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发展推行林长制
党的十九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深植人民心中。近年来,慈利县委、县政府严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行林长制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完善各项林长制工作制度,取得了山青水秀,群众增收等成效。
我当林长,该如何创新发展?这是时代和形势向前发展带来的课题!首先,要坚定信心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其次,认真履行自己职责,清廉务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认真践行新的理念,亲力亲为做好实际工作。
一、持续贯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近年来,慈利县持续践行这一理念,加大了湘西北生物多样性项目建设、防火隔离带建设等林业基础性投入和人工投入,使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现在全县青山绿水、旷野翠美田园,加上全县的特色文化和森林景点,使该县城乡和谐而美丽,吸引了不少外省市旅游者。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强县富民,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今后,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引导人民保护林业,自觉植树护树,使该县环境更好、更吸引人,使全县城乡收益持续性增长。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科学造林管林。
慈利县森林覆盖面广,山高林茂,道路崎岖,全部靠各级林长和工作人员,难以完成好林长制全部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支持才能做好林长制工作。
1.继续鼓励发群众自觉保护好森林和树木。广大群众是环境变美的受益者。县委、县政府在森林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投入,使广大群众的生活居住及条件得到了改善,尤其是是乡村环境的美化及森林保护的投入,引来省内外游人,使广大居民收益大幅度提高。各级林长和工作人员针对这个有利契机,深入社区、农村,引导群众自觉多植树栽花,美化自己的周边环境,吸引更多游客。鼓励居民及时发现并举报损害林木的现象。
2.多方面团结公益志愿者,举办发展维护林业的公益活动。公益志愿者是社会服务的强大力量。要发动鼓励志愿者自觉发挥志愿者的人多地熟的优势,吸收广大公益志愿者加入到造林护林队伍中来,引导鼓励志愿者自愿帮助巡林,护林,堵过程中林长制工作中的漏洞,协助各级林长处理好林长制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各级林长和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协助处理各级林业单位与当地居民的矛盾。
3.积极创造条件,加速经济发展,造福于民。该县有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农业资源。依托良好的环境资源,我们发动群众自觉做好城乡亮化、环境美化工作,培养美化环境人才、农产品培植人才和民族文化表演人才等,把美丽的旅游环境、独特文化风景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吸引各地旅游者进入城乡,多方面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为“强县富民”提供强有力生态保障。
4.科学森林经营。坚持科学培育森林资源、科学指导林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治理能力,助力林业生产和经营的安全和稳定。首先要针对全县各乡镇村,街道社区的实地情况,作出合理化规划,合理安排美化环境用地;其次,对林区和景区坚持经常巡查,做好防虫防病的生态防治,杜绝“虫、病”疫情发生。
要达到前述目的,做好上述工作外,还必须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一、勤政务实,统筹协调,推深做实林长制。1.不断健全现有的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完善细化林长制工作制度,加强各级林长和四员的责任心。2.建立党委政府负责,民间监督支持的创绿护林队伍。该县目前已经建立了县、乡、村“一长四员”的工作体系、植物防疫治病工作站和执法队伍。在此基础上,参照“河长制”工作制度,我们要建设有工作责任心,敢说敢做、勇于干事的民间队伍。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鼓励支持他们巡查山林,公共绿地,景区景点,及时发现报告问题,使林长制工作更加快捷、完美地落到实处;
二、廉政高效,依法治林。目前,滥砍滥伐、乱捕乱猎的现象依然存在,非法占用林地的现象不时发生,对此类现象必须不循私情,依法严惩。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制度建设,让人们不再有盗猎之心,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另外,严格查处森林火患,严历打击破坏森林草原的违法行为。
三、立足资源优势,助力民众发展经济。除了及时落实惠农补助资金外,我们还要借助林业重点工程与振兴乡村相结合,美化乡村,传承弘扬特色民族文化,推动油茶、中药材,林下种养,森林康养等产业持续性发展,使绿色资源永恒成为生态惠民的动力。
四、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发动全县全体党员、国家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参加植树造林,确保造林一块,成活一片,鼓励适龄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从小培养少年儿童“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思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扎实践行,已经使该县造林管树,由过去一个部门的责任提升到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以林长制工作“六项任务”为着力点,认真做好生态提质、生态保护、生态惠民工作,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一定使强县富民的梦想早日实现。
湖南在线20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