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宜秀区林业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上半年,区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施六大森林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林业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升。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工程和村庄绿化,多形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区共有7万多人参加共植树21余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90%以上。建立义务植树基地8处,完成省市下达营造林任务4300亩以上,其中:新造林300亩,森林抚育3500亩,封山育林5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庇护耕地面积1600亩、完善提升200亩。组织实施欧洲投资银行大别山安徽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近自然森林经营项目4541亩。结合森林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四旁四边四创”活动,推进绿色家园建设,完成村庄绿化20亩,新增公路绿化7公里,河流绿化2公里,单位小区绿化9.5亩。
(二)推深做实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统筹推进全国林长制
改革示范区创建和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碳汇森林、金银森林、活力森林、智慧森林“六大森林行动”,进一步细化林长制考核奖惩机制,完善林长巡林规定及三联系制度,开展基层林长述职评议及履职公示机制,制定《安庆市宜秀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2年实施细则》。配合市林业局开展碳汇本底调查,编制森林碳储量和碳汇本底分析报告,科学评估我区造林绿化现状和未来空间,提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方案和建议,新申报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个,市级林业龙头企业1个,成功创建林业三产融合示范点1个,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1个,成功协助中组部、国家林草局在我区举办全国推进林长制专题研究班现场教学工作。
(三)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宜秀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已通过省政府审查并报国务院待批,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巨石山省级森林公园勘界成果通过省级审查。完成红色旅游公路穿越大龙山风景名胜区、巨石山森林公园、菜子湖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三个专题影响评价评审,做好天天高速工程涉及保护地范围内工程施工报批服务指导。开展菜子湖、破罡湖、石塘湖等湖泊湿地水鸟调查监测。配合省林业局组织开展2022-2023年安徽越冬季水鸟及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宜秀区湿地单元同步调查工作。组织实施完成2021年、2022年省财政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序时推进白泽菱湾湖600亩水面养殖珍珠问题整改,确保按期整改销号。及时做好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和管理,完成罗岭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点建设,收容救助白额雁、小白鹭等野生动物18只,及时做好野猪非洲猪瘟防治情况日报告,全区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额度投保600万。保护修复三级古树名木18株,全区186株古树政府救助保险及第三者责任险全覆盖。
(四)严格林草资源管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管理制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办理林木采伐审批,认真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探索实施林地“占补平衡”管理,组织开展2023年度全省森林样地调查监测工作,制定印发《宜秀区林业局2023年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采石采矿违规违法占用林地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上半年开展林业行政执法培训2次,审批征占用林地7起,办理植物检疫证书109宗,林木采伐证23份,采伐蓄积1907.06立方米,面积38.7688公顷。现地核查森林督查疑似图斑167个,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斑森林样地3个,有效维护森林资源生态安全。
(五)做好林业灾害防控。严格火源管控,落实森林防火“六级包保”责任制,实行人防技防结合,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森林防火督查检查和“防火码”推广使用,防火重点时段发布区级总林长令,出动宣传车100余台次,开展3场“五进”活动,悬挂发放宣传横幅、禁火令 、宣传单“一封信”2万余份,发送手机短信、微信2万余条,打击教育处理违规野外用火9人次,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森林防火项目、省级财政森林防火补助项目,上半年全区没有发生森林火灾。积极开展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经济林病虫害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点做好枯死树清理,高质量完成1100.25亩5个疫点小班的病死松树清理及其他区域27个小班3697.5亩的枯死树清理任务,有序推进五年攻坚行动,实现松材线虫病疫点无疫情2处。加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在全区重点地段悬挂美国白蛾诱捕器10套,未发现美国白蛾虫情。
(六)夯实林业发展基础支撑能力。培育发展林业龙头企业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落实2023年宜秀区一二三产融合示范点企业,新申报2家、复审12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申报2家、复审5家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制定安庆市宜秀区2023年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方案,对5家企业食用林产品开展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严格实行项目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编报2024年林业财政资金项目9个,项目资金额1100余万元。发展林业特色保险,推广“林长制护林保”,加强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优质特色柿选育及示范育苗60亩,嫁接培育甜柿苗木60万株。在大龙山镇新新、永安社区采用“柑桔+甜柿”套种模式推广种植甜柿15000株。
(七)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安全生产监管等工作。上半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件,其中主办件3件,按时办结3件,满意率100%。全面加强林业系统安全生产宣传和监督检查,上半年全区林业系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深入推进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完成营造林4300亩。制定并分解落实宜秀区2023年林长制工作任务清单及造林绿化计划任务,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及营造林工作,建立义务植树基地8处,完成人工新造林300亩年度任务,启动500亩封山育林和3500亩森林抚育建设,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1处,培育省级以上森林旅游康养基地1处,上半年市下达的51项年度林长制工作任务完成70%。
(二)开展碳汇项目试点。配合市林业局聘用第三方开展我区碳汇本地调查及碳汇项目开发潜力评估调研,编制森林碳储量和碳汇本底分析报告,科学评估造林绿化现状和未来空间,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与储备。林业碳汇试点项目选址杨桥镇境内,项目规模为林地2000 亩,选择幼、中龄乔木林,总投资约25万元左右。项目属地与第三方正在筹备编制实施方案。
三、上半年突出成绩和工作亮点
(一)推荐基层林业站初评为国家级宣传典型。经过省林业局初评,我局推荐的五横乡林业站在国家林草局组织的“我为生态站好岗—家乡林业站”宣传典型评选中全省排名第一,已推荐上报国家林草局审批。
(二)创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示范点。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扶持经营主体开展森林认证,建设生态观光园,打造城郊型立体林业、精细林业、观光林业,成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特色示范点,新增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点典型案例1处。
(三)全力完成重点项目发展要素保障。围绕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使用林地定额,加强与省、市林业局的沟通汇报,向上积极争取备用林地定额,实行区内统筹协调,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做好政策对接,高效完成重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报批工作。2023年上半年,服务办理征占用林地7起,及时报批使用林地137.9985亩。
四、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一)我区森林资源保护任务较重,森林公安转隶后区级没有专门林业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行政执法力量薄弱。林业部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尤其是专业技术岗位欠缺新鲜血液。建议统筹安排年轻工作人员,充实林业执法机构和专业技术力量。
(二)我区国土绿化空间有限,后期绿化造林和林地占补平衡实施难度较大。建议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考虑本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侧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乡村绿化美化等项目,做好国土绿化精细化管理,科学制定各项规划和造林绿化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城乡绿化。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统筹推进平安、健康、碳汇、活力、金银、智慧“六大森林行动”,充分发挥各级林长牵头抓总作用,提升基层林长履职能力,开展林长制考核,召开全区林长制改革工作推进会,确保市下达51项林长制改革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持续实施增绿增效行动,重点围绕省、市林业部门下达营造林任务和欧投行项目计划任务,组织实施好营造林工作,组织实施4300亩营造林任务秋季核查验收,做好全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一体推进林下经济、特色林业和森林旅游康养等产业发展,擦亮宜秀城市花园名片。
(三)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开展2023年度森林督查和全省森林样地调查监测工作,制定宜秀区林地占补平衡方案,编制《宜秀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0年-2030年)》,组织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严格涉木企业监管。
(四)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启动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修编。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完成菜子湖周边小微湿地植被恢复治理项目,完成我区一般湿地名录认定发布。
(五)加强林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聘请专业防治公司对美国白蛾疫情进行监测,组织专班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完成今年松材线虫病疫点除治任务。抓好冬季森林防火工作,加强隐患排查、督查检查,突出应急早期处置,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激励党员干部聚焦全区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职责,主动作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推进宜秀林业高质量发展。
安庆市宜秀区林业局202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