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小学:课程改革勇立潮头 师生成长逐浪湾区
“离大海最近的小学”,这是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小学(以下简称:滨海小学)对自己充满诗意的定位。
大海,是学校的地理坐标,这座美丽的校园是2021年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父辈》主要外景拍摄地;大海,决定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海”一样气质的学生,开放、博纳、勇敢的阳光少年,像海边的红树林一样,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大海,同样影响了学校的定位与目标,扎根于此,滨海小学立志要办“与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相匹配的优质学校”。
向海而生,依海而兴,滨海小学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精准教学支撑“精致育人”
暑假里捷报传来——滨海小学的何敏儿老师,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决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小学组(语数英道法混合比赛)一等奖第三名(全国英语第一名)!近110万名中小学青年教师参与了本届比赛,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而何敏儿老师能笑到最后,证明了她自身出色的能力,与滨海小学的“以生为本、精准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浓厚的教研氛围分不开,更是学校“一等奖俱乐部”40名成员的突出代表。
何敏儿老师国赛风采
滨海小学的规模快速扩大——自2018年9月正式建校以来,班级从原来的18个扩大到40个,学生从600多人增加到1680人,教师队伍从50多名教师增加至105名。滨海小学的“背景”又很大——南外集团,坚持“一体发展、实质融合”的工作思路,积极从“投入、师资、管理、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教育集团优质发展。
正因为有了集团一体化发展的强大支撑,滨海小学才能将“精致育人”的办学思想落到实处,才能做出“精准教学”的小切口、大文章。学校建构“精准教学”理论体系,全体教师参与编制了《精准教学实务手册》,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层面,从七大内涵来推进精准教学落地,分别是:以学为本实现策略精准;三级备课实现备课精准;细化课型实现教学精准;课堂工具实现教学组织精准;习惯培养实现状态精准;因材施练实现作业精准;聚焦素养实现评价精准。“总的来说,‘精准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成长、进步的过程,是师生在课堂中产生心灵共鸣,焕发生命活力与魅力的过程,是‘建构知识’而非‘传递知识’的过程。”校长汪洪如是说。
一手抓精准教学促进课堂提质效,一手抓作业和评价优化减轻学习负担,滨海小学将“精准教学”课题作为“双减”工作的着力点和助推器,取得了卓然的成效,学校入选深圳市“双减”实验学校。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南外高级中学校长梁明表示,滨海小学设计的项目以及落地和路径延伸都充满了智慧的探索。未来,滨海小学的“精准教学”可以成为集团范围内,甚至可以成为南山、深圳一个很好的示范性案例。
年轻干练的行政团队
“树·海”课程凸显滨海特色
东邻人才公园,西接海上世界,南有深圳湾滨海栈道环绕,北面大南山郁郁可依……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滨海小学凭海临风,轻舞飞扬。同时,秉承南外(集团)“像树一样成长”办学理念,学校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树·海”课程……以自然生长规律引领学生发展;以海洋特色课程重构学习方式。
现代化的精致校园
走进滨海小学,就能感受扑面而来的浓浓的“海的味道”——学校以海洋为主题设计学习空间,采用海洋动物的卡通形象作为学校“一日考评”栏的图标,点亮海洋文化。三栋教学楼分别为听海楼、望海楼、观海楼,学生在海洋主题广场与海洋体育馆里用运动释放海洋活力,在海洋文化长廊和海洋文化墙中熏陶海洋气质……围绕得天独厚的资源,滨海小学做足了“海洋功课”。
更重要的是,学校融合学科基础,着力建设海洋奠基课程、海洋实践课程、海洋发展课程。借助蛇口海洋博物馆、深圳海洋博物馆、华侨城国家级海洋公园、深圳湾自然保护区、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海洋教育基地及科研单位优质资源,统筹规划学校海洋特色课程,集海洋专家、家长、海洋科普小讲解员等多人力资源。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海洋研学活动,全面培养滨海学子的海洋品格和能力,由此实现“海洋育人”的教育主张。比如,三年级开展海洋主题“项目式学习”;四年级学生零距离接触大国神器——“深海一号”暨蛟龙号、天鲲号;在全校范围开展的“行走蛇口”体验式学习……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深圳向海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强化,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滨海小学的这篇“海洋文章”,立足当下,更着眼未来。
同时,学校在集团办学目标和课程文化的引领下,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再开发等途径,实现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四点半课程的融合。目前学校结合学科建设,构建了滨海小学“五大精品课程”体系,打造书法、法语和英语戏剧、模联、数学游戏、板球、足球、棋类等50多门65个精品课程,重点打造“三团六队”精品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平台。
“树一样茁壮,海一样博纳”,滨海小学的课程体系中涌动着生长的喜悦,蕴含着蓬勃的生机。
科学课堂瞬间
阳光德育涵养阳光少年
“上学期期末表彰大会,我们邀请了一些学生家长来学校,为自己的孩子颁奖。孩子从家长手中接过奖状的时候,十分自豪,家长也感到由衷的骄傲,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我们给孩子的仪式感。”汪洪所说的“颁奖”,是滨海小学构建的“阳光少年”激励性评价机制。
走过滨海小学的每个班级。不难发现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那就是墙上的“阳光少年评比栏”贴满了橙色贴纸。每一张贴纸都写有“阳光天使”字样,代表着一名表现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获得表彰……通过“集卡式”奖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养成积极向上的品质的内驱力。
滨小阳光少年
激励性评价是南外滨小构筑精准育人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抓手之一。近年来,该校还从学生晨读午写、环境卫生等一日常规入手,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专题教育活动。无论是“十项常规”还是“学习三六九要求”,评价孩子的“尺子”不再只有考试分数。截至目前,学校共评选出“阳光少年”530人次,超过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每学年度获颁“十项常规星级班级”流动红旗。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汪洪说,关注过程,聚焦素养,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才是“双减”落地的保障。这种评价机制唤醒了学生内在的成长力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养成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品质,树立起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对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每朵浪花跳跃着自己的节奏,折射着不同的阳光,但汇总在一起,就是澎湃的力量。“离大海最近的小学”,这是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小学(以下简称:滨海小学)对自己充满诗意的定位。
大海,是学校的地理坐标,这座美丽的校园是2021年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父辈》主要外景拍摄地;大海,决定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海”一样气质的学生,开放、博纳、勇敢的阳光少年,像海边的红树林一样,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大海,同样影响了学校的定位与目标,扎根于此,滨海小学立志要办“与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相匹配的优质学校”。
向海而生,依海而兴,滨海小学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精准教学支撑“精致育人”
暑假里捷报传来——滨海小学的何敏儿老师,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决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小学组(语数英道法混合比赛)一等奖第三名(全国英语第一名)!近110万名中小学青年教师参与了本届比赛,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而何敏儿老师能笑到最后,证明了她自身出色的能力,与滨海小学的“以生为本、精准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浓厚的教研氛围分不开,更是学校“一等奖俱乐部”40名成员的突出代表。
何敏儿老师国赛风采
滨海小学的规模快速扩大——自2018年9月正式建校以来,班级从原来的18个扩大到40个,学生从600多人增加到1680人,教师队伍从50多名教师增加至105名。滨海小学的“背景”又很大——南外集团,坚持“一体发展、实质融合”的工作思路,积极从“投入、师资、管理、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教育集团优质发展。
正因为有了集团一体化发展的强大支撑,滨海小学才能将“精致育人”的办学思想落到实处,才能做出“精准教学”的小切口、大文章。学校建构“精准教学”理论体系,全体教师参与编制了《精准教学实务手册》,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层面,从七大内涵来推进精准教学落地,分别是:以学为本实现策略精准;三级备课实现备课精准;细化课型实现教学精准;课堂工具实现教学组织精准;习惯培养实现状态精准;因材施练实现作业精准;聚焦素养实现评价精准。“总的来说,‘精准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成长、进步的过程,是师生在课堂中产生心灵共鸣,焕发生命活力与魅力的过程,是‘建构知识’而非‘传递知识’的过程。”校长汪洪如是说。
一手抓精准教学促进课堂提质效,一手抓作业和评价优化减轻学习负担,滨海小学将“精准教学”课题作为“双减”工作的着力点和助推器,取得了卓然的成效,学校入选深圳市“双减”实验学校。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南外高级中学校长梁明表示,滨海小学设计的项目以及落地和路径延伸都充满了智慧的探索。未来,滨海小学的“精准教学”可以成为集团范围内,甚至可以成为南山、深圳一个很好的示范性案例。
年轻干练的行政团队
“树·海”课程凸显滨海特色
东邻人才公园,西接海上世界,南有深圳湾滨海栈道环绕,北面大南山郁郁可依……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滨海小学凭海临风,轻舞飞扬。同时,秉承南外(集团)“像树一样成长”办学理念,学校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树·海”课程……以自然生长规律引领学生发展;以海洋特色课程重构学习方式。
现代化的精致校园
走进滨海小学,就能感受扑面而来的浓浓的“海的味道”——学校以海洋为主题设计学习空间,采用海洋动物的卡通形象作为学校“一日考评”栏的图标,点亮海洋文化。三栋教学楼分别为听海楼、望海楼、观海楼,学生在海洋主题广场与海洋体育馆里用运动释放海洋活力,在海洋文化长廊和海洋文化墙中熏陶海洋气质……围绕得天独厚的资源,滨海小学做足了“海洋功课”。
更重要的是,学校融合学科基础,着力建设海洋奠基课程、海洋实践课程、海洋发展课程。借助蛇口海洋博物馆、深圳海洋博物馆、华侨城国家级海洋公园、深圳湾自然保护区、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海洋教育基地及科研单位优质资源,统筹规划学校海洋特色课程,集海洋专家、家长、海洋科普小讲解员等多人力资源。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海洋研学活动,全面培养滨海学子的海洋品格和能力,由此实现“海洋育人”的教育主张。比如,三年级开展海洋主题“项目式学习”;四年级学生零距离接触大国神器——“深海一号”暨蛟龙号、天鲲号;在全校范围开展的“行走蛇口”体验式学习……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深圳向海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强化,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滨海小学的这篇“海洋文章”,立足当下,更着眼未来。
同时,学校在集团办学目标和课程文化的引领下,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再开发等途径,实现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四点半课程的融合。目前学校结合学科建设,构建了滨海小学“五大精品课程”体系,打造书法、法语和英语戏剧、模联、数学游戏、板球、足球、棋类等50多门65个精品课程,重点打造“三团六队”精品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平台。
“树一样茁壮,海一样博纳”,滨海小学的课程体系中涌动着生长的喜悦,蕴含着蓬勃的生机。
科学课堂瞬间
阳光德育涵养阳光少年
“上学期期末表彰大会,我们邀请了一些学生家长来学校,为自己的孩子颁奖。孩子从家长手中接过奖状的时候,十分自豪,家长也感到由衷的骄傲,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我们给孩子的仪式感。”汪洪所说的“颁奖”,是滨海小学构建的“阳光少年”激励性评价机制。
走过滨海小学的每个班级。不难发现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那就是墙上的“阳光少年评比栏”贴满了橙色贴纸。每一张贴纸都写有“阳光天使”字样,代表着一名表现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获得表彰……通过“集卡式”奖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养成积极向上的品质的内驱力。
滨小阳光少年
激励性评价是南外滨小构筑精准育人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抓手之一。近年来,该校还从学生晨读午写、环境卫生等一日常规入手,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专题教育活动。无论是“十项常规”还是“学习三六九要求”,评价孩子的“尺子”不再只有考试分数。截至目前,学校共评选出“阳光少年”530人次,超过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每学年度获颁“十项常规星级班级”流动红旗。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汪洪说,关注过程,聚焦素养,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才是“双减”落地的保障。这种评价机制唤醒了学生内在的成长力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养成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品质,树立起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对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每朵浪花跳跃着自己的节奏,折射着不同的阳光,但汇总在一起,就是澎湃的力量。
网易 20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