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的平原绿化事业工作借鉴
尉氏县的平原绿化事业闻名中外。经过建国65年来的艰苦奋斗,把一个“风吹黄沙遍地流,十年九灾不保收”的穷尉氏,变成了“东部林成网,西部绿海洋,林茂粮丰收,人民喜洋洋”的新天地。国家和省市媒体多次报导我县人民植树造林、大搞平原绿化的的先进事迹,赞誉我县为“中原绿色明珠”。1983年,参加第五次全国平原绿化会议的全体代表,专程来我县参观。1980年以来,先后有孟加拉、泰国、新西兰、美国、印度、德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林业官员和专家来我县参观考察。2008年,全国平原林业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与会代表由衷地赞叹道:来到尉氏县就像进了大森林一样!。
一、林业先行、五业俱兴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郑汴许都市金三角,郑州都市圈东南部,中原城市群核心层,是省会郑州东南门户,是省政府确定的重要城市组团。贾鲁河纵贯南北,双洎河横贯县域南部边陲,日南高速、机西高速、商登高速,以及多条国道省道,在境内纵横交叉,形成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成为郑州都市圈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全县辖17个乡镇,517个行政村,总人口近100万,总面积1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万亩。全县处处林茂粮丰,花果飘香,五业发达,六畜兴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气象。
然而,在解放前,尉氏县却是另一番景象:东部黄泛区,西部黄沙岗,十年九有灾,四季打饥荒。据记载,由于战乱和黄水,到解放前夕,全县树木所剩无几,一片荒凉。特别是西部沙区,风起沙飞、压塌房屋,埋没农田,阻塞道路,淤塞河道,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大马乡是一个重沙区,一首“风起黄沙飞,走路不风迹,十年九有灾,种地没饭吃”的民谣,就是当时这个穷沙窝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尉氏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大打植树造树造林的人民战争,坚持不懈地发展平原绿化事业。林业生产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呈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到目前为止,全县有林地面积已达26万亩,占林业用地26.67万亩的98%,比1950年增长近6倍,其中防风固沙林18.5万亩,滩涂林6万多亩。农田林网从无到有, 已发展到128万亩,林网、间作控制率98.3%,路、河、沟、渠绿化率98.5%, 经济林发展到6万亩,比1950年增长5倍。树木总株数4700多万株,比1950年增长35倍。活立木蓄积量170万立方米,比1950年增长80倍,木材年生长量超过35万立方米,年采伐潜力可以达到20万立方米以上。林木绿化率26.2%,比1950年增长57.2倍。2014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4亿元,比1950年增长2700倍。2014年林业产值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10%,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4.9%;全县人均林业纯收入1300元,约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
林业的发展,改变了生产条件,促进了农、牧、工、副业的全面发展,使尉氏县的生态环境、生产面貌和生活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良性循环。
首先,林业的发展固定了流沙,保持了水土,改善了小气候,减轻了干热风危害。1970年树木成林后,全县纵横交错的林网和防风固沙林成为绿色的天然屏障,把全县数百个流动沙区牢牢地固定了下来。据测定,树木成林,减少了水土流失,全县河道淤积量由1970年前的年均3.68万立方米,减少到2014年的平均0.4万立方米。在调节气候方面,据县气象局记载,1970年以来,绝对最高气温比70年代以前降低1.2℃,大于35℃的高温天气减少7.6天,蒸发量减少301毫米,平均风速降低27%,8级以上大风次数由平均13.5次减少到4.5次,无霜期延长6天,全年降水量增加24毫米,干热风危害程度接近到零。
其次,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与成林前的1965年相比,全县夏粮亩产由73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增长6.8倍。棉花亩产由17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增长11.8倍。花生亩产由39公斤提高到450公斤,增长11.5倍。人均收入由64元提高到6600元,增长79倍。大马、大营、庄头、岗李等4个重沙区乡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第三,林业的发展,为乡镇民营企业广开了门路。目前,全县木材初加工企业已达570多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7家,一条完整的林业产业链初步形成,林业产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张市镇东万村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全村营造速生丰产林1700多亩,林木覆盖率70%,村庄绿化覆盖率40%。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了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全村板材加工企业发展到138家,其中深加工企业5家,年创利税1500万元以上。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600多元,其中人均林业纯收入7800多元,占81%。朱曲镇古庄村,1975年以来,用林业收入相继办起了面粉厂、机械厂、纺纱厂、制药厂、综合厂,成为全县以林促农,全面发展的先进典型。
第四,林业的发展,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全县26万亩林地,每年生产大量的树叶、青草,是家畜的好饲料。目前全县农民散养猪38万头,是造林前的4倍;养羊25万只,是造林前的12倍.在尉氏县贾鲁河林区,利用河滩水位偏高的优势,近十年来大力发展鱼鸭混养基地,目前共有养殖户2600多户,养鸭450万只,年产鸭蛋6.3万吨,蛋品加工企业38家,年加工鸭蛋7000吨,年产值3.7亿元,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鱼鸭混养和蛋品加工基地。
林业的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住、用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全县有名的穷沙窝大马乡为例,目前全乡有98%以上的农户盖起了新房,大彩电、冰箱、家庭影院已经遍及家家户户,就连电脑、汽车、摩托车、空调、摄像机等高档用品也已经进入普通农民家里。过去种地靠人力,如今家家用上了拖拉机。过去吃粮靠统销,如今家家户户大囤尖、小囤流,一年四季吃不愁。这一切,正如这里的群众所说的那样:昔日黄沙岗,今天绿海洋;过去吃统销,如今卖余粮,有了摇钱树,草房变楼房。
二、艰苦创业,道路曲折
解放前夕,尉氏县的林业生产几乎等于零。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恢复和发展林业生产。1950年10月,国营尉氏林场的建立,标志着尉氏县林业生产走向伟大的创业时期。1950年10月到1953年底,首先在贾鲁河滩区建立第一批防护林,后经不断完善,终于形成豫东重要的骨干防护林带。在西部沙区,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群众同风沙作斗争,营造了一批防风固沙林。到1957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发展到11.2万亩,四旁保存树木达360万棵,立木蓄积量上升到12万立方米。林业的发展,使沙荒面积逐渐缩小,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初步改善。
1958年,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瞎指挥”在盛行,不顾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盲目毁林开荒种地,加上大炼钢铁滥伐林木,使全县人民经过7年奋战过营造起来的防护林遭到严重破坏。到1963年,全县有林地保存面积还不到3万亩。
“树木遭破坏,人穷地生灾”,风沙再起,打毁农田,种不保收。1961年,全县60万亩小麦被风打沙压,有12万亩近乎绝收,40余万亩严重减产,全县小麦平均亩只有45.5公斤。1964年,全县64万亩粮食作物,有85.7%受了灾。1963年初夏的一场冰雹,把大马乡7000多亩高梁和玉米打成光杆,造成严重减产。林木遭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每到汛期,滚岗水、滚坡水挟着大量泥沙,淤塞河道,淹压良田。1959年到1970年,全县河道平均每年淤积量达3.68万立方米。“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1963年和1964年两年,全县吃统销粮2500多万公斤,救济款450万元。
面对严重的现实,沉痛的教训,人们的头脑开始清醒了,植树造林的呼声在全县四面八方响起。围绕如何恢复和发展林业生产,迅速改变尉氏面貌这一问题,县委、县政府进行了反复讨论,从而明确了方向,增强了植树造林,大搞绿化,彻底改变尉氏面貌的决心。
1966年3月,县委组织的一支300多人的农业综合治理调查工作队出发了。他们餐风饮露,不畏艰辛,经过180多天的艰苦跋涉,终于查清了全县472条沙岗,810个沙丘和603个风口,掌握了风、沙、旱、涝、碱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及其规律。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清楚地看到自然灾害的连续发生与盲目毁林、林木覆盖率低有密切关系。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在平原地区单一经营粮食而忽视其它各业是穷道,大搞植树造林,以林促农是一条通向富裕之路。于是,作出了“西部封岗育林,大搞固沙造林;东部营造林带、发展农桐间作”的战略决策,并制订了“1966年—1970年林业发展规划”。县委、县政府的决心,鼓舞着全县人民的斗志,全县从西到东,一场植树造林、改天换地的战斗打响了。
地处西部重沙区的大马乡率先行动,为全县树立了榜样。造林一开始,乡党委就制订了“一年草封岗、二年树成行、三年镇风沙、四年卖余粮”的宏伟规划。他们决心征服沙岗,改造自然,变害为利。开始造林没有树苗,他们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自力更生,发动群众,树种自己采,树苗自己育,技术干中学。育苗没有好地,就腾出菜园地,“任凭三年不吃菜,也要育苗把树栽”。在治沙造林的战斗中,他们大胆探索,成功地创造了“前挡后拉、四面围攻”治沙丘,“因害设防、营造实林”等典型经验。经过4年突击,全乡营造防风固沙林5万亩,建立防风林带77条,长65公里,绿化河渠,道路106条,长420公里,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封住了沙岗、堵住了风口。从此,大马乡呈现出一派林茂粮丰、六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大马农民终于翻身了。大马经验迅速在全县推广,一个学大马、赶大马的热潮在全县轰轰烈烈地掀起,相继涌现出庄头、大营、洧川、岗李和朱曲乡古庄村等一批植树造林先进单位。1975年,洧川镇建成我县第一个农桐间作区。同年,永兴乡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接着,门楼任、张市、朱曲等乡异军突起,相继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十年“文革”期间,虽然尉氏县的平原绿化事业曾经受到干扰和破坏,但是全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搞植树造林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几次大的毁林歪风都没有刮起来,造林活动也一直没有间断过。
三、新的时期,新的局面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使尉氏县的林业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使尉氏县林业生产适应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县委、县政府首先决定恢复建立县、乡两级林业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生产的领导。
1982年,县政府为了系统掌握全县林业资源分布情况,为制订新的林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林业资源调查及区划工作。象这样大规模的林业区划在尉氏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有8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林业干部参加,历时一年半,于1984年5月结束。林业区划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林业生产开始直向规范化、科学的轨道。此后的30年,尉氏县的几个阶段的造林规划都是在区划成果的指导下进行的,并全面开展了县域防护林建设工程。
尉氏县防护林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到70年代又发展了大规模的农林间作,9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等多种因素,农林间作被退化,农田林网成为骨干防护林体系。农田林网化建设于1974年进入快车道,永兴镇当时在新修的路、沟、渠上大规模植树,形成数百条纵横交织的林带,全镇十几万亩耕地变成近千块方块田,达到了田、林、路、渠配套,创造了具有中原特色的田成方、林成网、窄林带小网格的新型农田防护林网。这种形式按照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具有占地少、效益高、群众乐于接受等优点,所以在全县得到迅速推广。此后几年,邢庄、张市、小陈、十八里、朱曲、水坡、蔡庄、南曹、大桥等乡镇相继开展了大规模农田林网化建设。1985年到1990年,全县宜桐区又发展了大规模农桐间作,总面积达到54万亩,成为农田防护林的补充形式,当时的洧川、蔡庄、张市、小陈、水坡、十八里、永兴等乡镇都是全市有名的桐区。
农桐间作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农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1988年起 ,群众开始自发地在自家责任田里密植桐树,到1991年,全县过密农桐间作达到40余万亩,对粮棉生产造成不利影响。1991年下半年起,市场桐木价格跌落,加上过密农桐改造失控,到1994年,全县农桐间作下降到不足1万亩。针对这种情况,尉氏县调整了林业发展规划,把防护林工程的主体定位在农田林网化建设上,实施了普通农田林网与高标准农田林网齐头并进的战略,加快了建设步伐。到2014年,全县农田林网面积128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林网有近80万亩。农田林网的分布特点是,县东部、南部为标准网格,每个网格200-300亩,总面积约83万亩;县西部多为沙化土地,网格标准为中等,每个网格150-200亩,总面积约45万亩。
尉氏县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起始于1998年,当时全县开展了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活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四路一环”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具体内容是:省道102线、省道104线、开许公路、尉鄢公路等4条省级公路两侧各2公里范围,县域环状县级公路两侧各1公里范围,建设林带完整、网格标准、路渠配套、乔灌结合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到2002年,“四路一环”高标准农田林网有40多万亩,加上原有高标准林网,总面积达到50万亩。达到平原绿化高级标准之后,又提出建设生态园林县,到2008年,全县高标准农田林网接近到80万亩。
在这期间,尉氏县还重点搞了通道绿化工程。我县通道绿化工程包括公路绿化和大型河道堤岸绿化,1998年开始建设。公路绿化的要求是,县内4条省级干线公路,每侧绿化带宽度20米以上,植树不少于10行;县乡公路每侧绿化带宽度10米以上,植树不少于5行。大型河道堤岸绿化的要求是,贾鲁河每侧大堤植树12行以上,百邸沟和南康沟每侧大堤植4行以上。省道102线是郑州通往豫东各地,以及安徽、江苏、上海等 省、市的要塞,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每侧宽度50-150米,是生态廊道绿化精品工程。县内其他4条省级干线公路、县域环状公路、日南高速公路,已经成为绿色长廊,绿化总长度达200多公里。
2008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并将尉氏县确定为突击县,要求当年完成创建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尉氏县举全县之力开展林业生态县建设 。一是成立了高规格的林业生态县建设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 。二是实行目标管理, 把林业生态县建设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将植树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地块和路段。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政府拿出1000万元用于林业生态县建设,并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四是强化督查。县委、县政府组织督查组,每三天在全县巡回督查一次,督查情况通报全县。 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广大干群造林积极性高涨,全县日出动劳力10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植树30多万棵。经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植树450多万株,合计造林面积7.5万亩,一举完成了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奋斗,不断开创平原绿化的新局面。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以农田林网为基础,固沙林、农林间作、经济林和村镇绿化相结合的强大农田防护林体系,对改善自然环境、保障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纵观尉氏县新时期林业的发展,突出特点有三个:
其一,造林模式多样化。在平原绿化进程中,我们大胆探索,注重创新,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造林模式。在土质较好的平原农区,利用路、河、沟、渠营造防护林带,构成高标准农田林网,每个网格面积不超过300亩;在县西部沙区,属于青沙土质的,营造小网格农田林网,每个网格面积50-200亩;属于沙岗、沙丘和飞沙土质的,营造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在贾鲁河滩区,实行宽窄行造林和小网格造林相结合的造林模式。不同的土壤类型决定了不同的造林模式,形成了平原绿化多样性的“尉氏模式”。庄头乡地处尉氏县西北部重沙区,通过实施不同模式的工程造林,目前全乡共营造固沙林4.5万亩,高效经济林近1万亩,标准农田林网4.2万亩,小网格林网3.5万亩,四旁植树110万株,各种树木总计497万株,全乡人均100株。昔日“庄头庄头使人愁,风吹黄沙遍地流”的穷沙窝,如今变成了“树木满沙岗,处处果飘香,林茂粮增产,人民喜洋洋”的新天地。
其二,造林形式灵活化。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尉氏县总结推广了四种有效的造林形式。一是拍卖荒地、荒岗、荒坑及其它能造林的废弃地给群众或其他集体组织,让他们进行造林,政策上实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并签订长期合同。二是对平时难以管理的路、河、沟、渠等地实行拍卖树坑的办法。一个树坑卖10元钱不等,承包期10-15年,谁买谁栽树,谁管理谁收益,集体再把拍卖树坑的资金用来发展林业生产。三是集体栽植,分户承包,收益比例分成,这种形式目前在全县较为普遍。四是鼓励个人和民营主体参与造林。规定对于租赁、承包“四荒地”所栽植的树木,其林权在合同期、承包期内可转租、转包;对于拍卖“四荒地”所栽植的树木,其林权可继承和转让。灵活、创新的造林绿化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的积极性,涌现出850多个造林大户,投入资金31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造林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2005年底,房地产开发商王金营通过公开招标,获得康沟河800亩河堤20年承包经营权。他先后投资140多万元,植树4万多株,建成了180平方米的林木管理站,配套建设了水电工程,购置了农药、化肥、农家肥和病虫害防治设备,公开招聘6名长期工担任林木管护员。目前这段河道树木成保率达到95%以上。
其三,义务植树广泛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全民义务植树、全社会办林业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切实增强全民的绿化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形成人人热心绿化、支持绿化、参与绿化的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激发人们参与林业建设的热情。“搞好造林绿化,美化尉氏家园”已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全县得到了广泛开展,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基地化,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植树形式,丰富了义务植树的内涵。据统计,每年全年累计有45多万人参与义务植树、栽花、种草,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尽责率达到90%以上。
尉氏县平原绿化成果得到上级党和政府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1979年,尉氏县被评为全省造林先进单位;1983年1月,在全省农业战线表模大会上荣获“林粮先进县”称号,大马乡荣获造林先进单位称号;1983年10月,第五次全国平原绿化会议在郑州召开,尉氏县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1983年12月,再次被评为全省林业生产先进单位;1986年5月,经省、市联合检查验收,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部分标准,被中央林业部授予“平原绿化县”称号;1991年3月9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义务植树广播电视表彰动员大会,尉氏县被授予“全民义务植树先进单位”称号,时任县委书记程广安荣获“河南省绿化奖章”,同年3月12日,国务院和三部委在北京召开全国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尉氏县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时任县委书记程广安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并代表河南省林业劳模出席了表彰大会,受到李鹏、万里、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4年,省政府授予尉氏县为“河南省造林绿化十佳县”。
尉氏林业局201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