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林长制林场添活力 ——郓城县国有何庄林场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山东省郓城县国有何庄林场在推进林长制过程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彰显金山银山的“价值”,不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积极探索在林下开展种、养、采、游等多功能复合型森林经营试点,努力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绿色成果,实现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郓城县国有何庄林场始建于1949年5月,现隶属郓城县林业局管辖,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70多年来,何庄林场经过三代务林人艰辛努力,总经营面积达到7300亩,森林蓄积量达到2.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4.2%,已成为郓城县重要的生态屏障。
初夏,郓城县国有何庄林场清河涯工区,成片的杨树郁郁葱葱;安屯工区桃树、何庄工区苹果树和梨树上果实挂满枝头,预示着今年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清河涯工区杨树片林
“推行林长制以来,县级林长多次到林场调研、巡林,要求林场走保护、引进、发展之路,重点保护好沙河沿线一些珍贵的种质资源,并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及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践探索,为企业和周边群众探索出一条绿色产业发展之路。”何庄林场场长刁爱国说。
据郓城县林业局局长、县林长制办公室主任曹务鹏介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定位,国有何庄林场实行两条线发展:一是“增资源、促优化”,保存现有树种,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林分结构由纯林向混交林转化,为社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二是“增活力、促民生”,依托资源禀赋,在确保林地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与企业、合作社、周边群众合作,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劳务岗位,实现多方受益,走出一条国有林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进一步盘活国有林场资源。
以前,林场树种和林相结构单一,大多是杨树、刺槐等人工纯林,很少有其他树种。近年来,国有何庄林场调整林地树种结构,把经济林树种作为重要补充,新栽桃树、梨树、苹果1000余亩。目前,果树均已进入盛果初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良好。林场还根据生态修复需要,引进乡土树种、绿化树种、生态保护树种56种,林场林木资源逐渐丰富起来,野生动植物数量也稳定增加。据统计,仅任屯林地就汇集了乡土树种、生态树种、珍贵树种50余种。林地大、中、小树都有,不同层次林相都有,保持了森林的自然原貌,这不但有利于森林植物多样化、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和防止森林病虫害,同时也为开展教育科普科技推广等森林多功能经营利用建设了资源平台。
郭庄工区林下栽培大球盖菇
近年来,国有何庄林场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改造过程中形成的良好林下空间,依托山东省农科院强有力的技术优势,采取“林场支部+村支部+党员+合作社”形式,构建共享经营模式,创新发展林下经济,逐步走出一条共建共享融合发展之路。
2022年,当地群众在清河涯工区“无絮杨鲁林9号高效益栽培示范林”基地林下试种富硒地瓜80亩,获得成功,亩均纯收益3000元以上,同时对林木进行抚育,提升了林分质量。坡里何庄村民在何庄工区幼龄梨园林下种植高油酸花生50亩,一方面让梨树清河涯工区杨树片林得到了良好管护,另一方面获得亩均2000元以上的收益。双桥镇党委和林业局联合开展林下种植食用菌的尝试,由国有林场提供林地,山东省农科院进行技术指导,带动何庄、仝楼、永丰集、郑庄村等村庄的村民在郭庄工区成熟林下培育食用菌大球盖菇50亩,亩增产值1万余元,同时菌渣还林改良土壤,也培肥地力,促进了林分生长。何庄林场在较大树龄的林下种植油用牡丹、草决明、紫苏、丹参等中药材及苜蓿、野豌豆、紫穗槐等蜜源植物1000余亩,增加了林间非木资源,对林下植被生态的完善修复和对水土保持、风沙抑制有着显著效果。
林场通过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林下种植,让群众在获得劳务收入之外,学到了技术,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
安屯工区林下牡丹种植
何庄林场抱着积极审慎的态度进行了小范围林下养殖试验和生态影响评价。2022年,林场在国有张营林地选取10亩5年生杨树林,开展林下蚯蚓集约化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此举对树木生长量有明显促进作用,消除了森林火灾隐患,但林间生态环境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何庄工区在果树下养殖草鹅,在单位面积内数量适宜的情况下,养殖草鹅肉质好且不影响果树产量。因此,何庄林场发展林下养殖时遵循适量、适度原则,加强科学管理,形成规范化、产业化、合理化养殖模式,避免对林业生态平衡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何庄林场林间物种丰富,林木季相明显,在郓城西沙河沿线形成了一片独特林业生态景观:林木葳蕤,牡丹繁盛;万亩林场千亩果园,百里长河十里果香;花果田园、堤岸陂塘,梨花白、桃花红、菜花黄……
“林业景观生态价值的转化”是国有林场在新时代面临的非常有意义的课题。2022年,国有何庄林场何庄工区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将在生态旅游、自然游学、劳动教育、科技推广方面进行研究探索,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驾齐驱,进一步拓宽村民的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中国绿化网20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