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体育工作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省**市文广旅体局

题目:体育开启高质量发展

资料提供时间:2021-12-23

目录

更多

文化旅游+体育,打造发展新引擎 文章下载

文化旅游+体育,打造发展新引擎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入冬以来的几场大雪,为铜川平添了几分浪漫和激情,照金冰雪旅游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最火热的时期。

“我每年都会带孩子来照金滑雪。这里设备齐全,雪质也好,还有专门给孩子玩的儿童区,全家人都很满意。”从新区驾车前来的李女士说道。

近年来,我市按照“全域旅游,全景铜川”的建设思路,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文旅体融合,围绕做好景区建设大提升、“旅游+”大发展、文化体育大融合“三篇文章”,强基础,促发展,推动了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群发展。

体育元素的融入,为传统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内涵。“体育+旅游”让原本只是观光的旅游变成以运动体验为主的活动,既丰富了旅游内容,又增强了游客黏性,为景区则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市体育部门一直致力于打造体育品牌,发展赛事经济,积极申办承办国际、国家级、省级精品赛事,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赛事、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体育旅游消费链”逐渐形成,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逐渐凸显,影响力不断扩大,赛事已经成为宣传展示铜川的一张新名片。“红色照金杯”全国门球邀请赛、铜川红色照金半程马拉松赛、陕西省高山滑雪锦标赛、“红色照金杯”乒乓球邀请赛等已形成知名的常态化赛事。连续多年举办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陕西主会场)活动,举办全国山地自行车赛、“黄环公路马拉松赛”“我要上全运”铜川“陕建杯”篮球赛、2020年陕西省群众足球三级联赛铜川赛区比赛、2020陕西省射击射箭年度锦标赛等有影响力的精品赛事活动20余项,铜川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为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扩大文化旅游体育消费,我市从政策支持、硬件设施等方面给予了根本保障。在我市出台的《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奖补办法(试行)》中特别提出,优先保障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项目用地,鼓励企业利用旧厂房等资源建设文化旅游体育项目,加强重点文化旅游体育项目基础配套,保障项目水、电、路、气等基本需求。同时,对于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对项目启动和成果转化进行适当奖补;对在文化旅游体育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适当奖补;积极鼓励职业院校设立文化旅游体育类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对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给予适当奖励,对他们的文化传承给予鼓励和支持。

“《奖补办法》出台后,市里将每年安排文化旅游体育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用于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业态培育、品牌建设等。这些资金会是酵母、催化剂,推动铜川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董念文介绍道。

文化升华品牌、体育塑造形象。探索“文化旅游+体育”的发展模式,必将为铜川城市形象增添新的活力,为我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打造新引擎。

铜川要闻2021-1-13

 

 

智慧体育“三部曲”——助力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升 文章下载

智慧体育“三部曲”——助力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要求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训练竞赛、健身指导、线上和智能赛事等标准,建立科学完备、门类齐全的体育标准。如今,在国家政策大力引导下,全国各地的体育部门也正在通过创建形式多样的智慧体育服务平台,奏响助推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升的三部曲。

宁波 信息平台 奏响“惠民”主题曲

对于在宁波务工的小李来说,每周和朋友约着一起打篮球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在‘体育宁波’平台上,我的运动时长已经接近6000分钟了,排名相当靠前。自从体育平台上线以后,我的运动频率变得特别勤。”小李表示,以前想打个球,不是没场地,就是缺球友,现在宁波大大小小的体育场馆,都能在手机上直接预订,价格也很划算。

“前段时间,宁波市公共体育服务平台‘体育宁波’成功入选‘浙江省观星台优秀应用’,作为宁波市体育局在数字新基建领域的重要突破口,‘体育宁波’平台目前已覆盖宁波市30个公共体育场馆,用户互联网订场率超过80%,成为宁波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好帮手’。” 宁波市体育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重庆 数据驱动 吹响“善政”进行曲

据悉,目前重庆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1.75平方米,在城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逐步提升的同时,为深化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改革,重庆市打造了“渝快运动”平台。

据了解,该平台除了具有订场购票、办卡充值、健身指导、赛事活动、设施报修、公益培训、体育消费券、体质监测、运动指数等众多服务外,通过此平台还可在重庆全市范围内逐步形成国民体质数据库及群众体育现状数据库,并根据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智能场馆、全民健身、体育文化等板块,对数据进行归类、细分,进而建设重庆体育大数据展示中心,为市民体质的提升及健身运动的有序推进、体育监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翔实准确的数据支持,为重庆城市大脑建设提供智慧体育方案。重庆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渝快运动”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为全市健身爱好者、体育消费者提供更高效便利的健身服务,更在体育大数据的帮助下,对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镇江 融合发展 唱响“兴业”交响曲

日前,镇江市“体育大市口”平台成功搭建,该平台不仅实现了镇江市体育产业资源的全面统筹及体育产业智慧化运营,还积极在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体育金融等方面打造创新产业形态。例如,镇江市体育局和镇江建设银行共同打造的“体育+金融”服务体系。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将体育和金融产业进行深度结合,依托大型体育场馆群,探索构建一条价值链清晰、供需对称、具有成长性的体育服务产业链,让来自于健身、金融、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上下游主体,在这一平台上实现信息交互和价值创造。

南京运享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立清认为,如今,众多城市打造形式各异的智慧体育服务平台,都是旨在通过全民健身与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为群众提供惠民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智治、数据决策的抓手;为体育产业构建融合发展的多元业态,助力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体育消费的不断升级。

网易 2021-11-1

 

 

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公益体彩为冬奥加油助威 文章下载

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公益体彩为冬奥加油助威

10月23日上午,吉林省长春市几十位少年儿童共绘百米画卷迎冬奥。当天在长春市欧亚三环购物中心举行的中国体育彩票“爱冰雪 同喝彩 共绘百米画卷迎冬奥”主题品牌推广活动中,小朋友们用画笔绘出一幅幅冰雪运动的场景。

  随着北京冬奥会迎来倒计时100天,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全国多地体彩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大众一起感受、体验冰雪运动的欢乐,为冬奥加油助威。

  作为体育事业支柱型资金来源,体彩公益金在支持冰雪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贡献力量。在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后,体彩公益金在改善国家队转训基地条件、修建冬奥训练比赛场馆场地、助力冬奥健儿的同时,更广泛支持群众性冰雪运动开展,为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创造条件,为普及冬季运动、扩大体育人口、提高运动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益金支持冬奥健儿备战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在本级体彩公益金使用过程中加大了对地方用于冬奥会重点项目场地设施的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和改善科学训练条件。

  吉林松原市冰上运动中心、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黑龙江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青海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等专业的冰雪运动场馆设施建设的背后都有体彩公益金的身影。数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共有16.5亿元体彩公益金支持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和国家队训练。

  以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例,其建设及改造升级过程中体彩公益金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后,多巴基地响应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建成了可以开展所有冰上项目的滑冰馆,举办了多项国内国际赛事和群众性冰雪活动。在基地的建设以及改造过程中,体彩公益金提供了大力支持。2017至2019年,体彩公益金投入3.16亿元,用于多巴基地滑冰馆、游泳馆、射击馆等建设维护、全民健身活动以及赛事的举办。

  提升和改善科学训练条件

  自1995年起,体彩公益金就成为“奥运争光计划”的资金保障之一。近些年,中国运动员一再刷新冰雪运动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的通力合作,同时有体彩公益金的默默支持。在冬奥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体彩公益金广泛应用于运动员训练比赛、出国集训和生活条件改善以及体育场馆建设。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本级体彩公益金用于竞技体育方面的支出为84244万元。而竞技体育重点在备战奥运上,用于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保障项目、重大奥运场地设施建设两方面就达79738万元。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保障项目作为备战经费的重要补充,主要保障冬季项目实施跨界跨项跨季选材举措,完成全项开展、全面参赛特定目标任务,以及在北京冬奥会前租用驻训场地等各项经费开支。

  2020年总局本级彩票公益金围绕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目标任务项目,加大对地方用于冬季奥运会重点项目的场地设施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和改善科学训练条件。

  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体彩公益金近年大力支持冰雪运动发展,为大众参与冰雪活动搭建平台,更广泛支持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开展,激发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主力军,加大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也是体彩公益金的主要支持内容。

  以冰球这一项目为例,在公益体彩的助力下,吉林省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积极参与冰球训练,有望成为明日之星。在长春市体育中心,常有长春市冰工厂公益冰球社团的小队员跟随教练训练。这个公益冰球社团的组织者常树森介绍,自己和孩子们都是公益体彩的受益者、见证者。他表示,对于公益性质的冰球社团来说,社团的运作也面临经济方面的压力,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场地训练,社团的家长教练都没少费心,宽慰的是,社团收到来自公益体彩的助力,“冬天的训练场地在南湖公园和南溪湿地公园湖上的室外公益冰场,其他季节基本是在长春市体育中心的室内冰场,公益冰场和长春市体育中心冰场都是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修建的,良好的场馆设施改善了孩子们训练的条件。”

点点萤火汇成万顷星河,从冬奥相约北京的那一刻起,汇聚了万千爱心的体彩公益金便为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及冬奥健儿的精彩绽放贡献力量。

中国体育报 2021-10-27

 

 

未来五年,体育行业这么干! 文章下载

未来五年,体育行业这么干!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纲要》共六十五章,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在《纲要》的全文中14次提及体育、5次提及健身,并多次提及体育健康类话题,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与指引。

— 1 —

任务:建设体育强国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育公园、体育消费

《纲要》重点提出,我国要建设体育强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场馆开放共享,提高健身步道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公园,支持在不妨碍防洪安全前提下利用河滩地等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干预。坚持文化教育和专业训练并重,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升重点项目竞技水平,巩固传统项目优势,探索中国特色足球篮球排球发展路径,持续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发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赛事。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及杭州亚运会等。

— 2 —

任务:全面促进消费

关键词:文旅体育、健康

在促进消费中,放宽了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并且要倡导绿色健康消费,重点发展文旅体育消费,而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和养老托育中又包含有体教融合、体医融合、康养产业等话题与体育行业息息相关。

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3 —

任务: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

关键词:文化体育、消费场景

在打造大中城市注重文化体育的建设中,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城市文化建设是当代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体育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

充分利用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确立制造业差异化定位,推动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增加文化体育资源供给,营造现代时尚的消费场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 4 —

任务: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关键词:公共文化体育

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要以一定的资源作为支撑,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活动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公共体育资源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如何合理配置社区公共体育资源,公共体育资源应走向何种配置路径便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大问题。

《纲要》提到要围绕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优抚安置、残疾人服务等领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明确国家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标准水平城乡区域间衔接平衡。

— 5 —

任务: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

关键词:健康、文化、旅游、体育

生活性服务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它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消费者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体育服务业位列其12大领域中。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中也提到体育服务业的重要性。

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扩大覆盖全生命期的各类服务供给。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与智慧社区、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鼓励商贸流通业态与模式创新,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满足消费需求。

— 6 —

任务: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全周期健康体系

全周期健康体系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氛围,打造一个全人群共享的健康环境,形成一套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支持体系,体育锻炼成为该体系的重要支撑。

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

— 7 —

任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关键词:国民健康

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学校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等都将扮演其中重要角色。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 8 —

任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所谓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体育就能够通过体育教育、体育运动、体育健康和运动项目等使人们避免疾病,,提高人们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也可以提高人们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强化病媒生物防制。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开展控烟限酒行动,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推广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等生活习惯。

— 9 —

任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传统模式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的需要,新型养老方式和体育发生融合,并对老年人身心发展的作用不断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体育在养老产业中的价值不断被重视和挖掘。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更好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

— 10 —

任务: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水平

关键词:儿童健康服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一直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首,幼儿体育也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幼儿教育对于儿童体育的开展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对儿童心理健康还是生理健康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深入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优化儿童发展环境,切实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预防和控制儿童疾病,减少儿童死亡和严重出生缺陷发生,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和近视,实施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保障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互联网 + 体育2021-3-17

 

 

赏冰乐雪从身边开始 文章下载

赏冰乐雪从身边开始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土地复合利用,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其中特别提及了要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

目前,全国各地有的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冬季铺设冰场、雪场,供百姓参与冰雪运动,有的是利用天然的河湖水域,在冬季开展相关冰雪活动,有的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或邀请群众到冰场雪场滑冰滑雪,或将旱地冰雪设施铺设到社区、单位,让百姓就近就便参与冰雪运动。

就地——

在河湖水域享冰上乐趣

北方冬日,银装素裹,河湖成冰,在户外天然冰场肆意飞扬是许多人的儿时记忆。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各地新建的无季节性室内冰场受到热捧,但大众仍然期待走进真实的“冰雪世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尽情享受在冰上“撒欢儿”的快乐。

为满足市民对冰雪运动的热爱,近年来,北京市水务局与市体育局、市公园管理中心联合推动利用河湖水域作为滑冰场所的工作,分别在八一湖、北展后湖、门城湖等10处市级河湖水域开设了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并引进社会专业化机构按照自然水域冰层厚度不低于15厘米等相关标准进行运营管理。当天气逐渐回暖,河道冰层结构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上冰活动所需条件时,冰场将会关闭。因此,北京河湖冰场的“营业”时间比较短,一般从1月到2月初。

相比较下,沈阳在气候条件上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既不像哈尔滨和长春那样寒冷,又比北京的河湖水域封冻时间更长。并且,沈阳河湖资源丰富,除浑河外市内还有丁香湖、仙女湖等水域。自2006年冬,沈阳市城管局改变以往将水放干、裸露河床的传统管理办法,采取关闭闸门、增设围堰、利用橡胶坝等方式,将河道内、公园湖内的河水留住,形成天然的冰场。一到冬季,这些河湖冰场便成了冰雪爱好者的乐园。除此之外,天津、河北等地在未来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中也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利用河、湖等水域资源建设天然冰场。

河湖水域用作天然冰场,是节约水源、节省开支的好做法,也是为群众提供冰雪场地、带动消费的好方法。今年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将适宜水域设置为开放冰场正当其时。

在这个冬季,大家不妨走到河湖冰场去溜冰、滑爬犁、打陀螺,找回那些“复古”的民间乐趣。不过,还是要提醒广大冰雪爱好者,天然河道环境复杂,有落水危险,千万不要到未开放的河湖水域滑野冰,首先要保障自身安全。

就便——

冰场建在商圈里

“作为南方人,我对冰雪运动很感兴趣,原来休假过节会去北方滑冰滑雪,现在我们本地冰雪场开得越来越多,有的已经开进了商场,在家门口滑冰滑雪越来越方便了。”家住上海的冰雪爱好者胡蕾洋说。随着“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广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南方城市可以在市区商圈享受到冰雪运动乐趣。以上海为例,目前近50个冰雪场馆分布在全市13个区,各大商圈还利用现有场馆空地推出了5处季节性户外冰场,弥补冰场空白区域,使冰场布局更为合理,冰雪氛围更加浓郁。

冰场乐滑之梦公司负责人赵怡说:“大家对于休闲娱乐型的冰雪场更加青睐,我们通过季节性冰场嘉年华的形式与商圈商场的主题活动结合,利用商场中庭或商场周边地块,可以让更多人就近就便并且是零门槛体验到冰雪运动,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地参与到这项好玩的运动中。作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滑冰滑雪老少皆宜,小孩子能从冰雪运动中体会到更多成就感,大人的参与度也很高,亲朋好友互相带动,更多人可以通过市中心的冰雪场体会到冰雪运动的乐趣。”

在江苏苏州市中心,同样有冰雪场开进了商圈,“最早是在北京看到商场里的体验冰场,觉得这种方式特别好。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大家对冰雪运动的兴趣特别高,商场里的体验业态比较受欢迎。”现在有两家冰雪场的峰玩家滑雪运动俱乐部负责人刘博说,“在家门口就能滑冰滑雪,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有利于培养有冰雪爱好的‘雪二代’‘雪三代’,家庭滑雪氛围形成后,很多家庭会选择去北方的更高难度的冰雪场旅行,更酣畅淋漓地体验天然雪场的快乐。”

除了在商场里,学校也是孩子们就近就便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场所。从2018年开始,刘博就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学校里开展冰雪进校园的公益普及活动。她说:“我们主要利用空闲场地建造学校里的冰雪教室,开展常态化的冰雪体验和普及,每周一次。对于没有场地条件的学校,我们就和学校合作,鼓励他们走出来到我们的冰场上开展体验和教学。通过这两种模式,冰雪的运动普及会越来越广泛。”

就近——

冰场开到家门口

北京冬奥会点燃了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有关部门也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相关冰雪活动。在温州,市中心的一家污水处理厂“变闲为宝”,在屋顶上为市民们“变出”了滑雪场。

家住温州市中心社区的王晓宇想都不敢想的是:竟然有一天能够在家门口滑雪,体验一把北国冰雪风光。这片位于温州市中心滨江商务区桃花岛片区的冰雪运动中心,是温州体育休闲公园的一部分,坐落在杭钢集团旗下的紫光环保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屋顶东侧,是当地新晋网红打卡地,最高峰时达到2.6万人次的人流量。这一探索城市土地空间立体分层开发的创新举措,有望成为浙江省各地实现“变闲为宝”的示范模板。

滑雪场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大型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不断挤压公共空间,加上近年来人口集聚趋势显现,市民锻炼场地愈发稀缺。为破解体育场地无处可建的难题,温州市体育局经过统筹协商,决定向紫光环保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借’地,利用厂房的屋顶空间,打造了多功能的体育休闲公园,形成联动瓯江路、会展路及滨江休闲带的公共开放空间。”

目前,冰雪运动中心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集滑雪、滑冰、射击、射箭、攀岩、蹦床于一体,可同时容纳1000名游客进行各类冰雪娱乐活动,是浙南地区首个达到世界级标准的室内滑雪场,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室内气膜冰雪场。

温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桃花岛体育休闲公园是温州探索“分层供地”的首个试点,也是探索体育场所开发的新途径。一个地块通过“分层供地”,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同时实现地块价值提升。

“半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屋顶体育休闲公园”综合体建成后,成为温州市滨江商务区一处亮丽的风景,市民和社会各界参观者络绎不绝。家住桃花岛社区的居民张铭说:“在污水处理厂上盖体育休闲公园,这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梦想照进现实,温州市民又多了一个体育锻炼好去处。”

就“势”——

“冷资源”变“热经济”

为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东北一些城市借助地利优势,着力做好冰雪文章,趁势通过冰雪运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带动全民上冰雪,拉动旅游和经济发展,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过去,冬季一直是旅游市场淡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冬季尝试不一样的旅行体验。以往冬天,河南人付晓雪总会把旅行目的地定在温暖如春的南方,或是海南。近几年,付晓雪已经多次前往哈尔滨,看冰雕、看冬捕,去亚布力滑雪,寒天雪地泡温泉,玩得不亦乐乎。“我畏寒,以前冬天不喜欢出门,更别说去北方更冷的地方了。自从跟朋友去了一次哈尔滨,才知道原来有雪的极寒之地也可以很好玩。到处都是银白,像童话一样。”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选出的“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中,黑龙江省有3个城市入围,其中哈尔滨位列榜首。今年初,哈尔滨一座占地6万平方米的全市最大公益冰场——道里区中心冰场开放。冰场每天最大客流量3000人次,能够辐射带动60余万人参与到冰雪活动中。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还造就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亚布力滑雪名镇、雪乡、漠河北极村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冰雪品牌。其中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现已发展成为世界四大冰雪盛会之一。2021年新年,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12个省市及俄罗斯的2000多名中外马拉松跑友奔跑在千里冰封的中俄界江抚远至黑瞎子岛段上,融入自然,挑战极限。跑友们在晶莹剔透、平如明镜的江面上一路奔跑,一路欣赏冰雪美景,冰花、树挂、垂钓、远处的群山。抚远是国内最早举办冰雪马拉松赛事的城市,目前已经举办了四届冰上马拉松比赛。凭借地域唯一性和极限挑战性,成为与南极冰川马拉松、北极点马拉松遥相呼应的全球三个极点马拉松之一。

抚远把城市定位为“生态、时尚、运动”,按照定位通过“体育+”:+经济、+旅游、+文化,已经取得可喜成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冰雪马拉松之外,东极传奇——全国冰上帆船比赛、冬捕、冬钓、走进最美东极鱼市等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都吸引着众多冰雪爱好者前来。

就“新”——

旱地冰雪活动进社区

冰雪运动深受季节、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的影响,很多人难以亲身体验。冰雪运动旱地化打破了这一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可以了解和尝试冰雪运动。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近期举办了多场旱地冰壶进社区活动,居民们积极体验冰壶项目,踊跃参加冬奥会有奖知识问答,丰富的活动让辖区居民了解、学习了冰雪运动,感受了奥林匹克精神;北京市门头沟区日前也举行了“一区一品”冰雪嘉年华冰雪项目进社区活动,有旱地冰球、旱雪滑道、旱地冰壶、旱地冰蹴鞠、VR模拟滑雪体验等,让大家可以更好地体验冰雪运动;旱地冰雪进社区活动也正在内蒙古开展。

“内蒙古东西跨度大,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差异较大,实现全民冰雪普及和推广深受场地制约。” 内蒙古冰雪运动协会曲玲丽说,“根据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特点,协会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的冰雪运动,有真冰真雪的就开展真正的冰雪运动,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就开展旱地化的冰雪项目。协会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做公益推广,尤其以呼和浩特为主,开展‘六进’活动,主要围绕旱地冰壶、旱地冰球、雪合战等项目开展,这三个项目老少皆宜,对体能和身体素质没有过高要求,容易普及和参与。”

曲玲丽介绍,旱地化的冰雪项目装备都是可携带的,大部分社区都可以满足项目所需场地要求。她说:“像旱地冰壶和冰蹴球用的是一种类似瑜伽垫的赛道,要求地面平整,雪合战则要求周围有一定阻挡即可,对场地要求不是很高。”

日前,内蒙古冰雪运动协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护北社区开展了一场旱地冰壶活动。护北社区书记鲁巍说:“参与的社区居民都对这种创新的参与冰雪运动方式非常好奇,三天的时间不仅有教练进行教学,还在最后一天组织了一场对抗赛。”旱地冰壶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冰壶的普及版,既保留了冰壶运动的重要特质,又突破了冰雪运动对场地的限制,装备和规则与冰壶相似,球体更轻,是一项需要个人技术与团队战术配合的运动项目。鲁巍表示,以后社区也会多组织这种趣味性高、对场地局限性小的冬季冰雪体验运动,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冰雪运动,感受冬季运动带来的快乐。

中国体育报 2021-11-23

 

 

推进上海徐汇体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 文章下载

推进上海徐汇体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快推进徐汇体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的起步之年。区体育局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聚焦健康生活、推进体教融合、促进体育消费、完善服务管理、强化党建引领,以更高的标准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着力扩大供给,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评估连年处于全市前列。发布《徐汇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推动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健身驿站等体育设施建设。新建改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个,新建市民健身步道14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10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公益性开放率达到100%,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做到应开即开。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090处,涉及田径、足球、游泳、篮球等35个项目,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十二五”期末的0.89平方米提高到1.09平方米。场地设施管理开启数字化进程。在社区体育指导站“13+N”模式基础上,建立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库,推出徐汇区公共体育配送服务菜单,年平均提供体育配送300场以上。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体质干预项目,加强体质监测服务。2016—2020年,全区人均全民健身日常工作经费平均投入为29.48元,且保持稳定增长。

聚焦健康生活,组织赛事活动丰富精彩。不断丰富和拓展各类赛事活动,以市民体育节、城市业余联赛等“市民系列赛事”为主线,形成有特色、大众化的市、区、社区、系统、青少年等多层次赛事体系,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一区一品”“一街(镇)一品”群众性体育活动,每年举办各类赛事活动200余场次,涵盖40多个运动健身项目,参与人次超过20万人次。上海马拉松、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斯诺克上海大师赛、PDC世界职业飞镖大师赛上海站、中国坐标·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解放日报杯”上海市学生健身操舞大赛、长三角电子竞技大赛等顶级精品赛事成为宣传徐汇城市形象的体育名片。

加快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序推进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建立形成以“三大球”为重点的校园联盟赛事体系,推广快乐体操、武术、游泳、棋牌、跳绳等项目,开展冰壶体验活动,促进青少年掌握2项运动技能、提升体育素养。重视“体育核心价值”的塑造与传播,坚持开展优秀运动员进校园活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体育人才。2016—2020年徐汇区累计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331名,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2018年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徐汇区代表团获得青少年组团体奖牌第二名,2020年上海市首届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徐汇代表团获得团体奖牌、团体总分双第一。输送的运动员获得国际比赛金牌21枚,继吴敏霞、高磊、戴骏后,涌现出陈芋汐、李颖韵、罗帅等国际大赛冠军运动员。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体育产业加速发展。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出台《关于推动徐汇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徐府发〔2020〕2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19年,全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80.7亿元,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000元,位列全市前茅;体育服务业占比保持在90%以上,体育商品销售、竞赛表演、体育指导等行业优势明显。区政府与上海久事集团、上海体育学院开展区企、区校战略合作,发起成立徐汇区体育产业联盟,12家落户徐汇的体育企业成为创始成员单位。2017年,徐家汇地区被命名为首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020年,徐汇区获评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商贸、互联网等领域加快融合发展,2家人工智能企业获评上海市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加强体育行业管理,抓好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审批监管、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服务、体育培训市场综合治理等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指导各街镇落实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属地化管理和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保障工作,推进体育行业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

到2025年,体育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到2035年,建成更高水平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加快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体育典范区。

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一核一带三片区”发展格局。打造徐家汇体育公园及周边地区体育发展活力核,徐汇滨江高品质文体休闲带,西部漕河泾开发区白领体育示范区、中部科体融合体验区、南部健康徐汇战略拓展区。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建设“5分钟体育生活圈”。以从市民居住地为起点步行5分钟左右可达为目标,优化完善市民家门口的各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布局。提升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提高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质量、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优化设施资源配置,提升设施综合服务能级。逐步健全市、区和街镇三级体育场地设施体系,推进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大幅提升设施综合利用效益,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完善多元协同体系,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走在全市前列。深化体教融合,与教育部门共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优化后备人才培养,促进政府—社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互动。增加公共服务,丰富社区青少年体育设施和赛事活动供给。

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重大赛事引领,加强体育赛事与文旅、商业融合力度。促进体育产业集聚,发挥体育产业联盟及标杆企业撬动作用。促进市民体育消费,营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消费环境和氛围。

科技赋能,加快体育数字化转型。探索全民健身智慧平台运作,深化“体医融合”智慧运行,建设数字化体育生活。以数字化、新基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丰富和拓展应用场景,提高体育领域数字化治理水平。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繁荣发展体育文化。挖掘体育精神内核,弘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打响体育文化品牌,梳理徐汇体育历史、体育名人资源及优势运动项目文化内涵。讲好徐汇体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体育、参与体育、喜爱体育。

腾讯网 2021-11-10

 

 

潍坊:“阳光体育运动”引领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文章下载

潍坊:“阳光体育运动”引领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近年来,潍坊市体育局深化贯彻落实“体育强省”“体育强市”根本目标,坚持以“阳光体育运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立足部门职能优势,多措并举,依托体校和少体校,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积极推动体育事业同未成年群体全面发展深度融合,将“阳光体育运动”推广落实落地,不断促进未成年人群体健康全面发展。

开展课堂教学、筑牢思想根基。作为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阵地,市体校和少儿体校将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切实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及训练中融入“课前三分钟”基础德育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学内容和教育态度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积极倡导每位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品德方面的内容,通过“课堂讲授+课后深化”的方式向学生输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体育精神引领青少年体育发展,营造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用思想道德建设带动青少年体育发展,培养知行合一、顽强拼搏的体育品格,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汲取榜样力量,构建道德高地。近年来,潍坊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大赛摘金夺银,涌现出了张冬、杨曼、于晓明、刘金超、陈培东等一大批体育明星。市体育局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宣传优秀运动员典型事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传播体育道德风尚,引导他们从小胸怀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怀,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精神,永不言弃、奋勇向前的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中华体育精神。以典型为榜样,以榜样为标杆,引导未成年人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普及体育活动,塑造健康体魄。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市体育局扎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着力构建“1+N”新型体教融合发展新模型。深入开展体育进校园活动,继续推进全市中小学生超体重健康夏令营活动,逐步落实全市覆盖原则,让青少年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为目标,建立超体重中小学生群体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超体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挺起少年脊,做身正中国人”青少年脊柱侧弯体育干预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制定《2021年潍坊市青少年脊柱侧弯体育干预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围绕青少年脊柱侧弯疾病预防与治疗。二是提高潍坊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的办赛水平,加大中小学生联赛的社会宣传力度。2021年潍坊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共设田径、游泳、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和健美操十个大项的比赛,年参赛人数达到5000人。三是不断完善潍坊市中小学生普及游泳运动工作,让更多中小学生掌握游泳和溺水自救的技能,近年来定期开展防溺水·游泳安全知识公益培训进校园活动。截至目前,总计培训中小学生4万人次,今年夏天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了6000个免费游泳培训名额。

加强设施建设,优化健身环境。市体育局充分发挥体育部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以全市各体育场馆、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为主要阵地,广泛投放未成年人公益广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抓好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并积极建设更多的户外体育设施,搭建未成年人丰富多样的活动平台。近年来共投资建成了体育公园10处、各种笼式球类运功场地131片、2处拼装式游泳池,铺设塑胶步道2.4万㎡,为96处口袋公园、243个老旧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今年将继续在中心城区打造一批全民健身工程。

同时加大现有场馆设施开放力度,推动体育设施对青少年优惠或免费开放,营造浓厚体育氛围,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大众日报 2021-11-10

 

 

后全运时代,西安体育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文章下载

后全运时代,西安体育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对于西安体育事业发展来说,十四运会的成功举办是里程碑。西安紧紧抓住了承办十四运会的历史机遇,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换挡提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展示也丰富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十四运会的成功举办,为西安留下了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更加丰富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提高了“全民全运”的热情,锻炼了承办高水平大赛的队伍。继承和发扬好十四运会为西安留下的珍贵遗产,西安体育将开启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十四运会掀起了古城西安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潮,一大批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建成投用,也令生活于这座城市的人切身感受到了全运惠民的成果。虽然十四运会已经圆满落幕,但体育惠民的红利注定将会持续释放。西安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西安市体育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活动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配套等方面持续发力,使广大市民群众在‘全运时代’享受到更多体育惠民的成果。”

全民全运

人人都是参与者

举办全运盛会,需要在市民群众心中种下体育的“种子”。全运会是国内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举办全运会是加快承办地全民健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筹办十四运会期间,西安市体育局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唱响“全民全运,全运惠民”主旋律,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点燃了古城西安的运动热情,也为十四运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全运会进入“陕西时间”后,西安市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围绕“迎全运、惠民生”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累计超过2300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50%以上,群众体育健身经常化、生活化;新增体育晨晚练活动站点30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8771名,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覆盖全市;建成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站(点)29个,全市监测总量超过20万人次,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经常、广泛;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资源,讲述体育故事、普及体育常识,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阎良区、长安区、周至县被评为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区(县),涌现出一大批省级、市级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活动站点。

去年以来,随着十四运会的日益临近,全民健身活动更是掀起了热潮。

市体育局精心策划组织了以“迎全运 惠民生 我要上全运 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为主题的西安市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包括绿色骑行、线上全民健身大会、全运知识普及、“我和冠军连连看,全运明星到我家”、社区羽毛球赛、社区乒乓球赛、社区篮球赛等,系列活动共吸引25.1万人参与,辐射带动人群超过300万。

与此同时,精心组织“我要上全运”马拉松赛,共举办14场(全马3场、半马5场、迷你马6场),吸引7.39万人次参加,线上参与者36万人次。另外,组织开展西安市群众体育“运动达人”评选活动。此项活动旨在践行“全民全运、同心同行”,广泛动员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以群众体育“五进”为形式,以“我要上全运、运动达人秀”为主题,通过广泛开展社区运动会、线上运动会,积极搭建全民健身大舞台,让“运动达人”和“草根明星”展示技艺、展现风采,辐射带动群众体育火热开展。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宣传,共有32个单位216人参与评选,最终经过专家评审,选拔出100名“运动达人”和10个先进单位。

场地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和保障。筹办十四运会期间,西安市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其中,实施社区全民健身路径67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36个,实现了全市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全覆盖;新建多功能运动场63个、健身房20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2个,建设大型全民健身园区11个(其中智慧园区5个)。完成了第七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如今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0000余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建设成效显著。今年9月16日,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500余人,来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全民健身园区,代表们依次观摩了11人制足球场、智能健身区、乒乓球健身区等区域,观摩期间大家对西安全民健身的新理念、新作为、新气象赞不绝口。

群体项目

参赛办赛双丰收

“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仅体现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体现在十四运会群众体育项目的组织、参与当中。

根据十四运会组委会的部署安排,西安市负责承接地掷球比赛项目和太极拳、广播体操、广场舞、健身气功四个展演项目。8月22日,十四运会群众展演项目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启动。本此赛事采取上传视频线上参赛,通过线下广泛参与、线上集中展示,使广大群众关注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截止到8月底活动结束,线上展演投票总数约6625.3万,展演平台浏览量约7224.3万,访客数约914.9万。从各项数据来看,本次赛事人群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真正体现了“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宗旨。

9月15日,地掷球项目在西安体育学院开赛,本次比赛不仅是全国地掷球参与者的一次大联欢,比赛的精心组织和贴心服务也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国家体育局群体司对西安承办群众项目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承办的展演项目创造了六个“首次”:首次全运会设立群众赛事活动展演项目;首次群众赛事活动参赛队伍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首次采用线上参赛、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首次将疫情控制与平稳办赛相结合;首次将四个展演项目同时同地举办;首次采用分散上报、集中评审的模式,承办的地掷球比赛也创造了“三个首次”:项目首次进入全运会;运动队和技术官员首次入驻全运村;首次将赛事活动与运动体验推广相结合。西安承办的群众项目顺利举行,不仅为十四运会的精彩圆满贡献了力量,也为我国在疫情特殊时期如何组织大型群体活动积累了经验。

群众项目不仅办赛精彩,参赛同样出彩,在十四运会群众赛事活动乒乓球比赛中,西安选手夏云峰帮助陕西队拿到了男子60-69岁组冠军,这是我省在全运会乒乓球赛场上的首枚金牌。另外,我市选手薛珊珊、来燕、刘海锋分获女子70岁以上组、女子40-49岁组以及男子50-59岁组季军,薛珊珊、来燕、王彩琴、王迅代表陕西女队还拿到了女团银牌,这也是我省在全运会乒乓球团体项目上的首枚奖牌。改写历史的还有棋类项目。在围棋男子个人公开组比赛中,我市棋手陶欣然拿到了我省首个全运会围棋项目冠军,也是我省首个围棋全国冠军。象棋比赛中,我市选手也帮助陕西队拿到了业余组男子团体季军,这也是我省参加全国象棋比赛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为我省拿到十四运会开幕式后群众赛事活动首金的,是西安体育学院的教师王杨,她在地掷球比赛大金属球女子单人连续抛击项目上夺得冠军。十四运会地掷球比赛中,我市选手共获得1金1银2铜。其他比赛项目上,我市选手还获得了五人制足球女子甲组冠军、男子速度轮滑1000米争先赛亚军以及网球女子团体季军等好成绩。

展演项目我市选手同样有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广播体操团体赛城市街道(社区)组一等奖、广播体操精英赛城市街道(社区)组二等奖、健身气功易筋经组一等奖、健身气功八段锦组二等奖、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企事业单位组三等奖以及四十二式太极拳企事业单位组三等奖。

绘就蓝图

全运红利永不止

精彩圆满的十四运会,不仅为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场体育盛宴,也为古城西安留下了“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珍贵遗产。全运时代,西安市体育局也已经绘就了持续推动体育惠民、持续释放全运红利的“路线图”。

早在十四运会开幕前,《西安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出台,其中群众体育被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规划》为西安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全市人口的53%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1.5%,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突破3万名。

为了实现《规划》中群众体育方面的蓝图,西安市体育局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其一,大幅提升公共体育设施质量。制定《西安市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对全市体育基础设施用地及建设的科学有效规划、保障和管控,努力补齐体育基础设施短板。严格落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保证城市体育用地;配合“三河一山”建设,利用河流、水域等自然禀赋,统筹全市城际公路、城市道路、特色街区、广场公园等公共资源,加快推进健身步道、骑行道、社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建设,夯实“15分钟健身圈”。开发和建设适合不同人群体育运动的体育设施。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鼓励体育场馆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全面对外开放,提高场馆利用率。

其二,开展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按照常态化、精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推广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开展“阳光体育、健康成长”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大力开发幼儿体育;鼓励各行业举办适合各类人群参与的综合性全民健身活动;指导社区开展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活动。重点关注少年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健身活动,努力实现全民健身服务均等化。

其三,健全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健全完善全民健身联席会议机制,按照“4+X”模式,抓好市、区(县)两级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四个综合性协会建设,鼓励街(镇)、社区(行政村)体育组织建设,形成市、区(县)、街(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完善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服务长效机制。鼓励体育培训机构、体育俱乐部发展,丰富全民健身服务机构。引导和扶持区县创建国家、省级全民运动健身示范区(县)。

其四,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构建全市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与服务体系,建成西安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按周期发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促进体医结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亚健康修复、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常态化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进机关、进社区、进镇村、进学校、进企业。提升智慧化服务能力,建成“西安体育大管家”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网络赛事、线上培训、信息发布等智能化精准健身指导;推进智慧健身园区、智慧健身步道等建设。

西安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力搞好全民健身事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需要,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需要,也是搞好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基础。我们一定会紧紧抓住成功举办十四运会的历史机遇,使我市的群众体育工作再上台阶。”

腾讯网 2021-11-15

 

 

青岛市创新驱动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文章下载

青岛市创新驱动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每年举办“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全国青少年篮球赛等高端专业赛事10余项;每年举办“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全国青少年篮球赛等高端专业赛事10余项;建立以体校为龙头、42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7个市级训练点、16个社会体育俱乐部为支撑的多元化训练体系,为各级国家队输送运动员60人……这是青岛市城阳区以体教融合为抓手,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带来的丰硕成果。

城阳区仅是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将深化体教融合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改革事项,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推动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走在前列的一个实例。目前,已在青岛市各区市和中小学校设置了10个市级重点训练基地、8个市级训练基地、28个市二线训练基地、200余个业余训练点。面向全市认定扶持141家“青岛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每年投入扶持经费300万元,并在师资培训、人才输送等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质提升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同步发展。

今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调研时指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并强调“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青岛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赵豪志在近日举行的2020中国青岛时尚体育产业大会上提出,青岛市加快建设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国家体育中心城市,并强调,发展足球运动等体育文化活动,不仅有益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城市活力,也会促进文体产业发展和国际时尚城建设。

2020年是青岛体育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青岛市体育局局长车景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市体育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坚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努力挖潜体育社会效益,盘活体育市场资源,寻找体育“合伙人”,实现竞技体育国家办与社会办的创新融合,推动全市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发展。

你健身,我买单,优化体育发展环境

又是一个冬日暖阳的周末,家住青岛市崂山区澳门花园的李先生与球友谊大早来到了浮山体育公园开始了一场篮球友谊赛。赛后,李先生高兴地说,这得益于青岛市给社区居民免费提供的公共体育场所。

据介绍,仅今年以来,全市派送共30余家健身机构近百家门店参与,发放各类消费券19万余张,市值2亿多元,为健身经营单位引流客源超过4万人次,为市民健身提供了方便,有效拉动了体育消费。

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把创新制度机制、完善政策支撑作为推动全市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抓手。青岛市体育局和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体校建设和运动员文化教育、扩大项目布局和优化项目设置、学校体育建设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体系、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共享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深化体教融合的措施,成为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出台《青岛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扶持办法》《青岛市竞技体育市队联办训练基地实施意见》《关于体育教练员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初步建立了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1+X”制度体系,为优化全市青少年体育发展环境建立了长效机制。

打通壁垒,点燃城市激情,实现体教资源优势互补

据统计,今年以来青岛籍运动员参加全国以上比赛获得金牌31枚。陈梦在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上收获个人首枚世界三大赛单打金牌,蝉联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冠军,实现重大突破。周靖然在第十四届冬运会上实现青岛市冬运会奖牌“零突破”,青岛仁洲第五次夺得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冠军……

青岛市竞技体育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山东省内龙头地位,靠得是打通壁垒,点燃城市激情,实现体教资源优势互补。车景华说,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打通部门间合作壁垒,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最大限度聚合教学、训练、竞赛、场地、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全面释放动力活力。

建立青岛市体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车景华介绍,定期研究制定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训练、运动员文化教育及校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中的重大问题,有力推动了青岛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发展。

深化体校改革和运动员文化教育,将青岛市体校建设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为青岛市体校增设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资质,形成了体教各负其责、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2020年青岛市体校156人参加高考,121人顺利升入高等院校,其中20人考入北大、清华等双一流大学,升学率高达77.5%。其他训练单位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就近入学、购买服务等方式,有效解决了600余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难题。

支持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青岛市广泛开展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支持学校打造一项或多项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特色项目,全市各级各类体育特色学校已达658所。重点打造校园足球特色品牌,2019年获得“全国校园足球优秀改革试验区”荣誉称号,在第二届山东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联赛中,获得13个级别中的10个冠军、2个亚军和1个季军。

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联合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和城阳区,推动中国足球学院青岛分院暨青岛白沙湾足球基地配套综合体项目年内启动建设。市体校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发挥各自在学科、人才、科研、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搭建了合作平台。

创新“互联网+”发展模式,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胶东经济圈城市青少年云上夏令营、青少年乒乓球赛、网球联盟团体邀请赛、半岛城市帆船赛……今年以来,青岛市鼓励社会力量承办赛事活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开门办赛的模式,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让人民得实惠,让城市添光彩。车景华表示,坚持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思维,青岛市不断深化融合理念,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因地制宜拓宽融合渠道,突出创新性、实践性、教育性,推动形成开放互动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有100余家企业与体育牵手。每年举办市级各单项青少年锦标赛和中小学生体育联赛40余项,区(县)级100余项,参赛代表队4000余支,40余万人次参赛。

为推动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今年,青岛市体育局首次组织了青岛市中小学生越野滑雪冬令营和射击冬令营。暑假期间,联合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体育教育部门,举办了胶东经济圈五城市“云上运动,快乐暑假”主题夏令营,首期线上报名人数就达36000余人,开创了“互联网+”青少年体育活动新模式。国庆节期间,举办了胶东经济圈五城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近300名运动员参赛,通过比赛促进了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科技日报 2020-12-26

 

 

成都大运会带来机遇,体育发展中见证时代变迁 文章下载

成都大运会带来机遇,体育发展中见证时代变迁

据悉,深圳在大运会当年接待游客8000万余人,全年旅游收入694亿元,广州天河区和深圳湾作为赛事活动的主要举办地,在大运会后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每年12%以上的增速。

体育赛事往往是城市能级跃迁的重要契机。成都大运会坚持“谋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用运动的活力激荡赛事经济新蓝海,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随着大运会日益临近,多家知名企业落地成都,本土企业也成长迅速;市民拥有了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更丰富的体育消费供给,日益健全的体育服务环境和浓厚的体育消费氛围,将刺激体育消费需求,给成都体育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成都体育产业正在迅猛发展。近几年来,成都举办多项世界性赛事,在中国体育版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运会的到来更是为成都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020年,成都的体育产值计划在上一年73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突破,有望达到800亿元。而根据《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划到2025年成都将培育3家以上本土体育上市企业,打造10个以上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单位、项目)和20个省级、50个市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500亿元。

体育发展中 见证时代变迁

成都体育产业迅猛发展

完整的体育生态圈正在形成

多年以来,许多成都人都习惯来位于成都春熙路商圈的劲浪金开运动中心购置运动装备,但与以往不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集运动商品、运动体验、运动康防、运动餐饮为一体的城市运动主题Mall,建有体育服装销售、球迷俱乐部、体育沙龙、运动康防健身、天空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等,是成都运动爱好者们的“网红打卡地”。这里也是周奕桥最喜欢来的地方,作为劲浪体育副总经理,无论是谈生意、请客户吃饭还是约朋友打球,这里都可以“一站式”解决。

劲浪体育是西南地区体育零售行业龙头企业,由董事长赵瑜一手创办,见证了成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和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随着球市的火爆

体育用品零售业一路走高

在成都,说起劲浪体育几乎无所不知,很多人的第一套运动服、第一双球鞋都是在那里买的。30多年来,劲浪体育已经成为西南第一、全国前列的特大体育零售商。但在1987年刚开业时,这间“蓉体商店”的面积还不足10平方米,只有一个货柜、一名售货员。“蓉体商店”位于后子门,也就是日后成体中心所在的位置,得天独厚的位置让它成为很多成都人的体育记忆。

山西新闻网2021-2-15

 

 

创造历史最佳 做好全运答卷 菏泽市竞技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章下载

创造历史最佳 做好全运答卷 菏泽市竞技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落下帷幕,菏泽运动健儿代表山东省参赛,交出了2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的历史最佳答卷。从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1银2铜,到2021年陕西全运会的2金2银4铜,菏泽竞技体育经历了一个周期的沉淀和积累,实现了全运会竞技体育金牌零突破,跑出了跨越式发展加速度。为深入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打造竞技体育新高度,近年来,菏泽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指导下,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9月30日,菏泽市体育局召开第十四届全运会菏泽籍优秀运动员代表座谈会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重大赛事跟踪保障工作。市委、市政府对全运会备战工作高度重视,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体育工作汇报,拨出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全运会参赛备战工作。市体育局党组高度重视赛事服务保障工作,制定专门工作方案,跟踪保障菏泽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场上争金夺银。市体育局党组成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靠前指挥,主要负责同志赶赴赛区督战,并现场解决具体问题,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参赛热情。本届全运会,菏泽共有23名运动员取得决赛资格,代表山东省参加了赛艇、皮划艇、国际跤、举重、自行车、滑板等10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2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1项第四名,1项第五名,1项第七名的好成绩,参赛运动员人数、参赛项目、获得奖牌数均突破历史记录。

二是深化体教融合,构建菏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近年来,我市立足全国“武术之乡”地域、人才优势,创新竞技体育跨项选材模式,夯实业余训练基础,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搭出了菏泽体育的高度和厚度。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以市体校为龙头、宋江武校和曹州武校为两翼,各级各类学校业余训练队伍为补充”的菏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全市业余训练规模常年保持在4000人以上,市级每年向上级运动队和高等院校输送人才140人,“武术+”跨项选材、联合培养、业余训练、向上输送……多元化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途径为菏泽体育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同时,市体育局积极搭建分层分级赛事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模式。联合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开展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全市中小学“五人制”足球联赛、全市中小学游泳联赛等涉及篮球、足球、游泳、田径等十余种项目的比赛活动,带动全市中小学3000名运动员参赛,促进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脱颖而出。

9月19日,十四届全运会赛艇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菏泽市体育运动学校输送运动员刘威、许华伟协同山东队队友率先冲破终点线,为山东代表团斩获本届全运会第26枚金牌。

三是强化政策引领,夯实竞技体育发展根基。一是完善奖励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了、教练员和运动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延续并下发了《菏泽市参加重大竞技体育比赛奖励办法》,明确了取得重大竞技体育赛事荣誉的运动员及其教练员的奖励标准,同时为引进做出重大贡献的临时、外聘教练员开通“绿色通道”。二是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练员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宋江武校、曹州武校、单县一中等省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聘请高水平国家级教练员前来任教。积极参加、组织培训班提升我市教练员技术水平,2019年来参加、组织教练员培训班10场次,培训教练员110人次。三是加大政府购买力度,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2个,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1个,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23所,共有注册运动员1202人。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以本次全运会佳绩为起点,继续立足优势,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合理配置全市竞技体育资源;深化训练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积极推进体教融合,促进体育教育资源整合;探索与菏泽学院共建“武术+研究院”,推动体育产学研齐抓共进,为体育项目发展插上科技翅膀。大力弘扬敢于争先、勇于突破的菏泽体育精神,咬定目标凝心聚力,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创造更多的“菏泽之最”“山东之最”,为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菏泽体育 2021-11-8

 

 

滁州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校园足球发展 文章下载

滁州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校园足球发展

四分之一决赛3:0力克东道主芜湖队,半决赛6:0大胜宣城队,决赛0:3不敌合肥队获得亚军……日前,由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主办的2021年安徽省学生体育联赛足球比赛(初中组)在安徽师范大学落下帷幕,滁州市代表队不畏强敌,奋勇拼搏,取得了该组别的历史最好成绩。

近年来,滁州市积极推进深化体教融合工作,通过引入社会机构促进校园足球发展,支持社会机构为学校体育教学、竞训提供指导;通过政府向社会机构购买体育服务方式,加快全市校园足球发展。

2018年,滁州市教体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办法》,要求各县(市、区)加大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力度,多渠道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俱乐部、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公益活动。完善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领域。

2020年,滁州市教体局推动立项,借助校外足球资源,推动校园足球发展。滁州海亮学校经过招标引入滁州御林军足球俱乐部并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利用社会机构教练员进行学校各班级足球课教学。解决专业足球师资缺乏问题,提高了该校足球运动普及率。通过学校体育俱乐部,利用课后辅导及周末时间开设足球兴趣班,由社会机构对该校各年级学生进行训练,并选拔出优秀学员,组建各年级梯队,保障校队后备人才。

随着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当前滁州城区足球社会机构组织发展已初具规模,部分机构完成公司化运营,从原先的单一培训模式发展为囊括青训、游学、互联网、赛事服务等模块的体育运营公司,市教体局也在原有官方赛事基础上开发区域联赛、邀请赛,举办足球夏令营等活动,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利用社会机构的专业运营能力,丰富青少年足球竞技平台。社会机构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青少年足球市场资源竞争与质量化发展活力、潜力,优化了青少年足球体教融合环境,成为校外衔接校园足球、两者相辅相成及学生个性灵活发展的有效补充机制。

滁州市教体局 2021-10-25

 

 

贺州市三举措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文章下载

贺州市三举措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贺州市通过推动重大体育赛事进景区、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户外运动项目等举措,大力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推动重大体育赛事进景区。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全面推动重大体育品牌赛事在市内主要景区举办,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比如,在黄姚古镇、姑婆山景区成功举办“奔跑吧•广西”生态马拉松(贺州站)暨2021年毓秀杯黄姚古镇长寿马拉松、长寿贺州狮王邀请赛、民族健身舞全国邀请赛、全国寿城吸氧操邀请赛等重大赛事。特别是今年4月在黄姚古镇举办的长寿马拉松赛,有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区)4000多名选手参赛,既提升了“梦境黄姚长寿贺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效带动当地旅游、餐饮、酒店、服务业发展,创造了约495万元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全区“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

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充分利用现有土地、生态、环境等资源,加入体育休闲元素,着力打造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促进体旅融合。如,重点打造尾矿综合治理和体育产业相结合的贺州姑婆山体育文化旅游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084亩,总投资30亿元,分三期拟建设46块标准足球场、高尔夫训练场、森林体育康养基地等配套设施。项目一期自2018年试运营以来,先后承办了2019年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华南大区)U14组、2021年全国青年足球联赛U17组第一阶段等39次国内国际大型足球赛事,常年接待服务国内国际青少年足球集训队伍累计超11万人次,创造了约3300万元的经济效益,助推贺州成功入选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第二批重点推进城市。

发展户外运动项目。依托旅游资源和户外场地优势,扶持发展登山、户外拓展、越野跑等体育+旅游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户外运动协会12个、俱乐部6个,打造户外运动营地9个,既有专业的运动训练设施,又有休闲旅游的景致,满足了不同类型的游客需求。同时,贺州市还着力打造越野跑赛事品牌。如,先后于2019年和2020年秋季举办了“东融杯”姑婆山越野赛,2019年首秀就斩获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及“特色生态赛事”两项称号。目前,贺州市正积极筹备于11月下旬举办的2021年姑婆山超级越野赛,参赛选手将达3000人,其中六成选手主要来自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及省份,将为当地带来大量的旅游目标人群,预计直接消费额超600万元,间接产生的旅游、购物等消费近1000万元。

贺州市体育局 2021-10-12

 

 

打好县域发展足球组合拳,社会足球发展亮点纷呈 定南做足“小县大足球”文章 文章下载

打好县域发展足球组合拳,社会足球发展亮点纷呈 定南做足“小县大足球”文章

1月30日,江西南部边陲“小县城”定南县各小学已放寒假。晚上8时,四年级女孩钟钰淘书桌上的灯还亮着,她正专注地做作业。这间出租房里,墙上贴满了钟钰淘获得的奖状,其中就有她特别荣耀的一张——“最佳射手”。这个书桌旁安静的女孩,在球场上却是有核心作用的球员,她是定南县青少年足球梯队中的关键成员,和队友一起获得“菁英杯”青少年足球联赛女足U10邀请赛第三名,并打入多粒进球。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表彰2020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授予92个集体和187名个人“2020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荣誉,定南县委书记赖正文榜上有名。

据调查,定南县98%的家长支持子女参与课外足球训练,87%的群众表示乐于参与足球运动,95%的群众支持定南发展足球事业。

…………

定南县这座“足球之城”,因为足球而焕发勃勃生机。

抢抓先机带来“定南模式”

2020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调研组前往定南调研,定南被给予高度评价:站位高、理念新、落得实,通过完善的社会足球场地、丰富的赛事体系和健全的体制机制,打好县域发展足球的组合拳,社会足球发展亮点纷呈、特色鲜明、成效明显,走在全国前列,模式值得推广。

把足球事业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实施,2017年至今,定南足球的“蝶变”经过了近四年的努力。在定南,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足球氛围,“将足球融入定南城市文化,让足球改变一座城、影响几代人”的设想初露端倪。在省体育局“一县一品”发展战略撬动下,定南通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比较,选择了以足球项目为龙头的“一县一品”发展路径。将足球与基础教育、专业机构、全域旅游、市场主体等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足球事业发展创新模式和机制,实现县级社会足球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现实路径。

定南县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定南立足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交通和生态优势,另辟蹊径、差异定位、融合发展,致力于以足球为引领、为特色、为要素、为催化,将定南建设成为大湾区都市人群休闲、观光、体验和运动目的地。

近年来,一块块金字招牌在定南县落户。省体育局授牌定南“江西省足球后备人才定南训练基地”,省足球协会设立定南办事处。此外,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足球训练中心在定南顺利建成。该中心拥有11人制足球场7块、7人制足球场2块,可同时满足800名裁判员、运动员膳宿、训练,具备承办国际顶级赛事的软硬件条件。

定南县这个仅22万人口的山区县城,平均每万人拥有1.91块足球场。数据统计,定南县长期参与足球运动的人口占到了5.4%,尤其是在青少年之中占到了20%,足球已成为该县的第一大体育运动。

“把足球打造成为定南响亮的名片,将足球精神融入定南人民的血脉,让足球改变一座城、影响几代人”正成为定南人民的共识,足球运动带来的社会风气净化、居民精神面貌变化鲜明而广泛。

足球“从娃娃抓起”

“注意跑位!”“起球可以再高一些!”冬日的定南县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球场里的训练,打破了寒假的宁静。从定南县各中小学校队遴选出的青少年足球梯队队员,在这里免费接受专业训练,定南县第三小学的钟钰淘就是其中一名。“今天进行了一对一训练,四对四小比赛,还有射门训练。我的跑位还需要更主动、积极些。”这个四年级女学生露出阳光般的笑容,她说,虽已放寒假,但队内还是有定期训练。

钟钰淘在幼儿园时,母亲冯素清以为女儿会走文艺的道路。“那时候她在舞蹈方面已经展现了自己的优势。进入小学后,我鼓励她参加校运会,结果短跑和立定跳远都拿了第一名。”冯素清告诉记者,女儿读小学后爱上了踢球。“后来她被足球校队选上,进入了梯队。女孩子搞运动是很苦的,我看过她训练,很心疼。但小孩子自己有兴趣,参加运动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我便支持了。她以前的性格是偏内向型的,现在自信、开朗多了。”

定南县着力于足球发展与基础教育融合,将校园足球作为体教融合的重要路径,形成了落实场地、教练、课时、赛事“四个落实”和不脱离学校、家庭、社会“三不脱离”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将足球融入基础教育,开设足球课程。该县聘请34名专业教练驻各中小学校开展训练,常态化开展全县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并选拔优秀足球苗子组建各年龄段梯队进行专业训练,推动了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大幅提升。目前该县有10所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园,约1.2万名中小学生经常性参与足球运动,占全县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担心孩子踢球影响学习,是家长常有的顾虑。冯素清和女儿有个约定,踢足球可以,学习不能落下。钟钰淘学习更加自觉了,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钟钰淘仅仅是200余名梯队队员的一个代表,据定南县教体局小学足球队队员成绩表显示,273名梯队队员和231名校队队员中,共计51.39%的学生踢球后成绩有进步。回家自觉写作业、复习功课,已经成了小队员们的习惯。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中小学足球特长生升学机制中,获得县级比赛前三名、市比赛前六名、省级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实行按当年小考、中考录取文化分数线60%优惠政策录取到上一级学校,形成中小学招生相互衔接的招生模式。当地还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下,打通了184所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升学考试直通车。这一系列举措,打消了冯素清等家长担心踢球影响子女学习的顾虑。

足球为媒助推经济发展

将足球元素与文化激活、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相融合,配套建设足球民宿、足球酒店、足球村等内容,把参赛、训练、观赛的人群吸引到景区、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定南县做活了“足球+文旅+乡村振兴”文章,在全国率先成立乡村足球合作社,足球与文化、旅游等多业态发展。

赖正文说,定南积极争取上级体育部门赋予“造赛事”自主权,重点围绕青少年足球、业余足球等,构建全龄运动体系,高标准策划组织青少年U系列足球联赛、校园足球联赛、业余足球联赛。记者采访时获悉,2020年9月至12月定南县承办了11场足球赛事,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良好局面。同时,构建业余足球联赛体系,完善定南足协管理体系,健全足协内部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业余社会球队向足球俱乐部方向发展,推动赛事市场化、多元化、产业化发展。通过“足球+”联动带动,目前,有4家星级酒店、14个足球村、5个足球主题景点和2个足球示范镇正在建设,带动体育关联投资200亿元,足球融合发展成效初显。下一步,将围绕拓展足球产业链,将足球元素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相融合,以足球推动经济发展。

赣州市体育局2021-2-18

 

 

丰富多彩!长治市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运动 文章下载

丰富多彩!长治市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运动

第六届长治市青少年四级足球联赛千余名青少年足球爱好者炫技绿茵场,2021年长治市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138名青少年赛场竞技,2021年长治市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389名青少年运动员比拼武艺,2021年长治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113名青少年篮球爱好者展示青春活力和运动风采……今年以来,长治市青少年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在精彩赛事中锤炼意志、展示自我、收获友谊。广大青少年成为运动场上的主角,尽情享受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嘉年华!

长治市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满足广大青少年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每年都会举办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市体育局大力推动体教结合,充分发挥体育项目的育人功能,将运动、健康和快乐融入体育赛事活动中,为青少年打造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完善赛事体系 深化体教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不仅全面提升青少年素质,培养青少年运动技能和运动习惯,还能引领青少年运动新风尚。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为目标,市体育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学校体育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以各级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及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起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机制完善的青少年体育锻炼及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培养输送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根本目标,市体育局将深化体教结合作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扩大赛事数量,在年度青少年锦标赛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各类青少年运动项目联赛、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等,努力开创青少年体教结合工作新局面。

扩大体育培训 推动项目普及

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市体育局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创新运行机制,强化学校体育工作。2020年,长治市篮球协会等9家单位被命名为山西省球类项目青少年培训基地。同年,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公布2019—2022年周期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命名情况,长治市潞州区惠丰小学等28所学校获评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获命名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为核心,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及各学校加强沟通协作,积极开展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校推广和普及体育项目。长治市足球进校园暨长治一中足球文化节、山西·长治现代五项运动推广赛暨新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2021年“亚足联女足日”女孩足球节山西长治站暨长治市足球进校园活动……广大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不仅让青少年学到了扎实的体育技术,也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勇敢、认真、专注、勤奋的品质,有效促进了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

完善体育设施 满足运动需求

如今,学校、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地已成为广大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阵地。

长治市积极实施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改建工程。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场地1260块,总面积204.49万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市体育部门新建社会足球场地52块,并充分利用驻市高校和市体育中心、淮海体育馆、屯留区嶷山国际体育园等社会足球场地资源,为青少年参与足球活动提供基础保障,目前全市各类学校足球场地约100块。长治市还大力推广普及冰雪项目,目前全市已建有潞州区神农滑雪场、壶关县常平冰雪大世界、平顺县亚布洛尼滑雪场、黎城县古渡水韵冬姿滑雪场、襄垣县龙凤滑雪场、上党区振兴小镇冰雪世界等多个滑雪场,面积共计约11.4万平方米。

市体育局利用社会场地资源,协同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场馆资源共享机制,提高体育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极大满足了青少年多元化健身需求。

专业赛事引领 塑造强健体魄

为构建体教结合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市体育局在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抓重点、谋规划、破难题,市体育局切实把握全市青少年体育发展实际,在推动青少年武术、冰雪、球类项目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的同时,促进俱乐部联赛、传统校比赛等品牌赛事发展,进一步拓展项目数量和赛事体系,并通过较为专业化的比赛形式,带动青少年学生加强运动,引领青少年科学健身,以体育锻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长治市青少年足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乒乓球、篮球和围棋锦标赛等市级专业体育赛事,屯留区中学男子足球联赛、平顺县学生跳绳比赛、襄垣县中小学生阳光体育展示暨田径运动会、沁源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县区级专业体育赛事……长治市大力实施青少年体育赛事工程,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搭建平台,有效提升了长治市青少年运动水平,促进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推进了长治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精彩的体育赛事,激发了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了他们勇敢无畏、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以体育智、以体育心,通过全力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长治市青少年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赛事活动,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体育素养普遍提高,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逐渐养成。

黄河新闻网 2021-10-29

 

 

“互联网+体育”热发展需要冷思考 文章下载

“互联网+体育”热发展需要冷思考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崛起,“互联网+体育”的发展速度也在日益加速。5月中旬,乐视体育正式宣布以28亿元的估值,首轮融得8亿元人民币。王健林、马云、王思聪等人赫然列入投资者名单。而在此前,阿里巴巴以12亿元取得恒大足球50%的股份,京东和中超联赛也已达成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

乐视更注重媒体和赛事,但我们着力在全民健身与运动社交。”一家运动社交网站创始人申波对于“互联网+”的解读十分直白,“就是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和实体世界进行连接。”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互联网与体育的结合,“影响将是革命性的”,像打车软件的兴盛,通过互联网的介入将分散的资源整合,从而便捷人们的生活,具体的景象被申波勾勒成“把教练、场所、运动知识等线下资源连接在一起,用互联网迅速帮你找到陪你跑步、教你打球的人,同时为你推荐场地,顺便在运动过程中用可穿戴设备记录你的数据,反馈到专业人士那儿进行分析和指导。”

这样的愿景在体育产业近年发展的步履中逐渐可期。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互联网+”的提出,再到《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政策频频加码,让“10年后实现5万亿元的产业规模”,激活了众多互联网企业的雄心。据媒体报道,在投融界调查的项目中,IT互联网的体育产业项目占到了29%,这些项目均属于“互联网+”项目,“互联网体育产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体育产业模式。”

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运动APP、可穿戴设备以及体育网络平台的发展,是互联网与体育结合的几种代表,而不可或缺的驱动力正是“社交”。申波表示,无论是观赛、监测数据等,让用户持之以恒的关键就是“好玩和有趣”,而社交就是“天然的动力”且“体育的受众是全民。”申波表示,对于热爱广场舞的大妈而言,同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召集人、找地方、记录运动,分享给孩子和朋友”的需求,“把她们聚合在一起,日益壮大队伍,广场舞也可以互联网+化。”

但二者的结合真的那么容易吗?“互联网是从技术出发,结合后要关注传统产业的痛点、痒点在什么地方?”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表示,结合不代表要按互联网思维办事,“互联网+,加到最后将是互联网业消失,各行各业都变成互联网业,因此,规则的制定应该由双方共同完成。”

体育不可避免的限制在于“运动必须要场地。”申波表示,“其他行业很多东西可以上门服务,但体育有局限,通常需要在户外,且具有天然社交性。因此,线上线下的整合十分重要。”对于企业而言,场地资源并非优势,但对于一些体育行政部门,这却是让体育与互联网结合的切入点。

2014年,湖北省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去运动”上线一月便惠及50万人次,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民只需通过移动客户端,就能免费或优惠预约羽毛球、游泳、篮球等运动场馆。由体育行政部门作为操作主体的APP,让一些互联网公司看到合作空间,“我们做的完全是市场化的,用户量是资源,但他们的资源是场地,如果双方得以结合,我们的用户可以导向他们那儿定场地,既解决了用户需求,也可以使场馆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但在姜奇平看来,互联网选择体育还需多一分冷静,“体育产业态势很好,有利可图,但起点比较低,高度不稳定,因此,风险也比较大。”他表示,虽然互联网同样是高风险领域,但早已形成既定规律,有稳定的承载率,因此,不少互联网人仍“持观望态度的较多”,“其他产业很直接便能探出路子,但体育领域的偶然性太大,得认真研究才能行动,不然心里没谱儿。”

尽管这是一片未知的领域,但运动市场的热门从资本市场的反应热烈便可窥见一斑,作为身在其中的创业人,“扎堆现象不可避免”是申波能预见的未来,但对不少年轻的大学创业者而言,他却表示,“运动O2O的形式是垂直市场,得找到线下资源,整合教练、用户、场地等,需要经验的积累,所以,学生并不合适。而初创团队可以集中在细分领域做精做透,单点突破,从智能硬件的角度切入产业未尝不可,盲目跟风选择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毕竟,“互联网产品大部分是免费,最终还要用产品说话。”

网易 2021-10-12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