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18年信息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中学

题目: 2018年中学工作信息第47期

资料提供时间:2018-12-20

目录

更多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误区与重构 文章下载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误区与重构

内容提要: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纷纷开展了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走向内涵发展的重要表现。当前,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升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但是,由于缺乏对文化背后的价值观教育的自觉,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在实践中暴露出了目的的盲目性、内容的重复性、方式的专门化与统一化、效果的形式化等问题。走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一是要从学生出发,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性;二是要精挑细选,谨慎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三是融入学生生活,优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四是注重价值引导,彰显传统文化教育的功用。

2014年4月,伴随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中小学进一步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逐渐增多。这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开始走向内涵发展的重要表现。笔者曾经对一些中小学进行过走访和调研,发现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几乎成为所有中小学的共识。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认识和理解的偏差或者其他因素的制约,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甚至走向了它的反面,这不仅消损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而且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无法消解的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步入了盲目性、专门化、重复性、形式化的误区。究竟如何认识和看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澄清辨别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并探寻走出误区的现实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分析

学校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同时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学生而言,加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升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是人类精神的宝库。但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落后,导致了人们在文化上的自卑心理。于是传统文化被认为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而对两方文化不加选择的“拿来主义”。正如余英时所言:“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是从局部修改发展到全盘舍弃,对西方文化则从局部吸收发展到全盘拥抱。尤其重要的是:自‘五四’以后,中国人(至少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1]在此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致命打击、逐渐衰微。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是保存和延续这一精神命脉的重要方式。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扬。增强认识和了解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其从内心接受传统文化,进而逐步提升文化自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在人们心中扎下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命脉就会得以保存和延续。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诚信缺失、自私自利、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问题成为我们社会正在面临的“道德危机”。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不仅会加剧人际关系的紧张,更会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出现道德危机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文化危机,这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言“今天中国的危机毋宁是文化的危机”[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教人做人”,它在时时刻刻引导和规范着人们做一个具有文明修养的中国人。它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以诚实守信、重义轻利、仁爱、刚强、坚毅、勇敢等为主要内容,以躬身践履、自律自省为修身途径,这些对于今天的中小学教育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解决当前学校教育中的道德危机,改善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就是价值观教育,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转变为社会的道德规范传递给青少年学生,使之成为他们所信奉和坚守的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有助于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更加密切,多元文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方面意味着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却又预示着核心价值观的“失守”。如何看待和处理多元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多元文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否则,就会使学生陷入文化冲突主义、文化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或者文化相对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淖,这都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贵在“优秀”,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教育,而是精心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为教育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4]。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不断的关键,传统文化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精神财富,这是对自己文化的最起码的尊重。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过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独特的社会背景下产生,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以一种文化价值去评判另一种文化的优劣。各种文化之间应该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秉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最终构建各种文化共同认可的社会秩序。

二、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

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偏差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等的藩篱之中,无法展现其应有的价值。具体来看,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目的的盲目性

当前,不少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源于“传统文化热”,另一方面则来自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自己对于学校为什么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思考。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认识的增强,自上而下都兴起了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受这一潮流和趋势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也开始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几乎成为一种共识。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小学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到对传统文化的空前重视这本应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许多学校却没有立足学校实际,对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足够清晰的目的,使得学校在追赶潮流中丧失了自我。

由于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缺少明确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往往成为学校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务、彰显学校办学成果的一种形式。追求活动的规模、现场气氛,重视活动后期的宣传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究竟有何情感体验、增加了多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则无人过问。如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淖。

(二)内容的重复性

新课改以来,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国家课程的语文课、品德课等课程中,已经有不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在课程目标上要引导学生“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6]在地方层面,有些地方也开设了以传统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地方课程,比如,山东省就将《传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之一。在学校层面,学校纷纷开展孝道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等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开展了诸多相关活动。如此一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就有大量的内容重复。内容上的重复一方面降低了学校教育的效率,这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有效性,无益于其真正深入教师与学生心中,严重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方式的专门化、统一化

如前所述,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本来就已经设置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但是,仍有不少学校认为,只有开展专门的活动才真正称得上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是,在中小学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名的活动——“孝亲敬老”活动、“写春联品国粹”活动、“走进府学文庙感受传统文化”活动,并且通过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绘画比赛还有小队活动等形式展开。这些活动的开展当然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强调这些专门教育活动的显性教育作用时,容易忽视其他教育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隐性价值。

与方式的专门化相伴随的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统一化,即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是完全相同的。笔者在一所小学调研时,曾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孝心中国年故事大王比赛”活动。在此次活动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完全一致的,这就忽视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思维发展水平、道德发展阶段的差异,没有照顾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这种“大一统”的教育活动给学校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却难以真正实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道德发展的目的。

(四)效果的形式化

走进中小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们穿着古代的服装、摇头晃脑地吟诵古诗词,整齐划一、场面壮观。然而,在这些看似“热闹”的活动背后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过于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其内容与实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是价值观教育。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于活动的形式则是次要的。不少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都成为一种形式化的、缺乏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形象工程”。以上述“孝心中国年故事大王比赛”活动为例,在这次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以《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作为演讲素材。《二十四孝》是中华孝道经典,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孝的认识,但是,里面很多内容带有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男尊女卑、等级森严、人人不平等的色彩,比如埋儿奉母、芦衣顺母等,这些做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分别,特别是传统生活的“孝道”在现代社会的转化应当是此次活动的重点,然而学校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沦为一般意义上的娱乐活动、休闲活动或者比赛。这就从根本上遗弃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价值,使其落入了形式化的窠臼之中。

三、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构

走出上述误区需要重构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既需要明确目的,也需要改进方式,最关键的还是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

(一)从学生出发: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性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构首先需要增强目的性,这要求中小学立足于校情、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每所学校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因此,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中,加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几乎成为所有中小学校的共识,这也是教育改革走向高度自觉的表现。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灵魂,学校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整体、全面的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和看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另起炉灶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之游离于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外。事实上,许多学校的文化特色就是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当前不少中小学将忠、孝、仁、义、博、雅作为学校的文化特色。如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融入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中,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应当从学生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等因素,真正从学生成长所面临的困惑或矛盾出发,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比如,在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中,学校有意识的进行了感恩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精挑细选:谨慎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明确了目的之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是内容选择问题。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成为一座精神宝库。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背景)密不可分,被深深地印刻上了传统社会的烙印。我们今天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希望能够从中吸收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有所帮助之处,而非全盘吸纳传统文化。因此,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看其是否有助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正如学者所言,“并非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是可传的,只有那些对现代公民生活具有思想力、诱惑力的文化才是可传之统,才是可欲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说,价值传统一定是对现代生活具有解释力,能解决当下生活所面临的问题的可传之统、能传之统和必传之统。”[7]这就需要精挑细选、谨慎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余英时先生曾谈到,“中国没有民主的制度传统,但是中国的人文传统中不乏与现代民主精神相契合的因子。儒家的‘仁’与‘恕’强调人格的尊严和容忍的胸襟,墨家的‘兼爱’和博爱相通,道家一方面主张‘无为’政治,反对政治力量对人生过分干涉,另一方面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的观念则是佛教的重大贡献。”[8]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重复性。这要求学校从文化特色建设的全局出发,宏观、统筹安排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的内容,合理开设校本课程,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在中小学进行。

(三)融入学生生活:优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

对于“文化是什么”可谓莫衷一是、人言人殊,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一两百种。然而,有一种关于文化的认识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这就是将文化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先生曾言“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9]如果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优秀的生活品质。如此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当其走进学校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改变学生生活方式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真正得到普及、得到应用,也才真正走入学生心中。杜威在探讨教育民主的问题时曾经旗帜鲜明地指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0]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除了发挥语文课、历史课、品德课、德育活动等教育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显性促进作用之外,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到课堂教学、师生交往、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它们的隐性教育作用,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时时事事、点点滴滴中都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润物细无声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要合乎学生的成长需要,应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年龄阶段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

(四)注重价值引导: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功用

如果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引导学生培养和树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应的价值观。只有注重价值引导才能真正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功用。注重价值引导要求学校、教师从现代生活方式形成的角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作出批判性分析。以孝道教育为例,传统文化中的“孝”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无条件服从,所以才会有了以《二十四孝》为代表的经典孝道案例,它背后折射的是传统社会长幼有序、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价值观念。但是,我们今天进行孝道教育,不再是对这种人人不平等价值观的尊奉,而是立足于平等关系基础上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对于这一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曾明确指出:“今天的亲子关系当然不同,这是在经济、政治完全独立,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稠密人际的情感态度。从而它不能再是传统的‘父父子子’,也不是重复五四时期的‘我不再认你做父亲,我们都是朋友,互相平等’,而是既在朋友平等基础上,又仍然认做父亲,即有不完全等同于朋友的情感态度和相互关系。”[1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作出现代性转换,从现代生活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会被更加重视,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之中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切实澄清并扭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学校教育改革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当代教育科学2018-12-4

 

 

学生作业家长签字的合理性分析 文章下载

学生作业家长签字的合理性分析

内容提要:作业签字一直以来都被认为理所应当,但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并非不可质疑。教育管理关注管理目标、管理思路以及管理手段。从管理目标来看,除了保证作业完成之外,作业签字应该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教师教学改进方面具有更高追求;从管理思路来看,其混淆了管理对象,作业签字是基于亲子关系,而非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管理手段来看,作业签字采取的方式效率不高,对于孩子在校、在家情况,家长和教师缺乏了解,而且这种不信任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抵触情绪。

关 键 词:家长作业 作业签字 家校合作 学生主体性 合理性分析

关于作业签字,学界的研究相对较少,争论主要集中于作业签字是否值得提倡上面。支持者从家校合作的角度阐明作业签字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实际上是为这种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反对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作业签字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利影响。但是很少有学者将家长签字视为一项教学管理活动,并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分析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其实,家长签字是为了检查作业,而检查作业是学生管理的一部分,无论由谁检查,这都是一种教育管理行为。教育管理活动注重管理目标、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因此可以将这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着手分析让家长检查学生作业并签字是否合理。

一、管理目标合理:目标层级明确

检查学生作业属于学生作业管理,是学生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但是,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程度是最基本的目标,还应该有更高一级的目标。

家庭作业是帮助学生回顾、巩固学习内容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检查、批阅学生的作业,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他们学习的薄弱环节,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侧重。这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方式,对于进行补救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检查学生的作业不仅仅是为了确保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是教师调整教学计划、转变教学方式的依据。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而言,这个管理目标是正确且合理的。

作业签字的出发点是正确的,而且还是一种促进家校合作的尝试,但是家校合作的目标不是对教育责任的重新划分,而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作业签字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具有良好的督促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升入高年级,自律意识逐渐增强,家长和老师要逐渐转变角色,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控制者”变为“辅助者”、“促进者”。家长和老师的角色转变能够激发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个目标也是正当且必需的。

管理只是手段,并不是目标,管理最终是为了服务教学。如果检查学生作业的目标只是为了督促学生完成作业,那么这个管理活动的效率就不高,因为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独立完成作业完全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实现,并不需要教师介入。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学习状态,并且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负责的意识和能力。

二、管理思路错误:管理对象混淆

一直以来,作业签字被视为家校联系的一种方式。通过家长签字,家长可以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通过这种形式,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从而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教育合力。这是大多数研究关于家长签字作用的认知,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状态。既然如此,那么实然状态如何?

一般情况下,作业签字主要可以分为书面作业签字和非书面作业签字。书面作业签字是家长在学生各科作业上签字,其内容往往是“已检查”“作业已完成”等,教师作业批改后家长需要根据学生的改正情况,签“已订正”。非书面作业签字主要包括朗诵、背诵以及预习等作业,家长签字一般是“已读×遍”“已背诵”“已预习”等。无论是书面作业签字还是非书面作业签字,其内容都是相对固定的,家长都是按照教师的“要求”,遵循一种单方面规定的“套路”签字的。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将签字视作“任务”,勉强去完成;教师也不会在意家长是否真的检查了作业,而只要知道签字与否。

家校合作是一种密切学校和家庭关系的管理方式,学生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纽带,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如何协调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成为家校合作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之所以家长签字从家校联系的“桥梁”沦为互相嫌弃的“鸡肋”,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协调好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最明显的体现在,学生作业管理本应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教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而且往往带有一种强制性,虽然这种强制性不是直接指向家长,而是指向学生,但即便如此,其中仍然存在一个逻辑问题——教师凭什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这种强制性源自何处?从教育管理学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为了明确教师的管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主要参与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管理对象,二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学生的父母并不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只是子女受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当子女学成归来后,父母也许会在物质上依靠子女,或者因为子女未来的发展而使家族的声誉得到提升。但是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能要求家长承担教学活动中的责任,因为无论从教育管理体制而言,还是出于私人关系,家长与教师之间都并非上下级关系,而且也不存在具有约束作用的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教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实际上混淆了对象间的关系。作为利益相关者,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但让家长在教学活动中承担教师的职责,并不合适。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其在教育管理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不能决定教师可以“越位”。

三、管理手段失当:效率不高且引发抵触情绪

1.签字只是信息的单方面告知

不同于其他沟通方式,签字并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只是对告知信息的确认,整个过程就是教师一个人在参与,家长只是配合教师。

如果家长签字是为了促进家校联系,那么不妨来看看沟通的实际效果。家长所获得的信息只是教师想让他获得的信息,他并没有话语权,在通过“签字”的交流中,家长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得到的信息还极为有限;教师得到的也只是一个“肯定”的答复,教师并不清楚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率,因为这些具体情况都不是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以说明的。此时,家长签字非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成为家长的负担。

2.签字基于一种不信任的前提

与口头之约相比,签字是一种新型契约关系的体现,目的是为了明确责任、规避风险。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前提,如果说在商业领域这种契约关系的缔结是一种谨慎的选择,那么在教育领域,这种签字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和家长的双重“不信任”:既不信任学生能完成作业,也不信任家长会检查作业。

教师让家长签字,美其名曰“关心孩子学习”,签字成为关心孩子的表现。然而,由于学生的学业难度越来越大,许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难以辅导孩子学习,因此,他们只能让孩子自己学习,末了在作业上草草地签字了事。这样,原本渴望关心孩子学习的父母内心会受到打击,认为自己无力关心孩子学习,“学习方面的事还是交给老师吧”,反而导致相反的效果。事实上,关心孩子学习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并非只有签字这一种途径。将参与途径狭窄化,只会降低家长的教育参与度,削弱家校合作的效果。

3.签字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却还需要一个签名才能得到承认,这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一种不正确的学生观:无论你表现得如何,你始终是一个学生、一个不成熟的人,只有在一个成熟的人的监督下才能确保你的行为是符合要求的。在这种观念下,学生并非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被视为一个处在控制下、依附他人的存在。这种观念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但更为糟糕的是,长期处在这种外界环境下,不断强化的观念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内心想法,使人逐渐改变原有的自我认知,相信自己无法独立于他人。如果仅仅是身体依附他人,今后尚有机会获得独立,但若在思想上依附于他人,将不利于学生的性格养成。

因此,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管理手段失当的最终结果是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没有从中获得利益,不仅没有达成既定的管理目标(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并没有因为签字而有所改变),而且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没有产生有利影响。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8-11-28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政策隔离及问题 文章下载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政策隔离及问题

——以农村教育的文化责任和乡村义务为起点

内容提要:乡村教育具有特殊的文化责任,这一责任是它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依据。教育的“乡村意识”不只属于乡村教育,实际也属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不能只有公共性和标准化,而应包含比城市教育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处于两种视野中,前者立足于“农村视野”,而后者则立足于“国家视野”。在政策设计层面,两者处于分离和脱节之中。乡村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均衡和标准化,而乡村建设则是以致富和发展为目标。事实上,不仅乡村教育缺少“乡村责任”,而且乡村建设同样缺少“教育意识”。乡村教育在政策设计中被赋予“扶贫对象”的身份和处境,而不是作为乡村建设的动力和主体。农村学校实际处于乡村建设之外,没有赋予任何乡村义务和责任。

一、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身份:乡村教育的文化责任

农村教育①要守护一种文化性和地方性,担当乡村建设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以基础教育(含义务教育)为例,对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的法律定义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为进一步升学打基础。但这一定义并未对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做任何区分。农村教育作为独特的文化主体,在国家政策设计中尚处于缺位状态。

对于农村教育的文化性和地方性,亦有诸多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教育的乡土性可能损害农村基础教育的现代性和公共性。徐继存和耿丽娟认为,乡土教育虽然顾及了乡村精神的守护,却脱离了世界的现代图景。[1]邬志辉认为,无论是乡村教育还是城市教育,首先应当是“现代”的,因而乡村教育必须是“乡村且现代的教育”。[2]郝文武认为,农村教育是对“农村人”的教育,但不是“培养”农村人的教育。[3]然而,地方知识及相关理论告诉我们,对于农村教育来说,仅有国家标准而无文化定义是不完备的。美国学者格尔茨认为,地方知识具有文化的性质,关注于“认同”问题。地方知识是能够左右社会信念的知识。[4]农村教育的文化性,不是指文化科学的文化,而是对乡村世界“文化认同”的文化,它既是关于人类文明的普遍知识及教育,又是有关农村社会地方知识的教育。由此可见,教育的乡村意识不仅是农村教育的问题,也是民族认同的问题。对于中国的文化体系而言,乡村作为文明的标签是东方传统的象征。农业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基础,乡村伦理蕴含着传统伦理的本质。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认为,“中国的本质是乡土性”[5]。孔子在《论语》的《乡党》中,谈及乡人生活的大量礼仪问题,这些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普通“乡民社会”的生活伦理。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认识乡村是认识传统的重要方法,乡村教育承担了民族认同的重要责任。

乡村教育之所以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其重要依据正是农村教育所承担的这份文化责任。乡村教育以它独特的文化性,具有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能力,这是由其特殊的文化身份决定的,而不是由其地域性特点决定的。这一身份决定了它的功能的“天定性”。农村教育在精神上的乡村性及其文化认同义务,将为包括城市在内的“教育整体”提供文化源泉。从这个角度看,乡村意识不仅是农村教育应有的信念,也是城市教育不可缺少的价值。谢治菊在反思当下教育的文化困境时认为,当下教育面临地方化、个性化、基层化与城市化、国际化、西方化的困境。前者越来越少,后者越来越多。[6]事实上,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立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系,其基本立意亦包括对乡土知识作为民族文化的强调。传统价值作为一种地方知识,在基础教育中已经出现严重危机,这种危机也预示包括城市教育在内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危机。

1999年陈敬朴将农村教育定义为主要是针对“农村孩子”的教育,还没有作为国家“标准化”的公共教育的含义。目的只是一种“农业教育”(尤其是农业科技教育)。他分析到,这样的农村教育“能直接地满足那些被我们称之为农民和生产者的需要”。[7]可见,这样的农村教育具有特定的目标和内容,与城市教育的任务完全不同,它的公共性和标准性是不充分的。教育的目的和性质就是乡村性的,其主要责任就是乡村建设,包括为农村学生提供知识扫盲、科学普及,以及生活技能的教育。农村教育还没有真正划入公共的或全民的教育范畴,更没有被作为高水平的精英教育、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来看待。单纯是为了农村社会的启蒙和发展,而不包括升学或培养科技人才。这十分类似于20世纪初乡村教育运动的目的。不过,又没有那场运动所包含的民族拯救意识。

然而,上述研究者对农村教育的定义已不适应今天的农村教育,今天的农村教育在实质性上已纳入国家公共教育,因而追求升学(精英目的)自然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但这一新职能的出现,在理论上不应与它的文化责任及乡村义务相冲突。农村教育应当守护作为地方性的文化本质,应重新唤醒一种“文化自觉”意识。[8]农村教育应当由“地理和物质的逻辑”转向“精神和文化的逻辑”。[9]这一立场是对农村教育文化责任的一种强调。当下农村教育的任务不应仅止于升学,而应同时承担起必要的文化责任和乡村义务。与20世纪初乡村教育运动的目的不同,它不在于民族拯救和国家解放,而在于文化守护和民族认同。这一点又类似于梁漱溟当年提出的文化至上理论,不过在今天看来,主要不是文化复兴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文化守护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的乡村意识超越农村教育的一般定义与范畴。

二、被遗忘的乡村义务:作为扶贫对象的乡村教育

(一)政策授权的缺失——乡村建设没有教育的“事”

一个严酷的现实,不是农村教育怎么办,而是“乡村”与“教育”的隔离。学校与乡村分属两个不同系统,各有各的目标和任务。乡村与学校已形成物理性与精神性的隔离,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法定义务和行政责任。农村教育虽然身处乡村社会,却完全独立于乡村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谈农村教育怎么办、谈乡村责任,实际已经失去基本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教育的问题,首先是两者的关联问题,然后才是教育怎么办的问题。

事实上,不仅乡村教育脱离乡村建设,而且乡村建设同样脱离乡村教育。农村作为一个背景,已经退出乡村教育的视野,乡村教育只是“嵌入乡村”的存在。[10]不仅乡村教育拒绝乡村责任,乡村建设也无视乡村教育。事实上,如果教育只是一厢情愿地贴近乡村建设,而没有“乡村”对教育的应许和期待,乡村教育的“单相思”注定不可能成功。一位乡镇中学校长这样介绍他们在乡村建设中的角色:“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接受区教育局的领导,满足家长对我们的要求(指升学)。不过,我们也参与许多活动,有许多合作。比如,各种文化节、诗歌协会、诗词协会,以及歌唱比赛等。不过,做这些工作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这是由隶属关系决定的,我们是驻镇单位,因而与他们(指乡镇)是合作关系。”可以看到,农村学校没有明确的乡村义务,更没有制度性的功能和职责。作为所谓“驻镇单位”,他们不是也无法是乡村建设的制度主体,更没有也不可能有直接的主导权。

农村学校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改变及其功能转向,体现了当下教育历史性和结构性的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建设工作。以每年中央农村建设工作1号文件为例,每年都提出新的主题,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强大动力。但提及教育或要求教育参与乡村建设的却相对贫乏。就政策设计本身而言,虽然已将农村教育纳入乡村建设之中,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教育的“乡村义务”问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或基础教育,主要被作为乡村建设的扶贫对象。然而,只有2005年和2013年是例外。2005年在强调农民技术培训、贫困学生免除书本费和学杂费外,对农村基础学校提出要求:“农村中学也要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教育”。不过,也没有提及任何进一步的政策跟进的相关规定。2013年的1号文件中,很少见地提及教育(农村社会教育)为乡村建设服务的问题:“继续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不断改善推广条件。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

(二)文化责任的缺失:有乡村教育而无乡村信仰

中央农村工作每年度的1号文件,对农村教育的乡村责任缺少足够的表达,但并不意味着完全缺少这方面的思考,常常通过专项文件的方式给予补充。比如,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中,不仅关注到作为“社会教育”的文化建设,而且对农村“学校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常具体的实施要求:“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要求在“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2005年或许是个特别的年份,在中央农村工作1号文件中,也是特别提及农村学校的乡村建设义务问题,而且是同时提及农村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方面的义务和责任问题。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及其乡村义务,仍然受到政策关注,只是在致富与发展的主导政策之下,显得相对滞后无力而已。

然而问题在于,即使已关注到教育在乡村建设的作用,但也没有意识到“乡村”作为精神意义的作用。乡村建设有了乡村教育,却没有乡村信仰。对于乡村教育还缺少政策层面的定位和思考。事实上,在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全国各地都有许多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典范。比如,许多发达地区的乡镇,都有文化公园、民俗馆、地方传统产业陈列馆、乡土资料馆、历史名人史迹陈列馆、红色文化基地等。比如江苏制定《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包括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与村容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村务管理与长效管理和评价等7个部分,把生产、生活和生态紧紧结合在一起。其中第四条是突出文化传承:“具体内容是发展文化体育、乡风文明。主要目的是让农民既能拥有现代健康生活情趣,同时又能享受传统农村文化的熏陶,保得住传统、记得住乡愁”。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学校在硬件上已经毫不逊色于城市学校,达到了很高的现代化水平。然而,从目标、任务和内涵上看,却与城市学校没有任何差别,仍然以升学和考试为价值追求,没有发挥任何对乡村精神的文化认知功能。

(三)文化领导的缺失:乡村精神及教育没有成为政府意识

乡村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文化领导意识的缺失。就调查的个案地区而言,政府有专门设立的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市农村工作的政策设计与实施。然而,调查显示,包括教育在内的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缺少规划领导意识。各区、乡镇近5年来,从《工作要点》到《专项工作》,每年发布政策文件达数十份,然而,关于要求教育履行乡村义务的政策文本却从未看到,仅有市县及乡镇政府与教育部门发布的有关学校投入、合并、扩建等方面的政策文件。

乡村精神是乡村建设的根本,这一点似乎仍然没有成为政府领导的普遍意识。郑风田教授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分析认为,未来中国乡村发展将以“城乡融合”代替传统的“城乡统筹”及“城乡一体化”。[11]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乡村建设的未来提供了美好的政策前景。然而,不管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如何城乡等值,乡村唯一不能等同于城市的,应当是乡村的价值体系及精神文化。就这一点或乡村建设的本质而言,没有乡村精神的一切乡村建设成果都将失去意义。由此,通过教育实现乡村精神的建设与传播,在未来中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将发挥重要的文化领导作用。调查显示,在乡村治理中,文化领导尚没有成为一种政府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教育及其乡村精神根本不可能成为主导乡村建设的基本信念。“经济大于文化”仍然是基层政府的基本立场,有了“钱”才有“文化”,经济搞好了才去搞文化,在他们心中无疑是绝对正确的,却没有意识到文化可以先于经济,教育可以先于文化。更没有认识到,用教育创造好的文化,再用好的文化发展经济。改变乡村首先是改变精神,这似乎是一个很难让人们真正接受的观念,再好的乡村、乡镇,一般都是在有了钱之后,才去关注乡村世界的文明和文化。文化广场、读书室、体育健身园地,以及村务管理、社会教化、乡风文明,都只是发展的附产品,而不是作为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针对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问题,一些基层政府领导及工作人员,以及乡镇居民和下属村民对访谈调查的回答令人深思。正像一位乡镇官员说的那样:“乡镇工作的重点是经济建设,我们精力有限,不仅人手少,而且资源有限,根本不可能过多关注这些问题。再说,依靠教育(学校)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在学校里对孩子们讲这些,要等很长时间才会有效果。做这些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而且,现在的农村孩子比他们的父母更向往城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的回答已经告诉我们,乡村世界的文化自信似乎已经丢失。在这一前提下,他们不再相信或期待乡村精神及教育的奇迹。

三、作为“国家建构”的乡村教育:乡村建设的叛逆者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分离与脱节,表现于乡村建设是“农村视野”,而乡村教育则是“国家视野”。这既是乡村教育的现实处境,也是乡村教育的政策处境。以2012年-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为例,对农村教育的要求主要是教育均衡和标准化建设。农村学校的指导思想,只是对国家教育大纲(主要指德育)的改写,而没有体现乡村伦理的价值与信仰。[12]扶贫性的政策设计的立意仍在于追求升学的城市目标。尽管这样的教育在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公平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涉及农村教育的内容最多,也最为丰富。第12条是关于“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第16条是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第27条是关于“农村教师素质与免费师范生计划”。其他四个年份,只是在内容上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扶贫发展仍然是基本思路,而扶贫的政策立意是标准化建设。由此可见,农村义务教育的总体政策思想是“标准化建设”。比如,201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2014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第24条“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除新增“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工作考核考评”,以及“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等问题外,又再次特别强调“制订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2015年和2016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更进一步强调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标准化建设等问题。

在这些教育政策之中,上世纪末乡村“撤点并校”影响最为深广。数以万计的农村中小学在这个政策的影响下消失。在这一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不但在物理距离上离开农村,而且也在价值目标上与乡村建设分道扬镳。寄宿成为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普遍方式。孩子们与家乡的自然环境无缘了,封闭的学校教育使他们无法接触到乡村的自然环境,一心只想改变命运,出人头地,远离乡村,他们与乡村仅有的联系被割裂了。寄宿制也使农村学生与家庭生活相分离,而另一些孩子则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而辍学,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教育与乡村的脱离。学校作为乡村伦理文化的载体与传播者,对乡村社会的作用从此消失了。[13]农村学校永远地离开了乡村文化,抛弃了乡村建设的责任与使命。当下教育的城乡并轨,实际是乡村向城市的并轨,它们是不平等的。在文化上是反传统的,在精神上是反乡村的,在道德上是反伦理的,在形式上是反自然的。

乡村教育对乡村义务的拒绝是普遍性的。我们的调查显示,农村教师对乡村伦理“进课堂”普遍反应冷淡。有教师回答说:“把孩子培养成知书达理的人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不能说传统教育在农村教育中已经蒸发,在许多学校中仍然受到重视。比如,个案学校关于清明节的主题班会,从杜牧的诗到祭祀节日,再到二十四节气,以及传统文化,效果很好。但是,这些都不是普遍性的,更不是制度化的教育安排。调查显示,对于是否经常开展有关乡村文化的教育活动时,61.4%的农村教师选择了“偶尔”,35.1%选择了“经常”。50.1%的教师认为,学校更重视的是综合素质,18.1%甚至认为是“应试能力”。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分离只是现象的一部分,而更为严重的是,它们在价值上和精神上的对抗,乡村教育扮演着精神叛逆者的角色。乡村建设处于“双向受敌”的境地,不仅城市元素在瓦解乡村建设,比如,因为交通和物流而造成乡村经济的萎缩,而且乡村教育又从精神上摧毁了乡村建设的意志和信念。乡村教育在精神上是“去乡村化”的,甚至是“反乡村化”的。乡村教育不仅对乡村建设没有贡献,相反则是乡村建设的摧毁力量。这种破坏力量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表现于拒绝对任何乡村精神的传播和关注。在上述诸多文件中,即便是一些十分完备的政策设计,包括已经关注到农村教育的乡村义务问题,但也没有在任何方面考虑到文化和伦理问题,更没有对乡村少年的精神问题以及农村学生脱离乡村生活等问题做出任何指导意见。

事实上,乡村少年亦有对乡村的留恋,但却不是本质性的或文化意义上的,大都只是直觉的或功利的对比。当询问学生长大后想要去哪里工作,46%的学生表示“不确定,等以后再说”,愿意“留在农村”的学生只有19%。当问及“为什么不会留在农村呢?你不是喜欢农村的吗?”,回答却是说:“是喜欢呀,但是这里除了种地什么的,没有什么工作呀,要不就开小店。而且我的爸爸妈妈都不在这里,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呢。”农村学生虽然在情感上仍然喜爱农村,但对城市生活却抱有强烈幻想。对于生活在城市或农村的“二选一”问题,他们并不犹豫,这种对城市的向往与对乡村的不舍的情感困顿,似乎成为乡村社会的“主流情感”。追求升学和功利的教育掏空了他们对乡村的精神信念——事实上,这一点不止于乡村教育,对于城市教育来说,性质也是一样的。

以个案学校(小学)的调查资料为例,2015-2016学年,该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内容有:“校园文化建设月”活动,营造和谐、积极的育人环境,分阶段进行“行为文化建设周”“教室文化建设周”“宿舍文化建设周”活动,以及“保障安全,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震避险系列活动等。个案学校对德育活动高度重视,也有系统的设计和丰富的内容,但这些活动与城市学校没有区别,没有与乡村道德建设相关的任何内容,严重缺乏乡土特色,脱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

针对这一问题,一位受访者(教师)说,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都是根据德育教材扩展而来,传统文化和乡村伦理的内容的确很少。同时,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碍。“我们没有专职的德育教师,本地教师和外地教师各占一半,最远的来自黑龙江,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城里人,对于当地的文化传统几乎是不懂的。就算是本地的老师,也早就在市里居住,且现在的孩子喜欢城市的东西,给他们讲太多传统的东西会觉得烦。而且家长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重要,他们投资教育的功利性很强,他们认为给孩子们讲这些是浪费学习时间。许多青年教师是考编进来的,对农村根本没有特别情感。”农村教育(学校)与乡村建设,在精神上没有共同语言及彼此依赖的基础。

在20世纪末我国乡村教师的构成还是处于“农民化”的阶段,而今天则以“市民化”的教师为乡村教师的主体。[14]任仕君认为:“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属性不断弱化,对乡村社会与政府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他指出,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将私塾改造成现代学校,对乡村教育进行国家统一管理,自此之后乡村教师逐步被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乡村教师在成为“公家人”的同时逐渐失去了“乡土性”。以往,私塾先生能否受到乡土社会的认可,主要是靠其个人品德、才学与社会评价,而对现代乡村教师的评价,主要看教学业绩、学历和职称,评价主体也不再是“乡民”,而是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身份的“国家建构”使他们逐渐疏远了乡土社会,致使乡村教师的公共责任不断弱化,逐渐蜕变为乡村公共事务中的边缘人。[15]这一分析与我们的调查结论完全吻合,乡村学校成为乡村社会的“另类”,而不是乡村建设的志同道合者。他们不仅各自走着自己的路,而且乡村教育还不时发出异化的声音。从乡村教师的角度看,他们既游离于农民之外,又游离于公务员之外。他们实际甚至成为摧毁乡村精神的重要因素来源。乡村意识及伦理的“自我迷失”,在农村学校中表现显著。在传统乡村伦理文化逐渐“退场”之时,新的伦理文化又未能顺利“出场”,于是乡村社会的“伦理缺场”便成为一个普遍现象。[16]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教育不但不能改变农民的命运,反而成为他们不堪承受的重担”[17]。

四、乡村教育的历史经验: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乡村教育

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教育不是立于乡村之外的看客。梁漱溟认为,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实质是教育运动,“或者也可叫做一种教育家的社会运动,或也可说社会运动者走教育的路开出的新构造”[18]。邬志辉认为,把教育当做乡村建设的手段,是自20世纪20年代乡村运动的基本主张。[19]他们甚至要求乡村教育应担当改变国家命运的责任。当时乡村教育运动之所以能够轰轰烈烈地进行,是奠基于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统一。在那个时代,乡村教育甚至成为乡村建设的代名词。教育办在乡村,乡村创办教育。诚如晏阳初要求的那样,不能“坐在都市图书馆中讲乡村教育”,而要以农村社会的“一切生活现象”作为“图书馆和研究室”。[20]当时参与乡村教育的都是知识精英,许多都是留学归国的学者栋梁。他们不是为了逃离农村而求知,相反,求知恰恰是为了进入乡村。最为壮观的是“博士下乡”运动,许多博士与他们的家属居住在定县,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平民教育的“社会”。[21]晏阳初本人曾多次受到张学良的高薪邀请,但都被他谢绝了。

在那场乡村教育运动中,教育的目的是乡村建设和社会改造,学校和教育也是依托乡村建设而发起的。梁漱溟提出“政府社会化,社会学校化”的口号,设想“政教合一”的宏伟蓝图,以达到改造乡村乃至国家的目的。许多记载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村学乡学”聘请的先生,其作用不单单是教书,而在“以阖村人众为教育对象,而尤以推进社会工作为主”。教员还须负责与上级机关或后方大本营联络。乡村教师也不同于私塾先生,而是救国救民的“先知”,“乡村教师在近代史上的整体群像不只是教书先生,而是具有乡土情怀、勇于担当改造社会和救国重任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22]。当时的乡村教师虽为一布衣学者,却能心系社会公共事务,成为推动乡村建设的动力。[2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结合对于乡村建设是多么重要。

教育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的角色,绝不止于围墙之内。乡村制度创新的重要基础是“知识群体的文化自觉”。[24]今天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可以说与那场百年前的运动,在本质上是相似的。晏阳初曾特别强调,平民教育虽然是“以识字教育为起点”,但却“以公民教育为正鹄”。[25]在当时的乡村运动中,许多社会教育的事是由教育部门做的,而不是像今天,许多教育的事情交由社会部门去做。那时的教育是一个“大部门”,是社会组织及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正像梁漱溟所说的,村学乡学不单是一个学校,而是一个“乡村组织”。[26]比如,晏阳初的平教会以定县为实验区,其中卫生教育是他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时,平教会被授予很大的乡民管理权力,他们有挑选、任用,以及监督和罢免保健员的权力。[27]陶行知的“社会即教育”——对杜威“教育即社会”的颠倒——对于乡村教育来说,其真正含义在于以乡村建设的需要为目的建构乡村教育。这与今天农村教育的视野很不一样,我们只是学校教育加一点社会知识而已,而且这一点知识还与乡村建设没有关联。在那时,乡村建设与民众教育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两个背道而驰的列车。陶行知在南京设立晓庄师范,其宗旨也是以教育推进乡村改造。时有《改造全国农村教育宣言》宣称:“征集一百万同志、促办一万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合一的教育思想才会诞生。为保证学校办在社会里,学校一方面与地方机关单位如水利、卫生、工厂等相配合,一面自己设立社会事业单位如中心茶园、巡回剧团、民众学校、展览会等,用以密切与社会的关系。[28]

再看同为20世纪上半叶的韩国“新村运动”,其意义也在于赋予教育以重要的乡村责任,将教育作为推进新村运动的主体。韩国政府在全国设立82个培育新村精神的研修院,而中央研修院成立于1972年,可同时容纳670多名学员,学院主要培训新村指导者。他们回到家乡以后,担负起乡村教育(社会教育)的领导责任。34年中,研修院先后培训韩国学员64万人、外国学员4万人(遍及70多个国家),成为培育和传播新村运动精神的摇篮。许多学者认为,我国当前乡村建设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农民主体意识,缺少农民参与过程。但仔细看来,农民主体的基础是什么,实际还在于依赖教育的传播与培育。韩国的“新村运动”,重在培养农民改造乡村的信念,其重要启示在于,教育不能只关注农民或学生的个人命运,而必须同时关注乡村世界和国家的命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12-11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从去行政化到专家依法治校 文章下载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从去行政化到专家依法治校

自2004年潍坊市全面启动中小学去行政化、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以来,这项制度经过十多年的深化完善,先后走过了1.0、2.0、3.0三个阶段,到目前已全面建立起依法自主办学的制度体系,成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举措。

一、1.0阶段:取消行政级别

一位好校长加一套好机制,就是一所好学校。1.0阶段,是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启动阶段,是实现专家办学的起步阶段。改革之前,潍坊有正县级学校5所,副县级23所,正科级111所,副科级204所,股级216所。学校与行政级别挂钩,给校长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一些不热爱教育、不懂教育的干部,单纯为了解决行政级别和待遇进入学校任职,造成学校内部管理行政化、“官本位”氛围浓厚,不少校长“身在学校,而心在官场”。校长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价值追求不同步,与推行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不适宜,造成校长推进改革的能力不够、动力不足。在行政级别管理下,各种会议、检查、评比、应急性任务等“政务”和“外务”压于一身,校长不能静下心来潜心办学,学校教书育人的中心地位难以保证。

此外,受行政级别所限,校长只能流向上级或平级,而不可能实现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按需换岗。好校长能上不能下,农村、薄弱学校的改变就更为艰难,成为制约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2004年,潍坊市30所3500名左右在校生的学校,行政级别却分为正县、副县、正科、副科四个层级;111所学校规模和发展差距很大,却同为正科级。有行政级别的校长随时可能被调动,也使一些校长过于关注进退去留,不能安心办学。当校长行政职务达到一定级别后,就会出现升职的“天花板”效应,容易失去内在发展动力。

为解决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1999年,国家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配套出台了关于推行素质教育决定的文件,提出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潍坊市所属的高密市积极响应国家改革要求,结合实际率先开始试点。2001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市直学校。2004年9月17日,潍坊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推进会议,这标志着校长职级制改革在潍坊市全面推行,意味着以全面取消中小学校的行政级别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式启动,迈出了摘掉校长“官帽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的关键一步。

这一阶段改革的关键是取消了中小学校的行政级别,现任校长行政级别按“老人老办法”实行档案管理,新任校长不再确定行政级别,实现了事权与人权的统一,解决了推进改革的执行力问题。通过将全市935名有行政级别学校干部的档案交由教育部门党委管理,校长全部参加职级评定,实行职级管理,按照职级高低落实待遇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校长的职业动力问题,顺利实现了制度转轨,建立起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下,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宏观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党委具体负责、人社和财政部门参与、纪检部门监督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制度架构,为校长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2.0阶段:实现专家办学

2010年10月,潍坊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市。结合国家的试点要求,我们全面梳理改革以来的问题经验,2011年8月,潍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深化和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始走向实现专家办学的2.0阶段。

围绕“如何选好校长”,建立了校长后备人才制度和校长公开遴选制度。在潍坊市担任中小学校长,首先必须参加校长后备人才考选,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纳入校长后备人才库的人员必须参加为期两年的100学分培训。校长职位出现空缺,均从现有校长和校长后备人才库中公开遴选产生,未进入校长后备人才库的,不得作为校长人选。目前,全市校长后备人才达到1736人,新任校长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45岁以下校长后备人才占74%以上,干部队伍活力得到明显增强。

围绕“如何用好校长”,建立了校长职级评定、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任期、交流、退出等6项制度。校长职级分为特级校长(一档)、高级校长(一、二、三档)、中级校长(一、二、三档)、初级校长(一、二档)等4级9档,每年考核晋档,4年一次职级评定。在职级评定时,重点处理好办学理念与实践、常规管理与改革创新、教师认可与社会满意、学校业绩与个人成长四个方面关系。自2013年起,委托上海当代教育家研究院,邀请国内知名校长、教育专家组织开展特级校长评审认定,全市产生19名特级校长,充分发挥了职级评定的引领带动作用。实行校长任期制,校长的一个任期为4年,在一所学校连续任职原则上不超过2个任期。每学期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一次师生、家长对校长办学的满意度调查。校长任期结束后,如想继续担任校长,需重新竞争上岗。

围绕“如何激励好校长”,建立校长职级绩效工资,优秀校长延期退休、校长培养培训、校长与教育行政部门交流任职等4项制度。校长职级工资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发放。初级、中级、高级、特级校长的职级工资标准不低于本人应发工资总额的25%、30%、40%、80%,按照年度考核成绩定档、按照比例每月发放。延长优秀校长的任职年龄,对特级校长和特别优秀的高级校长可延长退休年龄到65周岁。校长培训个性化、可选择,实行学分制。校长可凭相应职级调任到教育行政部门任职。此外,研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任职。

围绕“如何确保改革举措落实”,建立起教育局长任职资格条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专业化、专项督导督查等3项制度。校长归口教育部门管理之后,教育部门的掌控权显著增强,必须同步推进专业化,避免“外行领导内行”。在潍坊市担任教育局长,除具备党政干部任用基本条件外,还需具备三个条件:为师范类院校(专业)毕业或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熟悉人才工作政策,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水平。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有教育工作经历的不少于2/3,有担任过校长职务的人员,每年开展两次针对校长职级制改革的专项督导督查,结果作为考核党委、政府深化改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指标。

目前,全市已有469位校长由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19位校长被评为特级校长、216位校长被评为高级校长;新选聘的281位校长,均出自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先后有21位市、县教育局业务副局长“不当局长当校长”;市、县财政为支持改革,每年拨付校长职级绩效工资3500万元……保障专家办学的制度体系得以巩固完善。

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着眼于实现专家办学的目标,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搭建起了贯通衔接的专家办学制度体系。

三、3.0阶段:推进依法自主办学

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管办评分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成为教育改革的“必选项”。自2016年2月开始,潍坊市着眼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相继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依法自主办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指导纲要》《潍坊市中小学办学章程制定规程》《潍坊市中小学理事会运行规程》《潍坊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运行规程》《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潍坊市推进依法自主办学工作评价办法》《关于加强校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考核评价工作的意见》《中小学校长治校育人能力工程实施方案》等十个文件,建立起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依法有序参与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将校长职级制全面纳入依法自主办学的轨道,与落实校长负责制同步推进,与提高教育治理和治校育人能力有机结合,使改革进入到崭新的3.0阶段。

(一)办好教育靠好校长靠好机制

一是彻底理顺政校关系,建立政府宏观管理机制,明确“怎么管、管什么”的问题,不对学校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简政放权,把学校应具备的职称竞聘、评优树先、绩效工资分配等自主权还给学校,通过建立清单管理、底线管理制度明确校长的职责权限,规定了学校必须做和应该做好的事项;通过建立一年一度的教育督导制度和“底线管理+创新发展+满意度评价”的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二是健全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解决好“谁来办、怎么办”的问题。通过深化完善校长职级制改革,在确保选好校长、用好校长基础上,通过放权切实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通过制定学校章程,实现“一校一章程”,引导学校建立起按章程办学、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通过加强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办学理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建设,让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学校治理,保障利益相关者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通过完善党组织机构及各项制度建设,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中小学党的建设创新加强。

三是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依靠谁”的问题。在实现教职工“县管校聘”机制基础上,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教师职称评聘、师德考核、评优表彰、绩效评价等事项,均由“教师商量着办”。同时,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行教师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师德前置、学校排名、评前承诺等重要机制变革,构建教师层级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四是引导社会依法有序参与,解决好“谁来评价、如何监督”的问题。通过建立起学生家长全覆盖的学校办学满意度评价制度,促使学校、校长和教师主动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建立中小学办学理事会制度,让社会广泛参与学校治理,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决策、执行中的监督保障作用。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价力量,确保了对学校、对校长、对教育评价的专业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二)改革重点把握两点

一是将校长职级制改革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对接,建立起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相匹配的选人用人机制,确保校长选聘、副校长提名、校长后备人才遴选、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等过程的科学、公开和公正。

二是与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对接,加快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通过配套完善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建立办学理事会运行机制,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以及社会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学校治理,逐步构建起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放大了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制度红利。

四、职级制改革经验及问题

潍坊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从1.0到3.0的路径,主要基于四条主线来推进。第一条是,由单项的改革到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再升级到治理机制的优化和变革。第二条是,由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到保障实现教育专家办学,再到实现依法自主办学的理想层面。第三条是,由靠行政方式推进改革,到实现“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目标,再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治校办学格局。第四条是,改革由点上突破,到面上推进,再到引发整个教育系统变革,实现依靠好校长带出好老师、教出好孩子、办出好学校、赢得好口碑的良好态势。

通过潍坊市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践来看,积极稳妥推进此项改革,实现预期成效,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坚持简政放权,加强底线管理,依法治校。在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应简政放权,克服管得过多、过细,不敢放手、不愿放手等问题,充分落实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发挥好校长这一“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学校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加强底线管理,列明学校规范办学的底线清单,树立校长责任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靠法律法规,创新和完善各项制度,建立起促进学校规范发展的有效约束机制。

二是坚持民主协商和多元参与,实现各方合力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证明,改革必须坚持党委、政府的领导,在组织、编制、人社、财政、教育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群策群力下共同推进;每一项触动利益的变革举措,都必须通过建立民主协商机制赢得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和充分支持;必须在摆正教育行政部门职能定位,准确理清政府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及家长等各种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三是坚持不断深化完善,以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十余年来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历程,始终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领导下,各部门协同推进,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校长、教师、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改革,给予了宽容、支持的良好氛围。上述因素的共同发力,使改革以稳健的步伐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改革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当前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还应着眼于加快“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一步,潍坊市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将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住提升校长治校办学能力素养不放松,继续完善激励机制,发挥评价导向,加强底线监管,让校长安心走教育家办学路子。二是优化校长队伍结构,通过“未来教育家”路演、校长后备人才遴选等机制,为更多有情怀、敢担当的年轻教育人才搭建平台,营造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氛围。三是加快推进学校管理扁平化,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以章程为统领,党组织及理事会、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各负其责的“四会一章程一核心”办学机制,全面推行目标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底线管理、风险管理、协商管理、价值管理等7项管理制度,加快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小学校长2018-12-12

 

 

以色列:“困境”让儿童成为创新者和企业家 文章下载

以色列:“困境”让儿童成为创新者和企业家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竞争力报告,以色列是世界上人均初创公司密度最高的国家,在创新方面排名第二。然而,根据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评估结果,以色列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处于榜单后尾。一个在技术创业方面取得成功的国家,为何在国际中学生评估测试中却处于落后位置?以色列基础教育不走寻常路。

以色列:“困境”让儿童成为创新者和企业家

张自然 编译

美籍犹太作家埃利·威塞尔曾说,“我从未见过哪个以色列人家中的桌上没有书”。以色列几所出色的大学,如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本古里安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不仅享誉世界,也吸引着全球许多优秀学者。

这个人口不足895万、笼罩着战争阴霾、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度,是人均受教育年限最长的国家之一,其经济与高科技产业的崛起与以色列人民对教育的强烈重视密切相关。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将以色列评为世界上教育程度第二高的国家,仅次于加拿大。以色列在2010年加入经合组织,这一年以色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超过7000美金,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但其高中毕业率已达到92%,远高于OECD成员国84%的平均水平。此外,超过45%的以色列国民接受过高等教育,这足以彰显以色列对教育的重视。

教育是开创未来的关键

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遵循前辈的传统,以色列人民一直将教育视为基本的社会财富以及开创未来的关键。在社会的广泛重视与高度认可下,以色列教育拥有享誉全球的优秀教育制度及文化。

根据以色列1949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教育:托儿所接收2-4岁的儿童;幼儿园接收3-6岁的儿童。

小学阶段:六年制,一至六年级,接收6-12岁青少年。

初中阶段:三年制,七至九年级,接收12-15岁青少年;

高中阶段:三年制,十至十二年级大致对应14-19岁青少年。有些高级中学开设职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就业或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深造。

以色列的义务教育从3岁上幼儿园开始,到16岁中学毕业,学生都能免费入读国家公立学校。据统计,以色列的识字率已经达到97.1%,是中东地区识字率最高的国家。

自独立建国以来,以色列经历过几次主要的移民浪潮:上个世纪50年代欧洲及阿拉伯国家的移民入迁,60年代北美犹太人回归故土,70年代定居苏联以及90年代苏联解体后犹太民族的回归。因此,在以色列,宗教与民族多元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也直接体现在以色列的学制设计上。而教育目标则是把儿童造就成这个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背景的人共处的民主和多元社会中富有责任感的成员。

正如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不再是陌生人》所描述的,一所特拉维夫学校里有来自48个国家的学生。由于以色列人口构成复杂,宗教信仰多元,这样的社会属性造就了复杂且多元的教育、升学方式。因此,根据公立、私立或宗教的不同,学校主要实行四种学制:公立学校,大多数儿童在此类学校就读,与世界上主流教育方式大致相同,宗教课程比重极少;公立宗教学校,提供完整的犹太宗教与文化教育,侧重犹太学科、传统和习俗;阿拉伯及德鲁兹学校,使用阿拉伯语教学,特别侧重讲授阿拉伯和德鲁兹的历史、宗教和文化;私立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更灵活,在普通教育基础上会增加特色课程。以色列的私立学校由各宗教团体和国际团体赞助。

在教学内容方面,以色列教育文化运动部在2000年重新修正课程及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重点如下:

1. 增进学校自主,包括学生选择、课程及教学自主。

2. 减少学科数目,促进个性化教学。

3. 加强独立研究课程,以促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开展独立研究。

4. 鼓励学校设计统整或跨学科课程。

5. 采用多元化测量与评估方法,以实现不同的评价目标。

6. 加强导师及专门学科教师的角色定位功能。

7. 强化教学的团队合作行为。

以色列小学和初中课程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完成了课程更新,并于2010年在学校大规模实施。新课程侧重打造小学与初中阶段的课程衔接,在新课程中加入螺旋递进式的两个教学层次。在更新的初中课程中,代数、几何、统计和概率合并为一个主题,以培养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和初中的数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科学与技术课程则侧重于帮助学生获得科学和技术素养。新课程开发了新的学习材料,为教师提供了各个科学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的各种学习主题,教师在使用时有广泛的自主选择权。

在教育评价方面,以色列政府在2年级、5年级、8年级分别设置了麦兹阿福会考(Meitzav Exams),即标准化测验,考查希伯来语或阿拉伯语、数学、科学以及英语水平。但会考的目标仅限于测量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不具有升学筛选属性。真正影响升学的考试是12年级时举行的大学入学许可资格测试——巴古鲁特会考(Bagrut)即高中毕业会考。以色列的高中教育主要为此考试做准备。考试科目覆盖了大多数学术课程。2014年,以色列政府推行《有意义的学习国家战略计划》,将教育评价重点从学生成绩(通过测试衡量)转移到学习和教学过程。

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

早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犹太人民就将教育视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基础。建国以后,历届以色列政府也高度重视国民教育及人才培养,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不仅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对较高的百分比,而且呈增长趋势。早在2009年,以色列就将国内生产总值的7.2%投资在其教育机构,在当年所有接受统计的国家中排名第六。

以色列政府对公共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很大一部分用于改善教师待遇。2008年以色列开展的“新地平线教育改革”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从2005年至2010年,以色列小学教师的工资增长32%,高中教师工资增长8%。“新地平线教育改革”提出了4个主要目标:加强教师地位和提高工资;确保每个学生享有平等机会,提高学生成绩,缩小教育差距;改善学校环境;授权并扩大校长在学校的权力。

此外,根据此项改革,所有小学和初中教师每年必须接受60小时的在职培训,其中至少一半时间用在其专业领域。由于大多数科学教师持有生物学或化学教学许可证,因此在职培训时会增加物理学科的学习时间。每所学校每月提供28小时的机构在职培训,由校长和管理人员在2-5个学科领域进行规划。每位教师都需要完成2-3个学科领域的培训。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由合格教师(经验丰富且已经完成由数学和科学教育专家制定的教师深入专业发展培训的教师)为其提供强化培训。增加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在职培训,以帮助教师掌握新的课程。对于地理方面的在职培训,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国家会议和计算机化的继续教育课程,并有一个扩大的教师团队。

此外,OECD《教育概览》根据对以色列教育系统的观察,提出了教育系统班额过大的批评。为此,以色列基础教育进行了小班改革,并首次实施了“二班教师”计划。该计划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由一名资深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一名逐渐融入教学活动的师范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至少为每周3天。在幼儿园和学校课堂内,师范生可以从资深教师处获取经验与教学思维,学生可以从师范生那里获得新鲜与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优化了学生的课堂体验,而学校与师范院校之间的合作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整体发展。

全面推广“有意义的学习”

以色列这个素以创新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著称的国家,为培养具有思考能力、创造力和自学能力的青少年,以色列政府自2014年开始推行“有意义的学习国家战略计划”,鼓励社会参与并丰富学习者的经验。

“有意义的学习国家战略计划”旨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找到信息来源,处理信息并创造与个人世界和技术时代的生活相关的新知识。相较于传统方法,“有意义的学习”在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表格(见下表)。

总体而言,“有意义的学习”是以色列教育中一个多维度、包容性的概念,是一种通过探究思考进行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和学习策略涵盖解决问题、决策、承担责任和道德判断等思维过程,注重基于问题的学习,需要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和创造技能。

“有意义的学习”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与运用。当学生通过讨论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学习效果更好。其次,语言是文化的关键,语言影响思想和文化,因此加强语言教育也是“有意义的学习”的核心之一。

教育被认为是未来的关键,也是社会融合的关键。语言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有意义的学习”需要跨学科创建一种共同语言,以培养技能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必须认识并将科学转化为学习者的赋权工具。这包括选择丰富的背景、主题等,让学生有动力增强自己的智力和创造力,例如艺术、音乐、玩具、教育测量与评估、科学和摄影等都可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工具和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创造力。

教师是“有意义的学习”的关键。在以色列的教育改革中,教师作为学校和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者,必须在学校继续接受专业培训,而不是在学校以外。并且,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局限于特定时期,而是一项持续的活动。在以色列,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计划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困境”促进学生成长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竞争力报告,以色列是世界上人均初创公司密度最高的国家,在创新方面排名第二。然而,根据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评估结果,以色列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处于榜单后尾,落后于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国家。一个国家在技术创业方面取得如此成功,需要广泛的数学、科学、金融和商业知识,为何以色列中学生在国际测试中却处于落后位置?

就此推测,在标准化测试中表现出色的必要条件与成为企业家和创新者所需要的条件之间存在差距。PISA根据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提供具体答案的能力来评估学生。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和以色列文化都不善于教育儿童这样做。或许正是这种“缺点”促使以色列儿童成为创新者和企业家。

我们普遍认为,一旦孩子上了小学,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就会减弱。学校教育指导儿童吸收知识,却并不一定鼓励儿童提出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尽管我们都知道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但是为了教育的效率,世界范围内的公立学校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对新想法持开放态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教育孩子如何通过利用他们的知识来提出新的想法,然后如何推动这些想法,却往往对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以色列学校中,一些有意义的非正规教育的新方法或许能够解释这种以色列的教育“悖论”。居高临下(Heights)和大有可为(Accomplish)是两个关于教育孩子成为创新者的课程。这些课外活动为12-18岁青少年提供计算机科学和网络学习。其创始人阿迪·沙拉巴尼指出,该课程初衷是让以色列青年将来更好地为国防军的情报单位服务做准备,但这些课程对教育与科学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沙拉巴尼指出,这两个关于教育孩子成为创新者的课程之所以成功,其秘密在于让孩子“陷入困境”的教学方法:“我们想弄清楚如何教孩子把自己已经获得的技能转移到新的领域自由应用,就要将他们带到一个被困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不知道答案,没有人会告知他们方法......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教导来自那个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拿出的解决方案。”

这种教育方法超越了网络或编码,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过不断训练,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寻找解决方案、具有挑战性和发人深省的位置。当一个人为自己寻求知识时,真正的学习就会出现。沙拉巴尼指出,教育方法的另一个核心在于让学生搜索答案并挑战他们的“故障点”,“如果学生轻松解决20个练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就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既然学生已经知道如何解决(练习),他们就没有进步,什么都没学到”。这种学习方法将青少年视为具有吸收、理解和应对挑战的难以置信的能力的人,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然后放手去看学生能实现什么,这个结果往往超出预期。

以色列儿童在PISA测试中得分不高,但在学习技能方面却并不落后。关键在学习过程,而不是测试结果。以色列教育的一个核心观念在于:让学生陷入困境,他们总会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法教育创新中心)

中国教师报2018-11-28

 

 

文化传承 智慧推进——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的高品质建设之路 文章下载

文化传承 智慧推进——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的高品质建设之路

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学校教育承担着重要职责。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固然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力量。高品质的学校往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科学的育人模式,其蕴藏于教育管理、课程建设、师生的教与学全过程,也体现在学校的历史传承与一景一物中。走过105个风雨的梅村高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力求每位老师、学生乃至家长到校之后都有一种亲近感、归属感,走出了一条高水平、高品质的现代学校建设之路。

“十二五”期间,梅村高中以优质特色发展为路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持续提高,校园文化特色鲜明,取得了丰硕办学成果,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2013年8月,学校提出“建设智慧学校,创新至贤教育”的优质特色发展规划,赋予“至贤文化”新的时代精神,推进“至贤教育”优质发展;2015年11月,梅村高中制定了《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引领教师丰富职业生涯、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凸显“至贤”教育品牌。

而今,梅村高中这所江南百年名校,深入弘扬“至贤文化”,智慧推进“至贤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加关注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增长学生知识见识,更加强调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建设符合新时代发展、尊重教育规律的高品质高中,努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更有文化素养、前瞻视野,更有创造力、发展力和成功力的世界通用型人才。

文化传承,打造有品位的学校

1.至贤文化

有品位的学校,在幽雅的校园、漂亮的建筑之外,是掩不住的丰厚底蕴、博大格局,这种气质与自信不是一两年能练出来的,而是需要一代代学校管理者延续传统、规范办学、不断创新,并将当地的文化历史化入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与当地的风土人情融为一体。梅村高级中学所在的梅村(古梅里)是吴文化的发祥地,3200多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体察到父亲想传位于弟弟季历的儿子,决计让王位于季历,以采草药为名,从陕西岐山来到梅村,断发文身,融入当地,筚路蓝缕,带领民众开发江南,和当地民众开挖了中国第一条运河——伯渎河,传播黄河流域的文化文明,创立了勾吴国。

孔子尊称泰伯为“至德”,盛赞泰伯具有至德之精神,“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将他列为世家第一。东汉时起即宅为祠建造的泰伯庙,至今香火不断,深受世人关注。学校恰好与驰名中外的泰伯庙毗邻,而且办学早期,泰伯庙是校园的一部分,可以说梅村高中是从泰伯庙中长出来的。1913年,无锡县政府开一时风气,将“北夏乡第二国民初级小学”更名为“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梅村高中前身),校长谈学周,校舍则借用泰伯庙。1914年,钱挚、钱穆兄弟来校任教,钱挚系科学泰斗钱伟长之父。

追溯百年文化积淀,根植于吴地文明。学校的“至贤文化”以吴文化为滥觞,奉泰伯“至德”高风为圭臬,逐步积淀了独特的“至贤”校训——“至”者,即不断追求最高境界;“贤”者,即德才兼备。“至贤”,就是不断追求德才兼备的最高境界。

奉“至贤”为校训,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做到品学兼优、知行双修。一言以蔽之,就是靠“贤师”育“贤生”,靠“至贤”立德树人。“至贤”作为梅村高中的校训,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特有的学校精神,即“敏毅诚朴,至贤至德”,形成了亮丽鲜明的“至贤文化”。

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时刻影响和熏陶着全校师生,时刻激励和鼓舞着全校师生,培育了众多有能力、有志向、有情怀、有担当的杰出校友。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京长江大桥主要设计者钱令希先生和著名音乐理论家钱仁康先生都曾就读于梅村高中,在“至贤”校训的激励下,从这里开启他们事业奋斗的起点。

2.强师工程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个人一生遇到好老师,是一个人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这所学校的光荣。师资水平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更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发展。在不懈的教育追求中,学校植根于以“敏毅诚朴,至贤至德”为内涵精要的梅中精神,在师生中弘扬尚贤、博学、索美、创造之理念,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狠抓落实强师工程。学校视教师为宝贵的财富,让教师在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过程中,享受来自教育的美好和人生的成功体验,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努力去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为做好强师工程,学校以“精准课堂”建设为抓手,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健全校本课程体系,创新研究性学习方式,发挥教师潜能,增强教师工作热情,促进教学“低负高效”。同时,不断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办好至贤讲坛,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升其知识层次、教学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学校不断完善新老教师的帮扶体制,注重教学方面的“青蓝工程”建设和班主任管理方面的“青蓝工程”建设,搭建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新老教师“一对一”结成对子,“手把手”进行帮扶,师傅的“传、帮、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新老教师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标逐步实现,一支结构优化、素质精良、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学校注重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奖惩和考核体系,平稳实现了学校师资的新老更替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青年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带好这支队伍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多年来,学校依托青年教师讲习班,抓住教师专业成长的“黄金期”,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使大批新教师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氛围中成长起来,逐渐丰富自己的教育情怀,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学校力求把讲习班办好、办实、办出特色,力求通过阅读、教研等多种形式,让青年教师在幽雅的教学环境熏陶下教书育人,在浓郁的科研氛围沁润下快速成长。

3.润德工程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为先,修身为本,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做好德育,百年树人,是高品质高中建设的抓手。高水平的德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带动整体学校的文化品位。几年来,学校以“敏毅诚朴,至贤至德”为精神发端,以培养身心健康、生活朴素、心地善良、脚踏实地、专心学习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有作为青年为目标,大力实施“润德工程”,通过润德文化、润德课程、润德活动3个抓手,熏陶学生,塑造学生,以德沁润,以文化人,使每一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进一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的德育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时政热点,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润德活动:有计划安排每周国旗下讲话;开展社会寻访、主题团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每日晨扫、校园之星评选等活动;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雷锋纪念日组织观看纪录片,到梅村街道敬老院义务劳动;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赴锡东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三八妇女节期间,开展“让母爱在心中飞扬”主题活动,让更多师生感悟母爱,心中有爱。通过这些润德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品德润身、有公德善心、用大德铸魂,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还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月”“告别校园陋习”“吴地文化浸润我”等润德活动,使学生从一点一滴中认识自我、感悟成长。一是用好一个广播、抓好一个电视台、盘活一个绿色影院(全国首家绿色影院),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二是打造特色精品社团,本着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原则,采取明确活动目标、加强制度管理、聘请指导教师、加强整合联动、提供展示平台等措施,以点带面,以扎实的工作促进我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和发展。目前,我校拥有3个门类30多个学生社团,“聚慧科技社”“聚翼梦一卷书画社”被评为无锡市市属学校优秀社团。三是认真组织润德主题活动,每年4月,学校定期开展高二学生的宜兴社会实践活动,每年8月开展新高一、高三军训实践活动,每年11月开展学生文化之旅,12月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还通过唱红歌等活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幸福教育,让学生深入学习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展示了学生才能,提升了思想境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作为老牌寄宿制高中,我校牢固树立“以师魂铸灵魂,以人格影响品格”的德育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有效模式,使寄宿制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专业化,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等润德文化建设,通过营造公正、平等、友爱的氛围,形成了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教师引导、辅导为辅的管理机制。同时,学校通过改善设备设施、丰富寄宿生活、打造寄宿文化,为学生安心住校做好服务,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做好铺垫。

“十三五”时期,我校将育人目标指向“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有骨气、有知识、有文化、擅实践、能创新的优秀高中生”。为此,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深入推进“润德工程”。同时,以“家文化”为核心,以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润德文化;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至贤讲坛、心理课程、STEM课程、文化之旅以及校园之星评选为路径,构建润德课程体系;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以每日晨扫、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校园影院、梅苑电视台、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为路径,积极开发具有教育价值的项目。

智慧推进,办有时代气息的高中

1.极课大数据

新时代的学校教育,一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一边牵系着每个孩子的命运、每个家庭的未来。面对时代对于教育高水平发展的要求,如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如何让学生更有创造力和世界意识、国际眼光?答案就在做好面向未来、学生喜欢的课程文化。

优质课程和高水平课堂是高品质高中建设的关键,是高品质学校的魂系所在。未来学校之间的竞争,一定是课程建设能力的比拼、课程文化内涵的较量。为建设具有时代气息的高中,我校积极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全力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展极课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教学应用研究,创新智慧校园和精准化课堂,通过“智慧推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自学校成为无锡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试验项目以来,全覆盖、常态化的教育信息化初步形成,依托极课大数据开展精准化教学已成为现实。全校所有考试科目在阶段性评价测试中,全部采用极课大数据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英语、数学、学测科目等做到每天常态化。2011年2月,“学生在线学习平台”被评为无锡市信息化优秀项目;2012年,成为江苏省百所e学习试点实验学校;学校承担的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基于数字化校园自主学习和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被评为2014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015年年初,学校创造性地构建了新形势下的教师云办公模式系统,并投入使用,解决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常态化数据采集的瓶颈;从“十五”期间学校推出“理化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课题成果,到“十一五”期间学校成功完成全国教育技术课题“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研究”,再到到“十二五”期间我校完成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基于数字化校园自主学习与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1年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生学业成就诊断与评价改革的行动研究”,梅村高中一步一个脚印、几年一个台阶,形成了基于极课大数据的科学教育教学体系。

2013年12月5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张警鹏研究员观察了极课大数据技术,作了《考试评价与学业诊断》的学术培训报告。2014年11月20日,在山东聊城市“全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考试制度改革研讨会大会”上,学校分享了极课大数据技术及教学应用的课堂范式,专题介绍、推进教育新技术。2015年1月15日,无锡市教育部门举办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大会,学校介绍了利用极课大数据实施精准化教学情况,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评价梅村高中“注重信息技术引领的多样特色发展具有意义,体现方向”。江苏省教育学会2015年中学数学教学专委会年会,主题报告《基于大数据分析,实施个性化教学》,介绍了梅村高中数学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的成果。同年7月,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阶段大数据的形成与应用研讨会和第六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上,长江学者和实践学校的一线教师都积极推广我校极课大数据技术及教学应用研究成果。2015年12月,我校极课大数据系统入选无锡前瞻性教学项目。2017年4月,我校极课大数据系统荣获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极课大数据的核心是通过给学生个人提供学业差异分析,为学生个人学业总水平及学科均衡性提供分析,为学生各学科内在结构水平均衡性提供分析,为学生各学科水平变化趋势提供跟踪分析,为学生各学科内在结构水平变化趋势提供跟踪分析。如今,极课大数据已经成为学生学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抓手、教师精准教学的有力依靠。学校根据“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掘学生学习潜能,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为目标,以精准课堂为抓手,以极课大数据为路径,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高效推进精准化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不断得到优化。

2.课程基地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课程基地建设是高品质高中建设的支撑,是学校持续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证。我校是“江苏省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STEM体验课程基地”,本着“实践性、综合性、示范性”的建设理念,学校的课程基地重在探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并用能力的新方法、新模式,将STEM教育理念植入到课程基地建设之中,让学生以项目活动为载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工程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思维习惯,不断提升技术素养。

学校将前沿科技知识引入学校,有机整合社会高新企业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更快了解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具有与时俱进的世界眼光。课程基地目前建设有木工、金工和电子实践室、技术试验室、综合创新实践室、3D打印实践室、汽车模拟驾驶室等功能教室。融入技术元素的功能教室丰富了校园文化环境,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吴文化元素和“至贤”特色凸显的校园文化也融入到技术文化环境之中,两者一传统一现代、一古朴一新潮,呈现出别样之美。

学校以课程基地创生育人为本的教学文化,引领传统课堂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课程基地构建立体课程模型,改进课程实施方式,将课程基地建设与绿色生态课堂的打造相结合、动手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STEM教育与技术课程相结合、国家课程(通用技术、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相结合,形成“多层级、多类型、广覆盖”的技术教育课程模型。自学校启动课程基地建设至今,学生基于课程基地学习平台的技术工程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国际教育机器人、全国智能机器人、清华大学“登峰杯”等创新大赛中,屡获金奖,成果丰硕。

课程基地先后承办无锡市通用技术教学基本功大赛、省基本功大赛集训、省市通用技术研究、公开课教学、教学研修等活动,打造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师专业水平迅速提升,教学质量极大提高。我校的“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荣获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批参观考察团时,我校将课程基地实践经验向来宾介绍和推广,得到了广泛好评,不仅提高了梅村高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辐射更多学校加强课程基地建设。

为增强课程基地的辐射示范性,推进创新特色发展,我校不断完善课程基地硬件建设,正在规划建设创客空间实验室,包括物联网、新能源技术在内的新知识、新模块内容将很快走进课堂,引领学生感受新时代的社会变迁。依托于李绵忠老师主持的江苏省“十三五”青年专项课题“江苏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基地STEAM微项目研究”,我校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微项目教学已经初见成效。在不远之将来,我校还会加强课程基地的辐射示范效应,多举办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课程建构和开发能力,针对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完善教与学,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

不忘初心,践行有信仰的教育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走过百年诞辰之后的5年时光,梅村高中加速发展,再上新阶,师生携手并肩,坚守“至贤”初心,奋力践行有信仰的教育。仅这5年,学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获评全国百强特色中学、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e学习”试验学校、江苏省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STEM体验课程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状、无锡市属学校办学绩效突出单位、无锡市属学校办学成果突出奖、无锡市属学校公众满意度测评先进学校、无锡市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优秀单位、无锡市属学校体育工作突出奖、中共无锡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无锡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在学校建校90周年和100周年之际,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等亲临梅中视察,发出了“努力把梅村高中创办得更好”的号召,吹响了学校加速建设发展的“集结号”。走进新时代,面向新局面,开启新征程,站在新起点,学校将承担起更加艰巨的责任,怀着赤诚之心,全面建设符合教育规律的高品质高中,培育更多时代新人!

中国教育报2018-12-11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 文章下载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中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打造动态、开放课堂,变抽象为具体,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一、 引言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它以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特点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变得异彩纷呈。它能把教学内容生动、直接、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使课堂教学有序不紊地进行。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呢?

二、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缺乏针对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本节课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板书,进而适应学生。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往往缺乏这种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搜集更多的文字、图片、视频、表格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制作出不同形式的教学课件,要做到页面简洁明了,安排合理,避免太多文字,使课堂教学生动有效。

2.重外在形式,轻实质内容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太过花哨。这样就会喧宾夺主。教师认为制作的课件形式多样,就会吸引学生的眼球,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教学效率自然会高。对学生而言,这样精彩的画面、好听的声音的确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可是,一节课在学生们的惊呼和感叹中过去之后,又给学生留下了多少有用的东西呢?这样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的课堂,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3.多媒体课件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脑毕竟是机器,学生们也是在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们早已经设计好的某些东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一框框内,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能跟着老师思路走,别无选择。比如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它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三、 提高教学手段,发挥最佳效果

1.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制作的课件不能太过花哨,不要过分地注重画面的美感,插入过多的背景音乐,这样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课件中要有学生的练习题库,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通过互动,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应始终服务于教学,很多教师制作的课件容量大,播放起来犹如走马观花,多媒体教学变成了看电影。所以,要合理使用多媒体,避免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接不暇,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比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感官比较单一,朗读就用嘴,默读就用眼,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就可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在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下去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

教学管理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有教学目标的管理,也有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学习目标,通过多媒体技术,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高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班级授课的方法,要求教师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优秀的学生要进一步拔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更高的学习要求;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搜索巩固学习内容的相关习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会议,在过去可能需要长途跋涉,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和远在千里的同行们进行研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方便了教育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3.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资源库方面的应用

信息技术为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仅有利于教师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资源库包含大量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等建立不同的试题库,免费让学生和教师下载,资源库中还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分析,有典型的易错题,方便搜索到优质的课程,并按时更新课程。比如,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相对匮乏,在资源库中可以搜索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对于一些缺少优秀教学资源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搜索需要的知识内容,把自己没见过的一些知识点记录下来,经常翻看查阅,并对其进行牢固的掌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挑选习题进行练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还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四、 结语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它的运用使教育信息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善和补充。

江苏科技报2018-12-14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文章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网络兴起对中小学生影响分析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信息传播媒体的兴起,为未成年人开辟了新的学习路径与娱乐路径,但由此也引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的许多新问题。因为网络中确实存在诸多不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有的甚至直接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妨碍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人生价值观。

据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生经常出入的网吧多数为无照经营的“黑网吧”,而这些网吧普遍存在如:机器破旧、环境昏暗、叫骂声一片等状况,在这种网吧待的时间过久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幅下降。

互联网的交互性及隐蔽性吸引着诸多中小学生。很多情节有趣,画面色彩鲜艳的网络游戏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深入其中寻求更多的乐趣,释放现实中的情绪,甚至逃避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宣泄,使得孩子的情感问题更为严重,他们选择在网上找慰藉,但这样有可能会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为自闭。

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在网吧玩游戏时,一些暴力游戏会引发青少年自身的冲动,游戏上的争执可能会演变为现实中的争执,他们觉得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是可行的,因而形成“暴力观”。社会上,中小学生抢劫伤害他人的恶性案件也在增加,这些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很多人在网络生活中不再顾及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大量肮脏的话语使得小学生被迫接触并融入,在中小学生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没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他们会接受这些行为。网上社会有别于现实社会,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尚未形成,错误行为的指引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十分不利。

二、规范网络,引导学生思想道德

互联网是“双刃剑”,为防止互联网上消极信息对中小学生造成的影响,家庭、学校、社区及个人可做出以下努力:

教师在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的前提下,可指导学生上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关注学生的网络生活,帮助大家认清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培养其自控意识。并且要多和家长沟通,展开家庭网络教育学习工作,普及相关知识,树立家长的网络教育意识。

家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如果因工作问题不能常在身边,也可利用互联网条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此外,作为家长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提高网络指导能力,以身作则,正确使用网络,承担起引导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

作为学生教育的主动承担方——学校,应当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主阵地,主动承担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时间观的责任。可利用校园有限的网络条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规范,也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将学生对网络的兴趣转变为对网络课程的喜欢与对网络课堂学习的向往,有条件的学校可直接构建健康游戏社区,将学校的学科教育与网络游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网络学习的新途径。

三、网络游戏成瘾与留守未成年人感戴

网络成瘾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发展,中小学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逐渐成为当前重要的世界性心理问题之一。网络游戏成瘾是指一种精神上的上瘾行为,在网络游戏的牵引下会产生行为冲动甚至行为失控。同时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也可能导致自身的心理受损,自身的社交功能产生一定问题。根据数据显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成瘾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最主要原因来自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对他们进行长时间有效的行为监督。

感戴意为感激与爱戴,是积极心理学一种直接有效的取向。经过大量的社会研究,发现感戴这一社会心理对人类健康心理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社会交往能力,有效减少心理抑郁与焦躁,帮助他们改善网络游戏成瘾等问题。

感戴倾向强的留守未成年人会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教师的教育之恩,报答祖国的培养之恩。而网络游戏成瘾较严重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被游戏侵占,严重妨碍了学业与自身发展。所以,从学校出发,可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生活,培育学生的感戴心理,激发留守未成年人的社会情感,减少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从教师出发,可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若能正确培养学生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将对他们人生未来的走向有很大帮助。

江苏科技报2018-12-14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文章下载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教育就是培养更多好的习惯,班主任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习惯往往是刻意练习的结果,当不需要刻意练习的时候,就说明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了。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习惯研究专家周士渊,前段时间出版了一本《习惯学》,解读了习惯养成的策略和方法。本期,我们就来听听他的讲述。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周士渊

习惯是教育之纲

习惯是教育之纲。习惯,是一盏奇妙的神灯。今天我想给班主任们讲讲我眼中的“习惯学”。

习惯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着丰富的内涵。关于习惯的重要性,不少历史名人已经谈过。今天,我来分享网络上流传过的一个《习惯宣言》,我没有找到它的出处,但这一宣言很好地诠释了习惯的价值。“我是一直陪在你身边的伙伴。我是你最得力的助手,也是你最沉重的负担。我可以推动你前进,也可以导致你失败。我完全听你的指挥。你所做的事还必须有一半可能交给我,而我则可以迅速、恰当地做好这些事。我很容易控制——但是你必须牢牢地控制我。准确地告诉我某件事情你希望怎么做,经过几次训练我就会自动完成它。我是所有伟人的仆人,但我也是导致所有失败的罪魁祸首。那些失败的人全都是因为我才会失败。我虽然不是机器,但我做起事来却像机器一样精确,同时又拥有人类的智慧。你可以利用我得到好处,也可以因为我走向毁灭——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带着我,训练我,牢牢地掌控我,我会让这个世界为你敞开大门。放任我自行其是,我将毁掉你。我是谁?我是习惯!”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一书中谈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超越市场与政府,影响我们全社会的还有第三种力量,那就是“习惯与道德”。

可见习惯多么重要。许多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我们原本知道了,但一到行动层面往往就不见踪影。人普遍的弱点是‘知而不行’,明明知道重要却不去做,难怪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如果你能做到“知而必行,行而必恒,恒而必达”,你便拥有了行动力、执行力和持久力。

要养成的习惯实在太多了。我建议,每个人要培养的第一个习惯就是“选择阳光”。每个人都有缺点,也都会各有优点。如果缺点代表阴霾,那优点就代表阳光。如此一来,选择阳光就变得极其重要。掌握了“选择阳光”,使它变成一种习惯,还能使我们变自卑为自信。选择阳光是走向优秀、走向成功的法宝之一,不管我们出身如何,是贫是富、是老是少,人人都可拥有这个法宝。

这些年,身边的许多亲戚朋友加入了“习惯学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没有墙壁和屋顶,也没有入门条件,你只要愿意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就可以加入,它已经吸引了许多人参与并从中受益。

习惯与毅力是“孪生兄弟”

好的习惯如何才能养成呢?这就需要最重要的一种品质──毅力。当我们方向选对了,目标看准了,顽强的毅力就变得非常关键。有些人很有毅力,凡是做事,只要看准方向、认准目标,就会百折不挠地坚持,结果成绩越来越显著;有些人则不然,做什么都没耐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一生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总是在不满中度过。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谈毅力,谈坚持,方向和目标很重要。我认为,一个人在大目标、大方向上出了问题,再聪明也只是小聪明。因此,我希望大家今后一定要时时抬头注意看方向和目标,千万不要“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培养习惯要关注“四性”,即必要性、可行性、策略性、操作性。培养习惯要关注“五动”,即起动、百动、自动、恒动、乐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在一篇文章中曾说,“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水的沸点是100℃,可我们的德育往往在50℃左右就停了下来。例如当孩子开始做好事或守纪律了,人们就以为德育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教育已经成功了。事实上,这绝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而只能算是前50℃的教育。它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终点,而应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契机。抓住孩子偶然出现的道德行为,将其反复训练成道德行为习惯,才是德育的真正目标,是德育的后50℃。很明显,我们的德育在后50℃上下功夫不足”。

由此可见,养成习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水烧到100℃,才可能沸腾,习惯也一样。所以,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时,一定不能陷入“虎头蛇尾”的僵局。培养习惯第一难是“起动”。如果你想养成一个习惯,请务必立刻“起动”,从今天开始,从当下开始,千万不要等到明天开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但是,起动之后必须不断“动”,足够“动”,直至“动”到了“百动”,这习惯才可能养成,“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新的一股,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我从1998年开始记录自己已养成的习惯,20年间,我已养成有案可查的168个大大小小的习惯。在我家书房的一个抽屉里,存放着将近20本厚厚的稿纸,是我从2000年11月8日起坚持每日清晨起床写作的成果,后来结集成《一千零一盏心灯》这本书。这些事情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对于我来说并不难,因为这是我的习惯,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

习惯是培养毅力的最佳途径。所有“顽强毅力”实际上几乎都来自于习惯,而养成了习惯,你一定会坚持,不坚持你会难受,会若有所失,会感到内心不安。

因此说,习惯与毅力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毅力和习惯是相辅相成的。而习惯的培养相对于毅力的培养更具体、更容易、更富有可操作性。

当我们下决心要培养一个习惯时,成败的关键在于要突破“前三关”——“前三天”“前三周”“前三个月”。这里,最要咬牙坚持的是“前三天”;“前三周”是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而来,一个习惯的养成平均大约需要三周时间;“前三个月”是指为巩固起见需要三个月时间,实际上越到后面会越轻松、越快乐。

在我看来,培养习惯时,量化和不量化会大不一样。一旦量化你就会变得特别认真,就像有了目标一定非实现不可,那样习惯就很容易养成。

养成记“傻瓜日记”的习惯

我想给大家推荐另一个习惯,是我认为很有效、很简捷的培养习惯的方法——“一分钟傻瓜日记”。这个方法的实质是每天提醒和检查。我从2000年12月9日起记这种“一分钟傻瓜日记”。记“一分钟傻瓜日记”的方法极其简单。第一行像日记一样写上年、月、日。第二行,可以写一个“习”,后面再加一杠,即“习——”。有了这“习”,后面就可记你每天需要提醒自己的习惯了。这些习惯只用一两个字代表即可。比如,“习——早6、仰2”。这是什么意思呢?“早6”,是指每天早晨必须6点起床;“仰2”是指练仰卧起坐,先从每天练两个开始。我们可以用表格法,把表格贴到你家墙上,也可以用电脑记录,甚至用手机上的闹钟提醒功能来做。

下面我就具体举一个“一分钟傻瓜日记”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习——咬、极、一刻、20分、经典。

“习——”之后的一项项,就是我那一天、那段时间正在培养的习惯。顺便说,习惯既有共性,更有个性,因此千万不要生搬硬套,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那么,这一项项内容具体是指什么呢?

“咬”,是指我要求自己一旦与别人有不同意见,应立即“咬”住舌头,赶紧刹车。否则,接下来很可能就是争论。而争论的结果十有八九对自己有害无益。当然这“咬”住,并不是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要用更智慧的方式表达你的不同意见。

“极”,是指我要求自己养成做事要做到“极致”的习惯。这很像许多卓越企业家所言——“要把‘利他’做到‘极致’”,要让顾客“有一种‘超值的享受’”,要让顾客“有一种‘意外的惊喜’”,甚至像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所言,要让顾客见到你的产品后会“发出尖叫”。

“一刻”,是指当年我学电脑时要求自己养成的一个习惯——每天学“一刻钟”,即使傻坐着,也要在电脑前坐“一刻钟”。没想到,就因这小小的习惯,如今电脑已成为除了我爱人以外最忠实、最可靠、最心仪的伴侣。

“20分”,是指我要求自己养成在电脑上自控的习惯。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因“网瘾”而毁,这“20分”是指当年我上网玩游戏时,每次只能玩20分钟。实际情况如何呢?我可以说基本做到了,偶尔尽兴,也似乎没超过一小时;而到了如今,由于我醉心于总结我的经验并结集成书,因此即使是那“20分钟”,也早已成了我的“过去时”和“老黄历”了。

“经典”,是指我要求自己创立“习惯学”并写作《习惯学》一书,一定要极虔诚地向“经典”学习。这是2012年6月记入“一分钟傻瓜日记”的。我在当天的日记上附注如下——“写作要留下许多经典语言,朗朗上口,含意隽永,容易记忆”。从那以后,这“经典”两字就天天记在了我这“一分钟傻瓜日记”上,一直记到了今天。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这几年,我天天都在提醒自己,要向“经典”学习,要让自己的《习惯学》像所有“经典”一样,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大大小小,里里外外,我用习惯把自己管理起来。人普遍的弱点是“知而不行”,明明知道重要却不去做。还有一个弱点就是“行而不恒”,即使行动起来也难以坚持。

所有的管理最后都要落实到行动,行动需要人去做,如果人不坚持做下去,所有管理都是空谈。如果把各种行动变为习惯,就能真正打通自我管理、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还记得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认为,假如有一个支点,能撬起我们整个人生,那这个支点一定不是别的,正是“习惯”。

中国教师报2018-12-5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甲子华章 绚烂蝶变 文章下载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甲子华章 绚烂蝶变

——写在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六十华诞之际

她是一座师生尽情挥洒艺体特长的乐园,在被星辰雨露亲吻过的梦幻天空下,书写教育的春华秋实。在这里,你会发现她如诗如画、精致典雅,处处展现着独具匠心的气质;在这里,你能体会到教师们爱满心怀和对孩子们的教育专业专注;在这里,你能听到欢声笑语,快乐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她就是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省重点高中和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60年办学历经沧桑,持续发展;60年师生自强不息,克难奋进;60年学校发展硕果累累,成效卓越。

素质教育的强势推进,给学校艺体教育注入了强大动力,并催生了校园艺术与健体相得益彰的勃勃生机。在这样的教育变革热潮中,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以其靓丽的风采走入我们的视线。

树立鲜明特色 实现低谷崛起

近年来,在新时代新的教育框架下,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大力提倡“抓常规,办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思想,积极推进“用健康人培养健全人”的全新教育理念,抓内务三线并举,谋发展双管齐下,用3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了“校有特色,人有动能”,“教师成为‘德高+廉高+才高’正气存内的健康人”,“学生成为‘动商+情商+智商’三位一体的健全人”的3个发展目标。围绕着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和高招制度改革,学校结合实际,用办特色促发展,让锦州二高中全速驶入了艺体特色办学的快车道。

这是一条让学校发展步入全新天地的希望之路。

在确定了新的办学方向之后,锦州二高中秉承“抓常规,办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思想,一切围绕把学校建成“辽宁省一流艺体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筚路蓝缕,经过3年探索发展,学校特色办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打造的诸多特色单元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啦啦操项目在国际和国内大赛中多次荣获大奖,成为学校其他特色项目的领头羊,学校将其定为品牌项目并精心打造,已在学校和本地区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推广实施单位”“啦啦操三星级俱乐部”“全国第二届啦啦操创意展示大会优秀展演单位”“锦州市传统文化特色学校”。这些荣誉与成绩,更坚定了锦州二高中特色办学的方向。学校运用新思路、新理念找到了特色发展的新突破口,抓住了学校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

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在2015年由于学苗质量下滑,一度陷入瓶颈,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的学校。锦州二高中用实力、用成绩实现了洼地崛起,给所有关心学校发展的人交上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健全管理机制 擘画特色方向

根据高考改革的新要求和学校学情特点,学校于2016年秋季制定了体育课“分组分项”选课走班的特色教学方案,将体育课由过去单一的班级制授课改成了分项编班教学。一节体育课内容分别由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五大项组成,将学生按年级分成8组进行选课走班式授课,其中足球为男生必选课,健美操(啦啦操)为女生必选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喜好方向选择课程和授课教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自主选择平台。音乐、美术、围棋等项目以社团的形式加强对特长生的培养。同时,为了更好地配合课程建设,学校通过举办体育艺术节和各项比赛来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达到检验成果的目的。为确保体艺特色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校还制定了特招体艺特长生的政策,并与多所高校签订了生源基地协议,确保了学校体艺人才的储备,打开了升学出口。

学校非常重视艺术体育人才的培养,深厚的艺术体育底蕴成就了锦州二高中的艺体特色。近3年,学校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艺体教育作为特色发展的突破口,创造了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艺术办学之路。学校高度重视艺术和体育教育工作,成立了学校特色办学工作小组,将艺术体育教育作为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纳入学校长期规划和工作日程,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学校注重加强体、音、美教师对国家课程的研究力度,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新的理念、目标和要求有效应用于艺体教学,注重特色课程的学校化实施。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形成了对艺体教育的共识,使学生人人接受艺体教育,个个具有一定的艺体素养,努力提高学校艺体教育整体水平。

创设硬件环境 营造艺术氛围

一流的场地设施是学校艺体特色项目开展的保障。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国际标准的足球场、2000多平方米的体育馆、标准的笼式足球场地、300平方米的啦啦操训练室,以及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训练的场地和器材,能满足体育运动队日常训练的需要。

一流的师资是发展学校特色的基础。锦州二高中现有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等专职体育教师以及专业的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围棋教师等,他们中有多名国家一级教练和省级骨干教师,都长期在教学、训练、教研一线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在艺体教学中,锦州市二高中以活动促发展,让特色办学开花结果。每年6月,学校都举办“校园足球·啦啦操大赛”,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近千名学生全员参加。每年9月末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暨田径运动会,集中展示音乐、绘画、书法、体育等特色办学项目取得的成就,为学生搭建展示艺体才华的舞台。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绿化带和雕塑小品等内容上的设计来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方向。目前,校园内的雕塑小品“足球与彩带”是二高中艺体特色办学的象征性符号,“日晷”雕塑象征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教学楼前的绿化带是一把电吉他图案,优美的艺术旋律已在二高奏响。在这些建筑物表象诠释的基础上,学校还加强了学科建设,让文化课、专业课两手都要硬,真正地为学生搭建成才的平台,寻找升学的出口,让学生在特色中发展,成为学校质量提升计划的受益者。

彰显办学特色 打造成功品牌

围绕特色办学,锦州二高中制定了“艺术、体育和棋类”三大类特色项目群,包括了啦啦操、足球、篮球、羽毛球、音乐、美术、艺术类、围棋等8个小项的特色单元,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特色培养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体验成功。

啦啦操是锦州二高中艺体特色办学的拳头项目。经过不懈努力,啦啦操运动已在锦州二高中落地生根,啦啦操运动已成为锦州二高中大课间的一道亮丽风景,被誉为“锦城第一操”,它很好地在本地区起到了辐射引领作用,深受国内专家的赞誉,正在锦城的教育沃土中绽放夺目的光彩。

学校的“启航”啦啦操队多数队员为零起点,经过刻苦训练,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多次在亚洲、国家及省级比赛中取得骄人战绩,他们已成为锦州市中学生学习的楷模。2017年6月,组队仅一年的锦州二高中“启航”啦啦操队便在全国啦啦操联赛沈阳站的比赛中一举夺得5项冠军。2018年5月,在由国家体育部门体操运动管理机构主办、全国啦啦操委员会承办的2017—2018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中,“启航”啦啦操队作为辽宁省仅有的一支参赛队伍,在高中组两天6个项目的比赛中,将4金两铜6尊奖杯收入囊中。2018年6月再度征战2017—2018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沈阳站)比赛,“启航”啦啦操队力克群雄又夺4项冠军!

2018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啦啦操创意展示大会上,锦州二高中“启航”啦啦操队参展的节目《观沧海》将经典诗词与啦啦操完美结合,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啦啦操创意展示大会经典咏流传进校园暨“一球一操”四年成果展“最佳舞蹈奖”,锦州二高中被评为全国啦啦操创意展示大会“优秀展演单位”,并荣获“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推广实施单位”称号。

2018年10月,“启航”啦啦操队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参加“2018亚洲啦啦操锦标赛暨2018亚洲啦啦操公开赛”。锦州二高中“启航”啦啦操队一举夺得“亚洲啦啦操公开赛青少年组集体街舞”冠军和“亚洲啦啦操锦标赛青年组集体街舞”亚军。

3年时间,锦州二高中“启航”啦啦操队勇夺1个亚洲冠军、1个亚洲亚军、13个全国冠军,这个成绩本身就是个奇迹,锦州二高中师生把所有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成为特色办学路上创造奇迹的人!亚洲啦啦操公开赛夺冠后,辽宁省电台、辽宁省电视台体育频道、锦州市电台、锦州市电视台、《锦州日报》《锦州晚报》“锦州发布”微信公众号争相报道,辽宁省啦啦操委员会特地发来贺电,祝贺锦州二高中为国家、为家乡赢得荣誉。面对成绩,全校师生备受鼓舞,学校还将进一步提升啦啦操星级标准,倾力打造全国啦啦操示范学校,力争在提升学生艺体素养的同时,更好地为学生搭建走向成功的阶梯。

正如校长所言,教育不是单一地培养学生知识,更在于启迪智慧,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心灵智慧、生命意义的引导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在内化中成长。

六十载弦歌不辍,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着满腔的热忱、超人的胆识、创新的意识、务实的作风,锦州二高中的艺体之花将会更加绚烂多姿!(孟爽 高伟红 曹宇)

中国教育报2018-12-10

 

 

六十载躬耕 倾情绘就锦绣华章 文章下载

六十载躬耕 倾情绘就锦绣华章

——写在河南省鹤壁市第二中学60年华诞之际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毫无疑问,发现并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递中国教育好声音,让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对话,是教育人应有的高远追求。

在河南省鹤壁市,有一所筚路蓝缕奋斗六十载的学校!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而对于鹤壁市第二中学来讲,这是一部厚重坚实的历史华章!今天,让我们一同领略其华美的奋斗乐章!

新课改已经实施10余年,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却依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何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很多学校和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河南省鹤壁市有一所中学,建校60年来,围绕办好群众满意学校这个中心,注重领导班子和教师两个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以日常管理、数字资源和智慧教学三个平台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努力建设师生幸福成长的“佳”园——求知的学园、成长的乐园、生活的花园、温馨的家园!这就是鹤壁市第二中学。每年二中都迎来各地考察交流的兄弟学校,而吸引校长教师们前来“取经”的就是鹤壁二中实施的“小组合作”“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鹤壁二中却让学生、教师、学校都尝到了课改的“甜头”。

应变而变 向课堂要效率和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育很基本的元素、很重要的载体,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鹤壁二中校长李庄平说,“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关注课堂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师生,关注生命,努力打造有文化味的课堂,将学校文化建设落实到育人的根本目的上来,达到知识传授、道德引领和文化渗透相融合的境界。”

从2015年开始,鹤壁二中师生就开始致力于合作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学校先后到全国课改先进学校参观学习,组织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系统性培训材料,并定期召开课改反思会议。进一步紧抓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两大主题,以深化“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育人文化为主线,着力建构推动学校自身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长效机制。

针对原来的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及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枯燥乏味等诸多问题,鹤壁二中从转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关系、优化课堂结构、激扬学生生命、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和突破传统课堂,关注课堂,研究课堂,致力于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多年坚持不懈地开展“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深入推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以小组学习有效策略和技巧深化合作教学改革,让课堂更加务实高效。

聚焦小组合作学习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按照学习小组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鹤壁二中各班对学生进行了重新分组,并且制定了小组评价方法,每个年级每周对优秀小组进行表彰。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有别于传统的兴趣小组,通常由4至6人组成,小组成员按照不同的性别、能力倾向、学业成绩等因素搭配,使成员间各种能力存在着互补性,由小组长带领进行各种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这样有利于组内互助合作,组间激烈竞争,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种小范围的合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能充分激发学生之间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真正把学生从机械吸收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多元化的“捆绑式”评价是一剂高效的润滑剂,促进学生愉悦学习,因为合作教学强调“人人进步,共同发展”,二中合作小组中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让评价体现多重结合和多元评价,有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助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既可以在得到及时评价的时候获取来自不同层面的激励,又可以在长期的过程性评价中进一步增强小组之间合作的凝聚力。

李庄平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让学生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优化了班级氛围,为学生彰显个性、施展才华、拓展创新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实施“五步三查”模式 构建幸福高效课堂

在小组建设的基础上,鹤壁二中着力打造“五步三查”的高效课堂。通过每周的集体备课,结合“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流程,教师们对于现有导学案进行了修订加工。课堂上学生思、做、展,教师点、导、评,师生实现了科学互动,学习变得自觉高效。

“五步”即课堂环节的五个基本步骤,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含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整理导学案和达标测评。“五步”课堂流程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将独学与对学、群学相结合,既给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空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融入集体的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从“五步”课堂环节的设置可以充分看到,老师不再主导课堂,不再是课堂的主人。

“三查”即三次学情调查,在学生独学时,在组内小展示时,在整理导学案和达标测评时。“三查”给了“五步”非常重要的补充,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课堂学习情况,补充调整教学安排。

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二中大力鼓励教师参与研发校本教材,学校专门出台了《鹤壁二中校本课程管理办法》。该校语文组王蕙老师深有感触:“感谢学校提供这一展示平台。校本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校本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具备整合课程内容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使教师自身得到锻炼,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办平实有华教育

鹤壁二中坚定不移地推行合作教学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学校进一步开展个性化、特色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我们讲平实无华,主要是指办教育要‘实’,办学要符合实际,教育教学方式要实用有效,改革不能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要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按照规律办学;但在脚踏实地、严格按规律办学的基础上,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闪光点、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而形成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校育人文化和办学特色,即在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基础上的凝练和升华,这是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思想。”李庄平说,“因此,我们在近年来合作教学改革的坚实基础上,明确倡导打破千校一面、千课一面的格局,大力鼓励突破基本模式限制的个性化、特色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向更高层次和境界提升,构建更加适合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平台,引领学校沿着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道路前进。”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涌现出了一批能够缔造个性化、特色化课堂和完美教室的优秀骨干教师。基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而又突破分组合作这一模式限制的个性化高效课堂,已成新时期鹤壁课改实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学校课改服务,2016年暑假,学校联合郑州新世纪课程研究院共同组织了为期3天的高效课堂体验式培训活动,2017年暑期又开展了为期5天的全员培训。培训中大家聆听课改专家们的高效课堂解读,实际体验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文化建设的过程和方法。还有省特级教师吕娟老师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全国优秀教师王修德的“师德教育”、李守民教授“唤醒教育”等讲座。众多学习活动让老师们受益良多,“通过外出学习和听取专家讲座,我们不仅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拓宽了视野,也从中认识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同时也让我门对地域的差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贴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一位老师说。

除了众多的交流活动,学校还大力加强教研组建设,每月开展文明和谐教研组的评比。要求各教研组要认真制订学期工作计划,明确组内各类学习、培训、研讨、评比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开展了“读书工程”“写作工程”和以新老教师结对指导为特色的“青蓝工程”。并且,学校还为全体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全方位记录和展示教师在自身发展等方面的真实情况,让教师可以从中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更明晰地看到自己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更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并对之做出评价,进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整体考虑,强化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激发自己的发展潜能,从而切实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筚路蓝缕六十载,桃李芬芳一甲子。鹤壁二中秉承“团结奋进、拼搏奉献”的学校精神,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呈现出强劲有力的发展态势。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传统,带领全校上下,奋力开启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刘建华 陈 强)

中国教育报2018-12-6

 

 

打造学校新样态,探寻育人新路径 文章下载

打造学校新样态,探寻育人新路径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学校如何改变发展样态,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如何才能让校园更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

11月25日-28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主办、海亮教育管理集团承办的首届新样态学校论坛聚焦教育问题、探寻发展出路,本期刊发精彩观点与读者分享。

■ 嘉宾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 力 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与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叶翠微 海亮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

陈如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

【我们要点燃心中的火光,成为一个拥有家国情怀的人,从容自信地活在天与地之间,养浩然正气;充满人性地活在人与人之间,养仁爱之心;健动不息地活在古与今之间,养中庸之德。我们要实现今日教育的双重自觉,即自觉培育中国人,培育自觉的中国人,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中国文化】

培养有格局的人: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

刘铁芳

当下,一些学生的价值虚空现象不容忽视。有些学生犯了严重的空心病,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一些学生成长的格局过于狭小,局限于自己的小视野,愿意享受舒适,家国情怀淡漠,热衷于自己的“小情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更好地让他们确立自我人生的根本性价值目标,进而整体提升青少年个体的人格境界?

回顾过去,我们只是在满足学生生存需要的教育选择,往往是以生存为取向,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核心主题,促进教育的普及;到了“富裕阶段的素质发展”,仅靠完成“双基”任务是不够的,必须强调人的多样化素质发展、个性化发展和活力发展。现在我们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强调“富强阶段的品质提升”,教育必须强调文化价值归宿,实现教育自觉。

那么,我们应如何实现教育自觉?总体来看,人的成人与生命形态拥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自然生命层面,要动起来。通过运动和劳动成为健全的自然人;第二个是社会生命层面,要关联。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奉献和创造,自己与他人的横向关联成为健全的社会人; 第三个是精神生命层面,要立起来。通过扎根与更高事物的纵向关联成为健全的精神人。

要让学生成长,教育就必须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条件,通过生命自觉提升个体成长的格局,让他们真正做一个健康的人, 做一个和谐的人,做一个充实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我们一定要胸怀天下,有大格局、大视野,站在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交汇点上,站在古今和中西之间接受文化的熏染。如我国的伏羲文明、周代礼乐、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朝风韵、明清文化等,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实现超越,探寻当下中国教育的真正方向,实现精神世界的最高认同。我们要点燃心中的火光,成为一个拥有家国情怀的人,从容自信地活在天与地之间,养浩然正气;充满人性地活在人与人之间,养仁爱之心;健动不息地活在古与今之间,养中庸之德。我们要实现今日教育的双重自觉,即自觉培育中国人,培育自觉的中国人,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中国文化。

我认为,今日学校教育不仅需要有效,更需要有根、有魂,今日中国学生不仅需要有知识与能力,还要有创新品质,有个性、有活力、有精神、有灵魂、有浩然正气;今日教师不仅需要有基本教学素养,更需要有中国视野、有文化担当、有生命襟怀。

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育中国少年成生命气象。从中国少年的培育出发,努力成就青少年的生命气象,同时又指向学校教育生命气象的提振,最终指向中华民族整体生命气象的提升与超越。要培育自信豪迈的中国青少年,立健康身心,赏人间万物,游六艺五经,涵古今中西,养精神气魄,成就人才。为此,学校的办学理念应强调中国精神,学校文化建构要养正文化,课程建设要通过融合课程的路径,课堂教学要“兴”“发”教学,学生发展方式要实现自主发展。如此,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立心,为中国学校立魂,为中华民族立根。

【理想的新样态学校,其基本特征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家园;理想的新样态学校,其办学使命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的文化自觉。价值观好比河流的上游,我们作为教育者则是负责河流休养生息的‘河长’。如果上游的水不好,下游可想而知】

办出充满青春精神的学校

刘 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教育与过去的教育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如有些学者总结的:过去的教育重在吸收前人智慧,未来的教育重在开创个人智慧;过去的教育可能是孤立的,但未来的教育更需要整合,还需要互联;过去我们往往以课程为中心,未来应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强调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体验;过去管理者重视质量控制,未来管理者则应更多关注质量保证。

我们要打破学校的旧样态,建立理想的新样态学校,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理想的新样态学校,其基本特征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家园。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正处于生命成长、精神萌芽、自由创造的梦幻少年。这一生命阶段的学生充满着生命的激情和活力,有“想大事、立大志、说大话”的气度和抱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有好奇与创造的天性和冲动,有成长之美的童年欢乐……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新样态学校首先必须展现出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基本特征。钱理群先生有一个论断令人深省,针对现在中小学生创造力缺乏、追求标准答案的现象,要“防止把人变成‘成熟’的庸人”,尊重孩子自由创造的权利。所以,儿童本位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样态学校的核心原则。要尊重学生成长权益,遵循儿童成长规律,让学校充满儿童精神和青春气息,让学校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理想的新样态学校,其办学使命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的文化自觉。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基本价值观和基本素养培养方面的缺失,尤其是工具理性至上,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不足,课程教学的文化逻辑式微。我有一个比喻,就是人的价值观好比河流的上游,作为教育者则是负责河流休养生息的‘河长’。如果上游的水不好,下游可想而知。学校校长、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确实非常重要,必须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强调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必须站在文化自觉的教育立场,以传承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立德树人作为新样态学校的根本任务。

具体到学校实践,应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基于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制实施纲要,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配合国家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地方文化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场馆课程;在学科课程中编制价值教学单元,或强调价值学习目标,在对学生有知识点要求的同时,重点对价值理解和价值态度提出特定的能力要求和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让价值观教育成为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并推行加强学生责任担当与价值体验的服务性学习和学生社会参与的社会行动模式。在学校文化环境课程创设上,要重点宣传民族英雄和国家典范,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熏陶。要结合传统教育,精心设计旨在传承民族精神的研学旅行课程,多走一些中国红色文化路线。总之,我们要把对新样态学校的理想变成理想的新样态学校。

【做有良心的教育,做学生高位的适性教育,做老百姓认可的教育。通过育人体系的整体设计,包括学段贯通、资源整合、课程设置和机制保障等,培养拥有“民族魂、中国心、世界眼、国际范儿”的现代公民,培养具有一等人品、一等体魄、一等学识、一等情怀的创新英才】

让民办教育在新样态中成就自我

叶翠微

民办教育要摆脱过去的样态实现新发展,首先应遵循教育的根本,立足民办教育的体制优势,充分探索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解决办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以海亮教育为例,我们坚持为国育才、为民育人。学校的核心理念是“人皆英才,人人成才,让每个生命出彩”,做有良心的教育,做学生高位的适性教育,做老百姓认可的教育。通过育人体系的整体设计,包括学段贯通、资源整合、课程设置和机制保障等,培养拥有“民族魂、中国心、世界眼、国际范儿”的现代公民,培养具有一等人品、一等体魄、一等学识、一等情怀的创新英才。

小学阶段,学校要保护学生的盎然童趣,促进学生的健全身心,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初中阶段,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高中阶段,应深化分类教育,强化学生的特长培养,涵养他们的创新品格。

为了让学生拥有好的精神生活,学校把阅读推向极致,推出“90+10”的阅读;把体育推向极致,一批文科生在橄榄球场上也能狂野奔跑,篮球、击剑、啦啦操等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把艺术推向极致,组织学子欣赏音乐会,体验不一样的音乐课堂等。我经常说:“一个有良知的学校,必须给孩子健康的身躯。”

民办学校不为逐利为公德。学校无条件接收了197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孤儿,培养其至硕士研究生毕业;面向老少边穷地区招收50多位贫困少年英才;首创浙江“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等。

学校不为当下只为未来。未来的教育在给我们提出无限的展望,我们准备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回应——

打造具有山水、人文、实验、新锐、科技、绿色、开放等特点的未来学校。我们要重建学校的建设形态、学生的拓展形态和师生的生活形态,关注“人的完整和完整的人,人的未来和未来的人,人的幸福和幸福的人”。

推出八大行动实现全面育人。“人皆英才”行动,让每个走进学校的孩子都能享受生命绽放的精彩;“伊顿”体育行动,倡导体育精神,确保每天至少运动2小时,让学生乐于承担责任,应变能力强;“35钟表”行动,为学生的35岁奠基,让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为未来学习做准备;1000门选修课行动,打造教育学习MALL,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小清华园”行动,面向全球邀请好教师,让他们与学生一起成长;“北外式学习”行动,与世界范围的先进学习理念接轨,为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服务,为国家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小达摩院”行动,用海亮教育研究院支持学校的高水平建设;“新人本主义”运动,着眼于人的充分全面发展,如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哲学与政史、文学与阅读、音乐与气质等。

探索学校新样态。目前,海亮外国语学校,正在探索如何建设一所没有“年级”和“班级”的学校,一所没有“标准课表”的学校,一所“人皆为师”的学校,一所没有“学生”的学校,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推出“星校长”双师徒培养工程。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实行双师徒制,即校长带大徒弟,大徒弟再带小弟子,并且推出“星校长”培养工程。

未来已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真正打好身体、品德、学业等方面的基础,让他们充满活力、激情和创意,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创意,并且能够化问题、创意为行动和成果,培养一大批拥有中国心、具备强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新样态学校理念包含“全面育人、文化内生、课程再造、整体建构”四大基本主张。其中,“文化内生”是核心】

新样态学校建设的文化内生路径

陈如平

“千线万线,只有一个针眼穿”。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针眼,其实就是基层学校的改革实践。任何教育思想、理论、政策乃至新技术新方法,如果离开学校实践都是空谈。

基于这种认识,2016年4月我们提出创建“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这一理念。两年多来,我们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实验区和近千所实验学校,开展项目研究实验。从实际效果看,新样态学校项目实验已经解决了中小学幼儿园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问题,找到了先进教育思想、理念和理论落地的路径、方式和机制,通过寻找“打开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式”,为学校自主、内涵、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普遍方法与手段工具。

新样态学校力图从教育的“本我”“真我”出发,高举“去功利、致良知”大旗,主张“坚持教育本真,回归学校本位,遵循本质规律,彰显学校本色”,引领学校实现内生式发展、整体建构育人模式和学校课程体系,做到“学校要有学校样,一所学校一个样,校校都有自己样”,最终把学校打造成新样态学校。这些理念主张符合对教育本质规律的基本认识,对高品质学校的热切期待,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观照。

新样态学校理念包含“全面育人、文化内生、课程再造、整体建构”四大基本主张。其中,“文化内生”是核心,熟练掌握与运用“文化内生”的路径、方式和机制是创建新样态学校的根本立场、重要手段和操作策略。新样态研究实验把“办学理念”作为考察点,规划设计了一条适合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化内生路径。长期以来,众多学校对办学理念处于“熟视无睹”的状态,办学理念只是一句口号、一个名词、一个符号,其“落地”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理念引导实践则成为一句空话。由此,我们在研究实验中采取将办学理念“上溯”和“下落”的两个策略,形成了新样态学校的文化内生路径。

“上溯”旨在寻找办学理念的源头出处,包括三个环节:识别、挖掘和选择学校的文化基因;抽取符合教育本质的意义和价值;选用恰当的概念作主题表达。其中,新样态研究实验引入了“文化基因”这个重要概念。正如跟每个人有差别一样,每一所学校也有着很不一样的文化基因。找到这些基因,托物言志、借景生情,抽取其中隐含的意义和价值,再间接表现为反映每个人对教育活动的认识、理解和评价的主题,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学校精神长相和教育品质。

“下落”策略则要走系统化整体建构之路,将办学理念融入学校具体实践,也包括三个环节,即整体建构学校的育人模式,规划设计学校的课程体系,创新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最终科学、有效、创造性地实施。整体建构分5个基本步骤:“立根子”,梳理办学理念;“定调子”,明确学校发展主题;“搭架子”,构建教育体系;“探路子”,创新实施载体;“亮牌子”,创建学校发展路径等做法。整体建构有效改变了学校发展“碎片化”“点状式”问题,“将珍珠串成项链”,实现学校的整体性发展与系统性变革。

新样态学校研究实验旨在探索建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机制。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把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这些给新样态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素质要求,新样态学校研究实验由此提出了《新样态学校标准1.0》,给新样态学校建设提出了新的方向性要求。

中国教师报2018-12-5

 

 

高中国际课程落地本土的教育逻辑 文章下载

高中国际课程落地本土的教育逻辑

——对高中“国际教育热”的冷思考

国际课程项目丰富了普通高中的教育形式,满足了很多家庭对于多元化高中教育的需求,也帮助一大批学生实现了出国留学梦想。但围绕高中国际课程依然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乃至争议,亟待厘清。

近年来,我国很多普通高中引进和开设了各类国际课程,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出现了普通高中“国际教育热”。国际课程项目丰富了普通高中的教育形式,满足了很多家庭对于多元化高中教育的需求,也帮助一大批学生实现了出国留学梦想。但围绕高中国际课程依然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乃至争议,例如,开展高中国际课程项目是否等同于进行留学预备教育?国际课程与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之间是什么关系?国际课程项目应当在我国高中教育中担当何种角色、由谁举办?如何监督、保障和提升国际课程项目的质量?等等。这些问题,亟待厘清。

国际课程是什么

当前,我国高中阶段引进的国际课程有多种类型,举办主体和办学形式多样。从课程类型来看,主要有国别课程、国际文凭组织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国别课程原为各国为本国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如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A-level),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部分省或州的高中课程。这些课程成绩在英语国家具有普遍的认可度。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简称IB)由国际文凭组织设计开发,不针对单个国家的教育系统或学制而自成体系,其成绩被欧美国家高校广泛接受。而大学先修课程以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和全球评估证书课程(Glob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简称GAC)为代表,针对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强调知识的深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其成绩被美国、加拿大等国高校认可,可用于入学申请和替代大学课程学分。

国际课程项目的举办主体既有公立学校也有民办学校,公立学校通常以国际班、国际部的形式独立编班开课;一些民办学校则直接以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外国语学校等命名。从办学形式看,存在中外合作办学、学校独立举办以及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举办等。基于国际课程学分、证书或文凭对于海外升学的直接作用,家长、公众和媒体经常把这些项目统称为高中国际班、出国班等,认为这些项目的兴起与当前高中毕业生的出国留学热关系密切。

为什么开设国际课程

出国留学热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教育需求和教育选择多元化的必然结果。毋庸置疑,留学需求的旺盛是很多高中国际课程项目举办的重要动力和基础。但是,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办学者和研究者而言,不能把开展高中国际课程简单等同于进行留学预备教育,而应当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出发,从普通高中教育的内涵定位以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出发,来理解和认识高中国际课程的意义和功能。

国际预科证书课程、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等主要国际课程体系结构不一、各具特色,但这些课程都较为强调学生学科知识、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够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兴趣、专长和生涯规划选择学习和考试科目;多为小班化教学,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和评价方式。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以及评价标准相对单一形成对比,也成为国际课程受到很多家长和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13年以来新一轮高中课程方案的修订以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高中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结构、评价方式与主流国际课程体系的特色越来越趋近。根据教育部新修订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简称“高中新课标”),此轮课程标准修订的目标之一就是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高中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鼓励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此外,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开始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支持学生根据特长和生涯规划安排高中学业,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所以说,主流国际课程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教学评价方式与我国高中课程教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方向具有一致性。国际课程的教学实践有助于为深化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有助于为国际课程本土化研究储备人才,促进中外课程的研究、互鉴与融合,从而让国际课程项目教学和办学成效辐射更广大的学生群体。可以看到,在一些较早开始开设国际课程的知名高中,国际课程项目的教学成效外溢显著,对学校教学方式变革、校本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培育都带来了积极影响。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研究力量也就国际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推广以及中外高中课程的融合进行了有益探索。

但是也要看到,普通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在办学、教学和监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国际课程的海外升学功能,将海外名校录取率作为教育政绩,把国际班办成了纯粹的“留学预备教育”和“洋应试教育”,甚至出现了个别学校参与学生申请材料造假的恶劣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将国际学校、国际课程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的配套工程,对于学校办学定位的重要性、课程体系的严肃性以及国际课程项目对于师资和教学质量的高要求认识不足。另一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国际课程项目的高成本特征带来高收费的合理性,一些学校开办国际课程项目存在逐利的现实动机。而近年来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教育行业,也让民办国际学校成为投资热点。在这些功利化的导向下,一些高中国际课程项目仓促上马、盲目扩张,一些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教学质量不高,办学管理失范,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如何办好高中国际课程项目

促进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健康、良性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首先,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明确办学目标。高中阶段是快速积累学生知识和能力,确立人生发展方向,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国际课程项目也要在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办学中要把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觉、自信,以我为主,吸收借鉴国际课程的优秀成果和经验,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有依据这样的高度认识和定位,才能保证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办学的方向性,避免单纯追求“洋高考”升学率,甚至谋求经济利益的高回报。

其次,国际课程项目也应当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按照高中新课标,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即使不参加普通高考,学生也应结合兴趣爱好,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要求”。高中国际课程项目作为由普通高中学校举办的中等学历教育的一部分,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必修课程。在实践中,北京、上海等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际课程项目的教学实际,允许一部分国家必修课程以国际课程相关学科学分替代,但都要求开足开齐政治、语文、历史和地理等涉及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历史观和地理观的课程,这也是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贯彻基本国民教育目标的考量。

再其次,举办高中国际课程项目的学校要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学校在相关项目的招生中,应当严格遵守各地有关中考招生的管理规定,程序公开透明。特别是公立学校,要坚持公益属性和公平原则,不能让国际班成为变相降分收费招生的渠道,同时也要严格规避校外机构介入乃至代管公立学校国际课程项目的情况。学校对于引进国际课程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根据学校条件、教师能力和学生需求等作出选择,依法依规使用境外教材。对国际课程项目教师特别是外籍教师,要进行严格聘任和管理。学校要切实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国际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及国际课程与国内课程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确保国际课程教学质量。通过教师流动、校本课程建设和学生活动等,让国际课程的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惠及更广大的学生群体。

面对当前普通高中开设境外课程存在多主体、多课程、多办学形式的复杂情况,国家和地方层面尚缺少精准的政策指导,国际课程和教材监管机制还有待明确,这是当前教育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教育研究者迫切需要加强对国际课程的研究,促进中外课程的借鉴融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并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国际课程体系,建立对于国际课程项目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特色、经验和成绩越来越受到国际认可。一些海外知名高校已经接受以我国高考成绩作为入学申请。可以期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未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将继续提升,能够进一步融通中外,面向未来,更好地培养既有家国担当、本土情怀,又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中国教育报2018-12-6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