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实践工作纪实
融合创新,用智慧教育
赋能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万全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实践工作纪实
万全小学在和平区“智慧教育 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核心理念和学校“开放教育”主题引领下,持续学校“331”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全体教师以能力提升工程2.0实践应用和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实验校,这两项重点工作创优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作业管理、学科教研、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融合创新研究与实施,推动教师主动适应技术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和教与学方式变革,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
沙龙研讨汇聚教师智慧
应用驱动展现真知灼见
本学期,各学科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沙龙研讨活动,以“展示交流+集体教研”的形式开展。在教学主任的带领下,利用教研时间,教师围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经验和困惑做案例分享。展示交流活动中,各教学科组针对“三阶段 四步骤”创新融合模式的应用,充分彰显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促进作用,实现“学为中心 交互共享”。
在沙龙活动中,语文和英语学科教师利用线上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资源融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先学”中培养习惯自主学习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共性、个性问题,再于关键之处点拨和讲解。同时,“开放型”评价与互动,更是让课堂上的学习与课后的练习有效度、有力度。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为轻负高质的教学赋能的良好效果。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平台与技术,把枯燥的知识巧妙融入到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课前就愿意去探索,主动去学习。在课中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核心素养。课后,教师继续用好智慧校园网络学习空间的展示功能,让学生经历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学习方法,从而学会自主学习。
各学科教师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老师们在研讨过程中还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践,不断提出困惑,大家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学的工具,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教学提质增效。
研以致用展示课例
探索实践融合创新
各学科在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沙龙研讨教研活动后,随即进行优质课例展示,全学科共计推出16节课。教师立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深研课标,深挖教材,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融合创新课例。希沃白板、平板电脑、问卷星、plickers等的运用,让课堂教学更加立体且充满智慧。教师在课堂中转换着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诊断学情的“医生”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导师”。教师时刻将学生的“学”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技术应用,将线上或线下课程、课后作业和拓展练习有机融合。课堂教学明显提质增效,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学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实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课堂教学融合创新应用的积极性、主动性。万全人将持续发挥“人各其美 和以共进”校训精神,行而不辍,用智慧教育赋能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搜狐网 202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