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16年信息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市**区畜牧局

题目:2016年畜牧工作信息第21期

资料提供时间:2016-11-14

目录

更多

一只蛋鸭能“飞”多远 文章下载

一只蛋鸭能“飞”多远

——庐江农旺蛋鸭专业合作社拉长产业链情况调查

提起养鸭,很多人都知道安徽省有个“蛋鸭之乡”——庐江县柯坦镇。据了解,在“龙头”农旺蛋鸭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该镇养鸭业迅猛发展,存栏蛋鸭养殖规模突破100万只,年产鲜蛋2万多吨。养鸭户年均收入8万元,不少人靠养鸭盖新房,买汽车,购家电……

近日,笔者走进“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农旺蛋鸭合作社实地调研,探寻他们如何建立从选育良种、鸭蛋深加工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完整蛋鸭经济产业链,使柯坦镇养鸭业“振翅高飞”。

养殖源头:选育良种鸭是根本

“优良蛋鸭品种个体间的产蛋能力差别较大,只有进行认真鉴别,细心挑选,才能获得理想的高产蛋鸭。”在柯坦镇蛋鸭养殖基地,农旺蛋鸭合作社理事长张永宜介绍说。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鸭蛋是我国居民的重要食品,更是南方居民的传统食品。可见蛋鸭养殖前景十分广阔。而蛋鸭是鸭蛋质量的基础,蛋鸭的质量又取决于鸭种。

今年40多岁的周正富,是柯坦镇陈池村人,前些年开始跟随浙江人搞鱼鸭混养。他说:“刚开始不懂什么是品种,有一茬鸭子光吃料不下蛋,后来请教理事长,才知道是因为买鸭苗时图便宜,买了退化的老品种。”后来,周正富就加入了农旺蛋鸭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购进鸭苗,打那以后,他养鸭子就没有赔过钱,且每天都有2000多元的进账。

与普通蛋鸭加工企业不同,农旺蛋鸭合作社加工企业的鸭蛋主要来源于自有和签约养殖基地。合作社与鸭农建立了订单式合作模式,通过统一规划鸭舍鸭池、统一购进幼鸭、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卫生防疫、统一蛋品销售等,从进鸭、饲养管理、兽药使用、卫生防疫等环节都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

“我们合作社推广的大都是绍兴麻鸭,还有部分金锭、青壳二号鸭苗。这些鸭种具有体型小、成熟早、产蛋多、耗料省、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张永宜说,蛋鸭良种推广之初,他们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合作社规定每个普通大棚只能饲养优质蛋鸭1800只左右,可鸭农却习惯每个大棚饲养3000多只,科技人员只能到地头挨个作解释。他告诉笔者,优质蛋鸭具有性成熟早、开产早、产蛋周期长、停休期短而少等特点,有利于大幅度提升鸭蛋产量和质量。

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是关键

“在养鸭业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出走养殖致富的新路子。”为减少饲养饲料成本,合作社购进大型饲料机械,采用来料加工,科学配方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在蛋品加工方面,合作社组织人员不断研发新产品,再搞深加工,“依靠科技、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张永宜说。

据庐江县农委负责人介绍,农旺蛋鸭合作社所有进入加工环节的蛋鸭必须经过原料部、研发中心、品控部等3个部门的3级质量检验,才能作为合格原料入库。一枚鸭蛋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4大工段16个工序。当地鸭农生产出的鲜蛋一部分销往全国各地,一部分再被传送到蛋鸭生产线。至此,蛋鸭初加工的环节已经走完。

不仅如此,农旺蛋鸭合作社还聘请专家指导鸭农按有机食品生产规程管理,使养殖模式和产品都得到消费者认可。同时,坚持品牌化发展,合作社已拥有“永宜”、“柯坦”等多个与养鸭产业相关的品牌,涉及鸭饲料、松花蛋、咸鸭蛋加工等多条产业链。有了过硬的品质,销路自然不成问题。目前,该社鸭类产品已走向全国各地,年创产值近3亿元。

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从传统食品加工到现代产品加工,农旺蛋鸭合作社蛋品加工企业一条条生产流水线上,无不跳跃着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强劲音符。

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是出路

“蛋鸭养殖过程中,自然会有废弃物产生。在循环利用方面,我们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张永宜说,去年年底,农旺蛋鸭合作社推出了“蛋鸭笼养”新模式。所谓“蛋鸭笼养”,就是把水禽鸭子放在室内笼子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集中统一养殖,把养殖过程产生的粪便和废水等污染源控制在养殖场内,经过有效地合理利用或者处理,破解了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污染困境,达到生态循环目的。

近年来,资源、能源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制约越来越大。因此,农旺蛋鸭合作社走循环经济路子,拓展“鸭-沼-蔬”、“鸭-沼-果”、“鸭-沼-鱼”等生态养殖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沼促农、以农促沼的良性循环,既节约了资源,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很多人奇怪,蛋鸭合作社为啥要种蔬果,还要养鱼虾?张永宜解释说:“蛋鸭饲养会产生粪便,这些鸭粪其实是无污染的有机物。经过沼气池发酵,这些粪污沼气用于鸭舍照明取暖,而沼渣、沼液再作为肥料,用于蔬果基地培肥,和喂养鱼虾。于是,我们搞起了蔬果种植和鱼虾养殖。目前合作社已建好设施蔬果100多亩,养殖面积达到230多亩。”

“全产业链的建成,使我们核心产品的调整有了很大空间。但无论将来怎么调整,围绕‘农’字,紧扣‘生态’,发展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大计是不会变的。”张永宜对未来充满自信。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11-6

 

 

树立绿色理念扎实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控工作 文章下载

树立绿色理念扎实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控工作

编者按草原鼠虫害防控事关草原生态恢复、牧民减灾增收,是草牧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全国各地多年来不断探索,利用天敌控制、生物防控、飞机机械与人工结合等方式,扎实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灾害面积逐步下降生防比例再攀新高

今年草原鼠虫害防控超过1.6亿亩

全国畜牧总站杜桂林

草原鼠虫害是草原上重要的生物灾害,鼠虫害防控也是各级农牧部门主要的草原防灾减灾工作之一。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第一年。各级农牧部门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把草原鼠虫害防控作为事关草原生态恢复、牧区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扎实开展防控工作,力促牧民减灾增收,保障草牧业生产安全,维护草原生态安全,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

在“资金规模有限、防控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各级农牧部门以保护建设草原为己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防控草原鼠害9200余万亩,防控虫害7400余万亩,减少牧草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元,实现了“灾害面积逐步下行、生防比例再攀新高”,为“十三五”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基础,为保护草原资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和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落实扎实到位。4月份,农业部畜牧业司会同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召开了全国草原鼠虫害防控工作部署会,起草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草原鼠虫害防控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了防控工作。5月中旬,各地调整了防控指挥机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完善应急响应机制,逐级落实防控责任,提前制定防控方案,储备药械物资,维护检修器械,组织发动群众,完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国家扶持、牧民参与”机制,确保防控工作适时开展和作业安全。防控关键时期,各级农牧部门组织工作组,奔赴抗灾一线开展技术服务与督导检查,累计培训技术人员3.2万人次、农牧民30余万人次,提升了技术水平,落实了防控措施。

监测预警准确有效。从2015年秋季开始,各级草原技术推广机构依托55个鼠虫害监测点定点监测和1.9万名村级草原植保员常年观测,组织做好中长期测报工作。年初,全国畜牧总站会同农业部畜牧业司编发了《2016年全国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预警报告》,有关省区也编发了灾害发生趋势报告,对重点物种和重点区域灾害做出预警,指导开展防控工作。今春以来,各地结合气象状况和牧草返青情况,调整调查时间和监测范围,探索无人机航测,密切跟踪种群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灾害发生和防控关键时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开展路线调查,实行24小时值班和周报制度,省级部门报送灾情信息192期,实时通报灾害发生与防控进展。“定点监测、路线调查、牧民监控、应急值班”的四位一体监测预警工作机制稳步运行,使灾情信息传递及时到位。

防控能力稳步提升。各地加快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新型高效机械,强化队伍装备,提升防控能力,积极探索创新防控机制,稳步推进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防控模式。投入大型机械7400余台(套),飞机作业1236架次,分别较上年增加800多台(套)和800多架(次),一些地区实现了“空地联合、立体作业”,确保了重发区灾害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如内蒙古自治区在实施地面大型机械专业化作业基础上,积极协调空管部门,利用运5飞机开展防控作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针对山地草原地形复杂,因地制宜采用三角翼飞机和直升机,辅以地面大型机械和招引粉红椋鸟开展防控工作;青海省和四川省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利用直升飞机和无人机开展鼠虫害防控工作,为在高原地区推广飞机防控技术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绿色防控效果显著。各地牢固树立“绿色植保”理念,控制化学农药用量,大力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推行精准科学施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切实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有条件的地区积极采用招引粉红椋鸟治蝗、牧鸡牧鸭治蝗,招鹰控鼠和野化狐狸等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着力提高生物防控比例。通过“控替精统+天敌调控”,全国草原鼠虫害生物防治比例分别达到82%和59%,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新疆:充分发挥生物天敌资源优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治蝗灭鼠指挥部办公室陈新乔林峻

新疆有可利用草原7.2亿亩,是全国第二大牧区。近年来,新疆草原鼠虫害治理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加强科技和机制体制创新,始终把“转变作风、服务基层、强农惠农、利民便民”的总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草原鼠虫害应急防治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走在了全国前列,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比例达到了80%以上,鼠害生物防治比例达了100%。

顺应改革形势需要大力加强科技和机制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疆草原鼠虫害治理工作始终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开拓创新。近年来,新疆始终把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建立科学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先后建成了玛纳斯、哈巴河等6个野外试验监测站和大量野外监测点,开展了草原鼠虫害资源调查,不断创新预警监测技术手段。与新疆大学等院校积极开展合作,进行了一系列基于低空飞行器平台的草原生物灾害遥感监测和航测,通过遥感影像和航拍图片对草原生物灾害发生危害情况进行数字化的分析和评估,对草原生物灾害预警监测手段进行探索试验。同时,为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逐步加强草原生物灾害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建立完善草原生物灾害防治管理指挥系统,目前,监测预警体系日益完善,预警监测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近年来,新疆积极践行农业部关于加强防控体制机制创新的理念和要求,坚持先行先试,开展以“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为模式的草原虫害防治机制创新试点,探索、积累出一定经验,先后成立了乌苏市天沐草业技术服务公司等服务公司,坚持市场化运作,既解决了防治关键期人手不够的问题,又提高了防治能力。

坚持民生优先原则扎实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牧民是草原保护的主体,也是草原的最大受益者。近年来,新疆始终把草原鼠虫害治理与服务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开展了百万牧鸡治蝗增收和草原灭鼠减灾等为民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牧鸡治蝗是草原虫害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也是牧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新疆在草原牧鸡治蝗工作中,通过宣传引导和发放鸡鸭苗、扶持养殖大户等政策激励方式,采取送科技下乡进村、包户服务、结对帮扶等有效措施,广泛吸纳养殖企业、养殖大户和农牧民参与,初步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牧鸡牧鸭治蝗工作得到了深入的开展,年均推广牧鸡牧鸭治蝗100多万只,控制蝗灾面积600多万亩,减少牧草损失近20000万公斤,新增产值近6000万元。

草原鼠害的严重危害造成了大量的鼠荒地,鼠荒地治理刻不容缓。对此,新疆始终坚持把草原鼠害治理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草原灭鼠减灾活动的深入开展。

加强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如何最大限度地应用草原鼠虫害天敌资源,是推进绿色防控、提高生物防治比例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新疆充分发挥天敌资源优势,先后建立招引粉红椋鸟、牧鸡牧鸭治蝗、招鹰放狐控鼠及绿僵菌、印楝素等10多个生物治理示范区,加强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推进生物治理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粉红椋鸟是新疆特有的重要的虫害天敌资源。为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多年来,新疆坚持开展粉红椋鸟迁徙路线、生物习性、人工招引粉红椋鸟巢建设等研究,坚持开展草原“爱鸟周”系列活动,因地制宜地建设了大量砖混、石头、木材的椋鸟巢,目前新疆人工招引粉红椋鸟已达11余万立方米,建成了天山北坡中段、伊犁河谷和准噶尔西部山地3个草原生物治理示范带,年均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草原虫害600余万亩,招鹰放狐控制草原鼠害1000余万亩。

生物制剂和植物源农药是实现绿色防控又一重要手段。近年来,绿僵菌、印楝素和C/D型肉毒素、雷公藤等草原鼠虫害生物制剂和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利用寄生菌控制草原鼠虫害的科研和合作,也在按计划、分步骤逐步开展中。并且,新疆还积极利用国家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等利好政策,实施围栏封育、补播牧草等措施,消除鼠害的栖息环境,推进草原鼠害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草原鼠害的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内蒙古:空地结合立体作业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马崇勇张卓然季彦华

沙葱萤叶甲是为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的主要害虫之一。针对害虫危害情况和发生特点,锡林郭勒盟从今年5月6日开始采用大、中、小型器械对其进行了及时有效的防治,完成防治面积213.4万亩。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巴音杭盖嘎查牧民达布希拉图站在他家防治后的草地上高兴地说:“黑虫子对草场危害大,它吃过的地方像火烧一样,大风大雨天不能干,只能在好天气干,防治难度大,时间很紧迫,如果没有草原站的拖拉机,我的草场今年损失就大啦,感谢草原站及时为我家的草场打了药,消灭了黑虫子。”

这仅仅是今年内蒙古防治草原鼠虫害的一个缩影。为了降低有害生物灾害损失,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全区各级草原业务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力开展了防控工作。一是强化监测预警,提高测报水平。今年3月初,召开全区草原鼠虫害趋势分析座谈会,研判和预测了发生趋势,并及时通过报纸、互联网、电台等媒体发布了预警。4月份~5月份,各地依托“自治区-盟市-重点旗县-农牧民测报员”四级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利用“3S”技术,陆续开展野外调查,共调查样方2200余个;各地与自治区会同阿拉善盟、乌海市、兴安盟等地继续做好草原蝗虫资源调查工作;自治区在呼伦贝尔市尝试采用无人机监测东北鼢鼠,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防治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强化专业防治,提高防治水平。为确保防治工作顺利适时开展,中央及自治区及时下拨草原鼠虫害防治补助资金4813万元。各地利用中央及自治区财政防治补助经费,储备治虫农药430余吨,拌制毒饵894.7吨,租用飞机7架,检修大型喷雾机械130余台(套),提前做好防前准备工作。近年来,各地进一步抓好草原鼠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夯实基础,稳定队伍,继续扩大专业化防治覆盖度,扎实推进专业化防治。自治区及各盟市开展了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手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全区累计技术人员下乡1.1万人次,印发手册、使用说明1万余份,有效提高了防治工作的专业水平。三是强化生防技术,提高普及水平。3月初,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草原鼠虫害生物防治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各地按照要求编制了工作方案,认真做好了野外调查、宜生区上图等相关工作。各地采用C/D型肉毒素、雷公藤甲素、驯化狐狸、设立鹰架、地箭鼠夹、牧鸡、绿僵菌、印楝素、苦参碱、烟碱·苦参碱等生防措施累计完成草原鼠虫害生物防治面积3010.3万亩,生防比例达到80.9%。自治区及相关盟市做好绿僵菌、白僵菌、蛇床子、桉油精、阿维·苏云菌、森得保、氟啶脲、下司犬、地芬诺酯·硫酸钡、D型肉毒素等防控草原鼠虫害药效试验,为草原鼠虫害防治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参考。四是强化督导检查,提高防治效率。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多次督导检查全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实地查看了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和包头市草原鼠虫害发生情况,对防治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防治期间,自治区派出8个检查指导小组,分赴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10个盟市检查指导防治工作。盟市、重点旗县也派出技术指导小组跟踪作业、现场指导,做到了技术指导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和安全生产到位,确保了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内蒙古应用飞机、机械与人工相结合方法,抗风沙,战酷暑,历时近5个月,累计投入劳力14.4万人次,技术干部1.1万人次;调用飞机7架,飞行作业397架(次);动用大型喷雾机械3644台(套),中小型喷雾器械20524台(套),防治器械86567台(次);出动车辆1.2万辆(次),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3721.2万亩,挽回牧草直接经济损失近3.35亿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全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海:人工架设鹰架鹰巢招引猛禽

青海省草原总站侯秀敏李林霞

青海省草原鼠害面积大、危害重。据统计,全省鼠害危害面积达1.16亿亩。多年来,青海省一直探索防控草原鼠害的各类方法,从最初的利用化学药剂防控草原鼠害到近几年一直利用低毒低污染的生物毒素拌制饵料防控草地鼠害。在防控草原鼠害的道路上,青海省已不断研究探索创新了近半个世纪。近期,青海省一直采用的C/D型生物毒素虽然比化学药品防效高且污染小,但是长期单一采用生物毒素进行草原鼠害防控使害鼠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只能暂时降低害鼠的种群密度,减轻其危害,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长期持续有效地控制鼠害发生的目的。

实践表明,由于当前生物毒素防控鼠害的持效期短,当年利用生物毒素防控草原鼠害的防效达90%以上的地区三年后鼠害危害水平将反弹到原来的危害程度,由此造成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呈现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草地鼠害防控每三年需进行一次完全的周期性防控;另外,在大面积使用灭鼠药剂之后,天空中的鹰类,原野上的狼以及草中的蛇等这些鼠类的天敌数量大为减少,食物链的断裂将会给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恶劣影响。为了避免上述弊端,青海省从1992年开始探索利用天敌的相互遏制作用来控制草原鼠害数量发展的模式,以达到可持续控制鼠害的作用。在各类生态系统中,无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或第一消费者与第二消费者之间在数量上有密切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在生态系统中表现为食物链的“相克”、“相依”生存原理。招鹰控制鼠害就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生态依存原理,设立招引设施,为鹰类提供栖息条件,使得控制区内鹰类增多,鼠类减少,达到了以害养益、以益治害的效果,在较长时间内使草原害鼠种群密度保持在草原不遭受鼠害危害的最低水平。

青海省草原害鼠天敌资源较为丰富,其中猛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隼形目的大诳、红隼、苍鹰、金雕、草原雕、胡兀鹫,鴞形目的长耳猫头鹰、雕鴞以及雀形目的渡鸦、乌鸦等。青海省1992年就开始草原招鹰架鹰巢防控草原鼠害试验示范研究,先后在环湖地区的兴海、贵南,三江源区的玛多、班玛、久治、河南、泽库等县开展草原鼠害试验示范。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鹰架招鹰控制鼠害效果在25%~35%,鹰等鼠类天敌在鹰巢内筑巢率达20%~30%,说明利用天敌控制鼠害在青海省高原地区具有一定的效果。在视野开阔的草原地区设置招鹰架和鹰巢后,有助于猛禽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且随着时间延长,其种类和数量不断上升。经观测,鹰类繁殖期内的活动规律与高原鼠兔的活动规律基本一致,其觅食方式主要是在空中飞翔寻找猎物,或站在鼠洞旁和高处等待捕获物,所观察到的捕获猎物均为高原鼠兔。据资料记载分析得出,鹰等猛禽平均65.5分钟可捕获1只高原鼠兔,它们食物中鼠类的遇见率高达75%,一只成年鹰一日内可捕食20只~30只野鼠。一只鳶一日内可捕食10余只鼠兔。在这些研究实验示范的基础上,青海省草原总站相关研究人员编制了《鹰架招鹰控制草原害鼠技术规程》,规范了青海省草原招鹰架和造筑鹰巢的布局安装等方法内容,为三江源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打下了基础。利用人工架设鹰架鹰巢招引猛禽,控制草原害鼠,变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既控制了草原鼠害又利用了自然资源,更开辟了青海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属一举多得。

目前,鹰架招鹰控制草原害鼠种群数量的技术措施已日渐成熟,填补了青海省利用天敌防控草原鼠害的空白。鹰架招鹰技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充分利用鼠类天敌资源,进行草原生态控鼠,突出生态治理,强调生态治理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及共存的现代理念,把草原害鼠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的水平之内,有利于草原生态畜牧业技术可持续发展,使草原鼠害防控朝着“有鼠无害”的方向发展。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招鹰架(巢)的最初建筑成本大约是1.2元/亩,其最低有效使用期限为10年,由此算得平均每年每亩的防控成本不到0.2元,较药物防控成本低许多。鹰架招鹰技术属于一次投资长期受益,既减少了鼠害防控药品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大量、连年投放,减少生物毒素防控面积和次数,又同时降低了草地资源的损失,提高了土壤水分涵养量,阻止了水土流失,为恢复草地植被,保持青藏高原生物物种多样性,维护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对开辟青海省草原鼠害综合治理新途径,实现安全、经济、有效、长期控制鼠害,改善三江源头生态环境和加快国土治理起到先行示范作用,对促进牧区经济稳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11-6

 

 

肉鸡产业新特点:三类肉鸡协调发展 文章下载

肉鸡产业新特点:三类肉鸡协调发展

在前不久举行的家禽种业座谈会上,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文杰曾表示,“在高峰时期,我国的白羽肉鸡祖代鸡引种量曾达到150多万套。今年,受美国、法国封关的影响,祖代鸡的引种量最多50万套,这种情况再持续两年,肯定会对我国鸡肉消费市场造成影响。”

那么白羽肉鸡在我国肉鸡市场上的地位如何?当前我国的鸡肉消费市场上有哪几种鸡肉?各自的发展前景又如何呢?

肉鸡出栏量:一升一降一持平

当前,我国的鸡肉来源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淘汰蛋鸡和肉杂鸡。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这四类鸡肉的产量分别是758万吨、364万吨、142万吨、70万吨,白羽肉鸡所占比重最大,为56.8%,其他三种依次为27.3%、10.6%和5.2%。“以秦岭-淮河为界,在肉鸡生产及鸡肉消费方面,我国南北方的界限非常明显,北方以白羽肉鸡为主,南方以黄羽肉鸡为主,南北方交接的省份,如安徽、江苏等地,也是北部吃白鸡,南部吃黄鸡。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2016)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上,文杰以《肉杂鸡生产形势及与肉鸡产业的协调发展》为题讲述了我国肉鸡产业当前的发展形势,对上述问题作了全面的解答。

我国是肉鸡生产大国。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肉鸡出栏量世界第一,产量也仅次于美国。同时,鸡肉是我国第二大肉类产品,占肉类总产量的15%。文杰表示,在生产规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年出栏1万只以下的规模比重已趋于稳定。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规模比重不断提高。”

农业部最新的监测数据表明,9月份,白羽肉鸡价格下降,成本提高,养殖出现亏损,而黄羽肉鸡生产近半年来一直呈平缓下降的趋势。“预计今年白羽肉鸡的出栏量会受引种影响进一步降低,黄羽肉鸡与去年基本持平,肉杂鸡将稳中有升。”

白羽肉鸡:引种量降低暂不影响市场

对白羽肉鸡引种压力表示担忧的不止文杰一人。

近日,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鸡联盟秘书长黄建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国白羽肉鸡的销售情况看,我国每年进口80万套祖代鸡即可满足消费需求,但今年情况较为特殊,美国、法国、英国相继封关,影响了祖代鸡的引种量。截止到9月底,我国只引进了约25万套,今年全年引种约40~45万套。”尽管引种数量远没有达到计划要求,但这对我国的白羽肉鸡市场暂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企业采取的强制换羽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引种量不足的影响。此外,除新西兰和西班牙外,荷兰最近也打开了白羽肉鸡市场,这三个国家加起来,可以满足白羽肉鸡的产销紧平衡,明年的引种量应该可以达到80万套。”

“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已打开市场的国家不会发生疫情,不会封关。”对白羽肉鸡产销情况了然于胸的黄建明无奈地表示,“如果上述三个国家也发生疫情或其他意外封关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

黄羽肉鸡:满足后市供应充足有余

在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宫桂芬对我国黄羽肉鸡产业生产形势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她介绍,2015年7月,协会监测企业黄羽肉鸡祖代鸡存栏量开始持续降低,2016年前3季度,监测企业祖代种鸡平均存栏量同比减少10.88%。今年的祖代种鸡存栏变动趋势与去年很相似,全年总量将明显低于前几年水平。“当前祖代种鸡存栏水平虽然相对不高,但满足后市供应依然充足有余。根据2015年实际产能测算,以当前的祖代存栏水平,有能力在未来一年向社会提供商品代雏鸡48亿只以上。”

宫桂芬同时指出,由于黄羽肉鸡生产具有灵活性特点,祖代种鸡存栏量指标更多只是行业生产潜力的体现,而对于能够直接影响下游市场的父母代种鸡而言,其生产规模近年来持续增加,但不同类型父母代种鸡存栏变动趋势存在较大差异:慢速型增幅最大,2016年前3季度同比增加了8.83%,目前已达到2013年发生“H7N9”之前的水平,产能趋于过剩;中速型微幅增加;快速型则出现较大减幅。

据协会测算,2016年前3季度黄羽肉鸡毛鸡出栏总量达31.5亿只,预计全年出栏总量39.2亿只。从养殖效益来看,三种类型黄羽肉毛鸡虽然都可以实现赢利,但赢利水平普遍不高。

宫桂芬表示,当前,畜禽消费增速放缓,行业对屠宰加工、电商等深层次产品价值的开发有待进一步深入,突破“瓶颈期”实现产业升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试行,目前黄羽肉鸡行业内已有多家企业创新思路,开辟了较好的生产模式,另外,行业对于冷鲜、冻品甚至更深层次的黄羽肉鸡加工产品的研发运营正不断取得突破,并已获取了越来越多的消费支持。

肉杂鸡:有问题也有市场

文杰介绍,肉杂鸡就是817杂交肉鸡,又称小肉杂鸡,主要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生产,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少量饲养。它是快大型白鸡和高产蛋鸡的杂交后代,从国人的消费感官而言,肉杂鸡肉质优于白羽肉鸡,嫩度优于淘汰鸡,与快速型黄羽肉鸡近似,适合做扒鸡和白条鸡加工。

这两年,肉杂鸡的国内市场越来越大,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数字显示,从2011年~2015年,肉杂鸡出栏量占肉鸡总出栏量的比重从5%增加到7%。

然而肉杂鸡的缺陷也非常明显,首先,品种不正规,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和《畜牧法》新品种生产和推广要求。其次,制种不规范。不同杂交途径的817小型肉鸡的生产效能都不相同,父本来源于父母代场淘汰的公鸡,质量难以保证,数量不能满足需要。再其次,疾病净化不规范。母鸡采用商品代蛋鸡,在饲养过程中不做检测和净化,易造成疾病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和交叉感染。最后,标准化水平低。饲料营养标准及饲养管理标准缺失,光照、耗料、体重等饲养管理标准也不健全。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些,这些问题都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文杰说,“虽然肉杂鸡存在一些缺陷,但它确实能够代替白羽肉鸡的一部分市场和快大型黄羽肉鸡的市场。肉杂鸡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已成为我国肉鸡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杰表示,当前,肉杂鸡与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呈现出既互补、又竞争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我国肉鸡产业的新特点。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11-13

 

 

扬州布局生猪储备点保障猪肉平稳供应 文章下载

扬州布局生猪储备点保障猪肉平稳供应

日前,江苏扬州首个生猪储备管理办法起草完成,扬州生猪储备量将能保证城区每人每天2两肉,连续7天不断供,即使遭遇极端天气,市民也不用担心肉价大幅上涨了。

生猪储备管理办法起草完成

“为加强扬州市级生猪活体储备管理,确保生猪活体储备数量真实、质量合格和储存安全,我市制定了这个生猪活体储备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秩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办法主要用于应对扬州主城区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或冰冻雨雪、地震、重大疫情等自然灾害时猪肉市场应急供应,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根据省和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扬州市生猪活体储备规模,按照城区每人每天2两肉、连续7天的标准,每年储备5万头活体生猪,约合3000吨,储备期自当年9月30日至次年2月28日。

“初步确定承储企业11家,协储企业3家。”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表示,对于承储的企业,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这些生猪储备企业在扬州的东南西北各个区域都有分布;其次,这些企业全部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段,方便在极端情况下运输。”

据介绍,目前,扬州70%的生猪主要靠外地调运。如果出现极端天气,比如大雪封路,很容易造成外地生猪难以调运进扬州,或者因为路途遥远而延迟,容易出现哄抬猪肉价格的情况,“生猪活体储备管理办法,为我市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异常波动提供调控保障,市场价格一旦出现异动,就可以动用这批储备。”市商务局相关人士介绍。

生猪储备有严格要求

从相关承储企业了解到,所有生猪的喂养都有严格要求,小猪崽在出生时就得筛选,不得喂食违禁药品,夏天必须要有水帘降温,冬天还要有地暖。

“通常喂养时间为6个月,要200斤~230斤的生猪才能成为活体储备的生猪,为了保证生猪的健康,猪场夏天有水帘降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冬天有地暖,温度不能低于15℃。”承储企业之一扬州创日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所有的储备生猪在出栏时,还要有“无公害”证书。

除了住得冬暖夏凉,储备的生猪在选种时就要严格控制,“我们按照膘不同,将母猪分为1~5五个等级,其中,头年的新猪体重为240斤~250斤,要达到4分膘以上;第二年第三年的老母猪,膘要达到3.5分以上,才能成为储备生猪,并且为了赶上政府规定的储备时间,储备生猪的出生时间应该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另一家承储企业扬州市陵都养殖有限公司的徐学虎介绍。

“在储备的猪崽出生后,喂养也有严格要求,在饲养过程中不得放任何违禁药品,等猪崽长到80天之后,连药品也禁止使用了,饲料都是每天从饲料厂运输过来,从不积压,保持新鲜。”徐学虎表示。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承储?

为了保证生猪活体储备落实到位,承储企业还将获得相关补贴,具体标准为承储企业每头35元,协储企业每头5元。

“不过,一定要符合资质的企业才能拿到补贴,如果是承储企业,养殖规模2000头以上;有专职技术员、合法经营资质;有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台账资料;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如果是协储企业,要具备定点屠宰企业资质,日屠宰量1000头生产线1条以上,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的生猪储备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商务部门对生猪活体储备的数量、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储备安全。

在储备期内,承储企业60公斤以上在栏合格生猪不少于储备数量的60%。生猪和片状肉批发价格以及零售价格原则上由市商务局、财政局、物价局参照当地前一周或前旬市场价格以及品质差价核定,产生的亏损、承储企业的运输费和协储企业的屠宰费用由市财政弥补。具体由市商务局会同财政局、物价局商定后,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对于承储和协储企业,商务部门将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生在栏数量不足承储数量60%,储备期内疫情未得到控制,无法动用储备,未制定应急调用生猪方案,在人员值班、车辆运输、组织生产、市场投放等环节未作出专门安排,不能完整履行协议的,限期整改仍不到位等情况,将取消储备资格,收回补贴资金,并进入黑名单。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11-6

 

 

解码安陆畜牧业“绿色账本” 文章下载

解码安陆畜牧业“绿色账本”

养殖与污染,当真是一对“冤家”?

作为全省生态循环畜牧业示范试点县市,安陆引导肥源对接、循环利用,探索出一套“种养平衡”新模式。目前,该市已实现规模养殖场污染零排放、全部资源化利用。

算生态账

有机粪肥成庄稼之宝

深秋的孛畈镇同兴村原野上,500亩菜地,盎然绿意映入眼,空气清新无异味。这是神州牧业公司配套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种的是有机蔬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全靠沼液。”董事长黄晓燕指着远方一片场区介绍,那是公司的生态养猪示范场和沼气设施。猪场年出栏生猪2万头,粪尿全部通过发酵灭菌处理,产生的沼液通过高压排污泵和高压排污管道送到有机蔬菜基地利用。“基地的猪粪全部内部消化。”“猪场规模适度,粪尿不外排,气味不难闻。”市畜牧局局长王爱民介绍,这样的生态猪场,全市已有400多个。

赵棚镇鑫民生态农业公司在团山村建起苗木林果基地,与全镇17家规模养殖场签订粪污回收协议,基地全部利用处理后的畜禽粪便作肥料,实现互利共赢。王义贞镇朱桥村建设了一座2300立方米的积污池,对全镇养殖场的粪便干湿分离后,干粪直接还田,污水经发酵,转化为无公害有机肥料,供给长生堂公司的油用牡丹基地。

哪里要肥多,猪场就办到哪里。种养“联姻”伴生,让猪粪尿真正变为“庄稼之宝”。

算经济账

成本节省产品增值

安陆恒富养殖公司的规模连年扩大,但过去,鸡粪污染总让公司负责人朱健康头痛。现在,养殖场粪便全部在邻近的禾丰集团万亩有机水稻基地消化,难题终于解决了。

禾丰粮油公司在棠棣、木梓等乡镇流转耕地1万亩,建设有机水稻基地,全部采用有机肥作底肥。为此,专门建起一个1万立方米的集粪池。

禾丰旗下裕丰农庄总经理李兴国介绍,公司虽未建养猪场,但与周边127个养殖大户签订了无偿清污合同,每天3台吸污车上门收粪,集中后稀释和发酵,再通过管网和机械喷洒还田。

他算了笔账:过去使用化肥每亩投入成本120元,现在使用有机肥每亩只需60元,仅此一项公司每年节约成本60万元。施用有机肥,水稻品质提升,价格也跟着上升。优质稻每斤能卖2元,加工成大米卖8元一斤,公司直接增收300万元以上。“养殖场—有机肥—有机农业”这一循环产业链的生产模式,正风行安陆田间地头。该市已有37处种植基地与296家中小养殖场实现对接,辐射面积27.5万亩。

算空间账

健全机制挖掘潜力

北部山区主攻牛羊板块,中部丘陵地带做大生猪板块,南部平原地区集中家禽板块。按照生态发展要求,安陆适时调整畜牧业发展规划,引导养殖户向养殖小区集聚,养殖小区按产业布局发展。

围绕畜牧业转型,从2014年以来,该市从财政预算中共列支1000万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600万元,对养殖业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养殖场污水积存池245口,干粪堆积发酵池156口,建成种植基地大型沼液储存池27口,农户田间小型沼液储存池252口,铺设输送管道5公里。431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污染零排放。

利用模式也多种多样。神州畜牧、安源生态等63家规模养殖场流转土地3.27万亩,建成“农牧一体,循环利用”的生态农庄。涢生利来、雄楚畜牧等168个规模养殖场与27处种植基地签订了粪污收集利用协议,实现“种养结合,资源共享”。启宝牧业、恒富养殖等54家规模养殖场与周边农户签订协议,为2万亩农田提供有机肥料,实现“场户对接,就近转化”。神丹公司等3家企业则与126家养殖场签订干粪收购协议,生产生物有机肥,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

湖北日报2016-11-5

 

 

全面落实《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促进现代蛋鸡种业发展 文章下载

全面落实《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促进现代蛋鸡种业发展

2016年6月,农业部发布了《农业部关于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肯定了畜禽种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同时指出,我国畜禽种业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要求畜禽种业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培育自主品种、打造民族品牌、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和扩大良种覆盖面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坚持高产高效的育种方向,全面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加强地方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体制机制,鼓励自主创新,提高畜禽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自2012年《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蛋鸡种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蛋鸡种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工作,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改良计划的积极性,提升我国蛋鸡种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建设现代畜牧业强国奠定坚实的种业基础。

我国蛋鸡育种基本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蛋鸡饲养量和鸡蛋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种业是蛋鸡产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利用从国外引进的高产蛋鸡育种素材和我国地方品种资源,先后育成了北京白鸡、北京红鸡、京白939、农大3号、新杨褐、京红1号、京粉1号、新杨白、新杨绿壳、大午粉1号、大午金凤等蛋鸡品种或配套系,部分品种的生产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品种水平,为进一步选育奠定了良好基础。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现有地方鸡种107个,是世界上地方鸡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农业部公布了23个国家级地方鸡保护品种,确立了2个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和12个地方鸡保种场,各地也陆续公布了省级地方鸡种保护名录。对地方鸡种资源的保护不仅丰富了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而且为培育特色蛋鸡新品种积累了丰富的育种素材。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20多个蛋鸡祖代场和1500余个父母代场,常年存栏祖代蛋种鸡50余万套,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高。在北京和江苏建立了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客观评价蛋鸡品种质量提供了保障。

我国蛋鸡育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存在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地方特色蛋鸡选育程度不高、种源疫病净化工作亟待提高、生产性能测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期间,国家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种业的战略目标和措施,今后一个时期是发展我国现代蛋鸡种业的重要机遇期。制定实施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对于全面提升我国蛋鸡种业水平、保障蛋鸡种业安全、满足市场多元化市场需求、增强我国蛋鸡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进一步提升我国蛋鸡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强化企业育种主体地位,提高蛋鸡育种能力,健全蛋鸡良种繁育体系,提高我国蛋鸡生产管理水平。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组织与实施

目前,农业部已公布了6个畜禽遗传改良计划。蛋鸡遗传改良计划是继奶牛、生猪、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之后,农业部实施的第四个遗传改良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蛋鸡育种工作的重要抓手,改良计划提出了我国蛋鸡育种工作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任务。改良计划实施以来,在畜牧业司领导下,成立了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为改良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与技术保证。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制定了《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年)》配套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包括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管理办法、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遴选程序、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遴选标准、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商品代蛋鸡性能测定场入选要求、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蛋鸡性能测定技术规范等,为改良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是改良计划实施的主体。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实施以来,已完成了两批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遴选工作。按照遴选标准与程序要求,2014年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的遴选工作,共收到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50家企业的申报材料。办公室依照遴选程序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组织专家开展了材料函审、现场审核和会议评审,最终有5家企业通过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评审,10家企业通过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评审,经农业部批准公布。2016年,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了第二批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的遴选工作,共收到来自全国7个省(区)9家企业的申报材料。办公室按照遴选程序及标准进行审核,有6家企业通过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评审,经农业部批准公布。

加强管理,提高蛋种鸡企业育种理念与技术水平。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实施以来,已举办了三期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技术人员120余人。培训班围绕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定位与作用、国内外育种现状与发展形式、蛋鸡育种核心技术与应用、畜禽遗传评估与育种技术、数据采集与分析、蛋鸡垂直传播疾病的净化等技术开展专题讲座,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的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分享了蛋鸡育种成果和生产管理经验。通过举办培训班,达到了宣传改良计划、传授育种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交流育种经验、共同发展提高的目的。

确定联系专家制度,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与指导。办公室为入选企业指定了联系专家,帮助企业开展育种及生产管理。专家们深入生产一线,积极开展现场指导与技术交流活动。从蛋种鸡的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疾病检测净化、生产性能测定等方面对核心场和扩繁场进行指导,并评估进入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后取得的成效。办公室组织专家调研企业对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软件需求及建议,数据上报的形式及内容的意见,培训的形式、范围、内容的需求,对专家组现场指导的技术需求,包括具体形式及指导内容等。

展望未来,我国蛋鸡育种工作任重道远

刚刚落幕的第二十五届世界家禽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提到的家禽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值得我们关注。大会报告指出,随着全球人口和收入的增加与城镇化的推进,全球家禽产值还将继续增加,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也将显著影响人、动物、环境的健康与福利。大会还对动物育种领域里的最新方法——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这一新技术将在未来家禽育种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此外,国内外蛋鸡育种工作者在加强对鸡抗病育种与影响蛋鸡生产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的同时,对“100周龄生产500个蛋”计划都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面对蛋鸡产业新趋势、新问题,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积极应对,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方案,面对新的技术,要科学评估,应用于蛋鸡育种与生产,促进蛋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后,办公室要继续宣传贯彻落实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在农业部畜牧业司的领导下,在各地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挥专家组的作用,紧紧依靠蛋鸡育种与生产企业,齐心协力,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一是要加大改良计划宣传力度,推动蛋鸡遗传改良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全行业积极参与蛋鸡遗传改良工作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行业主管部门了解蛋鸡遗传改良计划的操作流程,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蛋鸡遗传改良计划的主要内容,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要继续做好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的遴选工作。这些单位是推动蛋鸡遗传改良工作的主力军,代表了蛋鸡行业的育种实力和精神面貌,在遴选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加大对申报单位的审核考察力度,要鼓励有实力的蛋鸡育种企业积极参与到改良计划中来。三是要继续完善与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相配套的技术方案,做好与改良计划相关的技术规范材料汇编工作,规范蛋鸡育种与生产企业的行为,为企业参与实施改良计划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改良计划的顺利实施。四是要继续组织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组织专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了解需求,认真研究育种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帮助指导企业规范育种工作行为。五是要加强对入选企业的监管,按照改良计划及配套技术文件的要求,对入选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对未按改良计划要求开展工作的企业要坚决查处,对弄虚作假、报送虚假信息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取缔,营造一个良好的蛋鸡育种工作氛围。

全国畜牧总站 何新天 王志刚 张金松 邱小田 段忠意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11-13

 

 

吕梁市畜牧业发展扫描 文章下载

吕梁市畜牧业发展扫描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吕梁市始终把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在稳定发展猪、鸡、牛、羊四大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基础,理顺关系,全市畜牧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

镜头一:专业合作社引领致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组织形式,十三五以来,农民畜牧专业合作社也如星火燎原般迅速壮大。

交城县庞泉沟镇昊辉养牛专业合作社,可称为该县畜牧合作组织的一个典型。合作社依托交城肉牛养殖场,采取“养殖场+农户”的形式,吸引全镇养牛农户积极加入,母牛经过改良配种后,生下小牛犊,到秋天长大后,肉牛养殖场以每头7000到8000元的价格全部收购,整个生产过程中养牛农户小风险甚至无风险,可稳妥地获得一笔可观的买牛收入,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养牛农户介绍说:“自从合作社成立后,政府给农民很大补贴,这两年,每十个人给一头母牛,养牛的成本低了很多。”确实是这样,作为全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肉牛养殖重点县,近年来,交城县依托丰富的牧草资源和独特的地理分布,通过山区繁育、平川育肥的产业化发展,多措并举、多头支持,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从畜牧业中受益的群众越来越多。

对山区养牛,交城县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除了免费给山区农民发放品种优良的母牛之外,还积极组织养牛户加入养牛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来统一进行品种改良,统一给牛做防疫和入保险。2014年,该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肉牛养殖政策性保险,县财政每头肉牛补贴保费300元,一年内就帮助养牛户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在做大做强肉牛养殖的同时,交城县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全县拥有天然牧坡草场106万亩,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二,为达到林畜良性循环,该县积极引进优质牧草,组织农民在荒坡和撂荒地进行种植;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率先开展农村人畜分离工程建设,加快养殖模式转变,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富民产业的有机结合。据了解,目前,交城县肉牛存栏达到了2.4万头,年出栏1.4万头,年销售收入达到1.6亿元,实现纯收入4200万元。十三五期间,他们将强力实施“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出安全化,发展生态化”的战略,把全县建设成为雁门关生态经济畜牧区先进县和全省养牛示范县,力争到2018年,实现山区贫困人口人均一头能繁母牛的目标。

镜头二:金融信贷全力支持

在供给侧全面改革,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下,全市金融系统也伸出援手,积极创新畜牧养殖业贷款发放模式,以金融支撑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畜牧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截止目前,辖内银行业共发放涉及畜牧业贷款超过10亿元。全市各银行积极响应全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号召,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创新畜牧养殖业贷款发放模式。各银行都积极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效益,与畜牧联系紧密的重点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合合作,通过对龙头畜牧企业的配套资金支持,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县域经济及农民就业增收。

据了解,辖内银行机构严格按照上级行制定的各项管理办法、操作流程、以及实施意见,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坚持择优支持原则,把工作重点放在结合县域产业特色,确定贷款主要投向上,并积极选择效益好,有发展潜力企业进一步强化办贷力量,切实提高办贷质量,加大对优质客户的支持力度,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对于畜牧业生产,各银行机构切实做到跌价时不收死贷款,涨价时不滥放贷款,对于实力较强的畜牧业企业,即使在跌价时,也会尽量保持其存量授信,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以畜牧大县岚县为例,在金融信贷全力支持下,该县坚持以推进标准化养殖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有效推进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目前,该县畜牧业一改往年自然放养的面貌,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气象。

一是以发展规模养殖推进畜牧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全县共建成13个规模养殖场,对规模养殖户实行“双包联”制度,每个规模养殖户至少由1名畜牧局领导和1名技术员包联,为规模养殖户提供信息、技术等指导服务。二是以优种引进和人工改良推进繁育体系转变。全县共设立12个牲畜改良点,配足配备了改良设施、器械和交通工具,加大主要畜种的改良力度,牛良种率达到70%。三是以生态养殖推进畜牧养殖业由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该县充分利用坡梁地多的优势,发展绿色土鸡养殖,现已发展规模养殖户9户、饲养土鸡近5万只。四是通过邀请专家作讲座、举办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和技术员实地示范指导等方式,对绒山羊综合配套饲养技术、猪鸡全价配合饲料技术、牛羊配合饲料技术等实用技术进行培训、指导,全面推广畜牧养殖实用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镜头三:畜牧加工业大有可为

在发展畜牧产业的同时,吕梁市还应大力发展畜牧加工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然而据农业专家介绍,今后可预计时期内,百姓生活对畜牧加工制成品的需求总量仍将逐年上升。

畜牧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有人以中国13亿人口做过测算,将这13亿人的嘴巴连结起来,甚至可以超过长江的总面积。可以想象,这样大面积的嘴巴,每天要吞下多少食物,人的一生,又会吞下多少食品,可以说农业制成品的需求是无限的。畜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是吕梁市农民经过上百年、上千年时间逐渐摸索出来的,充分地反映着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山区农民生于兹,长于兹,对这类产业非常熟稔,也非常有感情,在从事这项产业的时候,思维接受、技术手段、加工销售都非常容易进入正轨。因此,这样的加工主导产业完全可以在产业化的发展中横空出世,取得上佳的市场业绩。

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产品加工业,综合利用山区畜牧原料和制成品,可以有效提升畜牧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延长畜牧产品深加工链条,大幅提高畜牧产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山区农业的新飞跃。

吕梁市山区畜牧产品丰富,应集中科技界人力、物力,对特色畜牧品加工工艺实行科学整合,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引进吸收市外先进生产加工工艺,结合山区传统生产流程特点,加以技术改造和技术转换,发明制造推出新型的更为优质的加工制作生产线来,推动吕梁畜牧加工业走向一个更加高级的发展阶段。

吕梁日报2016-11-11

 

 

郭凯团队:让病死畜禽“变身”高科技生物肥料 文章下载

郭凯团队:让病死畜禽“变身”高科技生物肥料

一夜之间,养殖大户老刘又病死了很多只鸡。他没有选择挖坑深埋或者焚烧,而是坐等贩子上门低价收购,以“减少损失”。

分子生物学博士郭凯长期在国内调研畜禽废弃物——畜禽粪便、病死畜禽和屠宰废弃物的处理情况,对上述情景早已“见怪不怪”。这位山东省科学院生物所致力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研究的科研人士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病死畜禽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即使撒石灰深埋,也可能污染水体和土壤;而焚烧设备投资大,耗能大,对养殖户来说,“无产出的投入毫无意义”。

两年来,他的团队正在做一件事,将畜禽废弃物变成高科技的“功能性微生物氨基酸肥”,不仅让农户少投入,更有大产出。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病死畜禽处理的“江湖水深”

一名67岁男性在自家处理病死鸡后出现高热发烧,自行服用消炎、退热药物无效后,前往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就诊后病情恶化,后治疗无效死亡。这是四个月前发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真实案例。与病死鸡威胁同样存在的,是近两年病死猪流向老百姓餐桌事件的一次次被曝光。

传染病致死家禽和淘汰的病畜禽都是疾病传染的主要病源,病死畜禽处理难题正成为当下老百姓的关注点。

郭凯提供了一组数据:养殖大省山东畜禽饲养总量达26亿头,按照畜禽死亡率5%计算,会产生近1.3亿头的病死畜禽。虽然按照政策规定必须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出售,但还是有部分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病死畜禽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处理不及时将会造成规模养殖企业中动物疾病的集体暴发;病死畜禽被不法分子加工、贩卖,被人食用后,会导致人感染人畜共患病或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病死畜禽处理后的产品如果监管不到位,被黑心商人加入到动物饲料中,会导致大规模畜禽腹泻和疾病传播。”

畜禽废弃物污染谁来管?郭凯说,科技可以把污染“管起来”。

病死畜禽变身生物肥料

郭凯介绍:“一头100公斤的猪,除了70公斤水以外,剩下的30公斤都是好东西,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此外,粪便和屠宰废弃物也‘全身是宝’。我们正在努力的,就是把这些生物资源变成高附加值的氨基酸肥料。”

将病死畜禽加入硫酸,经过10小时“酸解”之后,就变成了氨基酸肥。郭凯团队做的这项研究,不仅可以消灭病原,还可以保留绝大部分的氨基酸。如果再加入某些微量元素,氨基酸肥就变成了“功能性氨基酸肥”。再往下推进,郭凯和同事们又将微生物加入其中进行复配,“功能性微生物氨基酸肥”便新鲜面世。

“每100公斤新鲜废弃畜禽能生产出12公斤~15公斤的氨基酸、12公斤~15公斤的脂肪以及3公斤左右的矿物质,处理过程没有废水、废物排出,实现了零污染处理。”利用两年时间,郭凯团队便将这一链条打造了出来。

推广好技术还需好政策配套

近几个月,不断有企业登门拜访,希望与郭凯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先技术转让,再根据市场需要,跟进研发下一步。”

新技术一面世便引来市场主体的青睐并不能让郭凯放松下来。在他看来,杜绝非法加工,为病死畜禽找到产生效益的出口,还需要政策给力。

据了解,为治理病死畜禽乱象,山东省正规划建立91个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建设项目,比如在招远市、寿光市等10个县区建设高温发酵法无害化处理厂;在东营区、垦利县建设碳化法无害化处理厂;在另外79个县(市、区)建设高温高压化制法无害化处理厂。

但这并不是“治本之策”。“你只需要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建立哪种利益机制让老百姓把病死家禽交给你而不是偷偷土法埋掉或者卖掉?”郭凯反问。

他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做到“遍地开花”的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与定点收集、集中处理运行新机制;二是做好规模养殖场与散养农户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上的政府补助,做好监管;三是推进畜禽养殖保险、完善病死畜禽保险理赔;四是严厉打击收购、贩运、加工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11-6

 

 

 

川猪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文章下载

川猪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近日,在生猪调出大县四川省井研县,千佛镇千佛村禾丰养殖专合社负责人袁定江看着即将动工的生猪养殖场工地,一脸惆怅。市场环境变了,生猪养殖的数量该扩大还是该缩减?养殖方式该做何调整?像他一样的众多养殖户心里没底。2002年袁定江开始规模化养猪,到2014年他家的养殖场年出栏生猪达到2万头,他成立的养猪专合社社员发展到100户。“今年准备再扩大规模,前期资金已到位,但现在只有再等等看。”袁定江说。

“国家‘十三五’时期的生猪养殖规划已经出台,全省的规划还在制定中,但绿色、高效、现代化的产业发展基调已经明确。”省农业厅畜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四川省畜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市场走势不明,猪周期规律被打破;环保压力加大;养殖效益低下……这些问题,倒逼着全省必须加快推进川猪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大养猪格局

近日,省农业厅发布监测数据,去年11月底以来,生猪价格从16.97元/公斤,触底反弹至今年6月初达到最高点20.7元/公斤,然后陡转下跌,至10月价格下跌到了17.79元/公斤左右。根据省农业厅分析,今年第三季度,四川生猪及饲料价格逐月小幅下跌,猪粮比却随肥猪和饲料价格走势,逐月微幅回升。猪价起起伏伏,猪市扑朔迷离,生猪补栏过热现象已经出现。

“在此之前,生猪价格持续了近一年的下挫,大批能繁母猪遭淘汰,后来市场进入恢复期,但母猪仔猪补栏远超往年同期,我们都推掉了上万头的母猪订单。”四川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孙权兴回忆,去年8月至今年4月,出现了生猪补栏潮,这让他和公司措手不及。

去年底,四川省生猪行情连跌三年之后出现首次回调,标志原有的猪周期已被打破,当前的生猪行情受到消费结构、国家养殖政策、猪肉进口、生猪养殖结构、饲料价格等多方因素影响,生猪行情的周期将进入一个新常态。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消费者对绿色有机的高品质农产品和牛羊等需求不断增大,生猪的消费呈现了一定下滑。与此同时,国外进口猪肉的大量入市,冲抵了川猪的市场占有率。在如此局势下,四川省生猪供应总量不仅居高不下,而且品种还单一老化,这与市场的消费新需求存在差距。”省畜牧科学院院长蒋小松分析,新时期川猪突围的关键还是要适应市场对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加快丹麦、美国等地优质生猪引种、选种、育种和扩繁场建设,大力推广川藏黑猪等地方优势品种,努力提高母猪年生产能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比重、优质特色生猪市场占有率,巩固提高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水平。

种养循环发展推动粪污综合利用

传统的养殖模式粪污污染重,养殖带来的效益远远低于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养殖场也就成为了地方农业发展的“鸡肋”。

“我在办养殖场之初,也遭遇了粪污处理的难题,后来流转了土地,在附近发展了蔬菜种植,且通过干湿分离,对养殖粪污进行了综合处理,才解决了这个难题。现在一年下来,2万头生猪养殖粪污不仅得到了充分消化,我还帮助附近养殖场处理粪污。但也不可否认,现在大多数的养殖场因缺乏粪污的综合处理能力,而遭遇淘汰。”袁定江表示。

袁定江反映的情况并非个案。据省农业厅发布的资料显示,“十二五”以来,全省挂牌整治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便达到1646家。省畜牧总站负责人徐旭表示,发展现代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是头等大事,各地在开展养猪场建设过程中,对粪污的综合利用和处理都会给予高度关注,很多中小养殖场便因投入不足,资金短缺而不得不关门歇业。

“在发展规模养殖过程中,要以资源环境的承载消纳能力为依据,配套完善粪污处理利用基础设施,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配套、过程可控,避免养殖发展的亮点成为环境保护的污点。”省畜牧业协会负责人建议,在面源污染治理中,对禁养区的要依法关停,对限养区的要采取规模调整和完善治污设施等手段进行整改。

徐旭认为,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是一个很好探索,各地可以探索把畜牧业变成生态循环大农业的重要一环,把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做成一个大产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地方上可以探索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业界可以推广普及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与农村沼气工程、化肥零增长行动、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结合起来。

扶持规模化养殖场建立现代养殖体系

“井研是生猪调出大县,现在养殖生猪的农民减少,但生猪供应总量并未减少,反而有增加,原因就是一批养殖大户的崛起,他们撑起了我们的生猪养殖产业。”井研县农业局负责人说,大户的崛起对于带动生猪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养殖效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养殖设备的投入和疫病防治等方面。

“去年1月~4月,肥猪出栏价12元/公斤,养殖效益不佳,一头生猪亏本150元左右,当时我们减少了存栏量,仅剩1000头。”罗江县中桥生猪专业合社负责人刘恒春介绍,在乡村养猪,存在饲料原料成本高,现代化的养殖设备缺乏导致人工成本高,疫病防治技术缺乏等现实难题,综合比较下来,拉高了生猪的养殖成本,也从客观上导致了整个产业的效益受损。

“生猪是四川的一张重要名片,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生猪生产。生猪基地县和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要以‘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升级工程,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省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分析,牢固川猪的地位,提高川猪市场竞争力,支持政策和力度要不打折,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种猪场、养殖大户、营销大户牵头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打牢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基础。

未来,四川省将加快以生猪为主的畜牧大省向多元特色的畜牧强省转变,政策将重点支持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建设。政府还将出资引导合作社、专业大户新建标准化养殖场,支持一定养殖规模的农民合作社、中小规模养殖场按部省标准改造升级,推进全省生猪养殖走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11-13

 

 

畜牧业协同发展亟需打破多重壁垒 文章下载

畜牧业协同发展亟需打破多重壁垒

在刚刚闭幕的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我省畜产品进入京津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协同发展还存在诸多障碍,亟需破除壁垒。

建立互认机制,破除畜产品流通壁垒

在北京的猪肉市场上,我省宏都集团的猪肉由于品质优良,市场认可度高、口碑好,占到了整个市场份额的20%。但这样的好产品却在北京市场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原来,北京企业进入大商超可以通过政府补贴享受到免进店费、条码费、新品费的优惠。而我省畜产品新进入商超,则要收进店费、庆店费、新品费、条码费,这些费用加起来占到总费用的26%。由于享受不到北京对企业进入商超的各种“优惠”,宏都集团因此失去了与北京企业同等竞争的机会。

有关人士指出,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打破这种流通壁垒已迫在眉睫,三地畜牧业产业链上的各级管理部门应树立协调服务的观念,创新机制体制,重区域,轻区划,打破行政界限和市场分割,统一政策,实现畜产品种统一审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确保绿色通道高效畅通,给畜牧业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从长远来看,可以成立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工作办公室,引导畜牧业合理布局,统一规划,产销地准入互认,统一市场准入标准,避免区域内无序竞争;制定畜产品统一行业标准,做到一地认证三地互认,建立畜产品绿色通道,消除畜产品流通壁垒,降低企业畜产品生产成本、流通成本。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破除支持力度不一壁垒

京津冀三地的环境相关性很强,随着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京津冀三地养殖废弃物排放量也大幅增加,对区域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养殖企业污染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将严重制约京津冀畜牧业健康发展。

专家学者认为,京津冀在地域环境的整体性和畜牧产业的互补性方面都较为明显,但京津经济发达,财政支持畜牧业的力度较大,而我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而导致的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不一致,客观上造成了京津和我省畜牧业协同发展的难度。

相关专家认为,打破这一窘境,要探索建立以市场运作为基础,政策支持为补充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我省畜牧企业比全国同行业企业承担了更多的生态责任,企业为了生态建设需要,要到更偏远的地方选址经营,对生态建设付出了成本,无形中增加了交通和人力等成本,国家在制定宏观政策、产业政策时要对我省有倾向性政策。

三地政府要发挥联合沟通的作用,统筹安排资金的使用,针对草原生态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等项目,整合中央政府对京津冀三地的各类资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统一财政支持政策。

实施供给侧改革,破除产品结构不合理壁垒

理顺了流通,统一了财政支持也只是消除了部分壁垒,真正的壁垒是产品。相关专家指出,我省的畜牧业要针对京津市场积极实施畜产品的供给侧改革,这是消除壁垒的最有效手段和终极目标。

我省可以在紧邻京津的张家口、承德、唐山、廊坊、沧州、保定等市的23个县(市、区)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培育环京津特色产业带;推行屠宰加工企业与养殖户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的养殖模式。同时,加快调整畜禽品种结构。生猪养殖方面,将原定的瘦肉型改变为肥瘦兼用型,延伸瘦肉型猪出栏时间提高脂肪厚度,适应京津大众消费者口味。蛋鸡养殖方面,将原定的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改变为粉壳蛋鸡,增加粉壳蛋鸡养殖数量。培育我省柴鸡新品种,发展山地放养型柴鸡,生产高品质柴鸡蛋,适应京津消费者的喜好。在肉牛养殖方面,大力发展乳肉兼用型牛,开发高档牛肉产品,满足京津高端消费需求。在奶业方面,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奶、草原牧场奶、巴士消毒奶,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抢占京津高端奶业市场。

“消除壁垒的目的在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这需要提供适合京津市场的畜产品,而供给侧改革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一位专家说。

中国河北2016-11-3

 

 

朝阳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成为全省典范 文章下载

朝阳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成为全省典范

规模化养殖 标准化生产 集约化经营 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成为全省典范

这几年,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风生水起,魅力四射。日前在朝阳召开的全省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上省局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朝阳畜牧业无论是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培育,还是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粪污治理、无害化处理,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等现代畜牧发展模式成为了全省典范。

政策给力,优化布局,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按照文件精神,我市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到2015年,北票市建成省级现代生猪、肉鸡生产示范区;凌源、喀左建成现代肉牛生产示范区;建平、朝阳县建成肉羊生产示范区。同时,北票、朝阳县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今年,北票市还被列入国家绿色畜牧业示范县,建平被列入国家粮改饲试点县。

培育壮大龙头,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几年,我市大力引进培育大型农事龙头企业,到目前全市畜牧龙头企业已达86家,其中北票宏发、辽宁宏达牛业、辽宁鑫枫羊业已进入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2011年引进的广东温氏集团到现在已投资15亿元,建成一体化公司6个,发展温氏家庭农场341个,年出栏商品猪68万头。据介绍,到2020年该企业将在全市建设温氏家庭农场1000个。今年河南牧原集团200万头生猪项目又落户建平,禾丰集团肉鸡正在建设,正大集团亦签订投资意向。这些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动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推进了绿色畜牧业发展。到2015年,全市共建设省级标准化小区5000个,实施“菜篮子”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86个,规模化生猪饲养场建设项目187个,规模化奶牛场标准化建设项目10个,规模养殖场生态治理项目51个。今年我市还实施养殖生态项目31个,畜禽标准化项目7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场31个。

强化支撑体系,创造有利畜牧环境。一是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市建起“种畜场——人工授精站——养殖户”三位一体的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二是畜牧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加强。五是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六是养殖保险顺利开展。

发挥农牧交错带优势,加快草原生态建设。近几年我市在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中,共完成草原围栏建设400万亩,牧草补植242.5万亩,占全省面积的58%。北票、建平、喀左承担实施了国家半农半牧区草原生态补助项目,实施人工种草172万亩。全市治理区平均植被覆盖度、平均植被高度、平均干草产量比非治理区均提高50%以上。

实施畜禽养殖扶贫工程,实现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双赢。我市畜禽扶贫以生猪、肉鸡为重点,以温氏、宏发为龙头,建设精准扶贫农场。在生猪产业上,温氏5年内在全市建设800个扶贫农场;宏发公司3年内建设35个扶贫鸡场。截至9月末,全市共建设各类扶贫农场达到131个,扶持贫困户9504户,贫困人口25692人。此外,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畜禽养殖扶贫模式。像建平县开展肉驴养殖扶贫,龙城区开展肉牛养殖扶贫等,畜禽养殖扶贫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好态势。

朝阳日报2016-11-10

 

 

昌江培育种养结合的特色现代农业 摁下脱贫“快进键” 文章下载

昌江培育种养结合的特色现代农业 摁下脱贫“快进键”

11月初,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空气里飘着一股收割芭蕉芯后的清新味道,当地贫困户符文军告诉记者,这是能够带他脱贫致富的“味道”。

今年7月,符文军所在的十月田镇塘坊村,先后将当地273户农民组织起来,抱团成立了民富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力求通过特色养殖业,带动经济发展、助力农户脱贫。其中,像符文军一样的贫困户多达79户,此外全村的49名残疾人,也一同被纳入其中。

芭蕉芯是用来喂养野猪的天然饲料,而养猪,将给符文军带来每年过万元的收入。当下,昌江县正着力打造产业扶贫的“四个升级版”:变低效为高效促品种升级、变单干为合作促模式升级、变粗放为精细促技术升级、变特色为品牌促品牌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脱贫。

紧抱团养野猪

1年分红上万元

“发展野猪养殖前,塘坊的主要产业是甘蔗、水稻、橡胶,效益差收入低。”民富野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符高波说,养野猪的想法其实很早就有,但碍于缺技术、缺资金、缺土地,不得不依旧靠着低效产业度日。

随着精准扶贫措施的落地,昌江开始在塘坊村推动特色产业扶贫,在引入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推动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并先后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整合经费137万元用于养殖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同时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近90万元,用于推动产业发展。

超过500万元资金的投入,加之龙头企业在免费提供猪苗基础上,还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了种苗、技术、资金和品种的升级。塘坊村建起的现代化野猪养殖场,也让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蓝图也随之展开。

“合作社以资金入股,贫困户由政府统一扶持8000元入股,确保贫困户们能在合作社获得较高收益的分红。”塘坊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符锡汉笑道,企业解决了初期发展的诸多问题,但成立之初的合作社“股东们”却没少吵架。

作为拥有273户农户的大合作社,意见的统一是老大难问题,有议题讨论,往往在七嘴八舌的争吵中不了了之。为此,合作社模仿股东大会机制,每15户村民选出一名代表,合作社的大事小事都由代表们一同商议解决,而15户村民也同时组成“生产小队”,维系着养殖场日常的运转。

“有了明确的分工,效率高了,村民们干劲也足。”符高波说,生产小队分担了芭蕉芯收割等生产任务,还能获得日结工资,增加经济收入。而养殖场中的日常工作岗位,也由“代表大会”分配给了村中贫困户,首先确保他们实现脱贫。

符高波算了一笔账,目前合作社有野山猪900头,第一批出栏约300头,企业将以每头1000元的协议价回收,30万元的收入平均下来,每户农户将有1000多元的分红。“按照未来每月出栏300头的计划,一年下来就是1万多元了!”符高波笑道。

得益于养殖场逐步成熟的运行机制,村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其他产业。而整个合作社收益的20%,将作为合作社的滚动发展资金预留下来,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也旨在形成长效机制,将发展路子指向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挖鱼塘种果蔬

循环农业“钱”景好

就在养殖场旁的300亩坡地上,万株莲雾苗已经种下,养殖场产生的有机肥会在未来为其提供充足养料。“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这是在合作社成立之初便定下的基调。”十月田镇镇委书记林书科说,沼气池、鱼塘等一系列循环农业设施正在建设当中。而昌江也特别在塘坊村贫困户的8000元入股资金基础上,再加了4000元莲雾产业入股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发展。

低效的甘蔗地,摇身一变种上了高效的果树、玉米、冬季瓜菜。在塘坊村的扶贫探索中不难看到,“四个升级版”正在当地培育着一个基础牢固、前景广阔的特色产业。

“成功的探索源于思维的转变,要抱团做大带动农户脱贫,还要形成产业防止农户返贫。”林书科如是说。

目前,昌江正在全县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培育,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在当地打下产业发展基础。除野猪外,霸王山鸡、和牛、种桑养蚕等一个个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也把一个个产业发展的种子埋进山海黎乡的土地里。

产业扶贫拒绝单一,种植、养殖、生态循环农业的相互结合,打造出了能够支撑小范围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昌江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也清晰地认识到,靠支柱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不愁贫困户找不到发家致富路。

海南日报2016-11-13

 

 

阿坝州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经验分析 文章下载

阿坝州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经验分析

一、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试点工作开展的背景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有6782.85万亩草地,占全州幅员面积的54.4%。广袤的牧区、辽阔的草原,既是牧民群众的生存基础和生产基地,也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湿地更是被誉为“地球之肾”,在把阿坝建设成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抓好的五篇文章之一,生态是阿坝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因而,千方百计保护草原生态资源是我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阿坝州占总人口78.1%的农牧民都不同程度地从事着畜牧业生产,畜牧业是阿坝各族群众的传统经济产业,是草地各县的重要经济产业,由于全州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较差,尤其是牧区各县总体发展滞后,推动畜牧经济的发展事关全州全面协调发展,也是促进全州统筹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仅仅依靠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是有局限性的,而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产措施多管齐下的办法,尤其是探索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牧区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这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也是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需要。因此,2007年州委、州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把牧区现代畜牧产业试点、示范工作放在事关全州改革发展稳定、推动全州科学发展、建设和谐阿坝的全局中去定位谋划,统筹推进。

(二)试点工作基本思路和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草原生态为前提,以培育专业养殖大户或联户为核心,以建设健康养殖小区为方向,以实现产业化经营为途径,通过标准化养殖向市场提供高端畜产品,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从而探索出适合我州牧区实际的、集产业规模化、养殖标准化、产品市场化、人口集镇化、环境生态化为一体的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模式。在具体实施中遵循五个统一的原则,即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的原则;基地、企业、服务相互配套的原则;政府、企业、牧户一起联动的原则;专业化、标准化、效益化统筹协调的原则;新村建设、集镇建设与现代牧业发展同步推进的原则。在发展重点上按照“重生态、抓两点、促转变、强优势”的思路,以保护草地生态为前提,以构建长江黄河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核心,按照“以草定畜、增草增畜、草畜平衡”的原则,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草原,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一手抓生产点建设,一手抓集镇建设;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牲畜饲养量,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增加畜产品产量;发挥高原牦牛、藏绵羊资源优势,提升养畜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三)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

2007年以来,州财政安排示范启动资金210万元,州、县相应整合其它项目资金,启动了《阿坝州牧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模式示范》研究项目。五年来,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红光村和辖曼牧场、阿坝县德格乡德格村、红原县邛溪镇二村和安曲乡一村开展了试点示范工作。各示范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示范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思路,通过开展草畜基地建设,养殖技术(畜种改良、疫病防控、安全生产、育肥、冬季保膘等)集成示范,转变生产方式,培育龙头企业,探索企业与牧户利益链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牧民的宣传培训等措施。为全面推进牧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针对我州牧区不同情况进行了试点探索。

1、阿坝县高原河谷奶源基地养殖模式

阿坝县德格乡德格村地属阿坝州西北部的阿坝县境内,半农半牧高原河谷区域,高原河谷气候,我们以德格村上齐龙寨14个牦牛养殖单户为生产单元,以牧民投资为主,国家补贴为辅,采取“集中修圈,分户经营”的生产模式,培育龙头企业,成立养殖协会,牧户通过协会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利益链接机制,进行犏牛养殖小区示范。

2、红原县高原牧区牦牛奶肉生产经营模式

分别在邛溪镇二村的2个联户及瓦切乡五村泽郎夺尔基养殖大户、安曲乡一村的5个联户为生产单元,以牧民投资为主,国家补贴为辅,划定集中区域分户修圈,分户经营的生产模式,重点培育红原乳业公司,成立养殖协会,牧户通过协会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利益链接机制,进行牦牛养殖小区示范。养殖户严格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原则转变生产方式。2009年以来,在红原县安曲乡哈拉玛村整村推进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核心是“草畜平衡”,具体做法一是按照草场单位理论载畜量的要求,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提出“1999年底以前在本村登记在册的牧民每人限养18头牦牛,1999底以后的外来人员和新增人员每人限养9头牦牛”的构想,强制减少牲畜饲养量。二是在牧民自愿的前提下,以联户为单位,实现牧民在联户内草场置换。三是对示范点草场已连片的联户完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3、若尔盖县高原牧区牦牛肉奶生产经营模式

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红光村,将该村177个单户按4—8户适度集中的规模组建联牧经营牧场30个,按照每个联牧组的草场面积测算出理论载畜量,再根据牲畜饲养量测算出各户需建设暖棚、卧圈的面积,围栏分区草场的个数、打贮草地面积等;登记注册了“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4、藏绵羊选育及生产经营模式

在若尔盖县辖曼牧场建立藏绵羊选育基地,由选育基地带动藏绵羊产业发展。一是通过系统选育和精心培育为全州牧区藏绵羊生产提供合格的种公羊;二是通过调整藏绵羊的生产方式、优化羊群结构,探索牧区藏绵羊现代化生产模式;三是通过划区轮牧、以草定畜,探索牧区天然草原高效利用方式;四是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探索养畜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高端市场的新型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目前,选育核心群基础母羊已达2000余只,年供种能力在600只左右。

二、试点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试点工作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和布局,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努力提高牧业组织化程度,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畜牧业装备水平,以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切实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以人工种草、轮牧、休牧、禁牧为手段,促进草原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政策和投入为保障,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

各示范点配套建设了水、点、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大户或联户为单位,由国家补助、牧民自筹自建牲畜棚圈,达到户户有牲畜越冬棚圈。红原示范点还以大户或联户为单位建立了收奶点。通过示范点的带动,州县整合有关方面的资金,对牧区五县的牧道、巷道圈、暖棚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重点投入,三年来共修建牧道620公里,60%的牧户修建了大小不等的牲畜越冬棚圈和巷道圈,有效地改善了养畜条件。

(二)天然草原改良,优良牧草推广取得成效

示范点草场通过草地围栏、分区轮牧、草场改良、鼠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天然草原得到了有效利用和保护。试点工作的开展,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的重大项目(退牧还草工程、优良牧草推广项目等)的实施,三年来在阿坝、红原、若尔盖三县各建了一个万亩优良牧草种子生产基地,推广优良牧草种植25.5万亩,占我州草地面积的0.4%;轮牧、休牧、禁牧共实施了2470万亩,占我州草地面积的36.4%,草原生态正逐步得到恢复。

(三)牲畜良繁体系已具雏形

在红原县建立了麦洼牦牛选育场,选育核心群基础母牛达4000余头,通过选种选配和对犊牛的全哺乳培育,每年可向面上生产提供1000余头种牛;在若尔盖县辖曼种羊场建立了藏绵羊选基地,目前,每年可提供种羊600余只。这两个原种场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牧区牦牛绵羊良繁生产体系。

(四)畜群结构得到优化

牦牛生产通过畜种改良、冷季补饲、暖棚保暖、疫病的综合防治等措施,保证了牦牛的生长发育,使牦牛出栏年龄控制在3.5岁以内,加快了牦牛的周转,提高了出栏率;绵羊生产通过选育和改良、推广冬羔生产、冷季补饲、暖棚保暖、疫病的综合防治等措施,保证绵羊的生长发育,使得当年羔羊当年出栏,这样出栏羊只利用了草场一个水草丰茂季节,加快了出栏,畜群结构得到优化,也减轻了草场的压力。

(五)科学养畜技术得到推广

通过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普及,试点村牧民的养畜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种草养畜、动物疫病预防、畜种改良以及饲料贮存加工等常规性实用畜牧兽医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牧民的生产观念、市场观念及标准化饲养观念基本确立。像安曲一村,村民通过“村规民约”的形式,以人定畜,把超载的牲畜减下来,草畜平衡得以实现,限制超载、轮牧休牧的实行正在推进草场和牲畜有偿流转等生产方式的变革。

(六)现代畜牧业生产模式正在形成

随着试点村(场)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肉食品加工企业与牧民的联结机制正在形成。以试点村为依托,牧户自愿组建牦牛养殖合作社(协会),合作社(协会)同加工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协商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保障了牧民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合作社(协会)也能从企业获得服务性收益。试点村内以户或联户为单位,本着自愿的原则,通过草场的合理流转和载畜量的合理确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牲畜分群放牧、划区轮牧,初步建立了草场的轮牧休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若尔盖县辖曼种羊场建立了藏绵羊选育基地,形成了“良种场+牧户+企业”的生产模式。初步探索出牧区现代特色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

三、阿坝州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经验分析

经过三年来的试点,总结出了高原河谷奶源基地养殖模式、高原牧区牦牛奶肉生产经营模式、高原牧区牦牛肉奶生产经营模式、藏绵羊选育及生产经营模式等四种适合我州牧区不同地域发展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模式,为全面推进牧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点带面,牧区畜牧业建设已进入现代高效畜牧业的起步阶段,畜牧业装备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管理手段趋向规范,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优化,服务措施更加完善,初步形成了以西部牦牛集团红原乳业公司带动牦牛乳生产;海拔3000牦牛产业集团、红原牦牛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带动牦牛、绵羊肉生产,基本实现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高效畜牧业的转变,试点工作取得以下几点成功经验:

一是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牦牛绵羊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只有他才能让牛羊畜产品上档升级,提高效益,促进生产发展。

二是示范工作的推进需要形成政府、企业、部门、牧民整体联动机制。发展牧区现代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我们认为,发展牧区现代畜牧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生产力发展水平、体制机制、干部群众思想意识等等,因此,在牧区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配合,牧民参与的整体联动机制,仅靠技术服务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示范工作的推进需要变更当前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牧区现代畜牧业应鼓励通过租赁、承包、转让、入股等方式,草场和牲畜向养殖大户、联户和股份制牧场流转。养畜大户(牧场主)、联户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生产经营方式,有利于养畜实用技术和畜牧业机械化推广,可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场,减少牲畜数量,达到草畜平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牧区现代畜牧业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生产。

四是示范工作推进的难点是结构调整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减少牲畜数量可借鉴红原县安曲一村和若尔盖县唐克乡的成功经验。

五是示范工作的推进需要建立合理稳定的投入机制。发展牧区现代畜牧业,国家、省、州、县应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纳入财政预算,投入重点向优良牧草推广、畜种改良倾斜。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企业通过金融部门融资解决生产建设资金;基础设施如水、电、路等投入以国家投入为主,牧民投工投劳;生产设施建设如人工种草、棚圈、暖棚等应以牧民投入为主,国家适当补贴。

网易2016-11-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泽州样板 文章下载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泽州样板

省农业厅特邀国家畜牧局、省财政、省发改、省国土、省环保等部门领导,于 10月 19日在泽州县观摩该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以加快推进全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山西涌现出了像泽州这样一个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先进典型,为全省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泽州在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无论从运行机制还是从财政的保障机制,还是从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方面,还是从规范的流程,这些方面在全国不次于其它的地方,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农业部兽医局执法监督处卢旺处长这样说。

近年来,山西省随着畜禽养殖业比重的不断提升,病死畜禽无害化工作在困扰全省各级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也成了全省养殖业发展的短板所在。据2015年山西省畜牧业生产统计,我省每年需要处理在饲养、生产和育成环节中的病死、废弃动物达3867万头(只、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形势严峻而紧迫。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省95%的县、市还在采用着深埋、发酵(粪池化尸、沼气发酵)等传统方式,处理病死畜禽,难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近日,位于我省东南部的泽州县传来让人欣喜的消息,泽州县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工艺先进、体系完善、运行规范的大型无害化处理中心,在山西省建立了首家“分散收集、封闭运输、集中处理、政府补贴、保险联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并投入试运营。

短短一年时间,泽州县畜牧业是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走到山西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前列的呢?近日,记者在泽州县进行了深入采访。

未雨绸缪 高度决定速度

山西省泽州县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也是我省“一县一业”生猪生产示范基地,年出栏100万头。蛋鸡存栏249万只,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同时,由于养殖业迅猛发展而带来的病死畜禽处理,同样困扰着泽州县。“十二五期间,我县就开始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提出来,列入了议事日程中。”泽州县副县长程春明介绍,那时候,泽州县就意识到了畜牧业生产留下的安全隐患,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泽州县就一直密切关注着山西省及国家关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政策和动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泽州县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却在逐日加深。

在此期间,他们从2013年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到2014年国办发27条《给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再到2015年2月,农业部在浙江嘉兴市召开的全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现场会,看到了国家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视程度。“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有利于人民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015年,泽州县终于迎来了县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发展的机遇,一个由政府主导推进实施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悄然拉开了序幕。高位推进,泽州县专门成立了无害化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推进会;统筹规划,该县进行科学测算,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精准布局;各级财政共给予扶持资金近700万元,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协调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等各类难题,泽州县财政每年还给予近200万元的运行经费,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多措并举 思路决定出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泽州县在高位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工作的同时,清晰地意识到,仅靠一腔热忱是无法完成县域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工程的。相对几千万元投资预算来说,财政补贴无异于杯水车薪。“针对我县畜牧业发展实际,我们在病死畜禽无害化项目上创新了 3种模式,明确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整体思路的同时,率先在全省采用了BOT(建设——经营——移交)模式。”程春明副县长介绍,这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借鉴外地经验,并经省农业厅批准后,确定的投资模式。

泽州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经过招标,确定郑州中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项目建设单位,投资2680万元,其中:处理厂投资1980万元,收集系统投资700万元。并由郑州中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泽州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BTO投资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组建晋城善牧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兴负责,特许经营期为25年。“项目上马的同时,我们县就启动了突出系统联动,坚持群众主题的政府补贴、保险联动、项目挂钩,以确保每一只病死畜禽都能进入无害化处理系统。”

泽州县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对于纳入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的病死猪和病死鸡,分别给予养殖户30元和2元的补助,其中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资金全部由县财政承担。对于自送的养殖户,根据路途远近和送交数量,给予每次5元—10元的交通补助;其次,将病死猪全部集中无害化处理作为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理赔的前置条件,2017年将作为晋城市育肥猪政策性保险试点县,市县财政分别列支14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保险,用于养殖户保费补贴。按照市、县、养殖户35:35:30比例筹集保费,开展保险;三是泽州县畜牧部门建立各级扶持项目的项目库,将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作为一票否决条件,推行黑名单制度,凡有违规行为的养殖场,不得享受上级扶持政策。

泽州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后,年处理能力达5400吨,截至目前,试运营的5个乡镇已累计处理病死猪达17171头。泽州县畜牧产业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横边纵底 责任决定安全

治标更要治本。泽州县在项目上马之初,就明确了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为了改善民生、保护环境、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不发生病死畜禽乱抛乱弃的安全事件。因此,建立无害化长效处理机制,除了依靠多措并举的惠企、惠民政策,还必须强化监管。

“为加强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我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网络监管体系,全县共分为3大区,54小片,设500个监管点,做到了监管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程春明副县长介绍,这是泽州县结合该县畜牧业实际,落实泽州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运行管理上“户上交、点受理、镇集中、厂处理”,确保病死畜禽进入“无害化处理厂”的有力举措。

高都镇病死猪冷冻库,库存满后,向兽医站及“无害化处理厂”报告,由处理厂派车到冷冻库收集,并在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和官方兽医监督下,清点数量,填写“泽州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单”,完成病死猪交接。在收集过程中,严格遵守消毒防护操作规程,做好环境、设备、人员消毒防护,防止疾病传播。

病死鸡自建点,配备2台冰柜,冰柜满后,向乡(镇)暂存点预约,由暂存点派车收集,收集过程中,严格执行病死畜禽收集规定,收集车辆不得进入养殖场,病死鸡由工作人员从储存间运至收集车旁装车,不得碰触收集车辆。收集时当场清点数量,进行称重,如实填写“泽州县暂存点病死畜禽接收单”,由养殖场负责人和收集员确认签字。

北义城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暂存点,病死畜禽收集由北义城镇人民政府配备专人负责管理,收集范围为全镇295个猪场和15个鸡场。确保证病死畜禽及时回收,严防疾病传播,不仅收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保护规程,还需实现暂存点与养殖场自建点以及散养户的安全交接。官方兽医对暂存点定期督查,监督收集过程,核实交接手续,每月25日监督暂存点清库交接,并完成病死畜禽处理数据的统计、汇总、上报。

在此基础上,该县推出台账式记录制度,结合养殖档案,对病死畜禽全部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台账、接收单极标识注销三对照,做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确保无一头病死猪流入市场。并设立全天候举报热线。

代管我省畜牧工作的省农业厅副厅长吴志宏表示,泽州县利用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实现强强联合,创造便利条件,提供资金保障,短短一年时间,就建成了工艺先进,体系完善、政策到位、运行规范的大型无害化处理中心,在我省首家建立了“分散收集、封闭运输、集中处理、政府补贴、保险联动”的长效机制,这样的做法可以复制。

发展导报2016-10-25

 

 

“集结”养殖 生态农业“钱”景广 文章下载

“集结”养殖 生态农业“钱”景广

资中县银山镇农民黄彬,用传统技术孵蛋销售小鸡30年,小打小闹没有赚到什么钱。两年前,他改变经营思维,把农村闲置土地“集结”起来搞养殖,养鸡、养鸭、养鱼,年出栏20万只鸡鸭,养鱼数万斤——

“黄老板,请给白云山‘白云湖休闲山庄’送100只跑山鸡过来。快点哈,要断货了。”11月6日一大早,银山镇瓦山沟村养殖经营户黄彬接到客户电话,要求尽快送货。   “兄弟们,干活了,抓鸡!”黄彬吆喝工人们起床。

秋冬季节,销售旺起来后,这已不是黄彬第一次安排工人早起了……

■ 从孵蛋销售到生态养殖

黄彬的父母都是农民,靠传承自先辈的孵蛋技术养家糊口。上世纪八十年代,父母把孵蛋技术传给黄彬,让他有一门吃饭的技术。

那时,每月孵小鸡三四千只,不断赶赴各个场镇售卖,因为孵小鸡损耗大,一年下来也只能赚到一两万元。有了一点小积蓄后,黄彬先后到西藏、云南“转行”包小工程,结果血本无归,无奈之下,他又回到家乡干起了老本行。

2001年,重头开始的黄彬认识了内江种鸡场的唐敏,并互生好感结为夫妻,有了“孵蛋顾问”唐敏的大力支持,小鸡存活率大大提高。经过近10年经营,黄彬积累到一定原始资金,在考察市场后,他又有了新想法,打算延伸孵蛋业,在农村搞生态养殖,“现代人在吃上注重营养健康,生态鸡这样的绿色食品肯定不愁销路。”黄彬认为。

生态农业大有可为

说干就干,因当地村民大多外出打工了,闲置土地特别多,在征得村组干部以及当地村民的同意后,黄彬把这些闲置土地集中规划,办起了规模达200余亩的鸡鸭养殖场,还承包了当地120亩水库养土鲫鱼,在老婆唐敏的“专业技术”指导之下,公鸡与母鸡分开养殖。所有“鸡栏”布在水库周边,场地宽、空气好,饮用活水,养殖的鸡活动得开,个个强壮有力不生病,好斗的公鸡肉质紧,有嚼劲;母鸡则忙着生蛋。每天,黄彬安排工人割草喂公鸡,收集虫子喂母鸡。“粮食配青草,公鸡、母鸡的营养跟得上。母鸡适时进食一些虫子,更利用生蛋。”唐敏说。

记者来到现场看到,雄鸡们在山坡上飞奔打斗,母鸡们要么在草丛中找吃的,要么在棚舍里生蛋,鱼儿们在水波里嬉戏逐浪,好一派生态农村景象。旁边还有正在修建的休闲观光亭,以便吸引到乡村休闲的人前来钓鱼,品尝生态美食。

黄彬告诉记者,现在自家养殖场常规存栏近3万只鸡鸭,每周出一批货,一年出栏约20万只鸡鸭。除本土市场外,目前还销往成都、安岳等多个城市。

内江晚报2016-11-14

 

 

阿克塞县不断转变方式力促现代农牧业产业跨越发展 文章下载

阿克塞县不断转变方式力促现代农牧业产业跨越发展

今年以来,阿克塞县积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多措并举带动了农牧业的创新发展,为农牧民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代农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462元,同比增长10.5%。

1、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农牧业生产。县委、政府将农牧业生产作为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首要任务,采取多项措施狠抓农牧业一线生产工作。一是积极提供物资保障。全县共储备化肥305吨、良种4.1吨、地膜18吨、积农家肥7610方、农药3吨,确保了农用物资的有效供给。上半年,全县惠农财政补贴专户共发放26项各类补贴资金388万元。二是全面强化疫病防治。今年上半年,调和储备各类动物疫苗55.6万毫升,其他器材和防疫物资40余种,防疫密度达99%。累计巡回医疗21次,为农牧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充足保障。三是扎实开展科技服务。聘请专业技术员和温室蔬菜种植土专家,蹲乡驻点,零距离向农牧民讲解农作物种植管理、设施养殖技术。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举办科技讲座和科技培训9期,培训农牧民680人次。

2、突出生态保护,实现草畜平衡。以落实国家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为契机,大力推进了草原畜牧业从传统向现代、从数量向质量、从散养向圈养转变。一是接羔育幼形势喜人。上半年,全县各类牲畜饲养量控制到26.5万头(只),繁殖成活各类仔畜10.2万头(只),仔畜繁活率达98%。二是畜群改良成效明显。积极改良畜群结构,扩大基础母畜比例,引进优质种畜400头(只),良种覆盖率达到93%。三是饲草供给保障有力。投资300万元,新增饲草种植面积5100亩,使人工饲草种植达到1.4万亩。建成储草棚16座,贮备饲草料120万斤,饲料100吨,牧户自筹饲草料735吨,户均储备饲草料4000斤,为突发灾害和抗灾保畜提供了饲草保障。

3、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以“规范化、产业化、基地化、品牌化”为方向,进一步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全县特色高效农业面积稳步扩大。一是种植结构趋于合理。今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680亩,其中:粮食作物2092亩、经济作物2500亩、饲草4088亩,粮经草比例达26:31:51。二是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依托日光温室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以设施蔬菜、特色林果种植为重点的科技助农项目,目前,全县126座高标准日光温室,42座塑料拱棚全部投入使用,种植西红柿、黄瓜、小白菜、辣子等23种蔬菜,预计年产蔬菜将达到1100吨,棚均收入达到2.6万元。三是特色林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大力发展以高效节水农牧业为重点的特色林果、日光温室产业,使农牧业向高效益、集约化方向发展。今年计划新增以红枣、甘草为主经济林700亩,使全县特色优势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500亩。

4、主抓园区建设,培育特色富民产业。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施园区精细化管理,农牧民增收成效逐步凸显。一是设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投资800万元,新建肉牛肉羊养殖场15个,设施养殖棚圈4座,储草棚16座,修建管理房、办公房以及水、电等其他辅助设施,目前设施养殖棚圈累计达到78座,养殖规模达3.5万头(只)以上。二是蔬菜产销体系不断完善。完善惠民蔬菜直销店平价销售机制,在县城各社区设立5家蔬菜直销店及2家肉食直销店,进一步拓宽了设施蔬菜产销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三是特色观光旅游不断升温。加大对农牧业生态观光游扶持力度,鼓励农牧民积极在红柳湾示范园区开办“农家园”、“牧家乐”。上半年,投资200万元,完成多坝沟胡杨峡景区大门、垃圾焚烧池、引水坝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造红柳湾观光温室4座,硬化沙化园区200亩,重点维修园区设施设备,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观光农牧业发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共赢奠定了扎实基础。

5、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农牧村发展后劲。今年,全县计划实施新续改扩建农牧业重大项目33项,总投资3.52亿元,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45亿元。其中:开工交通道路项目7项,完成投资1.1亿元。重点实施了阿克塞建设乡公路建设项目、和平乡至东格列克通村油路建设项目、建设乡至石头羊圈通畅工程和乌呼图至小哈尔腾通畅工程等项目。开工水利设施项目7项,完成投资1620万元。重点实施了红柳湾农业开发区30万m³蓄水池建设工程、红柳湾灌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和甘肃鸿悦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开工生态建设项目6项,完成投资1556万元,重点实施了国家公益林建设、阿克塞县造林绿化工程、大小苏干湖湿地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春季植树造林等项目。

6、抓示范引领,共建美丽乡村。今年以来,我县把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作为加快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抓手,以新县城整体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按照打造哈萨克族特色村寨的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整合各类资金,大力开展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行动。投资5566万元,重点实施了民族新村住房改造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工程。一是投资3520万元,实施了民族新村住房改造项目,以“拆旧建新”的方式,新建二层小康别墅100栋,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户均220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76户。二是投资2046万元,实施了供暖管网改造、路面维修、路灯架设、排水管网改造、环境整治等7个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天然气改线工程已全线开工,其余6个工程正在进行项目的地勘、招投标等,预计10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甘肃农业信息网2016-11-14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