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 用“志愿红” 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篇章
在河北省遵化市,66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册志愿服务队、119321名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册志愿者让志愿服务精神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文明血脉,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他们热心帮助市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一股股志愿暖流汇聚成守护城市的大爱,用“志愿红”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篇章。
◆ 整合资源、健全体系,不断壮大队伍
一直以来,遵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制定印发了《遵化市关于深入推进“志愿遵化”建设的实施方案》《遵化市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0%全覆盖建设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支撑,以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打造起了“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让志愿服务成为干部和群众的“连心桥”、政府和社会的“润滑剂”、社会基层治理的“新引擎”。
通过多渠道、广角度、大规模发展志愿者队伍,遵化市近12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各个领域,形成了以党员志愿者为中坚骨干、社区志愿者为基础、各类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百花齐放局面。
为壮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遵化市还成立了市志愿服务总队,建立由市委书记任总队长,乡镇街道、市直单位“一把手”任支队长,下属单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分队长的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把党政群团的组织优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结合起来,画出了一个党政引导、社团组织、全民参与的“志愿同心圆”。
◆ 搭建平台、完善网络,拓宽服务范围
“这是我第13次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我是我们村第一批志愿者,能给村子做点儿事,觉得特别充实!”5月7日,遵化市西留村乡后铺村村民操伦丽一边清扫路面一边说。
“志愿服务不是某个节日的活动,只有常态化开展,才能融入百姓生活,才能把志愿精神发扬光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遵化市文明办负责人说。
除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遵化市将每周的周末定为志愿服务日,围绕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开展“访千楼万家、创文明城市”、党员“双报到”、爱国卫生运动、扶危济困、敬老助残等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打造了“一网”(志愿遵化网)、“一微”(文明遵化微信公众号)、“两群”(遵化市爱心志愿服务群、遵化市社会志愿组织群)4大信息平台,不断拓宽志愿服务范围,弘扬志愿精神,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时代风尚。
在遵化,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暖冬行动、洁城行动、“呵护眼健康·志愿服务公益行”等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参与志愿者10万余人。
◆ 立足需求、打造品牌,提升影响力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遵化市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起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从市直单位特色志愿支队的“理论宣讲团”“青燕归巢·兴遵有我”“追忆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巾帼创业就业”到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为老人送上暖心饭”“中医药文化进基层”“扶危助困”“医路同行·兴遵建功”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所需、所困、所急,遵化市定期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具有遵化特色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志愿服务项目库,促进了志愿服务个性化、品牌化的建设。志愿者们纷纷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田间地头各展所长,用爱心为构筑“文明遵化”添砖加瓦。
通过持续深入的广泛动员和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遵化市形成了党员、社区、职工、青年、巾帼、“五老”、扶残助残、科普、环保等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队伍,邱凯、李文涛等6人获评河北省优秀志愿者;“魅力遵化志愿行”“创城有你 爱溢遵化”“三百关爱”等4个项目获评省级优秀志愿服务创新项目;水务青清、敬老爱心服务站、第三中学火炬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获评省级志愿服务组织;文化路街道玫瑰园社区获评志愿服务示范社区。
志愿无声、大爱有光。如今,在遵化,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身穿红马夹、头戴小红帽,用行动传递真情,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从一个群体传递到另一个群体,融入群众生活、融入城市血脉、汇聚成大爱精神,温暖着这座城市,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花朵开遍遵化大地。
精神文明网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