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工作创新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档案馆

题目: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做法

资料提供时间:2022-12-21

目录

更多

纸质档案数字化 这4个环节要注意! 文章下载

纸质档案数字化 | 这4个环节要注意!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和后疫情时期的需要,不少机关单位开始启动“网上办公”。办公环境转到网上,同样也需要将纸质资料转移到网上,这就涉及到了“档案数字化”。

与纸质档案等传统介质的纸质资料相比,数字化档案资料具有巨大优势,如节省档案存储空间、缓解档案原件频繁使用磨损、提高信息检索速度、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在机关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虽然档案数字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不少泄密隐患。总得来说,在以下4个环节最容易泄密!

01

生成环节:违规外包扫描

案例回顾 :

2013年7月,某档案服务公司承担某地方档案数字化工作。该公司数宇化加工项目办经理宋某,为防止制作完成的数宇化档案在处理中丢失,违规将5年多来包括涉密档案在内的所有电子档案信息带出委托单位,擅自存储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中。经鉴定,其中涉及数百份国家秘密。事件发生后,该公司给予直接责任人宋某开除处理,该地档案部门对本部门责任人员也给予了相应的处理。

档案数字化工作大都是对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加工,这项工作通常由档案管理部门外包给有关公司进行。外包公司是否具备处理涉密档案资料的相关资质、档案管理部门是否对数字化工作进程进行了全程监督管理、是否完整记录数字化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备倒查,对于保密管理至关重要。

在上述案例中,外包公司员工缺乏保密常识固然是造成泄密的主要原因,但档案管理部门未对外包公司进行保密审查和监管,对数字化工作不闻不问,也为最终的泄密埋下了隐患。

02

流转环节:流转不登记

案例回顾:

2016 年8月,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1份标注“机密”的文件资料在某微信群中传播。经查,发布者系某省档案局服务人员孙某。该局在对原始纸质档案资料进行拆封扫描时,因现场工作人员的疏忽,未对档案的复原逐项检查,导致涉案文件落在数字化现场。孙某清理卫生时发现涉案文件内容与其儿子工作有关,遂将其拍成图片格式,发在家庭微信群中,造成泄密。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孙某作出辞退处理,给予该档案局数字化工作负责人高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档案数字化工作具有数量大的特点,往往需要多人同时进行,要求对原始档案的拆封和复原严格登记造册,做好记录,交接时也要认真清点,并出具相关手续。上述案例中,作为数字化工作负责人的高某,未制定和实施严密的数字化工作安全制度,原始档案的出库入库也未仔细检查。

03

存储环节:存储载体丢失

案例回顾:

2015 年12月,某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发现,在对相关档案资料进行现场数字化工作结束后,存储档案数据的1个移动硬盘下落不明,其中包括1份机密级和1份秘密级国家秘密。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档案局数字化加工场所现场负责人胡某、李某作出辞退处理,并在单位内部开展保密整改。

上述案例暴露出有关档案部门保密工作缺乏全程性、跟踪性的问题,胡某和李某作为数字化加工现场负责人,一方面未能妥善保管涉密移动硬盘,另一方面未对档案数字化工作场所的保密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导致存储硬盘丢失后无迹可寻。

提前安装监控录像设施、加强对进出档案数字化场所人员的检查,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

04

使用环节:违规复制扩散

案例回顾:

2002 年12月,有关部门发现,两份秘密级档案资料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被传递。经查,发件人系某州档案局职工李某,其好友印某和刀某以要写论文为由,向李某索要有关方面的档案资料。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在档案局系统中找到7份相关档案资料 (其中包括2份秘密级国家秘密),并擅自导出至非涉密电脑,通过互联网电子邮箱传递给印某,随后印某转发给刀某,造成泄密。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李某留党察看一年、行政记大过处分。

在上述案例中,一方面暴露出有的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保密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数字化档案资料易于复制和传播、且不容易被监控的缺陷。

与传统纸质等其他介质的档案资料一样,涉密的数字化档案资料同样应该被严格控制知悉范围,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利用其形式虚拟化的特点,非但不尽职尽责地妥善保管数字化档案资料,反而“监守自盗”,以为没有实体档案的流转,就不会留下“罪证”。

同时也提醒档案部门要建立后台管理机制,数字化档案资料的使用要 “有迹可循”,并严格控制工作人员相关权限,堵住非法复制、传播的口子。

如何加强档案数字化保密管理?

01

保密教育

开展档案数字化专项保密教育,重点从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性、常见的失泄密情形、保密管理要求等方面,结合生动的案例开展教育培训,加强有关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知识。

02

保密监管

强化档案数字化全过程的保密监管,谨慎选择外包公司,完善相关场所的保密设备,对信息设备采取物理隔离,做好技术防范工作。同时也要对工作人员做好身份审核、登记,严格记录具体工作,确保有迹可循。

03

成果管理

规范档案数字化成果的管理,做好交接手续,建立完备的后台管理机制,加强对数字档案的安全防护,严格区分涉密与非密,并定期检查。

搜狐2022-8-13

 

 

广东惠东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文章下载

广东惠东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近日,记者走访惠东了解到,惠东县档案局、惠东县档案馆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档案事业转型升级。

档案行政职能充分履行

实现全县档案执法检查全覆盖和档案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发档案行政复议、应诉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档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2020年,共开展行政检查27次,接受检查单位27个,提出现场整改意见65条,有效促进机关档案工作。2021年惠东县档案局将继续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档案工作评估和考核工作,监督指导应进馆单位做好档案的整理和移交进馆,开展新《档案法》的普法宣传,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我县档案工作水平。

“十四五”期间,惠东县档案局将注重加强档案政治能力建设、档案法制建设、加强档案馆在全县国家档案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打造档案保管利用新平台

2017年惠东县人民政府批准《惠东县档案馆及市政设施建设PPP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新建1栋占地1000平方米,地面楼高8层的档案馆大楼,总建筑面积8161.95平方米。项目于2019年5月19日开工,于2020年12月底完工交付使用,于2020年12月31日举行新馆揭牌仪式,并向社会公布正式启用。

新建成的惠东县档案馆,配备了现代化的档案保管保护设备,规划了各类档案技术用房和大型室内展览场所,是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永久保管利用基地,是县爱国主义教育、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信息科技平台、文化和档案文献展览基地、档案干部教育的服务中心,将为惠东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档案资源体系更加完善

至2020年底,惠东县档案馆馆藏有文书档案31467卷、83007件,专业档案14915卷、19636件,照片档案5059张,录音带241盒,录像带33盒,光盘档案75张,实物档案3156件,总数157,589卷(件、张、盒)。馆藏图书3663册、报刊2935份、杂志期刊5498册。

近年来,惠东县档案馆档案资源建设持续推进,除正常开展党政机关文书档案接收外,还积极开展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为了更好的服务民生,健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县档案馆调整过去以接收党政机关文书档案为主的传统思路,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积极构建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资源体系,由现在的“档案馆有什么群众就查什么”加快向“群众查什么档案馆就有什么”转变。把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纳入归档范围,确保民生档案应收尽收。

目前,惠东县档案馆现馆藏有涉及民生的档案种类有6类,集体具体有婚姻登记档案19636件、土地428卷、山林10卷、司法公证2118卷、工商退市112卷、房产1682卷。2021年将重点接收婚姻登记、农村土地确权、林权登记、扶贫开发、工商登记注销、退市企业、司法公证、疫情防控等民生档案。

深圳商报2021-6-11

 

 

高校档案信息化再出发 文章下载

高校档案信息化再出发

目录

★信息化是高校档案工作核心

★“再”信息化的数据思维

★“全”信息化的延展思维

★“真”信息化的用户思维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再升级

信息化是高校档案工作核心

※总原则:以治理为导向,立足基础,双轮(信息化与文化)驱动,多维保障。

★在高校档案工作体系中,档案信息化是核心层之一。

★新《档案法》中对档案信息化内容作了规定,

指明了档案管理现代化新路径,推动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再出发。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保障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等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并采取措施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明确电子档案法律效应

电子档案应当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

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电子形式作为凭证使用。

▲推进电子档案系统建设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积极推进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等互相衔接。

▲电子档案移交、接收与长期保存

电子档案应当通过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网络或者存储介质想档案馆移交。

档案馆应当对接受的电子档案进行检测,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档案馆可以对重要电子档案进行异地备份报关。

▲鼓励传统档案载体数字化

国家鼓励和支持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

已经事先数字化的,应当对档案原件妥善保管。

▲推动数字资源共享利用

档案馆负责档案数字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提供利用。有条件的档案馆应当建设数字档案馆。

国家推进档案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档案数字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利用。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叠新发展,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需要进入一个“再出发”的过程。

结合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实际,我们认为应从历史现状、现实特点和服务用户三个视角向更具“深度”、“广度”和“温度”的方向发展,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存量“再”信息化、增量“全”信息化和面向用户“真”信息化的进程。

“再”信息化的数据思维

高校档案信息化20年的发展,成果相当丰硕,特别是以馆藏档案数字化成果为主体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基本形成。

而如何利用数据技术对已数字化的档案内容进行分析、整合、提取,是高校档案部门接下来要考虑的重点,同时也成为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

从数字化到数据化

【参考观点】大数据的概念不在于存储或存档的数据、文档或记录的数量,而在于如何使用它们。即大数据的大,不仅仅是指数据容量的大,更是数据获取、整合和分析的范围和程度的大。

这就意味着:不仅仅是描述这些记录,还要通过识别和标记重要信息来丰富其语义。将有价值记录或标记可以连接到其他开放数据资源。

要实现档案数字化到数据化的转型,要从面向目录信息管理档案的粗粒度管理,到面向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档案页面的中粒度管理,再到面向字符管理档案内容信息的细粒度管理,在重视存储或存档的文档或记录的数量的同时,更应关注如何识别、抽取、使用与分析这些资源,从而构建档案数据化资源库,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

【参考】基于OCR技术生成可编辑的文本层,方便内容获取;以只读方式留存图片层,防止档案被恶意篡改,确保档案存储和查阅的一致性 。

OCR成果第一阶段是应用系统实现全文检索,提高档案信息检索效率;第二阶段可发挥OCR成果提取的归档信息和公文要素的作用,辅助开展档案自动著录、 目录质量核查,以及纸质档案数字复制件挂接准确性核查等业务工作;第三阶段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数据分析、知识管理、词库建设等工作。

新方向:档案内容信息的自动提取8

软件著作权参考:ITRC人脸识别软件V1.0,著作权人为上海市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登记号:2018SR081178

“全”信息化的延展思维

档案信息化永远没有尽头。结合高校工作场景,高校档案信息化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来延展:

其一,全面管理。以原生电子文件(如校务事项、电子公文、网页文件等)归档为方向,但要解决“归什么”、“在哪归”、“归哪里”、“怎么归”、“怎么用”和“归得好”等问题,做好校园网相关办事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实现多样化档案信息数据集的有效管理;

其二,全面协同。从档案本身至档案环境和用户行为再到档案馆组织工作自身全面推进信息化,实现档案部门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协同;

其三,弥补短板。我们发现各高校档案部门声像档案信息化还是一个短板,为此要在后期信息化发展中以声像数字资源再加工和深挖掘为方向,提升影像档案信息化的水平和质量。

照片档案智能检索:随着各类照片采集设备的普及,照片档案的数量快速增长。照片档案检索有助于对照片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展示以及利用。

照片档案智能审核与标签: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力度的空前加大,问题人物和不宜公开播出的问题信息越来越多。为确保照片档案利用安全,应规避不宜公开播出的视音频资料。

快速查找类似的音视频档案资料

引自:Jiang et al., A Fast Video Event Recogni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Video Searc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2012.

要注意档案部门角色定位(相关部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职责与分工)

档案部门:负责制定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提出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功能要求,负责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培训;负责指导电子文件形成或办理部门按归档要求管理应归档电子文件;负责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编目、管理和处置等各项工作。

电子文件形成或办理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著录和移交归档等工作。

信息化部门:负责依据标准建设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功能,参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为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

保密部门:负责监督涉密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保密管理。

“真”信息化的用户思维

信息化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用户。过去高校档案信息化的重点多基于档案机构自身,着眼点多集中于档案实体的“收、管、存”,而非完全基于档案信息的“用”。基于档案信息的“用”,可以帮助利用者找到所需的档案信息的同时,探寻各个档案文件间的关联,增强档案信息利用的效益;借助数据化档案资源,可以构建基于专家经验、知识库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档案信息检索、分析工具集供用户利用。

另外,后疫情时代,为用户提供远程利用的需求大大提高,这是体现有“温度”的服务。

知识图谱与专题数据库:信息化之“真”更注重挖掘、可供利用与计算分析的关联档案数据。如以高校科技名人档案资源开发为例,我们可以在对名人档案进行相关智能著录的基础上,结合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技术,创建各类名人档案知识图谱,辅助编研人员编写名人大事年表以及汇编资料长编等。

在档案知识图谱基础上,结合著录信息,更好地完成各类专题汇编。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再升级

新架构:

安装、扩容简单易管理、系统维护、升级简便

新界面:

界面友好,使用方便、适合不同终端设备使用

新功能:

智能档案数字化、声像档案内容解析

新交互方式:

拖拽操作等人机交互、邮件信息提醒归还档案

《南大之星》改版《南大智星》

档案管理系统

南京大学档案馆为了适应数字化校园建设新要求,去年启动了产学研合作项目,由南京大学档案馆、信息管理学院、公司等共同开发及推广新一代档案管理系统,以智能化应用为方向覆盖各类管理功能,实现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智能管理,以大数据存储为基础实现档案电子化、数据化。

通过引入光学文字识别OCR、自然语言处理、电子档案及文本信息提取、自动著录、以图搜图、场景文字识别、跨年龄人脸识别、多模态检索、知识图谱、AI客服等智能技术,提供档案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南大智星”。

对于日渐激增的非结构化数据和日渐成熟的数据智能技术,不能仍只停留在档案数据感知层面,即档案信息化并非是一个技术平台,其还应立足高校档案用户场景以及融合高校档案数据认知的规则。

基于此,有必要打通高校“传统”档案工作者与“智能”档案工作者(即智能技术从业人员)合作可能性,共同创新档案智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把档案业务、档案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融合在一起以发现数智时代的高校档案管理规律,真正为高校档案用户创造档案信息化的价值。

南大档案馆正在组成产学研档案信息化研究创新团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实现档案的“再信息化”“全信息化”和“真信息化”的到来。

百度文库2022-8-11

 

 

南充市档案馆档案“双套制”移交与接收工作“破冰”纪实 文章下载

南充市档案馆档案“双套制”移交与接收工作“破冰”纪实

今年6月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完成了新馆搬迁,馆库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为南充档案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市档案馆借力打基础、补短板,以档案“双套制”移交与接收作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要抓手,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践行四个“好”和两个“服务”的目标任务。

摸清“家底”,明晰工作新挑战

随着新馆的投入使用,市档案馆对市本级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进行了调研,重点围绕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机关档案室藏数量及信息化建设、档案服务外包市场等方面内容。据调查,全市普遍存在到期档案未按时移交进馆、档案数字化率偏低、信息化建设缓慢、档案服务外包企业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已形成但未到移交期限的档案约282万卷(件)(不含专业档案)。此次调研,让市档案馆为之后工作的科学决策和统筹推进,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工作新格局

基础差、欠账多、起步晚是市档案馆面对的现实制约,然而仅靠档案馆单方面的力量,想要啃下这个“硬骨头”难免势单力薄。为此,市档案馆向上级积极寻求支持,局馆联动,大力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机制体制,充分发挥“党管档案”的体制优势。今年年初,局馆共同研究制订了《南充市档案“双套制”移交与接收工作细则》(下简称《工作细则》),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和业务规范,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立足南充档案工作实际,基本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双套制”移交与接收工作制度体系,就全市“双套制”移交与接收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部署,成立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专班,将馆内的业务能手集中起来,负责档案“双套制”移交与接收指导服务与进馆档案质量查验。

以点带面,实现良好开局

市档案馆结合工作中掌握的实际情况,选取部分已基本达到进馆要求的单位作为试点,以点带面,合力攻坚,历时3个月,完成对市审计局移交档案的接收工作,并决定将10个机构改革单位档案的移交与接收作为“先手棋”,纳入2022年接收计划。同时,探索建立“3+1”四方联动机制,即市档案局、市档案馆、移交单位切实担起各自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以业务规范为导向、以服务质量为根本的外包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严把进馆档案质量关。工作推进全程实行留痕管理,做到每次检查都有检查记录和反馈意见,每次反馈意见都有整改落实情况。在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上,以及日常业务指导、执法检查工作中,大力宣传档案“双套制”工作要求和开展情况,解读相关业务规范,使越来越多的单位主动对接市档案馆,要求进行业务指导并纳入移交计划。截至目前,已对市政法委、市乡村振兴局、市人社局等23家单位开展了拟进馆档案上门指导服务。

另外,在“双套制”工作谋划的伊始,市档案馆面对进馆档案开放审核等新课题,坚持苦练内功,多次就相关工作开展业务研讨,推进和规范进馆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在平时的业务指导过程中,也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业务指导,提高进馆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移交接收带动其他基础业务全面提升。

中国档案资讯网2021-12-2

 

 

山东威海环翠区档案馆数字赋能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文章下载

山东威海环翠区档案馆数字赋能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档案馆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开放共享为目标,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基本实现数字转型,档案资政服务、公共服务、文化教育能力显著增强。

区档案馆以“归档零纸件”为目标,打造档案信息一体化智能平台,实现了档案移交接收、档案数据长久保存、智能档案室管理一键完成;推动实施传统载体档案和数字化副本同步移交策略,逐步建立以电子档案为主导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此外,区档案馆加强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确保电子档案应收尽收。

为确保数字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区档案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认真梳理电子文件管理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电子文件的存储著录格式、接收范围、元数据标准以及归档、接收要求;开展馆藏数据迁移工作,对馆内未数字化存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数字档案存储数据库,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数字档案数据库具备集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为一体的检测功能,落实了数字证书、数字签名、PDF固化等技术措施,防止电子档案被篡改,保证接收的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管理可信、长期可用。

区档案馆在全面开展国家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中,依托全市档案目录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了汇集全区档案资源目录信息的数据库,完成档案开放鉴定,加大数据全文开放力度,积极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一证(身份证)查阅”,并开设了电话查档。同时,区档案馆通过档案数字化成果实现电子化查阅,有效保护了档案原件,努力实现档案资源数据共享化、管理智慧化、利用高效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开放利用的新期待。

中国档案报2021-12-20

 

 

《北京市昌平区“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文章下载

《北京市昌平区“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区委办公室印发了《北京市昌平区“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紧密围绕《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规划》由发展环境、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项目、保障措施5个部分组成,立足昌平区功能定位,明确了档案法治、资源、服务、数字化等任务,突出“四个体系”建设和“两馆建设”重点建设项目,把档案工作紧紧融入昌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擘画了未来五年区档案事业发展蓝图,为昌平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北京市昌平区“十四五”时期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回顾

“十三五”期间,昌平区各级档案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北京市档案局的监督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区档案系统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环境,强化档案管理,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北京市昌平区“十三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各项任务,档案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档案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制发了《北京市昌平区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北京市昌平区档案馆档案利用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昌平区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区档案局关于在全区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从2016年起,开始以“双随机”抽查的形式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形成了检查、整改、督查、复查、通报工作机制,检查覆盖率实现100%,推动解决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依法治档水平。以“12·4”宪法宣传日、“6·9”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档案馆日等特殊节点为契机,持续、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公务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档案意识和法治观念,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档案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参照《北京市区县档案馆馆藏开放工作管理办法》,及时修订《昌平区档案馆档案开放工作制度》和《昌平区档案馆档案开放鉴定细则》,累计完成馆藏181223件到期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其中72787件开放、108436件延期开放。已鉴定档案数量占应鉴定档案的64%;开放率为40.16%。制定《昌平区档案馆档案利用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累计接待利用者42291人次、利用档案48734卷(件、次),出具证明53475份,为推进中心工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档案支持,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查档用档需求。盘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开展《京畿昌平》《昌平区“两学一做”图片展览》《中国人的骄傲——京张铁路南口段图片展》《王嵬影像档案展》《昌平记忆时光展》《档案见证历史 创新引领未来——建馆60周年图片展》等主题展览,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爱国、爱党、爱北京、爱昌平的热情。

(三)档案资源体系更加完善

“十三五”期间共接收档案58547卷(件、张),征集档案1524卷(件、张),主动拍摄照片2万余张。到“十三五”末,馆藏纸质档案47.4万卷(件、张),比“十二五”增长16.9%;照片47917张,底片32315张,录音录像档案932盘。数码照片104.44GB。全区109个处级档案室室藏档案总量达299万卷(件、张),比“十二五”增长32.3%。

(四)档案资源开发编研成果丰硕

编印《政务信息汇编》刊物106期,发行300余万册。坚持线下发行,线上推送,通过首都北京昌平网站、区档案局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提供浏览服务。先后编辑出版《昌平区“十二五”期间档案利用效果百例选编》《档案法规规章文件选编》《砥砺奋进四十载 科教新区创一流——昌平纪念改革开放40年画册》《昌平档案60年》《毛泽东与昌平》《昌平档案工作大事记(1949-2018)》等,不断开发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公众。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

馆藏档案47.4万卷(件),180个全宗,1200余万页档案,纸质档案应数字化率达到100%,生成11TB电子文件和220万条目录数据。并针对档案内容的特点设立了婚姻、土地、知青招工、独生子女等专题数据库,方便到馆人员查考利用。在昌平区华为政务云申请虚拟服务器2台、云空间40TB,并搭建档案管理系统,各立档单位可通过政务网访问该系统,实现数码照片档案在线收集、管理、利用。全区126家进馆单位全部完成了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整理、报送婚姻档案电子目录数据242175条,电子文件630GB,逐步实现档案信息互联互通。

(六)档案安全建设不断加强

督导全区各单位逐级签订档案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各单位各级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健全档案资源的安全责任体系。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强化各单位档案安全意识,确保我区档案资源的实体和信息安全。按照国家档案局和市局要求,强化馆库安全,制定《档案馆工作人员守则》《档案馆档案安全责任制》等库房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库房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责任保障。先后研究制定、修订并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网站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工作暂行规定》等8项管理工作制度,为信息安全织密制度防护网。深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及时组织开展安全自查活动,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积极完成档案馆“雪亮工程”建设,使重点部位和关键区域达到高清安全图像无死角、全覆盖。全力推进区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前期各项审批手续,已于2020年10月破土动工,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十三五”期间,我区档案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被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局馆荣获北京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北京市档案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六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新时期基层社保所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互联网+”时代档案馆视觉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科研课题获得国家档案局三等奖、市档案局二等奖。《新时期档案馆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研究》科研课题获得市档案局三等奖。

“十三五”期间,我区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有:社会档案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档案馆库饱和,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进馆保存需要;档案信息化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档案利用服务需求,服务保障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档案人才队伍建设距离新时代新要求还有差距。

二、面临形势和挑战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而围绕信息资源开发、文化软实力运用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引领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档案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发生巨大变化,迫切要求创新档案工作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从国内来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修订实施,迫切要求档案部门充分发挥党管档案的体制优势,深化依法治档,加快构建适应超大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治理能力。同时,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在线政务服务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档案信息利用需求,都对档案服务的思维模式、治理方式、技术方式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档案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档案作为战略性信息资源、基础性文化资源的价值越来越突出,档案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越来越明显,迫切要求档案服务全面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从北京自身发展来看,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两区”“三平台”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迫切要求档案部门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融入全市中心工作,做好做强档案服务保障工作。

从昌平区发展来看,针对全区优化创新和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搞活未来科学城,推进“两谷一园”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化回天地区专项治理,筑牢首都西北部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三条文化带昌平段保护建设,持续推进规划自然资源领域专项治理等全区重点工作,迫切要求档案部门做好档案指导、培训,提供高质量的档案服务和保障。

昌平区档案事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转型期和攻坚关键期。必须充分认清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准确把握昌平区新发展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首善标准,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奋力书写新时代昌平档案事业发展新篇章。

第二部分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昌平区域功能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发展与首善之区相匹配,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事业,以提升档案现代化公共服务能力为立足点,夯实档案工作基础,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促进档案事业与全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事业同步发展,为加快建设科教引领、文旅融合、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档案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党管档案工作体制优势更加凸显,档案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档案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全,档案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档案法治意识不断提升,档案法治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档案资源建设全面加强。建设好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档案资源实现覆盖全面、内容丰富、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结构优化,形成全民共建社会共享的档案资源建设新格局。

档案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不断完善档案工作服务保障机制,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依法加大档案开放力度,扩大档案门类跨区域、跨部门共享,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档案现代化管理能力显著增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档案数据有序共享,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转型升级。

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区档案馆新馆,档案安全工作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健全,档案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档案安全监管水平持续提高,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档案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坚持人才强档、科技兴档战略,健全人才培养激励和教育培训机制,着力打造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加优良、作风更加过硬,与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档案干部队伍。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档案法治建设水平

(一)推进法规体系建设

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加强档案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建立健全档案法规体系。制定《昌平区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等文件。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动态调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权责清单,持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规范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依法对进馆单位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检查率达到100%,推进执法检查规范化、常态化、精准化。加大监督整改力度,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三)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不断完善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工作机制。强化互联网思维,依托年度归档工作专项执法检查,采取检查为主、培训为辅的互联网+监督指导模式,实现线上指导常态化、答疑解惑实时化、业务标准统一化,达到足不出户能指导,线上培训无障碍,全面监管无差别,不断提高业务指导培训效能,不断创新、完善档案业务监管体系。在机关档案工作方面,持续深入贯彻《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全面推行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完成机构改革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和审核工作;不断完善各单位档案工作制度、规范档案基础业务工作,加强照片、音像、电子档案等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监督、指导与检查,进一步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前端控制。在企业档案工作方面,认真贯彻《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加强对区属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强化与主管部门协同配合,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对重点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积极开展监督指导,认真做好破产企业档案处置指导工作;拓展指导渠道,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开展建档工作,坚持有需必应、无偿指导、建档标准不搞一刀切的原则,密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开展个性化培训,深入非公企业进行专业指导。在基层档案工作方面,继续深入贯彻执行《村级档案管理办法》《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强化镇街对农村、社区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档案齐全完整,有效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治理能力。在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方面,围绕全区重点任务,积极主动做好未来科学城建设、“两谷一园”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化回天地区专项治理、筑牢首都西北部生态安全屏障、三条文化带昌平段保护建设、规自领域专项治理等工作中重点工程项目、重大活动档案的监督指导服务,提前介入,跟踪指导,确保重大活动、重点工程档案齐全完整的留存下来。在民生档案方面,围绕“七有”“五性”,做好教育、生态、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住房保障、产林权改革等各领域民生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开展专项培训,做好专项检查,与民生部门密切配合,将档案工作延伸到其下属单位,督促各单位做好本系统内各单位档案监督指导及培训工作。

(四)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法治宣传活动

以“国家宪法日”“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档案馆日”为契机,继续加大《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开展知识竞赛、印发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掌握和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履行职责、推动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提高社会档案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深入推进依法治档。

二、全面提升档案资源建设质量

(五)扎实推进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

以新馆投用为契机,稳步推进应进馆档案接收工作;重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加大专业档案接收力度,到“十四五”末,专业档案占馆藏档案比例不低于40%;紧跟机构改革步伐,接收撤并单位、转制单位、临时机构档案进馆;及时接收重大活动、重点项目档案进馆;接收征集档案、图书资料、报刊杂志进馆,不断丰富完善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强化接收档案细节管理,做好进馆前鉴定,严格清点、核查、整理、编目、消毒、上架等工作流程,确保接收档案质量。

(六)积极开展新形势下档案征集

制定《昌平区档案馆档案征集管理办法》,推动档案征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聚焦改革发展大局,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立足昌平区域,突出昌平特色,开展相关档案征集活动,补充馆藏,为昌平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添砖加瓦;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做好档案征集;加强境内外、区域外反映昌平特色的重要档案征集工作,改善和优化馆藏资源结构;通过发动职能部门主动记录、用好摄影家协会、组织有奖展览等形式拍摄留存反映城乡发展变化的声像档案,多渠道开展主动记录工作。

三、全面提升档案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七)积极向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严格执行《昌平区档案馆档案利用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及时了解掌握利用者需求,做到工作热情、服务周到。加强档案利用信息反馈,注重收集利用实例。进一步推进民生类档案跨馆利用,到2025年底,实现知青招工、独生子女登记等民生类专业档案在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跨馆查阅利用。

(八)加大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力度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关于档案开放的规定,根据《北京市区县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工作办法》《昌平区档案馆档案开放鉴定细则》等开放审核要求,按计划有序开展开放鉴定工作。进一步健全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机制,档案馆、档案形成和移交单位要依法共同做好档案的开放审核。到2025年底,区档案馆预计完成开放审核档案30万件。

(九)紧贴时代发展开发档案编研成果

密切关注昌平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寻找发现档案满足社会需求的切入点、着力点,努力挖掘馆藏档案所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围绕全区重点工作、重要纪念日、重大活动,通过展览、编书、专题片等形式,进一步发挥档案的教育和资政功能。做好《民生信息汇编》编辑发行工作,提供民生服务,宣传档案文化。做好《红色档案 见证初心——昌平区档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等编研作品的编发工作,献礼建党百年。

(十)依托教育基地创新开展宣传活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国际档案日、重大活动、重大时事等,策划实施固定展览,推动档案文化线上传播,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有昌平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全面提升档案数字化建设水平

(十一)加快推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

按照“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标准,以需求为导向,完成档案管理系统更新升级。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档案现业务跨越发展。采取集约化模式建设政务云档案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功效,使政务数据逐步实现互通共享。优先抓好“增量电子化”,兼顾“存量数字化”,不断丰富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档案局有关“数字档案室”建设标准,加大监督指导力度,探索开展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力争到2025年年底建成数字档案馆系统,提升全区各立档单位信息化建设水平。

(十二)加快推进档案数据化

立档单位要做到被列入进馆范围的室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区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提高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质量,全面进行历史数据筛查,确保数字化成果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建设全文检索数据库,开展馆藏档案全文OCR识别,结合档案重要程度和利用频率,分类、分批次推进全馆档案数字化成果数据化,实现档案库向知识库转变,全面提升档案数据利用水平。

五、夯实档案安全建设基础

(十三)强化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保障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落实国家档案局、市档案局决策部署,落实昌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档案安全制度。继续推行各单位逐级签订档案安全工作责任书,并适时对有安全保管隐患的单位开展档案安全专项检查,强化各单位档案安全意识,对各单位档案安全工作实时监控,夯实档案资源的保管安全基础。按照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修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明确应急处置责任和措施,开展培训或演练,不断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落实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制度,做好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工作。强化上网档案信息的审查与管理,做到档案安全保密万无一失。全面清查馆藏档案,完善档案标识,实现实体档案的智能化管理。

六、加快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支撑能力

按照“教在先、严到底、爱到家、调得顺、结构好”的思路,争取在“十四五”末,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服务和档案现代化管理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建成一支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老中青梯次搭配更加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十四)加强创新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

坚持党建引领,把政治建设摆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首位,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干部。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业自豪感、担当责任感、初心使命感。

(十五)加强业务素质培训,练硬专业之“技”

档案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紧盯主责主业,千方百计提高档案队伍能力素质,以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要求。努力建强“六支队伍”,即档案业务指导员队伍、档案业务培训师资队伍、爱国主义基地宣传讲解员队伍、档案查询服务队伍、档案安全管理队伍、档案信息化建设队伍。坚持走出去、阔眼界,持续开展“学习进高校”深造活动,拓展业务人员视野。坚持进课堂、长本领,举办全区新上岗档案员业务培训班、专题座谈培训班、继续教育培训班等档案业务培训,提升档案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通过选树业务榜样,开展业务交流,推动干部整体素质建设大提升、大发展。

(十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发进取之“心”

坚决贯彻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干部创造活力和积极性。用好用足“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科学统筹职数资源,有序推进择优晋升,激励鼓励更多年轻干部在新时代担起新使命,谋求新的更大作为。结合单位编制、人员退休等实际,提前谋划,加大年轻干部招录储备力度。大胆使用年轻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业务科室选拔优秀人才。积极推进干部跨部门交流任职,优先选拔使用平时、借调及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真正把经得住考验,年富力强的好干部选出来,为推动昌平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第四部分 重点项目

一、昌平区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

到2022年底前,按照面积达标、安全可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绿色环保的要求,建成集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于一体的昌平区档案馆新馆。

二、昌平区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

按照“统筹规划、先进适用、安全可靠、馆室一体”原则,立足全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十四五”末,力争建成标准规范、技术领先、管理一流、模式先进的数字档案馆,提高对档案实体、档案内容、档案服务和档案管理的信息感知、处置能力,实现全区档案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开发利用。

第五部分 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区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规划任务有效落实。

二、推进治理创新

适应机构改革局、馆分设的新变化,创新工作机制,形成“档案工作一盘棋,档案行政管理、档案服务双加强”的工作格局。创新监管方式,实施档案专项督查,切实满足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文化建设、档案保护和开发等领域,拓展档案社会化服务,增强档案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以档案治理创新推进规划落地。

三、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支撑

积极推进档案科研课题研究,着力解决关系档案事业发展全局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深入发展的难题,强化科研工作对规划任务完成的支撑作用。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鼓励进行科研活动,进一步培育浓郁的科研氛围,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展档案科研课题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档案事业深入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强化提升科研工作对“十四五”规划任务完成的支撑作用。

四、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

抓好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围绕规划目标,细化分解任务,制定年度计划,加强督促检查;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阶段性检查评估工作,自觉接受市、区有关部门的监督和考核。积极推动规划贯彻落实,确保昌平区重大发展战略期的有价值档案资料信息得到齐全、完整、安全的保存和有效利用,为全区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档案资讯网2021-12-13

 

 

基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 文章下载

基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档案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也是新修订的档案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个档案事业发展五年规划。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规划》的印发对于落实党管档案工作责任、把握战略定位、增强文化活力及抓好工作落实具有深远意义,有助于促进全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档案记录了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交和科技等各方面的活动,档案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档案法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立了档案事业的重要地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规划》强调,“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进一步明确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因此,深入贯彻落实《规划》,扎实推进各地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档案管理实践,对于统筹规划档案事业发展方向及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把握战略高度,做好发展目标任务布局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国家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发展规划作为具有前瞻性、导向性、战略性的公共政策,在政府管理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规划》作为指导“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高度,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当前形势挑战与未来远景目标相结合,完善档案工作薄弱环节,发挥战略规划长效优势。

《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的重要论述精神,提出“到2025年,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创档案事业发展新格局。各地各单位档案事业发展及档案工作规划编制应高点站位,始终不渝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规划》及新修订的档案法,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支撑性、基础性作用,将“加强顶层设计”作为“十四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综合把控档案法规制度建设、档案资源利用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管控、档案信息化建设、科技兴档工程建设、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档案对外交流服务7大方面的多维发展。

《规划》深刻把握国际竞争新态势,紧密结合中共中央战略规划,其中“档案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这一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各地档案工作必须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保障“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的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各地“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要立足长远,深刻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严格用《规划》科学指导档案事业的建设方向,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国家建设、服务民生发展及提升文化资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立足编制目标,调和信息粒度,使之粗细相宜

《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指南,具有宏观性、全局性、综合性和引领性。各地在编制“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在充分认识“十三五”阶段成果和“十四五”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高站位把握档案事业发展整体方向,也应契合业务发展需要,广泛布局,明确档案事业发展的各项主要任务,全面覆盖档案工作各个方面。

各地“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涵盖的信息粒度应由粗入细,内容详略适宜。所谓信息粒度,主要表现为信息的复杂度、抽象度和详细程度等。粗粒度信息形式简略、表述抽象、信息量大,细粒度信息则反之。《规划》的时间范围跨度大、空间范围覆盖广,因此,《规划》主要以粗粒度信息为主,即立足宏观抽象视角,以简洁化、总结性的语言进行编制。各地应坚持中央与地方的协调统一,在我国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工作原则的指导下,对标《规划》,吸纳国家新政策、新思路和新要求。各地“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只有与《规划》相呼应,方能保证档案工作的有序推进、一脉相承。

各地“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应在《规划》的宏观指导下辅以细粒度信息、明确主要任务。各地在档案事业发展中应抓住主要矛盾,打破档案事业发展瓶颈,找准发展的突破点、切入点,立足全局视角,兼具务实作风,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描绘未来5年发展远景,并指出适合地区发展的主要路径,保证任务推进的可行性。各地“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应做到信息粒度粗细相宜,由粗粒度信息把握总体方向,细粒度信息明确发展路径,共同指导档案事业稳步向好发展。

三、分析内外部环境,明确档案事业发展定位

规划作为各地未来5年档案事业发展的蓝图,应与当前国际形势及国家环境紧密结合。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背景下,档案事业发展应具有全局观,放眼国际大势,对档案事业发展作出准确判断,坚持开放包容,加强对外合作,加强档案工作标准化建设,提升档案事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各地“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应以《规划》整体思路与战略要求为纲领,认真遵循新修订的档案法相关要求,客观分析“十三五”时期的成效与不足,把握档案工作自身定位,着力推进档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贯彻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强化党的领导。“十四五”时期的档案工作应全面落实“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以局馆党委为组织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致力于解决档案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坚持档案工作发展的政治定位、人民立场与安全底线,高质量推进民生档案建设,简化查档手续,推动档案公共服务改革发展。二是深化依法治档要求。深入贯彻《规划》的相关要求,积极实施新修订的档案法中提出的新要求、新理念及新策略,加快完善配套法规制度的制修订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与责任落实,借助“互联网+监管”手段,推进档案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参与国际档案标准的引入、修订与推广,推动档案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与国际化。三是推进档案机构改革。《规划》是全面落实局馆分设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强调应“加速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局馆建设的协同发展,强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充分发挥党管档案工作的体制优势。四是持续推进信息化转型。积极响应《规划》对档案信息化转型的相关要求,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档案事业发展与当前电子文件、数据治理及数字赋能等要求相适应,紧跟档案事业发展潮流,加快档案工作全面转型与智能升级,实现档案“智治”。五是加大档案安全管控。“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5年,也是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档案安全本质上是政治安全。面对当前国际合作态势,档案事业发展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严格把控档案安全管理,强化档案实体安全与行业信息安全,构建完备的责任安全体系。

四、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打造档案文化服务高地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档案事业作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挖掘历史文化、加强资源开发及完善社会记忆体系具有深远意义。“十四五”时期是持续推进党管档案工作的重要时期,各地“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指示,深入挖掘档案资源中的红色文化及创新理论,全面加强革命历史档案与红色档案的保护、开发及利用。

一是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功能。各地应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及使命。结合各地档案馆自身条件,加大对红色档案、革命历史档案的接收征集与研究整理力度,面向社会收集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的档案资料,有计划地组织出版档案专辑、开展线下主题教育。二是开展多样化专题服务。各地档案馆应结合地方特色及重要历史节点,利用红色档案、革命历史档案等资源大力开展专题教育、主题宣传、红色展览、档案编研等活动。如中央档案馆结合珍贵档案资料拍摄了百集微纪录片《红色档案》;浙江省利用南湖革命教育基地大力挖掘红船档案资料,积极联系上海、江苏、安徽等地举办“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上海市档案馆利用红色资源推出红色档案集萃,如“陈独秀刑事记录卡”“上海解放周年纪念展览会”等。三是加强特色文化宣传服务。各地应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开发档案资源,树立人文发展理念,利用新媒体、文化长廊等宣传平台,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文化,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为地方档案文化建设注入强大活力。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贯彻落实《规划》,积极开展各地“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结合国内外形势,正确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政治定位、人民立场与系统观念,立足工作实际,统筹规划设计,积极开展各项任务。相信我国档案事业一定能不断实现新发展、新跨越、新突破,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从而助力我国科技发展与文化繁荣。

中国档案报2021-12-10

 

 

启东市:探索“3+3”管理模式 着力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精准度 文章下载

启东市:探索“3+3”管理模式 着力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精准度

今年以来,江苏省启东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探索创新“3+3”管理模式,切实解决干部档案审核难、管理难、整改难等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干部档案精准度,为选准用好新时代干部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流程再造,完善工作体系。吸收、借鉴各地专项审核的经验做法,实行审核单位初审、主管单位复审、组织部门终审的“三级审核”模式,形成信息审核全覆盖。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不回避、不拖延,做到发现问题即知即改、结果评定有理有据。截至目前,通过调查取证、集体研究、综合研判,分类处理前期搁置问题共18起。

二是坚持定向联系、定期收集、定时更新的“三定管理”原则。针对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内部初选+组织审查”模式,分类挑选联络员构建联络网,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底数清晰、责任明确。细化十类归档项目,继续实行月度报送制,确保干部档案内容充实丰富、不漏项。在基础资料完善的基础上,定时更新干部基本信息,实现系统信息与干部现实变化同步更新。

三是促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闭环管理。为实现整改提升工作常抓不懈,积极推行立档单位“回头看”自查、联络员交流学习互相查、组织部门随机督查,做到立档单位同向发力、同题共答,联络员“取经送宝”、查缺补漏,组织部门现场反馈、精益求精。截至目前,共整改问题107人次,查补干部档案缺失材料662份,有效促进立档单位提质增效。

中国档案资讯网2022-12-31

 

 

2021年省档案馆将深挖馆藏档案资源充分展示珍贵稀有档案价值 文章下载

2021年省档案馆将深挖馆藏档案资源充分展示珍贵稀有档案价值

3月2日上午,海南省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省档案馆举行。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21年,省档案馆将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建设具备收藏、陈列、科研功能为一体的档案特藏库,充分展示珍贵稀有档案的价值,有序组织开放接待参观,充分发挥档案资政育人的作用,扩大档案影响力。

海南省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省档案馆举行。记者陈望摄

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七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传达贯彻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0年全省档案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

据介绍,2020年2月3日至4月7日省档案馆在疫情闭馆期间,开展电话预约查档、线上档案咨询、来信来函代查档案等服务,共提供利用622人次,调阅档案554卷,复印档案材料2219页;主动挖掘馆藏80多件非典疫情防控档案编印《海南2003年抗击“非典”档案资料选编》,及时呈送省领导参阅,并发放到省直单位及各市县,为海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参考。

海南省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省档案馆举行。记者陈望摄

2020年,省档案馆领导班子研究部署扶贫工作6次,深入贫困村调研14人次,派驻驻村工作人数3人,其中乡村振兴工作2人,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投入资金40万元,帮助贫困村修路1条,协助劳动力转移13人,消费扶贫1.6万元,协助办理低保3户。截至目前,琼中湾岭镇鸭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均稳定超过6000元,该村被列为琼中美丽乡村、网红“打卡”村。各市县档案局、档案馆也积极开展各项扶贫工作,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优化馆藏档案结构,丰富馆藏内容。2020年省档案馆共接收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等11家省直单位文书档案236卷、22108件,专业档案43卷,纸质档案目录148册,接受捐赠图书资料101册。接收原海南省农垦总局档案馆馆藏全部档案资料进馆集中统一管理,共接收入馆档案图书资料27918卷册、64820件,印章档案1441枚。加强音像档案规范化管理,全年累计整理数码照片788张、录像档案1TB(9595分钟)、录音档案17.2GB(983分钟),制作音像档案目录19卷,刻录光盘156张,挂接照片12720张。

进一步加大档案征集编研力度。省档案馆完成《海南英才——东南亚篇》初稿编纂工作;联合上海宋庆龄陵园举办《宋庆龄档案图片文献展》,征集到宋庆龄档案资料一批,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宋庆龄档案资料;征集到海南籍原外交部副部长何英的任命书、证件证照等实物及照片档案一批;征集到1951-1965年期间党政军领导人及外国友人视察榆林部队的档案资料一批;征集到《八所港海史》等一批有关日本侵琼的抗日战争档案资料,为进一步做好《抗日战争档案资料汇编》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自贸港建设的关键之年。全省档案系统干部职工将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档案法》为契机,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下足功夫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服务重点”的文章,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用好用活档案资源,积极服务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各级档案部门提前谋划、做足准备,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

二是做好“数字档案”的文章,省档案馆将采取有力措施,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加快档案数字化工作,力争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80%以上,推动档案数字资源共享利用。探索“单套制”管理模式,为档案工作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做好“海南侨乡”的文章,海南是全国著名的侨乡。近年来,海南省档案馆通过征集编研出版了《千年府城》《海南英才·广东篇》《海南英才·港澳篇》等画册,正在启动《海南英才·东南亚篇》征集编研,计划2021年完成出版,并趁此机会深挖这些著名华侨代表在东南亚创业的艰辛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家乡对他们的挂牵与关怀,让他们以更高的激情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南海网2021-3-2

 

 

武陵源区“十三五”档案馆工作侧记 文章下载

武陵源区“十三五”档案馆工作侧记

“十三五”期间,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档案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档案工作方针政策,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各项工作成果丰硕,为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

重视事业发展

近年来,武陵源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档案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保障。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并支持档案工作,不仅将档案事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朱用文及分管档案工作的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刘政忠还多次帮助区档案馆解决资金困难等实际问题,并于2020年11月为档案馆新配备一名副馆长和一名副科级干部。档案馆事业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经费逐年递增。近三年财政预算分别为214.7万元、234.1万元和235.8万元。

区档案馆现配备工作人员7人,其中大学5人,大专2人。同时,积极抓好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派干部相继参加省、市档案人员培训、档案管理应用系统使用培训等活动,并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培训、武陵源区档案人员培训等各类中小型培训活动,使档案员更科学、系统掌握了档案和数据管理系统知识,增强了档案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技能。

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武陵源区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武陵源区档案保管保密制度》《武陵源区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武陵源区档案查阅利用制度》等相关制度,使档案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行档案库房专人保管专人查阅,保持库房内清洁卫生,坚持不定期查库,并认真做好记载,坚持不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监控设施的正常运行,不允许非库房管理人员进入库内;配备处理档案资料保密电脑,对于档案数据目录及扫描文件通过保密U盘保存,并且严禁在外网上进行数据查阅,防止电脑病毒侵害和信息丢失。为保证数字化加工档案实体安全,与中标公司签订保密等相关协议,在档案出入库时做好登记,做到接收传送和归还责任到人,避免档案遗失。

狠抓业务建设

近年来,武陵源区档案馆狠抓档案业务建设,在完善档案资料的保管和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

丰富档案馆藏资源。截至目前,武陵源区档案馆现有全宗26个,现馆藏档案资料21712卷113057件,其中档案20654卷113057件,馆藏资料1058册。“十三五”期间内新增全宗11个,新增馆藏档案资料10467卷60524件,其中新增档案10122卷60524件,新增馆藏资料345册。推进“提质武陵源再创新辉煌”荣誉榜组稿出版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征集到获吉尼斯世界纪录1个、国家级荣誉20个、省级荣誉40个、获中国索道协会颁发的安全生产奖1个及先进单位奖1个;开展“武陵源记忆”征集活动,征集到大量“武陵源记忆”相关的档案资料,征集《武陵源读本》《张家界两千年》、武陵源区明信片和信封等84本,为完整保存武陵源区历史再添新内容;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的征集评选活动。与区委宣传部、区老干局、区妇联、团区委等部门联动,形成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成功收集好家风好家训故事10篇。联合区记者站在张家界市电视台连续推出10期“好家风,好家训”系列报道,进一步提升活动影响力;积极征集接收档案实物照片。充分调动群众征集珍贵档案的积极性,共征集到区原政协副主席田波和香港88岁老摄影家何焕先生等人的档案实物20件,照片496张,电子照片13张;收集到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等名人电子照片11张、题字若干份,这些珍贵档案全面反映和体现了武陵源旅游发展的历史,充实了武陵源区档案馆馆藏内容;注重“四重”档案的收集。为确保重要活动、重点工程、重大会议、重大事件“四重”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着重发挥“四重”档案作用,全力做好“四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共征集接收了文明创建档案175卷、森保节资料4卷、中央环保督查相关档案134卷、区委办重要领导讲话资料30卷。

规范馆内业务建设。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加强档案保管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的收集、保管、保密、利用、统计鉴定等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馆藏资料以全宗为单位进行科学排列。编制了《武陵源区档案馆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进行档案安全检查,近三年库房内无鼠、无虫、无霉、无积尘、无火灾、无水浸,无失窃等现象。近年来,武陵源区档案馆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对全区各乡(街道)、机关单位档案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全区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10号令,认真编制机关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表,全区立档单位基本完成编制审批工作。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采取定期指导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精准扶贫档案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规范进行。目前已完成武陵源区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综合管理类文书档案807件、成果类档案443卷、农户档案8197卷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加工处理工作,全部实现入馆。开展档案室规范化创建工作,按照《湖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抓好全区立档单位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全区有46个机关档案室达到湖南省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标准(其中省特级档案室1个,省一级档案室10个,省二级档案室8个),全区34个行政村(居)已全部完成村级建档任务。

此外,武陵源区档案馆注重规范档案数据建设。截至目前,馆藏档案已经100%完成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和馆藏资料篇目录数据,实现了馆藏档案、照片、资料查全、查准的计算机检索。

搞好综合利用

武陵源区综合档案馆于2017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总面积为2077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50%。馆库建筑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功能布局合理。按照档案库房“十防”和消防安全“八不准”要求,库房全部使用符合统一规范要求的档案密集架,安装符合要求的消防自动报警、防盗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恒温恒湿空调,定期更换档案药具,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同时,完善了档案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实行档案查询一站式服务。增设了照片资料室,购置Canon照相机、佳能PRO—520大幅面喷墨打印机等设施设备,为照片档案规范整理增添新助力。

为有计划、有选择地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武陵源区档案馆于2028年组织业务骨干开展档案库房清理盘查工作。结合需要数字化加工处理的档案数量,制订了《武陵源区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方案》,并采取政府采购方式,与中标公司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截至目前,共投资95万元,完成1.1万卷10.8万件档案数字化加工处理工作,共录入档案目录22万条,完成档案全文扫描180万页。

武陵源区综合档案馆档案利用服务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抓好馆藏档案到期开放鉴定和利用。定期对馆藏到期应开放的档案进行鉴定和统计。目前,武陵源区档案馆有7个全宗542卷档案已向社会开放。二是规范文件查阅服务。简化查档流程,开展节假日预约、电话信函代查、送档上门等便民服务举措。“十三五”以来,武陵源区综合档案馆共接待查阅档案群众达500多人次,复印档案、资料近6000多页,有效地发挥了档案的参考作用。三是开展档案资料编研工作。与武陵源区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编纂《党委工作纪事》《中共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党史大事迹》两本书籍,馆藏资源的利用不断加强。

红网2021-2-28

 

 

“十四五”江西省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文章下载

“十四五”江西省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全省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服务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立场、依法治档、改革创新、安全底线原则,以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目标,以贯彻实施新修订档案法为主线,以推进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加快档案信息化转型为牵引,以强化档案人才支撑为保障,着力推动全省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贡献档案力量。

到2025年,全省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到2035年,全省档案资源建设质量、档案利用服务水平、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档案治理效能和管理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有效提升档案治理效能

1.优化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完善与新修订档案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各级档案机构履职能力建设,探索局馆工作融合有效机制和路径。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协同、行业协同,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推动各级党委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2.完善档案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实施档案制度规范建设工程。修订《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制定江西省党政机关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江西省开发区档案管理办法,修订《江西省档案服务机构备案办法》《江西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江西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办法》《江西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等。优化档案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机制,发挥各级档案部门(机构)在制定修订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档案学会、行业组织及其他各类主体参与档案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3.加强档案执法普法工作。依法落实档案行政管理主体责任,编制和公布权责清单。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提高档案行政职权运行规范化水平。定期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贯彻落实档案工作方针政策、遵守档案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档案专项检查。深化档案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档案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做好档案出境、网络传输安全管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新修订档案法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档案部门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内容。制定并实施江西省档案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

4.强化重点领域档案工作监管。加强对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五河一湖一江”(五河: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修河,一湖:鄱阳湖,一江:长江江西段)保护治理等重点领域档案工作监管,探索协同监管模式。做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交通强省建设等领域项目档案工作监督指导。规范开发区(工业园区)档案工作,引导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立区内企业档案管理服务平台和联合档案室。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档案管理体制,抓好新时代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五美”乡村建设档案工作。

5.创新档案业务监督指导方式。健全“互联网+监管”手段,上线江西省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平台,推进档案业务在线监督指导,提升档案治理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全面完成县级综合档案馆第一轮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启动设区市第二轮业务建设评价工作。推进省档案馆、设区市档案馆完成业务建设评价问题整改,提升基础业务水平。建立企业档案工作分类监督指导机制,做好上市企业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加强对企业境外档案工作的指导。探索开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创新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方式,对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实行事前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非国有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档案业务指导,引导档案服务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深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全面记录新时代江西发展新成就

6.强化档案资源前端控制。全面推行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加大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业务指导力度,提升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性和整理规范性,推动文书、科技、音像、专业等各门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建档指导工作,确保重要经济领域档案齐全完整。做好机构改革涉改单位和产权变动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合理确定档案归属流向。规范村、社区建档工作,更好服务和支撑基层社会治理。

7.做好到期档案接收工作。组织开展新一轮综合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及其实施细则修订工作,细化档案移交接收流程,明确档案移交接收要求。推动各级综合档案馆制定中长期档案接收规划,建立档案馆年度接收计划及实施情况报备制度。推动到期档案依法及时移交、有序进馆。做好二级机构档案移交接收工作。鼓励非国有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向各级综合档案馆寄存、托管、直接移交有公共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的档案。到“十四五”末,全省综合档案馆馆藏总量力争达到2000万卷。

8.加强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档案收集。健全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档案工作机制,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世界赣商大会、十六届省运会、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樟树药交会、汤显祖国际戏剧节,以及党的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等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档案收集工作,建设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档案专题数据库。加强脱贫攻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工作,建成全省脱贫攻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专题数据库。

9.加强民生和地方特色档案收集征集。加强学籍、婚姻、收养、就业及社会保障、土地承包、林权改革、人口普查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收集工作,到“十四五”末,省市县三级综合档案馆民生档案占比分别不低于30%、40%、50%。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风、名人名胜、名镇名村、名优特产等具有地方特色档案收集征集工作。

10.加强红色档案收集征集。立足红土圣地,传承红色基因,加强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八一精神、安源精神、方志敏精神、甘祖昌精神、血防精神、抗洪精神等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征集,为更好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夯实资源基础。鼓励社会和个人向各级综合档案馆捐赠红色档案。推动档案馆与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在红色档案资源共享方面加强合作。鼓励开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重大历史亲历者口述历史采集。

(三)持续推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水平

11.加大档案开放力度。建立健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开放审核建议机制以及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开放审核有关制度,实现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落实新修订档案法有关要求,各级综合档案馆基本完成馆藏2000年以前档案的开放审核工作。鼓励各级综合档案馆结合实际依法提前开放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档案。鼓励其他类型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

12.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及时精准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立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相关档案利用调度机制。持续优化档案利用环境,简化利用程序,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和档案文化需求。依托“赣服通”、江西档案共享利用平台、各地政务服务大厅异地通办专窗,推进开放档案查阅利用“省内通办”,实现群众利用开放档案“一次不跑”或“最多跑一次”。依托行政村、社区信息化设施设备,推进档案信息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大力推进民生档案信息资源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利用。

13.加大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力度。加强红色档案资源挖掘整理,用档案讲好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故事。把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党性教育、“四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红色档案的教育、激励、感召作用,激发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9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加强馆藏档案资源开发,举办各种展览展示活动,推出一批档案编研精品。申报实施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高质量完成《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江西卷)》编纂工作。积极参与全国性档案开发利用优秀成果征集活动,展示推介我省优秀档案开发利用成果。

(四)扎实推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着力筑牢档案安全防线

14.完善档案安全监管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要求,严格落实档案安全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大档案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档案安全事故。完善平安江西档案安全考核工作,进一步压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规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加强对涉及档案安全的寄存托管、数字化加工、信息系统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建立备案档案服务机构红黑榜评价制度,引导档案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15.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和管理。启动省档案馆新馆建设可行性研究,完成省档案馆绿色档案馆自评工作。推动南昌、新余、赣州、抚州市启动市级档案馆新馆建设,推动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的71个县级综合档案馆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推动乐平市、进贤县、萍乡市安源区等县级综合档案馆完成新馆建设或老馆改造。加强各级机关档案室升级改造,重点改善乡镇档案保管条件,完善更新档案安全设施设备。加强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健全档案库房日常管理、档案流动过程中安全管理等制度,提升档案库房管理精细化水平。

16.加强档案信息安全。提升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安全水平,实现系统和信息可管可控。强化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保护体系。严格执行档案保密管理制度、上网档案信息审查制度和档案利用制度,确保档案利用安全。加强对重要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测试。扎实做好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完善备份机制,实现馆藏全部档案数字资源完整备份,重要电子档案异地异质备份。

(五)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档案工作数字转型

17.完善档案信息化发展保障机制。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建立省档案信息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档案信息化工作指导、推进和监督力度。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地信息化发展规划,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发展规划,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依法依规开展。

18.强化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建立健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相关制度,推进在业务系统开发、升级、改造时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电子文件归档功能。“十四五”时期,党政机关新开发或升级、改造的业务系统,均应具备符合规范要求的电子文件归档功能。推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电子文件在线归档工作,促进各类电子文件应归尽归。推进党政机关开展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的电子文件以电子形式单套制归档。开展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工作,实现电子档案应收尽收。推进国家重点档案目录体系建设,完成省市县三级综合档案馆馆藏国家重点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采集报送。推动各级综合档案馆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到“十四五”末,全省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应数字化档案数字化率达到80%以上。积极参与中西部档案信息化提升项目建设。

19.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探索建设机关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提供虚拟档案室系统应用服务,并做好与业务系统的相互衔接。推动各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线或离线接收档案数字资源。大力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省档案馆建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50%的市级档案馆、30%的县级档案馆建成数字档案馆。大力推进机关数字档案室建设,20%的省直机关档案室建成数字档案室,建成1-2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积极参与全国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

20.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继续深化江西档案共享利用平台建设,推动江西档案纵向业务网向机关等单位横向拓展延伸,促进档案信息资源馆室互通,推进档案信息资源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利用。加大跨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力度,扩大“一网查档、异地出证”惠民服务覆盖面。融入全国档案信息共享利用体系建设,对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促进全省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规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步提升。

(六)积极推进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锻造档案工作高素质人才

21.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加强政治能力建设,锤炼档案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档案收集保管、解密开放、提供利用、编研出版、宣传展览等各环节的政治属性,在做好档案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档案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

2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专业化能力提升教育培训计划,省市档案主管部门分层分类举办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和专题业务培训,县级档案部门灵活组织业务培训、以会代训,组织业务学习交流活动。建立江西档案业务培训网络平台,建设优质网课资源,实现档案人员培训全覆盖。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档工程。

23.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档案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档案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办法,充分发挥职称制度对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激励作用。完善全省档案专家库建设,积极发挥档案专家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落实规划组织实施领导责任,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推动将档案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把党管档案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加强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强档案工作,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档案馆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合理安排经费,保障本单位档案工作有效开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案事业发展。

(三)加强检查评估。省档案局要建立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估和检查机制,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组织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将监测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档案工作和加强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各级档案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四)加强宣传引导。融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事关档案事业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任务进行全方位展示宣传,大力宣传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民生、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中国江西网2022-10-19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