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珂:海关题材摄影的多样性趋势
提要:当我们规定了海关题材这个前提之后,是不是只有海关工作照片才能被纳入镜头呢,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困扰海关摄影人很长时间了。现实情况是,我们能够通过影像辨识出来的所谓“海关符号”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一个更有效的做法应该是,我们可以设定“海关与大社会”这样一个特殊的甚至是更宏大的历史叙事语境,此时,“海关符号”并不是必选条件,因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海关视角下的社会切面,一个只有海关摄影家才能完成的历史叙事,而不是如何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一个海关形象。
海关题材摄影创作是一个老话题,围绕这个话题谈出新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刚刚开幕的《“中国梦·海关情”中国海关摄影艺术展》中,有一些海关题材的作品还是值得拿出来品读,至少,对它们的研究和解读,将有助于正在进行海关题材创作的摄影爱好者从多维度思考摄影与海关的关系,进而拓展思路,大胆尝试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一、海关题材与“语境”
什么是海关题材,这个大家都明白,就是与海关相关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例举出几种相关的可能性:与海关职能相关,与海关人员相关,与海关文化相关,与海关所处的历史阶段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相关,总之,与“海关”这两个字要有点关系。
海关就政府职能而言是一个特定的部门;就社会结构而言,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海关的存在与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社会条件相关,其所从事的一切职能活动无不带有特定历史的烙印,其所生存的环境包括其所有的从业人员,也无不与当今的社会现实发生着紧密的关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关的存在及海关职能的履行,也同样引发外部环境的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推定,海关、社会、历史三个要件,基本构成了“言说海关”的格局框架,我们在此格局内,通过摄影来记录或表现特定的内容,它就应该是海关题材的摄影了。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要有与海关相关的主体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直接关联的场景、工具、人、物或新闻现场等,也可以是间接关联的因海关职能而引发变动的特殊社会景观;
二是要有与当下相关的时空构成。我们可以把时空中的“时间”理解为历史纵深,把时空中的“空间”理解为海关向社会的延伸,时空是构成话题的先决条件,这恰好也是摄影参与社会性话题并比其他任何艺术门类都更具有当代性的重要特征;
三是要有一个拍摄的理由或者称之为摄影的态度,“世界是这样的”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结果,它可能还是一个发问。
大连海关曲彬拍摄的《火眼金睛》,是一个相对于传统的海关题材摄影而言极具创意的作品。他的创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胆舍弃了“海关题材必须要有海关人”这个似乎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将镜头锁定在了与海关相关联的“物”的对象上,拓展了海关题材“选材”和表现的更多可能性;二是大胆采用“并置”图式,将透视扫描及实物影像关联呈现,不仅增加了视觉趣味,也暗示了围绕呈现物的“明”争“暗”斗的博弈关系,深化了海关题材的内涵;三是通过精心挑选海关与社会相关联的媒介--违禁物品,巧妙定格了特定时期的“主流”价值意识及特殊社会心态,让海关题材参与社会性话题成为了可能。
作为海关系统内的摄影爱好者,很多人一直质疑海关题材作品的社会价值。我曾与台湾资深的摄影教育家游本宽先生探讨过行业(包括海关)题材摄影的问题,在他看来,除非“海关摄影”具有唯一的社会话题性和唯一的第一现场性,否则,在如此全民参与的摄影中,“海关摄影”又有什么单独强调的必要呢。我曾先后两次参加过“海关摄影工作坊”的培训工作,第二次邀请了当代摄影家、策展人曾瀚先生共同担任指导老师,在为期一周的系统培训中,十余名海关摄影骨干先后多次通过头脑风暴讨论,来列举海关题材创作的可能性。事后曾瀚感慨地说,海关真是一个摄影的富矿,亟需开发开采,有太多的话题和内容需要海关的摄影家去提出和表现。综合游本宽与曾瀚两个人的感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拥有资源的唯一性对摄影的意义特别重大;与海关相关的非常丰富的社会话题其实还没有被深入地挖掘,当然也没有被社会乃至艺术界认真地关注过。由此,我们自然会想到,当全国进出口统计只能采用海关独家数据的时候,当全国的走私态势只能由海关作独家解读的时候,海关在经济领域内,自然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当然是靠独占资源的成全。以此引申到摄影,我们也会发现,原来我们本身就拥有太多太多的可以打开社会这扇窗的独家视角,只是我们自己并没有觉查到而已。回头再看曲彬的《火眼金睛》,我们发现,他已经开始利用了这些海关独占资源,成功地为作品赋予了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的现实意义。“违禁物品”,既符合资源的唯一性和事件的第一现场性,同时也能映射现实社会中走私牟利的特殊生态及“财富险中求”的特殊心态,它既可作为纪实的文献样本留存后人,也可作为艺术家探求社会心理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观念艺术。
谈到这里,我想引出摄影的“语境”概念,这是一个在摄影理论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一幅影像可以根据呈现的内容得到阐释,这是我们一般看照片的习惯和方法。但我们往往不止于此,我们总是试图去获得更多乃至全部的历史社会信息,以便还原摄影家在拍摄的当时所处的社会时代。我们甚至还希望通过照片以及摄影家的自述、自传去了解摄影家在按下快门时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比如,摄影家的意图--他通过拍照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是什么原因,诱使他按下了快门,等等。这些都与当时的情境有关,我们把这一情境称为照片的“原始语境”。还原语境的途径不仅仅靠阅读照片,可能也会借助文字说明。当我们明确了“海关题材摄影”这一前提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也在为我们即将诞生的作品划定了一个特殊的“原始语境”,这个语境对作品的创作至关重要,它也是照片可以被正确解读的基础依据。
不过,当我们创作的时候,可能并不曾预料,未来我们的照片是如何被使用的,这就涉及到摄影的“外界语境”。现实情况是,摄影作品常常被有意识地安排在一个特定的语境内展示出来,当影像被强制地安排在诸如展览、画册、广告牌等特殊场所内,它的含义可能与摄影家按下快门时的目的已经不太一样了,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被展示的那个场合的语境,也就是说,一幅影像在什么场合出现将会对它的含义产生根本影响。这也告诉我们,策展人对一个历史影像的解说可能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这里提出“语境”概念,目的是想进一步探讨海关题材摄影的定位以及图像承载信息的能力,因为,当我们规定了海关题材这个前提之后,是不是只有海关工作照片才能被纳入镜头呢,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困扰海关摄影人很长时间了。
有一点我想是可以明确的,一幅影像的信息承载力是极其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妄想一张照片可以承载与故事相关的全部背景信息。比如曲彬的《火眼金睛》,我们无法也无需通过影像再去还原一个查验的现场,或者再添加几个身着制服的海关人员,以便明确阐释这是某某年发生在某查验现场的一个海关故事。过去曾经流行的一个说法,好的摄影作品无需任何文字说明,今天这个说法或许依然可行,但它也仅限于一部分影像,并不对所有影像产生效用。今天社会背景之复杂、社会分工之细致、社会变迁之快速以及影像言说的对象之广泛,已经无法让我们仅凭主观感受和画面信息就能探求到事件的原委了,有时我们不得不借助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原始语境的阐述才能完整的了解影像背后的故事。这也是今天的摄影展览必须要有前言、今天的照片常常伴有说明的一个重要原因,语境设定和准确还原在今天的创作及展览中都显得非常重要。
再举我们常说的“海关符号”为例。当我们为广告宣传拍摄一张海关形象照片的时候,“海关符号”似乎很重要,它的目的是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海关的标识,这是一种以符号设定语境的情况。可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当我们拓展海关题材创作的视野时,我们就无奈地发现,能够通过影像辨识出来的所谓“海关符号”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无非就是制服、关徽、警车、缉私艇或者标语牌之类的特征性或标识性图像。为了表明这是海关题材,我们需要在每张照片的画面布局上,刻意安排一个符号进去,这种逻辑是不是显得有点可笑?其实,更有效的做法应该是,我们可以设定“海关与大社会”这样一个特殊的甚至是更宏大的历史叙事语境,此时,海关符号并不是必选条件,因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海关视角下的社会切面,一个只有海关摄影家才能完成的历史叙事,而不是如何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一个海关形象。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和对象,远比一个海关符号更为重要。一个身着制服的海关人员如何孝敬老人,严格意义上讲,这并非是典型的海关题材,它的语境类属于“社会公德宣传”,穿不穿制服,有没有“海关符号”,对影像的意义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而“违禁物品”这一特定语境,已经把海关与社会、海关与历史有效地连接了起来,虽然画面中没有“海关符号”,但它并不影响读者的认知,它引发的思考,无论是海关内部还是社会外部,都是与海关相联系的,曲彬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参考样本。
当然,主题的提炼包括标题的拟定也是语境设定的重要一环。“火眼金睛”一词作为标题显然具有明显的缺陷,是一个典型的宣传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个刻意设定的语境,不仅无法提升影像的价值,反而把影像中丰富的内涵给抹杀了,这又证实了语境设定有多么重要。笔者给作者的建议是,作品语境直接设定为“违禁物品”,标题重新拟定在语境范畴内,每张照片附注时间地点,如此一来,这一组作品将更加耐人寻味。
二、海关题材与“肖像”
即使从来不喜欢照相的人,也免不了要拍摄一两张标准像,也就是证件照。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标准像犹如人的名字一样,变成了供社会识别的身份符号。不过,绝大部分人可能都觉得,证件照是离艺术最远的一种实用摄影。但汕头海关袁国宏的作品《百变人生》却真的是用了一大堆的证件标准照来组合而成的。
其实,用标准像来完成艺术对话,国内外摄影界早已有之。最著名的可能要属时代面孔的记录者、现代肖像的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了。他以极其严肃的中性立场和客观态度,拍摄了一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整个日尔曼民族的众生相,为时代留下了一张张富有民族性格的德国脸孔。韩国当代摄影家林昤均也曾用类似方法,拍摄了一批韩国年轻人的标准像,为的是“以一种形式相同的格式从一个整体上来展示一个民族的特殊性。”其实,国内的摄影家中也不乏用标准像来参与社会话题或提出艺术主张的。
袁国宏在工作坊期间,提出了《百变人生》的拍摄计划,并得到了指导老师的鼓励。很快,他结合新关员入关培训这样一个机会,为每一个新入关的青年关员分别拍摄了两张时隔两个月的照片,前一张拍的是刚进关时的社会青年,后一张拍的是经过两个月培训并穿上了标准制服后的正式关员,两张照片并置对比,有心的读者直接可以感受到“个体”与“集体”的差异以及个性特征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强势洗礼中被快速消磨的现实。
标准像是肖像摄影中的一种。之所以在这里要提及袁国宏的作品,主要还是想围绕海关题材摄影中“肖像”的意义来展开讨论。据我了解,在我们海关日常的摄影实践和摄影积累中,很多摄影爱好者手中存有大量的肖像照片,但很少见到有人把肖像作为作品呈现出来的,拍摄这样的肖像到底有没有意义,很多摄影爱好者其实是心存疑虑的。
从摄影史的维度来看,肖像摄影的重要价值之一,是提升了特定人群的能见度,通过展示其存在与生存状态来引发关注。尤其是处于社会关注度之外的特定人群,因其肖像被定格而进入了历史视觉档案,照片也因此成为了历史见证。也就是说,肖像至少可以成为重要的影像文献。见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今天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携带着智能手机,拍照的便捷性已是史无前例,当我们学会有意识地利用好手机,随时为身边的同事拍一张肖像的时候,你或许并未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不要忘记,你也正在为我们的社会构建着这一代海关人的集体记忆。
当然,肖像的价值还远不止这些。《百变人生》在开拍之前,作者就已经预测到学员经过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将会产生特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作者所期待的,并且,这种变化大概也只有通过对肖像的凝视才会被读者感受和感知到,因此,采用肖像摄影不能不说是一个聪明的选择。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被摄主体的变化有这么大的兴趣呢,其实这也正是解读这组作品意义的关键所在。作者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的呈现,其实是提出了一个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议题: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当我们进入其中,我们就不再是原来的我们了……在文化多元的今天,这样的议题被正面提出来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的视角已经触碰到了当代摄影中最常触碰的“人性”一面。
同样是肖像,大连海关崔峭在作品《报关员》中把镜头对准了与海关关系密切的特殊群体--报关员。与《百变人生》不同的是,除了主体对象选定为报关员,摄影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崔峭采用了环境肖像的拍法,信息的丰富性更加突出,现场的纪实性也得到了强化。
此类样式的环境肖像作品,国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姜健拍摄的中国河南农民肖像作品《主人》。他以一种特别隆重的视觉方式为农民造像,强调了对于农民这个“主人”的关注态度,他这一笔已经在中国当代摄影史中留下了重要墨迹。虽然在呈现的样式上,《报关员》有模仿《主人》之嫌,但作为海关题材的摄影,这种模仿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因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关注什么和怎么关注的问题,当我们开始自觉地调整关注的角度和态度,我们的摄影格局就会突然放大。
著名摄影理论家顾铮在其《中国当代肖像摄影简史》一文中对中国的肖像摄影有这样一段论述:“人的个体化进程,除了给予人性(包括欲望)以极大的肯定、鼓励与承认之外,应该也为肖像摄影这一表现样式的发展开辟了空间与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包括了摄影家们如何通过摄影来认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变化与分流,形塑新的社会身份,凝聚新的族群认同,揭示自我的多重面向。”而类似于报关员这样的特殊群体,正是顾铮所言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中被最新分流出来的文化族群,他们的存在与状态也是当下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面向,关注他们,也就是重新开启了一扇关注社会的窗户,显然,这样的拍摄理由是成立的。
《报关员》是一个专题作品,而且这个作品显然还没有最终完成。限于篇幅,我想只取出其中的一张来进行简要地评判。照片中呈现的信息为我们辨识和深入解读报关员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生存的状态提供着强有力的证据:一个年轻并不娇媚的女性,平静中透着一丝不安,中袖,略带性感的服饰,没有刻意雕饰的痕迹,显示其职业状态的外部特征。手中拿着一本书,以便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消磨时间……
阅读肖像作品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影像中呈现的某些细节信息,往往会带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也是环境肖像特别吸引人的精彩之处,它对正确解读照片是有帮助的。画面中那本书的书名是“25岁前变成有钱人”,它至少可以激发读者三个方面的想象:这是一个接近25岁的年轻人;变成“有钱人”是目前社会成功学的主流价值观;报关员的工作跟长久的等待有关联……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画面背景信息的象征和暗示意义:背景中的小树盆景暗示着报关员的孤立无助?背景中突兀的深色背景象征着报关员面临着巨大的社会生存压力?
其实,关注并拍摄类似于报关员这样的特殊群体,因为他们是海关管理的相对人,作者在拍摄中持何态度是至关重要的。稍有不慎,作品在价值取向上可能会遭遇尴尬的两难境地。这个在很多的行业摄影中都有类似的顾虑。因为他们与海关,经常处于事物的两极上,甚至是价值观的两极上,而作为海关的摄影人,在处理这样的价值取向时,往往很难作出适合自己的“两全齐美”的选择。但我依然坚定地鼓励海关摄影人大胆地关注管理相对人这样一些群体,因为他们的确是海关与社会相连接的最重要的媒介。关注他们,其实也是在关照我们自己。关注他们,对历史、对社会、对海关都是有益的。
前不久,我收到了青岛海关王斌的两组肖像作品,一组也是报关员的系列,与崔峭不同,王斌利用控制景深压缩虚化了背景,呈现的是半身胸像,这一采集于现场环境又刻意压缩了环境信息的技术处理到底暗示着什么,是一个值得跟作者探讨的话题。但这一作品说明,关注报关员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了,更多的海关摄影视角正在逐步向更广的社会领域延伸,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一组是关于海关关员肖像的系列,其中有一组是同一个身着海关制服的主人公在同一场景相隔20年的照片对比,我第一眼看到这组照片的反应是,时间飞逝如流水,20年弹指一挥间。20年前,画面的主人公可能都不会想象到今天我们会针对这样的照片对比来进行记忆解读和想象。其实,时间不会等我们想好了完整的拍摄方案后再开始运转计时,它总是无情地快速向前,你今天的灵感没有付诸行动,明天你就会发现,那只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已。摄影的意义有很多,理性摄影,观念先行,一切按计划实施,这是当代摄影家们经常采用的艺术实现方式;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不错过自己灵光闪现的那个念头,拿起相机去捕捉灵感,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摄影理由。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具有通过摄影表达想法的冲动。
三、海关题材与“诗”
汕头海关黄勇哲的作品《潜伏》在本届摄影展的评选过程中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并摘得金牌。乍看起来,这是一个图片新闻专题,因为它全程记录了一个海上缉私抓捕嫌犯的事件。黄勇哲富有新闻报道的功力,长年在海关新闻报道第一线,对于如何拿捏把握新闻,他应该轻车熟路。但这组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评委并获得好评,并不是因为他所报道的事件本身有多么“新闻”,而是因为他改变了一般新闻报道只陈述事实的传统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文学的思维和诗一样的语言结构出一个生动的海上缉私故事。从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渔民扮相的壮汉,正在进行着拉网作业,然而在这看似平常的氛围中,主人公警觉的神情以及欲止还动的状态正悄悄地传递着一个不同寻常的讯息,你能感受到一股即将开始的搏杀气息正在酝酿,你甚至可以听到画面背后传出来的紧张呼息声……
身为评委的总署办公厅副主任王桦说,从这一届海关影展的参选作品看,海关摄影人说故事的能力已经增强了很多。我想她所指的“说故事的能力”,应该是指作者对叙事的逻辑及语言的整体把握能力,而这句话的潜台词则是指,过去我们是不太会说故事的。
长期以来,海关题材摄影的应用方向只有一个--对外宣传。对外宣传中大致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广告宣传,二是新闻宣传。广告宣传容易理解,而新闻宣传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海关一直以来都是把新闻报道列入到对外宣传范畴的,也就是说,海关其实没有义务为社会提供新闻事件报道,那是专业媒体应该去做的事,而海关之所以热衷于新闻采集,并在各级海关中都配有相应的力量,是因为海关意识到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性,需要通过“新闻”这个渠道,达成与社会的互动。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海关的新闻报道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关活动,因此将它归入“对外宣传”也是必然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习惯叫“新闻宣传”或叫“对外宣传”,而不是刻意强调“报道”二字的原因。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长期以来海关题材摄影的宣传思维模式和相对僵化的形象塑造模式,当然也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说“海关摄影人说故事的能力并不是很强”的意思。因为,宣传思维模式是一个将概念图形化的模式,是一种以图像书写口号的模式,它的特点是简单、直接、不容置疑,但它也很容易走向僵化。有人曾为大量的海关查验照片概括了两句话,一曰“海关一指禅”,二曰“海关秘笈”,经常浏览海关图片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概括是很形象的。
然而,好的摄影作品,特别是带有纪实性的海关题材摄影,除了明确的主题和清晰的逻辑外,生动的细节才是故事得以丰满的血肉,这些细节是通过影像经营才得以呈现的,这种经营即是一种语言策略。这里我特别引用“诗”的说法,是为了强调影像语言的感染力,好的影像应该像诗一样,不仅可以感动人心,还应该可以引发人们的想象力,这是以往海关摄影的作品中比较缺少的。
令人欣慰的是,除了黄勇哲的《潜伏》外,在这次影展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带着诗意的纪实类作品。大连海关王辉的《沉默的青春》、大连海关贾永楠的《时光》都是用极其诗意的语言来描写海关查验一线的协勤武警战士的故事,在他们的叙述中,你看不到常规宣传用的语录牌、标志物,也看不到刻意为彰显“集体主义”或“奉献精神”而设计的“舞台亮相”或“剧照”,作者深入到士兵中间,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天中,通过现场感受和直接交流,发现和捕捉到了士兵平时不为人知的更多细节,青春的、彷徨的、活力的、疲惫的甚至是孤独的,也正是这些合乎逻辑的细节构成了当代士兵立体丰满的形象,也正是这些生动而真实的记录,没让这些曾经与海关共同战斗的年轻士兵们在海关的集体记忆中缺位,这样的作品读起来是很感人的。
如果说《沉默的青春》和《时光》是对一个特殊群体状态的记录,那厦门海关黄勇强的《致逝去的海关882艇》则是对一个重大事件的记录,而这种记录依然可以如诗如歌。作为海关人,每每看到这张照片,自然会有酸楚的滋味涌上心头,这不奇怪,因为在特定的语境下,图像自己会说话,它会拨动你最脆弱的那根神经,有时甚至让你泪流满面。
艺术属性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原理叫“二度审美”。当摄影师按下快门完成了创作意图时,作品还处在“一度审美”状态,即创作的第一过程。而当读者阅读照片,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拥有的经验阅历不同,他跟照片的互动,往往也是超出摄影师的预料之外的,也就是说,读者可能为作品带来更加丰富的内涵。这是创作的第二过程,也被称为“二度审美”。一件艺术品只有完成了二度审美,它的创作过程才真正宣告结束。2013年,国家调整重大决策,海关海上缉私转役中国海警,装备换装,人员换岗,而对于曾经在缉私艇上工作过的海关关员来讲,这当然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件。黄勇强用极其简捷的语言记录下了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也许并没有意识到,短短的一句话,就勾勒出了一首诗,若干年后,当人们重新阅读这首诗的时候,可能更是百味杂陈,百感交集。
其实,还有一些值得推荐的作品,比如杭州海关章勇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宁波海关顾闽波的《父爱如树》、黄浦海关郭平洲的《夜验图》等,这些都可算是优秀的海关题材作品,我们都可以从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怀和影像的诗意,研读它们对增加海关题材创作中的语言感染力是会有启发的,只是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解读了。
后记:仓促之下,一气呵成此文,而对于海关题材摄影创作的思考则是由来以久。此文所分三段,并没有严格的逻辑依存关系,海关题材也远不止“语境”、“肖像”和“诗”三个话题可说。之所以这样分段,主要还是为解读作品的方便。第一段借“语境”来讨论摄影态度;第二段借“肖像”来讨论对象选择;第三段借“诗”来讨论叙事语言。这样安排也是希望以点带面,就分析海关题材摄影的多样性趋势引发更多的思考。2013年对海关摄影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中国海关摄影协会成立,海关摄影工作坊开班,海关摄影艺术展开评,海关题材摄影的多样性开始成形,一些新的摄影骨干开始涌现。2014年还会是好戏连连,海关摄影艺术展正式开幕,海关摄影网《出海网》(chuhaiwang.cn)正式上线,海关摄影开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海关题材摄影的多样性将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就在笔者写作此文的过程中,得知“汕头海关黄勇哲摄影工作室”正式“挂牌”运作,此一局部的新生事物也标志着海关摄影开始由过去的“快乐摄影”向追求学术型的专业摄影转向,未来的海关摄影是值得期待的。
出海网20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