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18年信息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市**区文化馆

题目:2018年文化馆工作信息第48期

资料提供时间:2018-12-26

目录

更多

铸乡村之魂兴文明之路——江苏省东海县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纪实 文章下载

铸乡村之魂兴文明之路——江苏省东海县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纪实

“东方紫气三千丈,天下水晶第一城。”人们认识江苏省东海县,大多是从水晶开始的。其实,透过晶莹剔透的宝石望去,东海还是一个典型的苏北农业大县。

在东海20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24万人口,其中85%左右在农村。近年来,受益于硅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当地老百姓的口袋渐渐鼓了起来,去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82元。

富了口袋,“富脑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回应老百姓的新期盼、新需求,东海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以“文化为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为宗旨,全面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享有更多的精神文化获得感。近日,记者来到这座水晶之都,一路探寻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创新实践,破译“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先进之道”。

用活一间书屋

——创新实施“耕读传家”农民阅读志愿服务项目,传播志愿服务精神,形成一批农家“文化大院”,巩固乡村“文化堡垒”

2005年,第一家农家书屋在甘肃建成。此后13年间,60余万家书屋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乡土大地上。这一惠民工程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的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农家书屋也因此被誉为“家门口的图书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早在2008年,东海县就实现了县域内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然而,时代的脚步匆匆向前,农家书屋建设也随之暴露出一些问题。“农家书屋大多设在村部,农民阅读不方便,加上许多图书配置不合理,书屋资源闲置、利用率低的情况较为严重。”东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崇慧说,这种供需矛盾不化解,农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将直接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

为防止农家书屋沦为文化“道具”,2016年,东海县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志愿服务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实施“耕读传家”农民阅读志愿服务项目,对现有农家书屋管理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将农家书屋从束之高阁的村部转移到农户家中。

选择什么样的农户来打理农家书屋呢?这个问题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而在反复权衡、推敲之后,东海最终选择了村内家庭条件较好、责任心强的农户家里,石湖乡廖塘村村民马如飞就是被“选中”的一个。

“如飞书屋文化传,农家小院乐翻天。”来到“如飞书屋”,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吸引记者驻足。今年44岁的个体老板马如飞将自家新建的二层小楼全部腾出来用作村里的农家书屋,而且一家老小齐上阵充当志愿者,为有阅读需求的乡亲们提供贴心服务。

廖塘村是一个只有528户2300余人的小村庄,村里以留守老人儿童居多。为了用“活”一间书屋,在阅览室之外,马如飞还特意设置了美术室、棋牌室、康复室、休息室、民俗展览室等,甚至还建了一个大舞台。马如飞告诉记者,他自幼喜爱书法画画,吹拉弹唱也“拿得起放得下”。平时他和村里热爱文艺的伙伴们排练些文艺活动,而且已经连续7年在村里领办春节联欢会。现在,他的农家书屋不仅是留守儿童读书写作业、学歌做游戏的地方,也是老百姓写字画画、唱戏聊天的好去处,俨然成了一个农家“文化大院”。

维护一间书屋,不能单靠“马如飞”们的一腔热情。通过设立管理志愿基金、制订《志愿者嘉许奖励办法》等手段以及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的形式,东海不断加大对农家书屋志愿服务的扶持力度。同时,引导民间力量,发动党员、乡贤参与志愿管理,带头搞读书会、带头推文体活动,彻底激活农家书屋的每一个文化细胞。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东海,一间间书屋走进寻常农家,一本本好书抖落身上的灰尘,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港湾”“文化粮仓”。目前,“耕读传家”项目已经推广至全县100个行政村,30万农民从中受益;110多位农民报名成为耕读志愿者,“人捐一本书,书香润晶都”公益募捐活动募集各类图书4.3万余册……如今,东海城乡处处闻书香,接地气的农家书屋越来越有人气,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将村风民风引上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轨道。

建设一个阵地

——率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以“实践”的力量打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到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9月25日,东海县青湖镇百姓大舞台上龙腾狮舞、歌声嘹亮,连云港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揭牌,这也标志着东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启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新时期统筹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的综合性活动阵地。在试点工作开展之初,东海就明确提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非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要整合盘活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把原有的资源用好用足。

如何将原本有限的资源利用到极致?据青湖镇工作人员董甜甜介绍,设于该镇文化体育中心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原有公共服务阵地,统筹运用多个平台载体。同时,抽调专家、学者、艺人、能手等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队,将各领域不同的“好声音”汇聚到同一个阵地之中,积蓄“大合唱”的磅礴能量。

群众在哪儿,文明实践中心就办到哪儿。东海建立县级实践中心、乡镇级实践所、村级实践站、村组级实践室四级机构,落实场所、机构、人员及经费保障,构建网络化组织体系。在各级文明实践中心统一设置传习室,打造庄重、固定的主阵地。组建志愿服务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村集市、居民院落、园区工地等生产生活一线开展流动传习实践。在青湖镇青南村,一批有特长的乡村志愿者组成文明新风说唱舞蹈队,以熟悉的乡音俚语、身边的生动故事传播新时代新思想,让乡亲们在笑声中产生共鸣。

群众需要什么,就传习实践什么。不久前,在青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道德讲堂里,全国最美志愿者、东海樊氏图书馆馆长樊振为村民们举行了一场志愿服务宣讲;随后,扶贫就业推介会、农村电商培训等活动依次展开,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参与。“虚功”也要“实做”,东海结合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实用职能培训、科技下乡帮扶、民间民俗展演等主题活动。群众“点菜”,实践中心“埋单”,“赶时髦”才能“对味口”,让每一次传习都恰好“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在青湖镇等示范点的带动下,目前,东海已初步建设涵盖县、乡、村、组四级的文明实践阵地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面向人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化传承的有形新阵地,是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综合性宣传平台。我们还将继续在‘讲理论、传政策、授技能、送温暖、颂精神’上下功夫,让群众有认同、愿参与、真受益。”朱崇慧说。

培育一支队伍

——通过政府引导、财政奖补、市场化运作等手段,着力培养一支乡村文化舞台的生力军;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和引导乡土文化人才创业创新

“举国上下齐动员,牢记使命奔前程。撸起袖子加油干,美好未来日日新。”“青年人思想真进步,办婚事还一心想国家。新事就按新来办,咱不去铺张浪费胡乱花。”翻开连云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琴书”传承人刘培兰的唱词本,一个个段子农味儿十足,内容囊括党的十九大精神、农村新风尚等多个方面。从14岁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始,算起来刘培兰说书已经有52年了。几十年来,她自编自演《乡村喜事》《劝赌》《中国梦》等几十个唱篇,敲琴打板演唱万余场次,足迹遍布东海和苏鲁交界各市县。直到现在,她的“周末书场”仍然是东海最火爆、最受欢迎的曲艺节目。

刘培兰对“苏北琴书”的坚守与传承,离不开东海县对乡土非遗文化的全力支持。从2014年开始,东海设立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安排150万-200万元资金,对重点文艺创作、重大文化活动项目和文艺人才培养宣传推介等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也是在这一资金的支持下,今年,《刘培兰说唱词集》顺利出版。

政策引路,奖补扶持,一大批刘培兰这样的乡土文化人才,活跃在东海这片热土上:张祥英2014年带头成立民间团体蓝天艺术团,每年进社区、下乡村演出70余场;农民“导演”黄业江,20年来坚持在每年大年初一筹办黄川村“村晚”,参与村民演员从10人发展到90人,观众从100多人达到高峰时的4000多人,看“村晚”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一项新年习俗……他们扎根生活沃土,链接万千百姓,歌唱大千世界,弘扬时代新风,始终奔走在乡村文化阵线的最前沿。

用好乡土文化人才,激发其创作热情,发挥其带头作用,是东海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一份事业只有与一个产业相融共生,才能迎来“长青”的希望。

今年9月,19名水晶雕刻专业师生背上行囊挥别故土,登上了飞往捷克共和国的航班。这些土生土长的农家娃,将在异国他乡学习国际先进的手工吹制、雕刻、手绘等技能,归来后有望成为家乡水晶雕刻行业的中流砥柱。

公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水晶雕刻技艺,展露了东海的勃勃雄心。这座水晶之城紧扣产业需求,鼓励和引导乡土人才创新创业,走向产业链、走进大市场。不仅先后引进曹志涛、王习三、张玉成等11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并建立工作室,每年以师带徒培养雕刻能手200余人,还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共建水晶人才培养储备基地,与国内知名高校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目前,东海水晶加工企业已有30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0多万人,一大批“种子人才”破土而出。

一间农家书屋,唤醒民族血液里“耕”与“读”的深刻记忆;一个传习阵地,见证新思想从上至下的广泛传播;一支人才队伍,肩负乡土文化传承创新的光荣使命。在东海,基层的创新创造、传统的文化艺术与现代的技艺技能相融交织,共同勾勒一幅欣欣向荣的文化图景,诠释着一座水晶之都打造文化新城的自信与坚定。

农民日报2018-12-19

 

 

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要“配全”更要“用好” 文章下载

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要“配全”更要“用好”

近年来,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以四川省巴中市为例,目前,全市187个乡镇建成综合文化站187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29个,农家书屋(社区书屋)2651个。但笔者通过在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等区县调研时发现,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虽起到了服务、引导群众文化生活作用,但与振兴乡村文化的要求尚有差距。

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重前期投入,轻后续运行管理;闲置率高、利用率低、活动开展少且单一,个别地方甚至存在“不开门、难见人、没活动、没服务”的现象;乡村文化服务人才缺乏,农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笔者认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要“配全”,更要“用好”,具体建议为:

一是建立一套管好用好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机制。其一,建立由文化部门牵头的市区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强化对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软硬件建设、活动开展、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监督、考核,并将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利用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其二,坚持规划引领,结合乡镇实际,制定体现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中长期规划。其三,探索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多元化的资金持续投入机制。政府在加大对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捐建、冠名等方式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

二是建设一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队伍。比如配齐、配强乡镇宣传文化干部、村文化管家和文化志愿者,加强经常性培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区县、乡镇、村配套安排一定资金,逐步提高文化志愿者基本待遇;发挥乡村文化能人作用,吸纳离退休文化工作者、返乡下乡人士、乡土文艺积极分子,策划参与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体生活,等等。

三是开展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文体活动。这里有几个原则必须强调:其一,文化活动要充分体现村民的主体地位。乡村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都应充分体现乡土性、地方性,村民应作为主创主演人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高度认同的文化活动。其二,充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排演出以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传播正能量、倡导积极向上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明乡风。其三,活动要形式多样。可利用农民丰收节、乡村春晚开展舞蹈、书法培训及趣味体育比赛等活动,让村民乐有所学。其四,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展演活动。引导群众创作、排练、演出本地戏曲、木偶、伞技等文艺节目,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四是打造一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一方面完善服务中心功能。优化乡村公共资源布局、配置,将文化体育设施与教育、养老、防灾、科普等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实现综合利用。另一方面拓展议事中心功能。利用文化设施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会议,讨论决定村上重大事项,对党员开展民主评议。此外,还要拓展培训中心功能。利用文化设施办好农民夜校、道德讲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组织群众学习政策法律、了解市场信息、掌握致富技术、坚定脱贫信心。

人民政协报2018-12-24

 

 

浙江萧山区“文化管家”乐百姓 文章下载

浙江萧山区“文化管家”乐百姓

12月初的一天,冬雨下得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大石盖村文化礼堂里的人们唱着欢快的歌谣,跳起了热情的舞蹈。快板《文化管家》、魔术《幻》和歌舞《在希望的田野上》《绿水青山》等节目,让闻讯赶来的村民拍手叫好。

这些节目由4名刚担任戴村镇“文化管家”的年轻人表演。“文化管家”徐志宇是安徽马鞍山人,今年刚从安徽师范大学声乐系毕业。“‘文化管家’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职业,不仅要跟群众打交道,还要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很能锻炼人,我对自己挺有信心的。”徐志宇说。

“离百姓越近,百姓和你越亲。”刚走下舞台的“文化管家”陈晓说,“我喜欢跳舞,喜欢做文化工作,想在这里发挥自己的价值。我的目标就是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镇里引进‘文化管家’,我们村是主阵地,村民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大石盖村村民小周乐呵呵地说。

此次演出经半年筹备策划,旨在保障戴村镇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最后一公里”的民生项目——“文化管家”落地。戴村镇与杭州最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戴村镇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杭州最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派出“文化管家”。“文化管家”根据戴村镇的要求和基层群众的需求,提供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辅导培训、阵地服务、团队建设等一揽子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管家”将当好党委、政府的助手,精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今后,“文化管家”将经常到戴村镇各村(社区),以大石盖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通过近距离与村民交流,了解并结合当地需求,为戴村镇量身提供文化服务。

“我们将整合各项文化资源,真正将‘菜单式+个性化’定制服务带给千家万户。同时,派出专业人员以管家式服务来完成基层政府所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戴村镇“文化管家”的“总管家”,杭州最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钎说。比如,在团队建设方面,“文化管家”将派出专业人员在村里指导建设群众文艺创作团队、群众文艺表演团队、群众体育活动团队、文化志愿者团队、理论宣讲员团队、非遗传承人等,并为这些基层文艺团队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在签约仪式上,戴村镇还成立了“三团三社”,即乡村合唱团、乡村艺术团、乡村民乐团和书画社、摄影社、文学社,其中的团员、社员将与“文化管家”一起,为加强乡村文艺团队建设、盘活基层文化资源贡献力量。

据了解,杭州最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杭州新青年歌舞团的全资子公司。目前,“文化管家”平台已集聚了12个艺术门类的各级培训师80余名。戴村镇党委书记孙建平说:“此次与杭州最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手,既是戴村镇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转变,也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探索,将进一步助推戴村文化兴镇。”

由专业人士做专业事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文化管家”模式的初衷。如今,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改革探索已在戴村镇启动,萧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文虎对此充满期待。“希望今后有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成果呈现在萧山群众眼前,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让散落在各地的文化资源为百姓共享、共乐,力争把戴村经验提升为萧山样本。”赵文虎说。

萧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汪春霞表示,“文化管家”作为萧山区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引导社会多元投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一部分,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来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既丰富和提升了“送文化”的形式、内容、品质,又增强了“种文化”的动力、支撑、保障,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享受到创建带来的文化惠民成果。

中国文化报2018-12-21

 

 

息陬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文章下载

息陬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近年来,息陬镇着眼于建好阵地、带活队伍、搞好活动,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效益,文化正发挥着引导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巨大作用。目前已基本建成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起了具有息陬特色、镇村协同发展的公共文化体系,文化惠民的阳光正洒遍息陬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基础篇:星罗棋布覆盖镇村

文化设施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作用的阵地。息陬镇以镇级公共文化设施为依托,以村级文化设施为基础,加快构建覆盖镇村的文化设施网络。

该镇制定出台了《加强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镇各村新建文化广场根据面积和质量兑现奖补。今年9月份投资2万余元对综合文化站进行了改造提升,粉刷墙面、门窗、地面面积1200余平米,新购置笔墨纸砚、体育文具等,增添图书5000余册;全镇27个行政村都配备了农家书屋且藏书量已达到标准,全镇27个行政村都配备了儒学讲堂并实现了儒学讲堂“牌子、制度、讲师、课程”上墙,定期组织儒学讲师为老百姓讲授通俗易懂的儒家思想,让儒学真正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共有5个村新建了高标准的文化广场及百姓大舞台,27个行政村都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遍布镇村、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已基本建成。

服务篇:探索创新普惠大众

文化设施使用效益不高,基层文化活动能力不强,文化阵地‘重建不重管’等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此,息陬镇不断探索“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文化活动模式,明确规定有条件的村要建立一支自己的文化队伍、培育一批文化骨干。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引导下,我镇原有的12支广场舞队伍都有自己的音响设备、每个队员都有至少两身表演服装,西夏宋村的夕阳红乐队、东陬村的庄户剧团、小峪村的腰鼓队等特色民间文艺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16年底,全镇已组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15支,并定期邀请市文化馆文艺专干进行培训指导,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能力得到显着增强。

文化惠民的“磁场”效应也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指数。目前,全镇27个行政村都已配备了农家书屋,每村均安排一名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登记、图书借阅、图书整理等工作。同时,邀请市彬彬有礼学校教师、杏坛中学教师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家庭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帮助农民群众改善居住环境、改进生活方式、提升文明素质,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向纵深拓展。

活动篇:体现特色深接地气

息陬镇广泛开展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以“百姓大舞台”人人唱·村村演活动为载体,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为广大村民休闲娱乐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该镇大力开展以公益电影放映、文艺演出、文化讲座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惠民活动,扎实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活动,今年共邀请济宁演艺剧院、济宁杂技团、济宁山东梆子剧院为一张曲村、小峪村等8个村奉送了8场文艺演出。同时,努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结合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加快建设覆盖镇、村两级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让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享受便捷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优秀文艺作品巡演10余场,放映电影80余场次,送文化下乡50余场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

雅韵篇:百姓儒学落地生根

息陬镇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百姓儒学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结合“一村一名儒学讲师、一村一座儒学书屋、一村一台儒学新剧、一家一箴儒学家训”等相关配套活动,拓展丰富“百姓儒学”工程形式内涵,把老教师、老党员、大学生村官等充实到儒学讲师队伍中来,实现了全镇“孔子学堂”“儒学讲师”全覆盖。积极组织“百姓儒学节”相关活动,广泛发动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百姓积极参与,不断拓展“百姓儒学”的深度和广度,在全镇营造出全民学儒学、全民用儒学、全民诵儒学的浓厚氛围,全力探索儒学走进百姓、百姓理解儒学的新办法,在广大农村倡导形成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余场次,孔子学堂成为推进儒学“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引导人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出了知荣辱、讲正气、讲奉献、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曲阜市息陬镇2018-12-23

 

 

如何让好资源“活”起来吴中区善人桥村强化文化服务吸引力激活群众需求 文章下载

如何让好资源“活”起来?吴中区善人桥村强化文化服务吸引力激活群众需求

“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午后,苏州吴中区木渎镇善人桥村藏书文体中心传来了阵阵动人琵琶声。泡杯好茶,听场评弹,已成了善人桥村民周小弟的日常了。建于8年前的这个村文体中心如今已成为该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文化生活品质的“摇篮”。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全村1070户村民家庭中超过半数参加过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其中,不少人还像周小弟那样成了常客。“经过了多年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建设,农村居民早就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了,然而,怎样让村民们有兴趣享受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让好资源‘活’起来却成了难题?在有些地方,因文化产品匮乏或形式单一,导致成了摆设。我们善人桥村的做法是,通过强化文化服务的吸引力,把村民们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激发出来,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村党委书记汤仲礼说。

五年投资近百万元升级服务档次 村民对中心认同感归属感强了

听说文体中心今后天天有书听,还可以按需“点单,村民吴良兴12月10日一早就邀了几个书友来中心负责人李金坤处要节目单。中心影剧院书场是个重要文化服务设施,原来是市级优秀书场,每个月设15天书场,15天电影,这个月起将争创省级示范,再增设书场和电影了,据悉,这在全省还是首家。与其他地方一样,中心“开张”后,影剧院被闲时用来放电影、演出评弹等,节庆时村民聚会搞活动;不一样的是,善人桥村还通过不断升级服务档次,提升村民对中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次将影剧院升级为省级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村主任钱明办公桌上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该村共投资了近百万元完善和优化该文体中心各类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后来证明,不仅使中心服务功能与时俱进,保持了吸引力;还通过高端、精品化的服务,培养出了一批村民“粉丝”。“现在影剧院、书场环境、设施比木渎好了,想听也不出去了!”老吴年轻时就是个评弹迷,且对流派、唱腔颇有研究。退休后经常赶到木渎去听书。自前年开始,出去少了,原因是,村里投资80万元,将中心影剧院的环境、设施档次升级了下,来的说书先生水平高的也多了,村民书友中知音多了。“以前,村民中懂评弹的没几个,如今,有人还能讲出点道道来!”老吴高兴地说。

引进专业团队丰富服务项目 享受文化服务积极性被激发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走进藏书文体中心可以看到,人气爆棚。孩子们多在学素描、古琴、围棋、舞蹈、跆拳道;成年人则集中在瑜珈、书法班等,村文体委员李金坤介绍说,目前中心的培训,以种类多、覆盖面广为特色。善人桥村共有1070户村民,村文体中心启用后遇到一个最大难题是,有资源缺项目,村民们对享受这里的文化服务不感兴趣。此外,因时间不对接,造成服务不在一个频道,来的人少。白天开门时,多数村民上班;下班时,这里也关门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村委会召开了村民议事会,大家一致认为,引进专业团队,丰富服务项目,激发需求。 同时,由村委会设立专项基金,对积极参与学习、培训的村民,给予学费补贴;以激发村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确保入驻团队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2017年,在培育少年儿童和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方面具有丰富成功经验的民办教育品牌——苏州常青藤文化生活服务中心入驻该中心,围绕着不断激发村民们兴趣爱好的需求,和木渎镇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服务项目与村民需求对接。针对村民中对培养孩子现代艺术素养需求大特点,开设了少儿美术、舞蹈、跆拳道等课外培训班,满足需求。及时组织参与上级举办或自办的各类相关活动,如陶艺小达人活动等,让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有获得感。针对成年村民对苏州传统文化、健康养生等兴趣,开设瑜珈班、书法班,举办广场舞比赛等活动,用优秀的文化教育人陶冶人。根据每年产生的新需求及时调整开班种类,或增设新班、举办提高班,吸引更多人走进中心,留在中心,培养、提升文化艺术气质、修养。今年在藏书小学读4年级的周静雯,是村民周建华的孩子,从小爱好舞蹈,由于离木渎镇区远,平时只是看电视学。文体中心开设拉丁舞培训班时,她第一个报名。如今,她的这一爱好已成为特长,并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成了的必演“节目”。她母亲说,孩子比过去更自信了。村民张春娣自从上了瑜珈班,形体美了,麻将爱好放下了。

引力播2018-12-25

 

 

重庆潼南区:多元购买文化服务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文章下载

重庆潼南区:多元购买文化服务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百合文艺队日前在该区贫困村月山村参与政府购买村级公共文化演出服务活动中表演的男女对唱《不忘初心》。

当日,月山村文体广场热闹非凡,虽是寒冬,但所有活动参与者仍兴致盎然,舞蹈《今朝农村美如画》、莲萧《潼南是个好地方》等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节目将整个偏僻的小山村烘托得热闹而喜庆。

对于这种村级文艺演出,月山村的老百姓并不陌生。潼南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地处川渝经济区腹地中心,辖22个镇街,总人口达103万,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2014年之前,全区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实际面积为18675平方米,平均下来,万人仅拥有274平方米,远不能满足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此,潼南区政府决定每季度为各行政村购买1场村级文艺演出,将文化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以保障民生福祉。

购买村级演出服务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潼南区不断创新文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建设广覆盖、保基本、促均等、可持续、受欢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自2014年7月以来,潼南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政府购买村级公共文化演出服务试点工作,每年为全区281个行政村各购买4场文化演出,每季度1场,将文化演出免费送到群众的田间院坝,实现“零距离”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共向桂林街道联韵文艺队、龙形镇紫薇民间艺术团等31支民间文艺团体购买村级公共文化演出服务3372场次,演出人员达600余人,观众达105万余人次。小渡镇百合文艺队负责人说:“每次演出现场观众都笑声不断,大家说,节目里说的都是他们身边的事儿,所以看起来易懂、开心。”

如今,各村群众已将这种演出当作“必备餐”和“家常菜”,每季度都相邀前往观看演出。月山村三社村民陶祖汉说:“演出很精彩,大家每次看了之后都很开心,感谢党的好政策。”

据了解,潼南区村级公共文化演出参演人员是区文化馆和所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现有从业人员的6倍,每年实现村级演出1000余场,每支团队演出近40场,政府购买村级公共文化演出服务试点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多元化购买服务

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2015年6月,潼南区政府购买村级公共文化演出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潼南区针对困难家庭子女艺术教育启蒙培训、进城农民工阅读需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等开展了相关调研。通过走访基层,收集群众意见,最终确定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村级公共文化演出服务为主体,新增政府购买艺术培训公益服务、品牌文化活动服务、传统文化服务,形成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1+4”项目,并在全区全面实施。

据了解,潼南区近年来向伊曼艺术培训中心、七彩琴韵艺术培训中心等3家单位购买艺术培训公益服务,对困难家庭子女等开展艺术启蒙培训,共购买服务12886课时,培训内容涵盖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受众人数414人;向潼南区角度网咖、千锋网吧等5家上网服务场所购买上网服务,重点服务主体为农民工、老年人等,开展服务10万小时。

同时,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潼南区向花岩女子狮舞队、龙形周家狮舞队等购买传统文化节目180个,演出24场;购买“周末大舞台·有才你就来”品牌文化活动服务共计600余场,每周在城区两个广场各演出1场,惠及观众350万余人次。

群众乐享文化生活

获得感明显提升

随着政府多元化购买公共文化服务“1+4”项目的全面铺开,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玉溪镇青石村张大娘说:“我们村距离城区约50公里,以前去城里看演出要坐1个多小时的车,现在每季度都可以在家门口看到一场演出。政府为我们老百姓着想,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了。”

截至目前,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受益群众479.7万人次,年惠及群众159.9万人次,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享受服务2.23次。经第三方调查,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达94.4%。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公共文化服务由以前‘大包大揽、供给单一’向‘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格局的转变,带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均等化发展和效能化提升,形成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制度体系。”

潼南区文化委员会主任何胜君说:“这种政府买单、群众受益,把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送到村和社区的模式,深受城乡群众欢迎,达到了让老百姓满意、基层干部愿意、社会团体乐意的效果。”据悉,下一步,潼南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中国文化报2018-12-24

 

 

陕西:有职工的地方就有职工书屋 文章下载

陕西:有职工的地方就有职工书屋

近几年,陕西各级工会持续推动职工书屋建设,在把书籍送到车间、工地的同时积极建设职工书屋示范点。目前,陕西共建成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350家,建成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307家,通过电子书屋等创新样式,发挥职工书屋的文化阵地作用,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职工成电子书屋主角

“当你体会到别人的努力和辛苦,你未必能发现别人的细心……”陕西高速集团西耀分公司工程养护科工作人员荆蓓用7分钟时间,在微信公众号“原点之声”上通过自己的声音推荐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起初,我找一位朋友借来《细节决定成败》,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仔细读了一遍,感触很深。后来又去书店买了一本珍藏,现在还会经常翻看。”

“原点之声”是荆蓓所在公司职工书屋在微信上注册的公众号。为推动职工阅读更多优秀书籍,西耀分公司在公众号上开设了“原点鉴读”“耀你悦读”等板块,由职工自己录制有声书籍,分享读书感悟,将他们关注的热点书籍和好文章制成音频、视频推送分享,极大调动了广大职工自发阅读的积极性。

这正是电子职工书屋方便、快捷、覆盖广优势的一种体现。不久前,西安市总工会被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电子职工书屋应用示范单位”称号,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年表彰的全国两个市级单位之一。“近年来,为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陕西省总工会关于建设电子职工书屋有关要求,我们依托中华全国总工会电子阅读系统,积极推动职工书屋由传统纸质实体书屋向新的电子职工书屋转型,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互补并进的阅读体系。”西安市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樊民进表示。

目前,电子职工书屋已融入西安全民阅读活动,工会向全市人流量密集的商场、客运站和西安市职工大学赠送了数字阅读机和阅读卡等,同时将电子职工书屋嵌入每年3万余职工参加的职工培训网络,丰富职工学习内容,并依托职工书屋举办读书会、演讲、朗诵、文艺创作等活动,增强电子职工书屋的综合利用功能和活力,使职工书屋成为职工学习、成才的平台。

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

“职工书屋建设是惠及广大职工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初期我们就通过多项措施加强服务,提升书屋文化品位,提高书屋建设质量。”陕西省交通运输工会女职委主任林林说,除阅读之外,工会还以书屋为平台开展读书竞赛、演讲征文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悉,陕西省交通运输工会以职工书屋为阵地开展了“精一、会二、再学一招”的第二学历学习活动,已有上千名交通站点一线职工以职工书屋为课堂取得了更高的学历或成人高校入学资格。对取得学历的职工,许多单位给予报销学费60%以上的鼓励,使职工渐渐把书屋当成提升自我的加油站。自2008年开始建设职工书屋以来,陕西交通运输行业共建成职工书屋33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书屋7个、省级优秀书屋35个,涌现出了秦岭书屋、凤鸣书屋、司马书屋等一批展现地方特色、传承地域文化的职工书屋。

国网渭南供电公司是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下辖的大型供电企业,担负着渭南11个县(市)区的供用电管理工作,现有员工2300余人。该公司的职工书屋与职工文学协会合作,广泛开展读书竞赛、演讲征文、阅读分享等活动,成效显著,2010年成为全国优秀职工书屋示范点,2018年3月又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职工书屋示范点”称号。近几年,该公司文学爱好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散文集《与岁月握手》、长篇小说《雨虹》、诗集《旅中屐痕》等职工创作作品相继出版发行。渭南市总工会机关工会主席宋登峰表示,职工书屋是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基层文化的前沿主阵地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激发了职工的创新活力,推进了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

流动书屋惠及一线职工

受工作环境、人员分散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单位的职工书屋建设并不容易。以交通运输单位为例,不少单位工作点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书屋建设。对此,陕西省交通运输工会除了建立固定的实体书屋之外,还创新开展流动书屋,让书籍深入每一个站点,实现“有职工的地方就有职工书屋”。

据陕西省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干部宋俊德介绍,类似举措在陕西各地有很多,比如:宝鸡市总工会倡导每人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读一本书、每年参加一次学习培训的“四个一”活动;中铁一局工会定期对各单位的职工书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将其作为工会工作目标之一进行考核,表彰奖励先进,批评落后,实现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庆华公司工会为了满足职工需求,积极与陕西省图书馆协商,成为“职工图书流动服务车”定点单位,省图书馆的流动服务车每隔两周就会开到公司,每次带来各类图书5000余册,并定期更换图书种类,受到了公司职工的欢迎。

除深入社区、行业和基层进行考察,对职工书屋示范点给予一定资金扶持之外,陕西省总工会还要求各市级、产业工会制定本地区、本产业的职工书屋建设规划,对职工书屋建设进行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不久前,陕西省总工会被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职工书屋建设组织推进示范单位”称号。今后,针对职工书屋建设重建轻管、缺乏发展后劲等现实问题,陕西各级工会组织还将在服务提升、创新发展方面多下工夫,让职工书屋跟上信息化、数字化潮流,更好满足全省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文化报 2018-12-25

 

 

全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济宁样板 文章下载

全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济宁样板

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紧紧围绕“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的宏伟目标,提高站位、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当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路者”“先行者”,取得显著成效。市文广新局被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市在2017年度全省17市文化建设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二名。

今年,我市在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上取得专业艺术、群众艺术、美术书法全省第一名,成功入选2018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排行榜并名列第8位,在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学院奖”评选中被评为“文化交往活力城市”。

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弢在全省文化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在研究阐发上“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围绕阐发儒家文化深厚内涵、围绕挖掘儒家文化的时代价值、围绕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定方向、选课题、搞研究,积极阐发其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涵、新价值、新意义。一是围绕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抓研究。抓住我市成为文化部在山东省唯一的文化改革发展调研联系点的机遇,加强普及品牌研究阐发,《打造“儒学原乡·文化圣地”——山东济宁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实践》的经验做法被文化部简报长篇刊发推广。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高级研讨班”在曲阜举办。创新打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六融六促”模式》《依托职业院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合六进”模式》《濒危剧种保护传承模式创新》等7个项目荣获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数量居全省各地市第一位,我市作为唯一的地级市在全省文化创新奖成果推广应用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二是围绕挖掘儒家文化的时代价值抓研究。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市发展的影响、意义及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的路径,撰写的《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调研报告》荣获2017年度全省文化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今年,《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研究》荣获济宁市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级规划课题类一等奖。三是围绕阐发儒家文化深厚内涵抓研究。结集编辑了30余万字的《乡村儒学读本》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为充分掌握儒学研究传播“话语权”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公共普及上“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印在书本上、躺在书斋里,只有走向社会、走进人心,才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一是在政策引导上“创”。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工作的通知》《济宁市“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实施方案》《济宁市“乡村儒学讲堂”建设与服务标准》《关于建立济宁市“乡村儒学讲师”专家库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图书馆+书院”和“乡村儒学”服务模式,省文化厅在我市召开了现场推进会,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做法。二是在品牌打造上“创”。精心打造了“儒学原乡·文化圣地”品牌,在市级层面,开展了一个书院(市图书馆“尼山书院”)、一处讲堂(市群众艺术馆“百姓讲堂”公益讲座)、一个舞台(运河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一批精品(市级专业文艺院团精品创作)“四个一”工作;在县级层面,创新“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尼山书院国学传承活动;在镇、村层面,实施“乡村儒学”推进计划,通过在镇村建设“乡村儒学讲堂”、建立讲师专家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基地评选等方式,积极探索普及推广路径。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共建设“尼山书院”13处,累计建设乡村(社区)儒学讲堂3740处。三是在活动开展上“创”。成功策划打造了青少年国学夏(冬)令营、“新六艺”体验小课堂、儒学进乡村、非遗传习体验等一批特色活动品牌,累计开展活动6万余场次、受益300余万人次。四是在非遗传承上“创”。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我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7项、传承人11名;省级名录61项、传承人40人;市级名录286项、传承人165名。持续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常态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庆祝活动,先后组织策划了大运河流域曲艺展演、“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展演、“讲述中国故事——济宁市优秀非遗展演项目走基层惠民巡演”等活动,出版《文韵生华——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等5部市级非遗书籍。五是在宣传推广上“创”。积极抓好对上汇报、对外宣传,增强普及推广辐射力、影响力。“乡村儒学讲堂”经验得到中宣部肯定,并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座谈会、全省图书馆系统“尼山书院”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全省“尼山书院”暨“乡村儒学”骨干培训班、全省尼山书院暨乡村(社区)儒学工作会议先后在我市召开。《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了我市乡村儒学讲堂、“图书馆+书院”建设模式,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在提升能级上“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兴”起来

第六批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美猴文化创意集团有限公司

坚持把提升能级抓在手上,聚力打造文化产业“新引擎”,努力为传统文化“两创”提供持续“动力源”。一是全力提升园区能级。全力全速推动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省政府正式出台《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集中培育提升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目前,我市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发展到17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全力提升项目能级。在重点城市集中开展了一批文化招商活动,签约了孔子家园·儒源春秋耕读体验园等一批文化项目,尼山圣境一期、济州古城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并扎实推进。积极承担尼山圣境项目建设协调工作组职责任务,按期完成尼山圣境一期项目并开园运营。三是全力提升企业能级。加快推动三孔旅游、儒源集团、美猴动漫、孔府印阁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壹心文创、华粹文化、新思域、宣阜巷等文创企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市4家企业入选两批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6家企业成为省“厚道鲁商”品牌形象榜上榜企业,孔府印阁篆刻电商基地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儒源集团进入全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名录,并获得中国文化产业学院奖最佳文化传播创新奖。四是全力提升产品能级。连续举办三届“创意济宁”文化产品设计大赛,累计向海内外征集济宁文化元素作品近2000件,有力扩大了我市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精心指导美猴动漫公司等文化企业创作了一批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动漫故事片。其中《孟母教子》《论语名句》两部原创动漫作品被国家汉办列为全球孔子学院指定辅助教材,《始祖的足迹》《凿壁偷光》入选省首批优秀原创动漫项目资源库项目名单。五是全力提升消费能级。精心举办了两届济宁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争取市财政资金600万元用于发放文化消费券,开展文化活动1636场,参与群众达389.5万人次,领取消费券160938张,领取金额527万元,直接拉动消费2654.9万元,推荐邹城成功申报全省文化消费示范县创建单位(全省仅10家)。

在开放交流上“创”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起来

济宁市杂技团赴泰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坚持交流与贸易并举、“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全力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一是对外文化交流有序开展。致力于打造永不落幕的“大舞台”,推动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高端国际峰会在我市连续成功举办。曲阜成为2018央视春晚分会场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首个中秋晚会主会场。整合儒学研究、舞台艺术、美术、非遗等资源,精心策划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文艺精品成功走出国门,先后赴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承办了意大利、俄罗斯、英国、印度等国外演出团队演出活动,济宁市杂技团参加了由文化部、泰国旅游体育部等主办的2018年泰国“欢乐春节”活动,受到了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取得圆满成功。近年来,杂技节目《高椅》获意大利波罗尼亚杂技艺术节比赛金奖,《蹬鼓》获俄罗斯雅库茨克“第四届国际青少年杂技马戏节”比赛最高奖“金猛犸奖”,《抖空竹》获得由欧洲马戏联盟组委会颁发的“最高特别奖”。二是对外文化贸易稳步发展。精心组织开展“一带一路”儒家文化丝路行系列活动,实施“对外文化贸易促进工程”,打造“孔子家乡·厚道儒商”品牌。组织文化企业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山东省文博会等,2018年累计接纳观众近20万人次,现场销售文创产品300余万元,央视《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分别对我市进行了报道,我市连续三年荣获深圳文博会“优秀展示奖”“优秀组织奖”两项大奖。

在队伍打造上“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

坚持对外选聘与对内培养相结合,重点推进“五个一批”,培育壮大优秀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儒学人才高地。一是选拔一批。建立儒学研究专家和民间儒学讲师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儒学讲师征集,制定《乡村儒学讲师评定办法》,建立了包括高等院校教师、道德模范人物等在内的乡村儒学讲师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聘请儒学研究专家32人担任高级讲师,招募志愿者270余人担任儒学讲师。二是培训一批。建立儒学民间普及推广人才信息库,依托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专门培训基地,开展定向培训,提升普及推广能力。三是资助一批。与市人才办等6部门联合出台《儒学民间普及推广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对新建儒学讲堂、民间儒学社团、重点资助人选等,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四是培育一批。培育发展民间儒学社团。目前,有曲阜孔子学苑等300余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单位,每年开展活动惠及群众80万人次。五是表彰一批。定期组织评选表彰“儒学民间传承奖”“优秀乡村儒学讲堂”“优秀民间儒学社团”等,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的积极性、主动性。

大型山东梆子新编历史剧《孟母》荣获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一是争取走上“大舞台”。经过争取,2017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群英汇》栏目播出济宁专场,这是我市群众文艺专场演出在央视首次亮相。二是着力构建“大机制”。制定了《济宁市艺术创作发展规划》《关于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创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扶持艺术创作长效机制。三是精心排演“大剧目”。围绕“中国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按照“讲好济宁故事、弘扬地域文化、彰显时代风貌”的创作思路,成功打造了《孟母》《梦回三迁路》《汉风·百戏》《大哉孔子》《孔子试徒》等一批彰显济宁特色、体现山东水准、展示中国气派的杰出文艺精品代表。其中,《圣水河的月亮》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农家春》《赶山会》等剧目荣获群众文化艺术国家最高奖项群星奖。2013年以来,我市先后有《孔子试徒》《山东梆子腔》等4件作品荣获群众文化艺术国家最高奖项群星奖,入选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特别是2016年,在大幅压缩奖项的情况下,山东省入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的两件作品均来自我市,其中唢呐、板胡与乐队《山东梆子腔》荣获群星奖,《家有贤妻》荣获优秀奖,填补了山东空白。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上,我市在专业艺术、群众艺术、美术书法三大类比赛中荣获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专业艺术方面,我市《礼乐复兴·邹鲁先行》《夫妇双清》等6部剧目入选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专业艺术展演活动并获得4个大奖,囊括了专业艺术所有评奖项目,《孟母》荣获优秀剧目奖(全省共24台剧目通过初评参加决赛,评出10台优秀剧目),主演杜玉珍荣获优秀演员奖(全省共10个),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同一剧目囊括两项大奖的地市;《盼娘归》荣获优秀小型剧节目奖(全省共8个);《灵魂悲歌》在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上荣获金奖第一名。美术书法方面,我市共有8件作品参展,其中,6件书法作品(全省共24件)入选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展览,1件获奖(全省共3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同时,创作的杂技节目《勇攀高峰—爬杆》《手技——捷克棒》《双人皮条》分别荣获山东省十二届杂技魔术大赛一、二、三等奖。四是全力推动“大展演”。聚焦政德文化、廉政文化,精心开展创作展演,与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联合打造了综合性政德文化专题节目《儒风雅韵》。今年,在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主办下,精心创作了情景短剧《灵魂悲歌》、山东琴书《小财会》、小品《见面礼》、四平调小戏《两条项链》等5件优秀作品,举办了十场“儒韵清风·廉德剧场”廉政短剧展演,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0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廉政教育,这是我市首次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专场演出。近期,又启动复排山东梆子大型廉政剧《双面人生》,为文化服务廉政建设拓展了新空间。开展了《孟母》巡演,共组织巡演30场。五是建设培养“大基地”。在微山岛挂牌成立了济宁首家艺术创作基地,成立青岛艺术学校暨济宁艺术剧院舞蹈学校,切实提升济宁山东梆子传承基地、青岛艺校实训基地和青岛艺校、市杂技团实训基地的教学与管理水平。六是倾力争取“大扶持”。2017年,我市申报的《孟母》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入选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在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申报中,我市共有9个项目进入复评,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东方圣城网2018-12-20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毕节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纪实 文章下载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毕节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纪实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是城市品位的滋养和脉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市立足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把加强文化“软实力”与提升经济“硬指标”同文共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新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惠民项目不断涌现;坚持“从保护上破冰、从建设上破局、从发展上破题”,走好“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每一个坚定步伐,让毕节百姓有了更多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公共文化大提升

毕节历史源远流长,古老厚重。黔西观音洞、赫章可乐、威宁中水等考古遗址彰显出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的独特魅力和夜郎文明的辉煌灿烂;以奢香夫人为红线、贵州宣慰府等文化遗存为品牌的彝族文化再现了水西古彝文化的繁盛之境;毕节市大屯土司庄园留存了清代土司文化;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等红色旧址丰富了长征史诗的精彩内涵……

从远古走来,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毕节都有文化的光亮炫目融汇到当今的自然风物和乡风民俗中。从生态旅游品牌织金洞、大方九洞天、百里杜鹃、威宁草海到非物质文化传承代表滚山珠、撮泰吉、铃铛舞等,都是镌刻在城市风骨上的华丽名片。

远去的文化之灯照亮了未来文化发展的路标。

2015年,毕节市入选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标志着毕节文化建设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幸福文化诗篇翻开了新的一页。

毕节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面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虽然感到担子很沉,但收获也不小。

伴随着一个个制度性文件相继出台,一项项科研课题紧锣密鼓的实施,毕节市决策层大处立意,小处着笔,紧扣示范区创建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

坚持联动化推进。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自觉担负起全盘指挥和系统指导创建的重要责任,着力在项目、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创建活动大力支持,实现公共文化资源跨系统、跨部门、跨领域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聚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强大合力。

坚持多元化投入。在项目资金筹措上,重点采取“财政投入一点、政府融资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社会引入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

坚持项目化落实。将创建示范区基本任务分解为32个任务集,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谋划三大类26项建设项目,要求各县(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做好规划项目的立项申报和实施。目前,规划落实率达到60%以上。

坚持专业化保障。在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员,为每个行政村(社区)招募1名文化志愿者,同时促进文化队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打造了一支“专家引领、骨干保障、业余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坚持精准化督导。将创建工作纳入县(区)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公共文化绩效评价系统。对工作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坚持全域化宣传。强化多渠道宣传引导,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示范区创建工作,营造全民了解创建、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启动“互联网+”,实施文化大数据工程。启动包含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文化旅游等横向到边,市、县、乡、村纵向到底的“毕节文化大观”大数据平台建设,以数字文化探索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发展的新途径。

文化产业发展快

今年5月,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在深圳开幕。第7次参展的毕节在深圳会展中心2号馆的“多彩贵州”主题馆和分会场“多彩贵州”非遗馆展区内,以其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及特色小吃,让人眼前一亮;参展的12家企业全面展现了毕节文化产业的发展新成果,引来各方赞誉。此次文博会上,毕节参展企业实现了现场销售23.3万元,意向性订单17笔,签约资金613万元。

……

如今,在毕节这幅绚丽多姿的美丽画卷中,文化产业被赋予了毕节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任。毕节文化人也在为此进行着孜孜不倦地探索、创新。

过去的五年,关于毕节文化产业,有这样一组镜头展示在我们面前:

——挤进了文化部、财政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被列为贵州省唯一一个核心区域进行扶持。

——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明确了扶持的政策和措施。

——依托现有文化设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设立市县两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艺术品生产加工业、演艺业、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经营性文艺演出和表演、古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业等文化产业发展。

——有力推进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织金洞“苗乡彝街”文化园、赫章县夜郎文化园、大方漆器产业园、大方羊场坝乌鸦洞航空文化旅游产业园、毕节民族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园、百里杜鹃花卉文化产业园等七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其中部分园区已初具规模。对“景区+演艺”工作进行调研探索,开展了策划打造景区景点配套驻场演出剧目前期工作。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支持,大方宣慰府改扩建项目获国家文化部1000万资金补助,黔西县大型彝族歌舞史诗《古彝雄风》被纳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库。

创新无败,实干有成。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毕节市先后完成文化综合行政主体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三项改革,专业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并成为全国、全省文改先进典型,毕节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毕节乌蒙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毕节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被评为全国、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

“毕节品牌”成亮点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毕节市近年来在文化品牌打造上下大工夫,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同心文化四大文化品牌,突出“中国古彝文化圣地”、“夜郎流韵”。

规划打造和打磨一批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撮泰吉》《索玛花开》《烈焰奢香》《大梦织金洞》《夜郎魂》《滚山珠》《铃铛舞》《丁宝桢》《乌蒙星火》等剧目,有的获得了全国大奖。建立完善10个各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团,形成定期举办中国乌蒙文化节、国际溶洞文化节、国际杜鹃花节、草海国际观鸟节、中国夜郎文化节、滚山珠文化艺术节、中国奢香文化节等7大文化旅游节。

不仅如此,毕节市在体育品牌打造上也不遗余力,着力打造亚洲山地竞速挑战赛、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全国汽车拉力赛、全国溯溪赛、杜鹃花全国围棋邀请赛五大品牌赛事活动,打造了毕节市体育运动会、青少年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业余足球联赛、业余篮球联赛等区域性赛事活动品牌。并依托民族地区保护完好的自然资源和先天基础,针对大众群体,实施有一定探险性与挑战性的民族休闲运动项目,诸如赛马、斗鸡、斗牛、射弩、攀岩、钓鱼、越野、竞速等地方性休闲运动品牌。

与此同时,送文化活动常年开展,春节元宵系列活动、社区文艺调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四季不断,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城乡居民参与面越来越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文化惠民全方位

如今,走进毕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处处都涌动着欣悦的微笑和文化的深情,体现的是毕节活力,传递的是毕节文明,更彰显了毕节的魅力。

市级文化标志性项目“一院三馆”(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一场一馆”投入使用,建设完成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位于金海湖新区的未来中心城区市级图书馆、文化馆、演艺中心和体育“一场两馆” 正拔地而起……这些均得益于我市持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一流的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环境。

这厢是文化服务中心,那厢还有文体广场,毕节大地处处“繁花似锦”。

遍布毕节的农村文化场所,已然成为毕节乡村的精神文化地标。多项服务内容的供给“菜单”,供基层群众“点单”——

建成达标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或精神文明活动中心241个,面积不足的2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开工建设;

建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1个、县级分中心8个、村级网点3694个,建成农家书屋3666个,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实现全覆盖;

整合改造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648个;启动乡村两级文体广场建设全覆盖,计划今年全部完成;

农村广播影视“四位一体”综合覆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范围全面铺开,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全市共计实施农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工程115万户,城乡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4.62万户,8座县级以上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成。2016年实施了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工程,新建通村有线广电光缆干线12571公里,已建成79个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实现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2017年已启动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计划完成25万户入网工作。2016年末,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91.92%,电视综合覆盖率95.05%;每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万多场次,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

在城市,大到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文化广场,小到一个个社区文化中心、书报亭、阅读屏,一座座“文化灯塔”树立在城市街头,照耀着人们的心灵家园。按部颁三级以上标准,毕节市拟新建县级图书馆6个、文化馆7个、博物馆3个,各县(区)按施工设计方案,已破土动工。

文化遍洒,“种”进了城乡百姓的心田,群众积蓄已久的文化创造热情也被激活了:

利用文化馆、文体广场、农村文化场所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开始了;

以文艺赛事推动作品创作,乌蒙文化节、市春晚、精品剧目大赛、“歌唱毕节”征歌活动等展演赛事热火朝天办起来了;

“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歌”“我们的讲堂”等系列活动,激发出文化内在活力,广大农民群众走上舞台当起了主角……

载歌载舞中,满是对真善美的热爱。文化如一根强韧的丝,串起个体,使毕节人在集体参与中找到了归属感,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滋养着一方文明。

毕节日报2018-12-25

 

 

共建、共创、共享 彭州做好农村“文化餐” 文章下载

共建、共创、共享 彭州做好农村“文化餐”

在充满“军工”气质的书吧看列车开过,在满是回忆的屋子读书写字,在家门口看川剧赏牛灯……这是彭州市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近年来,彭州市大胆创新,秉承“共建、共创、共享”理念,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成功打造出一批亮点项目和示范点位,将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有效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快看快看,小火车要来了!”随着一声欢呼,彭州市丹景山镇老站书吧人头攒动,纷纷望向窗外的铁轨。作为丹景山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老站书吧是农家书屋和现代都市的综合体,不仅提供了阅读的地方,还可以享受创意书店、咖啡吧、水吧等现代化的服务。书吧在原火车站售票大厅基础上改造而成,铁轨、车站等元素让这里成为“网红”书吧,除了周边居民,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与老站书吧的军工气质不同,龙门山镇宝山村的涵舍书屋显得精致又优雅:落地书架、餐饮吧台、文创精品……总能吸引大家在此停留。村民们农闲时来此休息闲聊;小孩可以翻阅各种感兴趣的书籍;村里来了游客,也可以在此会谈、接待,甚至可以带上两本满意的书离开。

类似这样有特色的文化阵地,军乐镇朝阳村也有自己的探索。300余件上世纪的老物件、80多张老照片,在朝阳村乡村记忆馆,这些本身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品”被重新赋予生命,找到了价值,让文化活动室有了新的内容和文化底蕴。如今的乡村记忆馆已成为让年轻人“留住乡愁”、唤起老年人青春回忆的地方。“乡村记忆馆让前来参加文化活动的人流量比之前翻了好几番,大家更愿意进来,看看书也好,参加个小活动也好,哪怕什么都不做,就是静静坐在这里看看老物品,也能心生不少感慨。”朝阳村村委会主任陈小荣笑言。

有了阵地,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准也很重要。彭州市通过挖掘当地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演出有品质,文化活动有内涵。

作为2014年度至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唯一一个“川剧之乡”,彭州市近年来一直注重川剧在民间尤其是城乡基层的传承发展。例如:新兴镇结合“海窝子古镇”规划,打造了古色古香的“仿古戏台”;隆丰镇不仅在文化站新建了川剧表演小舞台,还以“川剧文化”“廉洁文化”为特色打造集贤文化广场;敖平镇把福建省“5·12”汶川地震援建的土楼专门用于川剧活动场地;濛阳镇则在城镇人口聚集的新城广场开设“川剧广场”,依托川剧艺术大师阳友鹤故乡的优势,成立了川剧表演文艺队伍,创新川剧表演模式。濛阳桐凤剧社老社员陈祖建介绍:“濛阳桐凤剧社2010年成立以来,每月的1日、11日、21日都要搞坐唱。”川剧坐唱又叫唱围鼓,演员只唱不演,不化装也不需要专门的舞台,是川剧票友们很喜欢的一种方式。

在葛仙山镇,依托闹年锣鼓、刘氏制鼓、牛灯等众多非遗文化,打造了特色鲜明的非遗展厅和文化活动,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特色文化项目:楠新村的曲艺、山泉村和建新村的牛灯、大曲村的龙灯、红庙村的锣鼓队、杨柳村的舞蹈队等各具特色,从实际层面吸引村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解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的问题。

中国文化报2018-12-20

 

 

广西: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下载

广西: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8年即将过去,2019年就要到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走过了一轮甲子,如今又开启了新的征程。回首,几十年耕耘,广西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展望,走进新时代,八桂厚积薄发,春潮涌动。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那么,就文化而言,在推进“一带一路”中,广西的优势条件在哪里,又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几年,在广西,从政府到民间、从城市到乡村、从公益机构到商业企业、从北部湾沿海到桂西北内陆,中国和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多地区、多形式的繁荣局面。

“人文交流是建设‘一带一路’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文明和谐与共同繁荣的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朱创伟表示,近年来,广西立足区位地缘优势,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紧紧把握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和国家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强与世界特别是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等一系列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机制,推动与东盟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深入开展。

自2012年起,广西连续7年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共建活动。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为河内中国文化中心揭牌;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文化部签署了在越南合作共建河内中国文化中心的协议,中心成为广西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支点和窗口。

“美丽中国·心仪广西”文化交流品牌也在积极打造。自2010年春节起,广西连续9年共组派27个艺术代表团,940余名演艺、展览人员,赴海外多国开展“欢乐春节”和“广西文化周”活动。

2017年以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特色办馆声名远播,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参观者。馆内,羽纹铜凤灯、波斯陶壶、罗马玻璃碗等5000多件珍贵的汉代文物,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合浦港的历史荣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永健认为,合浦港是广西陶瓷对外贸易的始发港,深入研究古代合浦港的海外陶瓷贸易,对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很有必要。

除了文物,见证“一带一路”历史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吴伟峰表示,泰锦、文莱锦、缅锦等东南亚国家的织锦,其风格与技艺和广西的壮锦、侗锦、苗锦和湖北的土家锦有诸多相似之处。由此,他认为古代广西也存在着一条传承技艺与文化的道路,即“锦路”。

学术界认为,“锦路”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中国与东盟文化学术研究的宽度和深度,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具有现实意义。

前不久,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海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广西具有地缘、人缘、文缘等多方面的优势,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且举办多年,在制度上、机构上和平台上让广西占得先机,发挥这些优势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贡献。

“文化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建设中国—东盟共享文化,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院长吕余生表示,中国尤其是广西与东盟国家间在族源、语言、文化习俗和经济生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建设共享文化的深厚基础。“整合各国文化资源,建设凝聚共性、平等对话、互惠共生的共享文化,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的重要主题。”他说。

朱创伟表示,未来,广西将进一步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步伐,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上解放思想,加强创新,培养人才,打造精品,增进互信,共建共享,共同发展,为“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贡献广西经验。

中国文化报2018-12-26

 

 

努力探索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特色之路 文章下载

努力探索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特色之路

从计划经济文化管理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文化事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零散的文化经营活动到繁荣活跃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从较为封闭单一的对外文化交流到以我为主、多层次、宽领域文化开放格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深入,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卷。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积累了许多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特色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相继出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创新,深刻反映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迁历程,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完善的历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事业根据其不同属性被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个部分。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首次见诸中央文件。

200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标志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并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结合新的形势和时代特征,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则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纳入“十三五”规划。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

党的十九大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任务,并且特别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基本遵循。

公共文化法律政策进一步完善

在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的指引下,我国的文化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颁布实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协调制度。文化和旅游部牵头成立由26个单位组成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紧紧围绕中央明确的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大统筹力度。

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这是我国首个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种类的“底线标准”。各省区市配套制定了具体实施标准,初步形成了上下衔接的标准体系,明确了政府的保障责任。

建立健全免费开放制度。推动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和部分科技馆实现免费开放。

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31个省区市均制定了政府购买目录,将购买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在购买演出服务、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经验。

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进一步加强

2017年,全国文化事业费855.8亿元,比1979年的5.84亿元增长了140多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0.42%。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从1979年的0.6元增加到2017年的61.57元,增长了100多倍。

2015年,中央财政设立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该专项资金实施3年来,共补助地方519.69亿元。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实行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57.95多亿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初步建立了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

2015年以来,全国各省区市用于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超过65亿元。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共同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区党委和政府主导作用,强化财政支持,有力促进了当地公共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健全

据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66个、文化馆3328个、文化站41193个、博物馆4721个,分别比1979年增长91.7%、17.2%、961.4%、1252.7%,初步形成了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2008年免费开放制度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人次明显提升。据统计,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共藏书9.70亿册,总建筑面积达1515.3万平方米,总流通人次7.45亿次,分别比1979年增长438.9%、1649.8%、856.7%。各级文化馆(站)开展活动197.86万次,是1979年的14.6倍,服务群众达6.4亿人次。

此外,各地还积极鼓励引导建设特色文化设施,统筹建设乡村戏台、文化村史馆、非遗传习场所、宗祠文化场所、农民文化公园等,为群众创造出更多优美便利的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推动文化惠民成果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养。

借助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走基层等活动,将优秀文艺作品输送到边疆地区、民族地区。

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17年,赴农村演出184.4万场,是改革开放之初的8.5倍,农村观众达8.3亿人次。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不断加强。2017年,政府采购公益演出达16.1万场,观众1.3亿人次;利用流动舞台车演出11.8万场,观众1.02亿人次。各地涌现出一批覆盖全民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如上海市连续5年举办的市民文化节,累计开展活动近25万项,服务市民超过1亿人次。各项文化惠民政策的实施,使城乡百姓能够获得优质、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方面,各地通过整合资源,积极推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至2017年,全国已建成34056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涌现出浙江文化礼堂、甘肃乡村舞台、广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安徽农民文化乐园等一批先进典型。

在区域均等方面,大力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十三五”时期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为深度贫困地区安排文化方面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约25.8亿元。22个对口支援省市文化部门共落实文化建设援助资金约10亿元。实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等工程,建成2.7万个村级中心。实施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等项目,对边疆贫困地区的2778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2412个数字文化驿站进行升级。此外,还实施了村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流动文化车、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等项目。

在群体均等方面,积极做好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工作,让每个人都公平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辽宁省图书馆文化志愿者为盲人服务的“对面朗读”自2003年开办以来,已举办1000余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开辟了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经验。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始终坚持“四个意识”,坚持“以文化人”,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在价值引领、社会凝聚、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功能;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文化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文化报2018-12-21

 

 

基层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实践与思考——以诸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例 文章下载

基层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实践与思考——以诸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1]的要求。作为全国第一部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内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正是党和国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也标志着在文化法治建设领域内以《宪法》为核心,包含《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物保护护法》等专门法为支撑的一系列法律保障体系的基本建立。

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精神解读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7年3月正式颁布实施,全文共6章65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发展作为基本立足点与思考出发点,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和提升等提供立法保障,这不仅为强化政府文化建设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遵循。

(一)明确政府职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一部行政法,立法初衷是通过确立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义务,来理顺文化管理的秩序、提升文化服务质量,保障群众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权利。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总则中就重点强调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体,这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又成为各级政府依法作为的底线要求。公共文化保障法以约束性和强制性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必须履行公共文化职能,在其第七条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主管部门根据其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这种要求无疑是为政府履行文化职能带上了“紧箍咒”,促使政府切实履职尽责,为民众文化活动做好、做实服务工作,其最大成效就是将有效弥补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责任缺失,消除懒政怠政行为。同时,通过文化立法更能有效的提升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以法的形式提示政府应承担起的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

(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是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体系的基础,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按照均等化、标准化的要求布局建设、提升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当前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普惠、便利、公平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首要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基层有关公共设施的统一管理、综合利用,并保障其正常运行”。国家通过文化立法的方式保障向偏远地区、贫困农村投放文化建设资金,来完善提升薄弱地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具体要求,更是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真切感受到的自己文化权益受到保障的重要措施。

(三)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基础,而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内容,则是发挥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功能的最终追求。因此,在现代化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布局,还要强化使用。针对如此,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做出了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支持开展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特别是要求各级政府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戏曲表演、普法教育、艺术普及、科学普及、广播播送、互联网上网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

(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是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措施。在公共文化保障法中,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也做出了相应规定:一是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所需资金,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和社会捐赠,这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十五条、四十八条、五十条中,“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级预算”“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国家通过政府购买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鼓励社会捐赠财产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等;二是政府提供人力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各级政府合理设置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备专业人员”,鼓励文化专才、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完善监督和考评。对资金的投入要建立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来确保资金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监督检查中,也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和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确定补贴或者奖励的依据”。

二、诸城市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实践

2018年上半年,诸城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13处镇街、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5个社区,常住人口110.1万,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和文化先进市,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先后荣获山东省首届“文化创新奖”、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香城市”等荣誉称号。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后,围绕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遵循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试点开展了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模式建设,为文化名市建设,深 入推进“三区一城”建设贡献力量。

(一)强调基本性,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与布局是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体系的基石。2017年诸城市实施图书馆改扩建工程,由政府投资对原有图书馆改扩建提升,全面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建后的图书馆总面积达到了7000平米以上,有效的改善了市民群众读书看报等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改造后的图书馆功能更齐全、服务更丰富。加强对基层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提升,全市13处镇街全部建设有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面积最大的昌城镇文化站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此外,对重点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按照“十有”标准,通过修整完善设施、增配图书器材、优化提升服务等方式,对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升级完善,目前全市208个农村社区全部达到省二类以上标准。在此基础上,全市高标准扩建、改建了8处镇街文化广场,共建了10处镇图书馆,每处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存书2万册以上,进一步完善提升了文化基础设施。

(二)强调均等性,明确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统筹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建设一体化和均等化是政府发挥文化建设职能的重要体现。诸城市通过试点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依托市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文化优势资源,联通镇街文化站和社区,促进农村地区同等享有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力。目前,诸城市已建成以市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16个镇街(园区)图书馆、文化站为分馆,23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服务点”的总体布局。依托总分馆建设,图书馆实现了全市图书的通借通还,能够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任何图书馆(室)的任何文献信息资源。文化馆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定期派专家队伍到各分馆进行指导,今年上半年,共培训了600多支社区业余表演队伍、15个民间剧团,受益群众117.5万人次。

(三)强调惠民性,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首要的文化职能,也是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内容。诸城市围绕文化惠民活动的举办,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通过办好品牌文化活动提升文化服务质量。高标准、专业化举办了第24届庆新春广场文艺演出、第27届“迎春灯谜竞猜”、第8届社区文化节、庆“七一”暨诸城市改革发展三十年系列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二是通过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来满足文化服务需求。新增专项资金用于更新放映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放映场次等。三是通过开展“一年一村一场戏”活动丰富文化服务内容。吸引和激励各类文艺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开展内容精美、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计划全年演出1000场,目前已完成560余场,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强调便利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社区居民享受便利的文化服务,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是提升居民文化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提高文化服务效能的价值追求。诸城市通过推行圈网融合文化服务模式,让群众便享丰富的文化服务。近几年来,诸城市按照服务半径2公里以内、涵盖5个自然村、1500户左右的原则,全力打造“两公里文化服务圈”,让群众不出2公里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此基础上,依托诸城社会管理服务系统,构建起以市文广新局为龙头网,以镇街综合文化站为分网,以社区为子网,以自然村和居住区为单元网,以每个自然村村民小组、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为单元格的网格化文化服务管理体系。创新网格化管理,将“圈”、“网”紧密融合,健全制度机制,实现了文化服务资源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由“单向被动”向“双向互动”的转变,初步将公共文化设施、产品和服务构筑为互联互通的统一体系,加快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三、思考与启示

诸城市认真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有些文化工作者法律意识仍然不强,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管、用部分地区存在脱节,整体的文化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特别是文化专业人才较少,文化站长、文化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存在不能专职专用的现象。因此,贯彻公共文化保障法,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的道路依然艰难曲折。

(一)补齐监督体系健全监督机制。面对当前在公共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的缺少群众监督、市民监督意识不强、社会监督不到位的现象,首要的任务是要加大和扩宽对公共文化保障法的宣传力度和学习途径。通过普法教育引导公民参与对文化建设的监督,特别是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功能,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宣传报道,在更大范围内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普及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民众法治意识,形成对政府履行文化职能强有力的舆论监督。

(二)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法的意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包括文化职能部门工作者,镇街主管文化的干部、文化站长,社区文化管理员和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保障法的宣传者和执行者,也是公共文化资源的调配者。作为文化职能部门的干部首先要懂法,做到严格执法,带头守法,要认真、系统地组织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学习工作,通过学习培训、法律巡讲、展示展览等形式,使各级各部门及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刻领会、熟练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三)补充出台具体相关条款。县级政府层面应该加快研究出台与当地实际情况相衔接、相配套的文化法规和政策。虽然今年颁布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也正在酝酿中,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其他领域相比,文化立法仍然偏少,正如文化部长雒树刚所言“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相比,与其他领域相比,文化立法工作仍然存在立法总量偏少、层次偏低等问题”。并且作为框架性、基础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想在基层能够有效实行,必须建立起基层的细化条款作为接续,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法律保障作用。

(四)建立用人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配备有编制人员1-2人,规模较大的适当增加”的规定,配齐配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专兼职人才队伍。同时强化人才培训,提升文化专制队伍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的业务素质,完善市、镇街(园区)联动培训机制,广泛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乡土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不断壮大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特别是充分利用市区优势人才资源,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队伍进行帮联培训,将过去单纯的“送文化”变为“种文化”,帮助农村社区提升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活动品牌。

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是我国推进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体制的转折点,为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提供了有法可依的保障,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在今后的公共文化建设中,应以抓住学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契机,做好法律的宣传和实施,让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增强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思维,让法律发挥实效。

百家号2018-12-24

 

 

创新文化消费机制 释放文化产业活力 文章下载

创新文化消费机制 释放文化产业活力

河南郑州,一座地处中华腹地的城市, 古谓“天地之中”“九州之中”,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当今中国十省通衢的重要交通枢纽,外界称“绿城”“商都”。这里文物古迹、文化遗址众多,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消费潜力巨大。

2016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2月,郑州市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这既是对郑州近年来文化消费良好基础的认可,同时也是郑州市寻找突破、推动文化消费工作更上层楼的重大机遇。扬帆出海凭借力,无须扬鞭自奋蹄。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文化副市长为组长,以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旅游局、市文物局等10个单位相关领导为成员的推进文化消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并制定了《郑州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财政安排2500万元资金,为郑州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的督导和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郑州市积极推进、狠抓落实,从供给侧发力,激发需求端潜力,创新文化消费机制,释放文化产业活力。2018年6月,郑州市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先进城市。

搭建文化消费平台

打通供给需求渠道

郑州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以“文化消费·品味生活”为主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文化惠民”的原则,依托郑州“绿城通”(郑州公共交通卡)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郑州市文化消费综合信息平台(以下简称“文化消费平台”),实现全方位文化消费服务。

文化消费平台系统由郑州市文广新局监管中心、“绿城通”文化消费技术中心、文化消费网点和文化消费补贴用户四层架构组成。平台通过对文化消费数据的实时监测、审核、统计分析、导出报表,设置居民文化消费异常值,来监测试点企业及消费者的消费动态。通过对文化消费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对试点模式进行调整。另外,系统平台采用模块化、积木化方式搭建,在业务核心处理系统预留丰富的接口,方便新增业务的拓展。

文化消费平台系统的建立使公共文化场所、文化消费试点企业和消费者三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闭环,再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采集文化消费数据,更好地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与政府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对接。

文化消费平台是郑州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为保障补贴的公正、及时、准确,依托郑州“绿城通”平台实现最大限度地覆盖所有消费群体。截至目前,“绿城通”卡总发行量达900余万张,为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夯实了消费群体基础。利用“绿城通”现有客户群体、推广渠道和2000多个客服网点等获取更多的有效客户,持续扩大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平台自2017年10月1日启动至今,系统运行平稳,补贴渠道畅通便捷,通过不断优化与更新,全方位服务文化消费。

量身定制补贴项目

设计“合身”消费模式

为了进一步释放市民文化消费热情,郑州市结合文化消费现状,设计提出了“郑州市文化消费直补激励模式”,即通过对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财政直接补贴,从而降低文化产品价格,引导扩大文化消费;通过采取评价积分激励消费政策,鼓励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激励文化消费。也就是通过政府财政补一点、文化企业让一点、文化产品价格低一点、广大市民出一点,来引导扩大居民文化消费。

郑州市将4个开发区和6个市辖区设为试点区域,在试点区域范围内,确定70家书店为试点企业,购买书籍的补贴比例为消费金额的30%;确定20家影院为试点企业, 购买电影票的补贴比例为消费金额的50%;确定7家演出场所为试点企业,购买演出票的补贴比例为消费金额的30%;确定4家文创企业为试点企业,购买文化创意产品的补贴比例为消费金额的20%。每人年度补贴最高限额为500元。市民在使用郑州文化消费APP、手机“绿城通”扫码消费及“绿城通”卡刷卡消费时,可实现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账户。这种以“绿城通”卡为载体,建立补贴账户信息,直接补贴消费客户,确保了补贴资金的安全性,实现了文化惠民的普遍性,同时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消费者。

除了以文化消费直补模式引导消费,郑州市还推出了评价积分激励消费模式。通过鼓励市民前往公共文化场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借助郑州文化消费手机APP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进行评价互动。市民通过签到、分享、评价等互动形式获相应积分,积分模式设定为每日签到奖励10分,评价奖励20分,分享相关活动至朋友圈奖励10分。市民凭积分可兑换相应的电子抵用券,在试点企业抵用现金消费,享受文化消费补贴带来的好处。试点期间,前往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参与活动的市民达81万人次,收到公共文化场所评价达26.4万条,极大地推动了市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评价积分激励消费模式的数据采集,既可有效评价公共文化投入的绩效,又可采集公共文化领域的信息,从而促进文化事业、产业融合发展。

市民成功下载注册郑州文化消费APP,即可领取30元文化消费专属红包,市民在郑州市文化消费试点企业购书、看电影、看演出、买文创产品支付时可用于抵扣。13.38万人下载注册郑州文化消费APP,试点平台发放文化消费红包120万元,受益市民达4万余人,激发了广大居民的文化消费热情,对郑州市文化消费试点模式的宣传与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文化消费平台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底,文化消费交易总额为3029万元,补贴金额1458万元,对引进精品剧目演出补贴410万元,参与文化消费试点群众达576万人次,间接拉动消费规模3.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资金16.7亿元。文化消费试点积极培育了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优化了文化消费环境,加快释放了文化消费潜力,带动了相关领域消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引进与创作并举

艺术精品惠市民

为了满足市民多样性、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引导多元文化消费,建立促进文化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郑州市推行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引进精品剧目来郑演出。郑州制定出台了《郑州市引进精品剧目演出补贴暂行办法》,引进国家级专业院团的文艺演出活动一次补贴50万元,获国家级专业奖项的文艺演出活动一次补贴30万元。

今年,郑州市文化消费试点先后引进了中国国家话剧院《青春禁忌游戏》和《大宅门》、中国歌剧舞剧院《昭君出塞》和《孔子》、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三个和尚》和《特殊作业》、山西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傅山进京》、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大树西迁》9台精品剧目,组织22场演出活动,票房收入达328万元,剧场观众达2.5万人次,网上观剧达55万人次。通过引进精品剧目演出活动,增加了高层次的文化产品供给,为市民提供品种多元的优秀剧目,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促进郑州演出市场繁荣发展,提升了郑州的城市文化品位。

为大力推动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提高文化产品有效供给,郑州市在依托演出经纪机构引进精品剧目扩大文化消费的同时,开展精品剧目演出季活动,先后引进了舞剧《朱鹮》《粉墨春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秦腔《西京故事》、淮剧《小镇》、京剧《望江亭》、芭蕾舞剧《天鹅湖》、话剧《平凡的世界》等优秀剧目,演出季活动作为郑州市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为郑州市民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有力促进了郑州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郑州市紧扣时代主题、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近3年组织全市各级国有文艺院团新创、改编移植、加工提升、复排剧目32台,创排了现代豫剧《朝阳城》、大型舞剧《精忠报国》、历史曲剧《小小把城官》、大型廉政历史剧《春秋相国》、新编历史剧《楚汉风云》、扶贫题材剧目《老栗树》,复排了红色经典豫剧《红灯记》、传统豫剧《风流才子》、曲剧《阎家滩》等剧目。

文化消费试点工作还引导和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郑州市共有电影放映经营单位11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0.09%,放映厅805个,座位数10.54万个。试点期间,全市各电影放映经营单位共安排电影放映134.41万场,观影群众达2736.88万人次,票房收入达8.43亿元,公益电影放映2.35万场,受益群众达307.34万人次。

开展品牌文化活动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郑州市以举办重大文化节会为契机,以开展品牌文化活动为引领,将文化惠民活动和文化消费有机整合,丰富试点工作载体,营造文化消费氛围,培育文化消费理念,释放文化消费潜力,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协调发展。

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情韵郑州·四季风”“郑州市华夏优秀民间文化集中展演”“绿色周末文艺演出”“出彩郑州人”“绿城读书节”“中原动漫嘉年华”“郑州国际马戏嘉年华”“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中国(郑州)国际摄影艺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特色文化节会,实施基层特色文化品牌项目,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郑州市组织开展了“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千场文艺演出活动,各级文艺院团深入300个行政村(社区)演出,受益群众达200多万人次,千场文艺演出活动已成为郑州市服务基层、贴近百姓、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民心工程、品牌工程,对促进郑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为了深入推动郑州对外文化交流,2018年郑州市组织文艺院团赴意大利、卢森堡、葡萄牙、爱尔兰和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加蓬等国,以“欢乐春节”系列演出为载体,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传递给更多国外友人,以文化自信积极展示郑州魅力。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郑州市精心挑选非遗项目,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功举办“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传承非遗。

全方位引导文化消费

力推文化产业再升级

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把文化产业作为五大战略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今年4月,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扶持优势文化产业项目,郑州市文化企业数量达到了1746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4家,营业收入超亿元文化企业138家。如今,郑州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个,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8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9个,涵盖了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文化服务等多个门类。文化产业已成为郑州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新型业态,2018年郑州市建立了新型文化业态招商引资项目库,先后征集到符合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前景好的新型文化业态项目37个,投资额达429.3亿元,项目涉及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数字文化服务等多个文化相关门类,其中,5个文化产业项目被列入省市文化建设重点项目。

郑州市充分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布局的统筹规划,积极发挥郑州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商都历史文化区”“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二砂文化广场片区”“古荥大运河文化区”四大文化片区,推进建设“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专业园区”“中原文化科技创新产业园”三大园区,实现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

为了推动文化企业与文化文物单位深度合作,结合《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郑州市鼓励文创企业与河南博物院、郑州美术馆和郑州博物馆等联手,鼓励企业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当代审美观念的郑州文创产品。在如此利好的条件下,郑州的传统工艺品,譬如郑商瓷、登封窑瓷、黄河澄泥砚、郑州豫锦、一涵汴绣、新密密玉、梦祥银等品牌的文化内涵与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高。

打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才能突飞猛进。郑州市联合深圳文交所河南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对接、信息服务、业务培训、信用增进、资金支持等方式,搭建便捷的投融资平台,服务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和小微文化企业。今年,郑州市先后组织60多家文化企业,参加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等大型活动,既促进了郑州特色文化产品走出去,又构建了郑州文化产业合作双赢平台。

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是一项长期、广泛的系统工程,引导消费习惯不但需要产品作为承载的媒介,更需要进行社会宣传来营造浓厚的氛围。在推进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相关部门对文化消费政策进行解读,也对文化消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10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扩大了影响力。在通过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日报、郑州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郑州市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对文化消费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初步统计,各类平台媒体报道600余次,让文化消费被更多人熟知,让文化消费遍地开花。

为了更加客观公正地审视文化消费成果,为今后文化消费发展提供更多有力的数据支持与分析,郑州市委托第三方机构,针对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进行绩效评价,主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政府财政资金安全等方面做出评价。这样既可以对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效果进行系统客观评价,对文化消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也能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助推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郑州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不仅为郑州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惠,更通过文化消费的引导作用,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中国文化报社2018-12-24

 

 

保护与发展 创新与繁荣——改革开放40年临汾文化发展纪实 文章下载

保护与发展 创新与繁荣——改革开放40年临汾文化发展纪实

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极大地激发了临汾人的文化活力与创造力,为临汾文化事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这40年,是临汾文化发展最迅速、成果最丰硕的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以十大工程为带动的十大文化建设方略,并将文化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品牌培育成效显著、遗产保护步入规范……

保护与挖掘,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荣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临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尧文化、晋文化、移民文化、根祖文化、民俗文化、太行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系列平阳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近年来,临汾市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启动了“平阳记忆”和“印象临汾”两大文化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临汾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又一次活起来、兴起来。

2017年7月,临汾市正式启动“平阳记忆”文化工程,首批启动项目共有5个类别46项内容,并组织10个团队创作编撰了《尧文化卷》《晋文化卷》《根祖文化卷》《黄河文化卷》《民俗文化卷》《非遗瑰宝卷》《文化艺术卷》《山水名胜卷》《红色文化卷》《国宝文化卷》10卷系列丛书。

市文化局负责“平阳记忆”文化工程2大类9个项目的分类、调查,深入挖掘,补充完善。作为国宝记忆的《赵城金藏》于2016年3月正式启动原版复制项目,2017年4月14日,如期举办百卷《赵城金藏》回归广胜寺捐赠仪式系列活动。2017年12月13日,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和市长刘予强分别代表双方在国家图书馆签署了《关于加强临汾文化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12月3日,临汾市从国家图书馆提取回《赵城金藏》最后一批131卷高清数据,至此,500卷《赵城金藏》复制数据顺利返回老家临汾。

此外,《临汾非遗图典记忆》《临汾戏曲音像第二辑》《晋南威风锣鼓曲谱大全》的出版,《蒲州梆子传统剧本》15本700余万字录入数据库等等这些传承弘扬地方文化的重大举措,使更多临汾人的文化记忆被唤醒,既增强了全社会成员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彰显了临汾市“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升温和无形文化潮水的奔涌向前。

开放与共享,文化服务惠及万民

改革开放40年,临汾市文化部门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普惠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40年,临汾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听地方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十二五”期间临汾市17个县(市、区)实现图书馆和文化馆全覆盖,196个乡镇全部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站,2961个行政村都建有文化活动室。市文化中心、美术馆、名人广场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一个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市、县、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逐步形成。

近年来,临汾市文化发展步伐加快,文化气氛愈益浓厚。市群艺馆和各县文化馆全年免费开放,常年开设广场舞、蒲剧、眉户、二胡、钢琴、瑜伽等培训班。同时,市群艺馆还携手各县美术馆,与当地文联、美术家协会合作,各种展览接连不断。

2014年隰县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数字图书馆”推广平台、VR虚拟现实科技的引进丰富了读者阅读体验,“甜甜姐姐讲故事”少儿阅读品牌的推广,更是在2017年获评“全民阅读优秀推广项目”“中国图书馆最美故事之优秀服务”。

从2006年起,临汾市文化局放映队每年为全市2961个行政村每村每月放一场公益电影,为42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每月播放一场爱国主义电影。2017年“免费送戏下乡”列入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送戏下乡4000余场。2017年1月6日临汾市启动“周末剧场”戏曲惠民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戏迷观众无处看戏、看戏难的问题。2017年,“精准扶贫、文化同行”实现了吉县全县百姓不出村看上戏的惠民目标。

根植与发展,文化惠民多姿多彩

改革开放40年,临汾大力发展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绝如缕,昔日的文化奢侈品变成如今的日常必需品,文化大餐接踵而来:风靡城乡的广场舞、精彩纷呈的民俗节庆、不同风格的展演展览、现场的名家名段、全民阅读的推广、群众自办的乐队春晚……从专业演出到百姓大舞台,临汾正在向文化强市不断迈进。

进入新世纪,临汾紧紧围绕惠民、育民、乐民,着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各类文艺演出丰富多彩,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广场文化消夏月、五届“梨花奖”、三届锣鼓大赛、两届广场舞大赛,每年举办元旦、春节、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庆氛围。

以“五大文化”为引领的帝尧古都文化节、洪洞大槐树文化节、乡宁“中和节”、曲沃县六区四园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翼城古城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在着力挖掘和升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13年临汾启动大美临汾·群众文化基层行,群艺馆30支馆办团队与文化志愿者走进敬老院、戒毒所、社区、农村、工地、厂矿,将一台台充满正能量的节目带给当地百姓。此外,安泽“乐在周五”、洪洞“魅力百村欢乐行”、吉县“小区大舞台”、曲沃县“百姓舞台”、蒲县“鹿山昕水颂蒲风”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传播优秀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的有效载体,是临汾让百万城乡居民共享文化大餐的生动缩影。

尧庙祭祀、蒲县“四醮朝山会”、洪洞“三月三”走亲、大槐树祭祀、乡宁云丘山寒食节、吉县人祖山祭祖、霍州火星圣母祭祀等等声势浩大、内容丰富的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无不表达出临汾百姓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对党和祖国的自豪与感恩,抒发着临汾人民建设幸福美好新临汾的豪迈情怀。

2007年,临汾市首次举办“共享知识,共建书香临汾”活动。近12年间,全民阅读活动随着数字阅读时代的来临,阅读形式的多元化,社会力量的不断参与,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不断迈向新台阶,阅读成为更多临汾人的文化自觉。

传承与蜕变,“非遗”焕发活力

改革开放40年,凝结传统、植根创造、面向未来的非遗,在临汾这片随便攥一把泥土都可以挤出文明汁液的黄土地上,经历了从衰落、保护、传承、转化、发展到融入现代生活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临汾市通过非遗传承、文化挖掘、古建保护、社会公益、政策扶持等方面,传承非遗工艺、深化民俗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将临汾城市打造与文明传承有机结合,一步步奠定了临汾人民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临汾历史遗迹星罗棋布,3300余处文物古迹举世闻名;非遗蕴藏丰厚,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戏曲梅花之乡”“锣鼓之乡”和“剪纸之乡”等称号。在2009年启动的山西省非遗普查中,临汾发现的非遗项目信息资源达15000余条,为全省之最。截至目前,临汾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省级项目136项、市级项目300项、县级项目620项。并形成完整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认定和保护工作机制。

为让非遗“活”起来,自2008年起连续举办十届非遗文化宣传日活动。自2013年以来,临汾市开展非遗项目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等工作,对“非遗”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此外,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全国性的各种活动,并将传承人的培养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2018年,为曲沃琴书、洪洞道情等8个项目申请到扶持资金122.6万元。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点燃了传承的激情,让群众享受到真正的民族文化风情,体验非遗文化精髓,实现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有机统一。

从2018年7月开始,临汾市非遗中心首期开展“霍州三弦书”“浮山木偶戏”两个项目的抢救性记录工作,650张图片的收集,16800分钟原始视频,20多万字文字、访谈资料,一步步扎实推进抢救性记录工作;《蒲州梆子腔》《翼城浑身板》《戏曲绝活展示》等节目的录制工作,使传统的戏剧、舞蹈、音乐和曲艺类项目的创作轨迹和艺术内涵充分体现;从“平阳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到平阳文化生态保护区(临汾市全域),由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一区两县扩充为全市17个县(市、区),全市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整体性”的保护和健康的传承。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是临汾市取得立法权后颁布实施的首批地方性法规。《办法》的颁布实施,打开了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局面。

创新与繁荣,文化产业阐扬光大

改革开放40年来,临汾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文化产业活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在临汾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临汾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稳步提高。据统计,全市201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单位6486家,从业人员4.94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0.71亿元,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比2013年增长了近3倍。

近年来,临汾市不断推动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力量合作,文创产品开发有力。临汾市尚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赵城金藏》、陶寺龙盘、平水雕版、晋侯鸟尊、广胜寺元代壁画5个系列30余种文创产品,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部分产品已经走出了国门,并开始带动临汾高仿复制、平阳麻笺、传统木雕、古陶烧制等行业的发展。侯马的青铜器仿造因为其独特的晋文化遗址,带动了地方仿古制造、古玩展销及青铜艺术制造企业的蓬勃发展,更奠定了临汾在全省乃至全国不可动摇的古文化地位。利用临汾市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创作的动漫作品《大能人谢士美》《尧舜禹故事》《华表故事》《移民大迁徙》已创收近千万。

改革开放40年,临汾市传统文化产业在迎接新时代、把握新机遇、创造新未来中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40年,临汾在探索中前行,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包容中前进、在创新中提升,文化自信得到彰显的同时,谱写了临汾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临汾日报2018-12-19

 

 

2018年扬中市文化馆工作总结 文章下载

2018年扬中市文化馆工作总结

2018年,我馆在上级部门正确领导和热心支持下,同心同德,奋发作为,合力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追加艺术创作的投入,打造文艺精品,加强阵地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升服务意识

今年,在各项工作紧张频繁开展的同时,我馆还抽出时间,组织干部员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瞄准方向,激励大家以更新的理念投身到群众文化事业中去,既要用文化精品服务群众,也要从群众中汲取文艺的智慧和营养,在与群众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提升扬中群众文化的整体水平。

二、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提高服务质量

1、不断创新思维,加深人们对扬中文化品牌的印象

2018新年伊始,我馆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扬中市市委市政府、市宣传部委任我馆负责协办第十五届中国扬中河豚美食文化节开幕式演出活动,届时我市市民及周边游客近万人前往园博园参加本次开幕式活动。如何将开幕式演出及周边活动与往届活动相区分,我馆多次召开创作会议力求用创新的思维让观众耳目一新,在多次讨论后决定,开幕式采用诗赋表演形式,将诗赋吟诵与舞蹈相结合。在舞美设计上首次采用可移动喷绘幕与电子大屏双幕结合使用的形式,加上延伸至江面的宽阔舞台,虚实结合,配上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温柔婉转的背景音乐给现场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开幕式后龙灯表演、舞韵瑜伽表演、杂技、广场舞等精彩节目接踵上演,为开幕式更添了一份风采。

2、以过硬的业务能力为基础,大胆尝试演出新形式

在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扬中河豚美食文化节开幕式后,我馆接到市委市政府新的工作任务,举办扬中市第十三届社区(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以往农民艺术节开幕式都以晚会的形式跟广大市民们见面。今年恰逢新坝文体服务中心邀请我馆协助其举办2018年端午节演出活动。我馆业务干部提出将社区艺术节与新坝端午节活动相结合,举办一场题为“记忆新坝”大型非遗民俗风情实景演出,通过吉星高照、金玉良缘、人寿年丰三个篇章,展示了扬中老百姓在砌房造屋、结婚嫁娶、生日满月等重大生活事件的地域特色,同时通过艺术润化将丰收时割麦子、挑把子等农活动作与秧歌舞相融合,排演出丰收舞、打夯舞等一系列表演来丰富整场演出。穿插舞龙、花船花担、麒麟唱等民间艺术形式,再现了解放初期人民的生产生活,将现场观众带回到“曾经的生活场景中”,重温那一个个经典时刻。《记忆新坝》的成功跟我馆全体人员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这是我馆首次尝试大型非遗民俗风情实景演出,实景演出对舞美的设计要求极高,再加上本场演出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一定时代背景下的新坝人民的生活,表演中涉及到的一些生活物件都是需要具有时代感的,演出服装也需符合那个年代特点。我馆人员凭借着多年丰富的编导、排演经验和刻苦务实的学习精神顺利的完成本场演出,并得到领导及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3、注重精品生产,提高自身创作能力

由我馆创作排演的小锡剧《来旺的救赎》荣获镇江市群众文艺政府奖金奖、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三、送文艺下乡活动紧锣密鼓,好戏连台

今年是我市实行文化馆总分馆制的第一年,我馆积极推行总分馆制,下乡服务次数近百次,协作各分馆做好“农民(社区)文化艺术节”、“乡村下送文艺下乡活动”、“艺术教育进社区活动”、“法润江洲”法治宣传巡演活动,服务演出活动九十余场,真正将惠民工作落到实处。这些活动走乡村,进基层,迎酷暑,斗风寒,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把文明的新风吹送田野乡村,把文艺的甘霖洒进人们的心田,演出所到之处,总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多方开展培训,提高各层次群众的文化素养

今年,文化馆继续举办了全年的少儿钢琴培训班,架子鼓培训班、电脑培训班,国标舞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几乎天天开课,风雨无阻,为扬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钢琴小能手,国标舞爱好者和电脑熟练应用者,大受市民的亲睐。

随着2018年顺利落下帷幕,我们在回顾成绩的同时,也在思考诸多方面的不足,创新创造的力量还有待提高,职工的潜能还有得进一步挖掘,一些惰性还必须下力气克服,期待着在新的一年里突破堡垒,更上层楼,为扬中的群文事业再建新功。

扬中市文化馆2018-12-20

 

 

砥砺起宏图 绽放新时代——深圳龙岗区文化馆优质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文章下载

砥砺起宏图 绽放新时代——深圳龙岗区文化馆优质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即将谢幕的2018年,对于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注定成为一个里程碑。一年之中连续推出几部“鸿篇巨制”,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5年励精图治、集腋成裘,龙岗区文化馆在新时代的灿烂阳光下翻开了新篇章。

文艺作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拥有远大文化抱负的深圳,每逢国家和民族处在重要历史节点的时候,总会发出文艺强音。201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交响组歌《我们就是河流》又掀起千重浪。这部带着鲜明深圳印记的作品,在岁末时节甫登舞台,便散发出璀璨光芒。

“我的生命必须像河流,开始喧哗,奔流,震荡。我们来了,就在1978年的春天,在临海的土地上,打开命运的河床,向着大海,向着埋藏于心的梦想,开始义无反顾的流淌……”11月14日的首演中,朗诵艺术家徐涛浓情演绎的序幕旁白,让知名媒体人李海若热泪盈眶。

交响组歌《我们就是河流》由序《很远的远方》、3个乐章《亲爱的深圳》《我爱中国梦》《走在新时代》及尾声《未来是海》组成,通过16首原创歌曲及诗歌朗诵串联,将当代中国人比喻成一滴滴水,在被长江黄河赋予血肉之后,汇聚成“河流”,蕴藏了丰富的精神内涵。

《我们就是河流》饱含着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激情,饱含着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条河流,是汹涌奔腾的情感之河,也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之河,更是与人类命运同呼吸、共悲欢的灵魂之河。”创作时的激情,至今仍在词作者唐跃生的心中澎湃。

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在观看演出之后评价,这部作品既是深圳故事的表达,也是中国故事、中国人的故事的表达,是一部有历史、有观察支点、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让人感受到40年来时代跳动的脉搏,与中国同频共振,细微处蕴藏着朝气,宏伟中迸发出激情。

《我们就是河流》由龙岗区文化馆组织创作,出自一群激情澎湃的深圳文化人之手,历经4年潜心创作,其间数易其稿,个中艰辛,主创人员感悟最深。“这4年,是我们痛并快乐着的4年。”观众如雷的掌声,各路专家的高度评价,让唐跃生如释重负。

这是深圳音乐人的一次集体发声。16首歌曲均由唐跃生作词,著名作曲家方石、姚峰,龙岗区文化馆馆长万剑、副馆长夏士康,深圳跨界作曲家彭振共同作曲。

“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创作,再到登台演出,我们始终保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万剑说,精品创作是龙岗建设“文化高地”的重要标志,代表着龙岗文化质量的整体提升。作为龙岗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龙岗区文化馆一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自信锻造文艺作品,为龙岗打造“文化高地”添柴增焰。

今年7月,由龙岗区文化馆组织大围屋艺术团创作的舞剧《浮流》在深圳巡演,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该剧用舞蹈艺术展现深圳精神,将奋斗者的经历融入肢体语言中,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数年前,龙岗区文化馆就创作了一部反映客家人千年迁徙的舞剧《大围屋·雪娘》,先后荣获第10届广东省艺术节金奖、广东省第7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9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如今,《浮流》已在深圳完成了多场巡演,并亮相“第十五届广东现代舞周”和广东省文化馆,受邀参加了第34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交流演出,累计观众上万人次。《我们就是河流》即将赴北京演出,向更多观众展示龙岗的文化风采。

文艺社团:公共文化服务的得力助手

喷薄而出的文艺佳作,得益于强大的组织机制和丰富的人才资源。龙岗区文化馆引入社会资源和市场机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路径,使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的“独角戏”变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合唱”,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和基本性。

12月9日,龙岗区文化馆四楼小剧场古韵悠扬,掌声迭起。由龙岗区文化馆、甘肃通渭影子腔刘家班、深圳皮影戏剧团联合举办的非遗特色文化活动在此精彩上演。变脸、杂技、魔术、皮影戏等中国传统技艺精彩纷呈,国家级非遗项目通渭影子腔与深圳皮影戏精彩碰撞,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

甘肃通渭影子腔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却鲜有展示的机会。本次龙岗区文化馆对口帮扶,不仅为南北不同流派的皮影戏搭建了艺术交流平台,更为北派皮影打开了在南方的传播通道,尽展深圳开放包容之胸怀。

为青年文艺人才创造舞台,帮助他们完成艺术梦想,龙岗区文化馆一直尽心尽力。“小弹唱live”原本是一群喜欢音乐的龙岗年轻人自发组织的小众文艺沙龙,一直处于自娱自乐状态。2014年,在龙岗区文化馆等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将其打造成为龙岗地区的公益演出项目。4年时间,“小弹唱live”扎根龙岗,走向深圳,积极参与公益惠民演出,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成为深圳颇具影响力的音乐现场演出品牌。

近年声名鹊起的大围屋艺术团成立于2008年,10年来,在龙岗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该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深圳城市特质,不断创新,在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硕果累累。舞剧《浮流》《大围屋·雪娘》《竹蜻蜓》《破·立》《英雄无悔》都是该团智慧的结晶。

龙岗区文化馆还为辖区退休老人搭建艺术舞台,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炫乐脉动合唱团由一群喜爱唱歌的中老年人组成,在龙岗区文化馆的支持下,该合唱团热心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承办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参加了全国中老年合唱大赛、深圳市合唱节、台湾南瀛舞蹈节,以及《中国—加纳文化交流晚会》等活动,获得了无数鲜花和奖励。

在龙岗区文化馆的帮助下,由青少年学生组成的花雨艺术团异军突起。2015年至今,艺术团成员先后获得深圳市第十一届少儿艺术花会的戏剧、曲艺类金奖,第三届深港澳台少儿歌舞艺术月的金奖和银奖,以及“龙岗才艺之星”等荣誉;花雨艺术团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授牌“广东省少儿艺术培训示范基地”,其原创的微型音乐剧《心中的彩虹》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此外,龙岗区文化馆还组织成立了民乐队、京剧社、童声合唱队、少儿舞蹈团等各类文艺团体,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实现龙岗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提升、质量提高、效率提速、文化普惠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文化惠民:高质精准普遍化

多年以来,龙岗区文化馆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不断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用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增强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仅在2018年,该馆就组织举办了深圳市第十四届来深青工文体节歌手、才艺大赛的龙岗区复赛;深圳市第十二届少儿艺术花会“晒艺大舞台”龙岗区复赛;深圳市第十五届“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龙岗区初赛;“同饮一江水”2018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深圳赛区);龙岗区首届原创作品大赛等各类大中型赛事10多场,向省、市文化队伍输送各类艺术人才上百人,获得多种奖项,龙岗区文化馆也获得了诸多赛事的“优秀组织奖”。

与此同时,龙岗区文化馆还积极做好场馆免费开放和公益艺术培训等工作,为市民享受文化福利提供各种优质服务。2018年,该馆通过定期引进、临时预约、错时开放等方式,调配全馆功能活动室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年开放时长5664小时,开展活动1376次,受益群众3.44万人次;开设了30多个门类的公益艺术培训班120个,共计开课3840课次,惠民73248人次。

龙岗区文化馆的公益艺术培训始于2005年,为辖区市民、外来青工及其子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文化福利。从2007年开始,该馆还特别开设了“共同感受文化的春天”文艺展演暨艺术培训师生作品展览,总结展示公益培训教学成果,加强辖区文艺队伍的交流与合作,迄今已举办了11届。该公益艺术培训项目被评为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为了留住城市根脉,龙岗区文化馆扎实做好非遗传承保护、项目挖掘申报工作。2018年,推进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挖掘20个项目参与第六批区级非遗项目申报评审;开展了龙岗区首届祥瑞麒麟舞文化交流大会、中国手指画展览等多项非遗活动;拍摄制作了《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平湖纸龙舞》等8部非遗项目短片;承接了龙岗区政协“乡愁印迹”文史项目启动仪式等的演出活动,为辖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做出了贡献。

中国文化报2018-12-19

 

 

把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文章下载

把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基本脉络及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文化建设作为独立的战略方向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造了积极的政治条件。1998年11月,文化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有力推进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注重政府主导与多方力量介入的结合。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走过了由政府绝对控制到多元力量参与共治的历程。随着改革探索的不断深入,发挥政府主导性和多方社会力量积极性已经被证明是一条可行可控的发展道路。《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成为撬动公共文化服务面向社会开放的政策杠杆。

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历程,可以说是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纵观党和国家研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法规和政策,无不突出强调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正是因为紧紧依靠群众,汲取群众智慧,动员群众力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才有了长足进步。

注重硬件设施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回顾改革的发展历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出现过硬性投入不够、软性投入跟不上,或者软性投入跟不上硬性投入等问题。随着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物质性投入和文化性引领“两手抓、两促进”已成为改革的共识。40年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政策制度调整完善的演进史。

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挑战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力量的虚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纵深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逐渐流向城市,特别是民间艺人、行业能人、优秀学子等乡村精英的流失,加剧了乡村文化主体的空心化。对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而言,这种“不在场”的状态,不仅虚化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也严重销蚀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

村民对乡村文化认同弱化。提高村民建设乡村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根本在于激发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文化认同一旦失去,就容易产生对文化的疏离甚至背叛,由此引发的文化归属真空也易导致个人至上、信义泯灭等价值乱象。这对于强调“公共性”“参与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而言,无疑是一种强力的打击。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触角萎缩化。乡村公共空间,特指村民进行各种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以及普遍存在的一些制度化活动形式等。这是乡村公共文化的基础性支撑。如何利用和再造乡村公共空间,激活村民文化参与的内在自觉,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直面的挑战。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提升难度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承载着乡风乡愁,担负着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现实中很多传统乡土景观、建筑、雕刻等传统艺术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机。传统文化的断裂性在损毁自身价值的同时,给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升也带来重重困难。

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新发展的基本着眼点

强化物质投入与价值注入的有机统一。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着眼点,进一步加大乡村公共文化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并给予政策倾斜。完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施建设,抓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管用”,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重塑乡村新型公共空间,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和布局,要有文化上的前置性,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流价值导向,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的正向教育感召作用。

注重服务供给与乡民需求的高度契合。必须摒弃自上而下“送文化”和单纯移植文化的做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特别是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手段,探索“数字化”“菜单式”文化服务模式,切实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更多地激发年轻一代文化参与和创建的热情。

突出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的互动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文化的共生融合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方向。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注重用传统特色资源赋予公共文化产品特色,开拓传统文化品牌带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建构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与市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开发模式,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由静态向动态、单一传统内涵向复合文化内涵的转型,推动真正契合乡民的新型内生型文化的茁壮成长。

促进村民主体力量和文化精英力量的共同发力。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从保障民众基本文化权利着手,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和新集体主义观念。构建乡土文化人才库及人才信息网,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

推动政府主导与多元共建的深度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建立完善支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系统性政策支持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供更多高效、优质的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共有的早日实现。

前线网2018-12-25

 

 

保护好流动的大运河文化带 文章下载

保护好流动的大运河文化带

京杭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要求我们更好发挥法治在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地方立法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良法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弘扬地域特色文化,促进大运河文化传承,推动大运河沿线高质量发展。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关联几乎所有行政管理领域,涉及文化、生态、经济、社会、城市等诸多方面。保护好流动的大运河文化,需要对有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立法进行科学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思维,梳理各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立法现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运河城市在运河立法保护和依法治理方面的有益经验,明确立法基本思路,从整体上协调完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关地方立法。

文化、生态、经济建设一体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涉及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要坚持以经济为基、文化为魂、生态为要。实现相关区域文化、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目标。修改后的立法法准许设区的市制定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加强省级层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调研、规划统筹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大运河沿线设区的市立法和省级立法同时、有序推进。充分运用立法法修改后更加充实的地方立法权,协调好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景观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把关于这三方面工作的地方立法做好做细做实,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理水平。着重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弘扬文化价值,推进运河沿线环境建设。同时,寻找文化价值发掘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夯实沿线地区保护大运河生态、弘扬大运河文化的经济基础,努力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富有魅力的高品位文化长廊、高颜值生态长廊、高效益经济长廊。

水、岸、城建设一体推进。水是大运河的根本,岸是大运河的经络,城是大运河的明珠。可以结合大运河沿线各地的特点和优势,采用水、岸、城建设一体推进的思路,抓住重点进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一是净化运河水质。加强运河水域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确保大运河水环境质量达标、航道畅通、水利功能完备。二是保护运河河岸。强化大运河的岸线管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加强河岸生态修复,确保沿线两岸的生态景观与清洁畅通的运河水环境协调一致。三是增强运河沿线城市活力。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单位多,历史街区多,历史文化名城也多。大运河丰富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运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应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运河城市发展的关系,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融入运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丰富运河城市文化内涵,使大运河成为激发运河城市发展活力的新要素新动能,实现运河城市发展与大运河文化繁荣共同推进。

保护、传承、利用一体推进。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保护是基础,传承是核心,利用是关键。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江苏无锡、浙江宁波等运河沿岸城市陆续制定了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大运河遗产保护地方立法进入新阶段。比如,2016年通过的《扬州市河道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大运河扬州段列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的河道,进行河道或航道整治应当符合大运河世界遗产的保护要求。2017年通过的《淮安市文物保护条例》设置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缓冲区建设的限制性内容,实行建设项目遗产影响评价制度。目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立法主要针对大运河遗产保护。今后,还应注重发挥立法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全面保障和引领功能,推动大运河文化传承创新,让大运河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为此,应进一步拓宽立法思路,从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扩展为文化遗产综合管理立法,激励对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完备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地方法律制度。

人民日报2018-12-26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