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文明宣传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文明宣传办

题目:如何让宣讲更有热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资料提供时间:2023-03-09

目录

更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对标对表构建立体化大宣传格局 文章下载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对标对表构建立体化大宣传格局

杨柳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基层宣传部门要对标对表深入领会,进一步坚定信心、守正创新,聚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首要任务,以全局视野来定位宣传工作,以战略思维来谋划宣传工作,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努力构建好立体化的生动活泼的大宣传格局。

创新理念,做好面向基层的宣传。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阵地,生动活泼地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好新时代的辉煌成就,让党的理论政策温润千家万户。利用村村响、广场舞、红色电影、送戏下乡、瑶族坐歌堂等形式,打造特色微宣讲品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创新内容,做好从内到外的宣传。精心策划宣传主题,树立移动优先的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中央省市媒体互动,动员全县力量努力宣传推介新田,生动活泼地讲好新田发展变化的故事。精细塑造城市形象,广泛开展“新田好人”“最美系列人物”评选宣传活动,倡导崇德向善新风尚,打造“我爱新田”志愿服务品牌,形成“新田志愿红”美丽风景线。深挖城市文化内涵,大力拓展龙家大院4A景区运营和开发,积极推进蒋先云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升农场等研学基地建设,不断塑造和打响“红色、绿色、古色”文旅品牌。

创新品牌,做好县域宣传。强化新闻宣传管理,严格实行新闻发布“三审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业务培训,提升团队新闻采编能力和主题策划能力,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凝聚加快新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作者系中共新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新湘评论2023-01-18

 

 

培根铸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文章下载

培根铸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系统部署、亲自推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之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饱满。

2019年7月26日,在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紧紧握住坐在轮椅上的94岁老英雄张富清的手说:“你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做表率,以实际行动诠释礼贤敬德、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倡导树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英雄功勋永载共和国史册,英雄事迹铭刻在人民心中。

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到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弘扬英雄模范精神。

从设立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大国建设……学习热潮涌动神州大地,思想光芒照亮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推动下,《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正式出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

从传承保护北京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到中央政治局以考古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开拓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之道,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出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2021年6月18日,展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精神殿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开馆。

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参观北大红楼、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活动,有力彰显党心民心、国威军威,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安化县文化馆2023-2-20

 

 

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这样要求 文章下载

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这样要求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视,在党中央全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等多个场合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2022年10月17日,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五个牢牢把握”,强调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2022年10月23日,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提出六项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始终保持战略清醒;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牢牢掌握我国发展主动权;扎实贯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部署,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2022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原原本本学习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把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

2022年10月25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题举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为全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示范。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三个方面,对全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

2022年10月27日,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定向领航。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2022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带好头、作表率,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所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

2023年1月9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部门、行业、领域实际紧密结合,看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部署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看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贯彻得怎么样;看属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有没有担当起来。

2023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强调,2023年是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大家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在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上发挥更大作用,动员激励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刻阐明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和任务要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闭幕以来,全党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

共产党员网2023-01-30

 

 

2022年廊坊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文章下载

2022年廊坊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奏响凝心聚力的铿锵之音——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在全省率先建成“学习强国”主题社区经验做法被中宣部转发推广,市委宣传部被评为“河北省宣传系统先进集体”,机关党委被市委评为“廊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厂回族自治县关松发荣获2022年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远山行”爱心助学公益联盟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的亮眼成绩,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缩影和重要方面。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全面推进理论武装、新闻舆论、精神文明等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为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凝聚起强大正能量。

守正创新“举旗帜”,打造强大政治向心力

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这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把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

做好学习研讨,推动学理论悟思想持续深入。市委宣传部领导班子带头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市委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12次,示范带动全市各级中心组学习9200余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做活基层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广阳“红提包”百场宣讲走进百姓心间、40余支“老班长红色宣讲团”深入一线开展宣讲……市委宣传部以打造新时代廊坊“理响为民”宣讲品牌为载体,构建领导带头、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村街覆盖的大宣讲格局,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点,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分众化、差异化、对象化宣讲。市委“走基层”宣讲团宣讲700余场,各地各部门跟进宣讲48200余场,直接受众达610余万人次,通过新媒体间接受众达2000余万人次。

“踔厉奋发战鼓鸣,三个务必是法宝,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近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讲进基层首场活动在广阳区北旺镇相士屯村举行。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我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创作京东大鼓、西河大鼓、快板等曲艺节目和歌舞、小品小戏、诗朗诵等文艺作品,以宣讲团、小分队等形式,深入全市农村和社区开展文艺宣讲16场,用小舞台讲好大道理。

担当尽责“展形象”,不懈探索传播“新样态”

持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廊坊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宣传战线责任重大。一年来,市委宣传部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强化新闻宣传——聚焦服务协同、借势机场、联动雄安宣传重点,组织市直主要新闻媒体推出“撸起袖子加油干 自己填写成绩单”“聚焦‘1+20’政策措施 推进廊坊高质量发展”“廊坊视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专题专栏80余个,全景展示发展成就,提振发展信心。

做好重大活动报道——全媒体宣传报道省市两会、数字博览会、“5·18”廊洽会盛况。高标准做好首届“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承办和宣传报道,总阅读量突破7.4亿次,打造具有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的廊坊城市品牌形象。

抓好对上宣传——加强选题策划和盯办落实,组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项目建设攻坚年”“走进临空经济区”中省媒体集中采访行60余场,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刊发重点稿件22000余篇,在《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头版、《新闻联播》等重要栏目刊播重头报道80余篇。

做活做好网络宣传——不断强化全媒体传播,组织开展网络主题活动13次,在全市各类网站、移动客户端推出一批图片、海报、图解、短视频等通俗易懂、内容鲜活的新媒体产品31500余部,80余部优秀作品在全省全网推送,真正用年轻人贴心有感、走心入脑的方式做好精准传播,吸引年轻受众爱听爱看、爱刷爱赞;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中增进社会理解、凝聚奋进力量。

创新突破“聚民心”,持续提高人们文明素养

一座城市的繁荣,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地方的进步,得益于文明的成长。

这一年来,市委宣传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加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滚滚洪流,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讲好榜样故事,引领社会风尚。市委宣传部坚持发挥先进典型有形正能量、鲜活价值观的作用,把典型选树和作用发挥有机结合起来,侯桂森、张静当选“中国好人”,马有全等18人入选“时代新人·河北好人”。

同时,积极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廊坊儿女、要为家乡争气”活动,选树“最美廊坊人”等典型320名,网络点赞达1418万人次。

从2014年开始,市委宣传部已连续举办四届“最美廊坊人”推荐认定活动,共有33人获得“最美廊坊人”殊荣,80人获得“最美廊坊人”提名奖。2022年,认定第五届“最美廊坊人”20名、提名奖30名,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向善向上的精神追求,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最美廊坊人”已成为廊坊市最闪亮的荣誉品牌,“最美”之花在廊坊大地竞相绽放,成为激励全市人民向善向美的强大精神动力。

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委宣传部深入开展8项强基固本工程和10项攻坚克难行动,完成空中飞线整治30万米,电动自行车上牌122万辆,上牌率、安全头盔佩戴率均位居全省第二。

文明实践,惠及百姓。实践所113个、实践站3269个……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市委宣传部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医疗健康等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次,直接服务对象超10万人次。

串珠成链“兴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市委宣传部紧紧围绕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繁荣发展的目标要求,扎实推动文旅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抓多元,不断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用足廊坊发展“大文旅”重大机遇,市委宣传部主动对接北京外溢优质文化资源,积极引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落地。目前,全市谋划和在建千万元以上文旅产业项目38个,总投资780多亿元。

保基本,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举办元旦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交响音乐会、戏曲晚会,组织文艺专场、展览展示、民俗活动等惠民活动基础上,组织“启航新征程”文艺演出、“欢乐城乡行”县域特色文化活动百余场,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137项。开展人文公共文化空间试点建设,推动文化名家进社区、进基层,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同时,聚焦打造“京津乐道、绿色廊坊”品牌,积极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推广康养文化体验游、运河通航联动游、洼淀文化休闲游等8大线路,举办“周末游廊坊”“畅游北运河”等主题活动,扩大廊坊文旅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

市委宣传部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全年调整宣传文化系统科级干部六批次40余人次,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办全市宣传干部网络培训班,735名基层宣传干部全员参训;组织“廊坊市委宣传部大讲堂”40期,组织部机关竞岗演讲、“我们正青春”青年座谈会、科级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交流、“我的十年·向阳生长”工作体会展评等活动,引导机关干部钻业务、练内功、勇担当,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工作队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将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动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廊坊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廊坊日报2023-01-31

 

 

传统年俗激活红色资源 文章下载

传统年俗激活红色资源

新春奏响激昂高亢的红色主旋律,为奋进新征程凝聚精神力量。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红色纪念馆、旅游景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将红色文化融入春节氛围之中,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赓续、传承。本文呈现了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在新春期间创新开展的红色文化活动,为更好讲述红色文化故事提供新的思路。

01

新春奏响红色主旋律

中国文化报记者 刘源隆

近年来,红色旅游热度持续走高,接受一场爱国主义的洗礼已成为许多人的自觉行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今年春节期间,不少人选择踏访红色热土、参观红色展馆,怀着对新年的期许,汲取精神力量,筑牢爱国主义根基。在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地红色旅游火爆异常,无疑让这个春节假期变得更红火。

“春节红”与“革命红”交相辉映

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直是北京旅游热度最高的目的地之一。“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等以丰富的红色文物资源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前来参观。

早在春节前夕,中国国家博物馆就精心撷选80余件(套)馆藏文物推出“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从多角度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兔文化、生肖文化、吉祥文化和年文化,为观众献上美好祝福和寄愿,呈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精神底蕴。本次展览策展人高秀清说,本次展览延续国博新年办展的传统,紧扣兔年生肖文化与新春主题,是一道喜庆的新春文化大餐。

此外,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公园也是进行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之上,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在春节假期推出了专门的“新春红色游”活动。例如,香山公园“金牌讲解员带您共话香山古今——打卡首都红色旅游新地标”每天两场红色之旅,“我眼中的红色香山——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深度游”通过线上招募、线下参与的形式开展。中山公园“新春红色线上小课堂”直播活动、陶然亭公园“陶然红色记忆”线上导览等活动群众参与度都很高。据统计,春节期间,有2万至5万游客到北京市属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公园共开展红色义务讲解服务550余场。

在内蒙古,各红色纪念馆依托“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平台,发挥馆藏优势,举办专题展览、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例如,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呼和浩特市多松年烈士纪念馆等红色场馆,通过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文艺汇演、党的二十大春联书写等活动,再次重温党的奋斗历程、见证党的奋斗辉煌,表达了对党的美好祝愿。

“云展览+线上直播”,文化惠民不打烊

随着红色景区数字化建设的不断加强,24小时云展览、直播等技术手段让参观学习更便捷。

今年1月,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推出“云游百年史 卯兔开新篇——北大红楼云观展”系列活动。纪念馆讲解员从大年初三至大年初六围绕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以“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新文化的策源地”“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青年毛泽东在京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等为主题,进行线上讲述。

北京陶然亭公园慈悲庵、高君宇烈士墓则于春节期间通过文字与线上有声导览相结合的方式,推出“陶然红色记忆”线上观展系列活动。

“河北红色旅游系统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优势,春节期间推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线上专题等,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面和影响力,打响河北红色旅游品牌。”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推出“有声红色故事汇”线上活动;狼牙山风景区借助抖音平台推出云剪、探店、现场直播等形式的线上宣传活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在其官方公众号推出云观展专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线上推出“抗大讲堂”“抗大电台”,通过录制《抗大小主播话年俗》《弘扬抗大精神·我为新时代点赞》等新春特别节目,打造有意义的红色文化新年。

“推进红色文化创新表达、创新传播至关重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表示,要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发展的改革和创新力度,尤其是用好社交媒体平台,创新呈现方式、丰富产品载体,用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教育、传承好红色精神。

今年1月,位于天津市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文艺频道联合主办了“伟大的情怀——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题活动”,该活动在津云App进行了实时现场直播。“此次活动以网络电视直播的形式,将纪念馆馆藏文物与文艺演出相结合,是纪念馆文物宣传工作一次新尝试。”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歌颂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崇高精神和高贵品格的音乐、曲艺、朗诵等作品,引领观众走近伟人、缅怀伟人精神。

深挖特色资源,优化游客体验

大年初一,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游人如织。讲解员袁晶在游客的围绕下细致讲述红色故事。她说:“来西柏坡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已经成了很多人春节出行的选择。”

“河北省各红色旅游景区积极创新,深入挖掘利用好当地红色之源,推出互动性强、寓教于乐的活动,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红色体验。”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陈庄歼灭战陈列馆推出“新春新愿”活动,让现场游客畅聊新年愿望,录制祝福,并向游客发放宣传册、红色故事书籍、红色文创产品等;马本斋纪念馆在广场播放红色歌曲,组织游客接力演唱、大合唱,并在展馆内播放爱国主义电影;潘家峪惨案纪念馆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唐山皮影演出,既有传统剧目,又有新编剧目,让观众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

此外,河北邯郸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开展了“红色‘灯光秀’ 点亮‘不夜城’”活动;邢台市信都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举办了“抗大讲堂”活动,开展抗大红色少年读书会等活动。

近代民主革命运动参与者安幸生烈士的故居位于天津市双口镇中河头村。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十,双口镇中河头村党群文化广场上,近百名民间文艺团队成员和非遗民间艺人组成表演队边走边演,引来游人阵阵喝彩。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非遗展演将传统文化融入红色乡村,不仅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精神力量,也推动了“红色河头、绿色双口”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

此外,红色研学游春节期间也很受欢迎。例如,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了“平小津研学冬令营”“拔节孕穗润童心,革命薪火永相传——平小津研学微讲堂活动”,通过“寻宝试卷”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革命文物,了解红色历史。

02

革命文物讲故事 纪念馆里过大年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彭澳丽

新春伊始,华东地区红色景区、红色展馆等推出了一系列红色旅游活动,让红色精神在旅游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点亮红色春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春节假期,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相关单位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创新丰富红色旅游的形式和内容,提升红色旅游的叙事性、体验感。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农历兔年春节假期上海接待游客100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40亿元。据悉,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等红色场馆举行的升旗仪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年轻人参与红色旅游热情高涨。

大年初一,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来到前厅,给进馆游客拜年,并送上新年贺卡和玩偶。薛峰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相互交融,人民群众过年走亲访友,也是革命工作大力推进、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的好时机。

据了解,春节期间,中共一大纪念馆每日正常开放,工作人员、志愿者每天分批次提供讲解服务。大年初一到初六,纪念馆前厅都设有新年非遗体验活动,游客可在专家艺匠的指点下体验非遗面塑捏玉兔。此外,中共一大纪念馆还特设“一大朋友”拍照打卡地,吸引了一众游客排队与由中共一大纪念馆设计的虚拟形象“库宝”“德妹”合影留念,解锁红色文化新风潮。

在馆内主题为“匠心筑梦——新苏作的历史记忆”的展览上,陈列了不少过年主题的展品:以圆雕、浅浮雕、镂雕等技法制作而成的名为《过年》的玉雕,名为《春暖花开》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展品巧妙地将新春元素融入设计细节,生动呈现了喜庆祥和的过年氛围。在馆内,海派相声大师打着快板给游客讲党课,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聆听;另一边趣味投壶现场,观众通过党史问答获得投壶游戏权,并通过分数兑换卡换取文创礼品……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得观众在获得较好体验感的同时,掌握了党史知识。

此外,中共一大纪念馆还结合网络直播,特别策划了“新春大直播·一起过大年”活动,通过镜头带领观众云游中共一大纪念馆,过个特别的红色春节。

登船探寻“初心”

春节期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还推出了“乐游上海·春节—红色初心游杨浦”——乐嗨上海过大年之微游杨浦滨江水陆联动线上游活动。登上石库门建筑风格外观的“浦江游览6号”游船,游客从当年周恩来、邓小平赴法勤工俭学的“初心码头”出发,在游船上学习党的创建历史和“人民城市”理念,饱览浦江两岸城市新貌,在新年伊始完成一场探寻“初心”的旅程。

在这艘“党的诞生地”主题游船上,内饰也延续了石库门风格,且内涵丰富。游船分为上下三层,第一层主题为“开天辟地”,以多媒体互动装置向游客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第二层主题为“光荣之城”,内设可供游客打卡拍照的仿石库门造型的墙壁;第三层主题为“人民城市”,甲板上有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等金句文字墙。在导游的讲解下,游客们重温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

“这场水岸联动的红色公益微游不仅有线下行走,也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杨浦区文化旅游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乐嗨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之一,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游客一起感受伟大建党精神和“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传承,亲眼见证杨浦滨江的巨大变化。

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景区,湖心岛旁停泊着的红船,牢牢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登上通往湖心岛的小船,瞻仰红船。据了解,单日登湖心岛游客超5000人次。岛上,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游客络绎不绝。

“展陈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南湖革命纪念馆现场管理部主任卞超群介绍,纪念馆内除了文字图像,还有许多珍贵文物、情景再现技术,让游客仿佛走进历史中,从而更好地激发游客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思考。

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

在江苏,为致敬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洪泽湖湿地景区特推出春节特别节目——江苏首部大型红色实景演艺《决胜洪泽湖》,利用景区芦苇迷宫·工委岛现有生态雏形,独创环形沉浸式演艺空间,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重现红色革命文化传奇。

今年春节期间,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新四军纪念馆也推出了一系列新春系列活动。“铁军忠魂 永远跟党走——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专题展”,展示了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的历史成就,激励人们继续奋斗创造,传承新四军革命精神。此外,馆内寻“兔子”福袋、趣答军史问题、赢新春好礼等活动,给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参观体验。

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化身历史引领者串联故事,以“一件旗袍”为主线,用情景剧形式,再现华中鲁艺女英烈王海纹脱下旗袍穿上战袍的感人故事……动人的展演受到了观众的追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让革命文物绽放出时代芳华。

为契合春节民俗和红色文化主题,新四军纪念馆研学老师带领青少年学生参观文物专线,组织开展“兔飞猛进、前兔似锦”巧手学做兔子花灯体验活动及红色书签DIY,让红色精神引领青少年奋进。

在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开展了“铁军魂 盐城红”红色文化主题电影展播,《长津湖》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红色影片,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将红色之根、红色之魂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春节期间,各地挖掘红色资源、创新丰富红色旅游,获得游客广泛认可,为大众筑起了重温初心使命、传承红色精神的红色课堂。

03

黑土地上激荡爱国情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春节期间,红色旅游持续升温。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的红色革命纪念馆、博物馆通过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让广大游客在打卡中重温革命历史,厚植爱国情怀,共赏红色文化魅力,深入品味别样年味。

线上、线下重温红色记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走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红色图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些学校的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唱起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领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春节期间,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东北烈士纪念馆(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承办的“永恒的誓言——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专题展”以阵地展和云展览的形式面向社会展出。

展览以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入党誓词为序,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的党史发展阶段,由“甘洒热血 矢志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开拓进取 勇立潮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奋进创新 逐梦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部分内容组成,通过232张图片,系统展示76位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他们共同的身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且均留有对党忠诚、爱国报国的话语或文字,对广大党员干部具有激励和示范作用。

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介绍,展览通过展示百年党史中优秀共产党人的事迹,特别是他们留存于世的诗文、信笺及语录等,带观众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贞报国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人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同时,“云展览”注重叙事话语创新,力求使内容有“益”有趣。在创作时注重让共产党人和红色故事更具人情味,以情感人。此外,还注重挖掘人物故事的生动细节,并加以整合,做好“大时代里的微叙事”。通过科技赋能、创新传播,使“云展览”成为党性教育的新形式、学习党史的新阵地、智慧党建的新应用。

“展览开放以后,大家反响热烈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另外,省内不少机关单位也踊跃预约观展。”东北烈士纪念馆颐园街一号管理部负责人徐懿娇说,“我们希望为大家提供有热情和温度的展览,用心服务好每位观众。”

诵读红色经典 厚植爱国情怀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月24日,农历正月初三,辽宁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吸引了很多游客。在新启用的朗读亭,《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在游客深情朗诵下格外感人。“通过诵读革命先烈家书,我了解了革命先烈坚定的信仰、丰富的情感和伟大的人生,这个春节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一位游客说。

1月22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朗读亭正式运营,朗读内容涵盖人文、历史等14类,其中包含3000多条红色内容,让游客在朗读中重温红色历史、激荡爱国热情、厚植家国情怀。

据了解,为丰富春节期间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辽宁省各革命纪念场馆发挥“红色基因库”作用,拓展革命纪念馆教育功能,举办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让来访游客过一个红色文化年。

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推出“辽沈馆里过大年”春节系列主题活动,举办的“红色故事会”和“实景剧展演——人民的苹果”等,让该馆成为锦州市春节期间最“火”旅游地之一。营口市雷锋文化博物馆春节前策划了“永恒的精神”——雷锋同志经典照片展,春节期间举办了“盛世新春”主题门画展。

营口市雷锋文化博物馆馆长段速敏说:“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我们希望通过内容丰富的活动主题和精彩纷呈的活动形式,让前来参观的观众体验到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年味,掀起新年度全民学雷锋活动的高潮,营造人人学雷锋、个个当雷锋的浓厚氛围。”

多方合力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2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为了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更多为解放四平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的故事,吉林省四平战役纪念馆和市少工委、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开展了“猜灯谜闹元宵,灯笼点亮幸福到”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活动中,讲解员为孩子们讲元宵节的习俗,和他们共同猜灯谜、做灯笼,给他们讲四战四平的革命故事,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有意义的元宵节。

“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越是在节日万家团圆的时候,我的感触就越深。每次进军营、社区、学校给大家讲解时,我也总是和大家聊聊那段历史。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为了四平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更加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四平战役纪念馆宣教部主任袁源说,“讲解员不仅是一份工作,更肩负着一份讲好红色故事的责任。四平战役纪念馆经改陈重新开馆后,我将提炼出更多打动人、感染人、激励人的红色故事,让其中的红色精神内涵直抵人心,激发广大游客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更多前行的力量。”

沿着革命足迹,四平战役纪念馆承载的红色历史、红色精神映入眼帘、入脑入心。线上,四平战役纪念馆推出“四战四平”讲解视频、“传承红色基因·打卡红色地标”等活动几十期,点击量超过百万。线下,四平战役纪念馆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机关、企业、乡村等地,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数十场,受教育人数达几十万。

为了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四平战役纪念馆还加入了全国红色文创联盟,进驻中国百城百馆“红色云展厅”,旨在通过云技术将革命历史内容数字化,扩大对外影响力。同时,依托革命历史资源优势,先后与省内多家企业和高校共建“红色教育基地”,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们计划引入5G技术,用更新的技术、更灵活的形式展现历史、呈现文物,提升展览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四平战役纪念馆馆长李秀峰说。

中国文化报2023-02-11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文章下载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怎样实现这样的贯通和融通,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本期学术版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编 者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商志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需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不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开放态度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

一种思想体系的产生,需要从人类文明既有成果中汲取养分。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它贴近社会现实、映照实践经验、呼应人民意愿,同时始终以开放态度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构成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分别借鉴并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正是在前人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才站得更高、看得更深、走得更远。

同时,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科学方法。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各国实际紧密结合、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也不能采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态度,必须在全面掌握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着力领会其思想精髓,运用其中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内在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逐渐被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实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民族。这时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处理并解决好的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与时俱进品质。我们党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发掘、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丰硕成果。毛泽东同志用“实事求是”这一古语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用“小康社会”来标识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两个先锋队”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范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比如,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倡导变革和开放精神时,讲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在倡导家国情怀时,讲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借鉴“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天下一家”,来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这既让马克思主义充盈浓郁的中国味,又以唯物辩证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鲜活的时代气韵。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展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深厚文化底蕴。

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新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就要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推动二者贯通发展不断深化。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蕴含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说到底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抓住根本、抓住核心、抓住实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让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成果、经典性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历史文化沃土,更加根深叶茂。

持续推进贯通。我们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的基本要求与有效途径,实现内容上的联结、方法上的契合、价值上的会通,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跃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江 畅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马克思主义已经融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体现着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是非判断和基本态度,每个社会都有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对于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作为、以什么方式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日用而不觉”意味着价值观念具有长期性、渐进性、习惯性,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淀渗透、潜移默化,形成人们的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独特价值观,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影响。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为政以德的治理观、讲信修睦的道德观、革故鼎新的变革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等,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精神,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人民接受和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基础。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许多科学性真理性认识已深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比如,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这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被中国人民广为接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精华,从而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因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而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共同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本质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支撑和影响着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的价值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是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主张一脉相承,如民生福祉的改善、公平正义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核心价值观都来自人民的实践,也都需要在人民的实践中发挥作用。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就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让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言论、行动,成为指引人们行为的理念。这对于进一步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共同价值观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民心中闪亮。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融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相适应,才能变成“具体的真理”;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相融通的价值观念也不再是抽象的观念,而是能够潜移默化地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正确指引。

推动深入人心。对于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一个从认知到认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已经有了广泛的认知和认同,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还需要久久为功。党的创新理论是时代的思想精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践问题产生的科学理论。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今天,就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更好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促进知行合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融入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是一个重要课题。从党和国家层面看,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强调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对于个人来说,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在知行合一上用功用力。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学术随笔)

赵渊杰

“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论述,从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维度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牢牢扎根、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始终在中国牢牢扎根的重大问题,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关键要在夯实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上持续用力,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完成本国家、本民族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起来。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就是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既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践创新;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进而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具体问题,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说到底是要让这一科学理论在中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结合起来,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掌握,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提炼概括出一系列重大理念和思想。例如,吸收借鉴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传统理念,创造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传承弘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度等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等等。这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现实是历史的赓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互为支撑、辩证统一的。只有不断夯实历史基础,深化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才能增强人民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只有不断夯实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认同和信仰、掌握和运用,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接续奋斗的历史主动精神,将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人民日报2023-02-06

 

 

让党的好声音响彻铜城——白银市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综述 文章下载

让党的好声音响彻铜城——白银市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综述

思想之旗引领新的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前进道路。从城乡社区到田间地头,从机关单位到企业车间,从线下特色宣讲小分队到线上开展系列“微宣讲”……冬日的铜城大地,处处涌动着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热潮。

一场场透彻深入的宣讲,一次次生动鲜活的解读,引导白银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开创白银各项事业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白银作出更大贡献。

下足绣花功夫 补足“精神之钙”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市把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作为对党员干部开展政治集训、提升政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下足理论学习绣花功夫,注重高效化和精细化,带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研劲,从细从实谋划安排市级示范宣讲工作,补足党的理论“精神之钙”。

为突出宣讲的权威性、准确性、示范性,白银市根据省市委安排部署,在市级层面成立了由16名地级领导和党的二十大代表组建的市委宣讲团,深入各县区、市属高校、党外人士、离退休老干部、驻银和市属企业、市直机关等基层一线,与大家面对面互动交流,让新发展理念厚植于心、深耕于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团结奋斗。

11月22日上午,市委书记、市委宣讲团团长杨建武在会宁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会宁发展实际,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宣讲解读;11月22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宣讲团副团长张延保在景泰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景泰各项重点工作,深入阐释和解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代表张晓平、庄丽娟走进企业车间、学校课堂,从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成果、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系统阐释。

一场场宣讲迅速在我市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真正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基层、讲到百姓心坎上。

创新学习载体 力求“声”入人心

变“文件语”为“家常话”,变“集中学”为“处处学”……我市各级各类宣讲队伍创新宣讲形式,让人民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理论熏陶,宣传宣讲更加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

白银区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宣讲会、“板凳会”、小院讲堂等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平川区依托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等,采取“文艺+”“互联网+”、小板凳课堂、板凳会、炕头会等方式,巧用小切口、身边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生动、讲鲜活,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家喻户晓;会宁县通过快板、剪纸、书法等作品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创作推出的快板作品《新时代新思想新蓝图》线上点击量达80多万人次,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学深悟透中展现新担当、彰显新作为。

谈成就,欢欣鼓舞;话未来,信心满怀。全方位、多层次、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如同一粒粒“红色种子”,播撒到广大干部群众心间。

激发思想共鸣 展现责任担当

共识在宣传宣讲中凝聚,思想在一次次学习中升华。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精神洗礼、一次思想升华、一次行动感召,加深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用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中国好人”李兴明看来,家庭和谐,关乎社会进步,践行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文明风尚,既是家事更是国事,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在平日的生活中,我深刻感受到家庭和美、老有所依才能真正提升基层尤其是乡村群众的幸福感,促进小家和谐带动振兴发展。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一如既往地扎根在乡村热土,不负中国好人的光荣称号,不负孝老敬亲、建设和美乡风的神圣使命,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把向上向善的能量传递给更多人,用实际行动弘扬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

“我们将始终聚焦‘党之大计’这一战略定位,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履行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景泰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海云说道。

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白银广大党员干部正同广大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脚印留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党群一心、同责共担、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白银的实践中奋力干出好成绩。

中国甘肃网2023-02-03

 

 

2022年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文章下载

2022年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2年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22年,是一个平凡的时间刻度,也是一个不凡的历史节点。

这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开启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的远征。

这一年,是江西作示范、勇争先的奋发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攻坚克难、担当实干,统筹做好战疫情、抗灾情、促发展、保民生、护稳定等各项工作,全面推动“六个江西”建设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高举伟大旗帜,汇聚奋进力量。一年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心怀“国之大者”,紧扣主题主线,坚持守正创新,勇担使命任务,找准一流“坐标系”,拿出一流“硬举措”,争取一流“好成效”,勠力同心奏响赣鄱大地时代强音,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新篇章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

思想之光,照亮征程。

2022年6月10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在井冈山举行。研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取得了一批有新的认识、新的深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思想就是力量,旗帜就是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江西省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全省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上率下,学习见行见效——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江西省委第一时间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等,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1月22日,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充分彰显省委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立场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烈使命担当。

线上线下,宣讲入脑入心——

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9日,由13名省委常委、20名省直单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在全省各地各相关单位开展集中宣讲53场,线上线下听众达6.7万人次。在“喜庆党的二十大万场宣讲进基层”宣讲活动中,全省8000余支各类宣讲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阵地,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活动,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内外联动,研究走深走实——

2022年,联合中央有关单位在江西成立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着力打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高地。同时,举办首届红色基因传承高端论坛、2022江西智库峰会暨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等,通过一个个理论研究平台,拓展学习的视野,夯实贯彻的抓手。

思想伟力激荡赣鄱大地,党心民心极大凝聚。如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已化作赣鄱儿女共同的心声,成为一致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二)

服务大局,凝心聚力。

2022年1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致贺信,这是对江西的巨大关心关怀、鼓舞鞭策。本届艺术节选择在景德镇市举办,充分彰显了景德镇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的重要历史地位,体现了景德镇在用陶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为精心讲好江西故事、传播江西声音、展示江西形象,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遗余力、加压奋进。2022年,在第17届长江韬奋奖、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江西省喜获“双丰收”,1人获长江韬奋奖、11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分列第三、第五位,创下江西省历史最好成绩。“双丰收”的背后,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为新闻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和广阔空间。

一年来,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加快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

十年画卷,浓墨重彩。“中国这十年·江西”主题新闻发布会,回顾了十年来赣鄱儿女栉风沐雨、勇毅前行的奋进足迹,述说了十年来红土圣地翻天覆地、令人振奋的巨大变化。“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江西展区,日均接待观展干部群众近7000人次,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以来江西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充沛、改革开放成果更加丰硕、生态秀美特色更加彰显、老区人民生活更加红火。

真情记录,书写奋进。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工作部署的开局之年。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三周年、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会议、重点工作,全省新闻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心谋划、用力推进、用情感人,推出了一批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精品佳作,唱响了主旋律、壮大了正能量。

媒体融合,“爆款”频出。持续完善省市县三级融媒体联动传播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抚州、赣州、萍乡入选全国60个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挂牌进度、省市县融媒体互联互通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融媒体产品“候鸟医生李春如的故事”,用朴素的镜头语言,生动记录了李春如四十年如一日,在鄱阳湖畔守护候鸟的故事,荣获2022年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夏赛一等奖。

国际传播,成绩斐然。2022年,江西省联合中国外文局、国家版权局在江西举办首届战略传播论坛、2022国际版权论坛、国际青年中国行等重大外宣活动,精心打造“江西文化符号”对外推广等重点外宣项目,《用china讲China——江西景德镇用陶瓷名片讲述中国故事》入选2021年度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江西故事、江西声音广为传播。

(三)

精神力量,直抵人心。

在抗疫一线,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逆风前行,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一袋米、一瓶油、一捆菜、一盒药,物虽平常,皆是温暖。

在抗旱一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冲锋在前,到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供水用水安全。

…………

一年来,江西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在全省上下厚植道德沃土、构筑文明高地。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江西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等8个方面26项重点工作,在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上迈出坚实步伐。精心组织纪念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三个95周年”和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00周年系列活动,完善提升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数字展馆云平台,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道德之美温暖人心。新余市六旬老党员林生根两次奋不顾身,勇救落水群众的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林生根因此荣登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一年来,江西省大力挖掘道德建设中的先进典型,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展、“江西好人故事会”、文明赣鄱行动等活动,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引领文明风尚。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24组3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并列位居全国第二,进一步唱响了“江西好人文化”品牌。

文明实践成风化俗。去年,石城县因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的好做法频繁见诸报端和网络媒体,成为江西省深化移风易俗、引领婚丧嫁娶新风尚的典型。过去一年,江西省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工程”,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从赣江之滨到鄱阳湖畔,从九江长江沿岸到赣南原中央苏区,从赣东门户到赣西边陲,文明新风浸润赣鄱大地。

(四)

文化若水,润物无声。

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的厚重文化,为江西省改革发展提供了最充沛的养分、最深沉的力量。回望过去一年,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老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奏响了开创新时代赣鄱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的“大合唱”。

文艺创作的源动力有效激发——

2022年,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电视剧《爱拼会赢》、广播剧《信念树》、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图书《琵琶围》5件作品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门类和数量分列全国第四、第六位。专题片《闪亮的坐标》、电影《邓小平小道》分别入围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电影“金鸡奖”。散文集《回乡记》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是江西时隔24年再次获奖。

这批获奖的作品,显示了江西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实力和竞争力,彰显了赣鄱文化的软实力。“江西是一片红土圣地,赣南是戏曲资源的富矿,守正出新和力求精品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人的长征》主演杨俊说。

文化供给的共享性更加提升——

在江西,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实现全覆盖。在“文化进万家”下基层、“学习宣传二十大·踔厉奋发新时代”电影惠民等活动中,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现在农村的路修得越来越好走,文化广场越来越多,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2022年9月20日,乡村电影放映员胡克丰来到万载县茭湖乡槽头村放映电影时,看着村民观影时脸上露出的笑容,发出了如是感慨。

文化产业的新动能愈发澎湃——

2022年,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喜事连连。举办首届江西文博会,实现项目签约23.9亿元,观展人数达8万余人次;在京津冀、珠三角地区组织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招商活动,共招引文化产业项目64个,合同金额达668.3亿元;设立省文投基金,成立省电影集团、省文投公司、省数字文化集团;江西出版传媒集团连续十四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第十四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名单……

一年来,江西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45.07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五位。

再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新时代新征程,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毅阔步向前行,团结奋斗向未来,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江西省文明办2023-01-31

 

 

2022年安岳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文章下载

2022年安岳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守正创新担使命 奋勇争先谱新篇

——2022年安岳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 潘政吉

2022年是安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奋勇争先的一年,更是跨越发展的一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亦是如此。

这一年,安岳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谋划、科学部署,积极推进新时代安岳宣传思想工作,坚定不移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办好一系列大事喜事、办成一系列要事实事、办妥一系列急事难事,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新闻宣传浓墨重彩、精神文明成果丰硕、文化IP实力破圈……宣传思想文化的安岳力量,既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又如战鼓擂响奋进征程,为安岳加快建设“一城一地”、崛起成渝中部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力量和文化条件。

A

理论武装

培根铸魂强引领

2022年7月1日,在龙台镇滑狮村一片生机盎然的稻田旁,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正在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一边向群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一边与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现场其乐融融。

“‘学习到基层,田间话初心’不同于以往严肃的会议上的讲解,在村民熟悉的场景里开展宣讲,不仅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同时也能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有更强烈的代入感和融入感。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通过‘下深水’学习,既能提升集体学习效果,又能让基层一线成为群众了解政策的‘移动窗口’,真正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安岳县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道。

2022年以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持续把学习研讨会从“会议室”开进“田间地头”“项目现场”“教育基地”,与普通群众开展“面对面”宣讲,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到基层。截至目前,共规范开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编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资料13期,示范引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00余场次。

“学习到基层”,是安岳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的一个生动实践。一年来,安岳不断创新宣传宣讲方式,推动工作走心、走深、走实,理论武装越发常态化、鲜活化、实践化。

持续打造“柠聚力”基层理论宣讲品牌,组织县委宣讲团和特色宣讲小分队,创新开展基层理论宣讲300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10万余人;策划开展“8个开讲”活动,“开讲安岳”完成8次主题宣讲;与大足区联手打造“成渝之心·理享心声”理论宣讲联盟,推动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全县党员干部参与度、人均积分、供稿数等综合指标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上传宣传稿件在全省平台用稿345条、全国平台用稿16条,居全市第一。

B

新闻宣传

凝心聚力展形象

“每个清晨的第一声问候,是朋友圈里的‘早安安岳’系列图文海报带给我的。”来到安岳生活多年的吴先生说,线上“云游”安岳,成为了他认识和了解安岳的一个重要途径。

笔者了解到,“早安安岳”系列图文海报一经推出,不仅刷爆了朋友圈,也成为了朋友间每天问候早安的流行方式。截至目前,“早安安岳”系列图文海报发布256期,涵盖安岳美景美食、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柠檬与石刻特色产业等数十个主题,全景式展现了安岳的多元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安岳、记住安岳、爱上安岳。

出新出彩“出圈”的“早安安岳”系列图文海报,正是安岳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应对媒体格局、舆论环境、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所取得的成果。一年来,安岳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振奋精气神、传递好预期,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媒体融合发展成效日益显现,不断刷新新闻宣传工作“成绩单”。

对内,以宣传聚力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民生改善等重大主题,全年播出电视新闻1689条,制作播出“安岳新闻”栏目262期、“一周要闻”栏目50期、专题节目358期(次)、电台各类节目10208期。“安岳融媒”APP、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10余个新媒体平台发布主题内容信息23351条次,总阅读量达1.7961亿+人次(其中,发布短视频5139条次,总阅读量达5632万+人次)。

对外,以宣传展形象。举办新跨越·“心”思路——“大·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合作签约仪式暨媒体讲安岳宣传活动,与大足区委宣传部签订合作协议,30余家中省市主流媒体为安岳发展建言献策;召开第三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和新跨越·“心”思路媒体座谈会,30余家中省市主流媒体到安岳采访报道;以深化“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工作为主线,开展10场专题新闻发布会;全年在各级媒体刊发稿件3617篇(次),其中,国家级媒体619篇(次)、省级媒体1536篇(次),人民日报在党的二十大主题报道中两次报道安岳乡村振兴特色亮点工作。中央电视台《振兴路上》栏目播出《四川安岳:种柠檬的“将军”》。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全年四个专版刊载安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针对第三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刊发各类新闻稿件700余篇,并在欧美和亚太地区以美、日、韩、俄四种语言发布,朝日新闻、荷兰新时代、华尔街日报等全球400余家海外媒体对大会进行宣传报道,全网覆盖人群上亿。

C

精神文明

成风化雨润心田

“现在村里垃圾处理箱多了,乱扔垃圾的少了;健身锻炼的多了,好吃懒做的少了;看书学习的多了,打牌赌钱的少了……”说起这些变化,龙台镇桥墩村村民刘秀英老人的眼里写满了幸福。

县委宣传部驻桥墩村第一书记李中华告诉笔者,为厚植文明乡风,桥墩村利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文艺演出和趣味体育活动,提升村民精气神。每年定期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着力营造崇德向善良好氛围,弘扬农村文明新风尚。近年来,桥墩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县首批文化样板村”“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市文化振兴样板村”“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精神文明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桥墩村发生的变化,真实反映了安岳高质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取得的新成效。

勤俭节约、孝老爱亲、诚信教育、公益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频共振。一年来,安岳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人的建设之上,注重在群众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真正让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群众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成率达100%;积极宣传选树先进典型,推荐评选6名“资阳好人”、1名“四川好人”,安岳人李果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志愿服务组织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劝导、农作物抢收等志愿服务20余万人次……一个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举动,为安岳树起了一座又一座精神灯塔。

D

文化事业

守正创新促发展

“我认为读书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读书不只是单纯地读一篇文字,而是阅览人生……”2022年11月18日,“书香安岳·安柠石光”2022年第三季全民阅读活动暨“成渝之心·理享心声”理论宣讲联盟启动仪式在安岳举行,“最美阅读者”代表徐叶培发言说。

“书香安岳·安柠石光”全民阅读活动作为安岳文化发展的一大品牌和核心文化IP,今年已连续开展两季,地区影响力日益凸显。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安岳举行以“为民心、守初心、聚人心”为主题的第三季全民阅读活动,在当地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过程中,安岳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不断创新融合地方文化特点,打造具有安岳特色的现象级文化IP群,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强县的轮廓愈加清晰。

2022年以来,安岳积极承办全国“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副省长罗强和近200名全国一流专家齐聚安岳,进一步明晰了安岳县石窟寺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方向;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举办首届“青年论坛——石窟中国南北对话”峰会,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对话,为促进石窟寺保护发展提供新鲜动力;2022年11月25日,安岳石刻被评为“2021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组织参加全省魅力乡镇等线上线下竞演,充分展示安岳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卧佛镇、李家镇、林凤镇成功入选全省100个魅力乡镇;永清镇刘光举、来凤乡袁启等3人成功入选全省100名文化能人;卧佛镇滕云、李家镇杨俏等5人成功入选全省100名乡村代言人(安岳县是全省获奖最多的县);县委宣传部获优秀组织奖。创新启动校园文学基地建设,该项目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的2022年全国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

星光不负赶路人,奋楫扬帆敢为先。新的赶考路上,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当作为、勇毅前行,坚定主心骨、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奋力开创新时代安岳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岳汇聚更加磅礴的思想力量。

资阳日报2023-01-02

 

 

淮北市濉溪县多形式宣传弘扬红色文化 文章下载

淮北市濉溪县多形式宣传弘扬红色文化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多种形式宣传弘扬濉溪红色文化。

开展党史专题宣讲。组建“党史宣讲团”和“四史”宣讲团,在濉河公园开放式党校举办党史大讲堂,同时深入机关、校园、企业、社区、乡村、军营、网络开展“四史”宣讲“七走进”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史,每年开展“七走进”党史宣讲活动20余场,受众约6千人次,推动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开辟党史宣传专栏。在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国庆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日(节庆日)推出《光辉历程 辉煌成就》《忆峥嵘岁月 敬濉溪英烈》等系列党史图片展20多期,在濉溪新闻网、濉溪发布等媒体上推出“濉溪英烈”等专栏,讲述濉溪革命英雄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编印濉溪党史书籍。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濉溪历史(第三卷)》《中共濉溪百年党史大事记》《朱务平纪念画册》《濉溪革命史》等党史书籍1万余册,展示濉溪地区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开展史志书籍赠阅,累计赠书 5000余册,让广大干部群众从中汲取智慧力量。

拍摄党史专题视频。拍摄《血洒雨花台——朱务平烈士》《党性无亏刘逸奇——刘之武烈士》等濉溪英烈系列党史专题片4部。与县委组织部联合拍摄制作的党史专题片《三十八天》,被评为“全省党史地方志部门优秀科研成果影视音像作品类三等奖”。2022年拍摄的党史专题片《俩马车拉来个濉溪县》发布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并被央视频、学习强国等重要媒体转载。视频发布一个月,抖音等新媒体点击量超过35万次,音频受众百万余人。

开展红色资源普查。2022年,全县共计普查红色资源200多处,确认170处,并撰写《红色资源普查报告》,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县红色资源底数,挖掘、整理出大量档案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等,为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弘扬其精神价值,助力濉溪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深化党史理论研究。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濉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力量,认真撰写淮海区域党史专题研究论文。撰写淮海战役“小推车”精神研究论文,两篇分别获得市级二等奖和优秀奖;2022年,该室撰写的《革命纪念馆与红色精神弘扬——以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临涣文昌宫为例》入选《淮海区域党史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打造红色主题公园。联合打造濉溪县首座红色文化公园。设立濉溪革命史、临涣古镇红色文化、南湖曙光、星火燎原、万里长征、开国大典等板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濉溪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激发干部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

设立史志阅读驿站。在新华书店、图书馆、红色纪念场馆等设立濉溪史志阅读专柜7个,挂牌“史志阅读驿站”,并印制濉溪革命党史故事宣传彩页3000余份,让群众免费阅读史志书籍,有效推介了濉溪红色文化和地情文化。

人民网2023-02-17

 

 

讲好红色故事 这五个关键点需要把握 文章下载

讲好红色故事 这五个关键点需要把握

红色资源是讲好中国红色故事的强力支撑,也是赓续红色血脉的独特载体。新时期,讲好中国红色故事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讲好中国红色故事对外可以有效塑造国家新形象,对内则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红色故事,高质量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应从故事资源、故事表现、故事讲解、故事体验和故事延伸等方面开展系统工作。

为红色故事提供丰富素材

红色文化遗产是发展红色旅游讲好中国红色故事的不竭源泉和丰厚宝藏。讲好红色故事首先需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留存下来的纪念地、标志物,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这样的资源还包括1840年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无论从时间的维度还是空间的维度,这些红色文化遗产都是非常丰富和珍贵的。因此,对已经发现的红色资源要不断深入地挖掘其精神内涵,要在这一工作上走深做细。

目前,红色旅游目的地主要以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色资源为吸引物,对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还不够,还应加大工作力度。另外,对于已经挖掘利用的红色资源,在不同的时期还可以有更加贴近游客的解读和表达,使红色故事常读常新,从而增强红色旅游魅力。

应用新媒体技术凸显展陈表现力

红色资源的展示是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确保传递信息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基础上,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传统的布展虽是一种主流方式,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接受信息有了新需求和新变化,要更合理地使用科学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红色文化的表现应以游客为中心,以信息传递达成度为导向去构建红色文化展陈体系。巧妙运用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红色旅游的教育目标才会更好实现,红色故事才会入脑入心,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精神才能真正触及心灵。

目前,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在展陈方面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文字和图片介绍,对新媒体技术应用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色故事应达到的效果。为进一步增强文物信息的生动性,更好激发游客的参观兴趣,红色旅游目的地可以适当运用虚拟仿真等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文物展陈效果。

增强讲解的通俗性和感染力

讲故事需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和讲道理。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是红色旅游景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由于很多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通过观看文字图片的方式又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很好地把握信息重点,因此,讲解员的现场讲解就承担和发挥着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

通过讲解员讲述红色历史、阐发红色精神是红色景区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这就要求相关景区重视讲解人员的素质提升,讲解员不仅是单纯地宣讲“导游词”的人,更要成为红色历史研究人员甚至专家。同时,在表达形式上,讲解员的讲解要通俗易懂、具有感染力,要在亲和力、艺术性等方面多下功夫,并能根据不同群体作出适当调整,使人人都能听得进去,都乐意听,都能有所收获。

因地制宜开展互动体验活动

近年来,红色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展览等方式固然能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但如果能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设置一些体验活动,会使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更为感性,从而留下更为具体而深刻的回忆。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包括红色演艺在内的多种文化活动应与红色旅游更紧密地结合,相关活动可以成为景区旅游项目或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在参观过程中合理设置观众参与环节,不仅可以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也会进一步营造红色文化学习氛围。

体验互动形式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红色文化内容和红色景区特性,可以是歌剧、舞剧、话剧、地方戏表演等,也可以是邀请游客加入的短暂即兴体验。总而言之,体验互动是一种游览过程中的补充,但需要注意,在具体的开展中应因地制宜,不可单纯为取悦游客而破坏整体的红色文化环境和氛围。

开发文创产品延伸影响力

红色文创产品是一种具有目的地代表性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旅游者在收藏、欣赏、使用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再次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因而,红色主题文创产品的开发对提升红色故事的讲述效果、强化教育功能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较多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对红色文创产品未给予足够重视,纪念品大多形式单一或者创意不够,不能很好地反映本土红色文化特质。

随着游客消费方式的改变,文化消费占比持续上升。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一方式让红色故事讲述的影响力得到更好的延伸。

河南省文化旅游手机报2023-02-06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