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山:发挥好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作用 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畜牧业作为农业高质高效的关键引领、乡村宜居宜业和美的有力支撑、农民富裕富足的支柱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好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作用,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畜牧产业帮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经过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口大规模脱贫的人间奇迹,其中畜牧业的发展带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现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农民尤其是脱贫群众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尤其是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完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强化技术创新推动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及经营体系、提高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等系列举措,不断推动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牧民尤其是脱贫人口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效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创了新高,接近1亿斤,加上蛋就1.5亿多斤,蛋奶比上年增加了300多万吨,增长了3.8%。总体来看,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和牧民、脱贫人口通过发展畜牧产业,增收效果显著,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
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优势互补,增强了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东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各有所依,东部的资金、人才、技术、市场成熟度比中西部高,但是中西部有广阔的人均市场和人均资源占有,以及劳动力的廉价优势,东西部协作可实现优势互补、互促共进。脱贫攻坚期间,牧业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很好载体,发挥了重大作用。因为我国游牧民族大多在中西部,农耕民族主要在东部,而游牧民族脱贫致富主要依靠牧业,东西部协作让东部的优势弥补了中西部地区的劣势,激发了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
二、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兴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意义重大。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和手段。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兴旺不仅指要“形成产业”,更要让产业“兴旺发达”并有所“创新”。在发挥脱贫地区传统养殖业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扩大规模、促进技术转化落地实现产量和产值的双提升,对促进脱贫地区产业兴旺、群众持续增收意义重大。此外,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必须立足全产业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生态循环共赢发展。对于畜牧业这一产业链条长、涉及种养加销等多个环节、多种经营主体的大产业来说,更能突出其在乡村产业兴旺中的重要价值。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一环。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展计划司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专门就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开展了督查激励评选,选出20个成效明显的激励市、县,其中北京市昌平区、江苏省苏州市等东部发达市、县在列。实际上越往后发展,产业就要融合发展、循环发展。苏州太仓19个博士学历的“农民”像职业农民一样,承包了全乡2000多亩水稻进行机械化生产,既种水稻又发展畜牧业,牛羊的粪便拉到农田用来沃肥,稻田以及平时种的花草里也养鱼,然后又把种花草的地方做成了旅游观光的场地。这就是循环农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和美乡村,是未来乡村发展的大趋势,可以说,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是一个循环系统,每个环节都在不断地融合。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俗话说,无工不强、务农不稳、无商不活。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畜牧业和现代各种产业融合在一起发展,它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有利于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形态和品质,有利于改善食品结构和满足人民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发挥好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作用,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脱贫攻坚期间有一位主管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曾经强调,选好用好致富带头人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在今天,发展专业技术性更强的畜牧业,致富带头人更为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畜牧业作为农业高质高效的关键引领、乡村宜居宜业和美的有力支撑、农民富裕富足的支柱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如果把畜牧产业发展中的各项挑战作为推动畜牧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那么人才问题无疑是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旦解决了人才问题,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将会得到根本性解决。
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最大短板主要有三个,一是脱贫村“两委”干部能否担负起带领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二是脱贫群众自身素质能力能否真正做到志智双强、自强自立;三是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和市场销售后续能否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选好用好创业致富带头人才是一个重要的治本之策。从前几年我们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工作实践看,选好用好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至少起到了五个方面的作用,
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发展本土产业的中坚力量。实施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是根本措施。在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畜牧产业地位重要,如何将东部发达地区人才、资金、理念等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精准对接,推动西部产业发展,关键在人。但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会使人的能力表现出差异化。培育带头人就是将具有领办村级产业项目实力和能力作为基本条件。从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乡村干部主要负责人的素质情况看,基本都是发展本土产业的行家里手,而且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最大,是响当当的中坚力量。
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引领群众在本乡参与生产或创业的领头雁、压舱石。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数量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家乡有吸引他们的产业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一大批发展产业的带头人,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了本乡本土的农牧民,特别是脱贫农牧民,使他们能在家乡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既能建设家乡,又不需要背井离乡,为稳定家庭、养老敬老、教育后代、农村牧区繁荣稳定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动能。通过对脱贫县进行调研发现,其工作成效的取得,带头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多是新思想、好模式、强经济的重要贡献者、引领者,是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动能。
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乡村社会治理千百年来贯穿着经济活动和道德伦理两条基本主线,加上管理者执行的制度法规,三方面构成乡村治理的基本格局,水平高底取决于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否,现在依然如此。致富带头人是当地经济活动的主导者,自然也是道德伦理的重要影响者,三方面中,他们在两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成为提升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
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建强基层组织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只有代表人民、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才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培育、支持带头人的全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培育带头人就是为党的事业培养人才、培养骨干力量。要将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培养成村干部、乡镇干部,培养成我们基层组织的生力军。脱贫地区党的基层组织要十分明确目前主要任务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进而全面乡村全面振兴。要将培育带头人和党的事业带头人紧密结合起来,这就是人民性和党性相统一。
培育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我们在做强畜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发展的“瓶颈”,而人才的短缺成为困扰这一任务完成的突出问题之一。要破解这一难题,除了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实现为脱贫地区“输血”以外,更要努力挖掘本乡本土人才,培育好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为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直过硬的本土人才队伍。在培训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过程中要坚持“四个原则”即:坚持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原则,坚持科学选择产业原则,坚持生态发展理念原则,坚持群众满意检验标准原则。主要是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大力支持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与为民谋利益的关系。在培育支持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的全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为民谋利益,帮助脱贫群众实现持续增收致富的目标。要始终坚持选人标准、要始终坚持培育的正确导向、要始终坚持联农带农机制、要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要科学合理设立考评验收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尤其是脱贫群众的利益。
党委、政府支持和群众参与认可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目的是让乡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好起来。因此,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在培育、支持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的全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坚持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科学合理地将顺应群众的意愿和正确引导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要坚持相信群众的眼睛、依靠群众的力量、尊重群众的意愿,要坚定群众尤其是脱贫群众参与是前提,要坚信群众认可出成效,群众认可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
培育带头人与建强基层组织的关系。在培育、支持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的全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培育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就是为党的事业培养人才、培养骨干力量。要吸引更多的乡土人才回流农村创业,要将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培养成干部、培养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将培育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和党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人民性和党性相统一。
外部推力与内生动力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过去脱贫攻坚讲求外源式扶贫与内源性发展相结合,现在的乡村振兴同样如此。从乡村振兴主体的角度看,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源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乡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看,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于发挥好乡村资源和产业优势,不断激发乡村产业发展内生活力。在引导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农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通过打造、营造“想振兴、会振兴、能振兴”的良性乡村振兴治理生态,促使广大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终形成。
发展产业与保护生态及长远发展的关系。选择产业、发展产业,一定要有五个意识:一是要有为我们的后代生产生活留下一个好基础、好环境的意识;二是要有站在全局视角而谋一域的意识;三是要有立足当前而谋长远的意识;四是要有瞄准高端而抓住眼前的意识;五是要有用好政策,尊重民意和规律的意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财富网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