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误区与重构
内容提要: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纷纷开展了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走向内涵发展的重要表现。当前,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升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但是,由于缺乏对文化背后的价值观教育的自觉,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在实践中暴露出了目的的盲目性、内容的重复性、方式的专门化与统一化、效果的形式化等问题。走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一是要从学生出发,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性;二是要精挑细选,谨慎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三是融入学生生活,优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四是注重价值引导,彰显传统文化教育的功用。
2014年4月,伴随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中小学进一步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逐渐增多。这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开始走向内涵发展的重要表现。笔者曾经对一些中小学进行过走访和调研,发现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几乎成为所有中小学的共识。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认识和理解的偏差或者其他因素的制约,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甚至走向了它的反面,这不仅消损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而且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无法消解的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步入了盲目性、专门化、重复性、形式化的误区。究竟如何认识和看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澄清辨别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并探寻走出误区的现实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分析
学校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同时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学生而言,加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升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是人类精神的宝库。但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落后,导致了人们在文化上的自卑心理。于是传统文化被认为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而对两方文化不加选择的“拿来主义”。正如余英时所言:“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是从局部修改发展到全盘舍弃,对西方文化则从局部吸收发展到全盘拥抱。尤其重要的是:自‘五四’以后,中国人(至少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1]在此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致命打击、逐渐衰微。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是保存和延续这一精神命脉的重要方式。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扬。增强认识和了解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其从内心接受传统文化,进而逐步提升文化自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在人们心中扎下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命脉就会得以保存和延续。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诚信缺失、自私自利、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问题成为我们社会正在面临的“道德危机”。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不仅会加剧人际关系的紧张,更会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出现道德危机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文化危机,这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言“今天中国的危机毋宁是文化的危机”[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教人做人”,它在时时刻刻引导和规范着人们做一个具有文明修养的中国人。它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以诚实守信、重义轻利、仁爱、刚强、坚毅、勇敢等为主要内容,以躬身践履、自律自省为修身途径,这些对于今天的中小学教育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解决当前学校教育中的道德危机,改善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就是价值观教育,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转变为社会的道德规范传递给青少年学生,使之成为他们所信奉和坚守的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有助于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更加密切,多元文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方面意味着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却又预示着核心价值观的“失守”。如何看待和处理多元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多元文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否则,就会使学生陷入文化冲突主义、文化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或者文化相对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淖,这都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贵在“优秀”,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教育,而是精心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为教育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4]。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不断的关键,传统文化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精神财富,这是对自己文化的最起码的尊重。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过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独特的社会背景下产生,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以一种文化价值去评判另一种文化的优劣。各种文化之间应该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秉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最终构建各种文化共同认可的社会秩序。
二、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
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偏差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等的藩篱之中,无法展现其应有的价值。具体来看,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目的的盲目性
当前,不少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源于“传统文化热”,另一方面则来自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自己对于学校为什么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思考。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认识的增强,自上而下都兴起了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受这一潮流和趋势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也开始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几乎成为一种共识。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小学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到对传统文化的空前重视这本应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许多学校却没有立足学校实际,对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足够清晰的目的,使得学校在追赶潮流中丧失了自我。
由于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缺少明确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往往成为学校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务、彰显学校办学成果的一种形式。追求活动的规模、现场气氛,重视活动后期的宣传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究竟有何情感体验、增加了多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则无人过问。如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淖。
(二)内容的重复性
新课改以来,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国家课程的语文课、品德课等课程中,已经有不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在课程目标上要引导学生“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6]在地方层面,有些地方也开设了以传统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地方课程,比如,山东省就将《传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之一。在学校层面,学校纷纷开展孝道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等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开展了诸多相关活动。如此一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就有大量的内容重复。内容上的重复一方面降低了学校教育的效率,这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有效性,无益于其真正深入教师与学生心中,严重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方式的专门化、统一化
如前所述,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本来就已经设置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但是,仍有不少学校认为,只有开展专门的活动才真正称得上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是,在中小学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名的活动——“孝亲敬老”活动、“写春联品国粹”活动、“走进府学文庙感受传统文化”活动,并且通过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绘画比赛还有小队活动等形式展开。这些活动的开展当然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强调这些专门教育活动的显性教育作用时,容易忽视其他教育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隐性价值。
与方式的专门化相伴随的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统一化,即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是完全相同的。笔者在一所小学调研时,曾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孝心中国年故事大王比赛”活动。在此次活动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完全一致的,这就忽视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思维发展水平、道德发展阶段的差异,没有照顾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这种“大一统”的教育活动给学校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却难以真正实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道德发展的目的。
(四)效果的形式化
走进中小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们穿着古代的服装、摇头晃脑地吟诵古诗词,整齐划一、场面壮观。然而,在这些看似“热闹”的活动背后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过于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其内容与实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是价值观教育。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于活动的形式则是次要的。不少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都成为一种形式化的、缺乏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形象工程”。以上述“孝心中国年故事大王比赛”活动为例,在这次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以《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作为演讲素材。《二十四孝》是中华孝道经典,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孝的认识,但是,里面很多内容带有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男尊女卑、等级森严、人人不平等的色彩,比如埋儿奉母、芦衣顺母等,这些做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分别,特别是传统生活的“孝道”在现代社会的转化应当是此次活动的重点,然而学校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沦为一般意义上的娱乐活动、休闲活动或者比赛。这就从根本上遗弃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价值,使其落入了形式化的窠臼之中。
三、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构
走出上述误区需要重构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既需要明确目的,也需要改进方式,最关键的还是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
(一)从学生出发: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性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构首先需要增强目的性,这要求中小学立足于校情、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每所学校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因此,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中,加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几乎成为所有中小学校的共识,这也是教育改革走向高度自觉的表现。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灵魂,学校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整体、全面的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和看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另起炉灶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之游离于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外。事实上,许多学校的文化特色就是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当前不少中小学将忠、孝、仁、义、博、雅作为学校的文化特色。如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融入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中,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应当从学生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等因素,真正从学生成长所面临的困惑或矛盾出发,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比如,在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中,学校有意识的进行了感恩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精挑细选:谨慎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明确了目的之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是内容选择问题。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成为一座精神宝库。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背景)密不可分,被深深地印刻上了传统社会的烙印。我们今天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希望能够从中吸收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有所帮助之处,而非全盘吸纳传统文化。因此,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看其是否有助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正如学者所言,“并非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是可传的,只有那些对现代公民生活具有思想力、诱惑力的文化才是可传之统,才是可欲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说,价值传统一定是对现代生活具有解释力,能解决当下生活所面临的问题的可传之统、能传之统和必传之统。”[7]这就需要精挑细选、谨慎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余英时先生曾谈到,“中国没有民主的制度传统,但是中国的人文传统中不乏与现代民主精神相契合的因子。儒家的‘仁’与‘恕’强调人格的尊严和容忍的胸襟,墨家的‘兼爱’和博爱相通,道家一方面主张‘无为’政治,反对政治力量对人生过分干涉,另一方面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的观念则是佛教的重大贡献。”[8]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重复性。这要求学校从文化特色建设的全局出发,宏观、统筹安排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的内容,合理开设校本课程,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在中小学进行。
(三)融入学生生活:优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
对于“文化是什么”可谓莫衷一是、人言人殊,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一两百种。然而,有一种关于文化的认识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这就是将文化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先生曾言“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9]如果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优秀的生活品质。如此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当其走进学校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改变学生生活方式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真正得到普及、得到应用,也才真正走入学生心中。杜威在探讨教育民主的问题时曾经旗帜鲜明地指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0]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除了发挥语文课、历史课、品德课、德育活动等教育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显性促进作用之外,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到课堂教学、师生交往、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它们的隐性教育作用,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时时事事、点点滴滴中都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润物细无声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要合乎学生的成长需要,应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年龄阶段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
(四)注重价值引导: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功用
如果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引导学生培养和树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应的价值观。只有注重价值引导才能真正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功用。注重价值引导要求学校、教师从现代生活方式形成的角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作出批判性分析。以孝道教育为例,传统文化中的“孝”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无条件服从,所以才会有了以《二十四孝》为代表的经典孝道案例,它背后折射的是传统社会长幼有序、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价值观念。但是,我们今天进行孝道教育,不再是对这种人人不平等价值观的尊奉,而是立足于平等关系基础上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对于这一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曾明确指出:“今天的亲子关系当然不同,这是在经济、政治完全独立,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稠密人际的情感态度。从而它不能再是传统的‘父父子子’,也不是重复五四时期的‘我不再认你做父亲,我们都是朋友,互相平等’,而是既在朋友平等基础上,又仍然认做父亲,即有不完全等同于朋友的情感态度和相互关系。”[1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作出现代性转换,从现代生活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会被更加重视,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之中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切实澄清并扭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学校教育改革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当代教育科学20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