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山县:多措并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走进千年古邑衡山,湘江浩荡入怀,祝融诸峰巍峨连苍穹,满眼翠绿、遍地鲜香、处处有景、村村有特色,万物欣欣向荣,产业发展的前景也一派向好。
位于湘江河畔的萱洲镇萱洲河社区
近年来,衡山县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以多种方式促产业、保民生,大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从“单一种植”到“接二连三”,充分挖掘“土特产”的潜力,深耕农业特色产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着融合发展的好“丰”景。截至2023年7月,衡山县153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2700余万元,已超额完成各项指标任务。预计今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0万元。
坚持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2022年衡山县的村集体经济增长数据中,岭坡乡灯山村以经营性收入总额达300余万元从153个行政村(社区)中脱颖而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带动当地村民增收20余万元,一举夺得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一名,在衡阳市也是名列前茅。
岭坡乡洄水湾村的养鱼场
从几年前的贫困村,灯山村何以一跃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衡阳市村集体经济强村?
“集体空,没人听。集体有,跟着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说到村集体经济发展时岭坡乡党委书记李龙说道。
近年来,灯山村在岭坡乡党委的引领下,多次召开研讨会,对村内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空间资源、人力资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利用“寿岳”衡山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模拟野生环境养殖方法,发展“泉水鱼”养殖产业。由乡镇主要领导成立了岭坡乡灯山村“泉水鱼”项目工作小组,积极向上对接,优化支出结构,筹措各项资金,建成了一个50余亩的模拟野生环境的“泉水鱼”养殖基地,当年村级集体经济就实现了盈利。
灯山村的华丽蝶变,直接带动的是邻近的朝圣村干事创业热情,成立朝圣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村合作社流转荒地200余亩,结合自然景观打造了6个甲鱼池、3个棍子鱼池,用于甲鱼、棍子鱼的饲养。与衡山县炜舒蜂业有限公司签订养蜂合作协议,采取“合作社+众筹”模式养蜂,共同打造“甜蜜”事业。2022年底,朝圣村出产棍子鱼800余斤,出产甲鱼2300余斤,两者合计收入达30余万元;从衡山县炜舒蜂业合作社认购的100箱蜜蜂,产蜜2000斤,已销售1200余斤,收入8万余元;举办的“朝圣亲子节”活动,开园当天迎接游客1万人次左右,仅此一项活动,该村村集体经济实现销售收入3.5万余元。
灯山村、朝圣村只是衡山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衡山县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响鼓重锤地抓、真刀真枪地干,全县12个乡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扩面成景,逐步形成“村村建强、整乡推进”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强化组织保障,唤醒沉睡的“金山”
为唤醒村集体经济这座沉睡的“金山”,衡山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提上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为“书记工程”,并成立了衡山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乡镇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各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农业农村、财政和乡村振兴等部门合力推进,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谈到联系乡镇的问题,开云镇世上村党总支书记彭建青感触颇深:“我们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在家只能靠种植水稻、蔬菜维持生计,整体经济难以发展,村集体收入薄弱。县委书记戴新贤来到我们村蹲点后,提出了利用冬闲田‘水稻种植+蔬菜’套种模式发展‘广东甜菜芯’种植,并促成了与广东侨丰公司合作,2022年我们村集体经济直接增收22.5万元以上,村里种植的甜菜芯都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啦!”
开云镇世上村甜菜芯基地
发展集体经济,人才是保障。衡山县在人才的“选、育、用”上求长效,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群众威望高,带动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着眼乡村振兴的需要,衡山县选拔165名熟悉农业产业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推动村级“两委”班子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全县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5岁,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9%。村党组织书记中农村致富带头人102人,外出经商返乡创业51人,认证新型职业农民1360名,成功培养一批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和营销能手等“本土专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持。
衡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兼)颜靖介绍,衡山把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和后进村基层党建提级述职的重要内容。试行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薪酬制度,激发基层抓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据了解,衡山已形成了由20名县级领导包乡镇、153名乡镇干部包村(社区)、735名村(社区)干部包户的三级网格包干体系,累计组建工作专班12个,选派了96名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117名“万雁下乡”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67名到村帮扶,实现村村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多元化发展,做好“全链”文章
多元化发展,是农村集体经济涣发活力的关键。衡山县大力实施“培强扶优”工程,引导各村(社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以项目带动发展,探索形成了“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资产盘活型”“电子商务型”“产业发展型”“乡村旅游型”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乡(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岭坡乡灯山村泉水鱼基地的“乡村一日游”
为了激活沉睡资源,让资金资产动起来。衡山县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工作要求,出台了融资担保、项目管理等方面政策措施,累计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3635万元,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200万元,每年对重点村进行扶持和奖励。制定了《衡山县落实市委政府对建行衡阳市分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把153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授信范围,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此外,衡山县还积极探索统筹上级扶持资金,以优先股形式入股优质国企衡山县美丽乡村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产业项目投资,公司每年按不低于8%向村集体支付项目分红款,村集体获取固定收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东湖镇石潭村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310平方米行业领先的“无尘车间”工艺茶油精深加工坊,年产精品茶油近18吨,使“空房变厂房”,使“闲产生金”,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带动群众累计受益10万余元。
东湖镇石潭村的油茶工坊
衡山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用好用活紫盖峰、九观湖、岳北农工会、唐群英故居、岳北山歌、南岳衡山朝圣古道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民宿客栈、农家乐、农耕体验等旅游新业态,让农文旅资对接起来,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岭坡乡党委运用“政府扶持+企业出资+专业团队运营”模式,打造了岭坡乡乡村振兴直播间,还引进一支专业电商团队市场化运营电商孵化基地,打造一支村支书直播带货农产品队伍,让衡山特色农产品走进大众视野。目前,已集结了30余人的电商团队,10余个主播在抖音号、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已开播,累计粉丝数达200万,日均销售额达1万元。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衡山县各村推动农业生产“接二连三”,做大做强世上村的“广东甜菜芯”、福田社区的黑木耳、萱洲河社区的“猪血桃”、群英社区的“高密度养鱼”、新桥村的蜜蜂养殖、云桥村的红薯片和黄精、岭坡社区的香芋、田家村的澳洲茶树精油、望峰村的瓜蒌子、茶源村的罗汉果等一批“土特产”,探索出了“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良性互动。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如今,衡山正踏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节拍,在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上不断前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农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生动现实。
红星网 20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