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汉庄镇:“乡村振兴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走进隆阳区汉庄镇金竹田村,前来欣赏该村多肉植物的游人络绎不绝,结合该村地域特点而绘制的独具乡村特色的系列墙体画吸引游客驻足参观、拍照,既装饰了乡村风貌,又展示了乡村文化,鸟语花香、欢声笑语的氛围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面。这是该镇积极探索“党建+”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农村党建实践模式,通过文旅带动构建“城市—乡村”沟通桥梁,使村庄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一个画面,也是我市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促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隆阳区汉庄镇不断强化示范引领,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强化组织引领,抓实乡村振兴。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步调一致、目标坚定绘就祥和振兴图。该镇紧扣“党建+乡村振兴”主题,围绕“五个振兴”,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抓点成典、推典成景,以打造金竹田村多肉花园、青岗坝骑(步)行游道为“撬动点”,规划了“党建+产业”“党建+文旅”“党建+生态文明”3个示范片区,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把一个个盆景做成一片片风景,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坚定前行。
汉庄镇还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干部队伍,通过建阵地、强教育、抓作风、促发展,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主心骨”。金竹田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2018年实现脱贫出列。全村共177户723人,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9名,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庄,近年来,通过换届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中起到了表率作用,营造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支部书记杨国发2021年荣获保山市“十佳书记”称号;2022年成功创建全市“名书记工作室”。金竹田村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根基。
有了干事的氛围,接下来又要怎么干?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组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支部领、党员带、群众上”的良好氛围。首先是带着群众学。组织村“两委”、小组长、旧寨50户群众代表到腾冲、龙陵学习乡村振兴经验。其次是带着群众议。学习回来后,该支部组织召开党员会、群众会,让群众自己决定要怎么干?是引进公司,还是成立合作社自己干?该村群众决定先成立合作社,再引进公司,由合作社入股到公司的方式来发展乡村旅游。再者是带着群众干。将做好人居环境卫生作为基本点,拆除一批圈舍、清理一批杂物,打造一批景观、布局一批业态。然后,党员户先行先试,带头参与项目建设,在整村没有一家农家乐的前提下,支部书记带头融入业态布局,干出样板点,打消了群众疑虑。
“现在,发展乡村产业,不像过去就是种几亩地、养几头猪,有条件的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既要有速度,更要高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立足民情,由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橼栖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引入具备实力的运营公司,进行业态布局,合作社在公司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立足村情,以旧寨小组为主景区,辐射带动其他四个小组,形成一条体验轴。把旧寨打造成为牧云花镜游憩区;把柳湾打造成为生态鹅、生态鸡养殖区;把金竹田打造成为生态香橼采摘、豆类种植区;把牛汪塘打造成为生态羊养殖区,这些布局都是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提质增效。
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利益联结机制。群众自主入股,旧寨50户农户按照每户1万元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再入股到公司。政府投入折算入股,将市、区两级投入到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再入股到公司,实现整村群众户户有股份、年年有分红,共享乡村振兴带来的增值收益。当前正在开发的认领香橼树活动,既有采摘收益,还能带动“后备箱”经济及乡村旅游经济收益。
多业态布局,按照“一户一品”的原则,全村每户种植1个品种共500盆多肉,布局民宿、农庄、手工作坊、露营地等13个大的业态。合作社围绕规划布局,动员群众结合自身实际融入到产业发展中,具备能力的群众,积极融入到业态中,获得自主经营性收入;劳动力在外的群众,由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或房屋,获得租金收入。在项目建设中,合作社还发挥劳务动员和派遣功能,与公司约定优先雇用村内群众,目前已发放劳务费60余万元。
同时,金竹田村探索建立“1+1+1+N”农村末梢治理体系,即:“1”个党小组发挥带动作用,“1”个自管组提升自治能力,成立旧寨——良栖自管组,充分发挥群众自建、自治和共享的发展理念。“1”个合作社打通富民渠道,“N”个群众组织强化社会治理。成立了“急先锋、不老翁、好姐妹、红领巾”四支群众自治队伍,对应了青年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在项目建设、乡风文明等方面起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前进方向。汉庄镇以金竹田村为试点先行,辐射带动周边村寨,不断发动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金竹田柳湾群众自发入股成立了向天歌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鹅1500只,现已具备出栏条件,在为文旅核心项目区提供鹅肉、鹅蛋的同时,带动群众增加收入。汉庄的庄房、岩箐及周边杨柳乡的马鞍村、蒲缥镇罗板村为项目景区提供土鸡、火腿、蜂蜜、柑橘等农产品,共享发展红利。
方向明,路子准,脚步稳,依靠高质量党建引领,汉庄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山篇章的新征程中,催开了乡村振兴的一枝新花。
保山日报 202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