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18年信息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市**区文化馆

题目: 2018年文化馆工作信息第46期

资料提供时间:2018-12-11

目录

更多

周口市文化馆:“周末公益剧场”办成惠民品牌 文章下载

周口市文化馆:“周末公益剧场”办成惠民品牌

河南省周口市文化馆(原周口市群众艺术馆)始建于1965年,2016年正式更名为周口市文化馆,位于周口市东新区文昌大道东段2号、文化艺术中心西侧,现为国家一级馆。馆舍面积86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面积3000多平方米。编制内工作人员24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本科学历以上13人。馆内设有综合办公室、文艺部、“周末公益剧场”剧组、音乐舞蹈部、美展部、培训部、影视制作部、《周口公共文化》编辑部、财务室、数字化资源部、文化志愿者办公室、档案室等部门,以及小剧场、道德讲堂、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音乐制作室、录音室、青少年书画展厅、民间工艺品展厅、宣传廊等公共文化设施,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南省巾帼文明岗”。

周口市文化馆承办的“周末公益剧场”,现已演出500多场,下基层演出100多场,受益观众200多万人次。演出节目1100多个,参演人数近5万人次,成为河南省持续时间较长、节目最多元化、参演人数较多的知名公益文化品牌,曾入选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战线典型案例,荣获社会文化活动政府最高奖群星奖,被原文化部评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和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

2011年7月以来,周口市文化馆根据市民需求,开办了少儿和成人舞蹈、古筝、戏曲、美术、书法等免费培训班,每年开展四期基层文化馆(站)业务人员培训班,免费对外培训人数13000多人次。2015年,周口市文化馆馆长王成东荣获中国文化馆“十大榜样人物”,是近几年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榜样人物。

目前,“周末公益剧场”文化志愿者从2008年4月成立时的150多名增加至1300多名,文化志愿服务团队200多个。2014年,还成立了一支小小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该服务队隶属“周末公益剧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现有队员200多人,平均每支志愿者服务队每年服务3000多人次。近几年来,“周末公益剧场”文化志愿者走进南开发区南徐行政村、郸城徐楼行政村、西华杨楼行政村、商水付楼行政村等进行了慰问演出。

周口市文化馆着力开展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加快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目前,周口市文化馆建立了网站和微信平台,线下引进歌德文化机一台,供市民参观使用。同时,周口市文化馆积极开办数字化培训班,向全市各县各乡镇文化馆(站)长普及数字化文化馆知识,争取早日实现全市范围内文化(馆)站数字化。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8-12-6

 

 

专家建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也需艺术化呈现 文章下载

专家建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也需艺术化呈现

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标准和意见的出台,尤其是2017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之后,法律的刚性约束推动了文化馆的建设,文化馆的建设力度得到强化,对文化馆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深入探讨文化馆在当代的发展模式,记者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卜希霆。

文化馆职能要进一步明确

由于文化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由国家来投资建设的,存在职能和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情况,目前仍在进一步的梳理和调整中。卜希霆认为,文化馆的基本职能,第一是要满足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第二是保证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第三是对文化价值观念的正能量的传播和引导。现今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有文化馆类型的机构,如美国的社区文化中心、法国的文化之家、英国的文化行业协会、日本的公民馆、新加坡的社区文化馆、韩国的文化艺术馆等,我国台湾地区的生活美学馆也具有相似的职能,发挥文化的传承、引导、引领作用,满足百姓的文化需要。

卜希霆认为文化馆的职能需要更加明确:“文化馆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提供。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具有丰富性,但是在内容引导方面还是应该有所导向,要有规范和标准。我国文化馆的职能需要不断深化,需要有更加明确的规划设计,除了对公民进行文化内容的普及,还要起到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社会的文化艺术水准的作用。”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也需艺术化呈现

当下文化馆的数字化发展有其必然性。卜希霆谈道:“基层的文化馆站,由于配置条件的限制,能够给公众提供的文化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要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就不能只是文化馆自身的资源,要打破空间的限制,与其他数字化的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享受文化服务。突破资源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文化资源通过新的媒介送到公众的面前,这就是发展文化馆数字化的根本原因。”在基层文化馆站人手少的情况下,通过数字技术吸纳更多的资源并整合到网络平台上,使在地资源和远程资源实现共享,也能让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非遗资源可以被数字化地记录、保护和传播。

卜希霆对一些基层文化馆站做过调研,各地文化馆站对发展数字化的热情普遍很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最普遍的现象就是越基层的文化馆站,其数字化水平越低,除了人才和设施水平的限制,还有管理者的数字化意识跟不上等原因。今年,卜希霆在由国家有关部委委派参与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基地的验收时,也发现很多试点的数字化建设不达标,他说:“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发展很薄弱,一些文化内容濒临灭绝,却得不到数字化的记录。文化馆数字化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踏实地、严谨地推进,对文化馆数字化人才要加强培养。在不远的将来,数字化内容对于文化馆将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内容,而是最基本的传播途径。”

文化馆数字化还涉及表现和呈现方式的问题,如果把文化内容片面地数字化,仅仅是转化为电脑上的文字和图片,这种数字化就会没有温度,很难让百姓接受。数字化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化”的过程还涉及艺术层面,既要有技术方面的辅助,也要有艺术方面的设计。“要让数字化的内容比实物内容还吸引人,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艺术。虽然数字化的艺术呈现是更难达到的标准,但这也是文化馆数字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既然未来百姓通过网络访问文化馆会成为必然,就要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提供百姓喜闻乐见的数字化文化产品,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卜希霆说。

“文化馆+”既要开放,也要原则

为了适应新时期文化领域和群文工作的发展情况,有从业者提出“文化馆+”的概念,包括“文化馆+文化创意”“文化馆+品牌”“文化馆+市场”等。该如何理解“文化馆+”的概念?卜希霆认为,文化是一个非常博大的内容,文化馆的资源和空间终究有限,因此文化馆应该与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融合。文化馆可以理解为一个文化的中枢站,作用是去连接丰富的内容,通过这个中枢传送到大众的面前,这也是文化馆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文化馆不能封闭发展,需要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让文化资源能够“请进来”,也能够“走出去”。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文化馆在发展过程中对场馆进行商业性开发,虽然起到了一些对接社会资源的作用,但这就把本该提供给公众的文化资源泛商业化,以牟利为目的,有损文化馆的公益形象。卜希霆强调,公共文化平台应该充分吸纳社会资源,谋求共同发展,但仍需要一个筛选机制,平衡其公益性和商业性的比例。文化馆说到底还是一个文化空间,无论是实体空间还是数字空间,都可以做成一种文化场景,营造一个充满文化特色的、在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吸引公众经常驻足。其吸纳的资源只要是美好的、对公民的审美有提升的,就可以链接进来。另外,文化馆由于其传播传统文化的职能,也会涉及一些文化创意的内容,如何做到既不违和,又能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接,也是需要去思考的。“文化馆+”虽然涉及诸多内容,但在这一过程中,原则始终是保证文化馆的基本职能不能丢、公益性不能丢。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8-12-8

 

 

余杭区文化馆:小馆办大节 活动很精彩 文章下载

余杭区文化馆:小馆办大节 活动很精彩

余杭区文化馆现有馆舍建于1993年,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设有排练厅、多功能厅、小剧场、非遗陈列室、多媒体教室、琴房等公共文化活动阵地。馆部设办公室、表演艺术部、视觉艺术部、活动部、培训部等部室。余杭区文化馆编制24人,现有在编在岗人员19人,有专业技术职称17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计划内临时工5人。

余杭区文化馆平均每年组织实施各级各类文化活动近200场次,惠及群众50余万人次,是首批全国先进文化馆、国家一级文化馆、全国标准文化馆和浙江省特级文化馆,曾多次荣获各级群众文化先进荣誉,2016年被全国文化馆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文化馆。

余杭区文化馆开展的群文活动档次高、数量多,走在浙江省前列。这些活动规格高、影响大,有效提升了余杭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文化馆每年组织“相约你我他·文化进万家”百场文艺下基层演出和“美丽洲”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演出时间长达6个月,观众达20余万人次。全馆业务干部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潜心创作,传承创新,成功打造众多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文艺精品。2013年至2017年,该馆获得各级各类奖项700余项(次),国家级及以上大奖有十多项。

除了通过各类培训班把文化干部、业余骨干、文艺爱好者吸引到馆内参加培训之外,余杭区文化馆还创新性地开展“文艺进校园”“文艺进企事业单位”系列培训活动,通过阵地外移、送培训上门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更便利的服务。2011年至2017年,该馆建立各类基层文化培训基地24个,举办各类培训班230余期。

余杭区文化馆积极为各镇、街举办艺术节、运动会,并为枇杷节、蜜梨节、茶圣节等“一镇一品”特色节会活动提供免费的组织策划培训辅导,目前已实现艺术节、运动会镇、街全覆盖。该馆每年还积极为全区各部委办局、镇街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策划和承办各类文化活动提供服务。文化馆承办的余杭区公职人员廉政情景剧大赛、廉政小品大赛、廉政小品巡演已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大品牌,闻名全国。

2017年,余杭区文化馆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文化西进”号召,先后举办西部五镇滚灯操培训班、“名家走基层”越剧培训班、西部五镇系列文艺培训班、余杭区西部五镇滚灯操大赛、“山水相连情相牵”余杭西部五镇文艺节目走进临安专场、西部五镇文艺作品成果展示演出等,受到西部百姓的热烈欢迎。该馆还根据余杭区文广新局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走亲活动,近年先后到荷兰、美国、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受到好评。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8-12-6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文化馆加速度发展 文章下载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文化馆加速度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在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文化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起来的公共文化机构。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建设的地位不高,比较弱势。即使是市级文化馆,也存在缺乏专业人才的情况,并受到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标准和意见的出台,尤其是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之后,法律的刚性约束推动了文化馆的建设,文化馆的建设力度得到强化,包括文化馆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文化馆作为基础性的公共文化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馆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民众教育馆”。新中国成立后,又借鉴了前苏联的经验,建立了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体系。文化馆体系在我国社会公共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文化馆提供的各种活动不断调剂着大众的日常生活,文化馆及其所代表的群众文化对普及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质,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成为专业艺术最为重要和坚实的基础。百姓所得到的最基本的艺术熏陶、艺术家最初的亮相登台,许多就是从文化馆、文化站开始的。文化馆体系建立以来,基层文化馆(站)对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坚持不懈的收集、整理,也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今天能够广泛开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建成了相对完善的文化馆体系,全国文化馆体系包括省级馆、市级馆、县级馆以及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馆(站)作为基层主流文化的重要阵地,面向基层群众提供了各种艺术类的培训、组织文艺演出、各种文化活动比赛等,给群众的文娱活动提供了场所。尤其是在大量文化娱乐场所市场化后,普通公众,特别是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及农民工等群体越来越难以享受到应有的文化服务的情况下,文化馆(站)的公益性作用就越显重要。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馆如何在满足百姓的精神生活的同时,突破保守与陈旧观念的局限,展示创新意识和拓展性,成为当代文化馆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大,建立、健全了省级馆、地市级馆、县级馆以及乡镇(街道)文化站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热潮。2016年12月,当时的文化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推进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要求把总分馆制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功能与运行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总分馆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广大基层群众享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文化馆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66个,文化馆3328个,文化站41193个,博物馆4721个,分别比1979年增长91.7%、17.2%、961.4%、1252.7%,初步形成了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2008年免费开放制度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人次明显提升。据统计,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共藏书9.7亿册,总建筑面积达1515.3万平方米,总流通人次7.45亿次,分别比1979年增长438.9%、1649.8%、856.7%。各级文化馆(站)开展活动197.86万次,是1979年的14.6倍,服务群众达6.4亿人次。全国博物馆收藏文物3938.3万件(套),参观人数达9.7亿人次。各地还积极鼓励引导建设特色文化设施,统筹建设乡村戏台、文化村史馆、非遗传习场所、宗祠文化场所、农民文化公园等,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多优美、便利的公共文化空间。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已经基本完善,但在服务效能方面,即百姓的文化获得感,仍有待增强,特别是基层文化馆站的内容、人才等问题亟待解决。不久前,“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的第五届中国文化馆年会在成都举办,与会者探讨了“互联网+文化馆——大数据文旅融合”“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探索与创新”和“乡村振兴与小康文化”等主题。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长赵保颖认为,文化馆服务效能提升是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和要求。文化馆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文化部门和文化馆从业人员共同探讨与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互联网+”的理念也影响着公共文化机构的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十三五”时期,是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冲刺阶段,是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和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原文化部于2017年印发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六项重点任务。规划对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文化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成为文化馆发展的新方式和新方向。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承担着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基础性作用,需要抓住机遇,创新推动互联网与文化馆服务的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丰富、高效、便捷、均等的“互联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8-12-6

 

 

以文化人 温暖一座城——红谷滩新区文化建设纪实 文章下载

以文化人 温暖一座城——红谷滩新区文化建设纪实

11月25日的晚上,华灯初上,霓虹璀璨。在灯火辉煌的社区里、广场上,成百上千个身影正随着音乐的节拍起舞,每一个斑驳的光影都是一个幸福的符号。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红谷滩人如往常一样奔赴他们的“文化夜生活”。

“我出去嗨了!”吃过晚饭,家住红谷世纪花园的王阿姨便换上舞鞋,拿上“装备”,哼着小曲兴高采烈地出门去了。

王阿姨今年57岁,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她常说自己感觉越活越年轻了。“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一时间适应不过来。后来,跟着小区的姐妹加入了一个广场舞蹈队,不仅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而且生活也有了‘盼头’。”

近年来,红谷滩新区围绕“以社区为重点”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深入推进精品文化进社区活动,形成了“一社区一亮点”的浓厚文化氛围。“几乎每个社区都有一个精品项目,各不相同。社区之间会组织居民相互学习观摩,提高艺术水准。不仅如此,每个社区每年还能从新区领取2万元的文化活动保障经费,大型活动另外列支。”红谷滩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7年年底,新区共有社区业余文化团队106支,年均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300余场。

红谷滩新区大力实施“文化立区、文化强区”的发展战略,把文化当作一项长远工程来抓,当作一项惠民工程来办,推动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一座现代化的新城,不仅要有高楼大厦所代表的高度,更得有深厚的文化所代表的厚度。”红谷滩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5年来,该区每年都投入近2000万元专项经费(不含文化设施建设经费),用于扶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全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建成,覆盖全区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已完成概念性设计;凤凰洲、沙井文化活动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九龙湖文化活动中心已完成基础装修,红角洲文化活动中心正在进行基础装修。同时,全区建成农家书屋13个,社区文化活动室、阅览室58个。

城区想要实现全方位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的提升。为此,新区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完善机制,积极营造“好人之城”的道德文化氛围。多年来,该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以基层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实现家庭文明建设常态化。

在凤凰花园社区,物业师傅刘春华被居民亲切地称为“救火队长”,因为,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居民有需要给他一个求助电话,他就会随叫随到。2006年退休后,刘春华加入了社区物业管理处。为尽快了解情况,刘春华每天奔波在社区,对辖区居民进行入户走访,一户不漏,有时为了查清问题,甚至一户要走访几遍。如今,刘师傅把社区所有的门牌号码、房主信息等都清晰地“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东区哪栋哪户住了谁?”“谁家有几个人?”“哪些是常住户,哪些是租住户?”……类似这样的问题,刘春华都能脱口而出。

像刘春华这样的“好人”在红谷滩新区还有很多,“好人”效应日益明显。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市。近年来,该区积极营造“好人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更多平凡人在好人典型的带动下,向善向上、文明友爱,让红谷滩新区变成文明礼仪之城、温暖温馨之城。如今,在红谷滩新区,已经形成了由点到面、由个体向群体、由辐射到全覆盖的群体效应,一个个“凡人善举”凝聚升华成为了新区“好人文化”的核心内涵、文化积淀、宝贵精神财富。

渤海装备辽河重工新闻网2018-12-7

 

 

以文化激发“老城市”的新活力 文章下载

以文化激发“老城市”的新活力

昨日,人民日报连线本报理论评论部,并在《人民日报》评论版刊发题为《以文化激发“老城市”的新活力》的文章,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要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敢为人先、奋力开创的广州,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不是完成时,而是现在时、未来时。

本报现全文转载该文章,以飨读者。

对话人:

李洪兴 人民日报评论员

谭 敏 广州日报评论员

李洪兴:广州素有“花城”美誉,因花闻名、别有韵味,又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提出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要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谭敏: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广州,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未关闭的通商口岸,无疑是一座“老城市”了。它的独特魅力在于文化积淀,岭南文化中心是广州贯穿古今的文化定位。以散发浓郁岭南文化味的花市为例,起于五代、闻名于明代,千百年来,虽然规模大了、元素多了,文化味始终如一。如今,“广州过年·花城看花”成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买几朵迎春花,吃几道佳肴小吃,在文化氛围中感受的是美好生活、汇集的是城市活力。

老城市的文化魅力,蕴藏在城市的每一处肌理中。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广州塱头古村只有3000余人,却保留着30多座书院。尊师重教的传统绵延至今,古巷处处闻书声,让人“听见”文明的传承。在发展中留住乡愁,地道“广州味”便历久弥新。

李洪兴:历史文化传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参照系”,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就是延续根脉、留住特色、积淀韵味。北京的红墙黄瓦、上海的石库门,无不在岁月流转中凝固成了各自的城市风景线。如果说保护是唤醒城市活力的第一步,那么在保护中创新就是“关键一跃”。这是延续城市记忆的过程,也是注入时代血液的过程,正所谓“老树春深更著花”。广州在这方面有什么探索?

谭敏:的确,老城展新颜不能因循守旧,“新”“老”元素需要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就拿广州永庆坊来说,虽然汇聚诸多历史建筑,却一度挤满老房危房。经过社区微改造,建筑恢复了古朴韵味,业态更加年轻现代,咖啡馆、文创店鳞次栉比,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这就是从内到外的“活化”。

城市发展要立足现代化,强化文化引领;也要立足国际化,讲好广州故事、中国故事。举个例子,去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期间,6位梅花奖得主联袂演出粤剧,珠江边1180架无人机编队在夜空同时起舞,传统与现代相融的这一幕让外国友人惊艳于多元魅力。可以说,我们保护并传承文化,没有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是自信地融进来、大方地走出去,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讲述一个悠久、自信、活力的广州,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李洪兴:一座城市的味道,往往能折射出它的气质与品格。城市不仅应该是“有文化”的,而且应该是“有精神”的,因为城市精神代表了一座城的形象、凝聚着城市人的思想。改革开放40年来,敢为人先、奋力开创的广州,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不是完成时,而是现在时、未来时。

谭敏:兼容并蓄、开放包容,是广州文化的特色,也是广州城市品格的反映。改革开放后,人们喊出“东西南北中、致富到广东”,就是因为这里能更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全国首个可以自由议价的国营河鲜货栈,第一批服装个体户变身“万元户”,举办新中国首场选美活动,出租车大胆改革、市民打的“扬手即停”……正是走好了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广州在各个领域才能活力四射。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还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广州下一步,要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出新出彩。面对新时代考题,始终打开思想解放这个总开关,继续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闯劲,在新活力的滋养下,老城市一定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广州日报2018-12-11

 

 

弋江区:好一方群众文化沃土! 文章下载

弋江区:好一方群众文化沃土!

刚刚落下帷幕的弋江区中老年戏曲票友演唱会仍令人意犹未尽。黄梅戏、越剧、京剧等经典戏曲唱段轮番登台,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赏,锣鼓丝竹、生旦净丑,为热爱戏曲的群众送上了一道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文艺创作精益求精,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如今弋江区俨然成了一方文化沃土。弋江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广泛宣传40年来弋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新时代弋江区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弋江区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文艺精品创作为契机,积极鼓励和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文化活动品牌项目“打头阵”和群众积极参与并进的良好格局。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处处都有文艺“阵地”

在南瑞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综合文化站,暖色调的墙面配以干净明亮的舞蹈教室、科普房、少儿活动室等。文化站占地580平方米,自2016年建成即对居民免费开放,囊括了文化科技培训室、书报刊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南瑞综合文化站办公室以及多功能活动厅,这“四室一厅”,成为辖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有了这个文化站,社区舞蹈队个个劲头十足,一有空就集聚在此切磋“舞艺”。“有了新场地,再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影响排练和学习进度了。”文化站负责人介绍,站内针对辖区儿童的公益培训也办得如火如荼,拉丁舞、快板书、武术……“由专业老师常年授课,学生们在这里学习文艺知识,家长百分百放心。”

走进弋江区文化馆,记者发现这里同样别有洞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弋江区支中心、多功能活动厅、音乐活动室、书画展厅、舞蹈排练厅、音乐教室、书法教室、美术室、曲艺室、健身馆等多个馆内、外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均免费对群众开放。“全馆每天开放时间12小时,年接待活动人次3.2万。”文化馆负责人说。

作为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弋江区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体系建设,建立了从区级文化馆、街道(中心)综合文化站,再到村(社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实现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民营戏剧团体全覆盖。

据了解,目前,弋江区现有街道(中心)综合文化站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3个,农家书屋42个,民营戏剧团体4个,登记注册群众文化辅导员150余人,组建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健身、龙狮表演等各类群众文体队伍150多个。一个个质量高、内容全的文化活动场所,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造文艺精品品牌 文化活动惠及千家万户

近日,在弋江区奥体广场上,华灯初上,人潮涌动。原来,来自市文化馆的青年交响音乐团正在为现场市民演奏《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游击队之歌》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交响管乐作品。“这是芜湖市首届市民广场交响音乐会,也是高雅艺术走进广场、走近市民的大胆尝试,群众反应很好,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把文艺精品、品牌项目打出去。”弋江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

全市首届市民广场交响音乐会只是“弋江金秋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同时,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送文艺进军营演出、弋江区首届社区广场民族音乐会、社区文艺展演、“戏曲进校园”优秀节目展演、中老年戏曲票友演唱会、弋江区合唱展演等也正在陆续开展。据介绍,为整合群众业余文化队伍和调动文艺骨干积极性,弋江区充分利用现有文艺资源,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弋江金秋文化月”活动,现在,这档为期两个月的文艺“嘉年华”已经成为弋江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名片。

品牌影响力提升的背后,是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充分调动台前幕后的主动性、创造性,弋江区一大批高质量文艺作品闪亮登场。其中,广场舞《好时候》获安徽省群星奖三等奖和芜湖市“赛格杯”广场舞大赛冠军,歌曲《我们是一家人》获芜湖市市民道德歌征集大赛前十名入围奖,《信心歌》获“江南书苑杯”皖江八市(新红歌)大赛创作一等奖。2016年,全民健身重点项目“全国第七套健身秧歌规定套路”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和通过,并于2017年度在全国各地普及和推广。

为进一步放大品牌活动效应,创新文化惠民模式,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近年来,弋江区持续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和品牌项目建设,每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850余场次,通过送戏进万村、百姓过年看大戏、百姓大舞台戏剧展演、春节民俗大巡游——走马灯、“我们的节日”民俗文化展演、“三下乡”文化大集市、白马山传统庙会戏曲展演、“欢乐弋江”文化志愿服务社区行、数字电影大放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

芜湖市人民政府2018-12-04

 

 

 

新时期下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探索 文章下载

新时期下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探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也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群众文化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是文化馆所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群众文化,发展,创新

有效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馆做为群众文化发展的基层单位,对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馆就必须要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群众文化的研究,提升群众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本文对如何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可以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些自己的力量。

加强群众文化理论的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群众文化工作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新时期,要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加强对群众文化理论建设的研究,分析当前的新发展形势,文化馆要不断地加强对自身工作的完善,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正确引导,政府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为群众文化的建设建立一个专门的财政支持模式,为文化馆群众文化事业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文化馆做为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直接部门,要不断地加强对观念的更新,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好地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而服务。

将群众文化工作与精品文化相结合

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馆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文化馆在实际工作中要立足实际,结合文化馆自身特点将群众文化工作与精品文化相结合,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群众文化和精品文化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二者有效地促进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文化馆要以艺术文化的普及为工作重点,提高对场馆设施的使用率,定期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艺术,不断地促进其内容的丰富性,让广大群众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也要加大对精品文化的建设,精品文化是在群众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不断地加强对精品文化优点的吸收才能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要不断地创新群众文化服务内容

群众文化事业要想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群众服务文化内容的创新,根据群众文化的需求开展群众文化服务。在群众文化工作事业建设与发展中,加强对以人为本观念的树立,一切工作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也要不断地对其服务方式进行创新,使得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文化馆做为群众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要加强对馆内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使得馆内设施更好地满足各类群众文化项目需求。另外,在创新群众文化服务内容时,也要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性的积极性。在开展群众文化服务时,要将文化为民的宗旨谨记于心,文化馆相关文化工作者要为这一宗旨的实现进行更多的探讨与研究。任何艺术形式的生命力都在于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再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也会对群众失去吸引力,不能提高群众的积极参与性。因此要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就必须注重对群众文化服务内容的创新。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群众文化事业要得到良好的开展与发展,单纯地通过创新群众文化服务内容远远不够,在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群众文化的继承。群众文化活动中,要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才能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提倡多样化,对于群众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方式要大力推广,使得群众文化活动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促使群众文化更好地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群众文化表现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除了传统的秧歌、太极等,还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的广场舞、交谊舞等群众活动方式。为了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将这些传统的与现代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方式进行有效地结合创新,使得群众文化活动更加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创造出更加适合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新篇张。

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拉动群众文化的发展

新时期要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良好开展,就要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对地方文化资源有更加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群众文化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同地区群众对不同的群众文化形式的热爱程度也大不一样,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就要充分地发挥地方优势,要将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融入其中,从而打造出更加适合当地群众的群众文化品牌。文化馆可以通过利用当地文化特色,开展一系列的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对于本地区的群众来说,他们对于本地区的文化资源相对更加熟悉,从内心就会感觉到一种亲切感,从而更加容易接受。而对于外地的群众来说,由于这些地理文化知识、人文特点等,与自己生活的地区有着较为明鲜的区别,因此,也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更好地吸引了其注意力,使得更多的外地群众了解到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从而将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进行有效地融合,群众文化也会更加丰富,有效地促进了群众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使得这些具有特色的群众文化得到发扬。

加强对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

群众文化事业得到良好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负责活动的专业人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文化馆要注重对各艺术门类专业人才的引进,不断地促进其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的提高,促进文化馆工作人员实践经验的提升。另外,也要对文化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性培训,拓宽思路,更新观念,根据文化馆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人才培养、管理与使用的制度,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团队。

结论

总之,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去探索的重要课题,只有不断地创新与探索,才能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论文网2018-12-10

 

 

图书馆、文化馆下乡,养老食堂、爱心食堂进村 文章下载

图书馆、文化馆下乡,养老食堂、爱心食堂进村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新风正气如何引领,陈规陋习如何改变?江西拿出解决方案:党员干部带头,转变旧观念,节俭办红白事;做好保障工作,盘活公共机构,减轻村民婚丧嫁娶负担;发力文化建设,建起乡村书屋、活动中心等,办文化节、运动会,充实村民文化生活。

过去在江西乡村,会听到这样的事:有的家庭举债办喜事、丧事,甚至因婚致贫、因丧返贫。连一些扶贫干部也感叹:有的贫困户,借钱欠账也办大酒,这不雪上加霜吗?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新风正气有人引领,移风易俗有了保障,闲暇时间有了文化服务,江西多地创造条件让文明春风在乡间常驻。

江西大余县黄龙镇旱田村66岁的前村委会主任李志坚,干了一件让很多同龄人不理解的事情。在村支书的劝说下,作为党员的李志坚主动放弃修建自己的“活人墓”,把省下来的2万多元用于“和老伴出去看看”及补拍结婚纪念照,还主动加入村红白理事会。李志坚说,与其为“百年之后”花这么多“面子钱”,还不如让自己的晚年过得更舒心。

“我在社区工作了几十年,很多居民也不愿大操大办,但碍于颜面不得不如此。”大余县南安镇石桥下居委会原主任钟文清说,以前办场丧事动辄要花两三万元,现在简办只需三四千元,大大减轻了居民的负担。“干部好带头,宣传要跟进,算好经济账,最难改变的观念,也可以引导。”大余县委书记曹爱珍说。

保障跟进

酒席村里办,何必去酒店

“女儿要是一结婚就欠债,我对不起她。我不想她也走我当年的路。”近日,江西省于都县岭背镇太阴山村村民刘香连嫁女儿没收彩礼,在小山村里传为佳话。有邻里亲戚曾说:养个大学生不容易,你家也欠了债,装修房子又要花钱,彩礼可以多收一点。没想到,在村红白理事会的鼓励下,刘香连主动提出不要彩礼,只要女儿过得幸福就行。

“去年我嫁女儿只办了4桌,还是在村里办的。比去酒店热闹,还省钱。”南昌市红角洲润溪村村民罗建明说,过去,“二三十桌,去大酒店”是村里的“标配”。如今,在村里办,成了新的讲究。

红白理事会的鼓励为何有效,婚丧宴请为何能节约?很多在乡村治理一线的干部有一个共识:观念转变之外,保障要及时跟进。

2017年赣州全市红白理事会经费2844万元,各县区财政也将移风易俗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落实红白理事会运行经费。大部分县市已按当地农业人口人均2—10元的标准安排财政预算,部分县市按村均标准进行预算,理事会成员也可以领取一定的误工补助。经费和人员有了保障,村里的新风新俗就有了“靠山”。“其实很多人内心也没想铺张浪费,但是不弄的话,别人要议论、要攀比。现在村主任开会时讲国家政策,理事会又上门做工作,也让我们大家有个台阶下。”罗建明说。

在江西很多地方,村民可以借用村里的礼堂、村民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宴请活动,既节约了成本,也省去了很多“人情债”。在高安、丰城、进贤等地,免费的“养老食堂”“爱心食堂”等开进了村里;在新余等地,农村居家养老的“颐养之家”也方兴未艾。这些政府补贴加社会自筹的公共机构,让村里的老人们过得更舒心。

加法做好

让文化服务替代“上牌桌”

江西抚州临川区河埠乡油顿村有个刘小马,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他。“小马哥”为人豪爽义气,但也有喝酒打牌的坏习惯。去年来,他一改旧习,当上了种粮大户,流转土地100多亩,搞起了机械化种植。经过乡村两级干部的劝导,刘小马已经不再赌博了。更重要的是,现在“城里有的,村里也有”,村里生活,真的“不空虚,有念想”了。

刘小马记得,有一次自己和邻村人闹矛盾,经过河埠街时,被笑声吸引。原来,有个剧团正在演出。“忍一忍,让一让,乡里乡亲不容易;消消气,静静心,身体健康最重要!”幽默风趣的表演,解开了他的心结。

这个节目由临川抚州采茶剧团创作,主题正是调解矛盾纠纷。“逐步走向富裕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要求,我们创作了许多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利用乡村文化舞台,把节目送到村民家门口,让他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大餐。”剧团团长阙青青说。

采用政府补助、单位帮扶、群众捐资等形式,临川区已建成乡镇文化站24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96个、农家书屋200余个。向农村捐赠图书6万余册,赠送文化器材1000余套。全面实现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中心。临川区也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筹资600万元改建了区图书馆、文化馆,改善了农村文化风貌。

在高安市,乡村文化中心站也发挥了乡村文化阵地作用。很多村子组建了广场舞队、秧歌队、龙舟队。“健康的文化形式占领了群众的时间,群众自然也就渐渐离开了麻将桌、棋牌桌。”丢失多年的老民俗被发掘出来,新的民俗正在培育:八景镇有了龙舟赛,祥符镇开了斗牛盛会,新街镇办起了文化艺术节,田南镇举行了秋收运动会。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家庭的创建,还有“好媳妇、好婆婆”的评选,让家庭风气为之一新。

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江西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到2020年,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建成符合标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鼓励公共文化机构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分支机构、服务网点。并推动文化设施按人口密度、结构、需求均衡布局,科学规划项目建设,逐渐形成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人民日报2018-12-11

 

 

辽宁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建设综述:增强文化自信 文章下载

辽宁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建设综述:增强文化自信

40年改革开放,40年光辉历程。

在这个伟大进程中,我省文化建设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觉,为改革发展助力、为中心工作加油,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有力舆论支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条件。

11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40年来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加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省干部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更加坚定、统一、向上。

多年来,我省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让理论工作更有味道、更有温度、更有力量。同时,我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适应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精心开展宣传,形成强大主流舆论场,切实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多年来,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省上下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极大凝聚。

我省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作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实,推动全省干部群众把共同价值追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创造30多个学雷锋“全国第一”,一大批“雷”字号班组、学校、列车遍布城乡,“当代雷锋”郭明义的爱心团队发展到1100多支、成员近千万人。一批批、一代代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模范,成为本行业、本战线的标兵,成为辽宁积极投身振兴发展实践的引领者。

多年来,持续深化的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我省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我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诚信建设制度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强化。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语的“新时代辽宁精神”,极大激励了全省干部群众集聚正能量、释放新动能。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沈阳、大连、鞍山、盘锦4市上榜全国文明城市,105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40年来,在艺术创作生产上,我省着眼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辽宁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

文艺精品不断涌现。40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完善扶持机制,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和文艺评奖引领作用,推出一批又一批带有标志性时代符号、铭刻辽宁“文化指纹”的精品力作,艺术创作水平跻身全国前列。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美术、曲艺、摄影、书法、舞蹈、杂技、民间艺术等各个门类均有一批优秀作品在全国性艺术活动中获奖,囊括了全部中央和国家奖项。其中,79部优秀作品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9台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和“重点资助剧目”,是全国获此殊荣数量最多的省份。

文化惠民广受好评。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举办11届全省群众文化艺术节,持续开展公益演出季、市民交响音乐周、周末百姓大舞台、“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基层文化团队年均开展文化活动4万余次,参与群众达1300余万人次。深入开展“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推动文化惠民活动与基层群众实际需求有效对接。省人大出台条例,将全民阅读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成功举办7届全民读书节,惠及群众3000余万人次。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把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得益于始终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文艺创作,创演艺术精品。同时,也得益于对优秀人才的发掘和培育。通过扎实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四个一批”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我省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有影响力的艺术家队伍。

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

发展是为了人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坚持把提高文化发展和文化供给质量效益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迎来了繁荣发展新时代,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整合省直文化事业单位成立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全省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动转企改制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全省现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69个,动漫游戏企业300余家,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达105家,2个市被国家命名为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文化领军企业发展壮大,中国华录集团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围提名企业名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大力构建和完善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机构和场所,我省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全省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已全部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据统计,全省现有文化馆、艺术馆125个,公共图书馆130个,博物馆65个,档案馆152个。村文化室、文化广场覆盖率达到88.5%和53.3%,社区文化室覆盖率达到79.8%。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14%和99.21%。

体育强省建设进一步推进。以“运动辽宁”为主线,“奔跑辽宁”“攀登辽宁”“追球辽宁”等全民健身九大系列活动涵盖四季,引领广大健身爱好者积极参与其中,享受健身乐趣。体育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先后培养出29名奥运冠军,获得28枚奥运金牌,居全国首位。辽宁篮、排、足“三大球”综合实力和成绩稳居全国前列。

对外人文交流进一步加强。以开放坦诚的姿态,我省持续推动省内媒体与日、韩、俄、澳等国外媒体深度合作,积极搭建重要展会、国际文化交流、友好城市交往等对外交流平台,畅通辽宁信息输出渠道,让辽宁的好故事、好声音远播海外,辽宁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辽宁日报2018-11-28

 

 

华侨吴建荣建“浙南民俗文化馆” 展出4220件农耕文化展品 文章下载

华侨吴建荣建“浙南民俗文化馆” 展出4220件农耕文化展品

旅居法国近28年的华侨吴建荣,与同在海外打拼的一群同乡一道,把心底对家乡的这股惦念,化成了一座“浙南民俗文化馆”。4220件农耕文化展品,全部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物件。行走其间,这座簇拥在文成县铜铃山镇下垟村群山间的崭新建筑,仿佛留驻了时光。

历时30多年,他们一点点“还原”家乡

今年64岁的吴建荣,离开家乡时才17岁。

“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下田,锄地,插秧。累上一天,奶奶舀一勺红糖给我们,那滋味别提有多甜!”走在文化馆长长的走廊里,吴建荣忍不住回忆起家乡的年少时光。村边潺潺的流水,柴灶前照暖脸盘的火光,还有春日里挽起裤管下田插秧,扛起锄头在绿影婆娑的竹林里挖笋……这是印刻在多少离乡游子脑中的“家乡”景象。

“那时候,很多人都说我脑筋有问题,别人家里没用了就劈柴烧的农具,我却花钱去买回来。”

那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初。吴建荣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已经开始四处“搜罗”农耕器具。在落后的山区,很多人饭都还吃不饱,谁会想到,家里的一个洗脚盆、一个捣年糕的石臼,甚至是一把牛角梳子、一个篾箩,还能卖钱呢?

“那时候,我就是觉得,这些农村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得收藏起来。这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痕迹,也是祖先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

那时候,吴建荣在文成县人民医院当骨科医生,1991年又远渡重洋去了法国。在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家乡离得越来越远了,吴建荣和朋友们,用这些农耕器具,一点点“还原”家乡生活的模样。

在法国帮人洗着盘子的吴建荣,没有忘记他在国内的收藏“事业”。委托家乡的朋友,四处张罗。偶尔回国,大部分时间也花在了去农家“寻宝”的路上。瑞安、鹿城、永嘉,景宁、庆元、遂昌……为了买下一顶雕刻精美的花轿,他们先后四次绕着几个小时的盘山公路去泰顺;为了还原一件早已失传的水碓,他们走了景宁几十个村庄,终于找到一位73岁的工匠仿制……

吴建荣在国外生意越做越好,先后开起了制衣厂、餐馆、超市,他在国内收藏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和朋友们先后投入800多万元。

历时近10年,他们建起“根”的记忆

“仓库摆不下了,就想建一个博物馆。”

2008年开始,吴建荣和七八位旅欧华侨合资1500多万元,张罗起建馆的事。选址就在老家下垟村。

这个村子,只有上百户人家。离县城40多公里,紧邻丽水景宁,是温州西部最偏远的地方,海拔近800米。风景是很美的,但在这样的地方建馆,会有人来参观吗?

“有,一定有!”吴建荣说得信心满满,他的信心来自于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全域景观化”的文成发展。“用不了几年,文成通温州、文成通丽水的高速都会开通,新修的国道也会经过下垟。到时候,温州到这里只要不到两个小时,县城到这里只要30分钟。文成旅游的核心之一铜铃山特色小镇,离下垟只有1.5公里。”

文化馆在如今的吴建荣心里,有了更厚重的意义。

“把世代传承的文化,传下去,让后代记住我们的根在哪里。”

小小的下垟古村,“浙南民俗文化馆”显得格外高大醒目。这是一座高三层、呈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白墙灰瓦,群山环绕。文化馆占地5亩,建筑面积3280多平方米。按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精神民俗三大类,分出生产、运输、加工、烧吃、吃饭、睡觉、喝茶、读书、结婚、会客、健乐等17个展厅。既有锄头、刨子等最普通的近代农耕工具,也有做工讲究、雕刻精美已历经数百年的花轿、婚床;既有和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种用具,也有用于学习娱乐的各种物品。几乎囊括了浙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各个环节,其中还有诸如诱捕跳蚤的铁滚轴、可以两人同时操作的大型水碓等早已为今人所不识的“冷门”工具,让人忍不住惊叹先人的智慧。

从10月1日正式开馆至今,文化馆已迎来4000多人次的游客和参观者。今后,还将作为文成县海外青少年教育基地,迎来一批又一批的侨二代、侨三代。

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棂,洒在一件件锄头、纺车、水碓上,空气里仿佛也立即弥漫起一股江南农耕的气息。已差不多到了“告老还乡”年纪的吴建荣,看着眼前这一件件“宝贝”,眼神里都是满足。

温州网2018-12-11

 

 

探索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路径 文章下载

探索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路径

近日,“呈现与再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翻译领域及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学翻译实践与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及‘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展开研讨,从不同角度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献计献策。

中国文化“走出去”空间大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表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下,翻译发展如何与文化软实力建设要求相适应,如何使中华文化翻译产品为国外受众接受,如何培养高端翻译人才,如何更加有效地增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认同和尊重,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相关专家学者进一步探求解决之道。

有学者表示,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翻译家和汉学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架起了一座座心灵桥梁,为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融合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人们期望了解世界文化的传统与潮流。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表示,文学作品的译介和交流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翻译和出版工作的人员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和文学翻译都是通向和谐世界的重要桥梁,因为这两者的创造与合作,能使不同国家的人们心灵相通、共享精神盛宴。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黄荭表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国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对象,中国当代作家对中国社会客观、深刻的描写和剖析,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社会现状及当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等项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创造了很多机遇。然而在输出过程中,双方在审美倾向上还存在差异,在中外翻译作品数量上相差悬殊,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路还很长,也正因如此,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市场的推广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加强文化内容建设

选择哪些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

中国文学作品走向西方和走进西方是不同的,而后者是相关学者当前应该思索的问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表示,谈及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需要澄清的是,这里的“世界”不仅包括西方世界,还包括东南亚、非洲,乃至中亚等。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仲伟合表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应以文化内容建设为根本和灵魂,尊重差异。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从而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赢得国际话语权、为世界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等目标。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蒋其琴表示,在选择翻译作品时,除了选择经典作家作品外,还要兼顾现当代受年轻人欢迎的、积极的、健康的作品。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重视翻译语言文字的纯正地道,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还要注重展现形式的新颖性和创意性。

此次会议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华人文》编辑部承办。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12-5

 

 

文化溢芬芳 幸福滋味浓——嘉峪关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纪实 文章下载

文化溢芬芳 幸福滋味浓——嘉峪关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纪实

遥望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聆听战火纷飞的沧桑岁月。作为“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的大型四幕秦腔《北漠尘清》,诗意地再现了嘉峪关的历史作为,找到了长城最深邃的记忆——嘉峪关,以一张城市文化新名片再次闪亮众人眼球。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市一手厚植文化底蕴,一手发展文化产业,立下了城市发展与文明传承深度融合的文化强市目标。

文化的“种子”,扎根在雄关大地

冬日的午后,在东湖锻炼完身体的张大爷,习惯性地来到这里的自助图书馆翻翻感兴趣的书籍。“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太大了。以前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张大爷感叹道。

曾几何时,文化设施短缺、文化生活贫乏,相当多的市民一年到头读不到几本书、看不上几场电影。人们渴望文化知识,增长眼界;人们期盼文化娱乐,丰富生活。如今,唾手可得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在我市遍地开花。

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已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美术馆;全市21个社区均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满足市民就近、便利、快捷的借阅需求,在东湖景区、雄关广场、联通广场、昌盛社区、酒钢体育馆、市图书馆广场等6处分别建成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弦歌处处,城乡共飨。

为了改变农村文化事业的薄弱局面,近年来,我市在三镇建成综合文化站,并全部配套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音响及办公等设备;在17个行政村建成文化活动室;为20个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和图书借阅设备,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家书屋和“乡村舞台”建设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在5个行政村建成了农村文化大院,并配备了舞台演出灯光、音响、观众座椅等基本设施,为农民群众搭建了公共文化活动平台。

文化的“鲜花”,绽放在群众之中

“现在我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文艺演出、观赏节目都应接不暇,虽然已经退休在家,但这些丰富的活动让我感到党和政府时时刻刻都在关心我们,想着我们。”退休老人张秀英感慨地说。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作为打造城市品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点睛之笔”,积极创新文化载体,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雄关大舞台,有梦你就来。”从2015年开始,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服务百姓”的原则,我市倾力打造了“雄关大舞台”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一经举办,便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咱家门口的‘星光大道’”。

这仅是我市文化惠民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内容异彩纷呈,丰富多彩。在主要节庆期间,以主题活动为主线,举办

“一村一戏”“低收入家庭免费培训”“民俗雄关—非物质文化展演”“古韵雄关—首届魏晋砖壁画复制”“大美雄关美术创作”及“文化精准扶贫—志愿者入村”、全民阅读主题活动、“农村文化艺术月”等一系列主题突出、影响广泛的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持续的开展,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文化活动氛围,极大地活跃了我市城乡文化生活,调动了城乡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什么样的文化记忆,在人们逐渐老去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是乡风乡情,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市,“乡愁”又回来了。

我市建成了嘉峪关市民族民俗档案展览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珍贵档案再现嘉峪关历史进程中灿烂的民俗文化和健康向上的根脉,还成立了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和以表演传唱嘉峪关小调乡土文化为主的嘉峪关市民间艺术团。

目前,我市共有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20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2人。已建成的10个非物质文化遗传习所和8个生产性保护基地,坚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培训等工作。

文化的“果实”,挂在产业的“枝头”

说起文化,老百姓并不陌生,因为它已经融入百姓生活中。但是说起文化能生钱,不少老百姓就要皱眉头,距离感就出来了。

那么文化如何“落地生根”,创造出财富呢?这就不得不提文化产业,这个将“文化”与“产业”进行了深度融合与再造的新兴领域。

把文旅融合作为重要增长点,是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之一。

我市不断推进文化与旅游、生态、体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大格局,紧扣资源转化,丰富拓展旅游产品,打造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和五大特色小镇等一批龙头项目,推进产城、景城一体化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就好比一对孪生兄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化产业欣欣向荣,便可为文化事业添砖加瓦;文化事业蒸蒸日上,便为文化产业发展筑牢根基。这一点,在我市文化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我市把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形成了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我市相继实施了玉龙湾文化生态园、亚龙湾欢乐园和峪泉古镇古街等一批文化旅游配套项目。持续放大嘉峪关关城和方特的品牌带动效应,加快实施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新城草湖湿地公园等项目。我市还依托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滑翔节等品牌赛事,培育了卓士力冰雪文化产业园、迈迪卡丁车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体育产业园区,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化休闲等多门类的文化产业体系。2017年全市共接待游客857.14万人次,旅游收入完成57.21亿元,分别增长22.1%和26.2%,文化旅游带动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百家号2018-12-6

 

 

青海西宁市群众艺术馆建构文化大格局 文章下载

青海西宁市群众艺术馆建构文化大格局

从1948年的民众教育馆到今天的西宁市群众艺术馆,70年的时间里,青海省西宁市的群众文化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开创了崭新局面,群众文化事业也步入快车道。西宁市群众艺术馆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融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农村文化和企业文化等于一身的文化大格局。

经过改革开放40年历程,对于西宁市群众文化的发展,笔者有几点深刻的体会。一是群众文化生活蒸蒸日上。“百姓大舞台广场演出季”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全民艺术普及学校”等培训项目,不仅全方位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也展示了西宁市文化、经济和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见证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变迁与发展。二是群众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百姓大舞台”品牌和山陕会馆“河湟民间文化艺术博览馆”等一批惠民工程,不仅拓展了群众文化服务的空间和途径,也成为西宁的文化名片和文化会客厅。三是社会力量助力文化建设。近年来随着民间文化协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乡村文化合作社示范基地、社区联盟艺术团的相继成立,民间文艺团队的数量逐年上升,为西宁市的文化建设增添了活力。四是文艺创作活力迸发。西宁市群众艺术馆利用6个非遗项目打造的青海地方戏《河湟趣事》代表青海首次参加了全国小戏小品展演,广场舞《三江欢歌》代表青海省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广场舞展演。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巨大;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活力。我们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全民艺术普及和数字文化馆建设,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文化建设,继续努力为西宁文化大繁荣做出努力。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8-12-6

 

 

花溪区文化自信舞动乡村新风采 文章下载

花溪区:文化自信舞动乡村新风采

7米长桌,上面摆放着样式古朴的砚台,72岁的陈玉琪时而思考,时而快步走到丈余画布前用不同的画笔涂抹,而就在这不经意间,一座雄伟的大山渐显轮廓。

看着四处还散发着墨香的各种山水作品,记者根本难以相信这只是花溪青岩一个普通农民的画室。

陈玉琪告诉记者,受青岩文化熏陶,自幼喜欢临摹,勤耕作,零星受名师指点,几十年来醉心山水,渐成自己细笔山水风格。据了解,陈玉琪的作品,不仅多次在全国、省、市大赛获奖,通过朋友口口相传,还在全国收藏界小有名气,最高一幅曾被人以1000多元一平尺收藏。

青岩文化熏陶着陈玉琪,而陈玉琪则带动着岳向荣、田景荣等一批人。自幼喜欢临摹连环画的岳向荣告诉记者,小的时候就经常来陈老师家看他画画。

岳向荣感叹,虽然中间迫于生活,早早放下了自己的画笔,但近几年随着家境渐宽,又重拾儿时所爱。

现如今画山不见山的岳向荣中意于书画,并有幸得王忠才、沈福馨、方坤等名家指点,而画山像白菜的田景荣有幸得到区文联老师指点,在书法上有了一定造诣。

花溪文联主席石文辉告诉记者,区文联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了解到了青岩镇有四位酷爱书画的农民,发现他们虽然没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但酷爱书画艺术。经引导,2018年7月26日,青岩镇农民书画家陈玉琪、岳向荣、田锦荣、唐庆文的“新时代农民画家”工作室和“新时代农民书法家”工作室在当地挂牌,并举办了他们自己的第一次书画展。

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发挥文联“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这仅是花溪区文联引导全区文艺人才和爱好者开展工作,为艺术家提供展示的平台,为文艺爱好者提供学习和参与活动机会的个例。

自古花溪不仅“真山真水到处是”,文化底蕴也非常厚重,花溪区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群众文化是实现文化惠民政策最有效的途径。在以文化为魂,以文“化”区的进程中,花溪区大力开展的“送文艺下乡”、“文化流动大篷车”、“我们的节日——正月十三民族民间歌舞大联欢”、“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不仅让书法、绘画、相声、歌舞等艺术形式的足迹踏遍了花溪区的每个乡(镇)、社区,还挖掘出不少当地文化人才,有力提升着百姓幸福指数,潜移默化影响着村容乡貌,滋养着全区精气神。

2018年9月,中共花溪区委宣传部、花溪区文明办、花溪区农业局及花溪区文联在花溪美术馆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花溪区2018农民美术书法摄影展”。活动收到作品100余幅,展示80余幅,作品分书法、绘画、摄影三个类别,展示了花溪区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三变改革、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作品不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表现了新时期花溪农村居民的新精神风貌,还体现出这些农民作家在生活富足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贵州日报2018-12-6

 

 

胡经之文化美学理论与文化创新实践研讨会综述 文章下载

胡经之文化美学理论与文化创新实践研讨会综述

11月27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与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胡经之文化美学理论与文化创新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市图书馆举行。来自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深圳大学、深圳出版集团等单位和机构的本土专家、学者,怀着对胡经之先生的崇高敬意和高度的文化使命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评述胡经之的文化美学理论与文化创新实践。研讨会由深圳市文联原副主席杨宏海主持。

中国文艺美学的奠基人

“江南岸边草,苍茫一书生。”1933年,胡经之出生于苏州、无锡之交的梅村。江南水乡的竹林池塘与吴文化的丝竹评弹,让胡经之从小就接受了美学的熏陶。1952年,胡经之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由本科生到副博士研究生、助教、副教授直至教授;师从杨晦攻文艺学,又随朱光潜、宗白华、蔡仪等学习美学,致力于熔文艺学和美学为一炉,倡导文艺美学。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教授在文章中提到,胡经之先生毕生致力于教书育人、精研学术、弘传文化,著作等身,影响显巨,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生动体现。胡经之对国家、社会尤其是深圳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就体现在学术史意义上的文艺美学学科建构。胡先生是文艺美学的开拓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胡经之先生就提出发展文艺美学的构想,力推文艺美学的学科构建,最终使文艺美学发展成为一个公认的学科。这是中国的学科建制中独有的一个学科,是中国学者发出的独特学术声音。胡先生创立文艺美学,不仅具有学科史意义,更具有思想史意义。

深圳大学吴予敏教授强调,胡经之先生是“世纪的文艺美学的开拓者和守望者”。胡先生的文艺美学理论是在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历史阶段的标志性的学术创造。胡先生在新时期率先对革命年代的曲折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审美艺术规律的认识内在结合,将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审美传统和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包括西方美学的智慧成果结合,创造出文艺美学学科,后来又提出了“文化美学”概念。他认为,“既破除西方中心论,又避免东方中心论,真正实现东西互补,中外沟通,这是胡先生自己几十年所亲历亲为的基本方向,也是他给我们最好的引导和示范”。

深圳学术文化的开拓者

1984年,胡经之应深圳大学之邀,和汤一介、乐黛云共同参与人文学科建设,先后任中文系、国际文化系主任,为深圳大学创校后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首位博士生导师,多年担任深圳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他在深圳大学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他致力于深圳文化建设,主张研究深圳本土问题,倡导成立了特区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曾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是深圳市文联文专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胡经之与特区文艺同行,亲历、参与、见证了深圳文化的发展,是深圳文艺理论建设的高峰,为积极推动深圳文化强市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深圳学术文化当之无愧的拓荒者和见证者。2015年,胡经之成为深圳市第一位被授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的人文学者。

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在致辞中表示,胡经之对深圳文学艺术界的贡献至少有三点:一是培养了一批文化艺术高级人才;二是扶持了一批优秀文学艺术家;三是培育了一支优秀的文艺评论队伍。

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提到,胡经之一直是深圳大学人文学科的掌舵人,是深圳的一面学术旗帜,在深圳起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而且整个广东省文艺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胡经之的影响。

深圳出版集团总经理尹昌龙也认为,在特区发展初期,胡经之致力于为这座城市的学术文化拓荒,“胡老师不仅是深圳大学,也是深圳的一个符号性的存在,是深圳40年来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标杆性人物”。

深圳市委宣传部文艺处调研员胡滨表示,胡经之是深圳一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化大家,并用三个词汇形容他之于深圳的意义:“一座丰碑”“巨人之肩”“天上之水”。胡经之对深圳学术界、教育界发挥了重要影响,对深圳的文化发展发挥了深厚的推动作用。

深圳大学陈继会教授表示,胡经之是深圳文化的守望者,是深圳文化创新实践的积极参与者:一是以原创的学术著述,重塑深圳文化形象;二是热情关注和扶持深圳文学艺术的发展,深圳文学艺术日见盛大的队伍后面有着胡经之先生悠长的身影;三是关注、参与深圳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建设。“胡经之先生关于深圳文化创新实践启示我们,如何在学院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的对应关系中,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守正创新,动静有序,是一门大学问。”

理论创新潮流的先觉者

胡经之说,对他学术影响最大的是北京大学,但有不少学术成就是他上个世纪80年代来深圳后完成的。他把北京大学的学术精神带到了深圳,又在深圳深切感受到了创新精神,学术上发生了转向,学术志趣从“大洋古”转向“新精尖”。

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郁龙余则认为,胡经之一本初心,坚守信念,弘毅终身,笔耕不辍,造福后人。这些特点成就了胡经之的一大贡献。

深圳大学吴俊忠教授强调,胡经之的治学始终贯穿着一条创新主线。早年,胡老师创建文艺美学学科,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学术境界。上世纪90年代之后,面对复杂多变的文化现象,胡老师又开始进行新的文化创新思考,提出“需要发展文化美学,研究我们的文化生产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这一全新的学术理念,既是一位学者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深刻体现,更是学术创新的突出表现。

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于爱成认为,从文艺美学到文化美学,从古典文论到当代文论,从外国美学诗学到中国美学诗学,灌注并熔铸其中的,正是胡先生一以贯之的创新思维。胡先生最关注的一件事,用一个关键词概之,那就是“创新”。学术是本位,创新是途径,“学术创新”四个字实实在在可以概括胡经之先生的文化精神。

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周思明认为,胡经之文艺评论具有“美学的”“历史的”“实践的”三个特点。作为文艺美学的独创者和奠基人,胡经之在文艺评论实践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古老的美学注入巨大生机与活力,使之焕发出时代青春风采。

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

“胡老师是我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人物。”章必功坦言,胡经之为人慈祥忠厚,胸怀宽广,特别是不吝提携后进,无私给予年轻人指导,令人感佩。“作为胡经之老师的学生”,杨宏海提到“老师给我两个重要教诲很受用:一是做学问要扎实,要重视资料收集。二是做学问要关注当下,经世致用。”著名油画家、深圳大学客座教授阎文喜表示,胡经之教授“钻研一门、永无止境”的学术精神是后辈学人的学习典范。

广东省人大常委、深圳大学文学院原院长郭杰在书面发言稿中指出,胡经之先生不仅是著书立说的学者,更以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他对广大学生倾注心血,对青年教师奖掖扶持,言传身教,金针度人,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一以贯之的执着追求。

提起胡经之对他知遇、提携之恩,吴俊忠教授念兹在兹。他说,胡经之为深圳学术文化建设“种树育材”。早在1985年,胡先生组织策划深大与北大联合招收文艺学硕士研究生。1993年,胡先生又和暨南大学饶芃子教授共同努力,成功申报了华南地区第一个文艺学博士点,培养了11届博士生。1988年9月,胡先生又创办了“特区文化研究生班”。胡先生热心提携和培养学术新人,除了带博士生外,还通过吸纳新人、为他人著作写序、带领后学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培育了一批学术新秀。

“胡老师不仅是文艺理论家,还是教育家。”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副院长李健教授是胡经之的学生,也是《胡经之评传》的编者之一。他表示,研究院将继续传承、发扬胡老师文艺美学的研究传统,做出深大、深圳的学术品牌,为深圳文化建设、深圳学派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黄玉蓉副教授是胡经之招收的最后一位博士生研究生。“先生指引我继续关注深圳文化发展和创新问题,他坚信这座寄托着自己后半生精神追求的城市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精神觉醒和文化繁荣”。谈起老师对她的教诲和影响,她充满了感激之情:“成为先生的学生让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我的自然生命是父母赐予的,但学术生命却是先生赐予的”。她表示将继承尊师的学术衣钵,让他的学术思想在深圳特区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开出新的学术之花。

研讨会之末,胡经之教授致辞感谢,并回忆来深往事,分享学术研究经历。“我为什么关注深圳的大众文化?”因为这里的大众文化从深圳再辐射到内地。不能忽视大众文化,“所以,我提倡文化美学,要对大众文化做美学分析”。他认为,中国文化有三大版块:一是大众文化;二是精英文化;三是主流文化,也就是主旋律文化。主流文化既不是精英文化,又不是大众文化,而应当由高雅文化、新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一起形成。他希望深圳能够让三大文化形成良性循环,大力发展主旋律文化。

中国网2018-12-10

 

 

改革开放40年菏泽市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文章下载

改革开放40年菏泽市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成就辉煌。40年来,我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阔步迈进,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是衡量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尺度。春风化雨四十年,从基本解决温饱到丰富文化生活的转变,我市的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惠民遍地生花。

“戏曲之乡”实现新突破

正在人们普遍关注乡音乡情及乡愁的当下,我市早已拥有了代表地域文化的符号——“戏曲之乡”。这一文化标识的确立,在凸显地域文化面貌独特性的同时,也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为这座城市接下来的文化发展铺垫了必要而又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为戏曲文化带来了发展机遇,给古老的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任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的苏本栋,长期从事戏曲、曲艺的创作和研究,为繁荣地方戏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我市戏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回忆起我市戏曲事业的发展,苏本栋如是说。

2012年,我市顺利完成了对所属国有文艺院团的全面改革,菏泽市戏剧院正式更名为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同时在院团内部完善了业绩考核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和用人机制,激发其内在活力和创造力,在新剧目创排、惠民演出、剧种传承保护等方面成果丰硕,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濒危剧种传承保护模式——“依团代传”,荣获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依团代传”解决了大弦子戏有剧种无剧团、有技艺无人传的难题,培养了翟玉省、宋秀红等一批掌握大弦子戏技艺的中青年戏曲人才,并相继恢复了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和《金麒麟》。其中,《两架山》应邀参加“中国戏曲节2016”,于2016年7月15日晚在香港大会堂剧院进行了专场演出。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新创、移植、改编剧本100余个,在全国和省级各类戏剧表演、汇演、邀请赛和艺术节评奖活动中,获得270余个奖项。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山东汉子》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并于2004年10月晋京参加建国55周年献礼演出,2008年11月在国家大剧院参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现实题材优秀剧目展演。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古城女人》荣获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跑旱船》《南国之春》《爱心家园》《乡魂》《分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退彩礼》《跑旱船》入选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2016年7月,我市地方戏曲应邀赴港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建国以来菏泽地方戏曲第一次走进香港,也是香港“中国戏曲节”首次邀请地市级剧团参演。《两架山》《金麒麟》《大汉英后》《跑旱船》《春秋商圣》《草根大师》等十余部剧目入选山东省“4+1”工程。2017年4月份,牡丹区获评“中国曲艺之乡。2017年12月30日,《跑旱船》参加了由中宣部、文化部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2017年新年戏曲晚会,习近平总书记等七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与首都千名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广大艺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依托“戏曲之乡”的丰厚底蕴,创作了一批批具有菏泽特色的精品力作,为群众送上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动了“戏曲之乡”实现新突破,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把菏泽推向广阔的大舞台,让“戏曲之乡”彻底走出了家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

家门口乐享艺术盛宴

10月22日至31日,花城戏韵唱盛世——菏泽地方戏曲传统经典惠民演出活动在菏泽大剧院举行,枣梆《蝴蝶杯》《天波楼》,山东梆子 《老羊山》《贺后骂殿》等10场传统经典戏曲轮番上演,市民争相领票观看演出,场场座无虚席。

“这几天我可真是过足了 ‘戏瘾’,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多精彩的剧目。曲艺家们把文艺送到群众身边,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难得一见的艺术盛宴,观众们都高兴极了。”连续几天到大剧院看戏的市民李宝军对活动连连称赞。

今年入秋,我市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五届中国菏泽艺术节暨菏泽市 “文艺惠万家”系列活动,涵盖舞台演出、艺术展览、精品赛事、学术交流、县区风采五大版块,共计58项艺术活动,让市民过足了“文化瘾”。去年牡丹绽放时节,第五届“中国梦·牡丹行”大型公益演唱会在牡丹区委广场举行,众多知名演艺明星及戏曲明星为市民奉上一场饕餮视听盛宴。2015年10月20日晚,演武楼内人声鼎沸、荧光挥舞,一场大型文艺汇演在此举行,乐坛常青树“情歌王子”齐秦倾情献唱,现场观众兴奋不已……

进入新世纪后,全市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截至2017年底,全市先后举办18届大型广场文艺展演、9届农村文化艺术节、13届“牡丹杯”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4届戏曲节、3届戏曲迎春过大年、9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先后创设免费服务特色品牌160多个。随着文化民生实事的持续推进,城乡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至2018年,全市共组织送戏下乡20000余场,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2万余场,组织获奖剧节目巡回展演1000余场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4万余人次。村级文艺团体实现全覆盖,招募各类文化志愿者10000余名、团体300余支。市文广新局两次被省委宣传部授予送文化下乡先进单位,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授予送戏下乡先进单位,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荣获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居民在家门口便可观赏各类文艺演出,是菏泽城乡居民共享文化大餐的缩影。40年来,我市立足经济实力扎实攀升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努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菏泽,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四季不断,城乡居民共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百姓获得感

一个充盈书香的城市,才是一个富有精神气质的城市,才是一个富有文化魅力的城市。市图书馆则积淀着这座城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眼前的这座建筑,虽然没有大城市图书馆优雅的阅读环境和丰富的藏书量,但它的存在,也让菏泽人民受益良多。自2014年市图书馆正式免费开放以来,就结束了菏泽没有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打造了无障碍、零门槛、全免费、全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到图书馆去!”已成为广大市民一种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

今年50多岁的赵大爷,家住市区牡丹新城,退休后喜欢研究诗词,每天开车来市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退休后闲了下来,市图书馆建好后,现在最享受的一件事情就是每天在这里摘录喜欢的诗词,有灵感的时候就写写诗、作作词。”赵大爷说,市图书馆经常举办尼山书院国学讲座、曹州大讲堂、书画艺术展览等各式各样的公益文化活动,使其日益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文化殿堂。

图书的丰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文化设施的落成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现在,村里不光有硬化的活动场地,而且还配备了健身器材、音响设备,我们跳广场舞越来越起劲了!”从尘土飞扬的简易型文化广场一路跳过来的单县高老家乡许楼村村民许友菊深有感触,“农闲时候,大家都来活动活动身板,开春才能干好农活。我们就盼着有个好场地,现在都实现了。”如今,村村有了文化广场,老百姓的锣鼓可以随时敲,歌可以随时唱,舞蹈、秧歌可以随时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城乡文化设施从无到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大型标志性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城乡“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建成,为我市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载体和平台基础。截至2018年10月,全市共建有国有博物馆13个、文化馆10个、图书馆10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581个、农家书屋4200余家、乡村记忆博物馆10个、乡村儒学讲堂3000余个,城市数字影院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实现了全市覆盖。广电盲村成为历史,全市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实现标准化放映。自2008年起,全市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现对外免费开放,自2011年起,全市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全部实现对外免费开放。至今,我市公益性文化单位已全部实现对外免费开放,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激发了民众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百姓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非遗是城市的“根与魂”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级名录体系逐步健全。

我市是“非遗大市”,自2005年全面启动普查、申报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分别达到31项、93项、241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到22人、73人、362人,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2013年,我市申报的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评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潍坊潍水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第二个以市域为单位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市共有各类非遗保护、管理、科研、收藏机构40个,建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馆)78处,建有牡丹区穆李非遗生态小镇等1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小镇。鄄城砖塑、大弦子戏等一批濒危项目得到抢救性保护和有效传承。大弦子戏“依团代传”保护模式、山东琴书在菏泽学院的创新教学模式被省文化厅在全省推广,并获评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曹州非遗大讲堂”系列非遗讲座、振兴传统工艺花冠酒酿造技艺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被分别评为2015年、2016年度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亮点工作。王凤云、樊庆斌等获评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佳传承人。鄄城县“精一坊”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花冠集团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被评选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了花冠集团等1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众多优秀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走出菏泽、走出山东、走出国门,多次赴瑞士、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经历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化,菏泽的文化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菏泽,正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演绎着新时代改革故事;全市人民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乐享文化惠民成果,让文化自信洋溢在每一个菏泽百姓的脸上。

百家号2018-12-4

 

 

都江堰市文化馆多途径创新文艺普及模式 文化供给品质高 文章下载

都江堰市文化馆多途径创新文艺普及模式 文化供给品质高

时代对文化馆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川省都江堰市文化馆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文化馆职能优势,始终紧跟形势谋发展,围绕中心做工作,盯住末端抓落实,实现了文化供给形式上的从简单到多元,文化服务心态上的从封闭到开放、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都江堰市文化馆是“5·12”地震后,由上海市援建、率先投入使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于2010年8月19日移交,同年11月正式开馆运行,是成都市灾后重建中最早面向公众开放的文化馆。一路走来,都江堰市文化馆从初建时的几百平方米到现在的6000多平方米,从最初免费对外开放的仅有三四个功能室到现在的几十个厅室,舞蹈室、器乐室、演艺厅、书画室、棋牌室、数字体验室、阅览室、文化展厅、非遗展厅等一应俱全,让广大市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活动建设方面,都江堰市文化馆一改过去的单一模式,提供多元和个性化服务,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馆创造性地提供“菜单式”艺术普及服务,由群众“下单点菜”,文化馆配送资源。在工作中,文化馆始终突出艺术普及,使品牌活动生动活泼。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设置和服务形式上,文化馆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人群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利用农闲时节、节庆、假日,广泛组织群众进行广场舞排演、农民读书活动会等乡村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更多地关心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成果。文化馆还精心策划、打造了“跟我学艺术”“三个一”(即组织一场文艺演出、慰问一批困难群众、免费为群众拍摄一组生活照片)文化惠民系列活动、银杏诗歌节等一批贴近实际、群众喜欢的公益艺术品牌活动。

都江堰市文化馆注重数字化服务建设,创新文艺普及模式。随着全国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移动客户端的广泛应用和文化类产品APP的推陈出新,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需求不断增强。都江堰市文化馆贴近群众文化需求,以开放、公益、免费、友好的数字文化资源平台建设思路,从微信、网站、微博等平台入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官方网站的改版工作。通过前期制作和沟通工作,都江堰市文化馆网站改版目前已经进入到上线阶段,新版网站在原有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业务骨干培训、市民公益培训、基层文化辅导等项目,增加期刊《文化都江堰》电子版在线阅读功能。同时,文化馆对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改版,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渠道。文化馆还在馆内大厅新增液晶电视大屏,与各级文化网站数字化终端连接,随时滚动播放各类文化信息和培训视频,实现了服务平台与基层文化阵地的互通互连。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8-12-6

 

 

从“文化+”到“文化融” 文章下载

从“文化+”到“文化融”

指尖上的台绣,百年手艺传承经典。图为专家在“文化融”制造业峰会展览上了解台州非遗台绣技艺。王跃国摄/光明图片

制图:邱玥

“文化融”制造业峰会现场。王跃国摄/光明图片

“文化融”制造业峰会展览现场展出的台州设计产品。 王跃国摄/光明图片

【文创视域】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文化品质,提高产业的文化含量,推动文化产业升级,12月2日,由光明日报与台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年“文化融”制造业峰会首站来到浙江省台州市。

台州既是“和合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制造业之都”。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制造业相融,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峰会上,专家和企业家同台对话,设计师和管理者互动交流,艺术思维和技术思维碰撞,文化和产业产生“化学反应”。与会者认为,在台州现有的“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中植入文化的内涵,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放大产业的文化价值,助力产业升级。

1.从附加值到核心价值

●案例:一根普通的电阻丝价值10元,装在电炉上,价格变为50元;装在电水壶里,价格升为200元;装在全智能冲奶机里,价格涨到2000元;装到新型的“空心”电吹风机中,价格蹦到了3000元。同样的电阻丝、同样的发热原理,不同的文化创意设计,却把价值足足放大了300倍。

“文化不再是附加价值,而是核心价值。”中国美协工业设计委员会专家委员曾辉从电阻丝的例子联想到服装的价值构成,服装的价格中面料和做工只占10%的价值,90%的价值是“心理文化消费”,追求美和个性,需要靠设计去实现。

“产品定价方法有成本定价、竞争定价、需求导向定价、心理定价、拍卖定价等。”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认为,过去产品主要靠“成本定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超过8000美元,需要文化定价,要求产品有更多的文化内涵,能讲故事、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看来,这一重大论断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拓展了更大空间,文化产业不仅要提供图书出版、影视制作、表演艺术等传统的文化商品,还要以物载美、以物载文,提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融合发展的水平,那就是要促进“产业文化化”,让文化融入产业,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延伸到相关产业,实现文化价值有效转化,提升产业的文化含量,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文化融”不是简单相加

●案例:漂洋过海,从日本买回来的智能马桶竟然产自台州。这个“出口转内销”的现象折射出一喜一忧:“喜”的是表明台州智能马桶生产能力得到认可,台州是国内起步最早、产量最大、配套体系最完备的智能马桶产业集聚地,2017年全市智能马桶产量约200万台,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近60亿元;“忧”的是台州智能马桶还需要培育叫得响的品牌。

“智能马桶是典型文化融制造业的产品,如何理解智能马桶,就是要培育中国的厕所文化。”宋慰祖直言,不能简单把一些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都移到马桶上,认为这就代表先进、消费者就会认可。最初的智能马桶是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要充分考虑产品使用者的需求,智能马桶才能在全国领先。

从智能马桶到户外家居,从汽车业到模具业,市场也倒逼台州的企业家开始思考文化和制造业怎样真正“融”到一起,而非简单相加。与意大利设计师共同在国外成立合资公司,在此合作过程中,户外家具龙头企业正特集团董事长陈永辉最大的触动是意大利成熟的“文化生态”和“设计环境”,只要下一个单,标明设计需求,众多优秀设计师们就“一呼百应”,很快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创意设计,文化和制造业融合得紧密、流畅。

但设计服务和文化创意还缺乏这样的交易平台和良好生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配套基本健全,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浙江民营经济就实现了“块状发展”,一个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着上下游产业一起发展。

专家建议,从“文化+”到“文化融”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不断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推出适应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新产品。

3.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案例:古老的铜枕、玉枕、竹枕、瓷枕、木枕、漆枕和丝织枕头,现代的健康枕、中药枕一应俱全,在“文化融”制造业峰会的展览中,形形色色的枕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人生三分之一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枕头对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既可以保护颈椎,还可以助眠安神。”浙江竺梅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锦洲“把爱好做成了产业”,多年来他收集了300多个中国古代枕头,创办了竺梅枕文化博物馆,专门研究中国人的枕头文化,把古人对于中药枕的研究发扬光大,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把“不务正业”的文化爱好做成了新的产业,富起来的台州企业家开始收藏文化、保护文化、反哺文化,有的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开发新的文创产品,从文化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天台和合文化园董事长沈盛是家族企业的第二代,他没有继续从事父辈的汽车用品产业,而是对“和合文化”入了迷,面向全球征集到有关“和合文化”的史料、文献和实物遗存3000多件,除了建成天台山和合博物馆,还建设了集婚庆、文旅、和合衍生品等业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园。

“和合文化不是一个符号和元素,而是一套思想和方法。”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最看重的是“和合文化”体系中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理念,尊重不同、尊重差异,让不同的需求、多样化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这是和合文化的根。

在生产端,有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分工的产业链条,共同整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产品。在消费端,就是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做出的不同产品,解决不同用户的需求,增强各类人群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一个区域的文化积淀在这个区域和民族的血液里,构成这个区域的文化底色。”孙星分析,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产业和产品的气质:德国人比较严谨,所以德国车机械精密,结实耐用;法国人天生浪漫,在汽车外形上就天马行空;意大利是超跑之国,生产了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著名汽车品牌;瑞典人比较务实,常年被冰雪覆盖,所以瑞典车外形中庸,绝对安全;美国人喜欢大车,汽车驾驶和乘坐都偏重于舒适,外形设计比较豪放;日本是岛国,车用燃料都要高价进口,所以日本车必须省油。

飞鱼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余飚赞赏光明日报顺应“产业文化化”的新要求,集聚产、学、研力量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做法,既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研究、阐发、传播“和合文化”,还通过“文化融”活动,推动“和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提高制造业文化含量

●案例:台州市黄岩区,最大的产业是模塑产业,是中国模具之乡、塑料日用品之都,现已形成国内模塑工业功能最齐全、专业化程度最高、配套体系最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培育千亿级产业的坚实基础。来到台州市黄岩区星威国际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就进入一个“椅子的世界”,五层楼的办公室就是一个“椅子博物馆”。星威国际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根林介绍,在制作椅子的30多年时间中,依托模塑产业的配套尝试了所有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未来竞争“文化是引领、科技是支撑”,每一把椅子都要考虑人体工程学,要坐得舒服,更要注重设计和文化,让每一把椅子都成为艺术品。

“产业发展文化先行,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软环境,建立兼容创新的区域文化形态。”孙星分析,过去制造业靠拼“硬实力”,注重科技水平、工业装备、资金、资源,通过购买先进生产线、装备来实现;现在制造业要拼“软实力”,比如体制机制、价值体系、行为准则、经营哲学等,在质量、品牌、设计、知识产权、企业文化等方面,体现的是工业管理的方法、制定规则的能力、创新的理念。

“台州是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浙江制造的重要板块,拥有21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6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52家上市企业,156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介绍,文化融入制造业,就要从传统文化里找到更多的智慧和灵感,让文化“活起来”,在传统产业优化改造、升级转型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植入文化基因,唱响文化品牌。

“希望台州以此‘文化融’制造业峰会为契机,积极推进文化与制造业的融合。”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马锦跃在峰会致辞中表示,光明日报率先提出的“文化融”理念,彰显了思想文化大报的责任担当和人文关怀,推进制造业企业实现企业文化优势和科技技术的统一,使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一没有钱、二没有人、三没有技术,却建立起一个年销售量2800亿元的汽车王国,吉利汽车在国内书写了“天方夜谭”,在国际上书写“蛇吞象”的并购案例。吉利集团副总裁张爱群把吉利的国际化战略归结为:尊重文化差异,吉利在全球有五大造型中心,每个区域都是本土设计、本土销售。

“尊重、互信、共赢,文化本身合而不同,全球化经营也是合而不同。每一次国际并购都是一次文化的融合。”台州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CEO阮积祥一路走来,围绕缝制智能化,在全球持续并购,成为世界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企业。每一次国际并购都是“和合文化”的精髓和西方管理哲学的融合,形成杰克缝纫机股份独特的企业文化,聚焦专注的文化、感恩孝亲的文化、团队合作的文化、全球经营的文化“四为一体”,以文聚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养人,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全球缝制设备第一品牌。

“在国际贸易中,除了有形商品的交换,还有人心相通、文化相融,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互通互融、共生共荣。”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认为,“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文明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百家号2018-12-5

 

 

[来宾行]兴宾区:文化活动氛围浓 群众乐融融 文章下载

[来宾行]兴宾区:文化活动氛围浓 群众乐融融

清晨,音乐室里群众在练声,书画室里学员端坐练习书法,图书室里人们静心阅读,其乐融融。11月29日,“扬帆新时代 幸福新来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宾全媒体采访团来到兴宾区凤凰镇八一文化中心,感受到浓浓的群众文化活动气息。

该中心位于凤凰镇华林社区八一文化广场,2017年成为兴宾区文化馆图书馆凤凰镇(八一)分馆。2018年以来,兴宾区文化馆、图书馆不断对该分馆进行升级,使分馆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服务功能全、文化队伍全、文化资源多、文体活动多、惠及群众多等“两全三多”特点。

该分馆各项功能设施齐全,内设图书室、书画室、培训室、排练室、青少年活动室等11个功能室,零门槛进入,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分馆安排1名专门管理人员、聘请3名管理员,负责对分馆进行日常管理。同时,协调书画摄影等5支文化服务志愿队150多名到该中心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该馆文化资源多,2018年以来,兴宾区通过“六化”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文化馆分馆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建成线上线下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利用图创管理系统实现图书室自动化管理,读者可以实时查询各总分馆的文献资源、借阅状态等信息,为群众提供极大的便利,并结合“一卡通”使全市公共图书馆80多万纸质图书实现市、县、乡、村通借通还,盘活了图书馆80多万馆藏资源。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全市文化资源共享,分馆共享到数字资源库300T以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得起、用得活、管得好、可持续”。

这里文体活动多。凤凰镇依托分馆,通过文化云线上有约,积极举办庆祝五四、建党、国庆等丰富的群众性活动,不定期组织书法展、读书分享会、特色讲坛等特色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八一街道文化中心结合春节、“三月三”、端午节等传统节庆举办等各类文体活动200多场次,各类读书活动50多场次。

再是惠及群众多。兴宾区充分发挥该分馆的辐射带动作用,直接服务周边社区近3万居民,辐射周边乡镇近12万人。

近年来,来宾市创新统筹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以小财政办大文化,“反弹琵琶”在来宾“经济洼地”上构筑“文化高地”。2017年,该市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顺利通过文化部评审验收,兴宾区凤凰镇八一文化中心就是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典型。

广西新闻网2018-12-2

 

 

昌黎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和建议 文章下载

昌黎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和建议

从今年7月份开始,由宣传、文化旅游、文化研究、考古、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调研活动,称其为“昌黎县文化行”,在将近5个月的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荒佃庄镇、新集镇70多个行政村以及20多个文化遗迹,在与村干部、村文化人、村年岁较大的村民座谈过程中,在我们对村镇文化历史、文化遗址、文化设施、文化亮点、文化现状、文化名人以及民俗、沿革、经济、地理、传说、产业等实地走访过程中,对这两个镇的农村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是多年来,我们最接地气、最真实的感受到了农村情况的一次“文化行”活动。当然,全县446个行政村,需要我们一个村一个村的去调研,去感受,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是我们享受着这样一个过程,期待着一个预知的结果。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一个不可以忽视的因素,它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变,对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可惜,我们的部分基层农村工作者,还认识不到文化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或者说,即便认识到了文化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尚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农村文化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政策做保障,有科学的思想来引领。下面针对我们接触到的实际情况,谈谈几点看法。

一、乡村文化振兴要留得住乡愁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知道,乡愁自古以来都是文学中的重要题材,最是欣赏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登览胜地,虽然眼前的景色绚丽多彩,但在苍茫暮色来临之际,使羁旅他方的崔颢不由生发了思乡的愁绪,结尾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把乡愁写到极致。然而,近年来,相较于城市的迅猛发展,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乡愁也充满了一丝淡淡的回忆。

习近平在云南农村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记得住乡愁”,就是强调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风光,要让新的乡村建设融入大自然,打造出每个乡村的特色。在我们的行走过程中,两个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都有不同的经济特色,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这就为我们今后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范本。千万切记不顾特点地“一刀切”,人为的造景挖坑。千万切记不要将农村改造成钢筋水泥的城市风格。

实际上,“乡愁”是让我们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工业化、城镇化不能割断乡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靠的是科学的理念、科学的规划、科学的管理。绿色发展观是引领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文明发展新道路的发展观,是留得住乡愁的发展观。这样一个阶段当然要有阵痛,要有不适应,但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文明发展新路,才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唯一途径。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很多时候,农村建设不是拆了一个村建设几栋楼,也不是让全部村民都过上城市的生活,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做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市场。

有专家指出,我们的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的力量是无尽的,特鄙视乡村的文化形式,对乡村社会的制约作用强过简单的说教。但是随着城市化在乡村的推进,一方面传统乡村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改变,让农民产生了太多的迷惘;另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被人为地看作成落后的改造对象,乡村文化面临断裂的境地。农村文化人找不到,故事传说没有人会讲,对村庄的历史没有记忆,传统技艺得不到传承……这种局面让人忧心忡忡。

比如,在我们的行走中,了解到很多村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有很多村不过庙会了。一个是原来庙会依托不存,失去了原来的平台;另一个是原来的庙会到底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归结到一个好吃好喝上。现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局限在好吃好喝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所以,庙会逐渐消失了。如果从文化的视角看待这样一件事,传统的庙会要赋予新的内涵,与现代生活、现代环境相衔接,与社会生产相衔接,与文化活动相衔接,成为一个传统文化的亮点,这样的传承才具有现代的意义。农村传统文化才不至于被城镇文化所淹没。

二、乡村文化振兴要重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村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就是乡村整体村民对乡村文化的一种信心、信念,是村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和自己理想信念的充分认定,对本群体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的充分肯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的座谈对象大多数是年岁比较大的村民,在他们对本村历史、发展、过去的回忆中,往往表现出来的自豪感依然强烈。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索,现在的富裕生活和过去的贫穷日子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那种深入村民骨髓的对过去生活的认知,不是一碗大米饭几盘炒菜所能替代了的。正如一座座村里大大小小的庙宇拆除了,但是树立在村民心里的庙宇,却永远拆除不掉。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利用新的理念新的平台,为广大农民建立起一座信仰的“庙宇”,成就农村一块块文化的高地。

面对城镇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式微”影响着乡村建设和发展,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人们对乡村发展信心不足。昌黎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几年荒佃庄镇珍稀动物养殖高潮迭起,成为了养殖大镇;而新集镇依旧以种植业为主。从农民来说,农业产业收入低,不如外出务工;从投资商来说,投资回报率不高,不愿意投资;从政府来说,农业不能成为拉动GDP增长的大产业,说起来十分重要,做起来不那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急功近利,过于追求农业的生产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农业效益上,而忽略了农业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另外,传统乡村有其丰富的民俗文化、乡土风俗,而当下的乡村,原本密切的邻里关系被利益损伤,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比如曾经兴旺在滦河沿岸的柳编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的主要副业,随着生产工具的进化,随着编制工艺的落后,早已经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但是这种手工艺品并不是没有市场,关键是生产出怎样与现代社会将衔接的产品,摸索出怎么样营销的路子。

随着全域旅游的不断铺展,昌黎县的农村可以说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针对荒佃庄的珍稀动物养殖来说,要进一步在环境保护、绿色养殖、产品优化上下功夫,要在与旅游的衔接上下功夫。养殖场通过升级改造,就可以成为与游客互动的平台,进而推动从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旅游路线;还有新集镇的蔬菜种植,从种植到采摘,为什么不能与旅游相衔接?吴家坨的大棚、施家坨的干豆腐、崖上的猪胰子……都可以与旅游相衔接,成为旅游的很好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种养殖的等级档次,还扩大了种养殖增收的途径。同时,也能提升农村环境、村容村貌的改造。我不欣赏把现有的民居一拆了事,然后让农民住进楼房。这样,几千年的生活方式、文化认同就被割裂了,这是变相的“焚书坑儒”,是不了解农村实际的瞎摆布。农村有农村的实际情况,有农村的文化传统。前几天,看到一条消息,说是有的专家认为,农村的烧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农村几千年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怎么那时候就是蓝天碧水,难道烧柴到今天就成为了主要的污染源了?如此的专家,只能是害国误民。用一句时髦的流行语说,“这个锅,我们农村不背”。

农村建设要切合实际,在现在的基础上改造升级,保留农村传统文化的“文脉”,维护升级现有的传统种养殖模式,保留、改造与建设相辅相成,将现有的文化亮点、文化遗迹、生产模式、生活方式进行“亮化”,改造后的农村,文化的脉络不会割裂,生活的方式有所提升,生产方式更加科学,经济布局更加合理,每一个村有每一个村的经济模式,每一个村有每一个村的居住模式,生产方式或连片儿,或以村为体系,避免雷同,以先经济后居所的路子进行逐步改造。我以为,这是农村建设唯一的途径。

在现代化农村建设中,不能简单的将城镇文化嫁接到农村,更不能用城镇文化简单粗暴地取代农村文化。推进乡村振兴,要把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提上议事日程并摆在重要位置。重建乡村文化自信,要避免以城市化眼光审视乡村,别心里总是琢磨着将农村改造成街道居委会。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但农村现代化不是都市化,不是城市化,振兴乡村也不是再造一个城市,因而不能按照城市发展的路子来振兴乡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牢固树立并践行“城市乡村均是承载幸福生活的人居环境”的理念,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乡村的文化活力;注重挖掘乡村文化中原有的人情味、邻里互助、礼尚往来、诚实守信、集体意识等,避免现代城市发展的“城市病”对农村原生态文化的污染,重建乡村文化中传统优秀文化生态环境。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现在“式微”的乡镇文化站已经承接不了振兴乡村文化的大任。乡镇要强化文化站的功能,要建立文化能人队伍,将文化能人延续到每一个村,建立农村文化人档案,成立农村文化人活动组织,先在某个乡村试点建设农民文化乐园,这样的文化乐园要以各自村庄的文化特点为基础,挖掘本村传统文化的根脉,激发村民参与文化的自觉性,充分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以文化自觉成就文化自信。

昌黎县农村经济有着巨大的基础,其根基十分牢固,荒佃庄镇的珍稀动物养殖,加之他们如信庄古渡口、赤崖暴动遗址、大营古槐、韩超故里韩营、陈青坨双阳塔等文化亮点;新集镇的蔬菜种植,加之他们的丁村剪纸、麦秸画、干豆腐、猪胰子等文化亮点,完全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的重振元素。同时,在我们的乡村振兴中,尤其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和恢复乡村原有自然生态秩序和文化环境中实现宜居,在不断创新农村产业新业态中实现宜业,在发挥特色谋划全域旅游中实现宜游,在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中增强发展自信,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精神家园中增强文化自信。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几个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农村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因此,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既是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昌黎文化行”调研活动,笔者感觉到抓好乡村文化振兴,应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关注文化民生,新乡村建设要有文化品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只重视经济指标的提升。说起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表面上看与经济发展,农民致富没有太大的联系,有些村文化发展的不好,但经济似乎发展也不错。但是,没有文化的发展,不仅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没有壮大发展的空间。所以说,文化小康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灵魂,建设有文化品质的新农村,就要坚持从规划入手,产建结合,设施配套。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关注居民住宅的比重大一些,对于文化配套设施关注的比较少一些。比如说村史馆建设,图书馆建设,文化农家院建设,都是农村文化的很好载体。我们曾经考察过一些沿海“农家乐”,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文化元素,千篇一律,设施没有特点,饮食没有特点,这样就很难吸引更多的游客,特别是回头客。

如果把“农家乐”打造成昌黎民俗文化的“农家文化大院”,把不同民俗文化的一个个亮点嫁接到各个农家乐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尤其是我们还没有条件建设村史馆,村史馆是乡村文化的缩影,是衔接一个村历史的最好纽带,如果具备条件的村一定要把村史馆建设好。还有,乡村文化振兴不是单一的政府投资,而是在保证乡村经济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来发展文化,强化文化,承接文化。就是说必须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文化与产业嫁接,广开收入来源,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落。政府可以在一些发展好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村庄搞试点,扶持特色产业,扶持文化产业,以点带面,让村民尝到文化产业的甜头,尝到特色经济的甜头,这样才能让产业和文化相辅相成。让农村文化亮点成为旅游产业的支撑,让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我们所说的全域旅游,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对此,昌黎县的农村文化振兴,就要在“全域”上做足做好文章,让文化在“全域”领域实现全方位嫁接。只有这样以文化为魂,才能建设有文化品质的新乡村。

第二、关注乡风文明,新乡村建设要有文明风尚。我们发现,凡是某个村文化发展的好一点的,文明风气就会好得多。村里的各项活动就会好开展,好推动。所以说,乡村文化振兴是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乡风活动,乡村建设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我们也曾经对全县文化遗址、文化亮点做过调查,发现很多遗址不同程度的遭受了人为的破坏。甚至有些著名的古人类遗址、具有研究价值的墓葬、十分罕见的地理环境,都情况堪忧,让人痛心疾首。历史遗迹、地理环境,都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一旦遭受到破坏,就再也没有回复的可能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镇是执行的主体,在决策中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接轨。如开办农民道德国学讲堂、成立文明劝导服务队伍、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建立古遗迹自然遗迹古树木保护组织,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发挥好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

在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转化的同时,重视乡村文化能人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优秀基层文化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化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和构建乡村文明新风时代内涵。围绕传承乡村文化,积极谋划农村现实题材文化艺术创作,为推动重塑乡村文明注入强大正能量。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接触到了一大批默默在最基层从事文化工作的优秀文化干部和文化能人,他们不图报酬、不讲条件,怀着一颗对文化的赤子之心成为了农村文化的“播火者”。新集镇文化站站长常新民、新集镇丁村剪纸艺人田秀云、麦秸画艺人赵忠信、荒佃庄镇退休乡村教师孙洪斌、荒佃庄镇韩营村村民韩英川……他们对农村文化的不懈坚守,成就了农村文化的不朽业绩,他们散发出来的文化品质令人肃然起敬!

第三、关注传承保护,新乡村建设要有文化内涵。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太多的乡村文化符号具都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特别是沿滦河的水灾、地震灾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各种运动,都对历史文化给于了毁灭性的破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大营村的古槐,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标识;陈青坨的双阳塔,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丁村的剪纸、麦秸画,都成为乡村文化最靓丽的符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把当地历史文化保护起来,作为提升文化内涵的灵魂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让乡村更具魅力。建议县文保所将全县文化遗址、古树古碑古井古民居,产生民间故事传说的地理位置、古墓群、烈士墓地、有价值的古墓碑等建档造册,系统成书,协助乡村加以保护。以便在乡村建设中,揉进对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发掘每个村的人文、生态特色内涵,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搞好“一村一品”规划设计。充分彰显每一个村的文化魅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在我们调研过程中,最为迫切的一个关注点就是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剪纸、麦秸画、木雕、柳编、铁艺以及各种乡村手艺等,够得上申遗的就申遗,不够的就建档入册;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不断拓展各级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非遗进行研究、创意开发,把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第四、关注产业发展,新乡村建设要充满活力。昌黎县乡村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县域的滦河文化、碣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红酒文化及田园风光都为发展全县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乡村建设当中,千万不能隔断与这些文化的联系。要牢固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文化旅游发展观,激发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田园生态风光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宝贵财产。以新集镇的蔬菜种植为例,紧紧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满足游客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果园游憩、品尝农家饭菜、采摘绿色菜果、享受乡土文化等需求,将菜地包给游客,村民负责管理,游客参与管理,这样就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知道种植模式也是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认为只有碑文、庙宇、手工艺才是文化。比如东佃村的紫皮大蒜就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现在我们市场上买来的都是外地生产的白皮蒜,很是难吃。那么东佃的紫皮大蒜又好吃又优质为什么没有市场?一个是规模,二个是造势。如果将紫皮大蒜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品牌,结合东佃村的特色民俗和乡土文化等资源,有意识地和乡村旅游衔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大蒜本身不是文化,怎么种植大蒜,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产生什么样的人文故事才是文化,这样,带来经济效益的不仅仅是紫皮大蒜本身,而是历史渊源、种植模式、游客参与等等。谈文化不能割裂经济,没有经济的文化是无源之水,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无本之木。只有相互融合,才能有骨有魂,相得益彰。

乡村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乡村经济也不是单一的经济。我们要追求的是融合,将文化与全域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养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结合起来,培育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精心打造多元“文化+”综合体,形成一院一景观、一村一画卷、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全县大美格局。把文化投入当作实体经济投入一样来对待,规划必有文化,将文化之魂植入到乡村建设中,开出文明之花,结出璀璨之果。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现在出现的“空居”村、“老人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方法单一,一个拆字了得,完全割裂了一个村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后辈人的记忆阻断在了浓浓的乡愁之外。为此,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把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上来,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走向城市的农民返回家园,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寄托乡愁的美丽故乡。

昌黎文化旅游2018-12-10

 

 

傅才武:基层文化馆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建设 文章下载

傅才武:基层文化馆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馆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层文化馆要改变固有的观念和管理模式,用开放的姿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建设,这将会是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效方法。”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

文化馆40年来的三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馆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在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看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馆的总量、规模、组织结构、服务方式都得到了提升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馆的场馆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省、市、县级的文化馆、群艺馆,到乡镇的文化站,体系结构不断健全,文化馆的组织化、功能化、体系化的完善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完备的。二是,文化馆服务群众的模式和经验都已经逐步成熟,服务人次、服务效率、服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文化馆充分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发挥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的作用。无论是每年的年节活动,还是今年组织的全国范围内的广场舞比赛,文化馆都弥补了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组织能力上的不足,发挥了组织活动的重要作用。三是,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文化工作者队伍,这支队伍在专业化领域形成了完善的人才结构和专业模式,充分投身到群众活动的组织、党的政策的宣传、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去,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值得信赖和依托的一支文化队伍。改革开放40年来文化馆取得的这三大成就,归结起来,就是通过文化馆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体系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周口市迎新春少儿文艺联欢晚会

总分馆制提高基层文化效率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馆事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普遍存在财政困难的问题,场馆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都存在不足。随着国家逐渐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在2007年《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之后,通过示范区的带动,我国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文化馆站的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馆在保留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职能,同时兼有对基层的文化市场进行规范和管理。

2016年,当时的文化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乡村为重点,以统筹发展、提高效能、促进均等为原则,推动具备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发挥县级总馆在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建设,傅才武谈道:“我国文化馆、图书馆的总分馆制一直在逐步推进,该指导意见的发布对县级总分馆制的建设和推动起到了制度上的保障作用。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乡镇文化站为协同单位,通过建立这种总分馆制,可以有效进行文化资源的流通,解决基层文化单位资源分散、配置不足的问题,实现资源的流动和优化。总分馆制在提高基层文化效率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办法,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场馆信息化,越到基层越薄弱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成为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在傅才武看来,文化馆整体上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现代人的消费都和互联网紧密连接,这种趋势会从物质文化消费领域延伸到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且这种趋势无法逆转。所以图书馆、文化馆服务于基础群众,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进行对接,是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提供服务效率的有效手段。当上到老人、下到孩童都学会使用网络进行消费和获取信息的时候,如果文化馆还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服务方式,显然会落后于百姓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

傅才武认为,我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在于国有文化场馆信息化的能力越到基层就越薄弱,人才、资源和技术力量都不足。他说:“文化馆越到基层越是和老百姓联系紧密,这种信息化能力的薄弱就越发凸显。提高文化馆数字化能力、服务能力、资源提供能力、管理能力是国家要大力改革的方向。要解决目前基层文化馆数字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购买互联网服务。另外就是要加大力度培训数字技术人才,让固有的人才结构面对和包容信息技术,达到人才结构的更新换代。”

探索文化馆的社会化运营

目前,我国百姓的文化消费需求快速迭代,传统的管理方式、供给方式想要跟上百姓需求的节奏,就要把传统的文化惠民方式转变为通过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提供真正满足百姓需求的文化产品。

想要通过文化馆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傅才武认为主要有三个方法:第一是通过体制创新,进行开放办馆;第二是通过总分馆制的建立达到资源流动;第三是需求引导供给,和百姓的需求对接,保证供给的有效性。其中,傅才武强调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他举例道:“2013年投入运营的江苏省无锡新区文化馆的管理模式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由专业公司全权承包,也是全国首个将文化馆的运营管理和服务等业务进行整体外包的实践探索,为全国文化馆的社会化运营提供了新思路。国家近年来也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依法依规有序参与文化馆的建设。”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8-12-10

 

 

打造文化改革发展的示范高地 文章下载

打造文化改革发展的示范高地

看长三角文化产业最强阵容,听国内外专家学者权威声音,品新时代文化澎湃活力。11月29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亮相沪上。光明日报社与三省一市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文博会主旨论坛于29日上午隆重揭幕。围绕“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这一主题,来自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政界、业界、学界代表400余人参加论坛,分享交流。

位于中国版图东部一隅的长江三角洲,面积仅为总国土的1/26,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在这里集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浸润,创新创造的热情在这里涌动……长三角之于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

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24天后,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在由光明日报社携手沪、苏、浙、皖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主旨论坛上,与会嘉宾的目光聚焦于“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论坛回眸历史轨迹,梳理现实道路,展望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从文化的视角为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

观众在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观展。严大明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壹.累累硕果为融合创新奠定基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长三角所处的沪、苏、浙、皖四地,自古以来汇聚天下灵秀,吴文化、越文化、徽州文化、海派文化,互相影响,彼此交织。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文化企业中,长三角有60余家,占全国30%以上。今年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长三角独占11家。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在论坛致辞中表示,长三角地区文化改革发展亮点频频,硕果累累,为推动区域文化融合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观众在展会上欣赏安徽阜阳的烫画艺术。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素有“文化大码头”之称的上海,汇聚融合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日益彰显。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表示,将虚心学习借鉴苏浙皖及海内外同行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汲取养分、汇聚力量,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在服务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中勇挑重担。

吴韵汉风、水韵苏乡是江苏文化的鲜明特色。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表示,近年来,江苏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深度挖掘江苏的文化底蕴、内涵价值,着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旅游、文化智能装备制造、数字影视等新型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

“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主旨论坛现场。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浙江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超3700亿元,占GDP超过7%,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认为,推动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必将推动浙江文化迈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空间,不断开创浙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提升文化企业产业层次和水平,利用现代技术推动传统艺术创新发展,改革文化扶持政策,推出全国首家“共享书店”……回顾安徽近年来的文化发展历程,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认为,文化融合既要与新思想、新理念融合,也要与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融合,“融入长三角,我们将在主动中参与联动,在沟通中形成联通,在协调中实现协作,在自强中实现强强联合”。

贰.走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新路

沪、苏、浙、皖,一水相连。实现区域文化融合和创新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孙志军指出,长三角地区肩负着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高质量、高起点、高效能,着力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加强区域联动协同、促进优势互补,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和服务职能,用好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示范高地。

周慧琳期待,通过这次主旨论坛广泛集聚各方智慧,深入思考谋划,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中体现文化产业新作为,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协作,联手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走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新路。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王燕文表示,江苏将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抓住用好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扬实体经济之长,扬通江达海之长,共同推动长三角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文化主体创新是一个重大命题。朱国贤指出,长三角地区龙头企业数量多、成长快、实力强,具备跨区域整合能力。与此同时,一批创新型中小微文化企业破土而出,有着强烈的产业链互动和整合需求。浙江将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创新政策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强强联合,为长三角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增强整体创新能力。

走出文化融合新路,要着重做好机制创新。虞爱华表示,人才是最大的资源。要从机制上、体制上激发活力,改革文化扶持政策,改变绩效考核办法,改进文艺评奖制度。对优秀文化人才,既要给经济待遇,也要给政治礼遇。安徽今年和中国文联、作协合作,开展了中国文艺名家看安徽8个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叁.文化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文化如水,泽润万物。一个区域的内在精神、外在气质,无不由文化所决定;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无不与文化有关。

2018年6月20日,“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成立;8月15日,长三角一体化出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8月20日,“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成立……近来,长三角文化合作机制密集推出。区域内优质文化资源的整合,无疑将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认为,对于高质量城市群的打造而言,有内在的文化认同,才有更为深远、更为自然、更为全面的融合发展。文化软实力,带来的是有力量、可持续的“硬支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省一市必将建立起一体化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政策互惠共享,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品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更好助力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转型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周慧琳对此充满信心。

“只有长三角区域精诚合作、探索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路径,才能真正让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龙头高昂,长龙劲舞’,释放世界级城市群的更大全球影响力。”张政指出,要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重视发挥文化产业的托举作用,重视文化融合对于创新发展的独特意义。

“推动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包含着三省一市的共同追求。”朱国贤认为,加快推进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

自古以来,长三角地区就是中华文化的重镇。独特的自然地理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气质,这里不仅有小桥流水,青瓦粉墙,而且晴耕雨读,崇文重教。如今,伴随时代的发展,蕴藏在长三角血脉中共同的文化基因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呈现出更灿烂的文化景观,生发出更为厚重而持久的文化魅力,成为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成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百家号2018-12-3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