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亮点经验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科协

题目:各地汇集“科协力量” 激发“科创崛起”的经验做法

资料提供时间:2022-12-30

目录

更多

浙江温州:握指成拳 科创崛起 文章下载

浙江温州:握指成拳 科创崛起

9月1日,浙江省温州市科协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总结温州市科协第十届以来的经验成果,谋划推动新时代温州科创事业的新发展。

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青科 摄

置身新的历史方位,科创成为城市再次腾飞的关键点。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天的温州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推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靠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人员的桥梁纽带。近年来,温州市科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创新创业、实现价值的广阔舞台,形成了一批在浙江省居前列、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

温州系统构建了“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温州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3.6%,入选“‘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城市……这些亮眼成绩的取得,体现了温州市科协在激发创新活力、服务中心大局、传播科学精神中的坚实作用,体现了科技工作者在温州创新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为进一步树立重视人才、礼敬人才的鲜明导向,推动温州人才生态优化,在此次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当选为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院士当选科协主席,此举将更好地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温州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服务。

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青科 摄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如今,步入新时期的温州又将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协优势,推动温州科创崛起?答案是坚持创新指挥战略,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

扛起新使命。将科协工作融入奋进“两个先行”新征程,助力推进“四大振兴”,做强做大“浙江省第三极”,以实干争先姿态,翻开科协事业发展新篇章。

彰显新担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科技创新的“弄潮儿”,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温州崛起的“最大增量”。

交出新答卷。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用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投身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把科技工作者凝聚在党的周围、凝聚在瓯越大地上、凝聚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

温州城市空镜。苏巧将 摄

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们表示,将切实打造有温度、可信赖、见实效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勇当服务科技创新排头兵,为温州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网2022-9-1

 

 

浙江温州:汇集“科协力量” 激发“科创崛起” 文章下载

浙江温州:汇集“科协力量” 激发“科创崛起”

连续举办三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入选“科创中国”全国试点城市、获评“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全国试点城市……过去五年,浙江省温州市科协坚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加快推动科创崛起。

科创温州 硕果累累

去年5月,温州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为主要载体推动“科创中国”在地方落地的做法获得肯定,入选成为“科创中国”全国试点城市。目前,温州在“科创中国”平台65个试点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三、浙江省第一。

工泰电器有限公司是瑞安一家研制生产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高科技企业。日前,“科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创新基地——温州(瑞安)智能汽车零部件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的专家在调研中发现该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方面遇到技术难题,随即协调五菱工业、奇瑞汽车等主机厂家,对接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信息通信院等高校院所的专家联合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

这是“科创中国”平台助力企业成长的真实写照。在温州,“科创中国”平台把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市场服务、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等聚合起来,拓宽了科技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合作渠道,拓展了创新创业合作空间。

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资料图。

同时,借力“科创中国”,已连续举办三届的青科会正不断释放影响力,持续深化温州与世界的科技合作交流。

今年7月,一场新材料领域院士温州行活动备受关注,全国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30多位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见证校地合作成立的中国(温州)双碳科创港扬帆起航。这让温州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侴术雷倍感振奋,他说,这为温州竞逐新材料电池产业新赛道再添新动能,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成果早日“开花结果”。

侴术雷教授是国际钠离子电池领域顶尖青年人才,于去年全职加盟温州大学。目前,侴术雷教授已组建30人规模的核心团队,成功研制高性能圆柱钠离子电池,并与中建八局等有关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瓯海投资20亿元建设钠离子储能项目,打造5GWh钠离子电池制造基地。

如今,越来越多像侴术雷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来到温州开启创新创业之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据统计,青科会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00多个国际组织、国外高校合作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共签约引进高层次人才827名,引育全职院士、省鲲鹏人才11人,重点项目65个、高能级创新平台34个、产业化项目304个。

搭建舞台 引才聚智

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过去五年来,温州市科协着力建设有温度、可信赖、见实效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服务温州创新驱动发展。

“我们通过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三型’科协,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搭建广阔舞台。”温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温州市科协积极推进三级学会智力对接整合,与中国电子学会、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等16家国家级、省级学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科技服务团8个;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国家级学会共建学会产业创新联合体等产学协同组织7个,成立省级学会服务站5个。

同时,温州市科协还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完善基层科协组织网络——按照接长手臂、延伸链条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组织“村社校企全面覆盖”。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实现科协组织和全市村(社区)科协工作全覆盖,累计建立企业科协350个、园区科协2个、高校科协9个、创新平台科协1个。

耿武军博士团队和温州施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建博士创新站。

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温州市科协建成了“一家三站”引才聚智的格局。截至目前,温州市累计建成院士工作站67家(因国家政策调整现保留10家)、专家工作站17家、博士创新站77家,柔性引进院士80余位、专家320余位。

为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智囊团”作用,温州市科协积极开展新型智库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开辟建言献策新通道——组织策划院士专家温州行等活动30多场次,邀请60多位院士来温考察指导;组织院士专家开展决策咨询,围绕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引导科技工作者聚焦温州市中心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多篇建议被温州市委市政府或温州市有关部门采纳并得到立项实施。

“去年,温州跃居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第27位。”温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人才政策畅通了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渠道、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来到温州、扎根温州、服务温州。

科普大道 全民同行

创新绽放于科学的土壤,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离不开科学普及的力量。

在社区,针对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开展“银龄数字跨越鸿沟”科普专项行动,教会老人订火车票出行、挂上号看上病、微信视频……累计培训超25万人次,位居浙江省第二。

在校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系列活动轮番登场,激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以高质量的科普供给助力青少年“双减”……获评科创筑梦助力“双减”全国试点城市。

志愿者在指导老年学员使用智能手机。

近年来,温州市科协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着力满足公众的高质量科普需求,形成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和生态环境——

完善科普传播体系,拓展科普阵地。推进科普宣传融媒体试点创新;“科普中国”APP注册认证科普信息员数浙江省第三。瓯海、乐清创成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苍南县被授予“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县”称号。温州科技馆五年累计接待群众超245万人次,科普及展览展教活动获国家级、省级奖项40余项。

量身定制主题科普活动,提升专项应急科普效能。开展“全国科普日”“少年科普行”等特色科普活动,连续三年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组建科学文化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80多场,受众超1.5万人。建成农函大教学实践基地15个,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22.1万人次。开展“科普助推文化礼堂建设”、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300余场,参与群众超10万人次。

打响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培养更多创新后备英才。举办温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3分钟”演讲全国邀请赛等赛事18场,推送选手获省级以上奖项967项。实施首期“科技青苗计划”,加强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实施家庭实验室“百校万家”计划,打造家、校、社协同科技教育生态。开展“科技教育志愿服务乡村行”活动25场,参与学生1万余人。

2022年温州市青少年“科学3分钟”演讲邀请赛总决赛。

温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温州市科协将充分发挥“科创中国”资源优势,加速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在共同富裕的大场景中凝聚“科协力量”,为温州市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温州科协2022-9-3

 

 

推动科技创新 助力成果转化 文章下载

推动科技创新 助力成果转化

“生命科学工具好比是一把钥匙,能够向领域内各个不同方向延伸。”9月5日上午,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项目,通过论证评审。

推动科技创新 助力成果转化

武创院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建设方案专家咨询论证会现场。本文图片均由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影

“符合武汉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武创院发展定位,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供了高水平的示范指引。”专家咨询论证会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邓子新透露了专家组的论证意见。

中部首个

将建设全球最大的抗体分子发现基地

“这是武创院成立以来组建的首个专业研究所。”武创院负责人介绍,该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涛担任首席科学家,由武创院联合武汉爱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设,是武创院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探索打造的全新高能级创新联合体。

什么是生命科学研究工具产业?该项目负责人之一、武汉爱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知才认为,为生命科学相关科研实验室、生物医药企业、医药诊断公司、现代农业育种、食品安全、法医鉴定等应用领域,提供仪器、试剂、耗材以及相关服务的企业,都属于这个范畴。

“目前,生命科学研究工具品牌集中在欧美日德等国家,且行业集中度高、技术壁垒高、垄断现象严重,在抗体药物分子发现领域,创新药靶点枯竭、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底层创新,这都是上游的行业痛点。”在他看来,与武创院合作能更好地聚集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各方资源,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通道,“产业、资本、政府的多方协同,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将全面覆盖生命科学工具产业链上下游,目标是将这个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创新和孵化中心,逐渐建成全球最大的抗体分子发现基地、全球最大的新靶点转化中心和全国工具产业领导平台。”吴知才透露,围绕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爱博泰克与武创院联合成立了中部地区首个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

推动科技创新 助力成果转化

武汉爱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知才

记者了解到,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以生命科学底层技术、创新治疗与诊断靶点孵化、高端精密设备/自动化、新材料研究四大方向为重点,“预期未来5年,将聚集几百种创新诊疗靶点进行孵化,落地50个以上的创新靶点药物项目,培育孵化工具产业内多家上市公司,打造相关领域示范标杆”,武创院负责人谈道。

全周期

为每个专业所量身定制专项基金

作为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武创院自成立之日起,做的正是“政府不能做、高校不去做、市场不愿做、企业想做却又做不了的,但科技创新又必须要做”的事情,致力于做创新要素集成者,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通道。

该生命科学院工具产业研究所的试运营,是武创院以市场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探索实践上的一道剪影。

“我们为专业研究所量身定制专项基金,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助力。”武创院负责人介绍,通过这一机制的打造,将为专业研究所提供持续稳定的造血功能,同时确保研究所的创新能力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域一线和前沿。

据悉,将由华信资本、爱博泰克、武创院等共同发起成立总规模约5亿元的生命科学工具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相关产业项目和产学研转化项目落地。

基金运营方、深圳市华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杜霖透露,“围绕这一产业进行投资、布局,将引导更多全国各地的产学研与工具产业项目落地武汉”。

长江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涵认为,武创院创新性的尝试能将产学研相结合,让资本与产业更好地双向赋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自主创新科研成果的落地和发展问题。“这种合作模式具有平台属性,期待未来能总结成功运作的经验,进而复制推广到其他行业,形成规模效应。”她说道。

全国领先

将成为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的“钥匙”

“我们希望将武汉建成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的标杆城市,在全国遥遥领先。”吴知才表示,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将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不管是疫苗生产、药物研发还是临床诊断,都需要这些工具,国外厂商断供对整个产业来说都是灾难”。

推动科技创新 助力成果转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邓子新

“武创院组建的这个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非常必要!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延伸到各个方向。”邓子新建议从顶层设计和目标出发,通过它将光谷乃至武汉的大健康产业链串联起来,把科研力量和各方资源凝聚到这个平台,在武汉撬动起产业集群,向各个方向辐射,“这个研究所的发展将更有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目前,国内很多诊断和科研用的抗体和试剂等都来自国外,花掉了大量经费。“成立这个产业研究所对整个行业意义重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生物药学系主任李华教授说,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再到创新药物的研发,都需要生命科学工具。他还谈道,国内缺乏靶点原创的新药,“如果该研究所能支持创新药领域的原创研究,加上我们基础研究科研资源的配合,一定会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武汉资源优势明显,有武大、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培养众多高精尖人才,也有同济、协和这样国内顶尖的医疗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推进产业发展?武汉致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从利认为,武创院的成立既对促进武汉产业生态构建有积极意义,又提高了企业的容错率。

“一个好的创新成果落地,后面都有生态力量的支持。”蔡从利建议,武创院在聚集资源扶持好项目的同时,通过投资纽带构建开放产业生态,将为武汉企业发展提供更好土壤。

自我造血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逾越“断裂带”

“从市场上找需求,再去找技术团队,还要做市场化运维和企业化管理,才能实现自我造血的良性发展。”武创院负责人介绍,专业研究所的建设遵循“需求牵引、应用为本”的要求,集聚了武创院的体制机制优势、行业领军企业的产业创新优势、投融资机构的专业投资优势,将重点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和重点领域产业前沿创新活动需求,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储备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和目标产品,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推进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引进培育高端人才。

“致力于搭建先进技术与市场间的科创桥梁,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跨越‘断裂带’。”武创院将通过一系列专业研究所的建设,集聚国际国内一流创新资源,推动多主体协同创新,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据了解,研究所建设早期,武创院将联合爱博泰克、武汉宏韧生物、武汉天勤生物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建设创新药物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产业研究所共享实验室设备平台,支持研究所轻资产运营,助推团队减负前行。

该平台除专门服务于式创院引入的系列项目之外,还将面向行业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大分子药物发现、药物评价、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公共研发服务。

此外,武创院探索打造“方案论证+项目路演+专家把脉”的创新论证模式。专家论证会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和湖北新纵科公司的项目团队分别就相关合作项目进行了路演,并邀请行业领域知名嘉宾代表线上线下参与,为项目落地打下良好合作基础。

长江日报2022-9-6

 

 

武汉:“追光逐芯”江城绽新颜 “四谷溢彩”科创势正劲 文章下载

武汉:“追光逐芯”江城绽新颜 “四谷溢彩”科创势正劲

编者按:“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为立体展现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看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

央广网武汉9月7日消息 武汉,依水而生,长江和汉江在这里交汇,百余湖泊星罗棋布,造就了半城江色、半城湖光的独特城景,因此得名“江城”。

如今,依托扎实的工业底盘、丰沃的科教资源,“科创名城”“未来之城”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考察武汉,其中三次来到光谷,深入企业,察看创新成果,对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提出要求。

十年来,武汉牢记殷殷嘱托,不负科技自立自强使命,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0.2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倍,占gdp比重27%、提高10.1个百分点。全球首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国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武汉问世,北斗导航、神舟飞船等一批“国之重器”凝聚“武汉智慧”。

科技创新正成为当下武汉最热门的“关键词”。

代表武汉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建筑“马蹄莲”(央广网发 毛捷 摄)

“追光者”星火成炬

在武汉,提到科技创新就不得不提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即“中国光谷”,这里曾因距离主城区较远,被戏称为“武汉地图外两厘米”,如今却成为武汉科创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大学毕业后就来光谷上班了,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乡下’‘菜地’。”2013年毕业后就进入光谷一家企业任工程师的曾维感慨道,“那时候我以为光谷是武汉市的边缘,是武汉发展的终点,没想到光谷竟是武汉发展的新起点。”

如今,走进光谷,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科创气息和青春活力。随着光谷中心的东移,整洁宽阔的景观路取代了曾经的荒坡小路,路旁高新产业园、企业总部大楼鳞次栉比,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或匆匆行走,或伫立交谈,无不透露着蓬勃朝气。

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内,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项目路演(央广网记者 朱娜 摄)

如何留住人才,曾困扰着武汉这座拥有超百万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大城。当前,这种局面正在扭转。

随着 “留才”“引才”政策的密集出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在武汉“生根发芽”。韩青便是其中一员。

“现在看来,我大学毕业后来武汉发展的决定是对的,在这里我不仅通过落户政策顺利定居,还找到了发展前景很好的企业上班。”谈及2011年大学毕业后来武汉发展的这十多年,韩青表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满意。

“我是2015年来公司的,那年公司研发出了国内首颗采用40纳米工艺的芯片,改变了湖北省北斗产业‘无芯’的局面。”韩青供职于一家研发“北斗芯”的公司,该公司当前正以高精度、低功耗、小尺寸与低成本作为研发方向,研发能够更好应用于民生领域的北斗芯片。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芯片射频测试(央广网发 高勇 摄)

无独有偶。海归博士闫大鹏与他创立的公司也为武汉构建世界级“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07年,归国后的闫大鹏决定利用自身科研经验,在光谷创建一家专注于光纤激光器研发制造的企业。

当时国内不仅没有成功研发光纤激光器的先例,相关人才也比较匮乏。闫大鹏带领团队成员不懈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终于在2013年造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0000w连续光纤激光器。此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迫使同类进口产品大幅降价,其自研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国内医疗、精密仪器制造、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就是回国到武汉创业。”闫大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武汉人“敢为人先”的精神,特别是2020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雄城市、英雄人民展现出的大爱感染着他。

激光器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加紧生产(央广网发 孙诗 摄)

“追光者”的加速集聚,政策的不断催化,推动“光谷”产业链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截至2021年11月,武汉已有“光芯屏端网”核心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500余家,这些企业2020年产值约2600亿元,相关产业链进一步在北斗、物联网、医疗电子、量子通信、光子芯片等新兴产业和配套产业领域快速拓展,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

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正成为引领世界光电子发展的前沿阵地。

智能网联让老城焕新姿

作为武汉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制造与服务业,近年来,也“老树发新芽”。

上世纪90年代,武汉抓住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布局成就了“中国车谷”,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区内已集聚9家整车企业,13个整车工厂,500余家知名零部件配套企业。产业也从传统汽车制造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换道超车”。

清晨,准备上班时用手机预约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前往单位,在单位附近的无人售货车上购买一份由机器人精确配比煮制的热干面,旁边无人驾驶清扫车正有序清扫着路面……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武汉经开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一名环卫工人通过无人驾驶核酸采样车进行核酸采样(央广网发 程楚熙 摄)

2019年9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当天向3家企业颁发中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试运营许可证,智能网联汽车正式“驶入”市民的生活。

“以前出门还要等一段时间的公交车,现在手机就能叫无人驾驶出租车,点对点接送,太方便了!”在武汉经开区工作生活了15年的王鹏,正经历着行业革新给生活带来的颠覆性变化。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无人驾驶接驳车正在运行(央广网发 李岿 摄)

“当时智能网联汽车的试运营区域首期开放了28公里测试道路,规划开放159公里测试道路,车型包括小型巴士、无人驾驶出租车等。”武汉经开区大数据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于威介绍,如今,该示范区已有212公里的智慧道路,智能网联汽车的运营范围已覆盖整个武汉经开区,涵盖公交接驳、清洁环卫、物流配送等十余个具体应用场景,自动驾驶示范应用领跑全国。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应用经验逐步成熟,进一步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楼宇的管理等多种应用场景,成为“中国车谷”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

记者在位于武汉经开区大数据中心二楼的控制室看到,一块硕大的数字屏幕上显示了道路与车辆的3d模型、等比例还原的楼宇及城市基础设施模型。在这些模型上,标注着烟雾、土壤湿度水分、一键呼叫报警、清空垃圾桶等实时信息,4名工作人员正密切关注屏幕上车辆出行实时动态。这是由该中心与多个单位共同研发的,可让“智慧车”与“智慧路”有机结合的“智慧大脑”——车城网平台系统。

张于威通过车城网平台查看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状态(央广网记者 张迪 摄)

“通过平台,可查看车的运行状态、监控车的位置,遇到突发情况可紧急远程控制车辆。”张于威告诉记者,目前武汉正依托该平台探索“双智协同”,即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通过5g网络,让智慧城市场景与智慧道路形成联动,实现“哪里有智慧道路,哪里就能打通智慧城市数据”,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用中国“智造”便捷百姓日常生活,一座宜居宜业现代化产业新城在“中国车谷”加速崛起。

锚定“中国航天第三极”

“我们的菜地里长出了航天产业基地,还能造火箭和卫星!”亲眼见证了原本矮小的村庄和绿油油的菜地上崛起一座座高楼,顾海兵早已习惯这样自豪地对外介绍他的家乡。

今年57岁的顾海兵原是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道孙胡村的村民。2014年,他随村民一起整体搬迁,主动让出世代居住的家园和谋生的农田,随之而来的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启动建设。

2021年10月27日,“武汉造”火箭“快舟·新洲”号腾空而起、一飞冲天,成功将一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伴随这颗火箭一起逐梦太空的,还有武汉布局已久的“星空梦”。

当时,隔着屏幕看到产自家乡的火箭点火发射的瞬间,顾海兵热泪盈眶,激动地将火箭发射视频转发到朋友圈。

曾经的菜地(上图)“长出”火箭产业园(下图)(央广网发 吴毅 摄)

沿武汉江北快速路一路向东,顺江而下,约1小时车程后便驶入星谷大道,抵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核心区。

在8平方公里的基地核心区内,一座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沿星谷大道两侧错落分布。在道路南侧,记者看到了顾海兵曾经的家园所在地,也就是如今的火箭产业园。它依江而立,与星谷大道北侧的卫星产业园遥相呼应,其斜对面的双柳航天公园内早已绿树成荫,成为附近居民纳凉遛娃的好去处。

在占地500亩的火箭产业园内,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箭公司”)快舟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包括火箭总装测试厂房、综合厂房、综合楼、动力站等。

“首批汉产火箭的组装、调试,就是在这个火箭产业园内完成的。”火箭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怀波介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由武汉市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作为首家入驻基地的航天企业,火箭公司也是“中国星谷”从无到有的亲历者。近年来,该公司已累计完成15次发射,成功将2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21年10月27日,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快舟·新洲”号成功发射(央广网发 汪江波 摄)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新洲区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武汉市新洲区科经局副局长王金霞已入驻基地航天产业港办公两年多。在她看来,航天产业作为一个系统性很强的产业,具有高新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孵化能力强、区域带动效应强等特点,“航天发射位于航天产业链的中游,其上游是原材料及各类新技术,下游是卫星和数据应用,火箭公司的率先入驻为基地航天产业建链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对于基地项目入驻与建设推进情况,王金霞了然于心。截至2021年底,基地核心区已入驻产业项目13个,总投资117.12亿元。2022年以来签订正式投资协议5个,协议投资额61亿元,目前正在洽谈的项目有11个……

另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共拥有商业航天相关企业近5000家,在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北斗地面设备等方面已具有较强竞争力。

2022年3月,武汉市出台相关意见,提出锚定“中国航天第三极”发展目标,抢抓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全市航天产业发展。

武汉城市夜景(央广网发 沈哲 摄)

而随着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落户,位于武汉西北角的东西湖区正以打造“中国网谷”为目标,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

普通人的成长故事、村庄的迁移改建、企业的发展历程、产业的迭代升级、城市肌理的细微变化,记录着武汉这座城市的深刻变革,而不变的是刻在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创新”“争先”精神。

当前,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崛起成峰,光谷、车谷、星谷、网谷齐头并进,势头正劲。2022年6月25日,国家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式官宣。“英雄的城市”武汉正勇立时代潮头,绽放科技之光。

百家读城:

英雄城市 创新蝶变

□ 张静

2000年,我背上行囊,坐着绿皮火车来到武汉求学。经过20多个小时的旅程,一下火车,湿热的风迎面扑来。

火炉似的大街小巷,听起来云里雾里的武汉话,还有开得飞快的66路公交车,车厢里往往拥挤得放不下脚……那是初来乍到的我对于武汉的第一印象,或许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外地来汉大学生的内心写照。但在后来的相处中,如浩荡江水般包容的武汉,还有这座城里率真泼辣的武汉人,用他们的热情和友善消除了外来人的不安。

毕业后,我选择继续留在武汉工作、生活。一晃22年,我早已把武汉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22年来,我也见证着武汉的华丽转身。如今的武汉,已成为一座拥有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武汉北站、武汉东站五大场站的大都市。以地铁蓝、梅花红、归元金、芳草绿、鹦鹉绿、凤凰橙、编钟青、云鹤黄、云苔紫等为主题色的一条条地铁线路,宛如一条条巨龙,穿长江、过东湖,把武汉三镇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无人接驳载人、无人物流配送、无人安防巡逻以及景区无人观光接驳等自动驾驶车辆服务,成为武汉智慧出行、绿色出行的闪亮名片。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创新融入城市血脉、成为鲜明气质,就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因子、不断释放发展新动力,推动城市提升综合能级,赢得竞争优势。

从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从争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到国际化大都市;从率先将海外高层次人才纳入社保、“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到首推人才注册制、人才动态评价积分制……巨变背后,蕴含着科技创新为城市注入的强大动能。

在武汉,光芯屏端网、网络安全、商业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大健康等重量级产业链,撑起中部战略新兴产业的一片蓝海;全球首个生命预警平台、全球首例水稻转基因重组生产人血清白蛋白,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坚守。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武汉位列世界城市第25位、中国城市第6位。近年来,我也欣喜地看到,“学子留汉”“英才聚汉”“楚才回汉”等系列关键词频繁出圈,武汉已成为各类人才慕名自来、纷至沓来、近悦远来的“筑梦之城”“圆梦之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武汉,正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在创新中不断突破自我,继续谱写勇往直前“敢为天下先”的奇迹!

上观新闻2022-9-8

 

 

稳经济促发展,科技创新带来不竭动力 文章下载

稳经济促发展,科技创新带来不竭动力

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598.8,比上年增长35.4%,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实现稳步成长,经济活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来自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超过3000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

8月12日,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3天后,科技部启动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发布了智慧农场、智能港口、智能矿山、智能工厂等首批支持的10大应用场景。一方面,此举意在加快人工智能的科研成果落地应用,创造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以实际应用牵引技术研发攻关。

“建设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对稳经济有重要作用,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重点支持、加快推进,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拉动投资、促进就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助力稳经济促发展方面,科技部聚焦“四个面向”加快推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积极探索重大任务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对前沿探索项目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性、关键性、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牵引和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

成果转化按下快进键

今年以来,科技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的部署安排,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取得重要进展,科技政策加快扎实落地,重大科技任务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充分激发,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扎实稳住经济大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支撑。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1—7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20.29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94.83亿元。截至7月31日,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34.69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06%、33.84%。

数字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红利的加持,如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大幅增加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全面下放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等。

不仅如此,科技部还加快推进12家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高校成果赋能创业等6项行动,助力重大科技项目成果更快、更好落地。

说到科研成果的应用,就不得不说到我国坚持多条技术路线并行,稳步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交出的成绩单。比如,我国主导制定全球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持续开展呼气、光谱质谱等新型检测技术研发;42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17款在境外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9款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3款疫苗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多款国产新冠药物获批上市,中和抗体安巴韦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国内获批上市……

高新区亮出高质量“底色”

近期,国务院批复建设长春、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信阳、克拉玛依、遵义、滁州4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至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高新区总数分别达到23家、173家。

“国家高新区总体运行平稳,经济体量继续保持增长,表现出较强发展韧性,有力支撑地方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说,1—7月,173家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8.1%;营业收入27.4万亿元,同比增长7.1%;出口总额2.8万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国家高新区迎难而上,在深入推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促创业方面亮出了高质量“底色”。

为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创新基地平台依托单位的引领作用,科技部联合6部门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开发和落实科研助理岗位。截至8月31日,科研助理岗位共吸纳17.9万人就业,其中,2022届高校毕业生超15万人。

针对力促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科技部还促进研发单位和金融机构对接、项目成果和资本市场对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支撑扎实稳住经济提供新动力。此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定向支持中央企业科技创新,首次单列预算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

截至7月31日,2022年科创板上市企业新增64家,累计达到442家,首发募集资金超6438亿元,总市值近5.7万亿元。截至7月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4880亿元,比年初新增209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08563亿元,比年初新增13876亿元。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科技部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力争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为稳住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日报2022-9-8

 

 

科技成果转化如何驱动企业创新? 文章下载

科技成果转化如何驱动企业创新?

引言:

科技成果是创新的结果,科技成果转化则是将科技成果形成市场价值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会进一步刺激企业创新。

01

科技成果转化驱动企业创新

横亘在创意和被市场接受的商品之间的,是一条叫做“技术落地”的鸿沟,只有跨越了这条鸿沟,创新成果才能真正发挥其市场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就是这条鸿沟之上的桥梁。

美国著名的创新圣地硅谷,百余年来产生了众多改变世界的科技创新产品,但大部分创新产品最初却是在其他地方被发明出来的。根据吴军博士和《硅谷百年史》的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的整理,可以发现,与其说硅谷是创新的圣地,倒不如说硅谷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殿堂。请看下表:

(来源:吴军博士《见识—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

可以看出,表格中每一项技术成果从创意到商品,都涉及到至少高校、大学、研究机构等多个组织,且在历史上都经历了一个时间过程。

创新是一个交织、积累的过程,企业创新尤为如此。对于企业而言,不管是转化其内部在经营中产生的科技成果,还是转化高校、科研机构乃至于其他市场主体产生的科技成果,若运营得当,都会对自身的创新产生非常重要的驱动作用。

为了便于论述科技成果对企业创新的驱动作用,我们从这幅流程图入手:

通过流程图可以发现:在科技成果转化之前,实则包含了教育、法律、机制等一系列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的参与者可以是企业自身,但更多的是社会的力量;科技成果转化完成,从企业开始,推动产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分析科技成果对企业创新的驱动,须在此大框架中进行。

02

双层驱动:显性驱动与隐性驱动

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创新的驱动,主要分为显性层面和隐性层面。

显性层面的驱动

1)技术人才

第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必然涉及到技术的流动和人才的互动,新技术的应用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技术人才则为企业应用新技术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养分。通过对技术成果的产品化、资本化或产业化,企业进一步形成差异化优势,从而扩大利润空间;技术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执行过程中,技术人才的工作或直接形成企业的创新优势、创新成果,或间接刺激了创新工作朝更高级别发展。

2)企业话语权

第二,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逐渐提升其品牌优势、成本优势,在行业内形成一定的壁垒,从而提高行业话语权。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市场资源、创新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换言之,稀缺的创新资源流向少数企业,就有利于该企业获得比同行业更高的获利能力和获利效率。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提升,则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创新激励方面有更大的竞争力。

3)企业战略

第三,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助力企业更好地实现战略,企业战略反哺企业创新。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在遵从其价值观和使命的前提下,运用企业内外的资源,达成企业的战略。其中,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含企业内部科技成果和企业外部科技成果)是企业的策略性资源。通过对优质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企业可用更低廉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达成其战略意图。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企业立足所必需的要素,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发展的企业,有能力实现更高级的企业创新战略。

4)企业差异化

第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构建并提升行业壁垒,建立企业的差异化优势,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这是企业创新的直接动力,也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的物质条件和可能性。

隐性层面的驱动

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创新最深刻的驱动效果,体现在隐性层面。如果说科技成果转化在显性层面给予了企业创新最直接的经济利益和品牌形象的驱动,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在隐性层面则赋予了企业创新更深刻、更持久的驱动力。

1)形成企业的创新机制

第一,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执行,形成企业的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一个孤立静止、一蹴而就的过程,往往需要产学研多方机构共同参与,涉及到成果识别、权责沟通、商务谈判、收益分配等众多冗杂事务。整个过程中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都是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宝贵财富,将其总结提炼、形成一整套系统化的、适合企业自身的成果识别、管理激励、转化应用经营机制,则可为企业的持续性开拓创新铺筑坦途大道。这是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创新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驱动点。

2)打造尊重创新、共建共赢的内部文化

第二,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执行,权衡分配好各方利益与责任,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打造尊重创新、共建共赢的内部文化。每一个特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都有开始和结束,但鉴于创新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保持基业长青的不二法门。企业的创新之路没有终点,如若要保持企业创新的可持续性,则可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契机,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尊重创新、追求创新、敢于创新的文化,也为企业的长久创新、全面创新赋入柱石动力。这是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创新最具深远影响的驱动点。

3)实现二次创新

第三,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执行,根据已有的科技成果,结合市场需要和技术演变,以发展的视角实现二次创新。没有哪一项技术是十全十美的,尤其是待转化的科技成果,往往会通过技术升级、迎合市场需求的方式启发新的技术出现。这是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创新最直接的驱动。

在显性层面和隐性层面,科技成果转化由内而外驱动着企业创新,进而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的升级也倒逼着企业为了在剧烈变化着的大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创新工作,并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核心竞争力。

湾区资管 作为一家赋能精品企业成长和放大家族财富价值的创新型创投机构,将充分发挥资本优势,聚焦平台资源助力已投科技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实现第二曲线增长,最终实现长足发展。

搜狐网2022-9-5

 

 

打造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昆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 文章下载

打造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昆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

9月16日,市政府官网发布《昆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全面总结“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效,明确“十四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到2025年,昆明市将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5%。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实现高度聚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突破进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科技交往空间和维度不断拓展,汇聚和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持续提升,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科技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国际竞争力加速提升,深度融入国际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空间布局

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以“核心引领、示范带动、协同联动、辐射扩散”为主要思路,构建“一核三区”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即科技创新核心区、科技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联动区。

1.科技创新核心:包括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晋宁区以及滇中新区、高新区和经开区,形成以“6+3”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核心区。

2.科技创新示范区:安宁市、嵩明县、富民县、宜良县、石林县、禄劝县、东川区、寻甸县。围绕各县区主导产业,着力推进昆明市及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的转移转化、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推进工业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推进科技在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康养休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打通科技与产业、经济、社会结合的“最后一公里”,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推广的示范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3. 科技创新联动区:链接国际国内优势资源实现联动发展发挥昆明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以打造国内优质科创资源与南亚东南亚、金砖国家对接的科技桥梁、科创资源流通的通道为目标,依托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金砖国家合作伙伴)、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国际合作枢纽关联城市,建立常态化科技合作机制,主动融入国内四大创新圈。

主要任务

包括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国际科创中心、加强创新主体建设、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引领生态文明 、加大创新人才培引力度、扩大国内国际交流合作7个主要任务。

高质量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发挥高新区、经开区、云南滇中新区等平台引领作用,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新区在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经开区聚焦制度创新激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增效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打造创新开放新高地;云南滇中新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带动五华科技产业园、昆明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呈贡信息产业园)等省级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产业园区错位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创新型企业精细化梯度培育。构建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规上高企—领军企业和上市企业”为重点的梯次培育体系,量质并举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制定各层级企业认定标准,形成合理的梯级晋升机制。推动具有持续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梯队。落实省、市、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衔接机制,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使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000家,培育3—5家创新型企业上市,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加快芯片设计及制造、大数据等技术普及,开展智能制造、数字工厂、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加强生命健康技术引领,加强疫苗、细胞治疗等技术发展,带动提升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农业等资源利用水平,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前瞻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实施中高端服务引领,加强技术创新在现代服务业的推广应用,提升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环境治理、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态发展水平。

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2-09-21

 

 

以创新体系的优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文章下载

以创新体系的优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协同发力,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完善、产品量产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

技术创新从立项、研究、中试到产品量产和技术推广,每个环节都有赖于不同创新主体的有效推动,要不断优化创新资源整合方式,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

科技人员和相关方积极性越高,成果越多,正向激励的作用越突出。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继起机制作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集约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多次强调“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经济社会发展也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河北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充分发挥各类转化平台的作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搭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平台,围绕企业科技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大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创新主体协作、创新资源整合、创新过程优化等方面加强探索,坚持以技术创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升转化成效,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协同发力,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完善、产品量产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力的增强,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体系构成、成果占用方式及与之相关的经济竞争模式,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早已不是个人和单一主体单打独斗的原有模式,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更多地依赖团队探索,成功的技术创新成果多来源于集体协同攻关,重大产业技术的成熟更是离不开行业协同努力。如我国“两弹一星”开发带来核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太空探测技术进步引领航天产业的腾飞等,诸多战略科技的研发都充分发挥了举国体制下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优势。在这种创新模式持续演进、创新取向愈益清晰的宏观格局下,产学研用各方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强化协作精神,摒弃本位意识和“一亩三分地”思维,全力推进协同创新。在具体实施中,要按单位性质和职责分工夯实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项目共研、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产品共同完善,协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系统举措和体系的力量提升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努力占据技术链和产业链的高端。

优化科技创新的体系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重以共享协同为基本导向,重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相互关系。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在平台建设和研发经费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攻关取向的选择上充分考虑行业的主导技术及企业的现实需求,在成果转化推广方面承担起主体责任。高校、科研院所应高度关注行业、产业和企业的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持续深化学科和团队建设,夯实学术基础,注重技术积累,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形成独特优势。政府相关部门作为科技管理的主导方,应充分发挥协调各方的作用,使科学和技术的演化机制与经济活动的市场机制实现同频共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在这方面,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集聚高技术企业的经验、华为积累资本和技术的做法,对河北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及科研单位、市场主体都有启示意义。

以市场机制整合科技资源,提升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创新从立项、研究、中试到产品量产和技术推广,每个环节都有赖于不同创新主体的有效推动。技术是科学的价值化。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之一是成果在市场上的价值实现。当前,应以市场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整合科技资源,切实解决设备闲置、仪器部门垄断、人员单位所有、创新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对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要提高待遇、提供条件,使宝贵的人力资源与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源匹配结合,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围绕创新人才集聚共享。要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企业为主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综合体、创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结成技术创新联盟等,全力推进产学研用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为各方资源的有机结合创造机会,催生成果。产学研用各方要以项目、技术、市场等为连接,基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良性互动。以系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出各方需要的高水平成果,以持续创新打造众多高质量产品。进而以技术链的延展助推产业链的扩张,把各方的单一优势转化为创新综合体的系统优势,将局部的潜能汇聚成体系的力量,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企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市场机制整合创新资源,要在研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寻找创新主体合适的结合方式和发挥作用的节点与模式。对于河北来说,当前应大力强化中试环节,这既有利于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还有利于提高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果转化质量。中试基地作为承接实验室成果的重要场所,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延续与扩大,是新产品研发的必由之路。在产学研用创新综合体中,企业在中试环节可以起到核心作用。产品中试周期长、风险大、投入高,相关技术哪一部分需要完善企业最清楚,对尽快解决存在问题的需求企业最迫切,改进的方向如何选择企业有切实的感受,哪类技术受市场欢迎企业了解最多,且中试与下一个环节产品量产紧密相连,企业的主体地位无可替代。省内各级技术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不论依托何种单位,都应强化中试方面的功能,着力解决待熟化技术的工程放大问题。产学研用各方都应通过中试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生产工艺和工程设计,提高产品试制和量产能力,实现从设计构思到成熟技术再到商品的转化。从创新实践看,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全力推进产学研用各方协同创新,优化创新资源整合方式,不仅提高了成果转化率,而且在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基本做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明显提高了研发效率。

优化科技活动的组织方式,以技术研发继起机制强化创新动力

随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不同主体在各自环节上的探索不断深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会发现更多的问题。由之激发出多向度的研究,提出多种不同的设想和问题解决方案。随后会渐渐地衍生出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产生一系列有价值的新成果。伴随着成果的不断涌现、团队成员对科学和科学研究内在价值认识程度的加深及源于创新综合体内动力机制的驱使,团队成员和创新综合体会自觉进入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进取状态。科技人员和相关方积极性越高,成果越多,正向激励的作用越突出。技术创新的这种继起机制一旦形成且功能发挥越充分,系列技术的持续开发逐步会使创新综合体掌握本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而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簇系,由之打造具有一定技术关联度的产业集群,获得系统的竞争能力。这种通过拓展现有技术链推动产品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伸的成长模式,不仅可使企业和产业做强,而且能有力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近些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包括科研奖励、职称晋升等诸多激励性措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多是科技活动外在的举措,对于如何使科技人员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认识、体验、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内在价值,以及如何使科技人员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乃至产学研用创新综合体内部获取激励方面,有效的措施还不多。这是需要着力加强的地方。从科技人员的现实活动及效果来看,只要是认识且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内在价值,对科学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对其动机的强化远大于外在的激励。内在激励是伴随研究进程本身、持久且时时存在的。科技创新和其他工作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机理,对于一般的科技人员和团队来说,只要在科研中体验到了科学精神的精髓并埋头苦干,久而久之就会取得成果。从当下的科技界现状来看,这些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创新体系优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应进一步创新科技管理方式方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让更多科技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河北日报2022-9-9

 

 

张江科学会堂开启“科创新主场” 文章下载

张江科学会堂开启“科创新主场”

影眸科技首席技术官张启煊的“数字人”,这几天频频出现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会场张江科学会堂。对于这家初创企业和这位23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次展示”。对于“首秀”的张江科学会堂而言,则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创新主场”。未来,这里将面向全球前沿科创力量,搭建交流、交锋、交汇的平台,成为张江科学城乃至上海的科创新地标。

不断向新而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作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重要指示,2018年在张江科学城指出“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2020年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作为一座矢志攀登科技高峰的创新之城,如今,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张江科学城正踌躇满志,剑指世界一流科学城。

前沿探索的强劲引擎

张江科学会堂西邻哥白尼路,南靠海科路,北临川杨河。沿着川杨河往西,是张江人工智能岛。海科路的另一侧,是正在建设中的张江“科学之门”。

科学,是张江科学会堂与生俱来的基因,也是张江科学城的立身之本。

2016年以前,上海只有上海光源这一个大科学设施。而今,张江科学城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2个,并初步形成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以上海光源为例,2018年只有15条线站,供不应求;现在已增加到27条线站,明年可能增加到32条线站。过去,上海光源的用户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如今企业用户占比接近20%。大科学设施从“一个”到“一群”,为前沿基础研究搭建了平台,创新策源力显著增强。

去年11月,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初步绘制。由复旦大学布局发起的新型研发机构“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和“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首次在国际上建立了跨尺度、多维度的人类表型组精密测量与数据分析平台。作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最前沿,这里有着更大的人才选拔自主权。人类表型组精密测量平台主任罗竞春,是复旦从国外引进的第一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下转 3版(上接第1版)对于更多像他这样从事实验室运营、标准化创新等工作的人才,按照原来高校、研究机构的条条框框可能无法引进入编,为此,复旦大学专门设立了重大创新任务专任岗位序列,开辟了新的人才引进通道。

除了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李政道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张江集聚发展,加上400余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为科技创新策源的新引擎。

蓬勃向上的创新常态

从墨绿到浅灰10种颜色渐变,张江科学会堂的幕墙由3万余片形态各异的三角形瓷板组成。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或晴或雨的日子,它呈现着不一样的美。令人称绝的是,即使身处建筑内部,幕墙依然美感在线。这得益于兼顾结构受力和视觉审美的定制钢系统,它既是幕墙龙骨,又是“颜值担当”。正是创新和匠心,织就了张江科学会堂的这件“衣服”。

创新,在张江是一种常态。这里颁发了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率先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建设了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明专利审查时间从3年缩短到3个月;推动全国首个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境联合监管试点,建设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物品通关时间从2—3个工作日缩短到6—10小时。

企业是创新最为蓬勃的力量,张江科学城现有企业2万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800余家。2021年,张江科学城总营收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2.6%。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硬核”产业,呈现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张江科学城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全球芯片设计10强有7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这里集聚着15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在研药物品种超过600个,其中1类新药占比超过50%。2021年,我国在细胞治疗领域批准上市的2个产品,全都来自张江。这一年,张江共有5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占比全国的20%。

水龙卷、海浪、龙、蓝白色调,如果提供这些关键词,人工智能会画出一幅怎样的作品?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张江科学会堂分会场,许多人驻足在由TIAMAT团队带来的一幅元宇宙数字绘画作品面前。张江科学城目前有6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覆盖全产业链,元宇宙产业生态已悄然形成。

为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作为上海发力元宇宙新赛道的重要载体之一,“张江数链”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布局了下一代算力平台和未来智能交互终端等。从刚闭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传来消息,张江科学城将打造数字孪生“未来之城”,并寻找100家赛道冠军企业,对其技术发展和生态协作展开全生命周期关注。

最大的活力来自于人

沿着张江科学会堂的户外步道往上走,可以到达屋顶花园,那里种植着葡萄和玫瑰。一路上移步换景,或河水静流,或绿意葱茏,让人忍不住感叹:明明是一座人工建筑,怎么会与大自然如此接近。

这种对氛围与生态的重视,在张江科学城有着双重含义:一是自然层面,二是活力层面。

2021年7月,酝酿多时的张江科学城“十四五”规划发布,其面积由95平方公里扩至约220平方公里。规划中,除了“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也是关键词。

这座“城”最大的活力来自于人。张江科学城现有从业人员约50万,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超过16%,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创新人才高地。这里有着参天大树与灌木丛林共生共荣的创新生态,一些大企业开放创新平台的赋能,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的活力。为了让更多人才近悦远来,“居转户”最快3年可以落户,在建和建成的人才公寓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从山东淄博起步的蓝帆医疗,尽管已在美国、德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建立8大创新研发中心,今年6月企业的全球创新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选择在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开工。之所以选择张江,因为这里不仅是医疗器械人才聚集地,还有着很好的产业环境。“出了公司门,左邻右舍都是一个产业生态链的,有更多合作的机会。”蓝帆医疗战略发展总监张睿智说。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张江科学会堂,那就是科创新主场。”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运营事业部总经理陆晓炜说。9月下旬,“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将在张江科学会堂举办。不难想见,在这个“科创新主场”,将会迎来更多的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和发展新理念。

解放日报2022-9-6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共同体 文章下载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共同体

作为市场容量大、科技水平高、创新活力强的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良好的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创新生态吸引力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区域之一。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创新主体的空间横向联合与创新要素的产业链纵向联动,打造科创共同体,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打造科创共同体的良好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协同互补,为建设科创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已形成广州—深圳、广州—佛山、深圳—东莞、香港—深圳、澳门—珠海等创新协同子群,特别是在区位临近、产业协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间,创新中心城市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虹吸效应”。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创新基础资源和科研成果丰富,基础创新能力强;深圳科技创新企业规模庞大,既有全国性科技龙头企业,也有多个小型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东莞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承接广深港科研外溢资源,制造业基础良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珠海、佛山等城市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能够为广州、深圳、东莞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撑。香港、澳门作为自由贸易港,与世界各地交流密切,基础研究能力和高校教育资源已达到国际水平,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和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打造科创共同体的高效传导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中,创新资源禀赋的差异成为各城市的创新比较优势,引发城市间和多元创新主体间展开以优势互补为目的的创新合作,带动创新要素流动,形成科创共同体的高效传导机制。广州、深圳、香港作为创新中心城市,在创新梯度差的推动下集聚创新高端要素,在地理临近性和产业互补性的作用下,与周边城市形成广佛肇、深莞惠、港深等多个创新子群,创新中心城市成为科技策源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溢出的扩散、产业协同的推进,科技策源地通过“瀑布效应”进一步沿珠江口西岸、珠江口东岸、沿海经济带扩大辐射半径,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点线面带”的协同创新网络,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向创新的高级形态演化。

拓展全球通道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共同体的三大抓手

建设世界级创新枢纽城市,打造科创共同体核心引擎。强化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共同体核心引擎。发挥广州教育资源丰富、科技服务体系完善、人才集聚的优势,把广州打造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发挥深圳市场化程度高、体制机制灵活、开放创新程度高的优势,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深化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把深圳建设成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发挥香港、澳门高等教育发达、高端人才储备丰富,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达优势,加大科研投入,与深圳、广州、东莞、中山等城市加强创新合作,探索“香港研发+珠三角转化”“港澳服务+珠三角智造”等新模式。在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等区域战略引导下,通过四大科创中心城市驱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科创共同体做深做实。

建设世界级创新功能型平台,打造科创共同体合作枢纽。创新功能型平台作为公共创新空间和创新载体,有利于破解行政壁垒造成的资源信息不对称、不统筹问题,成为科创共同体的新型合作枢纽。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依托,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及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三个平台为抓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资源融通。其中,横琴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产学研示范基地,打造横琴中药新药产业功能型平台;前海联动香港建设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打造人工智能、健康医疗、金融科技等产业功能型平台;南沙强化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建设华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打造智能制造、机器人、数字经济等产业功能型平台。以功能型平台作为科创极核,持续强化其知识创造和源头创新等核心功能,并通过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基础设施对接、创新生态融合等路径形成协同创新格局,提升科创共同体整体效能。

建设世界级海洋湾区科创高地,打造科创共同体新型载体。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最具“深蓝”特色的南海深海资源禀赋以及湾区独特的海洋开放创新优势,推动海洋科技力量集聚,将海洋经济打造成为科创共同体新型载体。发挥香港、深圳、广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以打造海洋清洁能源、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三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和海洋油气化工、海洋旅游两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为抓手,围绕海洋科技、深海装备等“国之大器”,加快与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珠海、湛江),布局系列海洋功能研究中心、大型科学装置、公共服务平台等,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供创新动力。

南方日报2022-8-29

 

 

“三国模式”: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就与举措 文章下载

“三国模式”: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就与举措

上海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我国 “3+4”区域创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在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重大科技成果、人才集聚、产业创新、区域带动、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创新成效显著。在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上海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吸引国际创新资源、调动国企和科研院所创新活力(本文称之为“三国模式”),成为上海独特经验和成功关键。

上海具全球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

已基本形成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完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4个,初步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创新重大科技成果显著。2020年,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发表论文124篇,占全国32%。

创新高端人才集聚。在沪两院院士178人,居全国第二;在沪工作外国人21.5万,占全国23.7%;至2021年底,核发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证数量约5万份,引进外国人才数量和质量居全国第一。

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劲。2019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20%,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药获批上市量约占全国总量1/3,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全国约1/3相关人才。

图片

创新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现。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建设20余家“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

创新环境显著提升。发布国内首部科创中心建设地方立法《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2020年7月核发全国首张研制机构持有人《药品生产许可证》。

经验探索

近年来,上海全面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加快建设,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大,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不断提升。从上海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来说,其主要的做法可归结为以下六点。

1.多元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区域创新引擎

依据上海科技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科研机构(大学和研究所)集聚型,典型代表如五角场、徐家汇科研院所区。由知识溢出逐渐形成知识型产业集群,后期政府逐渐参与,为自下而上形成和市场驱动的发展模式。

二是老工业区提升转型,典型代表为漕河泾开发区。前身为微电子工业区,后经过大量引进创新机构逐渐成为著名的创新园区。

三是开发区建设型,如松江大学城和紫竹科学园。自上而下模式,政府规划主导,联合高等院校,逐渐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区。

四是重大国家战略型,典型代表如张江科学城。作为国家战略重要的承载区,张江科学城从设立之初就具备政策优势,能集聚大量创新资源,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高地与主要引擎。

2.创新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耦合

从全域看,当前上海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已经形成多中心带动全域发展的特征。

从与城市交通功能的耦合看,上海创新功能沿G60科创走廊不断强化,城市创新功能与科创走廊建设呈现双向融合与响应的良好态势。其中,松江作为科创走廊的策源地与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松江经开区是G60科创走廊策源地的重要组成,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建设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行先试走廊。松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外溢,有助于不断强化G60科创走廊的创新廊道成形,增强上海创新功能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

从与新城建设关系看,创新产出在五大新城逐渐形成次热点,创新功能与五大新城建设形成空间叠合与响应。上海的科技创新要素投入与布局,呈现高度集中于主城区与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核心区域的空间特征,与上海2035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发展重点方向与发展轴线高度重合。五大新城的创新能力的增强,推动上海整体科技创新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强化。

3.外企外资是上海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

外企外资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外资研发中心,是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二十世纪90年代初,外资企业开始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不仅有效带动本地企业参与研发合作,还带动本地科研院所参与国际创新交流与合作,提高了上海科技创新的内生力,同时密切了上海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联系。

如今,外资研发中心更是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承担着重要角色。一是外资研发中心数量庞大。至2021年底,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827家,由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地区总部121家,外资研发中心504家。二是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及产出占比高。2020年,上海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外商投资企业占38%,R&D人员拥有数中外商投资占比约31%,新产品产出量中,外商投资企业占45%。三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行业特征明显。在沪跨国公司母公司以制造业企业为主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比71%,主要集中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制造、智能制造等行业。

4.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成为上海创新的中坚力量

国有企业在上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上海GDP半壁江山。当前在科技创新领域,上海通过国资国企改革,形成一套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活力的激励、评价和考核机制,大大刺激了国企的创新活力。

一是建立了激励机制,如“三个视同”政策(即对国企研发投入、实施创新转型以及从事兼并收购小微企业等,将其视同为利润,分三到五年摊销)对国企的创新具有良好激励作用。

二是建立了分类考核机制,将国企分为市场竞争类、金融服务类和功能保障类三种类型,制定不同考核标准,因类施策使国企得以各展所长。

三是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企业在推进过程中,只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决策程序完善,即使出现一些失误,也不做负面评价,解决了创新的后顾之忧。

上海国企改革的创新成效明显,从投入看,2019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市企业R&D总支出近59%;从产出看,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核心关键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5.强大的金融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资金服务

上海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资金、科技银行、担保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众多,为创新活动提供多渠道、全过程、全方位的融资服务。

2020年,上海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达4258个,资金总量庞大。2020年上海对科技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等高科技行业,占比达到59.8%,产业特征明显。同时,科创板的设立使上海科技企业收益颇多。科创板开板以来,上海科企共融资54.61亿元,占科创板融资总金额的69.9%。

此外,上海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科技金融工作试点的省市之一,上海自2011年以来,逐步构建了覆盖科技型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融资需求的“3+X”科技信贷服务体系。实现了对初创期、成长早中期、成长中后期科技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的全覆盖,为科创中小企业注入了“金动力”。

6.配套政策不断出新给创新“松绑减负”

上海一直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一系列“硬核”科技政策组合拳的出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促进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中,以2015年的“科创22条”和2019年的“科改25条”最为典型。

“科创22条”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后,上海进行的率先探索与探路,其核心要义是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减负”,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依托上海既有的金融、资本等优势,真金白银给创新“加油”。

针对缺乏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和标志性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这一短板,上海2019年推出科改“25条”。通过“一所(院)一策”原则,探索试点“三不一综合”,即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实行综合预算管理等新体制新机制,以期加快培育国家实验室、高水平创新机构等承接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创22条”和“科改25条”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显著减少了科创的制度约束。

结 语

上海基于自身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聚国际优质创新资源,逐渐形成了“国家战略+国企力量+国际资源”的独特发展模式,推动其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的策源功能不断增强,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级,也逐渐成长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

广州规划网2022-9-1

 

 

广州奋力迈向科技创新强市 文章下载

广州奋力迈向科技创新强市

星辰大海,征途万里。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过去十年,是广州科技工作者砥砺逐梦的十年——

他们仰望苍穹,为“嫦娥五号”奔月取壤编织防腐蚀“外衣”;他们锁定深海,为可燃冰开采创造两项世界纪录;他们俯瞰大地,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面对科技前沿“无人区”,广州科技工作者焕发出蓬勃旺盛的探索热情和创新活力。

过去十年,也是广州在全球创新版图中崛起的十年——

“广深港创新集群”连续两年居全球第2位,“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广州跃升至第14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努力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科技企业站“C位”,大国重器顶梁柱

一头是大江奔流,一头是万家灯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主持完成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正连起我国西与东的电力动脉。这项来自广州的世界首创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表彰。

一边是环保电动,一边是续航难题,成立不到2年的广州企业巨湾技研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全球最快充电技术”破解了车主的“两难”,其储能器可实现8分钟内充电至80%,取得世界纪录认证。

上述两项“世界第一”折射出广州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奥秘——企业“引航”、担当主力。

这十年间,更多企业投身创新大业——广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389家增长到2021年的近1.2万家,是2012年的8倍多,居全国第四,以占全市企业总量千分之六的体量,贡献了全市超过1/6的企业所得税,上市高企新增70多家;更多科技成果投入市场——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2年的198亿元增长至2021年2413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1倍多,居全国第三。

从“千”到“万”,从“百亿”到“千亿”,计数单位记录着科技赋能老城市新活力的历史进程,成为见证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度量衡”。

漫溯这创新链条的源头,我们看到了广州在科技未来“大棋局”上的精准落子:广州实验室,是我国呼吸疾病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最强战略科技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3家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目标在于破解隐藏在细胞中的生命奥秘;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则剑指有序开发可燃冰,实现深海减碳增汇的宏大征程。

可以预见,两个国家级重大平台为引领的“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两座被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的“大国重器”,将书写广州科创的下一部十年华章。

不问英雄出身处,厚植创新生态圈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如何提升科研人员、创新主体的获得感,是广州科技体制改革一以贯之的目标。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才能更好激发科创力量的创造潜能。这十年间,广州形成了以《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为引领的新时期“1+5+N”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管理,探索“揭榜挂帅”“顶尖科学家负责制”“包干制”,切实保障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为解决科技企业发展初期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广州探索出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企业支持体系,构建“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这十年间,广州依托双创大赛实施“以赛代评”“以投代评”的项目形成机制,探索“赛马场上选骏马”的市场化评选机制。财政投入50亿元规模的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已落地运营21只子基金,激发成果转移转化活力。

这十年间,“广州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产业园)”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日趋完善。如今,广州建有324家众创空间,41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从2012年的8家增长至2021年的54家,最近三年新增认定数量连续居全国第一,考核评价优秀数量连续6年居全国前列。

珠水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写好“下一个十年”的答卷,更重要的是走好“今天”这步棋。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表示,未来,广州将以更大力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更强决心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更高水平打造一流产业创新集群,以更实举措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以更加开放生态汇聚全球高端人才,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

案例分析:江心小岛锻造广州生物产业“大引擎”

2011年7月,“广州国际生物岛”开岛建设,11年间,这个1.83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逐步成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引擎、全球瞩目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

“当时生物岛一期刚刚建好,周围还是一片荒地。但我已经很确定这里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地方。”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耀铭回忆自己第一次上岛考察的情景,感慨没有看错生物岛的发展潜力。

在科技抗疫中大放异彩的金域医学是最早“登岛”的企业之一。上个月披露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金域医学上半年营业收入达83.12亿元,同比增长52.37%。其在全国建立了43家中心实验室,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可谓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巨头”。

从2011年到2022年,生物岛成为见证和培育生物医药企业迅速成长壮大的福地——

2013年,赛莱拉入驻广州国际生物岛,2014年成为中国新三板首家挂牌干细胞企业,干细胞专利授权数量居全国第一;2014年在生物岛注册的燃石医学,在2020年6月12日作为全国首家肿瘤二代基因测序领军企业登陆纳斯达克……

如今的生物岛,名企璀璨。总部在岛上的上市公司已经有金域医学、一品红药业、百奥泰生物、燃石医学4家。阿斯利康南方总部、默克(广东)创新中心、赛默飞精准医疗客户体验中心等7个世界500强生物医药创新型项目相继落子。生物医药项目及企业总数从开岛时的30个发展为现今超500家,形成了涵盖生物医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医学检验检测、生物科技配套服务在内的生物医药行业生态圈。

去年5月,在生物岛迎来开岛建设十周年前夕,“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实验室在生物岛重磅揭牌。这个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防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的平台,成立后3天即投入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与金域医学等单位建设气膜实验室,与“猎鹰号”检测车、中心实验室等共同组成检测能力达52万管/日的“应急先行军”,助力广州完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核酸检测。

如今的生物岛,星光熠熠,会聚了钟南山、徐涛、王迎军等院士项目30多个,高层次人才项目50多个。以它命名的生物岛实验室,在成立近5年间持续将科研成果落在祖国大地上,技术成果转化金额超过1亿元,孵化企业数量10余家。“院士上岛”,不仅为生物岛攀登生物医药科技高峰构筑最坚实的力量,更为行业输送具有国际视野与一流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创新创业管理团队,打开了中国生物医药科研和产业化的新篇章。

广州日报2022-9-9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