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 戏剧“沉浸式”更新演出消费场景
4月1日晚,由亚丁旅发公司与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根据何马畅销探险巨著《藏地密码》改编的冒险秀大型演出《亚丁密码》,在亚丁密码大剧院开演,回归著名景区稻城亚丁,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拉开 2023年演出季的序幕。
与此同时,由中演现场(成都)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四川壹现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的城市文化新空间——“成都·X现场”在成都音乐坊正式亮相,意味着成都市重点文旅项目、音乐戏剧《成都》之旅即将开启,这也是中演院线首个城市文化新空间。
春暖花开,四川演艺市场开始复苏,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文表示,北京、重庆、上海、浙江、江苏、成都沉浸式演出呈现越来越多的姿态,或为特殊场地量身打造作品,或让作品有更真实的场景表现,从“环境戏剧”而来的沉浸式,不只改变了寻常作品创作方式,改变了观演关系,更成为新消费风尚和一种文化景观。
现场
开启稻城亚丁的奇缘 创造城市文化新空间
夜幕下,亚丁密码大剧院流光溢彩、游人如织,在连绵起伏的雪山下,剧院尽显恢宏,引来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随着《亚丁密码》开演,观众以探险家的身份分别进入A、B、C浸没空间,跟随定制剧情不断深入,最后集结于主秀剧场内,共同开启这场动人心魄的冒险旅程。调动五感的创意场景、演员精彩的打斗场面、高科技多媒体舞台等,使得观众纷纷用相机、手机记录下这一精妙绝伦的奇幻之夜。
“很久没有看这么爽的剧了!非常惊艳,剧情每一个设计都感到悬在心上!看了《亚丁密码》,不枉来一趟稻城亚丁。”“藏式婚礼和香巴拉的画面美得让人沉醉。”……演出结束后,《亚丁密码》得到不少原著粉丝的“点赞”,更有观众激动表示,白天旅游看美景,晚上观看《亚丁密码》,是一场难忘的体验。
而在成都音乐坊的城市文化新空间“成都·X现场”,艺术绘画墙、临街外立面舞台、大运会文创产品、音乐戏剧《成都》周边……作为音乐戏剧《成都》的核心载体,这里集合了多种文化演艺产品模块。未来,这里将运用外景舞台,打造环境式观演体验,通过“流动”的戏剧连接空间内外,碰撞出“音乐+文化+消费”等场景更多可能。
作为成都市重点文旅项目,音乐戏剧《成都》将在“成都·X现场”预期上演,各项筹备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当中。
主创团队介绍,新空间以成都音乐文化、艺术文化、夜间经济为基底,深挖“成都”的有趣灵魂。值得一提的是,将以演艺空间特有的演出舞台+临街外立面舞台的双面舞台形式呈现新型沉浸式戏剧演出。
市场
沉浸式互动演出项目成为场次“新增长点”
“今天我们刚好演了整整400场啦,开启纪念场。”4月6日,开心麻花西南产品中心总监肖立说道,2021年开心麻花沉浸式戏剧《捞金晚宴》上线,还在日常节点推出话剧巴士——上层是演出空间,下层是演出后台,观众可以和演员一起“飙戏”。话剧巴士从成都春熙路出发,终点站就是“合家欢”戏剧《捞金晚宴》的剧场。
开心麻花近年来也加紧沉浸式戏剧的布局,每一部沉浸剧的定位也有所不同。肖立介绍,《捞金晚宴》是王牌产品,主打“带餐合家欢”,伴随的话剧巴士也带动了文旅市场。《疯狂理发店》是大型推理剧,比较适合年轻人,沉浸感很强,打卡属性强。“今年我们还新开了《芳心之醉》,由人气青年演员屈柏宇、周鹏、葛泽扬、张雨桐等主演,联合《伪装者》音乐制作团队,观众可以坐在新环形舞台,轮胎座椅、海滩长椅上,边饮边看,构成一个新潮消费场景。”
在四川,小剧场沉浸戏剧《阿波罗尼亚》《灯塔》在西部文化产业中心驻场演出,受不少年轻人欢迎。四川人艺今年春节在四川博物院推出沉浸式文博版《苏东坡》,观众可以一边看展一边跟着苏东坡“游览”互动。在安仁古镇,实景体验剧《今时今日安仁》在百年老公馆里演出,把戏剧还原到剧情产生的故事时代背景中,增加了古色古香的韵味。还有孟京辉执导的大型沉浸式戏剧《成都偷心》,曾吸引不少观众反复打卡,单人最高观看场次122场。在洛阳,“成都造”沉浸式戏剧《曙光》,通过洛阳红车站、历史回廊、晨曦餐馆等场景营造,通过革命胜利袋、车票、新青年报纸、探照灯等道具与物件,把大家带入革命先烈挥洒热血的真实场景,增强历史代入感,强化历史触摸实感等,作为参与者的观众通过沉浸戏剧“创造有可能的相遇”而获得直观的、全面的身心体验……
每个戏剧团队打法各异,但为了吸引观众,打破传统的观演习惯,也下足了功夫。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沉浸式、互动体验类项目已覆盖儿童剧、话剧、戏曲、魔术等多种艺术类型,在演出场次中的占比达 8.18% ,比 2021 年 同 期 上 升40.3%。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沉浸式、互动体验类项目已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发展态势。
声音
新业态“井喷”之时,管理也需同步
四川省演出娱乐行业协会会长刘传:当下沉浸式演艺大爆发,也出现了不少蹭沉浸式演出热点,质量良莠不齐,内容和形式“两张皮”的作品。为适应演出市场的要求,协会2022年新成立了沉浸式演出娱乐(新业态)专业委员会。行业专委会要求成员须肩负起社会责任和行业自律,比如要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内容、创作过程中要注意版权规范、宣传时要内容和形式统一,行业根据观众反馈与媒体建立项目“红黑榜”,对好的项目进行鼓励,对违背市场规则、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项目进行曝光,共同维护行业的清朗环境、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沉浸式演出要长远健康地发展,也需要文化行政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管理、执法部门等加强行业的规范管理。
青年剧评人、编剧、沉浸演艺架构师潘乃奇:近些年来,演艺实践越来越强调观演互动和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既反映出观众需求的提升,也表明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综合”向“融合”转型的潮流趋势,而文旅融合的行业构想和受疫情刺激而加速演变的线上线下演艺互动,则让新的戏剧形态浮现出了初步的轮廓。演出内容和新颖形式产生割裂,本质上还是需要创作者把内容做精,这不仅演艺部分要做好、互动部分要做巧,更要将两者精妙地融合起来。观演与互动、戏剧与空间、观众与演员、人文与科技,这些都需要创作者在一部作品里,将它们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打造一部生命线长远的沉浸式作品。
从宏观上来看,在沉浸式演艺的热潮中,从业者要从商业行为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把重点放在艺术性和表现性上,提升剧目品质。再者,沉浸式演艺要走出“热点”“蹭热点”的泥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满足观众的需求。比如前几年爆火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现在都没有当初的景象了,说白点,就是观众腻了。怎么让观众不腻?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业者应该不断探索创新的主题、创意、形式等方面,发掘新的需求点和市场机会,切忌坐井观天,以为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三是行业监管部门加强品质控制、加强市场监督。
四川日报202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