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工商联2021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2021年市工商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依法治国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根据市委市政府依法治市的总体要求,深入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普法工作成果,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现将我单位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责任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依法治市的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由工商联党组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业务科室为成员的市工商联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列入单位工作重要日程,多次专题研究,统一安排部署,每季度听取分管负责同志的落实情况汇报,统筹推进工作落实,切实把法治建设的各项要求体现到业务和日常管理工作中。
二、强化法治学习,提升干部法治素养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通过党组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学党史主题教育、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法宣在线学习和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组织开展学习《宪法》、《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公司法》《行政诉讼法》、《劳动合同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重要法规汇编》等法律法规知识,观看警示教育片 ,扎实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依托湖北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平台,组织全体干部参与法治学习教育和无纸化法律知识考试,组织开展《湖北省党内法规知识专题考试》学习测试、无纸化学法参学率达到100%,法宣在线学习平均积分居全市第一。同时,在法治文化阵地、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宪法、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深入学习宪法及有关行政、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要求全体干部严格遵守党纪法规,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了工商联法治建设水平。
三、强化依法办事,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始终坚持学法用法,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职尽责,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依法履职水平。做到凡事依法决策,建立了重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升行政决策水平,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正确和有效实施,特别是人事安排、经费开支、重点工作部署等必须经集体讨论,每位班子成员发表意见,做好党组会记录并存放归档,按照规则议事、办事,确保工作求真、务实、高效。积极推进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海舟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参谋作用,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水平。
四、强化活动开展,丰富法治建设载体
市工商联坚持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法治建设载体。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市直非公企业家和非公党支部党员代表30余人赴何功伟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二是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加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三是注重开展民营企业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市工商联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在全市开展“百会联百所”“百名律师驻百企”活动实施方案》。四是组织民营企业参加《民法典》培训,邀请了咸宁市律师协会会长、湖北海舟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晓明作了题为“弘扬宪法精神 护航民营企业发展”专题宣讲。五是联合市法院开展了“送法进商会”“送法进企业”活动,先后赴咸宁河南商会、枫风公交公司开展送法服务。六是组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和诚信守法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相关论述以及党章党规党纪等,突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政治引领,不断增强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能力,为依法行政打下坚实的基础。七是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禁毒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培育干部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意识,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形成法律至上、依法治理的理念。
六、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诚信守法
主要依托咸宁市企业信用协会负责民营企业的各类民商事纠纷调解的组织协调,同时成立咸宁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的同志和聘请的法律顾问担任调解委员会的成员,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切实提高民营企业依法经营、诚信守约、风险防范的意识。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加强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将工商联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加强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七、强化协调服务,推动依法服务企业
市工商联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30条”“十必须十不准”和咸宁市优化营商环境30条具体举措,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构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长效机制。一是推动市委每季度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市工商联班子带头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民营企业,走访调研民营企业困难及反映的营商环境问题。市“两办”及市工商联对季度民营企业座谈会反映的问题认真梳理汇总形成清单,并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二是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在全市开展“百会联百所”“百名律师驻百企”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律师公益顾问团,建立商(协)会与律所联系机制,优选精英律师进企业,实现全市工商联系统直属商(协)会法律服务全覆盖。三是与法院联合印发《<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咸宁市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四是与市检察院签订《关于深化沟通联系机制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八条意见》,提高企业知法、懂法、用法意识,为企业发展营造便利的政务环境、开放的市场环境、公平的法治环境。
八、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强化法治学习。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及与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2.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继续组织实施“法治体检”活动和“法律六进”活动,与咸宁市司法局继续落实“百会联百所”机制,不定期举办百名律师进百企活动。联合司法、法院、检察院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商会活动,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进一步提升更多民营企业法律意识。
3.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进一步推行民营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常态提醒民营企业聘请法律顾问,让专业人员做专业事,凡事咨询律师,听从律师专业指导,对聘用了法律服务的企业,引导其发挥作用,提高依法经营的管理水平,引导民营企业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团作用,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利用省、市、县三级非公有制投诉服务中心联动平台,在线律师随时提供优质免费咨询服务。
4.进一步强化依法服务企业。继续做好季度民营企业座谈会筹备工作,定期收集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季度民营企业座谈会研究解决,进一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5.积极做好商会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咸宁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为民营企业商事协调做好服务,开展法律宣传和全市民营企业的法律维权等相关事宜。
6.发挥非公力量,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聚集工商联轮值小组、工商联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力量,围绕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营商环境优化积极建言献策,形成调研报告、政协提案反映社情民意。
咸宁市工商业联合会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