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院馆工作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博物馆

题目:一流的博物馆要向观众传递什么信息

资料提供时间:2023-01-04

目录

更多

看这些地方有哪些暖心又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 文章下载

看这些地方有哪些暖心又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

今年暑期,全国各地公共文化机构发挥自身文化或文物资源优势,将为之前受疫情影响而长时间上网课的青少年学生,提供哪些暖心又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为他们既“减负”又“加营养餐”?文旅中国客户端选取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广东省文化馆、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分别聚焦博物馆的社教功能、文化馆的艺术普及和图书馆的公共阅读服务,以窥一二。

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让孩子在暑期做一回“唐朝西市人”

炎炎夏日,陕西省西安市的气温居高不下,但有一种凉快,来自博物馆,是静而无扰、学有良(凉)方。

对于以丝路文化、盛唐商业文化及唐代市井文化为突出特色、全国首家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民办博物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来说,这里不仅是参观了解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商贸交往的地方,更是以研学的方式深度体验唐文化的生动课堂。

伴随着暑期的到来,博物馆里学生群体的身影明显增多。“我在这里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既增长了知识,结交了新朋友,也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难忘经历。”一个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体验了唐文化主题研学活动的孩子说。据了解,暑期研学活动开始后,前来咨询报名的家长络绎不绝,都希望能借此带给孩子们一个有收获、有内涵、有成长的暑期,让孩子们在博物馆里文化纳凉、充实过假期。

“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以来积极开展各种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并使其成为广大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大唐西市博物馆展览宣教部部长张莹表示,大唐西市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要充分利用好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主题化研学活动,使之成为博物馆的品牌,让广大学生在快乐、有趣之中受益,度过一个极具文化含量的“博物馆之夏”。

丝路“趣游”夏令营开营仪式

这个暑期,大唐西市博物馆创新举办第五期“丝路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及“趣游博物馆丝路鉴赏营”,活动时间均为7天。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品牌项目,“小小讲解员培训班”自2018年开班以来,每年假期都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追捧和好评。今年还新增了多种研学课程,孩子们不仅可以去其他博物馆外出培训、切磋学习,还可以倾情演绎“守护西市珍宝”推理历史剧、体验精彩的丝绸之路小游戏。

课程以“丝路起点 盛世商魂”基本陈列展为基础,通过10多门课程将丝路文化及唐代商业文化串联起来,以“课堂+体验互动”“参观+讲解训练”“外出培训+实践”“情景演绎+探秘”的形式,让小小讲解员调动五官,沉浸式体验,充分感受丝路文化的魅力,培养并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等。

“很期待大唐西市博物馆的暑期研学活动,之前在网上看到同学体验博物馆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羡慕,看到他讲起文物满满的自信、十足的自豪感,所以这次我也早早开始联系报名,终于要满足心愿,做一回西市人了。”一位小小讲解员说。

近年来,大唐西市博物馆围绕陈列展览策划了一系列以唐文化和丝路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比如,“西市商人的一天”未成年人跳蚤市场活动,通过穿着唐装模拟唐代市场交易过程了解唐代市场管理、货币流通、诚信经营理念等基本知识,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把数学计算运用到生活中,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让他们在趣味活动中快乐学习、学会分享,让闲置的玩具和书籍等发挥更大的价值。

“丝路炫彩 魅力扎染”体验活动通过普及丝绸文化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利用捆扎浸染的方法进行扎染制作,染出不同形状、颜色的图案。孩子们通过亲手实践学习扎染制作的基础知识、了解扎染的原理,亲身感受这种古老的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奇妙,以加深对丝路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跃然纸上·丝路纸道”体验活动通过古代造纸术趣味课堂讲座、互动与亲手造纸体验等精彩的环节,让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以全新的视角了解造纸术如何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传播。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展览与系列教育活动的规划和定位均围绕丝路主题展开,突出展示了丝绸之路、盛唐商业的特色文化。”张莹说,对此,博物馆希望通过研学活动更深入、系统地为广大青少年讲解和传输唐文化、丝路文化。

例如,针对女孩子,博物馆特别推出了“朱唇一点桃花殷——玫瑰口脂DIY”体验活动,在穿越之旅中品味唐风之美。“点唇是唐朝女子妆容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面部妆容最亮丽的部分。我们针对唐代妆容开设了自制口脂的DIY活动,选用天然材料,现学现做,不但让孩子们穿唐装、扮唐代妆容,美美地拍照留念,更要让他们体会到创造美的过程中少不了劳动和付出。”张莹表示。

此外,“唐人雅事——仿唐茶宴”体验活动同样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该活动从唐装裙襦、妆容到茶具、制茶、茶点,提供了沉浸式唐文化体验。孩子们可以在活动中穿越盛唐、领略历史,在“寓教于乐”中深度感受唐代市井文化。

“祈福开笔礼”体验活动是西市博物馆针对少儿开展的一项有关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活动通过朱砂启智、启蒙描红、诵读家训等环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古代“开笔礼”的规范仪程,在似懂非懂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触,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国学的熏陶。此外,大唐西市博物馆研发的中国传统剪纸、刺绣、中国结编织、口金包等手作体验活动,长期以来深受少年儿童及家长的好评。

今年6月初,大唐西市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了“守护西市珍宝——博物馆奇妙夜探秘之旅”活动。孩子们穿唐装、品唐食、赏唐乐,还有传统游戏体验、解密、寻宝,并夜宿博物馆。

“活动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奇妙的护宝世界,让文物‘活’了起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中华文明、丝路文化的种子,激发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张莹表示,每年暑期都是大唐西市博物馆研学游的高峰期。每次研学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他们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和成长,这也是他们持续做好针对未成年人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内在动力。希望更多的少年儿童能通过参与活动,穿越大唐,来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做一回“唐朝西市人”,用文化充实假期,用自信丰盈成长。

(大唐西市博物馆供图)

广东省文化馆:“线下+线上”开展青少年艺术普及服务

文旅中国客户端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2020年“朵朵花儿向阳开”艺术夏令营之咏春体验

一直以来,广东省文化馆都非常重视青少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关注青少年假期文化生活,努力发挥文化艺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面向广大青少年举办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志愿童行”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朵朵花儿向阳开”广东省文化馆艺术夏(冬)令营等,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参加,深受好评。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广东省文化馆在坚持办好“艺美人生”青少年公益艺术培训班的基础上,依托馆内阵地和数字文化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为青少年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服务,较好地发挥了省级文化馆的示范引领作用。暑假期间,广东省文化馆将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服务,举办2022年“志愿童行”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朵朵花儿向阳开”2022年广东省文化馆艺术夏令营、2022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少儿艺术)等活动,让文化馆成为青少年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乐土。

2020年“志愿童行”亲子公益夏令营活动之“恐龙大揭秘之有得一拼”创意艺术体验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自2016年起牵头组织举办“志愿童行”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面向留守儿童、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特困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开展优质丰富的文化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均等、全面、共享的理念,获得2019年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2年“志愿童行”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继续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主办,由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美术馆承办,计划于7月30日至8月7日分2期举办。

2022年“志愿童行”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活动对象为来穗探亲的留守儿童、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特困家庭子女、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在穗学习的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学生等,主要活动包括探秘南粤、粤读历史、感受艺术、体验粤俗4个板块,分别在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文化馆进行,活动形式包括参观展览、现场体验、知识问答等。这些活动将切实提高异地务工人员在粤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帮助异地务工人员子女了解岭南风土人情、感受文化艺术熏陶,促进亲子情感交流,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积极健康而有意义的假期。

从2020年起,广东省文化馆推出了以“精选主题 深度认识”为服务特色的“朵朵花儿向阳开”艺术夏(冬)令营。这个文化惠民品牌项目立足暑(寒)假期,根据7周岁至13周岁孩子的爱好特点,精心策划活动形式和课程内容,让孩子们充分体验艺术的魅力。该项目推出以来,服务惠及面不断扩大,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及其家长的喜爱与欢迎。“朵朵花儿向阳开”2022年广东省文化馆艺术夏令营计划招收100名7周岁至13周岁的少年儿童参加,于7月11日至15日举办。夏令营设置了配音体验、人物漫画、魔术、风景油画等有趣的课程内容,专业老师及非遗传承人将带领孩子们进行为期5天的培训体验,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少儿艺术)是广东省群众文化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门类最全、影响最深远的少儿艺术活动,每3年举行一次。花会汇聚了全省各地少儿艺术教育的最新成果,是广东省少儿艺术活动的重要品牌。2022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少儿艺术)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佛山市政府主办,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省文化馆承办,计划8月在佛山举行。本届花会分为少儿艺术专场比赛、少儿美术书法展览两项内容,集中展示全省各地2019年以来的少儿艺术优秀作品,推动各地广泛开展少儿艺术培训、创作、展演、交流活动。

在抓好线下活动组织的同时,广东省文化馆将依托“文化在线”数字服务平台以及相关新媒体平台,为青少年提供“云”学艺、“云”观展、“云”演出等24小时在线服务,陪伴青少年“云度假”。这些特色项目包括:“诗意岭南”“艺术公社”和合唱指挥法及作品精选讲解、零基础色彩绘画临摹、广场舞之手语舞等精品慕课,并搭建与讲师实时互动的平台;推出“爱艺术+”资源库,汇聚400多位知名艺术家、教育家的500多个精品课程,让青少年“云端”学艺;实施“百姓大舞台”项目,让青少年动一动指尖即可线上观看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精品演出,“宅家”也充实;在网站开设“口袋非遗”栏目,常设“多彩南粤 魅力非遗”广东非遗3D展览,推出《岭南传统舞蹈》《岭南春节习俗》专题片,让青少年足不出户也能深入了解广东非遗特色项目。

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书香四溢 “悦”读一夏

文旅中国客户端驻湖北记者 瞿祥涛

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双语故事会活动现场 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供图

蝉鸣声声,树荫斑驳,转眼又是一年暑假。

6月29日,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外文绘本屋正式开放,迎来了第一批小读者。彩绘的墙面明亮鲜艳,绘本屋中摆放了原版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拉丁文等多国语言的外文绘本,共5000余册。

当天,外文绘本屋内举办了双语故事会活动,少儿阅读推广人向小读者分享了绘本故事《The Runaway Bunny》(《逃家小兔》)。小读者们被绘本故事吸引,积极参与手工制作,并且会用简单的单词和短句与讲解老师互动,还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的单词,提升了英语听说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外文绘本屋的开放与双语故事会的举行,是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今年暑假面向少年儿童的首场活动。接下来,该馆还将推出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与小读者们一起度过一个书香四溢、色彩缤纷的暑假。

好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们打开世界的大门,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们获得阅读欣悦和审美体验。

今年暑期,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准备了3场绘本故事会。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将一起聆听阅读推广人讲解绘本故事《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乒乒乓乓钓大鱼》《大卫不可以》。“趁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多带小朋友出去参加集体活动,而且可以和大家一起读绘本,小朋友也充满了期待。”家住武汉市硚口区的易女士说,按照小朋友的意愿,3场绘本故事会都会去报名。

“我自己在家里看过好几遍《大卫不可以》,故事可有趣了。到时候我要爸爸带我去图书馆,和大家一起再读一遍。”彭天天小朋友是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一小的学生,在她的暑期计划里,一定要去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打卡”。

为了推广亲子阅读,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今年暑假还将推出面向家长的书香读书会《亲子阅读,这样做更高效》。该活动将于7月31日举行。

天文望远镜为什么能看那么远?纺织品有多神奇?蜘蛛有哪些秘密?航空母舰的发展历史又是如何?粮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人们的餐桌?对科学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可以到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寻找答案。

今年暑期,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将推出趣味科普季,一共有8场主题活动,分别是《来吧,一起在武汉“赶海”》《人类探索宇宙的眼睛——天文望远镜的进化史》《“微”塑料的秘密》《中欧空间站建设的尖兵——神舟十四号》《走向深蓝——中国航空母舰》《粮食的前世今生》《神奇的纺织品》《走近蜘蛛》。

除了科普课堂之外,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还将推出安全法制课堂,《守护儿童健康,我们在行动》将分享怎样守护自身的健康安全;《守护牙齿健康》将介绍关于牙齿的知识,引导孩子养成从小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今年暑假将在其报告厅推出影视剧场,放映《英雄小八路》《七七事变》《地道战》等多部红色影片。其中,《地道战》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主演,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该片已创造出30多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铭记历史,才能展望未来。”家住武汉市武昌区的周先生说,“红色影片里有红色历史、革命记忆。《地道战》是我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我很高兴把它介绍给我的孩子,相信他会喜欢。”

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素质教育、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今年暑假,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将推出第三十六期小小图书管理员的培训与实践活动,锻炼小读者的社会实践能力。

据介绍,小小图书管理员培训活动将通过老师讲解、小读者现场互动和模拟图书上架等环节,让小管理员初步了解图书分类、认识图书索书号、学会比较索书号大小、掌握图书排架方法、明确图书管理员相关职责,以便从全新的角度了解图书馆,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暑假期间,小管理员将利用闲暇时间来图书馆进行实践,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维护少儿借阅区域的秩序,体验图书导读、图书整理、文明巡礼等工作。

此外,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还将举办少儿馆游学记活动,带领优秀小读者代表走进武汉江汉关博物馆,在各类藏品中感受武汉的历史底蕴。

据介绍,6月18日至9月4日,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执行暑期开放时间,所有阅览区域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达66小时。

中国文化报2022-7-5

 

 

走,刷博物馆去——成都一百七十二家博物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文章下载

走,刷博物馆去——成都一百七十二家博物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暑假一个普通的早晨,成都博物馆尚未开门,门口的队伍就排得拐了几个弯。六年级学生谢沁佳排在队伍前列,期待着开馆的那一刻。

同一天,位于成都市三圣花乡景区的许燎源现代艺术博物馆,也同样人头攒动。他们或驻足思考,或小声讨论,或拍照打卡,体验着一场浸润心灵的艺术之旅。

这就是成都。分布在城乡各处的172家博物馆,守护着文化根脉、记录着文明发展、展示着多彩而奇妙的世界,让城市不光有形,更有神。这里的人们,早已把“刷博物馆”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引领着文化生活新潮流。

博物馆总数全国第二

成都电视塔下,“成都339”商场中人流如织。行至三楼,迎面即是几个大字:拾野·自然博物馆。透过大门,可见各种动物的互动场景,好奇的人们不由迈步深入,一探究竟。

在购物中心邂逅“野生世界”,给不少逛街的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城市中心+野生自然+互动体验”的全新模式,让博物馆更好地融入生活。

摊开成都地图,标注其中的博物馆,一幅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蓬勃图景就呈现出来了。最新数据显示,成都目前共有博物馆17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56家、非国有博物馆116家;博物馆总数全国第二,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和国家等级馆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平均每1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

为什么众多博物馆能在成都蓬勃生长?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说:“成都3000年城址不迁,2500年城名不改,自古文博昌盛,有‘江山之雄,文物之盛’的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经济水平,为成都的博物馆发展带来了基础保证和发展根基。”

近年来,成都创新制度、精准施策、加强服务,促进了博物馆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成都不断完善优化博物馆支持政策,将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并予以财政预算支持,目前每年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资金稳定在1300万元以上。

“在成都建立博物馆,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和动力。”三和老爷车博物馆馆长周震体会颇深。

根据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成都市博物馆数量有望达320座以上,各区(市)县均拥有1座以上功能完备的中心博物馆,乡史村史、社区和流动博物馆发展成效显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明显提高,年接待量达4000万人次以上。

“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

这个夏天,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绚丽的凤蝶、笨拙的甲虫、粉彩的飞蛾……颜色不一、形态各异的昆虫,让前来参观的人们惊喜不已。

“博物馆提供的是课本上可以了解、却无法直观感受的知识,这些珍贵的标本让我对神奇的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博物馆迷”,谢沁佳这个暑假已陆续打卡了成都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拾野自然博物馆等多种类型的博物馆。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文博资源丰富,不仅有展示三国文化、古蜀文明、诗歌文化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武侯祠、金沙遗址、杜甫草堂等国有博物馆,也有藏品丰富、独具特色、专业性强的非国有博物馆,如极富地域特色的川菜博物馆、广受欢迎的唱片博物馆、研究姓氏文化的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各类博物馆的文化表达各具特色,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出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了力量。

“成都的博物馆种类非常丰富,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市民潘壮说,过去他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如今,“刷博物馆”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充电”。与潘壮一样,成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各类博物馆,体验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成都已逐步建立国家级博物馆引领示范,市、级、乡博物馆分类发展,多个行业、多种所有制和多类型特色博物馆融合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成都还将持续推进博物馆向基层延伸,启动建设县级中心博物馆和中心库房,支持乡史村史和社区博物馆建设,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发展体系,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过去围坐听评书,现在博物馆前排长队

8月6日,金沙遗址博物馆特别策划的暑期科普展“神奇宝‘贝’——奇妙的贝类世界”,正式与观众见面。漫步在以沙滩黄、大海蓝为主色调的展馆里,波光粼粼的仿真海浪和光影,让人仿佛穿梭在梦幻的“海底世界”,体验了一把“赶海”的乐趣。这次展览,也让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现出全新面貌和无限可能。

不断创新,是博物馆保持持久魅力的一大秘诀。近年来,成都各大博物馆不断创新,通过特色展览、开发研学产品、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吸引大家走进博物馆,感受多彩的世界。

成都博物馆以“辉煌成都”“多彩文明”“艺术典藏”三大特展系列为抓手,打造丰富多彩的展览品牌,已推出高品质展览50余项,吸引观众1200余万人次;武侯祠博物馆以博物馆的古建、碑刻、楹联、园林及主题展览为依托,以博物馆整体作为体验和探索的空间,让大家带着问题参观,解锁博物馆参观新模式;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馆创新经营模式,可以在馆内搭建帐篷,开启特别的博物馆夜晚之旅;“博物馆奇妙夜·我爱大自然”研学活动让青少年们自己动手制作标本、亲密“接触”看似可怕的变色龙、大蟒蛇等,通过研学游和送课程进学校,把科普送到孩子们身边……

为满足博物馆功能多元化、服务人性化的国际发展趋势,成都还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博物馆的智慧建设,为游客提供更智能便捷的参观体验,让文化保护利用与新时代文化旅游服务供给同频共振。

多元的主题、精彩的内容、新奇的体验,让博物馆的发展更有活力,实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为城市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据统计,目前成都全市博物馆有超过300个基本陈列,年举办临时展览超过220个,实施青少年教育活动超过2000次,年参观人数达2550万人次。

“过去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听评书,现在博物馆门前排长队,展现了成都人热爱文化、会享受文化,也会自己创造文化的特质。”著名设计艺术家许燎源说。

潇湘晨报2022-8-15

 

 

美好生活 奔现未来,“设计的价值在中国”展中展探索未来美好生活的可持续范本 文章下载

美好生活 奔现未来,“设计的价值在中国”展中展探索未来美好生活的可持续范本

2022年7月,设计互联携手碧桂园与凤凰网青春BANG,在《设计的价值在中国》展中展区域,呈现“未来契约”青年社会设计大赛三年来的优质设计成果——《美好生活 奔现未来》。这场展览作为设计互联常设展“设计的价值在中国”的新增展中展,于2022年7月9日至7月18日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V&A展馆展出,吸引了众多设计爱好者。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渐成为各个领域最关注的议题,而社会设计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2020年开展的《设计的价值在中国》聚焦中国设计的发展,在应对人口、发展与经济等问题上,不断通过设计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并推动全球有关创新、可持续发展、社会平等的对话,提出更灵活、富有批判性与责任感的视角。

2019年起,碧桂园与凤凰网青春BANG连续三年打造“未来契约”青年社会设计大赛,该赛事在智慧人居、未来社区、创新帮扶等多方面注入社会设计智慧,为城市发展、扶贫助农、适老化等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三年来,大赛累计征集设计作品6000余件,覆盖全国重点设计类高校,同时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顶级高校达成深度合作关系,为数万名青年设计师提供创意施展平台,为相关领域产业发展、产品推广等提供长久的、可持续的源动力。

展览是“未来契约”青年社会设计大赛三年来优质设计内容的集中呈现,也是一次本土社会设计作品的综合展出。展览汇聚青年设计师的力量,从当代人生活、出行、健康、情感、社交等多个维度,全方位致力于适老化产业、未来社区设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元探索和实践,从探索到研发、从畅想到实践,力图为社会传递正向、积极的生活理念。这是设计的价值所在,更是探索未来美好生活的可持续范本。

邻里网络诗意栖居

数字反哺,在家门口智慧养老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融入数字社会的现代人享受到了种种便利,但银发族等群体面对机械、孤立与复杂的网络时,时常遭遇遗忘。

“他说他是我的眼睛,很多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帮他多分担一些。”无论何时需要使用智能手机,黄奶奶都要求助老伴。

在全球范围内信息公平严重失衡的当下,任何致力于缩小或者填平这一鸿沟的努力,都值得鼓励。今年 2 月,碧桂园携手凤凰网青春 BANG,邀请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设计师团队来到潮州,成功打造“银发游乐园”潮州智慧助老工作坊,并为当地老年人精心准备了一场“数字关爱小课堂”。

设计师对老人们旧有活动场地进行重新规划,增设品茶区、书刊区、儿童娱乐区、单独棋牌室等社交场景,还结合当地饮茶习惯添置了洗手池和饮水机、安装防滑扶手、提供音响收听潮剧等,搭建适老化功能布局。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教师敖彩鸣表示,“针对本次活动中心改造,我们和碧桂园主要致力于打造轻松自在的环境,通过空间优化着力构建一种友好的交互氛围, 满足老年人沟通需求,让他们使用地更加舒适便捷。”

数字课堂上,老人们把培训师团团围住,在手把手指导下,70 多岁的黄奶奶第一次使用手机向家庭群发送定位。

“家人也不用担心我走丢了。”她忙着加入群里的语音聊天,终于明白年轻人为什么对着手机说话。

“银发游乐园可以作为一个弹性概念,它的边界能够不断延展,也将衍生出新的业态、新的可能和模式。”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涛介绍道。

数字反哺,使潮州老人重拾社区归属感;以树为媒,熟人社交网正悄然编织。如何通过低成本的社会设计实现品质化适老升级,并在全国各地实现可复制,是需要持续深耕的问题。碧桂园集团将在人居环境、文化休闲、医疗康复、城乡规划建设等更多层面,持续寻找适老化破题方案,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方式。

未来社区贮存确幸

社区回温,在花火中暖心相遇

精准把控养老趋势,是企业对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承诺;未来社区又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设计亟待探索与尝试的又一方向。

为原本闲置的草坪赋予新的功能属性及情感价值,并为社区居民提供新的互动空间——碧桂园与广州工业大学设计团队以“偏安一隅,花火相遇”为创意,将空中花园草坪重新利用,架起一个个“花火帐篷”,邀请不同家庭入住感受露营体验。帐篷区设计了亲子互动,父母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帐篷手绘,也让家长暂时卸下繁忙,陪孩子度过温馨的花火之夜。

工作坊期间,广州大学设计团队以“携手让电池回家”为主题设计了回收废旧电池装置,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加深了孩子们回收有害垃圾的意识;广东工业大学还开辟了业主用于分享心爱之物的“社区记忆博物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来自 1997 年的信——一封夫妻的情书,记录了当时夫妻二人第一次见面后的真情实感,给我的感觉是时光荏苒,有一些爱情被时光冲散了, 另一些则褪下了他们灰尘的外衣,让感情熠熠生辉。”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刘婷婷教授表示,“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设计的最终目的,我们今天将设计蓝图落地,给设计赋予以社会意义,希望与美好双向奔赴。”

乡村振兴守正创新

以旧焕新,连接城乡窥见美好

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城市与社区的发展离不开乡村作为基底与依靠。让乡村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当代美好生活的必选项。2018 年,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开展结对帮扶,一场场美丽邂逅开始酝酿。

出资 1700 万元援建龙泉学校,解决当地孩子就读和住宿难题,翻新改造操场,增设塑胶跑道——伴随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旱厕问题日益尖锐,碧桂园再次联合清华大学设计团队发起“阳光校厕”计划。

地处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贫困地区,由于缺少完备的上下水系统,学校多年来一直使用传统旱厕。“每天上学前,我都会在家里上次厕所,一整天不怎么喝水,有尿就憋着,九点夜自习放学后再回家解决。”八年级的马民英曾为如厕问题苦恼不已。

经过深入调研,设计师团队采纳了免水冲生态旱厕技术,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用免水冲小便器与粪尿分集蹲便器,将粪便尿液分开收集, 尿液经静置腐熟作为优质有机肥高效资源化利用,粪便经微生物降解,实现极度减量从而减少清掏频率,降低维护成本。另外,设计师还根据环境地形使用了世界领先的照明与排风系统。

东乡有三宝,洋芋、羊肉和刺绣。由于家与学校的路程较远,在龙泉学校就读的马良寄宿在学校,只在周末才回家一次。他从小就喜欢吃洋芋,每次离开家之前,妈妈总要往他的书包里塞上几个蒸好的洋芋让他拿到学校吃。可他做梦也没想到,东乡洋芋有天会变成卡通形象。

服务设计师刘屹与小组成员们在思考如何与在地环境、在地人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后,塑造出了一个“洋芋蛋”的IP 形象。“我们发现靠着洋芋养育的孩子是东乡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拥有着大城市里孩子不具备的冒险精神与生活技能。’洋芋蛋’形象的打造不仅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东乡风情、特色美食和传统手工艺,而且伴随产业链的逐渐完善,东乡的资源可以更好地整合输出,产品服务的系统性、延展性与多样性也能够让东乡人产生文化自信,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还有那些因设计而生活被点亮的东乡绣娘们。由于结构单一、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不足等问题,致使绣品缺少市场,现代金属元素的结合让刺绣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户外走秀更是让绣娘与绣品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助力他们重拾自信,独立且充满生机。如今,这些曾被困守大山深处的绣娘们,正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专业走秀场景中,设计的力量让他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让东乡绣为更多人所看见。

深圳商报2022-7-17

 

 

品千年瓷韵 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开馆啦 文章下载

品千年瓷韵 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开馆啦

七月的瓷都,苍翠拱卫,鸟鸣蝉吟。

近日,由景德镇市文广新旅局、昌江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器成天下走·中西融千年——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开馆暨‘陶瓷之路展’”开展仪式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陶青台文创园宁封窑国际陶艺村举行。

宁封窑,群贤毕至、高朋满座,领导、专家、朋友,因“瓷”而来,云集昌江,共同见证盛事的交响曲,高光时刻的乐章。

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开馆仪式(央广网发 昌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他”是充满活力的“讲解员”

一部陶瓷史,半本景德镇。从陆上丝路的沙漠驼铃、到海上瓷路的惊涛骇浪,从郑和下西洋的洋洋洒洒、到新中国国礼瓷的大国风范,从古至今,无数陶瓷精品成为中国联系世界的文化纽带。

如果说瓷器是中国对话世界的见证,那么纵贯2000年制瓷史的景德镇就是记录这一辉煌灿烂历史的博物馆。在景德镇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大格局之下,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必然成为这座城市充满活力的“讲解员”。

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主要从事景德镇窑为主的中国外销瓷藏品展示、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以及组织社会公益性活动,是一所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此馆以陶瓷文化为艺术主题,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博物馆。不断在展示文化、藏品保护、教育传播等方面开拓创新,通过挖掘在地文化进行内容的整理和重构,弥补景德镇博物馆外销瓷方面的收藏、研究领域空白和不足,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社会、人文、民俗风貌等方向进行多元的探索,持续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

陶瓷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景德镇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千年窑火不息,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缔造了“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繁荣景象。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关心指导下,昌江区以瓷为媒,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区,文化发展初显品牌效应。

传承深厚古城的历史温度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各界嘉宾因“瓷”而来。

活动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景德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蓉共同为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揭牌,并与现场的领导和嘉宾共同触摸电子屏启动活动。

刘曙光表示,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的建立恰逢其时,它将对景德镇文博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助力城市文化氛围增光添彩,为陶瓷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持续性影响,为推动景德镇市文旅繁荣注入新活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刘曙光希望,景德镇面向未来,博物馆应以办好展览为基础,做好知识普及,切实回应和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加强拓展博物馆教育作用与功能,努力完善博物馆的管理体制,加大提升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抓住机遇,早日为国内陶瓷专题博物馆发展提供生机勃勃的样本。

擦亮“东亚文化之都”品牌

近年来,江西和全国一样,全力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出现了量增质升的喜人局面。涌现了一批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非国有博物馆,其中有5个已晋升为国家等级博物馆,为江西非国有博物馆争得荣誉,已经成为全省博物馆的有生力量,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江西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指出: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开馆暨“陶瓷之路展”开展,是景德镇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又一成果,是全省特色博物馆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充分发挥特色博物馆的优势,打造开放式、更具活力的公共空间,打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形象和文化品牌,做好文化内容挖掘、故事和价值阐释等方面的工作,树立行业标杆,为传承和宣传好中国陶瓷文化发挥积极作用,让千年瓷都焕发出新时代璀璨夺目的光彩,打造对外交流新平台,共同擦亮“东亚文化之都”品牌。

“这里有历史的智慧,欢迎大家来体验一段访古之旅;这里有传承的文化,欢迎大家来体验一段创新之旅;这里有美丽的风景,欢迎大家来体验一段休闲之旅。”景德镇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昌江区委书记倪卫春在欢迎词中用三句话来介绍展馆、推介昌江。倪卫春指出,瓷器是中华文明繁荣富强的见证,此次外销瓷博物馆开馆不仅填补了景德镇专题展馆的空白,同时也让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让瓷都的瓷文化更加百花争艳。

中国外销瓷体量庞大,体系丰富,历史悠久。景德镇瓷器的外销是陶瓷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源流和发展脉络的研究一直属于学术界近年来的核心问题。此展的看点就在于不仅囊括了汉唐至新中国时期,历代景德镇外销瓷的生产窑址、生产工艺、装饰纹饰的展示,还对景德镇外销瓷发展状况、历史贡献等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与传播。

央广网2022-7-19

 

 

商都郑州迸发“博物馆力量” 文章下载

商都郑州迸发“博物馆力量”

金秋九月,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将在如意湖畔精彩绽放。这场与博物馆相关的盛会令人无比期待。

厚重文化铸就古都郑州之魂。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博物馆是营造和增强城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意义的博物馆堪称人们解读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百科全书”。近年来,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崭新博物馆,让商都郑州迸发出强劲的“博物馆力量”。

博物馆让郑州频添文化新名片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也是黄河、大运河、长城三大国家文化公园战略综合叠加的国家中心城市,文物资源分布密集、价值突出、链条完整、传承有序。如何让陈列在绿城广阔大地的遗产“活”起来?

据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该局出台《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提出全市博物馆建设目标:计划到2021年全市打造博物馆100家以上,市域内从3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发展到1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着力打造全市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博物馆体系。目前,全市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的郑州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郑州市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博物馆相继对外开放,仰韶文化博物馆、黄河国家博物馆、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原金融博物馆、中国粮食博物馆、郑州环保教育博物馆等一批专题性行业博物馆已相继建成开放。

除了国有博物馆,近年来,众多颇有特色的民间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斑斓多彩的新生代博物馆风景线。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郑州城外城陶瓷艺术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郑州山海砗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由5家备案博物馆组成的大信博物馆聚落已经建成开放。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全力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建设。今年9月,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精彩绽放。

博物馆成为市民假日好去处

2021年4月30日, 随着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正式开馆,古都郑州再添全新的文化地标。走进该馆南门一楼大厅,只见一面长达70米、高8米的大型浮雕墙映入眼帘。浮雕以群像形式展示了黄帝、大禹、商汤等46位郑州历史文化名人以及曾在郑州建立不朽功勋的名人形象,让观众对厚重郑州有了深刻的感受。该馆从一楼到四楼共设置21个展厅,规划各类展览20个,涉及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0多个门类,其中不乏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文物。该馆的全新亮相,不仅让市民周末多了好去处,也为郑州增添全新的文化名片。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1日,该馆开放一周年累计接待观众数量近44万人次,收获线上流量逾百万,多次冲进全国热搜百强榜单,郑州博物馆共推出大小展览30余个,受到业界内外好评。

经过提升完善后,今年7月26日,生动展现巍巍亳都灿烂历史的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也同时开馆。

郑州商代都城是公认的商代早期王朝都城,它代表的商文明集合了国家、城市、青铜器、文字四个文明要素,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提升完善后的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通过数字化布展、现代化声光电技术,生动展现巍巍亳都的厚重与多彩。其建筑创意根植于商文明,呈现出商代文明“金玉共振”“如珠如玉”的文化内涵。 建筑整体与城垣紧密结合,融入商城遗址公园中,体现出当代遗址博物馆的专业性与开放性。

近日,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仰韶文化博物馆实现主体封顶,博物馆进入精装修等施工阶段。这意味着,国内首个全面系统展示仰韶文化的平台、一座穿越几千年展示先民生活的标志性文化场馆呼之欲出,郑州将再添一个文化新地标。

多彩活动演绎厚重文化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郑州文博系统文化活动更加鲜活多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郑州二七纪念馆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校外研学教育基地”和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郑州博物馆被评为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2021年,全市博物馆共举办展览195个,开展社教活动578场,参观人数近400万人次。

2021年9月30日,“微观之作——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在郑州博物馆新馆启幕,共展出金银器、鼻烟盒及微型马赛克等精美艺术品90件套。这是吉尔伯特夫妇享誉世界的精品收藏首次来华展出,为大家生动诠释了欧洲宫廷艺术的演变过程。

今年5月18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揭晓。在39个获奖展览项目中,郑州博物馆的“微观之作——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喜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当天,围绕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的力量”这一主题,郑州博物馆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与。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郑州博物馆、二七纪念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郑州二七纪念馆组织开展郑州近现代文物遗迹系列宣传活动。该馆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连续推送花园口黄河决堤处、黄河第一铁路桥旧址、黄河博物馆旧址、董天知故居等五处具有代表性的郑州近现代文物遗迹背后的故事。

在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不少市民欣赏着纸质、陶瓷、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展。通过“讲座+手工制作”方式,工作人员还为观众讲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定初衷。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则结合“天地之中”展厅,介绍“天地之中”建筑群的历史与发展,以及中国鲜明独特的宇宙观和审美观。

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联合郑东新区教文体局拍摄制作三期文博知识短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送。双方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借助抖音平台对大家进行文博科普和宣传,深挖大河村遗址背后的故事,讲好仰韶文化故事。

走进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不少市民观看荥阳故城、荥泽县城隍庙、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宣传展板,倾听讲解员为大家讲述文物保护知识。

数字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今年7月26日,随着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焕新开放,作为河南省首个不可移动文物在博物馆展示的沉浸式特展项目,《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数字展也在该院启幕。半个多月来,该展览吸引一批又一批市民前来免费参观。

昨日,市民黄华带着8岁的儿子来到位于该博物院一楼临展厅的展览现场,宛若穿越时空隧道,走进繁华的汉代。看着儿子兴奋地在展区体验着高科技带来的历史穿越感,黄华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展览让我们瞬间穿越到汉代了。”

“举办《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数字展是我们博物院探索数字化的有益尝试,为博物院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文物活化利用按下了启动键。”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展厅分为序厅、四个常设展厅、一个临时展厅和一个4D影院。基本陈列展“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分七个单元 ,分别是“文明摇篮、玄鸟生商、巍巍商都、大邑商都、四方之极、生生不息、守望保护”。在布展方面,该院充分利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艺术作品、多媒体技术、声光电技术等手段,向观众生动解码中国早期文明的千年根脉。

如何推进数字科技与郑州文博系统的深度融合?7月19日,市文物局与郑州联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双方建设的5G智慧文博实验室同时揭牌。

按照协议,本着发展、共赢、平等、互利和“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原则,双方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采用“互联网+”开展郑州数字化文物、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等多项郑州文物数字化创新业务合作,共同推动文物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全面实现郑州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产业数字化转型。

放眼郑州,一座座博物馆如同一所所“学校”,彰显着“博物馆的力量”,向人们生动展示着古都郑州的辉煌历史与光荣梦想,连接起更加美好的现在和未来。

潇湘晨报2022-8-12

 

 

儿童博物馆 小孩子的“大世界” 文章下载

儿童博物馆 小孩子的“大世界”

暑期里的炎炎夏日,在成都天府广场的成都博物馆前随时可以看到排起的长队,父母带着孩子去博物馆打卡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从今年3月起,成都博物馆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周末夜间活动“周末儿童博物馆”,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自然、了解古今、感知美学的热情。同时,“动手体验蜀绣”等成都优秀传统文化节目,一经推出便吸引了火热参与。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接待观众7.79亿人次,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

在博物馆日益扩大的观众群当中,儿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观众群体。拓展城市的文化空间,自然少不了博物馆的参与,而博物馆通过关注儿童的需求来谋划城市转型和长远发展,体现了一个城市面向未来的眼界。

A

什么是儿童博物馆?

博物馆被看作是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最值得信赖的信息资源之一,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天然适合儿童:一是基于实物,博物馆为儿童提供了易于感知的学习材料与环境;二是“非正式性”,使博物馆区别于学校正规教育并弥补其不足,儿童在这一场域中能够充分满足探索欲和好奇心。

“儿童博物馆”的概念诞生于美国,是专注于服务儿童以及儿童相关群体(父母、教师、看护者等)的博物馆,目前在美国约有400多家。儿童博物馆不只是传统博物馆的延伸或扩展,它们拥有自身独特的讲述方式与功能。

在儿童博物馆中,儿童有权获得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高质量学习体验。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天性释放的空间,一个充满了自由想象的舞台和一个尽情探索体验的游戏场所,在充分利用展藏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这一切促进儿童健康的社交、情感和认知发展,引领他们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B

打破传统束缚 以儿童为中心

坐落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皇冠高地的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创立于1899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儿童博物馆,也是纽约市最大的亲子教育文化机构。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以展现地区活力与多样性、激发好奇心、培养身份认同感为使命。自成立以来,其教育类藏品数量已达30000余件,涵盖自然、历史、民族、地质、矿物、动物、手工艺、机械等多个类别,堪称全球文化的“百科全书”,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需要,并基于跨学科学习、探究式学习、感官学习等理念进行展项设计与开发。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内共有7个永久展项,分别为“巢”“布鲁克林的世界”“身边的大自然”“幼儿天地”“馆藏中心”“感官室”和“科学探索中心”。其中,“馆藏中心”会每隔一段时间轮流展示博物馆近30000件历史文物和科学标本中的部分藏品,博物馆会邀请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博物馆馆长、艺术家和藏品保管员的工作,然后扮演这些角色,并基于这些展品创建自己的展览。

在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的后花园,孩子们可以在植物园中走近动物栖息地的立体景观模型近距离观察和聆听、在“海滩”散步,还可以在温室和博物馆生命馆中与小动物亲密接触;该馆的屋顶户外交互式游乐区,错综复杂的结构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玩耍、攀爬、探索自然与城市景观的空间。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鼓励孩子触摸展品、设置了孩子们易思考、可探索的博物馆项目,打破了传统博物馆中“束缚”的规则。

作为儿童博物馆的先驱,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让儿童发展的需求逐渐被正视,其对传统博物馆教育理念的颠覆,为日后儿童博物馆在全世界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当今规模最大的儿童博物馆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等众多知名儿童博物馆,都在随后的25年里陆续开馆,延续着“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理念。

C

开启展品“可触摸”的先河

1913年,波士顿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历史物品收藏空间,随后成立了波士顿儿童博物馆(Boston Children's Museum),以便更好地向附近社区“小小博物学家”们提供休闲娱乐和学习研究的场所。

1964年,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的新任馆长迈克尔·斯波克先生上任,博物馆也由此开启了一场有关“互动性”“参与性”的创新改革。新馆长将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游戏理论”应用到了馆内展具的设计当中,根据儿童的特点首创了“互动型展览”形式。触觉作为儿童学习的最主要渠道,斯波克相信孩子们应该通过做、触、听、闻和尝来直接接触真实物体,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探索世界,在互动中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他的带领下,1964年的第一场互动型展览——“猜猜里面有什么?”(What's Inside?)诞生。在这个展览中,“不可触摸”的警示语被撕掉,孩子们可以任意选择展具并与展具互动。开创了博物馆教育领域中“可触摸”的先河。

儿童博物馆更是结合城市文化特色在馆内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游戏场所,例如以城市街道的横截面为展览主题,孩子们可以从馆内设置的“下水管道”进入,穿过错综复杂的线路,去检查上面的停车表、电车轨道和正在运行的汽车,让儿童在大型的游戏氛围中体验城市文化和学习知识。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还强调“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长节奏”,致力于为孩子建造一个与他们智力相当的学习环境。为此,博物馆设置了剧情式的角色扮演游戏,向儿童介绍城市中不同的职业和多元文化;引入不同材料的建构游戏,在“想象力乐园”里培养儿童的空间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及增强动手能力的泡泡展区、增强体能和肌体适应能力的攀爬设施、婴幼儿专属游戏空间……

D

鼓励孩子们动手探索

如爱因斯坦所说,“游戏是最高形式的研究。”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发现并重视了游戏和玩耍对儿童来说的重要性,是将“玩”真正融入到实践、学习中去的先驱者。

同样专注于互动和游戏的儿童博物馆还有加拿大伦敦儿童博物馆,1973年,卡罗尔·约翰斯顿 (Carol Johnston)在参观了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后,立刻决定要回加拿大建立一家同样专注于动手和互动的儿童博物馆。两年之后,在卡罗尔和一大批爱心人士的努力下,加拿大第一家儿童博物馆——伦敦儿童博物馆 (London Children’s Museum)正式创立。

伦敦儿童博物馆以儿童为中心,致力于为孩子及其家庭提供丰富的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培养兴趣,积极促进他们和同龄人、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博物馆通过沉浸式的环境、真实的材料和有意义的互动来吸引儿童主动探索,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历史遗迹,研究科学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欣赏艺术与文化之美。

伦敦儿童博物馆专为到馆儿童设计了一个“学习工具包”,里面装有博物馆的各种藏品模型、互动材料和学习资源。例如,发条铁皮玩具能让孩子们了解齿轮的工作原理,获得基础的工业知识,并加以运用来设计和发明制作;对因纽特人传统艺术品的介绍能让孩子们在研究馆藏雕刻艺术时,进而了解到欧洲探险家对因纽特艺术品的影响,发现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E

让孩子们在实操中成长

1997年7月开放的大阪儿童博物馆(KIDS PLAZA OSAKA),是日本最初的大规模儿童博物馆。对于日本关西地区的孩子们来说,这里是可以和迪士尼乐园所媲美的地方。

这里几乎所有项目都在室内,儿童乐园以“让孩子们透过愉快的游玩和各种体验学习, 培养创造性、可能性,发展个性”为理念。无论何时来访,孩子们总能在博物馆中有新的发现和感动。因此它也成为了当地亲子游的知名景点,每年都能吸引超过40万名访客前来游玩打卡。

大阪儿童乐园是一个“经验至上”的“体验型”儿童博物馆,基本理念是让孩子边学边玩,以兴趣滋养创造力和挖掘新的潜力来促进个人发展。

这里欢迎所有的家庭来娱乐和学习,同时也成为学校和幼儿园游览和实地考察的目的地。此外,其开展的教育活动也非常适合作为替代学校正规班级的课程。这里有连大人都会忍不住驻足的展品和多样的工作坊。贴心详尽的展品解说和活动解说更是让展品与活动真正发挥教育价值。

在大阪儿童博物馆里,孩子不仅有机会体验不同职业和工作,还能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在“世界之家”中,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人类活动,体验生活场景和风土人情。感受中东音乐、穿韩国民族服饰、体验日本的摔跤训练或者巴西的柔术。同时,孩子还可以参照墙上的图片用积木搭建各大洲不同地域风情的建筑。通过建构活动学习简单的建构技能,提高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培养建筑美学的审美。

这里的“儿童之街”,是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地方。超市、理发店、邮局……孩子们可以穿梭其中,体验不同的职业和工作。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加深与朋友、家长的情感,享受交流互动的乐趣,还能丰富社会体验,适应身边的社区生活。

在“吵吵闹闹演播室”里,孩子可以扮演新闻主播播报新闻,体验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此外,这里还设置了社会学习区域,通过让儿童亲自体验坐轮椅搭乘地铁,让小朋友了解残疾人士的困难,学会关爱和尊重弱势群体。

法国巴黎的科学工业城创建于1986年,是欧洲最大的科学博物馆。“儿童之城”(Cité des Enfants)是科学工业城专为2-12岁儿童设计的体验空间,于1992年正式开放。不同于当时很多传统的科技博物馆,“儿童之城”强调动手体验,让孩子们可以在各种游戏和实验操作中学习基本的科学原理,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探索自我、增长见识、结交新伙伴的开放式空间。

2007年和2009年,博物馆分别面向2-7岁和5-12岁的儿童开设了新一代的“儿童之城”,每年吸引观众约60万人次,成为博物馆最受欢迎的展区之一。这个面向2-7岁儿童开放的空间为小观众们提供了一系列有趣的教育活动,并将其分为5个主题区域,其中3个主题主要关注儿童身体、认知和空间技能的发展。在这些主题活动中,孩子可以在镜子中观察自己的身体、感受自己的情绪、探索迷宫……

结 束 语

随着社会对儿童教育问题的不断探讨,国内外博物馆都越来越重视面向儿童观众的服务。近年来,我国许多博物馆也相继推出以儿童为受众的展厅、展览、手工工作坊等,成都博物馆推出了全国首个针对青少年的周末夜间活动“周末儿童博物馆”,新近开放的苏州博物馆西馆设置了“体验探索馆”,上海天文馆开放了“好奇星球”儿童专区……借鉴世界各地优秀儿童博物馆的宝贵经验及进行充分地创新与“本土化”,我国的儿童博物馆未来将有更好的发展。

成都日报2022-7-20

 

 

塘栖枇杷博物馆:以“重环”重塑空间 文章下载

塘栖枇杷博物馆:以“重环”重塑空间

“重环”创造了一个内部的环形中庭,由于“重环”对空间的塑造,使得体验者可以循着空间的轨迹渐渐发觉,建立了一种环形游历的过程。一如中国古老的传统画卷,观察的展开是非常缓慢且流畅的,人们会在游动的过程中带着对未知的疑问展开和探索空间。

枇杷博物馆位于塘栖古镇景区内,塘栖镇地处京杭大运河水路要津,是杭州市北部的水上门户。“运河开筑,随塘而栖。枇杷野果,渐成佳品。”塘栖枇杷始种于隋朝,历史悠久,塘栖枇杷是塘栖镇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如今枇杷产业已经成为了塘栖镇当地农业的名片。本项目受塘栖镇政府及合作机构的委托,在塘栖文化古镇中为枇杷产业打造一个展览馆,使之成为塘栖古镇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之一。

该博览馆是对古镇内一处既有建筑的改造,总建筑面积1153.2平方米,西面毗邻何思敬纪念馆,南面是主街道,北面是内庭院。原建筑的二层是玻璃顶有天光进入,一层则较为封闭昏暗,一二层之间相互独立仅由一个消防楼梯连接。

由于建筑处于塘栖大运河古镇文化带中,因此对建筑外部风貌的处理在尊重原有古镇立面的统一性中进行了部分的有机更新:设计上保留了立面上半部分的传统风貌,二层对外的花格门窗都被完整保留;而一层部分则使用了更现代的“类斗拱式” 的当代转移木构搭接成入口雨廊,在其背部用打孔铝板绘制了枇杷果实的剪影。上一半属于过去,下一半属于未来,它们共同建立了一种对传统古镇风貌回应的态度。

而在这个古镇立面表皮的内部,则呈现出了一个与外部完全差异的另外一番天地,我们希望博物馆内部是一个沉浸式的、异于外界的乌托邦。因此,在这个内部空间中我们打破一二层相互隔绝的状态,置入了一个贯穿了一二层空间的装置艺术体,并将它命名为——“重环”。

“重环”之“环”:环形中庭

“重环”是一个纯白色的多层的套环系统,它由一系列不同高度、不同大小的椭圆层层相套而成。“重环”创造了一个内部的环形中庭,由于“重环”对空间的塑造,使得体验者可以循着空间的轨迹渐渐发觉,建立了一种环形游历的过程。一如中国古老的传统画卷,观察的展开是非常缓慢且流畅的,人们会在游动的过程中带着对未知的疑问展开和探索空间。环形中庭可以让游览者在密集的展览内容过后长舒一口气,从长时间密集的阅读中解脱出来,转而投入对空间、自然、光线的感知中。

环形平面结构的展览空间是一种特征强烈的空间原型,我们讨论过赖特的古根汉姆美术馆及巴埃萨的格拉纳达博物馆等环形中庭处理方式的对展览流线梳理的有效性,环形展厅可以通过一个环形上升的中庭,将层与层之间以一个平缓的道路连接起来,而展览空间则可以沿着周界布置,参观流线清晰且明确。在枇杷博物馆中的挑战是:我们试图将一种原型空间运用到对既有空间的改造中。由于原有建筑结构的存在,环形中庭的建立并非从零开始,它是被既有结构所限制的,它需要建立在一个被结构的秩序和尺度所定义的环境中。反而这种限制带来了新结构与老结构更有魅力的一种对话关系:原本顺畅的环形上升路径必须要面对老的结构梁和柱有所反馈,这迫使路径与环形中庭的贴合关系需要作出改变,正因如此也使我们可以更多地挖掘这种原型空间背后潜藏的可能性,使我们更开放地去解读它。

多样的理解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顺势”。“顺势”是环形中庭最基础的读解关系,它是顺延着弧形的壁面缓缓前行的过程。“重环”之所以称之为“重”是一种错位关系的体现,“重”并非在原地无意义地重复,而是一种“复影”系统,“重”的错位与偏转带来了一系列的空间缝隙,这些缝隙打破了两层空间的界限,建立起了多个维度的联系,让气息可以流通。“重”是一种人为创造的“美妙的误差”,它赋予了形态背后更多的可能性,也是赋予椭圆这种简单的几何形体以生命的过程。

由于“重环”自身的错位系统,使得参观者的行进路线与环形并非完全贴合,有些环形会离开我们的路径渐渐远去,而有一些则从远处向我们慢慢靠近,这使得简单的环绕过程变得更具有诗意。参观者亦可以透过这些缝隙,与即将到来或是已然走过的空间对望,瞥见未来与过去的片段。一些片段的消失则预示了其从另外一个维度的再现,这种“复现”的片段与之前的消失的部分在空间的维度上又建立起了对位关系。因而在参观的过程中,“重环”复合了一系列推进与远离的过程,又通过消失与再现建立起了一种记忆上的回溯, 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熟悉而陌生的空间感受。

第二层是“穿越”。“穿越”是路径与“重环”间垂直穿越的关系。“重环”界面的多重性产生了一种层叠状态,“环”不再是一层单一的表皮,而是由缝隙与空间构成的,因此“穿越”的关系也便有了意义。在不断地穿越多个墙体的过程中,参观者会得到一种完全陌生的空间感知,墙体的厚度,墙体间的缝隙,看不见尽头的空间,都在这个穿越过程中开始显现。

在参观的路径中,我们顺着环形的墙体上升到1.2米的高度后,开始水平向地行走在半空的廊道,并开始穿越这些墙体。与参观者一同穿越的还有原建筑结构,当行走的高度被抬升以后,人和梁的高度已经接近通过的极限,此时参观者已经非常的接近梁的高度,参观者可以清晰的在这一高度看到梁穿越弧形墙体的过程,这一瞬间都被定格成了画框。在看似“埃森曼式”的结构中,老结构与新构造被漆上共同的白色,消灭了他们在材质上的差异,进而单纯地保持其在几何形态上的碰撞和辨别力,建立起一种“白描”式的纯粹对话,让原有结构的力量感和新结构的力量感被同时强化了出来。

第三层是“顿挫”。创造“顿挫”的是“关节”,即对界面的开孔,这超越了一般的原型的范畴,是追求完整性的传统环形中庭中不常见到的。在“重环”中,“关节”一方面通过开孔关系的调节使新的系统可以与原始框架适配;另一方面,“关节”也是空间的叙事结构主动设计的结果。它们既是物理结构的画框,同时也是空间结构的画框。“顿挫”保留了空间流线中短暂停留的可能性,这些孔隙是让参观者可以在“重环”的孔隙中穿越——消失——又从另外一个地方重现、回望。

这种体验的复杂性让我们看到:“重环”不像纯粹的环形中庭可以一览无余,相反地,它是一种片段式的叙事结构。当参观者身处建筑内部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视点可以让人看清整个装置的全貌,所以其营造的是一系列经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片段性的行进过程的集合,而不是对整体的感知。因此,“重环”种最重要的是身体体验的问题,不断出现的陌生感增加了人的期待,创造了空间的可游历性,让参观者可以不断品赏空间中的意外之处,而到达特定的视点之后,从洞口回望,层叠的环形在视野中同时展开,来时的路径也穿插其中,参观者不由产生一种远眺“群山”的感触。

因此这种观看方式更接近于园林中对空间的理解,通过窗体进行框景、借景。在园林中,假山是一种实体的庭院,而“重环”也可以说是一种“假山化”的中庭,在并不空旷的空间内,以上升到顶点的体量感占据成了实体,同时将光线最大化地收缩其内侧,在而错综复杂的内部空间中营造出一种“抽象的自然”。

更诗意的在于所有的叙事结构都在结束处达到高潮,当参观者经历了完整的空间感知后,真实的自然和绿意与明亮的光线都随着弧形的路径缓缓地在眼前扑展开来,通透的玻璃界面使参观者置身于超时空的自然切片中,让窗外何思敬纪念馆的一角也被带入整个参观的一部分,两个展馆如此隔空相望,一瞬间时间、空间、真实、抽象都在此碰撞开来。

网易号2022-8-9

 

 

“跨圈链接”的江苏书展 探索“悦”读无限可能 文章下载

“跨圈链接”的江苏书展 探索“悦”读无限可能

为期5天的第十二届江苏书展今天(7月6日)在苏州落下帷幕。走过12年的江苏书展,依旧风华正茂。立足地域特色,扩大“云上”版图,创新多元活动,让本届书展探索出“跨圈链接”的无限可能。

金鸡湖畔,书香氤氲,每年盛夏季节举办的江苏书展,以苏州为中心,辐射全省,成为江苏人心中不容错过的文化盛事。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在这里都能与心仪好书“不期而遇”。随着书展规模品质的不断升级,书籍种类越来越多,荐书活动越做越好,唯一不变的是读者的热情。

根据《江苏全民阅读年度报告(2021)》显示,2021年江苏全民阅读整体呈现居民阅读状况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0.23%,比去年提高了0.0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和听书量均有所增长;纸质阅读率、阅读量双下降。

本届书展的“云上”版图,进一步点燃读者对于纸质书的热情。每天8小时不间断的“我们云上见”全媒体直播活动,让书展精彩活动都能网上观看;首次推出的“百名社长总编荐书”,让出版界“顶流”们线上组团出道,书香溢满城。

读者在“为人民画像”展前

“哈喽,大家好,我是江苏书展的形象代言人爱书宝宝……”这是书展上,吉祥物“爱书宝宝”带着全国各地的网友“云逛展”。今年首次推出的书展Vlog强势“出圈”。借助线上平台,一系列高密度、高质量的阅读活动打破空间壁垒,“牵手”万千网友。

读者在“《嘉卉》植物科学艺术”展

线下的逛展体验也更丰富了。书展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与“书”相关的专业展陈,“为人民画像”展、最美图书展、凤凰藏书票展等特色展览,打造更具文化内涵的品质书展。

一年一度的江苏书展,是读者的盛会,也是出版人的盛会。连尚文学王静说,来这里可以以书会友,链接更多可能:“一方面可以了解整个出版行业的风向和发展趋势,一方面也利用书展,在线下和读者朋友更多交流,包括和出版界的同行们线下交流,为未来的合作埋下种子。”

非遗体验、文创产品则让书展“灵动”起来。江苏书展走过的十二年,也是阅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十二年。书籍不再成为展现文化的唯一窗口,吸纳更多文化元素在书展交汇、碰撞、互动和演化,延伸出“悦”读的无限可能。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陈兴昌说:“从根上挖掘‘江南文化’的历史内涵,更重要的是,通过‘江南文化’的历史内涵,研究对于当代的价值,让苏州声音传得更远,让江南文化飞得更高。”

江苏新闻广播2022-7-6

 

 

一流的博物馆要向观众传递什么信息 文章下载

一流的博物馆要向观众传递什么信息

博物馆在今日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期待也逐步提高。而博物馆作为文化的载体,展现了一座城市的底蕴,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博物馆的积淀,不但承载了地方的历史,而且还体现城市对当下与未来的定位。

不该只满足于文博事业的“红火”

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投入大量资金,或建造博物馆,或纷纷为博物馆打造新馆。比如广东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等都在最近十多年中推出新馆。随着众多博物馆升级为博物院,博物馆空间因此变得越来越大,展厅越来越多,展陈技术越来越多样,展览变得越来越丰富。观众对博物馆的要求,也从基本的展览陈列,扩展到学习、休闲,甚至娱乐等更多的层面。

当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博物馆里参观、喝咖啡、买文创、游学、听讲座……以及穿着汉服向古人敞开心扉、向古代文化致敬,我们感叹博物馆终于放低身段,展现出和蔼、亲民的一面。然而,看着年轻一代观众在馆内匆匆的脚步,和时不时茫然的表情,锐意进取的我们或许不该仅仅满足于文博事业在当下的“红火”。毕竟,博物馆总是一个让人忍不住引发思考的奇妙空间。

博物馆不是博古馆

几年前我曾在《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的开头写过一段浪漫的话:“博物馆是充满文物和知识的好地方,大家都喜欢去博物馆看展览,从那些古代艺术品当中吸收知识养分,获得思路灵感。博物馆也是高雅、有情调的地方,能给每个参观者带来穿越时空和古人交流的体验。”而要感受情调,收获灵感的基础,是需要真的看懂博物馆里的展品和陈列叙事。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中国的博物馆里永远不缺少青铜、陶瓷、书法和绘画这几类展品。这些展品又多按年代排序,来明确各自的价值。因此,在这张古物清单上,往往呈现了商周青铜器居首,而明清至近现代书画居末的基本格局。于是,在大部分综合性博物馆内——除了展示地方历史为主的通史陈列外——都有着近似的展厅格局和陈列风格:一间充满青铜鼎、簋及乐器、兵器的展厅位于博物馆的最佳位置;接下去的展室内依次展示着那些在“鉴宝”节目中常见的文物类别。

虽然总给普通观众带来“不明觉厉”的感受,但这种“献宝”式的陈列,事实上延续了一种近似古代文玩收藏家的品味,而非一种现代的审美。我私下里喜欢将其称作“博古架”式的展示。博古架,又名多宝格,是一种造型模仿自然格局,用来摆放古玩的木架。它在历史上出现于宋徽宗宣和年间,不过其中“慕古”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至汉武帝时代。汉武帝一直向往神仙世界,在他四十岁那年,有人报告汾水南岸出土一只铜鼎。这一下满足了武帝对祥瑞象征的渴望,把铜鼎当作仙人赐予他的信物,将年号定为“元鼎”。这除了为中国开启了使用年号的传统外,还打开了中国古人崇拜古物的大门。

由于古代厚葬文化的存在,文物出土并不是现代考古学和博物馆出现后才涌现的现象。只不过古人依其有限的认知,无法判断先秦时代之前的文物(只能认识金、银一类普通财物),往往将那些古代青铜器物视为远古“神仙”的遗物。好比是殷墟发现之前,当地人将本地发现的甲骨当作传说中的“龙骨”一样。这种对待“古董”的态度,并没有随着考古学的发展逐渐远离,反而因为博物馆对文物的集中陈列,变成了大型慕古现场——在现今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模式下,文物的最大功能不被用来解读古代文化、古人生活,仿佛仅剩下用以营造神秘、古老氛围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博物馆不应是博古馆。现在,我们已经解开博物馆为何总让人看得“不太明白”的原因,对于博物馆而言,接下去的问题就不言自明了。

要做面向未来的博物馆

明确了当前博物馆的困境所在,我们所要回应的就是博物馆到底要向观众传递什么信息,要怎样让观众都能看明白。既然我们已经划掉了“博古馆”这个选项,剩下的正确答案就会浮出水面:做面向未来的博物馆。

明明是以展陈古代文物的博物馆,却要将自己立足于未来,虽然听起来强人所难,其实早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尤其对于屡屡要对标国际一流博物馆的诸多国内大馆来说,这是一条不可回避的试炼之路。不过其中的具体途径也并没有那么复杂,归纳起来基本可以是这三个方向:

第一,开眼看世界,展开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流。林则徐两个世纪前的观点并不过时。放眼世界知名博物馆,并不仅仅关心本地、本国古代文化的辉煌,而更多将视野放诸全球文明。我们的古代历史固然耀眼,但将中国置于世界民族之林,更能体现出中国文物与文明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第二,编织联系之网,用文物浓缩全球化的进程。几年前我为《南都周刊》写过一篇文章:广州陈家祠博物馆的清末牙雕,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康拉德笔下的非洲之旅,想起几个世纪前全球范围的象牙贸易。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并不开始于最近的一个世纪,在此之前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中,中国早已和世界保持了密切往来。而博物馆里的文物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第三,用文物联系当下与未来。博物馆里的一切并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而且也一同塑造了我们当下的认知,并且给未来提供灵感之源。因此,博物馆在展出过去的同时,也应为未来的记忆,更多地保留当下。

关于“面向未来的博物馆”这个话题,我们肯定还能聊上三天三夜。不过至于眼下,只要用心体会,用心发现,相信我们都能在博物馆的满目琳琅中,发现古物背后足以启发未来的思路灵感,获得推陈出新的知识养分。

晶报2022-8-15

 

 

2022武汉双年展策展人谈构思:让武汉变成世界艺术的交流碰撞地 文章下载

2022武汉双年展策展人谈构思:让武汉变成世界艺术的交流碰撞地

2022武汉双年展分为“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绿色生态”和“开放姿态”5个板块,这些板块将如何呈现?8月11日下午,在2022武汉双年展筹备工作会上,来自北京策展团队的艺术家们畅谈构思,纷纷表示要通过双年展的举办,努力将武汉打造成为世界艺术的交流碰撞地,展示出中国魅力。

会加入音乐诗歌等元素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文化样态”板块策展人邵晓峰表示,武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并拥有百万在校大学生,是创意之城、活力之城、“设计之都”;武汉还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的个性强韧果断。这些因素有利于武汉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历久弥新的地方文化品牌。“文化样态”板块将通过涵括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艺术设计等种类的中外艺术作品,集中展现与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内容。“我们还将通过艺术叙事,讲好武汉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运用具有探索性的最新美术成果,通过具有个性与特色的艺术展品,以对比性、交融性、汇聚性、综合性的呈现,有机展示中国的文化和艺术。”邵晓峰说。

“希望通过双年展,关联起当代生活和未来感受,从而形成国际性的思考及国际性的展示方式。”作为“城市形态”板块策展人,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展览不仅仅会邀请画家、雕塑家或观念艺术家,还会有文学家、建筑师和心理学家等,“展览将从城市行为学、心理学家等角度来做一些研究,并请艺术家来呈现城市与人的状态,它将不仅仅是一个视觉艺术展出,还会加入音乐、诗歌等元素。”吴洪亮表示,多维艺术作品的呈现,会兼顾武汉当下的城市精神,展示城市发展的历史;还将对城市生活片段做一些感性呈现,譬如东湖的夏天、江滩,还有最美的樱花等,“希望到时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惊喜”。

打造年轻人喜爱的“打卡点”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创新动态”板块策展人邱志杰表示,该板块将特别强调互动感、体验性,专为年轻人设置“打卡点”。基于琴台美术馆地理位置的亲水性,展览中还将强调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创新动态板块将更多关注运用了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以及热成像、激光雷达等新技术的创新艺术作品。视觉错觉艺术、户外艺术等多种艺术思维和艺术实践样态都有望在该板块呈现。

作为“绿色生态”板块策展人,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表示,该板块将聚焦于自然生态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关注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也将展现人文的形态,“以创造、生长、滋养、赋能、孕育等为关键词,将自然和人文两套生态系统创意融合在一起”。在艺术家邀约上,涵盖老中青不同的年龄段,特别考虑了年轻艺术家的比例等。

“开放姿态”板块将体现出武汉双年展的开放性、国际性、多元性和前沿性。该板块在“开放、整合、未来”的艺术背景下,呈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代际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的最新作品;通过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来体现出不同艺术家对于世界的观看和理解方式;聚焦于未来视野,对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产生的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将成为重要内涵。

向全世界呈现美丽武汉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讲话。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表示,2022武汉双年展要严格把控好展览作品的质量,遴选一批百姓喜欢、业内肯定、世界看好、反映全人类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希望能向全世界呈现出一个更加精彩、美丽的武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表示,现场考察了2022武汉双年展场馆后,感觉非常振奋,场馆的区位优势非常鲜明,建筑设计十分别致,专业功能考虑科学,为双年展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在策展团队的努力下,目前,本届双年展呈现出“艺以通衢”1个总主题、“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绿色生态”和“开放姿态”5个板块的结构布局,从展览策划上把握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当代的发展、人文的传统、城市的活力,结构非常丰富,将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感受,“大家对2022武汉双年展非常期待”。

长江日报2022-8-12

 

 

科技正在“改造”传统博物馆,到三峡博物馆感受时空跨越 文章下载

科技正在“改造”传统博物馆,到三峡博物馆感受时空跨越

“鸟型尊太萌了,放大了看,它的嘴巴真的像鱼,身子像鸽子,脚呢又像鸭子,我喜欢,点赞!”8月10日上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多媒体互动展示“魔墙”前,小学生刘煜好奇地点开了鸟型尊图片,通过像素极高的大图,他对文物说明里描述鸟型尊的“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等特征,建立起更深刻的印象。

这扇“魔墙”约有十余平方米宽,它是三峡博物馆近年来在智慧服务探索与实践中带给观众的一项创新体验。全高清触控大屏构成的墙面上,是不断变化和滚动的馆藏精品图片。它支持多人同时查询。看到感兴趣的文物,观众只需轻轻一点,就能获取包括文字、图片、视频、3D数据等相应信息,轻松掌握文物的“前世今生。”

“我们认为,理想中的智慧博物馆,应该是有生命的,会思考、能学习,更重要的是拥有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开放、共享、互动。”三峡博物馆文物信息部副主任赵卓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科技发展正在“改造”传统博物馆,现代信息技术让博物馆可以更加智能地实现历史与未来的跨时空对话,文化基因也得以更好地存续。

除了酷炫的互动“魔墙”,《壮丽三峡》展厅的三峡大坝数字沙盘前也吸引了众多观众。赵卓介绍,三峡大坝数字沙盘是基于卫星地图和实景照片的基础上进行的等比例3D立体模型的还原,是对三峡的古往今来和昼夜变化的数字化实景还原。通过沙盘,观众不但将三峡的壮阔雄奇尽收眼底,也对三峡大坝的工作流程有了感知。

对于渴望来博物馆获取更多知识干货的观众来说,三峡文化知识图谱展示互动大屏一定不能错过。它是三峡的建筑、诗歌、书画、考古等等多个领域的数据集合,但又绝非简单整合,它在文博专家、文史学者的论证基础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有机串联,最终在知识图谱技术成果上构建起了互动多媒体现场展示终端。“有了它,观众可以在逛博物馆的同时更深入了解三峡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关系链,立体多维度展示的三峡文化知识图谱让三峡文化更为直观,智能化让知识体系更好地构建,也提升了观众的文化获得感。”赵卓说。

在《重庆·城市之路》展厅,混合现实技术(MR)还能帮助观众穿越时光。只要戴上这个MR眼镜,观众就会仿佛置身于晚清时期的《增广重庆地域全图》里,一览100多年前以渝中半岛为中心的重庆城市布局。轻触手柄,还能穿梭于古朴的街道,流连于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这份晚清地图包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都能经由MR技术被更直观呈现。

“事实上,就智慧博物馆建设来说,最能让普通观众有体会的可能是我们馆的的藏品数字化采集工作,目前,我们的11万套28万件馆藏文物都有了高清图片,其中2000多件/套文物还实现了三维数字化采集。2020年,全部馆藏文物数字资源在官网公布后,观众不用走进博物馆就能观赏文物。特别是经过三维处理的文物,过去趴在展柜玻璃上都不一定看得清的铭文、纹饰,点点鼠标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赵卓表示,自己是考古学出身,之前工作主要是文物保护,调入文物信息部快两年了,他愈发深刻体会到技术正在改变博物馆,“博物馆突破了时空限制,更加生动、可亲,观众逛博物馆的形式得以扩展,我相信未来智慧化还能让博物馆走得更远。”

重庆日报2022-8-10

 

 

企业博物馆的未来 文章下载

企业博物馆的未来

未来企业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是主题化

由于企业博物馆背靠企业,更能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这无疑也是企业博物馆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与保障。它具有比一般博物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它可以按照企业的需要举办企业文化交流座谈会、产业论坛等相关专业产业活动来增加活力。企业博物馆可以向全社会开放,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收取费用。企业博物馆相比传统博物馆,形式可以更丰富。在企业宣传方面,企业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资产不应该只被摆放在玻璃柜里供人参观,而应该通过更多的体验让人们易于接近,甚至可以乐在其中。

人们获得了有价值的体验外,企业更能藉此展示企业精神与形象。企业博物馆也转为积极角色,变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美国的可口可乐新世界投资9500万美元,馆内陈列了各种从可口可乐诞生到现在的图片、运货车以及不同时期的包装和图形,用以说明品牌的历史和成长点滴。其实人进入一个企业博物馆,无形中已经在企业品牌的控制和迷惑之下,这个时候需要很好的进行互动和软营销。博物馆主题化、综合化发展是一种潮流,始终围绕着企业的品牌和产品展开,让企业博物馆散发魅力。目前国内的企业博物馆,通常都保留着传统博物馆那种严肃和紧张的气氛,文化氛围是存在了,却少了参观的愉悦性。如何能更多的让参观者享有互动感,这是国内的企业博物馆需要考虑的问题。

未来企业博物馆办馆的三个立足点

立足行业制高点

能够站在行业高度办馆的,不但需要企业家的宏大气魄和行业远见,还需要企业的实力支撑,更需要对行业的高度责任和博物馆运营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许多大手笔的企业博物馆实际上承担着行业博物馆和专业的功能,比如贵州怀仁的茅台国酒文化城、浙江温州的红蜻蜓鞋文化博物馆、广东东莞唯美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山东德州的中国太阳谷博物馆、上海纺织博物馆、广东汕头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等,这类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将本企业的历史作为整个博物馆陈列的一小部分,其架构类似于把本企业的博物馆扩充为行业博物馆,占领了行业的制高点。

(宝马博物馆)

立足全面开放

全面开放办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敞开大门,免费参观或是低票价参观,最大可能地吸引参观者;二是与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合作,主动将博物馆纳入爱国教育、科普教育、特色旅游景点,吸引团体参观;三是吸引专业人士,在行业内打造活力;四是走出去办展,扩大服务半径。来自众多企业博物馆的成功实践表明,以全面开放的格局办馆是企业博物馆实现可持续经营的明智选择。

立足面向市场与未来

在拥有了历史文化资源、注入了经营管理理念之后,企业博物馆仍然在不断探索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道路,第三代企业博物馆的发展方向。这类企业博物馆有如下特征:一是选址在商业中心,人流大,商业氛围好;二是建筑物的外观、内部设计、装修风格与展览内容和产品营销高度吻合;三是历史与文物部分、产品与体验部分的比例为二八比或三七比,重点在产品销售与体验式服务;四是注入科技与时尚要素,更好地发挥企业博物馆的终端营销与品牌传播功能。事实上,近年来,有不少行业尝试终端卖场引入“体验馆”概念,也可以说是把办博物馆的。

未来企业博物馆的运营要把握三化

管理科学化

未来的企业博物馆将会实现理论指导的科学化。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博物馆学科将会更加成熟,企业博物馆的管理也会更加科学化。另外,未来的企业博物馆将会更加频繁的与其他博物馆开展合作,共同举办展览,交流经验等。比如中国煤炭博物馆就经常搞学术交流、文化节、研讨会等活动。这些都会丰富其管理经验,促使管理走向科学化。

运作市场化

企业开办博物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以盈利为主要原则的企业来说,投资须有回报,它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在所难免。企业博物馆从最初的产品展示发展到文化营销阶段,企业博物馆被当作一个新兴的营销手段乃至文化产业。企业博物馆不再单纯是展示企业文化自身的场所,它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商业投资领域。

服务社会化

企业博物馆都有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义务,这是由博物馆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企业博物馆要面向社会公众,为公众了解和认识企业提供一切可能的方便。企业应该向更多的公众介绍博物馆,介绍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经营管理策略、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生活等,使社会公众对企业获得较多了解,拉进与公众的距离,而不是像国内有些企业关起门来办博物馆,只能参观不能接触。企业博物馆要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具有双向效益,能够实现企业与公众的双赢,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能使公众在与博物馆的互动中提高认识,增长知识。

企业博物馆2022-8-10

 

 

当街顺走“城门”?古迹模型保护不容忽视 文章下载

当街顺走“城门”?古迹模型保护不容忽视

2022年8月5日晚上9点许,在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上,一名男子公然破坏《清代广州城坊示意图》模型,“顺”走了其中一个“城门”。随后,有不少市民都发现了模型中“城门”的缺失,都对该男子破坏模型的行为表示难以理解。(8月7日 广东台触电新闻)

监控视频显示,该男子用衣服包在模型上使劲摇晃,三两下便将模型掰断,并将其放入同行女子的手袋中,身旁还有一位十来岁的小朋友。该男子此举的目的我们无从得知,但就行为本身而言,不仅丢失了其个人的社会公德,更破坏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即使是古迹模型,也需要引起重视。

古建筑是当地文化精神的载体,蕴含着一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见证了一座城市从无到有的文化建设历程。而古建筑模型,则是将古建筑浓缩成立体可观、小而精的展览品,以便人们从整体上观赏和了解该建筑的整体特色。将古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情怀进行完整的传达,将历史记忆刻印在市民心中,提醒人们始终保持对古建筑的尊重,便是古建筑模型存在的意义。

与破坏古建筑的行为不同,古迹模型属于公物而非文物。从法律上讲,破坏公共财产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换言之,即使是“顺走”古建筑模型,也属于超越法律界限的行为。在本次事件中,等待该男子的便是拘留、罚款的结局。

对于破坏古迹模型的行为,究其根本是公民个人素质较低,及其保护公物的意识淡薄。要想从根源上遏止这种行为的发生,法律仅能起惩戒警告作用,关键还须从公民自身入手。身处文明社会之中,公民应当爱护公物,尊重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公民心中有公德,保护公物的路才能更畅通,公物保护措施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此外,保护古建筑模型也亟需政府部门的积极行动。与古建筑不同,古建筑模型通常规模较小,置放于古建筑入口处。基层政府部门可在保护古建筑文物的基础上,扩大监管范围,对古迹模型进行日常监控与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古迹模型存在的问题。文物保护单位也可通过多种宣传活动,提高公民对古迹模型的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古建筑模型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样需要被保护。如今,随着政府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破坏古建筑的行为正在减少,而摆放在其面前的模型却开始“惨遭毒手”,成为下一个受害对象。古迹模型保护不应被忽视,对古建筑模型的保护意识是该增强了。

红网2022-8-8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