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10月13日上午,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忻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暨2022霹雳行动工作的有关情况。忻州市公安局、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中国移动忻州分公司有关同志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忻州市新闻中心新闻信息科副科长高君主持新闻发布会。
忻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吕建军介绍相关情况
忻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吕建军介绍了忻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暨2022霹雳行动相关情况。据介绍,今年以来,忻州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反诈中心持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压严打态势,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了“两升两降”工作目标。1—9月全市电诈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53.89%,造成财产损失同比下降53.78%,抓获犯罪嫌疑人578人,同比上升28.44%,破获案件601起,破案数同比上升33.05%。
一、锚定目标、多措并举,大力开展防范电诈宣传
多措并举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宣传防范措施成效明显,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财产损失数近年来首次出现拐点,同比实现双下降。
(一)推动党委政府发起新一轮防范宣传活动
今年以来,在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忻州市将防骗宣传质效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一票否优内容,市县两级掀起了防骗宣传新一轮热潮。7月15日,忻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史红波同志结合全市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向各县(市、区)委主要领导致信,就深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提出具体建议。通过“市县乡村”微信群日均转发13.4万次宣传资料、发案地悬挂宣传示警条幅2312条、制发410期《警情通报》网上网下揭示犯罪手法、每两日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宣传短信,累计1.12亿条。通过“四个全覆盖”有力举措,形成了浓厚的反诈防诈社会氛围。
(二)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忻州市公安局部署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国家反诈中心”APP集中注册活动,同时报请市委政法委牵头对全市防范宣传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动员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加大宣传注册工作力度。“百日行动”以来,共帮助22.4万群众完成注册,注册率上升10个百分点达41.64%,注册总人数达112万人,注册率已超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中。
(三)积极拓展防范宣传覆盖面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不断探索、拓展防范宣传覆盖面,联合忻州交通广播录制反诈宣传公益广告,每日在交通广播(FM96.1)循环播放;结合忻州市各县(市、区)文化特点,拍摄具有地方特色的反诈宣传视频,通过自媒体广泛转发。
(四)精准劝阻避免群众上当受骗
今年以来,忻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预警系统对全市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或高危易受骗群众进行预警劝阻,今年已累计处置诈骗预警30.69万条,日均人工电话劝阻1279人次,有效降低了发案率,避免群众损失5300余万元。
二、以打开路、以打促防,重拳打击涉诈犯罪生态
(一)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百日行动”以来,全市共开展4次“霹雳”专项行动,出动警力700人次,赴全国21个省市集中收网抓捕犯罪嫌疑人230名,破获部督案件2起、省督案件19起,打掉团伙3个,铲除窝点9个,扣押手机卡82张、银行卡140张、GOIP设备1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22台、现金18万元,打击成效显著。
(二)扎实推进“断卡”行动
全市公安机关全力以赴推进“断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租借、买卖银行卡和手机卡等违规违法犯罪行为,从源头斩断“两卡”(银行卡、电话卡)利益链条,全力压缩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生存空间。共抓获行业内鬼1人、收贩卡人员110人。对所有涉案“两卡”开卡人员进行惩戒曝光,累计惩戒曝光963人次。
三、以人为本、快速联动、全力以赴追赃挽损
为了更快更多的帮受骗群众挽回损失,市县两级反诈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接警止付快速联动工作机制,在受害人报警的同时,通过96110反诈热线可由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先行办理紧急止付,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对涉案账户进行冻结,最大限度为受害人挽回被骗资金。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止付涉案资金13.91亿元,冻结资金1.01亿元,返还群众受损资金784.83万元。
8月下旬,为积极回应群众期望,展示“百日行动”以来取得的重大战果,全市公安机关同步举行了“集中返还周”活动,向受害群众返还了一批追缴、冻结资金共计520万元。
四、部门联动、源头治理,坚决堵塞行业漏洞
充分发挥忻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职能优势,召开了5次全市联席会议,积极推动金融、互联网、通信等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监管主体职责,对涉案“两卡”开卡网点负责人进行约谈,堵塞行业漏洞。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两卡”形势好转,涉案问题“两卡”数量大幅度减少。
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萍介绍相关情况
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萍介绍,近年来,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市联席办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相关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力配合下,积极稳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金融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2022年以来,全市涉电诈银行结算账户数量占全省的比重始终维持在低位,通过集中研判、线索移送,协助市反诈中心破获多起案件,摧毁多个跑分团伙,有力打击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行内监管资源,建立了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的工作链条。制定《忻州市“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现场督导工作方案》,指导辖内商业银行成立反诈专班,建立专项联系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压实主体责任。
二是发挥技防成效,实施精准排查。建立风险监测上报机制,指导商业银行按照涉诈账户异常特征开展涉诈风险监测。根据国务院联席办下发的涉诈账户清单,以精准识别为原则,组织商业银行进行排查。2022年以来,共排查涉诈银行账户1913户,有力地防范了存量账户涉诈风险,实现涉案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数量稳步下降,涉案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无新增。
三是强化警银联动,畅通合作机制。与忻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建立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合作机制,强化人民银行、反诈中心在线索共享、案件调查阶段的协作配合,从交流研讨、群众申诉、共同处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关于警银联动稳妥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防治工作协作备忘录》。2022年以来,共向忻州市反诈中心移送涉诈可疑线索7批次,涉及银行账户20余个。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能力。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组织辖内商业银行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大型集中宣传活动2次,各银行通过向附近居民推广反诈APP,讲解防骗知识,银行卡安全知识,用卡规范等内容,提高了辖内居民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下一步,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联席办工作部署,不断推动金融领域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向纵深发展。
一是持续压实主体责任。按照“谁的账户谁负责”、“谁的商户谁负责”、“谁的钱包谁负责”原则,督促银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横向不断强化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纵向不断加大对网点和薄弱环节的检查、自查力度,落实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责任。
二是不断优化工作措施。指导商业银行按照“最小、必要”原则合理确定账户管控范围,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加强与公安机关涉案账户的研判,建立更加科学、精准的涉诈交易监测模型,做到精准防控,避免群众“误伤”。同时组织商业银行建立明确的涉诈账户管控申诉处置流程,协助完善申诉处置机制,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继续强化宣传教育。组织商业银行持续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聚焦非法买卖账户、防诈拒赌宣传,鼓励商业银行采用新形式、新方法进行宣传创新,进一步提升全辖反诈防诈、依法合规使用账户的法律意识,为提高全市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作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移动忻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朱毅介绍相关情况
中国移动忻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朱毅介绍,2022年以来,在忻州市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诈骗犯罪领导小组和省市分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忻州移动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力度,聚焦电话卡、物联网卡风险隐患,落实主体责任,严把电话卡、物联网卡入网关和销售关,严厉打击违规办卡、囤卡养卡等行为,全面清理涉诈电话卡、提升物联网卡合规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防范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了用户合法权益。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两个责任”
忻州移动严格落实党委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确立了分公司党管网络安全的整体架构。分公司党委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以约谈提醒、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方式推动工作落到实处。派专人入驻市局反诈中心,强化打击治理电信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内部沟通协作,积极对反诈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断卡行动实施方案工作举措,分公司各单位具体从电信诈骗宣传、实名制入网管控及渠道管理、涉案号卡核查处置力度、综合整治骚扰电话、物联网卡安全管理、警企联动等六个方面深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电信诈骗宣传力度
将日常反诈宣传、安心行动、网络安全宣传结合,组织了20余次线下“进企业、入校园、入社区宣传”宣传活动,疫情影响下联合忻州市反诈中心、忻州师范学院开展校园线上反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围绕高考针对易涉诈学生及家长群体组织现场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8万份、宣传受众超20万人次, 微信公众号发送40余篇反诈宣传文章,通过电子显示屏、广告机不间断播放反诈宣传标语和视频案例;向手机用户发送防诈骗公益短信30次,累计发送6000万余条,短信受众覆盖全市180余万移动用户。
(二)严格落实实名制入网管控和渠道管理制度流程
在用户办理业务时与客户签订《电话卡合规使用告知书》,使客户在办理时知悉从事诈骗的风险。通过组织自查检查,督促问题整改,对2家社会渠道非实名制办理物联网卡行为进行处罚,对未按要求与客户签订入网风险告知书的54家渠道进行处罚,对8000余名用户进行“二次实名认证”,提高了用户的警觉意识和能力,有效降低新增用户涉案的风险。
(三)加大涉案号卡核查处置力度
1—9月,共处置涉案号码33个;因涉电信诈骗案件共处罚25家(次)社会渠道,4家自办厅,3名个人,有效遏制了区域内电信诈骗蔓延势头,涉案号码数量明显下降。
(四)集中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
1—9月,共处置55件工信部通报骚扰号码,与去年同期(被举报骚扰134件)大幅下降59%;共处置5件工信部通报涉诈号码,与去年同期(被举报涉诈35件)大幅下降85%,综合整治行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五)持续做好物联网卡安全管理
加强入网审核,着力提升物联网卡合规率;强化资费审核,严守高质量发展底线;严格落实功能最小化原则,加强使用监测和违规处罚,对漫游至电信网络诈骗多发等敏感区域的高风险物联网卡监测预警,及时将监测结果下发并进行核实,确系高风险用户,当周销户。
(六)深化警企联动、扎实推进安心行动落实
忻州移动网络部党支部、市场部党支部与忻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党支部签订“党建合创”以来,三方建立快速沟通联动机制,积极向反诈中心提供涉诈线索、拟失信惩戒清单、GOIP设备活动线索等。2021年以来,分公司邀请反诈民警入企培训3次,提供各种涉案号码核查线索80余条、GOIP设备活动线索11条等,成功申诉核减涉案线索6条,累计破获GOIP设备案件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忻州移动将继续贯彻落实忻州市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诈骗犯罪领导小组各项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分公司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职能,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断卡行动各项工作。今后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一是提升政治站位、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加强组织宣贯,以案说法,以案为鉴,认真汲取经验教训,提升全员反诈意识和技能水平。二是加强渠道管理,强化实名制入网管控。加强渠道责任人和业务人员的诈骗风险意识培训、组织对聚类问题、共性问题、突发情况等进行特征排查,提前预警,消除涉案隐患。三是多渠道开展反诈宣传,扎实推进安心行动落实。积极与驻地公安机关开展“进社区、入企业、入校园”联合宣传活动。四是强化与公安机关的日常沟通协作、凝聚打击合力。
忻州市新闻中心新闻信息科副科长高君主持新闻发布会
此次新闻发布会由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忻州市新闻中心承办。省、市主流媒体记者应邀参加发布会。
图片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
答记者问环节
忻州日报记者提问: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呈多发态势,新的种类也层出不穷,我想问一下,目前常见的类型有哪些?应当如何防范?
忻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主任李海俊回答记者提问
答:今年以来,忻州市最突出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有:网络刷单、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贷款代办信用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这四类,其中,网络刷单类诈骗占比高达45.20%。
关于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承诺高回报的网络理财大多都是骗子制作的虚假平台,投资前期可赚取小利,骗子以此为诱饵指引群众加大投资,平台上声称知道内幕的“炒股群”、“投资群”群内讲师及成员都是骗子雇的“托”,引诱群众投资,进行诈骗。骗子还会操控后台输入虚假数字,显示群众的账户赚取了大额利润,但根本无法提现,接着骗子会继续诱导群众投资以赎回本金和利润,实则骗走所有资金。识别虚假投资平台要牢记:资金投入到个人账户的投资平台多为诈骗平台,账户名频繁更换的投资平台多为虚假平台。较为正规的平台都是使用公户转账且账户名固定。
山西法治报记者提问:请问人民银行作为监管部门,在降低电信网络诈骗银行结算账户涉案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科科长侯红元回答记者提问
答: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全市电信网络诈骗防治工作中,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立足本辖区实际情况,聚焦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统筹做好优化账户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强化账户管理,注重源头治理。督导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开户流程,明确告知开户人出租、出借、出售银行账户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正常账户根据“放管服”和“六稳”“六保”等要求优化客户服务,对于发现可疑情形的,审慎开通非柜面业务并采取适当控制措施,通过上门核实、加强监测、提高对账频率等方式全面核查;对于存在风险的,应及时清理处置并全面排查关联账户。
二是强化主体责任,化解存量风险。不断强化辖内商业银行账户管理主体责任,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树立并执行以账户质量和风险防范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严格按照“谁的客户谁负责”原则,切实有效完善账户质量和风险防范考核指标,纠正片面考核开户数量、市场占有率等问题。组织商业银行召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会议,督导商业银行科学评估账户风险情况,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账户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定期排查清理风险账户,不断化解存量账户涉案风险。
三是强化联防联控,严肃责任追究。督导辖内商业银行安排专人入驻反诈中心,协助公安机关组织商业银行查询相关账户流水40余人次。对55个银行网点进行了现场督导,对辖内涉案账户较多的14家银行网点负责人进行了集中约谈。指导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部责任追究机制,责令部分商业银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内部追责。
下一步,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将继续加强同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共同做好电信网络诈骗防治工作。一是加强督导。督导商业将电信网络诈骗防治工作作为持续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定期排查清理,强化责任追究等方式,切实降低银行账户涉案风险。二是稳妥处置。督导商业银行优化监测模型,提高可疑账户识别精度,稳妥进行可疑账户管控,畅通涉案账户申诉途径,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宣传教育。组织商业银行持续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不断提升辖内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忻州网记者提问:近期接到的国际号码骚扰电话明显比以前少了,请问移动公司在打击骚扰电话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山西移动已建立11种诈骗(骚扰)电话、诈骗(垃圾)短信拦截防控模型,对符合特征的电话、短信进行主动拦截。2022年以来拦截骚扰诈骗电话1.2亿次,日均拦截诈骗电话46万次。拦截诈骗短信5425万条。另外移动公司积极推广高频防骚扰免费业务,可个性化设计拦截电话和短信规则,累计为64万用户开通此项业务(高频防骚扰),后续将继续加大高频防骚扰业务推广。
忻州网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