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热点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xx宣传部

题目:构建大宣传格局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

资料提供时间:2024-01-19

目录

更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文章下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

高瞻远瞩 举旗定向

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燕山脚下,国风浩荡,文脉不绝。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

走进国家书房,总书记的目光望向顶部中央藻井内的星空穹顶。穹顶上,宋代石刻天文图展现古人智慧,星汉灿烂、浩渺深邃;书房内,15组巨型书柜陈列近3万册新中国精品出版物,思想的星空蔚为大观。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

次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强调,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10年前的8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

清醒冷静的叩问,贯穿着对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远虑深谋。

这是全新历史坐标下的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应当如何凝心铸魂、高举旗帜?

这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呼唤: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想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应当如何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这是赓续历史文脉的高度自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当如何主动作为、再谱华章?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气象日新。

正本清源,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2013年11月,北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在这一正式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大幕的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席话振聋发聩:

“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随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格局深刻调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

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两度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要求“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认识迷雾,校正了工作导向。

方向明,则思路清。一项项针对性举措应运而生:

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责任;坚决反击各种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制定出台英烈保护法;重拳整治网络生态乱象,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网信管理工作体系;制定第一部关于宣传工作的基础性、主干性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刚性的法规制度为全党开展宣传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和支撑……

立破并举、激浊扬清,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守正开新,鲜明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这是“两个结合”重大论断首次正式提出。

此后,“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

在武夷山下的朱熹园表示“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殷墟强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持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论述不断深入,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固本培元,从赓续历史文化中坚定自信——

四川眉山,三苏祠。百年银杏、千年黄葛,生机盎然。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千年古祠,深有感触地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在总书记心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前往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肯定“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深入上海杨浦滨江,强调“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在岳麓书院同师生亲切交流,勉励“当代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来到云冈石窟,指出“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涵养全民族精神力量,为复兴伟业凝心聚力。

纲举目张,为文化强国建设擘画蓝图路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

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前进方向:

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明确“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言“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隔72年再度召开指引中国文艺前进方向的座谈会,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心系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地标、探寻文明根脉,对“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念兹在兹;

重视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求“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着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次次在出访时做“文化代言人”,一次次在主场外交中展现中华文明博大胸怀,生动诠释“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掀开崭新篇章。

以文化人 培根铸魂

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加强思想武装,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走进北京图书大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图书”专区前,《习近平著作选读》摆放在醒目位置,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阅读。

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今年4月3日,这部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名义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正式出版发行。

同一天,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一场新的学习竞赛”拉开帷幕。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推进事业大发展。

从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到成立中央宣讲团开展基层宣讲,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理论学习氛围愈发浓厚。

深化理论研究,推进体系化、学理化建设,是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的基本前提。

步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果丰硕,哲学社会科学界把握理论本质、探究精神内涵,对党的创新理论认识不断深化。

2019年1月1日,一个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新思想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亮相,上线三个月注册用户就突破1亿人。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百年大党面对面》等通俗理论读物让理论更加生动可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新载体新阵地助力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基层;中央主要媒体推出的“第一观察”“一见”“时政新闻眼”等品牌栏目,让理论普及范围广度不断延伸……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学习热潮涌动神州。

如今,一堂堂大众理论公开课在年轻人中引发“追剧”效应,理论学习辅导读物上榜“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党的好声音化作社会最强音,直达人民心间、回响在中华大地。

鼓舞精神士气,全国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之盛典,激发起亿万中华儿女爱党爱国的澎湃共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庆祝活动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礼序乾坤、乐和天地”“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重要节点、重大活动,推动党心民心交融、国威军威彰显,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伟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用整整一天时间,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3年后,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同志,把集体学习的“课堂”从中南海搬到媒体融合发展第一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先后出台,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主流媒体在时代变革中“破茧蝶变”。

各大媒体“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竞相发力,通过创新手段、全媒呈现,记录下脱贫攻坚的感人瞬间、勾勒出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以一件件精品力作,汇聚奋进力量。

人在哪,凝心聚力的重点就在哪。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十多年来,无论是举办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活动,还是开展“净网”“清朗”等专项治理行动,网络健康文化加速培育,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涌现——

2022年4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一场以“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思政课正在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教室,向老师和同学们招手致意,坐到了同学们中间,一同倾听讲授并参与讨论。

在师生们热烈掌声中,总书记从中国走过的不平凡之路说起,讲到延安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改革开放的惊雷划空……他勉励同学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从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到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座座精神丰碑,为时代新人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先后印发,到“时代楷模”“中国好人”不断涌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成为时代强音;

从《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印发,到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创新方式方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日益完善;

设立烈士纪念日,颁授“七一勋章”“共和国勋章”,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

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引领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坚定信心、强化自觉、提升素质,投身民族复兴伟业。

在田间地头,“新农人”们寒耕暑耘、精耕细作,努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工厂车间,新一代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以不懈钻研让“中国制造”的“金色名片”闪耀世界;在体育赛场,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争创佳绩,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在救灾一线,无数年轻面孔冲锋在前、逆行出征,救人民群众于危难之间……

推动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浙江余杭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几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孜孜以求,探寻中华文明的最初印记。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重要论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作出重要指示。

3年后,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外国专家评价:“良渚让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历史担当,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来抓,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从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持续推进,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重大工程深入实施;从《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文化殿堂相继落成……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

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因电视剧《觉醒年代》而广为人知的3位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墓前,放满了写给先烈们的信。

一部部充满力量的文艺作品,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影视作品《长津湖》《山海情》等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人世间》《雪山大地》等文学作品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复排歌剧《党的女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创新形式再现英雄形象……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放眼神州,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东方文明古国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

2023年4月,春天的广州,繁花似锦。坐落在白云山麓的松园依山傍水,别有风情。

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漫步岭南园林,临水而坐,观景品茗。千年古琴奏出一曲《高山流水》,两国元首一起欣赏。

“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习近平总书记纵论古今,“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这两天里,我们的交流友好深入,使我进一步领略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进了对现代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了解。”马克龙深有感触地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在海外引发热烈反响,为各国读者开启一扇扇观察和感知中国的窗口;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等文献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京剧、昆曲等洋溢着“中国风”的演出不断亮相国际舞台,国产影视剧海外热播,舞蹈、杂技、美术以及民间文艺接连走出国门;

“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品牌活动在全世界掀起中华文化魅力热潮;

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惊艳世界,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

一个亘古亘今、日新月异的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守正创新的精神,扎根于中华大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以文化之声唱响中国故事、以文化之魂凝聚价值共识、以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绽放出的新的时代光芒,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在新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方向,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真实可感,奏响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华美乐章。

矢志远大 放眼未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河南安阳殷墟,洹河蜿蜒,甲骨呈奇。

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

步入殷墟博物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习近平总书记点明此行深意:“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目光穿越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怀着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加深对文化繁荣、文明创新的关切和思考——

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到访古城苏州,感受文化赋予经济发展的充沛动能;走进陕西汉中市博物馆,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蘸满历史的笔墨,继续书写新的历史。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标定目标,明确任务。

肩负新使命,坚守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山西运城博物馆,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2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察,祝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

展厅里,总书记频频驻足,有时看完正面,还缓步绕着展柜,察看文物的不同侧面细节,感慨道:“看过以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华文明啊,而且更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

自信,才能自强。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在自己选定的路上昂首阔步。

肩负新使命,坚持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

今年5月,古城西安迎来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各方宾朋。

明快有力的古代佾舞、绚丽婀娜的芙蓉花舞……紫云楼前,一场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唐朝传统迎宾礼,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中外嘉宾汇聚一堂,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智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真诚呼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当晚的文艺晚会上,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同台诠释美美与共,来自不同文明的古老乐器共同奏响和谐之音,不同国度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华夏大地上汇集。

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

“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诠释出中华文明的大格局大气象。

肩负新使命,更加自觉坚持“两个结合”——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以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对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历史传承的正确把握,以对文化复兴和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深刻系统阐释——“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新征程上,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真理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复兴之志凝聚磅礴之力。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站上新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江门日报2023-10-07

 

 

双阳区:“三路并进”铺就新闻宣传新底色 文章下载

双阳区:“三路并进”铺就新闻宣传新底色

双阳区委宣传部“三路并进”,深入探索信息渠道、宣传举措、队伍建设等方面创新点,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铺就新闻宣传新底色,让新闻宣传有特色、有高度、有价值,不断构筑新闻宣传工作新格局。

“眼观六路”,在信息渠道上出实招

立足工作用心“划”。坚持把全区重点关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问题,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切入点,确立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路,切实把握政府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有选择地采编、报送能带动全局、适用对路的新闻信息。在区六届五次全会召开之际,全力抓好“会前、会中、会后”宣传报道“三步走”,唱好“迎接、召开、贯彻”的“三部曲”。会前,侧重成就报道,持续预热不断升温;会中,侧重会议报道,聚焦议程进行同期声采访,跟踪反响;会后,侧重动态报道,开通《学习贯彻区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专栏,全面深入解读阐释,报道各单位、各部门具体落实举措,掀起学习贯彻热潮。

立足群众深入“挖”。时时处处留心收集,关注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倾听百姓声音,走访各行各业典型代表,将百姓身边发生的、可能对生活产生影响或对城市发展有些许触动意义的新闻掌握在手中,从零散的原始信息中提炼,把残缺的内容完善,使信息链条得到有效延伸。

立足生活主动“抓”。通过带问题直接走进大街小巷、跟随领导去基层调研、协调部门联合调研等方式,获取大量一手素材,再进行分析、加工、提炼。多接“地气”、培养“底气”、增长“灵气”,才能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新闻热点,以真情的笔触还原本真生活,推出更多新闻精品。

“广开言路”,在宣传举措上出新招

自觉在振兴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凝聚宣传合力,形成点面结合、灵活多样、全面推进的宣传效果。

加强“上联”,为有源头活水来。建立专门的双阳区媒体交流微信群,邀请所有建立联系的媒体进群,每天将各类宣传稿件上传群内,各媒体可随时根据需要采编。此外还与各媒体记者单独建立联系,随时关注各媒体的宣传重点和需求,主动提供线索、发出邀请。

加强“下联”,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方面建立《双阳区新闻信息报送制度》,全区各单位各部门每月至少上报两条新闻线索,线索上报和采纳情况直接纳入年末宣传思想和文化工作考核。以制度为保障,各单位一张蓝图,形成了“连续不断、时有亮点”的良好态势。

加强“横联”,众人划桨开大船。整合全区各职能部门资源,年初时召开会议,共同研讨、设计本年度大型活动,发挥牵头带动作用,按照时间脉络,围绕区域特点,制定详细计划,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重点,全年有成效”。成功举办了“欢天喜地闹元宵”、第九届奢岭温泉草莓旅游节、第九届梅花鹿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5月份,成功召开了双阳区城市品牌形象发布会,高标准设计推出双阳城市品牌形象系统,编印《中国·双阳城市品牌形象系统手册》《双阳区城市品牌形象标识推广应用方案》发放到全区各单位。目前,城市宣传语、吉祥物等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所、设施、活动、机关文化宣传、媒体宣传,切实提高了双阳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逢山开路”,在队伍建设上出妙招

着力打造“三支队伍”,为保持新闻宣传工作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

完善机制,建强宣传“主力军”。发出通知文件,规定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至少确定一名高素质专(兼)职新闻宣传人员,宣传部建立人员台账,建立专门新闻信息工作群,不定期“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各类培训。积极选拔各单位宣传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相关培训班及线上培训。举办了双阳区新闻发言人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对加强宣传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和媒体应对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辅导,并进行实战演练,为学员们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和对外传播能力指明了方向,提升了新闻宣传队伍整体素养。

广泛动员,召集宣传“加强连”。向区作家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抛出“橄榄枝”,向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团队、网络员等发出邀请,共同加入新闻宣传队伍。双阳区在上级媒体发表的新闻稿件请他们广泛利用朋友圈、工作群等进行阅读宣传,同时他们有团队活动想要报道或新闻线索提供,宣传部第一时间采集、向上推送,在其他方面也会经常互通有无。通过建立这样长期相生相长的友好联系,真正达到了人人爱宣传、人人会宣传、宣传为人人的目的。

未雨绸缪,储备宣传“预备役”。宣传文化队伍变动快、不稳定,以前人员调换后常出现业务不熟悉、没有连线性的问题,针对这个弊端,进行了设立新闻宣传工作人员“AB”岗的尝试。在全区各单位、各部门上报通讯员的同时,还需上报一份预备人员名单,并开展结对培养帮带。

金台资讯2023-10-01

 

 

构建大宣传格局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 文章下载

构建大宣传格局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

文/佘璐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8·19重要讲话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把理念创新作为重点,并明确要求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宣传对媒体工作理念、内容、形式、载体、机制等全方位提出新要求。从理论到实践都已证明,大宣传跳出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和领域的局限,把宣传思想工作与其它各方面工作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舆论支撑。媒体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大宣传工作机制体制,推动大宣传工作形成新思路新举措,既是现实紧迫工作,又是长期艰巨任务。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

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的制胜法宝。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站在全局高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党和人民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团结动员广大人民投身伟大事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宣传教育到宣传鼓动,建立群众性宣传网络。从中共三大到中共五大提出设立中央宣传部,并确立其宣传教育的主导功能;随着国民革命的深入,中央提出宣传鼓动早期思想;土地革命时期明确提出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和加紧群众宣传工作的双重任务,宣传鼓动兼具政治宣传和群众动员双重功能;抗战时期最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全民族抗战,宣传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对参战和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解放战争时期宣传工作主要是团结广大群众,争取群众对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本健全宣传工作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以及进行大规模有计划建设,客观上要求系统地建立和加强党的宣传工作。中央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指出当时宣传工作存在经常性、系统性和深刻性不足的问题。还指出各级宣传部开展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党内外的思想斗争、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领导和党的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等三个方面。1951年1月1日,中央发布《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宣传网建立后,不仅在抗美援朝、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运动中发挥了动员作用,还激活了党与社会人际网络的连接,将宣传渗透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确立宣传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基本职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宣传工作逐步确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能,主要围绕思想文化领域拨乱反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明确了做好宣传工作对于经济调整中心工作的重大意义。这一时期,宣传工作围绕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三个重点,及时向社会宣讲各项中心工作的主要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能够统到中心工作上来。

构建大宣传格局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战略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战略思路,为统筹宣传思想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回顾传播史,传媒技术每一次变迁都深刻重塑新闻业态。全媒体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十年来媒体融合也从简单的“相加”向深度“相融”加速快跑,进入全面新阶段。构建大宣传格局,要做好“共融”文章,共建优势平台,共享优质资源,共建良好机制。深度推进媒体融合,坚持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大宣传工作体制机制,既是现实紧迫要求,又是长期艰巨任务。

大宣传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理念,是宣传工作创新发展的大战略。首先,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大宣传的重大意义,把大宣传作为谋划宣传思想工作布局、破解工作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大战略。其次,大宣传是相对于“小宣传”而言,如果说“小宣传”是指单一地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抓宣传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容易形成在宣传部门内部上下或左右循环,缺乏与各方面、各环节的关联和衔接,客观上制约了宣传思想工作效能的更大发挥,也不能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

大宣传是指宣传思想工作突破宣传工作部门的局限,打破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各方面工作的壁垒,打通宣传思想工作与各方面工作的内在关联,形成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的大格局。再者,大宣传是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定位、价值指向以及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效能提出的总体性要求。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改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这就迫切需要树立和强化大宣传理念,从更大视野、更深层次、更高要求思考和谋划宣传思想工作,建立健全系统、有力、高效的大宣传格局,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利的思想和舆论支撑,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领域的高度信任与殷切重托。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构建大宣传格局的必然路径

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网民超过8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新兴媒体不断发展,出现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绝大部分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群的第一信息源,并且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源,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要构建大宣传格局,必须顺势而为,要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创新产品。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向纵深推进,包括内容、渠道、技术、平台、制度、生态等多个方面,但是也存在传统媒体生存艰难、技术过度应用、风险社会复杂多变等诸多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到今天,克服和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关键在于“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改革不是一日之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调整方向、深化成果。主流媒体仍需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勇于重置机构,敢于流程再造,真正实现内容生产、渠道分发和宣传经营等一体贯通,进而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大宣传格局。

(一)推进平台建设,统一流程机制

媒体从业者普遍存在技术短板,平台建设要配备相应的技术团队,以技术改进优化为手段,通过技术赋能效率更高、流程更顺、传播更准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机构优化为抓手,建设适应全媒体传播态势、规律和需求的内容生产组织架构,构建融媒体内容生产链条。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对机构、平台、流程、机制、制度、人员作结构性的整合融合,打通内部信息、资源、力量,按内容链的要求重设内部机构,调整生产流程,完善职能配置,打通深度融合堵点,营造优质内容迸发、全媒人才涌现的制度环境。大象MCN逐步整合了大象客户端视听部、民生频道新媒体部、东方今报全网运营中心、映象网新媒体部,打造出“四个一”的一体化全媒体组织架构,即一个直接负责人、一套管理办法、一套协调机制、一个办公地点。

(二)创新经营模式,提升造血能力

探索长效化生存模式是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可忽视、也绕不开的重要任务。媒体作为内容生产运营机构,主要的经营模式是依靠影响力变现。一些媒体探索将优势资源输出商业渠道、建设自有品牌、尝试MCN运营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临投入大产出小、第三方平台话语权越来越大、版权缺乏保护等问题,仍然无法有效转化为营利收入反哺媒体运营。未来媒体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盘活财政投入,运用各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基金补助,减轻运营负担;二是推进公司化运营,探索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模式,稳固开发更多商业客户;三是创新经营模式,在自有平台可采用“保底+分成”的模式营销产品。各级媒体还需挖掘特色资源,以融合手段打造文化IP,实现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突破。

(三)四级融合发展,拓展纵深布局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要求后,媒体融合在纵向贯通与横向联动的两个向度上创新发展,逐步迈向现代传播体系。地市级“报业+广电”融合模式成为纵向贯通的关键纽带。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超过40个地级市进行了“报业+广电”融合尝试,2021年全年近10个地级市成立了地市级融媒体中心,目前发展步伐较快的有湖州、绍兴、芜湖、汕头、大连等地市。以行政区划为标准划分传播空间边界,不再符合新媒体内容传播规律,进而推进媒体融合横向联动的进程加速。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媒体设立区域运营中心,有效拓展新闻资源空间与产业经营范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进地方总站建设,澎湃新闻面向全国设立区域运营中心,浙江潮新闻成立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新闻中心。另一方面媒体推进跨地域合作模式。“长三角之声”广播联合江苏省13个地级市广电机构共同成立“长三角融媒协作组织沪苏平台”。未来,各级媒体还需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位自身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克服地域、人才、技术、组织、政策等方面壁垒,推进自有新媒体平台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四)融入社会治理,形成良好生态

从媒体融合实践来看,目前已经形成“新闻+”基础运营模式,该模式强化媒体新闻资讯、内容生产类核心优势,广泛撬动聚合社会资源进行跨界合作。在政策和市场驱动下,形成“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新闻+商务”等三条融合发展路径,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传媒功能延展。新华社推出“全民拍”,鼓励用户上传新闻线索,并提出问题和建议,记者追踪问题展开调查报道或者将用户心声传达给相关部门,这是新型主流媒体践行“群众办报”、参与社会治理、发挥主流媒体责任担当的典型范例。红网《百姓呼声》《问政湖南》等栏目深受百姓信赖,目前全省70%以上的网络舆情都集中在红网,累计为网民解决问题超28万件。潇湘晨报、晨视频持续推出的消费维权,充分揭露曝光市场不诚信行为和违规违法案例,通过舆论监督和执法部门的联合行动,规范市场秩序。县级融媒体中心具有先天的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能够广泛聚合县域资源,为基层群众提供贴近性、多样性的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福建省尤溪县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县一乡镇一村(社区)一党支部一微网格”的分级管理体系”。同时,网络传媒应积极发挥传播优势、技术优势,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持续加强管理创新,聚合广泛资源,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动形成良好生态。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第64期中青一班学员)

红网2023-06-30

 

 

呈贡区委宣传部:发挥党的宣传优势 展现城市多彩形象 文章下载

呈贡区委宣传部:发挥党的宣传优势 展现城市多彩形象

呈贡区委宣传部充分利用党的宣传阵地,发挥党的宣传优势,把牢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足“以文辅政”服务大局后半篇文章,通过创作优秀的融媒体佳作,展现呈贡多彩形象,助力春城花都展示区、现代科教创新城高质量发展。

浓墨重彩,做强主题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党的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呈贡区城市形象的宣传力度,助力呈贡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策划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区“两会”、中老铁路开通、上海招商推介会等重大宣传报道。《解锁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的“呈贡密码”》被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转载转发。《呈贡三分钟》在新华社转载,1天内获近60万人次的围观,相关话题突破150万人次。区“两会”融媒产品,累计阅读量超660万人次。“梨花节”观看数据达1025万。中老铁路相关视频,阅读量超100万。“520话题#来呈贡玩点新花young#”阅读量达6844.4万。

加强联动,构建呈贡大外宣格局。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与中央、省、市党委政府宣传阵地的沟通对接,努力讲好呈贡故事、传播好呈贡声音、展示好呈贡形象。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等策划《昆明万溪冲万亩梨花盛放》《活力夜中国——斗南夜市篇》《总有一朵玫瑰 会为你翻山越岭》等,向全国观众展现呈贡经济社会、乡村振兴等美好生活画卷。与央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策划《中欧风物志——花食》,在欧洲媒体、CGTN英语频道、央视频以及脸书、推特等媒体平台发布、播出。

发挥作用,营造比学赶超舆论氛围。强化党员责任担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与区属各单位进行沟通联系,以开展集中采访、专题采访、调研采访、投送稿件等形式,协助区属部门、街道做好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呈贡发布”全平台累计发布稿件19,417条,阅读量2,706,019次,互动总量60,794,7212次。共接待中央省市媒体记者600多人次,完成主题采访100多个,集中采访50余场次。央级媒体刊播、转载呈贡相关新闻报道近800余条次,省级媒体1600余条次,市级媒体刊载呈贡相关新闻报道1100余条次。云南网2023-10-07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