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交通局:五坚持五推动 保障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交通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过硬队伍,争创一流业绩,以“开路先锋”的担当全面推进我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建机制、强阵地
推动党建业务融合
市交通局秉持“将党建融入日常工作,以党建引领业务提升”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四个一”党建工作机制、强化阵地建设,推进党建业务互融并促。
探索建立“一个科室,一名党员带头人,创建一项业务品牌,结合科室业务工作举办一场党建活动”即“四个一”党建工作机制,鼓励领导干部发挥“头雁”作用,用心带队伍,实干争业绩;引导各科室、各部门聚焦主责主业,亮特色、树标杆,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同时,促进跨部门交流合作,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启动交通系统党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党建文化回廊,开辟“交通先锋”党建品牌专区,展现近年各项业务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升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用好党员学习阵地,将交通业务学习融入“三会一课”、理论中心组学习以及党日活动,鼓励干部职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争先进、敢创新
推动业务品牌创建
交通局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探索新模式、运用新技术、尝试新方法,着力打造业务品牌,树立行业标杆,以优秀业绩为党旗增辉。
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创建县,被确认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国家级试点单位,以及全国农村公路“一路一档”试点单位。
市交通局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且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获得交通部、省交通厅、省公路中心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牵头的沙埔镇农村公路“白改黑”提升改造工程,创新引入超薄沥青技术,采用“建设+养护”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沙埔模式”已推广至全市多个镇街。在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中,交通局积极对城际班线客运、农村客运进行公交化改造,整合我市7家民营客运企业,合理配置站场、运力、人力等优势资源,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此外,市交通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初步建成农村公路智慧化管理监督平台,实现了全域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数据收集和巡查问题汇集流转,确保管养过程品质可视可控、管养成效可追溯。建成8个路面车辆动态技术监控点,对进出我市的主要道路进行全面布控,遏制超限超载乱象。运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过程、实时化、可视化、智慧化管理。
坚持破难题、提速度
推动完善内连外通大交通体系
交通系统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确保各项目快速推进,为构建内连外通大交通格局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推动福州到福清高速、江涵公铁大桥、沈海高速金印互通等对外战略通道建设,促进福清市融入福州大都市圈;建设国道G228线、联十一线以及国省道连接线,加强城市内部各组团区域联系。通过“边建边组卷边审批”模式和定期现场调研检查、建立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等管理机制,推动国道G228和国道G324项目6个标段于2022年7月全线动建,建设进度位居全省前列,工作经验多次被省交通厅、福州市通报表扬和宣传报道。
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网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2022年投资约8500万元实施40余条农村公路的新建、改建项目。投资2187.9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其中实施养护示范提升工程90公里,建设美丽农村路23公里,实施县道大中修1.1万平方米,实施三类桥整治19座;在隐患治理方面投入956万元,完成8处水毁隐患点整治以及6座危桥改造。
坚持惠民生、促发展
推动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
党员干部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着力解决基层各类问题,满足群众需求,回应企业诉求,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2022年新增公交线路4条,优化19条。今年春运期间组织运输客车170辆、公交车500辆、出租车250辆,另安排124辆旅游包车作为应急储备运力,做好旅客外部输运和市区“兜底”接驳保障。6月份开展高考爱心送考活动,组织客车、出租车38辆,运行532车次,义务运送考生1020余人次。强化“快递+电商平台+农产品”模式,积极扩宽农产品上行通道,2023年我市快递企业共寄递福清枇杷14.3万件,重量94.42万公斤,为农民创收约1500万,“快递+福清枇杷”获省级快递服务农产品铜牌项目。
开通江阴镇万华公司员工通勤专线,推进四大园区公交场站选址和建设工作。落实交通运输行业助企纾困政策,梳理省、福州市及我市各个层面共计40条稳经济政策措施,2022年发放《交通运输领域助企纾困相关政策措施清单》宣传册1000余份,帮助企业申请金融纾困惠企贷款800万元。协调快递网点入驻渔平客运站,启动江镜镇至柯屿村“客货邮”合作线路,推进 “客货邮”一体化。扶持重点企业开展多式联运业务,打通内蒙古、广东、浙江等多条多式联运线路,引导传统物流企业与网络货运平台对接,实现降本增效。
坚持勤指导、严执法
推动安全监管全覆盖
交通局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职责,按照“一个支部、一个抓手、一个体系”的工作思路,由机关党支部担任工作总指挥,运输服务中心党支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党支部发挥法律武器保障作用,构建大交通安全体系。
1-7月份,局安监科、运输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检查149次,指导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工作措施,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着力打造道路运输车辆监测管理平台,强化安全预警,在“人”“车”“企”等重要环节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5月中旬,指导企业在一周时间内完成近2800部大型营运车辆的右盲系统安装工作,完成量占全市总任务数的64%。
1-7月份,执法大队共计出动执法人员4084人次,执法车辆1341车次,检查各类车辆5985辆次,检查企业70家,开展联合执法174次。立案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245起,处罚金额87.0969万元;道路运政类案件结案358件,结案金额296.2671万元;公路路政类查处超限案件632起,卸载超限部分货物24896.85吨。上半年,运输服务中心联合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镇街等相关部门对“黑驾校”进行清理整治,清除了8个“黑驾校”场地。近年来,市交通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过硬队伍,争创一流业绩,以“开路先锋”的担当全面推进我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建机制、强阵地
推动党建业务融合
市交通局秉持“将党建融入日常工作,以党建引领业务提升”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四个一”党建工作机制、强化阵地建设,推进党建业务互融并促。
探索建立“一个科室,一名党员带头人,创建一项业务品牌,结合科室业务工作举办一场党建活动”即“四个一”党建工作机制,鼓励领导干部发挥“头雁”作用,用心带队伍,实干争业绩;引导各科室、各部门聚焦主责主业,亮特色、树标杆,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同时,促进跨部门交流合作,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启动交通系统党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党建文化回廊,开辟“交通先锋”党建品牌专区,展现近年各项业务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升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用好党员学习阵地,将交通业务学习融入“三会一课”、理论中心组学习以及党日活动,鼓励干部职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争先进、敢创新
推动业务品牌创建
交通局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探索新模式、运用新技术、尝试新方法,着力打造业务品牌,树立行业标杆,以优秀业绩为党旗增辉。
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创建县,被确认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国家级试点单位,以及全国农村公路“一路一档”试点单位。
图片
市交通局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且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获得交通部、省交通厅、省公路中心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牵头的沙埔镇农村公路“白改黑”提升改造工程,创新引入超薄沥青技术,采用“建设+养护”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沙埔模式”已推广至全市多个镇街。在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中,交通局积极对城际班线客运、农村客运进行公交化改造,整合我市7家民营客运企业,合理配置站场、运力、人力等优势资源,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此外,市交通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初步建成农村公路智慧化管理监督平台,实现了全域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数据收集和巡查问题汇集流转,确保管养过程品质可视可控、管养成效可追溯。建成8个路面车辆动态技术监控点,对进出我市的主要道路进行全面布控,遏制超限超载乱象。运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过程、实时化、可视化、智慧化管理。
坚持破难题、提速度
推动完善内连外通大交通体系
交通系统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确保各项目快速推进,为构建内连外通大交通格局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推动福州到福清高速、江涵公铁大桥、沈海高速金印互通等对外战略通道建设,促进福清市融入福州大都市圈;建设国道G228线、联十一线以及国省道连接线,加强城市内部各组团区域联系。通过“边建边组卷边审批”模式和定期现场调研检查、建立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等管理机制,推动国道G228和国道G324项目6个标段于2022年7月全线动建,建设进度位居全省前列,工作经验多次被省交通厅、福州市通报表扬和宣传报道。
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网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2022年投资约8500万元实施40余条农村公路的新建、改建项目。投资2187.9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其中实施养护示范提升工程90公里,建设美丽农村路23公里,实施县道大中修1.1万平方米,实施三类桥整治19座;在隐患治理方面投入956万元,完成8处水毁隐患点整治以及6座危桥改造。
坚持惠民生、促发展
推动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
党员干部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着力解决基层各类问题,满足群众需求,回应企业诉求,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2022年新增公交线路4条,优化19条。今年春运期间组织运输客车170辆、公交车500辆、出租车250辆,另安排124辆旅游包车作为应急储备运力,做好旅客外部输运和市区“兜底”接驳保障。6月份开展高考爱心送考活动,组织客车、出租车38辆,运行532车次,义务运送考生1020余人次。强化“快递+电商平台+农产品”模式,积极扩宽农产品上行通道,2023年我市快递企业共寄递福清枇杷14.3万件,重量94.42万公斤,为农民创收约1500万,“快递+福清枇杷”获省级快递服务农产品铜牌项目。
开通江阴镇万华公司员工通勤专线,推进四大园区公交场站选址和建设工作。落实交通运输行业助企纾困政策,梳理省、福州市及我市各个层面共计40条稳经济政策措施,2022年发放《交通运输领域助企纾困相关政策措施清单》宣传册1000余份,帮助企业申请金融纾困惠企贷款800万元。协调快递网点入驻渔平客运站,启动江镜镇至柯屿村“客货邮”合作线路,推进 “客货邮”一体化。扶持重点企业开展多式联运业务,打通内蒙古、广东、浙江等多条多式联运线路,引导传统物流企业与网络货运平台对接,实现降本增效。
坚持勤指导、严执法
推动安全监管全覆盖
交通局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职责,按照“一个支部、一个抓手、一个体系”的工作思路,由机关党支部担任工作总指挥,运输服务中心党支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党支部发挥法律武器保障作用,构建大交通安全体系。
1-7月份,局安监科、运输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检查149次,指导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工作措施,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着力打造道路运输车辆监测管理平台,强化安全预警,在“人”“车”“企”等重要环节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5月中旬,指导企业在一周时间内完成近2800部大型营运车辆的右盲系统安装工作,完成量占全市总任务数的64%。
1-7月份,执法大队共计出动执法人员4084人次,执法车辆1341车次,检查各类车辆5985辆次,检查企业70家,开展联合执法174次。立案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245起,处罚金额87.0969万元;道路运政类案件结案358件,结案金额296.2671万元;公路路政类查处超限案件632起,卸载超限部分货物24896.85吨。上半年,运输服务中心联合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镇街等相关部门对“黑驾校”进行清理整治,清除了8个“黑驾校”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