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他们这样做!
抚州市金溪县
移风易俗进社区,乘“风”破“旧”树文明
为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反对封建迷信、遏制陈规陋俗,近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城市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高价彩礼、低俗婚闹、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以“抓党建、乘新风、破旧俗”为原则,探索建立“党建+移风易俗”机制,让文明新风吹入社区千万家。
党建引领,以优良党风筑新风。金溪县城市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在九个社区均成立以社区书记为理事长,社区“两委”干部、网格片区党员、乡贤、退役军人等为成员的红白理事会。制定城市社区移风易俗《十禁止十提倡》倡导性标准,限定婚丧事酒席最高标准,红白喜事不超过二餐,每桌标准不超400元、数量不超过8桌,积极倡导党员干部在“零彩礼”、文明婚庆、不请乐队唱演哭丧等方面做示范。同时,积极号召党员参与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举办的集体婚礼,带头破除不文明丧葬、祭祀陋习,社区党员积极带头移风易俗的,在社区红榜进行公示表扬,违反红白理事会章程的,在社区黑榜上进行曝光。
广泛宣传,以文明社风破旧俗。金溪县城市社区通过示范点打造、集体宣传、入户宣传相结合,大面积宣传与重点人群点对点宣传配合,全方位、全覆盖将移风易俗送到群众身边。城市社区利用仰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移风易俗示范点,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墙”,并借助红色讲堂、仰山广场开展移风易俗集中宣传活动,为居民们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意义,倡导辖区居民能够带头推动移风易俗,从自己做起,摒弃陈规陋习,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抓住重点人群,逐个社区对照户籍表摸清辖区内适龄青年基本信息和职业底数,确保后续将工作开展精准到人,同时摸排上报辖区内现有的“媒婆”、承办酒席人员,并针对摸排到的民间“媒婆”不定期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2023年以来,城市社区在试点组织开展移风易俗集体宣传5次,入户宣传30余次,发放移风易俗宣传手册200余份,组织党员群众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600余份。
群众参与,以淳朴民风祛陋习。金溪县城市社区以群众参与为导向,与居民代表联合制定居民公约,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引导居民摒弃大操大办等的陈规陋习,自愿按照居民公约办事,使其成为移风易俗的“指示灯”。开展道德“红黑榜”、移风易俗“好家庭”、孝老爱亲“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推选表彰宣传社区涌现出的好人好事,通过正向的宣传弘扬邻里和睦的社风民风,扭转群众老旧思想。同时,在发挥平台作用上下功夫,坚持文明实践活动与移风易俗互融。通过建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围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组织、协办志愿服务活动5场,惠及群众300余次,大力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新风。
宜春市上高县
文明新风扑面来
今年来,宜春市上高县新界埠镇深入贯彻落实移风易俗工作要求,紧密结合“三比三争三赛”活动,以村规民约、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三大活动为载体,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乡村。
村规民约“约”出新风尚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环境卫生……”暖阳下桐山村村民陈新生一遍又一遍地教小孙女读着《村规民约》,画面温馨。
为营造村内良好风气,桐山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结合村“两委”、村民代表会议商议结果,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最终商定上了墙,大家都得遵守。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了解新出炉的村规民约,我们将其打印成册分发至每位村民手中,并利用村村通广播、小喇叭、宣传栏等多种方式提高群众知晓度……”桐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文彬说。在村规民约制定完善之后,桐山村充分发挥村内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村党员干部签订“治风”承诺书,共同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不要彩礼要幸福”,带头参与“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带头推进村规民约落地见效。全镇以桐山村为示范点,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桐山村参观学习,各村各组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新规范,村规民约“约”出了新风尚。
理论宣讲“讲”出新高度
“父老乡亲听我言,文明实践春风吹,移风易俗破陈规,新的时代新风尚……”集镇广场上,乡贤陈彪华自创的快板引得不少群众围观。
该镇不断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方法,以“党员干部+志愿者+乡贤”的形式组建理论宣讲小分队,通过“红色课堂”“板凳课堂”“假日讲堂”“自创小品”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廉家风、移风易俗等知识宣讲。将“大道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输送到千家万户,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为大脑及时“充电”,补足精神之“钙”。
志愿服务“务”出新实效
“今天端午节,志愿者们早早送来一篮子粽子,还帮助我给孙子孙女打视频电话!”横江村留守老人欧阳草根笑容满面。
该镇志愿者服务队每个重要节假日都要举办“关爱行动”。志愿者们结合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亲情连线”“送温暖 送健康 送服务”等志愿活动,给村内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节日关怀。志愿者们有的为老人理发,有的陪他们聊天,有的利用专业特长免费义诊,有的科普健康小常识,有的宣传防溺水、防范养老诈骗等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关爱和温暖传递给每位老年人和孩子。
九江市修水县
三个一”擦亮乡风文明“底色”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乡风文明既是乡村进步的重要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如何深化乡村风尚转变,讲好乡村故事,推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近年来,九江市修水县石坳乡人大进行了有效探索。
以“一支宣讲团队”为推手,让文明教育润物无声
初夏时节,风暖物秀,在石坳乡太平岭村村头的小院里,人大代表与群众围坐一圈,召开着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板凳会。
“一套房、一辆车,加上十几万元彩礼,让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最终分道扬镳……恶俗难破、陋习难改,有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不对,而是因为大家都在做。人人都是陈规陋习的受害者,人人却又身不由己。天价彩礼成了乡村爱情的‘痛’、礼重于山成了人情往来的‘堵’、逢事大操大办成了农村群众的‘伤’。”板凳会上,宣讲团成员、乡人大代表吴星以真实故事为切口宣讲移风易俗,直陈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场人员纷纷认同和点赞。
今年起,石坳乡组织人大代表成立“板凳”宣讲队,同乡村干部、党员一道,以板凳夜话的形式,同群众围坐一起,以“自己讲身边事、身边人讲亲历事”的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讲,让歪风劣俗的“恶”浮于水面,让陈规陋习的“苦”触入灵魂,使大家感同身受、产生共情。目前宣讲团已对全乡8个村进行了全覆盖宣讲,以故事教育的形式让群众产生“代入感”,既赢得了群众对于推进移风易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又使文明教育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以“一批先进典型”为引领,让崇尚美德蔚然成风
今年“五一”期间,石坳乡花门村巢为学以“零彩礼”的方式为女儿举办结婚喜宴,现场热闹又和谐,获得亲朋好友的一致好评。巢为学夫妇坚持言传身教,带头践行不要彩礼,被石坳乡花门村评为移风易俗不要彩礼“好岳父母”的典型,同时也被修水县妇女联合会作为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向九江市进行推荐。
“之前人大代表宣传移风易俗时我觉得很有道理,女儿出嫁,看重的应该是女婿的人品,不能用钱来衡量两人的感情,更不能因为彩礼增加小夫妻俩的负担,真诚与感情是多少彩礼都换不来的。”巢为学说。
今年起,石坳乡人大联同石坳乡政府,以乡风文明为载体,通过人大代表走访、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先进典型事例人物进行评议,评选了移风易俗“好家庭”、孝老爱亲“好媳妇”、婚事新办“好公婆”、不要彩礼“好岳父母”、弘扬新风“好理事长”等一系列道德模范,挖掘好人好事好做法。同时乡村干部、人大代表通过“敲锣打鼓上门送荣誉”的方式,积极宣扬正面典型,以身边事例感动身边人,以先进典型带动周边人,使好风气蔓延开来。截至目前,已表彰道德模范16人,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以“一套普法机制”为载体,让法治理念落地生根
在石坳乡石坳村,依托代表联络站的现有资源,乡人大积极创新,构建“人大代表联络站+法律明白人广场”模式,探索用法治理念来保障乡村文明有序推进。
通过法律明白人广场每年组织的4次农村普法培训,坚持因地制宜,开展精准培训,让人大代表们深入学习乡村息息相关法律知识,将人大代表培养成“法律明白人”、“法律带头人”。再以代表联络站为载体,以每月的选民接待日为契机,根据群众需要结合真实案例,由人大代表们为群众普及民法典、婚姻家庭、老人赡养、土地承包、邻里关系等法律知识,于走访交流间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筑牢地方文明之基。
“加强法律教育既是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乡风文明的重要举措,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法律明白人广场’模式,开展精准法治培训,让联络站代表知法、懂法,让乡村的邻里纠纷、高价彩礼、村规民约等问题都可以到代表联络站里用法律商议调处,不仅深植了乡村法治理念,同时还涵养了地方文明气质,让乡村由‘外在美’升华向‘内涵美’。”代表联络站负责人、县人大代表梁学福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风乡俗的形成有长期性、复杂性的因素,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不存在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石坳乡人大将始终坚持,一以贯之,努力激发和调动人大代表工作活力,助力移风易俗,不断擦亮乡风文明“底色”。
中国网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