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女性就业情况备受关注 妇女就业新政落地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依法禁止招聘环节中的就业性别歧视,在招聘时不得限定性别或性别优先,不得询问女性求职者婚育情况等政策,女性求职的话题一时又被推上热搜,引发了社会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山东职场女性就业呈现何种状况?近日,齐鲁人才网针对职场女性发起10万份问卷调查,对当前山东职场女性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
山东职场女性超半数为已婚群体
在山东就业市场中,职场女性超半数女性属于已婚群体,已婚已育者占比31.17%,占据全部职场女性的1/3;已婚未育占比26.65%;未婚者占42.18%。
结婚、生育等都深刻影响着女性职业生涯的发展。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部分职场女性在结婚后因为家庭原因退出了职场。
女性高管占比低,生育问题成为阻碍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企业管理层中女性只占 24%”、“女CEO 仅有4%”,而山东管理层数量按性别分析中,女高管占比为2成左右。管理层女性数量分析中,已婚未育者占比44.67%,成管理层最多人群,已婚未育女性工龄一般长于未婚女性,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更有竞争力成为公司管理层。已婚已育者占比最少,为20.17%,生育因素制约着女性职业晋升和发展。据调查,女性在生育之后,对家庭付出精力和时间较多,对择业上有所选择,导致晋升通道狭窄。
已婚女性期望薪酬较婚前上涨,有娃更敢“要”
养娃就是“碎钞机”,职场妈妈压力更大,在山东职场女性期望薪酬调查中,未婚、已婚未育、已婚已育三种身份的职场女性期望薪酬成上涨趋势,已婚已育的“职场妈妈”最敢要,期望薪酬为4363元,与未婚者相差819元。随着家庭支出的增加和养娃成本上涨,更多婚育女性希望依靠经济收入来提升生活质量,因此期望薪资也较婚前上涨。
择业受家庭因素影响,已育者更注重“离家距离”
在择业因素上,未婚和已婚未育职场女性更加注重发展空间和薪酬福利,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思想觉悟提高,开始发展自我、提高生活质量。而已婚已育的职场女性则更看重家庭,在择业因素分析中,“离家距离”以28.03%的占比成为首要因素,毕竟孩子的日常护理需要占用妈妈更多的时间成本;薪酬福利排名第二,占比为25.49%,薪资水平意味着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双休、节假日等“软福利”则让“职场妈妈”拥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
破局 国家出台新政促进女性就业
近日出台的《通知》对招聘环节中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进一步作出了细化规定。明确要求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通知》还要求,要大力支持妇女就业。要加强对妇女就业的培训服务,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加强中小学课后服务,完善落实生育保险制度,为妇女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要加强监察执法,依法惩处侵害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特殊劳动保护权益行为。对妇女与用人单位间发生劳动人事争议申请仲裁的,要依法及时快速处理。同时,大力开展宣传引导,逐步消除性别偏见,引导全社会尊重爱护妇女,引导用人单位知法守法依法招用妇女从事各类工作,引导妇女合法理性保障自身权益。
对于人力市场的监管,《通知》也做出了规定:监督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履行招聘信息发布审核义务,及时纠正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行为,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合法、有效。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依法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因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的招聘信息接受行政处罚等情况纳入人力资源市场诚信记录,依法实施失信惩戒。
近两年,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上涨,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角色,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女性创造的价值越来越高,女性在职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及晋升制度,保障女性员工平等的晋升权利和机会。
鲁网20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