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文广旅游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枫桥经验”推广60周年。今年以来,市文广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文旅深度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一、“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以来的成绩
20年来,诸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充分发挥诸暨人文优势,深耕西施文化“美丽招牌”,坚定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全面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全面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文旅深度融合新篇章。诸暨市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等多项荣誉。先后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一)做深保护传承文章,守好特色文化根脉
一是着力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先后开展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市现有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015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共190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文物保护点89处),可移动文物284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65件/套,包括一级文物10件/套,二级文物24件/套,三级文物231件/套),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4项、绍兴市级50项),非遗传承人138人(国家级2人、省级14人)。二十年来,建立“财政补一点,当地出一点、民间集一点”的文化遗产保护三级投入机制,长抓长效,累计实施文物保护工程200余个,投入经费约2亿元。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着力构建名录保护、传承发展、传播普及、融合创新和组织领导五大体系,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五年诸暨在“全省非遗发展指数”中排位均在前14位(最好第7位)。
二是扎实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深耕西施文化、三贤文化、耕读传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研究阐发、普及推广、品牌打造、历史文化展示等系列工作。2007年文化部授牌成立“中国西施文化研究中心”,先后出版《西施传说》等20多部文化系列丛书,实施《西施传说》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与保护研究项目试点课题,顺利通过验收,“西施传说”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西施文化列入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实施开展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全面梳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个主类共452个文化元素,西施传说、枫桥经验等3个重点文化元素入选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优秀项目,西施故里“一江两岸”文化旅游项目成功入选全省首批20个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等。
三是全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推动历史文化资源转化利用,全面融入百姓美好生活。西施故里旅游区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千柱屋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成省级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家,非遗旅游景区4家(省级2家), 乡村博物馆17家(省级9家),现有各类非遗馆、展示体验场所30余家。每年组织“非遗学堂”“非遗集市”“非遗有戏”等非遗品牌活动100余场。草塔抖狮子获2023浙江“非遗薪传”传统体育展演展评创新奖。2023年,诸暨成功入选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全市聚力打造西施、珍珠、同山烧IP等一批具有诸暨辨识度的传统工艺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已创建各级非遗工坊12家(其中省级3家、绍兴市级6家),累计销售额超6千万元,6项入选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西施团圆饼、次坞打面荣获饼类和面条类全省“十佳”。
(二)做实文化惠民文章,助力全民精神共富
一是文化阵地不断延伸。持续优化提升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和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建设,全市现已建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33个,建成投用保利西施大剧院、华夏金石学馆等一批城市文化新地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触手可及”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阅读阵地辐射全市,全市建设浣江书房15家、浣江书吧9家,镇乡(街道)图书分馆实现全覆盖,设立覆盖学校、企业和村(社区)的图书流通站22家,与全市142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中心馆+浣江书房+乡镇分馆+浣江书吧+数字图书馆”为基点,覆盖全市、层次分明、由点及面的“书香”网络;文艺阵地活力释放,建成全市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分馆镇街覆盖率实现100%,打造“文艺赋美”市级示范点5个,吸引本土乐队、民营社团、艺培机构等文艺志愿者1000余人,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10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约25万人次。
二是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连续举办十一届西施文化节,每年举办南孟文化节,积极开展七季全民读书节FM98.2童声读书会、“潮涌浣江”惠民系列活动等品牌文化活动,全面丰富诸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诸暨文化品牌辨识度。20年来,先后开展送文化下乡系列活动,累计送演出下乡8500余场、送展览下乡1200余场、送书下乡约44.7万册、送培训下乡培训人数超20余万人次、送电影下乡约13.4万场,持续下沉优质文化资源,为村民送上精神文化大餐,助力实现乡村“精神富有”。
三是文艺精品不断涌现。20多年以来,全市文化系统着力推动文艺创作出精品、攀高峰,推出了《西施断缆》《父与子》《但愿人长久》《梅花催春》《天道正义》《双玉佩》等一批文艺精品。其中原创越剧《西施断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群星奖金奖”“群星创作奖”、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等多个奖项,并进行五次复排巡演,获观众广泛好评。小品《但愿人长久》获浙江省第29届戏剧小品邀请赛金兰花奖、浙江省“群星奖”;西路乱弹小戏《梅花催春》摘金夺银,获第3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金奖、浙江省“群星奖”、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金奖、“中华颂”第11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优秀节目和小戏类最佳人气节目奖等多个奖项;西路乱弹小戏《抖狮结义》获“诗路传薪”2021年浙江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台展演创新奖。《金狮欢腾迎亚运》成功入选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演艺资源库,亮相2023诸暨“村BA”总决赛等。2人获得2022“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话剧演员大赛金奖和银奖,实现了诸暨市在该赛事项目上的“零突破”。
(三)做优旅游发展文章,绘就全域美丽图景
一是发展格局全新构筑。编制形成《诸暨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聚焦生态康养、时尚休闲和文化研学“三大主题”,构建“一城、一廊、两环”的全域旅游发展总体空间布局,以打造长三角健康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助力全省“大花园”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点扩面,优化提升全域城乡人居环境、丰富产品供给、提升配套水平,主城区建成浙江省4A级景区城,23个乡镇(街道)实现浙江省景区镇、浙江省景区村庄全覆盖,建成东和乡十里坪村、五泄镇十四都村、山下湖镇枫江村等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32家。整合串联全市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各类优质资源,串珠成“链”,打造形成“西施之恋”“西施之泪”“西施之裳”等10条全域旅游精品线路,胭脂红、黛瓦青、千岁绿、珍珠白、碧波蓝等五彩诸暨游线及5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形成涵盖多主题、全时段、全季节,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游线。
二是产品供给全面丰富。坚持以优质文化旅游项目为带动,大力推动西施故里“一江两岸”、珍珠小镇、春风十里小镇、诸暨芳草地度假酒店、尧珈·养心墅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成为诸暨文旅发展新增长极。全市现已建成西施故里旅游区、五泄风景区、米果果小镇、白塔湖湿地国家公园等A级旅游景区16个,耀江开元名都、同方豪生大酒店、诸暨大酒店等星级饭店6家,爱吾庐山庄、湖山雅苑、塘里民宿等等级民宿5家,旅行社32家。积极推动“文旅+”示范基地建设,先后建成天使之泪珍珠文化体验园、“枫桥经验”陈列馆、同山醉美人酒业等各类产业融合示范基地32家,为广大游客提供多样化、高品质出行选择。着力构建“文旅+演艺+休闲+夜景”文旅消费新场景,建成飨街、唐韵广场、万峰新天地等一批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创成“百县千碗·诸暨老味道”体验店23家,“西施家宴”体验店10家,全面释放文旅消费活力。
三是服务水平全域优化。以文旅服务大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完善诸暨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做优文旅服务。文化服务设施大提升,诸暨市博物馆软硬件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全新展出馆藏精品300余件,近200件为新增展品。积极推进诸暨市文化产业中心建设,综合集成文化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旅游交通大提升,构建“对外大循环、对内大联通”旅游交通格局,建成投用诸暨市旅游集散中心,开通城际客运线路、西施号通勤高铁专列,打造融杭一小时“高速圈”、20分钟“高铁圈”。推出西施主题旅游观光巴士,开通7条城乡旅游公交专线,新增停车位超1万个、电动车充电站超1200个。建成美丽乡村公路650公里、生态游步道近600公里,基本形成“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旅游设施大提升,全面推进重点涉旅场所基础设施配套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改造提升45个景区镇(村)游客服务中心,实现咨询投诉、免费WIFI、应急救援、残疾人服务等功能全覆盖。全市主要主要节点新增全域旅游全景图、景区城导览图牌等个性化标牌110块,主要旅游景点新增电子讲解点244个,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76座。智慧文旅大提升,建成诸暨市全域旅游数据中心,接入涉旅产业基础数据共计1119项,涉旅动态监测数据共计7万余条,全面提升行业治理、数据分析、科学决策水平。建成“好美诸暨”小程序、“浙里登山-移步诸暨”“游客出行一件”、诸暨市图书馆图书借阅系统等一批数字文旅服务系统,综合集成导航导览、预约预定、电子讲解、在线购物、旅游投诉等功能,实现游客“一机游诸暨”。
(四)做靓文旅品牌文章,全新展现城市形象
一是多形式打造品牌活动。近年来,先后举办西施音乐节、杭州西湖·诸暨西施荷花会、五泄观瀑节、春季旅游节、“诸暨老味道”美食节、“诗画浙江·百县千碗”西施家宴评选活动、“初心之旅 红动诸暨”诸暨市红色旅游启动仪式等各类文旅活动百余次,全面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带火带热诸暨本地旅游市场人气。持续深化与杭州两地合作,推动“西湖”“西施”两大IP联动营销,推出“杭州人免费游诸暨”“杭州西湖-西施故里”系列旅游套票等活动,每年两地互送游客超300万人次。
二是多维度呈现好美形象。近年来,多次赴杭州、上海等地开展旅游形象广告投放,推动诸暨文旅进高铁站、进地铁、进校园、进社区。先后赴北京、深圳、香港等全国各大城市宣传推介诸暨文旅资源,全面提升“西施故里 好美诸暨”诸暨文旅品牌知名度、影响力。配合制作诸暨城市形象宣传片,发布诸暨旅游短视频《寻春》,编制《诸暨全域旅游地图》,整合珍珠、袜子、同山烧等诸暨特产,推出“西施有礼”旅游伴手礼,通过多种载体展现诸暨文旅形象。
三是多渠道传播诸暨声音。积极借助央视、新华社、FM93、腾讯等主流媒体、各类媒介传播诸暨好声音。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赵家香榧森林公园等诸暨特色文旅资源多次登山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头版。成立美旅诸暨志愿服务队,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宣传诸暨文旅,倡导文明旅游理念,形成良好风尚。
二、上半年工作成绩
上半年以来,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决策部署及诸暨市委、市政府“大抓基层、大抓开放、大抓产业”工作导向,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为主抓手,全力以赴促复苏、强供给、优服务,奋力开创文旅工作新局面。先后入选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全省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建设试点。根据信令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全市接待游客1333.6万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32.34%,预计实现总收入178.09亿元,同比增长约53%。
(一)稳住重大考核“基本盘”,争先意识不断强化
一是深化机制促联动。紧盯省“十项重大工程”和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赛马评价等重大考核事项,成立诸暨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工作专班,组织召开诸暨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会议,明确全市主要部门和23个乡镇(街道)职责分工,全面凝聚共识,统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作。
二是明确任务抓落实。制订印发《诸暨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明确未来五年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的“路线图”,形成《诸暨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任务清单》及《诸暨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做好任务分解,压实工作责任,精准发力,高效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季度,在省“十项重大工程”星级评定中,诸暨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获四星;在文化和旅游工作赛马评价指数全省排名第32位,其中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29位,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稳进提质专项重点评价排名全省第49位。
(二)下好文旅复苏“先手棋”,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一是文旅消费添活力。以全域“四季游”为落脚点,推出“春观湖瀑、夏乐花果、秋闻榧杏、冬来山居”四大主题58项子活动,形成一月一亮点、一季一爆点,为来诸游客打造“全季、全时、全景”的旅游新体验。先后举办“遇见西施遇见美”香港文旅推介会、第十一届西施文化节暨首届西施音乐节、520“情定西施故里·爱在浣纱江畔”结婚登记集体颁证活动、第三届全球宿博会文旅推介等系列重大活动,引流效应明显,全面提升文旅市场热度,带诸暨旅游活人气,激发消费活力。西施音乐节火爆出圈,活动期间全域累计接待游客3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4.5亿元,相关网络话题关注度超2000万次,并冲上新浪微博当日热搜,相关经验获胡伟副省长批示;520“情定西施故里·爱在浣纱江畔”结婚登记集体颁证活动当天,采用浙江经视官方账号、“杭州胡娜娜”账号双平台直播,带领观众“云打卡”西施故里旅游区、珍珠小镇等多个标志性景点,直播曝光量达200万+,累计观看人数1.4万,点赞5.3万,短视频曝光量破500万。开展诸暨文旅达人季系列活动,邀请浙江电视台主持人潘小蓉、浙江省博物馆十佳讲解员董臻、杭州金牌导游胡娜娜等省内外知名文旅新媒体达人,从旅游、文博、美食等多个维度进行主题游线沉浸式体验营销,输出“好美诸暨”视频宣传矩阵。
二是助企纾困强动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政策兑现,上半年累计奖补68家单位660万元。投入1000万元资金开展“西施有礼∙新春畅游”文旅专项消费券和地接促销活动,惠及全市景区、住宿餐饮、文旅融合示范点等市场主体110余家,累计核销760万元。配合发改部门完成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修订工作,积极发挥多项政策作用,推进文旅企业复苏振兴。
三是宣传推广聚合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全面拓展诸暨“朋友圈”,展示“好美诸暨 西施故里”新形象。围绕亚运会重要节点,与FM93浙江交通之声、FM104.5旅游之声、FM90.7杭州音乐广播、杭州地铁、杭金衢高速服务区等开展广泛合作,进行“跟着西施游诸暨”全域旅游形象广告投放。组织文旅企业参加香港文旅推介会、义乌博览会、第三届全球宿博会、“浙派好礼”文创产品大赛等活动。结合文化走亲,深入长三角区域进行宣传推介,在杭州拱墅、丽水遂昌、衢州江山进行文旅宣传推介,提升“西施故里·好美诸暨”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制作并发布“四季游”春季短视频《寻春》,积极推进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全域旅游形象宣传片拍摄工作,持续扩大诸暨文旅品牌知名度。
(三)练好遗产保护“基本功”,保护利用再开新局
一是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全面完成全市1045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文物复核工作,现存991处不可移动文物完成挂牌,有效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和社会监督力量。顺利完成1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验收,诸暨市文物建筑白蚁防治示范项目通过验收。今年以来,推进实施东化成寺塔保养维护工程等2023年文物保护工程11只,已完成1只,进场施工5只。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文物保护补助资金1345万元。积极推进地方文献和古籍数字化,截至目前诸暨市图书馆完成馆藏古籍数字化32种,256册,修复古籍7套。全面压实文物保护责任,完成23个镇乡(街道)、307个村(社、居)、190处文保单位(点)的《文物安全责任书》《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合同》签订,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执行率100%。落实211处单体文保单位(点)“一处一档”的安全档案建档,全面掌握各处文保单位(点)安全状况。上半年以来共下发文物安全隐患整改函19则,累计发现并整改文物安全隐患291条,有效提升全市文物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文博活动呈现新气象。举办2023年南孟文化节、“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廉·忆共话,铮铮越吟——新时期越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圆满承办2023“非遗薪传”浙江传统体育展演展演活动、“越享生活 暨艺传承”——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绍兴市主场城市活动等重大活动,受众累计200余万人次,人民网、新华社、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专题宣传。线狮(草塔抖狮子)获2023浙江省“非遗薪传”传统体育展演展评活动非遗“薪传奖”“创新奖”,有效提升诸暨传统文化品牌影响力。举办、引进陈列展览10个,推出主题展览7个,原创“尚美——诸暨宋韵文化展”等精品展3个,推出线上展12个,流动展览下乡18场。在浙江美术馆推出“江山多娇——纪念余任天诞辰115周年艺术展”。创排《金狮欢腾迎亚运》,亮相诸暨市首届村BA等大型活动。
三是文博服务实现新提升。基本完成7家乡村博物馆民生实事项目。已建成东白湖镇越红博物馆、暨南街道粮政文化展陈馆、马剑镇浙东金萧支队纪念馆等3家浙江省乡村博物馆,指导牌头镇宣中华故居等4家乡村博物馆参加2023年浙江省乡村博物馆验收。完成《绍兴市名人故居激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提升宣侠父故居等3家次名人故居保护级别、实施小天竺修缮等4个名人故居保护工程、展示开放杨肇泰故居等4处名人故居。全面挖掘提升诸暨文物展陈价值,馆藏南宋文房文物一组5件入选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馆长请接招·诸暨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短视频在“浙江文物”视频号播出。上半年,市博物馆(金石学馆)共接待游客7.62万人次。一季度诸暨市博物馆位居国有博物馆热度全省18位、绍兴第2位。
四是非遗活化重焕新生机。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全面开展诸暨市“非遗助力共同富裕”全省试点工作。上半年创建各级非遗工坊12家(其中省级3家、绍兴市级6家),推出“西施故里·非遗有礼”文创产品5件(套)以上,融入非遗工坊产品销售体系,非遗工坊累计销售额超6000万元。积极开展“春禧浣江”“非遗学堂”“爱心‘食’光里的非遗留声机 ”“苎萝·非遗市集”等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场)40余场。上半年,推出“扬眉‘兔’气,共赴美好——2023年“博物馆里过大年”“览暨阳之宝藏,展少年之风华 ”各类非遗研学活动14场、完成文博讲坛4期,打响“诸博伴我共成长”研学品牌,通过校企合作、技能培训等抓手,培养相关人才300余名。
(四)奏响文化惠民“协奏曲”,精神共富成色更足
一是文化阵地建优建强。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全民优享。今年上半年,扎实开展省级民生实事工程,完成91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9家城市书房和1家文化驿站等新建任务。诸暨市山下湖镇新长乐村品质文化生活圈入选2022浙江“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打造十佳案例。积极推进新建乡村图书馆10家,目前已完成枫桥镇枫源村等5家乡村图书馆建设。疫情放开后,全市图书机构读者人数快速回流,截至6月中旬,诸暨市图书馆总馆接待读者11.9万人次,浣江书房接待读者30.2万人次。持续开展“聚美诸暨 共享共富·文艺赋美”行动,打造“文艺赋美”市级示范点5个,示范队伍5支,截至目前已开展演出、展览展示、乐器演奏等文艺赋美活动800余场,参演志愿者4700余人次。与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开展校企合作,诸暨剧院挂牌“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艺术实践基地”。
二是文化惠民走深走实。开展“宣贯二十大”系列活动,举办第十五届群文创作大赛、第十四届“舞动诸暨”舞蹈大赛,完成202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书画巡展18场展,展出作品累计270件,“潮涌浣江”系列书画展览8场,展出作品491件。圆满完成2023年全民阅读节启动仪式暨第七季FM98.2童声读书会决赛、“图书馆之夜” 童声诵唱晚会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诸图听书系列、诸图名师讲坛、诸图云展、诸图红色云课堂等各类阅读活动125次,共计15万人次参与。举办2023浙江省视觉策展研修班、2023年浙江省文化馆“耕山播海”培训联盟基层服务文化使者(绍兴)培训班等大型培训活动,推出市民学堂、文化管理员培训、舞蹈专家门诊进乡镇、艺术培训进校园、舞蹈表演培训、朗读公益培训等课程,举办云上艺课堂培训48期,上半年线上线下累计培训人次约12.2万人次。完成“快乐集福”进爱心食堂30余场。完成文艺演出下乡31场,送书下乡14000册,已完成农村电影放映2962场次,完成128所中小学生电影进校园放映任务,观影学生14.35万人次。市文化艺术中心在温台地区7个台基开展演出63场,创收约170万元。
三是文艺精品出新出彩。市文化馆创排小品《枫桥是座桥》入选全省戏剧小品邀请赛作品。歌曲《人生这趟车》、《我与南宋有个约会》均获绍兴原创歌曲大赛金奖。《坐看家山云起处》入展2023绍兴女画家优秀美术作品展。微视频作品《共富山羊羹过年》获得“绍兴有艺”2023“我在绍兴过大年”年味微视频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微视频作品《“玉免迎新春”年俗活动大赏》获得“绍兴有艺”2023“我在绍兴过大年”年味微视频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近20余幅漫画作品在《书画月刊》、《讽刺与幽默》及《中新网》上发表。
(五)打好资源开发“组合拳”,优质供给不断丰富
一是抓项目,促投资,强供给。2023年以来,积极推进珍珠小镇项目、西施故里“一江两岸”文化旅游项目、五泄旅游基础设施综合开发项目等25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西施故里“一江两岸”文化旅游项目、诸暨市文化产业中心投资建设项目入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双百”重大项目清单(在建实施类),诸暨市文化产业中心投资建设项目被纳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西施故里“一江两岸”文化旅游项目入选省文旅厅“十大百亿”工程“新天仙配”文化旅游线建设工程项目清单。望回山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灵塔子项目一层骨灰存放架安装与二层装饰装修及水环境与道路整治等标段。截至5月全市文旅项目完成投资32.52亿元,完成率69.77%;深入实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截至1-5月,全市已入库“微改造、精提升”项目117只,完成计划投资3.6亿元,完成率达67.35%。
二是抓增量,优存量,提质量。积极推进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年度复核工作,扎实开展持续深化“百千万”工程、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数字文旅水平、加强品牌形象打造等5大块28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复核台账梳理。指导推进同山镇创建5A级景区镇、东白湖,五泄镇创成浙江省4A级景区镇,浬浦镇、店口镇、姚江镇创成3A级景区镇,景区镇实现全覆盖;指导推进红色庄余霞陈列馆创成绍兴市红色旅游教育基地;西施故里度假区旅游驿站、上林旅游驿站创成浙江省等级旅游驿站。完成2022年度市级生态游步道考核工作,评选年度精品游步道5条,拨付补助资金150余万元。深化文旅数字化改革,完成“浙里登山-移步诸暨”项目初验,完成“游浙里”诸暨品牌馆初步设计方案,做好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日常运维,“好美诸暨”小程序功能实现整合优化,智慧文旅服务水平有新提升。
三是抓保护,摸家底,守红线。积极配合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做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制订印发《诸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初步完成403个资源单体审核工作,其中五级单体5个。做好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东白湖生态旅游区生态保护和日常运维相关工作。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获评浙江省观鸟胜地。指导东白湖镇政府继续实施浬斯线油菜花景观项目,种植油菜花1000亩,并举办东白湖第二届“共富东白·油您真好”油菜花旅游节,吸引市内外游客赏花游,助力打造万亩油菜“金”名片。
(六)打赢平安护航“主动仗”,市场环境全面优化
一是抓行业监管。强化文化旅游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半年来共签署安全责任书182份。持续开展旅游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重点聚焦旅行社、A级景区、旅游新业态、文化新业态、消防安全、旅游包车、防汛防台等七大领域,深入开展旅游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大起底和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工作。半年以来,共组织应急管理局、教体局、市场监管局、交通局等9个部门开展重点文旅单位联合安全生产督查279家次,共出动386人次,发现问题238个,已全面落实整改。深入开展行业日常检查及防汛防台、森林防火、燃气安全、假日旅游市场等各类专项检查,检查娱乐场所、网吧、文保单位、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重点文旅场所1292家次,出动3133人次。其中双随机检查为621家次,出动1242人次,努力创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文旅市场环境。全力抓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成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专班,加快信息化支撑的基层应急广播应用平台建设,打造“枫桥式”基层应急广播体系。
二是抓攻坚克难。聚焦旅游新业态监管难点痛点,修订《诸暨市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加强旅游新业态前期安全生产的指导、服务,完善优化旅游新业态准入程序,对23个新业态项目落实运营后期监督管理,明确旅游新业态项目监管牵头部门,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开展山下湖乡村游乐综合体项目双子乐园开展运营前安全生产联合检查,督促业主单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行为。
三是抓品质提升。持续推进品质旅行社创建,抓好4家旅行社复核、1家星级饭店复核、3家等级民宿复核,培育省等级民宿2家。上半年,诸暨市职工旅行社创成四星级品质旅行社。持续开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完成2022年度文明城市迎检相关任务,推动文旅领域服务质量水平提升。完成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共85个,行政备案7个。组织开展“迎亚运 树新风”文明旅游活动,普法、反诈及各类宣传活动3场。
(七)夯实组织队伍“压舱石”,内部动能持续激发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思想认识。规范组织生活,组织开展“春训”活动,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梳理完善干部管理相关制度,新出台《中层干部离任交接制度》、《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八小时外”负面清单》、《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干部职工待岗办法(试行)》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机关运行效能。“文旅赋美·助力共富”党建品牌获评全市十佳党建品牌。
二是建强干部队伍。组织召开局直属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大会及“初心依旧 情溢文旅”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全面提升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持续充实专业干部队伍,招录文艺类3名、旅游类1名,抓好乡镇文化员定向培养工作。调整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充实中层干部队伍。继续开展干部上挂下派,选派2名年轻干部赴镇乡,1名赴绍兴专班,1名赴市委组织部,若干名干部兼职驻企。初步推荐绍兴名士之乡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2名、青年拔尖人才2名;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博物馆推荐12人申报第七批绍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获2023年度全民艺术普及四星文化使者称号。
三是守住廉政底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学习纪委通报文件,组织“学习典型案例、长鸣自律警钟”年轻干部学习交流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五查五提升”工作,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排查整治,完善《“四责协同”机制工作手册》,修订内部管理制度。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文化阵地监管,做好文艺演出、展览等活动的报备。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巩固上半年工作成效,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以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全省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建设试点建设为契机,强化担当作为,精准发力,争先进位,比学赶超,在杭州亚运会和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活动中展现文旅新形象,确保文旅各项事业“全年红”。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紧盯“一大工程”
深入推进实施“文化深度融合”工程,围绕3项省“十项重大工程”指标和23项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赛马评价考核指标,抓好14项重点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机制,强化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锻长补短,精准发力,推动各项指标有明显提升,在全省考核考评中争先进位。
(二)强化“三大供给”
一是优质文化供给。完成枫桥镇杜黄新村等5家乡村图书馆建设,1家浣江书房(文明实践中心馆)建设任务,推进宣中华故居等4家省乡村博物馆创建。常态化做好233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3家城市书房和2家文化驿站的日常运维管理工作。继续实施“聚美诸暨 共享共富·文艺赋美”行动,组织开展文艺赋美活动300场。举办2023“梦想诸暨”达人PK赛、阅读暨艺系列活动、悦享童年少儿阅读活动等各类活动,承办绍兴市戏剧小品邀请赛,持续开展朗诵公益培训、文化艺术培训等公益培训。继续开展文化下乡巡演、文化走亲、书画展览下乡巡展、送书下乡、农村电影放映、校园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好爱心食堂“欢乐集福”工作,组织文旅志愿服务队全年完成活动110场。完成诸暨剧院周末剧场26场演出,开展2023年度“西施露影”公益电影放映。
二是文旅项目供给。加快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云溪九里、珍珠小镇、文化产业中心、五泄旅游基础设施综合开发等25只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建设,不断扩大有效投资,确保超额完成年度工作投资计划。同时,积极推动谋划浣江夜游等新项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丰富诸暨文旅发展优质供给,打造文旅核心吸引物。督促各镇乡(街道)加快推进“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建设,不断扩充“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库,确保顺利完成年度投资建设目标,打造推出20个以上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
三是旅游服务供给。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复核为契机,做好全市主要节点标识标牌更新、诸暨市旅游集散中心提升、景区村游客中心功能完善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有机更新,制订下发《2023年度诸暨市生态游步道运维管理考核办法》,落实第三方开展实地集中巡查,完成2023年度全市生态游步道运维管理实地巡查和考核。做好诸暨市全域旅游数据中心日常维护,推动“游浙里”诸暨品牌馆、“浙里登山 移步诸暨”上线运行,推动不断提升数字文旅服务水平。继续推进1家品质旅行社、1家文化主体酒店创建,培育省级等级民宿2家,指导2家文旅企业创建3A级旅游景区,抓好1家星级酒店、4家品质旅行社、3家等级民宿复核,做好A级旅游景区综合评估,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务水平,保质保量28项全域旅游复核验收重点工作任务,确保顺利通过复核验收,力争列入全省考评A档县市。
(三)守好“四条底线”
一是行业安全底线。紧扣杭州亚、残运会及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活动等重点节点,围绕暑假、国庆等旅游旺季加强文旅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日常监管,以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我市文旅行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遗产保护底线。完成11只2023年度文物保护工程,完成诸暨市徐氏宗祠等10处诸暨市级文保单位“四有”档案编制项目,以及新公布8个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及部分市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评估调整工作。开展浙江省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着力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开展诸暨市级第十批非遗代表性项目、第九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做好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委托课题线狮(草塔抖狮子)验收。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扎实推进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市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先考古、后出让”“先考古、后建设”等考古前置工作,指导高新区开展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工作,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和安全培训工作,切实提升文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乡镇工作人员等重要群体以及社会公众的文物安全意识,促进形成保护文物、守护平安的社会风尚。
三是生态保护底线。继续指导督促东白湖生态旅游区和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做好生态保护相关工作和日常运维管理,根据工作需要牵头开展联合检查。
四是廉洁自律底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认真开展周一夜学等活动,抓实组织生活,深化“两违”问题整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落实内部管理制度,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增强队伍的学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打响“一个品牌”
一是强化特色活动举办。持续深化实施全域“四季游”活动,积极组织文旅推介活动,联动各镇乡(街道),发挥好“一乡一品”“一镇一品”等特色文旅资源优势,促进优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助力打造“全域美丽、全域可游”的城市文旅格局。做好一批大型活动筹备,策划开展“非遗学堂”“西子雅集”“爱心‘食’光里的非遗留声机”等各级各类非遗活动20场以上,举办非遗影像、伴手礼等赛事、非遗兴乡巡游等非遗特色宣传展示活动。
二是强化品牌体系建设。做好“浙里千集”诸暨文旅市集、浙派好礼(西施有礼)、百县千碗(西施家宴)等文旅子品牌培育,深化西施家宴、浣江廉味菜单菜品,鼓励企业研发新文创产品,推出非遗文创产品2件(套)以上,讲好西施IP与诸暨故事。
三是强化文旅宣传推广。抢抓亚运会、“枫桥经验”60周年等重要节点,充分承接重大活动溢出效应,加强全域旅游形象广告投放,联动头部OTA平台谋划文旅营销推广,开展全域旅游形象宣传片、文旅宣传短视频制作、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系列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多维度展现“好美诸暨 西施故里”文旅形象。
诸暨市文广旅游局202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