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绽芳华 馨香沁三川——改革开放40年周口文化发展成就综述
40年沧桑巨变,40年长足发展。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周口儿女的文化活力与创造力,为周口文化事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40年来,周口文化事业在改革中推进,在开拓中前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传统文化活力日益显现、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品牌塑造成效显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这一棵培育了40年的文化之树,芳华绽放;这一份写了40年的文化答卷,流畅磅礴。
惠民乐民多彩文化点亮群众生活
曾经,周口人羡慕大城市有图书馆、博物馆;曾经,许多农民等候多时只为看一场电影。如今,周口市民可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尽情享受免费的文化盛宴;文化下乡的演出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电影、听大戏。改革开放40年,周口的文化越来越“接地气”。
改革开放前,群众面临文化饥渴。今年65岁的王大爷感叹道:“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没有业余文化生活,没有娱乐活动,也没有电视,有条件的有个收音机,再有条件的话买几本小人书,一个孩子拿着,身后围着七八个人看。听说邻村要放电影了,晚上饭都顾不上吃,就赶几里地的夜路去看电影。几十年过去了,农村和城市都大变样啦!”
时光流转,文化不衰。每当夜幕降临,城区的各个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音乐,广场舞成了广大居民健身强体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广大农村,村民们也来到村里的文化大院或者文化广场,学着跳起广场舞,或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
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文化大院里欢歌曼舞,文艺舞台搭进乡间大院,“农家书屋”叩开致富门……全市各级文化部门全力推进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行有效、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011年,备受全市人民瞩目的周口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结束了我市没有市级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历史。投入使用以来,市文化艺术中心每年免费接待服务群众100多万人次。
40年间,全市文化设施和产品供给从相对紧缺迈入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目前,全市共有1个市级图书馆、1个市级文化馆,10个县级图书馆、10个县级文化馆,1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52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以市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的全市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如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全部实现免费向公众开放。节假日,这里成了广大城乡居民的好去处。他们漫步在博物馆的时空隧道里,遨游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里,享受着文化发展带给他们的快乐。
全市文化部门牢固树立文化为民、惠民、乐民意识,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解决文化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形式、新载体,努力打造了一批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
每周五晚上,“周末公益剧场”准时与广大群众见面。自2008年4月创办以来,“周末公益剧场”演出520多场,进基层演出200多场,受惠群众达200多万人次,成为周口家喻户晓的文化惠民品牌。2010年,“周末公益剧场”荣获我国社会文化活动政府最高奖“群星奖”,2013年被文化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从“欢乐中原·文明周口”到“欢乐中原·和谐周口”,每年的5月至10月,广场文化活动都会在每个周末给广大市民送去欢歌笑语,这项活动已经持续了13年,成为周口文化惠民活动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此外,“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校园”“舞台艺术送农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文化惠民活动,让全市人民享受文化发展带来的累累硕果。
文化惠民,给幸福加码。日益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周口人身有所栖、心有所寄。如今,行走在周口市城乡大地,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
匠心打造精品创作生产硕果累累
感国运之昌盛,立时代之潮头,发文化之先声。改革开放后,广大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创作的春天。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澎湃的动力。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抒写伟大时代,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家乡,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闪耀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口作家冯金堂的长篇小说《黄水传》,开启了周口当代文学的先端。上个世纪80年代后,周口的文学创作进入繁盛时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文学事业发展更加迅猛,“周口作家群”开始叫响文坛。“周口作家群”潜心创作、求新求变,使周口文学呈现出繁花似锦、百鸟争鸣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市作家中现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36人,省作家协会会员462人。刘庆邦、邵丽、孙方友、墨白、朱秀海、赵兰振、谷禾等一批旅居在外的周口籍作家,梁庭华、王猛仁、孙新华、柳岸、尉然、宫林、张运祥、红鸟、飞鸟等本土作家,共同构建了周口文学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周口作家群”目前已经出版了《颍河作家丛书》《绿地丛书》《周口作家丛书》《周口文学60年精品大系》《中原之星文库(第二辑)》《“诗韵阳城”诗歌丛书》等多套书系,在文坛发出了自己高亢而独特的声音。
作为戏剧之乡,周口戏剧事业薪火相传、满园芬芳。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河南省越调剧团曾七次晋京演出。在越调大师申凤梅的带领下,越调逐步走向大舞台、走向都市、走向全国。1992年,越调现代戏《吵闹亲家》参加第十届全国现代戏年会展演获优秀演出奖,同年获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和河南省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在1985年举办的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大赛上,由周口地区豫剧团(现为周口市戏剧艺术研究院)上演的《西湖公主》一举夺得了11项大奖,并晋京演出轰动京城。1997年该团创排的大型现代戏《市井人生》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梆子戏汇演和在郑州举办的中国豫剧节,一举夺得剧目“金奖”及编剧、导演、音乐、表演等多项大奖。
1992年,太康道情剧团演出的《王金豆借粮》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八大奖项,赢得“天下第一团”的美誉。
进入新世纪,一批优秀传统剧目焕发光彩,一批新编历史剧点亮舞台,一批新创现实题材剧目广受好评。
2010年5月,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由省越调剧团创排的越调新编历史剧《老子》捧回“文华大奖”。这也是我省三大剧种之一的越调首次在中国艺术节上斩获大奖。
《都市彩虹》等“都市三部曲”及《山城母亲》《云锦人家》《天职》《红尘》等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周口著名剧作家韩枫创作了《幸运十点钟》《山里的汉子》《山东汉子》《山城母亲》《游子吟》《常香玉》等几百部影视戏剧作品,曾获国家文华大奖、电视剧飞天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台入选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等。由市戏剧艺术研究院演出的《山城母亲》曾先后获得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河南省第五届黄河戏剧节金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口上的女人》获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河南省第六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太康道情《婚姻驿站》在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戏剧门类作品全国决赛中,获得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商水县豫剧团排演的现代豫剧《天职》,在全国第八届戏剧文化奖评选中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原创剧目大奖等10个奖项。
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浪潮也为周口广大书画艺术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市涌现出以张文平、刘登龙、王猛仁、李珂、何岩、曹景超、李为,温力宪、师行坤、刘佰玥、段忠勇、张东林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书画家,成为在书画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群体。作为著名的书画之乡,周口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23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49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140名,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85名。他们用飘香的笔墨,展现汉字魅力,描绘美丽家园,为周口的文化名片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传承创新文化遗产焕发迷人魅力
几千年的历史,赋予了周口深邃与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印记。
改革开放以来,从政府部门到专家学者,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呼声越来越高。上世纪80年代,各级文化部门先后拨款对淮阳太昊陵、周口关帝庙、扶沟大程书院、鹿邑老君台和太清宫等建筑进行维修。上世纪90年代,全市进行了4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开展了多次文物保护法规宣传活动。
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段历史;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一段尘封往事。为了让文化遗产留得住、活起来、传下去。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将文化遗产保护放到重要位置,不断探索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良好局面。据了解,全市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古迹388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
另外,周口市还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市拥有太康道情、太昊伏羲祭典等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两仪拳、女娲传说等3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沙河曲子、陈氏泥猴等9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21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十大类别。
每一项“非遗”项目的背后,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岁月流转,文化工作者与传承人一道,坚守民间文化阵地,打捞生命记忆,构筑精神家园,唤起更多人的文化自觉。全市近年来定期举办“非遗”保护和传承培训班,分批对“非遗”传承人和工作者进行轮训、扶持,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自2010年以来,“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每年都在淮阳太昊陵庙会期间举办,至今已举办九届,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2015年5月,市文化馆“非遗”展厅正式运营。该展厅通过艺术造型景观和人物蜡像,真实再现了周口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同时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多角度展示了全市的“非遗”项目。据了解,用蜡像再现“非遗”项目真实场景的模式,在我省尚属首例。
尘封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每逢节假日,很多市民走进博物馆、“非遗”展厅、文物保护单位和景区,近距离感受周口文化的迷人魅力。
深化改革激活文化领域一池春水
革故鼎新,兴利除弊。体制机制的顺畅,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同经济、教育等各领域改革一样,文化体制改革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在这场范围广、难度大的文化体制改革系统工程中,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态度坚决、目标明确,及时作出重要部署,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成为改革有序、快速、稳步推进的强大推力和保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周口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周口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理顺了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营造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了文化强市的建设步伐。
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保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周口市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市、县两级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三局合一”任务;完成了市、县两级11个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完成了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成立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完善各级党政机关信息发布制度,加强领导干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公共关系处理专业系统培训。创新新闻单位采编播岗位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深化内部人事、劳动、薪酬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干事创业活力。
加大市级各媒体融合发展力度,整合人才、平台和资源优势,逐步增强发展合力。全市大力加强全媒体传播能力建设,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技术应用、人才队伍、信息内容、平台终端共享融通,打造周口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周口报业传媒集团顺应当前媒体大变革趋势,全力推进报纸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已形成周口日报、周口晚报、中华龙都网及移动新闻终端集群发展的传媒格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为支撑、同时发力,有效提升了党报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周口广播电视台已经发展成为集广播、电视功能为一体,融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于一身,覆盖人群超千万的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形成了可以自主编发、联动传播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客户端矩阵。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加大精品创作扶持力度。周口市大力推动以“五个一工程”为重点的文艺精品战略,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意制胜。完善文化产品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周口市重点文艺作品创作扶持政策,设立了周口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设立专项扶持资金200万元,着力打造周口作家群、周口杂技、周口书法、周口美术、周口戏曲“五朵金花”。
一步步推进改革进程,一天天积聚文化力量。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更美好的文化生活将不断激发和释放周口发展新活力。
提质增效文化产业发展春潮涌动
2018年国庆节期间,周口市共接待游客8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54.4万元。若时光回溯至改革开放以前,周口人或许想象不到,周口旅游业也能如此风生水起。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各地数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拜祭伏羲。尽管庙会已经流传千年,但是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如今的太昊陵庙会已经成为文化特色浓郁、影响意义深远的一道民俗文化盛宴,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2008年,庙会以单日游客量82万人,被世界吉尼斯上海总部评为“全球单日朝拜人数最多的古庙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庙会”。
刘好勤创立的河南项城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里加工生产的汝阳刘毛笔是“中华老字号”产品,每年都有不少国内外的客商前来洽谈合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毛笔产业的急剧衰落,刘好勤决心创造自己的品牌。如今的汝阳刘笔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毛笔生产、销售、研发、收藏、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礼品企业,年产各类毛笔330万支,产值达2亿元。
昨日的文化,今日的经济。40年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
打造品牌树形象。周口市立足自身特色,整合资源配置,发挥周口姓氏寻根、农耕文化优势所在,挖掘中华姓氏文化、西华女娲城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依托淮阳太昊伏羲祭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女娲创世文化等资源,打造“三皇故都”“姓氏之源”“杂技之乡”等文化品牌,增强周口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周口“一座历史古城、两部经典名著、三皇故都之地、四张文化名片、五位历史名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树立周口“华夏先驱、九州圣迹”文化旅游品牌。以太昊陵庙会和淮阳荷花节为代表的节会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其永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周口观光旅游、寻根谒祖。
发展产业筑根基。周口市积极实施“文化+”工程,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文化+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互联网”,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依托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周口广播电视台等市属重点单位,推进周口广电新媒体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兴旺塔产业园区进行项目整合,扶持项城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河南三川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周口市华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周口杂技马戏团等民营文化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推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形成一批主导产业清晰、产业链条健全、服务设施完善、经济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基地。
龙头带动强效益。以项城、淮阳为主的杂技马戏产业,以太昊陵、关帝庙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以河南三川影业为龙头的影视产业等,均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积极组织全市优秀文化企业、优势文化项目、特色文化产品参加各级各类文博会,宣传推介周口文化特质特色,推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周口作为中国杂协命名的第一个市级“中国杂技之乡”,拥有专业杂技团150多个,业余杂技团和杂技班近700个,一批杂技表演团体常年在海内外巡回演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周口市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创造出“周口模式”,摄制出品了《农家媳妇》《农家嫂子》及3D商业电影《夺路而逃》等,开启了周口独立摄制电影的先河。周口发展成为全国省会以下城市四大书画集散地之一,书画、艺术品交易产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周口拥有金帝、鸿运等十几家在全省有影响的书画拍卖行,拍卖金额占全省书画拍卖市场70%以上的份额。
目前,全市具备法人资格的文化产业经营单位2300家,其中上规模经营单位2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产业年收入近60亿元。全市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省级文化产业特色乡村5个。众多发展前景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为周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引来源头活水。
以文化城文化底蕴融入城市建设
文化的传承,要用岁月和耐心打捞;文化的创新,更须责任和情怀守望。
进入新时代,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提出了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的目标,为周口这座城市的发展确立了明晰的定位。
周口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凝聚民心、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将周口的历史渊源、城市精神、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浓缩成一条主线——以文化人、以文化城,人以文名、城以人兴,坚持做好“以文化城、城以文兴”这篇大文章,着力打造漕运文化、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创世文化、会馆文化等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与弘扬厚重的历史积淀,坚持积极引导、市场运作、文旅融合,规划建设了一批凸显根亲主题,融教育、纪念、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基地。
在建设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全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谋划了周口大剧院、规划展览馆、文化展览馆、国防人防教育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关帝庙广场提升改造、周口漕运博物馆、市博物馆群建设项目等“以文化城”项目。
2018年3月,“周口人讲周口故事”文化宣讲活动启动。全市一批在文化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为广大市民讲述周口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随着活动影响面的不断扩大,一些人积极推荐认识或熟悉的专家学者参与宣讲活动;一些对周口历史文化有研究的学者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参加宣讲。目前,“周口人讲周口故事”系列文化宣讲活动已经举办了七期,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担当主讲嘉宾的沈丘籍著名作家刘庆邦认为,“周口人讲周口故事”活动的创意非常好,不仅可以让周口人对周口文化有更深切的了解,也为周口文化“走出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这个活动已经成为周口的一张亮丽名片。
除了“周口人讲周口故事”文化宣讲活动的开展,全市还开展了“周口文化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在机关、在学校、在企业,各种形式的讲学和讲座,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一个周口人。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周口,将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征程中,演绎新时代的周口故事。
周口市人民政府20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