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水产行业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省**市畜牧水产局

题目:推进海洋与渔业经济转型升级

资料提供时间:2019-08-06

目录

更多

养殖病害与食品安全?如何才能合理用药? 文章下载

养殖病害与食品安全?如何才能合理用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无公害产品关注度提高,前几年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让人们对食品安全担忧,很多水产品准备出口到外国的经检验不合格“就地销毁”,这其中背后的就是对水质环境保护,还有就是水产养殖过程中“药物合理使用,尽量减少违规药物使用”,特比涉及到孔雀石绿、呋喃唑酮、抗生素,实践中尤其是原粉等残留量特别大的药物,会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所以说“科学养殖,合理用药”至关重要,这样的养殖行业才能比较健康的发展。

给药方面

1. 剂量:随着我们国家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及检查等关注度增多,关注民众身体健康成为我们的焦点,剂量要求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加量,一个是保证水产品的药物不残留,保证品质;另外一个就是减少对养殖动物耐药性,促进对疾病的良性治疗。

2. 剂型:包括水剂,粉剂,片剂等,根据养殖动物的特性,尽量做到最好疗效,又减少对养殖动物的毒副作用。

3. 给药途径:注射、口服、泼洒(水产动物或环境)。

4. 给药时间:一般根据天气状况,一般在上午使用,给药受温度,光照,给药途径等影响,这样保证药效,防范风险。

5. 疗程:记住所有的水产动物疾病都是有治疗时间的,内服最少3天才起作用,抗菌药一般5~7天为一个疗程,杀虫药2~3天。

6. 联合用药:注意增强药效用药两种以上配合使用,但注意药物拮抗作用,如四大家鱼水霉病“优碘加硫醚沙星”。

环境方面

1. 水温:影响药物吸收和药效。水温低,药物扩散性慢,局部毒性大,影响药效。

2. 酸碱度:注意强酸强碱对药物的影响,也就是药物的拮抗作用。比如碘制剂不跟强酸强碱一起使用。

3. 有机物:有机物过多会影响药效,这样外用药一般要加量。

4. 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寄生虫幼虫与成虫,还有就是耐药性的差别。

5. 其他,跟水中溶解氧、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有关。

水产养殖动物机体本身

1. 种属差异:甲壳类、鱼类、爬行类等对同一药物的反应有差异。

还有无鳞鱼、细鳞鱼和有鳞鱼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不一样,比如说细鳞鱼或无鳞鱼不能用源康清。

2. 生理差异:年龄、性别。

3. 病理因素:肝功能障碍、寄生虫、营养不良等。

4. 个体差异:主要是其自身体质等对药物敏感不一样,由于水产品用药一般是群体用药,个体差异很容易被忽略。

合理使用药物原则

1. 正确诊断,明确用药特征。

2. 了解药物的特性,选择有效的给药方法。

3. 明白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减少不良反应。

4.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包括剂量、途径等。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

6. 学会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关系,把疾病处理的更加游刃有余。

养殖行业面临养殖密度越来越高,水环境资源日益恶化,亲本苗种退化,养殖品种日益复杂,水产品品质及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养殖上注意“以养代防”去面对各种养殖问题,从生理、生态、生产三个方面去养护水产养殖动物。生理上注意肝胆肠道的养护,在生理上最重要的三个指标,一个是增强养殖动物抵抗力,一个是补充各种有益菌群促进肠道菌群平衡,还有就是养护肝胆促进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生态上注重养护底质、水质两方面的环境养护;生产方面,注重饲料正确投喂、模式的设计、增氧机的使用等管理方面的管理生产。只有这样是做到科学养殖、合理用药和保证水产品健康的根本。

 

 

溪水边这种吵闹的动物 已经成为农村的特色养殖 效益可观 文章下载

溪水边这种吵闹的动物 已经成为农村的特色养殖 效益可观

说起农村给我们最深切的认识就是种植和养殖,随着这几年国家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和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很多人已经不再专注于传统养殖业。一些特种养殖业悄然在农村兴起,并且这种特色养殖业的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比如有些地区,有的农民开始养殖石蛙,年收益达40多万。今天我们就重点了解一下石蛙特色养殖的养殖技术。

环境

石蛙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最主要的要求是水流充足,水质好,喜欢居住在阴凉潮湿的石穴之中,想让养殖条件更加优越的话可以从深山上,一流清洁的山泉水到养殖场内。石蛙大多栖息于深山老林的山涧和小溪沟源流处,尤其喜欢栖居在悬岩底的清水潭以及有瀑布水倾泻而下的小水潭、清晰见底的山间溪流中。石蛙怕光怕声音,后肢粗壮,跳跃能力极强,弹跳高度可达一米,傍晚时分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灌木丛中觅食,嬉戏,活动,但活动范围不大,多在洞周围20到30米处。夜深时返回洞穴,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潜伏在草丛石头缝隙间,伺机捕捉附近的食物,一旦遇到蛇,老鼠等敌人,迅速退回洞内或潜入水底。

养殖场地选择

想要养殖石蛙,首先得选好养殖场地,养殖10万个场地,最好选择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山区,因为山区的养殖条件是一个优势山区,有着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对石蛙的生长条件来说非常的有利。还有就是山区有优越的水源,比如山区的天然水源和地下水都是非常好的水质,适合石蛙栖息。

选种

石蛙的产卵季节是在4月份到9月份,5月份至6月份是10万,产卵高峰期可以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伤病,成熟的成蛙留作繁殖亲本。一般二冬林蛙,雌蛙体重在200克以上,雄蛙体重在250克以上就可以作为种选择。

温度

喜欢对气温水温环境变化很敏感,在闷热、干燥、气压较低的夜晚,或者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纷纷出动,向较高的岩石或山坡跳跃并伴随有低沉而雄壮的鸣叫声。石蛙的活动性,强弱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温变化对它们的影响尤为明显。水温18到28度活动,设施正常,水温超过30度就会出现夏眠,水温超过36度活动异常,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秋末水温低于15度,开始冬眠,不动,不时双目紧闭,藏于洞内,以规避不良环境冬眠,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的新陈代谢。

日常管理

因为对于石蛙的养殖必须要细心,那么小个东西必须要时时检测,平时要多巡查,水质的状况是每天都要检查的,保证每次投食后石蛙吃完后的水质要干净,对粪便等杂质要进行清理,勤于换水,正常的换水间隔天数是在三到四小时换一次,并且每天都要检查养殖器械和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有没有损坏的情况等等,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以及杀菌的处理,等到后期还要将不同大小的个体进行分离,避免其出现以大吃小的情况发生。

饵料

因此选择适口的饵料,精心饲养,是提高幼蛙成活率的关键。刚变态的幼蛙体重约1-5克,个体差别大,体质弱嫩,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前期培育,前期培育主要是喂活饵料,以蛆和黄粉虫为最好,蛆在投喂之前都要用清水漂洗干净,保证幼蛙吃饱。幼蛙经7-8天的前期培育,体质强壮,即可转移到幼蛙池培育。

以小杂鱼为引诱物质,在幼蛙前期培育时,首先选择长条形的小杂鱼也投喂,投喂一定时间后,将体型较高的鱼剪成长条形,或将长条形较大的鱼从中剪断混在活鱼中投喂,以后活鱼比例逐渐减少,死鱼比例逐渐增加,以至全部投喂死鱼。在死鱼占绝大部分时,逐渐加进颗粒饲料,最后全部投喂颗粒饲料。饵料都投喂在水中的饵料台上。饵料台以木条和纱窗布做成,放在水中。

病虫害防治

石湾常见的病虫害有水霉病,红腿病,烂皮病,肠胃炎等,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慎重用药,严格进行花池和蛙种消毒,每隔10到15天进行药物常规消毒一次。蛙池上口,应加盖防护网,防止老鼠,鸟类,蛇等天敌危害,在进出水口加过滤设施,防止水生昆虫水蛭等进入。

德德说三农2019-3-12

 

 

王红波:特色鱼成就“二次创业” 文章下载

王红波:特色鱼成就“二次创业”

大嵩江边,连片的养殖塘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王红波招呼工人,从塘里捕来几条通体浅红色,带有斑纹,还长着尖鳍的鱼。“这是长江里的胭脂鱼,是我第一个引进宁波的。”老王颇为自豪。

胭脂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珍稀鱼种,其性成熟后,从头到尾会形成一条胭脂色的“带”,惊艳无比,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胭脂鱼是种高档淡水鱼,早些年由于人为滥捕,长江中的野生胭脂鱼资源濒临枯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17年,王红波从四川引进了3万条人工繁育的胭脂鱼鱼苗,空运到宁波进行养殖。一年多精心饲养下来,鱼儿条重300克以上。老王说,今年五六月份,鱼儿能上市,让宁波市民首次品尝胭脂鱼的味道。“它作为观赏鱼也挺好的,可以养10来年呢。”

今年51岁的王红波是鄞州咸祥人。“养鱼,是我的二次创业。”王红波告诉记者,之前他做了10来年建材生意,在圈里颇有名气。七八年前,建材行业步入衰退期,王红波谋划转型,他想到家乡河网密布,有良好的水资源,决定转行水产养殖。

2013年,王红波与生意伙伴王良骐一起,在咸祥球山村承包了220多亩池塘,创办了鄞州环亚水产养殖公司。“我的思路跟别人不大一样,要养,就养点特别的。”王红波将偌大的水面全部用来养泥鳅,并且在宁波第一个大规模引进养殖台湾泥鳅,让周围的村民很好奇。

得益于良好的环境,加上无公害化养殖模式,“环亚”出产的高品质泥鳅受到外商青睐,头几年全部出口供应韩国市场。这几年,王红波又拓展内销市场,将泥鳅卖到上海、杭州、南昌等地。“我们不仅探索出了泥鳅从人工育苗、养殖到后期管理等一整套高效模式,还配合农林部门,制定了宁波市泥鳅养殖的标准。”王红波说,至今,“环亚”牢牢占据宁波泥鳅养殖“头名地位”,平均亩产量1吨多,效益颇丰。

投资特色水产养殖是一条高风险之路,王红波和伙伴走了好几次“弯路”。有一年,公司花100余万元引进的泥鳅苗,几个月养下来,竟然全死了,损失巨大。事后通过仔细梳理,发现病根出在养殖管理上。“此外,为防止白鹭偷吃鱼儿,我们想了各种办法,花大价钱对设施进行改进。”说起其中的甘苦,王红波很是感慨。

6年下来,王红波和伙伴将之前做建材生意的积蓄都投资到鱼塘,前后耗资1000余万元,在特色水产养殖上“一路走下去。”2016年,“环亚”在宁波首个引进养殖美国鸭嘴鱼,养殖面积30亩。现在,公司每月起捕2000余条鸭嘴鱼,供应市内一些高档酒店以及餐饮配送。模样怪怪的鸭嘴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酒店每公斤要卖250多元,很受客人欢迎。从“半路出家”到如今成为水产养殖“土专家”,王红波深有感触地说,养鱼不能“老三样”,也要讲究创新,先人一步,开拓新市场才有大收获,“想再引进几个新品种,让更多特色鱼‘游’上市民餐桌。”

中国宁波网2019-3-12

 

 

推广种养结合模式 宁波“调”出绿色都市农业新天地 文章下载

推广种养结合模式 宁波“调”出绿色都市农业新天地

宁波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消费已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居民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和品牌。随着高端消费群体数量不断递增,绿色优质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顺应新形势,我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特色精品,实施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专项行动,调结构、转方式,农业生产再创新高,综合产能全省领先。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种养业大有可为。

创新制度 推广种养结合模式

去年,鄞州归本水稻农场尝试在水稻田里养殖龙虾。农场划出50亩土地,在四周开沟并放养龙虾苗,开启水稻和龙虾共育试验。据农场负责人汪琰斌介绍,去年3月底放养龙虾苗,两个月后,第一批龙虾开始起捕。到了6月中下旬,水稻开始播种。由于龙虾对水环境要求极高,水稻生长过程中,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和除草剂,采用绿色生态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去年年底,龙虾和水稻都已收获,“稻虾共育”试验基本成功,亩收益比单纯种植水稻提高500元左右。

在地处象山西周的明朗农场,100亩水稻田的外围开挖了水渠。这里是农场的稻鱼、稻鳖、稻蟹、稻鸭共生基地。“这一片稻田不施肥、不用农药,鱼鳖和鸭子进出自由。虽然水稻的亩产量有所下降,但生态米的品质是‘大路货’不能比的。”农场负责人肖明朗说,他注册了稻鱼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名义销售120亩共生基地产出的生态米,每公斤价格16元,鱼鳖和鸭子也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实现了效益翻番。不仅如此,共生基地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田野里黄鳝、河虾明显多了。明朗农场的生态米继前年获得“浙江好稻米”奖后,去年又评上宁波十大好稻米金奖。

农技专家表示,种养结合绿色生产模式,尤其是稻田种养结合,最大程度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在稻田中形成新的生态循环链,有效保护了基本农田结构,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气候适宜,土地类型多样,农作物品种丰富,适种(养)性广,这为发展形式多样的种养结合绿色生产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

创新农作制度,发展“水稻+”绿色生产模式,也是保障粮食生产相对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为此,我市按照“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美丽田园、产业融合、健康养生”的要求,通过广大农技人员积极探索引导,生产主体的大胆实践,统筹粮经作物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推广粮经轮作、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生产新模式,全市共遴选发布农业主导品种47个、主推技术31项、新型农作制度10项。“水稻+”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有效破解了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初步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我市相关部门总结集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推广应用的典型模式,以规模大户、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为重点,开展示范点建设。2018年,全市共建立5个省级新型农作制度示范基地,其中象山“稻鱼鳖”和余姚“稻鱼”“稻鳖”共生模式被列入省级新型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宁海“西蓝花-早稻”轮作模式、象山“茄子-单季晚稻”轮作模式示范点被列入省级主推技术和新型农作制度示范项目。

为加快新型模式推广步伐,我市整合各种技术力量,联合开展攻关,解决关键技术瓶颈,提高技术到位率。4年前,全市组建成立了10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其中包括水稻、蔬菜瓜果等产业,依靠团队的力量,帮助农户解决“水稻+”绿色生产模式推广中的各种技术难题。去年,我市还组织部分水稻和蔬菜(瓜果)专家,总结出60例适宜在我市推广应用的技术和经验,编辑出版了《新型农作制度60例》一书,供有需求的生产经营主体学习。此外,全市共开展“水稻+”相关的技术培训100多期,培训人员超过1万人次。

据统计,2018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15万亩,其中早稻18万亩,连作晚稻18万亩,单季稻79万亩,推广应用新型“水稻+”绿色生产模式面积约28万亩,占水稻面积的24.3%。“蔺草-晚稻”“油菜-单季稻”“绿肥-单季稻”“榨菜(雪菜)-单季晚稻”形成一定规模。“稻田养鱼(泥鳅)”“稻田养龙虾”“早稻-浙贝母”“晚稻-藏红花”等模式中,龙虾、浙贝母、藏红花经济价值较高,且种出来的稻米品质好,农民推广应用意愿较强。

慈溪市正大桑田(宁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水田里探索“种养结合”模式,稻田四周开挖水沟水坑,放养中华鳖、泥鳅、蟹、鲫鱼和鲢鱼等,亩均产值比单纯种植水稻增加1200元,亩均收益增加900元,既实现了种养增收的目标,又破解了当地养殖水源稀缺难题,为围涂造地后的耕地利用走出了一条新路。

下一步,我市将根据各地资源情况和生产实际,继续大胆探索创新,研究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主推新型种植模式。同时要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从市场需求、时间和空间的综合利用出发,加快适销对路、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

聚焦特色 优势产业风生水起

在风景秀丽的慈溪伏龙山山脚下,矗立着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连片大棚。尽管天寒地冻,走进大棚内,眼前的三叶青、铁皮石斛等中药材绿意盎然,生长旺盛。这里是宁波圣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生产基地。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珍稀名贵药材品种优选、种苗组培、种植、研究开发的全产业链高科技生物企业,圣旺公司在慈溪龙山和镇海九龙湖建立了两个基地,面积达到1200亩,其中龙山基地已成为浙江省精品园和宁波市特色农业精品园。

公司总经理陈良福告诉笔者,经过四五年的努力,公司优选出了三叶青最优品种——圣青一号。同时,经过十余种不同种植管理方法试验,掌握了一整套成熟的三叶青种植技术,部分种植方法获得国家专利。目前公司成功开发出三叶青干品、牙膏、精华皂及铁皮石斛面膜泥等初深加工产品。

圣旺公司是我市聚焦特色精品,大力发展优势经济作物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我市通过全面调研,摸清了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的基本情况,按照面积、地方特色划分类型,初步确定16个作物为特色优势经济作物发展对象。在此基础上,落实20个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的示范引领来促进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市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主要有三类:一是西(甜)瓜、甘蓝类、芥菜类等面积优势经济作物;二是芋艿、茭白、浙贝母等地方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三是工厂化食用菌、水果番茄、洋蓟、铁皮石斛、三叶青等新兴优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共计108.9万亩,占全市种植业总面积的32.1%,产值占到45.6%。

从区域布局上来看,已创建海曙蔺草、慈溪蔬菜、余姚榨菜等3条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如慈溪的加工型蔬菜总产值16亿元,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加工均居全省前列。海通食品集团作为我市第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利用加盟农场的“双赢”机制,带动种植基地10万亩,带动农户8.6万余户。

榨菜、雪菜、西瓜、茭白、浙贝母等特色优势经济产业的品牌建设成效初显,“泉丰”“八戒”“镇蜜”等品牌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知名度。全市70多家榨菜加工企业年加工产值在14亿元以上,其中余姚作为“中国榨菜之乡”,产品占据全国市场的40%。

值得一提的是,草莓种植面积近年稳步扩大,果品品质明显提升,“红颊”“章姬”“越心”等优质品种种植率达到98%。2017年以来,我市还充分发挥草莓观光采摘旅游功能,打造多个优质草莓园,为市民提供好看、好吃、好玩的农旅结合场所。

去年,我市启动评选“十大精品果蔬”,先后举办了精品番茄和精品西瓜评选活动。在精品番茄评选中,桃星、浙樱粉1号等新引进和推广的品种表现良好,入围金奖。精品西瓜评选共收到样品36个,海曙洞桥君兴农场“八戒” 西瓜、宁海蔬菜瓜果产业协会“泉丰”西瓜等10个产品获得金奖。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表示,“十大精品果蔬”评选是我市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充分调动农民种植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积极性。今后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产业结构和布局,以“美丽田园”“五园创建”等基地建设为依托,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力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打造知名品牌,增值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稻米生产 高产优质齐头并进

近年来,我市立足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已经具备了较为稳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左右,总产量约80万吨。我市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与管护,2018年完成了20万亩提标改造建设任务,巩固已建成的80万亩建设成果;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活动,建立粮食超高产攻关方5个、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39个、旱粮示范基地10个、优质稻米示范基地20个。农技部门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逐年扩大高产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范围。

去年我市首次评选出了“甬优杯”十大好稻米。参与评选的45个稻米样品由全市39家生产主体选送,品种有甬优15、甬优1540、嘉丰优2号等24个。市种植业管理总站站长陆惠斌表示,评选全市好稻米的目的在于加快推广优质稻米生产的步伐,培育优质品牌,推动宁波稻米生产向优质化、生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对稻米的消费观也发生了变化。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消费者对大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市的稻米生产不再唯产量论,而是更多融合了质量把控、产后加工等多个环节。

海曙横涨粮草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泰粳”在此次好稻米评选中获得金奖。“要种出好稻米需要在品种、种植、加工、贮藏等各方面下功夫。”粮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培波告诉笔者,“泰粳”颗粒饱满、色泽光亮,各项性状优良。在生产过程中,合作社还引入了农业自动化监控系统,通过建设机房、设置电子监控屏幕,实现了对承包的600亩农田和4个粮食加工车间的实时监控,并通过遥感按钮对田间排灌系统实施远程控制,形成了一套标准化、智能化的种植体系。

海拔800多米的奉化大雷山常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且没有污染,加上天然泉水的灌溉,造就了高山大米的优良品质。经过6年的种植,奉化云雾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发的500多亩梯田已初具规模,建立了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被纳入宁波市粮食功能区,成为高山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合作社负责人竺璜说,稻谷生产严格按照有机标准执行,从投入品入手把好第一道关,再到田间操作、加工、销售,全过程建立了生产档案,实现了可追溯。

在十大好稻米中,江北宁浩家庭农场选送的南粳9108获得了广泛好评。农场负责人毛如根深有体会地说,这是生态栽培带来的变化。江北宁浩家庭农场是我市确定的生态修复点之一。4年多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农场坚持不用农药,少用化肥,防病治虫采用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稻田四周还种植香根草、蓖麻等。天气热时,稻田里蜘蛛网交织,黄鳝也多了。毛如根说,采用生态种植,虽然亩产量不及常规栽培,但稻米价格高出三分之一左右,算下来,亩收入增两成以上。

好稻米自然离不开优质品种。由我市科研人员自主选育的甬优籼粳杂交稻,经过不断摸索,生产技术体系逐渐完善,高产潜力得以充分挖掘,单产屡破纪录。种植范围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各地。在获得高产前提下,其品质也得以提升。去年上半年,在杭州召开的全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总结暨水稻新品种食味品鉴会上,评选出十个浙江“好味稻”品种,其中“甬优”品种占到一半。省种子管理站一位专家感慨地说,“原以为‘甬优’只是产量高,没想到米质也这么好。”目前,在甬优51个组合品种中,有16个米质达到部颁二等以上,其中,甬优9号、甬优7753分别由福建和广西审定,达到部颁一等。

新闻延伸

部分高效种植模式

“大棚草莓—甜瓜”高效种植模式 该模式在不影响草莓生长、不加重连作障碍的情况下,利用4月至7月草莓生长后期及大棚空闲期以及原有的大棚设施及深沟高畦,进行甜瓜避雨栽培,实现增产增效,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般大棚草莓亩产量1500公斤,甜瓜亩产量约2000公斤,全年亩产值超过3万元。目前,该模式在全市草莓产区有较大面积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大棚西(甜)瓜春秋两季高效栽培模式 该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春季西(甜)瓜种植后留下的大棚设施,生产秋季西(甜)瓜,同时利用秋季秋高气爽的气候条件,生产高品质西瓜、甜瓜,有效提高了复种指数,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一般春季西瓜亩产量2750公斤、甜瓜亩产量1500公斤,秋季西瓜亩产量2000公斤、甜瓜亩产量1250公斤,全年亩产值超过1万元。目前,该种植模式推广面积约2万亩,主要集中在宁海、慈溪、鄞州、象山等地,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早稻—浙贝母”高效种植模式 浙贝母是宁波的特色中药材,为“浙八味”之一。“早稻—浙贝母”农作制度,主要集中在海曙区的鄞江、章水、龙观等镇乡。该模式采用水旱轮作,能减轻病虫害,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贝母产量。同时,能稳定粮食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一般早稻平均亩产400公斤至500公斤,鲜贝母平均亩产800公斤至1000公斤,年总产值超过2万元。

 

 

水色决定生死!养殖要学会调控水色 文章下载

水色决定生死!养殖要学会调控水色

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的成败,水质可以通过直观的水色进行判断,水色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由其中的藻相所决定。藻相是指水体中藻的种类、数量和结构比例。水体中的藻相结构以及是否平衡稳定是真正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养殖过程中池塘经常会出现几种优良水色和不良水色,要培育和稳定优良水色,防止转化和老化,对不良水色要加以调控和转化。不同的养殖对象需要不同的藻相结构,同一种养殖对象在不同的时期对藻相也有不同的要求。

01、藻相与水色之间的关系

水环境具体来说是由两部分组成:生物环境和理化环境,水产养殖的成功与否直接受制于这两个因素。理化环境会影响池塘系统中包括养殖对象的所有生物,生物环境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能量和物质的传送环节,与养殖对象也是息息相关。生物环境有多种种类构成,其中藻相组成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藻相指水体中藻的种类、数量和结构比例。水中藻类不仅对水质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也是养殖对象直接或间接的饵料。水中藻类数量的多少以及种类组成的差异,直接通过水色呈现。水色是指溶入水中或悬浮于水中的物质在阳光下所呈现的颜色。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天然的金属离子、污泥腐殖质、微生物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藻类)和浮游动物(蚤类、原 生动物) 、悬浮的残饵、粘土或胶状物等 ,但池塘水色主要是由池中繁生的浮游生物所决定的,各类浮游植物细胞内含有色素不同。当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池水呈现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水质的好坏主要表现在水色上,但纯粹根 据水色来判断水质优劣,不能本质地反应水中藻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多少,指导养殖实践时会出现偏差。同样的水色,藻类组成会有不同,从而有不同的养殖效果,不同的养殖对象对藻相也有不同的要求。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水色,为不同养殖种类、不同时期需要培育适合的藻相。

02、水色肥活嫩爽的要求

在养殖过程中,水色一般要求肥活嫩爽,这是判断养殖水质优劣重要的和直观的参考指标。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大,有机物与营养盐类丰富;所谓活,一方面从浮游生物角度来说,表示水色经常在变化。水色有月变化和日变化,比如“早淡晚浓”或“早红晚绿”,这变化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另一方面从水体本身的交换;嫩:从浮游生物本身来说,是指各种浮游生物处于生命初期和繁殖旺盛期;从浮游生物组成上说,主要有硅藻、绿藻、隐藻、金藻等组成,蓝藻的数量较小。藻相平衡,分布均匀,不成团、成缕,不浓稠。水面无死亡的浮游生物尸体形成的浮膜;爽:表示池水透明度适中(25~40cm),水中溶氧条件好。“肥、活、嫩、爽”是养殖者的经验总结,具备这四个条件的水是好水。

03、常见优质水色对应的藻相及转化特点

1、培育优良水色和藻相结构:组成水色的物质中以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对水色的影响最大。培养水色主要指培养浮游藻类,良好的水色标志着藻类、菌类、浮游动物三者的动态健康平衡,是健康养殖的必要保证。良好的水色可以保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可为养殖对象提供新鲜适口的天然饵料、可保持良好的水体肥度,为养殖对象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可抑制病菌的繁殖、降低水中有毒物质的含量、稳定水质环境。

2、优良的水色和藻相结构优良的池塘水色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茶(棕黄)色系,包括棕黄、茶褐、棕色、棕红色等;另一类是绿色系,包括黄绿、淡绿、嫩绿、浓绿、蓝绿等。这两类水色较肥。茶色的水质优于绿色水。

(1) 茶色(棕色、黄褐色)系这类水一般肥、活、浓。水中的藻类以硅藻、隐藻、甲藻、绿藻、金藻等为主,常见的有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骨条藻、角毛藻、裸甲藻、圆筛藻、直链藻、小球藻等,这些藻类都是鱼、虾、蟹、贝等苗期甚至成体的优质饵料。在不同的温度下,培育的这种水色会出现变化,15℃以下较低温度时为淡棕色,超过15℃以上颜色变深,如棕色、深棕色等,如维持浅棕色,需以氮肥为主进行肥水。深棕色水藻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很丰富,浮游动物也较多,属肥水、活水,但如果氮过量积累,会变为蓝藻水。在精养池中,磷含量一般超过0.02mg/l,此时氮磷比超过15∶1时,微囊藻等蓝藻会大量生长,此时要控制氮肥,适量单施磷肥,使其它浮游藻类快速增长。 茶色水质经常隐藻比例较高,王武等试验表明,隐藻分泌的抗生素对裸甲藻的生存和生长无多大影响,因此,黄褐色水质有利于鱼类容易消化 的藻类生长[ 3] 。茶色水稳定性持久性较差,随着营养条件以及藻类数量比例改变,裸藻、隐藻、绿藻等比例增大,—般保持10~15d左右就会逐渐转成褐绿色水,此时要通过换水、营养物质比例调整、特定营养元素添加等措施防止水质老化。

(2) 绿色系 这类水中的藻类以绿藻、裸藻为主,如扁藻、小球藻、衣藻、栅藻、四角藻、新月鼓藻、裸藻等,绿藻吸收较多氮肥,该水色说明水中氮含量较高,同时可以降低水中氮含量,有利于净化水质。 绿色系水色以草绿、嫩绿、亮绿为好,肥度适中或较肥,养殖对象生长速度较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要注意施加磷肥,适当降低氮磷比,可以将草绿水转化为更优质的含硅藻、隐藻较多的棕色水,另外也可以防止转化为浓绿水、老水。黄绿、淡绿水质偏瘦,需氮磷肥水。

黄绿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因为水质较瘦,养殖对象搅动底泥所致,前述即指此类水;

另一种是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此为优质水,黄绿水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浓绿色水浓,透明度较低。水质过肥,老化,水中的藻类以裸藻、扁裸藻、小球藻为主,种类少,数量多。应单施磷肥,降低氮磷比,使水变嫩。蓝绿水也属老水,以蓝藻为主,有鱼腥藻、束丝藻、螺旋藻、颤藻等,也有部分实球藻、空球藻、栅藻、衣藻等,主要是氮积累过多造成,应该利用水质改良剂降氮,下风处使用杀藻剂,适量单施磷肥,半月内可变为硅藻、甲藻为主的深棕色水。 绿藻水相对稳定,一般不会骤然变清或转变成其他水色。

04、不良水色及调节

不良水色常见的有两类:

一类是深色系,包括褐色、深褐色、酱色、黑色、浓绿等,

另一类是白色系,包括白清、灰白、白浊等,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水,

比如黄色水、红色(铁锈)水、铜锈水、发光水、泥皮水等.

1、深色系深色水很多属于老化水,比如褐色、深褐色、酱色、浓绿水,水体中蓝隐藻、裸甲藻,隐藻等较多,种类单一,个体形成优势种,数量极多,有时总生物量会降低,水质不稳定,一旦天气等环境因子出现变化,会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从而造成大量耗氧、有毒物质分解产生等,造成养殖对象大量死亡。该类水色大多数是因为水质过肥,氮肥超过0.2mg/l,磷肥超过0.02mg/l,很多时候是氮肥超标,经常在养殖中后期会出现这种情况。泛塘后或污水塘会出现黑水,属于死水,蓝隐藻、原生动物的纤毛虫很多。 出现这类水,一般首先换水,通过杀藻剂清除一部分优势藻类,然后通过微生态制剂分解有机质,调节改良水质,适量单施磷肥,待水色正常后再进行养殖。对于泛塘过的以及死水类还必须在换水后经过生石灰等消毒处理,再进行后续调节。

2、白色系白清水一般浮游藻类种类少,数量也少,水质偏瘦。经常出现在新塘或开春刚注水的池塘,也有在藻类高峰过后,出现大量浮游动物,还有一种是水体中出现形成青泥苔(青苔)的澄清水,主要是刚毛藻、水网藻、水绵等丝状绿藻因清池不彻底、水瘦、塘浅等的养殖池塘大量发生,青苔一方面可与其他藻类争夺营养和生活空间导致,另一方面也能直接对鱼虾蟹贝等养殖对象苗种甚至成体造成缠绕窒息。浮游动物较多时,随着养殖对象增大,可以进行捕食,水色会慢慢恢复正常;如果较严重,且养殖对象不能以之为食,那必须先杀灭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然后施肥来培养、调节水色。对于丝状绿藻较多时,可以通过杀藻、足量均衡肥水等方法恢复正常水色。 严重污染的水体会出现灰白水,水中只有大量的纤毛虫等,没有藻类,必须通过大量换水、杀虫、施肥等措施改良水质;

3 特殊类型水

(1) 红色水 亦称“铁锈水”,主要含纤毛虫、甲藻等,指水体中大量黄褐色的甲藻在繁殖时受阳光照射所呈现的红棕色。多发生在有机质多、 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水体 。这种水色主要是前期水色太浓,通过换水、杀藻等措施进行缓解。还有形成铁锈色水膜,主要是由血红裸(眼虫)藻引 起,属于瘦水型水质。

(2) 铜锈水,又称湖靛水, 主要是由蓝藻中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池水面形成了铜绿色水华。微囊藻外面包着一层胶质,鱼类不能消化,还会抑制其它藻类生长繁殖,导致水质清瘦。可以通过换水、物理或化学方法除藻、增施磷肥等措施抑制其形成水华。

(3 )黄色水 是指水体中多以双鞭毛的金藻为优势种群,还有部分甲藻,水面覆盖一层金黄色的油膜。可以通过换水、杀藻、微生态调节水质等措施,恢复正常水色。

(4 )“泥皮”水也称油皮水,腐烂的藻类、原生动物尸体、排泄物、残饵等有机物混合残留的腐殖质,粘附尘埃或污物后在水面形成的灰黑色的浮膜。导致养殖对象的误食,也影响水面气体的交换,增加有机物耗氧,导致水质恶化。可以通过换水、用草木灰吸附捞出、微生态制剂加速有机物分解等措施处理。

(5 )发光水 造成水体发光的原因有几种情况,一是由发光弧菌引起,一般发生在虾类养殖的中后期、水体、虾体均能发出荧光。弧菌附体会导致摄食减少,触角断,常缓游于池塘浅水处,多聚下风,反应迟钝,造成死亡。可采用消毒杀菌剂进行处理,或采取部分注入淡水降低盐度,另外投放微生态制剂培育有益的优势菌群。二是由夜光虫引起,主要由于水体中有机质丰富,夏季高温引起,主要是水体发光,而虾体不发光,但夜光虫可附着于虾的鳃丝上,会出现虾鳃微弱发光,危害主要有:增加耗氧、妨碍虾的呼吸、抑制其它藻类生长、有些会分泌毒素,另外水体发光会引起虾产生应激反应等。可以通过加大增氧,减少投喂,投放有益菌加速有机质分解,或者直接杀藻等措施改善水质。

05、结语

养殖成功与否和培育良好的水色有很大的关系。池塘在经过规范的清塘、消毒后,前期要进行水色培育。注意有机肥的选择和正确处理,合理按比例搭配无机肥,达到既可以快速肥水,又能保证持久性,培育正常水色。相比较而言,肥水较易,在中后期的养殖过程中要保持优良水色较难。随着养殖的进行,环境因子的变化、藻类的拮抗作用、部分营养盐的缺乏、微量元素的不足,会导致水色的转化和老化,为了维持水色稳定、防止老化,可采取换水、调节pH等理化因子、投放微生态制剂、补充必要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等手段,保持正常的水质环境。 要对水色有正确的认识。同样的水色,养殖的效果有差异,另外对水色的判断受制于主观因素、光照等的影响,对结果的描述也会有偏差,所以必须对藻相结构进行分析,本质地研究藻类的组成及数量比例,才能精确地指导生产,保证养殖最后的成功。

2019-3-7

 

 

实现产业振兴 打造生态水田 文章下载

实现产业振兴 打造生态水田

日前,记者来到黔江区水田乡水田社区,看到程明的兔厂里饲养着数千只兔子,兔子活蹦乱跳,不时伸出头吃食槽里的食物。程明和妻子田翠平一个忙着查看兔子的健康状况(如图),一个忙着给食槽添加食物,脸上挂满了笑容。程明说:“现在政策好,政府关心我们,发展产业有信心。”

近年来,水田乡重视产业发展,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发展思路,发展了食用菌、蔬菜、经果林、中药材、蚕桑等上万亩产业,还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村民增收,打造生态水田。

好产业环境让人有干劲

今年54岁的程明,2013年以前在水田社区开了一家采石场,采石场收益降低后,他和妻子转行养殖肉兔。水田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时常来了解他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克服技术难题,把养兔的规模逐渐扩大,还请了3个村民帮忙管理兔厂。

2017年,程明突发脑溢血,背上了债务。3个工人被辞去,程明妻子一边维持兔厂的运营,一边照顾他。这期间,水田乡政府多次来看望他,鼓励他好好休息,早日恢复,鼓足干劲,把兔厂维持下去,政府能够帮助他的地方会尽力帮助他。

“水田乡注重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当地政府不仅积极为我争取应有的政策,还时常到厂里关心我的产业发展情况,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程明说,如今,他恢复得很好,兔厂搞得红红火火的,实现年产肉兔3万多只,年产值200多万元。他计划再去买些母兔,把养殖规模再次扩大,并请工人来帮忙,实现年出栏10万只的最终目标。

丰富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肉兔养殖只是水田乡重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6月,位于水田乡石郎村的蓝莓基地里,一颗颗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基地工作人员忙着准备采摘活动,预计400多亩蓝莓年产果16万斤,产值将达400万元。

在千亩羊肚菌基地里,村民们忙着翻耕土地,要在羊肚菌基地轮种辣椒等作物,实现地一年到头不荒,达到多重收益。随着水田乡羊肚菌种植规模的逐年扩大,菌类已成为水田乡特色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大量的务工需求让当地村民足不出户就获得不错的收入,带动了全乡上千人增收。

今年,水田乡发挥区位和独特气候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发挥羊肚菌育种和生产基地优势,发展食用菌和中高端大棚蔬菜2000亩,蔬菜3500亩,因地制宜发展蚕桑1500亩、脆红李3000亩等特色经果林,开展百合和青菜头等间作、套作、轮作的山地特色经济,粮经比全乡实现1:9。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推进“城乡景”融合发展。

依托地理优势打造生态水田

水田乡结合实际,发展菌类种植、蔬菜种植、花卉苗圃、花椒、青脆李、脆红李、油茶等产业。修建了水田乡龙桥村-水田社区-大塘村-石朗村快速通道,此通道连接濯水蒲花景区,是一条产业发展快速通道和高山乡村旅游精品环线,吸引游客到水田体验采摘、民宿等,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生态水田。

接下来,将持续巩固发展以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蓝莓、高山蔬菜、水果等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发展三大传统产业,加快畜禽、蚕桑、烤烟三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将乡村振兴乡级示范村由石郎村调整到龙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水田乡建设成为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乡、乡村旅游示范乡,实现产业振兴、村民增收。”水田乡乡长王艳说。

黔江政府网2019-6-10

 

 

青田田鱼: 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走来 文章下载

青田田鱼: 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走来

有一种鱼,温善易养,肉嫩味美,鳞软可食;

有一种鱼,当地农民将其视为逢年过节的珍品,甚至作为嫁妆赠送给出嫁的女儿;

有一种鱼,由其衍生出的“青田鱼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就是来自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的青田田鱼,它不仅凝结着农业生产智慧,传承了千年的稻鱼文化,还在新时期走出了一条从共生到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稻鱼共生系统中的青田田鱼

田鱼,在浙江省青田县养殖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

当地先民种植水稻的同时还养殖鲤鱼(俗称田鱼),培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鱼种“青田田鱼”,其肉质细嫩,无泥腥气,味道鲜美,兼具观赏与养殖价值。

谈起田鱼的由来,要从唐代前后说起。一些江浙人迁移到青田生活,他们原先的“饭稻羮鱼”生活中河海鱼失去了来源,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青田县志》载:旧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以丘陵低山为主,虽地处瓯江水系,水资源丰富,但“浙动溪水峻急,多滩石,鱼随水触石皆死,故有溪无鱼。”在山区种植水稻,可以利用山间的流水和自然降雨获得保证,但是食鱼仅限于溪水涧里的少量鱼类,山区又难以普遍开挖池塘养鱼,因此无法满足需要。

在对优质鱼品追求的驱动下,部分头脑灵活的青田人锐意创新,将鱼放到稻田里繁殖。经过反复试养和驯化,终于从鲤鱼中选择出一种适宜稻田饲养的“田鱼”来。

这一耕作方式,引发了蝴蝶效应。一传十、十传百,开始在青田各乡村推广开来。

“青田稻田养鱼是典型的稻鱼共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生态互利,稻鱼双丰收。”青田县农作物管理站高级农艺师吴敏芳说。

所谓稻鱼共生,就是在稻田里养殖鱼类,而水稻为鱼类提供小气候、庇荫和有机食物,反过来鱼类则可以为水稻除草、耕田松土、吞食害虫等,同一块土地上可以获得种稻、养鱼的双重收益,鱼、稻、田等形成一个可以自身维持正向循环的高效生态系统。这样,在有限的山地里寻求到最大产值的青田人将稻田养鱼世世代代地传了下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伯希·米西卡表示,中国古老的稻田养鱼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雨水、稻田、人、河流形成良性循环,为人们提供有机的食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基于神奇的稻鱼共生系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青田人还形成了“尝新饭”“青田鱼灯舞”等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农业知识和文化底蕴得以绵延赓续。这些超越“时空”的传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由于这里稻田养鱼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持续至今的实践,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现村则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田鱼村”。全村养鱼梯田有400多亩,水塘140多个,“有塘就有水,有水则有鱼,田鱼当家禽”构成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青田田鱼的新发展

濒危性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显著特征之一。相较于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这种低产出低效益的精耕细作方式本应明显缺乏市场吸引力,然而,近十多年来,青田田鱼却呈现另一番繁荣景象。目前,青田县发展稻鱼共生面积5万亩,田鱼产量1750吨,总产值1.05亿元。这是青田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发展壮大田鱼产业的喜人成果。

为什么田鱼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答案是,品质。

十多年来,青田县坚持保护为先,保护与发展共存的原则,推广稻鱼共生标准化技术,规范品牌监管,创新产品开发,着力提升青田田鱼品质,打造青田田鱼品牌,增强稻鱼共生系统保护的内生动力。

青田县积极推广稻鱼共生标准化技术,打牢产品品质基础。围绕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稻鱼产业的标准化研究力度,建立稻鱼产业的标准体系,在生产和推广上大做文章,专门出台《“稻鱼共生”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扶持稻鱼共生生产设施建设、“稻鱼米”加工企业的升级改造等工作,积极推广“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种养模式和再生稻技术。

截至目前,青田县已建立青田田鱼原种场13家,推广传统繁育技术,先后建成以稻田养鱼为主的粮食生产功能区2万亩、省级稻鱼共生精品园2个、稻鱼共生主导产业示范园1个、整建制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1个,逐步形成以鹤城片、山口片和温溪片等乡镇为核心,以万阜、章村、舒桥等乡镇为补充的“一核多点”的产业格局。这一系列基础措施为提升青田田鱼品质筑牢了根基。

将产量有限的田鱼定位为旅游产品销售,是提升青田田鱼品牌溢价的一个不错选择。截至目前,青田县先后投入3800万元,建成方山稻鱼共生博物园、小舟山梯田稻鱼共生休闲观光园等4个远近闻名的农业特色观光基地。每年举办“稻鱼之恋”文化节、音乐节、开犁节和开镰节,并通过鱼灯表演、尝新饭、农事体验等节目,吸引大批游客到走进青田,感受和品味青田美食。田鱼,作为具有青田代表性的农产品,通过一个个生意红火的农家乐、一道道地道的田鱼大餐,实现了价值的提升和转化,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优化田鱼管理模式是提升田鱼品牌化效率的重要一环。青田县积极推进“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稻田养鱼,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农业品牌化、标准化的效率快速上升。大镇仁庄的金岳品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稻田养鱼,带动了周边90多户农户致富,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

2017年以来,青田县规范了田鱼品牌管理办法,先后制定《青田田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办法》《青田田鱼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管理办法》,设计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统一的标识系统和LOGO标识,积极推动稻鱼共生产品品牌创建、维护和应用推广。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从历史中走来的青田田鱼,又呈现出了新的风貌。田鱼不仅国内市场走俏,一斤可以卖到50元,还被华侨带往海外。许多海外华侨对田鱼有着别样乡愁,喜欢带田鱼干出去分享。三至四斤活鱼可以烤制一斤鱼干,价格通常在200元以上。尽管价格不菲,且连年上涨,但青田华侨对田鱼干的热情从未减弱。

依托“稻鱼共生”系统这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名片,青田田鱼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征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开春养殖举步维艰,如何扭亏为盈? 文章下载

开春养殖举步维艰,如何扭亏为盈?

2018年鱼价低迷、鱼病暴发、养殖户朋友举步维艰,养殖信心受到冲击。而对于水产人的那份坚守一直存在!纵使困难重重,也要直面困境、砥砺前行。而面对越冬后掉膘、肝肠受损、鱼价仍旧低迷等问题,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养殖误区中走出来,才能保证养殖效益最大化!笔者通过对开春常见的养殖误区进行剖析,供大家参考指导,旨在帮助广大用户扭亏为盈。

文/图 澳华集团 蔡万存

有这么一群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在泥泞中摸爬滚打;

有这么一群人,暴晒于炎炎夏日中,却不曾有一丝怨言;

有这么一群人,颤抖于寒风暴雪中,却仍旧风雨坚守。

真是水产“虐”我千百遍,我待水产如初恋。

冬天干塘清淤

开春常见养殖误区

1、行情低迷=便宜料=节约成本

由于目前整体鱼价行情低迷,部分养殖户投料积极性受到影响,选择投喂最便宜的饲料甚至不投料,以期节约成本,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雪上加霜。实践证明越冬鱼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冬季鱼类不摄食,掉膘比例达10%以上:冬季不投喂,鱼类将消耗自身脂肪储备,甚至消耗体蛋白,出现严重掉膘现象。掉膘比例在5%-20%不等。

(2)肝胆肠道负荷大,鱼体免疫力下降:越冬鱼常常会出现花肝、白肝、绿肝、肝脏萎缩等症状。此外,肠道因长期不消化食物会导致肠道黏膜脱落,使得肠壁变薄,极易造成肠炎的发生。

(3)水质污染严重:低温情况下,鱼类采食量低且摄食速度慢。颗粒料由于耐水性差,常常未被鱼类摄食便散开。一方面,会造成饲料浪费;另一方面,会造成水质污染,增加开春后养殖管理风险。

而开春后如果选择低价低质饲料,无疑会增加养殖风险。因为低价低质饲料中往往更有可能含有多种有害毒素,此时摄入大量低质饲料,无疑会对肝肠已经受损的鱼类造成更大伤害。

2、鱼病暴发,水产急需神药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鱼病暴发,水质恶化等问题,常常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思维。比如常见的遇到寄生虫时,会立即想到先杀虫,然后再解毒、改底、补菌、培藻;遇到有害菌感染,立马就是消毒,然后又是解毒、改底、补菌、培藻。殊不知“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防大于治”的道理。我们常见梅雨季节鱼病暴发,且难以控制,这主要也是在开春时已经埋下了祸根,最终还是养殖朋友们自己买单。

开春正确养殖思路

对于19年新年伊始,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鱼价行情问题(我们没有能力左右行情),而应该回归养殖本身,好好养好一塘鱼,把握好正常的养殖节奏。开春养殖最为核心关注点包括:复膘、肝肠健康恢复以及保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只有做好这几点,才能保证整体养殖顺利,在高鱼价时,有鱼卖;即使鱼价相对较低,也能够争取到最大效益。

1、复膘

复膘养殖效益分析:

对于复膘很多养殖朋友觉得不以为然,觉得对养殖影响并不大。大家不妨计算一下:假设一条草鱼的体重为2斤,其肥满度为1.9,那么如果同样体长的草鱼复膘后肥满度达到2.0,可以带来多大效益?

上表表明:肥满度仅仅相差0.1,草鱼体重即相差1两,以20亩鱼塘,草鱼共计2万尾,肥满度相差0.1,重量即相差2000斤。因此,开春后尽早开口,才能够尽快复膘。

复膘营养需求:

优质蛋白质:对于复膘的概念,正如身体单薄的人想增肌一样,一定会适当的摄入优质动物性蛋白源。这里面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适量,另一个是优质蛋白源。越冬后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如果此时投喂过高蛋白饲料,极易造成蛋白质的浪费,无形中增加饲料成本,甚至由于蛋白质无法利用会造成鱼类肝脏负菏过大,引起肝脏系列疾病。而摄入优质蛋白源(澳华驯化宝中的优质动物性蛋白源和发酵豆粕)在低温情况下,更利于开春后鱼类的消化吸收,并且能够很好的促进鱼类肝脏及肠道的修复。

2、肝肠健康恢复

肝肠健康重要性:

(1)提高饲料利用率:对于水产动物来讲,肝脏起到免疫、消化、解毒和造血功能,而肝脏出现白肝、黄肝、绿肝等症状后,其消化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无疑增加饲料浪费,降低饲料利用率。而肠道一旦出现肠黏膜脱落、肠绒毛稀疏、肠壁薄等症状,此时会造成营养物质消化利用低,甚至引发肠炎等疾病。

(2)减少发病率:对于多数水产养殖动物来讲,鱼病的发生往往与肝脏和肠道密切相关。肝脏在机体免疫和解毒功能中起到至关重要。一旦肝脏受损,鱼体免疫力将会大幅下降,并且对所摄入的有毒有害物质难以进行解毒。

(3)提高鱼种成活率:鱼种成活率对于养殖规划非常重要,部分养殖过程中一旦鱼种成活率低后,往往表面上养殖密度降低导致鱼生长速度加快,但是将会严重影响养殖单位亩产量。因此,保证越冬后主养鱼肝脏健康修复尤为重要。

肝肠健康恢复路径:

维生素:华中和华东地区越冬期长达4个月,在此期间鱼类采食量少,对水产动物生长及发育所需的维生素摄入更加不足。很多养殖朋友在鱼类养殖中会额外添加多维来预防和治疗鱼类肝脏疾病,可见无论是水溶性维生素还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在水产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因此,澳华驯化宝所添加多维含量是常规膨化料2倍之多,旨在快速修复鱼类肠道和肝脏。

3、生态系统平衡

以传统四大家鱼养殖为例,我们要将微生物、藻类、浮游动物、养殖品种四大部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部分作用。而不能盲目的打破某个环节的平衡,只有我们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所出现的问题,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水产前沿2019-2-29

 

 

 

水禽养殖大省面临“无水可养”,广东超4亿羽鸭鹅该何去何从? 文章下载

水禽养殖大省面临“无水可养”,广东超4亿羽鸭鹅该何去何从?

2019年8月5日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水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聚焦水禽产业,探索发展新模式,于广州增城华南农大生物药品创新研究院举行会议。

参会人员有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卢受昇;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水禽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淑坚,副主任邱深本、罗开健、张济培,秘书黄得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华南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昭平,广州市华南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王政富,技术服务总监薛素强,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唐兆新;以及各高校和企业代表等。

会议对水禽专业委员会2017年12月成立以来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水禽发展思路及专业委员会如何服务企业等进行了深度探讨。

(会议现场)

立足企业,服务行业

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华南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昭平表示华南生物目前水禽市场的疫苗已领先全国,华南生物目前取得成绩离不开行业的专家和教授支持。他表示会继续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与科研院所建立更深的合作和联系,为行业做出贡献,为水禽专业委员会做好服务。

(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华南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昭平梁昭平)

补短板强力量,发展水禽产业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水禽专业委员会秘书黄得纯介绍广东水资源丰富,气候宜禽,适宜水禽的繁殖与饲养。据了解近两年全国鸭饲养量约40亿只,鹅10.6亿只,广东省2018年鸭的饲养量达3.24亿只,鹅饲养量8735万只(省统计局),约占全国饲养量的8%。这些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广东这个水禽消费大省,还需要从外省输入才能弥补其空缺。目前广东省水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养殖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水平低;

2、兽医保健意识薄弱;

3、药残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存在。

他表示未来水禽的发展趋势将是“养户越来越少,生物安全体系越发完善”。广东水禽发展要根据广东市场研发适合本地的新品种,水禽饲料研发要朝减抗和替代性蛋白质的方向研究;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防风险意识,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靠近。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水禽专业委员会秘书黄得纯)

水禽仍以变异H5N6的发病感染为主要来源

华南生物技术服务总监薛素强在会议上介绍了水禽禽流感流行动态,他表示“2019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变异H5N6亚型和变异H7N9亚型为主导,水禽仍为变异H5N6的发病感染主要来源”,水禽防控重点应放在变异H5N6上,要高度警惕H7N9在水禽上的演化,陆禽则需要同时加强防控变异H5N6和变异H7N9。

(华南生物技术服务总监薛素强)

水禽专业委员会:起纽带作用,服务会员与产业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水禽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淑坚在会议上对水禽专业委员会工作进行了总结。目前水禽专业委员会委员24人,每一年举办学术交流活动30多场,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自2017年成立以来历经第27、28两届广东省畜牧兽医科技大会,并为之贡献资源与人力。第27届协助组织召开了家禽业闭门研讨会,在第28届畜牧兽医科技大会上成功举办了家禽项目群成果交流会。2018年8月与惠州潮记联合举办了水禽技术开发研讨会,2019年3月在佛山南海成功举办了霉菌毒素危害与防控论坛。

黄淑坚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委员会单位力量,为广东水禽行业发展做贡献”,对于未来水禽专业委员会的发展他提出以下几点:

1、广东是水禽消费大省,委员要专注和关注水禽产业,用科技力量夯实行业基础;

2、加强新生代力量的培养,引进水禽产业人才,走进行业内部,为行业发展提供能源动力;

3、做好每年的规划和总结,时时刻刻牢记委员会的责任和义务;

4、大力发展会员单位和会员,壮大委员会力量,水禽专业委员会作为科普性学术型委员会主要是做到纽带作用,服务于会员服务于产业;

5、加大科技成果的转换,科技进步才能推动行业发展。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水禽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淑坚)

思想碰撞,共话广东水禽业发展新思路

专业委员会如何服务企业?梁昭平表示;“目前水禽产业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比如鸭坦布苏病、长舌病、鸭肝炎以及不断出现的新型疾病等”,水禽专业委员会应通过多种方式,尽快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帮助解决养殖中出现的问题。

(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华南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昭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张济培教授指出“目前水禽疾病发生种类多,原因较为复杂,新发病频现”,其原因一方面源于饲养环境恶化、饲养模式改变、密度过大、管理不到位和不同禽种交叉感染等因素,另一方面近年来兽医科技快速进步,检测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完善,对存在于水禽群的微生物可以快速检测出与鉴定,一种新疫病的确诊与诊断周期大大缩短,这样就使原来还没被人们发现的疾病或存在的病原不断被发现。这对水禽疫病的防控具有很大帮助,但必须将实验检测、研究跟临床相结合,尽量明确存在的微生物与临床疫病或病型的关系,某种病原在引发禽群时与其他因素的关联等,客观评估其致病性与危害性,研发出高效的防制品供临床使用,解决目前水禽养殖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济培)

“目前广东水禽产业发展空间是有的,但是缺少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与鸡等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还有差距”,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教授邱深本表示要做好多元化发展,提高养殖水平,增强管理水平和设备水平,可以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提高防病意识以及管理模式。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教授邱深本)

博罗县吴波畜牧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万冠在会上表示“找不到水禽发展的方向了,随着环保和禁养政策的推行,对水禽产业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水产在养殖方面与水禽养殖上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如果往水禽笼养方向发展的话,可能很难再找到适合水上养殖的水域吴万冠在会议上提问到“现在的痛点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产业化”。

(博罗县吴波畜牧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万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曹楠博士指出“目前鸭和鹅的旱养模式正在探讨,鸭的旱养模式或许可行,但鹅如果进行旱养的话生产性能会有比较大程度的降低需要更多的探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博士曹楠)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罗开健:“水禽有很大的优势和消费市场,可以开拓畜产品的加工市场,做好市场开拓,做大水禽产业,抛开水养模式,探索养殖新模式”。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罗开健)

“怎样发展下去?生存是第一!”南海大沥镇农林服务中心主任朱师郑重建议水禽专业委员会要在组织结构上面有所创新,多组织会议,成立不同小组,创新组成模式,如在育种、疾病、防控、诊断等不同领域成立不同小组,以新形势和企业对接。

(南海大沥镇农林服务中心主任朱师)

华南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王政富:“目前广东没有一家真正的规模化集约化的水禽养殖公司,与北方差距较大,发展相对滞后”,他表示水禽专业委员会多对接规模相对较大的水禽养殖企业,同时扩大委员会组织比如可纳进研发企业、疫苗企业、育种单位和器械公司等。同时要深度研究分析广东水禽产业滞后因素,这样才能突破广东水禽产业的现状。“做调研、深度调查,找出问题根源,制定相关方案,坚定一个信念才能推动水禽业的发展”。

(华南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王政富)

“让行业在迷茫的时候有一个方向,这就是水禽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卢受昇在会议上介绍到,他还表示“最近两三年是家禽业的机会,水禽也要抓住机遇进行转型升级,利用好专业委员会这个平台,将水禽产业提升到新的层次”。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卢受昇)

最后,黄淑坚主任总结到,以后还要积极组织水禽行业交流活动,同时扩大委员会成员,在组织机构功能上进行细化,为广东水禽业发展做出贡献,也希望个委员单位和成员多多支持委员会的工作。

新牧网2019-8-6

 

 

生态渔业扶贫模式实践与思考——从湖北恩施到贵州六盘水 文章下载

生态渔业扶贫模式实践与思考——从湖北恩施到贵州六盘水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20年全面脱贫的总目标,科技扶贫始终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阶段,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扶贫优势,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力求实现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在帮助贫困地区引进资源、发展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从内部解决贫困问题,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做到精准扶贫、脱真贫、真脱贫。

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一直将扶贫工作作为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是最早参与国家地区扶贫的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简称“中科院水生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分别于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和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开展扶贫工作。

因地制宜,开发特色“生态渔业扶贫模式”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和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均处于山峦众多地区,人地矛盾突出,受地理和自然条件限制,农户人均占有耕地少,高产值农业发展缓慢,村民收入普遍微薄。恩施市龙凤镇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茶叶种植、畜禽养殖及务工,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红薯为主,当地贫困户大多以种植低产值农业作物为生,脱贫增收难度较大。六盘水市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乌江与北盘江的分水岭地带,水资源丰富。农业经济作物以种植茶叶、猕猴桃、核桃等为主。另外,水城县以优质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全县总体产业结构单一,高产值产业发展较慢,个人收入来源较少,人均收入较低,贫困程度深,贫富差距大,是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水城县被确定为中科院定点帮扶县。

龙凤镇和水城县自然资源丰富,蕴藏丰富的生物、矿产、水利等资源。但因位处山区,受地理条件影响,人均占有耕地少,贫困人口较多,苗木种植和个体养殖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受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丰富的水资源尚未被用于开展渔业养殖活动,也没有开展大规模养殖和种植产业。

2016年,中科院水生所响应湖北省政府号召,对恩施市龙凤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对口扶贫过程中,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结合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以“发挥科技优势、坚持生态扶贫、发展绿色产业”为指导思想,按照“科技扶贫、智力帮扶、精准到户、辐射周边”的工作思路,推行“多方合作,共同努力”的扶贫理念,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共同开展扶贫工作,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生态渔业扶贫模式”。两年间,成功帮助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佐家坝等6个村打造建设生态渔业基地,基地收入归村集体所有,实现了有效脱贫。目前部分基地已进入收益阶段,预计所有基地收入总额将超过60万元,成功打破6个村集体零收入的局面,科技扶贫取得显著效果。在此基础上,2018年,中科院水生所将“生态渔业扶贫模式”推广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

结合贫困地区特点,中科院水生所依托自身学科优势,积极推广水库生态渔业、科学高密度养殖、优质种苗繁育等技术,建立了水库山塘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等工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中科院水生所与龙凤镇龙马村和佐家坝村等村集体,以及水城县人民政府、水城县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合作开展扶贫工作。在与地方集体和政府的合作中增加集体的收入,直接或间接帮助贫困群众有效脱贫。在与水城县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中,通过雇佣贫困户参与日常养殖工作,为贫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此外,还将养殖工作分片承包给一户或几户,贫困户不仅获得收益,还可获得企业分红。一系列举措使“生态渔业扶贫模式”获得的扶贫成果惠及群众,切实让老百姓感到了实惠,也得到了中科院领导、地方政府各级领导以及群众的认可和肯定。这种生态渔业扶贫新模式,是科技扶贫的积极探索,将为适宜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生态渔业特色扶贫实践

生态渔业是根据水体环境养殖容纳量,科学调整鱼类群落结构,期间不投饵、不施肥,形成稳定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辅以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持生态平衡,实现水质保障,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模式。发展生态渔业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能源,提高综合生态效益,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生态渔业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渔业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

前期调研科学论证

中科院水生所与当地政府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树立“结合现有资源、坚持绿色品牌、开展生态扶贫”的理念,坚持走“合理规划、绿色开发”的科学扶贫道路。在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和讨论分析后,确定了以水库生态渔业为依托的扶贫方式。水库生态渔业养殖工作,不仅能为当地经济增值创收开辟一条新的路子,而且也让精准扶贫工作有了一个切实的落脚点。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佐家坝村的佐家坝村水库(130亩),其水源来自山泉水及其溪流,出水无其他用途;自2002年养殖承包结束后,便未进行养殖活动,多年闲置。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有水库20余个,在进行了全部的实地调研后,发现万营水库(约300亩)和观音岩水库(约700亩)为提供饮水、灌溉、工业用水修建的基础设施,未进行养殖活动。在此次扶贫工作中,中科院水生所与水城县县委、县政府共同将两座水库确立为渔业转型与生态渔业技术应用示范与脱贫攻坚示范点,并进一步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结合实地调研和分析,在征求国内数位生态渔业养殖专家意见基础上,佐家坝水库、观音岩水库、万营水库均适宜发展水库生态渔业养殖。

中科院水生所专家提出了“以水养鱼,以渔净水”的思路,通过合理构建水库鱼类种群,可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障水质。在水库中适量放养滤食性鱼类可以有效地控制水中浮游动植物的生长。与此同时,滤食性鱼类的生长消耗了水体中的总氮、总磷。随着鱼产品的捕捞而移出水库水体,便可抑制水体出现富氧化。每100g鲜鱼可消耗约2.5g氮和0.2g磷,因此科学鱼类养殖也可起到改善和净化水质的作用。此外,水库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杂食性鱼类,这些杂食性鱼类会直接消耗外源性营养物质,对于净化水质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引进良种提高收益

为进一步落实生态渔业扶贫计划,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在合理构建放养种群的基础上,中科院水生所已经为龙凤镇并即将为水城县提供桂建芳院士团队历时10年自主研发并由农业农村部认证的水产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苗。该鱼具有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等优点。目前在全国各个省份均已推广养殖,累计产生经济效益数百亿元。

2016年,以龙凤镇佐家坝水库为示范点,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邀请了桂建芳院士团队骨干成员王忠卫副研究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在佐家坝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地示范推广绿色、健康、优质、高效的无公害水库生态渔业养殖模式。佐家坝水库放养的鱼苗,预计陆续能为佐家坝村集体创造15万元以上收入,远超地方政府对村集体收入要求的5万元脱贫标准。

2018年,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将这种养殖模式推广至观音岩水库和万营水库,在后续工作中将引入“中科5号”优质鱼苗(图3)。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将全面跟踪调查示范水库的水环境与生物资源状况,开展生态渔业技术培训,优化增殖放流种类,发展多种群复合增殖放流技术。通过合理放养、轮捕轮放、多种群管理等技术的实地技术培训,对贫困户进行示范和推广。同时,将以平台公司参与、中科院生态渔业技术支撑的方式,建立贫困群众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吸纳贫困户参与渔业养殖、管理等方式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打造深度贫困山区生态渔业脱贫样板,在更好地保护山水环境的同时,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特色养殖产业模式初见成效

水库生态养殖、高密度精细养殖、休闲渔业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

在发展水库生态渔业养殖的同时,引入高密度混养技术,帮扶当地在水库建立休闲渔业精品园,打造生态渔业产业模式。开展包括水库生态养殖、高密度精细养殖和休闲渔业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渔业养殖模式。其中水库生态鱼无须投饵喂食和施肥,在避免饵料对水质影响的同时,不仅可减少养殖费用,还可改善水库水质。水库生态鱼一般放养后第二年即可上市。高密度精细养殖则具有养殖周期短、养殖密度高、经济收益高的特点。休闲渔业则在养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收益。

休闲渔业附加值高,易于管理,将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入,中科院水生所在对龙凤镇佐家坝水库周边进行调研后,对休闲渔业也提出规划建议。在此基础上,指导并构建了塘堤围网以防洪涝,并搭建1个投喂平台和1个垂钓平台,投放了草鱼、鲢、鳙、鲤,以开展休闲渔业。鱼类高密度养殖与水库大面积自然养殖不同,其品种投放更灵活,产量更大,收益更高。在合理的人工参与下,养殖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可养殖鱼类品种更多,适合饲养市场价值高的鱼类。整体上高密度精细养殖所带来的收入非常可观,是为当地群众增收创收的很好途径。

观音岩水库和万营水库在鱼苗放流后2个月的调查结果显示,鱼类长势良好,平均增重近100g,水质在原国家三类地表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净化接近于二类水标准。在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的帮助之下,龙凤镇佐家坝村不仅依托现有资源成功形成了绿色生态渔业产业,也掌握了科学的生态养殖鱼类技术。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达到了高质量脱贫的目标。六盘水市水城县扶贫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水库生态鱼预计明年上市,预计创收40万元。

打造渔业发展、观光旅游、疗养度假的综合性产业

随着贵州水城县水库生态渔业扶贫工作的逐步开展,根据水城县水库的建设情况、地理位置、规模、功能及自然条件等因素,为充分发挥利用水库资源优势,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贫工作将下一步工作重点转移到生态养殖模式推广。将建设以水库为载体的生态产业,打造一个“水质保障、渔业发展、观光旅游、疗养度假”的综合性产业。

围绕水库打造的综合产业,不仅能为水城县带来直接经济收入、创造经济产值,同时也会贫困户提供大量工作岗位。通过对贫困户进行培训、雇佣贫困户参加工作的方式,让贫困群众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进来,做到“智力帮扶,能力帮扶”,以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

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还为水城县内其他11座水库量身打造综合性产业,具体措施如下:①高品质鱼类流水养殖。在水库下游进行高品质鱼类流水养殖,通过高密度养殖高利润品种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②建设鱼苗繁育场。在规划开发水库中选定一个作为鱼类苗种繁育场水源,在其下游合适区域建设一个大型鱼苗繁殖基地,所繁育种苗不仅可以用于生态渔业养殖模式,还可以向其他地区进行出售,鱼苗繁育场的建立也将为扶贫乃至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巨大价值。③观光旅游、疗养度假、休闲娱乐综合性开发。在适宜水库周边(水源保护区外)建设疗养院、度假中心、垂钓基地、农家乐及附属设施等,一方面吸引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另一方面也为老年人提供环境优美的养老场所。

开发山塘生态混养新模式

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与水城县新街乡二台村村委会合作,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技术优化等方法,形成适宜贫困山区山塘的生态混养模式,为农民脱贫提供技术支撑。经过对水城县地域条件下山塘实地调查后,建立与当地资源相适应的投喂体系和养殖技术模式,通过技术示范与推广,达到相关渔民掌握生态渔业生产与管理技能、新增水域资源尽快利用、收入增加、脱贫的目的。

以六盘水市二台村张家沟山塘为例,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为其打造了“密度合适、投喂精准、保障水质”的山塘养殖体系。张家沟山塘可利用水域面积约60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水质良好,符合山塘养殖条件,下一步将按计划进行建设围栏及排水系统。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还帮助二台村规范了生产管理技术,并对相关水产养殖人员进行了培训,为水库生态渔业开发利用奠定技术基础,使贫困户能掌握生态渔业生产与管理技能,打造适合区域经济条件与饲料原料供给的山塘鱼类养殖模式,以达到扶贫、脱贫的目的。

2016年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贫团队进驻恩施市龙凤镇,到2018年进驻六盘水市水城县,总体来讲,恩施市龙凤镇扶贫工作显著。如今,生态渔业养殖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丰厚的收入,贫困群众生活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水城县生态渔业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在恩施扶贫的成功经验下,中科院水生所有信心也有能力帮助水城县达到脱贫攻坚的最终目的。

“授之以渔”的经验与思考

生态渔业扶贫模式的经验与优势

生态渔业养殖模式门槛低,易推广。水库生态养殖鱼类无需投喂,既可减少资金成本,又能维持水库生态系统稳定,保障水质。生态渔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水库优越的产地环境,养殖出优质、绿色的水生产品;而且如果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养殖,还能在保障水库水质以及水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形成特有的绿色健康品牌,再通过适当的品牌宣传营造市场需求,可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高密度精细养殖则依托水生所自身优势资源,利用先示范后培训的方式,对当地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做到真正的“授之以渔”,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收入问题,确保切实脱贫、稳定脱贫。休闲渔业不仅能进一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以为贫困户甚至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水库生态渔业、高密度精细养殖和休闲渔业3种养殖模式,三者有机结合产生了庞大的产业链条,形成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模式,为帮扶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恩施市龙凤镇佐家坝村生态渔业扶贫效果显著,也是对该扶贫模式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中科院水生所进一步将生态渔业扶贫模式推广到六盘水市水城县,鱼类放养效果良好,可形成巨大的经济潜力。

当前工作面临的问题

恩施市龙凤镇佐家坝村水库多年闲置,六盘水市水城县各个水库的主要功能是解决饮水、灌溉和工业用水。两地水库水体资源利用不充分,且受到技术的限制,无法在保障水质的基础上进行渔业养殖,也没有发展科学鱼类养殖的理念与思路。中科院水生所将自身的科技优势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并与地方企业、地方政府、地方集体共同合作,开创了“企业+政府+集体”的扶贫方式。多方资源合力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为贫困地区谋效益,为贫困人民谋出路。从增加集体收入和个人收入两个角度解决贫困问题。

在扶贫实践中,水库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需要做好规划。早晚需要进行水面巡查,预防偷鱼、捕鱼;对水库水质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密切关注水库水质变化情况;还要定时对水库中的鱼类进行采样,观察鱼类生长状况及有无特殊情况,根据其成长情况进行合理喂养;定期进行捕捞,将大鱼及时捕出,提高水体自身饵料利用率,促进小鱼的生长,缩短成长周期。

此外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十分重要,如何更加有效地将科学养殖技术传授给贫困户,使这种“生态渔业”模式能够绿色、长效地维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中国网2019-1-31

 

 

奇怪的经济鱼塘效应——给养就活,不给养则死的氧圈调节机制 文章下载

奇怪的经济鱼塘效应——给养就活,不给养则死的氧圈调节机制

其实关于鱼塘效应的看法,我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是关于正儿八经真正鱼塘里来的,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以前农村皮出来的孩子,凡事都有好奇心且好琢磨。在我舅舅的圈养殖渔场里,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投食聚集和定时打氧的规律,这是由于圈养的特性,鱼苗的投放密度会特别大,如果不定期在用打氧流动水流会造成鱼苗大范围死亡,另外基于投养的规律,投食区域的争食现象会特别的严重,这都是平常很简单的道理,但是由这个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层次的东西,其实也和这两种现象特别相似,那就是在经济范畴里,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指代相对非全自由化的鱼塘竞争态势的话,那么到底什么是饲养员手中的鱼食?那定时供养的氧气又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在世界各国经济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长期存在经济中发挥作用,但很少人真正意识它到底有多大的威力,那就是补贴!我注意这个东西非常久了,也看到了这个东西在经济中独特的魅力,它作为政府调控本国经济效能,发挥竞争弱势地位保护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

如果说一个自由流动且竞争的经济体是我们的宗旨追求的话,绝对化是做不到的,因为国别界限的因素下,一定会有阻碍力量在博弈,这种差别就在于我们把政府作为一个相对的“鱼塘饲养者”管理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相对程度自由化竞争的投食区域里会产生大量的剧烈争夺,而这种争夺是本能的生存反应,那么这么无规则的争夺必然会导致整个鱼塘生态产生弱者和强者,在适者生存的自由竞争理论里这是一种市场表现,但是这种现象在各国经济的相互竞争中产生挤压效应,这就不会那么美好了。

另外基于鱼塘生态的国别局限考虑,当所谓的鱼苗投放密度过大的时候,即一国经济主体内部由于开放竞争参与主体过多的时候,那么市场环境调节的能力会弱化,基于保护生存态势的需求,打氧同时也成为了维护整个经济环境的必要手段,这个看上去更像是各国经济调节中的关税壁垒人设,定期复查,按时缴纳。

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扶植和保护本国经济的命脉产业和避免他国经济倾销式打击就成了政府权衡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补贴和关税就这样在各国经济的发展时空里成了一门不成文的手段工具组合包。补贴和关税的作用,我想但凡是了解经济运作的人都应该知道,但难点就在于权衡到底什么是一个度的问题,能够在两者发挥作用的前提下,保证“鱼儿”的竞争活力和相对成长空间,毕竟在这个大开放的自由经济年代,完全封闭无疑于自断“鱼塘”的命脉,同样是极端化的体现。

这种氧圈效应是一个非常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它能够真正衡量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之间的直接对话,同时也是看待各国经济真实管理水平的一个缩影!

一、保护生存VS适者竞争

人类社会经济学发展到了现在这个位置,其实很多细化思考都基于现实实践的总结,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和管控经济这么多年相执不下的局面真得是少见,其他问题追寻的答案不过就是制度的完善和现实环境的妥协而言。

由于国别经济体制的存在,尽管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演变,但相互之间总是存在着底线竞争保护的影子,这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角度的不同,保护国别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同相互之间市场化的适者竞争模式都具备合理存在的意义。

一个以国家经济为主体的优先考量范畴内,本国产业的管理和发展长效是最为优先的考虑地位,但基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在于融合和竞争,那么开放成为主流的参与规则之下,国别看上去反而成为了一种保护主义的宣誓,源于这种背景世界各国表面上都对保护主义嗤之以鼻,但在原则上又都保留了底线的生存保护机制,这就是补贴和关税的真正存在理由!

市场经济理论,在同等条件下,竞争会带来优胜劣汰以及凸显价值的地位优势,这样优者向前驱动发展就会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的经济推动力量。这就是市场经济最核心的标志,也是现在世界各国经济的主流主导力量,人们想象优势竞争的环境是足以调节经济发展节奏的,同时这种强淘汰的机制竞争会带来丰厚的价值产出。

但是现存市场经济里有一个东西是在理论实践中无法做到的,那就是无差别化竞争环境,人们只能做到相对化的制度平等,而无法实现绝对化的目标。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在一个整体环境相互竞争之下,又无法保证公平竞争环境,那么国别差异中的利己化考量就会有生存空间,那么现实中保护生存和适者竞争的博弈就会不断上演。

二、国别经济间的考验和全球化时代下的保护主义

市场经济到底算不算一个好的生存态势?我认为算,它本身是有效的,但它无法做到全部,因为衡量标准具备差异化,这根源于各国经济对于市场经济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

相互流动的资本和贸易带来了沟通的桥梁,各国经济和产业深度融合的今天,对于经济框架并没有一个统一化的标准,世贸组织也只负责贸易争端的协调机制,这样看起来各国国家之间存在现实经济摩擦和认知差异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而大部分国家虽然愿意相信市场竞争的导向作用,但是底线思维的逻辑并未过时,因此即使是在全球化下,扶植本国产业优势的补贴和保护本国产业基础生存空间的关税手段都非常常见。

这是管控机制下的一种权衡,各国政府自然知道优势竞争的好处,也知道保护主义的坏处,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会产生的强压式竞争议价权垄断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市场竞争,会彻底破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的。当年日本在广场协议下放开关税的后果,至今依然成为一种恶性反馈般的存在。

市场至上和底线保护主义是过去数十年来,各国经济管理的一种主流态度,但是最让人头疼得就是这个尺度的问题,界限到底在哪里呢?

三、补贴和关税的泛滥带来什么?

就如同我上面所述的一样,关税和补贴就好像一个鱼塘生存的保护机制,实际上怎么做全都在饲养员的手里,但是在现实当中看各国的做法其实并不算太好,这需要从这个政策本身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去看待,同时也要考量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到底有没有权衡各方力量!

在补贴和关税的本意出发点来看,无非是保护整个鱼圈的良性竞争态势,逐渐相互发展,不能让弱者无立锥之地,也不能让强者占尽所有生存资料,那么补贴和关税就不能上不设限,否则适得其反!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保护措施看上去确实被用坏了,补贴用坏的后果就是使弱者产生依赖的幻想,生存惰性会导致它们心存侥幸,而关税滥用的后果就是强者不得其所,无法发挥价值优势,导致市场竞争的价值规则彻底崩塌,这两种情况都是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极力避免的情况。

实际上这就非常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水平和智慧,基于各国具体情况去参考,如何在有效发挥市场经济竞争淘汰机制的前提下,用底线思维去衡量补贴和关税保护的度,这是最难的!

本国产业要不要保护?竞争产业要不要引进?泛滥的补贴和高昂的关税制度必然是一种过度的人为调理手段,那么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还要不要发挥作用呢?

四、开放能否提供竞争利益最大化?

同理条件下,市场经济的竞争调节机制也并不是完美的,大部分时间基于自由流动资本的逐利本性和残酷的淘汰生存机制,虽然在经济中表现为价值凸显,但过于具备破坏性本身也会带来麻烦。

在一个鱼塘中如果争食过于严重和打氧不够及时,那么鱼苗的生存环境和相反方向一样恶劣,不合理竞争条件下的强压也会导致整体生存环境生态的恶化,最终使经济陷入无法持续输出的境地。

开放是当下这个时代的主题,它能够是各国经济交流加强,资本自由参与度提升,配置资源依据市场竞争结算,同时也会带来很好的技术融合发展和交流。

只是无底线的开放竞争是否就是最好的结果呢?从各国利己的诉求出发,显然这是一个只存在在理论基础上的概念,全方位开放根本无法做到。即使做到了,于国于民也绝非全是好处。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立足于本国国民和产业利益都无可厚非,这是基于自我发展的合理表达,这也是为什么关税和补贴可以长期存在的关键因素,否则居心不良的经济掠夺会毫无人性的破坏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根基。

五、竞争下的硬实力才是破解氧圈经济谜题的最终答案

最近这几年全球化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受到了极大的质疑,一方面是因为现象性经济下行周期引发了人们对于现有机制的反思,而另一方面正是产业竞争条件下的苛刻反馈致使竞争成为空谈,最终导致了补贴和关税的恶化。

这样一来所有的国家经济考量都开始报以极大的质疑心态和现实之中的自我利益保全倾向越发浓厚。事实上我认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竞争条件下市场环境,而在于经济的复杂程度影响了政策制定者们的判断力,或者是因为刻意因素必须表达的一种自我诉求。

事实上全球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回首再去抓起恶意竞争挑衅的机制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一个鱼塘如果环境好,那么大家都好,如果环境不好,那是所有人都无法生存的。

竞争是好事,关键在于价值,底线保护同样也无可厚非,但同样前提条件在于一个度的问题。过度补贴和高昂关税并不是拯救整个鱼塘生存生态的良药,竞争条件下的相互促进才是解决氧圈经济惰性和恶意阐释的最终谜题答案。

世界经济需要一个和谐共进的生态氛围,产业需要一个合理竞争环境去促进发展,最终我们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去协商解决国别经济之间的差异。

如果鱼塘里的鱼都能够养活,我们何苦去颠覆整个鱼塘的生存机制呢?设好底线,勇敢竞争就好!

小欧经济2019-6-24

 

 

两大三文鱼巨头加快进驻中国市场,国产三文鱼挑战机遇并存 文章下载

两大三文鱼巨头加快进驻中国市场,国产三文鱼挑战机遇并存

近日,全球最大三文鱼生产商挪威Mowi(美威)集团的销售和市场总监Ola Brattvoll表示,美威在中国上海的工厂将进入启动阶段;智利大型农业综合企业Agrosuper(爱阁)也在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收购智利最大三文鱼养殖企业Empresas AquaChile,实现对其百分百控股。

1

价值链升级整合,美威公司加快布局中国市场

全球第一大三文鱼生产商美威在全球三文鱼市场占有约25%到30%的份额,是一家集养殖、饲料、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三文鱼综合性企业。

2019年1月初挪威Marine Harvest(耕海)更名为Mowi(美威),更名的同时也将进行产业链的升级整合,针对特定市场重新打造产品品牌——Mowi。

除了传统欧洲消费市场,2019年美威将更加注重开拓美国和中国市场。随着近年来中国三文鱼的消费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流通渠道已经无法满足市场要求。

美威紧跟中国水产行业线上、线下的融合趋势做出新的战略布局:在中国上海建造一个三文鱼工厂。上海工厂的建成会使更多优质、健康的海鲜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

除此之外,美威集团还将对中国下游端进行战略部署,给予中国一些高级餐厅三文鱼特许经营权。这一决策会大幅度地提高中国三文鱼连锁店的数量,对三文鱼的零售有促进作用,从而推进三文鱼消费的大众化。

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对三文鱼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满足。

2

战略调整,智利农业大亨转战三文鱼市场

Agrosuper(爱阁)是智利第一大食品生产公司,涉足多个领域。

自上世纪50年代起,这家蛋白业巨头从一个单一的鸡蛋农场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向亚洲销售数十亿美元鸡肉、猪肉和三文鱼的公司。并购之后,爱阁的三文鱼生产实力倍增。

重组后的爱阁也将中国列为重点布局市场,它们在上海举行了“爱阁食品周”等一系列试吃活动,让来宾在活动现场品鉴质优味鲜的三文鱼和其它肉制品,并通过VR技术领略爱阁食品的三文鱼养殖生产系统。在北京,爱阁曾举办过华北地区的首个三文鱼品鉴会。

这些策略无一不体现了爱阁想要布局中国水产市场的雄心。

3

线上线下融合助力国产三文鱼稳步发展

水产业是我国农产品贸易中一直保持较大顺差的优势产业之一。

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而且贸易顺差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世界水产品供给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产品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稳压器之一。

三文鱼产业内两大巨头对中国市场的争夺,也给国产三文鱼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机遇。融合是趋势,品牌是关键。就目前国内消费市场而言,我们不缺大型的生鲜企业,但缺少知名的消费者品牌。品牌的建立,能够帮助产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关注。

因此,在短时间内,挪威三文鱼和智利三文鱼的大量进口可能会使国产三文鱼陷入一段时间的低谷。但是,在这种严峻形势的倒逼下,国产三文鱼会加快自己的步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国民品牌。

大型水产养殖企业在货源集中、冷链速运等优势下,应将重心放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努力树立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小型企业可在确保自身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经营规模;甚至选择加盟大型品牌,进行整体营销,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并对市场需求做出更快速的反应。

紧跟中国水产市场线上、线下融合趋势,着力培育自身品牌的优势,国产三文鱼终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冻品攻略2019-4-25

 

 

河蚬、河蚌、螺蛳、银鱼……江苏河湖水产品中的“大咖上品”,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如何保护的? 文章下载

河蚬、河蚌、螺蛳、银鱼……江苏河湖水产品中的“大咖上品”,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如何保护的?

记者从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会会办公室获悉,为保护江苏河湖水产品中的“大咖上品”——河蚬、河蚌、螺蛳、银鱼……江苏采取限额捕捞制度,取得积极有效的良好效果。

近年来,省洪泽湖渔管办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渔业资源绿色发展方式,形成了限额捕捞、依法治理、社会增殖、产业发展一体建设新机制,凝聚了“生产须增殖、捕捞必限额、产品冠品牌、减量可增收”的广泛共识,闯出了一条“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之路。

高强度捕捞,洪泽湖河蚬可捕量逐年减少

过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洪泽湖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加之捕捞强度的逐渐增大,渔业资源呈现下行趋势。这种下行趋势对于河蚬、河蚌、螺蛳、银鱼等一些受环境影响较大、养殖难度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资源来说,尤为明显。这类资源如果不加以保护,进行限制性、保护性、科学性开发,为它们有效恢复争得时间、空间等有利条件,它们的种群量必将会减少。

2005-2013年,在高强度捕捞的影响下,洪泽湖河蚬可捕量逐年减少,2005年为10.01万吨,2009年为5.77万吨,2010年为5万吨,2011年为4.16万吨,2012年为3.8万吨,2013年只有2.2万吨。同时,河蚬的有效捕捞时间也日渐减少,由2012年以前每年生产8个半月,到2013年只能生产2个月,甚至到了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捕到河蚬的危机境地。

为拯救河蚬资源,从201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最终打出了一套限额捕捞组合拳。河蚬限额捕捞实施成功后,我们又陆续在河蚌、螺蛳、银鱼等特种水产品上加以运用,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全面查清渔业资源状况

在“测”字上察实情,全面查清渔业资源状况。

一是查清总数。制定资源调查方案,专门成立了洪泽湖限额捕捞资源调查及评估专家组,并运用科学方法,对洪泽湖河蚬、银鱼、螺蛳、河蚌等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及时掌握资源总量和可捕捞总量。在今年的春季银鱼资源调查中,经调查测算,最终确定银鱼的资源总量为530吨,可捕捞量为397吨。

二是留足余数。在春季银鱼特许捕捞中,根据资源动态变动规律,充分考虑种群繁衍、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我们留储265吨,占资源总量的50%,有力保障了银鱼种群的自我恢复。

三是算好均数。根据捕捞船只网具、吨位、马力状况,将捕捞额度进行合理分配,进一步确定不同捕捞功率船只的捕捞天数与日捕捞量。同时,对每条船的配额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了公开透明。

河蚬船只从347条降到100条,减少了247条

在“限”字上出实招,科学制订限额捕捞制度。

一是限捕捞人员。从事生产的人员必须是持特许证的专业渔民。多年来,洪泽湖实行捕捞“负增长”制度,特许船只大幅减少。河蚬船只从347条降到100条,减少了247条;银鱼船只从1422条降到931条,减少了491条。

二是限生产时限。只能在规定时间内开展捕捞。河蚬、螺蛳、河蚌捕捞的时限,在综合认定资源状况和可捕量、市场价格以及企业申请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确定。在今年的银鱼捕捞中,60千瓦以上的船只由过去的7天减至去年的4天,再到今年的3天;60千瓦以下的船只由过去的7天减至去年的5天,再到今年的4天。

三是限作业水域。河蚬只能在洪泽湖渔业部门划定的、自己投资养护的增殖区内生产,河蚌、螺蛳在自己投资养护的立体套养区内生产,银鱼在渔业部门指定的水域生产。

四是限产品数量。河蚬每条船每天生产量不得超过72包(每包30公斤),银鱼60千瓦以上船只每天限捕85公斤,60千瓦以下船只每天限捕60公斤,配额不得转让。

五是限生产工具。河蚬生产只允许划耙作业,每船不得超过2把,划耙齿间距不得小于1.2公分;低于1.2公分的幼蚬比例不得超过20%。六是限交易地点。捕捞结束后,必须到渔政部门指定的码头交易,并接受渔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成立了省洪泽湖渔业协会河蚬、银鱼、河蚌、螺蛳分会

在“建”字上下实着,着力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一是成立行业协会,凝聚发展力量。先后成立了省洪泽湖渔业协会河蚬、银鱼、河蚌、螺蛳分会,把企业、渔民、加工户、收销方全部吸纳进来,着力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为同步的大格局。二是创新组织模式,缔结合作机制。实行“协会+企业+捕捞组+渔民”的纵向组织模式,协会负责行业管理,企业以股份制吸收全部渔民,捕捞组组织捕捞生产,并以股权多少进行资金投入和利益分成,实现了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均摊,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三是制定运行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协会出台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产销行为、建立信用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和制度,切实保障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340户渔民自愿投入近100万元参与今年的银鱼增殖放流

在“增”字上谋实策,切实丰富渔业自然资源。

一是建立贝类社会增殖新机制。对于河蚬、河蚌、螺蛳等栖息地相对固定的渔业资源,引入“利益回报”机制,推动企业投入增殖,形成了“投入——保护——效益回报——加大投入”的良性循环。目前,全湖企业每年投入在河蚬、河蚌、螺蛳的增殖资金达500万元。

二是建立鱼类社会增殖新机制。对于银鱼这样居无定所的渔业资源,引入“谁投入、谁生产、谁受益”机制,通过保障渔民享有增殖部分的优先捕捞权,鼓励渔民投入资金参与增殖,形成了保护路径多元化、社会放流常态化、增殖效益最大化的良好格局,激活了社会化增殖的新动力。在今年的银鱼捕捞中,共有340户渔民自愿投入近100万元参与增殖放流。

今年干银鱼实际售价为110元/斤,比2018年上涨53.8%

在“提”字上做实功,不断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一是提升产品价格。积极实施最低保护销售价制度,通过全体会员议价的方式,制定最低保护收购价、出口价,牢牢掌握市场的议价权,避免了过去因打“价格战”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在今年的银鱼捕捞中,鲜银鱼最低销售指导价为12元/斤(实际售价为14元/斤),比2018年上涨20%;干银鱼为100元/斤(实际售价为110元/斤),比2018年上涨53.8%。

二是提升品牌价值。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引来了“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著名电商企业和知名龙头企业的洽谈合作,有力促进了品牌价值的进一步提高。在今年银鱼捕捞量比去年少的情况下,渔民户均收入2.3万元,比上年多收入0.8万元,增收效果显著。

捕捞船只必须在特定的渔港接受渔政部门的执法检查

在“管”字上求实效,严格落实限额各项举措。

一是加强制度设计。完善限额捕捞制度,创建八限”(限捕捞人员、限生产时限、限组织形式、限作业水域、限捕捞数量、限生产工具、限交易地点、限最低销售价格)管理模式,建立“五必查”(查捕捞证件、查渔船马力、查渔具规格、查渔获品种和数量、查幼鱼比例)工作要求,健全“产品出湖出港出口证明”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体系,实行违法违规“黑名单”制度,保障了限额捕捞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是组织“港长”自查。建立健全“港长”制度,通过任用忠诚可靠、公道正派、大家认可的“港长”,加强对捕捞船只出港申报、捕捞登记、进港备案等方面的自我管理,保障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是定点执法检查。捕捞船只必须在特定的渔港接受渔政部门的执法检查,对于“违限”的行为依法查处,并列入违规“黑名单”,坚决杜绝超期捕捞、超量捕捞、超规捕捞。四是全程监督巡查。以特定渔港为基点,划分作业水域,安排专门力量对限额捕捞进行全程巡查,切实维护生产秩序。

扬子晚报网2019-7-5

 

 

福建省推进海洋与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纪实 文章下载

福建省推进海洋与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纪实

福建是水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省。预计2018年福建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300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778万吨,渔民人均纯收入21417元。一系列海洋渔业重点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渔业奠定了基础,也为保障水产品供给、促进渔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构建现代渔业千亿产业链

“海,闽人之田也”。近年来,福建省大力发展“品牌渔业、生态渔业、智慧渔业”,建设水产千亿产业链,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可喜成效。

据悉,2018年,福建大黄鱼、石斑鱼等十大特色品种产量34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将超950亿元,并首批创建了蕉城大黄鱼、霞浦海带、福鼎桐江鲈鱼等8个省级水产品特色优势区,围绕海带、对虾、东方鲀3个种业重点发展的种、养产业上规模、增效益,形成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力争2019年实现十大品种产量占水产养殖总产量65%以上,十条特色品种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千亿。”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水产与质量监督处有关负责人说,未来将整合省级以上各项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十大超千亿产业链所涉及的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在育苗、养殖、加工、流通和休闲等产业链完整的渔业综合体和典型企业。另外,持续实施第3轮水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加快海带、对虾、河魨3大品种的遗传育种中心、种质资源库、原良种场和种苗场建设,支持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现代化的水产苗种基地,培育一批种业龙头企业和知名苗种品牌,争取今年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超70%。

深水网箱 “网”来丰收渔获

福建是海水养殖大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为推进海水养殖经济高素质、生态环境高颜值发展,2018年,福建积极推广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成效初步显现。

“振鲍1号”,是福建在国内首创的机械模式养殖平台,预计年产鲍约12万吨,可防16级台风,养殖空间可扩展到20米以上等深线海域。

水产与质量监督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大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水产养殖设施,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集约高效养殖方式,探索发展深远海养殖。同时进一步培育闽南、闽中、闽东三大水产加工产业集聚区,扶持新建10条以上水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

依托优势 创建特色水产品牌

如今,建设地方特色水产品区域品牌,走精品化的渔业发展道路,已成为福建各地建设现代渔业、促进渔民增收的选择。目前,福建省水产行业共创建各类品牌456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1个、国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省名牌产品124个、省著名商标245个。2018年,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 · 亚太水产养殖展上,6万平方米的展区吸引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542家企业和协会,展会参观人数达30.4万人次,现场贸易配对额3.95亿元。

今年,福建将继续加强产业链区域公共品牌培育,积极参与国家级渔业公共品牌评选,鼓励支持各地开展特色区域渔业品牌评选活动,以促进渔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加强监管 确保“舌尖安全”

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焦点之一,而水产品作为福建人餐桌上的最爱,其安全与否关系到千家万户。福建高度重视餐桌食品安全,2018年,福建对大黄鱼、鲈鱼等主要养殖品种开展了840批次的抽检;成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队”,累计开展执法检查行动1402次,共查处水产品质量案件16起;开发出水产品质量安全“一品一码”全程追溯系统,共5000余家企业纳入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水产品质量安全主题日”等活动,提高水产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据统计,2018年,福建水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省部级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达99.8%,全省未发生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据悉,2019年,福建将开展水产养殖精准用药、规范用药、减量用药技术推广,并全面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一品一码”全程追溯,将在工商登记注册的5800多家食用水产品生产企业、渔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录入系统。力争2019年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深耕海洋牧场 助推生态渔业

海洋环境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2018年,福建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持续开展增殖放流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建立1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做好海洋环境监测、内陆重点渔业水域资源环境监测工作,积极应对赤潮灾害及渔业污染事故。

通过科学投放人工鱼礁、种植藻类、增殖水生生物等,福建积极发展海洋牧场,有效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拓展渔业功能。莆田南日岛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福清东瀚海域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稳步推进,未来福建还将持续开展海洋牧场基础资料调查工作。

水产与质量监督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2018年福建现代渔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但仍面临着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渔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水产精深加工产品少、陆源污染排放压力加大、渔业产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不高、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和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今后有关部门将立足比较优势,推动福建渔业经济高质量、渔业面貌高颜值发展。

每日超精彩看点2019-1-29

 

 

解放思想转变思路 强化渔业产业链条 山东滨州无棣县打造“虾贝虫藻”特色渔业经济 文章下载

解放思想转变思路 强化渔业产业链条 山东滨州无棣县打造“虾贝虫藻”特色渔业经济

近年来,无棣县按照《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安排部署,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的“十大行动”, 紧扣全市“十三五”时期渔业发展“一二三四”的增提思路,抢抓机遇,凸显区域特色,不断开拓创新、加大投入,全力加快海洋与渔业产业发展,借势“走出去”“引进来”提升科技人才软实力,着力打造“虾贝虫藻”特色渔业经济,强化无棣县渔业产业链条。

加强“虾贝虫藻”产业科技创新。一是壮大人才队伍。积极落实我省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打造海洋人才高地。强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加强产学研合作,县政府与大连海洋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大连海大的人才和科技力量,谋划无棣县海洋与渔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友发公司建立了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有利促进了南美白对虾和卤虫养殖产业发展;海城集团与省科学院联合共建“环渤海南美白对虾研究院”;与鲁东大学合作,成立无棣鲁东大学海洋研究院,利用人才杠杆作用,进行微藻培养和应用技术研发;成功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学者胡强教授,与中国投资公司微藻研究中心签订微藻产业化建设项目;引进美国马里兰大学奥迪莫拉教授,与友发公司就卤虫高密度养殖展开合作。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骨干企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建立了以海城、神力、友发、正海等6个大型养殖企业为主体的水产核心示范区;沃达公司建成全国最大的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基地;无棣正海贝壳堤岛旅游有限公司建成海洋牧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友发水产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卤虫卵加工出口企业,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卤虫卵提纯、加工和贮存技术、年加工卤虫卵原料1000吨,牵头组建了无棣环渤海卤虫卵协会、盐田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注册的“友发、港棣、环渤海”牌卤虫卵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0% 以上,远销东南亚、欧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全面落实我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的配套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化技术转移,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成功引进鲁东大学海洋研究院邹宁院长采用微藻和光合细菌净化废水的两项专利技术,通过该技术解决养殖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无棣县养殖业和卤虫产业的发展。

加速推动“虾贝虫藻”产业发展。一是坚持项目推动。2018年上报跟进《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渔业重点项目》9个和海洋强省建设项目18个。以承担渔业项目为契机,先后实施了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现代渔业发展平台、 “海上粮仓”及海洋牧场等涉渔项目,圆满完成了标准化池塘改造、工厂化养殖、种业提升等工程,推动了“虾贝虫藻”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友成公司创成“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县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增至4家;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黄河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设综合实验室1座、管理房4座,池塘池坝修整加固288650立方米;投资7190万元,实施海洋牧场平台建设项目,项目进展顺利,综合效益显现,积极推进鲁北贝类苗种繁育生产基地项目,多方筹措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步伐。二是坚持模式创新。创新优化“虾贝虫藻”养殖模式,积极探索推进以对虾标准化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池塘高密度卤虫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推动无棣渔业产业由粗放养殖逐步向精细化、集约化、科技化等多种现代模式迈进。截至目前,山东省友发水产有限公司与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合作开展了工厂化循环水高位池对虾高效养殖试验示范,放养SPF一代虾苗,产量由目前的亩产几十斤提升到亩产3000多斤,大大提高了对虾的产量与质量,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沃达公司的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基地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单茬养殖对虾总产量40.5万公斤,总产值1600万元,利润450万元;山东省友发水产有限公司建成了华北海水苗种良种繁育中心、3万亩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示范基地、1万亩渔光一体及观光旅游产业园、1万亩高产优质卤虫养殖示范基地等,推动特色海洋渔业“虾贝虫藻”经济发展新模式。目前,无棣县正在实施独具特色产业优势的微藻培养与卤虫增养殖试验项目,并被列入2018年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主要进行大规模池塘高密度养殖卤虫的开发与优化,一期试验面积2000亩,成虫与虫卵年亩产量翻倍增长。三是坚持多元发展。养殖品种趋向多元化,由以往相对单一的对虾养殖扩大到花蛤、缢蛏、牡蛎、卤虫、半滑舌鳎、海参、藻类等多个品种。实现微藻多品种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培养品种发展到硅藻、盐藻、小球藻、雨生红球藻、裂壶藻、隐甲藻等十多种微藻,计划5年内养殖规模达到1000亩。同时,积极打造北方水产苗种繁育中心,大力开展贝苗繁育。积极推进 “单胞藻类-丰年虫-虾贝”高效生态特色养殖模式,规模推广硬壳蛤底播、牡蛎吊养、鱼虾混养、虾贝混养、虫藻混养等健康养殖模式。

强化“虾贝虫藻”产业开放合作。积极深入推动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和质量提升,拓展“虾贝虫藻”等产业务实合作,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南北对接融合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是无棣正海贝壳堤岛旅游有限公司已与福建中海源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协议,计划投资金额15亿元,在无棣县近海水深10米左右海域建设15万亩的花蛤底播型海洋牧场,还计划将在无棣县建设年产30万吨花蛤及花蛤深加工产品生产线、专用码头等生产和贸易设施。二是无棣正海贝壳堤岛旅游有限公司与广东海大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协议,计划建设工厂化养殖车间10万平方米,培育对虾优质苗种100亿单位,预计年实现产值2.8亿元,利润2亿元。三是与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合作,重点开发贝类苗种繁育1.5万平方米,年培育贝苗30亿单位,如果直接销售可实现产值360万元,利润200万元,如果用于中间培育或海洋牧场增殖,利润可达10倍有余。四是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奥迪教授和鲁东大学邹宁教授达成合作协议,发展卤虫高密度养殖2000亩,年产鲜活卤虫800吨,卤虫卵80吨,产值1800万元,具有丰厚的经济效益,推广潜力巨大。

创新推进,全力提升全县“虾贝虫藻”产业发展水平。主要是突出“四化”:一是突出“标准化”,筑牢产业基础。狠抓标准化基地建设,完善重点产业基地的沟路渠电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夯实产业基础,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大产业养殖标准化推广力度,完善渔业健康养殖操作规程,推动养殖标准化由重点企业向普通业户延伸,实现水产养殖品种和水产领域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和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建设,严查违规用药行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强化科技服务,深化科企联系合作,加大渔民技能培训和渔业信息服务力度。二是突出“产业化”,做大产业规模。鼓励现有产业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增强竞争力。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渔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最大限度的予以政策支持。抓好水产苗种基地建设,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优化水产养殖模式。充分调动养殖骨干企业的积极性,开展新模式养殖试验,丰富渔业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效益。三是突出“生态化”,优化产业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修复,推广渔业养殖基地进排水独立、养殖海水“一水多用”、淡水自净以及循环水养殖、生态混养等养殖技术,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坚决防范渔业养殖污染问题。四是突出“融合化”,延长产业链条。推动“虾贝虫藻”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打造包括海洋生物工程、水产品加工、海洋医药、健康产业以及冷链物流等综合产业技术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区,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洋高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发展微藻跑道式培养、管道式培养、光生物反应器培养、高密度异养发酵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开发低成本的微藻收集技术。开发以微藻为原料或添加微藻的有机食品、保健品或生物药品,大力发展微藻生物饲料,通过科学配方,开发禽、畜、水产品等生态动物饲料,提高动物养殖产品的质量。利用水产养殖池塘的废水养殖微藻,提高水产养殖池塘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大面积高盐度池塘,进行技术改造,实行精细化、产业化卤虫养殖,打造“养殖—加工—出口”的产业链条,全方位提升渔业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无棣县人民政府2019-7-9

 

 

黑斑蛙“蹦出”扶贫新产业 文章下载

黑斑蛙“蹦出”扶贫新产业

隆冬时节,中和镇山枣潭村黑斑蛙养殖基地却有着安静与喧闹并存的两重天——数千只黑斑蛙藏在蛙田里冬眠,寻不见踪影;不远处,挖掘机挥舞铁臂,基地工作人员正为扩大养殖规模、建新蛙池而忙碌着。

2017年起,山枣潭村按照镇上一村一品产业思路,采取“研究所+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模式,经营起了黑斑蛙特色养殖,吸引了村上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基地务工等多种方式参与其中。

浏阳日报记者陈郁琳

选准脱贫突破口

构建“研究所+合作社+农户”模式

近日,领到合作社送来的分红,建档立卡贫困户肖功克难掩喜悦之情,他仔细算了下自家的经济账:“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能挣到租金,加上年底的分红,2018年我家增收了近4000元,这黑斑蛙真是致富蛙!”

山枣潭村环境优美,特别适合搞生态养殖。而黑斑蛙养殖风险小,饲养密度大,更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在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很有市场。在一次水产养殖考察学习中,山枣潭村扶贫工作队、村干部一眼相中了黑斑蛙。自此,山枣潭村的脱贫之路就与黑斑蛙养殖紧紧连在一起。2017年,山枣潭村通过土地流转成立了合作社,打造了20亩养殖基地,更与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达成合作,由王金龙博士全程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衔接。而当地的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既能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还能到养殖基地打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建档立卡贫困户甘恩祝在基地负责喂养黑斑蛙、清扫蛙池,“按天拿工钱,一天至少能挣100元,年收入差不多有2万元。”甘恩祝说,在此之前,由于孩子年幼、妻子患病不能自理,他只能打零工维持生计,处境艰难。“现在,我当上基地的养殖员,不用出远门就有一份稳定工作。”

凭借着优良的品质,山枣潭村黑斑蛙自2018年7月上市以来就收到了来自长沙、武汉各地水产市场源源不断的订单,一度供不应求。“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今年,黑斑蛙每亩产量在2500斤到3000斤,批发售价13元每斤,每亩收益达到了3万多。”盘算着去年的效益,山枣潭村党总支书记甘恩汝谋划着2019年发展蓝图:“今年已经开始着手扩大基地规模,预计增至40亩,争取每户贫困户的分红都能实现翻番。”

养殖模式输出

打造“一村一品”的水产品“产业群”

眼看着山枣潭村黑斑蛙产业红火,邻近的清江村、雅山村纷纷来取经,学习养殖模式。

山枣潭村依托种苗孵化基地,适时牵起了“龙头”,不仅提供了种苗、分享经营管理经验,合作社成员还不时上门指导养殖技术,帮助联系销路。于是,清江村、雅山村也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建起了黑斑蛙养殖基地。在山枣潭村经验的基础上,清江村还结合本村地势特征和实际情况,将30亩的养殖基地分成两个片区,方便贫困户在基地务工。

昨日,记者来到清江村蜈蚣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挖掘机所到之处留下长长的沟道,刚被聘为管理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何善平正搬来水管材料。谈及现在的工作,何善平显得信心十足:“一年有2-3万元工资,我还入了股,年底还能有分红。”

为了错位发展、彰显差异,山枣潭村在进行产业孵化时,不仅实现黑斑蛙养殖由点到面的扩大,其产业扶贫模式还给中和镇其他水产品养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照。

江河村泥鳅养殖基地、中和村罗氏虾养殖基地在扩大养殖规模时,也参照山枣潭村黑斑蛙“研究所+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模式,一方面接受水产专家指导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进来。这些备受市场青睐的特色水产品,在将中和的生态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时,也促进了26户96人脱贫增收,也惠及20余户非贫困户。

“在中和镇‘一村一品’建设中,山枣潭村黑斑蛙产业起到了龙头牵引作用,逐步构建起一个水产品产业群。”中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山枣潭黑斑蛙、江河泥鳅、中和罗氏虾、清江火焙鱼等共同构成了中和产业扶贫的一桌“特色菜”,带动了158户贫困户594人发展产业。

浏阳网2019-1-22

 

 

坚决打赢新时代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攻坚战 文章下载

坚决打赢新时代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攻坚战

4月19日,全国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现场会在浙江省台州温岭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总结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试点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对下一步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工作作出部署。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农业农村部和各地高度重视渔船渔港建设和管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度改革,渔船渔港建设和综合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国家在沿海11个省(区、市)建设渔港148座,其中,中心渔港66座,一级渔港82座。出台《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渔业港航监督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健全渔船“双控”及检验、登记、捕捞许可、船员管理、港航安全管理等制度,建立管理和执法监督队伍和工作体系,构建新型渔业经营体系。加强渔船渔港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渔船管理数据库,启动渔船渔港监控系统建设,实现渔船建造、检验、登记和捕捞许可证发放各个管理环节网上运行。依托渔港狠抓安全工作,近十年渔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重特大事故发生率长期在低位运行。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开始破题,实施渔船分级分类分区管理,实行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投入控制为基础,产出控制为闸门的海洋资源管理基本制度。

会议认为,我国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虽然开了一个好头,但总体上还刚刚起步,渔船渔港基础设施还不健全,渔港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依港管船机制尚未全面建立,渔港环境脏乱差现象还很突出。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渔船安全生产、政府机构改革对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新课题、新挑战,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改革方向,坚持以点带面、属地管理、陆海统筹、双向控制、建管结合五条原则,科学推进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取得实效。

会议强调,当前,渔业发展和管理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也已进入攻坚阶段,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要按照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改革的藩篱,坚决打赢新时代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攻坚战。要充分认识渔港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把渔港建设作为促民生补短板的重要项目,加快渔港建设现代化步伐。要把建立健全渔港管理制度作为推进渔船渔港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不断健全渔港管理制度。要进一步深化渔船渔港管理机制改革,优化渔业执法资源配置,强化渔港监管执法,推行渔港“港长制”,提升执法效能。要贯彻“依港管船”理念,坚持“依港促安”方针,建立“依站查港、定船守港、港海联动”执法机制,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要统筹推进渔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渔港区域内产业布局,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持续开展渔港环境专项治理。要强化渔船渔港管理信息化支撑,制定标准和技术规范,引导渔船渔港信息化规范有序发展。要以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渔港在渔业资源管理、安全监管、产业兴旺和渔区振兴中的特殊关键作用,推动渔港渔村振兴。

会上,江苏、福建、山东烟台、广东珠海、浙江温岭等地代表作典型发言。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石塘渔港管理站、石塘镇渔船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台州市日兴渔业服务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成员唐金龙,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副主任王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韩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书记魏琦、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站长(秘书长)崔利锋以及相关司局、单位代表,全国各省(区、市)农业农村厅代表出席会议。

中国渔业报2019-4-24

 

 

“加州鲈鱼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详解 文章下载

“加州鲈鱼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详解

养殖划三区、尾水需达标...养户如何提前布局?这一模式或让加州鲈养殖焕发新生!

“加州鲈鱼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详解

目前,我国对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大致方针已经确定:未来对于水产养殖要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且养殖尾水需达标排放。受到新政影响,现如今水产养殖的遍地开花和大排大灌现象必定受到制约,加州鲈产业应当提前布局,朝着“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

加州鲈生长速度快,养殖密度可调控,高则亩放苗12000尾,低则亩放苗2000尾。本文提出的“加州鲈鱼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主要适用于亩放苗5000-8000尾的养殖模式。

生态系统意在循环、重在运转、平稳高效是关键。制约生态水产发展瓶颈的是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和成本问题,特别是养殖中后期污染加重、水质老化、物质转化效率低下,发展生态养殖必须解决生态系统运转效率问题,生态水产的高效益产出必定来自就地解决粪污和残饵的再利用问题。

一、高效生态系统模式

池塘生态系统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为“生态失衡”,物质转化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物质自身的活性和结构。

二、核心技术及实现路径

本模式为“全程活水、适度底改、合理补菌、均衡营养”四位一体高效生态养水模式,将粪污及残饵尽最大可能直接转化再利用,从而实现生态防控、减量用药、节本增效。

(一)、水质活化技术

1、通过激活池塘生态系统中在最大量物质——水,使池塘生态系统运转加速,生态运转效率更高、更稳定;

2、可促进饲料的直接吸收利用,提高饲料报酬,还可减少应激,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

3、促进粪污和残饵直接分解,向藻类浮游动物转化效率提升,污染减少、天然饵料增加,鱼病害少,长速快;

(二)、适度改底、补菌

根据具体状况实现改善底部环境和补充辅助生产力。

(三)、均衡营养

根据池塘持续投料情况,适时补充磷、碳源及中微量元素,重点关注N/P、N/C比,维持水体均衡的营养结构。

三、具体养殖方案设计

(一)池塘要求与放苗准备

1、池塘设计

池塘选择应因地制宜,尽量减少改造成本,推荐每口池塘的面积8-12亩、水深2米左右。池塘过大过深,不利生产操作;池塘过小,水体窄,溶氧不足,池塘过浅,水质多变,病害多。池塘最好设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2、清塘管理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曝晒的,还要使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野杂鱼。

3、建立苗区

用20-40目细网围出池塘10%左右区域作为鱼苗标粗区,方便苗期管理以及饵料投喂。

4、提前培水

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后,应于放苗前10天左右开始培水,选用可溶性高的氨基酸肥水膏配合EM菌一起使用,为池塘建立稳定菌相,并在藻类大量繁殖并趋于稳定后,放苗。

5、养殖设备

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1.5kw以上的增氧机,这是高产养殖的基本条件;同时池塘需配置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没有进、排水闸的池塘更有必要;此外需配置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二)鱼苗选购与培育

1、鱼苗选购

选择2-3公分的鱼苗,整体均匀,不要贪大(大苗不耐运输)就近投苗,另外要注意“黑身”鱼苗,该鱼苗由于运输应激成活率低。

2、鱼苗放养

一般放养密度约6000-8000尾/亩,一般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较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标粗区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拆网后每亩要投放少量鲫鱼、罗非或鳊鱼(杂食性建议亩放苗100尾左右),并搭配一定量鳙鱼(滤食性建议亩放苗150尾左右,南方地区可放批水花两批轮捕),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并能增加养殖效益。

3、鱼苗培育

放苗后要开足增氧(最好用散气石底部增氧),第一天一般不投饵料,一天后逐步开始投料驯食,要求定点定时,一般四餐,开口饵料以水蛛最好,也可以鱼浆混和部分鳗鱼饲料开口,到鱼苗5-6厘米时可以逐步投喂膨化料,鱼苗阶段喂料要适当添加乳酸菌类产品,来防止肠炎发生,鱼苗逐步长大后拆除隔离网,使鱼苗自由游入池塘。

(三)鱼塘管理与病害防治

1、投饵

鲈鱼易暴食,应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一般日投喂2餐,分别在早晨的6-7时和傍晚的6-7时,一般在塘中搭一饵桥,每餐正常投喂至八成饱为宜。如遇高温、变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次投饵注意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2、水质管理

全程使用活水产品激活水体活性,并每7-10天补充EM菌,维持池塘稳定菌相,并在养殖中后期补充磷肥及微量元素,保证池塘藻类持续旺盛稳定;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量换水,以降低池塘有机质总量。

3、巡塘

白天主要观察吃食增减情况来判断鲈鱼健康情况,一般鱼有不适最先反应在吃食上面,另外巡查有无鱼游塘,大量发病前一般有少量几条鱼游塘,此时是看病与用药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期。晚上,特别是下半夜2-3点钟要巡查增氧机运转情况,也可设置断电报警系统,防止因夜间断电造成的缺氧情况。

4、病害防治

(1)氨氮、亚硝酸盐中毒

鲈鱼养殖投喂冰鲜或饲料,蛋白含量高,如果池塘中微生物及藻类代谢能力不足,会导致水体中有机质总量上升,氨氮、亚硝酸盐积累情况;当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指标升高时,鱼体会出现鳃丝暗红,吃食减少等症状。

防治方法:先使用氧化型底改降低池底化学需氧量,然后大剂量使用EM菌,加速池塘有机质转化速度。采用本模式养殖鲈鱼,水体活性高,物质转化速度快,基本不会出现水质指标问题。

(2)细菌性肠炎

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主因肠道弧菌感染所致。治疗时先减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广普抗菌药(如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拌饵投喂3-5天一般可痊愈。

(3)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病

多发生在中间培育阶段鱼的体表和鳃丝。症状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预防上多注意水体中有机质的积累,多用EM菌处理水体有机质,水体中有机质积累量少,虫卵孵化率低,相应寄生虫感染的机率也会随之降低。治疗可用杀虫药在投料区集中泼洒,并全池使用氧化型底改氧化池底有机质,之后使用EM菌修复池底菌相。

(4)肝胆综合症

主要表现为吃食减少,逐步有鱼游水并出现不明死亡,解剖鱼体发现肝脏萎缩、肿大或出现花肝且易溃烂,胆肿大的症状。主要原因是鲈鱼投喂所用冰鲜或饲料相应蛋白、脂肪含量高,肝胆代谢压力大,鱼体肝脏长期超负荷致代谢失调甚或代谢紊乱所致。

从鱼苗单重100克开始定期7-10天使用维生素B及胆汁酸类产品进行拌料,修复肝脏细胞,促进肝脏代谢,即可预防此问题。

(四)水体营养分阶段管理

1、投苗前肥水

相对低温阶段,可采用有机肥配合EM菌进行肥水,使用活水技术肥水需注意肥料分解释放速度加快,转化效率大幅提高,切勿一次投入过量的肥料导致水体过肥。

2、中前期水体营养适量补充

因中前期饲料投喂不多,随饲料投入的氮磷即使高效转化也暂时不能完全满足水体营养的需要,需少量补氮和适量补磷;随着投料量的增加,逐步减少氮、增加磷的补充。

3、中后期保持水体营养均衡

投饲所产生的大量氮白需要充分转化吸收利用,需补充适量的磷和其它中微量元素,补充量较以往模式需要增加30%以上的用量。

4、中后期适量补充水体净化能力

后期投料所产生的大量氮,即使水体生态系统高效运转(天然生产力)仍不能满足净化需要,则定期补充水质改良菌剂,提高池塘有机质的分解能力。

(五)底质管理

因全程活水后,水体有机质快速分解,塘底有机质累积大幅减少,全程改底频次较以往可同比大幅度减少,采用氧化型改底(过硫配氢钾复合盐),中前期每1月1次即可,中期半月1次即可,高峰期则7-15天改1次底。

核心要点:

1、本模式提升并充分利用池塘天然生产力,天然生产力不足时再补充辅助生产力,水质稳定且效益可显着提升;

2、本模式的关键是水体的营养管理,中后期重点是管理水中富余氨氮去向——以营养源形式被良性循环利用,缓解环保污染压力,用药少长势快。

四、养殖效果

(一)综合增产10%甚至更多

1、因活水促进肠道对饲料的吸收利用,全程采用本模式可提高主养鱼类5~10%的增长。

2、因大幅提高粪污的再利用率,全程采用本模式后套养鳙鲢等滤食性鱼类亩产可实现150-200斤/亩以上增产,投料高峰期月亩鳙鱼增殖量可达100斤以上,年投喂7个月左右养殖区域实现套养的鳙鱼单产600斤以上;长年可投喂广东沿海地区,可实现单产1000斤以上鳙鱼产量(分批轮捕)。

3、通过提高肌体抗性,减少应激,提升水产免疫力可持续降低鱼的病死损失。

(二)减药20-30%

1、生态转化效率提升后,可大幅度降低改底、调水频次,正常情况下中后期之后每半个月补一次菌、改一次底以维持生态系统高效、稳定;

2、活水渗透力提升后,药效增强,单次杀虫、消毒等用药剂量减量20-30%。

03.节本增效

可大幅降低调水成本投入,水质相对稳定,省心省力省工。

五、注意事项

(一)减量用药

因活水可致药效增强,在杀虫、消毒、疫苗等用药上均减量20-30%使用,同时必须要减少消杀的频次,如果进行了这些操作,也必须做解毒、补菌等生态修复操作;

(二)营养均衡

因水体浮游生物生长旺盛,营养需求大,需及时补充营养盐,特别注意氮碳比、氮磷比均衡,每15天左右施补一次磷巧1号和生物碳肥。

新农匠生态讲习所2019-1-15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