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城街道下关村——崇仁重义新下关 博爱奉献好家园
下关村位于翔宇大道与楚州大道交汇处,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下辖10个小区,常住人口3.2万余人。近年来,下关社区将“崇仁重义”的下关精神与“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相融合,坚持“党建领航、仁义铸魂、乡愁融情、服务暖心”,通过完善组织、建强阵地、创新品牌、做优服务,推动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为社区治理赋能助力。
一、织密组织体系“一张网”,把制度保障做强。
社区“两委”高度重视和支持红十字工作,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亲自挂帅,成立红十字工作领导小组,两委会定期研究红十字工作,每年划拨5万元专项经费,实现人力财力双保障。同时,完善管理机制,制定会员发展管理、财务资金管理、志愿服务活动等一系列制度,使社区红十字会工作更加规范化、上层次。2021年6月,下关村投入20万元,对红十字服务站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成了总面积300平米的“博爱家园”,内设红十字志愿者工作站、红十字博爱书屋、红十字心灵驿站、红十字卫生救护基地等服务阵地,户外设有博爱广场、博爱亭、博爱椅等配套设施,为不断增强基层红十字阵地建设,为正常开展人道救助、应急救护、宣传培训、志愿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提供坚强保障。
二、汇聚志愿服务“正能量”,把服务平台做优。
博爱家园项目自启动以来,下关社区坚持抓好党群共建,以“我有芳邻”品牌建设为契机,通过红十字精神感染群众、以博爱宣传鼓舞群众、以人道救助温暖群众,不断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同时,主动搭建博爱家园“大平台”,招募充实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以社区卫生、教育工作者、退役军人和党员为主要力量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努力将“博爱家园”建设成为红十字组织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助残、留守儿童救助、关爱弱势群体、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者主动参与,自发组织“下关大妈志愿服务队”等抗疫小分队,从健康排查到全民核酸,从卡口值守到消毒灭杀,处处可见红十字志愿者们奔忙的身影,被称为下关土地上最美丽的风景线,实现了芳邻一家亲治理一条心的良好效益。
三、画好共建共享“同心圆”,把品牌内涵做实。
充分发挥“关爱集市”阵地优势和作用,联合区红十字会、淮城卫生院、区消防大队、镇淮楼派出所、天宇养老服务中心等单位和社会团体,激发多元主体力量,以融合共建推动多元服务进社区。通过集上和集外双联动,下关社区先后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应急救护、健康体检、消防安全、老年服务、募捐救助、义务献血、卫生防疫、防诈骗宣传等多项活动。同时,贴近群众需求,公开招募电器维修、开锁等各类专业型服务人才132名,推行全方位的便民服务。目前,“关爱集市”已开集16次,参加赶集群众5620余人次,散发各种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服务咨询50余人次,提供体检、理发、维修等服务380余人次,捐献爱心物品价值7000余元,获得辖区居民广泛参与、一致好评。推动“关爱集市”的品牌效应向“集市凝聚人心、服务温暖人心”的社会效应不断转化。
四、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把公益事业做好。
社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统筹整合民政、教育、就业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广泛动员社会爱心力量,致力打造“一站式多站点”的帮扶体系,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和扶贫济困活动,努力帮助特困人群走出困境,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1年度,为社区困难儿童、失独家庭、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筹集善款5万元,帮助他们闯过当前的难关;筹集困难救助资金7万元,帮扶110户大病、受灾、残疾家庭;发动社区党员代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对社区内因病致贫或遭遇突发情况等特殊困难家庭开展临时救助,切实将红十字博爱驿站建设成为周边居民救急解难的首要选择,打造成为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淮安市淮安区红十字会20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