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和建议
从今年7月份开始,由宣传、文化旅游、文化研究、考古、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调研活动,称其为“昌黎县文化行”,在将近5个月的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荒佃庄镇、新集镇70多个行政村以及20多个文化遗迹,在与村干部、村文化人、村年岁较大的村民座谈过程中,在我们对村镇文化历史、文化遗址、文化设施、文化亮点、文化现状、文化名人以及民俗、沿革、经济、地理、传说、产业等实地走访过程中,对这两个镇的农村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是多年来,我们最接地气、最真实的感受到了农村情况的一次“文化行”活动。当然,全县446个行政村,需要我们一个村一个村的去调研,去感受,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是我们享受着这样一个过程,期待着一个预知的结果。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一个不可以忽视的因素,它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变,对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可惜,我们的部分基层农村工作者,还认识不到文化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或者说,即便认识到了文化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尚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农村文化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政策做保障,有科学的思想来引领。下面针对我们接触到的实际情况,谈谈几点看法。
一、乡村文化振兴要留得住乡愁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知道,乡愁自古以来都是文学中的重要题材,最是欣赏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登览胜地,虽然眼前的景色绚丽多彩,但在苍茫暮色来临之际,使羁旅他方的崔颢不由生发了思乡的愁绪,结尾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把乡愁写到极致。然而,近年来,相较于城市的迅猛发展,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乡愁也充满了一丝淡淡的回忆。
习近平在云南农村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记得住乡愁”,就是强调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风光,要让新的乡村建设融入大自然,打造出每个乡村的特色。在我们的行走过程中,两个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都有不同的经济特色,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这就为我们今后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范本。千万切记不顾特点地“一刀切”,人为的造景挖坑。千万切记不要将农村改造成钢筋水泥的城市风格。
实际上,“乡愁”是让我们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工业化、城镇化不能割断乡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靠的是科学的理念、科学的规划、科学的管理。绿色发展观是引领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文明发展新道路的发展观,是留得住乡愁的发展观。这样一个阶段当然要有阵痛,要有不适应,但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文明发展新路,才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唯一途径。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很多时候,农村建设不是拆了一个村建设几栋楼,也不是让全部村民都过上城市的生活,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做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市场。
有专家指出,我们的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的力量是无尽的,特鄙视乡村的文化形式,对乡村社会的制约作用强过简单的说教。但是随着城市化在乡村的推进,一方面传统乡村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改变,让农民产生了太多的迷惘;另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被人为地看作成落后的改造对象,乡村文化面临断裂的境地。农村文化人找不到,故事传说没有人会讲,对村庄的历史没有记忆,传统技艺得不到传承……这种局面让人忧心忡忡。
比如,在我们的行走中,了解到很多村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有很多村不过庙会了。一个是原来庙会依托不存,失去了原来的平台;另一个是原来的庙会到底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归结到一个好吃好喝上。现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局限在好吃好喝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所以,庙会逐渐消失了。如果从文化的视角看待这样一件事,传统的庙会要赋予新的内涵,与现代生活、现代环境相衔接,与社会生产相衔接,与文化活动相衔接,成为一个传统文化的亮点,这样的传承才具有现代的意义。农村传统文化才不至于被城镇文化所淹没。
二、乡村文化振兴要重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村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就是乡村整体村民对乡村文化的一种信心、信念,是村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和自己理想信念的充分认定,对本群体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的充分肯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的座谈对象大多数是年岁比较大的村民,在他们对本村历史、发展、过去的回忆中,往往表现出来的自豪感依然强烈。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索,现在的富裕生活和过去的贫穷日子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那种深入村民骨髓的对过去生活的认知,不是一碗大米饭几盘炒菜所能替代了的。正如一座座村里大大小小的庙宇拆除了,但是树立在村民心里的庙宇,却永远拆除不掉。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利用新的理念新的平台,为广大农民建立起一座信仰的“庙宇”,成就农村一块块文化的高地。
面对城镇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式微”影响着乡村建设和发展,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人们对乡村发展信心不足。昌黎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几年荒佃庄镇珍稀动物养殖高潮迭起,成为了养殖大镇;而新集镇依旧以种植业为主。从农民来说,农业产业收入低,不如外出务工;从投资商来说,投资回报率不高,不愿意投资;从政府来说,农业不能成为拉动GDP增长的大产业,说起来十分重要,做起来不那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急功近利,过于追求农业的生产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农业效益上,而忽略了农业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另外,传统乡村有其丰富的民俗文化、乡土风俗,而当下的乡村,原本密切的邻里关系被利益损伤,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比如曾经兴旺在滦河沿岸的柳编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的主要副业,随着生产工具的进化,随着编制工艺的落后,早已经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但是这种手工艺品并不是没有市场,关键是生产出怎样与现代社会将衔接的产品,摸索出怎么样营销的路子。
随着全域旅游的不断铺展,昌黎县的农村可以说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针对荒佃庄的珍稀动物养殖来说,要进一步在环境保护、绿色养殖、产品优化上下功夫,要在与旅游的衔接上下功夫。养殖场通过升级改造,就可以成为与游客互动的平台,进而推动从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旅游路线;还有新集镇的蔬菜种植,从种植到采摘,为什么不能与旅游相衔接?吴家坨的大棚、施家坨的干豆腐、崖上的猪胰子……都可以与旅游相衔接,成为旅游的很好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种养殖的等级档次,还扩大了种养殖增收的途径。同时,也能提升农村环境、村容村貌的改造。我不欣赏把现有的民居一拆了事,然后让农民住进楼房。这样,几千年的生活方式、文化认同就被割裂了,这是变相的“焚书坑儒”,是不了解农村实际的瞎摆布。农村有农村的实际情况,有农村的文化传统。前几天,看到一条消息,说是有的专家认为,农村的烧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农村几千年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怎么那时候就是蓝天碧水,难道烧柴到今天就成为了主要的污染源了?如此的专家,只能是害国误民。用一句时髦的流行语说,“这个锅,我们农村不背”。
农村建设要切合实际,在现在的基础上改造升级,保留农村传统文化的“文脉”,维护升级现有的传统种养殖模式,保留、改造与建设相辅相成,将现有的文化亮点、文化遗迹、生产模式、生活方式进行“亮化”,改造后的农村,文化的脉络不会割裂,生活的方式有所提升,生产方式更加科学,经济布局更加合理,每一个村有每一个村的经济模式,每一个村有每一个村的居住模式,生产方式或连片儿,或以村为体系,避免雷同,以先经济后居所的路子进行逐步改造。我以为,这是农村建设唯一的途径。
在现代化农村建设中,不能简单的将城镇文化嫁接到农村,更不能用城镇文化简单粗暴地取代农村文化。推进乡村振兴,要把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提上议事日程并摆在重要位置。重建乡村文化自信,要避免以城市化眼光审视乡村,别心里总是琢磨着将农村改造成街道居委会。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但农村现代化不是都市化,不是城市化,振兴乡村也不是再造一个城市,因而不能按照城市发展的路子来振兴乡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牢固树立并践行“城市乡村均是承载幸福生活的人居环境”的理念,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乡村的文化活力;注重挖掘乡村文化中原有的人情味、邻里互助、礼尚往来、诚实守信、集体意识等,避免现代城市发展的“城市病”对农村原生态文化的污染,重建乡村文化中传统优秀文化生态环境。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现在“式微”的乡镇文化站已经承接不了振兴乡村文化的大任。乡镇要强化文化站的功能,要建立文化能人队伍,将文化能人延续到每一个村,建立农村文化人档案,成立农村文化人活动组织,先在某个乡村试点建设农民文化乐园,这样的文化乐园要以各自村庄的文化特点为基础,挖掘本村传统文化的根脉,激发村民参与文化的自觉性,充分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以文化自觉成就文化自信。
昌黎县农村经济有着巨大的基础,其根基十分牢固,荒佃庄镇的珍稀动物养殖,加之他们如信庄古渡口、赤崖暴动遗址、大营古槐、韩超故里韩营、陈青坨双阳塔等文化亮点;新集镇的蔬菜种植,加之他们的丁村剪纸、麦秸画、干豆腐、猪胰子等文化亮点,完全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的重振元素。同时,在我们的乡村振兴中,尤其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和恢复乡村原有自然生态秩序和文化环境中实现宜居,在不断创新农村产业新业态中实现宜业,在发挥特色谋划全域旅游中实现宜游,在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中增强发展自信,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精神家园中增强文化自信。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几个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农村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因此,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既是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昌黎文化行”调研活动,笔者感觉到抓好乡村文化振兴,应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关注文化民生,新乡村建设要有文化品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只重视经济指标的提升。说起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表面上看与经济发展,农民致富没有太大的联系,有些村文化发展的不好,但经济似乎发展也不错。但是,没有文化的发展,不仅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没有壮大发展的空间。所以说,文化小康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灵魂,建设有文化品质的新农村,就要坚持从规划入手,产建结合,设施配套。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关注居民住宅的比重大一些,对于文化配套设施关注的比较少一些。比如说村史馆建设,图书馆建设,文化农家院建设,都是农村文化的很好载体。我们曾经考察过一些沿海“农家乐”,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文化元素,千篇一律,设施没有特点,饮食没有特点,这样就很难吸引更多的游客,特别是回头客。
如果把“农家乐”打造成昌黎民俗文化的“农家文化大院”,把不同民俗文化的一个个亮点嫁接到各个农家乐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尤其是我们还没有条件建设村史馆,村史馆是乡村文化的缩影,是衔接一个村历史的最好纽带,如果具备条件的村一定要把村史馆建设好。还有,乡村文化振兴不是单一的政府投资,而是在保证乡村经济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来发展文化,强化文化,承接文化。就是说必须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文化与产业嫁接,广开收入来源,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落。政府可以在一些发展好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村庄搞试点,扶持特色产业,扶持文化产业,以点带面,让村民尝到文化产业的甜头,尝到特色经济的甜头,这样才能让产业和文化相辅相成。让农村文化亮点成为旅游产业的支撑,让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我们所说的全域旅游,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对此,昌黎县的农村文化振兴,就要在“全域”上做足做好文章,让文化在“全域”领域实现全方位嫁接。只有这样以文化为魂,才能建设有文化品质的新乡村。
第二、关注乡风文明,新乡村建设要有文明风尚。我们发现,凡是某个村文化发展的好一点的,文明风气就会好得多。村里的各项活动就会好开展,好推动。所以说,乡村文化振兴是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乡风活动,乡村建设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我们也曾经对全县文化遗址、文化亮点做过调查,发现很多遗址不同程度的遭受了人为的破坏。甚至有些著名的古人类遗址、具有研究价值的墓葬、十分罕见的地理环境,都情况堪忧,让人痛心疾首。历史遗迹、地理环境,都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一旦遭受到破坏,就再也没有回复的可能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镇是执行的主体,在决策中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接轨。如开办农民道德国学讲堂、成立文明劝导服务队伍、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建立古遗迹自然遗迹古树木保护组织,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发挥好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
在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转化的同时,重视乡村文化能人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优秀基层文化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化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和构建乡村文明新风时代内涵。围绕传承乡村文化,积极谋划农村现实题材文化艺术创作,为推动重塑乡村文明注入强大正能量。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接触到了一大批默默在最基层从事文化工作的优秀文化干部和文化能人,他们不图报酬、不讲条件,怀着一颗对文化的赤子之心成为了农村文化的“播火者”。新集镇文化站站长常新民、新集镇丁村剪纸艺人田秀云、麦秸画艺人赵忠信、荒佃庄镇退休乡村教师孙洪斌、荒佃庄镇韩营村村民韩英川……他们对农村文化的不懈坚守,成就了农村文化的不朽业绩,他们散发出来的文化品质令人肃然起敬!
第三、关注传承保护,新乡村建设要有文化内涵。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太多的乡村文化符号具都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特别是沿滦河的水灾、地震灾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各种运动,都对历史文化给于了毁灭性的破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大营村的古槐,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标识;陈青坨的双阳塔,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丁村的剪纸、麦秸画,都成为乡村文化最靓丽的符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把当地历史文化保护起来,作为提升文化内涵的灵魂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让乡村更具魅力。建议县文保所将全县文化遗址、古树古碑古井古民居,产生民间故事传说的地理位置、古墓群、烈士墓地、有价值的古墓碑等建档造册,系统成书,协助乡村加以保护。以便在乡村建设中,揉进对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发掘每个村的人文、生态特色内涵,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搞好“一村一品”规划设计。充分彰显每一个村的文化魅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在我们调研过程中,最为迫切的一个关注点就是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剪纸、麦秸画、木雕、柳编、铁艺以及各种乡村手艺等,够得上申遗的就申遗,不够的就建档入册;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不断拓展各级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非遗进行研究、创意开发,把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第四、关注产业发展,新乡村建设要充满活力。昌黎县乡村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县域的滦河文化、碣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红酒文化及田园风光都为发展全县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乡村建设当中,千万不能隔断与这些文化的联系。要牢固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文化旅游发展观,激发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田园生态风光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宝贵财产。以新集镇的蔬菜种植为例,紧紧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满足游客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果园游憩、品尝农家饭菜、采摘绿色菜果、享受乡土文化等需求,将菜地包给游客,村民负责管理,游客参与管理,这样就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知道种植模式也是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认为只有碑文、庙宇、手工艺才是文化。比如东佃村的紫皮大蒜就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现在我们市场上买来的都是外地生产的白皮蒜,很是难吃。那么东佃的紫皮大蒜又好吃又优质为什么没有市场?一个是规模,二个是造势。如果将紫皮大蒜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品牌,结合东佃村的特色民俗和乡土文化等资源,有意识地和乡村旅游衔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大蒜本身不是文化,怎么种植大蒜,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产生什么样的人文故事才是文化,这样,带来经济效益的不仅仅是紫皮大蒜本身,而是历史渊源、种植模式、游客参与等等。谈文化不能割裂经济,没有经济的文化是无源之水,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无本之木。只有相互融合,才能有骨有魂,相得益彰。
乡村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乡村经济也不是单一的经济。我们要追求的是融合,将文化与全域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养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结合起来,培育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精心打造多元“文化+”综合体,形成一院一景观、一村一画卷、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全县大美格局。把文化投入当作实体经济投入一样来对待,规划必有文化,将文化之魂植入到乡村建设中,开出文明之花,结出璀璨之果。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现在出现的“空居”村、“老人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方法单一,一个拆字了得,完全割裂了一个村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后辈人的记忆阻断在了浓浓的乡愁之外。为此,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把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上来,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走向城市的农民返回家园,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寄托乡愁的美丽故乡。
昌黎文化旅游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