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让交通执法更规范 为民服务更高效
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蚌埠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四基四化”建设部署;着力打造交通综合执法“五个一”,加快推动现代智能科技与交通综合执法高度融合;同时,以“规范执法年”为主线,统筹推进“两项建设”,持续抓好“三个执法”,有效提升交通综合执法“四种能力”,让交通执法更规范,为民服务更高效。
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全力推进四基四化建设
三年来,支队对标省内先进地市,成立“四基四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以“强基础 提能力 树形象 创品牌”为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四基四化”建设。
聚焦执法“新动能”,高层次推进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针对干部队伍整体业务能力、综合执法水平不高的现状,支队创新推出“五个一”学习法,即“每日做一法、每周学一法、每月讲一法、每季考一法、每年训一轮”,有效融合路政、运政、水路、质监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员交通综合法律基础,参学率达100%。截至目前,已学习15部法律法规,组织两次执法知识测试,有7人入选全省交通执法“151”人才库。改革后,针对退休、调出等队伍力量减弱情况,大力实施“三个一批”计划,积极完成人员招聘,完善干部交流制度,选拔任用一批“忠专实”“勤正廉”干部,激发队伍活力,提高了队伍战斗力。
聚焦执法“新势能”,高质量推进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按照精简、统一、集约的原则,对原先公路、运管、海事等12处执法站房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和利用,完成了一市三县8个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完成300名执法人员新制服更换,42台执法车辆、4艘执法船艇、6艘趸船的标识标志更新,实现了基层执法站所外观统一、执法人员制服统一和执法车辆标识统一,全面展示支队执法新形象、开创执法新局面、体现新担当。创建“廉洁文化”品牌站所,建成以来,已接待系统内外20余批、400余人次,建设省内具有特色的标准化基层执法站所。
聚焦执法“新内能”,高标准推进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化。支队聚焦执法流程、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切实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地见效;建立健全内外两个联动机制,与系统各中心建立内部联动会商机制,与公安、检察、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以及省内地市建立外部联动执法机制,目前已联合执法千余次。支队还围绕一个目标“规范执法”、六项举措、27项具体目标任务,创新开展“1+6”规范执法年专项活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特色编制执法实务指引9个,让执法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全力打好“规范执法+优化环境”组合拳。被市司法局随机选送的行政卷宗,获评2022年度全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优秀案卷。支队还狠抓交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目前自查自纠4类问题,整改率100%。
聚焦执法“新效能”,高效率推进基层执法工作信息化。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法超限超载案件1312起,其中,非现场治超执法案件1270起,占总案件数的97%,同比增长46%;全市通过非现场治超卡点预检车辆近2021万辆,超限率0.45%,低于省厅超限率控制在1%的目标,科技治超成效凸显。
着力打造“五个一”
现代科技与交通执法高度融合
支队坚持创新为先、科技引领,切实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着力打造交通综合执法“五个一”,加快推动现代智能科技与交通综合执法高度融合。
突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科技治超“一张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推进科技治超工作。在2022年已新建15处和改建2处非现场卡点基础上,今年又投资2000万元建设10处非现场卡点,着力构建市辖区东、南、西、北全域化科技治超“一张网”,实现24小时全天候、全覆盖监控,大大提高超限车辆的发现率和查处率,有效遏制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同时,推进“现场+非现场”科技执法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治超工作由“人防人治”转向“机防机治。
突出数据支撑,着力实现违法查处“一键式”。针对遮挡号牌、安装爆闪灯、关闭北斗定位等恶意逃避检测、监管、处罚的现象,支队推出货运车辆遮挡号牌、北斗定位、电子围栏检测、黑名单车辆自动预警定位、治超指挥调度、手机APP移动执法等7大执法系统,着力开启违法行为“一键式”查处,实现遮牌可识别、违法可预警、车辆可定位、轨迹可追踪、执法可闭环,让违法违规现象难逃“科技法眼”。
突出源头治理,绘制远程执法“一张图”。近年来,支队转变执法思路,使执法力量由“前方”转向“后台”,实现全市7家重点货源单位远程监控全覆盖,打造源头监管“一张图”,实现实时智能监测、精准溯源,打通执法监管“最先一公里”;另外,在蚌埠新港、力源和徽商五源3家重点货源单位加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确保超限超载车辆不出场,进一步提高了执法监管效率。
突出便民利民,打造为民服务“一站式”。积极推进交通违法案件异地办理、远程办理,实现案件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电子签名等线上“一站式”办理,解决传统案件办理、罚款缴纳只能到窗口现场处理的困难;创新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互补充的模式,优化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流程,有效缩短了办案时间;推行案件“掌上办”“指尖办”,真正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让数据“多跑路”“办好事”,切实推进“一改两为”走深走实。
突出科技创新,推进执法监管“一体化”。逐步强化执法装备信息化保障,执法人员全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全方位、多角度、全流程地保障了执法过程可追溯,实现了交通执法“看得见、叫得通、调得动”的目标;大力推广无人机在路政巡查、水上巡航等领域的应用,实现“移动执法”,构建“空中+地面”相结合的执法新模式,提高执法监管效率;探索“物联网+试验检测”新模式,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执法信息化水平。
推广“一二三四”工作法
规范理念优化能力
以“规范执法年”为主线,统筹推进“两项建设”,持续抓好“三个执法”,有效提升交通综合执法“四种能力”,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队伍。
以“规范执法年”为主线,狠抓交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行六项举措,明确27项重点工作任务;拓宽整治“广度”,通过发放整治明白卡和开展“基层执法站所开放日”,广泛征集问题线索,建立“问题”台账,有力度、有计划抓好整改,规范执法理念,优化执法能力。
推进“两项建设”,不断夯实交通执法保障。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支队积极开展“党旗红 交通蓝”系列党建活动,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成果,1篇党建理论文章获评全市优秀、1个党建特色案例获评全市二等奖。二是突出科技护航,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对照省厅建设任务,积极高效推进全市四个基层站所建设、执法装备更新和非现场卡点建设。
抓好“三个执法”,持续强化执法监管力度。一是坚持关口前移,强化多维度公路执法。以“打非治违”为切入点,在蚌埠南站、蚌埠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区域开展“喊客拉客”和出租车不文明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 特别是在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蚌埠市首届文化旅游美食季、龙湖音乐节等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全力保障交通环境秩序。二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多层次水路监管。坚持安全生产和污染防治底线思维,强化大数据在船舶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强化渡口监管,高效推进撤并渡,上半年共撤销18道,整合1道。三是坚持精细管理,强化一体化监督。探索“物联网+试验检测”新模式,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执法信息化水平。
提升“四种能力”,优化交通综合执法水平。一是制度执行力进一步提升。执行领导带队执法制度,以路面巡查、水上巡航等为重点,严格领导带队执法时间及频次,形成上下联动、纵横协调的工作格局;不定期组织开展执法研讨,及时解决执法难题,今年已开展执法业务研讨30余次。二是联动聚合力进一步提升。深化联动协作力度,织密违法治理网络。联合开展了“春运期间查违保畅”等治超专项行动,落实路警联合“肩并肩”,切实发挥公安、交通、城管三部门联合驻站模式及24小时值班制优势,提升办案效率。三是队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组织案卷评查交流会,开展“掌上治超”APP培训会等,持续强化人员素质,着力培养跨专业综合执法人才。四是为民服务驱动力进一步提升。出台行政执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下一步,支队将继续深入探索科技手段在交通执法领域的应用,勇当改革“排头兵”,争做创新“先行者”,加快推进非现场治超卡点,进一步织密非现场执法网点,逐步完善交通综合执法信息系统,推进科技执法、智慧监管,努力开创常态化、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全方位交通综合执法新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建设保驾护航。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蚌埠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四基四化”建设部署;着力打造交通综合执法“五个一”,加快推动现代智能科技与交通综合执法高度融合;同时,以“规范执法年”为主线,统筹推进“两项建设”,持续抓好“三个执法”,有效提升交通综合执法“四种能力”,让交通执法更规范,为民服务更高效。
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全力推进四基四化建设
三年来,支队对标省内先进地市,成立“四基四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以“强基础 提能力 树形象 创品牌”为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四基四化”建设。
聚焦执法“新动能”,高层次推进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针对干部队伍整体业务能力、综合执法水平不高的现状,支队创新推出“五个一”学习法,即“每日做一法、每周学一法、每月讲一法、每季考一法、每年训一轮”,有效融合路政、运政、水路、质监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员交通综合法律基础,参学率达100%。截至目前,已学习15部法律法规,组织两次执法知识测试,有7人入选全省交通执法“151”人才库。改革后,针对退休、调出等队伍力量减弱情况,大力实施“三个一批”计划,积极完成人员招聘,完善干部交流制度,选拔任用一批“忠专实”“勤正廉”干部,激发队伍活力,提高了队伍战斗力。
聚焦执法“新势能”,高质量推进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按照精简、统一、集约的原则,对原先公路、运管、海事等12处执法站房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和利用,完成了一市三县8个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完成300名执法人员新制服更换,42台执法车辆、4艘执法船艇、6艘趸船的标识标志更新,实现了基层执法站所外观统一、执法人员制服统一和执法车辆标识统一,全面展示支队执法新形象、开创执法新局面、体现新担当。创建“廉洁文化”品牌站所,建成以来,已接待系统内外20余批、400余人次,建设省内具有特色的标准化基层执法站所。
聚焦执法“新内能”,高标准推进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化。支队聚焦执法流程、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切实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地见效;建立健全内外两个联动机制,与系统各中心建立内部联动会商机制,与公安、检察、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以及省内地市建立外部联动执法机制,目前已联合执法千余次。支队还围绕一个目标“规范执法”、六项举措、27项具体目标任务,创新开展“1+6”规范执法年专项活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特色编制执法实务指引9个,让执法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全力打好“规范执法+优化环境”组合拳。被市司法局随机选送的行政卷宗,获评2022年度全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优秀案卷。支队还狠抓交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目前自查自纠4类问题,整改率100%。
聚焦执法“新效能”,高效率推进基层执法工作信息化。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法超限超载案件1312起,其中,非现场治超执法案件1270起,占总案件数的97%,同比增长46%;全市通过非现场治超卡点预检车辆近2021万辆,超限率0.45%,低于省厅超限率控制在1%的目标,科技治超成效凸显。
着力打造“五个一”
现代科技与交通执法高度融合
支队坚持创新为先、科技引领,切实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着力打造交通综合执法“五个一”,加快推动现代智能科技与交通综合执法高度融合。
突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科技治超“一张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推进科技治超工作。在2022年已新建15处和改建2处非现场卡点基础上,今年又投资2000万元建设10处非现场卡点,着力构建市辖区东、南、西、北全域化科技治超“一张网”,实现24小时全天候、全覆盖监控,大大提高超限车辆的发现率和查处率,有效遏制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同时,推进“现场+非现场”科技执法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治超工作由“人防人治”转向“机防机治。
突出数据支撑,着力实现违法查处“一键式”。针对遮挡号牌、安装爆闪灯、关闭北斗定位等恶意逃避检测、监管、处罚的现象,支队推出货运车辆遮挡号牌、北斗定位、电子围栏检测、黑名单车辆自动预警定位、治超指挥调度、手机APP移动执法等7大执法系统,着力开启违法行为“一键式”查处,实现遮牌可识别、违法可预警、车辆可定位、轨迹可追踪、执法可闭环,让违法违规现象难逃“科技法眼”。
突出源头治理,绘制远程执法“一张图”。近年来,支队转变执法思路,使执法力量由“前方”转向“后台”,实现全市7家重点货源单位远程监控全覆盖,打造源头监管“一张图”,实现实时智能监测、精准溯源,打通执法监管“最先一公里”;另外,在蚌埠新港、力源和徽商五源3家重点货源单位加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确保超限超载车辆不出场,进一步提高了执法监管效率。
突出便民利民,打造为民服务“一站式”。积极推进交通违法案件异地办理、远程办理,实现案件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电子签名等线上“一站式”办理,解决传统案件办理、罚款缴纳只能到窗口现场处理的困难;创新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互补充的模式,优化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流程,有效缩短了办案时间;推行案件“掌上办”“指尖办”,真正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让数据“多跑路”“办好事”,切实推进“一改两为”走深走实。
突出科技创新,推进执法监管“一体化”。逐步强化执法装备信息化保障,执法人员全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全方位、多角度、全流程地保障了执法过程可追溯,实现了交通执法“看得见、叫得通、调得动”的目标;大力推广无人机在路政巡查、水上巡航等领域的应用,实现“移动执法”,构建“空中+地面”相结合的执法新模式,提高执法监管效率;探索“物联网+试验检测”新模式,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执法信息化水平。
推广“一二三四”工作法
规范理念优化能力
以“规范执法年”为主线,统筹推进“两项建设”,持续抓好“三个执法”,有效提升交通综合执法“四种能力”,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队伍。
以“规范执法年”为主线,狠抓交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行六项举措,明确27项重点工作任务;拓宽整治“广度”,通过发放整治明白卡和开展“基层执法站所开放日”,广泛征集问题线索,建立“问题”台账,有力度、有计划抓好整改,规范执法理念,优化执法能力。
推进“两项建设”,不断夯实交通执法保障。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支队积极开展“党旗红 交通蓝”系列党建活动,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成果,1篇党建理论文章获评全市优秀、1个党建特色案例获评全市二等奖。二是突出科技护航,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对照省厅建设任务,积极高效推进全市四个基层站所建设、执法装备更新和非现场卡点建设。
抓好“三个执法”,持续强化执法监管力度。一是坚持关口前移,强化多维度公路执法。以“打非治违”为切入点,在蚌埠南站、蚌埠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区域开展“喊客拉客”和出租车不文明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 特别是在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蚌埠市首届文化旅游美食季、龙湖音乐节等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全力保障交通环境秩序。二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多层次水路监管。坚持安全生产和污染防治底线思维,强化大数据在船舶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强化渡口监管,高效推进撤并渡,上半年共撤销18道,整合1道。三是坚持精细管理,强化一体化监督。探索“物联网+试验检测”新模式,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执法信息化水平。
提升“四种能力”,优化交通综合执法水平。一是制度执行力进一步提升。执行领导带队执法制度,以路面巡查、水上巡航等为重点,严格领导带队执法时间及频次,形成上下联动、纵横协调的工作格局;不定期组织开展执法研讨,及时解决执法难题,今年已开展执法业务研讨30余次。二是联动聚合力进一步提升。深化联动协作力度,织密违法治理网络。联合开展了“春运期间查违保畅”等治超专项行动,落实路警联合“肩并肩”,切实发挥公安、交通、城管三部门联合驻站模式及24小时值班制优势,提升办案效率。三是队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组织案卷评查交流会,开展“掌上治超”APP培训会等,持续强化人员素质,着力培养跨专业综合执法人才。四是为民服务驱动力进一步提升。出台行政执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下一步,支队将继续深入探索科技手段在交通执法领域的应用,勇当改革“排头兵”,争做创新“先行者”,加快推进非现场治超卡点,进一步织密非现场执法网点,逐步完善交通综合执法信息系统,推进科技执法、智慧监管,努力开创常态化、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全方位交通综合执法新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建设保驾护航。
蚌埠市交通运输局 202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