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融媒体中心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3年上半年,县融媒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视角,全力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建设,凝聚思想共识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把中央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制定《和县融媒体中心2023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县融媒体中心2023年支委会工作学习计划》《和县融媒体中心2023年党组织活动计划》,坚持以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截至目前,通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三会一课”等共开展24次学习、6次研讨交流。二是创建党建品牌。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建“融媒‘党建+’,服务进万家”党建品牌,在新闻战线全面践行“党媒信党”理念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以党建引领宣传,坚持将党建工作与融媒体宣传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党建高质量引领新闻宣传争上游、广电服务创一流,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的红色精品力作,架起党委政府和百姓生活之间的“连心桥”。
(二)强化阵地管理,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中心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干部目标管理,与主责主业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负责人协助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二是加强分析研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部署。截至目前,党组分别于3月7日、5月31日召开专题会议,会上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等文件精神,阶段性总结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并开展研讨交流。同时,摸排意识形态领域三重包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新闻导向、稿件审核、以职务身份在公开平台注册账号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全媒体平台均能严格落实播前三审、重播重审等制度等,严把节目审核关口,截至目前,我单位我中心未发生重大技术维护和安全播出事故
(三)强化宣传引导,内容掷地有声
一是持续巩固传统媒体。内宣紧贴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电视方面:共编播《和县新闻》106期,先后开辟《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等近20个专栏。专题栏目《一周要闻》21期、《郑蒲港新闻》21期、《和州先锋》5期、《科普大篷车》44期、《菜乡播报》155期,新增栏目《律师说法》4期。应急广播视频终端先后播发《习近平金句》、《党的二十大精神》、《食品安全》等主题标语15000余条次、25条相关宣传视频。广播方面:共编播《全县各地新闻联播》107期,开设25个专栏,开辟《家和她》栏目8期,自制公益广告12条。专题方面:积极与县直各部门合作,制作播出《2022年老干部意见建议回复》《这个春节我在岗——致敬春节假期依然奋斗在一线的人们》《和县张氏:诗礼传家、刚毅清廉、修德立仁》等7部专题片;外宣方面:积极对接上级主流媒体,在和县特色上下功夫,彰显和县品牌,为和县跨越发展鼓与呼。截至目前,在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栏目发稿67条,央视7条。二是不断壮大新兴媒体。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优势,拓展宣传方式,制作海报、长图、H5、短视频等,进行重点宣传、集中报道,牢把舆论导向,发挥矩阵效应,切实增加用户黏性。同时,为更好地解答群众疑难、倾听网络民意,“和县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新增县长信箱功能,方便群众进行咨询求助、建言献策,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直通车。截至目前,“两微一端一抖”围绕信访、暖民心行动、防溺水、精神文明、党建等主题发稿近6000条,阅读量总计高达866余万人次,回复网友咨询类留言3586条。政务新媒体账号代维代管方面:新媒体部代运维全县14个政务新媒体账号的管理、信息发布和日常维护。通过代管代发,牢固构建媒体矩阵,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刊发《95岁老人跟医生“吵架”,老人赢了,网友却哭了……》一文关注我县叶连平老师,一经刊出,我县政务新媒体账号陆续转发,形成矩阵效应。2022年助力我县获得全市“优秀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单位”、全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先进单位”、政务信息舆情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直播方面:打破行业束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活力,积极开展《和县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评议会》《礼赞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致敬劳动者 五一职工文艺汇演》等多场直播活动,观看总人数近10万。
(四)强化项目建设,推动媒体融合
一是打造指尖平台。紧扣“移动优先”战略,强化“融媒+”服务,不断升级改造“今日和县”APP,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发展模式,开设热点、专题、本地、直播等7大栏目,添加智慧党建、民生系统、便民服务、医疗安全等24个版块,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务的同时,通过移动端建造沟通平台,以政府信息为桥梁,有效提高民众参政问政的热情。二是建成应急广播。和县应急广播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及时将政府重大政策、科普知识、灾害预警信息告知给民众,力求做党、政府和群众的“贴心人”。截至目前,已完成在全县7个乡镇、68个行政村、28个社区,建设应急广播音频终端1806个,视频终端26个。播发疫情防控、防溺水、法治宣传、安全生产等标语、宣传视频高达50000余次。三是打造数字社区。在禹锡社区进行智慧广电试点,打造数字社区,利用室内信息枢纽终端、户外信息枢纽触控终端、智慧广电互动终端等社区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统一联动的智能终端系统,为社区日常管理的应急发布、政策宣传、政务服务、志愿者活动、积分治理、公共文化服务、便民服务等服务功能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撑,满足不同场景和不同人群的使用体验,将信息、服务有效全面地通过信息枢纽完成发布和互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强化运营管理,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公司有序运营。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在经营方式上,从“做节目、卖广告”,迈向“聚用户、做服务”,以一个新型的县级媒体生态,开创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成功承接举办了“和县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和县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评议会”等业务,2022年度公司创收近200万元。二是推进机制改革。为进一步提升组织管理效能,打造精干高效人才队,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总体原则,明确考评规则、评分标准等。同时,试行《和县融媒体中心首席主播评聘办法》《和县融媒体中心首席编辑评聘办法》《和县融媒体中心首席记者评聘办法》,在专业领域的非领导岗位人员中,推选一名专业领军人物授予“首席”称号,首席任期两年,给予岗位津贴,破解聘用人员工资结构较为单一、收入普遍较低、奖惩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鼓励干部职工积极主动作为,敢破困局、敢闯难题。三是再造采编流程。设立编审委员会,制定编委会流程再造方案,下设全媒体指挥中心、全媒体采访中心、全媒体编辑中心、全媒体文创中心、新媒体发展中心、主持人事业发展中心6个中心及1个集策、采、制、播为一体的工作室,实现机构设置更合理、职能分工更科学、人员力量更集中、流程运行更顺畅,为从媒体融合迈向“全域传播”提供破题路径。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僵化,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够活、突破难度大,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不足,绩效和薪酬制度未真正打破体制界限,编外人员收入较低,编内人员无法按劳获取额外绩效,绩效激励政策难以实行,职工干事主动性、积极性、活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公司受人员限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难以实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
(二)协同效应有限,缺乏集群优势。职工专业技能不强,眼界不够开阔,缺乏整合传播的先进观念和创新本领,导致各平台联动效应不强,无法将群体优势利用最大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注重思想引领,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全面推进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加强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站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之责,严格落实“三审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好政治关、政策关、事实关、导向关。
(二)加快体制机制转型,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岗位聘用与岗位等级相分离、人岗相适、以岗定责等制度,实行竞聘上岗并完善激励奖惩政策机制,制定分配考核方案,力求以岗定薪、同工同酬、量化考核、多劳多得,在吸引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活力。
(三)加强统筹谋划,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由党组统筹,编委会谋划,各部门联动,及时沟通交流,切实提高干部思想认识,转变生产方式,由协作关系转换为融合关系,进行内容整合、信息共享、多平台联动,将群体效应及多平台效应发挥到最大化,建立统一的协同联动机制。
和县融媒体中心20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