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职教改革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职业学校

题目: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观察

资料提供时间:2023-09-25

目录

更多

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 文章下载

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教育的培养。在政策引导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从顶层设计的内容来看,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在教育培养方面,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这对理论走向实践,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需要认真做好做实,激活这“一池春水”,汇聚起助力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承担着基础性支撑者的角色。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把这一工作当成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去做,真正让职业教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实现“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目标。

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学合作,在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上取得更大进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路径。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要解放思想,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力求为培养更多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努力。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好经验,比如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三方意向性协议的“订单班”模式;企业派师傅去学校上课、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的“互动模式”等,这些先进经验可以借鉴性地学习、推广、运用。为此,相关部门既要加强政策引导,也要给予经费支持,增强校企合作的信心,推动校企合作的主动性,提升企业向职业院校购买服务的积极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要面向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推动构建产教融合体,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立精准适应乡村人才振兴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在实践与应用场景有更多体现,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为指导,完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衔接制度,形成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联合发展机制。要以制度创新为目标,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教育与合作企业在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等各方面要素的集聚整合、优势互补,夯实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要围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前瞻性考虑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优先建设与产业链、创新链匹配的专业体系,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培养更多数字乡村建设“新农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更多创新型、技能型、高素质的人才。

开设面向乡村振兴的特色课、专业课,提升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契合度、匹配度。服务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政府赋予职业教育的光荣使命,也是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能。课程设置在职业教育中至关重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更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做文章。学校可根据企业需要,优化调整部分课程,使教学更贴近工作实践、更接地气;可结合地方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各地发展的侧重不同,围绕产业布局开展教学工作,以适应产业发展为导向,着力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更大贡献。要围绕乡村振兴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加强与应用型本科学校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吸纳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学校改革,借鉴其先进办学理念、大师、场景和资源,助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努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知数字、善管理、会创业、能带富”的兴农人。

重庆日报2023-8-21

 

 

东营职业学院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文章下载

东营职业学院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7月21—23日,在由省教育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上,同期举行了第一届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演及其论坛活动,东营职业学院带着“米芽康”和“本草留香”两个项目成果参展,受到与会观众的高度关注和赞赏。

近年来,东营职业学院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体制机制、创业文化等方面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探索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全融入”

2020年11月3日, 该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职业院校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课程范例。

据课程负责人张汝山介绍,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课程的全过程,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全融入”教育教学新样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打造了“三阶智慧课堂”贯通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第一课堂依托自主开发的“创业总动员”3D仿真模拟系统平台,采取游戏化操作、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课堂依托专业网络众创空间,采取导师远程指导、多校讨论互动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课堂依托校企共建的人工智能学院等学创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战演练,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本领。以实际创业过程为主线,融入“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五大思政核心元素,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坚定信念、明确目标。2023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展出的“米芽康”和“本草留香”项目,就是师生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完成的部分课程成果。

打造“四链融合”新模式

今年暑期,学校组织了40名创业骨干参加了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拓展训练营。训练营的学生到天津棉3创意街区、天津天开集团企业、天津滨海新区智能科技、天津跨境电商示范园区进行了沉浸式参观体验,并与相关企业负责人和知名创新创业专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交流、讨论等活动,对校企互动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创新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和感悟。

近年来,学校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机制创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他们探索形成了“点线面”三维度推进机制,加入各级各类行业协会48家,对接重点企业点上突破;与国内外3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方面的作用;与富海集团、中国万达集团等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设置“订单班”“冠名班” 28个;共建产业学院8个,与京东集团合作成立京东(东营)国际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建成各级各类产教融合体 150余个。丰富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为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业训练营培训、创业能力训练和创业实践等活动,学校将学生参加活动和实践情况进行课程置换和学分认定,探索构建教学模式和评价改革体系,将学校打造成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同时,注重创新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升师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贴近性”和“实用性”。据统计,学校有800多名学生走上创业之路,涌现出“全国大学生返乡创业10强”称号获得者王俊达、“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隋友强等10多名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创业典型人物。

开辟创新创业“新赛道”

“学校修订出台了《课程建设实施意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纳入学校绩效考核指标,纳入教师职称评聘指标体系,激励教师积极投入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张汝山介绍说。学校注重对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的支持和开发,在软件、硬件等各个方面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服务,增强了教师共享和学生学习使用的效果。

他们坚持以学生为本,凭借智慧教学资源,重构教学内容模块,开辟了教学的“新赛道”。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独创性地构建了“875”教学内容模式:“创业8阶段,建构情境;内容7环节,层层递进;学习5步骤,温故知新”。将课程内容重构为自选式模块菜单,学生根据个人“双创”需求选择模块学习,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实时生成、即时存储、随机应用。

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组建了“科研人员+企业技术骨干+专业教师+辅导员”的专兼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从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到创业实践,全流程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并让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锤炼意志品质,增长智慧才干,营造了“来东职、一起创,圆梦想、创未来”的浓厚“创文化”氛围。学校众创空间被评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山东省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试点孵化器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称号。学校的创新创业教改项目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创新创业教育永远在路上。我们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提升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性、创新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更多力量。”该校党委书记杜振波说。

东营职业学院2023-8-23

 

 

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向发力(观象台) 文章下载

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向发力(观象台)

要不断释放人才红利、驱动产业发展,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特别是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向发力

江苏苏州,职教园区入驻14所高职院校,在校师生近10万人,与智能制造、光电通信、生物医药等行业龙头企业密切融合,更好满足产业需求。

福建泉州,50所职业院校每年输出近5.6万名技术蓝领,毕业生多数留在当地就业,有效补充了民营企业大量中高端技术技能岗位。

四川宜宾,紧紧围绕动力电池、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组建了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不断集聚的人才资源助力当地成功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走出一条产教城一体发展的新路子。

技能人才,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无论是一家家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还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都离不开大批扎根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当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看规模,总量不低,看比例,仍需努力。在一些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在就业人员中的比例往往达到3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例仍只有8%。总体看,培育高技能人才的任务还很艰巨。

培育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是重要抓手。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蕴含着巨大的人才红利。近年来,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校毕业生。要不断释放人才红利、驱动产业发展,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特别是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向发力。

一方面,从职业院校入手,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力求“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首要的是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推动专业“跟着产业走、围着需求转”。这些年,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服务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职业院校要瞄准这些与日俱增的新需求,加快培养相关领域人才。随着钢铁、纺织、建筑等传统行业升级步伐越来越快,人才培养也要适应趋势性变化,及时更新教程。专业与产业联动调整,才能不断提高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力资源。

另一方面,要让企业成为办学育人的重要主体,加快培育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10多年前,福建一家锂电池生产企业为解决用工难题,投资设立了技师学院,实现了“校中厂、厂中校、前厂后校”。这些年,技师学院为这家企业和电子行业相关企业输送近3万名技能人才。企业负责人发现,这家学院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后,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员工稳定率也更高。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到2025年,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目标,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还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兴办职业院校,把员工培养前置到学校中,将有效降低人才培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校企双赢。

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而“转”,随着市场需求转变而“动”,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而“变”。推动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将为建设人才强国、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有力支撑,也将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赢得国际竞争优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民日报2023-8-23

 

 

高位推动、突出特色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驶入发展“快车道” 文章下载

高位推动、突出特色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日,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59所中职学校代表队齐聚哈尔滨市,参加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这是黑龙江省中职学校首次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以赛促技,以赛促教。全国性技能大赛是承办校办学实力的“试金石”,更充分彰显了黑龙江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活力与信心。近年来,黑龙江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内涵实力持续增强。

首次承办全国赛事 中职学校迎来“高光时刻”

8月10日,由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学校承办的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在哈尔滨闭幕,6组一等奖选手上台领奖,“东道主”代表队的选手李鹏辉、赵嘉裕位列其中,笑容灿烂。

在自己的学校比赛,又获得了一等奖的佳绩,这让两个小伙子更加感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选错”。

“学校和专业,都是我自己选的。”李鹏辉告诉记者,他中考原本考入了普通高中,但是读着读着,小伙子有点迷茫。“学不进去,觉得自己可能更适合操作实践多一点的学校,所以我跟家人商量转到中职,学信息技术。”

从普通高中转到中职,家里人同意吗?

面对这个问题,李鹏辉说:“现在肯定是支持啦,但当时家人的态度说不上支持和反对吧,就是让我自己定。”

“跟我差不多。”赵嘉裕接过话茬,“家人最开始同意我走这条路,‘管不了’的因素可能更多一些,也不算是很支持,就连我自己也觉得,走一步算一步吧。但是进入中职学习以后,我对上学和学习重新有了兴趣,家人的态度就有所转变了,支持更多了,夸奖也多了,我对未来也更有信心了。”

家人态度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这次获奖,在采访过程中,赵嘉裕和李鹏辉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专业学习和学校的管理。

从普通高中转来中职学校的李鹏辉原本有点担心,以为职业学校会比较“乱”和“破”。但是进入学校后发现,职校跟他想象中的有很大不同。“学校管理很严格,日常的学习以实践为主,各类课程很丰富,安排也很紧凑。学校有很多条件非常好的实训室,我所在的信息技术专业部有网络实训室、硬件实训室、软件调试实训室等等,大家有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实践学习中,李鹏辉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更擅长、更喜欢的是实际操作,自信心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重新建立起来,并在黑龙江举办的这场全国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取得好成绩。

“东道主”获得一等奖,这是承办校的“高光时刻”,对于黑龙江来说更是“开门红”。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关赛区执委会已经公布的三批赛项承办校的名单中,黑龙江共有3所中职、3所高职被选为赛项承办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赛项承办校的选择是出于综合考量,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地方支持都是考量的内容,去年我们仅有一所高职学校入选,今年是中职高职都有入围,数量也有明显增加。”黑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丁哲学表示,黑龙江省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技能大赛作为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充分展示了龙江职教的匠心特色和魅力风采。

找准定位优化专业 凸显龙江职教特色优势

刚刚在全国大赛中拔得头筹的中职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在城市的另一边,已经高职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朱博回头看看自己一路的轨迹,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中职学习计算机专业,高职通过单招考试考进了自己更喜欢的学校,选择了就业方向更清晰的工程造价专业。”2022年毕业于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博,如今在一家工程咨询公司做招标代理。在高职学习的三年中,朱博完成了两年半的校内学习与半年的校外实践,学校还引进了近几年比较流行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对朱博如今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注重实际操作,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之一,近年来,黑龙江省瞄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升级优化院校布局,大力推动以中职学校为重点的资源整合,基本形成“一县一所、一校一品”发展格局。

“一县一所”,是指每个县的中职学校都要按照本县特色去调整专业方向,例如: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依托当地飞鹤乳业等食品深加工企业,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方向是畜牧业、食品加工业;哈尔滨市通河县引进锦绣黄桃,通河县职教中心就利用智能温室开展锦绣黄桃桃树授粉实践……“县域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黑龙江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黑龙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带动各级职业教育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和专业结构,从中找准自己的办学特色。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冰雪体育为主要特色的高等院校,我们将冰雪运动与管理专业细分为冰上、雪上方向,运动训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均设有专门的冰雪方向。”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校长杨永生介绍,该校冰雪人才培养规模居全国首位,输送冰雪产业人员数量最多、覆盖类型最广,直接培养冰雪人才近2000人。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近年来我们聚焦‘一老一小’,逐步建立康养康育专业群,涵盖老年护理、口腔护理、涉外护理、母婴护理、精神科护理、血液净化护理、中医护理、急重症护理等。”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张晓杰介绍。

职业教育对社会需求往往有着敏锐的感知力。近年来,黑龙江省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点,聚焦现代农业、龙江“4567”现代产业体系布局等重点领域重组专业集群200个,围绕先进制造业、冰雪经济、“一老一小”等急需领域增设专业点83个。一批紧密对接龙江现代农业、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的特色职业学校和专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政策促动为职业教育高速发展注入“强心剂”

“目前社会上对职业学校还存在一些误区,觉得职业学校‘乱’,选择职业教育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是‘没出路’。”黑龙江省教育厅职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变化日新月异,无论是国家和省里的支持,还是办学条件、教学水平都比以往有了很大提升。”

中职为基础,高职为骨干,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牵引。目前,黑龙江省已建成由1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和39所高职学校、190所中职学校构成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在校生达48.1万人。中高职贯通全面覆盖,高本贯通不断扩大,配合五年一贯制、“3+2”中高职贯通培养,多路径打造职业教育成才体系。2022年贯通培养累计达到5.6万人。

不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日趋完善,职业教育“升本”的道路也已经打通。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首次提出“职教高考”。2021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落实“职教高考”,2024年起,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调整为全省职业教育春季高考。通过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增加本科高校招生计划。职教高考考生在师资安排、课程设置、学生奖学金、毕业证书以及学位授予、就业等方面与普通高考学生待遇一致。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原来只有学生可以‘升本’,很快,学校也能‘升本’了。目前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省级专家组进校评估和论证,高职升本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相信不久之后,黑龙江省第一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即将诞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申兴奋地说。目前,黑龙江共有两所高职学校正式启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程序。

2022年5月1日,对于刘申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1996年颁布施行后首次大修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明确职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享有平等机会。

在大力支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破冰”的同时,黑龙江省持续高效实施职业学校“双高”“双优”建设。2022年下达13.3亿元支持“双高”“双优”建设,较2021年增加15.6%。目前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6所,居全国第13位。在教育部“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中,6所学校全部获得“优秀”,“全优”数量位列全国第2位。2022年黑龙江省入选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落实措施》等一系列支持政策,职教经费从2018年的77.1亿元增至2022年的98.9亿元,职业教育投入只增不减。”黑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丁哲学表示,“在学段学龄人口减少的情况下,2022年全省职业学校招生18.06万人,同比增加1.74万人,实现连续3年正增长。这一系列的成果充分说明了黑龙江职业教育已经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聚焦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瞄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升级优化院校布局,具有龙江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构建,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已稳步驶入发展“快车道”,为地方经济发展持续引入新活力、新动力。

人民网2023-8-19

 

 

浙江省海盐县“三个聚焦”打造职业教育发展强引擎 文章下载

浙江省海盐县“三个聚焦”打造职业教育发展强引擎

近年来,海盐县着力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构建起专业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等“环环链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近五年,累计为当地培养输送技能人才近8000人,职教学生返乡率超80%。

聚焦产业发展,提升社会服务“精准度”

一是对接支柱产业,优化专业结构。主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动态优化专业设置,调整部分专业招生规模。该县实施“6100”产业链提升工程以来,区域内2所职校形成与之适应、方向鲜明的专业布局。海盐县商贸学校以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为主体专业,海盐县理工学校以装备制造、文化艺术、旅游大类为主打专业,建立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淘汰落后专业机制,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26个专业。近三年,根据该县支柱产业新增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3个。

二是匹配岗位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按照新兴职业、新型岗位工作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推动岗课对接、以岗定课。该县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负责牵头与企业联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考核评价标准、企业导师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形成以实用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针对该县智能集成家居产业的人才紧缺现象,海盐县商贸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智能集成家居产业学院”,打造区域智能集成家居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开发智能集成家居行业设计与安装专业方向联动课程7门。

三是破解企业难题,加快技术转化。围绕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难点,校企合作建机制、搭平台、强队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以职业院校为主导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与技术转化,破解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等难题,推动实践经验与中职学校理论教育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插上产品升级提档的翅膀。

聚焦产教融合,提升平台建设“契合度”

一是成立职教联盟,打造出校进企新常态。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建立2个职教联盟,实施定向培养,精准满足骨干企业人才需求。出台《海盐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招生与就业、实训与实习、培养和培训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专业”对接“产业”速度。截至目前,该县职教联盟建立“佳乐工控研学中心”等85家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引进11家企业进驻学校实训基地。

二是认定教育型企业,激发深度合作新动能。该县以“教育型企业”评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区域龙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出台《海盐县教育型企业认定办法(试行)》,通过“专业+企业群”,推进与认定企业的教师互聘共用、人才定点培养。近两年,该县充分发挥“教育型企业”的示范效应,共认定8家教育型企业,完成2批教育型企业复评。

三是创立“产教研联合体”,打造产教融合新格局。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入校参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通过聘请企业部门负责人、技术能手、专家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开展特色课程讲授、团队教学研讨、教材研发、课程建设、专业打造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指导能力。截至目前,共聘请50余名企业专家为学校兼职教师,与企业共建电子产品与工作控制、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3个产教研联合体,高质量完成合作项目,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获浙江省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聚焦机制创新,提升技能人才“适应度”

一是扩大“中高职一体化”招生规模。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布局中职学校和嘉职院海盐学院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培养模式,为地方技能人才输送打下良好的生源基础。2023年,全县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合作培养10个专业445人,与嘉职院联合培养招生7个班级315人。

二是强化“双师型”教师培育。制定《校企互派人员挂职交流办法》,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能专家的深度合作与互动。构建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来学院任教的双向交流机制,建立“专业教师工作室”。借助核电等规模企业丰富的技术技能人才优势,聘请全国劳模或省政府钱江技能大师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平均每年开展师生专项培训20余次,2022年培养全国技能大赛金牌4人,省技术能手2人。

三是构建“育训并重”工作格局。主动为企业推出“量身定制”的培训服务菜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共享员工”培训服务,疏通职业培训堵点。通过“1+9”培训共同体统筹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培训班等方式,构建面向全体社会人员的“学历+技能”双提升模式。打造核电高端人才培训、退役军人培训等特色品牌培训项目,以品牌“集群效应”促进职业教育培训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该县全年对28家企业的员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超过7500人次,走访帮扶企业307次,派驻企业开展服务228人次。

浙江省教育厅2023-8-17

 

 

从“大有可为”走向“大有作为”——江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观察 文章下载

从“大有可为”走向“大有作为”——江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观察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继山东、甘肃之后,2020年8月,我省成为全国第三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省份;2022年,获批全国率先推进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试点的6个省份之一。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江西职业教育发展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版图上的重要省份。

江西如何下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棋?如何在职业教育改革中交出一份满意答卷?连日来,记者前往多所职业院校采访调研,一探究竟。

探索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新路径

中考失利后,黄俊豪选择就读南昌汽车机电学校。在校期间,他参加了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目(中职组)中获得一等奖,随后被保送至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升入大专主攻汽车故障检修技能,在汽车工程学院的实训基地,黄俊豪技能得到全方位提高。今年5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故障检修赛项上,黄俊豪获得二等奖。“这次拿到全国二等奖,我将有机会参加省里的‘未来工匠培育计划’,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习。”黄俊豪言语中对未来充满希望。

“今年学校有没有扩招,都有哪些专业?”中考结束后,江西省医药学校副校长苏兰宜收到不少家长的咨询信息。她坦言,现在中职学校正越来越受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以她所在学校为例,为满足社会对“学历+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融合中职教育与技工教育,开展贯通式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我省首次以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等为依据对全省中职学校分级评定,学校被认定为A档,更受学生和家长青睐了。”苏兰宜说。

打破职业教育学历“天花板”,完善职业教育“育人链”,畅通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在江西,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已成为共识:推进省级和国家级“双高”建设,大力推动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高职一体化培养规模不断扩大,鼓励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职教本科专业,力争在全国领先建成职普并行、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培养体系。深入实施“未来工匠培育计划”,聚焦航空制造、交通运输等省域重点产业领域,设立“航空强省班”“交通强省班”等,实行双导师制,为相关行业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培育人才,师资是关键。“暑假期间,学校老师会去企业参加培训。”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志安的另一个身份是省首席技师,他告诉记者,按照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培训中与企业技师同等考核,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行业新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实操能力。

既上得了三尺讲台,又玩得转各种实训场,这样的“双面手”甚至“多面手”,在职业教育领域,被称为“双师型”教师。江西聚焦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以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契机,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8项。中等职业学校分级评价制度、校企双向激励制度、“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管理制度、优质农民培训机制、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等开展职业技能测试、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管理措施等6项制度在全国形成首创经验,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新模式、新路径。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经济发展

我省具有发展职业教育的光荣传统和良好基础。新中国很多个第一都是“江西造”,比如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柴油轮式拖拉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省委、省政府全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作为内陆省份,江西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如何做优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人才是重要的要素。

目前,全省共有高职学校66所,其中高职本科学校3所、高职专科学校63所。具有招生资格的中职学校220所(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人数达120万人。一直以来,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之需要、人才专业技能跑不过岗位技术迭代之速度等问题困扰着众多职业院校,江西如何破题?答案是出政策、搭平台、建机制。

电子信息产业是江西重点打造的两个万亿元产业之一。走进吉安市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工厂数字化控制中心,数十台高速LED封装机正高速运转。这里不仅是生产车间,还是一个职业教育平台,2020年,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安市电子信息龙头企业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合建混合所有制木林森产业学院,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学院办到企业,企业直接参与学院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在当地,还流传一个小故事:深圳市某公司老总带队来该市考察投资建厂,在明确享受优惠政策后,依旧没下定决心。吉安市主要领导随即带考察团一行到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走了一圈,在感受到学校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之后,公司老总像是吃下了“定心丸”,合作就此促成。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产教融合是其本质特征,也是最大优势。围绕省内重点发展产业、14个重点产业链及民生紧缺领域,省教育厅遴选立项建设首批22个“十四五”期间省级区域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着力建好校企合作平台。目前,已组建实体化职业教育集团22个,其中8个入选全国示范性培育单位。

6月2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建设的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揭牌,实训基地将进一步打通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持续输出专业技术人才、助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发展要紧贴市场,依靠市场,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只有在学校学得深、练得好,才能在企业用得上、干得好,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办”主任殷侠表示,以该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学生因为业务能力过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

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江西省和教育部共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里,学生正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沉浸式实习实训。依托基地,江西将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共同完成职业教育9大类26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脚本开发与VR实训课程转化,形成国家标准;在共青城,一座规划面积1000亩的共青产教融合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建成后,每年可满足近5000名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学生开展技能培训、教学实训;5月,吉安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围绕当地重点产业需求精准培育,实现人才、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

从订单班到现代学徒制班,从“校中厂”到“厂中校”,再到建设具有江西特色的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江西职业教育正朝着职业教育区域化、区域职业教育产业化、产业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方向大踏步迈进。

“技能改变人生”的故事正在发生

2022年10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李德鑫在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瑞士赛区获得家具制作项目金牌,这是我国自参加该赛以来在家具制作项目上夺得的首金。载誉归来后,省政府对李德鑫奖励30万元,对该项目包括含技术指导专家、教练和翻译在内的专家团队奖励30万元。

现在已留校任教的李德鑫,如今正带领团队抓紧训练,积极备战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我是赶上了职业教育的黄金时代。”李德鑫坦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定、上升通道等方面给予更好的保障,让越来越多的人沉下心来学习技术、钻研技能。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教育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这个社会需要有人成为医生、律师,也需要电力工人和面点师傅。

南至和田,北至阿勒泰,东至哈密,西至伊犁……自2016年踏上工作岗位以来,毕业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王玉强每年平均有230天奔波在戈壁滩各变电(换流)站之间,时刻守护着超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前不久,他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江西省医药学校2022届毕业生孙珊,中专毕业后进入医疗科技企业,成为一名研发助理。她说,上学时的实训课,让自己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是她胜任工作的根本原因。在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甘佳俊正在使用电脑对某知名动画人物进行灯光渲染合成,这是学校产教融合企业带来的一个生产项目。“我们不少同学已经提前被企业预定,学好技能不但能就业、还能就好业。”甘佳俊说。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走进职业教育院校,走近职校学生,能感受到职业教育同样可以看到更高、更远、更广阔的世界,也会有多元的发展路径和出彩的人生。

“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份,江西已形成整省推进职教综合改革的良好格局,职教改革成效初步显现。但要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看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负责人杨涵深表示,接下来,我省将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治理体系,强化治理能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大力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赣鄱工匠等,让各类人才都能脱颖而出。

采访中,不少受访者表示,当下,职业教育迎来了好时代,比如,有了普职转换、多种衔接的“立交桥”;比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师”队伍等,让职教专业、课程设置跟上时代需求……职业教育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美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能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江西职业教育,一定大有作为。

专家观点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校长 朱隆亮:

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向社会释放了更加清晰的信号,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育人的重要主线。但从实践层面来看,职业院校容易“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未能深入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等产教“合而不融”问题仍然存在。

我省职业院校在校生达100多万名,蕴含着巨大的人才红利。因此,在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上,一是要优化专业结构。对标江西开放型经济需求,按照“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改造提升、撤并淘汰”的原则,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产业急需人才。二是要深化产教联合体建设。建立全域推进大格局,引导园区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三是要强化项目引领。制定专项实施方案,组织专门力量,重点围绕科教强省战略、“1269”行动计划等推进工程储备项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贡献职教力量。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时代的呼唤还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学生、学校、企业等要素“融”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育人模式上,职业教育不能完全参照普通教育办学,而应按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在人才培养上,职业教育应聚焦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体验教育,让职业教育不仅是短短几年的技能培训,更成为具有长远意义的人生教育。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不同赛道能成就同样出彩的人生。相信随着我省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职业院校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将为各行各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江西日报2023-8-17

 

 

四大成果,四大趋势——看职业教育发展这十年 文章下载

四大成果,四大趋势——看职业教育发展这十年

2012-2022 职教发展十年

这些事你需要了解

2012到2022,这十年,回望过去,职教发展取得了不小成果,展望未来,看职教发展的趋势。

坚实职教发展的基础

01制度上·打好发展基础

国家陆续推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并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并颁布实施,从根本制度上确保了我国职教的良好发展。

02办学质量上·狠抓质量

国家陆续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教学标准等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确定职教发展应以质量为先。

03师资队伍上·教学为本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文件建立了“国家示范引领、省级统筹实施、市县联动保障、校本特色研修”的教师四级培训体系,职教教师的能力得到了系统性的提升。

04人才培养上·产教融合

国家开展了“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根据现实发展状况适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升学+就业”为导向,倡导产教融合,形成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匹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展望未来,职教发展的新趋势

重技术技能,重校企合作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直接明确了2035年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主力,尤其是校企合作,在未来,校企深化双元育人、定向培养,各种育人资源形成合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必然。

重人才供需匹配

随着今年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名单的公布,在未来,产教融合的力度将进一步提升,促进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匹配。(在四川,有着5所高职院校成为试点单位,点此链接了解详情)

重数字化教育

2022年4月,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覆盖19个大类,汇聚660余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000余门在线精品课和2000余门视频公开课等资源,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发展智慧职教的格局基本形成。在未来,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融合应用将得到长期发展,适应数字化发展是每个职教人和学生都需要做的功课。

重国际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走出国门,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职教发展国际化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职校已经与23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成25个“鲁班工坊”,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贝宁鲁班工坊”,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中非职教合作建立的“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实习实训基地”。

此外,就在不久前,我国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丰富了职教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

在未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或者国外的企业、在国外有产业的中资企业联合办学、合作办学将成为中国职业院校都将探索的道路,学生也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正式开始施行,这是国内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并着重强调了各利益相关方在职教质量提升中的社会责任和推进方向,职业教育将迎来一波发展的黄金期。

一、政策利好下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近几年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国家政策持续释放利好信号:

本次正式施行的《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法律中第九条明确提到,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并且设定每年5月第2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这对于改变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其他公众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职业教育法》第十二条新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法要求社会为职校学生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这将在全国范围内为职校学生开辟多元的上升渠道,实现教育渠道的互相融通。

第三,《职业教育法》明确地提出实施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强调了行业和企业在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直接参与组织人才培养,这将有助于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从而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一种多方共赢的局面。

二、政策利好下,中职、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将持续增加

就细分赛道而言,政策利好下的中职,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将持续增加,根据教育部披露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有明显增长。中职教育经费投入自2019年的2,617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872亿元,相比于前几年平均5%的增速,2019-2020年增速达9.7%。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投入同比增加14.8%,自2016至2020年的复合年均增速达10.8%。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下达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的通知》,下达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52.8亿元,加上提前下达金额249.8亿元,累计下达预算302.6亿元,预计未来职业教育投入将会持续增加。

根据《腾讯2022新职业教育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整体职业教育行业现有学员体量约为3亿,且市场需求增长乐观。未来一年有报名学习计划的约4亿,77%的存量学员在未来有续费/扩科意愿;年轻人群是市场主力,同时中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也正在崛起。

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整个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目前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面临重置率高,学校缺乏特色专业竞争力以及教学质量问题。同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测算,投资较少是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根据教育部数据,中国中职高职等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预计政策实施后将会有更多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公办院校可引入企业资源,建设特色专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次,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将成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知名企业走进校园,开展岗位实践培训,共建人才培育基地。政策利好下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将不断发展,共同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一同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中国技能劳动者达到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国家发改委表示:“中国技能人才总量占比不断提高,但与庞大的劳动力比还是偏低,现在还不到30%,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差距仍较大。未来高质量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会更加尖锐。” 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职普比例的失衡,也导致大学本科就业率走低。短期内,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仍更青睐学术类普通教育,但长期而言,在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驱动下,偏重专业技术的职业教育必将日益受到重视。在健康的职普分流环境下,人才供需失衡才能够得到长远改善。

职教新闻网2023-8-25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