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红十字事业发展综述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山东省临沂市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全市红十字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红十字会有力指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博爱沂蒙”品牌建设,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红十字事业取得新发展、新成效,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市红十字会连续七年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报刊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特等奖,年年获评“山东省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临沂市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先进集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获选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临沂人物群体。组织建设、募捐筹资、信息化建设、博爱园建设等多项工作经验做法获总会、省红十字会肯定,并在全省红十字系统宣传推广。
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在全市红十字会系统构建“3+1”理论武装体系,深入开展“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市委巡察整改为契机,切实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推动全市9个县区红十字会建立党组,建强机关党支部,做实做好系统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持续开展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提升行动,用好“321”支部工作法,探索形成“五抓五促”工作法和“两考核一评价”制度,精心打造“双红融合,温情博爱”红十字党建品牌荣获市直机关“十佳优秀党建品牌”、“党建带红建 融合促发展”党建创新案例获得全市机关党建优秀创新成果业务争先进位类“十佳案例”、市红十字会机关党支部被评为“五星级支部”。
红十字会改革稳步推进。2021年初,争取市委制定出台《临沂市红十字会改革方案》,市红十字会配套制定了贯彻落实措施,指导推动县区红十字会改革。着力理顺县区管理体制机制,目前已有9个县级红十字会纳入群团管理。推动完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2021年8月,河东区红十字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依法成立监事会,成为全省首家建立监事会的县区级红十字会。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工作列入全省首批试点城市,精心打造罗庄城市博爱家园“136+X”和费县“四个一”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受到总会、省红十字会认可。费县探沂镇王富社区、鲁南制药集团获得“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基层红会组织733个,团体会员186个,红十字志愿者组织191个,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5个;会员23万人,红十字志愿者3万人。
干部队伍能力有效提升。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环境中培养锻炼干部,市、县红十字会选派骨干力量、年轻干部参加“第一书记”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四进攻坚等派驻帮扶工作,多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每年组织召开业务培训会,提高红十字工作者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批组织市、县红十字会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赴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等高校开展综合素质能力培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精进红十字业务知识,广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
坚持服务中心,助手作用得到新体现
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市红十字系统严格落实总会、省红十字会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和抗疫宣传,全力做好款物募集、处置、上报、公示等工作,累计接受捐赠款物价值1.8亿元,实现了募捐工作的历史性突破。依法依规对接受捐赠的市、县级红十字会进行了第三方审计,审计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有效提升了红会机关的公信力。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对市红十字会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1名个人受到中国红十字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彰;8个集体、12家企业、5名企业家、17名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受到省会和市委、市政府表彰。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红十字会在精准脱贫中的独特作用,五年来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累计募集社会捐赠款物1.03亿元(不包括疫情防控专项募集),面向困难群众持续开展博爱沂蒙送温暖、扶贫帮困、助医助学等人道救助项目,建设“博爱家园”项目30个、博爱卫生站(乡村卫生室)22处,受益群众超10万人次。积极开展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和重庆市城口县工作,筹集款物价值390.488余万元,援助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和日常疫情防控。
助力应急救援救灾。开展“温比亚”“利奇马”台风灾害救援,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累计募集并发放救灾款物价值202万元。开展“8·14”和河南特大暴雨灾害救援,紧急动员调派救援力量奔赴灾区一线,为河南郑州55处地点进行消杀服务,参与消杀面积达851.37万平方米,募集并支援灾区救灾款物价值135.22万元。每年积极参与全市防汛应急综合演练、“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临沂国际马拉松赛事保障等重大应急服务工作,开展溺水人员义务打捞,车辆救援等,累计出动救援力量5.9万余人次,服务群众33万余人。
助力健康临沂和文明城市创建。成立中国南丁格尔护理服务总队临沂市47支分队,发展志愿者1万余人,成为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志愿者人数最多的市级分队组织。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博爱e站”,每周三组织志愿服务队轮流进驻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宣讲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学雷锋助春运”“社区应急救护”“情暖夕阳红”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期,累计服务群众10万余人。获批成为中国红十字会首批红十字参与养老试点市,在市县培育5处医养结合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临沂卫校和临沂科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两处养老培训基地作用,举办养老照护志愿者培训班,开展“三个一百”养老照护志愿服务百余期。
坚持品牌带动,为民服务彰显新成效
打造“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品牌。大力推进应急救护“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五年累计普及应急救护知识200余万人次。在费县召开省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座谈会,建设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6个,其中省级基地3个。启动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示范区建设工作,在全市推广实施“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承办全省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举办首届全市应急救护大赛,评选表彰10位“最美红十字救护员”。参加2021年省红十字会救护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实施“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积极推广公共场所配备急救包、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建设红十字救护站16个。兰山、河东、罗庄、蒙阴等县区探索开展应急救护云直播,扩大了救护普及面,群众普及率实现了叠加增长。
打造“红十字天使计划”等红十字救助品牌。持续开展“红十字天使计划”,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2109万元,救助贫困家庭白血病、先心病患儿860人。实施“天使阳光,全心救助”项目,对14周岁以下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兜底救助,申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资金500余万元,救助患儿284人;申请省红十字会救助资金8万元,补充救助患儿32人。承担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人道救助站项目,争取50万元救助金。与青岛玫瑰基金等组织合作开展少年助学项目,投入资金86.8万元,救助困难学生1380余人次。
打造“红十字爱心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红十字生命接力”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品牌。2018年,“三献”工作被市政府写入《临沂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19年4月,全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临沂举行。2022年5月,召开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例座谈交流会,成立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大力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保留项目,回访人数达到1万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入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5万人,实现捐献113例,捐献数量位居省第三位。积极开展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社会宣传、志愿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贫困救助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人体器官捐献网上登记报名志愿者达到5万人,实现捐献90多例,帮助37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遗体、角膜捐献登记报名志愿者分别达398人、223人,实现捐献 44 例、34 例。
坚持创新突破,事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做实做好人道资源动员工作。2017至2019年,组织选拔全市优秀扶贫项目连续参加两届总会众筹扶贫大赛和一届魔豆妈妈扶贫创业大赛,累计众筹金额95万余元,获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生计发展金35万元。2020年,动员鲁南制药集团捐赠100万元设立“临沂市红十字会志全博爱基金”,累计实现款物捐赠价值8230余万元;联合临沂市人民医院发起设立“天使仁爱基金”,对困难捐献者家庭实施救助54万元。2022年,积极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开展的首届“5·8人道公益日”网络众筹活动,实现线上筹资106.11万元,获得腾讯项目配捐金额近60万元,筹资总额、配捐金额均列全省地市级红会首位。
大力推进“数字红会”建设。2020年,开发启用“善行公益平台管理系统”和“红十字物资发放管理系统”,实现公益捐赠的信息化管理和物资发放执行工作的实时监管督导。2021年,应急救护培训系统上线试用,实现参训者在线报名、学习、测试及AED安置点查询。2022年,大力推进红十字透明度建设,对市红十字会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实现捐赠信息网上实时查询、款物使用及时公开。初步开发完成红十字人道服务大数据管理平台,“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工作在平台在线展示。
切实提升依法治会水平。研究制定《临沂市红十字会“八五”普法规划(2021-2025)》和《临沂市红十字会关于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办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学法用法守法,干部队伍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明显增强,依法履职能力得到提高。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为红十字会依法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扎实开展“制度建设年”“标准化建设年”“工作落实年”活动,推动红十字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运行。
着力加强红十字文化传播。创新缅怀纪念方式,在北城新区滨河沿岸开放景观地带,建成了一处集宣传教育、纪念追思、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红十字文化园区——临沂市博爱园,获批成为第四批“临沂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教活动百余期,接待各级来访参观万余人。工作经验被省红十字会发文推广,形成了缅怀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的“临沂模式”,打造了全省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的“临沂样板”。
中国红十字报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