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平台——传统林业进入“智能时代”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且承担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大使命。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我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林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
国家林业局国家级林业重点展会新闻发布会:2015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1万亿元,新世纪以来,林业产业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速。
林业产业涉及100多万家企业和数亿农民,生产出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10多万种生态产品。林业会展经济是林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2016年国家林业局将与相关省市分别联合举办6个林产品交易博览会,分别是:2016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博览会、第四届中国(东北亚)森林博览会、第十三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第九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2016中国—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从消费需求看,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的主导需求之一,人们对改善生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从投资需求看,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投资,形成的是非常稀缺的生态资本和绿色资源,需求巨大,已成为新常态下投资的战略重点。从市场空间看,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对林产品的需求都十分强劲,而且经济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对林产品的需求量越大。
从产业结构看,林业产业是生态产业、生物产业、碳汇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不仅可以促进绿色增长、绿色外贸、绿色就业,而且可以为我国节能减排提供战略支撑,为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和新材料提供重要基础。从区域发展看,发展林业可以加快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四大基本特征。
第一,森林资源增长与木材供应不足并存,木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森林资源压力日益加大。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森林面积由29.31亿亩增加到31.15亿亩,森林蓄积量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同时,我国木材消费量急剧增长,木材对外依存度超过45%,这种态势还将继续发展。
第二,生态改善与生态退化并存,自然生态系统依然十分脆弱,生态资源总量依然严重不足。清查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森林、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分别超过13万亿元和10万亿元,湿地保护面积3.5亿亩,沙化、石漠化土地分别减少8587平方公里、9600平方公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数量稳中有升。同时,质量好的森林不足20%,自然湿地严重萎缩、功能退化,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危害依然严峻,野生动植物依然面临严重威胁。
第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与林区民生问题突出并存,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改善林区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但林区职工、林农群众收入低,林区基础设施落后,民生问题突出。
第四,林业科技进步与生产技术落后并存,提升林业发展质量效益还有很大空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林业取得了近万项科技成果,但林业生产技术水平仍然很低,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3%,林地平均产出率只有耕地的一半左右。
上述四大“并存”的基本特征表明,我国林业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森林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功能不强、分布不均的基本林情没有根本改变,生态资源不足与日益增长的生态民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根据国家林业局近日印发的《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将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为重点,综合考虑林业发展条件、发展需求等因素,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以森林为主体,系统配置森林、湿地、沙区植被、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生态空间,引导林业产业区域集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一圈三区五带”的林业发展新格局。
更明确的说“十三五”林业发展是从结构到发展指标到重点项目的制度落实真正国土绿化化展战略。真正维护生态、防沙治沙、湿地保有量等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区和单位,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国家战略意图。
据了解,全国各地方已经开始建设现代特色林业,如四川、钦州、山东更是将互联网大数据以林业做完美的结核,搭建林业大数据平台,推动数字林业建设。通过与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收集整理全省行政区划、基础地形、卫星影像、道路交通、河流水系和数字高程模型等公共数据,建立完善全省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等。现代林业的建设未来与互联网分不开,数据管理等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网络共享。
“互联网+”大潮来袭时,“互联网+林业”已经成为整个林业产业共识。早在2015年,中国“互联网+”林业探索者张建华就已经对“互联网+林业”未来商业新模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依据归纳出的“趋势+众创+共享=商业版图”,提出了“互联网跨界经营”与“实体共享经济”的未来林业发展新思路;创造出了兼具规模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全新商业模式,业务涵盖现代高效农业和林业作物的培育、种植、销售与产业转化等领域。中国林业平台是张建华触摸互联网+的成果。
“信息不对称是我国林业发展普遍缓慢的主要原因。”张建华表示,在传统林业中,人工造林主体为在社会普遍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民。受制于消息滞后、不畅,经纪人缺乏的影响,我国金融资源难以流向农村,农民造林经济价值也难以获得提升,挫败了从业者的积极性,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中国林业平台将有效的解决林业发展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用互联网+不限地域的优势,企业对市场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互联网+”将减少林业繁冗环节,使生产者、销售者与客户更加紧密地结合。中国林业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了解消费市场为前提的思想下开展经营活动,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让产品有更大的市场。
中国林业平台意在推动林业生产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引入O2O、PPP、电商等模式,加速物品、技术、设备、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领域流动,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让农民足不出户也可知晓市场行情,盘活林业资产,激发林区活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林业开花结果,全面提高林业核心竞争力。
由于项目运作规划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林业平台APP还未正式上线。“中国林业平台”希望通过专业机构的运作,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林业行业中最大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现已上线融e邦众筹孵化器——融e宝,希望通过融e邦孵化-挂牌-众筹融资完成平台各阶段的融资计划,借助资本的力量,不断壮大企业的规模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企业的品牌,最终促成企业成为行业新的巨头。
中国林业APP平台热忱欢迎广大商界人士和各界朋友共同创展,现在已经对广大的VC,PE进行市场的选择优秀的合作商家和伙伴。(不论你是技术从业者,资金拥有者,资源拥有者我们都可以广大的合作,打造一个中国林业行业的帝国,在一月份,我们的融e邦平台会对所有的合作伙伴进行全面的合作阶段。融e邦是国内集孵化、挂牌上市、融资合作为一体的众筹平台,其旗下融e宝(新五板)是依托深圳市康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强大的创投资源,联合众多投资机构、证券公司、以及新闻媒体打造的优质众筹孵化平台!旨在帮助创业者更快地迈进资本市场,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创业项目信息)。
华商晨报201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