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捏造“中国电科加班”事件舆情研究
编者按
清明节假期前夕,网传多张微信群聊天记录显示,中国电科成都分公司要求员工清明节加班遭到“怒怼”。该事件戳中过度加班的舆论痛点,迅速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随后,企业、人社部门、工会等多个主体对网传信息做出回应,但舆论焦点脱离个案上升至加班陋习和劳动法效力等层面,舆情持续走热。四川德阳警方经调查核实,确认网传信息系捏造,并对造谣者做出行政拘留处罚。一则谣言便引起舆论场如此强烈的反响和大范围的讨论,舆情背后的网络舆论心理值得思考。法治网舆情中心旨在通过复盘此次事件发酵的关键节点,剖析网络谣言得以流行的传播动因,为政法机关应对此类社会热点舆情提供参考和建议。
舆情事件
1. 网传中国电科员工因加班“怒怼”领导引爆舆论场
4月4日晚,微博网民“@老c队长”“@吾六一061”等发布多张微信群聊天截图,截图显示某单位员工陈志龙因不满被上级指定要求清明节加班,在工作群“CETC成都事业部”“CETC-软件开发课”中“怒怼”部门领导,并提及裙带关系、对上阿谀对下蛮横等公司乱象。该员工的“怒怼”行为获得其他员工力挺,先后有多人提出要一并辞职。有网民发现截图中的“CETC”是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缩写,还有网民指出这起事件发生在中国电科成都区软件开发事业部。
相关截图迅速在网络中引起热传,多数网民为陈志龙“整顿职场”的行为叫好,怒斥“加班文化”是“对基层打工人的压榨”,并表示陈志龙的“怒怼”代表了自己的心声,甚至有人将陈志龙奉为“勇士”。《半月谈》、极目新闻等媒体第一时间发文批评企业要求员工强制加班的行为,呼吁应当让劳动法“长出牙齿”,切实解决非法加班问题。4月5日凌晨,疑似当事人通过抖音账号“@我溜了”称自己不想当网红,目前已办完离职手续。
2. 多主体出面回应推动舆情升温
4月5日,中国电科总部、成都市人社局、成都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等工作人员相继回应此事,均表示已关注到相关舆情,正在进行核实,并称如截图所传“早8晚11”等情况属实,那么该公司涉嫌违法,将对其依法处置。随后,四川省与成都市总工会也表态介入,称已启动工作程序,认真核查相关情况,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当日15时许,据人民网消息,中国电科表示经排查发现上述微信群聊天记录所涉单位和人员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但该回应引发网民强烈不满,部分网民认为中国电科回应内容含混不清,意在撇清己方责任。微博话题“#中电科称痛批加班员工费集团公司员工#”冲上热搜第一。
4月6日,四川总工会二次回应称实际情况与社会反馈有出入,一方面网传事件发生于去年而非今年清明节前夕,另一方面当事人不是中国电科成都所员工,而是外地某城市人员。此番言论再次激怒网民,四川总工会被指“推诿责任”。同日,网上开始流传中国电科提拔当事人的任免文件,对此,中国电科回应称任免文件明显系伪造,相关单位已报案。
在此期间,《新京报》《工人日报》、微博大V“@胡锡进”等发文呼吁纠正超长或无效加班之类的职场陋习。同时,某企业家称“加班不道德”的言论以及“加班文化为啥屡禁不止”“长期被自愿加班必然导致积怨”等话题引发网民热议,舆论场上负面情绪高涨。
3. 警方通报网传信息为谣言并拘留造谣者
4月7日,大皖新闻报道称,网传加班事件当事人陈志龙为四川省德阳市经开区某科技公司员工,德阳市人社局办公室也回应称“正在进行调查”。4月7日晚间,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警方通报称,陈某龙从未有中国电科下属单位及关联企业从业经历,其因此前向中国电科求职未被录用,心生不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虚设“CETC—软件开发课”“CETC成都事业部”2个微信群,虚拟CETC员工姓名、头像,捏造制作了多张“怒怼领导、发泄情绪”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并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陈某龙已被警方行政拘留。4月8日,微博平台官方表示,已清理此事件中散布不实信息、恶意攻击国企体制的违规内容5792条,并对“@老c队长”等9个违规“自媒体”账号及253个违规用户予以禁言处置。
舆情反转后,不少网民反思此次事件,认为不应当在情绪带动之下听信谣言。部分网民则表示此次事件虽然是人为造谣,但长期存在的过度加班问题理应得到整改和纠偏。人民网、《中国妇女报》等媒体表示,加班痛点不可回避,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仍面临困难,应强化劳动权益保障公权力的介入。还有微博大V“@胜利主义章北海”“@大漂亮傻事”认为,此次造谣行为的真实意图是某些势力的蓄意煽动和恶意攻击。截至4月13日12时,与该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量共32.9万条,其中微博信息21.8万条,视频信息1.7万条,微信文章7000余篇,新闻报道3600余篇。微博话题“#中电科回应员工疑痛批领导安排加班#”“#警方通报网传中电科加班事件调查结果#”累计阅读量超22亿。
舆情解析
一则聊天截图如何掀起大范围的传播和高热度的讨论,是此次事件值得研究的关键。总体来看,谣言本身、舆论心理以及相关主体的回应等方面,均对此次舆情的发酵和升温产生影响。
1. 大篇幅图片爆料增加谣言迷惑性
此次事件中,舆情的导火索是造谣者炮制的十余张聊天记录截图,这些图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一方面,伪造的聊天记录图片真实性非常高,普通网民难以甄别。微信聊天截图的窥探视角更容易让网民产生“内部私密”的心理预设,进而相信造谣者的曝光内容。另一方面,此次谣言内容与之前谣言中只言片语的碎片信息不同,十余张的聊天对话构成了完整的事件背景和发展链条,将事件的前因后果详细呈现。此外,在最初曝光时,一些自媒体账号并未将所谓聊天截图全部发出,而是依次发布,这给围观网民带来了“事件仍在进展”的错觉,从而降低了他们对谣言的判断力。
2. 事件主体的单位性质增添热度
此前多起涉及过度加班的网络舆情主体大多是私人企业,因而在公众看来,缺乏合法、规范的劳动保障制度导致私企成为加班文化泛滥的重灾区。而国企、央企等更具规范性,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但是,此次事件主体直指央企单位,再加上不少网民自称在国企央企就职曾被单位要求强制加班,这些信息令部分网民认为“加班文化”已经完全入侵职场,不仅个人“反抗”无力,法律也难以发挥实际作用。正是这种偏见性认知进一步加重了舆论场的抵触心理,刺激网民在中国电科等部门回应后仍持续地表达愤慨情绪。
3. 事发节假日前夕挑起公众积怨
在“996”“007”引发全民声讨的背景下,仍有部分企业以潜规则或是被自愿的方式包装强制加班行为,导致处于弱势的员工多是迫于就业压力而妥协,但是对于“加班文化”的排斥和厌恶情绪却始终存在。此次网传信息出现在清明假期前夕,对于网民来说,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强制要求员工加班的行为更是对劳动法的挑衅,性质尤其恶劣,因此长久挤压的不满情绪瞬时被点燃。而爆料图片对话中,当事人“怒怼”领导的言论和部门同事“集体辞职”的行为,具有心理上的“爽点”和话题上的“爆点”,调动起网民的传播热情。
4. 多主体回应混乱加剧舆论不满
对于事件主体来说,作出回应的目的是正视舆论,呈现事实,消除误解,尽可能降低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电科作为被造谣中伤的主体,却在回应后仍深陷质疑,与其回应缺乏技巧和策略不无关系。中国电科在舆情发酵后曾否认网曝聊天记录和所涉单位人员的真实性,急于与谣言内容作出切割,忽略了网民在意的核心问题是强制加班行为是否存在。这种实际诉求和官方回应上的错位不仅导致中国电科的回应说辞不被认可,更是造成了“欲盖弥彰”“甩锅”的观感,加深了网民疑虑,给舆论的后续发酵留下空间。在中国电科的回应已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四川总工会再次以否定的方式做出回应,并且回应内容与最终警方通报产生出入,态度上的回避与事实上的纰漏不仅导致四川总工会权威形象受损,也刺激公众情绪再度升级,使得事件主体、相关工会团体以及主管部门的公信力都受到质疑。
5. 衍生话题层出叠加热度
此次事件虽然开始于单方面造谣,针对的主体仅是中国电科,但是在持续的讨论中,话题逐渐出现分化和升级。一方面,网络中出现对类似话题的横向探讨,如某企业创始人称“加班不道德”、“男子索要近3年约3000小时加班费”等言论和案例再次引发关注,网民借此表达对“加班文化”的不满,重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中国新闻网还发起关于“请假焦虑”的投票,带动网民以职工的立场展开讨论。另一方面,部分舆论则是依据此次个案探讨更宏观的“加班文化”“职场潜规则”,纵向深入挖掘事件标签,不断带动舆论上扬。如新浪热点发起话题“加班文化为啥屡禁不止”,就有不少网民指出没有“禁”,何来“止”,不满相关监管部门缺位。《工人日报》在评论中国电科一事中提到“网民怒怼的是少数企业奉为圭臬的超时加班文化”,其中“少数企业”“超时加班”的说法也遭到网民指责。由此可见,在舆论发酵过程中,该事件已经发生了多维度的议题延伸,吸引更多旁观者参与讨论,推动舆情热度持续。
应对启示
1. 政法机关需保持舆论敏感度
此次事件经历了从社会热点到法治热点再到政法热点的转变,在舆论误解持续加深时,中国电科寻求警方帮助澄清事实,而警方最终的通报也有效推动了事件的尘埃落定和舆论场的快速平息。可见,在面对高热度舆情事件时,政法机关应当保持舆情敏感意识和风险研判能力,一旦舆论有向政法领域蔓延的趋势,或是事件主体申请政法力量介入处置时,应当及时响应,并且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将事实充分呈现,通过依法处置和权威发声为事件定性,导控舆论议题走向。
2. 热点事件中官方需加强情绪疏导
该事件触及公众诟病已久的过度加班等社会现实问题,事件虚假但舆论情绪中存在真实部分,再加上事件主体回应不当,导致相关企业及单位遭到舆论误伤和情绪反扑。这一现象也提示政法机关,在处理涉及舆论痛点的敏感舆情时,要谨慎应对,注重回应技巧,不急于表态,而是在保证事实确定的情况下发声,树立部门权威性。同时,需意识到舆论场中情绪先于事实存在的情况,在回应和处置的过程中加强情绪疏导,用扎实的调查和稳妥的通报引导公众回归理性,消除网民疑虑。
法治网舆情中心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