚强的党性、过硬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扎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要严格“三个规定”直报程序,落实违反“三个规定”常态化记录填报、排查整改、问题线索移交督办和如实记录人员保护制度,打造全流程、全要素、系统性的执法管控体系,让如实记录填报人有“动力”,让隐瞒不报者有“压力”。
会议指出,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英雄不容亵渎、先烈不容诋毁、历史不容歪曲。依法惩治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违法犯罪活动,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公安机关和各部门、各警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惩治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坚持宽严相济,严格规范办案,确保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会议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初心使命,必须做好公安信访工作。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用心用情用力,抓严抓实抓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公安部党委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小洪,在京公安部领导出席会议。部机关局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驻部纪检监察组、国家移民管理局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来源:法治网
陈一新:常态化扫黑除恶第一年,“十件实事”取得丰硕战果!
12月27日,2021年度全国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通报了2021年度全国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十件实事”完成情况。陈一新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陈一新介绍,今年4月,全国扫黑办提出常态化扫黑除恶开局之年要抓好“十件实事”,各地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攻坚克难,已取得丰硕战果,向全社会释放了扫黑除恶始终在路上的强烈信号,有力带动了社会治安形势的持续好转,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漏网之鱼”大多数已追捕归案。截至12月26日,680名目标逃犯已抓获610名,抓获率89.7%,其中有214名逃犯投案自首。
——重点线索核查取得新进展。全国扫黑办组织直接核查完结114条重点线索,引领带动打掉涉黑组织164个、涉恶犯罪集团101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余万人,保持了对黑恶犯罪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
——一批“保护伞”被深挖彻查。将深挖彻查“保护伞”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清除害群之马”统筹推进,今年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9931起,移送司法机关1037人。
——存量案件基本依法办结。截至12月20日,专项斗争结束后的存量案件办结率超过99.3%。今年以来涉案财产共执行到位589.38亿元,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防范和整治“村霸”机制不断健全。各地在村(社区)“两委”集中换届过程中,取消9.3万名不符合条件人员参选资格,把存在“村霸”、涉黑涉恶等问题人员挡在门外。
——四大行业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针对信息网络行业,截至11月底,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4.9万名;针对交通运输行业,严厉打击整治碰瓷、滋扰、敲诈货车司机等违法犯罪行为;针对工程建设行业,组织排查处置强揽工程、违章违建等突出线索7800余件;针对自然资源行业,严厉打击“沙霸”“矿霸”等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共打掉涉自然资源领域黑恶团伙12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500余人。
——挂牌重点案件取得重大突破。筛选了30起案件作为今年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推动一批“钉子案”“骨头案”取得重大突破。目前,30起挂牌案件已审结4起,审查起诉7起,正在侦查19起。
——重点地市进驻督导和整改工作效果明显。全国扫黑办派出督导组进驻督导32个重点地市,加大指导督促力度。目前,重点地市工作全部实现赶超进位,促进了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均衡发展。
——扫黑除恶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表彰大会表彰了197个先进集体、540名先进工作者。结合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弘扬英模精神、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新选树表彰了一批群众公认度高、可学可鉴可推广的先进模范典型,鼓舞了士气。
——舆论宣传掀起一波波热潮。建设了扫黑除恶斗争网上展览馆,策划拍摄《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政论片和《扫黑·决战》《扫黑风暴》等“爆款”影视剧,中央政法各单位和各地通过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及时发布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进展,人民群众纷纷点赞党中央开展扫黑除恶决策英明、成效显著。
全国扫黑办副主任王洪祥主持发布会。全国扫黑办副主任崔鹏、杨万明、杜航伟以及公安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负责同志在发布会上回答了记者提问。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鲍静
来源:法治网
唐一军在司法部党组会议上强调
着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12月27日,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一军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充分肯定党史学习教育的显著成效和重大成果,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总结好、巩固好、拓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提供了重要遵循。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司法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历史自信、理论自觉、政治意识、性质宗旨、革命精神、时代责任教育,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取得明显成效。部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统一,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面总结党史学习教育情况,肯定成效、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拓展深化,着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推进、不断深化。要准确把握主题,严肃认真对照检查,高质量开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要践行为民宗旨,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注重建章立制,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坚持知行合一,把党史学习教育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婕
来源:法治网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意见
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7个部分18条,对人民法院服务保障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最高法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提炼近年来人民法院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相关实践经验基础上,经深入中部地区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制定了该《意见》。
《意见》紧紧围绕中央部署,提出有针对性的司法保障举措,强调人民法院服务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6个着力点,分别是:着力加强对种源种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及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保障创新发展。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保障协调发展。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强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生态共保联治,保障绿色发展。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内陆高水平开放,保障开放发展。着力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保障共享发展。着力完善中部地区法院联动协作机制,推动区域司法服务一体化发展。通过有针对性的举措,有效增强人民法院特别是中部地区各级法院服务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性协同性,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同时,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精准对接中部地区司法需求。《意见》根据中部地区功能定位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司法举措。围绕巩固“粮食生产基地”地位,强调重点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方法和植物新品种权司法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违法占用耕地案件审判执行力度,促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依法治理,严惩重要农产品走私、制售伪劣农资等犯罪。围绕巩固“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强调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新的司法保护力度,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围绕巩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地位,强调加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司法保护;引导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巩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强调加强涉通道工程、仓储物流等案件审理,加强对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综合保税区等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服务中部地区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意见》健全联动协作机制,以司法协同服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强调要健全中部地区司法联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最高法巡回法庭协调指导作用,及时分析研判重大司法事项和疑难法律适用问题。积极推动区域司法服务一体化,促进跨域立案服务、执行信息共享、失信联合惩戒、涉诉信访会商。《意见》还强调,中部地区法院要深度融入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法院与其他沿长江法院工作协调,共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山西、河南法院深度参与黄河流域司法协作,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意见》还对助力中部地区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协同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法治日报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