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扶残助残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残联

题目:如何完善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残联担当

资料提供时间:2023-03-09

目录

更多

用心用情撑起一片蓝天——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五年来工作综述 文章下载

用心用情撑起一片蓝天——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五年来工作综述

过去五年,全市残联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完成了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残疾人事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残疾人尊严得到彰显。市残联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并被授予“平安单位”称号。永州市实施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在省残联民生实事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市残联工作和组联工作在全省残联工作会议上两次作经验交流。

加强顶层设计,残疾人事业发展凝聚更强动力

强力助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就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作出专门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残疾人事业特别关注、特别关心、特别关爱,将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列为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努力促进全市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来残联调研3次,研究解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运营等问题10余个。

着力构建残疾人事业发展长效机制。2022年4月,永州市编制出台了《永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永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工作机制。基本构建了以《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以《“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纲领,以各项普惠特惠和服务保障政策为支撑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

全力推动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原则,出台并落实包括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文化、体育、维权、无障碍、残疾预防在内的30多项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双联双百”工作,市本级落实了中心城区残疾人免费公交政策,更加方便残疾人出行。

着力兜底补短,残疾人民生福祉得到全面增进

社保兜底不断优化。着力实施“五个阳光保障工程”,努力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已落实16-59岁年龄段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全覆盖,为60岁以下残疾人代缴了医疗保险,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约240万余人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约360万余人次,为7200余名重度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发放残疾人证135262本。 全市残联系统共结对帮扶56个贫困村,干部结对帮扶16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投入帮扶经费一千余万元,全市47174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永州市重点民生实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共救助5673例,做到应救尽救,超额完成省市任务数,完成率达160%,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共改造3332户,完成率为100%,两项民生实事任务完成进度均排在全省前列。

康复服务不断提升。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正式运营,新田残疾人托养中心已投入使用,道县、双牌、东安、祁阳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制定出台了《永州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永州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细则》等文件,将残疾儿童29项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标准提高到1600元/月。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共为50003人提供127169人次康复服务,完成“天使助行”行动250例,为3830名白内障和410名低视力患者实施复明手术,适配各类辅助器具70443万件。

教育就业扎实有效。认真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附设辅读班457个,就读学生2728人,选送200余名残疾学生到省特教学校就读,为1785名青壮年残疾人提供扫盲教育服务,为147名学前教育在校(园)残疾儿童提供彩票公益金资助,全市视力、智力和听力言语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5%。就业创业稳步推进,实施阳光就业保障工程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残疾人全面发展等项目,借助“互联网+”行动,组织开展招聘会、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大力扶持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创业。

普法维权措施得力。共办理残疾人法律救助案件312件,为1856名残疾人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服务,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电来访12170件次,上级交办件和网上信访件已全部办结并及时给予回复,办结率达到100%。

主动参与融合,残疾人共享共建成果更加丰硕

宣传文体成效显著。为丰富残疾人文化活动,2019年,市残联会同澳门弱智人士家长协进会以及相关教育康复机构在永州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关爱孩子·永澳融情”智艺汇湘江·回归二十载展魅力大汇演,社会反响强烈。积极拓展宣传阵地,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直播平台打造全省残联系统第一个视频工作品牌“永州残联”视频号,大力宣传和推介了残联工作,极大吸引了更多人关注残疾人群体。制作残疾人宣传片28部、短视频20期。努力夯实体育品牌,培养选送体育人才91名,获得国际性奖项11个、全国性奖项9个、全省性奖项110个。

自强精神充分弘扬。市、县区残联注重推出一批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广大残疾人身残志坚,不畏艰难,不断超越自我,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骄人的业绩,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和自强模范。

助残氛围日益浓厚。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充分发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作用,持续开展“爱心助残一日捐”等活动,共收到单位和个人的爱心捐款398.9万元。利用募集善款善物,积极开展助行、助学、助聪、复明和解困等公益活动,4100余名贫困残疾人在活动中受益。

永州日报2023-01-11

 

 

新春为残疾人送温暖,抚顺市残联在行动|新春走基层 文章下载

新春为残疾人送温暖,抚顺市残联在行动|新春走基层

新春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抚顺市委、市政府和辽宁省残联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探视困难残疾人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五个一”专项行动,帮助困难残疾人家庭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在抚顺市残联的带领下,各县区残联纷纷组织下基层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坎上,并向他们致以新春的问候与祝福。

“希望能越过越好,大家都身体健康。”家住抚顺市望花区光明街道的刘慧是一级肢体残疾人,目前家里只有自己和老父亲两个人生活。据抚顺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刘慧父亲的身体也不太好,这三年每年都有生病,2020年得了脑血栓,行动迟缓,2021年因青光眼和白内障做了两次手术,2022年10月又突发心梗,身体越来越差。

“我因为先天性盆骨发育不全造成一级肢体残疾,自己照顾自己都比较困难,但家里没有其他人,只有我去照顾他。”刘慧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残联已经帮助我有六七年了,我需要帮忙的时候,都是他们在忙活。去年我父亲住院的时候,正好赶上十一长假,大家都在休息,但是残联的工作人员在听到消息之后,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在节假日到医院看望我父亲,当时我心里就感动得不行。”说到这里,刘慧显得有些激动。

“太感谢残联了,他们给我的帮助太多了,比如轮椅,因为我的身材比较小,所以残联特意给我送的适合我身材的轮椅,用起来比之前方便很多。”“最近几年疫情比较严重,但是残联还是每年都来看我们。因为我和父亲都还没有‘阳’过,今年区残联的工作人员怕我们被传染,就在楼下给我们送救济钱。”刘慧说。

“因为有残联的帮助,让我更有信心去努力生活。”刘慧自信的说。

春节慰问送温暖

在抚顺,像刘慧一样受到残联帮助的残疾人还有很多很多。近日,一辆装载着即将发放给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专用车穿梭在抚顺市区和县城当中。据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春节前这辆车一直在路上,为市区和新宾、清原的残疾人送去辅具,让他们用上新辅具,过个开心年。

残疾人陈忠明是肢体二级残疾,无法自主行走。春节前,他如愿地领到了一辆崭新的轮椅。“这个旧轮椅用了好几年了,把手都快磨坏了,挪动也沉重,有了新轮椅我过年出门方便多了。”坐上新轮椅的陈忠明十分开心。

据了解,2022年,抚顺市分两批进行了残疾人辅具适配申报,按照流程采购轮椅、护理床、假肢、助听器等40多种辅具共4716件,是多年来数量最高的一年。目前,这些辅具已陆续运抵抚顺市,将于春节前全部发放完毕。期间,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将带着假肢适配师到各县区为175名假肢残疾人进行现场假肢取型。

记者从抚顺市残联方面了解到,1月中旬,为重点做好残疾儿童家庭的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抚顺市残联向全市409名残疾儿童家庭赠送“防疫安全包”,并对部分残疾人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据悉,抚顺市残联结合本市残疾儿童实际情况,积极向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争取防疫安全包409个,为来自市妇幼保健院、市特殊教育学校等4家康复机构和2家特殊教育学校的409个残疾儿童家庭提供日常防疫保障,提升残疾儿童家庭的防护意识。

健全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残疾人来说更是如此。

记者从抚顺市残联了解到,为使残疾人享受到“网红经济”和“电商创业”的红利,抚顺市残联联合抚顺日报社“拾味这里”频道共同创建“网络创业和电商直播”项目,为残疾人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设置电商直播间,为残疾人直播提供设备支持。

截至2022年10月,抚顺市已开展“线上集中培训+每周两次的线下一对一指导+主播带助播直播实践”培训计划2期,培训残疾学员80人,30余名学员与抚顺日报社名下的名达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签署了MCN协议。公司协助签约学员建立了个人网络平台账号,根据每名学员的不同特点对账号进行精准,发布符合定位的作品,各账号粉丝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带货账号已上架部分货品,开始产生收益。同时,已签约的学员还带动身边的残疾人共同直播,增加收入。

此外,2022年,抚顺市残联争取中央资金15.6万元为140名贫困残疾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1022人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就业624人次;积极开展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审核服务工作,派驻2名工作人员到入市行政服务大厅开展年审工作。开展特色结业培训服务,初步与辽宁建联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和抚顺爱耳眼科医院达成开发就业岗位、推荐安置残疾大学生就业协作意向;与抚顺日报社共同举办两期电商直播线上培训班。

回看过去的工作,抚顺市残联教就部主任闫多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已经是自己在残联工作的第十七个年头了,“我们部门主要负责残疾人的教育、托养以及扶贫方面的工作,所以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贫困残疾人。”

“大部分的残疾人都是自立自强的,对我们也很有教育意义。在工作过程中,看到一些下肢瘫痪的残疾人,平时只能爬行,但是家里还是收拾的很干净。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想起残疾人积极的生活,就觉得事儿都不算事儿了。看到残疾人在努力的生活,自己就感到动力十足,能够为他们做一些事情,自己感到非常自豪。”闫主任如是说。

华夏时报2023-01-20

 

 

关爱温暖每一个生命——金昌市残联五年工作综述 文章下载

关爱温暖每一个生命——金昌市残联五年工作综述

全面落实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基本医疗康复政策,3218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与全市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建成运营金昌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永昌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我市残疾人托养服务进入新阶段;

建立各级残联理事长下沉一级的残疾人工作群和基层残疾人微信服务群,拓展残疾人获取信息、表达诉求的新渠道,打通了维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五载春秋,行稳致远。五载奋进,硕果盈枝。

残疾人事业是爱的事业。回眸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我市坚持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实现6个全覆盖,为我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金昌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建引领

推动残疾人工作持续发力

党的领导是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市各级残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具体到工作中,以党的建设引领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工作大局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全市残联系统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打造以“人道、廉洁、服务、奉献”为内涵的党建品牌和清廉品牌,市残联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金川区政府残工委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全面深化残联改革,落实“专兼挂”要求,按时完成了县(区)、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换届工作。充分发挥残疾人各专门协会作用,支持协会开展助残维权活动。加强残疾人工作者关爱和培训,村残协专职委员误工补贴标准每人每月增加30元,达到330元,落实市级专门协会无固定职业的主席、副主席误工补贴制度,培训各级残联干部和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1470人次。完成全省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试点任务,残疾人证办理形成了集中医院办、跨省网上办、上门入户办的常态化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按比例就业情况认证、精准康复、两项补贴、残疾人证办理等服务实现了“全网办”“掌上办”。

永昌县残疾人家属徐志莲荣登“中国好人榜”,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金昌宇恒镍网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被省政府残工委命名为全省“残疾人之家”和“助残先进集体”,6名个人被授予全省“自强模范”“助残先进个人”“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许多爱心人士和企业家纷纷加入到了扶残助残的队伍中来,全社会扶残助残日益浓厚,全市志愿助残呈现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服务精准的良好态势,各级民政部门及工会、妇联、残联组织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累计为1500多名困难残疾人发放救助慰问物资150万元。慈善机构、爱心企业及人士踊跃捐款捐物,向残疾人捐助款物达350多万元。

兜底保障

残疾人民生得到改善

残疾人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关爱。

残疾人需要什么、他们能做什么、怎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路上。金昌不断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残疾人民生得到明显改善。

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是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的关键。市政府出台了《金昌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施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培育发展2家省级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建成就业扶贫基地9家,扶持辅助性就业机构4家,建成标准化盲人按摩机构14家,扶持400名残疾人创业就业,帮助残疾大学生就业30人。全市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3019人,就业率达90.3%。

全市及时出台了《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注、格外关心的要求政策化、具体化。《实施意见》就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深化残疾人事业改革创新,提升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有效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六个方面提出了27项政策措施,就扩大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范围、冬季取暖救助、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制度、残疾人就业帮扶车间和基地政策扶持、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残疾学生中考体育计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一系列惠残助残保障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

建立访视制度,落实福利补贴制度。将全市符合条件的3088名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7358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实现了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全面落实重度困难残疾人养老、医疗保险缴费补贴政策和城乡70周岁以上的困难残疾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政策;坚持“一人一单”,为5065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坚持“一户一策”,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残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544户;实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363户,公租房实物保障困难残疾人家庭522户、租赁补贴保障257户;发放残疾人燃油补贴2860人次、74.342万元,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不断改善。

残疾人托养服务进入了新阶段。坚持“一人一档”,制定服务规范和标准,委托专业机构对就业年龄段有托养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以康复训练为主、照护服务为辅的托养服务,形成了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补充、寄宿制托养为引领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全市1153名困难残疾人得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托养服务,残疾人及其家属满意度均达96%以上,初步实现了“一人残疾,拖累全家”到“托养一人,幸福一家”的转变。

多措并举

残疾人生活得自信自强

残疾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市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勇敢走出家门,参加读书周、健身周及“特奥活动日”等文体活动,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得益于我市不断关心关爱残疾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前不久,在2022年甘肃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奥运动会上,我市残疾人代表团取得49金39银36铜,破省纪录2项,金牌榜第7名,总分第5的历史最好成绩。

为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建成残疾人文化创意示范点3个、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站、点)3个、省级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11个。实施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惠及7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组织开展文化季、读书周、健身周及“特奥活动日”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全国全省文体比赛,我市2名残疾人在中国残联仁美书画大赛上获得书法组三等奖,11件作品在北京冬残奥会绘画作品比赛中获奖,9件作品在第六届全省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中获奖。2018年成功承办了全国残疾人乒乓球挑战赛,在2018年的甘肃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四届特奥运动会上取得了31金18银31铜,破省纪录4项,金牌榜第9名,总分榜第8名的好成绩;2019年中国残联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市残联“2015-2018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对于残疾人来说,康复是一件大事。我市先后建成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永昌县残疾人康复中心,金川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也即将建成投运,在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开展全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试点工作,实施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扶贫健康行骨关节”、白内障复明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康复项目,累计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8195人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95%以上,实现基本康复服务“全免费”、基本型辅具适配“全补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0%以上,基本实现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市、县区政府出台了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坚持“一人一案”实现了全市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制定《金昌市7-17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试行)》,实现有康复需求的7-1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五年来累计落实救助资金1360多万元,救助残疾儿童770人次,康复有效率达85%以上。

加大残疾人教育培训力度,推行残健融合教育,全面落实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制度,为全市31名重度残疾儿童落实送教上门。持续实施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的教育救助全覆盖工程,累计救助1688人,实现“应救尽救”,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以上。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2182人次,45名残疾人考取了C2、C5驾照,使许多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

五年来,全市累计受理残疾人来信来访来电566件(次),办结率达100%。司法部门开通残疾人维权“绿色通道”,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救助和司法救助行动,实现了应援尽援、应救尽救。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使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极大满足了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2019年我市被住建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命名为“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疫情期间,各级残联和服务机构积极开展上门核酸检测、送医送药、送生活物资等人性化服务,努力解决残疾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残疾人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阳光化冰霜,关爱暖弱残。在一项项政策的落实中,我市残疾人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站在新起点,我市残疾人事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开启“春天事业”的新征程。

金昌新闻网23-01-11

 

 

遂宁:书写扶残助残的温暖答卷 文章下载

遂宁:书写扶残助残的温暖答卷

五载春秋,行稳致远;五载奋进,硕果盈枝。

2月13日,遂宁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残疾人代表、爱岗敬业的残疾人工作者代表、无私奉献的扶残助残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新时代遂宁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大计,共绘未来五年残联工作新蓝图。

会上,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蒋中治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在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中谱写时代新华章》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遂宁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明确了今后五年残疾人工作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回首五年 多措并举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也是我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追梦同行,爱在遂州。五年来,市残联全力开展康复、就业、教育、无障碍改造等工作,阳光洒在了每个残疾人身上,“春天的事业”涌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平等、参与、共享这三个关键词始终贯穿着我市残疾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

过去五年,市残联先后被中国残联和国家体育总局评为“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被省政府表扬为“运动员集训先进单位”“四川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遂宁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市政府被省政府表扬为“运动员输送地先进单位”。特别是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方面,圆满完成全市26726名建档立卡残疾人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在致富奔康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落下。2021年7月,市政府残工委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州。

——依法治理残疾人事务交出崭新答卷。过去五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一股劲落实,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广泛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体制机制。近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残疾人工作,制定出台了多个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文件,为加快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残疾人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围绕就业创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开展“一法一实施办法”执法检查,市政协围绕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教育、就业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通过“摸准情况、找准短板”,力求“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为科学部署我市残疾人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交出满意答卷。过去五年,市残联始终把强化政策支撑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建立了更加优质的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供给体系,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关于建立三、四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在脱贫攻坚中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上门鉴定办理残疾人证等系列扶残惠残政策13个,让残疾人群体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更有成色质效的政策红利。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对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残疾学生助学等制度机制进行了补充完善。突出规划引领,及时研究出台了《遂宁市“十四五”残疾人事业保障和发展规划》,夯实了遂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这五年,市残联始终坚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显著改善。数据是最好的证明。近五年来,累计为19万人次残疾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为符合条件的1.2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发放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为13.9万人次低保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为2.4万人次三、四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131人次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为1300余人次困难残疾人发放紧急救助资金。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累计为3.06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物资,让残疾人在“三年抗疫”期间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交出高分答卷。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和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五年来,我市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范围不断扩大、救助标准不断提高,有效满足了残疾人的基本康复服务需求。五年来,全市残联系统深入推进校康合作、医康合作、企康合作,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开展孤独症靶向经颅磁刺激技术项目,与四川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合作建立遂宁分中心,与省八一康复中心合作探索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试行项目;引进8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为肢体(脑瘫)、智力、孤独症等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累计为1762人次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市残联大力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标准化建设,努力完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市残联通过与省八一康复中心合作建立遂宁辅具分中心,探索建立遂宁市“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平台,让残疾人享受到“足不出户、辅具到家”的便捷服务。近五年来,市残联累计为2.28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此外,市残联还聘请了专业康复团队对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开展全方位指导和监督,建立“互联网+”康复服务管理系统,实现残联、机构、残疾儿童家长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做到残疾儿童康复全公开。

——基本公共服务交出优异答卷。过去五年,市残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落实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让全市残疾人享有发展机会,共同享受美好生活。市残联实施送教上门800余人次,全程连续助学达9579人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了97.46%;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累计有270名残疾少年接受高中教育,240名残疾学生进入全日制高等院校学习。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更好教育,实现了人生和事业的梦想。

帮助残疾人从救济走向自强、从接受走向回馈,教育是起点,就业是关键。五年来,为找到帮助残疾人就业的突破口,市残联以推进残疾人就业为重点,为残疾人就业“筑巢搭桥”,通过集中招聘、提供推拿按摩、电商、美甲等职业技能培训、居家灵活就业等形式,使残疾人走上了自立自强的道路,残疾人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五年来,全市开发各类残疾人公益性岗位近300个,扶持助残企业集中安置400余名残疾人就业,支持近700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帮助近8000人次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助力1.39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一批残疾人创业先锋正在加快成长、发展壮大。此外,“两级”“三面”一体推进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270人。

扶残助残的新风尚正在遂州大地蔚然成风,助残扶残服务也更加优质高效。市残联建成公办残疾人托养中心1家,全市享受居家托养、日间照料和寄宿托养服务残疾人达1.5万余名。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是残联重要职能。市残联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4000余户,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600余人次、法律援助300余件次,处理残疾群众来信、来访1800余件次,依法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交出精彩答卷。文化体育活动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一扇窗户,也是社会大众了解关爱残疾人的一面镜子。近五年来,市残联努力打造残疾人文化体育残健融合新模式,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在遂宁电视台开通《遂宁新闻》周末版手语栏目,让残疾人了解遂宁经济社会大事;邀请省残疾人艺术团来遂开展“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励志巡演5场,邀请省残疾人励志报告团开展励志演讲6场……随着“感恩跟党走,自强奔小康”盲人文艺演出、“书香遂宁、全民阅读”残疾人读书交流会、“阅读点亮人生”盲人摸读比赛、“盲人光明影院”等一系列活动走向基层,沁润着残疾人的心灵,让广大残疾人有了追求人生目标、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

在国际国内赛场上,遂宁残疾健儿奋力拼搏,唱响生命最强音。残疾人运动员张海涛荣获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田径T47级400米冠军。遂宁市代表队在四川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跆拳道品势项目中,包揽了该项目的所有金牌,取得了5金3银2铜的骄人成绩,实现“大满贯”……五年来,遂宁残疾人体育工作硕果累累,成功承办四川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残疾人“游泳”“跳绳”两项赛事,成功争取到四川省残疾人跆拳道基地落户遂宁,遂宁也被省残联纳入全省第一批“体育复健进校园”“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试点市。

遂宁代表队在四川省第十届残运会跆拳道品势项目中包揽五金。

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都书写着遂宁市残疾人事业的丰硕成果。一项项政策,体现着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一件件实事,映照着社会各界的无私大爱;一组组数据,擦亮了残疾人的幸福底色;一幅幅画面,定格了残健融合的温暖瞬间,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也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遂宁的进程中渐次铺开……

展望未来 聚焦残疾人民生福祉紧盯残疾人“急难愁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为残联组织发挥独特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如今,残疾人事业发展已经进入蓄势待发、昂扬向上、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市残联将始终聚焦残疾人民生福祉,紧盯残疾人“急难愁盼”,让残疾人生活更好美好。

未来五年,市残联将大力实施涉残事业“大突破”行动,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民生质效“大提升”行动,推动社会保障机制全面完善;大力实施扶残助残“大改善”行动,实现公共服务水平全面跃升;大力实施惠残利残“大攻坚”行动,全面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大力实施便残助残“大护航”行动,全面筑牢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残联组织“大创建”行动,全面夯实事业发展基础。通过六大重点工作,奋力绘就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新画卷。

未来五年,市残联将准确把握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主动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遂宁大局,以残疾群众期盼为“考卷”,苦思“破题”之策、遍寻“解题”之法、笃行“答题”之道,走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路,交出让广大残疾群众满意的“高分答卷”。

未来五年,市残联将以“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联干部职工履职能力更加过硬”“友爱和谐的人文环境更加浓厚”为总体目标,高质量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筑“三城”兴“三都”、加速升腾“成渝之星”、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汇聚更加磅礴的力量。

全景遂宁2023-02-14

 

 

滨州市残联:“凝心聚力担使命 残联换届再起航” 文章下载

滨州市残联:“凝心聚力担使命 残联换届再起航”

——滨州市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风采

1月30日上午,滨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举行,总结过去各项工作,谋划推进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过去的五年,是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全市残联系统团结奋进,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努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残疾人事业实现新跨越,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模范典型人物。今日,本报特推出“凝心聚力担使命残联换届再起航”滨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风采专版,展现代表风采,汇聚各方力量,共谱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篇章。

“铁腿猪倌”池永强

池永强,男,1981年出生,肢体残疾,博兴县湖滨镇柳王村人,永盛养殖场负责人,一位颇有名气的“铁腿猪倌”。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残疾人创业标兵、滨州市最美残疾人创业明星。其事迹曾在齐鲁电视台、滨州网、“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池永强家庭贫困,世代务农,早年间父亲因病亡故,母亲长年有病,妻子也是一名残疾人。小时候,因一场大火烧伤右腿,池永强成了一名残疾人。面对困境,他坚强乐观,在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帮扶下,以不服输的劲头自主创业,最终脱贫致富。现年41岁的他,曾做过小木工,当过修理工,开过小商铺,经营过电商业务,搞过木屑运输。他在不断与命运抗争中,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不断探索生活的出路。2017年7月,池永强贷款1万元买了两头母猪,开始养猪。他拖着一条“铁腿”给猪喂食,打扫猪圈,甚至支张床日夜守护在生育期的母猪旁,被人们称为“铁腿猪倌”。在行情好的年头,出栏生猪达到130头,实现销售收入50多万元,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残疾人创业成功的典型。

“铿锵玫瑰” 董婷婷

董婷婷,女,1968年出生,肢体残疾,邹平市黛溪街道人,邹平文婕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总经理。被表彰为山东省自强模范、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滨州市首届残疾人最美创业者、“渤海英才·N十佳”优秀人才等。

幼年时,董婷婷因患脊髓灰质炎,导致仅能依靠双拐行走。1988年她进入福利公司上班,边工作边学习,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3年努力,她不但成为公司骨干,而且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其间,她受到了原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亲切接见。1995年,董婷婷开始自主创业,先后成立了邹平汇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运贝儿文化艺术咨询有限公司、文婕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先后帮助十几名贫困大学生就业。2016年,转型成立运动宝贝早教中心,开设父母课堂,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增强早教意识,让上千名幼儿接受了高质量的早期教育。2018年,参与邹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参与打造残疾人培训基地,为邹平市24000名残疾人和40万妇女儿童搭建起爱的港湾,被省残联颁牌授予山东省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

“人生泳将” 杜逍

杜逍,男,1996年出生,视力残疾,滨州市滨城区人,滨州市残疾人游泳队主教练,山东省残疾人游泳队助理教练。自小多才多艺,在游泳、古筝、拉丁舞等多个领域代表滨州市乃至山东省参赛获得多项荣誉。

杜逍刚一出生便被确诊患有白化病,14岁开始接触学习游泳。2015年初次参赛便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获得冠军,后又在2017年、2018年连夺两届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冠军。2015年至2021年,参加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共取得1金6银4铜的优秀成绩。2010年至2022年,参加四届山东省残疾人运动会,共斩获游泳项目金牌12个、银牌11个、铜牌1个。2020年,在市残联支持下,杜逍在家乡组建了滨州市首支残疾人游泳队,从此正式投身滨州市残疾人游泳事业。2022年,作为滨州市代表团游泳队主教练,带队征战省十一届残运会,夺得17金30银12铜共59枚奖牌,获游泳项目排名第四的好成绩,并有4名运动员被选拔进入省队,把滨州市残疾人游泳队带上了一个新高度。未来,他和他的队员们将奋力拼搏,争取闯入残奥会竞技场,为国争光!

“白衣执甲”姜贻荣

姜贻荣,女,1973年出生,智力残疾人亲友,滨州市惠民县人,惠民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医学中心负责人,山东省PICC专科护士、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盆底功能障碍”专科护士。曾被评为滨州市最美护士、滨州市表现突出护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表现突出,被评为新时代“最美逆行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姜贻荣积极投身儿童康复医学科的建设,经历了县儿童康复中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参与收治残疾儿童232人。她按照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群体受教育及康复训练时间进行合理调配,开展了“错时课堂”服务,2022年共为11名感统失调患儿、5名肢体残疾儿童、1名自闭症患儿开展夜间错时康复服务,患儿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同时,姜贻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残疾儿童捐款、捐物60余次、累计献血1400毫升,先后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议、造血干细胞移植协议。她表示,能够守护残疾儿童的健康与成长,每天看见孩子们的成长进步,是她最大的满足。

“医者仁心” 李文明

李文明,男,1971年出生,肢体残疾,滨州市无棣县水湾镇人,无棣县洪亮口腔诊所负责人。曾被评为滨州市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滨州市最美残疾人创业者、无棣县最美残疾人、“感动无棣”2020年度人物。

李文明4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初中二年级时,考虑到身体情况,加上家庭条件不好,他到肥城市一家镶牙技校学习牙科医术。1987年,他创办了宗王牙科门诊,开始了镶牙生涯。在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帮扶下,李文明积极参加外出学习培训,主动到临沂、济南、北京等地专业医院进修,不断提升技术。靠着干活细、服务好的良好口碑和扎实医术,他的牙科门诊逐步发展壮大,可提供牙病预防、补牙、镶牙、洁牙、美容一条龙服务,总资产发展到60余万元。李文明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他定下规矩,对家庭困难的患者不收治疗费,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服务。他常以志愿者身份在节假日为老年人义诊,到幼儿园、中小学宣传牙科保健知识,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患者排忧解难。

“断臂飞人” 马明涛

马明涛,男,1989年生,肢体残疾,滨州市阳信县人,滨州明涛体育训练中心负责人。荣获山东省三等功、滨州市二等功、“感动滨州·2021年度人物”等荣誉。2022年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取得参赛项目第九名的成绩。

马明涛11岁时因意外导致肢体二级残疾,失去了双手和半截胳膊。面对人生苦难,他并没有消沉,而是靠着惊人的毅力实现了生活自理,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2009年全国残疾人青少年田径锦标赛,马明涛勇夺800米、1500米、5000米赛跑3枚金牌,获得“断臂飞人”称号。2015年10月,马明涛被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选中,开始练习越野滑雪项目。2018年韩国平昌冬残奥会,马明涛在男子10公里和男子20公里越野滑雪项目上均名列第八,40公里接力与队友合作获得第十名,取得了中国选手在冬残奥会该项目的最好成绩,也成为滨州市首位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马明涛,身残志坚,用他的人生经历鼓舞着更多像他一样的残疾人,奔赴更美好的明天。

“双手创富” 王双庆

王双庆,男,1995年出生,视力残疾,滨州市沾化区利国乡崔铺村人,双庆盲人按摩推拿店负责人。先后获得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大赛手工纸艺类一等奖、丝网艺术类一等奖,首届针灸推拿技能比赛二等奖。

自儿时起,王双庆就因视力问题转学至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在校期间,他的心态越来越乐观,意志越来越坚定,顺利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后考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深入学习推拿按摩、针灸等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完成了一次次蜕变。毕业后,他到鲁派修脚店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多方了解国家对于残疾人创业的优惠政策后,王双庆决定回家创业,2020年创办了双庆盲人按摩推拿店,并吸纳2名残疾人就业,毫无保留地教授相关按摩推拿技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让自己获得满满的幸福感,也带动像他一样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儿童康复守护人” 王小霞

王小霞,女,1983年出生,精神残疾人亲友,滨州市滨城区人,现任滨州睿心启航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理事长、滨州万寿堂医院副院长、万寿堂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滨城区杜店街道如康家园、滨北街道如康家园、杨柳雪镇如康家园三家机构负责人。

2014年,王小霞的长子因病导致智力受损,经评估确定为精神残疾三级、智力残疾四级。在孩子康复过程中,王小霞发现多数家长和自己一样,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有着在医药、医疗器械领域从业经历的王小霞再三考虑,决定利用自身优势为残疾儿童做更专业的康复服务。2015年,她创办睿心启航特殊儿童康复机构,后陆续与万寿堂医院、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河南康达能力训练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成立3家如康家园,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托养、日间照料等服务,申请注册“滨如康”服装商标,开拓了残疾人的就业市场。先后服务心智障碍者家庭超1000户。2022年,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邹斌芳视察滨北如康家园,并给予高度评价。

“农民农艺师”杨秀平

杨秀平,男,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肢体残疾,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人。惠民县利达源粮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民农艺师。2019年被评为“十佳滨州乡村之星”,2020年被评为“齐鲁乡村之星”、滨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杨秀平自幼因患骨髓灰质炎,留下了终身残疾。1993年毕业于惠民职业中专农学专业后,他从事农业新技术推广,擅长大田作物病虫草害识别、防治,为农户提供预防和技术指导。2011年,杨秀平带头流转土地,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着力发展新农业,推广优质麦种植项目,逐步打造出“合作社+社员+面粉加工企业”的优质强筋小麦经营模式,注册了“幸福河”商标,提高了种植效率和经济效益,带动千余户农户增收132万元。他不断帮扶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杨秀平带头开设的惠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和惠民县农民田间学校,分别被评为省农科院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和省级优秀农民田间学校。

“装修筑梦”郑清华

郑清华,男,1981年出生,肢体残疾,滨州市博兴县人,滨州市华瑞佳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四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2021年被评为滨州市最美残疾人创业者。

郑清华是一名儿麻残疾人。2000年,他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第一届残疾人技能培训班,取得了中级操作员资格证书。次年,他拿着家里卖小麦的600元,先后去青岛、淄博、潍坊、济南求职。经过不懈努力,他在一家科技公司求职成功,从底层技术员做起,逐步赢得了同事和公司认可。辞职回家后,他投入到装修行业。从接第一单开始,每天一早就进入工地,与工人师傅同吃同干,抓住时间和机会学习充实自己。在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的关心帮助和扶持下,他的工作和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郑清华用了十余年时间,实现了生命历程的华丽转身。郑清华积极通过装修公司这一平台吸纳更多身残志坚之人,带着他们一起成长、发展,尽绵薄之力奉献社会。

滨州网2023-01-30

 

 

道真:撑起残疾同胞温暖的天空 文章下载

道真:撑起残疾同胞温暖的天空

“总的算下来,每年有2.5万元收入。”

道真自治县河口镇竹林塘村祥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劳动的雷老二高兴地说,因为在家附近务工挣钱,相当于在外面四五万块钱的含金量。

家住竹塘村的雷老二真实名字叫雷后果,他们家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二,周围邻居都从小叫他雷老二。

雷老二勤劳善良,为人忠厚老实,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造成脊柱变形严重,成了残疾人,导致他年届四十仍然是孤身一人。但他人残志坚,从不向命运低头,坚持在祥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就近务工,一边养活自己一边照顾年迈的父亲。

雷老二是一位勤劳踏实的人,他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命运,在这个基地一干就是八年。2020年,一位热心人给他介绍对象,很快组建了家庭。成家后,雷老二把爱人也带到基地务工,有了双份收入,这个家吃穿不愁,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雷老二所在的这个专业合作,是全省乡村振兴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基地以种植中药材、花椒、辣椒、果园为主。

同样,在这个基地务工的何润桃两夫妻都是残疾人,因为家里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同时需要照顾身体残疾的妻子,出外打工不方便,也选择就近务工,每年有3万元的收入。

道真自治县残联以残疾人就业为第一民生要务,从残疾人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创建示范基地等方面为残疾人创造就业创业机会,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

在道真,残疾人同胞是不幸的,但党和政府温暖关爱的阳光照耀,他们也是有幸的。

“来,请你把我们县检察院对你实施的司法救助金收下。”上坝乡新田坝村一位姓张的智力残疾人感动得泪花闪闪,用颤抖的双手接过县检察院干警和县残联一起送到他家的1万元司法救助金。

前不久,县检察院干警根据县残联推送的残疾人司法救助函线索,给玉溪镇一位姓徐的残疾人子女送达司法救助金1.5万元。与他们一样,大磏镇、隆兴镇等9位残疾人分别获得县检察院提供的5000元到1.5万元不等的司法救助金。

道真自治县残联以“党建+残疾人事业”模式,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同县检察院、公安局、法院等单位协同配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支部共建、资源共享”,通过函告和监督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道真自治县残联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以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为核心,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提高残疾人生活技能和生活水平,激发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不断提升残疾人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始终将残疾人作为重点群体,政策优先保障、项目优先安排、工作优先对接、服务优先配套。社会各界将改善贫困残疾人生存和生活状况,看作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扶贫济困、扶残助残成为全社会最大公约数,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用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残疾人的心灵,把温暖送进每一户贫困残疾人家庭。

这些年来,道真自治县各级残联始以积极作为的举措,有力推动残疾人脱贫攻坚全面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政策大局、责任大局,高位推动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有效落地,释放最大政策红利,联合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建立“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残疾人护理补贴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70元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90元。近五年发放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2734万元,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医保22924人次580余万元,为重度残疾人全额代缴基本养老保险125万元,实施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295人73.75万元,节日慰问残疾人1535人,资金76.75万元。全县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残疾人5159人,有3273个农村残疾人家庭,224个城市残疾人家庭享受城乡低保补助,残疾人实现全部脱贫。易地移民搬迁安置残疾人到县城731人,全部纳入建档立卡户,对其中410名残疾人纳入低保保障。落实残疾人转股分红扶贫基地2个,有12户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获得每年600元转股分红收入。

精准实施残疾人康复服务,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道真自治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全面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抢救性儿童精准康复256人。实施假肢安装、助听器安装、白内障复明手术、救助精神病人等,落实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3450人,发放辅助器具2692件。

精准实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五年来实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841户201万元。在全县残疾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县城区两个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及部分乡镇集中居住点、全县1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全面实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依托精准康复服务管理系统数据,以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将残疾人健康管理服务和基本康复服务纳入服务内容,全县2.35万名残疾人与村社区医生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康复内容,全面扩大基本康复覆盖面,推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精准化,加强县残联辅助器具需求调查、适配服务指导,确保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精准、有效、便捷。开展扶贫基地带动脱贫,五年来,创建残疾人就业省级示范基地2个、市级示范基地7个, 县级示范基地2个。大力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增强生活本领,每年按时完成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通过上门服务活动提高第二代《残疾人证》办证数量和准确度,提高残疾人证办证率、换证率和群众满意率,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协调对残疾人实施司法救助,积极开展残疾人维权。

贵州日报2023-02-02

 

 

南京建邺区残联提前部署 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章下载

南京建邺区残联提前部署 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春伊始,南京市建邺区残联聚焦“两个建成”,争当“四敢”表率,争先进做好全年工作部署,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致力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建邺区残联系统工作座谈会

“区残联创建江苏省首个区级扶残助残文明实践站,打造扶残助残文明实践”“104名残疾人进行系统的培训后,都熟练的掌握了自己所需的实用型创业就业技能”……在2月1日召开的建邺区残联系统工作座谈会上,各科室、各街道残联回顾了2022年工作亮点、特色以及存在不足,同时阐述了2023年工作设想、谋划。建邺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赵小明分别就各科室、各街道残联工作进行了点评,并对2023年区残联工作进行了规划部署。

建邺区残联系统工作座谈会

“加强社区残协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入户访视、需求调查等制度;强化专门协会工作,支持其更好履行‘代表、服务、维权、监督’职能,发挥残疾人协会优势;深化‘智慧残联’平台在残疾人工作全领域的应用,完善残疾人救助、福利和公共服务信息共享机制……”赵小明强调,今年区残联要以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为主线,聚焦残疾人全面发展,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赵小明号召大家要抓好作风建设,认真贯彻履行区残联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要求,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始终把纪律建设挺在前面。

建邺区残联召开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

社会保障是保障残疾人生活的重要一环,也是建邺区残联一直着力的方向。如何更好提升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建邺区残联今年将从三个“突出”入手,切实提高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水平。

突出“优”,残疾人康复服务更精准。2022年,区残联推出“邺康莫愁”残疾人居家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馈,该项目围绕特殊困难残疾人个性化、多样化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化的上门服务,累计服务近1600人次。2023年,建邺区残联将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建立以个人需求与精准服务为导向,残疾预防与康复服务联动、医疗机构与康复机构衔接、涵盖全生命周期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

突出“广”,残疾人托养服务更普及。近年来,建邺区残联致力于提升“残疾人之家”服务水平,今年区残联将整合机构、社区、家庭等多种资源,广泛开展灵活多样的居家托养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2月1日的坐谈会上,区残联分别和兴隆街道、莫愁湖街道等6个街道签订了《建邺区“残疾人之家”建设管理运营目标责任书》,确保“残疾人之家”建设标准化。

2月2日,区残联与建邺区6家市定点康复机构及9家“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又召开专题会议,探讨今年如何持续推进残疾人高质量服务。

突出“特”,残疾人文化体育更接地。2022年,建邺区残联打造了江苏省首个区级扶残助残文明实践站,创建 “原生艺术”、“朗读助残”、“黑暗跑团”等具有建邺特色、有影响的文化体育助残品牌,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今年区残联将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书香中国,阅读有我”等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扶持残疾人开展文化艺术创作,组织其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此外,今年建邺区残联还将实施“护能”行动,营造全方位齐参与的助残社会环境,提升全区助残氛围,优化无障碍设施环境,同时定向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持续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实施“赋能”行动,构建全链条多元化的就业支持体系,为参加人提供个性化职业培训,搭建平台展示残疾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精神风貌,带动更多残疾人走技能成长成才之路,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

2月3日,区残联组织下属6家残疾人协会进行座谈,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各类个性化需求,有效发挥协会在残联组织的主体作用。

2023年,建邺区残联将持续全面提升为残疾人提供便利化、个性化、普惠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进一步提升幸福感。

建邺区残联2023-02-05

 

 

「云看青海」提升“三服务”水平 助推高质量发展 文章下载

「云看青海」提升“三服务”水平 助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公厅工作“五个坚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的要求实践中提升思想境界。进一步强化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紧围绕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心任务,自觉站在大局全局下认识思考、谋划推进“三服务”(服务事业发展、服务领导决策、服务工作落实)工作,严格执行党组、理事会工作部署,推动残疾人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圆满完成“两次”代表大会、“两次”事业大会会务保障工作

凝心聚力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2013年6月28至29日、2018年5月28至29日,青海省第六、七次代表大会先后在西宁召开。青海省委领导和中国残联相关领导出席开幕会并作重要讲话。出席会议审议通过了上届所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省残联新一届主席团和执行理事会领导班子,为今后五年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1月4日,筹备召开青海省第四次全省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暨省政府残工委第二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全面回顾了“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对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加快推进青海残疾人小康进程进行了安排部署。表彰了“十二五”时期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报了2016年度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安排部署了2017年残疾人重点工作任务。签订了2017年度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副省长、省政府残工委主任匡湧出席会议并讲话。2021年12月30日,筹备召开青海第五次全省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暨省政府残工委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总结“十三五”时期青海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交流工作经验,部署“十四五”时期及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向全省30万残疾人及其亲属表示问候,向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敬意,向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并就发展残疾人事业提出工作要求。青海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马吉孝出席并讲话,副省长、省政府残工委主任匡湧主持并讲话。“两次”代表大会、“两次”事业会均是在全省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召开,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达到新高度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牵头起草“两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抓住“十三五”“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机,牵头起草制定了《青海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青海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一是推进规划编制全面完成。积极协调各级党委、政府、残联组织重点做好“两纳入、一制定”工作,“三纳入”即: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本地区脱贫攻坚规划、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专项规划中,“一制定”即:各市(州)、县(区、市、行委)要制定本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同步,办理了规划进展评估工作。二是纳入规划纲要内容为历史最高。青海省残疾人事业发展重点内容作为专节已列入青海省“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及2035年远景目标之中,在内容和篇幅上为历史最高。经与省发改委、省网信办等部门联系沟通,残疾人工作的相关内容也即将列入“十四五”全省网信工作规划、“十四五”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之中。三是规划引领助推事业发展。圆满完成了《青海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的中期、终期评估工作,对十项主要指标和40个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向中国残联报送了评估报告。同时,制定了规划任务指标重点工作分工,纳入省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的年度重点工作,2022年省政府将“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五项指标”纳入省对州考核内容,有力确保了规划引领指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牵头完成省残联深化改革任务

认真履行省残联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坚定改革永远在路上的行动自觉,以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自觉防止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为主线,主动融入青海省群团协同化建设,确保“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落地落实,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一是突出“新”字,强化服务改革决策。立足于创新观念、更新思路,按照党组、理事会工作要求,及时完善省残联“710”工作制度,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党组、理事会、周会,会前学法、学文件、学会议精神制度,特别是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精神,及时筹备召开党组、理事会研究机构优化、职能调整、方案制定等涉及残联改革的各类会议,召开了全省各市州残联理事长座谈会、全省残联改革推进会,就残联改革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座谈交流研讨,及时听取改革工作汇报,及时研究我会残联改革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改革工作中的问题。加强改革先进典型推广,《深化改革强动力 创新机制添活力》一文,被《青海改革》采用并刊发。《青海省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被《青海改革动态》刊发,有力促进了改革做法的经验交流和普及推广,切实用实际行动服务我会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行动根基。二是突出“实”字,加快服务改革步伐。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省委《实施意见》和中国残联改革方案等重要文件,在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学习借鉴重庆(先行试点市)等兄弟省(市、区)残联改革经验,广泛征求并有效采纳基层残联、省直单位(含残工委)成员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严把方案质量关,多次提交党组会议研究并及时报送省委改革办、省委编办等单位再次征求了意见建议,经提交中国残联评审同意后,提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执行。三是突出“稳”字,巩固改革成果。制定年度改革工作计划,并将改革工作连续纳入《全省残联工作要点》,集全省之力抓实改革、推动改革,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残联改革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省残联落实深化机构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实施党组、理事会领导领衔、台账管理、督导调研改革工作的同时,明确了改革任务、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着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积极协调省编委增设了计划财务部,增加了两个正处级领导职数。同时,为省文体中心成立奠定了基础,通过落实加强改革督查力度,全省各地均按时出台了残联改革工作方案,以服务的实际成效巩固改革成果落地落实。

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深入落实“一网通办、一事通办”工作要求,一是持续争取将“智慧残联”建设升级版项目纳入总体规划纲要大局。将建设“互联网+青海省残疾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纳入《青海省“十三五”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将“互联网+助残”纳入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切实助推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得到顶层设计。二是持续促进服务平台升级完善。结合全省政府服务一体化建设,完善青海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和青海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网络服务平台功能,建设残疾人信息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残疾人维权服务系统”,并持续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深层次的“大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三是持续推动“跨省通办”任务落实。按照中国残联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推动残疾人证“跨省通办”工作,为残疾人群众提供更及时、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四是持续推进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牵头建设“青海省残疾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立足于残疾人在获得服务中“最多跑一次”,通过融入“放管服”改革,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让残疾人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腿、服务队伍多出力,畅通了申请渠道,优化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服务效率。加强青海省残联门户网站建设,丰富残疾人证查询、信息公开等多功能建设,全面推进“智慧残联”建设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智慧”的支撑,为残疾人高品质生活提供更“智慧”的服务。

不断推动工作机制创新提升

立足于服务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主动服务中体现价值、有所作为。一是助力升级残疾人工作机制。2018年,结合中央“基层减负年”,中国残联“残联改革年”重要部署为契机,在推进改革任务的同时,经请示省委省政府同意,撤销了“省政府残工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并将考核内容细化为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残疾人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支撑保障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四个方面13项内容,列入了省委省政府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核指标。2022年初,将青海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重点任务指标调整为省委省政府对市州党委政府年度考核指标,实现了年度考核工作的“减负增效”。二是助力日常服务升级。落实党组、理事会关于“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的指示要求,与各部门、中心对省残联内控管理制度进行两次修改、完善、补充,进一步织密了制度保障网,同步创新建立省残联“710”工作制度,深化4个工作台账“日结周报月清季考”工作法,即:每日每名干部职工总结工作完成情况撰写日志,由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日审签”、主要领导进行“周审签”;各部门、中心每周利用周会报告工作进展;每月对工作实施“清零”;每季度利用考核平台进行梳理汇总并同步向省政府分管领导报告,促进残疾人工作提质增效。

圆满完成机关服务保障工作

2012年以来,办公室立足综合业务全面发展、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机关服务保障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先后在机关制度建设、政务服务、保密工作、机要保障、档案管理、正版软件、网站管理、网络建设、国产替代、统计工作、公车管理、信息化建设、信用体系、法治建设、国家安全、平安青海等16个业务领域建设中协调发力,实现了政务服务规范化、督办事项台账化、责任落实清单化、档案管理数字化、保密工作专业化、办公设备国产化、公文流转信息化、车辆管理系统化、网络办公自动化,机关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零”的突破,从弱到强“跃”的提升。

完成残疾人事业发展史料编纂任务

2012年以来,在省残联党组、理事会的重视支持下,先后完成1949-200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青海卷)》、2012-202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青海卷)》、1989-2018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大事编年(青海卷)》、历年《青海年鉴》《党组执政纪要》等近1000万字史料的编纂任务。办公室编志人员查阅大量省级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了自建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青海省残疾人事业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时期不断改革创新、兴业壮大、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为全国和青海残疾人事业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青海残联2022-12-19

 

 

烟台市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文章下载

烟台市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8个“越来越”讲述残疾人“好”日子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站在2023年回望过去,市残疾人康复文体示范基地综合大楼正式启用,“阳光家园”从无到有,儿童康复救助金额显著提高,“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实施越发精准……一项项助残惠残的政策纷纷落实,一场场有趣有益的文体活动争相举办,越来越多的“烟台经验”得到点赞认可。近年来,烟台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42万残疾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惠残助残政策落地越来越迅速

惠残助残政策是国家关怀残疾人、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坚持政策兜底补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多年以来,惠残助残政策一直存在社会普知率不全面的问题。

烟台市各级残联主动与涉及惠残助残政策的部门、单位和行业进行现场调研、沟通交流,对法律和政策性文件广泛收集、反复确认,最终归纳梳理出32项惠残助残政策,涉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康复、就业、税收、生活服务等七个领域,并按照精准服务标准进行分类汇编。

同时,烟台市各级残联以发放惠残手册、办证明白纸等形式,组织残疾人工作人员深入153个镇(街)、6590个村(社区),送政策上门,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

针对盲人医疗按摩场所执业登记提供资产评估报告难的问题,烟台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盲人医疗按摩场所“一容三减一补”审批政策,解决盲人医疗按摩场所证明多、审批时间长、费用多的问题,实行告知承诺制后,登记业务实现“零收费”。在残疾人辅具适配方面,探索出台《烟台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实施意见(试行)》,重塑辅具适配服务链条,适配各类辅具6000余件,完成率100%。

残疾人维权工作越来越到位

残疾人证是残疾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凭证,残疾人证的核发办理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对行动不便、无法出行的残疾人,烟台市积极开展上门评残工作,定期组织评残医生上门办理残疾人证;在全市率先完成电子残疾人证照推广应用试点工作,残疾人可持电子残疾人证免费或优惠出入公园景区、文化场馆、公共体育场所;残疾人证新办、换领、迁移、挂失补办、注销、残疾类别等级变更等6个事项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跨域通办,不受户籍地限制。截至目前,全市持证残疾人20万人。

畅通群众信访渠道,让残疾人的问题“听得到”“办得了”。及时接收残疾人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胶东在线网上民声等各渠道反馈的问题,妥善化解矛盾纠纷。2022年,答复网上民声提问及时率和满意率100%,转办12345工单满意率、解决率和及时率均为100%,“12345”政务热线服务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残疾人就业创业越来越便利

只有真正打通残疾人就业壁垒,才能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近年来,烟台市在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苦练文章,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逐渐改善。

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烟台市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办法(试行)及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介绍奖励办法(试行)》,保障残疾人稳定就业;出台《烟台市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1年)》,将第三方机构培训残疾人的补贴标准提高到1至1.5倍;出台《烟台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实施意见》,截至2022年,累计全市发展70余家辅助性就业机构,扶持盲人按摩机构73家。

2022年,举办15场大型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27个,服务覆盖1.6万人次,为94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一生一策”就业服务;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近500人次;按比例安排7000余名残疾人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9600名残疾人掌握职业技能,城镇与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完成率分别为121.49%和177.12%。

残疾人康复工作越来越精准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残疾人救助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最直接、最根本让更多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烟台市扎实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五年来,超40万有需要的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针对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烟台市承接国家试点工作任务,并列入省市重点民生事项,在全省率先将救助年龄扩大到0-17周岁;率先将救助方式调整到有效天救助;率先实施0-6周岁低龄儿童,无需办理残疾人证实施救助;率先推动实施“康教”融合服务,对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适龄残疾儿童,开展特殊教育服务;率先推动实施儿童康复“云考勤”管理,建立市、县、机构、家长四级互联网管理平台,精确管理考勤数据,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率先实现“互联网+康复服务”,创新构建互联网康复专家平台,将服务延伸到儿童家庭;率先推动实施康复机构分级管理和差别化救助,显著提高儿童康复效果。

在成年残疾人康复救助方面,烟台市实施“医康联”康复服务新模式,社区康复能力显著提升。同时,持续实施“康复服务进家庭”项目,为5000余名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精准康复服务。优化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意见,推动辅具适配动态化、个性化和时效化,为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4万余件。

残疾人民生保障越来越完善

打好民生组合拳,确保残疾人享有平等的权利,是保证残疾人幸福生活的底线。近年来,烟台市一直在为残疾人的美好生活奋力“奔跑”。

在补贴申领方面,推动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政府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重点医疗康复项目医保报销等政策。全市11.1万残疾人领取“两项补贴”,3.8万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低保,购买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27万人次,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5000多人次。

在残疾预防方面,将残疾预防纳入本地区各领域规划部署,扎实做好婚前、孕前保障,产前筛查和诊断,儿童残疾早期筛查和康复干预等工作,加强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治。完善筛查、诊断与康复救助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残疾预防服务网络,提升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

残疾人民生服务越来越贴心

民生事无小事,服务范围的铺开和服务方式的转变都会对残疾人的生活产生质的影响。

各级残联组织建设的程度决定了残疾人的困难是否能得到及时解决。近年来,烟台市结合基层村(社区)两委换届契机,推进村(社区)残协建设,实现了村(社区)残协建设全覆盖,残疾人服务队伍日益壮大。

在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烟台市残疾人康复文体示范基地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市康复医院建设顺利推进,全市建成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等共306处。如今,全市已基本形成健全规范、功能完善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怎样转变服务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将服务和帮助“送上门”。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是烟台市推进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走进残疾人家中,为不同类别残疾人安装改造无障碍出行坡道、卫生间(浴室)保护设施、厨房无障碍操作设备等,有效地解决了残疾人“出门难、如厕难、洗澡难”等问题,近年来,全市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5万户。

残疾人文体休闲生活越来越丰富

残疾人有权利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有权利在越来越丰富的文体休闲方式中共享生活的美好。近年来,烟台市开设残疾人文化艺术创作室、阅览室、文化创业示范点等近20处,每年开展残疾人文化创业技能培训300多人次。结合“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在社区、文化站等举办各类活动150多场次。开展“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冰雪运动季”等体育活动,举办第六届全市残疾人运动会,在全省第十一届残运会上夺取奖牌115枚。越来越多残疾人在参与中找回了笑容,找到了自信,实现了自我。

在参与中找到自我的,除了残疾人,还有积极投身助残活动的志愿者们,他们在助人中,收获了温暖与快乐。烟台市积极开展网络众筹公益活动,募集善款数额连年位居全省前列。深入开展“学听跟”专项活动,帮助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全市各地积极开展关爱困难残疾人家庭、农业技术培训、惠残政策宣讲等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市级开展学雷锋、双报到、读书会、阳光观影、融合教育等扶残助残活动。加强“爱心助残·温度港城”品牌建设,开展“七彩先锋”“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心连心、手拉手、圆梦新时代”“辅助器具知识宣传年”“残疾人就业宣传年”等活动。2020年“爱心助残·温度港城”获评全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残疾人事业荣誉越来越丰厚

荣誉是嘉奖,也是证明。

近年来,烟台市残联获评“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市残疾人康复就业文体示范基地成功挂牌“国家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全国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并被列入国家试点项目,市残联连续多年获评“省级文明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项项表彰,一个个荣誉,是鼓舞残疾人事业工作者矢志奋斗的巨大动力,也是残疾人日子越过越好的有力证明。

烟台日报2023-02-21

 

 

钱塘区残疾人联合会:建设示范区 迈向新征程 文章下载

钱塘区残疾人联合会:建设示范区 迈向新征程

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是响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共同富裕示范区落地浙江。同年12月,钱塘区“康养结合高质量助残先行区”建设入选浙江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公布的首批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项目。“残疾人康养一体化服务规范”入选杭州市2022年第一批标准化建设项目计划。

围绕让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目标,钱塘区多措并举,全力确保残疾人在现代化和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今年,钱塘区建成康复之家5家,社区康复站10家,启建残疾人托养中心1家,新增智慧养老院1家,新增认知障碍症老人床位35张,万名老人持证护理员人数增加到22人。

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 副区长 钱塘新区管委会主任 胡国伟说:“残疾人共富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康养结合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们立足钱塘实际,迅速制定出台了《钱塘区康养结合高质量助残先行区建设实施意见》,并成立工作专班,整合部门、街道的力量,紧紧抓住残疾人“康”和“养”两个关键元素,作好结合文章,明确了24项任务指标、12项项目清单。同时,我们先后出台《钱塘区“家医助残”项目实施意见》《钱塘区“十四五”期间无障碍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并每年设立400万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创新康养服务供给,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以迭代深化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优化完善康养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创新重塑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为突破口,以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钱塘区通过“五跨”协同、综合集成,着力构建了多部门协同,机构、社区、家庭康养相衔接的高质量康养服务体系。

数智创新提升服务效能

依托数字赋能,钱塘区创新研发应用“家医助残”、“智养钱塘”、“掌上检碍”等4个康养数字化场景,上架“浙政钉”、“浙里办”,成为残疾人享受康养服务的便捷途径。特别是“家医助残”场景,一个平台实现供需双向匹配;一张画像掌控残疾人精准信息;一个端口在线自助评估;一条通道开展健康知识培训,服务全流程闭环记录,团队积极性制度激励,打通康养服务“最后一公里”。已直接服务辖区重度残疾人1814人,服务2776人次,满意度100%。社区(家庭)康复服务应用入榜全省残联系统数字化改革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居家康养与社区康养实现无缝链接。

多跨协同加大服务供给

为努力实现全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钱塘区残联与省康复医疗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辖区内康养机构、康复之家共同成立康养联合体,为残疾人提供分类精准、上下联动、便捷高效的康养服务。《残疾人康养一体化服务规范》作为杭州市地标即将发布,为残疾人康养服务提供了标准依据。同时,为提高康养服务质量,钱塘区积极打造康养人才培训基地、康养服务实践基地,全力提升康养人才的专业化水平,目前,基地已举办培训班2期,定制规范化特色培训课程72课时,线上培训1152人次,线下培训230余人次。

同心助力构建幸福社会

康养一体友好社会的营造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钱塘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康养一体社会支持体系。已建成6个省级无障碍社区,重要公共场所无障碍点位和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面完成。今年还将新建2个省级,7个区级无障碍社区。无障碍游泳成为钱塘品牌,杭州特色。

成立“扶残助残公益联盟”,培育“春来粟农场”等社会助残组织品牌,推进邻里自助、社会互助。推出“四季论塘”主题宣传,开通华数残疾人健康服务频道。组建残疾人文化艺术团和柔力球队,举办残疾人艺术作品展,通过全力开展文化助力,帮扶钱塘区7000位残疾人,助力3.5万残疾风险人群,关注身体健康,提升生活品质,共享美好生活。

钱塘区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采访说:“接下来,钱塘区将坚持整体推进残疾人康养基本保障再提升,公共服务再完善,合法权益更保障,环境建设更美好,满足残疾人康养需求,全面促进残疾人共富事业再提速,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特殊风景线。”

都市看点栏目2023-02-13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残联担当!2023鹤山残疾人工作这样干! 文章下载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残联担当!2023鹤山残疾人工作这样干!

争当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近日,鹤山市残联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暨2023年工作部署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江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鹤山市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等会议精神,对2023年鹤山市残疾人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江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吹响了奋力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的冲锋号角。鹤山市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奋力推动鹤山高质量发展拔头筹、争上游,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鹤山大地的“实景画”。各级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相继召开,为新一年鹤山市残疾人工作指明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大方向,全市残联系统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残疾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抓手,聚焦主责主业,在“拔头筹,争上游”等三项行动中抓落实,在谋事上趁早赶早、积极主动,在做事上真抓实干、为顺利完成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夯实基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残联担当。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做好残疾人工作具有特殊重大意义。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切实扛起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精神状态谋划全年重点工作,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力量干劲凝聚到“弱有所扶”“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上来。

二要聚焦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履行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职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残联组织作为党委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继续巩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以提高服务质效为抓手,切实提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业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镇(街)残联、村(社区)残协、五大残疾人协会队伍建设,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做好培养和使用工作,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基层残疾人工作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残联系统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强化业务培训,帮助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全面掌握惠残助残政策业务、基本规律、工作标准,提高服务残疾人的业务素质;通过开展持证残疾人、疑似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重点关注孤残、重残人员以及一户多残等残疾人家庭的实际需求,排查深挖底数,精准掌握情况,探索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抓好队伍建设,统一思想认识,转变纪律作风,强化业务本领,提升服务效能。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真抓实干,以笃行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铆足干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全面发展;奋勇争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全力以赴,以拉高工作标杆的实际行动,继续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体育文化、宣传等工作。

三要坚持党建引领,以残疾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切实推动残健融合发展。持续开展“党建引领 志愿助残”关爱行动,将党建和残联业务深入融合,持续深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建设,动员社会力量,链接社会资源,拓展帮扶渠道,创新助残形式,营造和谐氛围,推动更实更细更深精准服务项目。

会上,各镇(街)残联分管领导围绕贯彻落实“拔头筹、争上游”等三项行动作交流发言;市残联各股(室)和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分别对2022年工作做了总结,部署 2023 年重点工作。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黄红梅在会上作讲话。市残联领导班子,各镇(街)残联分管领导、理事长,市残联各股(室)和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专职工作人员,各社区康园中心服务机构负责人,五大类别专门协会负责人参加会议。

鹤山市残疾人联合会2023-02-16

 

 

2023年工作怎么干?湘潭市雨湖区残联系统掀起头脑风暴 文章下载

2023年工作怎么干?湘潭市雨湖区残联系统掀起头脑风暴

1月10日下午,雨湖区残联干职工、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示范社区代表、各专门协会主席、副主席及陪护、相关机构代表、工作人员等来到韶山市韶山村村部二楼会议室,召开2023年雨湖区残疾人工作务虚会议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与会人员围绕今年全局及重点工作拟定的30个议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

近年来,雨湖区残联在每年的新年伊始都会举办这样的活动,集思广益,为本年度的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开局。2022年,雨湖区残联用奋斗让自己的工作成果和经验一次次叩开了省残联的大门。2022年3月下旬,报送省残联教就部全球减贫案例。6月20日,荣获湖南省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湘潭选拔赛“最佳组织奖”。7月15日,雨湖区残联2名选手晋级省赛队员,荣获省赛暨国赛选拔赛亚军。7月22日,雨湖区残联负责人在湖南省残疾人教育就业半年工作讲评会作《政策做实,工作做细,成效做优,开启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新局面》经验发言。12月8日,区残联组联工作评为湘潭市组联工作第一名县(市)区;12月23日,代表湘潭参加湖南省组联工作“十优县”竞演。

2023年,雨湖区残联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力争全省先进、全市第一”的目标,将抓改革、促民生、强作风作为贯穿全年工作主线。一是善于斗争抓改革,加强基层组织改革、康复服务改革、办证流程改革。二是全力以赴抓民生,做到心中有爱,秉承情怀;心中有数,起手不难;心中有责,开拓创新。三是驰而不息抓作风,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温暖有爱残联。在基层组织改革方面,发挥好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作用、残疾人工作联络员作用、村(社区)残协作用、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建设示范点,包括: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社区、多功能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辅具适配服务站、党建助残活动中心等示范点3-5家。表彰本年度残疾人工作联络员30余名,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模范宣讲、助残日等系列主题活动,将联络员、康复员、状况调查培训纳入区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健全组织体系。康复服务改革方面,探索“全覆盖、一对一、多样化”康复改革路径,建设以居家康复为依托、社区康复为基础、机构康复为骨干的三位一体康复服务体系。

当天上午,一行人还参观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陈列馆,接受红色革命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知识抢答赛和党员集体宣誓。会议开始前,还进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三湘视线2023-01-11

 

 

10个关键词,回顾新津2022残疾人工作 文章下载

10个关键词,回顾新津2022残疾人工作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已悄然而至,回顾2022年,有无数难忘的瞬间镌刻在记忆深处。这一年,新津发布了《成都市新津区“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聚焦“津心助残、有爱无碍”,提出“十大任务”,奋力开启残疾人新时代美好生活新篇章。这一年,新津区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确定了今后五年残疾人事业发展战略、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这一年,新津区残联超额完成省级、区级民生实事,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残疾人发放居家安养补贴……

接下来

让我们通过10个关键词

一起回顾2022年新津残联的感动瞬间

关键词一

谋篇布局

2022年11月17日,《成都市新津区“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新津特色的残疾人服务模式,为“十四五”时期全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擘画蓝图、描绘美好生活。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津心助残、有爱无碍”,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康复服务、就业创业、特殊教育、文化体育、权益维护、无障碍环境、社会助残、发展环境、组织建设等“十大任务”,设置11个专栏,明确34项重点举措,确保路径清晰、措施具体、目标可期。

点击链接查看《成都市新津区“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

关键词二

模范机关

区残联秉承“党建引领、融合赋能”工作理念,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聚焦“党建+助残”“党建+共建”“党建+典型”,积极创建模范机关,努力打造“津心助残·有爱无碍”党建品牌,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1.8万余人次残疾人落实18项民生实事和助残服务事项,不断夯实助残服务基础、激发助残服务活力、提升助残服务温度,推动残联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获评“新津区2022年度模范机关创建先进单位”一等奖。

关键词三

残联换届

在圆满完成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换届基础上,2022年10月12日,新津区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区委会议厅胜利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区残联第八届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委员,各残疾人专门协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出席市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推举产生了区残联第八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

大会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践与经验,确定了今后五年残疾人事业发展战略、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未来五年,区残联将紧扣“津心助残、有爱无碍”服务品牌,以实施《成都市新津区“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牵引,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突出“三个关键”,实施“五大行动”,深化“四项建设”,全力构建更高质量的残疾人民生保障体系、更有温度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多元的残疾人社会治理体系,团结带领全区残疾人共建公园城市、共创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

关键词四

民生实事

区残联主动融入“幸福新津”“健康新津”建设,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残疾人救助更加精准、更有温度。

超额完成1项省级民生实事:为56名0—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132.51万元。

超额完成8项区级民生实事:共投入1100余万元,惠及8087人次残疾人,实现宽领域全覆盖,助推全区“民生提质”。

——为1357名残疾人发放居家安养补贴158.52万元。

——为121名0—15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292.92万元。

——资助581名重度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351.6万元。

——资助4473人次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互助补充保险172.67万元。

——为553名有需求的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具29.82万元。

——为609名精神残疾人提供服药补贴43.27万元。

——为193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阳光救助57.54万元。

——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补贴200例19.77万元。

关键词五

敲门行动

敲开一扇门,温暖一座城。区残联采取“入户走访敲、线上联系敲、服务解难敲”形式,组织干部职工、镇(街道)残联专干、村(社区)残协联络员,和网格员、志愿者们一起开展“敲门行动”,持续关心关爱独居、行动不便、智力和精神等重点残疾人群,及时提供日常生活、就医用药、临时救助和心理疏导等帮扶服务,以实际行动在战“疫”大考中展现残联担当、传递残联温度。

2022年8月以来,全区残联系统共实施重点残疾人群“敲门行动”4374人次,为行动不便残疾人提供上门核酸采样服务458人次,开展残疾人及亲友心理疏导271人次,为100余名残疾儿童提供线上康复指导和“送康上门”服务,走访慰问困难和独居残疾人1200余户,助力18家盲人按摩机构复工复产。

关键词六

精准服务

区残联坚持“基层党建+残协建设”理念,围绕残联改革,依托村(社区)残协全覆盖、规范化建设,将残协建设和残疾人事务治理融入社区发展治理,以残疾人主要需求为导向,探索创建、全面推广“党组织引领为核心、做深康复教育就业3大关键服务板块、N个主体多方联动”的残协“1+3+N”精准服务模式,进一步激活助残服务“神经末梢”,拓展助残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市残联充分肯定。

关键词七

共享辅具

区残联积极融入“智慧新津”建设,坚持“有爱无碍、共享幸福”无障碍理念,大力实施“互联网+”共享辅具免费租借服务项目,在天府农博园、兴义镇张河社区打造2个“津心助残、有爱无碍”幸福小屋,助力行动不便群众无碍出行、体验感知公园城市建设成果。

幸福小屋面积约8平方米,内设租借桩10余个,群众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免费租借轮椅、助行器、拐杖等辅助器具。2022年国庆节开放以来,已提供免费租借服务72人次。

关键词八

融合教育

区残联主动融入“优教新津”建设,持之以恒推动融合教育发展,实现基础教育全覆盖。

落实残疾学生教育资助。完善残疾人自强助学金发放实施细则,落实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残疾人教育资助政策,为301名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子女发放自强助学金31.1万元,为213名残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12.78万元。动员组织9名残疾人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并为其提供自强助学金。

保障残疾学生特殊权益。积极协调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为5名残疾考生参加中高考提供合理便利,落实听力残疾考生“免试英语听力和佩戴助听设备”、肢体残疾考生“提前进入考场”等暖心服务。会同教育部门拓展“劳动康复·自然融合”残疾儿童教育服务项目、实施“体育复健进校园”项目,113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22名无法入校的重度及多重残疾儿童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大学录取率达100%。

关键词九

就业帮扶

区残联以2022年“残疾人就业宣传年”为契机,举办残疾人现场招聘会2场、推送网络招聘信息80余条,引导推动346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帮助3名高校残疾毕业生实现就业。

通过就业援助、创业扶持、典型带动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扶持和带动2700名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270名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110名残疾人参加就业培训,为38名残疾人发放就业创业补贴7.88万元,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价值。残疾青年创业典型傅明创办的成都傅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获成渝双城残疾人创业先锋评选活动自强类提名奖。

关键词十

文体助残

区残联主动凝聚助残资源,联动残工委成员单位、助残社会组织、医疗机构、学校、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合力开展全国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系列活动、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五个一”工程、全民阅读、助残迎新年等群众性文体活动40余场次,惠及残疾人6000余人次,广受好评。

积极挖掘培育残疾人文体人才,选送9类31件文创作品参加市残疾人文创作品展。输送3名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代表成都参加省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五届特奥会,周月获银牌2枚,牟婉婷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腾讯网2022-12-23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