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残联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谋划
年以来,县残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以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为重点,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脱贫攻坚,努力为残疾人服务,保障了残疾人生活、就业、康复等需求,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实施好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
2017年残联负责的民生工程为:残疾人康复工程,包括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两项工作,县残联与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卫计委联合出台了《2017年贫困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2017年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贴目标任务为1600人,4月中旬已打卡发放药费补贴160万元;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目标任务为110人,5月份已转介康复机构进行康复。
为强化基本康复保障,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提升残疾人生存和发展能力,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同步小康,为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19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涡阳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草案)。
4月19日,县残联在曹市镇淝河居委会参加了“关注民生、脱贫攻坚”涡阳县“政风行风热线”走基层大型户外直播活动。
6月27日,县残联按县民生办的统一安排,在县文化广场开展了民生工程政策宣传,设立了政策咨询台,制作了宣传牌,印发了宣传单。
二、 积极开展扶贫慰问送温暖活动。
2017年春节期间,为使广大困难残疾人能够过上欢乐祥和的节日,县残联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活动。残联工作人员深入到扶贫帮扶户及困难残疾人家庭,了解情况、体察残情,倾听残疾人心声,了解残疾人需求,认真听取他们对残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春节前夕,县残联为全县残疾人发放春节慰问金共计9.2万元,面粉1吨。
三、 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1、根据县扶贫领导小组通知,县残联帮扶临湖镇王庄村,县残联认真履行“单位包村”和“干部包户”工作职责,帮助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制定科学的扶贫计划,发挥本单位优势,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尽快脱贫。
2、对扶贫户中疑似残疾人开展集中办证。县残联与县卫计委联合组织专家组,多次下乡,进村入户给他们评残办证,确保残疾人凭证享受政策。截止到目前,我县扶贫建档立卡持证残疾人为:12308名,已脱贫3963名,未脱贫:8345名。
3、认真实施残疾人康复“关爱工程”。全面摸排2017年度未享受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的城乡低保、五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精神(或多重含精神)类残疾人,并给符合条件的1328人发放了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132.8万元。
4、实施了“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
为9名贫困残疾人大学生申请了人均1500元的助学资金,为11名残疾儿童申请了人均3000元的学前教育助学资金。
四、着力抓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
认真组织开展了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我县选派工作人员参加了省市数据动态更新工作业务培训,认真学习数据动态更新工作的各项规定。对辖区内26个镇(街道)经开区残联理事长、残疾人协理员、村(社区)经办人共420余人进行数据动态更新业务培训。总调查人员30551名残疾人,进行入户登记、审核、录入,圆满完成我县的残疾人数据动态更新工作。
五、组织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市残联文件通知,县残联组织了五批共75人到亳州市中药科技学校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60名残疾人在我县锁成华按摩培训学校参加盲人按摩培训。
六、宣传文化工作。
认真组织了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活动,5月21日是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是:“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残工委下发了通知,残联形成活动方案,召开了专题座谈会、进行了政策宣传。通过助残日活动,表达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关心,弘扬了主弦律,保持了残疾人群体的稳定。
为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县特教学校在做好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的同时,开展了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试点,帮助贫困、重度残疾人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及参加一次文化活动。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安徽”的要求,6月26日市残联举办了全市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县残联选派代表参加,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七、信访维稳和综治工作
认真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将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信访工作,切实帮助广大残疾人排优解难,目前已接待来访200多人次,全部都给予解释解决,没有发生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现象。
认真排查苗头隐患,对典型、疑难案件进行跟踪督办,明确责任人,落实领导包案督办,管控重点上访对象,对有越级上访迹象的残疾人进行仔细梳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绪及困难,同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防止激化纠纷的产生。对个别缠访闹访残疾人,要求其所居住村、社区安排人员密切关注其动向,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存在问题:
1、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县残联机关本身只5个编制,现有人员6名,需要做的工作有:教育、就业、扶贫、康复、组织、纪检、党建、工会、档案、宣传文化、民生工程、网上办事、信访维权、政法综治、文明创建、妇女儿童、政务公开、招商引资等,还有县委、政府每日交办的工作及会议,仅靠现有的人员确实难以完成,只能靠临时抽调人员帮忙,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编制3人,现有在编人员2人。我县目前有9万多各类残疾人,广大残疾人对就业、康复和辅助用品用具服务需求大、要求高, 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的需要。
2、残疾人服务场地与服务功能需求的矛盾。
县残联办公地点原位于县政府乐行宾馆大门楼第三层,办公面积247㎡,2012年12月由于县政府拆迁,县残联临时借用县体育广场看台下面库房办公,条件很差,没有单独的残疾人接待室、档案室、器具室、会议室等基本设施,不便于给残疾人服务。
3、残疾人就业难,县残联工作压力大。
由于2015年2月份涡阳县全面取消三轮车营运,其中包括残疾人客运三轮492辆,车辆收购结束后,面对大量的残疾人来访,县残联也一直在积极应对,协调企业安置残疾人,由于县残联职能有限,在安置残疾人就业方面明显力不从心;一部分残疾人收入减少,趋于返贫,已经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县残联2018年工作谋划
一是抓好县委、县政府布署的各项任务。
二是重点抓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工作。
1、神残疾人药费补贴:严格按照实施方案,4月底前全面完成上报救助资料,5月底前完成2928名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打卡发放;
2、0-6岁儿童康复项目(植入人工耳蜗和装配助听器、肢体矫治手术、矫形器和假肢装配,脑瘫、孤独症、智障等康复训练):2月底前全面完成摸底排查工作,根据省、市残联的安排进行筛查和输送工作。
三是抓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工作。
四是抓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1、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增加涡阳县残疾人劳动就业管理所工作人员,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运行资金,使其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功能作用。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登记和劳动事务代理的就业工作制度,及时向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单位用工信息,为残疾人劳动就业及培训提供一站式服务。
2、抓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抓好残保金征收,促进各类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助残企业,完善残疾人企业税费减免政策,扶持残疾人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继续开展“万人就业工程”,扶持残疾人就业;对全县残疾人就业基地进行扶持、规范,增加就业人员,增强就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办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向有就业需求、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条件的残疾人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残疾人创业基地、扶贫贴息贷款等方式扶持,促进残疾人脱贫致富。
五是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1、加强与扶贫办、民政、财政等部门协作配合,根据省市县扶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督促镇村做好贫困残疾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统筹全局,开展扶贫工作。
2、抓好扶贫资金兑现工作。做好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补助范围。
3、抓好残疾证办理基础工作。优化流程,对建档立卡扶贫户中疑似残疾人开展评残,为符合残疾人评定标准的疑似残疾人办理残疾证,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上门办理证件,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持证享受扶贫政策。
4、健全“单位包村、个人包户”工作机制。宣传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帮助落实好各项惠残政策,协助监督、检查各类扶贫项目和资金的落实情况,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走访责任范围内的贫困村,开展调研和送温暖活动。
涡阳县残疾人联合会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