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细数深圳志愿者创造的那些“第一”
今天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已在深圳蔚然成风。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260万人,占常住人口近15%。
深圳是全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源地,30多年来,深圳志愿服务事业以开拓创新之姿,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小政梳理了深圳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感受深圳“红马甲”带来的温暖、友爱和文明。
志愿服务事业建设创风气之新
1、组建内地第一支志愿者队伍、注册成立内地第一个法人志愿者组织
1989年9月,为了帮助来深青少年,由共青团深圳市委权益部牵头,19名青年志愿者开通了“关心,从聆听开始”青少年服务热线电话,组建了内地第一支志愿者队伍,率先探索志愿服务社会化模式。
1990年4月,由46名义工组成的深圳市青少年义务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在深圳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法人志愿者组织。1995年4月,该机构正式更名为“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标志着一个全市性的志愿者组织开始形成。
2001年12月,“四海同心”2001国际志愿者年庆典晚会在深圳举行,共青团中央对深圳志愿服务事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深圳是全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源地,深圳义工事业是全国志愿者事业的标杆。
2、率先探索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形成多层次激励体系
1997年7月,组织认定第一批“五星级志愿者”,率先探索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
2005年3月,组织评选第一届“深圳市百名优秀志愿者”,规定非深户籍获奖者可免试招调落户深圳。随后,在全国率先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入户政策,充分体现城市对志愿者的认可。
2006年3月,将每年的3月5日确定为“深圳义工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设立义工节的城市。
2007年5月,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义工服务市长奖”,这是深圳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奖项。
如今,深圳已构建起“星级认证+百优遴选+勋章荣耀”相结合的褒奖层级,正推动增设“金玫瑰”奖章评选,形成多层次激励体系。
3、组建全国首批研究生支教团
1998年8月,深圳团市委、市文明办、市义工联共同组织深圳首批20名青年志愿者赴贵州毕节、黔南州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这批志愿者成为国内第一支参加团中央和中央文明办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队伍。现在,深圳扶贫志愿服务仍在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发挥自身优势,为深圳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4、派遣内地首批援外志愿者
2002年5月23日至2002年12月初,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面向全国招募的5名青年志愿者在老挝开展支教服务。深圳义工李泓霖榜上有名,成为我国首批赴海外服务的青年志愿者之一,并成为全国首批3名“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之一。
2002年12月22日,深圳团市委、市义工联等单位派遣6名义工到缅甸首都仰光和古都曼德勒进行国际义务服务,在当地开展为期6个月的中文、计算机教学工作。这6名义工成为中国首批赴海外服务的地方志愿者。此后,成功举办“深圳多哥”“深圳文莱”等援外项目,志愿服务不断走向国际化。
5、出台内地第一部志愿服务领域的地方性法规
2005年2月25日,《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经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全方位规范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深圳志愿服务向法治化方向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深圳模式。
6、在全国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建设“志愿者之城”的重大发展目标,率先建成“志愿者之城”
2011年8月,深圳成功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127万名志愿者参加服务,助推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以此为契机,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志愿者之城”的意见》,在全国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建设“志愿者之城”的重大发展目标。从社会参与、志愿组织、社区服务、激励机制、资源保障、文化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20项具体目标,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志愿者之城工作领导小组。
2016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志愿者之城”建设工作总结大会宣布:20项“志愿者之城”建设目标目前均已实现,深圳在国内率先建成“志愿者之城”。
7、成立全国第一个志愿服务基金会
在全国范围内,深圳市属于较早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保障范围的城市之一,为深圳市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以及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常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
2012年11月,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成立。这一公募基金会,是全国第一个志愿服务基金会。该基金会除由财政支持500万元启动资金外,同时募集社会资金,集聚了一批公益性基金会、社团等资源型平台,用于资助和实施志愿服务项目。
8、编制全国第一本青少年志愿服务读本
2013年5月,深圳团市委为推动志愿服务课程化而编制的《深圳青少年志愿服务读本》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全国第一本青少年志愿服务读本。同时,在深圳16所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课程化试点,3所高校开设志愿服务选修课程。
9、推出全国首张多功能电子义工证,探索建立智慧型“志愿者之城”信息化体系
2013年3月,深圳推出全国首张多功能电子义工证,实现了志愿者身份识别、服务计时、实时统计、培训记录、信息匹配、信息查询及信息恢复等七大志愿服务功能。
同年,上线了“志愿深圳”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实现手机移动端的接入,逐渐形成“一证”(电子义工证)、“一平台”(“志愿深圳”信息平台)、“多入口”(接入微信、支付宝智慧民生城市服务)的信息化工作体系,实现了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领全国之先
1、全国首家以海洋环保为使命的非营利组织
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是中国第一家以海洋环保为使命的非营利组织,2002年初开始筹备,2005年深圳市民政局正式批复其成立,至今已有18年环保志愿服务经历。其宗旨是将海洋环保的意识与理念传送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推动我国民间海洋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我国沿海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2、首支通过国家社会应急力量能力分类分级测评的城市搜救二级测评队伍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公益救援队)于2013年12月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其前身是2008年发起的深圳山地救援队,是一支自发组织、全部成员均为志愿者的民间专业救援队,其定位是政府救援系统的辅助、补充、后备力量,对队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所有运作经费均为自筹,是首支通过国家社会应急力量能力分类分级测评的城市搜救二级测评队伍。
公益救援队研发的山地救援课程经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管理中心认证通过后,在全国30个城市推广使用。2017年,公益救援队又组织开发编写了“深圳市第一响应人”课程体系。这些课程能够帮助培养更多的专业救援人员,推动民间公益救援体系建设与发展。
此外,公益救援队利用多年实践优势,向同行、向全国输出技术标准,2016年参与中国地震局委托的《中国民间社会力量救援队建设标准》起草工作,2019年参与国家部委组织的《社会应急力量测评标准》起草工作。
3、全国首个交通行业志愿服务法人团体
深圳市地铁义工联合会(以下简称深铁义工联)的前身是成立于2009年6月的深圳地铁义工队。2012年10月,深铁义工联正式成立,是全国首个交通行业志愿服务法人团体。
深铁义工联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地铁义工,爱心随行”为服务理念,以“服务地铁,温暖城市”为服务愿景,是深圳市最活跃的志愿服务组织之一。
4、全国第一个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
2017年5月,为全面提升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构建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在深圳市食药安办的牵头组织下,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团市委、市少工委、市教育局联合组建成立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这是全国第一个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
经过四年的发展,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已有注册志愿者1.4万余人,全市共有24支分队,在各区打造了11个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U站;出台了《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今年9月,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工作经验获全省推广。
5、全国首个志愿者河长法人组织
2017年6月,深圳团市委围绕市委市政府治水中心工作,开展“河未来·益起行”志愿服务项目,组建了“志愿者河长”“河小二”“护水骑兵”“红领巾小河长”等志愿服务队,这是全国第一个治水工作志愿服务项目,全国第一个治水工作志愿服务队。
2018年6月,首届中国志愿者河长论坛在深圳举办。11月,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暨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标志着深圳以护河治水为切入点,探索专业化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逐渐成形。
2019年3月,全国首个志愿者河长法人组织——深圳市志愿者河长联合会成立,公众参与治水的渠道更加便捷,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又多了一份志愿力量。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
人民网20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