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文化工作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市**区文化馆

题目:各地做好文化发展工作

资料提供时间:2022-04-19

目录

更多

着力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文章下载

着力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精神生活的充实富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突破单纯从经济视角来理解发展、理解现代化的传统思维。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当低层级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人的更高级的需求,即精神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已日益凸显。我国现代化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达成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供需脱节、效能不高、内容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要达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就需要在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上发力。

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公共文化服务是为“人”服务的,其效能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进入了“人”的内心,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既将人民作为服务的对象,也让人民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需从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要求出发,充分激发人民的文化创造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展示者、欣赏者、分享者,促进人民的自我提升、自我服务,促进形成全社会自信自强、昂扬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充分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新力。

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由于自然禀赋、经济条件、历史传统等原因,各区域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尚不均衡。国家在制订并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投入、政策倾斜、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但需注意的是,“均等化”并不是平均化,应从公平正义的价值立场出发,着重保障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享受服务的权利均等、机会均等。特别需注意保障残疾人、外来务工者、农村“三留人员”等特殊群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

以文化供给多元化促进高效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低效性,需要考虑如何以高效的社会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来实现文化供给。以往仅由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配置的方式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需要更多地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通过项目招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税收优惠、成果奖励等方式,促进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对接,不断促进公共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社会力量的进入,能够有效延伸公共服务的触角,深入社区、乡村等社会细胞,开展“流动式”“菜单式”“订单式”等特色服务,因地制宜满足需求。在此过程中,政府从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直接提供者变为组织管理者,应加强监督,健全由购买主体、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以及第三方共同参与的评价约束机制,提升购买服务质量,真正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以数字化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内容建设、跨区域传播、资源共享等方面为公共文化服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有效深入基层,极大提高服务的便利性、覆盖率、新颖性和互动性。例如,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满意程度进行分析,便于及时纠偏、精准预测,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又如,通过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公共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互联互通的线上文化服务网络,使基层民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的数字资源。再如,借助数字科技手段,挖掘、保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地方戏曲、少数民族文化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手段立体化、形象化展示,提高人们的沉浸式体验,形成民族与区域文化涵化和培育效应。通过加强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形成需求导向机制,构建健康、高效、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系统。

学习时报2022-3-1

 

 

重庆:盘点2021年重庆文化市场成绩单 文章下载

重庆:盘点2021年重庆文化市场成绩单

“魏松演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感染力很强,激昂的男高音与提琴、小号等交相辉映,将中华儿女对祖国炽热真挚的情感娓娓道来。”这是2021年12月29日晚,市民杜雪莹在朋友圈写下的话。当天,2022年(第25届)重庆新年音乐会以“云音乐会”的形式,为市民送上新年祝福。

事实上,新年音乐会只是重庆文化市场备受赞誉的作品中的一部。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回顾这一年,无论是主旋律题材文艺创作势头强劲,公共文化服务更趋完善,还是“互联网+文化”等新型文化业态的悄然崛起,重庆文化市场生机盎然,活力满满。

那么,2021年重庆文化市场有哪些新亮点?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本地文艺工作者撑起亮丽风景线

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大量外地名家、名团无法顺利来渝,重庆文化市场开始了又一年的“内循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庆文化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红色主旋律题材的创作。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排演多部艺术作品,将先辈们的精神品质传递给观众,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川剧《江姐》、京剧《张露萍》《双枪惠娘》、话剧《红岩魂》等一大批红色主旋律题材的艺术作品与观众见面。

与此同时,2021年还有不少关于乡村振兴题材的作品纷纷涌现。“以各大文艺院团为例,2021年,重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一线,创作出大型情景国乐剧《告别千年》、歌曲《第一书记》、话剧《天坑问道》《薪火》等作品。”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作品多数入选第九届重庆文学和艺术奖公示名单,其中,《告别千年》已被纳入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重庆三峡歌舞剧团打造的扶贫题材话剧《薪火》也已完成近百场惠民公演,受到观众的认可。

不仅如此,2021年,我市还积极搭建优秀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市民纷纷走进重庆各大美术馆、博物馆,通过观看一场场展览,度过自己的休闲时光。据统计,2021年,我市博物馆举办线上线下精品展览400余个,社教活动2000多场次,包括“牢记嘱托战贫困巴山渝水换新颜——重庆市脱贫攻坚展”“初心使命奋斗——中国共产党重庆100年光辉历程展”“水中精灵——长江鱼类展”等,服务观众超两亿人次,其中青少年716万多人次。

从演出到展览,重庆广大文艺工作者凭借本土的经典作品和大量全新的创作,勾勒出重庆文艺的靓丽风景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市民感受艺术魅力

2021年10月20日,伴随着英姿飒爽的开场秀,由市文旅委主办的“和谐社区·幸福生活”第六届重庆市社区艺术节家庭才艺秀在大渡口区举办。这场才艺秀以真实事例为素材,讲述了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趣事,精彩的表演配上共鸣强烈的故事,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021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将优质、丰富的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让人民享受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

在南岸区上班的刘媛近日下班后常约朋友逛弹子石老街,饭后会顺便逛逛老街里的大众书局。

事实上,在重庆,公共文化空间早已跳出固有的形态,生长成独具个性的模样。以重庆各大书店为例,不断升级服务,通过推出读书分享、国乐故事赏析等服务,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市民打造“身边的图书馆”,真正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彰显书香重庆文化特色,已成为各大书店联手相关机构,共同营造的一道文化景观。

新型业态不断发展

“互联网+”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应用到文化领域,给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带来很大变化。

2021年8月,当线下演出因疫情防控被按下暂停键时,重庆市群众文化馆等文化单位,充分利用数字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线上服务项目。依托重庆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重庆群众文化云”,退休市民陈女士相继完成了中医食疗养生、塑形瘦身瑜伽等课程。

此外,“云演出”“云博物馆”“云录制”“云旅游”“云音乐会”“云端论坛”等新的传播形式,让由疫情防控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

2021年以来,三峡博物馆、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单位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艺术形式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云”文化项目成为重庆文化市场的一大亮点。

比如,三峡博物馆与腾讯公司合作,共同发起的文物数字活化项目,通过“文物+数字化”的表现方式,让白鹤梁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出新活力,引导更多年轻人了解、关注白鹤梁,进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创新传播。“互联网+文化”,让传统文化产业焕发生机。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消费是引擎。据了解,未来重庆还将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丰富新领域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促进特色化、创新化、规模化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形成。

重庆日报2022-1-5

 

 

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 文章下载

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

近年来,诸多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质文艺作品次第涌现,《唐宫夜宴》《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蕴含了浪漫悠久的东方美学品格,《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塑造了生动饱满的英雄形象……这些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影视艺术作品,有效助力了中国之美的传播。

近期,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中“宽眼距、吊梢眼”的主角造型引发争议,与此相类似的,某产品广告中的“眯眯眼”造型以及部分摄影作品中模特造型等,均被置于广泛讨论之中。一个文化群体的“美”到底由谁来定义,又应该如何定义?这一问题的出现,具有漫长的历史渊源,而对其进行厘清,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重要性。

很长时间以来,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处于强势一方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文化的定义与描绘从未曾停止。这种定义和描绘却常常带有误解甚至扭曲,是漠视这些国家的文化本体与历史遭遇的结果。

从“傅满洲”到“陈查理”,在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流行媒介将东方人物形象塑造成“吊梢眼”的同时,衍生为一种“丑化”的印象、一种固定的偏见。在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下,泛化为西方社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的共同想象。在艺术、时尚、电影等领域的人物造型上,通过化妆、拉扯眼角等方式形成“吊梢眼”,似乎符合了西方刻板印象中的东方人形象。而对这一类造型的批评性看待,并非歧视现实中人们类似的样貌,而是对这背后不平等的文化格局与机制的揭示。

中国形象、中国之美应该由谁来定义?它应该是怎样的、可以是怎样的?在当下世界传播格局下,尽快加强自身文化传播能力建设,不让中国形象全由西方想象、判断与决定,是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环。而正确定义我们自己、有效传播我们自己的前提,是真正认识我们自己。

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深刻理解我们的文化本源、文化本体、文化构成与文化发展脉络,真正拥有文化自觉意识,真切知晓我们美在何处,因何而美,为何而美,为谁而美。从《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下的花环》等在中国电影各个阶段涌现出的那些彰显着人民性光芒的优秀作品,到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等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弘扬了一部部璀璨的文化经典的电视综艺,无不对中国文化中那些震撼人心的美进行了深刻挖掘,它们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有着历史厚重感、文化纵深感的中国形象。

我们的审美观和美学理念来自文化的传承,五千年文明史给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今天在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我们更应传播真正的中国人之美。

与此同时,文化从业者还应提升传播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传播能力。在数字时代,跨文化、跨国界传播更具技术上的便利。《遇见工匠》《伟大诗人杜甫》等一批国际传播纪实作品,表达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塑造了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人形象,实现了在国际国内的有效传播。

光明日报2022-1-4

 

 

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指引 文章下载

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以下合并简称执法部门)开展网络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办理网络文化市场案件,适用本指引。

本指引所称网络文化单位是指从事网络文化活动的所有主体,既包括已取得相关资质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也包括生产、制作、传播网络文化产品或提供网络文化服务的其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 查处违法违规网络文化活动,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执法部门管辖。违法行为发生地包括违法行为实施者的注册登记地、实际经营地、网站备案地,参与运营维护的服务器等终端设备所在地,网站与应用程序建立者、管理者、运营者、维护者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等。

两个以上执法部门都有管辖权的案件,由最先立案的执法部门管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执法部门指定管辖;也可以直接由共同的上一级执法部门指定管辖。

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定管辖。

第四条 执法部门应当将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培训纳入年度综合执法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网络文化市场政策法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

第二章 基础保障

第五条 网络文化市场执法任务较重地区的执法部门可以向当地编制部门申请设立网络文化市场执法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网络文化市场执法人员,专门从事属地网络文化市场日常检查和案件办理等工作。

第六条 从事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行政执法证件,具备必要的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法律知识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等领域必要知识技能,参加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培训。

第七条 开展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应当配备以下软硬件设备和工具:

(一)执法记录仪、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移动执法终端、用于检查取证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相关设备应可满足Windows、Linux、iOS、Android等不同操作系统网络执法监管需求),必要情况下还包括VR/AR设备;

(二)硬盘复制机、只读读卡器、大容量硬盘、移动硬盘等电子数据复制、提取、存储工具;

(三)网站搜索、屏幕录音录像、屏幕截图、IP地址查询工具;

(四)电子数据取证软件或者工具;

(五)视情况配备网络执法专线、网络执法专用电脑;

(六)需要配备的其他设备和工具。

设施配备应当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性能先进、设备配备与履职需要相适应的原则,严禁以上述名义配置与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无关的设施设备。

第八条 执法部门应当结合执法体制统筹预算安排,保障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必需经费,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第三章 网络巡查

第九条 网络巡查是指执法人员通过搜索引擎、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或者在线浏览、实际使用、调取录像、实时监控等方式对网络文化单位及其活动进行日常检查的活动,主要包括制定计划、搜索信息、核查信息、登记造册等内容。

各级执法部门负责辖区内的网络巡查工作。必要时,执法部门可以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委托其他专门机构对网络巡查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提高网络巡查的效率与针对性。

第十条 执法部门应当根据辖区内网络文化单位的数量、类型、地区分布及经营范围等特点,合理制定网络巡查计划,统筹安排执法人员,有效开展网络巡查工作。

第十一条 执法部门应当利用搜索工具和软件,使用网络文化单位的名称、域名、IP地址、网络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名称、内容等条目作为关键词,搜集整理辖区内网络文化活动及相关单位信息,及时了解网络文化市场状况,并对辖区内重点网络文化单位及其活动、涉嫌违法违规网络文化经营活动进行重点巡查。

第十二条 搜集网络文化活动及相关单位信息后,应当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初步判断相关网络文化单位的经营资质、产品或者服务内容、经营行为是否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

第十三条 执法部门在网络巡查中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的,可以通过下列形式调查核实网络文化单位的基本信息:

(一)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等网站查询网络文化单位的ICP许可或者备案信息;

(二)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部门查询网络文化单位的ICP许可或者备案信息,或者使用其提供的专门平台进行自主查询;

(三)检查网站、应用程序内公示的经营主体信息等相关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网络文化单位的相关经营登记注册信息、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等查询网络文化单位的相关许可或者备案信息;

(四)通过测试产品服务功能、搜索网络公开信息、要求相关主体协助调查等其他方式,确认网络文化单位的实际经营地、联系方式等有关信息;

(五)使用“Ping+域名”的命令、抓包工具或者利用IP地址、域名查询等工具,查询网络文化单位的IP地址、归属地等网络信息。

第十四条 执法部门对网络巡查发现、上级执法部门交办、下级执法部门报请、相关管理部门移送或者委托的监测机构通报的涉嫌违法违规线索,应当依法调查取证,及时决定是否立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的,应当按照《文化市场举报办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 远程取证

第十五条 远程取证是指执法人员通过信息网络对网络文化单位、网络文化产品、网络文化服务及其所在网站、应用程序实施收集、调取和固定视听资料或者电子数据的活动。

必要时,远程取证过程可以邀请一至两名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见证人,或者有资质的公证机构公证。

远程取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

(一)利用计算机或者移动终端直接打开网站、应用程序等进行取证;

(二)在移动终端上打开网站、应用程序等,利用多屏互动技术,将移动终端显示内容投屏至计算机进行取证;

(三)利用模拟器在计算机上模拟出移动终端等其他类型设备的功能,在模拟器内打开网站、应用程序等进行取证。

第十六条 网络远程取证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取证时间。通过有标准时间服务的授时网站获取取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二)取证对象。对网络文化网站首页或者应用程序主要界面进行调查取证,包括域名、主要内容、页面标注的ICP备案号、许可证、联系人、联系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三)审批备案信息。对网络文化单位注册登记或者许可备案信息进行调查取证,包括网站ICP许可或者备案信息、《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及许可事项、IP地址、服务器所在地信息等内容;

(四)涉嫌违法违规内容。对涉嫌违法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及提供网络文化产品试听、下载、播放、传播、交易等服务活动的过程进行调查取证,包括网络音乐、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动漫、网络艺术品的展示、播放、使用、互动、下载、付费等页面及其过程,其他相关图片、文字、音视频等信息及其使用过程。

第十七条 远程取证应当制作《远程勘验笔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包括勘验的起止时间、地点、执法人员、勘验对象等;

(二)勘验手段,包括勘验工具、勘验方法、勘验步骤、提取视听资料或者电子证据的方法等;

(三)勘验情况,包括对勘验实施过程的记录、勘验中发现的线索、提取的视听资料或者电子数据等。

第十八条 根据取证对象实际情况的不同,在确保取证过程真实、完整、清晰、有效的前提下,远程取证可以采取下载保存、屏幕录音录像、屏幕截图、使用摄影摄像设备进行拍摄等方式进行。

必要时,执法人员可以对远程取证过程进行全程拍照、摄像。

第五章 现场取证

第十九条 现场取证是指执法人员在网络文化单位注册登记或者许可备案地、实际经营地、网站备案地或者服务器等设备所在地等涉案场所收集、调取、固定和整理证据的活动。

现场取证主要包括制定方案、现场控制、证据收集整理和固定、登记保存、制作执法文书等环节。

第二十条 进行现场取证前,执法部门可以根据前期核查掌握的情况及实际需要,制定现场取证方案。

现场取证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执法人员及其现场分工;

(二)检查对象和内容;

(三)取证方式和手段;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五)其他需要明确的内容。

第二十一条 现场取证时,执法人员应当注意防止当事人利用计算机、移动终端、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或者工具对相关证据进行修改、转移、删除或者损毁。必要时,执法部门可以邀请当地公安机关到现场协助开展工作。

第二十二条 对于案件情况紧急或者情况特殊,不允许关闭和先行登记保存电子设备的,可以在现场不关闭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提取电子数据和证据,并不得损害目标设备中电子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

第二十三条 现场检查的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一)现场使用计算机或者移动终端登录涉案网络文化单位网站、应用程序,逐一打开涉案网络文化单位网站、应用程序相关页面,调取后台管理系统,实时记录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内容及当前时间;

(二)搜索并提取存储在计算机、移动终端、闪存、光盘、移动硬盘等设备中的网络文化产品或服务内容,相关销售、收入交易记录和相关协议、单据等材料;

(三)对于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可以依法对涉案的计算机、移动终端、闪存、光盘及其他用于从事违法网络文化活动的工具或者物品进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四)对涉案网络文化单位的标牌、证照、住址及经营场所拍照记录。案情较为复杂、影响较大的,还应当对现场取证过程、涉案人员、涉案硬件设备拍照并全程录像。

(五)制作现场检查(勘验)笔录,载明起止时间、地点和检查(勘验)情况等内容,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逐页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不能签名、盖章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四条 现场取证时原则上应当收集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原件或者原始载体,收集原件或者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应当按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证据规则》要求收集复制件。

对有关设备或者存储介质进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执法人员需现场对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硬盘、闪存等设备拆装口、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处,或者光盘装袋封口处粘贴封条,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并制作《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及相关文书。

第六章 电子数据管理

第二十五条 取证结束后,执法人员应当对采集或者提取到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需要补充完善证据,形成完整、系统的证据链。

第二十六条 电子数据的采集、提取、分析、固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遵循及时性、完整性、环境安全性、过程合法性、结论可重现性的原则;

(二)电子数据的制作者制作的与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来源于电子数据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显示、识别的输出介质,视为电子数据的原件;

(三)除《(远程)勘验笔录》外,还应当制作电子数据内容说明材料,详细载明电子数据的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信息;

(四)执法人员需要在说明电子数据具体内容的相关书面材料及执法文书上逐页签名或者盖章,有见证人的情况下见证人也需逐页签名或者盖章;

(五)保持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得采取剪裁、拼凑、篡改、添加等方式进行伪造或者变造;

(六)保持电子数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

第二十七条 对现场取证中先行登记保存的设备或存储介质实施电子数据的提取、审查与认定,可以对照以下有关步骤进行:

(一)使用一次性刻录光盘、闪存、储存卡或者硬盘复制机等,对涉案计算机硬盘内容进行有效复制;

(二)将复制好的一次性刻录光盘、硬盘复制机等接入取证计算机或者将闪存、储存卡连接只读设备后接入取证计算机;

(三)使用电子数据取证软件提取相关证据,包括涉嫌违法网络文化产品或者服务及其销售单据、操作记录、联系方式等内容;

(四)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计算机终端、闪存、光盘、移动硬盘等设备分析的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拍照和全程录像;

(五)将电子数据内容及取证过程的图片、视频等内容刻录成光盘保存,并制作《(远程)勘验笔录》记录取证情况。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可以将需要鉴定的电子数据及时送交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与认定,必要时可以提请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二十八条 作为证据使用的电子数据载体应当固定和封存,封存方法应当保证电子设备和电子数据在不解除封存的状态下无法启动和使用。

执法部门可以选择使用哈希值、可信时间戳等方式,确认电子数据的唯一性和未修改状态,进一步增强电子数据的提取、分析与认定结果合法性。

第七章 执法协作

第二十九条 执法部门在网络巡查过程中,发现涉及其他地区且本地区没有管辖权的网络文化市场案件线索,应当及时将相关材料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执法部门。其中,同省(区、市)的,可以直接同级移送;跨省(区、市)的,可以通过省级执法部门转交。

其他地区执法部门接到相关网络文化市场案件线索后,应当及时进行核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调查。

第三十条 执法部门在立案查处网络文化市场案件过程中,发现案件涉及其他地区且独立调查取证确有困难的,应当向其他地区执法部门发出协助调查函,并载明案件来源、案件名称、案情概要、相关证据材料及提请协助调查事项等内容。

第三十一条 其他地区执法部门应当在接到协助调查函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根据提请协助调查事项,为办案地执法部门开展异地调查取证工作提供帮助或者依法协助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以书面形式将相关情况函告办案地执法部门。其中,协助调查取证的,应当同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第三十二条 对其他地区执法部门、其他行政机关依法调查取得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现场笔录、勘验笔录等证据材料,办案地执法部门在对其进行审查和认定后,可以直接作为案件办理的证据。

第三十三条 执法部门应当在网络文化市场案件办理终结后5个工作日内将案件办理情况通报协助调查的其他地区执法部门,同时抄报其上级执法部门。

第三十四条 对符合文化市场重大案件标准的网络文化市场案件,执法部门在向上级执法部门报告时,应当将协助调查的执法部门及其办案人员等情况一并报告。

上级执法部门对符合督办条件的跨区域网络文化市场案件应当进行督办,并可以对办案地及协助调查地的执法部门给予办案补助。

第三十五条 上级执法部门在通报表扬重大网络文化市场案件时,应当根据执法部门及协助调查的执法部门参与案件查处的程度及实际贡献,一并予以通报表扬,或者建议其他执法部门的上级执法部门予以通报表扬。

执法部门可以将本单位协助其他地区执法部门调查取证情况上报上级执法部门,作为年度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考评的辅助材料。

第三十六条 鼓励执法部门在查办禁止内容类网络文化案件后,将含有禁止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样本报至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分析保存,为后续开展相关查处清理工作提供支撑。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指引所称“应用程序”包括电脑客户端、移动应用程序、小程序、公众号等供用户操作使用的应用软件、操作平台、交互界面。

本指引所称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第三十八条 网络搜索常见的关键字包括:

(一)网络表演主播的名称、ID号,秀场、直播等;

(二)网络音乐的名称、歌词、格式、类型、演唱者,音乐下载、MP3、MV、DJ、电音、嗨曲等;

(三)网络动漫产品的名称、角色,漫画下载、免费漫画、动漫、卡通、漫画、日漫、韩漫等;

(四)网络交易平台的商品名称、店铺名称、店铺ID号,掌柜名等。

第三十九条 执法部门在收集网络文化市场执法相关证据材料时,应当坚持有限、必要的原则,不得超越法定职权收集与案件无关的证据材料。

对于执法部门在网络文化市场执法过程中知悉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保密商务信息等数据及信息,应当严格规范管理和使用,不得非法向他人泄露或提供。

第四十条 对通过网络开展的营业性演出票务销售、演唱会线上直播、艺术品经销等文化市场经营活动和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在线旅游经营服务,执法部门可以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艺术品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采用本指引所列手段方法进行调查取证。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涉及的其他领域,如无不同规定的,可参照本指引开展网络执法工作。

第四十一条 本指引由文化和旅游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文化部2012年发布的《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指引(试行)》同时废止。

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2022-3-1

 

 

提升文化“触达率”,添彩美好生活 文章下载

提升文化“触达率”,添彩美好生活

文化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江苏如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本报记者专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智库秘书长、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教授。

记者: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目标。江苏重点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周凯:文化犹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浸染我们生活的每个时刻、每个场景、每个区域。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深深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是我们最深层的底色和基因,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关于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我省来说,首先要梳理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将其内容生动化、具象化,还要注重载体建设。文化要通过有形的文化产品来展现,必须要有一个载体或介质,目前我们的载体建设还比较稀缺。通过载体把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转化和创新,要有新鲜的创意,还要有相对完善的体制机制支撑。

记者: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江苏“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目标。江苏如何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周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这是一个既旧又新的话题。说“旧”,文化产业不是才提出来,已经提了若干年。说“新”,新的时代背景、新的时空条件、新的时间窗口期下,文化产业应该怎么走,往什么方向走?这是放在学者、业界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时代命题。

文化要产业化,但产业化不是简单的工业化。文化是无形的资产,不是有形的产品。在产业化过程中,从宏观到微观都要考虑到。首先,要有针对性、因地制宜,不能千城一面、千篇一律,要找到独特优势。其次,要不断挖掘新内涵、新角度。品味文化,就像读一本书,读第一遍和读第十遍的感悟是不一样的,应该常读常新。文化和文化产业是“非标品”,不是标准品,不可能有一样的管理模式、一样的内核。这种非标性、独特性和特色化,恰恰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对文化产业而言,一定要多视角、多侧面、多维度,这样才能形成新的文化触点。“文化+产业”还不够,还要“文化+科技”。文化是软实力,没有科技硬实力做支撑,它的表现形式会相对单调,体验感也不会令人印象特别深刻。还要“文化+旅游”,当然还有其他的“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产业链闭环:文化是灵魂和精髓,旅游是一种载体方式,科技支撑起生命力和闪光点。另外,还要形成产业自我造血能力,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因为若无法治的土壤,再好的创意也会慢慢枯萎。

记者: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的竞争就是文化产业人才的竞争。您认为,应该怎样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周凯:任何产业的核心都是人,文化产业尤其要重视人。有些地方建立文化产业学校、开设文化产业专业,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但也要看到,文化产业涵盖很多领域,比如会展设计、影视传媒、动漫出版等。指望通过两三年时间就把这些不同细分领域的知识一网打尽,不太现实,所以目前确实存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我认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该以“业”为主,基于“业”的底座,相关领域的学科或课程都要修读,还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阅历比学历更重要,见识比知识更重要,创新比记忆更重要。做文化产业,很多东西没有标准答案,要靠创新思维去解决。所以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不能照搬课堂教学方法,而要重视“走出去”,在实践的大潮中历练。再者,使用人才要有宽松的环境,营造鼓励创新、激发创意、宽容失败的氛围。一段道路,把起点和终点两头规定好,至于中途开不开车、开多少码都不作限制,给他们最充分的空间,才能产生最好的作品。这是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拥有的境界和视野。

记者:如何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周凯:江苏不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倡导全民阅读,推动书香江苏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智慧便捷的城乡文化生活圈。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再往前走几步。比如说,在理念上要真正认识到文化赋能的强大力量,多些包容“十年不鸣”的耐心和定力,多些让“小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远见卓识。还要尽力营造更多的城乡公共空间,不断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品位,让群众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文化的土壤更加肥沃,文化的氛围更加浓厚,文化的人才更加集聚,文化的产品更加丰盈,文化的“触达率”更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新华日报2022-3-9

 

 

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文章下载

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强国热词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利用网上网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民心相通。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会场声音

如何用好数字化技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如何推动粤剧等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传承和“走出去”?连日来,围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内容,广东代表委员展开热议、积极建言献策。

“双创”让岭南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2月11日,广东召开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提出聚力实施文化强省建设“六大工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广东正在大力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说,“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优势,为文化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企业可以借助新技术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之路,在文化产业数字化领域抢占先机。”他说。

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能够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更加关注粤剧,她认为这与大批广东戏曲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密不可分。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小敏长期带领广东粤剧院在粤剧跨界融合方面进行尝试,对经典剧目进行全新演绎,备受观众喜爱。

今年,她提出了成立全日制广东戏曲学院的建议,希望可以重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招生,对标中国戏曲学院或上海戏剧学院,加强戏曲人才培养,让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从发展“水文化”的角度,全国人大代表、揭阳市水利水电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陈旭斌也强调了人才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陈旭斌看来,水文化在促进广东文旅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巨大潜力。他建议,一方面要加强水利工程文化底蕴的挖掘力度,另一方面要鼓励高校等各方共同加强人才培养,创作更多相关文化作品。

推动广东非遗“走出去”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意。广东通过实施对外传播工程,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是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积极实践者。2013年来,他带着“肥女”系列作品走进法国、意大利、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38座城市进行巡展。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今天的中国,也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主动作为。”许鸿飞说。在他看来,乡村振兴、抗击疫情、中国航天、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事件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例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要用文艺记录时代故事,讴歌时代精神,让艺术创作成为传递中国新形象的强有力载体。”他说。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高州市果留香石榴专业合作社社长温锦玲在近年的履职过程中,对推动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有了更多思考。以茂名为例,她认为当地的冼夫人信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仍有待深入挖掘。

“冼夫人信俗在广东主要分布在粤西地区,但也流传至海南,辐射到东南亚。”温锦玲认为,通过推动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可进一步促进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民心相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南方日报2022-3-8

 

 

用好历史文化资源 增强认同感归属感 文章下载

用好历史文化资源 增强认同感归属感

知史方能爱国。对国家历史、文化、国情的认识和理解,是形成国家认同感、归属感的基础。进一步增强港人的国家意识,需要从历史文化教育抓起。

我成长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作为一个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土生土长、受教育的香港人,我至今保留着我在中学时的中文课本。除了涵盖文言文经典的中国语文课本、中国文学课本,还有《论语》《孟子》等课外读物。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很多词句,50年后的今天仍然不时浮现在我心头。随着年纪增长,人生经验愈多,愈能感受到先哲先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这些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滋养了我的生命,让我了解到中华文明的辉煌,明白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责任,更毫无疑问地知道:我是中国人,并以此为骄傲。

如果说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培养了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那么学习中国历史,则让我清楚地认识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沉浮,让我对本民族有一种历史责任感。每每读到唐朝盛世便觉兴奋,战败亡国就黯然伤心,而清末以来的屈辱历史,更令我们这一代有切肤之痛。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看到了一代代中国士大夫对国家的责任: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士大夫内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担当。我还不断地阅读近代历史、人物传记,深为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的品格折服。在读史的过程中,我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历史文化是陶冶人格、树立理想最好的资源。它是一种无形的存在,让我们从中看到前人的努力与付出,他们的光荣与痛苦,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为之感动,进而产生精神的向往。这一精神所在之处,就是身份确立的根据。现代人喜欢讲身份认同,如果对自己的文化没有感情,不知自己的生命源于何处,何来归属感?不尊重自己的文化,不了解民族的苦难,何来历史的担当?

从我们这一代人的亲身经历来看,今日香港一些年轻人对其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出现危机,正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文化教育出现了偏差。香港过去在中学阶段把中国历史移出必修科,我认为是一场灾难。“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将历史教育的缺失视为可倾邦毁国般严重,就是因为历史能唤醒我们的民族自尊,能够让我们带着钱穆先生所言的“温情与敬意”,庄敬自强,尊重本国的文化,对民族有信心。好在自2018—2019学年始,香港初中中史科成为独立的必修科,所有学生又能较系统地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这对增强香港青少年对国民身份的认同大有裨益。

人只有明确知道自己的归属,领悟自己生命的根源,才能真正对群体、对社会、对国家、对历史有所承担。人归根结底是历史的存在,前有所承,后有所启。学习好中国历史文化,可让大家知道当中事实,用理智分辨是非对错,用中国人的身份和视角去看问题、思考问题,拥有一种历史的视野和责任担当。

2019年,我担任青年组织“敢言智库”主席,带领一众香港青年做网络节目、办论坛、组织考察团,积极为内地与香港人文交流作出努力。2020年至今,该团体已发表超过300篇公开文章,举办了20余场活动,包括支援抗疫派发口罩、香港国安法宣传、庆回归文化交流等。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也多次建议推进香港的去殖民化工作,建立健全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让香港青少年充分全面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苦难,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国家观念,从中小学教育抓起,培养港人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合格国民。

香港正站在重新出发的起点,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迎来崭新的发展篇章。我们既要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又要聚焦经济民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香港良政善治和长期繁荣稳定。也只有“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才能维护好香港的光明前途和香港同胞的根本福祉。

光明日报2022-3-1

 

 

山东:手造,“创”出山东文化新品牌 文章下载

山东:手造,“创”出山东文化新品牌

保护、传承、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是打造“山东手造”品牌绕不开的话题。这其中的关键词,是一个“创”字。年初发布的《“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无论是打造会展平台、建设展示平台,还是建立标准体系、人才集聚平台,每一项推进措施,都离不开“创新”“创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是齐鲁大地上积累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就是要系统梳理、整合这些资源,通过创意创新,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满足当下多样化、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创意对传承的重要性,威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昌”花饽饽第五代传人孙海燕深有体会。从胶东人的土灶大锅,到登上年轻人的家宴、生日宴,“吉昌”花饽饽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过去,“吉昌”花饽饽销售高峰期多在腊月里,匠人们最多忙活半个多月,很多人因此对传承失去兴趣。孙海燕花上了心思。她把在刺绣厂当工艺美术设计师的从业经验和审美标准用到花饽饽的制作当中,还考取了高级营养师资格,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花饽饽变成了集传统、时尚、营养、健康等元素于一体的现代面点。

“我们的‘百岁帝王桃’,售价999元,每年能卖100多个,‘鱼跃龙门’等主题的花饽饽更是订单不断。”孙海燕说,正是因为应时而做、应事而做、应节而做、应人而做,才能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打开销路。

为守住质量这个根本命脉,根据“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有关要求,省市场监管局、省文旅厅今年将组织专业力量,编制“山东手造”标准体系,分门别类制定专项标准,明确准入门槛。同时提出,要强化数字赋能,扩大线上市场。

一方面保持品质、保有特色,另一方面拥抱时代变化。这是山东手造“创”的魅力。

2021年5月,曹县在互联网走红。曹县辰霏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胡春青从未如此清晰地感知流量带来的冲击。

伴随着国潮热,辰霏服饰“拳头产品”汉服的线上销量稳步攀升。如今,夫妻俩拥有加工厂、布匹厂、汉服体验馆等多家线下实体店,8家线上天猫店,年销售额逼近两千万元。“2022年,我们希望利用好国家知识产权局设在曹县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做好汉服原创设计,整合曹县汉服资源,建立曹县汉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真正让数字赋能汉服生产既跑量又提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胡春青说。

只是“闷头”做手艺,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山东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洪雷认为,对“山东手造”品牌进行统一设计、整体运营推广尤为重要。他透露,今年将在省委宣传部支持下,成立“山东手造”运营公司,使之成为“山东手造”研发、展示、策划、销售的省级平台。

大众日报2022-3-25

 

 

江苏:创新创造,江苏文化涌动澎湃新动能 文章下载

江苏:创新创造,江苏文化涌动澎湃新动能

从现实主义大剧《人世间》成爆款,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变身“网红打卡地”;从紫金文化艺术节闪亮的戏剧生活,到扬子江畔涌动着的中国文学潮汐……江苏人不断“上新”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受到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江苏文化正努力探索更多文化与人民之间的“共情密码”。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目标任务,对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锚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目标任务,江苏在构筑夯实“三强三高”的基础上,正不断激发文化创造创新活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的跃升。

文艺创作出精品

时代和人民是最大IP

【镜头】

“好人生比好年华更重要”“崇拜是爱的基础”……2022年,一部江苏出品、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刚开年便火成了一个文化现象。

电视剧《人世间》以北方城市的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为背景,讲述了以周家三兄妹等为代表的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据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处处长谭松枝介绍,截至3月1日首轮播出结束,《人世间》1—58集总观众规模达3.71亿人,单集最高收视率达3.38%,收视份额达15.47%,创下CCTV-1黄金档电视剧近8年新高。

爆款、出圈,是时下用来形容热度和影响力的流行词汇。而爆款剧《人世间》的成功在于,在流量和点击率之外,它更多的是打造了一个公共交流文化空间,让文学与影视“深情拥抱”,让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激情对话”,让年轻人和长辈一起“隔代追剧”,让个体命运成为时代变迁的注脚。

以更宏观的角度去看,这种“出圈”的本质是找到了凝聚共识的“同心圆”。什么是人心?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理想?在电视剧构建的“平凡的世界”中,引发最大共情的“圆心”就是中国人心怀热望,家国相依、向阳而生的品格,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价值观。

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既是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近日,江苏省文艺创作题材库“上新”,70多条文艺创作题材入库,吸引和引导广大创作者和创作机构聚焦主题、选准题材、讲好故事、推出精品。

如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江苏“强实力”?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泽云告诉记者,2022年伊始,江苏舞台就精彩不断。2月12日起,现代戏昆剧《瞿秋白》以每天两场的节奏在南京江南剧院连演一周,受到市民欢迎;3月1日起,作为周总理形象的首次歌剧化表达,歌剧《周恩来》全国巡演北京站取得开门红。他说,“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省属国有文艺院团,我们将切实履行使命担当,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望】

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苏式”文艺范儿也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里的新期待。《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江苏将进一步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推动文化文艺作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探索建立名家大师领衔创作机制,丰富完善江苏文艺创作题材库,健全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江苏文学影视戏剧转化中心,加强江苏重点电影创作选题规划,提升网络文艺发展水平。获重点文艺奖项数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五年创作出版有全国影响的文学作品10部,推出原创舞台精品剧目25部以上、精品主题出版物50种以上,出品有较大影响的电影50部和优秀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视听作品共100部以上。

江苏标识更闪亮,

连接现代美好生活

【镜头】

1月6日,写入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在江苏,大运河不仅是过去的记忆,也连通了现代生活的美好场景。

烟花三月下扬州,位于此地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去年6月开馆以来,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打开微信小程序,成为每日1万个预约名额中的一员,参观者便可以在展厅品味这部“运河百科全书”,在20米长的沙飞船上沉浸式体验行船,在数字化展厅体验诗意运河文化,在运河街肆上体验古代运河两岸生活,青少年还可以化身明代都水监官员来一场“二次元+古风”式的密室逃脱。“太出片了!这个博物馆太懂这届年轻人了!”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的合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典籍式、文物式的存在,更是可以转化为生活中的审美。

除了“硬件”,“软件”亦同样重要。“文学之都”南京正在打造10条文学小路,其中古刹鸡鸣寺附近的六朝文学小路、颐和路的现当代文学小路、秦淮河畔门东门西的明清文学小路今年将率先“开路”。“我们考虑,让文学的生活成为‘软件’。同时用好中介,把个人连接到场所,用场所的网络把城市2000多年文学长河展开在每个人面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鲁安东说。

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还需要向历史“寻根”。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通过传统文化当代化应用,让读者通过PC端和微信小程序,就能在线阅读浩瀚的《江苏文库》,一键通晓千年文脉。

【展望】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中“活”起来、“潮”起来,才能让独具魅力的“江苏名片”更具闪亮度、丰富性和影响力。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文化带建设、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等,让“吴韵汉风”“水韵江苏”文化特色更加彰显,长江文化、海洋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彰显,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打造一批高显示度的江苏文化标识。

文化服务“沉下去”,

群众幸福“提上来”

【镜头】

3月3日,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迎来了涟水县淮剧团带来的送戏下乡演出。欢快的淮剧、小品、快板说唱、淮海琴书等文化节目,赢得群众阵阵掌声、笑声、喝彩声。

“看得真过瘾!”条河村村民朱大妈乐呵呵地说,村里就有农民艺术团,自己也喜欢唱,不仅当观众偶尔也上台客串,这回“送戏下乡”节目更丰富、演出水平更高,让她大开眼界,希望这种形式的演出可以更多一些。

“每年我们要送戏下乡120场。在镇上,我们就开着流动舞台车,在田间地头,车开不进,我们就搭舞台。”涟水县淮剧团团长翟永军介绍,今年春节过后,团里已经举办了四场送戏下乡活动。另外,团里每位演员每周二、四还在直播间里与网友见面,利用新媒体平台,把淮剧送到更多网友的屏幕上,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听戏、看戏。

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江苏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文艺志愿服务、优秀文艺成果共享工程……江苏每年开展丰富多样的送文化下基层活动,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其中,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推进全省“送戏下乡”制度化、常态化开展,2021年实施扶持经济薄弱地区“送戏下乡”2800场。

当前,江苏已经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接下来,我省还将建成一批“城市文化客厅”和小剧场,大力推进乡镇影院建设,全面建设“书香江苏”,让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展望】

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是我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深化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我省在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方面不断作出探索。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表示,迈上新征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送戏下乡”要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单”,用百姓的语言,讲百姓身边事,演百姓身边人,切实提高实效性、知晓度、美誉度,推动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提上来”。

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我省开展的“双千计划”正是这一理念的创新探索。通过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建设老百姓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打造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

文艺苏军青蓝续,

风华正茂展新颜

【镜头】

三年前的春天,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正式启动,100对师徒走上红毯,结对传承,传为艺坛佳话。虎年新春前,“名师带徒”计划分别举行了美术书法民间工艺作品展和戏剧曲艺展演。这是对“名师带徒”计划展演类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入选计划的青年艺术家担当主角,展示其三年来在各位名师培养下取得的新成绩新进展。

“名师带徒”计划坚持唯才是举,突破年龄、身份、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有利于让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年轻人尽展才华、脱颖而出。

“名师带徒”计划实施三年来,高徒们大显身手、佳绩不断。其中,单雯凭借恩师张继青亲授的《牡丹亭》一举夺魁,荣登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张军参与编剧的《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小人物的命运波折反映家国沧桑,最终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孙瑶琦成为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组获奖者。潘讯的评论文章《评弹创作当有“时代之思”》,入选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在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里,每一位学徒都虚心求教、潜心创作、不断锤炼,实现了加快提升、自我超越。

每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是检阅江苏文化最新成果的一扇窗口。在其中,我们既能看到一批名家大师,更能在“艺动青春”板块,看到一批80后、90后艺术人才的脱颖而出,彰显出我省文化人才的青蓝相继、薪火相传。

繁荣文艺,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江苏文艺界以实施“名师带徒”计划为重要抓手,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有效实施,“文艺苏军”不断壮大,共同肩负起培根铸魂、凝聚民心的伟大使命。

【展望】

打造一支实力雄厚、梯队健全的“文艺苏军”,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深入实施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文化名家影响力提升行动,探索建立紫金文化名家工作室和江苏文化人才发展研究院,培养造就高水平创作人才。同时还将优化文化人才引进机制,面向海内外引进文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更多文化名家和艺术大师。

前浪奔腾、后浪翻涌,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艺苏军”,将助推江苏文化“长河奔流”,奏响澎湃的时代强音。

创意赋能“文化+”,

构建文化产业新版图

【镜头】

3月4日,农历二月二,溧水红色李巷的“老李匠理发店”,早上9点,等待理发的人已排起了队。理发匠老史说,现在不仅村民来理发,一些游客也来体验,到他的店里“回忆旧日的时光”。

李巷,地处溧水区白马镇,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南人民抗战指挥中心,保留着很多光荣的红色遗址。在“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上,李巷改造成为“真题实做”的参赛项目,经过专业建筑设计师的“量体裁衣”,李巷实现了美丽蜕变,尤其是通过红色旅游与乡村建设相结合,让这里不仅镌刻了历史,还留住了乡愁。

2017年10月,改造一新的“红色李巷”对外开放,李巷声名渐起,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李巷”迎来大批党员干部群众,他们来到这里感悟初心、铭记历史,“红色李巷”成为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这也正是“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江苏的一个生动案例。自2014年起,省委宣传部等单位每年举办一次“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培育文化创意新生代力量,引导创意设计贴近时代、融入生活。历届“紫金奖”大赛挖掘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意产品,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正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推动“文化+”融合发展,发挥文化创意引领功能,“十三五”期间江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推开,省电影集团成功组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10%以上,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表现亮眼。

南京打造全国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中心和网络文学之都、苏州打造国际时尚设计之都、无锡打造全国“数字影都”、常州打造“主题乐园之都”和现代文化旅游装备生产基地……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正蓄势待发,江苏文化产业未来可期。

【展望】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印发的《江苏省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6%,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不断提升,建设“两中心三高地”:积极打造文化科技融合中心和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建设有竞争力的内容生产高地、文化装备制造高地、文旅融合发展高地。

拥抱数字化,正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重大战略方向。壮大数字创意、数字出版、数字娱乐和动漫网游等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增长点,发展基于文化大数据的新产品、新服务……文化产业不仅塑造着江苏制造业的未来形态,同时也正在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和综合竞争力。

新华日报2022-3-11

 

 

国潮设计——在日用家常中彰显文化意蕴 文章下载

国潮设计——在日用家常中彰显文化意蕴

核心阅读

解读“国潮”二字,“国”字凸显植根中华沃土,“潮”字则代表社会审美风尚。时代发展进步,生活蒸蒸日上,人们勇敢地追寻审美表达上的丰富性,也更加自信地做审美风尚的引领者

国潮设计从“古”走来,承续着中华文脉;国潮设计面貌一“新”,表达着社会情感和时代新风。优秀的国潮设计,通过“物”传达精神旨趣和审美意蕴。在这个意义上,国潮设计贯通着我们的文化精神、美学风格和时代气象

在修旧如旧的江南古镇旅行,买几件国风文创当伴手礼;在雪后故宫,身着传统服装拍照留念;在城市广场大街,穿上国产潮牌彰显个性;在温馨的小家里,用“新中式”家具装点美好生活……这些充满时尚感的生活场景,都离不开国潮设计。

大到建筑家居,小到一盏灯、一支笔,国潮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时尚连接,借鉴传统形制、美学或技艺,融入当下科技和设计语言,创造出琳琅满目的国潮产品。它们不仅是实用物品,更是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讲述着动人的中国故事,让人们受到传统文化和审美的熏陶。

时尚设计萃取传统智慧

笔走龙蛇、行云流水、颜筋柳骨、铁画银钩……今天的互联网页面、电影海报和各类产品包装设计中,人们可以随时领略汉字之美。一些国潮服装上,经过设计的汉字醒目突出,有画龙点睛之效。不同字体、不同风格的汉字被设计成“中国风”的代表元素。设计者挖掘中国书法审美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比如,电脑字库对颜体楷书的重新设计,就通过调整间架结构、笔画间距、横竖比例、粗细大小等细节,使其更适合如今的横向阅读和电子显示需要。书法之美走进数码世界,好看又好用。不少人换新手机,首先就要换一个喜欢的字体。古老如甲骨文,也成为国潮文创的“资源库”,不仅有甲骨文丝巾、手绘本、T恤衫、电脑包等实物产品,还有社交软件表情包、“甲骨文名字绘”等互动新媒体产品。

除了具象的汉字,国潮设计还对传统色彩进行开掘和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册上深深钤上彤红的中国印。如今,“中国红”已成为时尚潮流,无论服饰美妆,还是挂饰摆件,一抹中国红寓意着端庄、吉祥。不少餐具、服装、家居用品甚至U盘、耳机、手机、键盘等电子产品,巧妙地借用了青花瓷色彩之美。海棠红、茶白、杏黄、柏枝绿、黛蓝、赭石等许多典雅色彩,也在美妆等产品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细心的人会发现,国潮里的色彩,蕴藏着中国传统色彩美学。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分为5种主色、5种间色、3种辅助色,源于对自然四时、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设计者恰当的运用,不仅传达出包容和谐的审美旨趣,还包含了因地制宜的匠心和绿色发展理念。在瓷器、丝巾等文创产品和服饰中受到青睐的青绿色,也蕴含着对古代绘画山水意境的遥相呼应,晕染出青绿千载、山河无垠之感。

国潮设计,让物品“说”出了璀璨的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天马行空的时尚设计,绵延着古老的文化根脉,凝结着中华智慧的光彩,在传承与创新中充满魅力。取材安吉淡竹,用古法劈清、蒸煮、晾晒、拉丝后与现代工艺结合的油纸伞;寻访苏州老手艺人,创新研发、远销海外的团扇……文化根脉赠予设计者丰富的宝库,让设计有了依据,让灵感有了来源。循着这条路径,国潮设计营造了富于民族特色和时代新风的生活境界,彰显着深厚悠长的文化意蕴。

古今融合淬炼生活美学

国潮设计流行起来了。创新设计后的颐和园粤绣屏风《百鸟朝凤》图案元素,织染在潮流服饰上,古老的刺绣手艺走进了当代生活;《山海经》里的神话形象登上时装秀场,刺绣、扎染、勾花、光胶印、数码印花,传统技法与现代工艺结合,以瑰丽的想象和绚丽的色彩给人审美震撼。不少人发出感叹:“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潮’!”近年来,文博单位、老字号品牌纷纷跨界,联名推出国潮产品。不只是服饰,生活各方面都有了国潮产品的影子:餐饮、食品、数码、家具、美妆、视听、非遗,几乎囊括了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网络搜索统计数据显示,国潮近10年间关注度呈指数级增长,一些国潮产品在电商和线下店铺都供不应求。

国潮产品走红,离不开“贴着生活走”的设计理念。不少历经时间淘洗、使用价值和审美风格得到广泛认可的老字号,如今再立潮头。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天的设计者更加关注当下受众的审美需求。他们运用数字化设计、消费者共创等新技术新手段,在符号、色彩、外观、功能上进行更精心的设计。人们惊喜地发现,日用产品原来可以这么美!

当代生活须臾不可离的科技产品,也可以充满国潮设计之美。在数十道工序、上百小时的反复煅烧打磨后,一体成型的3D曲面陶瓷外壳手机,观感上晶莹剔透,触感上温润如玉。作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代表,陶瓷所表达的典雅沉静“东方美”,为现代科技注入了人文情怀,给现代设计注入了灵魂。

好用又新潮成为国潮设计的追求。不是简单地“翻新”传统、给设计打上文化标签,而是在仔细揣摩生活需求、细致提炼文化内涵基础上,建立一套设计语言。这套设计语言追求的是日用而新、日用而活,从人们的生活中汲取设计动力,又为生活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审美风尚彰显文化自信

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更是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审美风尚上的表现。解读“国潮”二字,“国”字凸显植根中华沃土,“潮”字则代表社会审美风尚。时代发展进步,生活蒸蒸日上,人们勇敢地追寻审美表达上的丰富性,也更加自信地做审美风尚的引领者。这成为国潮设计蔚为大观的深层原因。

国潮设计不仅可以穿在身上、用在日常,还可以是艺术品,表达对美的追求,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一位视频博主的留言区,许多网友感叹“中式设计太美了”“我发现了宝藏”。红木梯形半桌、黄花梨三轴矮柜、红木双轴博古架……这位自称“会拍视频的木匠”,根据典籍里的图纸说明,设计制作了许多微缩中式家具,并将它们巧妙地搭配在一起,拍摄成充满诗意的短视频。传统手工题材短视频的走红,折射出国潮审美越来越受欢迎。

审美风尚与国潮设计良性互动,推动设计理念迭代更新。近年走红的国潮设计作品,往往超越了对传统符号元素的简单拼贴,而是深入到中华美学和传统文化的内里,结合当代生活之“用”进行转化,因而具有持久生命力。许多智能家居设备虽属电子产品,但在设计上主动融合中华美学取法自然、追求意境等理念,在形、意、境等不同层面将物品功能、视觉形象、空间构造创意组合。智能加湿器、智能空调甚至小巧的智能开关,都可以凭洁白如玉的颜色、精巧顺滑的弧度融入简洁大气的中式家装,给人以自然舒适之感。

扎实地从文化中汲取营养,热情地用创新开辟未来。国潮设计从“古”走来,承续着中华文脉;国潮设计面貌一“新”,表达着社会情感和时代新风。优秀的国潮设计,通过“物”传达精神旨趣和审美意蕴。在这个意义上,国潮设计贯通着我们的文化精神、美学风格和时代气象。

人民日报 2022-3-25

 

 

湖北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综述 文章下载

湖北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综述

近日,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名单公布,湖北省11家基层文化单位获表彰。

跋山涉水,为农民朋友送去电影和演出;默默坚守,保障群众收听收看电视广播,让群众读到精美的图书报刊;无私奉献,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辛勤奔走,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严格执法,确保基层文化市场健康有序——他们,是湖北省基层“双服务”中的优秀代表。

他们的故事,是近年来湖北省不断健全深化、创新提升,以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生动缩影。

奔走一线,

为乡亲们送去精神食粮

2022年1月9日,十堰市迎新春“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竹山县圣水湖景区举行,县文化馆组织的《上庸滚龙》《竹山牌子罗》等非遗项目、《花鼓船歌》等歌舞表演精彩纷呈,现场一派热闹喜庆。

新春“村晚”,是该县服务农民的品牌活动之一,迄今已连续举办5年。活动中,农民朋友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自展农家特产,自讲农家故事,欢乐多多,收获满满。

像竹山县文化馆一样,湖北省广大基层文化单位常年奋战一线,“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为乡亲们送去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长阳县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距离县城最远的西部乡镇渔峡口,往返一趟就要7个多小时。湖北省土家族(长阳)歌舞剧团的演员们无论寒暑,始终奔走在基层,足迹遍及该县11乡镇。演出车不能行驶的地方,他们就靠肩挑手提,转运道具音响。剧团每年送戏下乡320场以上,服务群众超百万人次。

每年仅春季一个季节,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就要连续在基层演出两个多月、130多场。每天少则两场,多则三四场,没时间吃饭,大家便轮流换班;嗓子唱哑了,吃点消炎药和咽喉片继续上阵。两个多月不间歇的演出,演职人员每天周而复始,无怨无悔。“把欢乐留给别人,把辛苦留给自己,是我们戏曲人的应尽职责。”该团演员们说。

“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看上好电影。”黄冈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下辖的188支放映队、280名放映员,常年奔走基层,仅2020年的“五进”放映活动,放映达6784场,观众约160万人次。

为保障500万群众收听广播节目,在巍巍峡江高山上,宜昌中波转播台的职工们常年坚守,甘于寂寞,奉献着光和热。服务基层,文化惠民,全省广电工作者不遗余力。目前,全省2506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广播“村村响”,农村边远地区近145万农户开通了直播卫星户户通,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倾情浇灌,

基层文化建设硕果丰

不收门票、不交押金、不需办证,在谷城县庙滩镇黄畈村,有这样一家备受村民喜爱的农家书屋——劝学图书馆。3年来,村民在这里借阅图书达8200多人次,2.1万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小小书屋,成为留守儿童的阅读“充电器”、农民朋友的文化“加油站”,赢得了“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全国乡村阅读榜样”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湖北省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服务,广大文化工作者扎根沃土,创新作为,基层文化建设日益根深叶茂,结出硕果累累。

数据显示,迄今全省已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建设122个县级公共文化场馆和一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全省112家文化馆、105家图书馆分别设立分馆1243家和1300家,形成了覆盖全面、城乡互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群文创作人员5万多人,其中具有专业职称的骨干8000多人,全省12926支各类社会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基层舞台。按照“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要求,全省基本形成了县县有品牌、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亮点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

在竹山,该县文化馆发展基层群众文艺队伍360余支,成立秧歌、皮影等民间演艺团体70多个,培养书画、摄影、剪纸等各类文化中心户2600多户,农村文化大院500余个,基层文化骨干7000余人,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天门市群众艺术馆连续10年开展文艺下基层免费辅导,培训辅导基层文艺骨干近4万人次,再由这些骨干去带动全市600多支民间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农村,为农民朋友送去欢乐和实惠。

“让文化的天空更加清朗”,洪湖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枝江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推进文明执法,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为基层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文化助力,

美丽乡村展画卷

“照本宣科太生硬,电影一放帮大忙。”在潜江,该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送到乡村的科教致富类公益电影,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脱贫致富的“黄金电影”。

在种植中药材半夏的潜江王场镇、竹根滩镇等乡村,放映队通过反复放映科教片、请农业专家现场答疑等,把放映现场变成了授课现场,受到农民追捧,出现了场场爆满的火热情景。仅在王场镇,通过熊咀村能人熊衍军带动,2020年新增半夏种植农户142户,新增种植面积155亩。不少村民们点赞:“送米送油,不如送部科教片。”

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湖北赤壁猕猴桃产业受到央视的关注和推介。这背后,是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的创新谋划和辛勤付出。2018年,该中心组织的猕猴桃采摘直播活动有声有色,引发央视关注,通过广泛宣传,当年全市猕猴桃销售迅速转旺,5元一斤的价格甚至卖到了5元一个。

在全省,像潜江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赤壁市融媒体中心这样,依托基层文化阵地帮助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单位不在少数。他们以创新的举措、实在的作为,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增添亮丽文化底色。

文化工作的根在基层,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双服务”工作。通过健全服务体系、深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工程、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工程等,不断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长江沿岸城市资讯2022-2-15

 

 

杭州:高质量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样板” 文章下载

杭州:高质量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样板”

为更好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当前,大运河沿线各城市都在积极推进辖区内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杭州市临平区位于大运河南端。千百年来,连通南北的大运河哺育着临平人,见证了临平的繁荣发展。

近日,临平印发《临平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了高质量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样板”的建设“路线图”。

大运河(临平段)共计40公里,分为29公里的杭州塘和11公里的上塘河。再加上即将建成投用的运河二通道,三条河道在临平形成了三面环绕、中线横穿的地理空间结构,使临平成为天然的运河水域。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将如何建设?建成什么样?如何把大运河(临平段)真正打造成“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

“我们把系统保护传承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放在首位,重新赋予大运河在新时代下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让老百姓更深感知历史、更近感受人文、更好享有生活。”临平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科创城建设)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临平将努力打造承古开今、融汇创新的中国大运河南源精彩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典范园区。

明确总体架构

“一核一城两翼四区四片”

按照“河为线,城(镇、园)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布局理念,立足大运河(临平段)文化资源分布,临平将着力构建“一核一城两翼四区四片”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总体架构。

“一核”为塘栖古镇,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的核心。塘栖将擦亮“名山、名湖、名镇”个性地标,做好“古桥、古景、古宅”特色文章,深化水乡古镇文旅融合,打响塘栖“中国大运河南源首镇”品牌。

“一城”为大运河科创城。依托塘栖古镇、超山、丁山湖等生态文化资源,在山水肌理间植入科创、文创等环境影响低、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功能,努力成为杭州国际人才汇聚之地、临平新增长空间和平台。

“两翼”分别为以“诗画江南·水乡古镇”为特色的杭州塘文化发展翼(北翼)和以“古雅精致·山水亲民”为特色的上塘河文化发展翼(南翼)。北翼联动余杭、拱墅、上城以及湖州、嘉兴共建江南运河文化片;南翼以城区更新提升为抓手,凸显山水游乐、都市休闲、田园运动、品质生活等特色。

“四区”为重点建设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和传统利用区四大功能区。

“四片”为镶嵌在南北两翼上具有临平大运河文化特色的四个主题功能区块。都市田园古韵片区包括五杭集镇、博陆集镇和开发区郊野段运河范围,深挖五杭、博陆集镇特色文化资源等;郊野美丽村落片区主要包括大运河工业园区、崇贤港作业区、崇贤郊野段大运河区域,积极转型发展大运河客运和旅游等;上塘河畔风情片区依托上塘河段,联动天都公园、桂芳桥、黄鹤山、临平山等节点,深入挖掘临平湖遗迹等沿线文化旅游资源等;二通道新城片区位于京杭运河二通道与临平新城交汇处,打造依河而居、依河创业、依河发展的新时代运河新区。

推进十大行动

高水平打造大运河科创城

临平的目标是,到2023年,力争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利用、文化旅游发展、科创孵化转化、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走在全省、全市前列,成功创建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城区典范。

为实现这一目标,与《建设方案》相配套,《临平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临平将围绕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目标,大力推进十大行动,集中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打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品牌。

这十大行动是遗产保护传承行动、文化展陈提升行动、文化研究挖掘行动、美丽长河建设行动、港航水运升级行动、创新创业赋能行动、文化旅游融合行动、幸福生活共享行动、文化交流传播行动和文艺精品创作行动。

其中,创新创业赋能行动引人关注,也最具临平特色。该行动紧紧围绕大运河科创城建设——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涵盖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中的大运河科创城,是临平融合科技与文化的一次探索。根据规划,大运河科创城共有90多平方公里,包含了塘栖镇和崇贤街道。这里是临平距离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最近的地区。

推进创新创业赋能行动,临平将高水平规划实施大运河科创城孵化器先行区块,积极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动生态、创新、人文要素集聚融合,积极发展科技孵化、研发设计等领域,重点打造杭州大都市青年创业基地、数字文化创新港,吸引创新产业、人才集聚。

3月21日,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战略合作、清华长三院清创孵化产业园等五个项目正式签约大运河科创城,内容涵盖文创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孵化等多个领域。

此外,临平还将以大运河(临平段)沿线文化特色小镇、工业遗存、文化场馆、历史建筑等为平台,发展数字创意、工业设计、影视传媒、文化软件等文化创意产业。同时,推进丝绸、茶叶、刺绣等历史经典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厚植独特优势

努力打造“五个范例”

3月21日,临平区总投资近89亿元的1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标志性项目当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崇贤塘栖段工程。

这是大运河临平段两岸总长29公里生态廊道的一部分,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的启动工程。建成后将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

启动工程的开工建设,也让人们对三年后将基本建成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充满了更多诗意的想象。

据介绍,厚植大运河(杭州段)最北段、湿地田园、航运走廊等独特优势,围绕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将突出文化为魂、科技赋能,努力打造“五个范例”。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例。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认真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实现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多元文化交汇展示范例。提炼大运河(临平段)历史文化内涵,生动展示运河沿线丝绸文化、古桥文化、漕运文化、民俗文化、工业文化、科创文化等文化元素,全面彰显多元文化汇聚、古今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别样精彩文旅融合范例。争创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注重全域旅游和文化统筹建设,推进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和精品主题线路,积极拓展全域旅游新空间,打造大运河文化打卡目的地。

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范例。以大运河生态保护为重要抓手,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美丽乡村、风景田园建设,探索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样板。

千年黄金水道航运范例。发挥大运河(临平段)在用水利航运功能和活态遗产特性,突出“适度合理利用也是一种有效保护”的理念,推进运河航运绿色转型,持续发挥延续千年的水利航运功能。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

建设时间表

2021~2023年:基本建设阶段

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规划体系、空间体系构建,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初步形成。到2023年,塘栖作为公园建设的核心地位凸显,A、B岛基本建成,大运河科创城启动区块初步成型。

2024~2025年:优化发展阶段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内各类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实现全覆盖,分级分类展示体系基本形成,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公园年旅游总人数达到800万人次。A、B岛初显成效,大运河科创城成为标志性成果。

2026~2035年:提升运营阶段

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研究挖掘、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发展、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水平全面提升,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真正建成承古开今、融汇创新的中国大运河南源精彩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典范园区。

浙江日报2022-3-30

 

 

广东东莞大岭山镇:广播剧趟出基层文化发展新路 文章下载

广东东莞大岭山镇:广播剧趟出基层文化发展新路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发展时期的重要活动区域。近年来,该镇致力整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革命精神,并以听觉艺术为突破口,创作生产广播剧,探索出一条基层文化发展的新路子。

01

补齐基层听觉类艺术的短板

抗日战争时期,大岭山“英雄母亲”李淑桓先后将7个孩子送到抗日前线,其中3个儿子英勇牺牲,她也被国民党顽军杀害。为讲好这一感人故事,2015年,大岭山镇创作了三集广播连续剧《火凤凰》。该剧先后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平台播出,并获得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金奖、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许多听众通过电波被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所感染。“故事情节是广播剧的核心要素,必须起伏跌宕,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国家一级导演王锐说,这部剧成功地展现了一位英雄母亲的形象。

以此为开端,大岭山镇开始探索以广播剧为抓手,以红色主题为核心,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径。该镇深入挖掘本土题材,先后创作了《女儿香》《柴房里传出的宣言》《护旗》等一批优秀的广播剧,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在2021年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中,该镇选送的广播剧作品获4项大奖。其中,《女儿香》被评为连续剧一等奖作品,《柴房里传出的宣言》被评为微剧一等奖作品、最佳制片人、最佳主题歌单项奖。由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创作的《护旗》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集”广播剧精品剧目。 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镇广播剧协会创会会长杨继春认为,以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为手段的广播剧,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在今天仍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通信设备普及的背景下,喜马拉雅、蜻蜓、荔枝等一批音频APP的出现,使得原先依托广播电台传播的广播剧,凭借优秀的内容IP搭载智能终端而加快传播,可以让听众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收听。

结合多年来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杨继春表示,基层群众文化中,视觉类、舞台艺术类作品相对繁荣,听觉类作品相对匮乏。为此,大岭山镇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协会推动”的模式,创作和推广广播剧。2020年,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授牌成立了东莞(大岭山)广播剧创作基地,鼓励当地影视传媒、文化艺术公司积极参与广播剧制作,《柴房里传出的宣言》等广播剧作品就是由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拥有广播剧制作经验的文化公司合作创作的。

02

探索广播剧的“大岭山模式”

注重本土性是大岭山镇广播剧的重要特点。该镇的创作者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创作了广播剧《火凤凰》以及微剧《小英雄大眼仔》《老虎山下五少年》,均取材自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当地的真实故事。大岭山鸡翅岭村是“广东省莞香(女儿香)文化之乡”,“莞香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以此为题材,大岭山镇创作了四集广播剧《女儿香》,弘扬莞香文化,先后在广东广播电视台音乐之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这些作品均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容易引发共鸣。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原副秘书长赵德全认为,《女儿香》让听众形象地认识了大岭山与女儿香的历史渊源,为女儿香注入了浓郁的艺术气息,是一部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融合而产生品牌影响力和文化渗透力的好剧。

大岭山镇不拘泥于历史,不局限于乡土情怀,而是用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2020年7月1日香港回归23周年之际,大岭山镇创作的广播剧《护旗》在广东广播电视台音乐之声首播。该剧根据2019年发生在香港的真实事例创作,展示了香港爱国青年敢于守护国旗,勇于与不法分子斗争的英雄形象。2020年,又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医疗队援助湖北的事迹,创作了微剧《生日里特殊的礼物》。在2020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暨新中国广播剧诞生70周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中,《生日里特殊的礼物》和《护旗》获得微剧类全国一等奖作品和连续剧类全国一等奖作品荣誉。吉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会长黄云鹤说:“广播剧《护旗》时效性强,不仅题材新颖,而且制作精良。”微剧《柴房里传出的宣言》是根据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真实故事创作,引起了爱国青年的热烈追捧及社会的强烈反响。

大岭山镇广播剧事业的发展不仅惠及当地群众,也得到了广播剧界的关注和认可。2020年9月,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在大岭山镇召开第二十届广播剧专家评析会,并将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吸纳为全国首个乡镇级会员。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秘书长王莹认为,大岭山镇创作的优秀广播剧令人备受鼓舞,希望能够通过广播剧这种形式,记录伟大的新时代。

2021年1月21日,为响应国家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意见要求,大岭山镇成立了东莞市首个广播剧协会,积极探索广播剧融媒化、大众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路径。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在贺电中表示,大岭山镇正在形成广播剧发展的“大岭山模式”,成为中国广播剧界一支青春勃发的生力军。

03

让广播剧融入群众生活

“大眼仔!大眼仔!”“七稳叔……民兵队长七稳叔找你有急事!”3月10日上午,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和第三小学的教室广播里传来了呼喊声。这是该镇“广播剧进校园”活动上的一幕。当天,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分别向两所学校捐赠了东纵题材的广播微剧《小英雄大眼仔》《老虎山上的雄鹰》。

在广播剧的创作过程中,大岭山镇不是让广播剧成为象牙塔里的艺术,而是让它更接地气,让更多人参与到创作中来,在基层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地除了利用微信公众号“文明大岭山”不定期推出广播剧作品外,还在社区广播站播放广播剧,让人们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工厂企业,随处都可以听到精彩的剧情,使其真正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但我始终觉得还缺少了一些什么。”杨继春说,这么好的本土原创广播剧,应该让更多人听到。于是,大岭山镇推出了“广播剧进校园”活动。

“这是在播撒一颗种子。”杨继春认为,“广播剧进校园”既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了解广播剧这门艺术,又可以激发广大师生对红色文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优秀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回归与升华。大岭山镇中心小学教师潘子舟说:“这次活动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以广播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更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岭山镇第三小学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次活动特别新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悄然播下红色的“火种”,点亮了一颗颗“红色童心”。

文旅中国 2022-03-29

 

 

广东:中国主题公园增长领先世界 做精品做文化,构建新型生活空间 文章下载

广东:中国主题公园增长领先世界 做精品做文化,构建新型生活空间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主题公园市场。其中,华侨城、华强方特、长隆位列全球前十大主题公园集团,它们总部均位于广东。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主题公园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后,广东主题公园还能不能继续引领中国主题公园行业?

中国主题公园增长领先世界

《绿皮书》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累计开发主题公园旅游点近3000个,其中规模性的主题公园300余家,包括大型和特大型主题公园,总占地面积600亩及以上或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及以上93家。

近年来,国际主题公园抢滩落地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国内主题公园纷纷在一线城市及热点城市圈的二、三线城市布局。以北京环球影城、欢乐谷、天津方特为代表的华北组团,以上海迪士尼、上海海洋公园、杭州乐园为代表的华东组团,以及以广州长隆、深圳华侨城、香港迪士尼为代表的华南组团从品牌到市场全面领先中国主题公园发展。随着乐高乐园等国际品牌的进驻,千古情、方特、欢乐谷、海昌等国内品牌多地投资运营,西南和中部地区则成为最具成长潜力的主题乐园发展区域。

《绿皮书》还指出,在全球前十大主题公园集团中,中国企业华侨城、华强方特、长隆位列其中,占据三席;从游客增长率来看,中国主题公园位居前三,表现抢眼。

根据近五年来公布的数据,中国大型主题公园市场主体数量增长速度领先世界其他地区,客流量增速高,结合“十四五”规划相关指标预测,中国大型主题公园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国主题公园游客消费品质不断升级,体验要求不断提高。

此外,《绿皮书》介绍,中国主题公园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社会同步成长,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为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打下了基础。中国主题公园政策指引体系已经建立,相关部委的系列指导文件为主题公园发展、转型升级、质量提升指明了方向。其次是主题公园消费市场已趋成熟,市场需求旺盛,主题公园市场将持续活跃。同时,中国旅游市场还具有土地、人才资源汇集,发展条件成熟的优势。

《绿皮书》也指出,虽然中国从来都不缺文化IP,但将中国故事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传播中国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题公园项目需要集合各种资源、运用科技手段着力开发打造,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做出很多努力。

广东引领着全国主题公园的发展

回顾中国内地主题公园的进化历程,广东可谓引领了全国主题公园发展。1989年,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主题公园开始在广东深圳开业。此后,1992年中国民俗文化村开业,1994年世界之窗开业。广州也诞生了如飞龙世界、飞图梦幻影城、航天奇观、世界大观等系列主题公园。华侨城和长隆系列主题公园度假区更是成功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目的地,广东实际上完成了中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全过程。

经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后,广州与深圳这两大“游乐中心”,聚集分布着众多著名主题公园。从地域来说,在广州番禺区的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内,有著名的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水上乐园以及长隆大马戏;在花都区的广州融创文旅城,拥有广州融创乐园、融创雪世界、融创水世界、融创体育世界等系列主题公园。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地处南方的融创雪世界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在深圳,除了深圳世界之窗、锦绣中华这样的常青树,还有欢乐谷、欢乐海岸、东部华侨城等主题公园,一直也是行业创新的典范。

广东省内各地主题公园也在迅猛发展。珠海正在大力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主题公园,瞄准世界主题公园之都之称的美国奥兰多。2014年,长隆集团打造的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正式开放,包括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珠海长隆横琴国际马戏城、珠海长隆横琴湾酒店、珠海长隆马戏酒店、珠海长隆企鹅酒店等,组成一站式超大型国际化主题旅游矩阵。

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在业界拥有多项世界或行业之最,创造了7项世界纪录,全球首创珍贵动物展区与大型游乐设施相结合的独特设计,全面整合珍稀的极地和海洋动物、顶级的游乐设备以及花车大巡游、烟花汇演《海洋保卫战》等精彩的大型演艺,吸引了海内外不同年龄层的游客,成为全球主题乐园的新典范,上榜全球20大主题公园排行榜,稳踞中国民族旅游品牌第一主题乐园位置,备受全球游客的欢迎和喜爱。

此外,佛山顺德华侨城、湛江鼎龙湾等近年来新建成的主题公园,都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宋城演艺集团也正在珠海、佛山两地建造“千古情”系列景区。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景区,广东是名副其实的“主题公园王国”。

专家观点

广东主题公园如何保持引领地位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重要的主题公园市场内,广东无疑是主题公园的高地。随着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等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主题公园开始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广东主题公园需要面对国际品牌主题公园的直接竞争。总的来说,以华侨城、长隆为代表的广东主题公园依然可以跟国际一流的主题公园抗衡。广东主题公园如何保持引领全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的引领地位?

受访者:周志红(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秘书长)

广东的主题公园发展得益于庞大的消费市场、雄厚的经济实力、旺盛的出游需求和成熟的市场心理。长隆、华侨城等世界级主题公园品牌一直都是广东的拳头旅游产品。其中,长隆专注聚焦于文旅,华侨城从早期的“文旅+地产”模式到“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广东走自己的主题公园之路,有别于国外主题公园发展。

近年来,华侨城、华强方特等通过布局全国、品牌输出等方式,将广东的发展经验、资金和人才输出到全国,同时也通过其庞大的会员网络体系实现客源市场共享。但是和迪士尼、环球影城等相比,广东的主题公园在IP构建,尤其是产业链条的延展和衍生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从立足未来发展看,广东主题公园的发展要朝着“构建新型生活空间”的方向发展,把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打造,聚焦本地生活和在地文化的植入。

受访者:李铭建(广东决策研究院文旅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一个项目建设时间越长,不确定性越大,恰恰主题公园度假区投资建设需要比较长周期,要面对政策、资本、市场、环境等可能发生变化的风险。

在疫情前,可能大家关注这点比较少,因为以前的项目常常是急速滚动发展,以吸引资本。现在市场环境变化了,旅游要提供的是市场产品,而不是单纯地依靠资本运作就能成功。

“大家要做精品、做文化、做智慧,这才是重点。”他提醒,无论是主题公园还是其他旅游领域,投资思路要跟上时代变化。

羊城晚报 |2022-3-22

 

 

改革让文化绽放新活力 文章下载

改革让文化绽放新活力

日前,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省6家首批重组企业之一正式挂牌。

整合省内优质文旅资源组建河南文旅投资集团,是我省加快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2021年,河南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大批文化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文化产业成为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更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仲春时节,繁花似锦。在这个踏青的好时节,不少市民选择带着一家老小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了解黄河故事、感受黄河文化。这是我省宣传弘扬黄河文化的一个缩影。

为了不断完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制机制,我省还举办了仰韶文化“双百周年”相关纪念活动、非遗创意展、黄河非遗大赛、黄河非遗创意大赛成果博览会等,推动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工程、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进行主体施工,通过推进“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工程,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落实“黄河非遗点亮计划”,让黄河文化熠熠生辉,历史文脉绵绵不息。

与此同时,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也在持续深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实施任期制改革,省文投公司建立了项目跟投、员工持股、纠错容错机制,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河南广电传媒控股集团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全资控股企业由133家减少到99家,减少法人户数23%。

伴随媒体融合纵深推进,我省不断深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发展,积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壮大主流舆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构建起以河南日报和“顶端新闻”客户端“一报一平台”为主体,以“新大河云”为核心的全媒体生态链,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从全方位获取海量新闻资讯的需求。

去年春节河南卫视《唐宫夜宴》成功“出圈”,离不开我省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河南广播电视台以项目为抓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文化企业不断做优做强,文化产业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的同时,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新整合的“文化豫约”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90万,在线文化场馆3688家,发布文化活动25706场,在线累计观看人数达3500多万人次。900余家乡村文化合作社挂牌成立,整合各种农民文艺团队3477个,开展活动700余场,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合作社”为载体的乡村文化建设新模式,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3-31

 

 

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 文章下载

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

虎年新春佳节,福建博物院奉献了一场新春雅集之夜,人们一起“穿越”,赏琴音、品香茗,体验唐宋文人的雅兴与惬意;福建民俗博物馆喜气洋洋,游客们三五成群猜趣味灯谜、赏民俗展演……

创意,让博物馆更有魅力。为吸引更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受众走进博物馆,我省145所博物馆愈发“亲民”,尝试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科技、文创、旅游等元素相融合,让展柜里的国宝“开口说话”,让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据介绍,我省备案的145所博物馆中,国有博物馆103所、非国有博物馆42所。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45所。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可移动文物共469222件/套,计769364件。其中,珍贵文物共92748件/套,计118592件。

“面对挑战,博物馆守正创新,对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博物馆理解过去、思考当下、启迪未来的价值持续彰显,不断激发观众的参观热情,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说。

让历史精粹走进日常生活

走进厦门市博物馆一楼的厦博文创空间,一款“成功茶桌仔”文创让人印象深刻。

竹编的礼盒,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红色的腰带上书“成功有福”,传递着满满的“福”文化。打开礼盒,绿豆糕、凤梨酥、海苔……厦门最具地方特色的古早味茶配挑动味蕾。

据厦博文创部主任郑雅娟介绍,“成功茶桌仔”的设计灵感,源于深入人心的饮茶文化,“在老厦门人的眼里,‘茶桌仔’即路边随处可见的小茶摊。古时的‘茶桌仔’往往又是‘讲古’场,听‘讲古仙’谈古论今,与三五好友分享近日趣闻,是老厦门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

“厦门的文艺风情入骨,街边的阵阵茶香入髓,茶配的用料真叫一个考究!”提起这款文创,来自浙江宁波的游客林舒竖起大拇指。

“文创+,让传统文物‘潮’起来”,秉承这样的理念,厦门市博物馆已参与承办两届厦门文博IP应用大赛。

“大赛以‘文博·创意·生活’为主题,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和当地博物馆IP资源,并结合现实生活,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创产品,有效形成良性互动,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厦门市博物馆馆长林元平说。

据介绍,厦博文创空间主要展出以厦博藏品元素为基础设计开发的文创产品,包括茶文化系列、成功系列、手工银饰系列、儿童益智玩具系列、德化白瓷系列、传统木制品系列等。同时,融进本地高校、工厂企业、本土艺术家、手工业者等多方资源,创建一系列合作共赢模式,打造复合型空间。

在去年举办的第二届厦门文博IP应用大赛上,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文创产品《run to 海丝馆》系列、《好柿发生》系列深受大众喜爱,获得最佳文博应用奖和产品组铜奖。

作为一家非国有博物馆,世茂海丝馆去年初才建成开放,凭借着创意文博、精品展览和跨界活动,一跃成为泉州的人气博物馆,去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还将“国家3A级旅游景区”收入囊中。

“我们将展馆和文物宝藏以新颖趣味的形式带到年轻人中间,把艺术转化成更具传播力及使用价值的文创产品,让沉寂千百年的宝物重新焕发生机,发挥更大的价值。”该馆副馆长卜祥姿说。

沉浸式逛展收获别样体验

今年初开馆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因为有黑科技助阵,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在这里,沉浸式逛展令人耳目一新:智能沙盘再现150年前船政十三厂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火车在厂区穿行,轮船在江面游走;3D影厅让人如临其境,以雄鹰视角俯瞰船政全景……

一所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新馆第一次用直观的形式将船政文化的概念、内容全面公之于众,让游客一步跨百年。

“以前带孩子去外地旅游,也常常逛博物馆,但大多是走马观花、拍照打卡,很少慢下脚步用心聆听。家门口的这个新馆,颠覆了我们的固有印象,这样的沉浸式体验更‘好看’,可以很好地体会船政精神,激活历史记忆。”在福州文史部门工作的叶老师感叹道,博物馆里“活起来”的文化更能直抵人心。

15日,厦门市博物馆推出郑成功主题线上展,邀请网友们一同沉浸式体验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传奇一生,一时间参观者无数。

记者选择进入实景VR场景,足不出户赏美景、云逛馆,与“成功将军”共看天风海涛、忆往昔峥嵘。

“厦博通过原创郑成功动漫人物形象设计、原创视觉设计、原创主题音乐,辅以数字化手段,让馆藏文物‘活’了起来。同时,大量梳理相关历史史料,真正实现了用文物讲故事,用故事串历史,让这段历史和英雄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为博物馆线上展览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呈现方式。”福建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陈方昌说。

讲好文物背后的福建故事

今年春节,天气阴冷,土楼游依旧火爆,位于龙岩永定区的福建土楼博物馆热闹非凡。

震撼,是不少人走进福建土楼博物馆的第一感觉。置身其间,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楼营造技艺是一大亮点,游客既能观看视频,又能亲身体验。

福建土楼博物馆是当地重点打造的文化旅游名片,全面展示土楼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客家土楼文化,去年获评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土楼不仅是艺术殿堂,更是一本历史传记。走进博物馆,好比开启了一场时空旅行,给我们以知识、思考和启发。”福州屏东中学学生高琳说。

如何衡量一个博物馆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多大程度满足受众需求。

福建省海丝钟表博物馆探索“旅游+文化+产业”,一跃成为国家3A级景区,就是很好的例证。

作为我省唯一一家以钟表和时间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福建省海丝钟表博物馆将文化创意和特色旅游相融合,成为漳州市首批中小学生实践教育研学基地、福建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在这座以文化为底、钟表为礼的福建观光工厂,孩子们既能直观地亲近时间文化、懂得时间管理,又能在钟表DIY手工实践中感受匠人精神。如今,这里已接待来自60多个国家的研学团体,为世界友人打开了认识钟表世界的大门。

1月15日,福建民俗博物馆亮相央视,主播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聚焦“古厝里的中国之坊巷烟火”,探寻古厝民风,对话民俗“守”艺人,圈粉无数;春节期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启动瓦当拓印体验活动,市民与“屋檐上的艺术”亲密接触,将祝福拓回家,收获点赞……

“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股博物馆热如何才能持续热下去?

多元的优质内容和多样的表达形式,一个都不能少。唯有走多元化、包容性的发展路子,善于利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在触摸历史中延续文脉,博物馆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福建日报2022-2-23

 

 

北京:50余场戏剧“预定”京城文化新消费热潮 文章下载

北京:50余场戏剧“预定”京城文化新消费热潮

为推动文化消费提质扩容,开心麻花联合首创郎园Station打造首个“可移动戏剧节”——“沉浸花花戏剧节”,五一小长假期间,5天50余场戏剧上演于郎园Station剧场和户外空间,为首都民众带来新潮精彩演出和一站式打卡新消费体验。

据悉,“沉浸花花戏剧节”充分结合首创郎园Station生态环境和潮流生活场景特色,创造性地将戏剧结合自然、文化潮流进行全景沉浸式呈现,打破了传统戏剧节依托固定地点的区域性短板,大胆采用“集装箱剧场”在本次戏剧节率先亮相,打磨“可移动的戏剧节”样板,并将持续落地随时出现在城市空间,打造离城市生活最近的戏剧现场。

此次“沉浸花花戏剧节”开创了文化演出领域的多个“首次”探索——首个专注于沉浸式戏剧展演,首次集戏剧、脱口秀、新喜剧、潮流文化、美食佳酿、亲子娱乐、时尚打卡于体,也是首个北京五环内围绕可移动集装箱剧场、潮流艺术空间、滨河自然景观打造的戏剧节。

沉浸“花花世界”,七大板块爆笑五一

作为开心麻花在北京发起的首个大型综合演出活动,“沉浸花花戏剧节”设置精彩纷呈的七大版块:沉浸式戏剧展演、麻花脱口秀嘉年华、麻花喜剧Fun现场、新晋时尚Up-town、潮流快闪市集、戏剧艺文沙龙、城市露营体验,一站式满足青年人群“一日假期”多重休闲娱乐需求。

戏剧节集结了开心麻花当前最热门的优质剧目,由观众决定AB结局的惊悚爆笑环境戏剧《开心聊斋·三生》,又甜又辣的酒吧体验式喜剧《芳心之醉》和边看戏边蹦迪的戏剧音乐live秀《燃烧》,风格各异又沉浸感十足,让市民们一次过足戏瘾。

麻花脱口秀嘉年华则囊括诸多广受青年人喜爱的脱口秀、漫才、默剧演员,史炎、王梓、四季等九大个人专场,一次过瘾。麻花即兴也带来无剧本+无排练+无道具的麻花喜剧Fun现场和喜剧社交的xīxíxǐxì大会——五天,三大剧场,50多场精彩演出,沉浸花花戏剧节”重重宝藏亟待开启。

沉浸式戏剧+新业态新场景,赋能新消费

首届“沉浸花花戏剧节”举办地首创郎园Station,由原北京纺织仓库改造而来,如今这里成为京城著名“网红打卡地”,南邻亮马河,北连坝河,西侧被将府公园包围,处于“城市森林”中的首创郎园Station,将自然与文化、商业实现了融合,Haxxy暖亲主题游乐场、Aparement101、Station Grill等多家爆火店铺聚集于此,被誉为北京网红打卡目的地。

这里已然是潮流年轻人的时尚秀场,外观酷似加油站的美式汉堡店、现代摩洛哥风的咖啡店、南法风情的花园买手店、拥有超长管道滑梯的儿童成长乐园……园区持续开展国际时尚文化演出、时尚秀场、设计展示、美食创意、文化沙龙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打造文化场景下的新消费,场景带动流量,以文化促进消费,发展文化消费、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带动文化、设计、时尚等新消费聚集。

开心麻花作为国内广受大众喜爱的知名文化品牌,一直探索新兴的戏剧形态和模式,首创郎园以“郎园模式”不断进行城市更新探索,以文化场景激活城市,此次“沉浸花花戏剧节”正是双方合作的一次创新性的大胆尝试,将戏剧和文化地标有机融合,以戏剧节为郎园Station这样的特色园区带来戏剧文化赋能,同时园区为戏剧节赋能更丰富、更复合的潮流体验,活动期间园区还将举行城市闪店露营、“摊”玩儿文创市集、潮流运动快闪等丰富户外活动,通过多元要素赋能的实践,激发更具发展潜力的势能,助力时尚消费经济。

中国网文创2022-4-19

 

 

冬奥与春节碰撞 文化与科技交融 文章下载

冬奥与春节碰撞 文化与科技交融

历经数月筹备的2022北京新闻中心在虎年第一天开门迎客。跟随“2022北京新闻中心探营活动”,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体验了中心的各个展区与工作区。这里放眼可见“福”字、老虎吉祥物、红灯笼、春联等,冬奥元素与新春元素相互交融,让探营的记者们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大年初一。

上午10时刚过,设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的2022北京新闻中心一层大厅内,记者们排起长队。身着白蓝服装的志愿者们为他们进行了有序的安检、签到。服务台对面的“双奥之城·看典”背景墙前,已有记者在试音,每天下午2时,这里将举办视频直播,以“百姓讲故事”的方式生动讲述北京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设在服务台西侧的“美丽中国”图片展展示着北京及中国各省市的风土人情;形象展示品展台则展陈、发放有关城市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的北京城市参考资料,其中有中英双语杂志、书籍、文献、音像制品,以及北京手绘地图、“梅兰竹菊”书签等文创产品,供记者翻阅欣赏。

除了静态展陈,中心内还设有多处互动交流区,供参与者深度体验奥运文化与北京的人文风貌。在一楼茶歇区南侧,记者看到一处“奥运徽章时空交换站”——此前发给每位记者的媒体包中便有一枚北京冬奥徽章,还有不少记者收藏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徽章。在“时空交换站”,记者们可以模仿参赛运动员们交换徽章,分享各自的奥运记忆。“交换站”两侧还展陈着北京“双奥之城”等八个系列的徽章,五色斑斓的徽章讲述着内蕴丰富的北京故事。

“您可以每次少量蘸取颜料,然后多次涂抹上去。”在二楼的“多彩神州”文化展区,有记者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DIY“彩绘生肖”、彩绘茶席或掐丝彩砂画,体验传统工艺之美。在“双奥之城·寄语”互动休闲区,记者扫码后便从现场的留声机中听到了“天坛晨曲”“鼓楼鸽哨”“冬奥地铁”等北京特有的城市声音,参与者还可将喜爱的声音转化为二维码并生成明信片;在“双奥之城·悦游”互动休闲区,参与者可以在操控台上选好路线,在骑行装置上骑行,前方的显示屏便会出现天坛、正阳门、天安门等一系列首都地标建筑,仿佛实地骑行在开阔的北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从新闻信息服务技术到众多互动项目的设计,2022北京新闻中心无不体现着浓浓的“科技感”。例如位于三楼的媒体公共工作区内设利亚德8K大屏,播放8K超清影像;工作区外还设有融合多种技术创新的“云聚(Cloud me)体验厅”,媒体可在此处实现不同空间的全息直播、采访互动,远在另一头的受访者的面部表情与声音都清晰可触。在左侧的“VR体验区”,戴上VR视镜,记者仿佛身在高空,将北京城景尽览眼底,忽而又置身天坛,走过丹陛桥,步入祈年殿,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除提供深度的新闻信息服务、高效便捷的硬件设施,新闻中心还为记者提供咨询、交通、餐饮、医疗等媒体服务保障。在发给记者的媒体包中,工作人员细心地为记者们准备了口罩、洗手液、温度计等防疫物品,为方便记者在新闻中心安全工作,中心还专门设立了核酸检测点。

文汇报2022-2-2

 

 

“潮玩”IP迅速崛起助推“潮流”新文化 文章下载

“潮玩”IP迅速崛起助推“潮流”新文化

随着“95后”“00后”逐渐步入社会,消费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更强的消费意愿,加之注重体验式消费、悦己式消费、个性化消费的新消费浪潮,使得拥有鲜明个性和自主审美的“Z世代”(泛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已成为潮玩的重要消费群体。通过原创IP赋能文化创意的潮玩,又是玩具产品中最具前景和发展活力的品类之一。当新消费浪潮赋能本土原创IP,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年轻人成为潮玩消费主体

潮流玩具,简称“潮玩”,又称艺术玩具或设计师玩具,由设计师创造IP形象,赋予其意义,并将它们立体呈现。如今,潮玩在我国已经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个人工作室和企业都在涌向这个新生行业,并具有了一定规模。

据《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潮玩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潮玩行业占全球比例从2017年的11.18%增长到2020年的19.17%,有望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潮玩消费的核心市场之一。从消费群体来看,潮玩消费以年轻人为主,“95后”是潮玩市场消费的主力军,消费占比达到45%左右。数据显示,2019年,“95后”购买潮玩手办的费用同比增长189.7%,而2020年,“95后”成为盲盒的重要消费用户,占比近4成,为38.4%。

“我最早入坑是逛街时被朋友带去买盲盒,起初也只是被抽盲盒的那种刺激感所吸引,后来就慢慢变成了收集,遇到喜欢的系列,我会一整套抱回家,摆在玩具展示柜里,格子一个个被填满的那种满足感很治愈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我就会开盲盒来释放压力。我想我之所以会进入潮玩这个圈子,是因为在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会希望在精神层面也能得到一定的满足。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收集潮玩不仅是简单的消费,也是同龄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我们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在这里我们交流喜欢的潮玩IP,给紧张的生活增添一些丰富的色彩。”今年25岁的潮玩爱好者灿灿说。

据灿灿介绍,“潮玩”不仅仅是指盲盒,还包括手办、模型等其他类型的玩具,它们大小不一,材质也各不相同,“其实潮玩不单单是指盲盒,但是近些年来,潮玩的火爆程度持续飙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入坑’,很多商家也是瞅准了这个商机,纷纷出品盲盒形式的产品,甚至将一些滞销品混入其中,将潮玩市场变成一种‘万物皆盲盒’的状态,作为消费者,我觉得这样是在污名化潮玩这个领域,需要有相关标准出台维护潮玩行业的健康发展。”

线下店铺人满为患、潮玩展演大排长龙、限量玩具线上千万人参与抽签……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潮玩的需求呈现激增态势。但潮玩族创始人兼CEO沈振宇指出,我国潮玩行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有一些问题亟待改进。比如潮玩爱好者不能很方便地买到正版玩具,潮玩品牌很难找到目标消费者,新的潮玩设计师缺乏崭露头角的机会等。潮玩族在做的工作就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服务更多爱好者和潮玩品牌。

作为中国最大的潮玩社区和交易平台,潮玩族平台上拥有几百万核心玩家,许多潮玩品牌首选在平台上进行新品首发、新品市场测试等。为了进一步满足当下年轻消费者多元的消费需求,孵化更多潮玩IP,潮玩族平台还举办潮玩选秀活动,由玩家自己创作、明星导师挑选优秀设计,最终通过众筹的方式让优秀的潮玩生产出来,正式“出道”。

“潮玩市场现在一年大概有百亿元的规模,如果把手办雕像和乐高之类的玩具算进去,那就更大了。目前盲盒或者设计师玩具的潮玩更多还是以年轻女性购买为主。而对于品牌方来说,想要挖掘市场潜力一定要近距离贴近用户、了解用户。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是发现需求。”沈振宇认为,相信今后越来越多的商家会往男性向以及更低龄的儿童向发展,这会给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原创IP成为潮玩市场核心竞争力

潮流玩具起源于20世纪末的中国香港和日本,由独立设计师和艺术家创作,是一种融入艺术、设计、潮流、绘画、雕塑、动漫等多元素理念的玩具,因此在潮玩市场上,IP一直是核心竞争力。但由于国内IP产业起步较晚,上下游链条还不成熟等因素,导致此前中国IP市场迟迟未能释放商业潜力。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国民经济条件的改善,中国IP市场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在影视、娱乐、餐饮等消费行业的方方面面,IP的影响力正在显现。而在潮玩市场上,随着盲盒的火爆,以POP MART(泡泡玛特)为首的潮流玩具集团们的潮玩IP争夺战,也正在打响。

“每个艺术家背后都是一个IP,然后诞生了以艺术家IP为核心的市场。”POP MART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说,“我们相当于在这个市场搭建基础设施和生态,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改造,让它走到了拥有更多消费者的主流文化面前。”在POP MART泡泡玛特的打造下,如Molly、LABUBU、PUCKY、DIMOO等一批潮玩IP开始被更多的“粉丝”了解和喜爱,逐渐成长为超人气IP。

近年来,以IP为主题的盲盒为典型代表的潮玩,不经意间带动了无数爆款玩具,EMMA系列就是其中一个成功“出圈”的原创IP。EMMA品版权方──深圳衍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衍创文化”),成立于2017年,与大部分潮玩IP用快速迭代和新设计风格来刺激消费不同,衍创文化走的是每一代产品都更“能打”的思路。从2019年底EMMA形象设立,2020年5月推出第一弹盲盒,至今EMMA总计只推出了两代盲盒。但销售额从第一年的2000万元,快速增长到今年的1亿元。

据衍创文化CEO苏雷透露:“EMMA秘境森林茶会盲盒自2020年5月上市至今,销量已经超过260万只,成为中国盲盒销售过亿元的十大IP之一。”他分析道,EMMA的成功有着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我们拥有一流的设计团队,一直以优质原创IP为发展目标。经过十余年、上百款IP经验的沉淀和积累,以及对时尚年轻人喜好的把握,最终产生一个‘爆款’EMMA其实是必然的结果。同时,讨喜、萌趣的EMMA在盲盒潮玩大爆发的时机下推出,畅销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苏雷看来,一个原创IP的成功,离不开三个方面的核心优势:生产、设计、营销。即以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通过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形成一个社区,在社区中通过各种方式激发用户活跃度,最终转化为消费。

据了解,衍创文化联合众多国内知名设计师,打造了包括艺术盲盒、艺术手办、衍生品等潮玩矩阵,并推出了广受欢迎的原创IP系列产品,包括EMMA、MIO、JOVA、RUBY等形象,并与众多知名潮流生活集合店合作,如名创优品、TOPTOY、酷乐潮玩、三福、畹町等。

过去几年间,通过在不断开设品牌门店、创新机器人商店、举办亚洲最大的潮流玩具展等方面努力,国内潮玩行业逐步搭建完善了基础设施,建立了潮玩品类的架构,吸引了众多设计工作室、企业入局,促进了整个行业和文化的繁荣。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潮玩相关企业年注册量首次超过100家。2020年我国新增260余家潮玩相关企业,目前我国至少有800家企业的名称含“潮玩”“潮流玩具”等关键字。受市场前景吸引,国内企业不断布局潮玩市场,盲盒经济迅速崛起,而如何做大做强我国潮玩行业成为摆在众多“潮玩人”面前的巨大挑战。

一些企业表示,优质的IP及设计师是潮玩行业的核心资源,未来希望在人才培育上给予更多投入,吸引更多优秀设计师进入行业。同时积极挖掘不同文化中的优质内容,尤其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潮玩IP相结合,探索潮玩IP的深层价值,推出更多有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产品。

●传统文化IP成潮玩“流量密码”

2021年潮玩行业入局者的不断增多是市场繁荣的直观体现,同时伴随着国潮的兴起,潮玩产品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化的重要载体。而国潮的兴起,实际上也拓宽了潮玩的市场,并且提供了一大批优质的文化IP。比如TOP TOY做的原创IP小鸡仔YOYO—贵妃醉酒手办,核心理念就是致敬经典+传承文化。

如今,传统文化IP俨然成为潮玩的“流量密码”,一些刚入局潮玩领域的玩家,从出发点就瞄准了国潮,“混沌燥物”就是这样一家致力于成为具备纯正中国血统的原创收藏级潮玩艺术品厂牌。

混沌燥物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7月,是四川混沌液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自研原创IP孵化品牌。品牌以“传统+艺术+潮玩”跨界融合新方式践行自有IP打造思路,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为设计源泉,将传统文化精髓、文化原型或元素作为研发素材融合现代审美理念提炼解构再创作,让全新的IP形象以潮玩形式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为首个亮相的IP手办形象,这一次混沌燥物选择了非遗项目──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与绵竹年画博物馆深度合作,推出的第一款非遗主题原创IP,创造了名叫“勤不穷”和“遇不迟”的Z世代萌新门神形象,以新潮的方式焕新传统习俗,打造潮流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链接的产物,意在秉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新塑造更适合当代群体的门神形象。同时将门神由平面到立体进行了转变,让它们在守护家宅的同时,也可以成为玩家手中精致的玩偶。

据混沌燥物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他们邀请到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绵竹木版年画项目非遗省级传承人──胡光葵老师作为产品的艺术指导,角色上特别选择了代表“招财”的三花猫,与代表“忠诚”的四眼狗(这里也结合了历史中秦琼是白脸细眉,尉迟恭是黑脸粗眉的说法)这两只源自中国本土的小可爱,通过对传统文化中门神形象的细节考证与再次创作,赋予了他们新的形象与职责,命名上“勤不穷”和“遇不迟”,通过谐音梗打趣的方式,传递现在年轻人对财运与爱情的祈愿,在带来吉祥寓意的同时也满足大家“猫狗双全”的美好愿望。

作为目前新时代的见习门神,“勤不穷&遇不迟”除了消灾驱邪,也有他们的生活,在背景资料里,勤不穷是一只没有厨艺天分却热衷料理的猫,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手拿锅铲勺子,腰间系着油壶。而遇不迟则是一只随时随地都在撸铁的钢铁直狗,右眼的伤疤和没有尾巴的设定不知道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其实这些年来,潮玩从业者一直没有停止对传统文化IP的开发,当迪士尼、海贼王占领大半中国潮玩市场时,从业者们便开始了反思和探索。2019年,泡泡玛特西游记系列面世,并出口海外,受到国内外潮玩玩家的喜爱。西游记,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对于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对这个故事如何解读始终是个疑问。泡泡玛特借助在世界上盛行的潮流玩具文化,加上中国文化的“噱头”,能更好地吸引海外人群的眼球,并在无形之中吸引外国人来关注中国文化、深度了解中国文化。加上泡泡玛特设计的这些形象都正面阳光,不会使人对角色产生错误的负面理解,对于文化输出是再好不过的一把利器。

除了西游记系列,泡泡玛特还推出了宫廷御兽系列、与苗族传统相结合的PUCKY苗族龙宝宝等,这些产品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又不影响Molly、PUCKY等形象的俏皮可爱,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力。

随后,青铜小分队、兵马俑、马踏飞燕等形象的“文物超活化”系列、“唐朝仕女瑜伽”系列、考古盲盒系列纷纷“上线”……在潮玩界,国潮IP的产品序列在迅速壮大。衍创文化CEO苏雷就曾表示:“把中国原创IP推向全球,让中国IP成为世界年轻人的最爱,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对原创IP的打造和推广,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力求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向世界传递。”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把中国本土元素和潮流结合是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具体怎么做、如何做好,至少在潮玩行业尚未有成体系的方法论。很多业内人士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取材于此的形象IP和潮玩还不够成熟、不够多元,国潮IP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潮流玩具市场增速已经超过了全球水平。过去5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上涨近3.5倍,达207亿元,年复合增速达34.6%。预计未来5年市场将突破763亿元,2030年将突破1100亿元。国潮的兴起以及年轻人对于国潮的热情攀升,都在不断打开中国文化与新潮元素进行深度碰撞的想象空间。潮玩IP,正在以各种方式融入到每个消费者的生活和城市血液里,塑造全新的生活体验和艺术享受,我们有理由期待和相信,潮玩会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流行起来。

天津日报2022-1-18

 

 

“科技+文化”新意频出 文章下载

“科技+文化”新意频出

近年来,科技与文化融合成为电视节目创作的趋势之一。从河南卫视以《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为代表的“中国节日”系列火爆一时,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考古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引发热议,再到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从地球出发》《2060》等科技类综艺节目新意频出,科技与文化碰撞出夺目光彩,带给观众强烈的审美愉悦,让文艺插上了“向未来”的灵动翅膀。

助推文艺发展

电视本身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科技进步让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走进千家万户。“原创+文化+科技”也一直是文艺节目创作的大方向。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说:“数字化和文艺工作者息息相关,我们要在数字化时代里提前做准备。”

纵观近年来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节目,从形态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科技是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不少节目采用了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比如每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晚会普遍采用巨大的曲面LED屏以及5G+4K/8K高清转播技术等,注重从视觉上为观众提供高清晰度、沉浸式的感官体验,让观众如临其境,沉醉其中。再如用动画还原建筑桥梁构造、展现地质全貌、再现人物动作等,让观众一目了然,这种手法在纪录片和文艺节目中大量运用。

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源泉”。比如《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定位“青春大脑”,《智造将来》打造“暖科技”,《我是未来》《机智过人》《加油,向未来》等节目的内容涉及机器人、生活科普、科学实验等,让“引力波”“云计算”“大数据”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专业语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游戏、实验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

科技成为文艺舞台的“主角”。在这些节目中,科技全流程参与创作、生产和传播,走上了文艺节目的舞台。比如虚拟人广泛出现在各大晚会和许多节目中,甚至诞生了首档原创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2060》。这档节目中,各种虚拟动漫人物轮番登场,把“未来”拉到当下,梦幻般的舞台背景、取材自传统文化的服装道具,非常吸引年轻人眼球。江苏卫视2022年跨年晚会通过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令许多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惊喜。

激活传统文化

如何让传统文化以符合现代审美的形态“活”起来,“动”起来?如何开掘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并与当下观众产生精神链接?这是传统文化题材电视节目面临的两大难点,需要创作者转变叙事语态,用贴近现代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视听语言来讲故事。放眼近年来备受称道的传统文化题材节目,都能够在这两方面巧妙破题。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中的《唐宫夜宴》,采用《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古代名画的画意为背景,以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进行穿插,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中国考古大会》充分挖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优长,针对每座考古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节目《齐天乐》利用XR技术,将许多有关民乐的历史人物聚集在同一个舞台上,让观众置身星空之下、山水之中和敦煌石窟之内,获得震撼心灵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这些节目的成功,说明科技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的重要力量。我们一方面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更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科技力量的助推,“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节目不能自动拥有市场空间,更无法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开拓崭新领域

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文艺节目带来了新的气象。当下,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文艺创作持续繁荣,“老土旧”的节目模式终将被淘汰,一批理念新、形式新、技术新的节目必将成为主流。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有业内人士认为,当下科技与文化已在一些节目中水乳交融,科技对文艺节目而言不是冷冰冰的、高高在上的,而是已经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文艺的内容创作中。比如有的节目加强VR/AR技术运用,观众佩戴AR眼镜,就可以在真实的3D空间中与虚拟对象互动交流,成为节目的一部分。同时,科技形象如虚拟人,也将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更具人情味,带有更多人文关怀。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将倒逼创作者加快科技应用步伐,推动电视科技进步。文艺节目的创作要实现艺术品质的飞跃,离不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说,正是科技进步推动了节目创意从天马行空到落地实现。比如湖南卫视首位虚拟数字主持人小漾,就是技术团队通过采集数百位女性的形象,由30多位数字艺术家和工程师打造的。

科技推动文艺创新,引领文艺潮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导演吕逸涛曾对媒体表示,新媒介、新技术不仅带来了节目制播方式的变革,而且将成为节目内容和形态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创意灵感,推动文艺作品创新发展。毋庸讳言,当下有些节目还存在过于依靠科技而忽视内容创新,或者科技与节目本身未能有机融合的现象,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一些虚拟动漫形象也还未能真正体现中国美学风格,模仿借鉴痕迹较重。这些都需要创作者进一步把握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坚持以优质内容为根本,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开拓时代生活和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展现文艺创新与文艺意蕴的新境界。

(作者胡祥,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人民日报2022-3-25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