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档案事业发展五年回眸
“两个翻番”谱写档案新篇
2013年10月,揭阳市档案馆顺利通过国家二级档案馆评审,成为粤东地区首个晋升国家二级档案馆的综合档案馆;2017年1月,市档案馆通过广东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认定,成为粤东首个省级以上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至2017年7月底,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建筑总面积16434平方米,库房面积5115平方米,比2012年底分别增加11242平方米和2504平方米,均翻了一番多。
从两项“粤东首个”到两个“全市翻一番”,彰显着揭阳市档案事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非凡成就。
克难奋进,档案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前提。针对档案基础设施滞后长期制约着揭阳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近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揭阳市档案工作的政策文件,切实把加快市档案馆新馆等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公共文化设施来抓。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全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档案部门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克难奋进,使全市档案馆舍建设持续提速。
市档案馆新馆于2012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按综合档案馆建筑规范设计。2013年10月,市档案馆通过国家二级档案馆评审,成为粤东地区首个国家二级档案馆,跨入全省乃至全国综合档案馆规范管理的先进行列。2014年底完成至少30年一遇的档案馆整体搬迁工作,没有信息泄露,没有发生任何差错。2015年2月,市档案馆新馆正式开馆,新馆建筑面积8800多平方米,比原来旧馆扩大了10倍,集档案保管、对外服务、陈列展览、教育培训、技术服务、行政办公等功能于一体,彻底改变原档案馆舍破旧、档案库房面积狭小、档案保管保护条件恶劣的状况。
以市档案馆新馆建设为示范带动,市档案部门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力促全市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市县互动、共同促动的良好局面,推动县区档案馆建设迈出新步伐。揭西县档案馆新馆2012年初建成交付使用;榕城区档案馆新馆扩建工程(首期)顺利进行,将于今年底前投入使用;揭东区已确定区档案馆新址,按县级二类馆标准进行改造扩建,其他县馆新(扩)建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市档案部门提供的数据表示,近五年来,全市档案馆建筑面积、库房面积、档案装具等均实现量和质的飞跃。目前,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建筑总面积16434平方米,库房面积5115平方米,均比2012年底分别翻了一番多,档案安全保障和保管条件显著增强。
务实创新,档案资源建设迈上新台阶
档案资源是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础条件,事关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五年来,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聚焦馆藏档案资源建设,依法管档治档,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改善档案结构,提升管档治档能力和水平。
勇于不断创新,才能推进事业可持续发展。针对揭阳建市已逾20年、市直各单位档案满20年应依法移交进馆和市档案馆新馆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实际,市档案部门创新档案接收办法,采取年代分段分批接收进馆的方法,加大对各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接收力度;同时开展接收专门、科技、声像、实物、电子等门类和其他载体档案的工作,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为尽快丰富馆藏档案,市档案馆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捐赠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共收到各类著作、族谱、名人档案等356册,收到实物档案共70件,档案资源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馆藏档案结构逐步优化。
档案行政管理的法治化和业务管理的规范化,直接关乎馆藏档案资源的建设。为促进机关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发展,市档案部门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和年检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此外,针对原揭阳县部分机关档案分散保存保管、未依法及时接收进馆及因保存保管条件不善存在破损等情况,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业务检查,加强沟通协调,分批分期抢救性地接收进馆。通过加强档案执法检查和业务指导,近五年来,全市共有47个档案室晋升为省特级机关档案室,累计达115个。
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保留下来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重点档案是各级综合档案馆保管的重点。市档案馆和有关县(市)档案馆认真清理、清查馆藏国家重点档案,积极争取省、市各方支持,筹措档案抢救保护资金,加强对破损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力度。同时,重视做好本地区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档案收集工作,及时跟进服务,参与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督促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及时进馆,努力弥补档案监管“漏洞”。至目前,全市档案馆共完成馆藏841卷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其中市档案馆546卷。
通过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的务实创新,揭阳市档案资源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至2017年7月底,全市各级档案馆馆藏档案从2012年底12.7万卷(册)增加到18.89万卷(册)。
贴近民生,档案开发利用拓展新领域
档案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特殊作用。近五年来,全市各级档案部门与时俱进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大局、服务民生中积极探索创新,有效拓展档案开发利用新领域。
紧贴中心工作加强档案编研。
档案编研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是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抓手。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积极创新编研工作模式,努力出创意、出成果。近五年来,全市档案部门共编写各类专题汇编资料54种,形成较为丰富的系列编研成果。其中,市档案馆、榕城区档案馆精心组织开展档案科研工作,《挖掘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革命老区历史档案抢救工作》等2个档案科研项目顺利通过省档案科研专家组的评审鉴定,实现了揭阳市档案科研项目“零”的突破。同时,市档案馆创办了《档案资政参考》,围绕服务领导决策和中心工作,选择专题组织编写参阅材料,2012年至今共编发档案资政参考17期;积极参与《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工作,组织清理、整理馆藏抗战档案,按计划分期开展编纂。
贴近民生需求强化公共服务。
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围绕服务民生提速增效,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接待前来查阅的群众,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提升档案服务公众的能力,为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解决了社保养老、履历证明等切身利益问题。市档案馆为方便群众查阅利用档案,对外地查询群众开设了电话查询、节假日预约、邮箱留言等服务,对查阅利用档案保证即时查找、即时答复;同时,加强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开放全部应开放档案,开放档案目录、政府公开信息全文实现网上查询,并新增网上办事事项6项,提高档案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
整合资源拓展育人功能。
为更好释放档案的社会教育效应,市档案馆利用档案基本陈列展等平台,与揭阳日报社携手共建“揭阳日报小记者俱乐部实践活动基地”,与市委党校等单位建立合作机制,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现场教学等不同类型的宣传教育活动,自2015年6月至今,共接待中小学生、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群众参观2400多人次;同时,积极创建广东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联合市教育部门编纂揭阳乡土教材9种,免费发放来馆参观的中小学生和小记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地情教育。2017年1月,通过省档案局、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组考察认定,市档案馆被评定为广东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成为粤东首个、全省第9个省级以上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陈镇文
揭阳日报201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